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机专业如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6:17

计算机专业如何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1篇

一、加强自身素质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是自来水。教师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将很难适应课程的发展,更难同步于新课程改革的节奏。为此,一是加大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力度,进一步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深刻理解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二是以学科为单位,分设小专题,让同学科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科研究专题进行研究,然后再逐步归纳汇总到学部研究专题中来。三是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要求教师经常听课学习。四是要求教师多撰写教学反思及论文,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深入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成功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细心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否则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领会,知识点位都没有找到,又如何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呢?怎样才算吃透了教材呢?一是教师一定要具有能够掌握住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深度与广度、重点与难点的能力。二是我们还应该细心地研读教材中的导语、叙述语、总结语,并且教学用书也是我们必须研读的教材之一。总之,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细心研读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努力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的。

三、加强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学习态度一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往往是从网络游戏开始,虽然他们初中阶段就学习计算机知识,但他们更多对QQ和游戏感兴趣,对于基础知识则很陌生,他们之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觉得计算机好像就是打打游戏,对计算机专业存在认识误区,于是在课堂上,可能有的学生也会偷着玩游戏,错过对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也不会运用。

所以,我们应让学生摆正态度,积极学好基础知识。作为学生,应该真正把课堂教学重视起来,争取在课堂上能领会教师所讲的知识点,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抓好课堂主阵地

1.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Word方面的知识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怎样在文字周围插入自选图形、边框,并加以修饰,让他们从网上搜索一些图标等,插入自己的文档中,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稿件来。随后将同学之间的作品进行传阅,让其他同学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Word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杜郎口中学的餐桌教学,教室三面黑板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必须摈弃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所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5分钟,多半时间应该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让他们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师要根据学生及课堂进展实际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方法;专业考核;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34-01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各专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操作已成为人们必需的基本技能。然而近几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生源却不断萎缩,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也不甚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

1、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生产需要脱节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专业教学实践的运用少,更多地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理论,这种重知识、轻方法、轻过程、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但对单调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而且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缺乏与生活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不能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相同步,存在多年课程不变,新知识不能补充进来的现象。

2、课程体系雷同,缺乏个性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通常都是一些计算机的历史、构成配置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的内容,很少能根据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的知识容量、素质水平、接受能力等特点因材施教,课程体系雷同,缺乏个性特色,许多学生上计算机课就是为了上网、打游戏,对该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则置之不理,毫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有缺陷

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除了统考外,其他的专业课如“组装与维护”、“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等,多数老师在教完了这门课程后也是以笔试为主,以技能测试为辅。这种重理论轻技能的评价方法当然导致“优秀生”走上工作岗位什么都不会,根本谈不上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想法

1、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计算机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计算机本身就充满着神奇和奥妙,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也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如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等,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在操作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教学内容的安排更趋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握好课程开设及教学步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步骤,不要先安排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可先看一些简单的实例,例如一张课堂表,一张名片,一份广告宣传页,等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后,再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如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内容,做到安排科学、层层深入,秩序渐进。

3、教学方法更突出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改变传统的单一“灌输式”和教师唱“独角戏”, 做到教与学的统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向导,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目标容易迷失,更需要老师来引领。特别是,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老师,面对更新速度快的特殊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一些新的电脑知识,教师和学生是同时接受到的,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关心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并及时更新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将知识以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垄断学生需要做的一切,应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创新去体验乐趣。这样可以将教学内容深化,也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的的自我学习能力。

4、教学思路的方向要更具实践性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生实践中具有操作能力。这显然??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上。首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加强课堂上的实践。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觉得很简单,但是实践中却做不出来了,例如在学习Excel软件中的Sum求和公式时,讲课时学生都能理解,但动手练习时却连连出错。通过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对实践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计算机教学要加强社会实践。学生将来的目标要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要练硬学生的翅膀,必须让他们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百练成钢。这是中职学校学生有别于普高学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处事能力、交往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为他们走上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变传统考核方式,突出技能操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尝试,改革考试考核方法:1、开放测试考核。不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要求,考核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充分发挥。2、比赛式考核。例如在考核学生的打字速度时,可以举办一个打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入规定的字数就算合格。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一个有广阔开拓空间的天地,只要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不断探索,科学创新,这片天地定能绽放出美丽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吴 坷.职业高中计算机教育之我见.2007.

