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6 18:48:02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1篇

近几年,我国各大高校为响应教学发展目标,对教学管理体系都进行了改革与调整。目前,各大高校的办学模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高校教务部门的数据处理与研究工作也逐渐变得复杂与繁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顺应社会发展,积极与科技进行融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充分运用媒介,使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及科学化,使媒介的应用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各项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从根本上维持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教务管理的各种数据以及信息是分析教学状态以及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处理。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教学管理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不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还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因此,将媒介积极融入高校教学管理中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媒介的使用

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其发展。在高校学籍管理中,成绩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对学生的课程、学分进行管理,对成绩进行运算、分析。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课程都在30门以上,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学生的成绩数据统计量极大且复杂,如果利用纸质存档方式进行处理,不仅不易于保存,而且缺乏准确性。使用计算机技术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只要把每位学生的成绩录入,计算机就能将每一位学生的总分以及班级的平均分运算出来,还可以将优秀率和及格率求算出来。除此之外,计算机还能提供查询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查询自己的成绩与学分。因此,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即时通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即时通讯主要是指以QQ、微信为主的应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之中,QQ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高校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教师很少在校内坐班,但是每一门课程都会有上百名学生选修,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减少。这种情况对大四学生而言更为严重,一方面学生需要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与老师见面的机会非常少,利用即时通讯就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在高校教学管理之中,学校教务处与学院之间需要传递信息,如果通过文件传递信息,不仅耗时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利用QQ群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QQ群中信息,群成员即时就能收到信息,并且还可以进行讨论;如果需要传递信息,可以上传到群共享中,成员可以自主下载,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微信作为近几年的技术产物,在QQ的基础上增加了语音功能,并且实现了跨终端的使用。由于微信具有方便性、便捷性、及时性,与短信相比优势明显,因此在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比较大,但在教学管理中使用频率还比较小。总的来说,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使用即时通讯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发展与进步。网络视频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相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软件,网络视频属于单方面的传输设备,互动性较弱,但优点是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网络视频不仅观看方便,而且能够随意暂停与播放。现如今,网络视频的形式在高等教学管理中逐渐得到运用。一方面,利用网络视频能够实现在线平台的课程教学。现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网络点播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后可以登录到相应的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这种形式让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视频可以开设公开课。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的文化程度比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所开设的课程是经过长时间实践的优质课程,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都比较先进。

三、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媒介的应用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管理观念淡薄。众所周知,教育观念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教学意识以及基本行为,影响着每一位教学管理者的工作思路。现如今,高校教学对媒介的利用率较大,从根本上忽略了教学管理发展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除此之外,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认识不够,教学观念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管理的步伐停滞不前。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在高校队伍建设时认识过浅,致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事务性管理为主,对人才的选拔以及培养有所忽视。很多教学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媒介使用技能,在工作中凭借经验进行管理,从而导致整个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发展比较落后。教学管理中所使用的软件适用性较差。经过调查发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虽然可使用的软件较多,但是适合高校教学发展的不多。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正处于学年制与学分制的转型阶段,导致众多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难点。比如,在进行网上教学时,布置作业以及打分都无法通过软件解决。因此,教师要使用某一类型软件时,要对各种软件性能深入了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发展。

四、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举措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2篇

