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1:02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1篇

本文作者:崔伟张君秋黄琳琳孙传家段芬工作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及品牌打造

工业设计是一门研究人与物、产品与环境、需求与文化的综合型的交叉边缘学科,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其本质特性;是以工业设计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也可以说是将工业化赋予可能的、综合而有建设性的活动。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酝酿和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18世纪到20世纪初下半年以来,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成熟繁荣的工业设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今天的工业设计技术是代表工业产品设计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工业的崛起。进入21世纪,消费者不再满足物质需求,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即细节的设计,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是可以在工业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或服务的卖方或卖方集团,使自身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或服务区别开来。品牌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概念,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和其他部分,这是最基本的概念的品牌。物质化和商品化的表现在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设计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因素,面对世界WTO和国际强竞争力的品牌,缺乏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是将要退出这个世界市场的舞台的。品牌是无形的,是企业产品的代名词,高品质是品牌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结晶体现,同时也是最好的载体。学习工业设计中的注意细节品牌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建立品牌的良好形象,二姐要要获得可持续的快速发展的市场,资金和人才,以确保企业能够发展长期。市场的竞争中许多元素都在影响产品质量,包括技术服务和价格的竞争,并最终实现品牌的竞争。工业设计的概念与有效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创新的设计精髓的细节设计是设计资源的高效整合。

工业设计细节与产品文化

由于人为因素对产品设计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设计活动,更加自觉地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行为科学,人文等知识文化直接渗透到设计的产品中去,会更强调认知和象征性的作用。设计产品的形式,联想的作用和隐喻意义的细节,是提高人精神的设计,是所谓的人文价值的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可以为这些个性化的思维创新的细节设计。因此,细节的设计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工业设计中更为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全世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产品同质化现象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文化品牌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突出品牌个性,拉近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联想品牌的产品有一个非常显着的作用。从使用者的角度了解设计的细节精致的设计资源的整合以及细节的创新和能源节约及其循环利用。细节设计包括造型,功能和文化。虽然细节方面的设计也包含了这两种元素的人文理念和经济价值。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良好的细节设计,可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成熟的产品设计阶段的细节设计和自主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用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巨大的经济利益。细节设计可以改变一代产品,提高产品水平。这是因为该品牌的质量之间的差距,这往往体现的细节设计。细节设计使产品更加人性化,从而更加接近人们的情感需求。人类的情感是微妙的,设计师应该具有相同的细腻的心灵,关注人性化,设计触摸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细节设计的影响下,产品设计的高科技手段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设计。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在过去的思维的设计理念和想象力中的构思,能够在如今科学和技术的手段来实现。细节设计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舒适和精神享受。当人们的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必然会追求精神文明,这时工业设计师就要考虑细节设计和尝试,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给用户高端的精神享受。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发展品牌战略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会计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等,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事务所的规模和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入世后会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造势而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赢得国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本文拟从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略陈管见。

一、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内涵

品牌的定义很多,按传统定义是指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组合而成。根据《RandomHouse英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品牌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杜纳.E.科耐普)。由此可知,品牌首先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名称,这表明并不是任何名称都可以称之为品牌。由名称转变为品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广为人知,也就是说,一种成为品牌的名称在某一范围内是为人熟知的;其次,品牌具有代表性,当提及到某一品牌时,人们会立即想到该品牌所代表的一种商品或服务,即品牌在认知上具有一种替代作用;再次,品牌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最后,品牌不但可以代表某一商品,同样它可以代表一种服务。在我国,人们对商品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对服务的品牌意识则相对较弱。会计服务领域就是其中一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第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会计师事务所。”这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业务属于服务的范畴,但与一般服务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其工作的专业性、职业的风险性和竞争的国际性。尤其是竞争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之规定,我国的许多服务贸易领域将向国外开放,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将成为国外会计公司的争夺对象。如世界著名的国际会计公司,它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等将会更多地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设立相应机构、布设网点,抢占中国的会计市场,其他国外会计公司也将会紧跟其后。因此,在会计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依靠品牌赢得市场。在各行各业都在注重品牌运营的形势下,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显得更为迫切。世界著名的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曾对其作过深刻的描述: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所界定(周朝琦、侯龙文)。鉴于此,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一种象征。

其实无论是商品的品牌运营还是服务的品牌运营,我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间都有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有日益缩小的趋势,但是还依然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差距就更明显,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利用其品牌不但在国际会计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我国的会计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们认为,“四大”的品牌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叶韶勋),这好比某一知名品牌的商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占了重要的市场份额一样。“四大”会计公司的品牌所表现出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员工素质、先进的执业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和庞大的公司规模等使其无论是在国际会计市场还是在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中都占有优势。

二、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和附加值。而且,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者能够继续保持这些附加价值(周朝琦、侯龙文)。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对于会计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品牌是事务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其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很高的经济收益。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具有以下几点战略意义:

(一)加强品牌建设是事务所创造较高收益的源泉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均属有偿服务的范畴,并且必须以恪守独立、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根据商品的品牌内涵,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是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事务所文化等方面综合凝结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象征。事务所收益的高低,能否占有更大份额的会计市场,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等因素。因此,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就能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得到认可,从而提高会计事务所的收益。收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1)通过事务所品牌的感召力占领更大的会计市场“份额”;(2)与一般服务相类似,品牌能增加事务所提供与其他事务所同等服务所获取的“附加值”。

(二)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进一步开放,一些国际著名的会计公司进入我国,与国内的事务所争夺市场,使得会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竞争中,获取比其他同行高的收益是赢得胜利的关键。会计事务所通过品牌建设,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其实,这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品牌能使事务所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取高额的收益,在事务所占有优势,争取到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品牌的推广并提高其社会的认可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三)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形象

品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等的外在表现(象征),起到了“窗口”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在使事务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使事务所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变,以使经历一系列上市公司信息造假案后日益下降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有所提升。品牌是文化的载体,事务所品牌所代表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诚信文化将随着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成功而深入人心。我们认为,一旦全行业加强品牌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注册会计师不再仅仅是一门职业的名称,作为行业品牌,他还象征着诚信文化,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解决竞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近几年,审计委托人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日益增多,会计师事务所也日益重视通过投标方式承接审计业务。这虽然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投标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标价格往往压得很低,甚至低于审计成本,不仅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和会计市场恶性竞争,而且也损失行业形象。主要原因就是“审计服务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不同,其最终产品通常是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审计委托人无法判断审计质量。”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将隐含在标准格式的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过程借助一种可比较的介质进行转化。使不同的审计过程之间具有可比性。而品牌作为事务所执业水平、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的象征,就能够担当起介质的角色,因为,审计过程是以执业水平、职业道德、质量控制、事务所文化底蕴等为基础的。借助品牌这一“介质”,就不再单纯从审计报价来决定中标的结果,而是同时考虑审计报价和品牌。这样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压价等恶性竞争问题的解决。

三、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途径

意识到事务所品牌的巨大作用后,我们就应该在品牌建设上下工夫。《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上直接或间接地做诋毁同业或自我夸张、内容虚假、容易引起误解的广告,也不能向委托单位或其他组织散发具有上述倾向的函件。”《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利用新闻媒体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从上述相关规定可知,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不同于一般企业,不能通过广告的宣传来提高社会认可度。因此,目前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品牌建设的基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周朝琦、侯龙文)。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离不开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品牌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支撑,事务所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强事务所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将恪守独立、客观、公允的执业原则,将诚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融入到品牌中去。这样的品牌不但易于为社会所接受,也更能够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也是培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文化与人文管理悄然兴起,成为管理的新模式。人文管理模式强调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智力群体,发起人、出资人乃至全体从业人员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这决定着整个事务所能否不断壮大、健康发展。事务所既然是一个智力群体,就应该让其自由组合,让那些真正志同道合、有事业心的人默契配合,这样的事务所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才有活力和发展前途。

(二)品牌建设的关键: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综合素质教育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会计师事务所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办所方针,把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等贯穿于事务所执业的全过程。无论是审计服务,还是会计咨询,抑或是其他会计服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影响着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就成为了事务所品牌建设的关键。

而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执业队伍,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以战略眼光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教育投入。为此,一方面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品牌建设的延伸:注重理论研究,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必须以会计理论作指导,才能提高执业水平。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把这些经验再抽象为理论,又能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鼓励事务所从业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不但能提高执业水平,通过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的公开发表,还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形成事务所的业务特色和理论特色,从而能形成事务所的品牌特色。

当然,事务所品牌建设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通过聘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为事务所的高级顾问,不但可以解决执业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使得事务所的品牌树立比较迅速;另外,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能够促进事务所品牌的建设。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根据自身的环境而制定符合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这才是非常科学的途径。

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要求立竿见影,“四大”品牌的创立也是经过百年的积累。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松懈,要想跟国际上的著名会计公司竞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牌。品牌是与卓越的执业质量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创品牌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结果。只有放弃短期行为,面向未来,不断努力,才能打造出我国的名牌事务所,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菲利普•琼斯著.广告与品牌策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杜纳.E.科耐普著.赵中秋,罗成译.品牌智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注册会计师手册》编委会编.注册会计师手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周朝琦,侯龙文编著.品牌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叶韶勋.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会计公司的差距[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7.