[2] 李 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三重境界.2008.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课堂效率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课堂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就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计算机实训教学环境不够良好,未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想要在根本上提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有效率,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对实训内容展开全面的分析,并加以合理的部署。提升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确保计算机的先进性,使其具有较大的内存空间以及提升显卡效果,将学生学习中需要用到的相关软件使其能够承载出来,确保计算机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1]。此外,对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的影响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由于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较快,为确保学生实训相关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及时加以更新,使其能够安装最新版本,再结合学生实训课教学内容展开的基础之上,降低计算机软件对学生实训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率。

二、将计算机理论学习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

在长期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深远,使得教师在教学期间往往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强调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消化和吸收。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学习中往往纸上谈兵,对计算机理论学习知识掌握的极其熟练,实际操作水平却相对较低,这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新时期想要在根本上提升计算机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有效率,需要教师能够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基于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学校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参观,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整个运行模式,加深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知[2]。使学生在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使理论学习与实际实训实践操作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相关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以及充分理解,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知识内容的转化应用。

三、提升实训项目设计的合理性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结合中职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情况,适应中职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实践操作,并能够提升实践操作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突出实训课程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3]。借助合理的实训项目,为学生进行实训内容的开展,以此在根本上提升实训效果,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想要提升学生对于硬件的熟知程度,并对硬件每一部分的功能加以全面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使其能够主动进行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的安装,在完成计算机整体的安装之后,学生会从心理层面得到满足,从而实现课时训课堂教学有效率的提升[4]。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4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专业 教学方法

我校是一所职业中专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初、中级技能人才.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如何改善和提高职业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这些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意识,是摆在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校计算机教研组近几年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化繁为简、分段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

中职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内容又杂又多,除了要教学生一些最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动手技能,而涉及技能训练的课程也相对比较多,每部分涉及的范围又比较广,知识点比较散,对这些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课程的“新鲜感”过去后,一般难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课堂纪律也就难以保证.对此,我们应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可以有意识地将每部分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实施分段教学,分段考试,使中职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每一小段的内容,循序渐进,直到大考都能取得好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使他们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增强了信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每一阶段“成功”的学习,学生们逐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树立了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自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二、善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能力

1.设计具有层次感的“任务”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任务”.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他们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任务”要有层次感.

2.设计的“任务”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例如,在学习coreldraw软件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一幅作品,这一作品为学生自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很有特色.在这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三、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主动学习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趋势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以学生的参与作为教学的主体.我们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时,要时刻注意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寻求答案,这样做就让学生在求知欲望的引导下去主动寻求结果.

例如,在讲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一张图片时,请学生思考,然后由一个学生来演示,教师总结就可以了,这样反而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Word图文排版教学内容后,学生对艺术字、图形的叠放顺序、组合等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我特意出了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制作一个学校的公章,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制作过程中相互间交流,及时解决出现的小问题,课堂学习氛围非常热烈.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How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for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Chen Jingjing

(Xiamen Jimei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Xiamen 361022,China)

Abstract:To develop,and maintain interest in learning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lifelong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for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Keywords:Computer professional;Interest in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技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在开始对计算机学习很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消失殆尽了,学习效率越来越低。那么,如何激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选材,一是要有针对性,即选材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或者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来选择,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要有趣味性,即要选择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具备新颖性、趣味性的特点,以便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轻松地学习;三是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质疑的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充足的思考和自由发挥空间,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也互相制约。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做好,很可能影响其他环节,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想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巧妙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好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在哪一个环节上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预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教师假设的反应,怎样继续教学,如果不是,怎样与下一个环节相衔接,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训实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传统机械地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提问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改革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要给学生配备必要的硬件条件,比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学习,多做少听,突出实训实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逐渐熟悉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设备和基本工具,使理论学习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评结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价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坚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与评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促进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每一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总体性评价,教师要将两者相结合,不能只顾总结性评价,用期末成绩对学生做定性评价,还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有没有创造性思维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其次,评价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发挥榜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再次,多鼓励,少批评。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是人们眼中的“差生”,学习信心较低,碰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面对学生的一点进步,也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哪怕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肯定其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课下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所以教师要在课下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

