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患者安全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5:07

患者安全论文

患者安全论文第1篇

1.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经过检索及筛选,共有7个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符合入选标准,被纳入比较分析。它们分别是:①医院安全文化问卷;②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陈方蕾等编制);③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④中文修订版患者安全态度调查问卷;⑤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⑥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姜贺等编制)[16-17];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18]。7个测评工具中,有的是研究者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向专家咨询,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而成,如工具①和⑥;有的是研究者参考国外已经公开发表的用于测评患者安全文化的问卷或量表,经翻译、专家咨询修订后形成中文版,如工具②和④,主要借鉴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制的医院患者安全态度量表(SafetyAttitudesQuestionnaire,SAQ),工具⑤来源于美国波士顿大学ChristineW.Hartmann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PatientSafetyClimateinHealthcareOrganizations,PSCHO),工具⑦主要参考了国外的2个量表,《MSIPatientSafetyCultureinHealthcareOrganizationSurvey(2010)》和《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而工具③则是由研究者直接翻译国外量表得来,量表为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署(AHRQ)设计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C)。

1.2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适用范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7个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适用范围不尽相同,研究者多以测评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为目的设计条目内容,较多研究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状况,如工具①医院安全文化问卷,②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陈方蕾等[8-9]编制),⑥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姜贺等编制)。明确表示测评医院整体层面(包括医生、护士、药剂人员、技术检验人员、医院管理者)的患者安全文化工具仅有⑤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和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各测评工具的适用对象见表1。

1.3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测评维度及测量学指标通过比较发现,7个测评工具的具体测评维度数目变异较大,少则5个,多达12个。各工具的具体测评维度见表2。7个测评工具性能的测定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信效度指标也表现出差异性,多以Cronbach′sα系数法检验其信度,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构效度。各测评工具的测量学指标见表3。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其总量表或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应在0.8以上,而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应在0.70以上[24]。由表3可以看出,工具②、③、④、⑥及⑦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达到了0.8,工具③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未见报道,工具④、⑥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并未全部>0.7。可见,仅有工具②和⑦表现出较高的信度。尽管如此,信度高的工具未必效度也高,仅能说明有效度高的可能性。效度可以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等来反映,内容效度一般由专家打分评议,是一个主观指标;而结构效度常用因子分析来评价,因子负荷反映了条目对领域的贡献,其值越大说明与领域的关系越密切[26]。常用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在40%以上且每个条目都在其中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负荷值(大于0.4)来判断问卷的结构效度[27]。工具②共24个条目,5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879%,5个维度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工具⑦中31个条目提取出6个公因子,对总方差贡献率为62.19%,且各条目的因子负荷也均在0.4以上。由此可见,工具②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陈方蕾等编制)以及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2讨论

2.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的重要性自1999年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InstituteofMedicine,IOM)《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构建更加安全的卫生体制)[28]报告后,患者安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可以改善患者安全,而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有助于评估医疗机构的安全文化状况,进而能够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升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2.2我国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如SAQ,HSOPSC和PSCHO,而国内对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且主要用于评价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目前国内出现的7种工具中,研究者运用较多的是陈方蕾等编制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以及李漓等翻译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且这些研究均是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不难看出,我国医生在患者安全方面没有护士的安全意识强烈,对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关注还较少。