教学档案不同与其它类型的档案,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尽管如此,高校教学档案对学校的发展却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发挥的基础和依据作用,它能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利用知识成果,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记载,其中记录着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反映着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对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教学档案还可供院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高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重大,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机关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定、规定、规章制度、校长有关教学工作的批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报告及上级批复;全校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材料;各专业教学计划,重点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学年教学运行计划,任课教师名单及职称;实践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践环节指导书;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考核、课程安排进度表、考试试题、试题分析、优秀教学设计与教案等;教师培训的计划、进修成绩单、鉴定表等;教务处会议记录:召开的重要会议记录、文件材料;有关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统计表;各种教学工作简报;有关专业设置、调整、撤销、合并、更改名称的报告及上级批复;教学评估和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材料;学校承担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规划、上报推荐教材情况材料、学校召开的教材编审、编写会议纪要;校级一等以上教学、教材优秀奖,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奖评审材料及名单等;各类市级以上组织的竞赛通知、规则、赛题及获奖奖杯、奖状等;对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拍摄的有价值的照片、录像带以及制作的光盘等。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高校档案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问题日渐突出,给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2.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发展的基础之一——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3.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档案室门口“安全重地,严禁入内”的牌子让人望而却步,教学档案也被误认为是与其它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5.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室具体牵头草拟制订,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的工作制度应当包括:档案的编目分类制度,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档案的存储借阅制度,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励制度等。

2.提高全员档案意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3.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4.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须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应引进高层次计算机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总之,在信息被普遍重视的今天,做好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和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要。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研究人员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更需要学校其它部门大力配合。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特别是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教学档案归档范围档案意识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强春晓.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现代化管理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07).

[2]赵彦昌,刘柳.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档案管理.学校档案,2007,(1).

[3]高校档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王玉华,中国高等教育网,2007,(03).

[4]王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9).

[5]赵黎英.高校教学档案作用及管理策略散议.2007,05.

[6]浅谈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3篇

1系统开发应用的必要性

1.1传统的量化管理方法过于封闭

传统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方法的基本程序是,每学期末由学院教务科向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包括实验室教师),发放工作量统计表,由授课教师按照学校实施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来统计、填写自己的工作量统计表,然后以纸制文件的形式报送到教务科,由教务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统计并进行个别的反馈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们大都以个人对工作量计算办法的理解为标准计算和填写报表,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于这种“背靠背”的工作方式,结果造成部分教师对工作量计算办法理解有错误或偏差,所填写报表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办公环境下,教务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反馈某一位教师所填报表的问题,而工作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上岗晋级,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们往往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问题在实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中显得更加突出。

1.2传统的量化管理方法办公效率低而办公成本高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大,整个教学工作量统计的周期增长,大大增加了学院教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在原有的工作条件下,工作强度的加大势必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学院采取增加工作人员编制的方法固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解决方法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增大,办公用品的消耗也会同步的增加,相关的投入也会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系统应用的实际意义

2.1系统增强了教学量化管理工作的透明化

系统开发基于B/S模式,具有高可维护性和跨平台性,对于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轻而易举地浏览到相关信息,因此系统又具有公开性和灵活性,系统的开发应用增强了学院教学量化管理的透明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学院或学校内部零距离、实时、交互的信息沟通,教师经过授予权限可以网上浏览其他教师报送的工作量记录,并可以详细地查看记录中的各个项目和参数,教师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相互探讨和借鉴,这样这个工作量的统计过程更加公开化。教学管理的透明化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教师通过浏览某一条工作量记录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权利对系统或教务工作人员提出质疑,客观上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趋于完善,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院或学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系统提高了教学量化管理工作方法的先进性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既是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B/S模式的教学量化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手段,它的先进性体现在系统的工作方法和应用效果上。系统利用WEB程序的运行取代了原有的比较繁琐的办公程序,减轻了教师和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精简了整个学院或学校的管理工作环节,使管理工作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现有资源来构建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环境,同时系统的应用也能减少办公用品的大量消耗。可以肯定的是,基于B/S模式的教学量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降低的办公成本,充分体现了它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它的应用对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系统结构及模块简介

3.1系统总体结构

教学工作量管理统计系统采用B/S网络模式,采用ASP开发平台,数据库为SQLServer2000。系统分为两层用户模式:

3.1.1基本用户层:学院的一般任课教师

用户权限:可以浏览自己的教学记录,添加新的教学记录,修改和删除未经过审核的教学记录,对经过审核的教学记录只有只读权限,可以生成自己的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量统计表,只读权限;通过授予权限可以浏览其他教师的记录。

