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项目发展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1 15:26:35

项目发展现状

项目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发展趋势;EPM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067-02

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挑战。现代企业在发展中,也越来越关注企业项目管理。一个项目取得成功,不仅是因为个别有能力团队的全力投入,更多的是因为一个组织拥有成熟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如果要提高企业范围内所有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就需要在企业范围内统筹所有项目,建立科学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

一、现代企业项目管理

(一)企业项目管理的含义

企业项目管理(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就是在“管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的基础上,采用“按项目进行管理”的思想,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来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公司的资源,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的管理方式。企业项目管理实质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管理”,其中往往夹杂着企业日常管理,其核心是“多项目管理”,和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指导思想是“按项目进行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是一种面向目标、面向成果的系统管理方法。其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它使长期性组织的管理由面向“职能”、面向“过程”的管理转变为面向“对象”的管理,成为国际项目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企业项目管理的演化

企业项目管理早期的概念是基于项目型公司而提出来的,是指“管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Managing Projects on an Enterprise-Wide Basis)”,即着眼于企业层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的诸多项目实施管理。如Microsoft研究人员提出了EPM解决方案,特别为企业集中管理和分享项目信息而设计。该解决方案可实现三类目标:内部标准化的项目与资源信息集中储存,以实现高效的项目信息分享、分析与管理;决策层可利用它获得关于全公司的活动及相应状态的宽广视图,从而进行项目组合分析和风险管理并做出合理的运营决策;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基于web的协作界面创建项目计划并对项目进行跟踪、报告、分析和控制。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项目型公司”,传统的生产运作型企业及政府部门等非企业型组织中也广泛地实施项目管理。随着国际项目管理研究对企业项目管理研究的越来越重视,企业项目管理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即包括“multi project management”、“portfolio management”、“program management”三个子系统。至此,企业项目管理已成为一种长期性组织(不局限于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代名词。2002年6月在德国柏林IPMA全球会议上,企业项目管理(EPM)更作为会议六大研讨主题之一。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西班牙等地的项目管理专家分别就multi project management和portfolio management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交流,充分显示了企业项目管理作为国际项目管理研究重要领域的地位。

二、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日趋普及显示出其极强的生命力和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巨大优势,即使对于非典型的项目型企业,其经营活动也可以看作由众多的项目活动所构成

新的商业环境下,项目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项目管理将成为未来长期性组织管理的一种趋势。由此,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实现形式――基于项目的企业应运而生,它更加注重人的因素、顾客、柔性、变革。尽管我国众多企业尚未采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项目管理,但在许多企业中推行企业项目管理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又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层面的项目管理应用体系,整体管理模式将出现质的转变,基于项目的企业也将成为一种主流组织形态。

(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尚属理论空白

建立一个系统集成模式将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项目管理成为战略管理一个基本职能和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即从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整体而不是局部识别企业项目并建立集成管理模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在企业项目管理平台上,利用系统思维的方法研究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enterprise strategic project management,ESPM)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动荡多变,迫切需要系统的战略观念去指导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

1.企业项目管理在许多知名企业得到了实施,如IBM全球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流程都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基于角色定义的过程管理流程;AT&T于1988年,商务通信系统(BCS)业务部门决定采用EPM管理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被认为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微软公司开发部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开发、测试和项目管理。由此可见企业项目管理已被普遍认可。根据CPMG公司较早对澳大利亚的调查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澳大利亚的项目管理组织能力从总体上提高一个台阶,经历了15~20年的时间。这些统计结果也许不能代表世界其他地区的状况,但至少说明,即使是发达国家,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在国内,企业项目管理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努力来提升其应用水平。

2.中国大多数企业的项目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对诸多企业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中国企业现在的项目管理活动具有以下特点: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是针对自己工作中的任务(项目)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更有一些企业及部门根本就没有项目及项目管理的概念及意识;企业中的项目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常见现象是临时性、一次性的应付活动;企业中项目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或间断性的,事后则无相应的总结积累;缺乏系统、科学的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指导。因此,企业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我国项目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亟待加强的环节。

(三)国内外对企业项目管理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国内外对企业项目管理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方面:对企业来说,需要建立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来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PMO主要为项目提供指导和顾问,并提供人力安排,同时在企业级要建立标准过程、管理最佳实践、经验和教训、建立工具库和数据库、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PMO本身的工作也需要按项目的方式进行管理。企业项目管理要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商业目标,项目目标要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服务。标准化是提高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建立统一的组织标准过程,并提供使用和裁剪指南,从而可以用于企业内所有的项目。这一概念将“过程”上升到了作为组织未来创造利润的核心,它反映了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地把依附人的价值创造能力转移到不依赖于人的组织上。知识管理驱动下的项目管理就是要用正确的、规范的方法实施和管理项目。知识管理主要关注知识的积累与重用。要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需要加强量化管理。可以通过积累企业自己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用于指导后续项目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宏,余向平.现代企业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三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项目发展现状第2篇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经核证的减排量;额外性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左右的速率上升。温室气体所致的气候变化已经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解决温室气体效应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这就是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CDM项目能够同时满足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帮助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是一种双赢(Win-Win)选择。

1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

1.1 气候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中,对20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进行了全新概括:过去的1000年中,20世纪增温最大,达到0.6℃。海平面升高0.1~0.2米;北半球季节性冻土最大面积减少了大约7%;1978年以来,北极地区平均海冰面积以每10年2.7%的速率退缩。并对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海平面将上升0.09~0.88米;旱与涝、热浪与寒潮频次将增加;冰川、冰盖将退缩;即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后,其影响也还将持续若干世纪。根据新的证据以及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在过去50年所观察到的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导致。

1.2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甲烷Methane(CH4)、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氢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HFCs)、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PFCs)、六氟化硫Sulphur hexafluoride(SF6)。这六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巨大。人们以CO2为参照,采用“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参数,即单位重量温室气体排放在100年周期内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来衡量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

随着能源产品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越来越多,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工厂的废气、垃圾、汽车的尾气等等。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碳排放量是其10年前的9倍,是10年前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全球的碳排放量增幅过快。

有关观测分析表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呈现越来越高的变化趋势。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约为280ppm(10-6),现在温室气体浓度约为360~370ppm,预计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约为:550ppm。因此,人类必须采取适当的碳减排行动,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以保护气候。

