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小课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6:26

音乐小课堂

音乐小课堂第1篇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开放性、自主性,这要求我们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创建不一样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次课堂中,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充分挖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调动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艺术素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其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学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以欣赏、鉴赏为主的学科,主要锻炼与培养的是学生性情与情感,激活其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音乐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创造性。可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1转变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管理不仅只是简单地管理课堂纪律,而应当有效地将其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态度以及与音乐管理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有机地将这些因素进行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教学中来,以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管理。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隶属副科,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在其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认为音乐课可以随心所欲,学习态度也就不端正。教师每每走进课堂,都需要较长时间去管理班级纪律,甚至连吼带叫,整堂课下来,难免身心力疲,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瞬间化为乌有。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应当随时跟随学生以及教学进度灵动进行变化,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技巧。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成一场比赛;一场秀;一档节目,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学生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此以往,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还有助于教师操控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纪律,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2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正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2.1语言表达准确有序

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时需要紧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未能合理地组织语言,模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是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更别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确保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2语调语速以及课堂节奏应当与音乐情境相一致

通常而言音乐作品会在旋律、速度以及节奏等方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在音乐情境创设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需要借助语调语速与节奏来进行表现。例如,《七个小兄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音乐,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缓语速,运用轻松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如鸟的歌唱、风的呼啸。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带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注意力。小学音乐课堂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与灵活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例来诱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学生的表现提供舞台,让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起他们的注意,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王晓会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孙巷小学

参考文献:

[1]范培.探究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13.

[2]毕静.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1:45.

音乐小课堂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高效课堂;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小学音乐教学而言,若教师能在课堂导入阶段便成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那么,就会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的过渡与衔接作用。

一、情境式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是现代教师最常用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之一,是一种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课堂导入方式。将该方式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顺利将学生引领至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思想,继而感染到学生情绪,从而确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如,针对《苏木地伟》一课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便可通过播放民族音乐视频的方式来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导入开场语:“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出自于我国的哪个民族吗?”之后,教师便为学生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合理地将音乐与画面有效结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能加深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文风情以及民族音乐风格的印象。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民歌《苏木地伟》的学习,这有了先前的情感体验做铺垫,将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拍子变化、顿音、休止符、延长音等知识特点,进而懂得如何利用歌声来表达自身以及乐曲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问题式课堂导入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即思维的发展是以疑问为基础。此外,国外著名教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同样的话语,他说:“一切思维均是由疑问与惊奇开始。”对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其在课堂导入环节便可通过设置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唱得幸福落满坡》一曲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进课堂教学,如针对该歌曲曲名,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所熟知的‘落’字,通常会怎样使用呢?”此时学生回答:“树叶可以落,雨点可以落。”并有学生补充道:“流星也可以落,水果也可以落。”待学生短暂的讨论后,教师说道:“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从歌名来看,是幸福落了下来,而落下来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答案便在此一歌曲中。”紧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课件,出于对教师问题的好奇,学生在聆听与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与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后,学生通过聆听与观察,终于得知,原来落满山坡的幸福是指盛开的花朵、长满水果的果树、金色的稻禾等等。这样,经过设问、析问与解问,最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针对《歌声与微笑》一曲教学,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且要求学生在演唱该歌曲时,其声要饱满、明亮,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先通过歌曲教学,引发学生的活泼情绪,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准确表达出自身在快乐童年中的幸福之情。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学生纷纷沉浸到回忆美好童年的欢乐情境中,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又以学生的情绪做铺垫,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游戏导入法

活泼好动、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对小学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方式导入新课,这样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进而懂得如何利用音乐来表现自身的情感。例如,针对节奏的练习,教师便可以游戏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如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走路,并要求根据小动物特性,有节奏地游走。如此一来,不仅能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节奏的不同类型,进而掌握音乐节奏的相关知识。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务必努力革新自身传统教学观,重视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当然,教师无论采用怎样的课堂导入方式都应结合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征,如此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小学音乐课堂“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学观,进而确保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

