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7 16:20:33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县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机构逐步的建立,县域金融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县域银行的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的服务必然会有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 新趋势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核心环节的银行业,应当在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等环节,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品牌,是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银行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中琦,张莹,吕建新.县域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0(08):142-14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2篇

    (一)上林县农业经济简介

    上林县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桑蚕为主,上林优质米以其独特的口感驰名中外。2009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81312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76463万元,林业5605万元,畜牧业86768万元,渔业11911万元,服务业565万元。2009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53元[3]。

    (二)农业总产值及各项指标分析

    1、60年来农业总产值独立分析

    上林县农业经济在60年的过程中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利用SPSS软件,可以时间参数作为X轴,即自变量,农业总产值作为Y轴,即因变量,数学模型设为:Y=αeβX。经指数模型分析求得α、β的参数估计值,得回归方程Y=1.98*10-60e0.0743X。

    2、按分项产业模型整合分析

    参照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分析,将各产业分项产值分别代入SPSS软件,以农业各分项产值为因变量Y,年份为自变量X,可得以下回归方程:农业:Y1=1.32×10-53e0.0662X1畜牧业:Y2=2.87×10-97e0.1161X2林业:Y3=1.73×10-58e0.0704X3渔业:Y4=4.36×10-114e0.1347X4服务业:Y5=1.85×10-72e0.0854X5

    3、按照更合理的推算方式,农业总产值应当等于各分项产值的总和,即Y=Sum(Y1,Y2,Y3,Y4,Y5)。在1990年之后,以上五项产业基本开始纳入全县总量计算,因此对1990年之后的农业总产值作出二次模拟回归,得Y6=2.47×10-77e0.0939X。经实际数据对比,这条方程曲线更加接近农业总产值发展趋势的实际情况,所以以此作为中长期预测曲线模型。

    (三)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的变化

    1、农民纯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的联系

    上林县自1970年以来农民纯收入随农业总产值增长而逐年提高,使用SPSS软件,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将农业总产值作为自变量X,建立回归方程Y=kX+b,通过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Y7=0.0179X—6.5955。

    2、农民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联系

    通过SPSS软件,以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Y,农民纯收入为自变量X,同样进行一次线性回归,建立模型为Y=k’X+b’。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如下:Y8=0.4279X+981.96。

    二、上林县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预计农业总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走向

    根据回归模型(1)~(6)对上林县未来农业发展走向做出预计,可将时间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来求得中长期对农业总产值的预测值。例如回归模型(7)中,农业总产值对应时间参数的回归方程为Y=2.47×10-77e0.0939X,将曲线向X轴正向推进若干个单位,便可以从计算或图形中得到未来若干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的预测数据。

    (二)未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1、受到国家调高农产品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上林县农业经济仍然要保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粮食总产量增长。

    2、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糖蔗、桑蚕等优势产业[8],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推动水产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油茶种植,推进林下经济种植,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三)全县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按照“中央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活动,继续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抓好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人饮、沼气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惠农支农政策力度,保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强农村劳务培训,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差异;极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20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

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产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复杂现象,本文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阐述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

一个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产生的县域差异也会越大。从安徽省各县在1995~2006年间人均GDP年增长率发现,发展速度最快的歙县(16.07%)快于最慢的阜南县(3.99%)12个百分点还多。

(二)经济发展水平

1995年县域人均GDP最大的全椒县为4737元/人,最小的岳西县仅为1177元/人,两者相差4.03倍;而2006年县域人均GDP最大的繁昌县为14251元/人,而人均GDP最少的阜南县仅为2829元/人,两者相差5.04倍。1995年各县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比值大于1,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共有23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的县只有33个,占全省县的58.93%。到了2006年,高于全省县人均GDP平均水平的县有25个,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的县有阜南县和临泉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县域差异特征。