2 CDM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2.1 CDM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为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减排行动萌动。1997年12月,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UNFCCC 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一个时间和排放指标加以说明。即在2008-2012的5年问,发达国家必须将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平均减少5.2%。同时,在第一承诺期期间,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为了帮助这些国家有效实现其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同时提出三个基于市场的域外减排的弹性机制,其中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一种基于项目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域外减排的机制。CDM包含双重目的: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减限排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CDM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发达国家在国内减排CO2所花费的成本比较高,在该机制下,具有法定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就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额――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完成自己的限排、减排目标: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据悉,在日本境内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欧洲国家为198美元。如果日本要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温室气体的目标,其将损失GDP发展量的0.25%。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合作,减排的边际成本可降到20美元/吨二氧化碳。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合作,可以通过这种非传统的吸引外资的途径,获得清洁发展的资金或者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2.2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问题

2.2.1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问题是CDM方法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减排额转让交易时的全球环境效益完整性。

2.2.2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含义。CDM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而言额外的,也就是说: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CDM支持下,存在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与障碍因素,仅仅靠国内条件难以实现,因而该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CDM时就难以产生或无法产生。换言之。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DM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那么该项目的减排量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也就没有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额外性和基准线是CDM项目合格性问题的两个互为依存的条件。

2.2.3 额外性的必要性。CDM项目合作对发达国家而言,本质上是换了一个地方实现低成本的碳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实现减排,这和CDM减排量无关;发达国家就必须将在发展中国家自身基准线减排的基础上通过CDM项目获得的额外的减排量,作为抵销额代替国内须付出高成本才可得到的减排量,这样才能符合公约附件一国家履行减排义务的环境目的,确保CDM的全球环境效益完整性,带来实质性减排。事实上,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进行CDM减排量交易前的排放量应当和交易后的相等,只是减排总成本下降了。

2.2.4 额外性具有时效性。随着技术进步和国产化、商业化进程,有些项目会逐渐失去额外性;所以需要把握时机,把握发展趋势,确保CDM项目在减排量计入期内具有充分的额外性。

2.2.5 额外性具有地域性。由于燃料价格、技术发 展水平或厂址选择的地区差异,同一项目类型可能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额外性论证结果。这时需要因地制宜,准确地识别和论证为什么拟议的CDM项目在当地具有额外性。

3 全球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现状

3.1 第一个CDM项目

2004年11月,全球第一个CDM项目注册成功。这个项目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项目目标是通过收集垃圾填埋的甲烷气体用以发电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这个项目对于当地也有着直接的环境效益。该项目计划每年减排31,000吨甲烷气体,对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来说。这相当于减少670,000吨二氧化碳。该项目对巴西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CDM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与指导意义,这个项目的成功注册标志着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新阶段的开始。

自此以后,CDM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球的项目市场迅速崛起与发展。

3.2 全球CDM项目状态

截止到2010年8月1日,全球共有6281个CDM项目进入CDM市场,除49项目自动撤消,172个项目被EB拒绝,158个项目被美国能源部负验证和695个项目被美国能源部终止验证外,有5365个CDM项目正处在不同的进程中。

表4列出了全球CDM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有2918个项目处于核查阶段,占项目总数的46.46%;有2306个项目在EB正式注册成功,占CDM项目进程总数的36_71%;而注册成功且获得签发CERs的项目仅有748个,占项目总数的11.91%。从各阶段的项目数可见,全球大部分项目尚处于CDM进程的初级阶段,距项目最终获得签发CERs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3 CDM项目的项目类型分布

在全球的5365个CDM项目中,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水电项目,共计1464个项目;其次是风项目,共计1006个项目;核证减排量/年最多的也是水电项目,位居第二的也是风项目;核证减排量得到注册签发的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氢氟碳化物(HFCs),占签发总量的52%,其次是氧化亚氮(N2O)项目,占签发总量的23%。(数据来源:)

3.4 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类型

全球CDM项目获得CERs签发的有748个项目,获得CERs签发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水电项目,共计167个项目;其次是风项目,共计159个项目;位居第三的是生物质能项目,共计127个项目。(数据来源:)

3.5 全球CDM买家分布

截止到2010年8月1日,购买项目数量最多的是益可环境公司,共计296个项目;其次是Tricorona瑞典碳资产管理机构,共计173个项目;位居第三的是法国电力贸易公司,共计1 73个项目。(数据来源:)

3.6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的CDM项目市场现状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减排量供应国逐渐成长起来,成为CDM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一直占据全球CDM市场份额的80%左右。印度作为最早开展CDM项目的国家之一,2005年底CDM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就占据全球总份额的25%以上,签发CERs占据全球签发总量的46%以上。2005年,中国正式加入CDM市场,凭借我国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市场及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中国CDM项目异军突起。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四国在全球CDM项目市场上持有的市场份额详见下图。

4 我国CDM发展现状

自2005年正式开展CDM项目起,中国CDM市场发展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由于我国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大约10%左右,因而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当前我国CDM市场总体进展来看,今后我国CDM项目将逐步进入注册和签发的高峰期,EB批准我国CDM项目及CERs的签况在逐年快速增加,在全球CDM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加大。目前中国CDM注册项目减排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法国购买中国36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世行买下南钢6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权,丹麦购买国能生物二氧化碳减排指标63万吨,武钢与意大利开展CDM项目合作。另外,我国已设立近30个省级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经批准的项目共计2597个,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为181 7个,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为477个,甲烷回收利用类型为175个,燃料替代类型为46个,N2O分解消除类型为27个,HFC-23分解类型为1 1个,垃圾焚烧发电类型为6个,造林和再造林类型为5个,其他类型为33个。

4.1 中国CDM注册现状

中国在EB获得注册的CDM项目共计914个,在各省区分布中以云南省最多,有109个,内蒙古有86个,四川有81个;在项目类型分布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为715个,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为78个,甲烷回收利用类型为55个,燃料替代类型为1 7个,N2O分解消除类型为25个,HFC-23分解类型为11个,垃圾焚烧发电类型为4个,造林和再造林类型为2个,其他类型为7个。

4.2 中国CDM项目CERs签发现状

截止2010年7月15日,中国CDM项目获得CERs签发的项目达258个,估计年减排量达134,369,099 8tCO2e。其中内蒙古获签数量最多,为29个,年减排量达29,548,519.0t CO2e;位居第二的是云南省,为22个,年减排量达25,639,588.OtCO2e。