作者:许琼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音乐小课堂第3篇

[关键字]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少投人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按时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课堂,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高效课堂是音乐教学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积极推进被动式的“牵引”教学向有效的引导式、开放式教学转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以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力争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情感价值,决定了其在陶冶学生情操、涵养、美感及人格方面的优势。可以说,音乐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小学生处于6一12岁之间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情感日益丰富,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他们的情感、思维、个性、自我意识等都逐渐丰富。而在小学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可以通过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情感价值,诱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消极情感得到宣泄与寄托,以达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媒体情景,提高学生音乐美感鉴赏能力信息技术的深人推进,为小学音乐教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基于信息技术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信息科技与现代化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它能够有效地把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到音乐教学中,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人一个全新的世界。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增强音乐美感和培养鉴赏能力。以六年级上册的《大中国》一课为例进行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大中国》是一首爱国歌曲,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跟唱,而对于曲目自身所蕴含的情感,却缺乏了深人层次的感悟和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曲目自身的文化基础,在强调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引人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画面中,萌发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秧歌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跟随视频画面进行秧歌表演,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歌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2一创设游戏情景、发展学生的美感想象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变迁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尝试,去体验。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利用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情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学生能力,培养美感素养。以《让我们荡起双浆》一课为例进行分析,倘若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唱”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也不会持久。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游戏场景可以是学生表演在小舟中荡双桨。这样一来,每个小朋友都会积极参与,而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发挥想象,自由设计动作,课堂气氛随之也会活跃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差异性同时也使得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行为习惯、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区别与不同。如果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忽略了学生这一客观差异,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为此,教师应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对所教班级学生开展学情调查活动,并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因材施教,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融人到音乐学习活动之中,尽最大程度满足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譬如说:部分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较早,他们在尚未进人小学前,就已经学习了乐谱,对“d0:em广或者旋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也存在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知识,自身的音乐素质薄弱,对音乐乐符缺乏一定的认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对对帮”的学习形式,鼓励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把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讲解给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以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三)评价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为了有效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帮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爱学、乐学。教师应采用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掌握度,还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实施评价。以《歌唱祖国》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等层面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和赞扬;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委婉提出,督促改进。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互评。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学校音乐教学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基础学科,其所具备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相关教学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参考文献

〔1〕马娟;高效课堂教学,教师执着追求和梦想叶文教资料;2010年36期.

音乐小课堂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启发;热情;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57-01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堂不能像是语文数学等课题的上课方式一样,强调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当然也不能像是专业的音乐院校一般,注重对于某项音乐技能的练习,当然更不能用几首歌来敷衍了事。如何来判定一堂小学音乐的成败,最好的判别方法就根据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情况来决定的。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让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音乐,试着去理解音乐,最好是能够通过音乐表现出自己的思考。

一、以启发式的课堂导入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提问的教学方式都不可缺少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也是一种知识的反馈以及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一个恰当的问题不仅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还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渴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和学习。总的来说,问题主要是需要学生立刻去回答的,以及不需要学生立刻去回答的两种。比如当播放了一首歌之后问学生“这首歌听过吗”,这就是一个需要立刻回答的问题,另一种比如“大家在听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可以再播放一遍,让学生细细的去品味和感受。

通过一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跟随教师的步伐,一步一步的深入的去学习和理解,也许很多学生达不到那种听完了之后就能够明白歌曲的意境的地步,但是只要教师引导的得到,当歌曲播放完毕之后,学生心中至少会出现一些言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然后让学生遵循着内心的那种情感继续和教师一起进行下去。采取这种逐渐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一步步的跟随者内心对于音乐的感受去学习,去理解。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

音乐,我们从字面中就可以看到,这是一种“音”和“乐”学习的科目,它不需要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坐的规规矩矩的,听从教师的讲解。音乐,这是一个具有动态的词语,这也就意味着音乐课堂是一个轻松动态的课堂。小学生大多都是喜欢玩耍,好动的,如果有效的利用这一学生的天性,顺势利导,而不是强制性的改变,通过音乐的节拍、舞蹈等特有的存在,为音乐课堂营造出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学生是好动的,音乐是动态的,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必然可以从音乐课堂中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解。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一首歌,那么下节课大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而赢得比赛的学生则可以在下节课再次进行个人比赛;也可以通过让大家在一起边打着节拍边唱着歌,培养学生在动脑的同时做到手动。有时候音乐课堂也许看起来混乱,但是只要教师组织的好,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乐在其中。

三、小组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热情

如果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或者复习之前学习的歌曲的时候,总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唱歌,次数多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疲惫感,甚至变成机械性的授课,这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注定是无法长久的,甚至时间长了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

如果采取分组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产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教学的有效的进行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一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教大家学会,然后根据时间来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轮流着来唱一次,唱的比较好的学生会对于唱的相对不好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和帮助作用。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在一个小组唱歌的时候会集中精神,努力的去听正在唱歌的一组是否出现了错误。当对于这首歌曲学习的更加熟练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加随机和灵活的分组,甚至以接力唱歌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巩固学习。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促进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产生

