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6:01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1篇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

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

1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的出现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统一整合企业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从而有效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计划部分:企业设定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之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选择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的流程,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本企业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在这一部分,企业还要制定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对之实行监控,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制造部分:这一部分是指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在这部分中,企业要测量供应链中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内容。

配送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部分,这一部分要做的工作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部分:指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也就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如下的效益:

(1)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使供应商随时掌握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需求及时组织生产,由此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

(3)方便供应商及时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减少采购管理的人员,降低采购成本;

(4)便于企业准确及时地预测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减少生产时间。

2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出口商选择的国际结算为依托、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可以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影响企业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对公有制经济对外贸经营权的垄断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生力军。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较为灵活,但是受经营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所限,在发展中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2)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普遍缺乏,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如果银行参照针对大企业的财务指标标准,那么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达不到要求,企业也就无法得到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则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有利于动态把握风险,规避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具备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的优势:

(1)在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的是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银行通过封闭式运作资金,通过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风险。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来获得贷款,进而通过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困难。

(2)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模型下,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较为紧张,因此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模式下,银行可以整合简化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在调查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和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

(3)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很容易挪用流动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加大。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银行注重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审查企业的信用历史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此确定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融资额度,将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一般说来,资金不会被挪用,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4)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国际结算作为一项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此外,银行可以从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中直接收取手续费,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生产总量的增长。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额贸易占比超过60%。但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具备较强实力的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谈判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贸易条件,导致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困难,加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较低,无法提供银行传统贸易融资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担保,因此往往遭遇到现金流的困扰。根据UPS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而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企业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这里的金饭碗就是让企业苦恼的大量原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单笔贸易额降低、赊销贸易增多,账期延长等,市场竞争也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相互依存,供应链的整体运转与管理成本受到供应链中包括核心企业和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资金的运作能力和效率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应运而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从大企业转到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市场具备很大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对核心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供应链融资实际上可以说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银行的“融易达”为例,“融易达”是一种供应链融资,它是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银行在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而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融易达”充分利用了作为核心企业的买方的额度资源,为周边的中小企业卖方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从而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

与传统贸易融资相比,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在银行授信审查中,不再是单纯强调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经营较稳定,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成为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客户群体。

通过提供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同需求。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其整个供应链,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企业只需付少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助于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这种杠杆经营效应,企业得以迅速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的竞争实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方案,可以通过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来改善企业现金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另外供应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在不同供应链环节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通过针对企业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降低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增值工具,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提供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是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通过管理和控制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贸易环节中资金、商品、信息,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围绕供应链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结算支持,协助企业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管理,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质量和稳固程度,也培养出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改变银行一味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掌握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更深入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

4结语

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企业具体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其实际表现尚存在差距,供应链的控制不完整,企业以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存在很大的难度。

企业应该针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改进措施,使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增强供应链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学军.创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势在必行[N].中国证券报,2007-12-25.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3篇

