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汽车职称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6:55

汽车职称论文

汽车职称论文第1篇

ESP汽车英语探索 一、引言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它具体分为EOP/EVP职业英语,EAP/EEP学术/教育英语和EST科技英语。ESP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教育目的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倍受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欢迎和ESP从业人员以及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ESP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当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中,英语日渐成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也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学习英语不再被看成仅仅是获得一种良好的教育,它逐渐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等相关的多种需求联系起来。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ESP应运而生。

二、ESP理论在高职汽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一)专门用途英语(ESP)

1985年4月语言学家Strevens在斯里兰卡ESP国际讨论会上曾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有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即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例如只限于阅读技能或言语识别等技能的培养);(2)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尽管交际法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ESP教学的,但ESP并不只局限于交际法)。ESP核心理论是需求分析,以揭示ESP学习者的需求及其学习目的,不仅肯定需求存在,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认识。ESP课程是对学习者需求的具体细化,语言课程有学习者需求的内容。这样,学习者就会有积极态度去学,使教学过程成为挖掘他们学习潜力的过程。根据Hutchinson & Waters(1991)的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学科主要涵盖三大领域:科学技术(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商务经济(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EBE)、社会科学(人文研究)(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简称ESS)。

ESP教学在中国兴起比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贸易、商务的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英语和商务英语。近几年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它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比如说汽车维修技工,汽车销售人员,设计人员,工程师,售后服务人员,汽车保养工人等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要求汽车从业人员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汽车英语作为一种ESP,把基础英语与汽车专业结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育工作者如果在ESP教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就为ESP在汽车工业上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高职汽车英语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其英语教学方针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高等职业学校有自己的英语测试标准:全国高等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即A、B级考试。因此考生有一个较合理的认定自己英语学习水平的标准,但这只是体现了“够用为度”的原则,要做到“实用为主”还远远不够。“实用为主”正是高职教育的精髓所在。它以职业教育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的汽车英语主要是针对汽车维修(含汽车制造与装配)和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因此汽车英语在高职中又可分为汽车维修英语和汽车营销英语两个分支。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将来就业方向,他们所应用汽车英语的场合应该是在向外国客户推销汽车,介绍汽车性能、价格等。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日后使用的英语侧重于零部件及说明书等应用文的阅读。根据需要分析的教学方法,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基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才是适合高职汽车英语教学的正确方法。但是目前的高等职业学校的汽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一直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英语课程的教学自然也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中的汽车英语教学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虽然加入了汽车专业英语的讲授但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使得学生学到的汽车英语停留在对词汇、短语的机械学习上,学生没有能力去运用这些词汇;汽车英语虽然与其专业结合,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没有实现教学目标。

(三)ESP理论在高职汽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通过我们对高职英语教育尤其是对高职汽车英语教学特点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ESP教学方法是一种既适用又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为改进高职汽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汽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1.汽车英语教学材料

汽车英语的教材一般关于汽车维修等方面的理论陈述性知识较多,课文较多为说明文,比较枯燥;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主要是企业的需求,选取不同的教学材料。如维修专业侧重于词汇和应用文阅读的教学。营销专业则应侧重于英语交际口语和专业术语的讲授,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也可结合企业或用人单位的需求编制讲义,满足工作多种需要,这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

2.教师的综合素质

讲授汽车英语的英语教师多半没有受到过专业汽车知识的培训,对汽车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做好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如与企业多沟通等;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结论

汽车英语作为一种ESP,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汽车英语课程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刚刚起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对其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将ESP理论应用于汽车英语教学,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该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等.朗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Hutchinson,T.&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Cambridge:CUP,1987.