3.1.2管理员用户层:学院教学管理部门

管理权限:可以浏览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有审核权限,同时拥有修改和删除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的永久权限;可以查询教师教学工作量信息并进行统计计算;可以生成每一位教师各学期或学年的统计报表。

3.2数据库设计

由于教学工作量管理是学院办公管理的一个模块,所以在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模块的接口问题,在一些数据字段上尽量做到统一标准,在这里根据系统需要用到管理用户(admin)、教师信息(teachers)、教学工作量(workquality)三个数据表。教学工作量表(workquality)是本系统数据库的核心,考虑到本科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般教学和二级学院教学等等,这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在量化计算上都有区别;另外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自内容里面还包括像选修、重修、辅导、考核、实习等若干个项目,如果各种类型分别设计表格显然会增加系统负荷,是系统维护变得繁琐。因此,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项目以及各自的计算参数作为字段放到了一个表里面,共有71个字段。虽然字段数量多,但是在记录添加的时候我们设计的类型和性质的校验,根据得到的参数添加不同字段的数据,其他的数据全部为空;而在读取的时候,首先读取校验的参数值,然后再到对应的字段读取数据。

3.3教师用户模块简介

教师用户通过密码验证会进入操作界面,添加过程都是通过WEB表单实现的,同时提交页面还有数据验证函数,对所填写的数据类型、范围、格式等进行初步审核。由于本科教学分为两大主要类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了教师使用方便,特别分两种类型进行信息的添加,点击不同的链接将进入不同的添加页面。理论教学的添加表单,包括一般的理论性授课(选修、必修、重修)及制图类课程;实践教学添加表单类似,包括课程辅导、指导实习、课程考核、指导课程或毕业设计、编写教材、讲座、指导生产实习或金工实习等等。在教师用户提交合法数据后系统将会严格依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本系统的管理层对所有教师的每条教学工作量记录有审核权限,经过审核的记录,教师将没有权限修改。教师对自己的未经过审核的教学工作量记录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这样就使教师之间相互独立,加上管理人员的审核过程,保证了教学工作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了便于存档,一般学院要求每位教师以报表的形式,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存档,因此系统设计了报表功能模块,可以生成普教学年报表、普教学期报表、二级学院学年报表和二级学院学期报表四种报表。

3.4管理用户模块简介

管理用户一般是学院的教务工作人员,主要是完成对教师用户添加的教学工作量记录的审核工作,另外还有记录查询检索、生成工作量报表等权限。其中核心的功能就是记录审核,因为只有通过审核的教学工作量才有效,才能生成报表,就好比“盖上了单位公章”。管理员除了可以审核通过某条记录外,还可以修改和删除这条记录,这是为了解决一些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用到。管理员还可以查询数据库中的教学工作量记录,并可以按照多种参数进行检索。

4结论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4篇

学分制改革的不彻底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未跟上同样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另一大瓶颈,阻碍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也对正在进行的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高校教学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的。鉴于解放之初我国所处的特有的国内国际局势,中央政府效仿前苏联组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教育领域,便形成了国家从招生到分配,统包一切的高教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体制上,便形成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日常管理都围绕“计划”转的单一机械模式。无庸讳言,在当时,这种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高教管理体制在为我国输送国家各部门急需的各种人才,有力地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这种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很显然,市场经济是以资源配置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这样一来,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来操控,而应是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阅,这也为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契机。从学分制的历史演进来看,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与学分制形成互动之势的。众所周知,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之后,由于其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相当多的优越性而被世界许多国家仿效并得以推广。仔细分析一下,人们也不难发现,“这一时期正是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过渡期,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在高等教育体制内要求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有更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对不同规格人才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生和逐步发展的”[1],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学分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二、完善学分制: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一)学分制的历史演进