安徽省位于第22位,有5个CDM项目获签,年减排量达570,225.4tCO2e。

截止2010年7月15日,中国在EB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共计258个。在项目类型分布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获签192个,年减排量达23,543,931.8tCO2e;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获签27个,年减排量达13,044,138tCO2e;甲烷回收利用类型获签为1 5个,年减排量达7,988,358tCO2e;燃料替代类型获签6个,年减排量达4,920,081tCO2e;N2O分解消除类型获签6个,年减排量达17,923,987 tCO2e;HFC-23分解类型获签11个,年减排量达66,798,446 tCO2e垃圾焚烧发电类型获签1个,年减排量 达7,988,358tCO2e。

5 CDM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障碍

CDM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全球CDM市场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1 复杂的程序和规则阻碍了CDM市场的发展

为了确保CDM项目的公开、公正和透明,EB对CDM项目开发、申请注册、DOE的审查、核定以及CERs签发等各个环节都有十分明确与严格的规定,这使得项目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提出疑义而进入复审,加之项目的申请周期在逐渐增长,极大降低了效率,导致大量项目在CDM进程中堆积、等待注册或签发CERs。据统计,在当前6281个处于CDM进程中的项目中,有2918个(占项目总数的46.46%)刚到项目注册前期的审查阶段,距离项目顺利获得签发CERs仍有很长的过程。

5.2 项目的延期使全球付出巨大代价

项目的延期已成为CDM市场不可持续和引发市场情绪的主要风险之一。一个CDM项目从审查到注册往往需要花费1至2年时间。如不改观,全球将为之付出巨大代价。因为项目延期将导致项目业主无法获得项目的预期减排收益,将导致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资金来源,使得项目业主的资金链处于危险状态,极有可能导致项目最终失败,预期的环境效应也得不到实现。

5.3 熟悉CDM项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奇缺。

CDM项目开发、申请注册、DOE的审查、核定以及CERs签发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明确与特别严格的规定,操作人员短时间内突击学习也难以掌握CDM的专业知识,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培训与学习过程,但目前这一专业才能还没有受到公众关注,此类专业人才奇缺。许多项目业主开发CDM项目时由于找不到专业人员和信息平台,面对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无从入手。如江西丰城源洲煤层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二家拿到CDM项目交易资金的煤层气发电企业。2007年9月份就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最后无奈以定价方式将每年16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以10.6美元/吨的低价卖给国外中介机构。

5.4 CDM项目普遍技术含量不高,没有额外引进或得到国外技术转让

目前水电、风电、余热发电、沼气发电、煤层气发电等资源利用型领域是发达国家投资机构开展CDM项目最活跃,资金最集中的领域。它不需要增加新的投资,低成本、低技术要求,操作简单和成熟,在联合国注册的成功率高。而工厂节能改造、新技术引进与应用、城市节能等技术改造型的CDM项目非常少,这些领域恰恰是目前我国最需要技术支持的领域。出于保护环保技术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等因素考虑,发达国家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的环保技术。

项目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 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对策;存在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target domestic project management field, and provides som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项目发展现状

当代工程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 并在60 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0 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后风靡全球。我国对当代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 真正称得上项目管理的开始应该是利用世行贷款的项目——鲁布革水电站。1984 年,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鲁布革水电站, 第一次采用了国际招标的方式, 由于中标的日本建筑企业运用了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从而缩短了工期, 降低了造价, 并且工程质量优良,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给我国的整个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认识不足, 层次不清, 观念淡薄

我国目前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中, 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 还不能够把项目管理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其根源就在于认识和观念上的滞后。

2. 2 非专业机构和人士管理工程项目

这些非专业机构和人士直接对项目实施管理, 必然会造成项目运作的无序和混乱, 给项目、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2. 3 管理体系不健全, 运作程序不规范

1) 我国在社会上还未形成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推动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项目管理在人才培训、资质认定和学术交流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2) 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也很不健全。3) 项目管理的特征是优化组合, 动态管理, 所以项目经理部应该是一次性的, 而不是固定建制的。4) 推行项目法人制以来, 由于项目经理授权过大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和项目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

2. 4 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许多投资项目都不够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工作, 项目匆匆上马, 盲目投资, 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可能埋下质量隐患。

2. 5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较晚, 无论是行业还是单位, 具有组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 能按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管理, 熟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能进行进度、质量、成本、材料、风险五大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具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 IPMP) 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远远不能适应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

2. 6 竞争中过分注重价格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上, 业主处于主导地位, 众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了能够在竞标中胜出, 纷纷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措施。而业主在选择单位时, 也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 大部分都倾向于选择报价最低的单位, 而对项目管理单位提供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则考虑的不够, 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

2. 7 重视成本控制而忽视质量控制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 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 有的是研究心得, 有的是经验之谈。相反, 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却很少,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2. 8 信息化程度不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很低, 差距相当明显。就管理软件而言, 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管理软件, 而我国自行开发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类似软件, 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落后了很多。

2. 9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 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实施标准和标准合同文本, 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运作的要求。同时,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 相当普遍。

三、项目管理解决办法

3. 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快与国际接轨

要解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下手, 思想不解放, 观念不更新, 其他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组织, 应尽可能创造与国外知名项目管理企业或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国内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头脑, 加快解放思想的步伐。同时, 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和体制, 健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 规范运作方式和程序, 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加速与国际接

轨。

3. 2加大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考核力度

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 优化培养方案, 严格按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标准, 完善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认证制度。聘请国内外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 促进先进项目管理方法的交流与推广, 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3. 3 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水平

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科研机构、项目管理单位、软件开发企业等,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 开发功能完善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项目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针对目前全寿命管理和目标管理发展趋势的特点, 开发合适的信息集成平台, 加快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化发展的步伐。

3. 4 提高对可行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项目上马前, 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 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同时,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狠抓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时严把质量关, 确保项目在使用期限内安全无事故。

项目发展现状第4篇

近年来,伴随项目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日益成熟,“项目管理”具有了双层的含义即实践的管理活动和理论体系。具体的实践活动包括一系列的组织、实施、策划以及进度安排的活动,以来实现项目目标。而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涉及管理知识的各方面。项目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分成四个阶段:启动、计划、实施及验收,而项目管理始终贯穿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对其实施过程化管理。