作者:胡大江 任玉珑 陈学梅 黄波 论文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汇率风险管理 系统 构建 论文论文摘要:文章把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被视为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进行研究。对系统内的汇率风险识别、汇率风险度量、汇率风险规避、汇率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等5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 一、引言 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国际范围内收付大量外汇或拥有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并在贸易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收付并与本币进行折算.以便结清债权债务并考核国际贸易的最终利润和成果。显然.在企业的国际贸易从开始到本外币最后折算这一个周期内.由于浮动汇率制度等因素导致的汇率波动,必将会给企业的国际贸易带来外汇风险。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诸如全球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和海地地震等全球性或地区局部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不断爆发,国际间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不时涌现,这些都不仅使企业的国际贸易汀单数量减少.而且还严重影响到现有订单的后续执行.使企业国际贸易的外币收付时间和周期产生很大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国际贸易最终的本外币折算无法按计划执行.从而使得企业的国际贸易额外承受许多不确定的外汇风险。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的外汇业务也得到了空前增长.这不仅使得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中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而且使得企业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中的数额也不断增加。面对不断加剧和更多不确定的外汇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外汇风险。因此,加强对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已成为这些企业的迫切需求。 二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构建 1.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要素(或部分)所组成.具有某种结构和特定功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以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系统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终结时间的周期.对于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在其风险管理周期内,企业首先需要对汇率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然后再对其风险大小进行度量,并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整个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尽可能估计各种突发情况对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大小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对风险进行监控时,一旦出现类似的突发事件,能按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应对,以降低突发事件对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当然.事后的绩效评估也是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一个周期内风险管理的经验教iJlI都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能为下一周期内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因此,企业的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也可以视为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规避、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等要素构成的管理系统工程。 企业构建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就是对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所涉及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对该方案的风险进行监控,以及时发现各种突发事件、评估其对汇率风险的影响,并能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对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整个国际贸易周期内的汇率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为下一周期的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对企业全球化经营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由于汇率风险是企业经营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它极大地增加了跨国公司资金管理的难度.企业管理者因此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将汇率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整个管理系统.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寻求最优的而且需要针对外汇风险采取具体可行的策略。 2.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规避、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等5个环节。 (1)汇率风险识别。企业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识别是指企业根据其国际贸易业务的范围、形式、规模、国别、币种等特点。对影响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的三要素:风险暴露头寸、风险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进行分析和确认。有效的汇率风险识别是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其风险管理的起点和前提。 汇率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企业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暴露头寸、汇率风险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的分析和确认.为 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提供信息资料。具体表现形式为:甄别风险事件、确定受险时间、分析风险原因等。甄别风险事件要求企业对其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甄别,找出风险暴露事件,确定风险暴露头寸;确定受险时间要求企业明确风险暴露的时间和周期:分析风险原因要求企业影响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这不仅包括对汇率变动直接影响的考察。还包括对其间接作用,如传递机制、作用要素和作用程度等的考察。 为此.汇率风险识别要求应当企业编制一系列有关汇率风险的报表,如:资产平衡预测表、收入预测表、资金流量预测表、信贷和投资机会评论报告等,并根据这些报表制定关于汇率风险实际变动的特别通知书等。这些反映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的相关信息资料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协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汇率风险度量。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是指企业根据相应的风险度量模型和方法.综合分析所获知的交易数据和汇率情况.并对风险暴露头寸和风险损益值进行计算.把握这些汇率风险将达到多大程度.会造成多少损失。汇率风险度量又称汇率风险计量、汇率风险测量、汇率风险衡量等.是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汇率风险规避方案选择的依据。 汇率风险度量是金融风险度量的一种.因此可以借鉴金融风险度量的相关方法来进行不过.汇率风险度量又有其特殊性.目前也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汇率风险度量的方法。归纳起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和间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直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是通过度量由于未预测到的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值的大小。对直接汇率风险的度量从最初的名义量法发展到现在的灵敏度分析、波动性分析、压力试验、极值理论、Copula度量模型、信息嫡和风险价值系列方法(如VaR、CVaR、WCVaR)等更深层次的计量方法。间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回归来度量汇率波动与企业价值变动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描述汇率风险。具体表现为:资本市场法和现金流量法。 汇率风险度量常用的是直接汇率风险度量方法。不过,企业在度量其国际贸易汇率风险时,应根据其国际贸易特点,并综合不同的汇率风险度量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度量其国际贸易汇率风险.这样才能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汇率风险规避。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规避是指企业根据其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宗旨.在科学的风险识别和有效的风险度量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风险管理工具。从而制定出具体的避险方案。以实现规避汇率风险的总体目标。汇率风险规避又称为汇率风险控制等,是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关键.是整个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实质性环节。 汇率风险规避方案的确定需要在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规避战略的指导下选择具体的规避方法企业应该在科学的风险识别和有效的风险度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性质。经营业务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阶段等企业的经营特色.采取全面规避战略、消极规避战略或是积极规避战略。各种规避战略只有适用条件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 企业在确定其规避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其避险方法可供企业选择的避险方法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贸易谈判结合经营策略来规避汇率风险:另一类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交易风险,主要有:期汇、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不同的方法对应着不同的操作,但目的都是为了使“不确定性”得到确定.从而规避风险。 每一种风险规避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风险状况进行甄别和筛选.以达到最有效地实现企业预定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 (4)汇率风险监控。企业国际贸易汇率汇率风险监控是指企业在确定最优避险方案后.为防止汇率风险规避方案实施过程的随意性和无效管理。而建立的监测机制、预警机制、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止损机制、紧急处理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汇率风险监控体系,以随时监控汇率风险的变动并及时处理.使汇率风险的变化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汇率风险监控是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保障体系。 汇率风险监控要求企业对影响其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的各因素进行监测,包括风险因素监测、风险事故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风险因素监测要求直接监测以外国货币作为媒介或载体的国际贸易活动的规模和地区结构.据以把握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规模和币别结构。风险事故监测要求对汇率走势进行观察和推测.据以分析和测算汇率的某种变动对何类主体构成风险事故突发事件监测要求监测影响 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突发事件,如全球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海地地震等。通过监测,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突发事件等对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达到预警机制设置的警戒点.应该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将警示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处理部门.经过分析处理,相关的控制措施通过反馈机制及时传达到实施部门。 预警信息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止损机制和紧急处理机制进行。止损机制需要设置合理的止损点、建立止损限额管理制度,对企业财务实行有效监控.防止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出现的判断事物和道德偏差.确保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止损与纠正.使各种变动对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影响降到最低。汇率风险监控是一个动态过程.对避险方案的实施过程不断进行检查、监测、反馈,发现偏差,立即纠正。因此,汇率风险监控也是“执行一监测一分析一处理一执行……”的循环往复过程。 (5)绩效评估。 汇率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估是指企业在其国际贸易周期完成时对其汇率风险管理进行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绩效评估是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总结绩效评估首先要对汇率风险管理进行效果评价.主要采取的是成本一收益分析任何一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或代价风险管理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交易费用、保险费用或咨询、调杏费用等,其效益就是可能的损失减少了多少或者是收益增加了多少.在分析效益时.一些不能像销售利润那样具有明确数量关系的效益,可通过其雇员数量、环保投入、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资助等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尽管是间接的,但却是明确的。 经验总结也是汇率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任何方案的实施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因此,企业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下一次的汇率风险管理做打好坚实基础。 3.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各要素独立功能的发挥和相互间的协调发展。可以说.汇率风险管理的过程是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汇率风险管理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汇率风险识别是前提。是风险度量和规避方案制定的依据.只有在第一时间准确快速地识别汇率风险.进而掌握和企业相关的所有汇率风险信息,才能顺利地展开后续工作:汇率风险度量是基础和核心,只有有效地度量汇率风险,才能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准确的依据;汇率风险规避是关键,规避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的效果:汇率风险监控是保障.通过对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监测,及时调整汇率风险规避方案。是保障汇率风险管理最终效果;绩效评估是总结,评价汇率风险管理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下一次的汇率风险管理提供借鉴。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5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中。箭头表示要素问的主动关系.线条粗细表示要素间关系的重要程度。 4.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同样.企业的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也有自己的结构,其5个组成要素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一定的活动性.与外界环境不断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一种非平衡的系统结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也有层次性.存在有不同等级的层次。可以把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5个要素: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规避、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这5个要索所含的子要素处于第二层次,分别为:风险识别有3个子要素:风险暴露头寸、风险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风险度量有2个子要素:直接风险度量和间接风险度量:风险规避有3个子要素:全面规避战略、消极规避战略和积极规避战略;风险监控有2个子要素:风险因素监测、风险事故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绩效评估有2个子要素: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第三层次的要素有第二层次的子要素进一步衍生出来.具体表现为:直接风险度量衍生出名义量法、灵敏度分析、波动性分析、压力试验、极值理论、Cot,ula度量模型、信息嫡和风险价值等系列要素:间接汇率风险度量衍生出资本市场法和现金流量法2个要素:全面规避战略、消极规避战 略和积极规避战略都衍生出2个要素:贸易谈判结合经营策略和金融衍生工具应用策略:风险因素监测衍生出国际贸易规模监测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监测:风险事故监测衍生出汇率走势测算:突发事件监控衍生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要素。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国际贸易的特点.构建适合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 三、结束语 浮动汇率实施后.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观念和汇率风险管理的技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了巨大的汇率损失。因此。在汇率市场化环境里如何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分析.从整体的角度.以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汇率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分析指出,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系统不应仅有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规避3个主要要素,还应该有汇率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两个辅助要素.对风险监控不仅要监控常态下的风险影响因素.还要监控诸如全球性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对企业汇率风险的影响.并有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启发和指导企业以全面整体的风险管理思想构建构建适合其国际贸易特点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4篇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理应在经济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希望,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其实,许多中国企业的失败,并不是失败在“硝烟弥漫”的国内外市场,而是失败在缺乏先进的战术素养和精准的国际定位。环视全球经济,跨国公司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步伐,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产生附加值最高的业务和环节,庞大的国际巨轮正变得越来越小巧。这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由于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跨国公司来说收益不高的产品,可能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曙光微露,商机无限。中国企业正可抓住此时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挖掘巨大的上升潜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天做岸,登顶为峰”就不是痴人说梦。

