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1 12:41:18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1篇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2篇

关键词:俳句;古诗词;过滤;创新

俳句是日本的古典诗歌,本身起源于日本的连歌。连歌分“上句”(五、七、五)和“下句”(七七)的形式,两人或更多的人合作,一人咏上句,另一个人咏下句,句句相连,称为“连歌”。室町时代(1393-1573)和江户时代(1603-1867),连歌的上句逐渐独立出来,到了明治时代形成了现代所说的俳句。

一、回归造化

“徘圣”松尾芭蕉(1644~1694)在《笈之小文》中提出:所谓俳句,随造化、友四时也。所见无处不花,所思无处无月。所思无花之时等同夷狄,内心无花之时与鸟兽同类。作为人应该出夷狄而离鸟兽,随造化而回归造化。顺从造化的思想庄子就提出过,西晋的陆机(261~303)在《文赋》中也早已提出类似的思想: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古诗词中吟咏四季的诗歌比比皆是。芭蕉以后的俳句主张回归造化,在闲静中体悟生命的活力,用一颗纤细的心体悟自然之美,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古诗词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这一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语言文字及文化进行了转化与创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季语的使用。大部分的俳句除了形式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必须带有季语。

季语, 顾名思义, 就是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有关的自然现象、景物、传统节日、纪念日和与之有关的仪式和活动。季语是整个俳句的灵魂所在,也是俳句的一大特征。

其实,在《万叶集》、《古今和歌集》里早已出现吟咏四季风物的题目。“‘飞瀑击岩上,岩际幼蕨青,原来春已到。’《万叶集》第八卷卷首志贵皇子的这首和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日本人盼春的心情。以蕨菜这一细小的自然现象为契机象征地歌唱春之到来,可以说这是在大自然细微的变化中敏锐而巧妙地捕捉季节变迁的典型的日本式感性。”①而俳句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和歌领域里这些表述四季自然的代表景物。也就是说,俳句既吸收了中国古诗词,又继承了日本古典的传统。

在漫长的过程中,季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日本,还有专门汇集季语的书,被称为《岁时记》。“岁时记是关于日本的季节性风土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客观记述,是在日本的季节现象熏陶下培育起来的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日本人经过千百年漫长岁月千锤百炼建构起来的一个美的创造物,亦可谓是一个虚拟的世界。”②《岁时记》的编法, 通常分为春、夏、秋、冬、新年五个部分。并且每部分都分的很细。比如, 阴历八月份的月亮根据不同日期, 其称谓亦各异。如八月初的月亮叫“初月”,八月初二的月亮叫“二日月”,八月三日的月亮叫“眉月”,八月十四日的月亮叫“待宵”,八月十五叫“小望月”,八月十六叫“十六夜”,八月十七叫“立侍月”,八月十八叫“居侍月”,八月十九“卧侍月”,八月二十“更侍月”。

也就是说,俳句通过季语来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将诗歌与生活中的季节感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反映了古往今来日本人心底形成的对于自然的共同的人生观。

二、造境

在意境表现上,日本俳句吸收中国古诗词将主观情思溶入到客观景物之中,借景抒情,使读者从景物中感受诗人的心境。但俳句又结合了日本文学中惯有的余情美,意象简洁,更强调瞬间性,即简单、压缩地表达某一瞬间片段的场景,抒发的是一时的感受,以有限的空间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思想。

日本的很多徘人对中国文化都很崇拜,而且,他们具有丰富的中国诗歌的修养。如松尾芭蕉对杜甫最崇拜,他的俳句中大量吸收了杜诗中有关“闲寂”、“拙”等内容。与谢芜村因崇拜陶渊明,遂用其《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之意,取名“芜村”。他们在学习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诗词中造境的方式。