患者安全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手术室;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节奏快及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别采用安全管理常规流程干预和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85例;对照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15~66岁,平均(37.44±7.28)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45例,妇科5例;观察组男50例,女35例,年龄17~65岁,平均(37.50±7.32)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40例,妇科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流程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干预,即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潜在危险因素,以流程图和表格形式确定具体流程,制定专门护理人员负责制[2];手术室护理人员接收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d对该患者进行详细访视,了解手术准备情况[3];术前1h进入手术室,调节房间温湿度;详细核对患者手术信息,确认无误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后,送入手术室;麻醉前与麻醉医师核对患者麻醉信息,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再次核对患者的手术信息,详细填术信息核对表,并由参与核对人员签字;器械和巡回护理人员手术前后仔细核对手术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用品数量,防止异物残留体内;术后由专门护理人员监督医护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并予以记录上交作为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器械护理人员与标本运送员进行标本核对移交工作;由巡回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将患者送返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参与移交人员签字。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评价: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这份量表是本院自拟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总分100分,≥95分判定为临床护理满意;②记录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括手术部位错误、输血错误、术中用药错误、标本错误及异物存留体内等,计算发生率。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的软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是P<0.05。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2.94%)(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5),见表2。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促使手术室常规的简单、琐碎及片面护理工作转为全程、多层次及全面的护理工作,提高各个环节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接受流程优化安全管理手术室患者在围手术期按照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工作流程清晰,责任分工明确;以线条和表格表示安全管理流程图,使得护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自身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尽快做好本职工作,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同时,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可量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交接的顺畅性,便于日常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为针对性培训护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而规范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亦对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发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针将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应用在加强护理服务水平,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证实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有助于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对于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赵宁 赵瑞霞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慧丽.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4):22-24.

患者安全论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患者7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1例,女307例;年龄8个月~80岁,平均(43.2±3.2)岁。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患者81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72例,女340例;年龄7个月~78岁,平均(44.9±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做准备,常规护理管理,期间遵循患者同意基础上详细记录相关指标。

1.2.2观察组

准备工作:(1)选取医护人员10名,召开关于患者安全管理内容的小组讨论会议,据相关文献、以往经验,由院长牵头制定会议章程,鼓励各抒己见,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行1、2、3轮会议,第1轮会议收集意见建议;第2轮对以上建议进行审定,对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第3轮,确定应该采纳的意见,并就意见的重要性进行评估。(2)完善医院可以改善的硬件设施、技术,尽力弥补不足,对无法立即改进而需加强监控的危险源记录在案,并与其他建议整合成册,刊印,务必使医护人员通读。(3)成立患者安全管理小组,由责任护士领衔,落实患者安全管理,在患者入院时,掌握患者基本情况,主要内容为年龄、病情、陪护情况、住址等,分析、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患者可能罹患重症,而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应做好中转准备;在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分析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如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基层医院老年人静脉给药出现过敏反应与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部分患者可能需住院治疗,应加强夜间管理等;许多患者出院时需带药离院,或自行转诊,应详细交代医嘱,嘱咐按要求服药,或转诊时详细阐明在该院接受诊断、治疗情况。

1.3观察指标

制定相同的判定标准,采用无责上报制度,对观察指标进行判定:(1)可能或确诊的不良反应(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其他方式给药不良反应,院内给药不良反应、院外给药不良反应);(2)护理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跌倒,护理差错如针刺伤、严重并发症、医患纠纷等);(3)中转率,中转患者中转时间,中转患者在本院明确诊断后转诊率;(4)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例次率比较

对照组口服给药不良反应、院内给药不良反应、院外给药不良反应及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中转情况与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转时间为(24.2±10.9)h,观察组中转时间为(13.3±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患者安全论文第4篇

手术室是外科及其相关科室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患者在接入、转运及手术过程中病情随时可能出现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护理环节,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手术室针对手术患者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1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安全管理的目的

(1)在手术与麻醉过程中,患者病情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术前了解、评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机械性伤害的措施。(2)使手术顺利进行保证其功能完善。(3)确保术中患者的安全。

2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1)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都应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防止患者摔伤,同时,在车上要有保暖被,以免患者受凉。(2)危重患者及特殊治疗的患者应由护士和医生一同接入手术室,途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手术结束后,要由术者、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一同将患者护送回病房或ICU、CCU,并做好交接班。

2.2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措施

2.2.1患者入室后,认真核对仔细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室、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禁饮禁食等情况。要检查各种同意书的签字情况、血型及化验单,并要与麻醉师再次核对。