收购剥离资产

从2002年开始,全球生产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进一步收缩,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投资,而将非核心业务或资产从价值链中剥离出来。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跨国公司也由于建厂成本、管理成本、市场投入过高以及对市场缺乏了解等原因在华业务陷入了亏损的泥沼,正在酝酿着业务、资产重组,以此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淘金“剩余价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跨国公司眼中的鸡肋,利用业务对接和资产整合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正是中国企业化腐朽为神奇的明智之举吗?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是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跨国公司在华以外的业务和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这些资产被剥离后,跨国公司仍希望其发挥以往的联系和作用,这又为实现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以许可证协议、特许专营协议、单方持股、互相持股或合资办厂等多种形式,在研发、生产、服务以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而在联盟中各合作企业仍可保持各自独立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战略联盟就如同武术中的太极,“借力打力”、“化大象于无形”。竞争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而合作可以实现两者效用最大,实现双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战略联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联盟双方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竞争对手,合作与竞争共存、共生。因此,国际战略联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一种“追随领跑者”的策略。

中国企业并不是行业的领跑者,若想缩短差距,形成反超,就必须先学会跟随。波导与西门子的战略联盟就体现了这一点。双方联盟实现了技术共享,并利用各自在国际国内的销售网络分销双方的手机。波导得到了研发实力、专利权、国际营销网络以及借鉴先进管理和营销经验的机会。或许波导并不能完全吸收西门子的先进技术,但波导在全球的技术地位得到了相对的提升;或许在这场联盟中波导处于劣势,但由于时间、资源、目标市场的变化,劣势也能转化成优势。无可否认,波导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因此,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要敢于应战,变被动为主动,既不能“妄自尊大”,也切不可“妄自菲薄”。

与此同时,国际战略联盟带来的又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经营和投资的风险。面对跨国经营的复杂局面,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如果与东道国或东道国以外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东道国在考虑没收、征用或国际化等极端措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本国企业以及联盟各企业母国的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双方更可利用多品牌的优势,绕过反倾销的壁垒,在不同地区与不同竞争对手争夺市场。

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而质量是品牌的灵魂。

中国企业以往只注意在价格上做文章,竟相压价、无序竞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外贸条件逐年恶化,反倾销压力越来越大。而外国企业则依靠其品质和品牌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先机。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树立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就成为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搏杀的关键。

对于成功塑造了国际品牌的海尔,我们为之由衷自豪。但对于大多数“先天不足”,苦于缺乏品牌而无法打开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其在打造品牌的独木桥上苦苦挣扎,还不如放开手脚,两条腿走路,在不放弃自创品牌的前提下实行贴牌(OEM)。OEM是英文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应翻译称原始设备制造商,是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

