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品德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40

品德教育论文

品德教育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品德教育论文第2篇

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使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讲给学生,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力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三、在物理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宁夏信息员陈哓东)""物理教学与德育""物理教学与德育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也还存在一些羞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

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样也有不少内容。如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消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科学家们对待事业,不追求名利,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

品德教育论文第3篇

人性本善,但成长的每一步都不能脱离社会单独活动,无时不刻的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的青少年作为新兴的一代,从小接受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冲击,不正的社会风气与错误价值观在身边无处不在。青少年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只懂索取不予奉献的自私性格。其次,现代许多九零后、零零后学生作为家中掌上明珠,接受过度溺爱容易养成理所当然的思想,认为父母创造好的条件和无私给予是应该的,不懂对父母的辛苦与付出感恩。再次,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学校在对学生正确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没有创造好的教学氛围,学校与教师重分数轻德育,在某些方面做出不正确引导。没有好的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通过教材渗透感恩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表现感恩的题材与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了对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授业解惑之恩、社会帮助关爱之恩。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通过思想上的理解与共鸣进行教学,耐心引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所受到的温暖与爱心。通过对思想品德教材中知识点与实例结合的授课方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将教材渗透于感恩教育之中。在讲授教材《走进父母》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请同学回忆与分享父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关心与汗水。通过学生的分享组织大家进行讨论,羊羔还懂跪乳,父母的养育是否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进行报答。

2.营造情境,广泛传播

教学情境的营造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深远。人都是有感情的,需要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流,融入社会活动,在这过程中接收来自各方的感受,都可以是感恩教育的真实题材。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营造社会情境,组织学生对参与过的社会活动中有着切身体会的现象进行讨论,以真实直观的体验明白感恩的意义。小时候在公交车有人让座,遇到困难有陌生人帮助,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所受到的关爱,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为他人座,帮助陌生人。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接收到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思想品德教学可以通过与时事结合,由教师搜集一些社会上具有代表性与针对性的实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与探讨,对学生喜爱的公众人物参与公益活动与事迹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利用多种平台,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其它课程中,也都有所涉及。例如语文教材中《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缇萦救父”、“黄香温席”,历史教材中父辈先烈为了民族大义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等。通过多课程的结实教育,更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创建多种平台,进行感恩教育。例如:在班会活动中选取“感恩”为主题,渗透感恩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堂,布置学生收集与感恩有关的小故事,为学生播放观看感恩题材电影,推荐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感受社会正能量等等。同时,还要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清楚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来自家庭的影响,并扫清障碍,两者结合做好感恩教育。通过多种平台的合理利用,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感恩”氛围。

4.组织实践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实践活动的组织,将学生感恩意识发展为实际行为。通过思想品德课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后,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将感恩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好学生。例如:布置学生参照某公益广告为父母洗一次脚,爱护地球响应能源节约参与“地球一小时”全球性节能活动,引导学生领悟课堂所学感恩的意义,发自内心的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父母亲情。其次,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在思想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上树立标榜,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信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第4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幼儿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幼儿园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一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二、资源利用法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进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三、启发诱导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图书弄坏了”,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修理图书;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娃娃家”,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四、鼓励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渗透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求胜心;在以玩皮球模仿动物跳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2]章志光.幼儿教育心理学.

品德教育论文第5篇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个人品德及其修养,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其精华部分就是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品行,中国哲学基本上就是道德哲学。

然而,看看先行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似乎常有一种失败感,最起码好像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效果良好,培养出了大批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那么,我们的品德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我们的教材从“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开始,希望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并肩负起历史的新使命。然后分八章内容,分别就理想和信念、爱祖国爱民族、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等。[1]我们虽然把这些品德素养罗列在教材中,老师按部就班进行了教学,但是,如果再深入反思就会发现,这些很好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思想品德的理论落实到实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按照这么一种路径,我们的品德教育从思想教育开始,但却跳过了日常行为的约束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两个中间环节,在行为和习惯之中,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但因为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也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案,知识教育和考试成绩被放在首位,因此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们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弥补他们之前的缺失环节。