比如说,意象的借用。日本俳句中也经常使用“月”的意象。芭蕉在《气古寺玩月》中有“明月照座间,不见美容颜”;再如高滨虚子的“夜船过旧港, 月是放乡明” 、河东碧梧桐的“强饮离前酒, 送别月寒中”等等。这里写到的“月”,都借用了中国古诗词中以月来怀乡思人的意象。 菊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尚人品的象征意味,日本俳句中也经常出现菊的意象。如松尾芭蕉之作《山中十景》:“山中不采菊,温泉有香气”;“茅舍日将暮,赠来酒”。体现了日本人对菊的喜爱。

但是,由于日语是表音文字,而俳句又局限在十七个假名之内。因此,日本徘人多借用中国古诗词中秀丽、温婉、纤细的意象。注重用简洁的意象来构造一种精巧纤细、韵味深远的意境。下面笔者试以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简单分析一下。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这首俳句是芭蕉俳谐的典型集中,充分体现了芭蕉的俳句创作理念。共描写了三个意象:古池、跳入水中的蛙、水声。表面上看就是三个十分平淡的意象,但三者的微妙组合却创造了一种余韵袅绕、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首先,这首俳句的季语是“蛙”,点明了是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古池是“过去”的凝结,幽深、神秘;蛙入水是现在的动作,具有蓬勃的活力;水声打破了这个静谧的世界和千古的沉默,是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之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但,这种沉寂已不是先前的沉寂。作者在草庵内听到了这声水响,但也并非偶然,因为作者将自己溶入到了自然之中,以凝练的闲寂情调使俳句达到了纯艺术化的境界。

三、 抛去了功用性、政治性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的认识。主要指诗要表达人们的志向和愿望,当然身处的阶级不同,人们的志向和愿望也不同,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诗人常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报复,忧国忧民的情感等。而日本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词时却摒弃了这点,抛去了政治性和功用性,它所表达的只关乎自然,关乎日常生活,关乎这两者带给诗人瞬间的感悟,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下面试以一首芭蕉的俳句加以分析。

芭蕉野分してたらひに雨を聞く夜かな。

译文:雨击芭蕉纷纷落,陋室传来滴雨声。

一个暴雨的晚上,芭蕉独自呆在草庵,屋外雨正打着芭蕉,屋内从破损的屋顶滴下来的雨敲打着脸盆。这首俳句明显借用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意象。“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在这首诗中,表面看是写自身的贫困潦倒,实则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真正心声。而芭蕉在借用时则完全抛弃了这方面的意义,他感受到的只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闲寂,一种与自然的融合。原因也是容易理解的。

诗圣杜甫,一生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他的抱负是治国平天下,但他又处于社会转折期,时局动荡不安,因此他的诗政治色彩浓厚,山河美景在他眼里也投射出一种人生的感叹和忧国忧民的感情。而徘圣芭蕉所信奉的日本的儒家文化更强调修身,一种个人的约束和道德的培养。而且芭蕉生于德川幕府隆盛期,社会相对稳定。因此,芭蕉在化用杜诗时,往往将其中对民生疾苦的哀叹,对国家的担忧转化为一种个人感受,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慨叹。

四、小结

通过上述简单的探讨可以发现,日本俳句在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在对自然的感悟上,还是在意境的构造上,都从中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很多养分。但又不是全盘吸收,始终融合了日本文学中所固有的古典思想与审美意识,对中国古诗词或引用,或创新,或改写,或借鉴。这也反应了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时的一个特点,即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对中国文化的着眼点与摄取角度。

[注释]

①小原信. 日本人の时间意识[M].东京:三笠书房,1987.

②《すばる》编集者. 季语再考——短诗形文学の试み[J].すばる:特集, 2004 , (10) :213.

[参考文献]

[1](日)松尾芭蕉等《日本古典俳句选》.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3篇

第一步明词意。只有消除了文字隔阂,我们才能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弄懂古诗中文字的意思是我们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词语必须调用相应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汇的含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内容。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之”(到、往),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它),用的都是古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悦”(使鸟儿自由的欢唱)和“空”(使心中杂念涤除)用的都是使动用法。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现),用的都是通假字。

第二步顺句意。由于古诗不仅讲究凝练,还讲究韵律,因此,古诗的句子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句子成分省略、句序倒装等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读懂古诗带来许多困难。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既有实词的省略也有虚词的省略。由于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所以古诗句中大多是虚词的省略。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第三步贯诗意。在扫清文字和诗句的障碍后,如何贯通全诗,全面准确把握古诗的内容呢?