(三)经济规模

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1995006年安徽省县域之间的经济规模差异显著扩大。在所有县域单元中,1995年GDP最大的无为县(33.744亿元)是最小的黟县(2.2923亿元)的14.72倍,而到了2006年GDP最大的无为县(98.34亿元)是最小的石台县(5.57亿元)17.66倍,县域间的经济规模显著扩大。

(四)经济结构

本文运用区位商比较安徽省各县的产业结构水平,,在1995年,区位商没有大于1的县域,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大于0.8 的地理单元有5个。而到了2006年区位商大于1的地理单元有4个(霍山县、歙县、祁门县和繁昌县),县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突出。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1996007年的《安徽统计年鉴》。

本论文采用加权变异系数(CVW)、基尼系数(G)和泰尔指数(T)三种方法,测度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以期相互验证。加权变异系数(CVW)、基尼系数(G)和泰尔指数(T)的值越大,表明县域之间的差异越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过程

按照前面介绍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度方法,以1995~2006年安徽省各县域的人均GDP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单一测度指标,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所得的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态势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与趋势各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1995997年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缩小,并在1997年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值0.3177和0.0777,比1995年的绝对量0.0289和0.0317,相对缩小了8.34%和28.98%,年均下降率分别为2.78%和9.66%,泰尔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在1997003年间,县域经济总差异迅速扩大;在2003年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为0.4947和0.1990,比1997年绝对量分别增加了0.1770、0.0635和0.1213,相对扩大了55.71%、18.57%和156.11%,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6%、2.65%和22.30%,基尼系数的县域差异增加较慢,泰尔指数预算的区域差异增大最快。

在2003005年间,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于平缓,且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略微上升;在2006年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为0.4749、0.3181和0.1757,比2003年绝对量分别减少了0.0198、0.0870和0.0233相对减少了4.00%、21.60%和11.71%,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00%、5.40%和2.93%,均低于1995997年间的县域差异下降速度。

综上所述,在1995006年间,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绝对量分别增加了0.1283、0.1130和0.0663,相对扩大了37.02%、35.52%和60.60%,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8%、2.96%和5.05%,均表明了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呈现扩大的态势。

三、县域经济极化分析

(一)分析方法

为了测度区域极化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引用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以上两种县域极化指数的值域范围处于0(无极化)和1(完全两极分化)之间,越趋于1,县域极化现象越突出。

(二)县域经济极化演变过程

从总体衡量安徽省1995~2006年间的县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轨迹。结果表明,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度量方法所得县域经济极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且县域经济极化与县域差异总的变化趋势也非常相似,尤其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波动幅度有所差异,沃尔夫森指数受基尼系数的影响与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波动方向及幅度略有不同,这与弗德劳和张等人研究的结论相同,即随着县域差异的扩大,经济极化不断增强。安徽省在1995-2006年间,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分别从1995年的0.2133和0.4174增加到2006年的0.3261和0.5224.但在不同时期,县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趋势和幅度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1995-2006年县域经济极化态势平稳,呈增强趋

势,沃尔夫森指数受泰尔指数影响变化幅度较大。

四、结论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所测度的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1995-1997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缩小;在1997-2003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迅速急剧扩大;在2003-2006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于平缓,且呈下降趋势。

引用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方法定量分析区域经济极化演变过程,发现县域经济极化与县域差异的演变轨迹基本相似,即随着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县域经济极化日渐增强。

参考文献

[1] 欧向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方法与实证――以江苏省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3):261-271.