2.柯维及其七个习惯理论

美国学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RichardsCovey,1932-2012),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柯维博士或许最出名之处在于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该书于1997年10月出版,评为20世纪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书籍之一。柯维归纳、总结了有关习惯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了其中有7个习惯具有“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性质,属于最为基本的习惯。这7个习惯就是:(1)积极处世;(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知己;(6)统合综效;(7)恢复更新[2]。下面将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简单阐述一下他的有关7个习惯的思想。习惯1:积极处世。该习惯要求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观点和心情。习惯2:以终为始。学会自我安排计划、设定目标。习惯3:要事第一。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时间花在重大事情上。习惯4:双赢思维。在追求自己所求之时,能够考虑并平衡他人的需求,既利己也利人,不做损人利己或两败俱伤的事情。习惯5:知彼知已。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努力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习惯6:统合综效。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尊重他人并发挥他人的能力,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习惯7:不断更新。学会在努力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同时,有张有弛,不急功近利,以便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柯维这7个习惯反映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也包括了成功人生的基本素养。

3.柯维的七个习惯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1)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独立能力

柯维认为,人生成长中,我们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依赖他人开始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成人世界中学会了生存、生活的本领,于是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从而走向独立自主,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并能够自我管理。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阶段,即独立期。大学生从生理来说,已经过来依赖期,完全走向了独立期。但是,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其独立能力却令人不容乐观。7个习惯中的“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培养的是个人品德问题,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个习惯,就能够从依赖走向独立。按照柯维的理论,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从“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种行为习惯开始。这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一切理想主要靠自己去规划和实现。还要学会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长期规划,以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目标为终点来开始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并把学习、生活、实践做系统考量,做好每年、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规划、计划和安排,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活。这样,大学生们就能分为轻重缓急,即能对事情做科学分类,将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不能天天忙于应付所谓的紧急事情而忘却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2)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人经过依赖期和独立期之后,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但如果仅仅靠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成不了大气候。独立之后要学会跟人合作,学会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靠团队的力量成就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柯维所说的人生的第三个时期:互赖期。完整的人生应该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走向互赖,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告诉我们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谓螺旋式发展过程。现在有些大学生独立能力欠缺,更大的问题还有缺少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亟需加强。7个习惯中的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知己”和“统合综效”,主要让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与其他人团结、沟通和合作,从而放大个人的能力。这三个习惯可归为“公众领域的成功”,让人们从独立走向互赖,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柯维的这三种习惯来培养大学生的互利合作品德和能力。首先,要求大学生能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其次,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与同学培养真正的友情。大学同学之情是人生中一段最珍贵的感情,很多终身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结下的。最后,大学生还要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社团,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并真诚为团队服务,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奉献[4]。

(3)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永续发展能力

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意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工作和奉献,还要学会从生理,心智,精神与社会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更新,磨练自己。一是生理方面,通过正常适量的营养、运动、休息及压力管理来维持生理健康;二是心智方面,通过阅读、写作、思考完成心智更新;三是精神方面,通过阅读书籍,接触大自然;四是社会、情感方面,通过持续增加情感投资来更新。总之,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让奋斗中的大学生注意身心的健康和恢复,不断改进,螺旋上升,从而实现成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第6篇

我觉得从小让孩子感恩,是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一个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游刃有余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地挑起未来祖国发展的重担。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穆荣老师还说,在国外许多公共场所的标识牌上用汉语写着“不准随地吐痰”“不许随地乱扔垃圾”等语言。我告诉同学们:其实这是外国人对我们国人的一种侮辱,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改变现状,“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好”。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了一面“耻辱墙”,让同学们永远记住:落后就要被欺,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突然长大了,不管是班内卫生,还是环境卫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我知道这是品德教育取得了实效,我感到十分欣慰。

二、在主题队会中渗透品德教育

三月,是弘扬雷锋精神月。2011年3月25日,我们班举办了《向雷锋叔叔学习》主题故事会,全班共18个小组,有16个小组参加了讲故事比赛。通过听故事,同学们对雷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在争当雷锋式好儿童的环节里,同学们热烈讨论并计划如何帮助他人,有的说“:我们班的铭铭需要帮助,因为他上周把腿骨摔裂,绑着石膏,无法行动。我们小组打算帮铭铭打扫卫生。”有的说“:我们小组的龙龙同学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要帮他把学习搞上去。具体由婷婷每天出10道题,让龙龙做,最后霞霞批改,希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听着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我被感动了。我让他们把刚才说的话写在纸上交给我。我一张张的认真地读,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我要把它们永久地保留,不光留在纸上还要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一下课我就冲出教室,去学校对面的超市买了卡纸。我把卡纸剪成心的形状,在“心中”用直尺画上线,请各个小组把刚才写的话,重新用心、工整地誊写在卡纸上。我把18个小组的18颗心郑重地贴在黑板左边的墙上,起名“爱心三月,我们在行动”。