[6]周朝琦,侯龙文等编著.品牌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3篇

本文从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定义入手,阐述了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内涵和延伸表现,然后详细介绍了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总体构成,最后重点提出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品牌设计;企业文化;联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定义及内涵

产品品牌形象设计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体现,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列形象设计,创造具有独特品牌个性的产品综合外观形象,产品作为企业品牌面对大众消费者的有形载体――“产品形象”,要体现品牌特点,有鲜明的区别其他品牌的个性“形象”。

这样我们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下定义较详细做出解释:

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标识等的设计,此外还应包括产品的实际应用,如:包装、宣传、售后等。广义上来讲,产品的品牌形象还要包括产品所要体现的企业文化、精神、愿景、传递给消费者并建立的企业信誉、服务等理念层面的内容。

产品的综合外观形象设计和内在的企业理念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二、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延伸表现

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与其他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仅仅体现在产品设计层面不同的是,它带有可持续性,因为企业建立产品形象的过程就是产品市场定位的过程。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设计的理论支持,同时更需要理念识别的设定才能获得成功。

设计的核心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年轻人购买商品是为了体现个性或用来证明自己很时尚、紧跟潮流;稍年长者购买商品可能是为了体验“情怀”;购买产品反映了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总和。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文化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物质需求,更多的要顾及消费者的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挖掘,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独特性。

三、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构成

产品品牌形象是企业形象的主要标志,总体来说,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综合包括理念层面的形象规划和产品的综合外在形象-即视觉层面形象设计。

1.产品品牌形象设计

在理念层面上的形象识别产品品牌形象在理念层面的形象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产品向人们提供的产品的核心价值。包括产品中包含的企业文化、精神、以及品牌观念,它是产品形象的核心,是企业产品能持久发展的原始动力。

如以清新别致的有机风格吸引了全世界眼球关注的苹果公司,通过柔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圆滑的边角等设计语言将企业人性化的理念完美的体现。

2.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视觉形象

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的视觉层面的视觉形象包括:

产品核心视觉形象,产品呈现给消费者的形象:

外观:主要是指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它们是构成产品形象的主体。

人机交互界面: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人和产品之间多种信息交换的平台,人机界面不仅仅是人的视觉上对产品的感知,也包括触觉和听觉的感知。

延伸视觉形象:是指与产品发生关联的各种视觉形象。它包括:试用体验、媒体应用、影视广告植入等等。

构成产品品牌形象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产品视觉形象是起到主体作用的,延伸视觉形象是对产品视觉形象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本文主要是从工业设计专业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产品品牌形象,因此核心产品的是觉醒是本课题详细探讨的重点。

下面分几部分分别进行阐释产品的核心视觉形象:

(1)产品的外观造型

产品的外观造型是产品形象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产品的外观造型首先要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特征,发挥材料和结构的特点,显示出当前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样的技术水平下,为了满足同样的功能,同类产品可以具有千变万化的外观造型,这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首要体现。

产品的造型在满足了功能的基础上,更需要体现的是企业和设计师在审美上的设计思想,它设计的好坏直接代表了设计师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情操。设计师通过对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否、节奏和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和谐等造型原理的把握,来体现产品的设计魅力。

(2)产品的色彩

产品的色彩也是最有视觉形象传达的元素,一般情况下,直接面对产品的时候,消费者最先对产品进行视觉形象感知的是产品的色彩而非产品的外观造型,合适的色彩会合外观造型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并体现出强烈的品牌形象。

色彩是最抽象的设计语言,它具有其他语言如文字所不具有的积极作用,它不会因为不同语言、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等造成的障碍而阻挡我们表达的各种信息。

产品形象设计中不同色彩代表了不同的情感,红色热情大方、蓝色安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庄重,色彩是设计心理学中设计表达的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而优秀的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会有其独特的色调,令人过目不忘,在记住其产品的色彩的同时,企业的品牌形象也深深植根于消费者的心理,以影响其日后长期持续的对该品牌产品的购买欲望。

(3)产品的材质

企业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来表现产品的材质,而材料的选用得当有时候可以成就一个经典的设计,并完美的诠释产品的品牌形象。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已经或正在开发数以万计的新型材料以供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且最恰当的加工工艺手段有时能最大化的体现材料本身的材质美感。

比较常用的产品材料主要有金属、塑料、陶瓷、陶瓷、木材、皮革、织物以及复合材料,再加上常见的加工工艺如:板金、注塑、喷涂、磨砂、拉丝、抛光、丝网印、烤漆、沉积、蚀刻、淬火等。

从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而言,产品所呈现的质感主要有高光、亚光、镜面、磨砂、拉丝、透明、半透明、表面纹理、肌理等等。

(4)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

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即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中,有一个层面,即我们所说的界面(interface)。

从心理学意义来分,界面可分为感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和情感两个层次。用户界面设计的三大原则是:用户可以尽可能舒适的控制界面操作;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的一致性,而恰恰在界面保持一致性方面能体现产品的品牌形象。

人在面对周围的物品时,感知方式通常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种基本的形式。但就产品而言,人们使用产品,一般仅仅通过其中的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知方式而使用和感知产品。这三种方式的感知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视觉和触觉一般是起到在获取产品信息和操作产品的时候进行的。

四、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联系

1.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灵魂

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与品牌,是没有灵魂的。因为一个真正的品牌,是企业给用户的心理感受、心理认同和精神价值,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的满足。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风格、职业素养、工作作风、员工素质和企业形象的总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着引导和激烈的作用。而品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种格调,它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所在。总之,企业文化就是品牌的精神力量,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只有把企业文化融入品牌之中,才会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扩大品牌价值化。纵观国内外经典品牌,告诉我们:无论是美国的星巴克,还是法国的LV,或是中国的百年品牌老店瑞蚨祥,无一不体现企业的品牌都是依靠企业文化来作强力支撑的。

2.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具有让社会大众和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极高的附加值,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它时刻传播着企业的精神文化、经营理念、员工精神面貌等,展示着企业的形象,表征着企业的素质与实力。这其中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在不断丰富着品牌的内涵、提升着品牌的价值。这也就是说,以优秀文化为支撑的品牌的传播,展现了企业的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促进着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良好形象的树立

当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上越来越不能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企业文化正好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所以有人提出,未来的企业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

3.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必然联系,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企业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

事实上,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企业不能没有文化,产品不能没有文化,品牌不能没有文化;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在商业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竞争,更是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力来提升品牌力,适应这种竞争局面。

概而论之,企业品牌下的企业文化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与品牌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通过品牌升华,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是品牌经营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五、结论

品牌的塑造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积累过程,也是将企业文化作用于品牌的过程,优秀的品牌具有良好企业文化底蕴,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选择了产品的功效和质量,也同时选择了产品的文化品位。在建设品牌时,企业文化必然渗透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品牌就是一个将企业文化精华展示过程;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企业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品牌的企业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想打造与众不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都必须注重品牌的企业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涵.论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的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

[2]刘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走品牌化发展道路[J].商场现代化, 2009(12).

[3]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0(11).

[4]黄荣.用企业文化推动品牌建设[J].中外企业家,2007(04).

[5]徐渭.企业文化之我见[J].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版),2006(08).

[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J].冶金财会,2011(02).

[7]张成德.关于品牌文化建设的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09(03).

[8]蒋Z萍.战路・文化・品牌――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相关性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8).

[9]刘波.谈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05).

[10]张其茂.品牌建设的核心――先进企业文化[J].交通企业管理,2010(11).