因为中国企业普遍具有极强的低成本控制能力和较好的技术基础,在国际跨国公司不断“瘦身”的计划中,中国企业正可巩固自身“全球制造中心制造者”的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运用帖牌这一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方式积累实力。在贴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优异表现会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认知度,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将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实质名归的中国品牌必将成为销售商和消费者追逐的新热点。

格兰仕的成功之路恰恰印证了这一点。首先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在贴牌的过程中,自身品牌不但没被削弱,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认同。进而利用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率先发起价格战,从而占领市场份额,利用进一步扩大的规模降低成本,推动新一轮降价。降价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格兰仕加大了研发力度和投入,通过规模分摊研发经费,以持续不断的降价,推动持续不断的新产品,最终造就了今日世界最大微波炉生产基地的奇迹。在国内外市场上可谓首屈一指。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刀剑相向是不可避免的。在资金、技术、规模、经验方面均处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尽量避其锋芒,变被动主动,努力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在对方的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化整为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就是一条成功的捷径。而这恰与跨国公司产业结构的步伐不谋而合。

目前,跨国公司在实现利益最大化,逐渐将产业链向上游调整,专注于自己利润最高的核心业务,而将利润相对较低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配套设备以及各类后勤支援方面分包给第三方公司。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凭借成本低廉的优势承揽这些分包业务,与这些跨国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提升。过去,我国许多成功企业都曾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生产过零部件或配套设备,从而成功赚取第一桶金,以每年成倍的增长速度实现飞速发展,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但在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之前,中国企业首先要抛弃过去只以计划定生产的传统模式,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最终用户和采购商的要求,根据要求安排生产。价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质量和信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注意与跨国公司价值链建立后向联系,加强并完善配套产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的目的。使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生产链条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

跨国经营的智慧

在海外设立工厂,既减少运输成本,接近目标市场,又可绕过关税以及“反倾销”的重重阻隔,因此被众多国内企业所津津乐道。然而,跨国经营存在四方面的制约因素。对海外市场了解有限;资金投入巨大;东道国的配套产业无法满足要求;海外经营人才和经验缺乏。

因此中国企业不应操之过急,可以先在东道国设立商,建立经销网络,当然选择优秀的商就成为关键。待打开销路形成规模后,再考虑是否选址建厂,做到“先有市场,后有工厂”。也可以采用与东道国企业合资的方式,运用东道国企业的营销渠道占领市场,随着跨国经营能力的增强,通过资本整合或增资扩股,最终将合资变为独资。

企业的跨国经营渠道比国内经营的渠道要复杂,因此,企业的供应链再造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企业的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中国企业可以学习跨国公司的作法,实行归核化战略,只控制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并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对业务流程和服务进程性区域和全球的整合,以达到对生产需要的准确、快速反应。

海外上市

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壮大,需要发展,核心的资金问题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上市无疑是一剂灵丹妙药,而海外上市则更是一剂强心针。不但可以达到快速融资的目的,还可以迫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海外资本市场规则,并借助海外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吸引海外其他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与合作,并且有利于企业及时获取最新最快的经济技术信息。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参与国际分工,实行上述种种国际战略,就必须改革以往传统落后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理念,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迈进。从过去的人治、情治变为法治、理治,真正做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协调发展。在供应链、营销手段和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要想让企业之树常青,人才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在WTO规则研究、反倾销应诉、国际财务管理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很多方面存在人才真空。因此,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制订新的人才战略也就成为了另一个我国企业应当审慎对待的问题。

参考资料:

1.林华,中国企业盯上“洋资产”[J],大经贸,2004.7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5篇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往往具有投入资金量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国际环境动荡性则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带来承包项目的亏损。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成熟企业竞争,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和规避措施,并将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有力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二、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因素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因素

1.投资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2.融资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工程项目中的相关因素

1.投标报价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2.资金链断裂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3.分包商违约风险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五)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机制

1.建立企业风险预测机制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三)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化 障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公司,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统计显示,1990至2010年8月,中国上市公司由8家发展为1947家,上市公司数量在二十年间增长了149.7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身实力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使得中国的企业向海外扩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障碍,最近华为中兴光明等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屡屡碰壁的结果就证明了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依然有许多障碍和困难需要克服,因此,清楚地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面临的障碍对今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

建国以后,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制度基本从西方引进的。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特殊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具有半政府半企业性质的国有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有企业机构臃肿,效益差的缺点日益突出,为了改造国企,配合国家建立新的市场经济制度,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其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来对现有的企业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进行改革,后来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治管理体系从一开始就吸取了西方管理理论的精华,其治理机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之上。可以说,中国现在的企业管理理论基本是建立在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基本能和国际接轨,在管理理论和治理体系上不应该和西方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分歧,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问题出在文化背景上。中国的企业管理文化和西方企业管理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的管理比较“感性”而西方的管理比较“理性”。在中国的管理实践中,关系,人情的影响极大,决策主要依靠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权责意识较为模糊,强调集体文化,组织内部冲突较少;而西方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强调制度化,标准化,权责清晰,突出个人能力,组织中处处渗透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虽然表面上接受并学习了西方管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实际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上仍然在延续着中国本土的管理思想。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需要在西方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管理上进行深层次地“本土化”,真正地去适应西方的管理文化,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和条例制度,认真地研究管理文化深层次的区别,从制度到管理文化都真正地适应新环境新市场,这样才能获取包括员工及市场的广泛认同。同时,如何管理外籍员工,怎样面对某些国家强势的公会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大难题。在新的环境中,如果不能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凝聚在一起,准确理解并执行企业的长远战略,那么企业的国际化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上不上提拔培养外籍高管。而许多中国企业恰恰缺乏管理外籍员工的经验,这就导致企业无法深层次“本土化”,无法真正融入新的市场,也无法适应新环境的管理文化。