在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有效的丰富音乐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听”和“唱”方面上,还添加了“看”这一特殊的音乐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持久的新奇和趣味,并在这种趣味中去理解和学习知识。

比如在学习某一首歌曲的时候,可以事前在网上找到一些童声版的歌曲,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然后带动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广大的音乐教师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拜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采取灵活轻松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而不是教师成为学习的中心,并且这种教学方法是需要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在教师的眼中,绝不可以存在所谓的“差生”,成绩的相对较差只是暂时的,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人的提高才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所在,让音乐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操的陶冶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05)

音乐小课堂第5篇

小学音乐教材包含丰富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实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文字。特别是需要强调的乐理知识内容,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识记。教唱歌曲时,也要对重要章节进行反复领唱。在教学反复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要让学生体会重复的效果,明确不同重复阶段需要完成的教学体验,并能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不断反复中进行总结。好的音乐因子能够对我们的感官造成刺激,也会触动我们的情感开关,重复之后,对音乐的审美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在学习《牧羊女》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对歌曲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歌曲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对音乐节拍、感情因素运用等进行针对性引导。为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感知,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教材上歌词进行自编自演活动,就是根据歌词给歌曲配上动作和表情,学生自娱自乐。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课堂内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教师让学生借助教材歌词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反复演唱中获得系统音乐体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二、借助媒体重复,强化音乐记忆功能

多媒体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音乐作品声情并茂,反复聆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丰富的画面色彩,也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特别是那些经典音乐作品,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品味、消化音乐元素。音乐学习需要强化学生记忆,因为音乐有流动性,唱过听过就会消失。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能够将音乐符号深刻地记忆下来,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有重要帮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可以进行歌曲分解,原来教师领唱教唱,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动手不动口了,让多媒体反复播放功能教唱歌曲。如学习《鹅大哥》时,歌曲中有强弱之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进行反复比对,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歌唱技术。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为教学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教师针对性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比对中形成更细致音乐感知。这对丰富音乐积累有积极影响。

三、借助语言重复,实现音乐文字转化

音乐是有声艺术,而文字是无声表达。在音乐重复教学中,将音乐学习用文字表达来传播,体现的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为让学生对音乐有到位理解,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换一种表达方式。用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描述音乐内涵,学生获得的感知将是别样的,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也会呈现多元属性。文字介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性,也为学生认知建立提供更多信息来源。教师在音乐欣赏中穿插文字解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音乐感知。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诗朗诵,音乐学习必定会顺利实现升级。语言文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别样解读,可以极大丰富学生认知。《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曲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唱这首歌时,教师将其中的几句歌词让学生抄写在卡片上,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朗读歌词,班级内呈现热闹景象。“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这些歌词在学生演唱中反复穿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对歌曲的理解当然更深刻。

四、借助动作重复,体现音乐操控功能

音乐小课堂第6篇

关键词:律动教学;小学;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科目一直得不到重视,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堂都流于形式,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便是单纯唱歌,不管是在培养学生乐感还是发掘学生音乐天赋上都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小学生群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小学生自身都很喜欢音乐,但奇怪的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对音乐课不太热衷,甚至觉得上音乐课很无聊,这样的现象使我们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

1 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所决定的。学生在小学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候要能够抓住时机进行大脑音乐开发,那么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要是等到学生大脑发育基本成型的时候再进行音乐教育,那么不仅费时费事,而且效果不会很理想。纵观大多数在音乐领域上取得一定建树的人,他们绝大部分在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天赋在小时候就得到良好开发,一般而言小时候没有展现音乐天赋但是长大后大放异彩的人实在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领域,右脑要比左脑发达很多,而且右脑又是音乐与艺术的领域,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也有利于右脑的智力开发。音乐教学如此重要,但是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教学手段来使音乐课堂焕发活力,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

