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素质工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8 21:32:55

素质工程

素质工程第1篇

2011年,对于农二师30团8连职工张碧凤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自家承包地种植的棉花获得了籽棉单产450公斤的好收成,年底夫妻二人兑现收入20余万元,而张碧凤本人也因为平时工作积极努力,被评为农二师“三秋展风采”先进个人,年底又被推荐为团场“五好”职工和“三八”红旗手。这一连串的荣誉令张碧风开心不已。她高兴地说:“要不是团场开展的一系列素质培训活动,哪有我的今天啊?”

8年前,张碧风和丈夫开始自理承包棉花地,面对上百亩棉花地,她心里直打鼓。“我们什么都不懂,怎么种啊,要是亏了怎么办?”

为了尽快掌握一套科学的管理技术,夫妻俩积极报名参加了团场每年冬季举办的“科技之冬”文化培训。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们双双获得了“绿色证书”,职工技能培训初、中、高级证书等。随着各种“文凭”到手。他俩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前在大组承包时,我们只管干活不用操心,连领导和组长让干啥就干啥,自己承包土地后,一下子有点傻眼了,不知道该干什么。正好团里开展职工绿色证书培训,我和老公就一起报名参加了。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从整地到播种、中耕到化控、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作物栽培以及综合植保方面的一整套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也就是在那次培训班上,我第一次接触了‘精准农业’、‘两高一优’等专业名词。”提起职工素质培训,张碧风总有说不完的话。

兵团将促进困难人员再就业和职工职业技能与素质培训工程纳入为职工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后,30团更是不断调整和完善职工素质培训的内容。

2011年,该团大力开展“科技之冬”活动,不但邀请外地专家登门授课,还动员本团种植能手分享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加贴近职工群众,激发了职工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该团2011年的“双丰之春”文化月活动更是包含了职工文艺汇演、社火表演、职工手工艺书画摄影展、家庭花卉展、家庭烹饪比赛、职工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全方位地提升了职工的素质素养。

30团园6连职工娄遗新原来是该团煤矿的一名电工,煤矿改制后,他失去了工作,妻子也离开了他。多年来,他一直独自抚养儿子,生活十分困难。

正在这时,团里出台了买断经营生态林的优惠政策,并对团场老职工子女和困难职工优先。依靠这项优惠政策,娄遗新承包了40亩枣园。

由于不懂技术,团连领导和技术人员经常亲自到枣园对娄遗新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团里还减免了水费,并提供贷款,从技术、资金、政策上,对娄遗新这样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鼓励其再就业。2011年,娄遗新收入达到10万余元。

素质工程第2篇

关键词 项目 质量 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应该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等方面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打造企业的内部实力,通过强化项目管理,降低成本,树立品牌工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方法、设备和环境”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影响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诸要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2、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①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②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③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④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⑤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⑥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

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二、提高质量管理的对策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项目管理实施以后,管理重心下移,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成为推进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其目的是发挥项目短小精悍的优势,使企业从全面干预转向行使决策、监控、协调、指导,服务职能,保障项目经理顺利地行使其职权,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推进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2、组织机构管理

加强人员组织及内部管理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观念。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观念;服务人员则应以做好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己任,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桨试样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4、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5、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

素质工程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文明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美好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方法和目标

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十二五”规划,把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县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感恩奋进”主题教育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文明礼仪、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组织领导

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司法局“文明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政治处负责。

四、任务职责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时代风尚。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重点开展一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局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并将活动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自愿精神,广泛开展文明自愿服务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坚持以人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努力成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后备军。

4、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创建思路,拓宽创建领域,使文明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家庭等创建的过程成为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新风、提高文明素质的过程。

(二)倡导文明礼仪行为

1、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学习《县文明礼仪常识》宣传读本,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力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常识。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新家园、倡导新生活、弘扬新风尚”、“感恩奋进”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示和培育文明礼仪、倡导文明实践活动。

3、组织评议。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评议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摈弃不文明行为,形成以文明为荣、以陋习为耻的社会氛围。

4、创建学习型组织。继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等创建活动。以“争创学习兴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开展传统教育。紧紧围绕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深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忠贞爱国、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友善和谐、勤廉节俭的良好道德风尚,增进干部职工的情感交流,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

6、深化结对共建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我局文明单位的先进性、示范性,以及在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资金的帮扶力度,到结对行政村开展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倡导爱护环境行为

1、开展重点治理。以治理“五乱”和“三乱”为重点,全面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改善全局干部职工办公、居住和生活条件。

