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24 06:23:34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1篇

一、读写结合,抓好学生起步作文

本学期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指导策略,围绕起步作文,我主要通过引导和训练学生从写话成段、再到写段成篇过渡。具体途径:1、课堂小练笔。在教学课文内容时,及时利用课后的拓展内容进行想象写话或仿写的小练笔,如我们根据课文《荷花》,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2、手绘书。为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会以手绘书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完成习作,如本学期我们在练习写人物的时候,分发精美的硬卡纸,在习作的旁边配上精美的人物画像,装订成册,作为班级藏物。3、童话故事创编比赛。三年级学生读过很多童话故事,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创编童话故事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我以比赛的形式吸引孩子写作的注意力,效果很好,最终的作品成果也展示在班级里。4、认真评价。作文不厌百回改,老师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对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非常重要。本学期八篇习作,每当习作完成,我都会单独利用一节课评价学生作文草稿,并当堂让学生修改,其中优秀作文进行学生范读,最后再誊写在习作本上。

二、语文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和一二年级有所区别,尤其是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素质,相应地我们要养成新的语文学科学习习惯。本学期针对三年级学科特点,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新的学习习惯。

1、认真练写钢笔字,合理使用钢笔和墨囊,不弄脏学习环境。 

2、审题认真,能准确地提取信息,使用圈划重点词语的方法明确题目要求。 

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生字词的习惯。

4、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采用多种方法(文字、图画、批注)随时记录下学习时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5、阅读积累,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并运用到学习或写作中。

三、存在的不足:

1、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2、后进生的问题一直是困绕我们班级的难点问题,他们的成绩仍旧不尽人意,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是我这学期的奋斗目标。

四、 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2篇

一、总分式段落教学

三年级的重点是抓好自然段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连句成段的训练,训练的重点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三年级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在训练中,要特别关注这个段落是采用怎样的方式把某个主题(或事物、景物)按一定顺序具体地表达(或描述)出来的。

例如,《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自然段(总分段式)的教学。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把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那句话画出来。学生找到后,我又追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接着我让学生去发现第一句和后面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有的说:“像队长与队员一样。”有的说:“第一句就像个QQ群的管理员,后面都是群里的成员。”……接着我总结:第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中心句(板书)。围绕中心句作者又从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五个方面,具体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第一句与后面的几句话的关系是――总分关系(板书),这样的段式结构我们叫它为“总分段式”。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下课了,操场真热闹啊”说一段话。一开始,学生受二年级写话的影响,说得较为简单:“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赛跑,有的跳远、还有的打球……”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你能给大家具体描述其中的一个活动情景吗?”这一提醒,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不断补充完善,再现快乐的活动情景。

这样,从“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物”,学生对“总分”段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对这种自然段的教学方法也了然于心。熟悉了“总分”结构,还可以告诉学生,中心句可以放在前面,还可以放在后面,如果放在后面就变成分总结构,还有的段落是总分总的结构。我们可以找几个类似的片段给学生读,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去发现这样的段式,加深印象。

二、过渡式段落的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一课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典型的过渡句式,将前后内容清楚地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过渡句,将其掌握,对全文的理解与把握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我就通过对过渡句的剖析来组织语言训练,第一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哪几个方面;第二步,找出过渡句并分析这句话有几个意,思考这两层意思与上下文的关系;第三步,根据过渡句双向扩展。学习上文,讨论“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这个问题;细读下文,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赵州桥的美观”;最后朗读全文,体会过渡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一般老师这么教学就结束了,我却发现还有不少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找不出过渡句,或者不会利用过渡句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内容。于是,我设计这样两种巩固练习:一是出示一个过渡句,让学生先根据这个句子,推测上下文的内容,再出示原文,对照验证推测,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是出示内容并列、递进或转折的两个段落,请学生根据意思补写一个过渡句。通过以上练习,既充分发挥教材是“例子”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过渡句的规律,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会了过渡句的运用。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3篇

主要开展了一下工作:

一、教务常规工作管理

1.完成教学有关的教材领取、发放,汇总计算工作。(8月15日)

2.列出了各年级学生名单并列出了住宿生名单。

3.对各年级教师课程分配,各年级各班安排课程表。各班分课表和教师调课工作。按要求8月18日份调整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课程表上课。

4.做了新高一年级分班工作。2018年总招了618名学生,高一年级分了6个国语班招了294人,6个汉语言班招了324人。按照上面的要求高二年级重编班原来的普通哈语班和双语班变成国语班 重新分课调整老师,重做课表工作。(11月5日)

5.高一,高二召开了全体学生会议及全体老师会议(9月25日),参加人数高一年级618名学生、高二年级712名学生及全体高一高二任课教师。

6.做了本校关于深入开展安全大排查清理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分组形式对学校的个个环节进行了检查,及时汇总上报存在问题。做了档案。(9月15日/10月22日/11月8日)

7.对我校图书室的8万册刊物进行了排查工作,本工作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材及时汇总下架并做了封存保管工作,本次排查工作全校参加了105名教师分了10组完成了排查工作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肯定。(排查时间10月22日/11月9日每次用一周时间)

8.认真做了抓课堂教学工作,每星期教务处进行巡课,侯课、课间检查学生迟到、考勤及学生上课情况的检查(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吃零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时解决,反映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9.为了认真抓好国语教学工作,分配老师做好正常的教学进行、专门做推进国语教学的方案,听国语班课,对国语班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开座谈会讨论了推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9月15日)

10.组织安排了2次月考,期中考试(11月1-2日/8-9日),高三阶段性测试(8月30日)做好了全校考务工作,并及时汇总发放到各年级组。

11.高一,高二,高三开了成绩分析会议。反映了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期中,月考试成绩、提出了解决方法。(9月3日/10月11日/11月7日/11月22日)。