[11]王海涛.关于企业文化深植的思考[J].传承,2011(07).

[12]王涵.论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的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

[13]郑森海.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品牌建设[J].中国邮政,2009(01).

[14]王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03).

[15]李立民.浅谈企业文化与品牌打造[J].企业经济,2010(06).

[16]吴西航.从企业文化角度塑造专业品牌[J].中国邮政,2010(10).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4篇

咖啡文化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呢?我们当然要查阅跟咖啡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资料了,只有阅读的资料越多我们知道的相关信息就越详细,这样才能更好的写出咖啡文化论文,来看看小编整理的文献,给大家欣赏借鉴。

咖啡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萍.浅析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上海:科技世界,2014(30).

[3]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社会生活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3.

[4]王士文.咖啡精神――咖啡与咖啡馆的文化记忆[M].长沙:岳麓书社,2007.

[5]敬一兵.“咖啡文化”旧话新谈[J].天津:世界文化,2004(2).

咖啡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英]戴维斯。时尚品牌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1.

[2][美]佩里·舍莱特。食品店品牌形象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

[3][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4]MaigcBranding2魅力品牌2.Designerbooks,2011.11.

[5]品牌设计+2:创造顶尖品牌的色彩应用方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0.

[6][美]马克·高贝。品牌大设计[M].中国编译出版社,2014.5.

[7]霍华德·比哈。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M].中信出版社,2011.9.

[8]泰勒·克拉克。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M].中信出版社,2014.5.

[9]史都华·李·艾伦。咖啡瘾史[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2015.2.

[10][美]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左手咖啡右手世界[M].机械工业,2013.7.

[11][美]考特莱特。上瘾五百年[M].中信出版社,2014.8.

[12][美]海勒,[法]魏纳。100个改变平面设计的伟大观[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8.

[13][日]石胁智广。你不懂咖啡[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11.

[14][日]相原一雅。设计×设计爱[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

[15][日]竹村真奈。没想法,哪敢开创意咖啡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7.

[16][日]柏木珠希。来开店吧!令人憧憬的个性咖啡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3.

[17]韩]李进东。我爱咖啡,更爱咖啡馆[M].金城出版社,2014.12.

[18][韩]朴相姬。咖啡狂的笔记本[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19][韩]金善权。冲到最后一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

[20]凯文·布德尔曼,曼扬·金,科特·沃兹尼克。品牌识别法则[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12.

[21]刘青剑。品牌VI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4.

[22]吴琨。情感化设计与品牌情感识别[D].湖南大学,2007.

[23]闫宇。品牌设计[M].龙门书局,2014.5.

[24]陈丹。中法咖啡馆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5]涂欢。CI品牌设计使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26]标识、名片与VI设计[C].化工工业出版社,2014.1.

[27]周颖。论情感体验在电商品牌设计中的应用[M].陕西科技大学,2014.

[28]庄颖。上海的咖啡馆文化[J].公共艺术,2011.(01)。

[29]品味咖啡馆文化。连锁与特许[J],2008.(01)。

[30]杨滢,贺优,刘建平。咖啡厅VI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大众文艺,2011.(21)。

[31]秦海洲。米罗咖啡厅VI设计[J].大众文艺,2010.(09)。

[32]潘宏胜。咖啡文化与现代文明[J].金融博览,2013.(05)。

[33]岳克国。猫家咖啡馆的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4]周丝雨。上海咖啡馆与文学[D].西南大学,2014.

[35]陈文文。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6]胡海英。旅游酒店室内空间文化性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7]阎珉。浅谈企业形象的文化性导入--以"藏獒"男装品牌设计为例[J].大舞台,2010.(9)。

[3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9]周志民。品牌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0]顾永芝。美学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1]张宝华,胡俊涛。设计色彩[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2]刘青。图形语言的创意性和文化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

[43]赵正阳。艺术语言研究--艺术研究的一个全新维度[N].云南艺术学院院报,2011.

[44]李艳。用设计,做品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9.

[45]王绍强。品牌设计+:给你灵感的全球最佳品牌形象方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

[46]坦赛。餐饮业品牌形象设计[M].辽宁科学科技出版社,2012.4.

[47]谷声图书。谷声小旅行:厦门咖啡馆小旅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0.

[48]李艳。大品牌设计的思考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7.

[49]任莉。CI设计[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3.

[50]虞健。不同烘焙程度咖啡感官特征与主要成分分析[D].江南大学。2014.5.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品牌服装 理念 消费市场 商品化

论文摘要:品牌化作为现代社会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企业生产和商业营销范围之内,而成为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民族意识、消费意识和资源意识的象征。建立品牌服装教学的新理念,是服装教育打破传统文化思想,面对信息化、现代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明智之选,也是今后服装设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养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品牌服装”的概念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组合,用以识别一个和一群出售的产品和劳务,并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品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品牌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品牌的自然属性所包含的内容包括趣味、格调、品质、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从表面特征来讲和其他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并有着极高的市场信任度和荣誉度。

(二)品牌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文化属性

品牌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文化属性所包含的内容就具有形象、标识、口碑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地来说是一种文化表达现象,它是把物质精神化同样又将精神物质化的一个转换过程。

二、“品牌服装”教育理念建立的必要性

由于品牌服装本身所肩负的诸多文化内容和使用功能,就决定了在物质和经济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品牌服装所具有的牢固地位。由于我们以前对服装商品性的认识不足,或者说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对“商”的偏见,在我国的服装教育中对于服装的营销和商品性的研究不够彻底,甚至根本就不考虑社会需求的因素,这是我们现代服装教育的一大弊端。服装教育思想的滞后,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的教育培养方向,给我国服装教育方向和培养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它有着科学而严谨的规律,这个规律的研究出落科学性与外,还应该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考虑,在课程设置上如此,在办学方向也应该如此。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服装的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会需求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向进行修订和补充,这样的教育方法和体系才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过程中不断壮大。因此加强品牌服装教学理念的深入,是服装教育打破传统文化思想,面对信息化、现代化商品市场的明智之选,也是今后服装设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养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品牌服装”教育建立的思路

(一)确立服装商品化教学的理念

在品牌服装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明确阐述服装商品性的概念,由于品牌服装是工业化的产物,它具备了商品的性质和内容,在品牌服装设计的教育中不明确服装的商品性和内容,就无法对品牌服装有一个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那么围绕着品牌服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有着缺憾和局限性。围绕着品牌服装商品性的特点,确立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通过对品牌服装商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了解服装在具备有艺术性的同时,又是实用品,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品牌服装中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关系问题。

(二)建立市场为导向教学方向

现在的品牌服装消费的市场突出了层次性和差别化,顾客消费心理的差距也在加大,并且进一步向多重性格多元化发展。顾客的购买决策可能受到品牌、质量、设计、功能的影响,也可能取决于价格、促销、广告、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市场的变化,现在的服装设计教育中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当学生面对纷纭的现代消费市场,就会无所适从,所有的理论经验都无法运用到实践工作者中。因此,培养学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方向是培养服装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四、“品牌服装”教育体系的定位

(一)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

尽管品牌的消费市场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它所反映的必然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在品牌服装教育中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原因。尽管由于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和传媒的数量和速度日益加快,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受到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就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够了解消费市场各方面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服装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把握了这些因素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驾轻就熟的进行设计,并为今后的设计进入市场,得到市场的认可,确立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对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认识

中国的服装在经历了20年的艺术服装教育之后,企业面临的不是以设计人才为主要需求的供需矛盾,很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理论经验和实际经验的,对现代市场经济营销模式和企划有全面了解的服装人才。在很多服装教育者眼中这类人才的培养,似乎和我们没有很多的关联,他应该更偏重的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内容。但是,由于服装所体现的实用性和艺术品双重属性,因此它的商品性本质和其他的商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对服装的商品性和艺术性,有着双重了解的服装设计人才,和对现代市场经验营销模式有着明确认识到人才,才能够在进入企业后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效益。那么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问题,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增加有关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培养具有服装设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

