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民消费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6:36

农民消费论文

农民消费论文第1篇

本文作者:谢丽君工作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站

庙堰村农民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相对低下。目前庙堰农户商品性的消费已占据绝对优势,自给自足基本绝迹。绝大多数农户的各种消费品都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的,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但由于受传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普通农户对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接受程度较低,在城市家庭已较为普及的钟点工服务很少在农村家庭出现。养育幼儿、照顾老年病人等重活、累活也一般按农村传统习惯由(外)祖父母辈照看或子女轮流照顾,很少有家庭会外请专职保姆,甚至也有年龄相对较轻的(外)祖母为照看第三代而放弃自己的工作。第二,消费支付工具相对落后。大多数农户对现代消费支付工具还认识不够,现金仍是农民的主要消费支付工具,个人支票几乎不存在,信用卡普及率也较低。除了小部分年青人和富裕阶层在部分场合有持卡消费的习惯,大多数即使拥有信用卡的农户,一般也是单位统一办理的工资卡,其主要用途就是取工资用。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只要工资或养老金一打入卡便马上将其取出或转存为定期存单。所以在每个月发工资的前后几日里,钟公庙街道各银行营业网点人满为患,到处可见排队存取钱的长蛇队伍。许多农民对信用卡还存在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认为不安全,觉得“放在卡上,看不见,摸不着,心里不踏实”。而对于网上购物系统,大多数人可能只是听说而已。第三,习惯于先储蓄再消费。据保守调查,1984年户均银行存款余额为352元,1990年为户均1390元,2000年为户均26835元,至2008年已达到户均99412元,农民对银行储蓄的安全、方便情有独钟,把积蓄放贷给个体私营企业或用于炒股、买基金的农户只占很少部分。多农户认为“无债一身轻”,“寅吃卯粮或借钱消费心里不踏实”,部分农户在操办重大事情时钱不够的话,也习惯于向亲朋好友暂时借用,很少有人会向信用社(银行)借贷。按揭买房这种在城市中早已普及的消费行为在庙堰村仅在少部分收入较高又稳定的农户家庭存在。据统计,2008年50户被调查农户户均负债仅7300元,并且以民间借贷为主。第四,婚、丧、嫁、娶等大宗消费上攀比心理严重。不论家庭条件好坏,一般农户在日常消费中都是精打细算,尽量节省。但在过年过节或操办重大事情时,往往是大铺大摆,大吃大喝,纵情消费,有互相攀比的心理和行为,节俭的思想荡然无存。许多农户一辈子节衣缩食,一生中的消费主要用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少数几件大事上,多数农户在这些方面的巨额支出是以牺牲衣、食、用的改善为代价的。在丧事的操办上也是如此,子女为了向外人表示所谓的“孝心”,父母过世后大操大办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互相攀比的心理和行为,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低收入的农户不堪重负,陷入困境。第五,人情消费居高不下。人情往来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的,人情消费主要指农户之间用于人情往来的礼仪性消费。近年来,庙堰村农户人情消费的名目、种类越来越多,价码也有越来越高之趋势,从小孩出生、满月、上学……一直送到结婚,平日里人们生病住院,搬迁新居更是少不了礼尚往来。一般性的人情价码都在200元以上,遇上结婚等重大事情送2000—3000元的也很正常。2008年,庙堰村50户被调查农户户均人情消费支出为2314元,2005年为户均1350元,两年时间增加了近1倍。这种人情消费频率越来越高,价码不断攀升的趋势使人情过分强调礼节,注重形式,虽然表面上看似礼尚往来,却在这一过程中大吃大喝,造成浪费,而且也给部分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第六,迷信消费比例呈上升趋势。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依然存在,迷信消费在部分农户消费支出中始终占有一定比例,近几年来甚至有抬头现象。部分中老年人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外出求神拜佛,在家吃斋念佛,自己节衣缩食,却把大把的钱化在“敬神”上。绝大多数农户在清明、七月十五等重大祭日都要搞一个较隆重的仪式来祭奠已逝的亲人,除夕临近时的送灶神、请菩萨仪式更是必不可少。

优化农民消费方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囊中羞涩就无力消费。农民在有限的收入下,只好谨慎安排消费,不能节省的支出才消费。所以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才能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二元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落后于城市。庙堰村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农民的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了使农民能从收入虽然增长,但还要增加储蓄,限制即期消费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就必定要加强他们的社会保障力度,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加消费信心。第三,培育健康的消费理念。在市场环境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结构,理顺流通环节,加强对通讯设施、水电设施和商业网点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消费条件,切实消除农村居民“有钱不能花”的尴尬。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的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理财观念,让农民逐步从“恋旧、保守、跟风、攀比”的消费情结走出来,逐步建立起讲科学、讲文明、讲健康、讲效益的消费文明新风尚。第四,丰富农民文化休闲生活。1987年庙堰村被调查农户文化服务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例是1.3%,1997年上升到3.7%,十年期间增加了2.4个百分点,至2008年该比例已达到10%,又增加了6.3个百分点。但农民的文化服务支出主要是子女教育投资支出。许多农民不惜代价地想通过教育投资来提高子女未来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练健身操,跳广场舞、外出旅游、上老年大学。使农民的文化休闲生活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农民消费论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消费对策

农民工是我国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工作经历,他(她)们在承担城市最艰苦繁重工作的同时,其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农民工文化消费质量状况则直接反映甚至限定了其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农民工文化消费视角,调查、了解农民工文化消费的现状,分析总结农民工文化消费需求的特点及成因并提出对策。

研究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农民工,既包括外地农村户籍人员,也包括本地农村户籍人员,还包括外地城市户籍人员。根据青岛市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青岛市七区五市现共有各类农民工100万左右。根据抽样调查数据,青岛市农民工群体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其它服务业等领域。根据这种特点,本文主要以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为研究范围,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社会观察法对其文化消费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一)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800份,收回728份,回收率90.01%。其中有效问卷715份,男性农民工为405人,女性为310人;外地农村户口为554人,占77.5%,本地农村户口为109人,占15.2%,外地城市户口人员52人,占7.3%;调查对象中,高中以上学历为172人,占总数的24%,其他为543人,占76%。

(二)社会观察法

本研究采取了参与型观察法及非参与型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参与型观察法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和农民工一起生活和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察农民工的言行,详细地了解其文化消费内容及收支状况。在非参与型观察法中,课题组成员深入到青岛市各区所辖工厂、企业作为旁观者了解当地农民工的文化消费状况及发展动态,以直观感性的认识作为第一手的材料。

农民工文化消费内容及特征

文化消费是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是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是指他们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为了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条件取得文化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总和。

(一)农民工群体文化消费意愿弱且消费质量偏低

调查中发现,农民工文化消费多以简朴型或无偿消费为主。调查显示,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开支非常小,没有任何文化方面开支的农民工高达20.4%,每月文化消费不足10元的占56.7%,文化消费10-50元的则占了11.1%,每月文化消费超出100元的农民工仅占7.8%。

从文化消费内容来看,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仅限于花钱不多或根本不用花钱(无偿消费)的有限项目,按参与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主要包括:看电视(58.7%)、睡觉(43.3%)、聊天(40.4%)、读书看报(39.7%)、上网(25.6%)、听收音机(25.9%)、打牌(19.5%)、看电影(10.8%)。

可见,几乎不用花钱的看电视、睡觉、聊天活动占据了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时间,文化消费质量明显偏低。调查显示,农民工用于购买书报、上网、看电影戏剧、进歌舞厅等有偿娱乐消费文化的支出占10%以下,用于学习技能培训的自我发展型的消费则更低。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文化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有偿消费支出所占比例较小,用于智力性消费或发展性消费的更少。这表明,农民工群体文化消费意愿偏弱,消费质量偏低,精神文化生活整体匮乏,亟待引起关注。

(二)农民工的文化消费观念呈现代际转型

调查发现,从精神的需求角度来看,农民工对多种文化生活都有需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文化消费需求呈递减趋势。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农民工文化需求种类偏少,限于聊天、睡觉和读书看报等简单方式,30-59岁年龄段的农民工工余时间则喜欢聊天、看电视、睡觉、读书看报,他们的文化消费行为多为理智型和节俭型,赞同量入为出、崇尚节俭、追求实用,不大追求流行时尚。而30岁以下的新生代务工人员文化需求则相对旺盛,尤其以80后农民工为甚,他们大多受过一定的教育,容易接受新事物,更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较为强烈,除了传统的聊天、看电视、读书看报以外,对上网的偏好比较明显,甚至对“洋节日”也呈现出一定的消费兴趣。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中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收支状况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个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享受,追求流行时尚,敢于消费,呈现出强烈的代际转型特点。

(三)不同教育程度的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同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中有11.8%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文盲,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占58.5%,高中学历占21.9%,只有2.8%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他们日常对文化的消费。从调查得知,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对聊天、睡觉、看电视和看录像等文化消费感兴趣,而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更热衷于看电影、购买书报和上网,基本不涉足录像厅和歌舞厅。看电视、睡觉和读书看报则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共同爱好。

(四)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务工人员文化消费观念差异

从区域比较来看,外地城市户籍人员与农村户籍人员,当地农村户籍人员与外地农村户籍人员在文化消费观念、消费内容上也有所区别。相比较而言,前者由于先天生活环境差异的原因,在文化消费观念方面显得比较前卫、时尚,他(她)们认可并渴望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相对能够接受一些新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而后者由于居住环境的影响,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在文化消费观念上则表现得相对内倾、保守,而更倾向于实际一些。

(五)满意评价及期望

在评价目前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时,选择“较满意”的占8.2%,“满意”的占13.4,“不满意”的占78.4%。“对未来的期望”中,按回答人次的多少,依次是:参加技能培训与文化学习;希望企业、政府提供更多的免费的文化设施;成为真正市民并享受城市市民一样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等。可见,大多数农民工对目前的文化生活状况不甚满意,他们非常希望摆脱目前这种枯燥、苦闷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并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影响农民工文化消费模式的主要因素

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较低,无暇或无力顾及文化生活。无论是农民工业余生活的偏好取向还是他们的文化需要,都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脱离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文化需要,对他们而言是不现实的。只有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切实改善以后,他们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文化消费。