12.准备了这学期高一,高二年级联考阅卷工作,提前联系地区联考范围提前通知了个任课老师,高一年级冬季联考的安排工作。(12月9日)

13.每星期六下午第二节后,认真做好了班务日志的记录、统计、汇总工作。做了晚自习值班记录统计。重新调了晚自习值班表。(8月12月)

14.协助德育处召开了高一、高二年级家长会,汇总了教学方面提的意见,反映了各年级教师。(11月11日/1118日)

15.为了提高高考语文成绩专门给高三年级语文老师及高一高二老师一起进行了座谈会,讨论了关于抓好语文教学的的问题。(11月21日)

16.高三年级尖子生开了会,年级前十名学生安排见学校领导,鼓励他们学习并了解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17.对4年的高考成绩进行了分析,对每科都做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各科之间的差异.

18.通过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做好了下学期课本教学资料的征订工作。(国语班和汉语言班同步走,同年级使用同样的教辅,这样提高教学质量)。(11月6日)

19.做了转入,转学、休学学生登记,汇总工作。申请学籍完成了,转入,转学、休学学生的有关统计工作。 

20.做了高三复读生登记,分班工作,负责了学生社会报名登记,上报工作,报名数12名.(11月29日)

21.成绩报告单发放到各个年级组长。(12月15日)

22.计算每个月的老师们的激励工资,汇总工作量、晚自习次数、早读、早早读、加辅导课、培优、看班课、临时代课的统计工作。

23. 预前做了对下学期的各年级教师课程分配,各年级各班安排课程表工作.

24.对全校的问题教材通过县教育局的带头下,进行了销毁总数量是3367册刊物,按照上级的要求对哈萨克语言的语文(必修1-5)、政治、历史、音乐、美术、体育 、新疆史、民族团结等课本书。

25.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国语班和双语班征订了语文教辅资料和必修1到必修5的课本教材。

26.做了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报名工作,今年高考参加总人数778

汉语言普通类228人、单列类178人;双语班理科229人、普哈理科50人、文科双语模式一93人。

27.做了2018年的学考报名工作,国语班358人,汉语班354人;高三年级上报了补考学生。

28.安排教务处人员检查各年级星期六上课,及高三年级星期天看班课。

29.各年级进行了学生座谈会、并做了汇总纳入到激励工资考核内。(12月16日)

30.检查老师教学进度联系外县确定联考范围,安排了出卷及阅卷工作。(12月20日)

二、教务档案管理

1.认真做了教务档案管理工作.教务处整理汇总各年级年级学生电子档案和新疆学籍和国家学籍并及时上报工作。检查高三年级毕业学生各类高考填报表格的填写情况。

2.认真做了问题教材档案整理汇总工作,全校性进行的3次大排查及3次图书室刊物的排查及下架工作中的档案整理分类保存在教务处,有安排专人负责。

2.认真检查了实验室工作,做了长期发展计划和化学危险品保存及使用方案,抓做好实验档案工作,做出了实验档案,对我校实验工作做了评估。

三、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启发式教学力度不大。课堂教学单一,不够生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没有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应用不广泛,教师之间水平差异较大。

3、部分民族教师汉语水平比较低,进行国语教学有障碍.师子队伍比较弱,对国语班的管理难。优势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不够。

4、学科间成绩不平衡,有的学科成绩出现了滑坡,需要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后进生的辅导。(数学,物理,汉语)

5、有的教师对教研教改不够热心,缺乏参与意识,教改活动力度不大,参与的人数少,活动次数不多,活动内容仍在探索中。个别教师教研活动不积极

6.个别教师课少,课堂管理不到位.积极性低。

2019年工作思路

思考:问题一:生源不理想,学科成绩难以提升。思考:如何以抓教学常规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

问题二:高考成绩有待于提高,培养尖子生,出状元。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扬教师团队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三:教务繁琐,工作量大。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方法,采用怎样的科学合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益?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4篇

关键词:词切分;学优生;学困生;眼动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525-06

1引言

词空格在拼音文字的阅读中起重要作用:词空格提供自下而上的视觉信息帮助读者切分词,促进词汇识别,还能引导读者的眼睛运动,计划“何时”眼跳(when)和下一次眼跳的位置(where)(Perea & Acha,2009;Rayner,Fischer,& Pollatsek,1998)。在英文阅读中,删除或用字母、数字等替代词空格,读者的阅读速度会显著下降(Malt & Seamon,1978;Morris,Rayner,& Pollatsek,1990;Rayner et al.,1998;Rayner & Pollatsek,1996;Winskel,Radach,& Luksaneeyanawin,2009),眼跳幅度会变短(Rayner et al.,1998)。另外,西班牙语和德语的研究结果与英文研究一致(Inhoff,Radach,& Heller,2000;Inhoff & Radach,2002;Perea et al.,2009)。

有研究者采用空格研究范式考察在无空格文本语言中插入词空格是否会促进阅读(Kohsom & Gobet,1997;Sainio,Hyn,Bingushi,& Bertram,2007)。Sainio等(2007)考察空格在日文阅读中的作用,发现当读者阅读纯假名文本时,插入词间空格可以促进词汇识别;而阅读平假名和汉字混合的文本,插入词间空格没有促进阅读,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汉字提供了词边界线索,所以空格的效应没有显现。Kohsom等(1997)发现在泰语词之间插入空格提高了读者的阅读速度。