第一,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学生的年纪不大,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如网站建设大赛、图片修改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让学生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以比赛来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掀起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的高潮,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包括程序设计员、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取得国家认可的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不仅为学生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而且让学生通过这些考试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努力学习。

第三,调整学生心态,培养成就动机。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入社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一无准备二不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根本就没有把工作的事放在心上。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进行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就业的严峻性,调整心态,认识到“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没有真才实学将很难找到工作,也就不能再社会立足。只有在校努力学习,才能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意识,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进企业的一线,开展基层工作。所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有目的性,让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便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计算机企业以及工作现场,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或者安排优秀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真正感受、了解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让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如组织往届学生回校给学生演讲、作报告,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创业经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请企业中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讲述平时的工作内容、创意作品、工作方法以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等,使学生了解专业要求和发展动向,触动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思勤,如何提高技校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J].职业・下旬,2009年第6期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6篇

文/黎芳

摘要: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着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大部分专业课程在机房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多媒体机房上计算机专业课,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形象立体,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频率很高,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上好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考验,也是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机房教学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和扶植力度,中职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和完善。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目前,机房教学设施已能保证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授课。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学内容等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笔者对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辅助教学,精心备课,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过去,受到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情况的制约,笔者所在学校传统计算机专业课采取的是多媒体教室演示教学结合机房实践的模式,即第一次课由教师在教师机上进行讲解及演示,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并加以掌握;上第二次课时,学生在机房进行上机操作,巩固学习成果。因为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的不同步,一些繁琐的操作步骤容易被学生遗忘。演示课上,学生因无法自己操作而渐渐失去兴趣;在上机课上,学生又因难以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而渐渐失去耐心甚至信心,长此以往,师生间的互动越来越少,课堂氛围也越来越沉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多媒体机房上课,除教师有一台演示机外,每位学生均配备一台学生学习机,教师机中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以对教室内的所有学生机进行控制,具有广播教学、学生机演示、文件收发等丰富的功能。这种“演示+操作+评价”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要求。笔者曾在2010年参加了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这次学习让笔者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紧紧围绕“设计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教学”这一原则备课。要设计出好的学习情境和任务,并能与教材内容很好地结合,教师应熟知课程标准,更应了解课程的岗位工作任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教案,教师的备课可以分三阶段完成:一是情境设计阶段。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归纳知识点,设计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境,最后分章节进行整合。二是任务实施阶段。不同的任务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结合教学投影片、电视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常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巧妙地运用,能设计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生动教案。三是评价反思阶段。完整的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教学内容外,还应注意课后的评价及反思,这对巩固教学成果来说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和反思。例如,将教学资源在网络上,指导学生有效地预习和复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另外,每次课预留出一部分时间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当堂分析、总结、评价,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不足和值得发扬之处,这样更能让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总的来说,精心组织备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

二、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设计多层次的任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出别出心裁的答案。而中职学校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另外,学生对计算机接触的程度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接受时间的长短。笔者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底子好、头脑灵活的学生能很快明白老师的意图,并迅速完成布置的任务;而接触计算机相对较少的学生必须由老师手把手地教,可即便这样,还是有极少数同学整堂课都无法圆满完成作业。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该如何组织课堂呢?笔者在实践中是这样尝试的。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计算机应用教材都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来编排内容,例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一般是先学习处理文字、段落、版面,然后再依次介绍表格、图片处理等,在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安排缺乏兴趣,并且每次课都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编写教案,而是每次课设置一个角色和情境,布置与情境对应的任务,并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以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为例,第一堂课笔者设计的情境是:班主任布置班干部完成本班课程表、座次表的制作并张贴在教室公告栏。这一情境考察的是简单表格的制作,学生完成后,笔者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份个人简历,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出不规范的复杂表格,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知识的迁移、更新和推进。