2.2.2检查器械术中所需的器械及一次性用品、药物、仪器设备都应准备完善,要有足够的氧气,有效的吸引器。手术间的电路设备绝对安全,术中所需的特殊仪器要提前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

2.2.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在配合麻醉医师给药前,需与麻醉师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方法,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在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口头复述一遍,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医嘱,并将药瓶保留备用检查。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认真做好台上物品清点工作,使用的纱布、纱垫、缝针等做好点数记录。洗手护士应全力管理好手术台上的一切手术物品。

2.2.4患者手术室护士在协助手术医生摆放手术时,要正确使用垫[1]。要注意避免大的血管、神经受压。注意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因不当而致并发症。

2.2.5巡回护士的职责巡回护士在手术中要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开,要配合麻醉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手术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2.2.6保护患者术中对有特殊治疗的患者如需体表降温,使用冰袋冷敷时,应注意保护神经末梢部位,如耳垂、肢端等,避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用专用的电插座,负极板放置要准确,避免皮肤接触床周围的铁制物,以免灼伤。

2.2.7术中患者如需输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由巡回护士负责取血。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血中凝块、溶血及污染等现象,无误后方可输入[2]。输血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血袋保留24h,术后送回血库。

2.2.8预防切口感染保证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选择合适的切口部位给予有效的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执行医嘱,给予手术期的抗生素。

2.2.9防止弄错或丢失标本手术台上切下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并做好各项记录,与病理检查申请单一同送入指定的标本存放处。

3小结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我院在近10年的手术室工作中,没有发生差错事故。安全是护理质量的直接反映,安全影响质量,质量反映水平。实施安全、可靠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患者安全论文第5篇

一、常见的安全的问题

1.1窒息:喂养时不当,人工喂养的橡胶孔较大易呛奶.溢奶。食物及呕吐物误入气管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2意外伤害:小儿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但无主动防范意识,易坠床,烫伤,触电,误服药物或将一些小型食物,如花生、瓜子、葡萄干等,塞入鼻或误入气管等造成意外伤害。

1.3医院感染:由于小儿免疫功能缺陷,血脑屏障功能不全,尤其是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常见的感染有:

1.3.1皮肤感染;

1.3.2脐部感染;

1.3.3口腔感染;

1.3.4肺部感染等感染后常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

1.4医务人员的因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人力资源缺乏,技术水平低,工作不够熟练对危重病人抢救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

1.5护理管理因素:管理的意识淡薄、疏忽大意,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工作的督促检查不到位,对新护士及科室业务技能培训考核抓的不紧。

二、护理对策

2.1创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严格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针对院内感染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提醒,调,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让每位护士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坚决做到一次性物品不反复使用,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雾化吸入,吸引器等装置,均做严格消毒处理。病房定期用紫外线消毒,出院病人终末消毒。对住院患儿每日专人进行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确保患儿无褥疮发生。

2.2强化病房设备管理,新生儿病房的暖箱,蓝光,电源等定期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幼儿及儿童病床加床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并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危险地段有警示提醒。2.3因儿科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随时会有急诊的患儿及新生儿需要抢救,因此抢救物品及药品除了做到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放置.定时清点,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外还要做到严格班班交接,人人掌握四定三及时的要求。

2.4儿科护士长应针对护士对专科操作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对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如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法、留置针静脉的穿刺法、新生儿ABC复苏术、更换尿布法、喂药法、脐部护理。暖箱的使用、蓝光疗法、气管插管的护理等都应熟练掌握,加强儿科新护士业务技能训练,做到每人精通业务,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

2.5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长时间住院的新生儿及有并发症和存在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重点在于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如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留置针加强护理,暖箱每日擦拭一次每周消毒一次。鼓励母乳喂养,提高患儿免疫力。

