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12 10:58:17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教师 学生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1.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1.1 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编选政治化。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党国权威、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五六十年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素等,选材范围比较狭窄,主题比较单一。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己相关的情感世界,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在教科书所设定的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学生的情感世界如何不被囿于其中呢?

1.2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概念化。《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义是什么?很多教师认为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虚荣心本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一个阶级所独有。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已经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为什么偏要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呢?如是,则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也要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也要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取代了文本,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贫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除了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要改革外,在文本解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2.尊重学生,注重解读过程。社会生活是“文本I”,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这是“文本II”。“文本II”被选

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形成老师头脑里的“文本III”和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这两个“文本III”是不同的,因为产生两个“文本III”的主体,他们对“文本II”的解读、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不要老是执著于自己的“文本III”,拧住学生的耳朵把它强制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教师应该注重两个解读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文本III”的过程,明确学生形成“文本III”与教师形成“文本III”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以便让教师“文本III”的形成过程去影响学生“文本III”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讲解自己的“文本III”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3.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这是时代的要求。今天,科学技术正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更新,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广泛的变化。文本创作活动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文本的载体、文本传播和文本接受的途径与方式、文本的形态、类别和样式等,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21世界的文本解读将从多元分化的趋势走向多元互谐。

这是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频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以及它们和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快和增大。在一个国家之内,让所有的人都接受和运用单一的文本解读理论及方法是不可能的。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也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标志。

这是人文性的要求。文本创作活动及其成果、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和主体的个性紧密相连的,现代人日益重视和珍惜个性,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尊重人、理解人。教育要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人的现代化,让教育充满人文精神。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允许教材解读的多元互谐。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以多元文本解读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其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2篇

【关键词】教师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但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误区并提出一些对策。

1.问题的提出。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透彻的,那么对学生的阅读导航有效性会更高,文本的育人功效会更强;反之,非但不能达到文本应有的育人作用,反而会有“南辕北辙”之嫌。然而,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概括的讲来便是“越位”和“失位”。

1.1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越位”。所谓“越位”,便是指教师解读文本时,超过了一定的度,过犹不及。“越位”大致有两种情况。

1.1.1 解读文本的泛政治化、泛概念化倾向。由于受自己所接受的知识限制,缺少新知识的及时补充,长期坚守着一套封闭的(甚至是过时的、错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看到《我的叔叔于勒》就想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看到《项链》,就想到资本主义社会妇女的爱慕虚荣;提到周朴园,就是自私、冷酷;提到王熙凤,就是狠毒、刁滑、工于心计……因为在这种已有结论的支配下,阅读就很难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认识。

1.1.2 文本解读的泛标本化。解读文本时教师越俎代庖,忽略了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教师唯恐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文本,全权包办,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把文章从语段到文句到字词,机械化、程式化操作地肢解讲给学生。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浑然天成的美文意境。看上去知识的传输也许全面了,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却被严严的禁锢了。

1.2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失位”。所谓“失位”,则是指教师解读文本时未能到位,有“浅阅读”化倾向。随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等时髦话题的兴起,少说为宜已经成为不少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主张。有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读文本的权威。受其影响,加之害怕“越位”,因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敢再“外加”一些东西,就文本而文本,忽略了作家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忽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浅尝辄止,如此的阅读,或许可以“个性化”、“多元化”,但却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根本无法让读者与文本(潜在的作者)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碰撞了,而文本本有的育人功能便被弱化、淡化了。

2.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误区的消解。出现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位”没有把握好。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能准确的把好解读的“位”,那么就能很好的为学生阅读导航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把好这个“位”呢?概括的说来,便是“三读”文本,以不同的阅读角色走进文本。这样才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有更加深层次的把握,产生丰富全面的阅读体验。

2.1 教师首先要能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陌生化感知文本,不要先看参考书或有关教学资料,而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叙述,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捧起《一碗阳春面》,感受母子三人逆境里团结、互助、坚强的精神和老板夫妇无声的爱心;走近《老王》,去向那善良淳朴而又平凡的小人物致敬;漫步于《荷塘月色》,于月色下的荷塘边品味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自主地领悟作品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全面深刻地把握文本,而不再依赖于空洞的教参。

2.2 回归教师的角色,把文本当作教材,从组织课堂教学的角度再次研读文本,对文本作“地毯式”的细究与深读,达到“知根知底”的程度。再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目标来思考、解读,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建构知识体系、确立解读目标、探寻解读文本的方法途径、挖掘其育人效能。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3篇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 文本解读

高中英语阅读实际上就是挖掘那些在文本当中不易发现的信息和情感以及文化内容,其是学生的启蒙思维,也是挖掘潜力的主要手段。想要加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加快学生心智方面的发展,应该在高中英语阅读时弄清阅读的实际以及种类。对于文本实施解读,同时在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的情况下,将高中英语培养目标当作核心,提升学生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能力,即达到由文本书面知识转变成语言综合能力。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决策略。

一、 重视体裁分析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实施高效的阅读,有关教材体裁构造的知识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要素。将课文体裁当作出发点,可以将文章分成几种类型,分别是记叙文和说明文以及新闻报道等,内容关系到经济和文化以及科技,还有文学等多个方面。在教学工程中,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体裁构造,整篇文章的模式,对于作者创作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分析,设置对应的问题阅读条件,让学生能够学会多种阅读方式。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第四单元 Making the news这一课程的过程中,阅读部分讲述的是一则新闻报道,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由新闻报道题材当作切入点,对于文本实施解读,应该先要求学生在课文当找出写新闻的五个关键点,一次是标题和导语以及主体和背景,还有结束。还有六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和人物以及地点和起因,还有经过和结果。同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写新闻报道应该注意的内容,比如标题尽量简洁化,吸引人们的眼球。报道必须要具备真实性和时效性,搜索文章当中的细节部分,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进而掌握比较稳定,能够参考的体裁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自信。