学分制首创于19世纪末美国的哈佛大学。当时的学分制出发点是“只要求学生毕业时修满的学分总数,不绝对限制学习年限,给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选修课程,自己制定学习进度或转学”[2],学分制的这一优点受到了美国大学的普遍欢迎。许多大学随之仿效,推行学分制。随后,法、德、日、加等国家也相继实行(或部分实行)学分制,现在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首次采用学分制是在蔡元培主持北大时期,但解放后,这种教学管理制度被废止了。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要实行学分制”,紧接着,在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进行学分制实验。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扩大到其他类别院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明确提出,要在高校中积极推行诸如“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到1986年为止,试行学分制的高校达到200余所,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均已实行了学分制。可以说,学分制从在我国的试行到大面积推广,本身就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思想转变的一个结果,而这一结果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开放,促进了学分制的改革。但是,由于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缺乏配套体制,管理制度仍搞学年制,课程开设按固定学期、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很小,学籍管理也很不方便,因而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作用不明显,学分制的优越性未得到充分发挥”[3]。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要求向“完全学分制”转变,在高校真正创造一个适宜于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

(二)目前学分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在我国应该说是“舶来品”,在引进之初,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具体实施学分制的高校,根据我国当时特定的国情,结合高校的实际,同时也为了方便,对国外引入的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其结果是我国出现了好几种风格不同的学分制。如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特区式”学分制等[4]。尽管这些学分制适应了我国的国情,也为国家各类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学分制,究其实质而言,是“学年学分制”或其衍生,其中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仍按学年设定,班级授课,班级管理的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打破,人才培养上“重专偏通”,“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与教学管理上过于看重学分制的各种形式,未能从根本上着手进行学分制的改革完善有关。人们一旦把眼光只投向学分制的实现形式时,便不会更好地去思考学分制改革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也就不会去思考与其相应的各种配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尽管各高校在学分制的实行上都做过或大或小的改革或者调整,然而并未从一个整体的角度,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将学分制的改革纳入一个体系中去考虑,只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师资选聘、后勤管理、学校外部环境中的某一个或者两个环节进行变更,其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收效甚微。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质量是举世公认的,但到了大学之后,学生的创造性却与国外大学生呈现出较大差距。作为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更应从其根本的体制上进行反省。目前学分制的实行除了上面所论及的只重形式不顾实质,配套措施未跟得上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学分制的实施缺乏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学分制的实施一旦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其效用性便令人怀疑。如有的高校为了能让学生按时毕业,对那些因在规定时间内拿不到足够学分的大学生网开一面,要么增加补考次数,要么实行“一次性全部通过”。其结果只能助长学生的惰性和考试的侥幸心理,不会真正用心求学。高校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还表现在社会用工制度、政府人事制度等方面,长久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单一、机械、平均”的思维模式,缺乏求变心里,观念陈旧,变革缓慢,这也使得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能很好地做出调整,明显地显示出滞后性。

(三)完善学分制: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5篇

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管理,重在激励和引导,而非严厉惩罚。;教与学活动中多组织竞赛活动和自我展示,才能引起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才能满足师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使教师和学生达到自己激励的目的。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所以不能照搬传统管理手段,用严格管理只能适得其反。对于这种群体,管理者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组织成员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如在许多高校评估过程中,虽然加班加点,但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和进步,许多教师不辞劳苦,兢兢业业,许多学生参加集体活动,配合教育部的评估——在这个高度“群体化的”目标中,教师指导如果学校的评估优秀了,高校的地位就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收入也会提高;学生也自觉的指导,评估成绩对于自己的就业至关重要,特别是评估重点大学和“211”、“985”等名牌大学时,师生和行政、后勤等达到了高度一致和自觉的状态,这也是“Y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最好例证吧!日本学者威廉•大内首先提出“Z理论”,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后,大内提出了独特的“Z理论”。