患者安全论文第6篇

1.方法

未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骨科安全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化安全管理。护理前,首先分析骨科不安全因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骨科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其次,成立专业化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形成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排除骨科不安全因素,纠正安全隐患,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其预防意识。随后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安全护理方案,并对患者家属开展强化安全教育。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安全隐患相关书面资料、讲解、应急处理操作示范等,告知患者简单自救方法,同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病区安全管理,适当增加病房患者床位的护床栏,将锐利器械、热水瓶等危险物品放置于远离患者区域,并于病区走廊、洗嗽室放置防滑护垫,保持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定期通风换气。对长期卧床骨科患者,则协助其翻身,辅助家属清洗患者皮肤,降低压疮发生率。

2.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统计护理期间的投诉量,并使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率。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则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

护理期间,观察组跌倒1例,压疮2例,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对照组烫伤2例,自伤2例,跌倒4例,压疮5例,总发生率为28.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

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投诉率与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1例投诉,44例满意,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患者安全论文第7篇

1.1对象选取2013年7月来本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359名,其中本科生45名,大专生314名(其中初中入学13名,高中入学301名);女性349名,男性10名,年龄17~24(19.93±2.54)岁。

1.2方法

1.2.1集中培训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共42学时,其中安排安全文化教育28个学时,培训项目、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法和考核方法。培训教员由人事部、医患关系部、护理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护士长及带教教师担任。

1.2.2参加安全分析及不良事件讨论会在学生实习期间组织他们参加院内及科室的安全分析及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院级即护理部每季度1次,科室每月1次。鼓励学生发言,要求会后撰写自己的感想;在每个科室结束实习后,除写自我鉴定外,还要写以患者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心得,交带教教师审阅并推荐写得较好的学生在每月一次的实习带教会上进行交流。

1.2.3评价方法①患者安全文化知识及护理不良事件认知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沈贻萍医院患者安全文化问卷和田欢欢编制的北京市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2个条目,前6个条目是医院患者安全文化问卷,后6个条目是护理不良事件认知问卷,每个条目均设“是”和“否”两个选项,调查并计算护理实习生对患者安全文化和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率,认知率=选择“是”的人数/总人数×100%,认知率越高表明学生对患者安全文化和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越高。问卷发放前由护理部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当场发放,匿名填写后当场回收。首次问卷发放在临床实习上岗培训前,实习3个月后发放第2次问卷(第2次问卷调查时学生已经参加院级护理不良事件研讨会1次,科室3次),2次调查各发放问卷359份,收回有效问卷35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②岗前培训加入安全文化教育内容的2013届实习生与未进行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的2012届实习生临床,比较实习前6个月发生患者安全及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

2结果

培训前后学生的患者安全文化知识及护理不良事件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经过培训的359名学生临床实习前6个月发生患者安全及护理不良事件数为12例(药物外渗4例,给药差错3例,管道滑脱2例,标本错误、不请假外出、护患沟通事件各1例),发生率为3.34%;上届384名学生发生此类事件数为28例(给药差错8例,药物外渗7例,标本错误4例,护患沟通事件4例,管道滑脱3例,压疮、跌倒各1例),发生率为7.29%,两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

3讨论

3.1临床实习

培训前学生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和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率较低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临床实习培训前学生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和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率较低,说明学生的安全文化知识缺乏,整体安全意识较差,这与骆焕丽的调查结果是一致。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能存在缺陷,临床医疗课程设置丰富,但安全文化教育及相关的法律课程欠缺。实习学生患者安全文化观念直接影响患者利益,影响学生职业认同感与未来职业发展,也是导致医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确保护理安全一直是现代护理教学及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所以要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补上安全文化教育这一课。通过实习岗前培训,让学生了解安全文化最简单的定义为“对患者无伤害”;了解怎样降低实习中可能产生的护理风险,增强学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使其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护理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把最好的患者结局”作为最优先考虑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护患沟通技巧的讨论,让学生知道沟通不良是造成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隐患,沟通也是安全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桥梁。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教育后学生对患者安全文化和护理不良事件认知均有所提高,但是培训后的问卷是实习3个月后发放的,学生可能在实习中通过其他途径接触相关教育内容,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评价时间进行调整。