第32卷第6期闫国利等词切分对语文学优生与学困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心理学探新2012年汉语书写系统中,汉字是基本的书写单元,缺乏清晰的词边界标记(如空格)。汉语词的词长不同,对《人民日报》语料库中的词进行统计,双字词所占比例最多,为64%,使用次数占所有词语使用次数的比例为56%;单字词比例最少,只有5%,但使用频率较高,为40%(李江波,,陈祖舜,2006)。因此汉语读者无法根据字数找到词切分线索。汉语没有明显的物理线索标记词边界,读者如何进行词切分和识别呢?探讨词间插入空格能否促进阅读,可以理解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词切分和识别,有利于探讨阅读的基本信息单元问题。

有研究采用空格范式考察了词空格在成人汉语文本阅读中的作用。Liu,Yeh,Wang和Chang(1974)发现词间插入空格不仅没有促进阅读,反而使阅读速度变慢。而Hsu和Huang(2000)发现词空格能够减少读者的阅读时间,对难度较大文章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不影响阅读理解正确率。分析认为由于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仪器和测量指标),结果很难直接进行比较。有些研究者以眼动仪为记录工具,探讨词空格在句子阅读中的作用。Inhoff,刘伟民,王坚和符德江(1997)让被试阅读三种呈现方式的句子:正常无空格,词间空格和随机空格,发现三种方式下的眼动模式没有差别。针对Inhoff等(1997)研究中使用仪器采样率偏低(50 Hz)和空格过小(半角空格)的缺陷,Bai,Yan,Liversedge,Zang和Rayner(2008)作了改进,使用采样率较高的Eyelink Ⅱ(500 Hz)记录读者的眼动轨迹,让被试阅读四种呈现条件的句子:正常无空格、词间空格、字间空格、非词空格的文本(均为全角空格),发现词空格没有干扰也没有促进阅读,并认为这是因为文本呈现方式的不熟悉导致的干扰与词边界信息产生的促进作用之间发生权衡,还发现字间空格和非词空格干扰了阅读;另外,为了消除空格改变文本信息的空间密度对阅读产生的影响,改用阴影标记产生相同的四种条件,重复了空格范式研究中的结果,由此推论汉语阅读的基本信息单元是词。

也有研究者进一步探讨词空格在汉语初学者阅读中的作用。Bai等(2008)以阅读经验比较丰富的大学生为被试,发现词空格没有促进也没有干扰阅读,但对阅读经验较少的初学者来说,他们对空格文本和无空格文本的熟悉度差异不大,空格对阅读的促进作用是否明显呢?沈德立,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和范晓红(2010)使用与Bai等(2008)相同的文本呈现方式,考察空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影响。与成人实验结果的趋势一致,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一样容易。还比较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阅读技能高者和阅读技能低者阅读空格文本的差异,发现词空格没有促进阅读,但非词空格对阅读技能低者的干扰大。Blythe,Liang,Zang,Wang,Yan和Bai(2010)考察小学生在正常无空格和有词间空格阅读条件下学习新词的眼动特征,表明在词间空格文本下学习新词更有助于他们对新词的掌握。这些结果表明读者阅读词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一样容易,词空格对小学生学习新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沈德立等(2010)关注词空格对汉语初学者阅读的作用,“初学者”采用小学三年级学生,原因是他们阅读经验相对有限,以此来控制文本熟悉性对阅读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经验相对丰富(语文阅读学习有两年),对文本相对熟悉,不能很好地控制文本熟悉性对阅读的影响。因此,以下研究采用小学二年级学生,以减少文本熟悉性对阅读的影响。另外,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已表现出差异,这可能与他们阅读中能否正确切分词有关。因此,假设(1)在词间插入空格,有利于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因为插入空格能帮助他们划分词边界,提高词汇识别的速度,从而提高阅读速度。(2)非词空格呈现条件干扰阅读。(3)同时给语文学优生和学困生提供词边界线索,词边界线索对学困生的帮助更大。

2实验

2.1被试

对于语文学优生和学困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该研究采用如下方法筛选出的被试作为学优生和学困生:

(1)统计天津市某普通小学二年级学生(共四个班)的两次学期语文成绩,找出每个班语文成绩前五名和后五名的学生,共40人。请该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了32名学生,其中语文学优生16人,语文学困生16人,这些学生年龄在8~9岁。母语均为汉语,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均不知道该实验的目的。

(2)将每个学生的两次重要语文考试成绩进行平均,对两组被试的语文成绩进行t检验。表明学优生的语文成绩(M=97.9)显著高于学困生(M=86.5),t(30)=-8.1,p

(3)对这32名学生进行瑞文智力测验,结果表明所有学生智力水平正常。

2.2实验材料的编制

(1)根据二年级语文教材的水平编制103个句子。所有句子由两名小学语文老师认真阅读并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评定,标出二年级学生可能不认识的字、词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删除被标记的句子。

(2)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对词进行切分。如果句子中有些词的切分有分歧,则删除该句子。

(3)根据(1)和(2)筛选,选出48个实验句,句子长度为9个字。24名不参加后续眼动实验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在3点量表上对句子的难度进行评定。删除两份无效量表,难度评定结果为1.078(1=我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3=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2.3实验设计

实验为2(学生类型:语文学优生、语文学困生)×4(呈现方式:正常无空格、字间空格、词间空格、非词空格)的两因素混合设计。文本呈现方式:(1)正常无空格是指句子以正常文本形式呈现;(2)字间空格是指在每个汉字之间插入空格;(3)词间空格是指在每一个词间插入空格;(4)非词空格条件,在不同字之间随机插入空格,使相邻的字构成非词。空格占一个汉字的空间。研究发现,采用阴影和空格标记词边界的研究结论一致,所以研究只使用空格范式(Bai et al.,2008;沈德立等,2010)。实验材料举例见表1。