当前农民工所在企业和所在地方政府、城市社区给农民工提供的免费或便宜的文化设施、文化生活项目太少,农民工文化生活现实的选择空间较小,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除了看电视、读书看报以外还难以承受其他的文化消费。农民工文化生活供给的严重匮乏,也是导致代际之间、不同地区农民工文化生活图式总体趋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农民工群体文化封闭性及自身文化素质的因素。一方面,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一种制度结构,而且经过长期的积累演化为一种与这一制度结构相配备的制度意识形态,沉积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由于现阶段城乡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农民工又未完全融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城市居民对他们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出于自卑和自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心理的鸿沟”,导致其文化消费存在内倾性、保守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本身存在文化素质上的局限,在实际生活交往过程中存在文化上的困难,与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很难实现完全吻合。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进入城市文化生活圈的障碍,难以融进城市的主流文化生活圈,形成一定程度的文化消费困境,这是导致其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活消费圈的重要因素。

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农民工收入并将其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

消费受生产和分配的制约,农民工最终拥有的货币数量决定其购买力,文化消费更是如此。享受低工资、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民工很难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农民工文化需求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安全需要之上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其文化消费会受到生存消费的强烈制约,不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和安全保障,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不断增加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他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才能增强其消费的欲望,最终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同时,必须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使农民工获得合法的市民身份,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国民待遇,最终使农民工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改善农民工文化消费环境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到底是个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协调发展,政府除了要注重物质层面的协调建设以外,更应在城乡人民社会心理层面、文化心理需求层面有所作为,而这些均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要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环境,以文化人的角色日益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保证必要的基础性文化供给,以满足农民工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在硬件上应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些群众性、娱乐性、普及性的文化设施,并向农民工开放,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以满足农民工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农民工文化消费创造有利的客观环境。

(三)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民消费论文第3篇

采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将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八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对ELES模型参数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可得到ai、bi的估计值。具体数据见表1。估计结果中,参数估计值和回归方程在显著性水平a=5%下都非常显著,说明人均纯收入对8项生活消费支出的线性影响显著。

二、ELES模型结果分析

1.边际消费倾向分析由表1的bi值可知,中国农村居民“十二五”时期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3998,即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为39.98元,用于储蓄和投资的数额为60.02元。而“十一五”时期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958,比“十二五”时期高0.096,二者相差较大,说明中国农村居民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其消费趋于保守。“十二五”和“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边际消费倾向排前五的依次为: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这说明了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农村居民依然还是很重视对于吃、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支出。从个值来看,“十二五”与“十一五”时期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差较大,“十二五”时期为0.081,比“十一五”时期的0.113下降了0.032,这可能是由于前期的住房需求得到了部分满足,导致后期没有持续强劲的需求;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说明中国农村居民一直在追求生活便利化、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外在形象。可见,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追逐的消费热点。

2.基本消费支出分析由式(5)可求得各类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表1),可知:①十二五”时期中国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中,食品(42.16%)、居住(17.81%)、衣着(6.53%)列在第一、第二和第六位,则农村居民用于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支出占66.5%。仍然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还停留在吃、穿、住等基本的需求层次上。②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总和为4504.5489元,比2007年的2247.2071元高出2257.3418元,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可以将4504.5489元作为2012年划为贫困线的标准。③在分类消费品中,2012年的交通和通讯无论是数值还是结构上都较之2007年明显增加,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对于交通和通讯的消费一直有较高的需求。

3.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实证结果计算可得,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从“十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有了较大的改善,恩格尔系数从2007年的48.68%下降到2012年的42.16%,下降了6.52个百分点。可知,中国农村居民目前处于小康阶段,逐步向富裕阶段转变。

三、结论

农民消费论文第4篇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力资本和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经济研究中大放异彩。舒尔茨(T.W.Schultz)、贝克尔(G.S.Becker)、明瑟(J.Mincer)等创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并用以解释技术进步、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原有边界而扩展到整个社会科学和政策领域。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弗里德曼(M.Friedman)、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托宾(J.Tobin)等因消费者行为方面的杰出贡献而折桂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人力资本投资和消费者行为的联系仍是需要加强的研究工作。贝克尔在时间配置理论中虽然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消费和劳动参与的分析框架,但相对于收入效应和增长效应的研究而言,人力资本研究由于忽视消费而不断地遭到抨击(贝克尔,1976)。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一些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张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并据此产生了一些政策实践。居民用于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并不显著,投资率持续走高,消费率持续下降。由此使得人力资本因素纳入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框架,成为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农村为例,试图对我国高人力资本投资和低消费并存的现象进行解释,并试图说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带来即期消费增长的条件及其政策含义。文中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居民用来增加人力资本的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和迁移投资,分别由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等支出反映。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中扣除政府消费的部分。一般包括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各项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居民消费行为,用消费倾向、消费支出结构等反映,文中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有特殊说明者除外)。

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机制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框架自凯恩斯以来得到很大发展。从最初刻画短视消费者的绝对收入假说转向刻画前瞻性消费者的跨时消费理论,跨时消费理论也主要由最初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转向预防性储蓄假说,研究焦点从确定性消费行为转向不确定性消费行为,效用函数从二次型发展到了边际效用函数为凸函数,并在预防性储蓄理论中刻画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在我国,宋铮(1999)整理了1985-1997年的时序资料,以城市居民的收入标准差和居民收入为解释变量,对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年增加值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标准差对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年增加值有显著影响,并由此断言,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1985-1997年中国居民进行储蓄的主要原因。龙志和和周浩明(2000)利用Dynan(1993)发展出来的理论框架,估计出1991-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得出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的结论。施建淮和朱海婷对35个大中城市1999-2003年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的储蓄行为中确实存在预防性动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当前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孟昕(2001)、孙凤(2002)、罗楚亮(2006)等针对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也同样显示,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万广华等(2003)运用大样本农户调查资料,构建了转型经济中对各种类型变量(如劳动人口负担程度、税费负担、受教育年限等16个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发现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率的上升贡献很大,而教育对储蓄的影响很弱,且表现为两个相反的方面。田岗(2004)、杭斌和申春兰(2005)、周建(2005)研究了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田岗认为,在风险预期高的状态下,本着风险厌恶的前提,为养家糊口、子女教育、娶妻生子、自己养老等,农村居民不得不抑制消费,进行储蓄。杭斌和申春兰认为,1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教育、医疗支出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周建的研究也同样注意到教育、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农民经济安全的冲击和对现期消费的制约,强调完善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经济安全感的重大意义。但整个来说,对来自支出不确定性(如教育、医疗保健支出)对消费影响的经验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已使教育和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中国居民不确定性最大的支出项目之一(李通屏,2005)。因此,对人力资本和消费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寻找相关的经验证据是有意义的。

(一)人力资本投资和消费具有同一性

马克思认为,随技术进步,教育或培训成为工人必要消费的一部分。舒尔茨(1961)曾经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在消费领域进行的,“好多我们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居民消费包括人力资本型和非人力资本型,对人力资本品的购买是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扩大对人力资本品购买,实际上等于增加现期消费。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现期消费具有替代性

人力资本投资是对眼前利益的放弃,以获得未来更大的效用或使生命周期中的消费平滑化。普兰纳布·巴德汉和克里斯托夫·尤迪(2002)认为,受教育者与不选择受教育者相比,他积累资金来为培训付费,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将其消费降低到低于c[,u](不选择受教育者的消费水平)的水平。在这个积累阶段,选择一个低于c[,u]的恒定消费流对他来说是最优的。

(三)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居民消费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社会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个人性人力资本投资。前者是指人力资本投资来源于个人或家庭以外的政府或企业;后者是指来源于个人或家庭的投资。按照投资动力的不同,可分为积极性或诱致性投资和被动性或强制性投资。前者是投资者通过功利性计算,在有充分选择基础上主动做出的投资,后者往往缺乏选择性,在特定环境下不得不做出的一种行为,前者表现为愿意花钱、想花钱,后者表现为购买同样的人力资本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没有选择性,要么坐以待毙(有病不请医生只是等死或失学、辍学),要么花更多的钱治病或上学。更进一步地讲,前者是面向未来的投资行为,后者是应付现在、求得生存、消费者无可言的纯粹“消费”行为,这两种投资行为虽然理论上不难区分,但统计上很难区分。

1.社会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扩大个人消费。家庭或个人以外的社会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增加个人或家庭用于人力资本的收入或免除人力资本方面花费的后顾之忧,在人力资本品价格不变时,可购买较多人力资本,或在购买同样人力资本的情况下花费个人或家庭较少的收入,因而有较多收入购买其他消费品或者在购买非人力资本品时没有后顾之忧。

2.个人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而言,个人性人力资本投资是对眼前利益的放弃,是消费者所做的牺牲。在收入一定时,个人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越多,用于即期消费的就越少,二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是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个人同时增加对人力资本品和非人力资本品的购买,因此不会对消费需求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在收入增长较慢的情况下,个人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必然会减少对非人力资本品的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取决于人力资本品的增加量和非人力资本品减少量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会带来总消费需求的增加,反之,总消费需求减少;三是由于人力资本品价格上涨而非人力资本品价格下降,为保持同样的效用水平,消费者会改变支出结构,增大消费支出中用于人力资本品的部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社会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不足以弥补人力资本品价格上涨带给消费者的损失,将放大消费者的支出上升预期,产生替代效应,即消费者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特别是在对人力资本品的需求无选择性的情况下,这种效应会更明显;在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发生急剧转变的情况下,譬如社会性主体迅速退出,消费者支出预期将迅速上升,而在收入预期黯淡的情况下,消费者将谨慎行事,即期消费难以扩大。

三、中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及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绝对量或相对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水平变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199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元提高到2936元,增加3.28倍,人均消费支出由584.63元提高到2184.65元,增加2.74倍,而人力资本投资由58.82元增加到570.82元,增加8.7倍。

(二)随收入增高,收入户间差距扩大,各自消费占比差扩大

随收入增高,不同收入户之间的差距渐次扩大,收入越高的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越大,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高。2004年,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收入户之间的分布为:低收入户为268元,高收入户为1213元,所占比重从21.5%到29.39%。而用现金支出反映的人力资本投资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差距不大,低收入户最低(31.36%),中高收入户最高(32.99%)。2004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人力资本投资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则相当于城镇居民2000年前后的水平。

(三)高人力资本投资和通货紧缩在时间上同步

从宏观经济看,1996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折点(樊纲,2003)。在1996年前还属于通货膨胀时期,之后发生了转折,其标志是“信贷萎缩”、物价下降、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显著下降。如物价水平由1994年的21.7%迅速下降到1997年的0.8%,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负增长,经济增长率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低的时期之一,1996-2000年年均增长率仅8%,比1978年来的平均水平约低1.5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量则迅速上升,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由1995年的13.63%上升至1998年的18.12%和2000年的22%,上升了4.5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城镇由16.78%上升至1998年的22.21%和2000年的28.3%,上升了5.5个百分点和11.5个百分点(见图1和图2)。