三、在班级文化中凸显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论文第7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读到“朱德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品德教育论文第8篇

教材是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制的教学资料,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也包括德育价值。例如,七年级第六单元《爱我中华》、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中国》、第五单元《走向明天》,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出一些社会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旦深入下去,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渐树立起国家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努力学习,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紧扣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深入挖掘教材中这些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小论文的形式来深化德育效果。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理念

德育活动中一个关键词就是“渗透”,相较于智育,德育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配合,“生塞硬灌”在德育活动中很难行得通,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我们更加强调“渗透”的方式。而要想实现渗透,首先需要学生主动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呢?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了。按照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会产生兴趣,这样也就谈不上主动接受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容易为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下自然实现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例如,在给学生讲到《与诚信同行》这节内容时,针对身边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如撒谎、作弊、虚假宣传等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于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反响。在班会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针对各种不诚信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诚信的意义和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在发言的过程中,有个学生还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候撒谎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听到这名学生的观念,很多学生都很吃惊。这时候,笔者则微笑着鼓励这名学生,让他举一个“撒谎也是诚信的表现”的例子,于是这名学生讲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有几个人突然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和蔼可亲的阿姨问认不认识某某同学,说她是这名学生妈妈的同事,是来代他的妈妈来接这名同学放学的,现在找不到人,问我知不知道这名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因为担心这些人是坏人,直接拒绝又怕受到伤害,于是我报给他们一个假的电话号码,虽然我这次撒谎了,但是我认为这反而保护了同学的安全,自己算得上是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听到这个真实的经历,学生对“诚信”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就这样,在不断的发言和辩论中,学生逐渐对诚信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逐渐在各种诚信或者不诚信的真实事例中体会到了“诚信乃立身之本”的道理,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之类的道理灌输,通过事例分析论证,学生的诚信意识更容易自觉地树立起来。

三、在实践中践行德育理念

任何理念都需要借助于实践活动才能最终产生价值,同样,德育理念也需要实践活动才能产生道德价值,并且比起理论上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活动更容易增加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形式都较为单一,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都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实践机会的匮乏导致学生课堂上接受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道德观念难以得到实践与证明,从而使得德育活动总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内化进学生的内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在实践中确定正确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理念。

四、结语

品德教育论文第9篇

《品德与社会》作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基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品德与社会》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生、社会、世界,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对于人生、价值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可能走上歧途,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是社会重要理念,教育也在逐渐转换,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重要的一步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主体。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局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学生通过这些高科技来了解社会,但毕竟还有些差距。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人生一词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很多人会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人生”还很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不去了解这个社会,以后又如何来适应它呢。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生的意义,更好地了解社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人文教育非常符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品德与社会》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这非常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可行与必须实行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是教师工作的方向,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课程教学当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进行人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当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每个学生都为独特的个体,他们是具有差异性,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更加的了解、关心学生。而且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双方进行交流,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进行说教,让学生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以人为本的教学中,老师不仅是引导者,更多的是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等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自主学习、优秀品德养成等。当前推行的以人为本教学,首先,是老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其次,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2.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符合社会要求,而人文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等,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将两者相统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公平等社会要求品质的培养,还应该将个人道德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小就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终身受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守法懂法的同时提高道德,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在《品德与社会》渗透人文教育,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将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统一,培养新时代人才。

3.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培养其创新思维,而传统教学是被动式灌输,往往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条条框框中,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实现开放性思维,对已知的认知具有怀疑态度。在社会发展中,人类科学的进步设想与怀疑是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创新思维,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独特性格等的培养。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如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对于相关案例中的问题不能直接说出对与错,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有些观点也要学生自己来总结,然后老师对于学生的观点进行相应的点评。在人文教育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位置,培养创新思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念,促进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充分发挥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于学生,对于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更大程度的发挥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知识、理论等讲授,将学生结合课外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如在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去调查探究,并进行整理,在下堂课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许有些学生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老师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不能去扼杀他们的想象空间。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