2、开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治理不文明、不卫生、不安全行为,倡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月――3月)

根据县文明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召开“文明素质工程”活动动员会,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全局干部职工熟知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

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文明素质工程”的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

总结“文明素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下阶段的工作方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职工予以批评警示。

六、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文明素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政治处要切实做好“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的组织策划工作,落实任务,确定专人负责“文明素质工程”工作,要把“文明素质工程”纳入我局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形成整体合力

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政治处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县文明办汇报、总结,确保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深入实施。

(三)强化宣传引导

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文明素质提高工程,要充分利用简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大力宣传在文明素质提高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例,介绍和推广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正确舆论引导。

素质工程第4篇

1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木质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与植物的种类有关,且与分离提取方法密切相关。植物中原本木质素的主要部分是与糖类紧密连接并形成巨大的空间网状结构,这种木质素-糖类复合物在所有的溶剂中都不溶。分离木质素时发生了缩合和降解,木质素的相关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溶解度性质也随之有所改变。木质素中酚羟基和羧基的存在,使木质素能在浓的强碱溶液中溶解,而木质素磺酸盐则可溶于水。化学制浆法的原理,就是用碱使得原本木质素产生大量的酚羟基,并形成酚羟基盐,使之溶解于水,或在木质素大分子中导入磺酸基,形成可溶性的木质素磺酸盐,即造纸“黑液”等的主要成分之一。原本木质素是一种白色或接近无色的粉末。木质素从植物中分离出来时,随分离方法的不同,带有灰黄至灰褐色。木质素的相对密度大约在1135~1150g/cm3之间,折射率高达1161左右,热值高达2610J/g,这也是造纸黑液回收的依据之一。通常提取的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800~17800之间[10]。木质素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光解、磺化、卤化、硝化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

1.2木质素的工业应用木质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利用纤维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木质素真正开始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为止仍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木质素作为木材水解工业和造纸工业的副产业,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变成了环境污染物,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如淮河流域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造纸厂排出的大量造纸黑液,其中除了碱以外,主要是无法利用的木质素,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该流域许多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困难、健康水平下降、农业生产滑坡[11,12]。木质素在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可作为合成树脂,黏合剂的原料;石油钻井作业中,木质素可作为钻进液处理剂,同时还普遍作为降黏剂和分散剂使用。土木工程领域中,木质素通常作为混凝土的减水剂使用。农业领域中木质素在饲料、土壤改良剂和地膜等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

2木质素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虽然工业副产品木质素在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岩土工程领域却很少得到利用。岩土工程建设要消耗大量土工材料,将木质素应用于土体改良,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处理工业副产品,还可实现自然资源的多途径利用,减小处置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2.1路基良目前有关木质素加固土体工程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大多数研究均以室内试验为主。Surdahl等(2005)[13]报道了木质素用于路基土加固和路面扬尘控制。图1为木质素改良某路基施工现场,该场地内共选用6种不同添加剂,其中2种为木质素或木质素衍生物。经过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木质素加固土体路用性能高于其他类型添加剂的平均水平,且费用相对经济、加固效率较高。该场地内气候条件相对干燥,通过现场观测,结果显示木质素在气候干燥地区加固路面土体效果良好、路面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加固土体没有污染周围环境,适宜野生动植物生存。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Ceylan等[14]基于生物能源副产品,开发了一种用于土体加固稳定的添加剂,添加剂中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如图2。副产品A为造纸厂“黑液”提取物,约含25%的木质素,pH值为2.2;副产品B来自于乙醇加工厂的副产品,约含5%木质素,50%半纤维素。试验场地位于爱荷华州的卡尔霍恩县(CalhounCounty),场地内不良土体多为低塑性黏土。大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燃料副产品对加固Iowa10号土(CL或A-6(8))是有效的。

2.2土体抗侵蚀特性内部裂纹和表面裂纹破坏是大坝和路基等结构物常见的两种侵蚀模式。采用经济、适用的措施提高土体的抗侵蚀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添加剂就是增强土体抗侵蚀性的方法之一。传统抗侵蚀的化学添加剂有石灰、水泥、粉煤灰、矿渣等,斜坡路堤与路基接触面土体常添加石灰、石膏等控制土体侵蚀。虽然传统添加剂可以提高土体抗侵蚀性,但当加固土体附近存在植物或易受腐蚀的钢结构时,传统添加剂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加固土体中过高的pH值,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促使研究人员寻求一种新的、不污染环境的土体抗侵蚀添加剂。木质素是一种对易侵蚀土有加固作用、具有应用前景的添加剂。木质素加固剂来源于造纸厂“黑液”,主要成分是一种基于木质素的有机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加固土pH值较素土基本无变化,且掺量较小,没有浸出影响,对地下水无污染[15]。Indraratna等(2008、2009)[16-17]研究了木质素加固粉砂的侵蚀特性,得到试验结果,如图3、图4。Indraratna定义侵蚀速率为零时的液压剪应力为临界剪应力τc,即发生侵蚀所需的最小液压剪应力。随着木质素磺酸盐掺量增加,加固土对应的临界剪应力逐渐增大,侵蚀系数(拟合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侵蚀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可有效提高土体抗侵蚀性能。