2.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团队精神

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让笔者很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差异很大。上文中也提到,有些学生能迅速掌握要点,而有些学生可能一节课都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笔者决定每次课设计出多层次的情境任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组合作的优点在于学生的沟通最容易,也最为同伴所接受,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也锻炼了组长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转变角色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忘记自己传统的“主角”身份,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为学生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遇到问题可以询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计算机资源是你们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的助手,是你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总之,授课是一门艺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教师应不断思考的问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管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让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充满活力[J].教育研究,2007(9).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7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职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与此同时,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却逐年呈现衰退之势。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普遍在严峻的考验中求生存。一方面社会上对计算机从业人员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毕业生专业性不强,就业率低,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低,许多学生毕业时屡次碰壁后,只有进电器厂、印刷厂或其它与计算机相关性较低的岗位工作。部分学校甚至因为计算机专业当前的困境,就认定计算机专业已经没落,从而取消开设计算机专业。

在这样困难的形势下,要突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瓶颈,必须直面挫折,与时俱进,转变思路,探索新路。

一、问题分析——客观对待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瓶颈

(一)正确看待计算机专业“边缘化”。

随着90年代中后期计算技术的加速革新、计算机产品的大幅度降价,计算机已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专业也由八、九十年代的热火朝天、高分竞读,到近几年的冷冷清清。计算机专业已由一个主流专业,转变为非主流专业。2011年,在一份题为 “新技术,新理念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施和推广”的专题报告中就提到,在招生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不是学生本身不愿意选读,而是家长从就业的角度,觉得读计算机怎样也没有财会、模具、汽修专业来得实惠。

中职计算机专业面临的被冷落和忽视的现实困境,并不是计算机专业本身的问题,但计算机专业突破瓶颈,迫在眉睫,只要找出问题,找准方向,重新定位,在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计算机专业前途可待。

(二)合理定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些学者认为,中职无法搞好计算机专业。一是因为中职层次的学生无法学好跨学科的知识;二是因为计算机已由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转变为其它学科使用的“工具”。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不能跨学科学习,传统的学科观认为,要先学好基础知识,再学习其应用,而现在职教改革正是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观”。按照传统的“基础观”,中职学生应该什么也学不好,因为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但在实践教学中,对于“跨学科”知识,通常不要求学生学得非常深入,例如,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领域中,往往不要求学生对美术有多么高深的造诣,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更需要员工有熟练的使用工具的本领、较强的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于计算机“工具说”,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已不只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属工具,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工具,而且计算机专业比其它任何专业都需要这个工具。这就好比剪刀是发型师最重要的工具,但它也是普通大众的工具。对于中职层次的学生来说,正因为计算机的确是一种工具,所以我们无法要求学生去钻研“纯粹”的理论性强的、科学性强的研究性问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一个基本的定位,那就是培养熟练使用工具的技术工人,而不是研究型学者。

二、问题破解——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中已提出: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国教育进入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人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教育部副部长、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鲁昕直接领导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新版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相关专业共有11个,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三个传统专业,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速录、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等八个新增专业。

2011年,我校巧抓机遇,根据市政府“十二五”期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重点在大区域中打造“两区两城” 的战略定位,结合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在校生逐年萎缩的困境,合理定位、整合资源,制定了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为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为相关专业群的专业设置调整方案,明确了培养适应区域行业需求人才的专业目标。

三、探索新路——建设以平面设计专业为重点的计算机专业群

(一)以市场为依托,更新课程设置,深入课程改革。

近两年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多渠道了解市场对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制作、印前排版方向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结合企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见表2),制定合理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实训大纲。通过调查论证,确保课程设置贴近岗位实际,对接职业标准,同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确保课程改革遵循坚持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基本原则,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表1平面设计人员岗位能力考核