资料来源:2003年、2004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363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其他年份的数据来自李通屏:《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152、196~197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图1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资料来源:2003年、2004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363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其他年份的数据来自李通屏:《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152、196~197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图2按现金支出计算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四)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出“虚假繁荣”

一是人力资本投资品价格总指数上升幅度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995-2004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14.9%,而医疗保健类上升了31.7%,娱乐教育文化类上涨了18.8%,其中的教育类(教材和参考书、杂费和托幼费等)均为有涨无跌。二是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1991-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至6.59%,社会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由此导致个人医疗负担增加,农民个人直接支付的费用从80.73%上升到90.15%(李玲、陈秋霖,2006)。在教育经费中,政府投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2年的84.05%下降到2003年的62.02%。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反映出医疗保健类、文化教育类价格上涨的巨大拉动和投资主体的转换。三是反映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用途方面,从医疗保健来看,保健仅占20%,①80%的居民主要是用于看病治病,也就是说是“被动”的投资者;在文教用品及娱乐服务方面,主要是应付高涨的学杂费。1993-2003年学杂费由87.15亿元增加到1121.49亿元,增加了11.90倍,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由8.2%上升到2003年的18.10%,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品价格的上涨和政府投入比重的下降成了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

四、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居民人力资本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导致支出预期增加

由于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福利制度的解体,原来由政府或社会供给的公共物品变成了准公共物品或私人物品,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地位明显削弱,使得个人用于人力资本的支出急剧增加。1990-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19元增加到130元,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由31元增加到248元,分别增加6倍和7倍。同时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和渐进式的市场改革,带给人们制度的不确定性预期,担心就业机会减少和收入的下降,医疗、教育方面的改革使支出和支出预期增加。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试行的教育产业化,强调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仅是培养成本的一部分,以后要逐步提高直到承担大部分或全部费用。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作为特殊的消费品,几乎没有选择性。这样,本来被当作发展需求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成了事实上不得不优先满足的基本消费品(如孩子上学、生病求医),居民必须用特殊的方式——储蓄应对变化的环境,以满足不能选择的需求,由此形成极强的储蓄倾向和不断下降的消费倾向。1998年和1999年,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连续两年下降,1990-2005年15年间增加不足3倍,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7119.8亿元增加到147054亿元,增加19.65倍。这正如预防性储蓄假说所指出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可以强化消费者的预防性动机,采取比确定性下更为谨慎的行为,从而推迟消费、增加储蓄(臧旭恒、裴春霞,2005)。

(二)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本身是对眼前利益的放弃,从而对扩大即期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农民消费论文第5篇

一、正常年景的生活消费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制约着消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状况,消费就只能处于相应的水平,且上述产品受商人的操纵又难以取得合理的价格,而地租与赋役还占去农民至少一半以上的劳动所得,加之为了延续简单的再生产,农民总还要扣出籽种等必要的生产性开支,因此,可以供家庭衣食住等日常生活消费的支出就极为有限。在衣食住中,住房不属于家庭经常性的开支,一次投资虽然要花去农家多年的储蓄,但可以使用多年。农民家庭的日常消费,主要包括衣食,其中又以吃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因为吃在农家生活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我们首先来考察它。

吃的数量与质量是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标志。从数量看,笔者所见关于口粮标准的估计,都来自于江南食米的材料,可作为我们考察华北农民口粮消费的标准。任启运认为,“夫人食谷(每日)不过一升”,“以人口日一升计之,一人终岁食米三石六斗”(注:任启运《清芬楼遗稿》卷1,《经筐讲义》。)。洪亮吉说,“一人之身,岁得布五丈即可无寒,岁得米四石即可无饥”(注:洪亮吉《意言》,《生计篇》第7。)。张履祥给长工的口粮还要高,每年5.5石,尚不包括给长工的其他支付。上述估计都是以一夫即一个壮劳力作为对象的,数量相对较高。勒紫垣在《生财裕饷第一疏》中也谈到,“苏松嘉湖之民,知壮夫一丁种稻十二三亩,其岁收粒米,肥地不过三十余石,瘠地可得二十石,以每人每日食米一升科之,则三十余石者可食九人,而二十石者可食五六人。准古证今,原无异也。至农夫五等产,上中下而合算之,每夫可食九人,内除本夫与本夫之母妻女以及本夫之耄父幼子,共约食其半,计可余一半,以食他人”(注:陆耀辑《切问斋文钞》卷15。)。这里成年男女的口粮标准仍为每人1日1升,年均成年人是3.3石;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减半,每人口粮仅0.5升,年1.65石,后者大概是最低的口粮标准,因为它与清政府拨给灾民的赈济口粮在数量上相当。至于一个家庭年均的平均口粮消费数量,也有人作过估计,如据强汝询估算,“八口之家,人日廪米四合,率日食四升八合,一岁食米十七石二斗八升”(注: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4,《农家类序》。)。依此标准,农民一家男女老幼牵算每人年食米2.16石。当然,有的人对家庭口粮年均消费标准的估计还要略高一些,如包世臣说,“合女口小口牵算,每人岁食米三石”(注: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齐民四术》卷2。)。考虑到清代华北农民的食品结构的特点,看来把大小口拉平,每人3石左右的年均口粮标准还是差不多的。如果再少,农民就要寻求各种代食品维持基本的生计。

那么,3石粮食需要多少土地才能够生产出来呢?清代华北一般年成两收亩产在1石左右,这样养活1人至少需要3亩口粮田。如果没有复种,则需6亩土地。清代华北水利薄弱,土地多为中低产田,产量很低。如直隶望都县,上中下土地“均匀计算,每亩得谷五六斗,须六亩可养一人。望邑额地一千七百余顷。现存男妇六万余名口,宜其地之所出不敷卒岁之用”。在此情形之下,望都县“上户饭粗粝,中户下户掺糠和菜以为食哉”(注:光绪《望都县乡土图说》不分卷,《县望县图说》,“田亩”。)。华北各地气候、水利条件不同,因而养活1人大致需要3~6亩土地,像山西解县“当全盛之时,户口七万有零,平均分之每人仅得四五亩旱地,终岁劳苦,丰年略可自饱,仍不可事父母,畜妻子,一遇凶歉,死亡殆尽”(注:民国《解县志》卷3,《丁役略》。)。华北人地关系的比例低于江南,但农业生产水平也比后者低,因而尽管人均占有的耕地一般比江南多,农家仍食不果腹。如山西凤台县,“小民狃于苟安,难于图始,烈日炎天,荷锄陇亩,草笠赤脚,挥汗如雨,多旱委之于天,歉入委之于地,终岁以草根木叶杂茭稗而食,安之如命”(注:乾隆《凤台县志》卷2,《山川志》。)。山东昌邑县“其他迩海,缴人众物乏,无他余赢,故有终岁勤动,不免饥寒者”(注:乾隆《昌邑县志》卷3,《田赋志》。)。齐河县,“人贫地瘠,家鲜盖藏,田一井者衣不蔽膝,家数口者,肉不知味,遇岁旱涝,则啼饥号寒,比比皆是”(注:雍正《齐河县志》卷2,《衢市志》。)。直隶正定县,“丈夫力佃作,女子工针锈,仅取糊口而止”(注:乾隆《正定县志》卷18,《风俗志》。)。在这种不能保证基本温饱的情况下,民食的质量便可想而知了。

华北农村的民食平时以谷蔬为主。谷类中尤以小米、高梁和春麦为主食,杂以豆类、薯类食物和蔬菜,小麦和稻米只有过节或遇有婚丧嫁娶、招待亲朋好友时才可能食用,绝少食肉。如直隶遵化州,“居常饮食相率以俭,或粥或饭或面,面用麦或杂豆粉,粥用小米,饭用高梁或亦用小米,梗稻多用以饷宾,杀(肴)则瓜瓠来腐而已,鱼肉惟之宴会用之”(注:乾隆《直隶遵化州志》卷11,《风土志》。)。滦州“饮食皆以粥,贫者粟不舂而碎之以煮,谓之破米粥,小康之家思俭约者,亦多效之,遇农作时则易之以高梁米煮半熟,冷水淘之,坚如石子,非此不下咽,谓之换饭”(注:光绪《滦州志》卷8,《封域志》中。)。望都县,“所食者以小米为大宗,小麦次之,大麦高梁玉蜀黍又次之。上中之户所饭皆粗粝,中下之户,则皆掺糠和菜为食,……小麦面粉皆不常用,麦秋后家家食麦面数日,籍酬农工之劳。过节度岁亦食之,余者收藏备粜以为度日之费,日常食用以小米为主要食品,不尝酒肉,一年之中春冬以菜蔬红薯白菜,夏秋以罗卜北瓜等物为菜羹,用以佐餐。俗云,糠菜半年粮,盖述实也”(注:民国《望都县志》卷1,《风土志》。)。《华北捷报》(1883年8月3日)报道,直隶“农民虽然大部分都很贫穷,但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人还比较少。……在最好的年头,他们也是吃最低级的食物,穿着朴素的衣服。他们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用大豆或豆腐渣混合起来的高梁玉米及小米。一块白面馒头便是一种特别的款待,当然更难吃到任何肉食”。

华北其他几省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如山东济南府“饮食以梁粟为主,养老始用鸡豚麦食”(注:道光《济南府志》卷13,《风俗物产志》。)。临沂县,“农民家常便饭为煎饼稀饭,佐味为豆腐小豆腐咸菜番椒。煎饼用高梁麦菽,稀饭用谷米或黍米豇豆绿红黄地瓜胡罗卜等。豆腐以黄豆为之,小豆腐以豆汁与各种蔬菜为之”(注:民国《临沂县志》卷4,《舆地志》。)。荣城县“至日食常佐,若番瓜番薯芦服蔓菁,几与五谷同其珍重,谚曰,田家饭菜一半”(注:道光《荣城县志》卷3,《食货志》。)。胶州,“州之土地五谷六畜备具,而民利所依植物大抵蔓荚居多。南鄙以番薯芋为食,冬鄙以落花生代稼,农重二豆圃蕃瓜薯,盖居食物之半”(注:道光《重修胶州志》卷14,志3,《物产志》。)。山西代州“民食以粟为主,佐以荞麦燕麦,贫者黍菽即为珍膳,有终岁不识膏梁之味者”(注:光绪《代州志》卷3,《地理志》。)。五台县,“麦如珍珠,非祭先供客婚丧不用,无故而食白面人以为不祥。稻米则供客,或病人煮粥,偶一见之,……春夏多食野菜,以葱韭豆腐鸡卵为甘旨,菘薯为珍味,贫家终年不见肉,至度岁乃割片肉为水饺”(注:同治《五台新志》卷2,《风俗志》。)。武乡县,“中人仅再食,岁不登则糠榆木屑悉以充腹”(注: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志》。)。河南汲县,“膳食以小米为主,大米即稻米惟宴会始用,不常食小麦,面亦为佳品。乡人率以高梁荞麦黄豆之属杂制以炊,各邑甚多,盖皆采以为食,农人三餐,城市多两餐”(注:乾隆《汲县志》卷5,《风土志》。)。密县“大率民间常食以小米为主,以黄豆及杂粮佐之,其大米饭小麦面俗所珍惜,以供宾粲之需,非常食所用”(注:嘉庆《密县志》卷11,《风土志》。)。总之,由于粮食短缺,华北农民在饮食的数量与质量上都与生理需要存在着差距。不少人家为了节省粮食,每日两餐,像直隶易州“中人日仅再食”(注:同治《畿辅通志》卷71,《舆地略》。)。县志中还提到有人终生不知肉味,一般农家只有到“良辰佳节七八口之家割肉不过一二斤,和以杂菜面粉淆乱一炊,平日则滚汤粗粝而已”(注:乾隆《孝义县志》第4册,《物产民俗志》。)。

