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投资的内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3:43

国际投资的内涵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1篇

19 世纪60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 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 年代以来, 开始迅猛的发展, 1998 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创历史记录达到6440 亿美元, 比1997 年增长近40 %。国际直接投资在不断地发展, 理论也应该相应的与时共进。

一、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分析

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 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 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 建立长期关系, 具有长期利益, 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日本学者原正行认为, “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间的转移。”日本小岛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所谓直接投资应该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这里讲的经营资源是指在经营企业中发挥各种能力的主体, 从表面上看是以经营者为核心的, 更实质地讲, 是指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 包括专利、技术秘密以及市场调查方法等广泛的技术性的专门知识, 销售、采购原料、筹措资金等在市场上的地位, 以及商标及信用、情报收集、研究与开发等的组织。”澳大利亚学者A1G1 肯伍德认为, “一国的一家公司在另一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获得该国一家企业的控股权。”

上述的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界定各有侧重点, 有的强调“经营资源”的转移, 有的强调“控股权”, 而且就其对投资主体的界定也过于的狭隘了。对于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是跨越国界的以生产要素产权关系的变更为基础而产生的经营权变更的投资行为。这里强调以产权关系的变更为基础获得经营权的行为, 是为了与间接投资相区别, 间接投资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也会引起产权关系的变更, 但是却没有经营权的变更, 也就是说经营者没有改变, 这可以说是与直接投资主要的区别。这里没有强调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还是个人, 笔者认为主体可以是任何的组织、机构和自然人, 只要它能够跨越国界的获得一家经营性团体的经营控股权, 那么它的投资行为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范畴。(关于个人的投资行为将在下面的段落里介绍, 这里不详细分析。)

二、对经典投资动因理论的思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自产生起, 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两条路线, 第一条主线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主要的代表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 第二条主线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 主要的代表理论有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一)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海默在对不完全竞争市场进行研究后认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 若某一家企业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 形成一定的垄断, 可获得垄断利润。构成国际企业垄断优势有多种因素(1) 技术优势。技术优势包括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要素。(2) 规模经济优势。由于规模经济使生产集中, 降低成本, 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3) 货币和资金优势。进行投资的大公司往往有雄厚的资金或者有广阔的资金筹集渠道。(4) 组织管理优势。公司拥有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

巴克莱和卡森理论的产生源于科斯定理, 认为不完全竞争并不是规模经济、寡占行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所致, 而是由市场失效、企业交易成本增加所致。正是由于市场不完全, 行业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和企业因素影响交易成本, 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实行市场内部化来降低成本, 虽然内部化又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成本, 但只要内部化的成本小于市场的交易成本, 内部化就可以实现。

(二) 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维农认为, 垄断优势不能彻底解释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建立国外分支机构去占领市场, 而不是通过产品出口和转让技术获利的根本原因。他把产品划分为新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公司在产品周期过程运动中, 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后所作的理性选择。

小岛清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 要从宏观经济因素, 尤其是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进行。根据其动机, 划分为四种类型: (1) 自然资源导向型。此类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出于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而产生的投资行为。(2) 市场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维护和扩大出口规模。(3) 生产要素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利用东道国廉价的生产要素。(4) 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网络。

以上的国际投资理论是比较流行的投资理论, 这些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些动因, 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但是笔者认为理论的发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以上理论是建立在诸多假设的基础上的, 如果脱离所做的假设, 有些理论就会站不住脚, 例如有的理论是建立在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假设之上的, 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假设还没有真正的实现。(2) 就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是在资本主义冷战之后, 资本主义用新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大肆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理论的提出具有其历史局限性。由于以上理论都是产生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他们的立足点是成功的资本主义经验基础上的,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没有做出完整的归纳, 他们的理论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3) 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对企业的垄断优势为什么必然会引起国际直接投资没有做出解释, 就理论的多样性来说没有形成共同的理论基础, 只能说明某一国家的某一时期的直接投资行为, 而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律没有恰当的表述。(4) 在论述直接投资理论时, 只是在理论上把单个人可以作为投资的主体, 而在理论的建立上却没有把个人的投资行为概括在理论之中, 随着个人投资行为的加大, 理论应该把个人的投资行为包容进去。(5) 对今天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和投sp; [1 ]  宋亚非.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  刘昌黎.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  刘跃生.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利用外资[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4 ]  刘国光.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5 ]  佟福全. 第五次浪潮[M].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2篇