[3]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4篇

【关键词】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

县域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层次,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湖南省各县域地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趋势。为了更直观的反映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变化和演化趋势,本文还以“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泛湘南经济圈”及“大湘西经济圈”为研究单元,分析比较各经济体的总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研究各区域及湖南省整体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二、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可知,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特征显著。

1.湖南省及各区域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趋势。特别地,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在2010年有小幅下降,随后又继续平稳提高。而四大经济体中环洞庭湖、泛湘南及大湘西三大地区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完全吻合,只有长株潭地区表现为11年间县域城镇化率持续不断的逐年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四大区域中只有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湖南省水平。

进一步分析湖南省及各区域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幅度可知,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约为1.5%,四大区域中长株潭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高于这一水平,而环洞庭湖和大湘西两大区域低于这一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区域中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最小的地区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而年均增幅最大的则是长株潭地区。

2.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长株潭地区最高,大湘西地区最低

从各区域县域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来看,长株潭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高且远高于湖南省发展水平,而大湘西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低且低于湖南省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两地区间县域城镇化率的差距由2003年的3%增加至2013年的13%,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差距逐年递增,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再考虑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2003-2013年11年间长株潭地区县域城镇化率提高近23%,年均增幅达2.1%。而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则提高不到14%,年均增幅不到1.3%。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株潭和大湘西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增大,程度逐渐加深。

3.2007-2013年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地区走势相似

从整体上看,四大区域中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有较高的相似度,其中泛湘南地区的相似程度最高。而从各区域看,四大经济体中依旧是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走势相似。特别地,从2007年起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相似程度大幅提高,发展趋势基本重合,且与湖南省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进一步分析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可知,2003-2013年11年间两区域县域城镇化率的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4%,而在2007-2013年7年间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1%。这说明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速度大致相同,发展走势高度相似。

三、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就湖南省总体而言,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应根据各自地区特征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异,使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更加稳定均衡、协调统一。(2)长株潭地区作为湖南省核心增长极,应加大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周边县域地区的扩散,努力缩小县域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资源禀赋分配不均的现状,以提升县域地区的整体竞争力。(3)环洞庭湖地区及泛湘南地区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应加强重点城市群建设,以期达到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县域地区同时发展的模式。积极发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为县域地区的生产生活与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形成大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4)大湘西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稳定有序,但县域城镇化率整体偏低。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与人口分布,加之地方政府资金、能力有限,因此,对于该地区的发展应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加大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聪,刘彦随.我国农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12(34):48-54.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5篇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 文章选取新疆68个县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区域,以2004-2013年为研究期限,通过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和Theil熵系数法对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变化、新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差异以2008年为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通过Theil系数分解后发现,南北疆区域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北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区域内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则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 新疆;县域经济差异;Theil熵系数

[作者简介]程豹(1991-),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柴富成(1965-),男,陕西西安人,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王迪(1988-),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 引言

中国地域广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受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地域间发展差距突出,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和西部落后的局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壮大县域经济”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加大西部经济发展力度,努力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区际差异。新疆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2013年新疆全区GDP产值达到8360.2亿元,同比增长11.4%。依据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域特点以及南北经济发展和人文特征,以新疆天山山脉为界,可把新疆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地区。新疆总体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2011年,新疆省内人均GDP最高的县与最低的县的比值为19.7倍,2012年,比值扩大为20.8倍。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相应的区位优势,但区域差异过大也会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滋生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等。因此,有必要对新疆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以充分了解新疆县域经济现状,为实现新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Rozelle对中国经济研究发现,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加快导致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1 ]。Ying通过对1978-1994年度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199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分水岭;在1990年以前,中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明显,但1990年以后,二者间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 [2 ]。同年,Kanbur对中国1983-1995年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城乡差异与沿海内陆差异之间的变化趋势 [3 ]。Lyons通过对福建县域经济的研究发现,区域内县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4 ]。Long通过对江苏县域经济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5 ]。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同样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研究范围上,既有从国家层面,也有以县市以及省域为研究单位,且逐步形成了以县域经济研究为主要切入点的趋势。张毅通过收集分析中国1980-2008年度县域经济相关指标,得出中国县域经济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6 ]。高兴雨通过泰勒系数分解的方法,研究甘肃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 [7 ]。廖翼, 周发明等,通过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8 ]。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方法、思路等差异,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结论,且各个区域的条件千差万别,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也有待考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以期为新疆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1. 指标选取。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指标主要包括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单一指标通常选取人均收入或人均GDP衡量地区经济差异,而综合指标体系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对地区教育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福利、自然条件进行了测度比较。但是,多指标体系和单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活水平、医疗状况、教育水平等绝大部分信息。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分析的主要目标,本文采用以GDP为主的单指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测度。