尽管农家饮食艰难,但华北多数地方农民有饮烧酒的习惯。烧酒都以粮食酿造,如黍之“粘者可酿酒,俗谓之黄米”(注:乾隆《任邱县志》卷3,《食货志》。)。此外,高梁等“皆可酿,市肆取充酒材,颇夺民食”(注:道光《济南府志》卷13,《风俗物产志》。)。烧酒耗粮,使粮食短缺的状况愈益严重。因此,清代不少人主张禁酒,但都难以实行下去。不过,对缺粮的华北来说,农民饮酒之普遍确实增加了民食的压力。方苞认为,10人之中最少有4人饮酒,“一人其量以中人为率,一日之饮必耗二日所食之谷”(注: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卷1,《请定经制札子》。)。清代华北农村,较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使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因此日常生活中苦行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酿酒与饮酒的普遍,以及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因而苦行之中又有的一面。县志作者常常批评农民不知盖藏,主要是针对其在各种社交应酬上为了有面子,而不惜倾其所有,甚至举债。农民在物质生活上的苦行是生产力制约的结果,而不是像英国清教徒一样来自于理性信仰。因此,一有暂时的物质条件,便要大吃大喝,满足口腹之欲。

方志中常有类似的记载。如山西孝义县“民用俭约,……惟美酿,多嗜酒”。“所食粗粝不堪下咽,而独不能戒酒,不惟糜费,而一入醉乡致有破家丧身者”(注:乾隆《孝义县志》第4册,《物产民俗志》。)。山东临朐县,“其大耗更有两端,一曰饮,一曰博……。至如村人趁墟食货交易,酒罂肉碗四顾狼籍……其尤甚者,贫民无产,佣力耕作,索值日不百钱,酒食必责丰备,狂饮大嚼,日为恒度,稍未餍饫,头箸去之,主费不赀,佣得醉饱而已”(注:光绪《临朐县志》卷8,《风土志》。)。直隶滦州“值令节乃丰豆馔,下逮佣作酒肉恣饭啖无吝焉。惟独嗜酒,虽穷乡僻壤,皆家有藏酒,以备不时之需”(注:光绪《滦州志》卷8,《封域志》中。)。嗜酒往往与大吃大喝相伴。河南罗山县,“民喜口腹甚之。家无担石之储,一聚饮间罗列珍膳,若素封之家,虽称贷不惜也”(注:乾隆《罗山县志》卷1,《风俗志》。)。永城县“饮食无贫富,多好饮酒,款客肴馔,务丰一席,所费动至五六千三四千不等。常日市市厘往来,恒有醺然者,不必岁时伏腊,即偶尔小聚,亦必尽醉,呼拳拇战,声达街衢,以兹三里之城,酒馆林立”(注:光绪《永城县志》卷13,《俗产志》。)。

吃之外,农家衣被材料的支出不大。我们已经知道,农家平均岁用土布5匹左右,或自织,或买于集市。除蔽体御寒外,农家对衣被所求甚低。如直隶望都县,“居民率衣土布,自织自用,只取其蔽体御寒,不求华美。寻常衣服,棉改袷,袷改单,敝而后已,虽褴褛之衣,万作鞋屦之用,不肯轻于一掷”(注:民国《望都县志》卷10,《风土志》。)。山西孝义县,“乡民则布絮缕缕,终岁不制衣者十室而九”(注:乾隆《孝义县志》第4册,《物产民俗志》。)。五台县,“衣用直隶平山所产坚厚之布,农人夏一袷,冬一袄一裤,商贾隆冬走山谷,布袄之外,袭老羊皮马褂,士类一棉布袍,一棉马褂,无衣袭衣帛者”(注:同治《五台新志》卷2,《风俗志》。)。

二、灾荒年的生活消费

华北的自然灾害与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决定关系。本区降雨各季分布不均,春季多大风,初春和晚秋常有寒潮经过等,生态环境的上述特点使本区的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为最多,危害也最大;其次是风灾、霜灾、苞灾、虫灾、地震、时疫等。据统计,清前期,顺、康、雍、乾、嘉五朝全国18直省总计发生各种自然灾害2,524次(注:陈振汉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分册,第693~706页。)。据笔者计算,在以上灾害统计数中,华北4省为780次,占全国自然灾害总数的31%。在华北各省,直隶303次,河南147次,山东184次,山西146次,各占本区自然灾害总数的39%、19%、24%、19%。李向军的统计从顺治元年到道光19年(1839),全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28,938次,其中直隶5,273次,山东4,203次,河南1,831次,山西949次,共计12,256次,占42%强(注: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16~17页。)。可见华北是全国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而区内又以直隶与山东的灾害为多。再从灾害的种类看,水旱灾害发生最多。在陈书统计的780次自然灾害中,水灾316次,旱灾174次,占本区这一时期自然灾害总数的63%,其中水灾占41%,旱灾占22%,水灾的发生频率高于旱灾。李向军的研究证实水旱灾害的比例更高。在华北12,256次自然灾害中,水灾为6,784次,旱灾为3,977次,分别占区内灾害总数的55.4%和32.4%,两者合计高达87.8%(注: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第214、19页。)。应该说,水旱灾害是导致华北灾荒年的最主要原因。而且,由于人口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清一代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们知道,本区农家一般在正常年景仅能糊口,均鲜盖藏,不少农户还要依靠举贷度日,因而应时收获对农家维持生计至关重要。自然灾害有轻重,灾情不同,对粮食生产的危害程度也会存在差别。灾情较轻时,粮食会有不同程度的歉收;而大的灾害可导致庄稼绝收,形成灾荒年。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农民生命财产的直接损失,而且由于缺粮、饥荒、时疫等继发因素的困扰,间接的人口耗损也是相当惊人的。那么,农民又是如何度过灾荒年的呢?他们在正常年景下尚且终年粗粝,糠菜半年粮,灾荒年的状况无疑会更加恶化。如山东临沂县,“凶岁野菜树皮草实麦草皆可籍以充饥,延命无所谓佐味也”(注:民国《临沂县志》卷4,《舆地志》。)。寿光县康熙17年(1678)大旱,18年春大饥,“民食草根,木皮殆尽”(注:嘉庆《寿光县志》卷9,《食货志》。)。灾荒引起粮价腾贵,如山东黄县,“雍正八年大水,九年春饥,斗粟钱千二百”。“乾隆十四年大饥,斗粟钱一千七百,饿殍载道,卖子女无算”。“乾隆四十七年,夏旱螟,秋大涝,民饥。四十八年春大饥,斗秫钱一千四百,斗麦钱二千三百”。乾隆“五十一年春大饥,麦一斗钱三千六百,豆一斗钱三千二百”(注:同治《黄县志》卷5,《祥异志》。)。邹平县,康熙“五十年春大饥,米价涌贵,米一市斗值制钱二千二百五十”(注:民国《邹平县志》卷8,《杂志》下。)。面对如此高涨的粮价,普通农民根本买不起粮。

在田荒粮贵的形势下,农民已经无法维持最低的生活,出卖土地甚至儿女便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所谓“饥年田亩必贱,民以田易命,安问贵贱。而有力殷户,往往以此大富。是小民之心头肉,为彼之饵鱼钩,事所必有”(注:周天爵《周文愚公尺牍》卷上,《与刘次白书》,道光年间。)。清代华北各省灾荒年农民出卖地产非常普遍,如“直隶大名等府属三十余州县,前因年年荒歉,民间地亩,多用贱价出售,较丰年所值,减至十倍。本处富户及外来商贾,多利其价贱,广为收买”(注:光绪《畿辅同治》卷4,页98。)。河南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巡抚毕沅奏称,“豫省年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注:《东华录》卷103,页19。)。土地之外,典卖儿女也成为农民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如河南“凡民间偶因歉岁,将女儿、孩子、养媳当入富户,以校目前饥馁。写定年限,大约身价轻则年限少,身价重则年限多也。但适遇丰年,可以措赎之时,因格于年限不敢回赎;即或央中代恳,主人有拒不放赎,以致迁延日久”(注:佚名《心政录》卷51,页34,乾隆5年。)。

解决灾荒年农民的基本生计,是清政府稳定社会秩序和统治的需要。每当灾荒年发生后,清政府一般要酌情减免田赋,必要时还要发赈救灾。华北农村县乡通常在平时积谷备荒,所谓“常平仓”、“社仓”、“义仓”,供出借粮种、平抑粮价和赈灾之用。其谷本来自州县士绅、富户的捐献,纯属自愿和慈善行为;至于“百姓听其自为之,而不当以官法绳之也”(注:道光《长清县志》卷6,《食货志》。)。也有以其他途径建立义仓的,如山东长清县的义仓,“其始也,请常平米六百石耳,加二斗息,逐年敛聚,越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以原数六百石还府,余米三千一百石以为社仓,此十四年中少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之而尤积谷犹是之多”(注:道光《长清县志》卷6,《食货志》下。)。如上所述,农民借粮,一般要在收获后加息偿还,如此才能保证地方粮食储备的良性循环。如山东潍县,“自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二十年节年劝捐并递年春借秋还加息,现在各社捐谷并加息五千八百八十三石八斗”(注:乾隆《潍县志》卷3,《田赋志》。)。直隶行唐县,“国家经制,州县各设常平社义诸仓,岁储米谷,并听所在官民捐输借用,每岁出陈易新,载在会典,犁然备举。定例以十分之三借民籽种,遇谷价腾贵,春夏出粜。……社仓定便,借民口粮,视年之上下加息,……旧例社仓捐谷每石收息二斗,小歉减半,大歉全免,止收本谷。”(注:乾隆《行唐县新志》卷5,《惠政志》。)。