(三)提高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能力

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就是把企业文化注入品牌服装,使顾客面对一个品牌的时候,能够认识品牌背后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品牌就可以体现出他的个性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品牌和企业文化的结合,使消费者了解到了企业为品牌承担的一系列承诺和保证。在品牌服装教育中,渗入对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思想的培养,可以为一个企业创造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这为中国的品牌服装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保证,为建立良好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知名品牌,再创中华服装辉煌的明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们服装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作为培养高素质、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服装设计院校,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瞬息万变的服装设计市场,在今后服装设计的教育中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如今的时代,已从传统的资本时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品牌服装已成为服装设计市场的新视点。我们应该从过去20多年的中国服装院校发展历中,深刻地认识到,服装设计的教学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品牌服装设计为理念的培养目标,才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壮大,现代服装教育就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6篇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众多 跨国公司 纷纷采用“外包”的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生产制造配套企业。在此背景下,“贴牌”成为了

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项目的服装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冲在了最前面。而温州——中国服装业重镇,在 经济 全球化和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的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轻工制造业基地发展的经验,充分利用了温州区域发展国际轻 工业 制造的优势和条件,在轻工业制造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温州的服装企业更是利用加工优势、 成本 优势,着眼于先作oem,很快的将精力转向了为国内外品牌服装做贴牌的生产经营中。

但是,随着全球化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制造型企业、行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 环境 也在不断变化,贴牌模式对于我国制造型企业长远发展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温州服装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贴牌模式中的委托商可以对制造型企业施以控制,既截断其下游渠道,又抑制其自身的研发热情,最终使制造型企业丧失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和开拓自有品牌的动力。因此,贴牌模式在给温州服装企业带来大量好处之后,也让企业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就此看来,温州服装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谋求长远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  贴牌概述

2.1  贴牌的含义及其类型

“贴牌”一词,其实是企业界对于“替人生产,然后贴上人家的牌子进行销售”活动的一种简称,它属于企业众多外包模式中的“委托型业务外包模式”。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这类活动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原始设备制造)模式、odm(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ing原始设计制造)模式、dms(designmanufacturingservice设计制造服务)模式和ems(engineeringmanufacturingservice工程制造服务)模式[1]。其中 oem模式是学界和业界最为熟知、也是我国企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贴牌模式。它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或产品配件,原始设备或者零部件和品牌都是外包商的,亦称为定牌生产或代工生产。

20世纪 60年代,欧洲就已建立 oem性质的行业协会,1998年 oem生产贸易额已达 3500亿欧元,占欧洲工业总产值的 14%以上,oem已成为欧洲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日本企业是最早采用国际 oem生产贸易形式的,印度通过 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 计算机 软件出口国,我国 台湾 省则是全球 pc机最大的 oem基地。美国耐克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 20亿美元,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在牢牢控制品牌的基础上,耐克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和 营销 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格的 oem厂商组织生产,成为目前世界上 oem经营的成功典范。

2.2  oem理论的演进脉络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贴牌模式,oem的实践发展得到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其基础理论大致有三个:资源基础论、动态能力观和价值链理论。

oem的基础理论之一:资源基础论

源于彭罗斯 (penrose)的资源基础论认为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 ,企业的扩张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出发 ,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 ,而且这种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 ,受到时空的约束。因此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于其擅长的环节 ,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不应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在这一理论的 指导 下 ,企业发生了分化 ,一些企业成为专注于研发、 市场 运作和品牌推广的品牌厂商 ,另一些企业则集中于制造环节 ,成为品牌厂商的供应商 ,两者建立联盟伙伴关系共创双赢 ,已是现代 企业战略 管理 的重要趋势[2]。

oem的基础理论之二:动态能力观

作为 市场 机制的补充,企业组织同样也是一种价值创造机制 (moran) ,企业价值创造所依赖的平台是其拥有的各种能力所形成的能力体系。因而 ,企业被视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体。动态能力观认为 ,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于整个能力体系当中 ,而且 ,在动态复杂的国际市场 环境 中 ,建立在原有能力体系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 ,这就要求企业在动态 管理 中进行能力利用和能力构建 ,这两个过程要求企业挖掘优势 ,加强整合能力 ,并最终落实到“归核 ”战略上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分化与 oem的进程[2]。

oem的基础理论之三:价值链理论

波特认为 ,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 ”中 ,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 ,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 ,是企业在这些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 ,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 ,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 。并且 ,在全球价值链中 ,产品设计能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生产是价值实现的载体 ,市场行销是价值实现的最终形式。一般情况下 ,在价值链上的 oem双方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有利于价值创造与实现 ,能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降低市场风险。在价值链上 ,供应商所制造的产品必须符合品牌厂商的要求 ,品牌厂商所销售的产品必须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是一个前端市场与后端市场不同分工的产物 ,这也是在现代成熟产业中的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所致;专业分工的结果是 oem双方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 ,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2]。

基于上述三个基础理论,oem模式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在温州,大多数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的企业,受制于创造品牌的资源基础太薄弱,凭借温州服装企业先进的设备优势,放弃自营品牌,改为全世界的品牌服装做贴牌加工。被业内称为“贴牌老大”的华士服饰公司,是温州创业最早的企业之一。在温州男装声势浩大的“造牌”背景下,华士公司较早引进了温州的第一条高技术水平的西服生产流水线,建立了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最早选择了“贴牌加工”这条路。华士服饰公司信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2007年全国服装行业300强中,华士销售额排名第60位,利润排名第48位。华士公司创出的“贴牌加工效应”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竞争中,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企业品牌的最佳赢利点。回避品牌大战,像华士公司这样将赢利作为最佳经营目标的温州服装企业,很快在贴牌加工领域中赢得了大量回报。有 统计 资料表明,温州制造的西服,已占全国市场销量的80%,许多选择在中国加工产品的国际品牌,其西装、夹克、休闲装、西裤等品种,几乎全在温州制造。

3  温州oem服装企业现状分析

3.1  温州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具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519. 16亿美元,贸易顺差506.12亿美元,竞争力系数为0.97,说明中国服装业具有充分的竟争优势。国内企业与海外公司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如品牌、特许经营、合作合资、oem合作等,目前己有500多个国际品牌以属地生产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温州服装为温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温州服装业现有企业近3000家,产值超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10,其中年产5万套以上的西服企业200多家,分别在鹿城、瓯海、龙湾、瑞安、平阳、永嘉等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各类专业生产基地。服装业在该市 经济 发展中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值占全市比重达15%,成为名副其实的传统支柱产业[3]。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自己品牌的贴牌加工企业。

温州服装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几乎都是靠加工起家,贴牌生产的风险低,起步较容易,因此成为他们进入市场的捷径。进入了品牌时代,随着温州服装企业质量和加工能力的提高,低风险的贴牌加工被纳入许多企业发展的计划之中。目前为止,温州已形成比较完整的 社会 化分工体系,在市场越来越被大品牌占据的现在,做贴牌加工也成为当地服装企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依据温州 oem厂商参与oem合作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合作形式:

第一种方式:oem厂商具有良好的生产加工能力,但基本上不具备开发能力,根据委托方的要求 (款式设计、加工标准、选配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生产。合作过程比较简单,通常包括寻盘、报价、确认报价、打样和封样、签定 合同 生产、验货、出口等过程。在整个过程中,oem厂商的工作仅限于制造加工,不需要了解市场动态和新产品开发的动态等,委托方承担着全部的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双重任务。温州几乎所有小型服装企业都选择了这一合作形式。

第二种方式:oem厂商配合委托方进行产品的部分开发工作, 这种开发多集中于面辅料的选择采购、加工工艺的推荐及确认等,并按由委托方根据市场状况确认的定单进行生产。合作过程相对变得复杂,在第一种合作方式的前期增加了委托方提出产品开发思路或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以及承作方选择相应的布料并制作成衣实样两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承作方参加了委托方的研发工作,并关心新产品开发的动向。温州大中型服装企业大多运用这一合作方式,如丹顶鹤、乔顿、华土等有影响力的温州服装企业。

第三种方式:oem厂商对市场、产品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开发出一定的设计和产品,供委托方挑选。委托方一般会通过试样和推广过程,双方商议最后确定定单生产。合作包括:承作方进行产品开发并推荐 给委托方一委托方选择并试样一承作方打样并报价一委托方召开定货会,收集信息一双方多次沟通确定大货样一委托方确定定单, 双方签定合同生产等过程。期间,oem厂商广泛地参与市场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这种方式要求oem厂商有一定的款式设计能力甚至是品牌运做能力,目前,温州“森马”集团正涉足这一领域。

在经过贴牌生产而使自身发展壮大后,温州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目前,全市有45个品牌达到国家质量最高等级标准“优等品”;拥有