对于公平公正待遇的具体内涵,在国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在不同的国际条约中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且规定也比较模糊和大概,这使得不同的人对公平公正待遇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所以公平公正待遇标准常常因为措辞抽象,而被认为是一个“橡皮概念”。而在这种情况下,公平公正并没有得以清晰的界定时,大量双边或多边投资条约仍将其纳入之内则会带来更多的法律问题。关于公平公正待遇的具体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种观点应参照国际法的规定对公平公正待遇予以解释,同时,它也是对双边投资条约中的其他条款进行解释时起指导性作用的一项标准。这样看来公平公正待遇并非是一项具体确定的规定,而只是一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当穷尽其他规定仍不能将争议得以解决时才得以适用。但这又可能带来隐在的祸患。一方面可能会在无法可依时为争议提供依据和指导原则,但另一方面可能会被滥用和肆意的解释而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平公正待遇是与充分保护和安全,国际法最低要求,禁止专横和歧视措施等待遇并列的,构成一种独立的待遇标准。就这一类的条约而言,多数BITs规定了独立的、未附条件的公平公正待遇,如《中国与葡萄牙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第三种观点则主张公平公正待遇是一项综合待遇标准,由非歧视待遇,充分保护和安全待遇,国际法最低要求等多项待遇组成。[笔者趋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公平公正待遇在国际投资活动和关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应当为独立的一项规定,且这种规定不能只是当为一项普遍性原则,这样在更大程度上会缩小公平公正待遇的效力和适用范围。倘若按照这种思路去理解,就需要各条约对公平公正待遇给出具体明确的含义,以便在适用时更为恰当和便利。

二、公平公正待遇在我国的实施及困境

所使用的措辞多样化。大部分的协定都是采纳了“公平公正待遇”的措辞,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有的采用的“公平与平等的待遇”的措辞,如中国与科特迪瓦协定。还有一些条约只片面采用“公平待遇”字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匈牙利共和国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笔者认为,公平公正待遇是国际投资中比较成熟的概念,而不是可以随意拆分开来的,应与之保持一致,便于理解和规范。对公平公正待遇和其他投资待遇的关系规定不统一。如1996年中国与黎巴嫩协定将公平公正待遇的涵义理解与最惠国待遇相联系起来,而中国与科特迪瓦协定相关规定则与非歧视待遇(即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相联系。没有将公平公正待遇规定为一个独立的条款,而是使之称为非歧视待遇的一个成分,这使得这几个本不同含义的待遇之间的涵义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和混乱,也给投资争端的有效解决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三、我国对公平公正待遇之完善建议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生态逆差 出口贸易 内涵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生态逆差问题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规模也呈快速增加趋势。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近年许多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正在消耗过多的世界能源资源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际碳减排压力、“中国能源”、“中国气候”等议论接踵而至。但是,我国大量能源消耗实质上是由于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为发达国家大量生产和加工产品。关于我国能源消耗的测算大都是基于生产侧进行的,但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却都是在为其他国家生产产品,即必须基于消费侧进行研究才更加符合我国能源消耗与贸易关系的现实状况。我国对外贸易虽然保持着长年顺差,但从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角度来讲,却是生态逆差的,本文从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角度切入,借助数据证明我国因贸易所消耗的潜在能源规模,对我国能源消耗的国际转移进行评估。

目前,国内外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内涵能源及内涵碳问题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Christopher L.Weber等(2008)对1987~2005年中国出口产品的内涵CO2排放量进行了测算,认为中国产品出口导致的碳排放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效应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影响;Fredrich KAHRL等(2008)通过构建中国能源使用和能源价格传递的结构模型,认为产品生产的上游环节是内涵能源的主要来源。国内的陈迎(2008)、齐晔(2008)、顾阿伦(2010)等都通过投入传出分析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净出口的结论,并给出了不同的规模评估;尹显萍等(2010)还从国家、部门和重点行业三个层次出发定量研究了中日商品贸易中的内涵能源问题;Shui和Harriss(2006)则针对中美贸易中的内涵能源进行了测度,提出如果美国将其进口自中国的产品换为自己生产,则国内碳排放将增长3%~6%,中国生产用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到排放总量的7%~14%。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关于贸易内涵能源的测度问题没有统一标准,很多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如没有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这会严重高估计算结果。鉴于此,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将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修正。