清代救荒赈济,一般是先动用本地仓储的存粮,其顺序是常平仓、义仓、社仓,不足动用存留的漕粮、地丁银,再不足才从省内外调粟。赈济是用钱粮救济灾民。其方法包括煮赈和发放银米。如河南洛阳县,受灾后“就近设(粥)厂,以免饥民跋涉道途也”。此外“每大口每月给谷三斗,小口给谷一斗五升,先尽常平仓谷动支,如不敷用时再动用漕谷。俗漕米亦不敷用,仍照往例动地丁银两搭放”(注:乾隆《重修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不过,尽管清政府有较为健全的荒政制度,但灾荒发生后,农民的生活仍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造成严重的流民现象。如山东沂州府之郯城县,“十岁九灾,所由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犹迫于饥寒,久而习为故事,携孥担橐邀侣偕出,俗曰逃荒,恬不为怪”(注:乾隆《沂州府志》卷4,《舆地志》4。)。《实录》等清官书对本区在内的流民形势、数量和遣返安置的措施等事项,都有详实的记述。

三、社会文化性消费

清代华北农村的社会文化消费,是一个内容较为含混的概念,从私塾教育到宗教活动,从农家的婚丧嫁娶到民间祈报,都可以含盖其中。农民此类消费其重要性虽然不能与衣食住等生活性消费支出等量齐观,但仍是农民消费支出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属于必要的生活性消费项目。

(一)文化教育。清代社会价值观推崇读书做官,因而作为农村知识分子和官员后备力量的“士”,理所当然地位居“四民”之首。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价值观对农民的影响也很大。取得士的地位要读书向学,农家尽管贫穷,只要稍有条件还是愿意让孩子识字接受教育的,争取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此外,农家子弟即使在村庄中也有就近接受教育的条件,因为本区农村士这一阶层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知道,该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别较大,其中也不泛一些生活并不宽裕,甚至拮据窘迫的人。县志上说,这些人的谋生渠道有两条,一是耕读兼资,二是在村庄蒙学中教书度日。在后一种情况下,农家子弟识字于村学不仅方便,而且费用低廉,普通农民可以承受。因此,对大多数农家子弟而言,大约都接受过或长或短的蒙学教育。如河南汤阴县,“民间子弟七八岁时延塾师教习,先孝经四书,渐习本经学作文艺,虽冠礼未行,而束发受书者遵循规矩,并无浮嚣之习,诵读之声四境不绝云”(注:乾隆《汤阴县志》卷1,《地理志》。)。

大多数农民虽然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其子弟学期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这种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在生活有最低保障的情况下,农家可能会节衣缩食,送子弟接受蒙学教育;但如果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接受教育就成为一件极奢侈的事情,尽管其绝对成本并不算高。如河南鹿邑县“力田者仅菜粥自给,虽有聪颖子弟,亦多不免失学。村塾之师聚童稚数十人于老屋中,仪节不立,咿唔莫辨,每至登麦,刈禾时辄罢业散去。九月复集则十仅三四矣。往往修补(脯)不给,复布露而罢,如是者数岁,父兄病其无成,俾改习耕作,或操工贾之业”(注:光绪《鹿邑县志》卷9,《风俗志》。)。该县志作者认为,农家子弟不能连续接受教育的根源是贫穷,兴学必须在农村实行免费教育,即所谓“广设义塾”,让农家子弟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当然,制约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晚清社会的动荡,乡村经济的凋敝,塾师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有条件接受教育的人日趋减少,由此带来农村塾学的学制和管理也日益松驰破败。如河南永城县,“塾师近少,专馆供馔者亦复不多。盖自咸丰捻乱之后,地方凋敝,至今元气未复也。到馆不必春,初随时可以入学,按月扣计,以十月为一年”(注:光绪《永城县志》卷13,《俗产志》。)。河南鹿邑县,“士无恒产,率以囊经教授为业。囊岁馈缗钱数十千便为极丰,饥寒之躬,难云壹教,模范不立,其失故不尽在师矣”。(注:光绪《鹿邑县志》卷9,《风俗志》。)在此情况下,农村人口中农民的识字率非常低,女性尤其如此。据罗兹曼的研究结果,现在识字率的统计范围,包括绅士、官员、商人、僧侣等阶层,他们要占到人口总数的10~20%;如果只统计农民,按男性40%拥有读写能力这一较高识字率比例计算,农民也只有30~20%的人“粗通文墨”,但这些人是否能顺利读写,恐怕还是个问题(注: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248页。)。因此,农民文化教育的落后,必然导致其文化素质低下,并在社会文化性消费中打上相应的烙印。

(二)祈报活动。在教育不兴,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华北农村,祈报等介于民俗与宗教之间性质的群众性活动,构成农民社会文化性消费的重要内容。各地无论经济是富裕还是贫穷,这类活动进行得都较为普遍。它们主要包括祭祀、祈祷、报赛等内容。

祭祀分祖先和自然神崇拜两种形式。本区富家大户设有祠堂供奉祖先,一般老百姓多崇拜各种民间神和自然神。如直隶西宁县,“大族多立宗祠,设祭田,春秋拜扫惟谨。祭毕聚族宴祠中,风为最古。民庶或不能举,而颇属外祀,奉龙神极虔。村十余户,必建一祠,演戏献牲,各有常期。入秋则丝管彻四境矣。至于酬神许愿,又无时无之,大抵士人佞佛,愚民信巫”(注:同治《西宁新志》卷9,《风土志》。)。嵩县“其祭祀士夫故家皆庙祀先祖,……庶民颇忽于祀先恪事外神”(注:乾隆《嵩县志》卷9,《风俗志》。)。山西介休县,“隆于祀先,虽费而不惜”(注:乾隆《介休县志》卷2,《山川志》。)。频繁的祭祀活动不仅耗财,而且不利于生产。河南鹿邑县,“佞佛之风,村民最盛。每岁二三月之间,荒弃所业,奔走寺观,燃香诵佛,杂沓成群”(注:光绪《鹿邑县志》卷9,《风俗志》。)。迷信活动也妨碍水利工程的修建。本区水利失修,农田冬春苦旱,夏秋苦涝,老百姓宁可祈神求雨,将风调雨顺的希望寄托于天,也不凿井修渠,自主命运。如河南许州“岁旱祈祷多戾于礼,其尤甚者水浇孕妇,名曰浇旱魃”(注:道光《许州志》卷1,《方舆志》。)。郾城县“天旱民间祈雨设厂迎神,鸣金击鼓,昼夜不绝。无赖之民手舞足蹈,诈称神降,号马匹群相尊奉,汹汹如狂,值天雨,则拥神游街演剧,报谢科敛财物,所奉之神”(注:乾隆《郾城县志》卷1,《方舆志》。)。新乡县,“每值久旱,官约诸绅设檀求雨岁褥三日,例禁屠宰,闭南城门,城乡亦多抬神求雨”(注:民国《新乡县续志》卷4,《风俗志》。)。直隶怀来县,“岁值旱人带柳枝,用幡幢笙鼓迎龙神像,置坛场祈褥得雨乃止”(注:光绪《怀来县志》卷4,《风俗志》。)。山西武乡县,“遇旱灾长幼成群咸带柳枝幡幢笙鼓,迎龙神置坛场拜褥,得雨方止”(注: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志》。)。

清代华北农村最普遍的社会文化消费是春秋祈报。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旱涝悉听于天。因此,农家春天祈褥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后还要感谢老天爷的恩赐,由此形成农村中民间盛行的报赛习俗。据笔者检阅华北地方志,本区的报赛大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村庄里进行,采用的形式是聚餐、演戏等。如河南郾城县,“赛神招梨园其名伎剧者,最俚鄙,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沓,一村演剧,众村皆至,各招亲厚”(注:乾隆《郾城县志》卷1,《方舆志》。)。许州,“礼神报赛,以醵钱演戏,宰羊刘豕为诚敬计,一岁中自非刈麦之期合乐飨之举村桩相续,既事竣余,少长环坐,至欢畅也,而来游来观复互为宾主”(注:道光《许州志》卷1,《方舆志》。)。嵩县“山乡尤甚演剧酬神,犹春秋祈报之意,然贺雨贺晴又叠举无节至”(注:乾隆《嵩县志》卷9,《风俗志》。)。直隶怀安县,“春秋祈报,长者敛资,少者趋事,备牲醴礼神,优人作戏,互邀亲戚聚观,祀毕坐飨神享,鼓吹喧嗔,醉饱歌舞而散。俗尚龙神,凡村堡城市,多建庙祀,秋熟醵钱演戏赛神,岁有旱,各戴柳枝具幢幡,钟鼓迎像,置坊敬祷,得雨乃止”(注:光绪《怀安县志》卷3,《食货志》。)。蔚州“当春秋祈报日,里社备牲礼祀神,召优伶作乐娱之,各邀亲朋来观,裙屐毕集,竣事,食中人叙坐享宴余,必醉饱而归”(注:光绪《蔚州志》卷6,《建置志》。)。获鹿县,“每秋后竟作贺作会,醵钱相助,喧阗来往,无虚日。农家一式之入,或不足一岁交际之用,有展转负累以至于贫者”(注:同治《畿辅通志》卷71,《舆地略》。)。山西武乡县,“秋趋各村乡醵钱祀里社五谷之神,行报赛礼,亦有行有三四月者,谓之春祈,纳稼后雨”(注: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志》。)。由上可知,祈报的一切费用来自里社各户的分摊,无论祀神宴饮,还是演戏,都要一笔支出。春季农家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连口粮都难以接济,分摊的款项从何而出,恐怕又得东挪西借,从而又会影响当年生产费用的数量。秋后农家刚有所收获,各种报谢天地邻里的活动又会花去部分收入,必然使来年的生产生活开支异常艰难。