(二)以能力为本位,开展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技术,才能够培养出能力出众的学生。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为了改变专业教师经常忙于教学和管理,对专业技能安于现状心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选送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各类设计课程培训班,安排专业教师到设计公司脱产学习,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多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省《工业产品设计项目》比赛获得三等奖,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得奖项的历史性突破;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全国中职美育课“创新杯”教学比赛》喜获一等奖,参加市首届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网页制作员》项目获得二等奖……比赛的可喜成绩让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突破发展瓶颈信心倍增。

(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顶岗实习为核心,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与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相比,企业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与此同时每年却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不对接,传统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严重脱节,造成学生无法胜任企业岗位工作。

采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参与企业生产与管理,在企业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为摆脱困境,在学校领导及教研室、教务处、就业办多个部门的协助下,专业科教师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先后与三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初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的合作情况来看,设计专业的优秀毕业生100%对口就业,学生满意度高。

(四)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对越来越多厌学的、将计算机当“玩具”而不是“工具”的问题学生,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诸多“不合时宜”。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已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学模式,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模式,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两年,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德国的行动导向法、英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以及英特尔未来教育专题课程——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原本乏味无趣的课堂变得生动而快乐,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市级优质课例比赛、校级教学设计比赛、组内教学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有效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

(五)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双管齐下,保证就业质量。

就业问题是中职教育发展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是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过去学校推荐就业工作是就业办负责,负责推荐就业的教师对学生个体缺乏了解,仅仅是推荐就业岗位,就业率达标了,就业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近年来,我校推荐就业工作也力行改革,改单一的就业办负责为专业科和就业办共同负责,双管齐下。就业办主要负责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专业科教师负责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体特点、结合工作岗位标准给学生一对一的岗前指导和培训,并提供相关数据、就业方向、岗位要求给就业办,确保了就业质量(见表3)。

表3学校近三年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对比

学校能巧抓机遇,乘势而上,多项举措建设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重点的计算机专业群,把握时代脉搏,合理定位,努力开拓,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M].2010.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8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 计算机 专业教学

当前,“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计算机应用成为了这些现代科技的主要载体和工具,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能力的提高正成为一种社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改进、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注重对人、对事、对物的教学过程就成了我们职业高中教师探索的一个焦点。

一、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特点

以培养“意志能力、竞争意识、抗挫能力、道德水平超出同龄人”为目标,培养品行过关、技术过硬、素质优良、一专多能的,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的,接受市场的筛选和检验的合格人才。针对毕业就业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培训内容,围绕教学适应社会需要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想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应知道什么”,灵活运用教学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进行分类,并做好个别辅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相关计算机学科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定位

由于职高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文化知识基础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强、思维能力强、自尊心强的阶段,思维活跃。每个就读于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理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教育学生:“以后你们无论是什么岗位,受多大的苦,都不应该轻易放弃。只有学会坚持、再坚持,学习、再学习才能创造出自己事业的发展机会。也只有具备应付各种艰苦条件下生存的能力,才能可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就。”

三、计算机教学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活动才会得以启动运行,所以我们在准备教学之前,就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初步学习动机及分析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方法,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我们的课堂。

计算机创新是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发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培养他们能主动体验和发现专业知识和技能中的新方法,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促进自己的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当他们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了我们的设计和期望时,不应该强行把他们的思维纳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他们,而应注意引导,共同探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彼此都有道理的意见。这样做可以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他们与我们多交流,使他们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2、计算机学科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那么,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通俗易懂地阐述教学内容呢?

比喻法: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用此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讲得通谷易懂。比如,在讲到DOS命令CD..和CD\ 时,就可这样比喻,CD..实现的功能相当于从树尖慢慢退回到树丫,而当讲到CD\ 时,就可比喻成从树尖直接跳到树根,加上树的图形及一小个幽默动作,效果会更佳。这样一比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演示法:老师先制作一些课件,将一些无法在教室上体现的知识展现出来,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通过演示,学生马上就可以接受,一目了然。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先提出教学任务,才开始讲解新知识。比如,讲EXCEL制表时,由于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最熟悉的表格就是课表,所以,一上课,我就提出做课表这一任务,然后通过讲解及演示,一步一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这样,他们就容易接受了。又如,讲到制作网线时,我会先将做好的网线拿给他们看,让他们摸到、触觉到,然后才开始讲解和制作,效果会比那种先讲再实训好多了。