汽车职称论文第2篇

汽车行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英语的要求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在内容中要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要求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英文维修手册,了解手册中主要的内容,能掌握必要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方式,能运用英语与客户进行简单的交谈。这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要具有实用性,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实用性发展目标。

二、中职汽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完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对学生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就是“实训法”的具体使用,实训操作某个工作场景或是工作过程,增强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向实用性教学模式转变,构建中职英语与汽修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三、中职汽车英语教学实用性的途径及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英语教学以实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如汽修专业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但对汽车结构、品牌等会比较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词汇,如进口汽车品牌名称、发动机部件的名称等,我们平时看到的进口车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版,而零部件上也有英文标识,所以了解汽车各重要部件对应的英文名称及其缩略语对他们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一)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以中职的汽修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较差,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基础教学,另一方面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是为将来就业服务的,教师在为汽修专业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相关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熟悉和掌握汽修专业的一些常用专业英语词汇,读懂先进的、出口的、国外的汽车零部件的英文使用说明书和维修手册,具有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的初步能力,能针对汽修专业进行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

(二)确定教学内容

我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即使在偏僻和贫困的地区也可能接触到进口汽车的修理,因此,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是现代优秀汽车维修人员必备的条件。对英语一窍不通的维修人员读不懂技术资料,看不懂检测分析仪器的检测分析结果,甚至可能不会使用汽车上的功能,又怎么可能修好车呢?

中职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多数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只是一种基础阶段的教学,然而应用提高阶段即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却普遍受到冷落,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外语能力明显不足,工作受挫。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应用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为学习汽修专业英语做好准备。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后还必须学习汽修相关专业英语,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时间应安排在基础英语学习结束后,即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这样还能与汽修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

(三)中职汽车英语教学实用性教学手段与方法

实用性教学模式是多种实用性教学手段与方法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使用后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实用性教学模式的重点。

良好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根据汽修专业的学生状况及专业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较为有效。

1.师生合作式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应采用双向合作式,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式,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模式。具体方式很多,如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双向互动、师生双向互动,有针对单词学习的、有针对语法学习的、有针对篇章学习的。例如,让学生把我国一些著名品牌的汽车的中文说明书翻译成英文,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翻译“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展示,让同学们针对其中的用词、表述方式等进行讨论并加以纠错。或把教师做好的带有错误的英文说明书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找出错误并讨论纠正。

2.与实物相结合

教师应该在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真正带到知识使用的实践场合进行训练。这也就是“实训法”的具体使用,实训操作某个工作场景或是工作过程,比如说,汽修专业的一系列的接待工作,销售专业的一系列的洽谈,以及维修操作工作,等等。

采用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用性教学。这一方法更适合专业英语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如针对汽车部件、构造,将课堂安排在实习场地和汽车实验室,学生们结合实物,面向具体的设备学习,将这些英语单词与其汽车的部件和功能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充分体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

3.销售服务场景英语模拟练习

汽车行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英语的要求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力图探讨在就业导向下,英语教学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增强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突出英语教学职业性。对于会话,主要要求能沟通理解,不一定语法完全正确,用词恰当,意思到了就行。阅读技能的要求可稍高一点,不仅能读懂一般的文学作品,而且能基本理解浅显的专业性文章,如汽车介绍、产品说明书。所以,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能把学生真正带到知识使用的实践场合进行训练。比如,可以安排像前台接待英语、车款推介及价格讨论和支付方式的英语场景练习;还可以安排维修接待英语,像接受顾客投诉、登门维修、用户反馈等英语的练习。

参考文献:

[1]李瑞玲.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2]马冬虹.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汽车职称论文第3篇

哈尔滨市职称论文字数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哈尔滨市职称论文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城市交通的现状出发,阐述轨道交通的特点,讨论城市建设中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 地铁 轻轨 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进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道路拥挤、事故频发、大气及噪声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也相应而来。由于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很普遍,而仅仅依靠车辆运输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一些迅速崛起的中等城市。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也证明,单靠路面交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我国要优先发展“人均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最少、能耗和污染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体系势在必行。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道、轻轨)属于集多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大容量运输服务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互不干扰,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服务水平、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是解决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轨道交通集约化的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简单的阔路增车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潜在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个体分散交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央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