二、资本结构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亚尼和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资本成本、企业理财和投资理论”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即: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有效运作等假设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MM理论在受到实践的挑战后,于1963年作了修正,将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引入分析中,从而得出有公司税时的MM理论:负债会因为税蔽而增加企业价值,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权益资本的所有者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大。根据MM理论为基础,西方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西方企业融资结构安排大致是:1.内部留存收益;2.债券融资;3.股票融资。而中国企业由于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历史原因,在资本结构和融资结构安排上和西方企业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内部融资比例较低;2.外部融资时偏好使用股权融资;3.倾向于向银行贷款而不是直接使用债券融资;4.杆杠比率不合理;5.资产负债率偏高。虽然造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够完善,但是无论什么原因,中国企业在资本结构上的不合理却成为了国际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资本市场的环境和游戏规则,因为规则和环境不可能反过来适应中国企业,而且只有透明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外国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和普通大众放下疑虑接受中国企业。因此,资本结构的缺陷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主要障碍。

三、推广宣传及市场营销

很多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国家市场时面临的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偏见。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自我封闭,再加上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不久,许多地方还不完善。这样的特殊背景就使得许多西方国家带着有色眼睛看待中国企业,这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因为缺乏了解,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企业的概念还建立在六七十年代的历史阶段,再加上许多跨国巨头害怕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会损害其利益,政治力量和市场力量相结合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一大阻力和障碍。另一个方面,中国企业在进入新国家新市场的时候,普遍缺乏自我宣传和推广意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商业活动上,认为只要物美价廉就能迅速打开市场,忽略了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忽略了全方位的自我展示,很多西方国家的工会社会团体影响力极大,而中国企业踏入陌生的环境往往不善于向下沟通和自我宣传,只能正式地和官方机构打交道,最后在面临着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阻力时功亏一箦。同时。对中国企业的偏见和缺乏了解及新任使得某些国家的政府,市场和普通大众从心理上就抵制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适当的自我包装是自我展示的一种合理方式,由于西方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竞争文化,欣赏强者,对于优秀的企业社会和市场是乐于接受的。所以。中国企业在西方市场过于谦虚的做法最后往往适得其反,最后由于没有充分表现自己的优秀而不能融入新的商业环境。这样就造成一种奇怪的局面: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物美价廉却始终不为国际市场所接受。另外,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营销方面,中国企业和许多跨国巨头比起来显得比较生疏。“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代商业社会,好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合理的宣传和推广,只有让用户知道了解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及优势才能

充分发挥产品和服务本身的潜能。西方的跨国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市场营销的手段和方式上早已轻车熟路,立体化的营销手段已经成为西方跨国企业占领市场和扩大影响力的杀手锏。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对市场营销的概念大多还停留在“广告”的基础上,而且广告的投放多是以电视媒体等平面媒体为主,而单纯依靠广告轰炸的策略很容易就引起消费者的抵制和反感。中国企业的传统观念是只要产品好就不怕卖不好。在今天的商业社会,这样的观念已经落后。可以说,缺乏成熟合理的营销手段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另一个巨大障碍。

四、经验及人才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更多地是采取并购及建立分公司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使得中国公司比较快速地切入目标市场但同时也引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又一障碍:经验及人才。并购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商业活动。需要投行,律师事务所,企业等不同机构的通力合作,各种细节的把握和谈判技巧的发挥需要长期的经验和积累。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显得十分不成熟。这主要体现在缺乏并购经验,特别是跨国并购经验。这也是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屡屡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时候一味地只注重高报价,却忽略了与并购所在国政府,监管机构等的沟通合作,最后往往是出价最高却功败垂成。在并购或者运营国外子公司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障碍是人才的极度缺乏。不论是并购还是国际化运营。都需要掌握熟练专业知识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全程参与。但是中国企业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人才主要靠引进。引进人才的方式对于想要长期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只有从企业内部培养并选拔人才才能保证人才输入的连续性,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了解企业的特色和战略,也更能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国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方面十分欠缺,在本土员工和外籍员工的职业规划与培养发展上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这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国家化道路上的绊脚石。极大地阻碍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五、法律、贸易壁垒等外部障碍

随着大量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大量涌入西方国家,冲击了某些国家的商品市场及就业市场,处于对自身商品市场和就业市场的保护,许多国家针对中国企业设置了隐形的“贸易壁垒”。表边上支持自由贸易实际上却给中国企业套上各种枷锁,设置种种贸易障碍。许多国家由于对中国背景企业心存疑虑,更是在技术交易和敏感行业禁止中国企业涉足,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活动范围,使得许多中国企业无法真正地融合到新的商业体系中,也无法进一步打开市场。再加上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忽视对方特殊的法律条例及要求,还未开展业务就“官司缠身”,甚至惹上贸易纠纷,国际化及扩张的步伐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许多中国企业发展必然选择。但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障碍,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缺陷也有外部的障碍。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中国企业从管理、资本结构、推广和营销、人才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使得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符合国际商业规则,真正地去适应新的商业环境,中国企业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和诚恳地态度去面对不合理的偏见和职责,巧妙地推销展示自己,在新的商业环境中逐渐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充分地研究文化背景及法律法规的特殊性,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也需要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来克服某些外部障碍。总之,中国企业只有真正地克服自身缺陷,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才有可能避开国际化道路上的种种障碍,真正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晶,中国企业资本结构悖论:提出与解读[J],华南金融研究,2003(1)