1 项目管理的现状

1.1 国际发展现状

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行业,但是截至20世纪初项目管理尚未形成科学体系,也无科学适用的实践方法。它通常被看成“二战”的产物,在“二战”期间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因计划工程量和规模巨大,技术异常复杂,时间极为紧迫,使得美国军方逐步实行项目管理模式来管理工程进度、工程预算及工程质量等方面。到上世纪50年代初,项目管理在国防相关项目中有广泛应用;60到80年代,项目管理仅仅在建筑、国防及航天等专业方面有应用;80年代后,项目管理逐步步入现代化阶段,其在军事、建筑及航空工程等之外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软件开发业、工业制造业、金融业、电信通讯业等。另外,政府机构及某些国际组织也将其作为中心日常运行模式,以提升工作和管理的效率,比如:IBM、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在其核心管理部门中都实施项目管理。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一是由欧洲国家创建的偏重实践的国际性学术研究组织,即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二是美国创建的偏重理论性的学术组织,即美国项目管理研究会(PMI),在1983年,美国PMI首次把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进行统一规范,并形成标准。到1996年,该组织了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也就是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当前,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壮大,使得项目管理在各类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专业化的资格认证制度不断成熟,而且各大学设立了项目管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取得项目管理专业学位成为一大学位热点。

1.2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逐步对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开展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科学家钱学森的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法”等。而国内项目管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起源于统筹法。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鲁布格水电站工程中,参与建设的日本企业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对该工程的施工开展科学管理,获得了良好成效。航天工业在飞行器的推行系统工程中,开展矩阵式管理。

随着项目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国家逐步重视项目管理的科研工作。1987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一批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项目管理的试点,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经理认证制度。到1991年,建设部门进一步要求将试点工作转变成全行业实施全面改革全力落实项目管理及项目经理负责制。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化建筑工程公司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施工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等制度在国内得到有力推广,这也直接促进规范统一的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出台,以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为国内项目管理的稳定发展给予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北工业大学等倡导下我国成立了首个跨学科的项目管理学研组织,也就是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其标志着我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逐步成熟。

目前,项目管理在国内的应用领域已逐步扩散,在国防、航天、建筑等领域应用外,在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政府投资、科技研发等应用增多,并在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很好成绩。

2 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2.1 国际化

市场和行业的竞争需各种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而这也直接促进了项目管理国际化发展。跨国企业项目管理和国际合作项目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均是通过具体项目得以实现,经项目开展管理的方法、理念、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交流及沟通。另外,国际型项目管理协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此类组织定期开展行业性和学术性的科研活动、发行专业期刊及协助相关人员的招聘等。同时,使项目管理学科的国际化标准建立。

2.2 信息化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项目管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依赖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复杂的项目管理予以量化和规范化。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在大部分项目管理中均采取计算机网络方式,进而实现它的网络化和虚拟化。除此之外,随着ERP、SAP等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企业逐步选择借助信息工具对项目实施管理;同时,大多数项目管理企业逐步广泛应用项目管理软件来落实具体管理工作,并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现阶段,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然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重要工具,把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科学融合,通过计算机实现辅助式管理,有效进行项目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防控,监管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向,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国外项目管理工具软件有:Primavera 公司的P3等主要在大型、复杂的项目管理中有广泛应用;Sciforma公司实行的Project Scheduler等是一款适用于中小型项目的管理软件。目前,我国项目管理软件大多数是在借鉴和参考国外相同软件的基础上,再根据国内相关标准研发上述软件,同时强化产品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2.3 多元化

现代的项目管理已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类型及规模展现出来。如今,项目管理在机械、金融、服务等行业中呈多元化发展,其方法体系充分结合具体行业的特性不断完善。通过实践,不同行业项目管理因类型、规模等差异而体现出项目类型的不同,具体可以细化为工程项目管理、IT项目管理、产品研制项目管理等。

由于项目管理的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其范围、实施周期也存在差异,在项目人员配备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项目管理方法上不同,投资渠道和主体,投资方式等都趋向多元化发展。

2.4 专业化

项目管理被逐渐普及到各个企业及组织中,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趋势成为必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PMI提出的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PMBOK)已出至第五版,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已出至第二版,知识体系内容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学历教育已经从非专业人才实现向更高层次项目经理专业化人才培训体系迈进。将来,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均是通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才,职业化人员及职业项目经理会越来越多。对项目与项目管理学科的探索也在积极进行,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项目管理专业,国际项目管理组织也在对专业化、标准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3 总结

项目已经深入到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项目管理包含了为达到项目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并且得到不断地实践,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与国际上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水平相比较,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模式的选择及运行仍旧处于低效摸索阶段,项目管理理论建设方面也有照搬国外内容之嫌。因此,如何更好地为企业选择项目管理模式,如何更好地对各类型项目进行管理,如何更好地丰富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仍需对项目的成熟性、柔性及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玉中.项目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百度百科.PMBOK[OL].[2015.7.14].http://.

项目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气施工;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飞速进步,电气工程所需要服务的范围与规模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工程施工不但占有重要的比重,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即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电气工程的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如何做好电气工程的项目管理要求我们要先了解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1、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气工程仍然实现的是粗放式的管理,这与我国目前工程管理领域的非专业化形式有直接的关系,至少目前来看,这是我国绝大部分电力电气企业的现状。我们认为把工作任务下放给具体部门或个人之后,就把目标计划安排在工程完成之后,往往造成了管理的滞后与工程的拖延,抑或是对一个大的项目或者目标,并无具体的计划可循,无具体的执行方式,造成了工程施工的混乱以及资源的浪费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电气工程管理已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严重脱节,我国的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并未充分享受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有的电力电气企业甚至还停留在那种项目管理无序的状态,企业硬软件管理尚不规范,更谈不上用计算机来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是落后的,也是混乱无序的,企业没有合理的规划部署,部门的进度要求不明确,盲目赶工抢进度,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工程成本浪费,甚至影响工程质量,给项目留下无穷隐患。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从具体事例来讨论如何改善我国电气工程管理的落后趋势。

2、严格规范电气工程施工前准备

众所周知,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就是要做好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管理。施工前的准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要做好施工前的目标计划与成本控制。按照电气工程具体情况,施工前准备的一般包括:

2.1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资质核查

电气工程是一个特殊性行业,对于从事电气工程的人员在资质与专业方面有特殊要求,也存在层次分化,一般从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两方面进行资质分层,有一定的硬性指标与要求。

从施工单位来看,以电压等级来划分: 10kV及以下、35kV及以下、110kV及以下和220kV及以上。另外还有对电压下的范围进行说明如35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业主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承包商。超出资质范围施工是不能被接受的。

电气工程从业人员一般是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划分:电气作业人员包括了安装、调试、运行等,各工种的要求不同、侧重也不同。当然也有同时拿到各种证件的。业主应要求施工单位配足配齐持证的施工人员。