3.城市轨道交通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

(1)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千米至数百千米。

(2)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所用高新技术领域。

(3)项目投资大,每千米造价达3-4亿元。

(4)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

(5)参与单位多,有成百上千家。

(6)信息海量。建设、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很大,处理工作非常繁重。

(7)系统复杂,要考虑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城市发展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设次序、资源共享的关系,考虑到轨道交通工程策划、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关系等。

二、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目前,中国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和大运量、集中化运输方。因此,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大大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轨道交通系统与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由于减少在市中心运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 000~5000人次。

(3)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4)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5)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

(6)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问题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工具,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

(7)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8)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降更加趋向合理化,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总之,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我们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四、轨道交通系统给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带来的利益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快捷、准时、舒适,乘客将更加愿意乘坐,并将吸引原先乘用轿车和自行车以及步行者,从而提高客运量。尤其如能争取乘坐私家车的乘客,将可缓解道路交通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如噪音、废气的排放和道路用地等,提高道路安全性,在不损害人员流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看了“哈尔滨市职称论文字数”的人还看:

1.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2.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汽车职称论文第4篇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汽车销售、汽车服务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汽车商务评价与业务接待能力、汽车营销策划与评估鉴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汽车及其相关产品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见表1)

二、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现“职业性、开放性、时效性”,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课程体系要依据专业服务面向的不同进行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时效性原则,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构建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是以首岗实际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迁移岗位、发展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外延来构建的,岗位是基础。应该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深入行业与专家和企业的一线精英,针对汽车后市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职业岗位,采用访谈、问卷、研讨、论证等方式,进行岗位分析。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繁程度、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再由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三、成立“双师”教学团队

高职师资队伍组成结构不应是“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型师资结构,而应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师资结构,对汽车营销专业来说就是“讲师+营销师”的师资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应由专业带头人、专任老师、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累计有一年以上至企业锻炼的经历;具有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带头人除满足专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发展;兼职教师是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四、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按照“专业标准”规范建设,称得上是一个“合格专业”,而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是进一步衡量本专业是否优秀的最高标准,专业特色发展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入。

汽车职称论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树”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57-02

一、“课程树”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对所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改造。根据职业岗位和行业企业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所学课程转化为工作任务,课程的名称就是任务的标题,课程的章节转化为任务里的项目,专项任务即是项目里的项目单元。利用具有一定职业环境的实训车间,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实操、现场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定的职业习惯,增加一定的职业素养。教师通过这样的教改,在锻炼自身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能力,由于教与学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通过教学研究发现,虽然“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职业技能,但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退后,有些先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被遗忘了。同时,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也反映,学生只会机械地干活,动脑筋思考的能力较差,职业发展潜力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挖掘教学资源,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社会能力就成为目前教改重要任务。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把每门模块化课程(任务)看做一棵“课程树”,里面的“项目内容”看做树干(简称为“项目树干”),“项目单元”则看做是树枝(简称为“项目树枝”),项目单元里的专项工作内容可以看做是树叶(简称为“项目树叶”)。所有模块化课程的集合(即所有树的集合)就是一片“课程森林”。栽树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模块化课程的过程。当树木成林时,就是学生通过模块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建立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完成之时。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课程树”总共分为:汽车基础、汽车基本技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整车检测、汽车电气一、汽车电气二、汽车商务、汽车定损与理赔、汽车电子电工、汽车快修、汽车二级维护等12个模块化课程。可以通过分析“模块式、一体化”系列教材的目录,看出模块化课程的树型结构。例如,《汽车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广西科技出版社)的目录是:

项目一 汽车知识

单元一 汽车发展史

单元二 汽车商品知识

项目二 汽车构造知识

单元一 汽车总体构造

单元二 汽车发动机构造

单元三 汽车底盘构造

单元四 汽车车身构造

单元五 汽车电气构造

项目三 中国汽车服务行业概况

项目四 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求

可以用一棵树形象地比喻!  汽车知识、汽车构造知识、中国汽车服务行业概况、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求是“项目树干”。汽车发展史、汽车商品知识、汽车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车身构造、汽车电气构造分别是“项目树干”上的“项目树枝”。而单元里的内容就是“项目树叶”了。“项目树干”下面是“项目土壤”就是为实现任务目标而建立的诸如汽车实训基地、汽车仿真实训中心等。