表1实验材料举例

正常无空格条件我每天帮妈妈取牛奶。字间空格条件我每天帮妈妈取牛奶。词间空格条件我每天帮妈妈取牛奶。非词空格条件我每天帮妈妈取牛奶。材料呈现:正式实验共48个句子,包含四种条件,每种条件下有12个句子。实验条件按照拉丁方顺序进行轮组。每一组内句子随机呈现,每个被试只会读到一个句子的某一空格条件。正式实验前,先让被试读8个练习句以熟悉实验程序。另外,根据实验句内容设置12个阅读理解问题,要求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是”或“否”的比例各占50%。

2.4仪器

使用SR Research公司生产的EyeLink II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采样率为500 Hz。实验刺激呈现在19英寸的CRT显示器上,分辨率为1024× 768,刷新频率为85 Hz。被试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75 cm。刺激以宋体形式呈现,每个汉字的大小为1.2 cm × 1.2 cm(在正常的无空格条件下字间距为0.1 cm),每个汉字成0.91°视角。

2.5程序

对每个被试单独施测。被试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后,给被试呈现指导语:“每次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句子,要求被试认真阅读,理解后按键翻页。有些句子后有一个理解判断题,需要按键做出是否判断。” 整个实验大约持续20分钟。

2.6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对32名被试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所有数据进行被试分析(F1)和项目分析(F2)。

2.7结果

以上数据结果表明:首先,反映句子整体加工的时间指标总阅读时间在正常条件、词空格条件、字空格条件均没有差别,表明读者阅读这三种文本一样容易,非词条件干扰阅读。其它指标如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总注视次数受文本单位空间信息密度的影响。其次,学生类型主效应在所有指标上显著,即语文学困生比学优生需要更长的平均注视时间和总阅读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短,总注视次数多,这表明理解率相同时,学困生比学优生对句子的加工困难。再次,阅读时间的交互作用表明非词空格对学困生的干扰更大。

3讨论

3.1词切分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句子阅读的影响

在沈德立等(2010)探讨的词切分对汉语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词切分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影响,因为与小学三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学生识字量更少,阅读经验更少,容易排除文本熟悉性对阅读的影响。另外,小学二年级学生已表现出学生类型的差异,猜测这可能与他们能否正确切分词和识别词汇有关,因此重点探讨词切分对语文学优生和学困生阅读不同呈现方式文本的影响。

该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词空格能否促进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结果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条件的总阅读时间相同,这表明词间插入空格没有促进阅读,与Bai等(2008)成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字空格条件和词空格条件在总注视次数和总阅读时间上也没有差别,表明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字空格文本和词空格文本效果相同,这与以往研究(Bai et al.,2008;沈德立等,2010)结果并不一致,他们发现成人和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词空格文本比字空格文本容易。总之,研究结果与引言中的假设(1)并不一致,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词空格文本、字空格文本和正常无空格文本的效果相同。

Bai等(2008)解释了为何词切分没有促进阅读,认为词切分产生的促进和对空格文本不熟悉产生的干扰之间发生权衡。该研究采用年级更低的被试,降低对正常文本的熟悉程度,减少文本熟悉性的干扰,按照Bai等(2008)的逻辑,似乎词空格应该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但结果与该假设并不一致。那么,如何解释研究结果呢?笔者认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甚至是成人阅读策略可能不同,小学二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阅读水平比较低,更倾向于采用逐字阅读的策略,因此表现出正常、词空格和字空格文本没有差异,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模式与成人相似,他们倾向于采用以词为单元的阅读策略,因此词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阅读没差异。

该研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为非词是否干扰阅读。词间空格和非词空格条件的句子物理长度相同,结果发现词间空格条件的平均注视时间和阅读时间少于非词条件,平均眼跳幅度大于非词条件,表明与词间空格相比,非词干扰阅读。另外还发现字间空格的阅读时间少于非词空格,也表明非词干扰阅读,与以往研究(Bai et al.,2008;沈德立等,2010)的结果一致,也符合该研究预期。

3.2词切分对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优生和学困生句子阅读的影响

所有眼动指标上发现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与语文学优生相比,学困生阅读任何条件的文本时,平均注视时间和阅读时间更长,平均眼跳幅度更短,注视次数更多。这说明学优生阅读策略好于学困生,帮助其迅速识别单词,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这种阅读水平的差异,在初学阅读阶段就明显表现出来。这与以往研究(沈德立等,2010;Hiki,Bertram,Hyn,& Niemi,2009)的结果一致,阅读技能低的读者需要更多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

尽管语文学困生加工句子比学优生困难,但他们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是否相同?在平均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上,空格条件和学生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语文学困生和学优生在这两个指标上眼动模式相似。而在平均眼跳幅度、总阅读时间上出现交互作用:学困生阅读词间空格文本与字间空格文本平均眼跳幅度的差异小于学优生,表明学困生阅读时区分这两种文本的能力差,词空格并不比字空格更容易阅读。总阅读时间上的交互作用发现,对学优生而言,词空格的主效应不显著,他们阅读这四种文本一样容易;对学困生而言,非词空格条件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正常无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空格条件,后三者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非词对学困生阅读的干扰更大。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语文学困生在阅读任何条件下的句子时,效果都不如学优生。非词空格的设置对语文学困生的干扰更大。

3.3研究结果对汉语阅读基本信息单元问题的启示

拼音文字书写系统中,词是基本的书写单元和意义单元,自下而上的物理线索——空格提供词边界标记帮助读者切分词和识别词。而汉语文本则不同,它是由等间距的汉字构成,缺乏可见的词边界线索,增加了读者描述词边界的难度。