研究方法选择和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选择

虽然目前学术界不同的研究成果存在较多差异,但投入产出分析已经被证明是计算贸易内涵能源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计算结果的不同主要来自学者在处理具体能源消耗系数及简化过程等方面。本文同样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研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公式为Aij=Xij /Xj(i,j=1,2,..,n),其中Aij指的是j部门单位产出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产出量,即i部门对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做出的贡献。所有的Aij构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公式为B=(I-A)-1-I,其中矩阵B可由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得到,I为单位矩阵。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由完全消耗系数Bij构成,指的是j部门单位产出对i部门产出的直接和间接消耗之和。

部门单位产出的完全能耗强度。部门单位产出的完全消耗强度公式为EB=EA(I-A)-1,这是基于直接能耗强度与完全消耗系数相乘计算出来的,指的是该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能源量的和。可以看出,完全能耗强度是计算产品内涵能源的关键因子,不同学者所计算结果之所以不同,一般都是因为选取了不同的完全能耗强度进行计算。如公式所示,EA指的是部门单位产出的直接能耗强度,是该部门一定时期内耗能总量Ei与总产值Xi的直接比值:EA=Ei /Xi。

出口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一般来讲,一国出口贸易的内涵能源规模是将各部门的完全能耗强度与对应进口或出口额相乘即可得到。但是,这样做的一个巨大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这对素有“世界加工厂”之称的中国来讲,将使计算结果严重高估。因为针对来料加工的产品,其作为进口产品进入到国内之后,并没有被消费,而是加工之后又重新作为出口产品流到国外。因此该部分产品在作为加工原料进入到国内时,其生产所消耗的能源不能计入出口贸易的内涵能源量。

限于各部门的加工贸易数据难以获得,本文引入进口系数M,对出口贸易中进口加工贸易产品的比重进行估算。利用系数M对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消除加工贸易影响的对外贸易内涵能源估值。具体修正方法如公式(1):

(1)

其中EXE'为剔除进口加工产品影响的出口贸易内涵能源。需要说明的是,对系数M,均假定一部门对其他所有部门的投入中进口加工产品的比例是不变的。这样的简化处理可使系数M为对角矩阵。

(二)数据搜集和处理

投入产出表数据。本文研究共用到3张投入产出表,分别为中国2002年、2005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一张投入产出表进行的研究,这在反映较长时间跨度的部门间生产关系时难以保证较高的准确性。本文数据时间范围为12年(2000~2011年),基于时间就近原则对3张投入产出表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即2000~2003年数据采用2002年表,2004~2006年数据采用2005年表,2007~2011年数据采用2007年表。在具体数据分类方面,由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联合国货物贸易数据库均有所不同,为兼顾数据可得性、确保各分类数据之间最大程度的衔接、保留主要能源消耗部门等,最终将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22部门,能源消耗数据及贸易数据均按照22部门的分类进行统一整合。

部门能源消耗数据。由前文可知,各部门能源消耗数据是计算直接能耗强度EA的关键,进而才能得到贸易内涵能源测算所需的完全能耗强度EB。本文中关于我国各部门2000~2010年的能耗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则是在《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公布指标的基础上,对2010年数据进行修正后得出的。此外,所有数据都经过了PPI价格指数和单位GDP能耗指数的修正,消除了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部门贸易数据。部门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货物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分类标准采用SITC Rev.3(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并在此标准分类基础上将原63章的产品分类合并为与投入产出表对应的22部门。需要说明的是,经过计算,合并后的22部门贸易数据,除第22类“其他行业”外,其余21个部门的贸易数据总和可达到总数的95%以上,说明22部门分类能够有效反应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的现实情况。

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结果

根据公式(1)可得,在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下,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得,剔除加工贸易影响后,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增速有明显提升,2000年为2.47亿吨标准煤,2011年为13.58亿吨标准煤,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速达到25%左右。再将该数据与我国各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对比可发现,在各国指责我国能源消费持续过快增长的背后,是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规模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中有大约17%的规模贡献给了出口产品的生产消耗,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已经达到了近40%的高水平,即现在我国全年能源消耗总量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为国外生产产品。