二、“课程树”教学模式的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学生通过模仿、实操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现场考核检验教学目标实现与否。这似乎是教师把一些“项目树枝”嫁接到“项目树干”上,然后再通过现场考核检查看“项目树枝”在树干上长牢了没有。“项目树干”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就要靠“项目树枝”不断地从“项目土壤”里吸取养分,丰富壮大自己。实际上,要想让树枝牢固地长在树干上并茁壮成长,必须让树枝通过树干从土壤里吸取足够的养分。但教学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教师把“项目树枝”嫁接到“项目树干”之上,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要是通过模仿、练习来掌握知识、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项目土壤”里吸取养分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项目土壤”里没有充足的养分可供吸收。目前来看,除教学实训车间可供学生练习技能和锻炼职业素养外,学生再想自主补充理论知识就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了。因此,这样的“项目树枝”即使嫁接到“项目树干”上,也是不牢固的,活不长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获得的知识并不牢固,所掌握的技能也较呆板、机械,不能灵活加以应用。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应加强“项目土壤”的建设,利用汽车仿真实训平台(150个机位),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资源库,充实“项目土壤”内容。使学生随时都可以查到相关的汽车维修的手册、标准、技术数据、法律法规等文件。给“项目树枝”通过“项目树干”提供一个顺畅的通道。另一方面,可利用管理学中"PDCA''’(戴明环)进行教学设计,改造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实施”这个环节时寻找新的兴趣点非常重要,新的兴趣点是学生从“项目树枝”上自动吸取“项目土壤”养分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主动学习,这种需要不能等待,而要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改造后的“课程树”见图2:

有了更加丰富营养的“项目土壤”,有了专业单项任务的“项目树叶”,有了具有自我驱动力的“项目树枝”,有了上下畅通的“项目树干”,“课程树”的栽种大功告成。

三、“课程树”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所有的“课程树”都栽种完成后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片“课程森林”。这一片“课程森林”建成后,需要进行管理,例如要不断地给“项目土壤”添加养分,就是要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地更新资源库的内容,建立健全实训基地功能。同时要考虑每棵“课程树”的树形,有些树长得太高太大,过分地吸取了土壤里的养分,造成其他树营养不良,甚至枯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统筹兼顾,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就每棵“课程树”来说,有些可能长得细高,有些可能长得矮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进行剪枝,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应时刻以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为标准,做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技术知识“适用”,“专业能力”实用,“相关综合知识能力”宽厚,才能一专多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汽车职称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 汽车检测与维修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23-01

找准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义。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和广大受众的切入点,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技能的人才,必须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适用人才。

1 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的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仍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教条主义上,甚至有本科教育的痕迹。高职教育要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现在的情况是文化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分离较为严重,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间隔较大,不能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方面有着很好的结合锻炼,无法体现文化理论知识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辅助作用。

要强化课程建设,大多数汽车专业在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时,专业先后次序调整上还欠妥,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教材因使用年限久远或者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所以要注意将优秀的研究课题及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哪怕没有正式的教材,在教研组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认定是合格的,也可以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向学生传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2 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设施建设

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不应该是大学本科教材的压缩或者是简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拥有比大学生更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知识正确并且够用;能够对实践与技能操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通俗易懂,与学生本专业的需求密切结合。但是开发这样针对性强的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本专业教学经验,这是真正针对化教学的难点,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技术技能,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编写应以培养以后在工作一线的动手能力为中心,以今后的技能维修操作者必需掌握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为教育目标,划分课程内容,设计制定科学的讲授顺序,编制出综合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指导教材。