3.2温州服装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生产经营全球化的加快,服装业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和批量比较大的生产环节向

目前,温州服装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类:

第一.随着温州 经济 的发展,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大大提高,这些都给服装的生产成本带来压力。温州原先最引以为豪的制造优势正逐步消失,直接带来的后果是竞争力的衰退。温州服装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却没有及时跟进,大部分还是生产低档次的产品。

    第二.设计能力、 市场 营销 能力的欠缺是目前温州服装业面临的难题。温州服装的设计投入普遍少于广告投入。比如“报喜鸟”,其每年投入的设计费用只相当于广告投入的60%。虽然一批设计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像夏梦、庄吉、法派等,会在设计和营销两头花大力气,设法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成为营销型企业,但更多的本地服装企业可能因自身品牌越来越弱化,变成专门承接加工的生产型企业。

    第三.温州的服装业,除设计能力不强,还面临专业人才缺乏、培训滞后等问题。“温州不缺老板,缺的是各个专业层次的经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温州服装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四.国外品牌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脚步大大加快,温州的服装业缺乏竞争优势。国外品牌与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将从设计、面料、工艺、品质、价格、服务、 文化 、店面、客户 管理 及广告等方面复合展开。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国家,其服装产业已历百年,设计开发、品牌价值、贸易信息等远远走在我们前面,占据着高端和大部分中端市场,近期内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中、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竞争也更加激烈。

    第五.目前人民币兑美圆汇率已经突破1:7的整数关口,而且人民币在未来预期还有较大升值空间。这对于和海外委托商以美圆为结算货币的温州oem服装企业来说,以往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由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温州3000多家服装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00家)2007年在洗牌的拐点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加工为主的服装企业,去年定单骤减,企业失去了主动权,陷入困境,而部分主攻销售的企业由于突破无力,又回到已经不堪重负的制造队伍,而众多企业小而全的局面依然存在,因为缺乏自身的差异化特色,难以突显竞争力。

3.3  温州服装企业分类

根据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以供出口。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运用到温州服装行业来看,温州拥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在于:加工技术能力、 人力 资本、服装设计水平、产业集群化带来的第一手行业信息等。

通过整合上述要素禀赋,可以将温州服装企业大体归为三类:a研发(服装设计水平)型、b制造(加工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型和c市场(信息)型,各类型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要求各不相同。再依照之前的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我们认为,经营重点居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贴牌”与“创牌”的战略选择上是不尽相同的。

a类研发型。研发能力对于制造型企业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企业的研发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还取决于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动态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研发技术能力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对于企业拥有自有品牌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

a1:制造型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a2:企业产品研发的技术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a3: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腾旭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看中了品牌的价值,就着手朝着品牌打造的方向发展,专门请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为公司设计开发服装。该公司特地花了300万元专门聘请一位韩国服装设计师为他们设计产品。如今他们已经收获了品牌所带来的高额回报,公司仅仅在自有品牌出口这一项中,一年就能创造一个亿的产值。

b类制造型。有一定生产技术的企业专注于制造环节,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在规模 经济 效应的作用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将不会局限于满足自己已有的 市场 份额,而是设法向外部输出剩余的生产能力。因此,不论这类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为了尽可能地消化掉生产能力,它们往往会选择做“贴牌”。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于选择做“贴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

b1: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

b2: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做“贴牌”。

b3:企业的生产流程 管理 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

b4:企业的生产 成本 控制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

报喜鸟集团为争取国际名牌服装贴牌加工,先后用了三年时间,除了在生产技术工艺品质上按照国际品牌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外,还在企业 环境 、员工福利等方面,按照国际环保等要求进行了改造,最终成为英国玛莎公司的唯一指定加工点。报喜鸟则将原来的自有品牌经营压缩到了很小的比例。像报喜鸟集团这样,为赢得国际品牌加 工业 务,把精力集中在装备技术改造上,把精力用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上,使整体竞争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c类市场型。制造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抢占一定的份额,需要培育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选择进入行业价值链的下游,是否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拼杀。一般来说,市场开拓能力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主动建设销售渠道、寻求最佳的广告宣传途径来逐步开拓自己的品牌。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对于拥有自有品牌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 c:制造型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森马和美特斯邦威是温州服装界里做市场 营销 的佼佼者,他们以休闲服饰为主,请当红明星做代言,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并有者良好的品牌声誉,因此,他们主要从事自有品牌经营。

4  调整温州oem服装企业的经营思路

温州 的oem服装企业已经占了温州服装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作为国际分工深化的产物 ,已是不可逆转的 历史 潮流。总体而言 ,oem这种方式优点突出:一是经营风险低;二是进入门槛低 ,投入少、见效快;三是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当然 ,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主要是生产的稳定性差 ,难以自主控制自己的命运 ,缺乏发展后劲 ,更重要的是获利较小。所以不管是属于哪一类型的温州服装企业都应该在权衡 oem利弊的基础上 ,调整企业的经营思路。

4.1  走向 odm和 obm

一般认为 ,以往的 oem经营方式的代工企业只是乐于赚点加工费 ,居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代工企业如何从后台站到前台 ,跳出单纯代工的微利宿命 ,以及 oem的双方如何面对共同的客户 ,这是 oem发展的根本问题。从品牌视角看 ,则是从 oem向odm直至 obm发展 ,做 oem与品牌战略兼容。服装企业同样可以照此思路发展。在温州由于产业发展时间早规模大,积累了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相结合,依托委托商的品牌运做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原始设计制造商odm (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和原始品牌制造商obm (originalbrandmanufacturer)在国内外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牌企业 ,比如 ge、nokia、philip等等。应该承认 ,代工企业的品牌和设计能力同老牌的 跨国公司 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在合作过程中 ,代工企业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既夯实了制造环节的软件与硬件基础,更了解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经营惯例以及通往国际市场的渠道 ,为代工企业自建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

从 台湾 宏基、中国格兰仕、韩国三星、美国ibm等公司的经验来看 ,做品牌与做 oem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做品牌或者 oem风险都较高 ,做品牌与 oem并行不悖则可分散风险。代工企业通过 oem战略联盟 ,可打破外包业务所造成的代工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隔阂 ,了解市场 ,增加研发投入 ,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 ,提高产品以及工艺的开发与设计能力。通过重新定位 ,代工企业从 oem地位升级到原始设计制造商 (odm)乃至原始品牌制造商 (obm)。代工模式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了既做品牌又做 oem的两条腿走路战略 ,即使终生代工也要创建自己的代工品牌[4] 。

在温州服装业普遍采取外包业务的激烈竞争环境下 ,自主品牌和代工同时并举可以分享产能和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完全集中于某种业务活动不会好于 oem、odm和 obm模式同时并行的业务活动。保持自主品牌业务比之完全代工 ,优点在于企业能够亲自感受和接收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市场信息 ,这有助于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活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调整。做 obm还可在市场上推出自主品牌产品 ,向寻求外包业务的企业发出具备产品研发与制造代工能力的信号 ,以便接到更多的代工订单 ,从而给代工企业学习、吸收和创新的新机遇。

4.2  融入 scm

“未来的 市场 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英国著名物流专家科里思托佛对供应链战略给予如是评价。在供应链思想的 指导 下 ,欧美日的大企业纷纷变革传统的生产模式 ,把与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建立联盟伙伴关系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尤其是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后 ,外包协作已成为国际著名服装企业改革传统经营方式的战略手段 ,不仅大企业在利用 ,中小企业也在利用 。外包协作俨然已成为一种迅速崛起的经营方式[4]。

在这一背景下 ,积极地承接外包业务 ,努力融入 scm已成为 oem厂商经营的新战略。如温州品牌“夏梦”与意大利品牌“杰尼亚”合作,前者成为后者的供应链伙伴,加速了“夏梦”的品牌国际化进程。再者,温州的“法派”与日本“伊腾忠”、温川的“华士”和美国“lee”、温州的“报喜鸟”和意大利“玛佐托”的合作,不仅表明温州服装的技术水平己得到国际名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温州制造”已融为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 oem厂商而言 ,争取成为名牌大公司的供应链成员 ,已是 oem经营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他们力争从 oem业务中积累经验 ,向 oem伙伴学习 ,构建学习型组织。一般说来 ,成为名牌公司的 oem供应商 ,企业在持续获得采购订单的同时 ,还会得到名牌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组织和质量 管理 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为其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开拓新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为“夏梦” “法派” “华士” “报喜鸟”等温州服装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他们在委托商上学到的东西对于他们发展原有的自有品牌有很大好处。众多 oem 厂商可以在融入scm经营中努力学习和提高 ,制造技能精进 ,使规模迅速壮大 ,实力不断增强 ,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成为行销全球的 odm或 obm。