[2]张丽英,中外企业资本结构现状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3)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7篇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

一、专题研究类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定价技巧的应用

4.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5. 论公关促销策略

6.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7.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8.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1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11.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2.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3.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4.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1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6.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17.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9.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20.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市场定位战略的应用

23. 市场渗透策略的应用

24.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25.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2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2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29.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31.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32.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33. 从汽车销售谈制与集团经营

34.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35. 服务营销新模型

36.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37.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39.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40.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41.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2.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问题探讨

43.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44.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45.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46.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47.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48.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9. 医疗服务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5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52. 浅析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53. 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体验营销在某行业的运用

57.论服务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8.跨文化营销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59.营销渠道变革的新趋势研究

60.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

61.整合营销及其应用分析

62.企业危机公关研究

63.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64.论营销城市

65.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

二、企业、产品研究类

1. 某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2. 某公司CI设计方案

3. 某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6. 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营销队伍的组织与设计

8. 某公司企划案例研究

9. 某企业促销方式评价

10.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11. 某产品企划案

12.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13. 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4.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5. 某产品分渠道研究

16.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7.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8. 某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9.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20. 某产品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及分析

21. 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2. 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23. 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24. 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25. 浅析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问题以及对策

26. 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7. 宝洁洗发水多品牌实施的效度分析

28. 诺基亚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对我国家具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31.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 蒙牛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探析

33. 海尔集团员工与顾客满意度探析

34.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研究

35. 中国某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部分毕业论文题目(市场营销类) 1,中小企业产业市场营销障碍与对策

2,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

3,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4,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5,呼伦贝尔市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6,呼伦贝尔市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7,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8,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9,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10,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11,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13,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 》为例 14,关于呼伦贝尔市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15,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16,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

17, 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

1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19,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20,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1,论消费心理预测

22,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3,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24,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25,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27,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28,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9,我国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国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32,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33,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34,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5,浅析当前工商企业营销渠道的矛盾冲突 36,水平渠道冲突与管控

37,垂直渠道冲突管控

38,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9, 结合行业谈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0,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位研究

41,企业定位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

42,企业定位中差异性特征的选择

43, 中小企业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44, 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塑造

45,中小企业产品组合策略选择

46,产品组合策略与价格策略协同问题研究 47,终端主导市场条件下企业渠道变化

48,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49,企业包装策略研究

50,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51,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

52, 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53,论渠道创新策略

54,论酒类产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业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渠道结构 57, 啤酒企业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9,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60,市场预测手段研究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关问题 2,乡镇企业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

3,试论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

4,试论广告策划

5,创新思维在公关中的应用

6,经济全球化与公关观念创新

7,产品推销中的公关策略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策略

9,良好的购物环境在促销中的意义

10,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公关问题

12,市场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试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4,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15,试论现代管理的系统观

16,试论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关形象的塑造

18,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9,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21,组织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1,国际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3,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

4,论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策略

6,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 标准化观点对适应性观点 7,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

8,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

9,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营销战略新发展 10,国际营销渠道新特点与跨国经营

11,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国企业国际营销进展: 阶段特征与战略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营销战略

14,试论跨国战略联盟与提高企业国际营销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国际营销之谜

16,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服务营销论文题目:

1,论服务与服务营销

2,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4,超市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5,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6,透视服务营销的分析框架

7,服务营销: 21 世纪企业营销立足之道 8,服务营销打造顾客满意

9,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10,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11,服务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2,论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14,服务利润链与内部营销

15,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16,服务营销的基础探析

17,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

18,顾客满意战略与服务营销

19,企业服务营销的初步探讨

20,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及应用

21,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

22,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相关文章:

1.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参考

2.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2016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属地化管理; 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96-07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10

一 引言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须应激调整;东道国劳动政策等制度约束客观存在,制度选择与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关性明显[2];全球化市场推送现实文化差异,当前,基于各国文化差异性所建立起来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3]。

实践呼唤新的管理模式,属地化管理应运而生,但理论探索相对薄弱。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经营机遇凸显,属地化管理对相应理论需求更显迫切。国内有学者对属地化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如杜建韶认为劳动力成本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因素[4];陈凌宇突出属地化管理是减少文化冲突的选择[5];李萍则更多地从人力资源属地化的视角对动因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了员工管理长期化的专项性人力资本的集约性[6]。也有学者从企业实践经验出发,尝试提炼分析属地化管理的内涵,如周磊就从理念属地化、身份属地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把人员属地化作为内涵之一,解释为企业针对不同级次员工采用的当地化雇佣策略[7]。也有学者指出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满足跨国企业国际经营的需求,企业要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8]。不容忽视的是,来自管理一线的实践者也进行了部分经验交流式的归纳总结[913]。总体上看,更为发散和碎片化。