结论与政策含义

前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规模增长极其迅速,2000年为2.47亿吨标准煤,2011年为13.58亿吨标准煤,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速达到25%左右。与全国各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对比,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总量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39%。这些测算结果均显示,国内的能源消耗通过贸易而向外发生的转移量呈上涨趋势,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加的背后,是以对外贸易生态逆差为代价的。作为当今能源贸易及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的内涵能源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

一方面,关于一国能源消耗的规模评价及责任归属问题,必须基于消费侧而非生产侧进行研究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越来越多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国外发达国家逐步向第三产业侧重发展的同时,我们却刚刚步入工业时代,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正急剧加速且尚未达到顶峰,同时还要面临发达国家以碳减排责任为借口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基于消费侧研究贸易内涵能源问题,从本质上指出了中国表面上是消耗了大量世界能源资源,但也支撑了其他国家大量消费品生产与供给的事实。在当今的世界生产分工格局下,中国的能源消耗本质上有很大一部分通过对外贸易向外发生了转移,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代价。因此,发达国家在消费我们为其所生产的各种消费品的同时,还借口过度能源消耗和同等碳减排责任等一味地指责中国,严重有失公允,国际上所谓“中国能源”、“中国气候”等是对客观事实的严重扭曲。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的规模依然在迅速增加,这也意味着要想减少对国内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及环境污染,除长期逐步实施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外,中短期内必须以牺牲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为代价,即必须在能源环境利益与经济贸易利益之间做出取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腾飞,相继而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由贸易带来的内涵能源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频出的“两高一资”产品限制出口的贸易政策,表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认识到,为保护国内资源和环境,必须牺牲短期内的经济贸易利益,未来通过逐步的贸易转型来实现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

2.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顾阿伦,何建坤,周玲玲,姚兰,刘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4.尹显萍,霍达,唐黎.中日商品贸易中内涵能源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10(7)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4篇

    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 节约生态投资, 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 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 (1)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 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外延发展;内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徐丽霞(1975-),山东省沂南县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16-0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标志,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996年“三改一补”和1998年“三多一改”政策,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此后,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02年国家确立了进一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使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底,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595.654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4.7%,招生数达到237.4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2.3%,办学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总体上来看,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超常扩张的需要,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以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十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这标志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上,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

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路早已有之。1996年“三改一补”方针的提出,就是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典型体现。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主要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仍不能满足需要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学校改制等方式作为补充,这就是“三改一补”。1997年10月14日,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同志在深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三改一补”的方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内涵发展为主,确定这样的发展途径,是从宏观的发展战略,整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出发的。近几年来,国家教委一直坚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三改一补”。从“三改一补”政策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主要是指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张的发展模式。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变化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等问题凸显出来,使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内涵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内涵发展主要是指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具体含义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与外延式发展一样,新的内涵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也强调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高。但在实现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它不是以兴建新校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在现有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不出现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所以,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我国高职教育的总量规模将继续扩大,各地区发展趋向理性,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招生总数将进一步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仍然不够大,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距甚远。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等,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要把发展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放在突出地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将注重适度办学规模,提高竞争力,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二是要“根据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可以看出,今天强调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是对过去特别是1999年以来以数量为主导的发展选择的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停止增长,而是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扩张,其实质就是反对盲目的数量扩张,反对把数量扩展作为绝对目标,要求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可以说,新的内涵型发展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方面,还是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提升。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式发展新时期。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不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有研究表明,“根据国际经验和视野,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制度”。这正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需要重点填补的关键缺陷。从学科(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支持仍然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但大部分学校主要靠学费办学,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而有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65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465.9亿元,增长了1.7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 1211.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27.8亿元,增长了2.3倍。但是教育经费的大幅度提高并不代表教育经费投向的公平、合理。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预算内财政拨款为936.05亿元,占89.46%,高职高专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