3.2以临床真实案例

加深学生对患者安全和不良事件的理解实习期间组织学生参加院及科室的安全分析及不良事件讨论会。针对上届实习生发生较多的给药差错、标本错误、药物外渗、护患沟通事件等护理不良事件,选择护士中发生的类似典型案例进行重点讨论,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言。在其过程中首先运用“系统管理观”的管理理论,一方面从中吸取教训,查找不足,另一方面集中分析、揭示危险因素和事态发生发展的趋势,通过正面引导与案例反思,使学生安全文化构建教育更有针对性,以提高学生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洞察实习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会后让学生撰写自己的感想和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心得,增强学生维护自身与患者安全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文化教育,从而达成安全文化的构建。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培训的学生临床实习前6个月发生患者安全及护理不良事件数为12例,上届学生发生此类事件数为28例,说明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尽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有诸多因素,但与学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安全意识、责任心有很大关系。提示今后要严格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对其加强安全文化知识的培训教育;找出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教育。

3.3应把安全文化教育纳入护理实习生常规岗前培训内容

患者安全文化的构建是为了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降低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所以医院提高安全文化已经成为改善患者安全运动的重中之重,而改变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们一旦形成一种理解世界的特殊方式,就容易非常顽固地坚持下去。所以安全文化教育应纳入常规岗前培训内容。安全文化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安全文化培训、规范安全行为、树立“以患者安全为最优先考虑”的理念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培养他们对患者安全的信念和态度,通过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以良好的慎独修养,促使其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忠实地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4小结

患者安全论文第8篇

关键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研究进展

在相关资料中显示,十个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10%的人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因此,患者在保证患者安全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策略制定,主要包括的对象有患者、患者家属、患者安全倡导员等,是世界卫生组织加强患者安全维护的开展重要项目之一,对于促进世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意愿

在相关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有很多的患者都是死于一些可以有效预防的医疗差错,因此,患者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焦点。目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涉及的理论主要有照护性参与理论、Orem的自理理论等,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有着极大作用。

根据美国相关人员的研究结果来看,有91%左右的患者都赞同患者可以有效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避免医疗差错出现,但是在不同的参与项目中,患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着极大差异。总的来说,有85%左右的患者很愿意谈论照护方面的问题;有75%左右的患者愿意谈论用药目的;有38%的患者提出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前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职称和姓名等;有17%左右的患者明确指出医生必须在进行手术的位置进行明确标记;有5%左右的患者会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前必须严格清洗手。根据种种现象和咨询发现,很多患者都以为主动要求、提醒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操作,会间接惹怒或造成他们的不愉快,进而影响自己的医疗效果。有很多患者都希望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可以与自己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等,是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患者治疗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患者都希望及时掌握自己的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但是,患者实际参与上述内容的程度比患者的参与需求低很多;有87%左右的患者希望医生可以及时告知用药的相关信息,并了解自己的患病程度;有85%左右的患者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意识,希望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病况。由此可见,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意愿与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性别、询问勇气和自身敏感性等有着家联系。

2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研究进展

在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投入力度的情况下,各种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都有参与到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活动中,对于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全面实施和严格执行有着极大推动作用。在英国国家患者安全机构、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成立后,由患者倡导组建的患者安全组织也在逐步成立,并且,患者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因此,患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实施,以及患者的参与程度,是当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需要决绝的重要问题。在相关组织不断健全和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自身医疗护理决策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降低各种医疗失误发生率的过程中,患者必须大声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等,才能真正提高患者所接受的服务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患者应做到如下几点:①如果有疑问或者顾虑,必须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在不明白医护人员相关操作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询问,因此,患者拥有合法知情权;②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及时关注治疗效果,以确保自身接受的治疗和使用的药物是正确的、专业的、科学的,严禁通过假想的方式思考任何问题;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慢慢学习正在接受的诊断和治疗等;④征求家人、朋友的意见,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和支持;⑤对当前自身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解,掌握该药物使用的原因;⑥选择质量、安全性较好,有着相关认证和资格的医疗机构、医院就诊;⑦积极参与各种与自身治疗相关的决策。