2. 数据计算。考虑到数据特征以及验证性的需要,选取Theil熵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变异系数来对新疆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1)Theil熵系数计算及其分解。Theil熵系数最早由Theil在1967年研究国家间收入差距时首先提出来,随后广泛地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测量,其值的大小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Theil熵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Theil熵系数T(以GDP比重加权计算而得)和Theil熵系数L(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而得)。本文主要采用以GDP加权计算而得的Theil熵系数T来反应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计算公式为:

其中,Y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产值,Y表示所有县域的总产值,P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人口数目,P则表示全部人口总数。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求出a类地区的内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a表示a类地区的总产值,Pa表示a类地区的总人口数。因此,可以对Theil熵系数进行如下分解:

因此,Theil熵系数等于区域间的Theil熵系数加上区域内的Theil熵系数。

(2)基尼系数计算。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相对分析指标。本文采用洛伦兹曲线推出的一个直观实用的基尼系数测算公式进行新疆县域GDP基尼系数的计算 [9 ] [10 ]。假定样本人口可以分成n组,设Wi、Mi、Pi分别代表第i组的人均GDP、平均GDP和人口总数(i=1、2、3……n),对全部样本按平均GDP由小到大排序后,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3)差异系数的计算。差异系数计算方法较多,本文主要选择以人口加权计算而得的加权差异系数来度量县域经济差异。计算公式为:

其中,Yb表示b县的产值,Y表示总产值,Pb表示b县的人口,P则表示总的人口数目。差异系数的值越大则表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越大。

(二)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以及可得性,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的各县的常住人口数目作为计算数;由于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对于运算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按当年价计算的GDP值作为地区产值。本文全部数据均来自《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调查年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分析

以新疆各个县的对应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得出了2004-2013年度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分布情况(表1)。

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熵系数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方面的度量与验证,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从而从多方面认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情况。由表1可知,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系数三者之间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2004-2008年间,三者均呈现上升趋势,2008-2013年三者呈现下降趋势,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2008年为峰值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04-2008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当时主要以北疆为经济建设中心,所以导致新疆县域经济差异逐步拉大。2008年以后,Theil系数的不断下降,表明整体上县域经济最近几年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事实上,在2009年的“7·5”事件以后,中央大力支持新疆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为解决新疆经济发展面对的困难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例如,积极建设经济开发区,大力引进外部投资,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分解

以县为基本行政单位,通过计算Theil系数,对2004-2013年度区域间以及区域内的Theil系数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新疆县域Theil系数分解结果中,区域间的差异更加显著。2004-2013年间,区域间的Theil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且贡献率都高于70%;2004-2013年间,区域内的Theil系数值较小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差异贡献度都低于26%。由此可以推断,在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区域间的差距居于主要地位,即新疆县域总体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其主要原因为:在资源上,北疆的石油气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更加适宜,导致在经济发展初期南北疆就已存在差距;社会文化方面,南疆多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民为主,其世代多以经营农牧业为主,收入低而且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在北疆地区,居民大多以内地迁入的河南,四川等地的居民为主,在思想、文化上较为开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疆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而北疆由于早期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通过区域Theil系数分解,得到南北疆区域内的Theil系数(见表3)。