1.关注题目与序言。题目是诗词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解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这些“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时间,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不能忽视。

2.用联想、推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古诗阅读最大的困难由于压缩造成的阅读空白,古诗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不用联想、推理、想象把原诗中空白部分补出来,就会构成阅读障碍,无法准确理解全诗主旨。试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将它还原成另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女子)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帘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这么一补充诗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把全诗贯通起来,就可以知道全诗塑造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女子形象。

第四步分析形象。

和小说、戏剧、散文一样,古诗也塑造形象。古诗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过这些“景”“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已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都寄寓在形象之中,那么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自然就是读懂古诗的关键。叙事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结合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须结合诗题和相关诗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1.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有许多意象已具有了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内涵。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悲凉凄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2.联系全诗,结合语境。意象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件事物,同样一个形象,不同的诗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寓意。所以揣摩意象的含义不能机械,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全诗,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意象小“草”,白居易是用“枯”而又“荣”,“烧”而又“生”,赞生命力之顽强、坚韧。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野草花”可以借最后两句的意思推想出此意象的含义是说明乌衣巷的残破荒芜,以表达作者的昔盛今衰之感叹。

3.联系背景生平,做到知人论事。同一意象由于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这两首诗中的同一意象“鸥”,由于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分别表达了孤独、凄凉、漂泊无定的忧伤和宁静自得的悠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要很好地做到揣摩意象,把握情感,在鉴赏实践中最好还是将上面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第五步炼主旨。如何在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去提炼古诗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应该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和句子,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词语和句子,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提炼诗歌的主旨。

1.感彩较强的词语。感情直露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2.议论抒情的句子。古诗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语。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4篇

一、读出诗味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词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朗读在学习古诗词时的重要性。读,是学生理解诗词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品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老师需要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读古诗词,以达到“读通读顺读出味,意境情理上心头”的效果。在读的时候,教师必须有效地指导学生,对生字的字音、多音字的教学把握应到位。很多古诗押韵,在上课时就可以突出这些字,通过范读,通过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此外,还要适时介绍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助于读出古诗词的情味。

二、品出诗韵

古诗词教学要有个性。既要重视对字、词、句的理解,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方法的传授,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抓关键,明了诗意

现代文有中心句、点睛之笔,古诗词也有。教师要培养学生筛选关键词、重点句的能力,如此,对古诗词的教学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春望》时,抓住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关键句解读全诗,提纲挈领,就能很快读懂其它三联的含义。此法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2.品诗眼,把握诗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如果能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这样的教学会更有效。如在教授辛弃疾的《村居》的过程中,可用“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醉”字为诗眼进行教学。翁媪“醉”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读词品味出:老夫妇陶醉于这乡村美好的景色,陶醉于大儿子、二儿子的勤劳,陶醉于小儿子的调皮可爱,陶醉于这清静悠闲的生活。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向往这样的生活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一爱国情感。通过品诗眼,引导学生走进诗中。

3.设情境,体验诗意

诗人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带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具体的情境中去,用自己的体验、感受去理解诗意。如在教学《乡村四月》时,可用课件展示农村三四月的景色,让布谷鸟的叫声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春天。

三、悟出诗情

古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相通,它们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一首诗词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词的内容去勾勒,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蕴,是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首先写霜雾满天的深秋之夜,传来几声乌鸦归巢的啼叫,增添了几分夜深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后两句写江面上传来寒山寺沉闷的钟声,声声入耳,一方面烘托出夜深人静,另一方面更加重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之情。这首诗主要以所见所闻描写枫桥夜景,声色并见,中间用一“愁”字点染,诗人那愁思满腹的形象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在教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实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那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