3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符合专业课程建设特点和汽车技术发展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之处。所以在对教师的聘任选择和培养方面要科学细致,比如对任课教师制订实施具有职业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价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服务等作为职务评聘重要内容;逐步要求专业教师须具有企业的工作经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表彰与奖励纳入高等教育系列。同时聘请行业和企业的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做学术讲座,进行技术合作或担任兼职教师,也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生产企业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4 加强校企联姻,形成优势互补,正确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更能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践实际的距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不可能建立如此针对社会需求的实践场,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时间方面都不可能,所以要争取让有一定资历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培养计划的审定和有关教学的改革,以利于学校及时将最先进的技术纳入培养领域,不断改进学校的培养内容、方式和管理等工作。学校更应该善于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弥补学校实习条件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贴近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话题。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甚至不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却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与社会沟通能力。将来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是合作年代,是人与人的合作,团队与团队的合作。在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真正使高职学生成为高技能、高素养的优秀人才。

现代汽车产业已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领域。因此,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快专业建设步伐,通过改革与发展,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实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实现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元.论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 刘自冉,方文理.浅析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的影响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1(12).

汽车职称论文第7篇

一、整治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打破汽车销售地方保护与条块分割局面;遏制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五大总成等违法犯罪活动;提高汽车维修行业服务质量;规范旧机动车交易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体系,促进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整治工作内容

坚决取消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及规定;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侵犯他人商标权等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配件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和规范汽车维修市场;清理整治旧机动车市场;清理整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

三、整治工作重点

(一)清理、废除地方政府及部门下发的保护本地汽车销售和使用的各类文件;

(二)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五大总成违法犯罪行为;

(三)进一步规范旧机动车交易行为;

(四)进一步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秩序。

四、部门职责分工

专项整治工作由市贸易局牵头,会同市计委、经委、物价局、公安、监察、财政、交通、税务、工商、质检部门成立市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在协调小组的统一协调下,由相关部门各负其职,具体实施,协调小组做好协调落实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职责:

(一)市贸易局职责

1、牵头协调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市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并承担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发文由市贸易局代章),包括组织协调、督查活动,收集情况总结上报专项整治工作等。

2、会同计委、物价、财政、工商等部门按《通知》要求,清理、废除地方政府及部门下发的保护本地汽车销售和使用的各类文件,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维护汽车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竞争的良好秩序。

3、会同计委、物价、公安、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20*年整顿旧车交易市场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理顺关系,完善“四统一”管理体系。对20*年进行整改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要进行复查,仍不合格的,要予以关闭,实行区域管理,行业指导。

4、会同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清理整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按照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307号令)的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规范,重点检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程序,回收和拆解后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流向等情况,严厉打击倒卖报废汽车及其拼装车、五大总成等违法犯罪行为。

5、会同计委、经委、公安、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向社会公告经清理依法取缔的汽车配件生产、销售企业名单,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二)市计委及市物价局职责

1、会同经委、贸易、财政等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汽车销售、登记上牌、年检和旧机动车交易中的各项收费(价格),取消不合格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经营服务价格行为。

2、依据《价格法》、《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和《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3、严肃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违法行为。

(三)市工商局职责

1、会同经委、贸易、公安、质监等部门依法查处流通中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在经营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配件冒充合格配件,未经强制性认证(指汽车安全带、玻璃和轮胎三种配件)的汽车配件产品。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标识规定、仿冒知名商品商标、名称、包装、装璜、伪造他人厂名和厂址的侵权行为,以及利用广告或其它手段对配件质量做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

2、依法取缔非法设立、无场地、无资金和无专业人员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加强对旧机动车交易凭证的查验,严禁非法车辆流入市场。坚决打击强买强卖、欺诈交易等违法中介行为,规范旧机动车中介活动。

3、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报废汽车和“五大总成交易”,查处回收企业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吊销其有关证书和营业执照。

(四)市交通局职责

会同经委、贸易、计委、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汽车维修市场整治工作,按《通知》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对达不到专业条件的企业要责令在20*年4月1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达不到规定要求,要取消经营许可。对违法违规经营的,要进行查处。对依法取消经营资质的维修企业,报市协调小组并向社会公告,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五)市监察局职责