该研究对阅读基本单元问题探讨的贡献。Bai等(2008)和沈德立等(2010)采用空格研究范式,发现成人和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词空格文本和正常无空格文本一样容易,而字空格文本和非词空格文本则会干扰阅读,由此推论词是阅读的基本单元。该研究采用相同的范式考察词切分对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的影响,发现他们阅读词空格文本、字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效果一样,非词空格干扰阅读。这说明对初学者而言,在阅读经验相对有限,文本熟悉程度低时,字或词都可能是他们的信息单元。这可能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有关,与阅读熟练程度高的成人相比,由于他们阅读水平低,有可能采用逐字阅读的策略,词单元的优势很难表现。

由此可见,读者阅读基本单元的探讨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字或词哪个更基础受很多因素影响,以后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4结论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5篇

新民小学  王宇宙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做到了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针对三年级和六年级教学目标的不同:三年级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还让学生试着模仿教材书写单词;六年级是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加大听写单词的力度。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让学生有更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英语课,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单元的学习上都积极与其他老师商讨,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六年级学生,培养小组长帮助我检查其他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即用英语教英语(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english),并注意所用语言的正确性、纯正性和流利性。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新教材层出不穷,越来越注重语言的真实性、地道性和交际性。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不仅把语言用作讲解知识、传达信息和传授技能的工具,更把它看作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目前,由于课堂仍是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唯一的方式和场所,教师更应该注重传达知识和信息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我在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时较能注意所用英语语言的可接受性、简明性、阶段性和实用性。具体做法是: 

1、给每一个学生起英语名字。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字,有的学生甚至能说出其他人的英文名字。在课堂上用英文名字来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 

2、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用语尽管大部分相同,我注意不断适量增加新用语,逐步扩大用语量,使学生保持兴趣,经历挑战,从而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用英语授课。不管上对话课还是课文课,我都坚持使用英语。尽量采用学生学过的词汇,但难免有不少学生不懂的词汇,如在用英语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时,这时辅之于实物、挂图、简笔画、表情、手势、表演等,或者借助板书形式加以说明。总之,注意所用的语言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 

4、力求自己的语音、语调、语言规范和准确,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我就调整语速的快慢。 

5、努力创造和设计英语语言情景。把课堂当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场所,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在英语课上,除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课文表演、课文复述等活动外,还经常根据所教内容,呈现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用语。并经常启发和组织六年级学生用英语简单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或大家都共同关注的话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又深化了教材内容。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课文;教学模式

阅读课文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方法,其既可连接课内和课外的阅读,又可直接体现某一单元训练的重点。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既可巩固和深化低年级阅读目标,同时也是为高年级阅读目标做铺垫和过渡。根据新课改标准对小学中年级阅读提出的“能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目标,笔者总结出中年级阅读课文教学的三个侧重点是: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课外拓展积累,并且认为,“自学辅导”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自学,培养学生读书能力

这里所讲的“自学”与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预习”不一样,后者一般发生于课外,是没有教师辅导的,因而质量往往都难以保证。而这里所说的“自学”是发生于课内,由教师所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正是自学能力起步的阶段,作为中年级学生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细心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自学”有基础阅读和逻辑整理两个阶段,前者主要是指使学生具有基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后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通过自学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出某一课题内容的逻辑内容。

“引导自学”主要有教师先导、学生后自学,学生先自学、教师再导,教师边导、学生边自学三种方式。第一种中,教师先导是指教师先指出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学生再根据这些要求和方法自学;第二种引导自学方法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领悟自学的内容。

笔者在要求学生自学前总会要求他们标出自然段,并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写出来,最后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写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另外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可帮助学生理清总分总的方法。即:(1)初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好写什么,找出中心词、句、段;(2)逐段朗读,理清每段间的相互关系;(3)口述主要内容。

二、品诵积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本文中“品诵”是指学生在经过自学和讨论之后,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在旁边注上自己喜欢这些词、句、段的原因,再通过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而“积累”是指引导学生摘录每个自己理解感悟较深且喜欢的词、句、段,牢记文章的精彩部分。因此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将词句的意思和词句所表达的情意理解并体会,并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将语言信息、语言材料大量地储存积累起来。

三、尝试实践,课文拓展积累

1.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阶段是学生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知识,进一步规律化、综合化技能,进一步全面、深刻、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经过之前的自学阅读和品诵积累后,学生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帮助下已基本掌握了新课的内容,但他们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先简明扼要地对所学文章进行概括性讲述,特别是文章的重点与难点;接着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与结果问题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并提出其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可跟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学生们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在这一总结反思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主体问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文拓展阅读

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应指导学生将自身在课堂上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和读书能力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课文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学生通过大量的课文书籍的阅读可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而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保证阅读内容的健康丰富。同时应提倡学生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童年》等中外长篇名著,这类长篇名著可磨炼学生的意志,熏陶他们的情感。

结论: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7篇

关键词 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年级。

分类号 B844.2

1问题的提出

抑制控制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执行功能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它的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而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1]。

抑制控制或执行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or executive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是执行功能研究者所关注的中心所在。抑制控制或执行控制是在追求认知表征目标时抑制对无关刺激反应的能力。抑制功能有助于解释个体差异、发展变化,以及广泛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在多样的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情绪调节、良心和社会能力的发展[2]。

主动抑制无关刺激是执行功能的重要方面。这种抑制又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方面[3]:(1)阻止已经激活的无关信息,即干扰信息;(2)抑制正在进行的反应;(3)抑制不再有关的信息的激活,即认知定势的转移。最后这层含义体现了个体认知的灵活性。Harnishfeger[4]认为,抑制是一个主动的压抑过程,它能防止无关信息进入并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进而保证认知过程的完整性。