四、厚积薄发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5篇

一、以读入境

自古以来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可见读的重要性。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知诗人、释诗意,最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读,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方式。“于激昂处激昂,于委婉处委婉”,把诗人的情感从读中表现出来。“好诗不厌其读”,古诗对仗工整、平仄交错,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读来朗朗上口,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读的时候,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姿体语言,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拈须吟哦;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例如:李白的《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和“霜”形象地将皓月当空的夜景写得生动真切,“月”色如此之明,心里却如秋霜般的清凉,诗人对月思乡的心境通过这些词语得以实现。这首诗中“光”、“霜”、“乡”这三字押韵,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现了语言的音韵美。通过吟诵、品味,读出这些字的情,读出这些字的味,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就信手拈来了。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以释解意

看注释,解诗意,小学的古诗教材,在每首诗的后面都有或多或少的注释,学生可以通过看这些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查出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尝试理解诗意。

抓字眼,明诗意,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省略、倒置、古今异义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明诗意。首先是在理解时保留诗句中古今通用的词语及人名、地名、物名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黄鹤楼”、“三月”、“扬州”、“长江”等名词和“孤帆”、“唯”等古今通用的词语在解释时要保留。其次就是补充、增添诗中留白或省略的成分;然后就是更换古今意义不同、用法不同的字词或调换成另一个词。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烟花”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在诗中的意思为“原野云烟缭绕,百花盛开的景象”;接着就是适当调整古诗句中词语的先后顺序。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远影”,应调整成“孤帆影远”,即“孤帆影远碧空尽”;再者就是将各句中的已解释的词语按现代语法翻译成通顺、连贯的语句。如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可连接成“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最后就是浓缩的词语要展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应展开成: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三、以悟入情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想象诗中蕴藏的意境,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

诗,是诗人在生活中拮取的几个最有感触的画面,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读古诗的根本是要“入境”。古诗的意境小学生体会起来是很困难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相关诗句引进课堂,再进行内容的重组、比较,再让学生体会,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如《春日》,诗中没有一句是对春天景象的描述,有的仅仅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的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拾得东风面”,如何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我首先让学生想象“泗水之滨”有何景物?接着,用课外积累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说到“山”时,学生就引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说到“水”时,学生不禁吟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到“花”时,学生想到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说到“树”时,学生恰到好处的用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说到“草”时,学生有吟诵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样学生把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就能感受到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

四、以拓提升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6篇

优秀的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瑰丽的珍宝。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在小学语文的每册课本中都有几首。这些诗内容健康、语言优美、琅琅上口,颇有美感。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简单介绍,了解古诗

目前,有些年轻的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的介绍,认为对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没有必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古诗中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对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正确指导,朗读古诗

古诗短小精悍,句式齐整,韵律和谐,形象鲜明,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运用“三读法”来指导学生朗读。“三读”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读通诗句。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扫除诗中的文字障碍。要让学生朗读好古诗,必须学好诗中的文字。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利用字典自己学习,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学的扎实准确。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手、眼、脑等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朗读时要注意诗中字的音准。朗读时要读清字音、读准字音。遇到读不准的字时要及时查字典或请问老师。要力争字字读得准确无误。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4课”古诗《山行》中,“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斜”字就不读“qiá”或“xiá”,它的正确读音是“xié”。再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古诗《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就不读“mò”,它的正确读音是“mó”。

2.读懂诗意。

学生读通诗句以后,要指导学生读懂诗意,读懂诗意须理解古诗。理解古诗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逐字理解。

学生在利用字典、词典理解字意时会遇到一字(词)多义,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字义呢?这要将选好的字义放到具体的语意环境中进行确认,从而选出合适的字义来。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见”,在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207页有7种意义,分别是:看到看得出(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会见,会面见解,对事物的看法助词用在动词“听”、“看”“闻”等字后,表效果。该选哪一个呢?通过把字义放到诗句中理解,发现合适的字义是“看到”。