春秋祈报的另一种形式是去祀庙进香。清代华北州县无论城乡皆有庙会。进香活动形成赛神会,即所谓庙会。庙会除商品购销功能外,还是农民宗教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庙会的宗教功能在本区十分普遍。如河南嵩县,“春农隙敛钱结社百十为群,远赴武当华岳进香,至有山乡孤村男远居守者,流俗相沿”(注:乾隆《嵩县志》卷9,《风俗志》。)。林县“古有社以会万民,近俗为香火会,以祈以报,以敬事神,且因以立集场,通商贩,以为士女游观之乐。……县属香火会各有日期,岁以为常,而三月初三日天母诞,士女会于黄华山中。四月十五日城隍诞,士女会于县城游观为盛”(注:乾隆《林县志》卷5,《风土志》。)。武陟县“香火之会,敬事神明,有祈有报,且因以立集场,通商贩,并为士女游观之乐。亦惟丰年乃多盛会,县属城市乡屯会各有期。正月初神会,俗称行水。四月陈州娘娘会,陈州娘娘者,碧霞元君或云是元女太姬。九月望后二铺营金龙四大王庙会,相传十七日为大王诞辰。十月二十日前后城中大会,城隍庙中祷祀不绝”(注:道光《武陟县志》卷10,《风俗志》。)。直隶易州“尚庙会,每于会期商贾辏集,演戏献神,温饱之家随时侈糜,贫户亦典质裳衣,诣庙祈福”(注:乾隆《直隶易州志》卷10,《风俗志》。)。正定县农民“衣食唯布蔬,即富民亦无绮丽,唯迎神赛会最为靡耗,其中演戏剧饮启衅掏摸生奸,其大弊者宿庙跑解二事,每逢庙期,妇女辐辏,远者大车以载,近者联袂而来,夜则执香卧庙中,男女杂沓,大为风俗之害。而跑马买解,则以男妇而擅战”(注:光绪《正定县志》卷18,《风俗志》。)。

农民消费论文第6篇

收入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的预期收入是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不稳定,增长缓慢,且预期支出逐渐增加,这都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首要任务。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民增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良田建设。三是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四是提高农机化水平。五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六是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由一产向一、二、三产的融合,按照“优化种植业、发展养殖业、突破加工业、活跃流通业、拓展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加速改造传统农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延伸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推进农区工业化,形成比较合理的粮经结构、种养结构、贸工农结构和城乡结构。第一,应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二,严格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3.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当前,一些城市严重缺少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而广大农村又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通过政府牵头组织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及认真审查劳务输出机构的资质,扫清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等障碍,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的“用工荒”顺利对接。首先,政府要要采取“外输”和“内化”方法来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输出组织化程度,变“体力型”劳务输出为“技能型”劳务输出。其次,政府要壮大区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但可以是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启动农村消费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消费能力,而且可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因此,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将收入分配更多的倾向于中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并综合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各种调节手段,不断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缩小农民收入差距,使中低收入者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5.完善支农惠农政策,补贴农民收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建立完善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必须解决好的一大课题。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种粮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母猪补贴、奶牛补贴、小麦、水稻等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支农惠农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适应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改革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投资补贴、代建制等多种投资方式和建设方式。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深化征占地制度改革,协调解决土地征占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子女教育、建房、红白喜事,看病等支出逐年增加,又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农民只能捂紧口袋,减少消费,增加积蓄,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做到后顾无忧,进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和宣传工作。由于广大农村的信息传播的渠道还不是很多,导致很多农民对国家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之一些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使得农民本应享受的国家的社会保障的优惠政策没有享受到。因此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使农村社会保障更加有法可依。2.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全面实施的根本困难在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问题,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保障资金全由财政支出不太现实,因此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3.加强各项福利制度的建设。“仓廪足,而知礼仪”。说明人们只有在生存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礼仪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未成年人福利制度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目前,我国农村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等不同种类的医疗保险形式,以“新农合”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医疗是被广泛接受的形式。我们既要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又要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真正使农村居民无后顾之忧。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但凡经济发达的地区其金融业也一定是最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就相对滞后,由此贷款难在农村普遍存在。一方面存在农村居民有借贷需求却无正规渠道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有正规渠道却满足不了需求的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消费提供资金支持已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农村居民个人信用体系。其次,要简化信贷手续,完善的金融制度。第三,要扩大信贷的业务范围。

四、深化国家鼓励农村居民的消费政策

国家鼓励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导向可以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引导,也为农村消费者增强消费信心。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要加大政策引导。自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市场的家电需求,各“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品类的产品销售量均较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长率,空调和冰箱原来在农村的奢侈品现在已经渐渐普及,电视在农村也掀起了平板风暴—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家电下乡”“节能惠民”政策在提升农村消费信心的同时,也在改善着农民生活质量。

五、创建农村居民集中消费场所

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农机、家用电器,电动交通工具等消费品进入农民家庭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当前,仍需增加投入,继续扩大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对互联网,使用信息网,物流网,农业技术网等支持性网络工程的建设,提升消费软环境,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其次,扩大农村商业网点,逐步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行国家“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并鼓励有实力,讲信誉的连锁商业网点进驻农村市场。大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宣传引导农民注意消费维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损害农民消费者的欺诈行为要严加处理。彻底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

六、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要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民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消费时注意有效原则,使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得以合理的安排,用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去引导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通过农民经常接触到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农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其次,着重开发农村新型消费领域,挖掘新的消费热点。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兴的消费也慢慢进入农村市场,遍布乡镇的网吧、台球室和已经悄然出现的练歌房、瑜伽会所、书店、旅行社的大幅广告和旅游直发车已经切实的让我们感到互联网、旅游、休闲、健身等这些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城市人才享受的生活已渐渐成为农民的消费热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和巩固这种新兴消费增长的好势头,为农村市场开辟更多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乡村文化服务站和信息资讯站等网点,引导农村居民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与社会氛围。

七、调整农村消费品供给结构

农民消费论文第7篇

转变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自身职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农服务的原则,履行好作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者的职责,实行人性化管理,处理好党群、干群等各方面关系,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尽心尽责。因此,只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财政支出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等;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高层决策机构,要狠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把县、乡(镇)两级政府及其下属单位富余人员尽快撤改掉,或把一些人口小乡(镇)该合并的合并。只有这样,农民负担才能够减下来,从而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以此来带动消费。另外,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合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扩权强县”、“省管县”应当是发展的趋势。因此,应借鉴浙江等地经验,逐步推行省管县改革。这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保障农民的养老金能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有效流转,能在不同的保障方式之间进行有效接转,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二是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在面向农民的筹资上,要降低门槛,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以政府投资为主,低水平起步,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缴费标准随着预期领取的养老金标准的变化而调整,参保人员预期领取的最低养老金水平可与农村低保水平衔接。

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提高农业收入第一,提高粮食保护价。2008年,粮食保护价同比上涨9%-10%,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这样的保护价不仅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反而是一个打击。政府必须加快重新调整粮食保护价,最低标准是保证种粮比较效益不下降,以激励农民在下个生产季节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和复种指数。第二,遵循经济规律,提高市场粮价。2007年和2008年初,国际大米等粮食价格上涨了200%多,而国内同产品价格却基本稳定,这是宏观调控和“价格管制”的结果。短期看,这有利于改善消费品价格指数状况,对当下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有利;但长期看,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挫、粮食产量的回落,为下年的粮食价格暴涨埋下隐患,引发下一轮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三,控制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政府要采取金融、财政、税收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垄断性涨价。同时,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力度和金融支农力度。第四,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支持的力度。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幅度有所加强,但还没有赶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加上对三农投入的基础低,按照比例增加对三农投入是不够的,要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另外,还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走优质农业生产模式。焦作市是我国黄河以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市和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从2001年起,焦作市积极调整小麦发展战略,由注重高产转向注重优质高效,并确定了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优质小麦工程和发展出口小麦的思路。2008年,焦作市农民仅优质小麦一项就增收3600万元。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增加收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靠农业收入的增长,还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来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如偃师市岳滩镇通过发展摩托车配件,使其产品几乎覆盖全国的农村市场;而固始县依托在外的50万劳务大军,实现了把劳务资源转化成资本回归,近年来,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办的企业达500多家,吸纳近10万人就业,支撑起了县域经济半边天。又如孟州市桑坡村,皮毛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14年来,桑坡村树立“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集散地。如今,“桑坡毛皮之都”享誉全国,皮毛产业成为孟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村年创产值2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就业河南有2100万农民工,其中每年输出到省外的有1100多万人,另外900多万人留在省内。河南省劳动保障部门调查,今年春节前,全省提早返乡的农民工已达950多万人,预计节后有近300万人难以继续外出就业。如果他们节后不能顺利就业,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河南各地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就业。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民消费论文第8篇

(一)石家庄市农村居民消费力逐步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偏低

根据我们的调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且2013与2007相比,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呈加大趋势。在这三个县(市)进行调研的同时,我们也对这些县市的县城部分人群进行了调研。比较发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消费意识、消费支出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石家庄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偏高,正常吃穿支出、孩子教育、盖房买房、孩子结婚占据了农村居民大部分收入,用于养老保障、娱乐性消费、服务性消费部分偏少。

(三)石家庄市农民居民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进步,但不合理因素仍然大量存在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完善,受传统农村保守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低档消费心理,消费上相对保守、谨慎。调研过程中,当问及是否注重名牌消费,只有3%的调查对象选择“注重”。当问及每年的结余如何处理时,93%的调查对象选择存入银行,而进一步投资的愿望明显不足。

(四)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甚至同一区域内的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巨大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同为元氏县的两个村庄东富村和西富村,只有一路之隔,但两村的消费水平相差悬殊。西富村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东富村。首先,以两个村庄的日常消费品卖点数量来看,东富村只有三个小规模的卖点(小卖部),明显少于西富村商业一条街大量的商店。其次:从超市里的物品来看,西富村超市里的物品丰富,且档次较高。再次:调查问卷也显示,西富村消费档次要比东富村高的多。在新乐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东杨家庄、何家庄相对比较富裕的村庄和北李家庄、安庄村等相对不发达的村庄作样本,调查数据显示,富裕村庄居民消费水平和一般村庄的消费水平相差悬殊。总体来说,随着农村居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力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农村居民消费力还存在大量的释放空间。