抑制控制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的前6年,而且在3~6岁之间是抑制控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证据都说明了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认为,大脑的前额叶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正像鲁利亚和其他一些人所说的,来自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抑制能力是大脑前额叶功能的基本特征[5]。不但如此,抑制功能的缺损在出生时就得了苯丙酮酸尿症的儿童中也可以找到。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乏。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4~7岁期间它却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因此,抑制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涉及前额叶皮质是一个较慢成熟的大脑区域的这一事实[6]。如果从行为发展的立场来看,尽管抑制控制技能在婴儿晚期开始出现,但是它们获得显著发展却是在学前期。例如,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他们延迟某种反应时,儿童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他们对某些事物不做出反应[7]。

无疑,若学生的抑制控制力发展不好的话,肯定对学业成绩有影响。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抑制控制力发展总趋势如何,这方面研究国内还不多见。故在此试图采用实证方法来考察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抑制控制力发展情况,为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抑制控制力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来自广东省某市13所中学小学,从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中挑选被试各80人,共320人。选择被试的标准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前额叶(执行功能)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接近,前额叶第三个快速发展期发生在11岁和13岁之间,这与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相符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前额叶发展上接近成熟了,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前额叶发展上已经成熟了。

2.2材料

2.2.1斯楚普测试

采用斯楚普测试(Stroop test)检验执行功能的抑制功能。斯楚普测试对大脑的执行功能进行评定,能反映受试者选择性抑制无关刺激和冲动控制能力;而注意的选择性抑制是认知信息加工控制中的一个普遍性的功能。

斯楚普测试由4张卡片构成。在卡片A上用黑墨写出红、绿、黄、蓝4种颜色的色名那个字,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读出这些字。在卡片B上印有红、绿、黄、蓝4种颜色的方块,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说出这些方块分别各是什么颜色。在卡片C上分别用红、绿、黄、蓝4种色笔写出“红”、“绿”、“黄”、“蓝”4种颜色的名称,但色笔与所写的色名不一致,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报告出各种色笔所写出来的那个字的颜色的名称,而不管它是一个什么字。卡片D与卡片C的制作方法一样,只是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读出色名那个字,而不管色笔所写字的颜色[8]。被试读卡片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将被试读卡片D的时间减去被试读卡片A的时间,得到受颜色干扰时间;将被试读卡片C的时间减去被试读卡片B的时间,得到受字义干扰时间。错误总数是被试读4张卡片总错误的个数,以“个”为单位。

2.2.2停止信号任务

Logan[9]采用停止信号任务(stop-signal task)来研究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他通过计算机向儿童呈现一系列刺激,并告诉他们:如果屏幕上出现某个刺激,如:字母“X”或“O”,就按字母X键或字母O键中的一个;如果听到作为停止信号的声音,就停止按键。本研究对Logan测试中的某些细节,做了适当修改,即把听到停止信号的声音出现就停止按键修改为当出现像“!”或“?”等符号时就停止按键。作为停止信号的符号是随机出现的,并且占整个测试内容的20%。整个程序是使用Delphi 7.0及Access数据库编写的。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程序记录了被试100次按键正确次数(即完成整个测试的正确数)与错误次数(即完成整个测试所出现的错误总数),以及当停止信号的符号出现时被试按键的次数(即停止信号错误数),同时记录了每个被试完成整个测试所用的时间(秒)。

2.3研究步聚

在斯楚普测试中,采用以下步骤:(1)首先训练主试,让每一个主试熟练掌握了测试方法后才开始测试。(2)主试宣读指导语,让被试明白测试所有的要求才正式测试。(3)借助计算机辅助程序将被试读每张卡片的声音都录下来,并且有精确的记时软件。

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采用以下步骤:(1)首先训练主试,让每一个主试熟练掌握了测试方法后才开始测试。(2)主试打开电脑屏幕上指导语,读给被试听,即:让被试明白测试的所有要求,并进行6个字母(随机插有符号)练习后才正式测试。

3研究结果

3.1不同年级学生斯楚普测试结果

不同年级学生斯楚普测试结果见表1。

经方差分析发现:(1)错误总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18.96,p

3.2不同年级学生斯楚普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

不同年级学生斯楚普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见表2。

从表2可见,斯楚普测试中各个项目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情况如下:经检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错误总数与语文、数学成绩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数学成绩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受字义干扰的时间与语文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的总时间、受颜色干扰的时间、受字义干扰的时间与语文成绩都有十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除了受颜色干扰的时间与数学成绩相关不显著之外,其他各项都与数学成绩有十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初二年级学生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与语文成绩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有显著的负相关;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与数学成绩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高二年级学生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受颜色干扰时间、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相关不显著;错误总数与数学成绩有显著负相关,其他三项与数学成绩相关都不显著。

3.3不同年级学生停止信号任务测试结果

不同年级学生停止信号任务测试结果见表3。

经方差分析发现:(1)正确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41.05,p

3.4不同年级学生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

从表4可见,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正确数与总错误数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小学三年级学生除了时间(表示完成整个测试所使用的时间,以下同)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没有到达显著性水平之外,其他各项与语文、数学成绩都有正或负的显著或十分显著相关和非常显著相关。

小学五年级除了正确数、总错误数与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正或负)相关之外,其他各项与语文、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初二年级的正确数、总错误数及时间与语文成绩有显著或十分显著的正或负相关,但停止信号错误数与语文成绩的相关不显著。初二年级的各项与数学成绩之间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或负相关。

高二年级的正确数、总错误数、停止信号错误数及时间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均不显著。