2.3扬尘抑制工程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粉尘不仅会阻碍交通通行,且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何有效、经济地抑制扬尘是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路面洒水、清扫等方法费工、费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路面扬尘问题。因此,有学者研究将化学添加剂喷洒在有扬尘的路面上,稳定路面扬尘。用于扬尘抑制的添加剂很多,如树脂、酶、沥青和木质素等,但传统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材料无法应用。Rushing等[18]对美国邻近墨西哥的干燥气候地区低容量路的路面扬尘进行了大量研究(图5),并采用2种不同的木质素副产品A,B进行扬尘抑制。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两种副产品木质素对路面扬尘控制均有着显著作用。美国卡罗拉多州立大学的Addo[19]教授对美国低容量道路的路面扬尘及其抑制问题做了系统研究,指出以木材加工厂的副产品木质素为原料的扬尘抑制剂,可有效地减少路面的扬尘量,环境治理和路面维修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化学添加剂。

3木质素的改良土力学特性

目前,最常用的评价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的指标为无侧限抗压强度UCS。Tingle和Santoni等[20]分别对木质素加固黏土、砂土进行了大量的UCS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黏土而言,干、湿养护条件下木质素对加固土体的UCS均有显著提高;掺量5%时,加固土的UCS最高;木质素磺酸盐1较其他6种类型添加剂对低塑性黏土的UCS提高最显著。对砂土而言,木质素磺酸盐1在干、湿养护条件下,对土体UCS均有显著提高;干燥条件下,28天养护龄期下的木质素磺酸盐1,2加固土的UCS强度是7天条件下的2倍;湿润条件下,木质素磺酸盐2加固土样表现出一定的“崩解”现象;建议木质素加固土体的最优掺量为5%。Kim等[21]不仅对木质素加固土的UCS进行了测试,还对比分析了掺量、含水量、龄期等对加固土UCS的影响。Kim等指出加固土较素土强度有明显提高,土体强度随添加剂掺量增加而增加,7天龄期的土体强度高于1天龄期的强度。含水量对土体改变也存在较大影响。含水量OMC-4条件下,副产品A的加固效果优于副产品B,且掺量12%时,土体强度到达峰值;含水量OMC条件下,副产品A加固土样1天龄期的强度均小于副产品B,但7天龄期的结果截然相反;含水量OMC+4条件下,不论哪种龄期,副产品B加固土体强度均优于副产品B。因此,Kim等认为木质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不污染环境的土体加固剂。副产品A在干燥条件下优势明显,而副产品B在湿润条件下效果更佳,养护龄期对副产品A加固土的UCS影响强于副产品B。浸泡试验(soakingtest)常用来评价加固土体的水稳性。Tingle和Santoni[20]先后对木质素加固黏土和粉土进行了浸泡试验,见图6。与常规浸泡试验不同的是,文献中采取半浸泡试验方法对加固土水稳性和UCS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2加固粉砂放入水中迅速“崩解”,完全丧失强度;木质素磺酸盐1加固粉砂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浸泡试验前后土样UCS差别不大。对黏性土加固,有相同的规律。

4结语

素质工程第5篇

近年来,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狠抓青年素质工程,以“创新创效”为根本,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服务,注重三个加强,凝聚和团结广大青年为实现公司“造中国最好石油钻机,建世界最强海工基地”的伟大目标做出了有利贡献。在服务公司中心工作和促进共青团工作发展上不断做出了新贡献、创造了新载体、开创了新局面。