由于政府拨款有限,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学费没有其他经费来源,因此,为了维持学校自身的日常运转,不少高职院校都采取了“高成本、高学费”的办法,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学费收取标准的格局。经费投入的不足,使一些实验实习设施无法到位,使得有的学校的实训课只能是老师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去做,实际上成为学生脱离教师监管的自由活动课,实训基本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有的学校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则不得不脱离高职培养目标,设置一些本科院校设置的热门专业,以此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学费收入,而实际上并无师资、设备培养这些学生,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动手能力差,找工作难,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很大进展,但总体上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合格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中这一比例低于15%的学校占了 41.1%,其中甚至有130所学校无“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高职特色难以体现。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50%以上的高职院校是近5年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学科本位”的育人模式是创新高职教育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产学合作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课程设置上,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和系统性。

三、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建议

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有来源于广泛的社会与个人需求所形成的强大动力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政府的扶持以及自身不可被替代的办学特色”。这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的支持和干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办出自身的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在高等教育结构中谋求自身的地位、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依托和基础。

以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为指向,以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依据,本文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建立政府投入的保障机制。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是大学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政府应从教育公平的原则出发,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按照学校的教育成本确定经费的配置比例,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逐步改变最顶尖的知名大学,它们得到的经费最多,而职业类院校得到的办学经费最少的投入格局。在确保政府投入的情况下,应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收费标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创造公平的投入环境,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成本分担体系。保障政府的合理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达到相当规模的重要转型时期,除了要依靠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外,还应该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尽快形成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保障机制。建立吸收民间、企业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动员民间、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补充政府投入之不足

(二)建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主要包括:1.教师的引进、培训和考核体系。2.提供公平的竞争起点,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主要是“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教育制度,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后一批招生制度,容易在社会上造成高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印象。而目前高职教育只限制在专科层次以及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不完备等,阻塞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道路。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鼓励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办出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发展思路、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独特性、学制和收费的灵活性以及开放性等。

参考文献:

[1]段志坚,马仲明,刘太刚,余绍军,金潇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8).

[2]陈昌贵.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3]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4]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2).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6篇

《亚洲创业投资期刊》(AVCJ)中文版于2005年由亚洲创业基金期刊集团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北京市创业投资协会、以及其它几家关联机构发起主办。

《亚洲创业投资期刊》(简称AVCJ)是一本消息详实可靠、内容严谨公正的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亚太区域内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活动和信息。是亚洲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领域的领航性刊物。AVCJ提供的信息涵盖基金募资、投资、退出以及项目背后的人物和背景材料等信息。

《中国风险投资》

《中国风险投资》杂志是在中国原人大常委会成思危副委员长直接倡导,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创办的,依托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强大学术背景,密切关注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切实需求,分析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产业发展动向,剖析创业成功之道,提供投资创业最新资讯,致力于帮助创业者完成人生梦想,协助投资者实现资本增值,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搭建沟通的平台,实现项目和资本的良好对接,共同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国风险投资》杂志共设七个栏目:速览、透视、聚焦、观察、人物、创业、展台。

《中国担保》

《中国担保》是由中小企业司指导,“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主办、长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承办的担保行业权威期刊,2006年创刊,《中国担保》集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观察性为一体,既注重理论探讨,也注重指导实际业务操作;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忠实记录担保业前进的足音,《中国担保》设有大势、业界、视窗、方式、广角等五个板块,涵盖了理论与实务、特别关注、业务研讨、业务创新、案例分析、法律问题研究、对话担保人、行业风采、书讯、阅读等精品栏目。中国扭保》是承接政府、金融、投资、担保的桥梁;是担保机构展示形象的载体;是关注与研究中国担保业发展问题的各界朋友各抒己见、交流经验的平台;是全国担保类报刊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新兴媒体。

《中国投资》

《中国投资》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办,中国投资建设领域唯一的中央级指导性大型刊物。《中国投资》自1985年创刊,拥有良好的政府背景和资源,拥有强大的资讯网络,是为数不多的政府信息资源平台之一。

《中国投资》提供最新的投资政策解读和案例,以第一视角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投资信息。

《国际融资》

《国际融资》杂志在这一世界大趋势下应运而生,是中国期刊市场上目前惟一全面反映国际融资政策与信息、全面介绍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对华贷款和援助、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国际融资牵线搭桥,反映国内金融机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资金运作的经济类专业杂志。具有前瞻性、政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国际融资》杂志是一本重操作、重实际,为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先进理念、经典案例、权威观点、专家视野的刊物。