4分析与讨论

4.1关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斯楚普测试情况

经方差分析发现:错误总数、受颜色干扰时间、受字义干扰时间、完成整个测试的总时间这4项的年级的主效应都显著,即:无论是整个测试错误总数方面、整个测试所使用的总时间,还是受颜色干扰时间、字义干扰时间,高中二年级学生与小学三年级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其他年级之间总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快慢程度不一致。比如,在受颜色干扰时间和受字义干扰时间上,小学三年级与小学五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这一年龄段发展速度较缓慢,他们都受颜色干扰和受字义干扰较大;初二学生与高二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到了初二年级以后发展趋于稳定,受颜色干扰和受字义干扰越来越小。总之在斯楚普测试中表现出年级高的学生抗干扰的抑制力强,年级低的学生抗干扰的抑制力弱。这跟国内外类似研究基本一致,如Dempster[10]对不同类干扰的抑制研究得出在个体发展进程上存在差异,运动(motor)抑制最先发展,知觉(perceptual)、语言(liguistic)抑制随后发展,但都在青少年早期达到成熟。又如,王敬欣对分心信息抑制的年龄特点的研究表明:人的分心抑制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在中学,成年后开始出现衰退[11]。

4.2关于不同年级学生斯楚普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相关情况

斯楚普测试中各个项目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情况如下:小学三年级的错误总数与语文、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他们的错误总数与语文、数学成绩关系相当密切;完成整个测试的总时间与语文成绩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即与语文成绩关系不密切,而与数学成绩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即与数学成绩关系密切。受颜色干扰的时间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说明语文、数学成绩与受颜色干扰时间关系都不明显。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语文成绩与受字义干扰时间关系相当密切;受字义干扰时间与数学成绩没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受字义干扰时间与数学成绩的关系不太明显。

小学五年级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受颜色干扰时间、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都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以上4项在小学五年级阶段都与语文成绩关系密切。以上4项与数学成绩,除了与受颜色干扰时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之外,其他各项都与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受颜色干扰时间与数学成绩关系不大,但其它各项与数学成绩关系密切。

初二年级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或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受颜色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除了受颜色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关系不明显之外,其他三项都与语文成绩关系密切。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与数学成绩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二者与数学成绩关系密切。受颜色干扰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样受字义干扰时间与数学成绩也没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这两项与数学成绩关系不密切。

高二年级的错误总数、完成整个测试总时间、受颜色干扰时间、受字义干扰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都有正或负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到了高二阶段,学生的抑制控制力发展已基本趋于稳定,各个项目与语文成绩的好坏关系已不那么密切了。但错误总数与数学成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这个阶段学生的错误总数与数学成绩关系还较密切;其它三项与数学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其它三项与数学成绩关系不太密切。

4.3关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停止信号任务的情况

经方差分析发现:正确数、总错误数、停止信号错误数、整个测试所使用时间四个指标的年级的主效应都显著。

在不同年级之间,无论哪一个方面,高二学生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正确数、总错误数上,除了小学五年级学生与初中二年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年级之间都分别有十分显著差异。从停止信号错误数看,小学三年级学生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与初中二年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从完成整个测试所使用的时间上看,除了初二学生与高二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年级之间都有非常显著差异。本研究说明抑制控制力发展随着年级增长而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均匀,4个指标的结果反映了其各自发展速度的年龄特征。

4.4关于不同年级学生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相关的情况

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正确数与总错误数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考察的。小学三年级学生除了测试时间与数学成绩有负相关,没有到达显著性水平之外,其它各项与语文、数学成绩都有或正或负的显著相关或十分显著相关和非常显著相关。这说明小学三年级学生停止信号任务测试的成绩与语文、数学成绩关系相当密切。

小学五年级学生除了正确数、总错误数与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相关(正或负)之外,其它各项与语文、数学成绩之间虽然都有正或负相关,但都没有到达显著性水平。说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的成绩与数学成绩关系密切,而与语文成绩关系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初二年级学生的正确数、总错误数及测试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显著或十分显著的正或负相关,但停止信号错误数与语文成绩之间有相关,而不显著。初二年级学生的各项指标与数学成绩之间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或负相关。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的成绩与语文、数学成绩关系还是密切的,尤其是与数学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

高二年级学生的正确数、总错误数、停止信号错误数及测试时间与语文、数学成绩之间有正或负相关,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到了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中的成绩与语文、数学成绩的关系已没有那么明显了。

5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1)抑制控制力的发展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发展。高二学生在两种抑制控制测试中抑制控制力最好;相反小学三年级学生两种抑制控制测试中抑制控制力最差,二者差异非常显著。(2)抑制控制能力与学业成绩有较高的相关,只是在两个测试中的具体项目上所表现的相关程度不一致。

总之,抑制控制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关系密切,即抑制控制是有效学习的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 周晓林. 执行控制: 一个具有广阔理论前程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5): 641~642

2 Frye D, Zelazo P D, Palfai T. Theory of mind and rule-based reason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995, 10(4): 483~527

3 Smith E E, Jonides J. Storage and executive processes in the frontal lobes. Science, 1999, 283(5408): 1657~1661

4 Harnishfeger K K. The evolution of inhibi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role in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In: Dempster F N, Brainerd C J ed. Interference and inhibition in cogn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5, 175~204

5 周玫, 周哓林. 儿童执行功能与情绪调节.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3): 194~199

6 Carlson S M, Moses L J, Hix H R. The role of inhibitory processes in young children′s difficulties with deception and false belief. 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3): 672~691

7 Borger N, Meere J. Motor control and state regulation in children with ADHD: A cardiac response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0, 51(2~3): 247~267

8 凌文辁, 滨治世编著. 心理测验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9 Logan G D. On the ability to inhibit thought and action: A user′s guide to the stop signal paradigm. In: D Dagenbach, T H Carr(Eds.). Inhibitory processes in attention, memory, and languag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4, 189~239

10 Dempster F N, Brainerd C J. Interference and inhibition in cogn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5, 1~24

11 王敬欣. 选择性注意中分心抑制能力发展的实验.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2

THE INHIBITORY CONTROL OF THE DIFFERENT GRADE OF STUDENTS

Li Meihua1,2, Shen Deli2, Bai Xuejun2

(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National Key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and Applied Linguistics,Guangzhou, Guangdong510420; 2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8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00-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24