围绕一个中心,引领青年创新创效。青工处于安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他们熟悉生产流程,了解管理实际,在推动矿井创新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发言权。同时,岗位是油田运转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个岗位创新的集合就是企业的全面创新。他们仅仅围绕“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目标,积极引领青年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使青年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以青年职工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造效益为目的的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我们在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时,既搞精英式创新,更搞群众性创新,把群众性创新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岗位为创新的基点,把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青年最广泛地动员起来,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干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大搞技术创新。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内容积极大胆地开展各类群众性的青年技术攻关活动,同时把过去经常搞的行之有效的青工技术比武、导师带徒、青年岗位能手、“五小”活动等结合起来,真正使创新创效活动成为青工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

坚持两个服务,全面提升青年素质。两个服务就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企业和谐发展。把服务作为共青团组织最根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及时了解掌握青工思想脉搏。把握好服务团员青年这个立足点,竭诚为团员青年服务,了解团员青年,掌握团员青年心态,摸清团员青年心理变化规律,是共青团密切联系团员青年的关键所在。着眼于维护团员青年的切身利益,想团员青年之所想,急团员青年之所急,多为团员青年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沟通思想,增强信心,真正把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结合当前开展的红色青春榜样学习活动,掀起新一轮的“学习郭明义,做当代雷锋”的活动热潮。组织团干部、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请雷锋同志生前战友介绍雷锋同志生动事迹,学习雷锋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注重培养、挖掘身边优秀青年典型,并以表彰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予以宣传推广,在青年中弘扬时代新风,打造精品“五四”活动,营造良好的比、学、赶、帮、超氛围,通过基层推选,民主投票评选,报纸公示,评选出了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并制作了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宣传展板,以激励和促进广大青年学习进取,活动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加入了公司青年们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等节目,活跃了表彰气氛,充分展示了青年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注重三个加强,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三个加强就是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加强青年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青年素质工程建设。坚持统筹管理,做到工作明了,底数清楚,年初公司团委广泛开展基层摸底调查活动,实时整理、更新、完善各级团组织及团员青年数据信息库,公司团委在详细了解数据的基础上,做好团员发展,团关系转接,超龄团员管理等服务工作,并建立了完善的登记信息。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主动争取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夯实团的基础建设。做好团的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有一支好的队伍,有一个好的班子。团干部自觉使团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自觉当好党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素质工程第6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全面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促进就业,现就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劳动力职业素质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凸显,已不能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是加快我市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推进“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提高就业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人才兴市、人才兴业高度,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

二、确立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改善劳动者素质结构为出发点,以提高就业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政府投入,统筹社会资源,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个人提高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发展中、高等职业培训为重点,带动各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20万人,使初中高技能人才结构由现在的63:27:10达到40:40:20。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院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20%,全市企业就业准入工种全面实现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对失业人员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力争70%以上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30%有一定基础的劳动者参加中高级培训。

三、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加强培训与实训基地建设,对职工开展紧缺工种中高级技能培训;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依托地方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养、培训在职职工和后备职工;鼓励有条件用人单位的培训与实训基地开展面向社会的有偿职业培训活动,对经资质认定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政府可购买其培训成果;在全市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培训评优活动,对员工职业培训率达到60%以上的用人单位授予牌匾并在媒体表彰宣传;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培训发展规划,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的中介服务,沟通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信息,组织、协助对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检查评估工作。

四、加大对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完善市区两级就业培训基地设施与功能,发挥好其示范作用。实施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通过购买其培训成果予以扶持。对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的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的首次就业培训,经鉴定合格,给予补贴。

五、构建布局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数量多、大型企业基础好、高技能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在各类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加快建立一批职业素质提升基地,发挥其技能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建设共享性实训基地,扶持以支柱产业紧缺工种为重点专业的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发展,政府通过建立引导性资金、购买培训成果等形式,给予政策扶持;在市本级筹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级技工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在区市县建立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示范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扶持和社会参与,开成以市高级技工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为龙头,以企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区市县职业培训机构为示范、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层次鲜明、形式多样、布局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筹集使用制度。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职业教育经费需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以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失业保险基金中的转业训练费要足额落实到位,主要用于建设示范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奖励、扶持优秀培训机构、开发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购买社会培训成果等;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七、营造有利于职业素质提升的社会环境。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所涉及重点专业,每年组织1次全市怀的职业技能大赛;各区市县、各行业要组织1次具有本地、本行业特色的职业技能大赛;动员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开展年度100名技术状元评选表彰活动,对获选者给予晋升技术等级奖励;建立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制度,根据产业重点,每两年公开评选出50名大连市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5年内每人每月享受80元的政府津贴;主要新闻媒体要开设提升职业素质专栏,宣传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知识,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表彰信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