从南北疆区域差距看,2004-2013年间,北疆区域内部差异性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刚好相反,南疆区域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差距贡献率由2004年的35.45%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52.24%。说明在2004-2013年之间,北疆县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县域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南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增长极理论可知,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当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时,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较强,且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强弱与地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至2013年,总共有4个部级开发区和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除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都位于北疆。可以看出,北疆的增长极较多,且分布较广,各个极化中心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经济增长区域,从而可以有效带动增长极周围的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对于南疆来说,可以充当经济增长极的区域相对较少。南疆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喀什、库尔勒等,而且相互之间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仅可以充当部分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2004-2013年新疆整体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以2008年为界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通过Theil系数分解后发现,南北疆区域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北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区域内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则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政策建议

1.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新疆南北疆发展相对孤立,县域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尤其是南疆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巨大。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资金投入,加强县域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南疆地区极化中心城市建设,以改变南疆落后的局面。

2. 大力发展县域主导产业。新疆南北疆虽然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天然的资源优势为新疆带来了潜在的竞争优势,如何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核心竞争优势,将是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关键。各个县应以资源依托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当地龙头企业,使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3. 加快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能够打破地理位置限制,大幅缩短时间与空间距离,使城市密集度和经济密集度相对集中,从而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此外,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强新疆县域之间联系,降低产品交易周期和成本,提高资金和信息使用效率,也为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 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4,(3):163- 183.

[2]Ying L.G, 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Economic Geography,1999,(1):59-70.

[3]Kanbur R, Zhang X B. 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 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 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9,(27):686 - 701.

[4]Lyons T P.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y in China: Fujian Province,1978-1995[J].Economic Geography,1998,(3):201-227.

[5]Long G.&M. K. 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 Reform China: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Geoforum,2001,(32):215-234.

[6]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15-25.

[7]高新雨,丁绪辉.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解析——基于1998-2011年变异系数和Theil系数的分析[J].甘肃金融,2013,(08):69-71.

[8]廖翼,周发明等.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35-41.

[9]芦惠,欧向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6):15-16.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6篇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从分行业角度,本研究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工业这一门类,分为三个大类: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水电业)。由于个别中类行业数值很小,故将部分中类行业合并成一类,文中实际上统计了33个工业中类行业数据,其中采矿业含4类,制造业含26类,水电业含3类。从分区域角度,本研究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单位,将它们依据地理相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成3个区域,区域Ⅰ(浙北地区):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区域Ⅱ(浙中西部地区):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区域Ⅲ(浙东沿海地区):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由于浙江省部分县市的行政区划在2001年有所变动,对于变动县市的数据难以归类处理,因此选择2002—2012年为研究年段。文中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2—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及主要年份各县市《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泰尔T指数具有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优点,常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该指数同时运用于衡量行业经济差异方面。综合测度浙江工业经济差异在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特征及变化。

2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2.1分行业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在三大行业内分布很不均衡,采矿业总值仅占全省工业经济的0.3%,水电业占7.3%,而制造业占比达到92.4%。从泰尔T指数的结果(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中可见,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的速度加快。其中,行业间差异贡献率较小,行业内差异是造成行业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行业内差异中,制造业内部差异明显高于采矿业和水电业。从中可以得到:“强势行业制造业、水电业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大,弱势行业采矿业的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小”的特征。

2.2分地区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三个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区域Ⅲ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6%,区域Ⅰ占35%,而区域Ⅱ仅占19%。通过泰尔指数按区域分解(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可知:工业经济区域总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比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之势。区域Ⅱ与区域Ⅰ都有“持续下降”的特征走势,且区域Ⅰ的下降幅度比区域Ⅱ大。

3工业经济趋同特征分析

3.1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通过β趋同检验,得到表1的结果。全行业在2002—2012年期间没有发生趋同现象(系数b不显著)。为了了解不同时段有无发生趋同,选取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做趋同检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发生趋同。这一结果与上文中泰尔指数按工业行业分解后得出的结论,即:“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3.2以县市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县市为单位的β趋同检验中,得到2002—2012年期间全省人均工业增长率与人均工业总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趋同。为了观察区域内的工业经济趋同情况,分别测定了2002—2012年段内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的趋同速度。区域Ⅲ中系数b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趋同现象,这与前述“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相符合。区域Ⅰ与区域Ⅱ都发生了趋同,从结果看,区域Ⅰ趋同快,区域Ⅱ趋同慢,这与上文中区域Ⅰ比区域Ⅱ泰尔指数下降幅度大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得到“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快,而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慢”的结论。