纵观已有研究,笔者发现,针对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属地化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属地化管理问题,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也缺乏相应的指导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单一,存在较大理论拓展空间。基于此,文章以中国企业属地化管理困境为着眼点,从嵌入性理论视角进行系统剖析,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关键因素,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属地化战略运行效果的管理脉络,借此给出策略建议,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和问题

1.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概念与含义。

目前,“属地化”作为企业的一项国际化战略,虽然已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标准词汇,但就概念界定来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已有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属地化”从生产过程角度将“属地化”定义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采取的当地经营策略,包括研发属地化、生产属地化、营销属地化、人事属地化等;狭义的“属地化”则特指人力资源属地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属地化”的狭义定义范畴,但又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层面的属地化。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公司的属地化战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取得经济效果的方法和路径。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从主体指向角度分析,是指近年来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即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目标指向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意在开发当地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资源,支持母公司战略;从实施手段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除提升本地雇员比例外,还涉及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再造,深层文化互动,以及当地市场资源深度开发,其核心是企业的环境融入能力。

因此,本文将属地化管理概念界定为: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为融入当地社会网络,获取最佳效益而实施的当地化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管理过程。那么,企业如何判断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又如何融入当地的社会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正确分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与问题。

为了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本文引用笔者博士论文中对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14],采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方式,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中国企业30年走出去的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按照总体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其排序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程度、与当地各类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程度、具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程度、熟悉属地化国别市场程度、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管理团队程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程度、具有较强的危机管理能力程度。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按统计结果排序分别为:复合型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属地化管理粗放、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企业文化不突出、管理方式行政化、属地管理人才使用较少、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其他。具体而言,问题如下。

(1)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国际项目的属地化战略落实乏力。与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相比,中国企业缺乏资深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精通国际工程法律的法务管理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者、国际工程融资管理者,以及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复合型人才形成管理短板,也成为有效实施属地化管理的障碍。

(2)属地化管理粗放导致融入性风险成本增加。在中国企业具体管理实践中,各项管理的标准、规范、流程还有待完善。在属地化用工方面,存在用工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因素增多。

(3)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致使融入性难度加大。中国企业在属地化用工问题上矛盾重重。一方面希望广泛融入当地文化,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当地员工的管理难题,沟通成本、政策成本均需纳入决策体系。

(4)企业文化不突出对企业的融入性带来负面影响。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往往较多关注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多采取制度“硬约束”的办法,忽略了实施文化管理对劳务人员“软管理”的作用,导致东道国劳务人员对中资企业认同度低,仅仅停留在“干活挣钱”简单思维模式中,工作效率较低。

(5)管理方式行政化致使融入性缺乏根基。中资境外企业由于均属于国内集团总部为开发属地化市场成立的子(分)公司,受国内集团总部行政化管理影响较大,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集团总部较多采用任务指派等行政化手段,没有较多按照属地化现状采取市场化、国际化管控手段,突出体现在决策机制的行政化,表现为“长官意志”,出现属地化管理水土不服。

(6)属地化管理人才不足致使融入性缺少传导效应。属地化管理人才比例结构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指标,受企业行业性质、公司战略以及东道国人才结构等因素影响,在属地化管理人才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连接企业与东道国文化的重要节点,这一问题需要创造性突破。

(7)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作为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从成本集约角度看,第三国劳务比例也影响着企业属地化管理策略。但中国企业在引入第三国劳务方面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经验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企业对东道国的融入程度,进而影响属地化运行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开发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足。

三、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构建

1.嵌入性理论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层次。

本质上说,属地化管理是企业的经济行为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的选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选择的内在机理。布莱尼(Polanyi)最早提出的嵌入性理论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它的基本假定是自利行动者处于社会网络中[15],后来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把网络分析作为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6]。其分析范式是以突破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经济人假设和社会学“过度社会化”为特征,引入经典分析框架“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和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后来的“结构洞”(Structure Hole)理论则更深入地体现了嵌入性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具体阐释了嵌入性网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奠定了其连接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引入嵌入性理论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的关键,尤其是在属地化的逻辑层次关系的分析上。根据嵌入性理论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性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制度环境的网络嵌入。这个层次的嵌入关系源于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约束的考量。如果将企业在东道国的属地化战略收益作为企业的产出,那么它应该是企业属地化管理能力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函数,关系属地化管理战略的成败。国家关系问题、劳动政策问题、民族个性与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和金融政策导向等,直接构成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网络,是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大背景。

二是产业集群的双边嵌入。企业实施属地化管理的直接目标是节约运营成本,终极目标是扩大属地市场收益。马尼拉(Mainela)和普哈卡(Puhakka)研究指出,企业的国际经营是一个嵌入网络中的过程,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的结构资本、位置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与战略收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7]。海泽德尔(Hagedoorn)的研究认为嵌入性特征直接影响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为企业属地化管理的融入路径提供了产业集群层面的理论依据[18]。一方面,产业集群嵌入在信息搜寻方面获得收益,在融入东道国社会网络过程中,特别是着眼于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企业无法单兵作战,嵌入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识别更多的国际化收益和信息,为国际化行为提供必要准备。企业在本地集群中的嵌入性有助于建立国际性的企业联盟,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国际联盟,并且能积极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行动,因此嵌入性能促进形成一系列可用于识别国际化行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嵌入性帮助企业在互信合作方面获得市场收益。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倾向与已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选择成本。企业间不断重复的合作关系直接带来了相互信任,“关系基础模块”和“经济交换的关键要素”被认为是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基本要求。成功实施属地化管理并能够嵌入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声誉,利于国际化扩张。企业的嵌入程度,特别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嵌入性程度高,表明企业可更多地利用东道国属地化人力资源来完成项目经营并实施复杂任务。