《股市密码》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7篇

《亚洲创业投资期刊》(AVCJ)中文版于2005年由亚洲创业基金期刊集团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北京市创业投资协会、以及其它几家关联机构发起主办。

《亚洲创业投资期刊》(简称AVCJ)是一本消息详实可靠、内容严谨公正的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亚太区域内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活动和信息。是亚洲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领域的领航性刊物。AVCJ提供的信息涵盖基金募资、投资、退出以及项目背后的人物和背景材料等信息。

《中国风险投资》

《中国风险投资》杂志是在中国原人大常委会成思危副委员长直接倡导,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创办的,依托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强大学术背景,密切关注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切实需求,分析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产业发展动向,剖析创业成功之道,提供投资创业最新资讯,致力于帮助创业者完成人生梦想,协助投资者实现资本增值,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搭建沟通的平台,实现项目和资本的良好对接,共同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国风险投资》杂志共设七个栏目:速览、透视、聚焦、观察、人物、创业、展台。

《中国担保》

《中国担保》是由中小企业司指导,“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主办、长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承办的担保行业权威期刊,2006年创刊,《中国担保》集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观察性为一体,既注重理论探讨,也注重指导实际业务操作;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忠实记录担保业前进的足音,《中国担保》设有大势、业界、视窗、方式、广角等五个板块,涵盖了理论与实务、特别关注、业务研讨、业务创新、案例分析、法律问题研究、对话担保人、行业风采、书讯、阅读等精品栏目。中国扭保》是承接政府、金融、投资、担保的桥梁;是担保机构展示形象的载体;是关注与研究中国担保业发展问题的各界朋友各抒己见、交流经验的平台;是全国担保类报刊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新兴媒体。

《中国投资》

《中国投资》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办,中国投资建设领域唯一的中央级指导性大型刊物。《中国投资》自1985年创刊,拥有良好的政府背景和资源,拥有强大的资讯网络,是为数不多的政府信息资源平台之一。

《中国投资》提供最新的投资政策解读和案例,以第一视角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投资信息。

《国际融资》

《国际融资》杂志在这一世界大趋势下应运而生,是中国期刊市场上目前惟一全面反映国际融资政策与信息、全面介绍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对华贷款和援助、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国际融资牵线搭桥,反映国内金融机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资金运作的经济类专业杂志。具有前瞻性、政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国际融资》杂志是一本重操作、重实际,为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先进理念、经典案例、权威观点、专家视野的刊物。

《股市密码》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8篇

关键词: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9-002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9.05

一、引言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或资信评估)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未来完全或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最近,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政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研究报告》[1],以详实的资料揭露了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评级机构利用我国在信用评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长驱直入,掌握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和经济安全。

国内部分学者已经提出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过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然而,对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度的衡量问题,一直没有相关的研究与评价。本文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内涵和度量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具体情况,站在维护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的角度上,初步构建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

二、信用评级开放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对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笔者引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借鉴研究。

(一)经济开放度

1.经济开放度的内涵

经济开放度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体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跨越本区域参与到其他区域生产与消费活动的程度。从计量角度来看,开放度可分为两方面:一国经济在总量规模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广度)和一国经济在价格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深度)。

对外开放广度指该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经济之间往来的总量占其经济规模的比重,对外开放深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动与国外经济活动一体化的程度。真正能够反映一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包括了对外开放广度和对外开放深度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2.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二战后,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度量主要是采用外贸依存度,即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国内贸易总值的比值。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研究逐渐沿着贸易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

(2)国内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1998)提出度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必须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着手;姜波克(1999)认为,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主要包括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黄繁华(2001)构建的经济开放度计算公式是:经济开放度=商品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直接投资开放度+间接投资开放度;胡智、刘志雄(2005)选取了贸易开放度、实际关税率、金融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生产开放度这五项代表性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较好地解决了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

(二)金融开放度

1.金融开放度的内涵

金融开放是指一国金融业向全球开放,其金融活动跨出国界,并且与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和本国金融机构走进国外市场。同时,金融开放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金融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对国外资金和资本的开放;从动态来看,金融开放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金融封闭状态向金融开放状态转变的过程[2]。