监察机关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达到相当规模、已发展为区域性问题或发生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致人伤亡等重大事件的,对汽车市场整治工作不力、敷衍塞责、不能限期扭转局面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支持、包庇和纵容违法活动,干扰和阻挠整治工作,以及与违法分子相互勾结,收受贿赂,的案件。

(六)各有关部门职责

1、市专项整治协调小组要根据省专项整治方案和相关子方案,研究制定市的专项整治方案,并报省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

2、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市整治方案和市有关部门的统一布置,各负其职,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和参与汽车市场的专项检查。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协调。为确保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由市协调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市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二)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要求,把工作做扎实。市贸易局、市计委、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根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承担有关专业市场的整治牵头工作。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整治措施,在4月10日前报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并组织实施。

汽车职称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虚拟装配;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92-0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汽车维修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对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

高职生基础素质较弱,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以工作原理、结构为主,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时感觉枯燥、难度较大,而项目式教学成为发动机理论知识学习的突破口之一。

项目式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侧重于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形成了“三个突破”。(1)教材内容结构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编写模式,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故障即是项目,围绕常见故障、典型故障,与各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总监开研讨会,结合维修实践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前瞻性。如表1所示。(2)教师教学能力上的突破。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汽车维修企业至少脱岗实习半年,参加过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具备“双师”资格。与此同时,我院长期聘任汽车4S店汽车维修技术经理常年授课,保证在校专任教师及时了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紧跟汽车发展步伐。(3)学生学习态度上的突破。在项目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如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依靠教师,还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养成积极的、主动的、有团队意识的学习态度,积极向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等,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

发动机虚拟拆装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注重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多采用引进招标成品商用软件的模式,虽然软件的仿真水平较高,如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汽车仿真教学软件,但存在引进成本较高、模块功能使用限制较大、知识结构升级困难等问题。

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拆装 清楚发动机结构、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车维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实验室发动机型号研发发动机仿真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在进行发动机拆装时存在的以下困难问题:发动机型号与教材内容不匹配,实践中发动机拆装部分环节有改动,教师需现场再讲解,事倍功半,学生实践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装的发动机数量不足,造成学生实践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进度;教学用发动机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学生实践成本及学校支出。同时,也解决了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图1是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教学根本。通过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与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实习,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此时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应突出重点,即汽缸盖拆装、活塞拆装、曲轴和凸轮轴拆装等,实物拆装注重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方面是学生对前一阶段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项目式教学、虚拟装配实习教学模式的检测,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此外,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能力,如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气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工具等,让学生充分动手,使用熟练。同时,对发动机内部曲轴能否转动,活塞环是否完整,连杆螺栓、缸盖螺母是否完好,附件是否缺少等都应作彻底检查,上课时应保证完整无缺,对易损件应在工位上备好。把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交给学生拆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对学生掌握整个汽车发动机知识的综合测评,也是对专任教师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综合评定。通过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这一环节,使学生再次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率。同时,在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汽车维修作业注意事项、诊断基本流程、各种维修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可逐步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直观地认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深刻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学生以后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完善教学素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任教师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玲,吴兴敏,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51-53.

[2]崔树平,张亚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的编写[C].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9:203-205.

[3]窦红梅.我校两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74.

[4]祁丽霞,宋连共.发动机装配仿真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4):62-6.

作者简介:

汽车职称论文第9篇

根据甘肃省交通警察总队和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截止2015年底,甘肃省汽车保有量达到2720978辆,被许可的汽车维修企业8 505户,其中一类企业167户、二类企业1 292户、三类企业7 046户,4S特约维修站351家,未办理行业许可的路边汽修店约有7 000多户,行业从业人数达到13万人(含路边店从业人员),汽车维修持证上岗的从业人员42 777人,全省汽车维修行业年完成工作量12 920 463辆次。针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课题组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走访调查的方式对全省范围内的354家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1 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

课题组对甘肃省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统计,采集到了两个样本。一是以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统计的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的42777人为统计样本;二是以课题组调研企业从业人员为统计样本,得到不同学历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两个样本的统计结果,见表1。