“Z理论”将企业文化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核心手段,高度重视管理中的文化特质,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高校教学的管理者和对师生员工之间第一要互相信任,信任可以激励被管理者——师生员工们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校、教学,对待同事、同学,也激励管理者为学校的名誉而忠心耿耿地进行管理和服务。学生学成后也会报答母校,美国很多大学评价标准的最重要的一条捐赠率——即本校毕业生对对母校的捐赠比例,这是一条很科学的评价标准,只有毕业生对母校有认同感有信任感才会在毕业后回报母校,回报母校不是强迫性的,而是一种感情的回归与肯定。其次,微妙性要求高校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教职员工的个性,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这样才能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管理和教学的效率。

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是一种“同志+朋友”的管理模式。所以高校教学管理者提倡在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学校与个人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些成功的案例反映在许多学校多组建了许多科学研究小组,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X理论”不适合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因为此理论反映了管理者对下属的不信任,产生的后果是对师生员工的严格管理。信奉“X理论”的高校管理者认为师生员工的个人的目标和学校的目标不是统一的。因此,要想高校的教学各项工作顺利高效的完成,只有制订严格的纪律,甚至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监狱一样的氛围中,听从管理的师生员工便是好的,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处分和责罚。“Y理论”非常接近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性本善"观点,认为人都是有事业心的,一般情况下,师生员工一般会认真工作的,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不能仅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无情的惩罚措施。更为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应该改善教学环境,采取合适的奖励措施,要真正相信师生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的潜能也会创造性地得以发挥。

管理者只有信任员工,才能采用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激励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管理,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说,“X理论”、“Y理论”回答了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管理的两种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则融合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理论。作为高校教学管理者,应该将“Z理论”(人文性)看作是对“X理论”(原则性)和“Y理论”(激励性)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教学管理中根据高校和师生员工的实际状况来灵活掌握制度,实现人性化管理,认真推进最符合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作者:董佩娜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6篇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7篇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8篇

一、高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的思想文化障碍

思想文化障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学制度的创新进程。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中应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管理,激励教职工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极大地激发教职工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实现由被动的政策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政策制定参与者。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教职工都认为自身只是被高层管理的对象,对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教学管理都保持漠视以及无视的态度,即所谓“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理念,当然这种思想和价值观是极其不正确的。这种对于高校管理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到高校教学管理政策及办法的执行与实施,而且会削弱整个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要顺利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出谋划策,贡献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表决等理念是我国开展政治决策的宗旨,是体现广大人民意愿和公平性、进步性的政治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就要贯彻这种民主理念,确保和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基本权力,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的行为文化障碍

1.潜意识里的行为文化障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使得拥有一个“金饭碗”变得异常重要。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在快速进步的经济时代是非常美好而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工作。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潜移默化,高校教学工作的绝大部分领域弥漫着安逸、不思进取等消极的思想风气。这种知足常乐的工作心态和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妨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创新。除此之外,这种消极的态度长期存在会使得教职工的行为和思想变得懒散,增加了工作和项目研究的惰性,即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理念。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经验,我们将这种惰在教职工及教学领导层的具体行为表现划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惰。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部不针对本校自身的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只是盲目地照搬上级的管理办法和指示,使得本部的管理政策得不到创新和改善,达不到制度创新的效果和目标。其次是教职工的惰。教职工事不关己、安于现状的惰,使得教学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地展开和完成,不利于创新思路和想法的产生,也不利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深层次上来说,也不利于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成才与成长。最后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是一个集体,如果队伍里面的每一成员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即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不去积极地探讨和总结,深入地研究和考察,广泛地交流和讨论,那所谓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制度上的创新,都是“纸上谈兵”,永远也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而且会与要实施制度创新的意愿渐行渐远。