二、农村居民消费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1.收入水平低是最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总结出:石家庄市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靠非农性工资收入,就业主要是在本地乡镇企业以及外出务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同时,农村居民收入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缓慢。通过调查和分析:农民增收仍有不少困难。近几年来,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这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政策性补贴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提高有直接联系,但现阶段,这些因素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方面释放的空间越来越有限。首先从国家政策角度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政策性补贴的放开和普及,致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出现瓶颈期,农民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其次,从务工收入角度看,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市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二者之间的差距使得转移农村劳动力陷入困境,农民难以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只能靠苦力挣钱,这样会导致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再加上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增长,这又将限制农民的增收。2.农村市场环境差是重要原因。农村市场环境差制约着农村消费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其一,农村消费市场不健全,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差,市场秩序相对混乱。调查中发现,村子里的小卖店不能很好的满足村民的购物需求,70%的村民都有建立更多购物超市的愿望。另外,在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商品质量也没有相应的保障,令人担忧。3.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农民在生产、生活消费中均有信贷需求,但现有农村信贷机构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服务农民的意识不强,贷款条件过于严格,农民难以得到或很少得到信贷支持。而根据现实情况,大多数农民消费仍停留在“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状况,这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信贷消费在农村还有广阔的市场可以开辟。4.网购不发达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网络购物成为一大消费途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网络购物国家,但网络购物大都集中在城市,网络购物在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与村民们交流发现,他们大多数都不了解网络购物。一位妇女说:看一个照片,摸不着东西就把钱打给人家了,感觉不靠谱。另外一位妇女补充道:可不敢网购,电视上都播了,网购都把钱给骗了。由于不了解网购和仅仅因为听说了一两起网购个案事故,使得他们非常排斥网络购物。除仅有少数的年轻一代村民偶尔会使用,大部分村民对于网购持排斥态度,农村消费方式还需进一步丰富。5.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深层次原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确实惠及到农村居民,但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首先,医疗保险应进一步完善。据一位65岁老人讲述他的经历,“自己可以在家里输几天点滴就能治好的感冒,最多花费500元;而我去县里医院后,医生说只有住院才报销,结果,我花费1000元左右治好,给报销大概500元,和自己在村子里输液相比,花的钱一样多”。其次,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居民养老还是传统的养老方式。投入商业养老保险的很少,政府针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释放石家庄市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力的前提和基础

1.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农业领域的经营性收入。(1)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是石家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现代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点。石家庄市应采取投资补贴、降息贷款、信贷担保、农产品价格补助等措施,来更好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建议用建设工业项目的办法推进现代农业项目的发展,用抓工业项目的力度来推进农业项目。(2)“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公司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主要面向市场,搞好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例如赵县关于梨汁、梨干、梨茶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梨产品打入了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家庭农场主要是面向生产,它是搞好农产品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搞好家庭农场,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是土地流转问题。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要求更高,这就要加快推进土地的流转,使土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二是法律身份问题。家庭农场的登记注册、标准认定等制度是建立家庭农场的法律保障。只有法律上有了名分,有了保障,农民才敢去注册“家庭农场”,才敢于对所使用的土地进行投入、改良。(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现代农业园区能够有效聚集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各类先进农业生产要素,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发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示范功能等,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4)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应下大力气帮助农民推介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农产品;应延长农业产业链,在流通中实现农产品增值;应在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域,扶持建立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市场的集散地作用,加快农产品流通。2.拓宽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具体为:一是大力推进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在第二、三产业中工资性收入;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人才进入农民培训领域,提供农民的就业能力。

(二)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力的关键点

1.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存在担忧,只能把钱存起来,不敢花钱,因此,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把结余下来的钱敢于消费是关键。为此要: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村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提高农民即期消费力。二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出台针对农村居民的优惠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保障制度中的作用。2.高质量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使农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减轻了农村居民对于教育的投入,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师资匮乏,教学质量欠佳,农民为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便为子女选择私立学校。然而私立学校的学费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因此,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

(三)优化消费环境、加强硬件建设是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建立更多的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商场超市,加强农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其次,健全和完善农民消费的配套设施。如,建设道路,使农民拥有通达的购物道路;完善公交体系,方便农民出行购物。再者,工商和卫生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非法行为,为农民营造健康满意的消费环境。另外,农村居民消费注重经济实惠,商家应针对农村居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做好配套服务和售后服务,这也是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方面。

(四)培育消费热点是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

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对汽车、住房等大宗物品的消费,大力发展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文化、健身、养老、信用等消费,努力把农村居民储蓄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在西富村,我们就惊奇的发现了一个“网络代购点”,这不仅可以弥补他们操作电脑上的缺陷,还能减轻他们的顾虑和担忧。“网络代购点”在农村是值得鼓励发展的新型消费方式,他有可能成为拉动农民消费的另一个渠道。

(五)完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环节

农民消费论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不确定预期;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2-0026-06

Research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CHEN Qi,ZHAO Min-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fluence factors, this paper considers consumption habits、income、housing construction expenditure、education and medical uncertainty expenditure and income gap, and uses 30 different regions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09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bove which effect rural dwellers′ consumes. Result shows that consumption habits, income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expectant income and housing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residents has affected, but to a lesser extent; due to its uncertainty, education and health expenditure have strong effect on the rural dweller consumes; though the interest plays a part in dweller comsume, it 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rural dweller consume;uncertain expectation;income gap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79~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都在10%左右。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由此导致的总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阻碍了经济的高效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1年后,我国最终消费率一直低于60%,远远低于世界70%~80%的平均水平[1],此外,历年的数据说明我国的消费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由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消费不足的重要根源在于农村消费需求的不足,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不仅消费起点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且从2000~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曲线比较平缓,说明其每年的消费额增长很小,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曲线相对来说比较陡峭,这十年中城镇居民的人均

消费额增长了7000元左右,而农村居民仅仅增长了大概2000元。

[XC;P]

另外,2000~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0.2%,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如此众多的人口在生产生活中的消费量应该是相当巨大的,但其消费额却只占社会消费总量的46%[2],由此看来,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它对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对于上述问题,学术界已有很多研究,其中包括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差距对收入的影响等,但大部分研究都基于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研究过少,或者只把农村居民当作对照组。此外,很多文献都只针对某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很少有文献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消费的综合影响,且一般理论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本文基于以上考虑,除了传统的收入、消费习惯、利率以及物价以外,还将预期收入、收入差距和不确定性预期纳入考虑范畴,并利用2000~200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以上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综合影响。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 收入分配视角下的农村居民消费模型的理论框架

1.1 国外关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研究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是1936年凯恩斯(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他认为消费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收入分配是影响消费倾向的重要客观因素。之后的学者也大都以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为依据来研究收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但凯恩斯理论最大的缺点是太过于主观,缺乏实际经验的论证,主要体现在绝对收入假说只是个即期模型,以心理分析为基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推测,没有合适的微观基础,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所以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学说。后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不存在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相等,并由此产生了“消费函数之谜”。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是1949年杜森贝利(J.Duesenberry)在其《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当期的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相对决定的,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该理论包括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是指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入水平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棘轮效应是指家庭消费既受本期绝对收入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3)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分别由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在1954年和弗里德曼(Friedman)在1957年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一生的收入决定他的消费,在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这就是说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希望实现一生中效用最大化,所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中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与财产来安排一生的消费,以实现一生中各年的消费基本相等。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者不会对所有的收入变化做出同样的反应。如果收入的变动看起来是永久性的,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会消费所增加的大部分收入;如果收入的变动具有明显的暂时性,那么所增加的收入大部分会被储蓄起来。以上两种假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论也大同小异,都认为当期消费和当期收入之间的联系是很脆弱的,但弗莱文(Flavin)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消费与本期收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4)霍尔随机游走假说

霍尔(Hall)在1978年,根据卢卡斯(Robert Lucas)的思想,将理性预期方法引入消费理论,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将消费理论由确定性条件推进到不确定性条件。其主要结论为,消费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不能根据收入的变化来预测消费的变化,即消费的变化是不可预见的。然而,大多数的实证检验不支持这一假说,所以该假说的现实解释力不强。

(5)预防性储蓄理论

存在风险时,消费者在决定消费路径时不仅要考虑持久收入的多少,还要考虑持久收入的变化(风险)。卡贝里罗

(Caballero,1990)认为,风险主要体现为劳动收入的变化。如果消费者不在乎风险,那么他会根据持久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这时不存在过度平滑性。但如考虑到风险,消费者必须同时进行预防性储蓄以规避风险,表现出过度平滑性。扎德斯(Zeldes,1989)发现,在CRRA函数下,消费者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特别是金融资产少,劳动收入不稳定的群体。这些消费者明显对预测到的收入变化反应过敏,而对未预测到的收入反应迟钝(平滑)。然而,布郎宁和卢萨迪(Browning和Lusardi,1996)指出,就象许多人不受流动性约束影响一样,许多公众由于有足够的资产或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预防性储蓄动机不那么重要。

此外,还有扎得斯(Zeldes,1989)的流动性约束假说(Liquidity Constraints Hypothesis),希(Shea,1995)的损失厌恶假说(Loss Aversion Hypothesis),以及坎贝尔和曼昆(Campbell和Mankiw,1991)的λ假说。在如此之多的理论研究中,仍然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很好地阐释所有的消费现象,关于消费理论的体系框架也未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所以消费理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1.2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研究

孙江明、钟甫宁探究了收入水平、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收入与消费的回归模型和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收入差距以及物价的双对数模型,分析说明提高收入对扩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可能更加明显[2];任国强、夏立明利用1981~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其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3];臧旭恒、张继海利用城镇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数据,检验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与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会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4];张东辉、司志宾构建了一个用以检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趋于负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5];何磊、王宇鹏分析了1992~2007年16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结果说明:经济转型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低下的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低,而居民收入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使居民的收入被政府和企业所挤占,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6];祁毓分别构建了2002~2008年和1997~200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工薪收入的消费效应最大,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虽然家庭经营收入的消费效应最大,但是工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逐渐提高[7];刘灵芝、马小辉借鉴坎贝尔和曼昆的λ假说理论所运用的分类研究方法,运用2002~2008年分阶层的收入和消费数据,研究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结构和平均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在整个农村经济内部,收入分配状况比较稳定[8];农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消费层次低下,但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农村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比较相近,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地位,抑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地位,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吴迪、霍学喜利用VEC模型验证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动消费[9];魏君英、何蒲明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自变量,分析了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指数、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比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三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也在扩大,而且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下降,农村居民的相对消费越来越少[10];田青利用1998~2008年全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以及房价、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房价、利率和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著影响[11];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利率和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教育和医疗等体制改革导致的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上述研究都运用实证方法从不同角度验证了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但大部分是以城镇、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或者是以农村居民作为对照组研究,很少将农村居民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缺乏对农村内部因素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进一步探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不仅考虑收入、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同时也将一些预期不确定性因素纳入考察范围,这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现状,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由于其特殊性,在消费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影响其消费的因素也和城市居民有所不同。首先,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一个家庭的收入是影响其消费的重要因素,所以应第一个纳入考虑,但一般文献研究只考虑了当期的收入,并未考虑一个家庭的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收入分为当期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当期收入用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表示,预期收入考虑用储蓄的变化量来衡量;其次,根据相对收入假说,居民的消费具有滞后性,即当期的消费受到以往消费习惯的影响,这里选取农村居民前一期实际消费性支出来表示消费习惯。