2 律动教学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般的小学音乐课程内容都是学生端坐于座位上,进行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但是律动教学却不同,律动教学主张释放学生的天性,并用旋律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与音乐共舞。小学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大多都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正是天性得到释放的时候,但是传统的教学一直束缚着学生,压抑了他们的天性,尤其是在音乐课这样强调感受与艺术的课堂上,学生更加应该获得自由权。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培养协作能力,也学会更加开放地去表达展示自己,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律动教学打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传统学习方法,提倡鼓励学生离开座位,随着音乐旋律而进行律动学习,注重节拍与乐感。众所周知,当人的大脑与身体协同工作的时候,大脑思维会更加敏捷,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当学生用身体动作诠释音乐的时候,大脑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不仅是理解,还体现在对音乐旋律的记忆上,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高效学习。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多进行律动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且小学生生动,律动教学正适合他们的成长规律。生动有趣的律动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徜徉于音乐的世界,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美妙奇特。音肥侨死嗟牡诙语言,音乐不分国界,只要用心聆听感受,便能够体会到音乐旋律中包含的悲喜情绪,孩子是敏感的,只要鼓励他们用心体会音乐旋律,他们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真谛。律动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音乐的体会和表达,在实施律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任由自己的思想驰骋,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3 如何实施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强调的是对旋律的感受与掌握,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需要开展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学习音乐的第一步是掌握七音符,这就需要考验学生对音的高低进行辨别,教师可以使学生离开座位,安排他们按照自己对音的理解进行蹲站,如果感觉音高则站立,音低则蹲下,进而循序渐进,使他们按照对音的理解来改变自己的站立高度,一开始教师可以做适当引导,到后来便需要考验学生的音感了。再比如,歌曲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歌曲演绎一段小小的情景剧,用肢体与歌声诠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律动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前提就是使学生参与到音乐理解中,使教学不断深入,不能停留于表面,以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为主要宗旨。我国的小学音乐律动教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律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适当探索,不断完善律动教学,改变中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学生自学音乐背景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根本,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在音乐的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音乐的背景,这样在自我空间范围可以调动自身的能动性。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欢腾的边寨》时,这是一首民族风情的歌曲,学生对音乐背景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欢腾的边寨》的创作背景、民族特点,学生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进行分工整理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对于音乐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还会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了解音乐背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鼓乐传情》时,为了让学生体验鼓乐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场以敲打大鼓、小鼓的方式了解鼓乐器,更加全面地掌握音乐。

5 结合学生特长教学

音乐课堂不同于文化课,相对来说是一个轻松的课堂,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长、兴趣来充实音乐教学。如今,很多学生都拥有特长,比如,舞蹈、书法、绘画等,所以,教师不妨将学生的特长与音乐完美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动感拉丁舞》时,教师就可以将舞蹈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艺术形式之间的互通性。教师可以根据拉丁美洲的特点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学生面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艺术形式会极具兴趣。在音乐、舞蹈的双重熏陶下,会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比如,在学年级下册的《找春天》时,这是一首极具春天特色的歌曲,且歌曲风格较为欢快,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绘画以及器乐特长的学生对春天进行描绘,运用自己的技能表现春回大地的感觉,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音乐小课堂第7篇

一、情境导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让学生对整堂音乐课产生兴趣,导课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文字表述不感兴趣,他们喜欢优美的旋律、舞蹈动作和图文并茂的课件。在上每节音乐课的时候,我都会组织师生之间用优美的旋律或者舞蹈动作进行相互问好,主要让学生们区别于上其他课的问好方式,知道这节课上的是音乐课,让他们投入到音乐课的放松状态。在导课时,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意境,带着他们充满激情、兴趣、好奇之心进入课堂。如在教学一年级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旅游,我们不坐飞机,也不坐火车,我们骑着大马去好不好?”学生一听就好奇了,怎么骑大马?到底要到哪儿呢?然后,我让学生们学着蒙古族的骑马舞蹈动作,一声“准备——出发了”,伴随着激情的蒙古族音乐,学生们手拉缰绳跟着老师跳起了跑马步。音乐停,在学生们的面前出现了蒙古族的大草原、蒙古包、羊群等景象,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这是蒙古族的景象,并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地点就是蒙古族,接下来我们要学的歌曲就是蒙古族的一首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然后进入其他环节。整堂课学生都是在充满喜悦、激情的状态下进行的,上课效果特别好。

二、动作表演,增进效果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尤其是刚入小学的学生,他们不认识字,每学一首曲子,对歌词都很陌生,有时教师在弹唱的过程中,学生都很难掌握每一句歌词,几遍下来,让他们自己唱的时候都不敢唱。因此,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每学一首歌曲之前,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如在教学《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时,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跳,再让他们学小青蛙叫,然后在听音乐的时候,我给他们表演,要求是:小青蛙在跳的时候不能叫,在叫的时候就要在原地蹲好不能再往前跳。一看是模仿小动物,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边唱歌边表演动作,两遍下来,将一首曲子就能完整地从头到尾给唱下来了。