4.3  迎接虚拟化浪潮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突破组织的有形界限 ,虽有生产、行销、设计、 财务 等功能 ,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 ,而是借用外部力量、整合外部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4]。

森马和美特斯邦威是较早进行虚拟化经营的服装企业,他们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没有自己的工厂,将全部加工方面的环节交由其他工厂完成,自己只进行款式设计和市场销售方面的增植环节。这样,他们的管理视野大大拓宽 ,资源运筹的外延也从企业内部伸展到外部 ,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 ,从而可以使各种优势互相集成 ,催生出更加强大的综合优势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 ,虚拟经营基本上有五种形式:虚拟生产、虚拟共生、虚拟策略联盟、虚拟销售网络、虚拟 行政 部门。虚拟经营的最初形式 ,是外包加工的虚拟生产。对于温州c(市场)型企业来说,虚拟经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创造了品牌 ,企业却不拥有生产线。这使得企业不同产品的调整 成本 很低 ,可以很快地反映市场的变化 ,专注于设计、行销的规划 ,创造企业高弹性的竞争优势。当前的虚拟化浪潮风起云涌 ,企业的虚拟经营在创造自身优势的同时 ,也实实在在地创造了oem市场的广阔空间。不管虚拟 经济 如何发展 ,oem在制造环节极大地支撑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却是永远“不虚 ”的。实质上 ,虚拟经济的发展演进也就是 oem的拓展与延伸。

5  拓展温州oem服装企业的经营渠道

5.1  针对a型和c型企业

第一,完善市场销售体系,加强与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的合作

以前,很多服装企业对经销商采取寄卖和月结方式,结果不仅库存增加而且呆帐增多,造成严重亏损。目前,企业开始尝试品牌的销售运作方式,在各大城市寻求加盟商,卖断商品,协助他们开店,培训悄售技巧,成效显著。温州森马就是较为成功的一例,而且该企业还召开全国商会议,与385家商建立“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配送中心,完善企业的配送m络,提高对·零售商的配送服务质量。

第二,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 市场 的快速变化,供应链的运作重点逐渐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服装业也是如此。品牌服装企业可以考虑将服装加 工业 务外包,将运作重点转移到品牌运作、服装设计和销售网络建设,形成自己的核心竟争力,构筑简洁供应链。如温州森马的虚拟化运作方式。

第三,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构筑灵敏反应型供应链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加强合作,通过“做大市场”这一利益共同点,及时沟 通信 息,协调生产计划,保证供应及时,物流通畅。

对于服装品牌经营企业将加工业务外包的情形,服装生产厂家也属于供应商,而且,是品牌经营企业最直接的上一级供应商,两者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与服装加工企业的合作尤其重要。双方应该共享pos信息,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面料供应商,服装企业不能只限于在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供应商合作,并且需要针对面料环节较为薄弱的情况,提供一些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如资金支持、市场拓展等。

第四,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企业需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如采用服装cad系统进行设计和生产,建pos系统掌握销售信息,利用edi传输报文等。在这些硬件基础上,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咨询,引进先进的 管理 软件,开发适合本企业运作实际的管理系统。

第五,对接国际知名销售集团

目前令大部分温州服装企业尴尬的是,温州服装全国大商场进不了,小商场进去划不来,因此如果温州有多家企业进行优势组合,再寻求和诸如itat集团(港资大型国际品牌服装、百货经营企业)的合作,专门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itat在全国布有600多个网络,大的网络有一二万平方米,对接itat是一条发展捷径。

温州服装企业之间也必须优势互补抱团突围,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大型销售集团,必须有长期的规划性,同时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乃至发展为上市企业。

5.2  针对b型企业

作为一种长远战略目标,发展自有品牌是必须的。但是企业的发展是呈阶梯式的。目前,我国企业现在还没有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的资格,必须看到,oem的市场确实存在,可以说,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企业界有句老话:“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合作总比不合作好,少一个竞争对手就等于多一分竞争力量。通过与知名企业间的oem合作,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培养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 营销 能力,为企业自有品牌做踏板。

oem是一种权宜之计,企业如果不具备自己做市场的有利条件,不妨先把oem作为一种主要经营策略来对待,至少可以把它与“自己做市场”、“做自己的品牌”放在同等地位来并列实行之。企业不应该轻易放弃或拒绝oem。一般说来,做市场要比做产品难度更大。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组织上己经相当专业,一个企业的技术开发模式己经习惯于产品的生产,并且己经形成了产品的生产优势,不妨发挥生产特长,暂时先将oem作为一种经营战略来从事。通过oem层次的提升来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

oem模式向自有品牌的转变可以通过odm这个中间衔接模式来完成。oem竞争的要素是品质, 成本 ,交货期;odm是则是设计能力,品质,柔性。在oem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市场能力等,使企业的软件 环境 和硬件环境达到。odm生产的要求,以实现oem向odm的生产模式转化,为企业自有品牌作衔接.

成功的自有品牌企业要重点抓住研发和市场。可以说,创立自有品牌的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对研发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把控,因此,创立自有品牌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拥有超出竞争对手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对于温州中小服装企业来说,oem正是一条可以借机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获得市场营销能力的可选之路。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建立自有品牌是许多温州服装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各自的起点不同,在各种能力上具有差异,因此达成这一目标所要经历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对于温州当前的众多服装制造企业而言,选择“贴牌”抑或“创牌”战略时,当然需要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变化、产业链变迁所带来的威胁和机遇,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对“贴牌”战略的选择必须根据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状况来确定,同时还要清楚战略选择的动态性,需要紧密关注相关要素的变化。换句话说,那种简单地认为“贴牌”是一种过时的战略选择,温州服装企业应该摒弃“贴牌”,迅速树立自己品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要注意的是,选择任何一种战略模式的企业都必须要对自身的综合能力加以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各项能力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有力的支持,确保战略选择和战略转型的顺利实现,推进温州服装企业的持续成长。

事实上,以生产制造为基础,向行业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创建自有品牌是温州服装企业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展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进入行业链的上游,进而建设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立足于制造环节,大力培育自己的市场能力,向下游的市场环节延伸,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正因如此,当前国际上的“贴牌”趋势已经开始从 oem、odm向 dms和 ems的转化,并发展到了 obm(ownbrandmanufacturing)的崭新阶段,它要求制造型企业不仅进行深度的产品制造活动,还拥有并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这种逐级转化的趋势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推动着制造型企业的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  尹祚华.国内oem企业的品牌战略研究.南开大学硕士论文.20050601

2  姚钟华 张涛著.oem与加工贸易管理方略.广州 : 广东 经济 出版社, 2002

3 林万乐.温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前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901

4  裘戈锋.我国服装企业的经营战略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00501

5  s.illeris, [j].new oem and export division,acr news,vol.jun no.sup,2007(5)

6  伊恩.本, 吉尔.珀斯著 ; 陈瑟译.外包制胜 : 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竞争优势.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7  吴卫刚.服装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8  王革非编著.服装 企业战略 管理.北京 :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9  郭燕编著.中小服装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北京 :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10  金勇兴著.温州企业集团发展研究.北京 :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11  谭月.中国企业品牌发展路径研究——以oem为基础.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60101

12  陈乃启.温州国际轻工业制造基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1

13  于而立.温州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00301

14  胡永利.外贸服装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及优化研究.华北 电力 大学硕士论文.20060510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design unit in the survey and design experience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reform in recent years, after the generally promot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nterpris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enterprise culture understanding of unit of depth and systematic,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enterprise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effect is not ide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terprise; Enterprise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系统认识企业文化理论,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本质,然后正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工具方法。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先从系统认识建筑设计企业的特点着手。

一、建筑设计企业的特点

1、建设工程质量现状

建筑设计责任重大, 科技含量高, 专业性强, 因此要求设计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水平、责任心较强。按照建筑企业资质的不同, 设计企业的骨干要求也分别有质和量的规定。如《建筑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中规定甲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8人、8人和10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均不少于3人”,乙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6人、6人和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均不少于1人”。丙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二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3人( 或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1人)”。基于上述原因, 设计企业的人员要求高, 较难挑选, 特别是骨干注册师欠缺,人才很容易流动,给人才的引进、保留和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