本文另外加入对不确定性预期的考虑,关于不确定性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大都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国外研究通常采用失业率或者收入的变动来度量不确定性的大小。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加之对于农村居民的失业率也难以衡量,所以住房、医疗等不确定性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很大影响,本文拟采用支出预期变量作为不确定性的替代变量。根据经验,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中,住房建筑、教育和医疗支出变动较大,另外,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属于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说利率的调整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投资与消费[12],因此本文选取房屋建设、教育和医疗支出费用预期以及存款利率作为具体的不确定性预期的变量。

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较大影响[13],所以本文选取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作为收入分配的替代变量。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衡量通常都采用基尼系数表示,但由于基尼系数一般是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衡量,

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标准,

而这里是要单独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准确度量,这就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偏差。所以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度量收入差距的指标,采用在收入对比中引入单位货币效用的形式来衡量收入差距,即从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中分别剔除对货币的评价这一因素的影响,得到各自对自己收入的满足程度,从而以这种满足程度的对比来衡量收入差距。

本文在综合了西方消费理论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如下理论消费模型:

Ct=β0+β1Ct-1+β2Yt+β3Xt+εt(1)

其中,Ct表示t期的消费额,Ct-1表示上一期的消费额或称消费惯性,Yt代表t期的收入,Xt代表上述其他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εt为随机误差项。

鉴于在实证研究中,双对数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且便于得到各项弹性系数,此外取对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异方差的问题,所以本文将理论模型(1)中除了预期收入、利率和收入差距以外的变量都取对数,则模型进一步扩展为式(2)的形式:

ln(Cit)=β0+β1ln(Cit-1)+β2ln(Yit)+β3AYit+β4ln(Bit)+β5ln(EMit)+β6iit+β7DYit+εit(2)

其中,i表示不同省份,t表示不同年份;Cit代表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Cit-1代表居民消费习惯,用前一期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性支出来表示;Yit代表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以上三者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均用当年各省的CPI平减得到;AYit代表预期收入,用储蓄变化量来表示;Bit代表房屋建设造价,以每年新建房屋的价值来表示(元/平方米); EMit代表农村居民教育和医疗支出预期,因为是二者综合指标,这里采用比的形式,即用二者支出的和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来表示;iit代表一年期存款利率,由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计算得到;DYit代表收入分配差距;εit为随机干扰项。

2.1 变量选取说明

(1)预期收入的衡量。人们的消费观念并非能够完全理性地取决于收入与消费,因为人们的心里存在着预期收入,所以本文将收入预期纳入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中。关于预期收入的衡量有不同的方法,本文采用储蓄的变化量替代预期收入变量,若居民预计明年的收入会增加,那么当年的储蓄就会减少,消费自然会相对增加;若预期下年收入会减少,那么居民就会增加当年的储蓄,以维持其消费的平滑性。储蓄的变化量就作为收入的预期,计算如下:

AYit=Sit-1-Sit-2

其中,Sit-1是上一年的储蓄额,Sit-2是上上一年的储蓄额。

(2)教育和医疗支出的预期。由于我国教育和医疗体制还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医疗和教育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造成了农村居民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同时,调查走访显示,由于农村医保制度实行力度不够,农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优惠。

本文用30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娱支出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来表示教育和医疗的不确定性预期支出,计算如下:

EMit=EDUit+MDCitYit

其中,EDUit表示教育文娱支出,MDCit表示医疗保健支出,Yit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收入差距的衡量。关于收入差距的计算,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指标,其计算形式如下:

DYit=VIit/VCitUIit/UCit

其中,DYit是本文新引入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VIit和UIit分别指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数,VCit和UCit分别指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一般性支出,这个一般性支出也反映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VIitVCit反映出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满足程度,而UIitUCit则反映出城市居民的收入满足程度,二者之比即单位货币效用的替代量。

2.2 模型的估计与实证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其中含有时间序列项,为了避免其非平稳性造成的伪回归,在构建模型之前对各个变量都进行了单位根检验[14],检验方法选择了相同根检验法LLC和不同根检验法ADF-Fisher,PP-Fisher。检验结果如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中的变量ln(Cit)、ln(Yit)、ln(Bit)、ln(EMit)、DYit均为一阶单整,AYit与iit是平稳的,符合建模要求。观察模型(1),注意到方程右边的解释变量中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因此可能会导致内生性问题,此时若仍然用传统的OLS估计法进行估计,就会造成估计系数有偏差且不一致。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广义矩法(GMM)对模型进行估计。GMM估计的工具变量选择的是因变量以及内生解释变量的二阶滞后值,即lnCit(-2)、lnYit(-2)、AYit(-2)、lnEMit(-2)和DYit,以及外生解释变量的水平值,即lnBit和iit,因为房屋造价和存款利率不是由这个经济体系内部所决定的变量,但是对该经济体系中的其他变量有影响,所以是外生的。根据以上结果,对模型的估计如下:

lnCit=0.376lnCit-1+0.501lnYit+0.000082AYit+0.039lnBit+0.139lnEMit+0.11iit-0.781DYit(3)

为了验证所选工具变量的有效性,采用Sargan检验,结果Sargan检验的p值为0.759,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工具变量的过度识别是有效的原假设,即工具变量的过度识别限制有效,所选工具变量比较合理[15]。

3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依据以上模型估计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收入习惯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其弹性系数高达0.396。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研究结果不同,消费习惯对城镇居民的消费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这说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有所不同。与农村居民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处于多变的城市环境,各种增加收入和消费的机会较多,使得消费更具有不确定性[16],所以他们很少会按照前期消费来支配本期的消费行为。而农村居民每年的收入和支出都鲜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会遵循上一期的消费来计划本期的消费行为,相对来说变化幅度较小。

(2)和其他文献研究相同,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仍然是最主要的,但与城市相比,影响程度要低一些,其弹性系数为 0.501,而收入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弹性系数一般在0.8左右。这是因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变化快、幅度大,新增的那部分收入就会用来增加消费,消费的变化比较明显;而农村居民每年的收入变化幅度不大,新增的那部分收入可能不会用来扩大消费,或用于消费的部分相当少。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收入在满足最基本消费后所剩余的部分比较少,根本无力用来再扩大消费。总体来说,提高收入必然会对消费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预期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系数虽然是显著的,但影响力很小。预期收入每变化一个单位,消费会相应变化0.000082个单位。预期收入增加,表明本年度会降低储蓄,那么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会相对增加,但就其影响程度来看,预期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力系数非常小,说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是否有根据预期收入来安排本期消费的观念还值得探究。另外一方面,用储蓄的变化量来衡量预期收入是否合理,用其他指标来衡量是否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4)住房建设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且其影响系数与相关文献研究中关于城镇购房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系数基本一致,为0.039,即住房建筑费用每增加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将会提高0.039%。但农村居民建设新房屋和城镇居民购买新房的目的不尽相同,城镇居民购买住房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投资需求,近几年不断高涨的房价使得购买住房越发成为了一种投资手段。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建新房基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根据农村的传统,不仅每家每户都要建新房,而且大部分人还会承担起给自己的儿女建新房的责任,住房建筑支出在农村家庭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也带动了与住房相关的一系列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5)与城镇居民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在教育文娱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有着更加的不确定性。城镇居民因为所处的城市环境的优势,教育与医疗资源相当丰富,各种扶持政策也容易实现,所以在这两方面的支出不确定性比较小。而农村居民所处的环境使得其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相关政策不能及时到位,比如一些农村义务教育未能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定点医院费用高昂、合作医疗基金有限、部分医疗基金被挤占挪用等,导致了农村居民教育与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作为理性的选择,居民只能收敛其他方面的消费以保证未来教育与医疗的支出需要。

(6)存款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11,表明实际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增加0.11%。与城镇居民相比,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明显要大一些,因为城镇居民的收入较高,与之相比储蓄所带来的利息收入相对较少,不能对消费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少,由储蓄所带来的利息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提高利率,相当于在长期中提高了居民收入,对消费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7)相关文献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存在负相关关系,其弹性系数为-0.781,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扩大1%,农村居民消费就会下降0.781%。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高收入者的消费趋于饱和,收入的增加已经不能再刺激消费,而农村低收入者的收入降低却会导致其消费明显下降。如此,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会形成城乡消费的断层,即城市收入高的消费者只消费高档商品,而农村收入低的消费者只消费低档的必需品,处于中间的大多数消费品将会无人问津。

4 主要结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1)消费习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后顾意识强烈。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下,传统的量入为出、因循守旧的生活消费习惯表现得十分突出,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后顾意识。第二,节日过度消费。从全年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传统节日性消费和临时活动性消费(婚嫁、丧葬等)现象突出,尤其表现为春节前后的突击性消费。第三,畸形消费严重,主要是人情消费开支大。农村居民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所以人情消费每年在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此外迷信等愚昧消费也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要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政策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农民健康、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选择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农民的消费结构和各种需求都随收入而变动。因此,使农民增收,增加农民的购买力,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另外,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缩小收入差距对扩大消费的作用更加明显,所以统筹城乡,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未来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向。

(2)医疗和教育的不确定预期消费压力增大。

当前,农村居民大部分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国家医疗改革政策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但是在大部分地区仍落实不到位,农民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优惠,所以农民为了预防医疗风险而增加相关储蓄,其他消费就被挤占了。此外,现在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有所提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很好的教育,但现在高等教育费用相对高昂,供一个大学生要花费4~5万元,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了应对这笔支出,家庭只好理性选择储蓄,削减消费。因此本文建议,在医疗方面,应该继续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并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使相关政策得到确切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水平,以减轻农民负担。在教育方面,对农村居民应实行更多的减免补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保证每一个农村大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从而扩大消费需求。

(3)与城镇居民不同的是,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重要影响。

利率的提高相当于在长期中增加了

农村居民的收入,即存款利息增加,收入增加,消费随之增加。但由模型检验可知,利率虽然对消费的弹性系数比较大,可是其显著性不强,通过调整利率是否能刺激消费仍然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关于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提高利率的同时会增加储蓄的倾向,这样一来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就变得复杂了,可能居民会增加消费,也可能转而增加储蓄,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苏娟,苏惠.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11(7).

[2]孙江明,钟甫宁.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0(5).

[3]任国强,夏立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05(5).

[4]臧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5]张东辉,司志宾.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J].福建论坛,2006(9).

[6]何磊,王宇鹏.谁在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基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6).

[7]祁毓.不同来源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0(9).

[8]刘灵芝,马小辉.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总消费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

[9]吴迪,霍学喜.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VEC模型的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0(8).

[10]魏君英,何蒲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

[11]田青.收入分配和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1(5).

[12]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

[13]宋焕如.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2010.

[14]杰弗里 M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