2.2施工前施工设备的检查

按照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配足配全和项目有关的设备机具,无论是各种加工还是轻重设备都要符合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所有的实验调试设备必须满足工程要求且均在检定有效期内,用于检验、调试的设备如电流表、电压表、调压器、开关特性测试仪等都必须经国家授权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同时这些设备应满足项目的需要。

2.3施工方案的审核

组织计划形成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高效的保证与工程质量的核心内容所在,安装工作的原则就是应以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施工周期、最简便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创造出最佳产品。因此,施工组织抑或是施工方案编写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方建设方的切身利益,因此首先应在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同意后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2.4审查图纸,熟悉规范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图纸不但反应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也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为了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求熟悉和审查图纸,明确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明确施工要求,明确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另外,项目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熟知设备的安装要求及安装注意事项,以保证安装工程符合规范的要求,符合安全、可靠、方便、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

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3.1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图施工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常出现图方便、省材料,而不按图和规范操作施工的现象。例如:焦渣层的电线管不给予水泥砂浆保护、布管该留间距的未留、平行布管给予重叠、不按规范弯管等。施工中还往往忽略按系统图接线,设计回路的安排是有一定原则的,是进行了“相”平衡的,如不按图纸回路编号接线,一是可能造成控制错误,也可能造成“相”不平衡,使开关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线路烧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

3.2加强隐检记录

电气施工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所以质量检查必须分层分段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格,不能事后集中补填表格,施工管理人员在阶段检查质量时,还要复核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并应对照图纸检查是否有遗漏。

3.3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要求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对工艺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安装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要和使用单位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发现设计时没考虑到、审图时没有发现的一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现象,及时纠正修改。

4、总结

按照我国电气施工工程管理的工作性质与特殊性考虑,要改善我国落后的电气工程中的工程管理现状,除了要严格按照电气工程施工要求严格规范施工,做好各项审查与复核,也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施工目标与管理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做好电气工程施工的前、中、后,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发展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项目发展现状第6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气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气工程仍然实现的是粗放武的管理,这与我国目前工程管理领域的非专业化形式有直接的关系,至少目前来看,这是我国绝大部分电力电气企业的现状。我们认为把工作任务下放给具体部门或个人之后,就把目标计划安排在工程完成之后,往往造成了管理的滞后与工程的拖延,抑或是对一个大的项目或者目标,并无具体的计划可循,无具体的执行方式,造成了工程施工的混乱以及资源的浪费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电气工程管理已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严重脱节,我国的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并未充分享受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有的电力电气企业甚至还停留在那种项目管理无序的状态,企业硬软件管理尚不规范,更谈不上用计算机来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是落后的,也是混乱无序的,企业没有合理的规划部署,部门的进度要求不明确,盲目赶工抢进度,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工程成本浪费,甚至影响工程质量,给项目留下无穷隐患。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从具体事例来讨论如何改善我国电气工程管理的落后趋势。

2 严格规范电气工程施工前准备

众所周知,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就是要做好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要做好施工前的目标计划与成本控制。按照电气工程具体情况,施工前准备的一般包括:

2.1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资质核查

电气工程是一个特殊性行业,对于从事电气工程的人员在资质与专业方面有特殊要求,也存在层次分化,一般从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两方面进行资质分层,有一定的硬性指标与要求。

从施工单位来看,以电压等级来划分:10kV及以]-、35kV及以下、ll0kV及以下$1:1220kV及以上。另外还有对电压下的范围进行说明如35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业主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承包商。超出资质范围施工是不能被接受的。

电气工程从业人员一般是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划分:电气作业人员包括了安装、调试、运行等,各工种的要求不同、侧重也不同。当然也有同时拿到各种证件的。业主应要求施工单位配足配齐持证的施工人员。

2.2施工前施工设备的检查

按照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配足配全和项目有关的设备机具,无论是各种加工还是轻重设备都要符合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所有的实验调试设备必须满足工程要求且均在检定有效期内,用于检验、调试的设备如电流表、电压表、调压器、开关特性测试仪等都必须经国家授权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同时这些设备应满足项目的需要。

2.3施工方案的审核

组织计划形成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高效的保证与工程质量的核心内容所在,安装工作的原则就是应以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施工周期、最简便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创造出最佳产品。因此,施工组织抑或是施工方案编写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方建设方的切身利益,因此首先应在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同意后在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2.4审查图纸,熟悉规范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图纸不但反应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也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为了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求熟悉和审查图纸,明确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明确施工要求,明确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另外,项目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熟知设备的安装要求及安装注意事项,以保证安装工程符合规范的要求,符合安全、可靠、方便、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

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3.1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图施工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常出现图方便、省材料,而不按图和规范操作施工的现象。例如:焦渣层的电线管不给予水泥砂浆保护、布管该留间距的未留、平行布管给予重叠、不按规范弯管等。施工中还往往忽略按系统图接线,设计回路的安排是有一定原则的,是进行了“相”平衡的,如不按图纸回路编号接线,一是可能造成控制错误,也可能造成“相”不平衡,使开关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线路烧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

3.2加强隐检记录

电气施工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所以质量检查必须分层分段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格,不能事后集中补填表格,施工管理人员在阶段检查质量时,还要复核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并应对照图纸检查是否有遗漏。

3.3电气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越完善其作出的统计及分析就越全面,所以在电力数据管理方面要尽可能的对数据进行完善。电气工程的费用主要是通过合同发生的费用,建议先对合同按专业做好分类,主要数据包括合同名称、签订时间、乙方、合同金额、合同附件、合同变更金额、中标金额等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在使用了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后,工作人员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到现场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

巡检器的操作简单方便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及设备性能动态分析时,可以直接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了。提高了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信息查询是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部分,通过不同的查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对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及分析。系统能够提供的查询方式有很多,如工作查询、异常查询、缺陷查询以及结果趋势查询。在考核统计上主要是对巡检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工作的统计,以便考核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系统主要实现了路线统计、到位检查及异常统计功能。

3.4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要求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对工艺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安装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要和使用单位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发现设计时没考虑到、审图时没有发现的一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现象,及时纠正修改。

总结

电气工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不断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加大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及工程管控水平,最终达到推进工程效益的有效实现。