八、完善职业素质提升的服务平台。建立职业技能开发信息网络,职业培训活动、咨询指导、技能人才供求状况、技能人才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依托培训市场,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机构、技能人才和需求单位的三方交流活动,促进职业培训资源与技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重点企业或培训机构建设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帮助组织高技能人才对外提供技能服务,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同业技能交流等活动;通过行业组织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服务,全面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奖优汰劣整合培训资源;帮助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培训,对社会效益突出的单位予以政策扶持;发挥市、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能作用,优化服务,其人员、办公所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九、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在职业院校及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的考核;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持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用人招聘广告必须体现职业资格要求;从事执业资格准入行业个体经营的,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方可开业;已实行资格准入岗位的就业(执业)人员,没有证书的要限期考取职(执)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并与行业组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联动,全面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对违反规定录用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要限期纠正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素质工程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乡村干部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要求

经过今后三年的努力,全县乡村干部的基本素质要达到:

(1)能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比较系统地掌握其内容、观点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并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决策、决议。

(2)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现代农业、WTO、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和农村适用技术,能够较好地带领农民群众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较好地处理乡村发生的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稳定。

(5)认真履行职责,带头模范地遵守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爱岗敬业,清正廉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受到群众拥护。

到**年底,全县的乡镇党委书记要全部达到大学(含大学)以上学历,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由目前的

64%提高到90%,其他乡镇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由目前的54%提高到80%;村党组织书记达到高中(含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由目前的51%提高到80%,大专学历的要占有一定比例。乡镇后备干部要有95%达到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要有90%达到高中(含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全县培养农民技术员150名,农民技师100名,保证每个行政村有5名以上农民技术员,每个乡镇有10名以上农民技师。

三、主要措施

要按照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严格选拔与监督调整相结合,提高“一把手”素质与班子整体素质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好新一轮乡村干部“素质升级工程”。

1、加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选配好乡村党组织书记。(1)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和建设发展型班子的要求,以及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选配好乡村领导班子,特别是选配好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2)不断优化乡村领导班子结构,注重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知识型、产业型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年轻干部进入乡村两级班子,每个乡镇配备一名30岁以下、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年轻干部。(3)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乡镇干部推行竞争上岗,村党组织选举实行“两推一选”,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格局。(4)对群众意见较大、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乡村班子及时调整整顿,切实解决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2、抓好经常性的学习,强化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1)巩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三个带头人”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乡村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和学习督促检查制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市场经济、农业科技、WTO知识以及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努力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2)认真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从乡村领导班子做起,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找问题和不足,解决好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3)深入开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教育,突出抓好“两个务必”和“两风”教育,引导乡村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4)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党员服务区”全面开展“三个带头人”活动和以帮民富、安民心、解民忧、助民乐为主要内容的“四民”活

动,以及帮贫联户、建立各种示范服务基地活动,促进乡村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3、加强乡村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乡村干部基本素质。(1)通过《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干部培训教材》,利用县委党校、职教中心校、乡镇业余党校、党员电化教育等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农村各种培训阵地、设施、器材的利用率。(2)切实抓好集中培训工作。县委每年对乡镇和村级主要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着重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意识和政治理论素质。(3)加强轮训提高工作。以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为主要阵地,对乡村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批轮训。每次轮训时间10天-3个月,努力提高乡村干部综合素质和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县委党校和乡镇业余党校要制定培训规划,到**年,对农村基层干部要全部轮训一遍。(4)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学历教育力度。鼓励乡村在职干部以各种方式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今后三年,全县每年要组织50名左右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另选30名左右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县委组织部结合实际,每年制定乡村干部学历培训计划,落实到乡村,落实到人头,确保参加学历教

育和完成学历教育的人数,不断提高乡村干部文化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5)搞好实践锻炼提高。继续抓好“双挂”(上挂、下挂)锻炼,每个乡镇每年至少选派1名乡镇后备干部到薄弱后进村“下挂”锻炼,至少选派2名村级干部或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机关或乡镇各站办所任职。努力使更多的乡村干部尽快熟悉上下情况,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6)开展适用技术培训。乡镇党委要认真组织实施县委组织部和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的《**-**年全县农村党员乡村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规划》。每年评聘一批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师,逐步建设一支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党员和乡镇干部队伍。(7)培训经费继续采取县财政拨一点,乡财政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干部个人拿一点的“四点”办法,确保培训经费到位,不增加农民负担。

4、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1)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督促乡村干部以党规党法严格规范自己。(2)加强群众监督。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不断提高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质量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村民理财小组等的监督作用。(3)加强考评制度建设。全面推选乡村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把年度考评和年度审计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村干部工资兑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规章制度。(4)要保持乡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乡镇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任期内不做调整。县委组织部今后将要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乡镇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前,要将调整人选报县委组织部进行协审。