3、计算机上机教学

抓好上机课的教学,是把握住计算机教学的关键,若教师思想上认为上机课就是学生上机,把学生带到机房后就任由学生自由上机练习,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这样必然使上机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发现,对上机课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对于保障上机课的有序教学、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控制上机课的教学过程呢?我认为,大概要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计算机专业如何第9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置疑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才能主动地参于到学习中去。因此,计算机专业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

在组织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时,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创情境,适当置疑,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新内容的导入时举一些趣味性的实例,并适当置疑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尽管教师都在逐渐改变教与学双方关系,但要让学生真正走向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自由王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而又急切渴求寻根问底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这时候,学生的情绪将是高涨的、思维将是活跃的,他们将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教学达到理想境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每一个新知识点开始学习前,根据课程内容,列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性的事例,创设“置疑”情景,导出新内容。如:在《程序开发》中讲到很多程序中的快捷键,可以举例:“比如QQ聊天时,只要按‘Alt+S’,就能发送信息,那么如果正在玩QQ或游戏,突然老板来了,能不能设置一个快捷键,快速关闭该程序呢?”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有的同学小声说“老板键”,这时再导出新课,“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编写如何按一个键而退出该程序的程序,你们这些设计师可要努力学习啊!”。如:在学到新建窗口时,运行一下程序,结果显示两个窗口,教师可提问:“为什么运行时多一个窗口?你能不能让它不显示窗体?请大家认真思考。”

2.回顾所学知识,可采用提问总结的方式

总结性的提问,要精练,要提问主要的知识点,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要有正确的总结答案。切忌把总结性提问变成自问自答的一言堂。

如:“上节课练习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后,教师做总结。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如:“窗体是一个类,对吗?”学生回答不一,教师做出肯定,并做总结说明,“类就是方法,就有属性,如外观等。”进一步做出提问,“标签是一个类吗?”这次由于刚才老师已对该知识点做出总结,学生回答很统一,教师再做总结:“也是,就像人类一样是一个大类,所有的类都有它的共性和方法。”这种环环相扣的递进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3.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个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要有效地控制就离不开反馈,反馈来源之一就是提问

二、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结构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结构。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听讲和操作的有效组合,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的,没有上机操作,计算机课就等于空话,学生通过动手练习,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明白知识的内涵。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必须当堂巩固,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四十五分钟的教学结构安排应为传授新知识为十五分钟左右,二十五分钟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练习,总结本节要点约五分钟,同时着重讲清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当然,教学结构设置也因章节课程特点不同而不同,也可以采用边进边练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小问题,就让学生练一下,教师总结一下。

每堂课的内容不要太多,教师既要讲清新知识,又要讲清操作要点及步骤。对于学生还没有完全弄清的问题,教师应在学生课堂练习中加以指导,及时解决。同时计算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的能力。

1.教学过程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讲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控制学生端进行演示,并讲解,讲后,马上让学生进行实战练习。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走下讲台,细心地辅导每个学生编程。了解学生在编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刚开始学习Windows窗体程序时,学生分不清窗体加载事件、lable标签的触法事件与Button按钮的单击事件的区别。要细心地指导,演示不同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懂得这些基本知识,以求把每个学生都领进编程的大门。

等大部分同学都完成相应练习后,教师要做出相关总结,告诉大家一些需要注意事项,比如:窗体加载事件、lable标签的触发事件与Button按钮的单击事件在输入代码时的输入位置是不同的。把一些知识点讲清楚了,学生才能学好学会。

2.讲练结合,练习设计是关键,分层教学是升华

教师在讲课时要把每节课的重点知识列出来,不要多,两三个就可以,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设计紧扣该知识点的练习的内容。如学了“数据类型”,可以故意把程序写错,出现错误的结果,让学生找出错误。比如:定义错了数剧类型,把“3和2”定义成字符型,“3+2”就成了结果是“32”,结果数学运算符“+”变成了字符串连接运算。在找错的过程中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