建筑设计科技含量高,专业性、时间性强,设计收费是按建筑工程的类型和面积计算,因此建筑工程不同的类型和面积收费就不同,因而设计人员的分配按工作量计算,也不同于其他产业。现代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的时间要求急,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班加点,再说建筑工地随时有可能要求设计人员现场服务,因此设计企业的工作纪律也有些新的要求。随着新材料、新科技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规范的经常变化,设计人员的学习提高继续教育等,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二、企业文化对建筑设计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沉积下来,用来指导企业经营决策为,为企业员工所认同并纳入社会评价范畴的理想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参加《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认为:“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企业文化目前已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在建筑设计企业中尤为如此。企业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生存发展的标志,承载着企业信誉、经营实力、经营价值观等诸多内容,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打造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应当是我们思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客观上说,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建设在认识和推进力度上,与其它行业很难相提并论,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企业品牌的名称、品牌价值、品牌形成过程、品牌内涵等方面,与其它行业的品牌有着很大的区别。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品牌对

建筑设计企业已变得十分重要,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建设的任务也变得十分突出。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结合是否紧密,将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建设持续化、优质化的关键。近年来,建筑设计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但大多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是应时应势而做。如何让企业文化深入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打造企业品牌服务?应采取什么途径和方法,去提升、挖掘、发挥企业品牌价值?这是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题。从企业文化层次上去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在建筑设计领域,有一些错误的观点,一是把建筑设计企业品牌简单化,片面地认为只要设计出有影响、投入大的工程,企业品牌价值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企业品牌如果离开了企业文化的支撑,这种品牌是苍白的,或者说是难以持久的。二是把建筑设计企业品牌抽象化,认为企业品牌是少数领导考虑的问题,和广大员工关系不大,和企业文化更是毫无关系,这便导致了企业品牌的目的定位不明确、不清晰,当然也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因此,如何把企业品牌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关键。

三、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优化管理,规范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领导、控制与决策的行为能力,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管理能力的提高。建筑设计企业相比较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来说现代化制度建设速度较慢,企业间的管理能力差距较大,管理结构不甚合理。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具备其他企业管理的共性,目前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是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设置合理的部门分类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相当一部分建筑设计企业没有或盲目制定了发展战略,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风险系数较大的管理决策。无论是专攻某一领域还是投融资带动整体发展等一些战略的制定,首先是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及国内外形势分析的,在此基础上仍需进行专家论证并获得修正。简洁高效的部门设置是保证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的部门设置是不同的,要合理设置部门分类一要考虑划定的职责范围;二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比如建立国际事务部、合约部、信息化管理部等等; 三要根据企业实力和专业决定依据建筑设计分工进行部门分类设置的细化程度,比如是否建立设计部、市场部、公关部等等;四要根据发展战略确定部门存在形式,是以总公司部门存在还是以子公司形式存在等等。企业文化不是一些口号,也不是单纯的文化建设,而是在企业战略规划指导下和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目标、企业标准、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背景有其行业特殊性,表现在企业生产以项目为中心,工程分类和标准多, 人员来源复杂且流动性强等方面。根据这种背景和特点, 建筑设计企业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领导层要从意识上重视并学习理解企业文化; 研究层要紧紧抓住自身企业的优势和特点, 吸取其他企业相关建设的精华, 提炼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 实施层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实施企业文化所覆盖的内容, 一定要避免口号化、表面形式化和盲目跟从。

2、重视技术, 提高质量,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获得员工认可的保证。市场认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后,对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户对企业产生信任并对其品牌进行追随的首要条件是建筑设计企业能提供质量上佳的建筑设计作品。质量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成败的重要支撑, 技术是提高质量的一个手段,还是企业品牌竞争的重要指标。没有质量和技术就没有市场, 就失去了竞争力。建筑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包括单项优势、短期优势、机会优势、做大优势和借外优势,更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能与资源互动的体系而存在的, 技术和质量就是这种体系的外在体现。建筑设计企业要依靠技术和质量使企业内部员工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3、重视信用, 提高企业信用度。信用即是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提升的重要标志。信用既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反映企业与企业间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必须遵守的伦理和行为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度是企业产品或者服务获得顾客持续认可和追随的重要指标。对建筑设计企业来说,信用体现文化,文化保证信用,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协同体。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统一的信用体系已经被打破,但新的信用制度与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种形势下政府、企业、顾客和监管部门任何一方的失信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市场上的信用问题,我国正加大其信用体系建设,并试图建立全国性的建筑设计企业信用档案。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一方面要做好自身信用建设,这包括树立信用意识、严格执行合同、避免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合作方的信用评估,建筑设计企业应该建立自己对合作方的信用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丁洪斌,王从远.建筑企业品牌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建筑经济,2010,(04) .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品牌设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文化创意

两岸高等院校之间频繁的教育互动日益体现出组织性、系统性和模式多元化的特点,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分模块、分阶段、递进式培训,旨在提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聚焦培育一大批骨干教师。2016年暑期福建全省组织60多位高校教师参与台湾省世新大学、万能科技大学、成功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等高校研修活动,这些高校拥有极具职场气氛的教学环境、紧扣产业特色的专业设置、融合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三大优势,为海西一线的职技院校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参照。

1.闽台两岸高职院品牌设计的实践教学演变

现代意义上的品牌设计发端于20世纪初,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发展阶段。现代职技类大学体系建设是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第二条高速公路,融合地域产业的特色化与国际化是两岸高职院校设计实践教学共同的发展方向,而长期以来的“文凭主义”和重文轻术的思想,“重设计、轻品牌”等教育理念,致使职技类院校教育倾向于普通化和过量的同位性人才,延滞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2009年,中国台湾地区面对品牌设计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颁布了《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培育优质专业人力》的文件,强调“充分展现务实致用精神”“强化产学紧密实务联结”,并提出:将地方传统艺术和企业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开设学生校外实习课程;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评价机制等。发展至今的中国台湾高职院校品牌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清晰的理实一体化教育特色,即理论融入实践,实践结合传统的、区域产业的优势资源。

2.影响品牌设计实践教育发展趋抛的新兴产业、新形态和理念

品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趋向没有唯一尺度、标准和模式,差异化是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相较于以研究型为主的普通大学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应首先明确“应用与创新型”的定位,即是指:运用成熟的设计方法、设计原理,去发现和解决现实存在的设计问题、服务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介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之间,具有工艺传承型设计、科技创新型设计、服务型设计和策略研究型等四个主要特点。

品牌设计将在创造企业的未来价值方面愈发明显地发挥驱动作用,它研究生产商和目标消费群之间关于如何定义承诺与品牌含义之间不断优化的过程,主要包含了品牌理念、产品的命名、包装、标志、广告等设计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和标准化视觉设计,使品牌信息的传达方式具有更强的整体性。随着我国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品牌设计实践与教育的发展视野趋向全球化,兼收并蓄中、西方艺术文化新理念作为后台驱动。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具有以演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包含浓厚地方文化特色和美学特征的乡土美术为“源”的实践精神。调查显示: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建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共计36所,28个专业方向。其中,开设平面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的院校25所,动漫设计方向的19所,室内设计方向的14所,产品设计方向的10所,影视动画方向的7所,包装设计方向的4所。与品牌设计相关的此类专业既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实用性的价值,又倾向于重复、粗放的发展,反映出专业设置理念缺乏品牌特质的塑造意识,并迟滞于时代主流。

在推进文化创意和O计服务的趋势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已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发掘与提升制造、农产、旅游和数字内容等产业特色优势,是品牌设计实践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创意性工作的本质是依托一批智力、才能、风格多样化的人才,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虽有领域之分,但紧密的创意小组是常态,小组成员共同组成不分彼此的“大脑集合”。品牌设计的实践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关系紧密,前者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广阔应用空间和市场需求,而后者需要大量的优秀设计专业人才。

3.提升实践教育成效的应对措施

(1)结合区域内产业特点的课程设计,并与企业建立互动机制,有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创业机遇,增强品牌设计的实践热情,拓宽创意维度和运用理性的管理经验。品牌设计具有专业知识的独立性和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一方面要前瞻性地论证课程(图形设计、字体设计、VI设计和广告设计等)的基础性和课程之间的黏度;另一方面构建较为系统的、固化的课群体系,如品牌策略课群、品牌视觉设计课群、品牌营销与传播课群。