(2)逐句理解。

把一句诗中分别理解出的字(词)义合理地组合起来,得出该句诗的句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经合理组合理解为:连夜从清溪驿站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好顺江驶向渝州。逐句理解时要反复推敲,并能联系上下句进行理解。

(3)整体理解(将每句意思串起来)。

将理解好的每一句诗意有机地连接起来。理解全诗的意思。要力争做到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诗的意思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的意思后,可以发现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思想感情。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这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3.读出韵味。

朗读时,要力求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体现诗的流畅美。要读好诗中押韵的那些字。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4课”古诗《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朗读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朗读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读出诗的韵味,能使人感受到和谐的美,从而对古诗爱不释“口”。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必须读出诗的语感来。注意除在停顿和重音上面作一般指点外,要着重注意“拖腔”的准确运用。一般而言,句末是平声字的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也可适当延长或作较大的停顿。如古诗《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注意了停顿,读出了语感,表现出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让学生感知古诗语言的艺术特色,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同时用”秋“字来形容月色之美,学生体会到了,朗读时就不会拗口,而且情趣很高,兴致盎然。

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才能进行熟练的背诵。朗读后,教师可指名学生叙述诗的大意(尽量用自己的话说),以便让学生逐渐理解消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懂诗意后,可以再让学生在诗中“走一个来回”,即男生读诗,女生看幻灯片或教学挂图来体会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和领会。还可采取学生自己朗读,集体朗读,引导读,对读等多种形式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精读细品,欣赏古诗

让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观图片、听录音、听讲解等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将学生引进诗境中去体会、感悟。欣赏古诗,体会古诗的和谐美、音韵美、节奏美、句式美、意境美等等,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欣赏、品评。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7篇

诗韵·诗意·诗境 ——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福建省永春县苏坑学区      陈永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ä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⒈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 ”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   |”、“   |”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   |”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   |一水间,钟山   |只隔   |数重山。春风   |又绿   |江南岸,明月   |何时   |照我还?⒉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⒊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 ——  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 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该文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1期 诗韵·诗意·诗境 ——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福建省永春县苏坑学区      陈永林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8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全面发展;交流拓宽;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66-01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是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古诗词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具有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的特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为此,我们对"自学古诗六步法"进行了认真研究。

"自学古诗六步法"具体内容:一拆:在不改变词义的基础上把诗句拆开;二释:解释拆开的重点或学生不明白的词语;三连:增加一些成分,使诗句的意思连贯起来;四悟:感悟诗句连接后的意思,总结重点含义;五评:围绕重点含义评价诗词中的重点句子;六展:对重点内容进行综合展示,或阅读链接。

例如: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⑷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似乎。

三连:诗句之间增加一些连词,使诗句更加完整。

四悟: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五评:评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六展 :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自学古诗六步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1)自主感知,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阅读前,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查阅的资料,做到:知诗人,明背景,抓重点、字读准。了解字义,大声朗读," 不求甚解 " 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

(2)自主学习,拆分理解。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学习留下难度和余地。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解字词,对诗句拆分,解释字、词的意思,为解释诗句奠定基础。

(3)自主感悟,连句译意。古诗意境深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对字词的解释后,通过增加一些成分把句子连接起来,这样能在体验中,有自己的理解。

(4)自主研究,译诗品意。通过诗句和解释诗句后的句子对比,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的能力。放宽思维,说出自己的理解。不盲从书本,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

(5)深入体验,交流拓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班级交流,表现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努力想象,进入诗境。

(6)自主创作,扩展延伸。学生自主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研究、评价,让学生掌握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创作。

"自学古诗六步法",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融为一体,互动共进,共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关注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了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自学古诗六步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学生学习态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传授灌输式变为启发诱导式,教学过程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学校从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研发者,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自学古诗六步法",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中,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和正确有效的引导及帮助的途径,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把听教师讲知识的过程变成自己去探究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操作易,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通过八年来的实践,"自学古诗六步法"无论在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第9篇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