根据卫生保健研究、质量机构制定的相关策略可知,在预防医疗差错出现的过程中,最重要、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中。因此,患者要严格按照相关手册、安全条例等的要求执行,如确保医生知道自身所接受的所有治疗、使用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副反应等,对于提高自身的医疗效果和防范医疗事故发生有着极大作用。与此同时,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制定、自理能力与认知水平的评估等,不但能拉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对于降低患者的抵制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等有着重要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社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推进的必然趋势,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其中,并向身边的人推广,才能真正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注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等,对于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和治疗安全有着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旭春,刘朝杰,刘晓虹.基于扎根理论的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06:645-649.

[2]李晓芳,叶旭春,姜安丽.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认知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18:20-22.

[3]司丽云."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80-881.

患者安全论文第9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标中护理安全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护理隐患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之外,整个护理过程中产生任何对患者机体及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或行为,对患者身心甚至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1],同时也对医院的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医院中急诊科作为一个重要科室,所接收的患者一般为急重症患者,其有病情复杂,同时护理任务重,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纠纷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比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46例,其中予以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7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男43例,女30例,年龄最高者为58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36.8±4.5)岁;而予以常规护理的7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男45例,女28例,年龄最高者为59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36.6±4.8)岁,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干预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首先对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①强化安全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纳入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同时加强考核,提升其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过程中也用法律对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通过风险意识的加强,尽量避免护理差错的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2]。护理人员应学会用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集体会议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加强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使护理人员建立质量与安全并重的护理观念,对急救护理进行依法有效实施。②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急诊科患者一般均呈现危急的病情,救治需要有效和快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要较强,给予对医生有效配合,对患者实施抢救处理。要定期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促进其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同时要严格考核,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留档记录。注重对急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急救设备的应用,急诊科医务人员均要对常用急救技术进行有效掌握,比如紧急气管插管术、应用呼吸囊、心肺复苏术等[3]。③强化护理管理,落实责任制度。要做好抢救室基本安全管理,准备好急救所需的设备、物品和药品,并要详细检查,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仪器100%完好率,准备充足。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救治程序,建立健全科室护理抢救计划,训练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禁止面对患者时产生慌乱、大声说话等行为。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艺术,在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护理文书书写切实完善,保证及时、准确,防止护理纠纷产生。④强化护患沟通,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理沟通技巧进行落实,护患沟通要加强,对用语艺术要注意,护理理念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端庄的仪表,病房环境要整洁安静,使得患者体会到就医环境温馨,如果条件许可,可对报刊架、电视机、饮水机等进行配制,对患者就诊提供方便。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进行疏导,一旦其产生急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以足够的耐心,将解释工作做好,针对故意闹事的患者,要加强配合工作,防止发生直接冲突;一旦纠纷事件发生,事后急诊科要针对性展开讨论,及时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1.3评价指标对2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采用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参加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考试,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评分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明显较高,理论知识评分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科室,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和护理两个方面。患者由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不良媒体的报道,导致护患关系呈现紧张的态势,影响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患者对于抢救和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均会使得护理隐患产生。针对护理而言,护患沟通缺乏、护理人员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措施不足、护理管理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及知识水平不足、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缺乏等均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5]。急诊科具有较为繁重的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发生,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防范措施,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满意,不但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还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邱珊.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00-102.

[2]陈敏.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61-162.

[3]吕翠真,郭碧玲.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360.

[4]金梅,殷晓菁.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10):2856-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