2.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Williamson与Mahar(1998)提出全面的金融开放包含六大范畴:1)信贷控制的取缔;2)利率限制的取消;3)金融服务的自由准入;4)银行的经营自;5)银行产权私有化;6)国际资本自由流动;Aaditya Mattoo(1998)对商业银行开放度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服务贸易不同的提供方式和贸易政策进行评估,尤其是各成员国提交的承诺表中关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3]。

(2)国内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认为,衡量一国金融开放的指标是对外资产和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罗龙提出,资金开放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吸收的外国证券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总额+其他长期资本流动)/国内生产总值;傅均文在其基础上加入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这一因素得出:开放型金融深化度=(对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内证券投资+对外证券投资+对内其他投资+对外其他投资+外资银行贷款额)/国内生产总值;姜波克(1999)建立了关于金融开放度的测量模型,即:AO金融业=(直接投资总额/GDP+证券投资总额/GDP+其他投资总额/GDP+央行国外净资产/央行总资产)/2[4]。

因为目前暂无信用评级开放度的理论研究,而信用评级又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理论对其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在其逻辑起点上提出了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内涵,作为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状况分析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基础环境

1.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我国短期融资债券市场建设,形成了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和远东5家具有全国性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然而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联合资信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中期票据市场中,由外资参股的联合资信和中诚信两家评级机构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其中联合资信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78%和32.2%,而中诚信则分别为42.05%和47.03%,大公分别占11.65%和11.44%。由此可见,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已占据了中国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中国评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见图2)。

2.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还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缺乏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制度和严重缺乏信用评级话语权这四个问题。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及其内涵

在构建衡量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之前,本文先就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内涵进行概述。笔者参考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开放进程研究成果[5],按照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限制的程度不同,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可以分为信用评级行业不开放、低度开放、中度开放、高度开放、完全开放5个等级(见表1)。

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符合“信用评级市场完全开放”阶段中的“对外资评级机构完全取消外资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经营股权的限制”,然而还未能切实有效地做到“对境外金融机构的介入和重组兼并遵循审慎性原则,采取系统而有效的监管体系”,同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由外资高度垄断的现状,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极易出现部分学者提出的“过度开放”的问题,而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会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还没有信用评级开放度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以经济开放度、金融开放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借鉴我国商业银行开放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内涵

笔者认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对外开放的一项长期政策,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允许境外评级机构采取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存在这四种贸易形式向本国企业和居民提供信用评级服务;从动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一国或一个地区逐步消除国内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的限制,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度量和评价分析一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一是东道国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情况;二是外资信用评级业务的经营情况;三是东道国外资信用评级的市场份额;四是东道国本国商业信用评级的国际化程度。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预选

本文运用AHP法,按照支配关系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具有多级阶梯层次的因素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层次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重要性,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形成重要性的先后排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得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可见,AHP法是一个综合分解、判断、综合过程的方法体系。下面,本文将分三步来建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1)建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并计算出被比较因素相对权重;(3)计算各层次的组合权重。

根据由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本文的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共32个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即目标层)即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二级指标(即准则层)由市场准入开放度、经营开放度、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四个指标构成。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和经营开放度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多采用定量指标分析。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本文首先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本文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就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的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引入1-9的比例标度(见表2)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本文结合多方面的的意见,构造了16个两两判断矩阵。

2.计算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的结果,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到了两两比较矩阵的排序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在计算过程中,通过一致性检验对不符合一致性的两两比较判断进行了调整,得到了满足一致性的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ω。

3.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组合权重

本文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并检验总的判断一致性,得到表3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

以上是结合多方面的意见得出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权重为0.4673、经营开放度权重为0.2772、市场份额权重为0.1601、东道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程度权重为0.0954,较符合其各自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实际影响,其余各级指标权重分布也比较合理。

五、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政策建议

为维护我国的金融、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技术的信息安全,我国必须规范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有公信力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争取在国际评级领域的话语权。借鉴世界各国的做法,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基本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监管,培育评级市场

对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制定政策与措施,使本国评级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并在国际上争取应有的金融事务话语权。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信用评级业务的准入和退市制度。加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积极培育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自身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

(二)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完善行业自律

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和评级指标体系科学性的研究,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加强评级行业的队伍建设,注重行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我国评级行业加快发展[6]。

国家与机构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促进我国本土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使其能够掌握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话语权,同时往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健康开放。

参考文献:

[1]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研究报告课题组.美国控制我2/3信用评级市场 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N].经济参考报,2010-04-12(8).