样本一中的人员要么是单位推荐参加行业管理机构组织的从业资格培训的员工,要么是自我进步意识较强的员工,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样本二是课题组调研企业的从业人员,由于调研条件的局限性,课题组选择的调研企业是兰州市和地级市的企业,县市及乡镇的企业没有统计,因此,样本二中的人员相对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文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通过行业专家讨论分析,确定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比例,如图1所示,本科及以上占1.50%,高职和大专占17.31%,高中占12.21%,中专占23.80%,中技占22.76%,初中及以下占22.42%。

2006年,甘肃省汽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中,大学学历占 0.12%,大专学历占0.36 %,中专和中技占1.53%,高中学历占3.22%,初中学历占96.2%,小学学历占0.09%,大学(包括大专)与中学(包括中专、技校、高中、初中)与小学的比例为=5/ 1 097/1[1]。与10年前相比较,在行业现状中,大学学历比例略有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高职专科学历明显增加。根据课题组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可计算出:(本科及以上)/(高职专科)/(高中及相当于高中)/(初中及以下)=1/12/39/15,从而可以看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中高职毕业生成为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趋向合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够理想。日本、德国、美国在10年前就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提出,学历要求最低为高中,而且还必须通过相关考试,并取得证书,才能进入行业工作,技术员必须是大专或职业技术学校(相当于大专层次)以上的毕业生[1]。目前,甘肃省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和高职专科的比例仍偏低,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仍偏高,说明甘肃省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有待提高,高职专科层次的人才需求具有很大空间。

2 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

甘肃省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1~30岁之间的从业人员占比达到42.74%,31~41岁之间的占29.43%,41岁以上只占7.52%,行业从业人员以年轻人为主。

课题组调研企业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时,发现民营企业50岁以上的人员非常少,这个年龄段的员工几乎都在国营或由国营改制的企业中。

3 从业人员持证情况

3.1 概 况

在统计样本范围内,相关技能证书持有情况,如图3所示。

根据省运管局的统计,全省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大约13万,持有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人员42 777人,占比32.91%;课题组调研企业354家,从业人员9 558人,持证人数3 067人,占比32.09%,其中持有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人员1 813人,占总人数的18.97%,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 076人,占总人数的21.72%,持双证以上的人员有2 014人,占总人数的21.07%。行业从业人员的持证率较低,说明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

各种证书持有人在总持证人数中的占比,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等级证和驾驶证的持有人比较多,驾驶证是从业者的工作需要和生活所需。计算机等级证书较多是因为,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学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学生均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3.2 技术等级证书情况

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2 076人中,高级技师11人,技师56人,高级工556人,中级工964人,初级工489人,各级技术等级人员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级技师和技师的占比合计仅有3.23%,说明高技能人才的持证比例很低。

3.3 技术职称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高级职称人数11人,中级职称126人,初级职称188人,职称情况分布,如图5所示。各职称人员在调查样本中的占比,如图6所示。

调研发现具有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在国营或由国营改制的企业中,说明民营企业对员工职称评定不重视。

4 高职专科毕业生从业岗位情况

课题组以高职专科学历人员为调查对象,以工作岗位为类别,对高职专科学历的人员进行统计。高职专科学历人员在各岗位从业的占比,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12%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担任企业厂级领导,22%的人员为部门负责人,36%的人员负责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只有30%的人员从事具体的维修技术工作。而在2006年,大多数中专毕业生担任较重要的领导工作(其中厂级47%、部门级33%)[1],这说明目前高职专科毕业生已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层负责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并开始进入企业的领导层,成为汽车维修企业的主要人才。 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

5 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汽车维修企业对从业人员基本条件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技术工人的学历最合适的是高职,管理人员的学历还是本科比较好。

②企业最想聘用的员工年龄段为23~35岁之间。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人品第一,然后依次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个人综合能力,最后才是学历。这说明行业认为从业人员的学历和现有知识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人品和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