1. 理论框架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目标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Hymes, 1972),又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我国学者高一虹(2002)总结了三种比较流行的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行为中心模式和知识中心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 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行为中心模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为关注中心,侧重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亦可称为“有效性”或“功效”。“功效”一般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中心模式也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关注中心的,在学校情境中较受欢迎,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许多教师、学者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一虹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越”与“超越”两个层面。“跨越”是指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以及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民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超越”是指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productively)构建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理论和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作者在这里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致划分为为基础层次和深层次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上文提到的认知层面、个人适应阶段和“跨越”层面);深层次则将跨文化态度、情感、知识、交际策略和交际表现等都纳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调查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7月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均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我校2007年制定的新的职业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积累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培养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目前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不同年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聚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层次。

3. 调查方法

3.1 问卷的编制

问卷(出题时参考了王振亚和钟华的部分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0题)是有关语言行为的试题,涉及打招呼、称呼语、邀请、告别、关切、拒绝、提议、感谢、送礼、收礼等十多种日常交往中常用的言语行为。采用的是“得体”与“非得体”的判断题,例如:

(1)李明到美国朋友家里做客,当被问及“Would you like some tea?”,他回答说“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请别麻烦)”。

(2)小红应邀到美国朋友Michelle家做客,临别时说:“It’s too late.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 Good night.”

第二部分(共10题)是有关非语言行为的试题,以人体语、时间语、空间语为主,也涉及一些社会习俗、社会规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的题型是是非判断题,例如:

(1)接受英国朋友的礼物时,应当当面打开礼物。

(2)当你在示意英美人士向你靠近时,手掌向下,五指向内弯曲不停地摆动。

3.2 受试的选择

本调查首先在一年级新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自然班,再选取了二年级全校任选课的一个班级(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共三个样本:一年级1班(29人)、一年级2班(30人)和二年级选修班(73人)。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总体得分情况

从表1的数据来看,学生得分在80%以上者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4.10%;14~15分(70%~75%)之间18人,占总人数的14.75%;12~13分(60%~65%)之间40人,占总人数的32.79%;11分(55%以下)以下者有59人,占总人数的48.36%。近半数同学处于不及格水平,13分(65%)以下占总人数的81.15%,整体情况不好。表明目前高职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很低。

语文三年级下总结第9篇

刘彩霞

本学期我代九三、九四两个班的语文,中考平均成绩为:九三班101.4分,在全局排名第九。九四班101.84分,全校语文最高成绩九三班黄倩同学119分,第二李丽117分,平均分和其他学校相比,不是十分理想,下面我就一学期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两个班级,我都是中途接上的。九三班,八年级第二学期李正玮老师请假,学校安排我接代这个班的语文课。九四班,王校长来了之后做了调整,接替高洁老师的课。

(一)九三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变动频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没有紧迫感,学习自觉性较差。最大的问题是不交作业,逼急了就抄作业。在这方面我也下了不少功夫,具体如下:

(1)抓抄作业的学生。早上到校那段时间抄作业的人多,指定班长负责抓抄作业的学生,被抓到的,第二天早上站在讲台上抓其他抄作业的人,被抓到的接替前一个。执行了两天,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抓不到抄作业的人了。但并没有完全杜绝,只是早上到校这段时间没有了。

(2)成立语文学习小组,组长检查并收交作业,给课代表提供不交作业的名单,课代表交给老师,有老师处理,如扣德育分、课堂上点名批评、课下做思想工作等。

2.背课文慢,能按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寥寥无几。在提问检查背诵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

3.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学习自觉、主动的少,女生好于男生。不学习、不交作业的多。如张涛、詹培琛、杜生贵、于腾飞等,从不交作业。后面复习时,早上到校迟,杜生贵还经常不上课。

4.字写得认不出来的多,如朱宏亮、何翔霖、詹培琛、石瑞、杜生贵、于腾飞、张涛、张晓海等,字迹潦草,奇形怪状,影响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

可喜的是,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在李正玮老师代课时,一直高于同行班其他班级,我接上之后,也一直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二)九四班存在的问题

1.作业收不上来。全班31人,作文收的最好的时候能收上18本。练习册十来本,由于收不上,五一后再没收过作业,在抽查时多数学生没完成作业。

2.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尽管是补习生,但学习自觉性也差,课文背诵总有部分学生完不成任务。一部分男生上课说话,不学习。

3.对语文复习不重视。由于是补习生,从接上这个班,就着手复习,先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之后是八年级上下册,最后是七年级上下册,同时穿插复习《中考通》。《中考指导》,八套卷子全部复习完,另外还印发了中学生必备50首古诗词、2009年各省古诗词默写汇编等,作为老师,我尽心尽力了,但部分学生并不领情,有厌烦情绪。不过中考成绩还算可以。

二、复习工作

九四班是补习班,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按九年级、八年级、七年级的顺序,复习了课本。现代文,重点复习了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词是复习的重点。复习课本时,同时做《语文中考通》。之后做《语文中考指导》,还给学生印了一些2009年各省中考古诗词默写。后几周又第二轮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初中六册书中的古诗词。冲刺阶段,做了几套卷子。总的感觉,九四班复习的比较扎实,按计划圆满前完成了复习任务,没有什么遗憾。

九三班,有所欠缺。由于时间不足(第一次摸底考试结束开始复习的),课本的复习,走马观花的复习了文言文、古诗词。《中考通》做完了,《中考指导》中的现代文阅读没做,8套卷子最后几天紧赶慢赶做完了。文言文、古诗词背诵默写本计划再复习第二遍,可时间不足,后面两天临近考试,学生情绪不稳定,没有心思学了,没有完成预定计划,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