项目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 项目管理 现状 发展

1 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愈加的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基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其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与普通建设的诸多不同之处,不论在设计要求还是预期达到的目的都要严格依据相关规章制度执行。而如今国内的石油化工方面的工程施工单位资源比较丰富,其管理模式也是越来越与国际交轨,工程施工能力、管理水平都日趋的成熟,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现状,如何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建筑工程的技术及理论水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需要施工单位的决策者看清市场发展趋势、认清自身的优势或是不足,提升自己,抓机遇、迎挑战,以取得最终的稳定发展的目的。

2 石油化工行业项目建设管理的现状

项目管理已经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人们去整理和解读,其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的要求,也成为项目管理能够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项目管理取得了十足的进步。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已经渗透到各种行业。

国内为了适应国际项目管理有关规定要求,制定了严格而缜密的制度规范,并根据行业或领域的不同,出台了针对性的管理规定,同时管理人员上,也注重了深入教育。因为项目管理的主动者就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成为项目管理能否得以有效开展并顺利完成的主观因素,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用也是伴随其重要性变得更为规范,目前而言,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需要5到10年的培养,由此,一个项目是否能中标及顺利完成,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分析如今石油化工领域建设项目在管理方面需要攻克的问题如下:

2.1 项目管理层相对固定

在一个工程项目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后,项目经理已经确定,没有特别原因是不会变更的,且由于不断增加的投资项目比较集中,也导致项目经理会一直延续,成为固定的一个职务,与预想的项目经理一职应该根据工程一次性确定人员,并随着其它项目的开展重新定制。现实与理想的违背,形成了项目经理的工作头衔,并可以同时出任多个工程的项目管理,这样也对项目的管理核算造成了混乱,如此下去,项目经理逐步成为了类似于项目部成员,对项目管理的科学、合理发展造成了阻碍。

此外,项目经理作为临时职务,其责权分明,遵守的规定及职业操守也很明确,但在利益分配方面含糊不清,没有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亏损或是其它理由,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到了体制的完善及发展。

2.2 对项目管理认识的匮乏

对于新的管理模式,很多人不理解其内涵,就项目经理而言,会有人理解为包工头,认为是个人承包的项目,也由此,出现了挂靠单干、以包代管以及企业经理过多干预和影响项目管理人员职责的情况,这种理解误区,反应出了管理理念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对项目管理的内涵缺少基本的认识,这样很难彰显项目管理的功能,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项目质量、进程不能得到很好的约束。2.3 项目工程规模大,涉足面广

石油化工产业是比较典型的密集型行业,工程项目多,投入大,各个环节均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一定的节约空间,加之工序复杂,施工队伍较多,也只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团队,才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

在石油化工这个特殊的领域,项目工程的筹建是至关重要的,具备一般项目特点比如是一项专项或是具体的建筑项目,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的特征,此外还具有其特殊性,由于石油化工的设备配备大多是在高温或高压的环境下运作,而生产工序中的媒介也多是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这些特殊性也决定了项目工程的严要求,不论是材料、技术以及设备使用上,都要求的非常苛刻,在质量上必须满足项目设计及其它安全、环保有关要求,切实保障安全使用。

3 石油化工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人才是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基本,作为管理型行业尤其重要,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工程任务,因此,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将管理人员从生产型、技术型向现场型转变,增强现场操控力度,并制定竞争上岗有关细则,落实项目经理及其它人员的奖惩制度,杜绝项目经理固定化现象。

3.2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寻求高效管理模式

利润是企业积极进取的动力,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在管理模式上、在运行手段上进行革新,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首先要认清当前形势,为企业定好位,学习市场上好的经验及理论,组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然后放眼于市场,及时扑捉有用信息,第一时间做出回馈。而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不同项目或是业主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运行细则,以高质量、高信誉作为企业得以发展的担保。3.3 因地制宜,掌握石油化工项目有关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总的模式是相近的,仅仅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些许不同,作为石油化工这一特殊领域,其要求的更为严格,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要积极的了解一些石油化工有关知识及相关规定,这样有助于项目管理的工作开展,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倘若遇到一些技术类问题,也可以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4 结语

为了更好的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服务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需要积极探索完善、合理、高效的知识理论平台,举办项目管理知识授学,将理论与实际运行有效结合,同时制定规范而严谨的考核管理体制,落实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并加入新的元素,例如管理软件的研发,辅助项目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项目管理作为一个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新型理念,有跟多的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坚信项目管理理论的进步,势必引导市场经济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磊.浅述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电站系统工程,2005,(06)

[2] 朱伟,刘益超.石油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0,(06)

[3] 王早生.积极探索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之路[J].中国工程咨询,2005,(06)

项目发展现状第8篇

1 项目管理现状

项目管理是一种运用现代技术、经济等专业知识, 对时间、资金、人力等资源控制的系统管理方法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按照既定的下作目标, 将人力、物力、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组织运行机制, 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协调、控制完成项目任务。项目管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社会的需求下已暂露头角,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社会各界均看好这一趋势。原因在于: (1) 国家对投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新投资 观构成推行项目管理的源头; (2)“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全社会已形成了共识, 业主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把投资目光紧紧盯住项目建设的核心——投资效益的发挥上; (3 ) 政府为了从源头根治腐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然而当前活跃在建设领域的各中介行业条块分割严重, 形成不了整体合力, 不便进行全程服务, 特别是站在业主利益为业主着想的服务意识欠缺。

2 项目管理的内容

2.1 实施项目管理人才战略,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工作, 需要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来承担。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而且还应掌握建设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并熟悉建设工程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在各类建筑类职业资格考试中有所涉及, 但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看, 即使是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水平也不容乐观。总之, 我国目前已具有的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仍无法满足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而即使是对已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 除少数人才外, 其项目管理素质普遍较低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 企业必须在新的一轮竞争中抓紧培养、引进项目管理的各类人才, 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2.2创新工作方法, 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程序

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需要项目管理企业将规划管理中的战略协调、组织体系中的组织机构建立、运作管理中的变更管理、商业环境中的客户关系等与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投资成本、质量安全、进度工期控制)相结合, 建立基于 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而且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3加快项目管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的测算与

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软的指标较多, 作为政府在引导和培育项目管理市场在信用产品的需求和培育信用市场主体上, 结合现阶段行业发展状况, 遴选信用指标, 建立失信有惩戒、守信有激励的信用机制, 同时, 建立数字项管, 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参与互动、资源共享, 把建设领域各类中介机构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打造一批有综合实力能够实现全程管理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管理竞争, 一种是企业实力和品质的竞争, 它是一种深度竞争, 另一种则是直观的费用竞争, 两种竞争都有利于企业发展。