三、学会欣赏,陶冶情趣

欣赏课也是小学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欣赏《水族馆》这一课,主要是描述了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和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形象,我先放一遍音乐,让学生静静地听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然后给学生出示提前做好的课件: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情景。随着优美的钢琴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再延伸: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会怎样游?请几名学生上台扮演小鱼随着音乐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一节欣赏课成了表演课,学生也听懂了音乐的涵义。这样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四、搞好学科整合,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小课堂第8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在对教材的钻研和音乐情感内涵的挖掘还不够,不善于利用音乐作品的内涵

升华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对艺术体验与实践要求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在音乐基本技能、音乐人文与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方面,还不够紧密;音乐知识拓展方面尚嫌不足,有时缺乏音乐性和艺术性;在对音乐情景、欣赏材料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还缺乏深入、全面的归纳与提炼。

(二)教师音乐教学基本功缺乏。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伴奏,范唱,形体表演启发学生审美,以至于有的音乐课音乐性不强,学生没有在教师示范下的活动,因此学生的情绪体验十分苍白。

(三)学生活动留于一般,缺乏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缺乏引导学生聆听、体验、品味、模仿、表现、创造音乐的方法。例如,有些音乐、艺术作品,需要反复的聆听、观察,通过教师引导,促使学生发现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蕴涵的审美意蕴、体验艺术的表现形式,并逐步获得艺术的感受提高鉴赏力和创造力。

(四)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在教学资源与知识点的结合上把握不够,没有深入地、多角度地挖掘教学资源的教育内涵,在联系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比较牵强生硬,有的在利用学生资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顾及不够。因此教师在利用资源的适切性和有效性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缺乏审美感。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设计,运用多媒体,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节奏平缓,缺乏起伏变化,有的过多的使用媒体,使音乐教学缺少了生动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六)抛开音乐讲人文,是教师常犯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还并不真正理解音乐人文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殊不知,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审美,对音乐人文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人群(音乐人)的生活、学习、思考、创造、奋斗、追求的心理路程,体验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感悟作者生活的时代、创作的背景,探寻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贡献,学会在音乐欣赏中思索、联想,让学生透过心理去审美,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境界。

(七)教师取代学生思考和发言,也是常有的现象。尽管教师们一致认为,传统的一言堂不可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脱离不了传统的羁绊。当代教育实践的研究认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发言次数比例应大于5:1,教师的发言着重发挥引导和梳理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而不要让学生对着教师讲。如果教师的发言过多,学生就会有选择地说出某些观点去迎合老师,这样就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音乐教育理念

(二)推动教师努力研究媒体手段

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教学信息量大,审美感观上,视觉刺激较强。运用网络,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更高的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实践。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音乐的范围就有多大。充分利用广阔的音乐环境,凭借网络创设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

(三)励教师把创作与活动走进音乐课堂鼓

根据教学主题发散出去的创作与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亮点。教学设计是否把这一理念贯穿在教学中,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师生的创作活动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伴随自制的音乐效果,生动地表现了学生所思、所想以及学生身上蕴涵着的创造力和表演才能。注重学生创作过程中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作,通过体验创作过程及分享成果的喜悦,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创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教室里上演出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四)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气氛的改善,对培养学生互、社会性情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同学之间的友情,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了解,接受,信任,鼓励和帮助,学生的情感在活动中得以培养和释放。

(五)音乐的综合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

1.培养想象力:在教学中设计的个性化选择,扮演音乐家、音乐竞赛;

2.培养感受力:将律动教学引入课的开始部分使学生在一种音乐的情景中欢快地开始,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符合音乐教学的特点,例如:舞蹈、律动及朗读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音乐小课堂第9篇

    一、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学生如果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就如同虚设,如学生所说的是浪费时间。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实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对流行歌曲怀着极大的热诚,在调查中,当问及要不要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时,99%的学生都回答:“要!”某些学生还高嚷道:“我爱流行音乐!”面对学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怎能不把它利用起来?事实上,如果教师将课本上的歌曲稍加改动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时代的要求

    现在流行音乐充斥了整个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堂上闭口不唱流行歌曲,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歌声,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音乐。现在的时代强调人的个性,而流行音乐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三、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翻开音乐教材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要求上都有一些专业化倾向。而我们现在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特别是从农村来的学生连节拍也分不出,稍好点的学生也只能勉强识简谱。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曲式分析未免强人所难。而且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比较浅显,兴趣一般集中在歌曲这单一的方面,对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知之甚少,唱的歌曲又主要是流行音乐。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音乐知识和能力出发,把它作为资源引入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