三是属地化员工的组织嵌入。员工的属地化管理是最基础的嵌入层次,也是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通过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短板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是属地化管理人才问题、属地化用工问题、属地化文化差异问题、属地化管理方式问题,这些都是组织嵌入程度不高的表现。根据李(Lee)和米歇尔(Mitchell)的工作嵌入理论,企业里的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的主要因素是这名员工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19]。契合程度高,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之亦然。那么属地化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都与其工作嵌入程度密切相关。有效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就应该着眼于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匹配、黏合,费德曼(Feldman)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嵌入性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的薪酬福利,有效处理属地化雇员的选拔、激励、培训、考核、人员流动和人文关怀等问题,是属地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核心问题[20]。

2.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嵌入性层次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是以人力资源属地化为基础的网络关系。

该网络以属地化员工的嵌入性管理为基点,通过符合当地文化价值特点和劳动政策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功能的实施和完善,能够增强组织稳定性,减少风险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和品牌识别度,提高属地化市场的辐射带动力,实现深挖市场效益的战略目的。企业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网络嵌入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宏观判定条件;对当地产业集群的嵌入是网络嵌入中观层面的内容;而对提升自身属地化用工管理能力的组织嵌入则是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的基本功。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1:企业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最为关注的外部资源环境由东道国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网络构成,环境条件越好,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属地化用工特征越明显,体系越完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3:企业在东道国的产业集群中位置资本越显著,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难度越小。

3.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

实际上,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判定、选择、实施和调整的过程。如果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判定为适合实施属地化管理,则以“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为导向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度,并实施属地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根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反馈调整属地化管理策略。如果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判定是不适合属地化,则返回母公司的属地化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属地化环境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判定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前提。

为进一步验证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系模型的实践贴合性,笔者在博士论文中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设计中国“走出去”企业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访谈对象为38名从事国际工程业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共向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联酋、白俄罗斯10个国家的70家中资境外企业发出问卷700份,回收656,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642,有效问卷比例为91.7%[14]59-72,93-95。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东道国环境嵌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为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差异、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规模、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第三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其次是文化距离因素,包括国别之间文化差异、企业的文化包容性、外派员工的适应性和属地用工的文化融合性;再次是国家间制度距离因素,包括国家关系、民族价值取向、工会组织强度三个方面。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按照均值排序,影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因素主要是配置与使用、招聘与选拔、培训工作、薪资管理、雇佣关系、人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推演,以嵌入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属地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约束,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逻辑关系模型,并利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归纳了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首先应正确判定实施属地化的环境条件,准确判断实施属地化的外部资源环境约束;其次应将企业置身于东道国的社会环境网络中,突破自我搞建设、封闭性属地化的思维局限,努力提高企业在东道国产业集群中的嵌入程度,提高属地化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再次,应在人力资源属地化用工相关功能模块完善各项工作。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资源环境判定能力。做好人力资源属地化整体规划工作,做好市场调研,对东道国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和自身管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提前制定属地化用工方案,并细化整体方案保证措施。

第二,增强企业在属地化行业集群结构中的影响力。“走出去”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密切与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积累信誉资本;加强与东道国工会等组织的沟通联系,减少政策摩擦成本;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自身品牌的宣传,建立在东道国市场的品牌识别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属地化用工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巩固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力;开拓国际联盟的合作渠道,增强行业相关信息收益,增强当地市场的项目辐射力和带动力。

第三,完善属地化人力资源组织功能管理。打造人力资源“国际化、多元化、本土化、复合型”管理团队,注重团队组建、人员选配、团队考核评价整个管理链条工作,吸纳当地人才,合理配置属地化员工在管理人才梯队中的比例;加强属地一般用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外籍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并与东道国特殊价值观有机衔接,尊重属地员工的和重要社会习俗;完善人力资源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举;科学设置薪酬考核体系;注重对属地化雇员的人本关怀。

参考文献:

[1]黄海嵩.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13)[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64.

[2] 石鸟云.基于制度理论的跨国公司东道国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8):110114.

[3]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10.

[4] 杜建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管理观察,2008(24):203-204.

[5] 陈凌宇.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5):58-63.

[6] 李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 2004 (6): 67.

[7] 周磊.关于属地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12):14-15.

[8] 薛求知,廖勇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7.

[9] 任超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应对国家风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3 :165-166.

[10] 卓瑞,王明皓.中国国际工程公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J].国际经济合作,2012(9):61-64.

[11] 赵晨曦,邓亚军.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J].江苏建材,2009(3):65-68.

[12] 周永红.海外项目员工属地化管理探索及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3(26):32.

[13] 崔阳,王明皓.国际工程企业属地化员工培训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2):77-80.

[14] 崔杰.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87-92.

[15]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M]. Boston MA:Beacon Press, 2001:3.

[16]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11): 481-510.

[17] MAINELA T,PUHAKKA V.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4, 16(1): 105C129.

[18] HAGEDOORN J. 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3):670-680.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第9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发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表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很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口活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转贴于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一)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这样的经验能减少企业对国外市场运营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加快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预测本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养、引进计划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