4工业经济差异变化与增长趋同成因分析

4.1行业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演变成因,本文以33个工业中类行业为单元,以2002—2012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相应的选取行业从业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经济占比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工业效益变化(X2)、行业发展战略(X3)、行业结构变化(X4)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得出劳动力投入变化、工业效益变化是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4.2区域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演变过程中的成因,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以2002—2012年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选取工业从业人数、实际使用外资、工业经济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人员、公路货运量、工业固定资产合计7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对外开放程度变化(X2)、产业结构变化(X3)、工业效益变化(X4)、人才技术投入变化(X5)、交通运量变化(X6)、工业发展战略(X7)。通过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AC)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空间统计中得到Moran'sI(error)是显著的,验证了浙江省工业经济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更为合理。根据Anselin提出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空间误差模型(SAC)是更适合的模型(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基于此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近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时空演变主要受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战略的显著影响。(1)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工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各县域的工业劳动力投入对比图中(图1),可以看出增长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发展较快的区域Ⅰ、区域Ⅲ则增长慢。总的来说工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一方面很多工业企业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劳动力投入加大,由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中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对数量庞大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小,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需要低端劳动力的投入。(2)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随之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工业经济进程加快,因此工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对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总GDP比重的增长率进行画图对比,结果显示(见图2)增长率的高低与工业经济规模分布也呈相反态势。这也是浙江工业经济发生趋同的主要原因。(3)工业发展战略。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差异上,对工业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实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环境为缩小区域差异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各个县域的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从2002年到2012年增长率的考察(见图3),可见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县市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缓慢,总的来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这对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有很好的说明。

5结论与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8篇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37.05亿元,人均GDP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

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

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

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

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

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

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

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第9篇

1.1研究区及经济发展概况

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和渭干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2,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3。流域内有5个地(州)的42个县(市)和兵团4个师的55个团场,全流域总人口902万人,流域内现有耕地2044万亩。塔河干流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起始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的交汇处(肖夹克),归宿于台特玛湖,全长1321km。其中,肖夹克-英巴扎为上游,河道长495km;英巴扎-恰拉为中游,河道长398km;恰拉-台特玛湖为下游,河道长428km。流域内水、土、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土开发区和以棉花为主的农业基地。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对植被的破坏,使塔里木河干流区水量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研究区包括塔河干流区上游的阿拉尔市、沙雅县和库车县,中游的轮台县,横跨中下游的尉犁县。以1995-2007年为分析时限。1995-2007年的经济数据来自于各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和《阿克苏农一师统计年鉴》。

1.2产业结构特征

塔河干流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高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虽从1998年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到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为43.9%;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且呈动荡变化趋势。说明塔河干流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区位熵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10]。其计算公式为:Q=di/∑ni=1diDi/∑ni=1Di(1)式中:Q为某地区i产业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地区i产业部门的产值,Di为高层次区域i产业部门的产值,n为产业部门数量。若某地i产业区位熵等于1,表明该地i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高层次区域同指标的平均水平相当,若大于或小于1,说明在高层次区域内占有"高份额"或"低份额"。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越大。利用公式(1)计算塔河干流区、南疆和北疆三次产业相对于全疆的区位熵()。塔河干流区第一产业的区位熵明显大于1,其第二、三产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而且低于南北疆,说明塔河干流区的农业在全疆占有很高的份额,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第二、三产业在全疆占的份额较低,发展水平比较低。可见,塔河干流区农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分析其内部各县市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水平,不仅有利于分析干流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也有利于推动全疆经济的稳定发展。