(2)高职类品牌设计教育步入深化改革与加强监管并举、规模扩张和设施升级并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并行的新阶段,需深化“职业切合度和创新性”的实践理念,一方面紧贴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链延伸的需要,向高层次攀升、实现高位移动;另一方面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形成技能型人才梯度。专业的发展需基于当地产业特色、具有满足现代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条件和教育管理经验,有运用周边地缘性资源的机会等条件。例如闽南地区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和泉州华光职业学院,闽东地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电机电器、工夫红茶、线面、水果等产业群和奢族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潜质;闽西地区的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全省领先的紫金产业群和河洛、客家、土著文化资源。

(3) 品牌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单一方面的视觉美化与创意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品牌设计师需要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域,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发掘当地传统文化,融入中、小企业品牌设计为基础的实践教学,重在“宽基础、活模块”理念,综合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市场策略、潮流趋势、生活形态分析等多样交叉学科知识,培养整体意识上的控制与管理能力,以及从创想到实施计划,从多层的设计实践到最终的输出等所有工作环节中协调关系与运用资源的能力。OEM型企业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地市(县)区,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一定的区域特色,如闽东地区的电机电器、按摩器、工夫红茶等集团化产业,成为高职学生在校实训实践、毕业就业的优良港湾,有利于他们更快地从适应、认知到熟悉专业岗位的需要,贴近生活实际。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 优秀的品牌设计师既需要阶梯性的课程学习,也需要通过丰富的设计实践经历、专业知识的累积和日常体验培养出一种品牌化的设计意识。福建省高职院校品牌设计实践教育,迫切需要把握时代先机,立足于市场实际发展形势,回应新经济体系所催生出的新需求,构建适应当代中国企业品牌化形势的实践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品牌工业设计论文第9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品牌

品牌传播在创意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艺术化,体现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创意、个性、审美、精神与体验等。这种趋势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要使品牌传播活动充分体现创意精神;另一方面,要通过设计来创造独特的消费体验,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消费和服务品牌开始了与艺术设计的联姻,虽然两者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当下的社会中,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常态化。

一、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的概念简析

当下对艺术设计的研究,首先是将它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概念。20世纪初期,伴随现代主义运动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与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逐渐成为设计的独立分支,并统称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日常生活服务的创造,需要同时具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设计对象从衣食住行到空间环境,涉及从产品到服务,再到体验,以及生活方式各方面。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通常以达成某一个整体商业目标为出发点,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团队合作。在商业语境中探讨艺术设计问题,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品牌及其营销传播领域。品牌的存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及中国的商周时期,最初用来识别和保护物品。后来,广告、商标制度、传播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发展与结合慢慢丰富了品牌的内涵。品牌传播是公司就自己出售的品牌,直接或间接告知、说服、提醒目标受众的一切手段,也是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某种特定认知和形象,建立某种关系为目的的一种导向,因此,品牌传播实际从产品设计、品牌设计、商业模式设计、营销传播到消费者体验,贯穿于整个品牌价值的产生过程。品牌最初并非作为独立的学科被关注,而是依附于广告学理论及实践,广告一直是品牌传播策略的核心;同时广告设计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广告这一交叉点之外,品牌传播的所有内容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对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认清两者对彼此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推动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在学科专业及实践领域的发展有一定价值。

二、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的共生关系

1.艺术设计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贝恩特•施密特和亚历克斯•西蒙森明确提出“将美感作为战略手段”,利用美学效果来创造品牌的竞争优势,将品牌塑造、识别与形象设计相结合,通过标识、宣传手册、包装、广告艺术设计手段,以及声音、香味和光线等美学效果设计来创造“记忆深刻的体验感受”。在品牌传播领域,对艺术设计理念及手法的运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19世纪早期,许多药物和烟草制造商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会给商品设计有创意的名称,如Panacea、RockCandy、WeddingCake等,并在出售的小包装上设计一些图形标签、装饰物及特殊符号等来吸引消费者。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繁荣也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商标、文字、摄影为主的视觉设计成为市场竞争和商业宣传的重要媒体。到19世纪后期,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倡导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美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大大推动了设计商业性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IBM、可口可乐、松下等大批经典的品牌设计。如今,在实践领域,艺术设计作为品牌传播手段的运用更加多彩而富有想象力。2015年,新兴品牌滴滴快车与阿根廷知名摄影师EstebanPastorinoDiaz合作,以“城市再发现”为主题概念,邀请摄影师打造一幅北京二环的巨幅画卷,引发话题讨论,再利用微信平台吸引用户参与,将新锐的艺术手法与技术结合,实现了品牌的跨媒体传播与价值提升。此外,博物馆这一典型的艺术与设计场所也成为品牌传播其价值主张和个性形象的重要途径,如路易威登、GUCCI、奔驰、宜家、健力士等众多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从建筑设计到展品陈列设计,都是艺术设计理念与手法的极致体现。

2.品牌传播是艺术设计的动力源泉。商业目的作为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语境,已经成为“艺术世界”(art-world)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今,产品造型设计,广告与品牌视觉设计,销售和体验空间设计等品牌及其传播设计成为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发展和创新最大的动力来源。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传播技术的变革,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营销沟通理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企业形象识别设计(CIS)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CIS理论的推广运用对品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首次提出了品牌的传播活动要以系统和规范的视觉设计为基础;IMC理论提出“用一个声音去说”,将统一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以增加品牌无形资产。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品牌传播体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中也能看出艺术设计服务于品牌传播的趋势。受此趋势的影响,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与品牌开展合作,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20世纪3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邀请插画家海顿•珊布(HaddonSundblom)为其设计的风行全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与可口可乐、金宝汤罐头合作,分别创造了“这罐人人爱喝的可乐”“挤扁的坎贝尔汤罐”等著名的作品;进入80年代,沃霍尔与绝对伏特加合作,设计了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伏特加酒瓶;本世纪初,又诞生了村上隆(MurakamiTakashi)为LV设计的旷世奇作MonogramMulticolore系列,这些案例的成功不断激发着更多艺术设计与品牌合作的热情。

3.品牌传播是艺术设计传播的重要途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自己强大的传播渠道和完善的传播策略,艺术设计师能通过与品牌的合作传播其作品及理念。世界知名品牌MUJI,虽然取名为无印良品,但其产品设计与经营理念无不渗透着自然、简约、质朴的品牌形象,其在产品设计中积极与世界知名艺术设计师合作,凭借其鲜明的品牌哲学和设计文化,被注重生活品质和品位的人士所青睐。知名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深泽直人、杉本贵志等作为无印良品的御用设计师,在无印良品的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公众极大的认可。在2010年5月,原研哉和深泽直人在杭州举办“无印良品的理由”和“无印良品的可能性”的主题讲座,报名参加的人数大大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由此可见,凭借着品牌的风靡,艺术设计师们也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通过与知名品牌的合作而得以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中国的苗族传统刺绣技艺苗绣,通过与爱马仕合作的“苗疆故事”项目,以及2015年羌绣与植村秀品牌合作的“潮羌绣”项目,借助品牌的传播推广,让这些曾被公众和市场遗忘的古老民间艺术重新被关注。

三、研究建议

1.艺术设计实践要有品牌传播的策略意识和商业意识。设计艺术不同于绘画、戏曲、雕塑等以艺术家的个人动机为表达出发点,而是从达成某一项商业目标出发,当创造行为是服务于市场销售和商业利益时,现代艺术设计就变成了“为消费的设计”。2014年,日本设计师YoshinakaOno为每日新闻设计了NewsBottle矿泉水瓶,将报纸变成饮料瓶的包装,在日本每天买矿泉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就为每日新闻的传播开拓了新的渠道,瓶身上还特意印上了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在手机端读到最新新闻。作品面世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创意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了社会消费趋势,每日新闻的品牌现状、特性,项目的可延续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和商业效益,将设计的本质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设计专业技能训练更多地集中在作品表现本身,因此,艺术设计师习惯将重心放在设计作品的表现上,而缺乏策略性思考,其具体体现是缺乏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设计工作要在品牌或产品的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明确品牌的现状和将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很多广告公司都致力于提供品牌发展战略的整体解决方案及整合营销传播计划,一切的艺术设计工作都服务于方案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