2.本末倒置的行为文化障碍———形式教条、重物轻人

如今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处处宣扬着“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思想,我国的各个文化机构、基层服务组织、政策决议机构等绝大多数领域也都在将这种文化理念贯彻并渗透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高校教育的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将这种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是重物不重人,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在许多有关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主观存在性,没有充分地尊重教职工和学生的意愿与需求,一些政策的执行只是以命令的形式强硬地强加在教职工和学生身上,一定程度上有违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不利于新的想法和建议的采纳和产生,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其次,在上面忽视集体意愿的基础上,没有尊重和重视学生及教职工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我国合法公民都享有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产生的参与权、选择权、投票权、知情权等基本法律权益,学生的这些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实际工作和政策制定的削弱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选择权,比如选修课的设置、导师的选择、实习课程及实验课程的自主选择,由于学校自身实力和师资力力量的薄弱,都无法得到完全保证。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不能充分体现,这除了有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欠缺的影响之外,与学校也有莫大关系。学校本身在做这些决策的同时,没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宣布某些新政策的颁布,引起广大学生内心的不满和疑惑。就算政策本身对大家是非常有益的,但也不利于政策的实行和落实,这就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不能做到集思广益,也就不能做到人人诚服,不能为教学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也就不能完成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三、应对文化障碍,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1.创新高校教学管理观念文化

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应该实现新的突破与创新,上面已经谈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我们就要善于贯彻这种观念到实际的教学工作环节中,重视教师的教育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管理即是教育服务,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对他们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对他们的服务。始终把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诉求放在第一位,有利于我们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人人都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和自己利益直接联系的决策和工作,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参与的意识会不断增强。那么,怎样创新这种教学管理观念呢?应该形成哪种类型的管理观念,才会促成上述结果的产生呢?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1)教学管理观念契约化。所谓契约化,就是使得教职工认可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划和内容,并与教学管理部门达成契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行为的约束,但这种约束是朝着事情发展美好方向进行的,它具有较强的民主性,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措施让教职工画押签字,而是一种协议的方式,给了被接受者充分的自主考虑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教育机制。同时,这种契约式管理观念不仅在心里层面上给予教职工极大的自由和解放,使他们不必每天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且,还有利于教职工把这种人人平等、公平参与的理念传播到学生中间去,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教学管理方式人性化。本节的前言探讨中也有提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此我们就再强调一下“以人为本”的对制度创新的意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被管理者充分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已有的工作中去,有利于新思潮的产生、新想法的形成,这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2.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观念文化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第9篇

司法实践中“授权组织”理论的争议关于高校被诉的行政主体地位实践困惑最早出现于1996年,当年田某某诉北京科技大学退学案中,法官运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理论解决了高校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当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了该判例,并指出目前我国某些被法律赋予一定行政管理职权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管理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他们之间因管理行为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之后,各地法院陆续按此法理认定了高校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但对“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理论”的运用,学界一直争论不已。马怀德教授认为行政诉讼采用这一概念有内在缺陷,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没有解决法律法规为什么授权、何种情况下授权、对谁授权等基本问题。还有观点认为,此定义与国家职能向社会转移、行政民主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但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从现有法律规定中无法找到所授之权是行政权而非其他权力的理由。《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非法干涉”的权力,民法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有排他性,宪法规定审判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由此可见,排除干扰权可以是民事权利,也可以是司法权力,并不是教育机构独有的行政权。其次,对立法机关授权的认定要求过高。由于受行政诉讼内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行使职权方式、工作人员素质、会议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立法机关不可能及时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管理权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授予。“授权组织”理论无法得到普遍认同,这种描述性的概念不能解释高等学校等非政府组织为什么具有行政主体身份。深入研究发现,这一问题最终属于对组织职能性质的判断问题。发达国家高校有悠久历史,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值得借鉴。