2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1产业结构水平及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样化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产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11]。例如对第一产业,就是指历年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各自比重变化所反映的多样化情况。其公式为:γ=1/∑ni=1X2i(2)式中:γ为产业内部的多样化指数,Xi为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n表示有n种产业。该值越大,表示产业内部的产业类型越丰富,该产业的结构越稳定。利用公式(2)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内部结构多样化指数,即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多样化指数()。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内部多样化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期区域农业总产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2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4亿元,翻了2.5倍。说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2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

标准差是衡量经济空间发展水平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12]。该值越大,表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越大。公式为:δ=∑(Xj--X)2/N(3)式中:δ为标准差,Xj是j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以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总产值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X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N-区域内样本数(文中取5)。离差可以反映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12]。其计算公式为:di=xi--x(i=1,2,…,n)(4)式中:di为离差,xi是i地区的农业总产值,-x为5个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值。利用公式(3)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水平的标准差()。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的标准差呈逐渐增大趋势,说明塔河干流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在增大。利用公式(4)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域5个县市农业产值的离差()。根据离差水平,5个县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农业产值高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有阿拉尔市和库车县,其中,阿拉尔的农业发展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库车变化较平稳;第二类是农业产值低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有轮台县和尉犁县,从2004年开始,轮台呈现下降趋势,而尉犁呈现上升趋势;第三类是农业产值接均水平的沙雅县,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其农业产值由高于平均水平向低于平均水平变化。

3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水文特征的影响

塔河干流本身不产流,其水量的变化受制于源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随着塔河流域地区人口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流向干流输送的水量逐年减少,干流的中、上游耗水量过大,以及塔河中游河道不稳定造成大量河水浪费,引起塔河下游长期断流和生态环境恶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下游农业经济的发展。阿拉尔和库车位于塔河干流的上游,水量较丰富,而且耕地面积大,所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而轮台和尉犁位于塔河干流的中下游,由于来水量的减少,加上本身的耕地面积小,其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

3.2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与农业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密切相关。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因素。用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反映要素产出效率,以此来分析农业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弹性是经济学反映函数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13]。其公式为:EQ=ΔQQ/ΔXX(5)式中:EQ为农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Q为农业产值,X为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该文选取的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因资料缺乏用农业人口替代)、农业机械动力和化肥用量。|EQ|>1,是富有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幅度大于要素变化的幅度,即要素投入变化对生产量变化影响比较大;|EQ|=1,是单位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与要素变化幅度相同;|EQ|<1,为缺乏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对要素变化不敏感,即要素投入变化对生产量变化的影响小。由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塔河干流区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水平开始明显增大,因此选取了2004-2007年的数据来分析影响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利用公式(5)计算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分析5县市的农业增长的主要原因:阿拉尔市和尉犁县农业产值呈现增加趋势。阿拉尔市农业产出受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影响较大,近3年农业劳动力减少较多,虽然对产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受耕地面积增大的影响,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尉犁县产值增加受农业劳动力的影响最大,受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也比较大,虽然化肥投入的减少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前三个因素的正面影响使尉犁县农业经济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可见劳动力和化肥投入不足分别是制约阿拉尔市和尉犁县农业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轮台县和沙雅县农业产值呈减少趋势,其中轮台县受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最大,农业机械动力投入的减少,是轮台县的农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虽然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的缓慢增加对其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无法抵消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沙雅县受耕地面积的影响最大,近3年耕地面积减少,对农业发展的负面效应比较大,虽然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产值仍呈下降趋势。因此,制约轮台和沙雅县农业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不足和耕地面积减少。库车县农业产值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农业机械动力的正面影响最大,但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对其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其产值变化不大。因此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是制约库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结论

(1)1995-2007年,塔里木河干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高于第二、三产业,且第一产业相对于全疆的区位熵明显高于南、北疆,这表明塔河干流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