2.4启动并优化建设领域中介服务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的优化和政府的必要干预是工程项目管理健康发展的保证。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看, 项目管理系统架构目标为运用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高度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保证项目投资效益, 提高项目建设综合水平。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除出台引导项目管理企业健康发展配套的政策法规外, 还要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合同文本, 规范项目业主、项目管理企业、使用单位各方主体的行为, 以法规为手段, 使合约各主体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形成刚性约束, 使项目建设投资等各项指标成为刚性指标, 使各项活动和行为得到较好的规范。竞争从无序到有序, 企业实力在竞争中得到提升, 建设市场在竞争中得到规范, 项目业主在企业的有序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2.5保证工程目标顺利实现

抓好对质量影响重大的施工环节切实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工程预检等施工诸环节的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特点,掌握承包合同中工程质量控制的合同条件。技术交底要求是以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规划、工艺流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 编制技术交底文件, 突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重要工序, 并注重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确保工程质量。隐蔽工程在被下一道工序隐蔽之前, 应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并做好记录, 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质量隐患, 保证工程目标顺利地实现。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做好建筑材料试验和试验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筑材料试验应该按照相应的程序对规定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半成品、施工成品进行性能测试和评定。认真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中有关技术、质量和经营活动的记录, 也是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评定工程质量的基础。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工作。质量检验是保证工程按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对质量检验取得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而得出的质量评定, 不仅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实现,而且是反映工程真实状况、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决定工程是否通过验收的基本依据。其中包括工程功能检测、竣工验收、质量回访及保修。

2.6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当今社会, 计算机以其独特性无处不在, 重视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是实现建筑施工迅速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能大幅度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 在工程中我们许多地方都在用到计算机, 施工测量, 生产安排等等。计算机打开了一个平台, 使我们的管理不止局限于一个工程, 一个项目, 而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 与全世界的管理挂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 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手段, 进行项目管理有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和把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供给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 它是项目进展的跟踪和控制系统, 主要用于项目的目标控制。

2.7 按月编制资金收支计划

加强施工中资金的管理。根据成本费用控制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物质储备计划测算出随着工程的实施, 每月预计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物质储运费、临时设施费、其它直接费和施工管理费等各项支出, 使整个项目的支出在时间上和数量上有一个总体概念, 以满足资金管理上的需要。项目资金的收、支、划、转, 由项目经理签字确认, 项目经理部按月编制资金收支计划, 进行合理使用资金。还要考虑到合同外工程量的增减, 清单价的变动及合理的索赔。以上列举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验收, 人员管理, 计算机的应用, 资金的控制几个方面。总的来讲, 就是对项目目标的控制。当然也可以把它分成成本、进度、质量的控制, 安全、环境、合同、信息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控制, 应用动态控制PDCA 循环原理, 把管理尽在掌握之中。

项目发展现状第9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首建以来,在30年中以其快捷、高效、舒适、安全、节能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辐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高速公路已近11万公里,在建里程超2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高网规划里程达到13.6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仍然方兴未艾。伴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由少及众,高速公路建设阶段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向着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不断迈进。但不可否认,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在政策实施、资金保障、建设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仍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工作实践中所接触的一些主要问题试作浅谈。

一、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执行和失地农民的扶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伴随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和升值前景愈加明显,使农民对征拆补偿标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高速公路建设所需土地是以征收划拨方式获得,征收价格没有体现出土地的升值属性,与城市建设规划区内出让土地价格更存在天壤之别。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标准时出于对政府自建工程费用控制的顾虑也不愿自主提高

补偿标准使其与农民的诉求差距越来越大。此外,相邻地区因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邻地价差,以及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征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引起农民对此项工作的严重不满和抵触情绪,继而发生大量上访、阻工现象,甚至引发,严重影响项目的建设推进和社会稳定。

在政府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要缓解此类问题的核心条件是在社会利益优先的条件下兼顾集体、个人及建设单位利益的情况下制定出相对合理,能够被农民广泛接受的补偿标准;并且建立完善失地农民的扶助政策。对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逐步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引入土地价值评估和听证制度,以县(区)一级为对象进行指导价格调整。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和被征地方的集体组织行成一定的角色转变,政府一方由标准的制定者和实施主体转变为调查者、组织者、评审者,而集体一方由被动接受者变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在优先确保社会利益的条件下与土地使用者进行三方协商。在省级政府层面成立由国土、交通、人社、监察、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和由省级人大牵头,法制、司法、财经、农委、建环等专门委员会参与,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三方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向省级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决定依照执行,监督委员会对仲裁依据采用和结果进行监督。在形成较为合理的补偿标准的同时,对失去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农民还应有配套的扶助政策和措施,对失地后生活困难和依靠剩余土地不能维系基本生活的群众应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此外将高速公路沿线的经营设施在同条件优先的原则下让渡于失地农民参与的地方合作组织经营;在经济较发达,高速公路项目盈利前景明确的项目可试点农民以适量被征收土地作价入股,使其在长期稳定的运营收益中获利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建设期间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应提前谋划,有序启动,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着力于提高拆迁户的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资金组成的一些变化

随着高速公路在中西部更广阔地区延伸,受项目自然环境、建设标准、物价上涨、融资成本等多因素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不断攀升,部分项目每公里造价已超亿元。这其中,以结构工程数量增大和物价因素为主,同时各种其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上涨也颇为显著。掌握建设资金组成的变化特点无论对于项目概、预算科学编制还是建设单位建设资金的总体筹用把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算指标作为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依据常常面临大幅突破的局面,设置的不可预见预备费普遍不能解决包含工程变更、材料调差在内的投资增加。按照社会平均水平和简明适用原则编制的概算定额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反映各地区的实时生产水平,有必要缩短更新时间或者进行子项计费方式的调整。比如最为津津乐道的定额人工费问题,定额人工单价经过调整后仍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价格水平,普遍大幅偏低。虽然广泛采用的包干、计件制发挥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表面上看通过用工数量的减少弥补了定额人工单价的差距;但此种弥补是建立在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或更高能效设备应用的基础上。人工定额定值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比如可综合考虑具有提高劳动效率的普遍因素条件下单位工作的用工量,在此基础上制定贴近市场价格水平的单价;在劳务公司已成劳动生产主力军的形势下,将本地区同行业劳务公司支付给工人的包含社会保险费在内的平均小时工资作为人工单价的定值标准,以小时工资定值更能提高定额标准与市场标准接轨的精确度。在诸如此类的子目中各省区根据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具有更加自主的调整权限,承认地区差距,把各地区间的价格差距交给市场调节。