[2]王营.经济开放度测算方法综述[J].经济理论研究,2006(9):98-100.

[3]Aaditya Mattoo.Liberalisation Commitments of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R].1998.

[4]毛旻旸,杜玉兰.中国金融开放度研究[J].江苏商论,2007(9):167-169.

国际投资的内涵第9篇

关键词:高校内涵建设 财务保障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在经历了20世纪的连续扩招后,已经逐渐从以硬件和空间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高校真正进入以质量立校、发展强校的轨道。高校内涵建设的含义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增加和扩大的基础上,优化办学理念,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在此新背景下,充分加强内涵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高校要想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于内涵建设,建立高效、安全、健康运转的财务保障机制。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一直以来都备受各行各业的重视,任何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务保障机制与财务风险是博弈的辩证关系,财务保障机制越规范、完善将越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旦财务保障缺失,就容易引发资金风险、运转风险,而这些风险背后往往带来的是财务危机和财务安全隐患。

一、高校内涵建设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和现状

综合来说,高校内涵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和社会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就是资金的支持力度,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开展不容乐观,资金和内涵建设迟迟联动不了,导致财务管理与内涵建设步伐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冲突比较明显。

一是思想意识上,高校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财务保障构建和财务管理的意识是能否顺利进行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由于高校管理层对财务保障机制构建和财务管理意识的淡化,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划始终提不到战略层面,与高校长期发展战略存在脱节现象,对高校的良好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是高校债务较多、资金不足。高校进行内涵建设,必然加强教学、科研、学科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因此背负众多债务,甚至出现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有限的资金成为遏制高校内涵建设的瓶颈。

三是预算管理比较薄弱,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二、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的意识,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要想在内涵建设的大趋势下提高自身的财务保障机制,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保障机制的完善工作。要充分意识到财务保障机制是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保证内涵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各个高校的管理层应该自觉将财务保障机制的整体构建纳入高校财务战略的核心层次,务必与整个单位的长久发展战略相匹配,紧紧抓住当前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的实际情况。财务保障机制框架的构建需要根据各个单位发展计划,将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效益最大化拓展。与此同时,高校的决策者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加强财务保障机制、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将加强财务保障机制的建设从理论层面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比例

要想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解决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首先要将高校财务管理和发展战略进行融合,转变大多数事业单位资金靠拨付的“等、靠、要”的观念,从自身出发,积极的走出去,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改变单一的依靠银行借贷的渠道,依法有度地筹措教育经费,为内涵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将是高校当前财务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重要前提。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高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创造条件进行省拨专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与内涵建设相对应的专项资金,如中央共建经费、协同创新经费、优势学科经费、品牌专业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省实验室建设经费、人才建设和培养经费、各类省拨课题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等,专项经费无疑是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广泛吸纳外界捐赠。运用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会这一有利平台争取国内外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支持和捐赠,鼓励捐赠者将资金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项目。再次,积极采取措施,依靠专业学科优势,开展校外技术服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力度。最后,大力拓展各项合作办学及培训,比如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与企业的联合办学等,增加学校收入,通过宏观调配,科学引导资金流向,投入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绩效评价管理。在预算编制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组织的特点结合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及省级部门预算的相关要求,与校内各部门充分沟通,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在保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预算投入体系,加大内涵建设重点项目的投入,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资金分配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目标任务要求,对所归口管理的专项资金执行负责,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分析中,需要定期对校内预算特别是内涵建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校内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表,为领导决策及科学合理地编制下年度预算提供依据。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绩效预算管理办法,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内涵建设等重点专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专项经费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追踪问效,避免经费的重复投入和闲置,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优化资源配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探索和识别各类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需要建立由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组成的监审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进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评判,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做好财务风险控制的应对策略。加强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中的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的集中采购管理,对招投标采购环节实行信息公开,对经费使用情况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安全、有效。

(五)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领导体制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