二、公共行政理论对高校行政主体地位的诠释

(一)两大法系国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认定普遍采用公共行政理论。该理论认为,具有公共职能的组织含有公权力因子,代替政府承担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事务,具有行政权能,享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两大法系国家用“公务法人”概念界定了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作为“公务法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组织,它以公务为基础对中央集权进行限制和分权,既是民事主体,也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公务法人兼有私法人和公法人的特点,是国家行政主体为了完成特定的行政职能设定的服务性机构,有别于“正式作出决策并发号施令之科层式行政机关”。公务法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享有一定公共权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它与相对人之间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私法关系),也具有行政法律关系(公法关系)。公务法人有若干种类,高等学校只是类型之一,校生关系可以借鉴为公务法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二)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务法人地位笔者认为,我国高等学校与两大法系国家的公立高等学校类似,是依法成立、专门行使教育行政职能的公共管理组织,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公共职能,含有公权力因子,具有特定的行政权能,除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外,还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高等学校行使教育行政权和公共管理权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与学生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法》第28条规定,高校拥有招生权,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聘任教师及其奖励、处分权等,这些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属于教育行政权力,接受行政司法审查。苏林琴指出,高等学校作为“公务法人”,在履行公务权利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前者,还论述了这种关系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宿舍管理领域存在的限度和可行性。将学校定义为公务法人,并区分公务法人与其相对人之间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以此界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将会很好地解决把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若干困扰。普通高校依公法设立,承担公共职能,拥有一定的行政权限,行使一定的公权力。这种法律地位既满足了国家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需要,保证了高校的公益性,又有利于高校自治,保持一定程度的精神自由,避免行政上过于僵化的手续和官僚习气,也容易得到社会的赞助,还有助于司法机关对高校进行必要的监督等。这种观点是高等教育自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主流。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界定

(一)行政司法诉讼行为的判定标准高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许多情况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公共职能与高校为自身存在和发展而履行的职能混杂在一起。如何界定高校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内部管理行为?在判断高校行为性质前,首先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排除高校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的民事行为。高校《合同法》行为不管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多大影响,也只能是民事行为,不能视为行政行为。如,因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的收缴而分别建立起来的服务与消费合同关系、租赁合同关系及委托关系。“非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是甄别行政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高校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时,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除此之外,高校拥有内部裁量权,不受行政诉讼审查,确保办学自的实现。具体界定标准有两条,同时具备这两项条件,方能认定高校在行使这些事项的职权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首先,高校行为损及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涉及基本权利的事项学校内部规则无权予以限制或剥夺,只能由法律规定,且这类法律一般属于行政法律规范或来自其授权或委托,所以高校的这类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如,高校在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涉及校生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学籍管理,因纪律处分影响到文凭和学位证书发放时应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其次,高校行为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衡量标准不以仅对某个学生的影响程度为考量,这种影响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深远性,即“三性”的判断标准。如高校对学生的记过处分,对有的学生可能影响重大,对有的学生影响不那么严重,不具备“三性”要件,不视为重大影响。关于这方面最好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规制。如,台湾地区规定“改变学生身份并损及其受教管理与评价-41-育的机会,属于对宪法中的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发生纠纷时应进行行政诉讼。”这个条件是区分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和行政行为的主要界限。

(二)高校司法审查行政行为学校作为行政主体是执行教育行政法规的“准行政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部分管理职权授予学校行使。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高校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相应的行政行为,如入学审批、学籍管理、考试、学位授予、纪律处分、颁发毕业证书等。司法介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纠纷主要包括学籍处理类行为、学历学位管理行为、招生考录类行为。学籍处理类行为。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事项有多种,但只有“学籍的取得和丧失”与宪法中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最相关,受司法审查监督的行为包括取消学籍、针对违纪学生的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取消入学资格。学历学位证书管理类行为。学历学位证书的取得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社会评价和未来的发展,对学生影响重大。《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到公正评价、学业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高校做出的取消申请学位资格、不颁发学历证书、不予补办学业证书,以及宣布学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无效的行为,须接受行政司法审查。招生考录类行为。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普通高校分工合作模式;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普通高校高度自主模式;三是普通高校市场化运作模式。第三种模式主要采取合同形式进行,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前两种招生行为中的录取、不予录取或退回招生对象、限制研究生报考资格、拒查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等行为须接受行政司法审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