现行的概算预备费中极少考虑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变化、杆管线迁改、社保安置费用调整,项目线外工程实施,借用地方道路赔损等等现实情况下将要超支发生的费用。根据处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目前在建高速公路实施情况来看,征地拆迁、杆管线迁改以及按较宽松政策落实社保安置条件下,该部分费用较概算费用平均高出50%以上。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对沿线地区原有灌溉系统、耕种道路、排水系统等设施造成破坏,客观上造成沿线村民生产生活的不便而需要对原有设施进行修复、改移,恢复其使用功能;同样根据目前四川实施情况来看,该类线外工程造价也达到25万/公里以上。同样,因为工程施工造成借用的地方道路、农村集资建设村道的损坏修复、赔偿费用也不可小觑,施工单位投标费用中线内道路使用维护金相对于赔损费用只是杯水车薪,而不得不由建设单位承担。综上各种情况,概算中按一定比例控制预备费的方式存在很大缺陷,应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充分考虑政策、市场、民生的需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加强对预备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三、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无缝衔接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作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将项目的“影子”绘为“蓝图”继而赋予项目“生命”,实现项目目标。此过程参与方众多、时间周期长、协调难度大,需要发挥组织的作用保证各项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可实施性,集中体现了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各参与方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高效的决事机制,体现各参与方围绕项目建设为核心的服务性。设计阶段重点处理好不同专业之间整体协调性,相同专业牵涉不同设计单位的统一性,体现出设计宗旨和理念的一致性。对于同一专业由多家设计单位完成的,出于专业性考虑建设单位宜根据项目特点委托一家作为设计牵头单位,由其提出设计一致性意见,各设计单位商议讨论后择优采用,在留有一定灵活性的基础上力求消除各单位之间的“设计习惯”差异。

项目施工阶段存在不同阶段参与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和施工期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水平衔接,主要存在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建设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重点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变相互制约为相互配合,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产生的诸多问题。需要各方长期密切配合,设计单位应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本工程设计过程的人员派驻现场履行设计后期服务,及时为现场问题及时提供理论依据,提出处理意见;建设单位明确各专业、各管段责任人,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员一道汇总四方意见,反馈信息,制定措施。施工期间,各施工单位之间势必存在作业范围重叠、交叉,工作间相互制约、干扰的现象,施工单位之间应发挥自身主动性,从优化施工组织,动态分析调整入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必要时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本着有利于项目总体目标推进的原则、不偏不倚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激励施工方克服不利因素,消除对立情绪。在施工末期,在满足设计和验收标准的情况下应将重点导向建设和运营的衔接,着力于提升运营水平。

在整个建设实施阶段,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统一应以建设方为核心,作为整个系统的纽带和信息中心,达到无缝衔接,才能协调一致,少走弯路,保证项目进展的平稳、连续。

四、项目施工期管理的普遍要求

以提高施工期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发展有利于项目建设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施工期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行业内普遍形成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从业单位信用评价等体系,使项目管理手段上台阶。

1、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管理很多停留在单项业务管理的层次,或者仅实现综合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功能,没有将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引向深入直至通过系统直接指导生产。将更多元的设备信息,如隧道施工掌子面安全监控系统数据;更适用的信息模型,如BIM模型之于建筑业,引入到项目综合信息系统中达到系统的高度集成,赋予系统更强大的执行力,将使信息化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2、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是增强从业单位诚信、守法的意识,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应制定出更能反映市场特点,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的失信行为判定标准和扣分标准。与日常工作考核挂钩,不能搞集中评价,建设、质监、行业主管各方拥有相对均衡的评价权限。信用评价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工作和诚实信用原则,结果应反映出奖优罚劣原则,特别是对一贯表现优异的单位应给予优厚的奖励政策。比如免予投标强制性信誉审查,减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部分可以保函方式提交,对资格预审通过数量和中标合同段数量有限制时给予放宽处理等,使其能在守信自律中获取丰厚回报。对存在的的失信行为应及时在项目管理系统和行业主管部门信用评价管理系统中进行公示,对相关从业单位形成压力,迫使其自觉履约。

3、制定更加合理的工期

更加合理的工期一是指总的施工工期的确定,二是如何合理的加快工期。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工期的确定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对项目的不同特点关注不多;存在行政干预和盲目加快进度节省成本的状况。不合理的建设工期已经和违法转包、分包一道成为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成本等其他目标实现的两大“推手”。

工期的制定与执行不能脱离遵循工程建设固有的自然规律这一基本原则,需结合到前期准备工作情况、征地拆迁进度、气候状况、建设资金保障等施工的外部环境影响进行统筹计划。保证工期目标的重点是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保证资源的合理投入,落实工期保障措施,保持在总目标的约束下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执行计划的能力。各级政府应该正视各种“抢抓工期”带来的负面效应,给参建各方一个更趋宽松的建设环境,使社会效益与从业者经济效益得到共同提升。

五、新的建设模式下的项目管理

近年来,交通行业建设市场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高速公路投资市场,以BOT、TOT、BOOT等融资模式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以BOT项目开展较多的四川为例,自2007年全省第一条BOT高速-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以BOT方式建设的高速项目共计超过30个,占在此期间全部高速项目的七成,社会资本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融资来源。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新的建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助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综合性的大型企业投资人在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中通过技术手段排除其他候选人,将项目的整体或大部分发包给关联单位,埋下建设过程中责任不清、业主方管理不力、资金抽逃的隐患。二是个别BOT项目欠缺专业经验,管理能力不足,体现在最终结果上表现出质量通病明显,大范围返修,建设遗留问题突出等。三是有的项目投资方建设资本金不能及时到位,融资渠道不畅,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造成开工率不足,个别项目工期延误长达两年之久。在全国范围看,存在个别投资人资信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盲目乐观;甚至故意放松投资目标的控制,任由投资溢涨,将项目作为套取贷款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的载体,乃至于裹挟地方政府。加强对投资人资信审查和建设过程监管刻不容缓,建立投资人履约考评体系和中途退出机制,保证高速公路项目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社会效应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市场公平。同样,在目前信贷紧张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应该为投资人在融资过程中能够从金融机构争取到稳定、充足、健康的贷款资金提供帮助,保证新的建设模式下行业的良性发展。

六、建设期间的审计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