5、抓好乡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好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1)继续实施好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为建立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乡村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奠定基础。(2)扩大选人视野,注重从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致力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现苗子,加强培养。(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村后备干部档案,切实加强定期考察和动态管理,并把乡村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到对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当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对群众公认、比较成熟的,及时选拔到合适的乡村领导岗位上来。

素质工程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双强”型村干部和创业型党员队伍,为实现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城两县”奋斗目标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素质工程”,使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及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明显提高;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致富本领明显提高;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明显提高;当好先进文化和实用科学技术传播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文化结构和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运用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的方式和依法处理农村复杂矛盾,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问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明显提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培训工作采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分类分期培训”的办法进行。培训对象主要是全县农村主要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农村其他干部(农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会计及村民小组长)、年龄在55岁以下的党员及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5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将分4期对全县292名农村主要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各乡镇党委负责对农村其他干部、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和55岁以下的党员干部的培训,年内力争轮训一遍。

四、方法内容:

培训采取封闭式办班、开放式教学、领导干部讲课辅导和组织身边典型交流经验等方式进行;把课堂讲授与基地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掌握知识与提高技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自愿参加各种农广校、函授学校及专业技术院校学习的农村基层干部将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

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头脑。同时,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共同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五、措施要求

为确保“素质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各乡镇和县级涉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1、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实施“素质工程”是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领导重视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各方配合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农村主要干部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农村其他干部、55岁以下党员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培训,由各乡镇党委负责。

素质工程第9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机械制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5-02

同志在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要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的匮乏所致。同志也提出大力培养高层次卓越人才以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工程素质培养密切相关,而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以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为基础,以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驱动,产学研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蓄积能量,开拓创新。卓越工程师中的工程素质主要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在面向工程实践中和工程理论方法的运用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潜能和适应性,并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其形成并非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它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中,使各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能够结合为一个统一体,并能够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应对策略。卓越工程师优秀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渗透到学习、生活、实践的每一环节,对于不同工程专业所需的工程素质和适应能力,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不同的训练环境。下面结合机械制造领域,探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一、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

将工程教育以服务于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观念作为核心,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人才能力及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把握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积聚产业,积极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高端工程人才和后备工程师队伍。机械制造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成形方法、零件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等基本知识,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对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掌握和了解,并为学习其他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基础。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的要求绝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必须瞄准工程科技前沿,特别针对企业和行业需求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掌握今后一个时期内机械制造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占领该领域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二、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有一流的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人才为支撑

只有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队伍,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工程师。目前,在我国最需要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和教辅队伍中,大约有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沟通渠道和生产实践体验。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教学的教学老师和实训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学和实训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阔的工程视野,而且要有较好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根据工程训练和生产实际需要的特点,引领未来的工程师在技术层面培养较高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关键问题的掌控能力。

三、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必须将工程实践作为培养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脱离生产实践,主要体现在理论学习与研究脱离生产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研脱节等现象,理论研究与生产需求严重不“匹配”,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一些目前已严重落伍的“技术”,还在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所谓的“研究”,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加快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这就要求必须将工程师培养放在一个工程实践环节占有较大比重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来进行,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机械行业是一个与实践和积累结合较为紧密的行业和领域,必须在该领域有长时间的积累和领悟,接触面和知识面要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扩充,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创造力和实战能力。例如,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工程零部件作为加工对象,让不同的学生去研究其加工工艺和成型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使其深刻领会各自的优势。因此,工程实践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引领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对机械结构、加工、制造技术的运作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并在创新工艺开发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另外,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充分结合社会资源和高校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和方法,将校企合作逐步进入可操作程序和将合作形式引向深入,机械制造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包括请企业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老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或聘请创业团队进入高校,开设“创业讲堂”等课程。

四、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将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掌握和提升技术水准的重要平台

目前,大部分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高校都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工程训练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实现将现有知识集成、拓展并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相关应用技能。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为将来从事集科学研究、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应用及市场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卓越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在工程训练中心基本的技能训练之后,利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或拿出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让这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这些工作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自觉查阅相关资料,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所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使其能够独立完成预设的目标和任务。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建立了自信、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和培养。另外,在项目推进和完成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沟通能力、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大幅提升,在向卓越工程师要求的水平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社会应用为内在驱动,将企业、高校、实训中心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对“工程内涵”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