二、 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想要实现高效的阅读,必须要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站在整体视角理解文章。同时还需要按照下面的流程阅读文章,阅览课文的编排设计,其中包含大小标题,图片,段落构成等,让学生通过阅览之后可以预测出文章讲解的内容,这样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略读,实际上就是使用较短的时间浏览整篇文章,找到课本的主旨句大致意思,确定作者的态度,弄清作者的意图。寻读,实际上就是在较短时间里找到某个具体的信息,读的过程中可以一目十行,无关的内容一带而过即可。精读,也就是仔细的阅读课文,理解全部句子的含义,对于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感受课本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当中书信方式写的游记这种类型的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过浏览标题或者是观察插图的方式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之后让学生进行略读,找到每段主旨句或者是关键词,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判断主题句的能力。针对这个文本游记题材的特点,对于学生寻读技巧进行培养。比如主人公在旅游过程中到达的地方实施搜索,让学生清楚文本关系到的专有名词,还有主人公处于的具体地理位置。最后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将主人公旅游路线画出来。站在体裁分析这一视角,对于文本进行解读,能够引导学生基于体裁这个特点出发,感受阅读材料拥有的范文作用。有针对性的渗透阅读技能到其阅读当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加强学生获取和整理文本信息的技能。

三、 重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只有用心挖掘文本,才能够感受到文本精彩的地方,实现思S方面的启发,让情感感受更加丰富,促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入。在教学时间过程中,针对由文化和艺术以及生活当作主题的文本,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单鼓走目标,引导学生对于教材进行解读,建立富含丰富文化情感渗透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已经,体会作者的思维,同时经过推理和评价这些方式,进一步拓展提升学生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由于语言欣赏重视语篇当中语言模式和内容的融合,这种阅读可以塑造学生心灵,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优点,积极和同学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解读。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闫慧.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重要性;方式

俄罗斯的伟大作家高尔基回忆,他曾在10岁的时候读过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一颗纯朴的心》,并且对这篇小说非常痴迷,觉得其中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然而,当他打开一页书,对着太阳光细细察看时,却什么也没有找到。究其原因,高尔基其实是被小说的文本深深吸引。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也应多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理解其中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一、语文课的性质决定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课文往往都是由专家精选出来的经典作品,普遍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只有深入、仔细地进行文本解读,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景、意,才能获得心灵的震撼,进而学以致用,写出优美的文章。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文本解读的方式

(一)文本解读要沉入词句,咬文嚼字

著名学者南帆指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即在细读文本时,要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其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蕴涵的意思。因此,在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沉入文本的字、词、句、段,咬文嚼字,从一字一词上找差别,从一言一句上看深义。只有读透教材,才能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故事,看到作者笔下活生生的人物和绵绵不绝的亲情,以及作者潜移默化的爱。比如,在对课文《倾斜的伞》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细细品味:为什么外公“含笑不语”?为什么“不知何时”“我”开始撑伞?为什么“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通过沉入词句,咬文嚼字,学生最终在文章的细微之处品味出了其中所蕴涵的真情。

(二)文本解读要多角度、全方位

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要积极寻找与文本和作者相关联的资料,并将其进一步组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从而揭示出作品更新的、更深刻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那山,看水还是那水”,最终获得认识境界的升华,即“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通过学生对文本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解读,其精神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

(三)文本解读要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感知、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或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的天空自由地驰骋。古往今来,许多的文学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一些空白让读者用各自不同的想象去填补,最终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进行补白,就一定会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从而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先放一遍全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翱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启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三、文本解读需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本解读应注意细节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诗虽小,却精妙。为何这样单纯的一首小诗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细究起来,缘自诗人捕捉到了几个近乎常态的朴素细节,如举头、低头等,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带领读者走进作品的境界,自由体验,并最终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家心灵的共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提醒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近文学艺术的殿堂,并最终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体验得到刷新,情感得到升华。

(二)文本解读应注意字里行间的感情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带着思想感情去解读。具体而言,教师应充满激情地对课文进行细致解读,让学生充分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所感染,进而与课文的意境相通,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以及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文本解读应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文学巨匠茅盾指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同时,根据认知规律,人类对自己所经历过或所熟悉的事情、环境,更容易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道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解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感悟到文本的内在神韵,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心灵成长的洗礼,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海.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之我见[J].吉林教育, 2009(14).

2.王元安.对“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10(25).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5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确定;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51―1.5

新课改实施九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很多问题上却迟迟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我们认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教学内容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并在内容选择等诸多层面上存在模糊认识。正如李海林老师所说:“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全面落空和严重缺失。”①语文课程改革,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除旧布新,反映在实际教学上就是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在先进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如果依然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那么再先进的理念恐怕也只能止于“理念”了。

语文教学内容的模糊和不确定一方面和语文学科性质有关,“文学文本所特有的意蕴的开放性、丰富性、含蓄性、模糊性决定了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是对其所隐含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②正是这种模糊与选择增加了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课程标准中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有效界定。新课程标准在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进行规定之后,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规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疏忽。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内容界定的缺失,造成了实际语文教学当中教学内容的随意与笼统,让一线语文教师莫衷一是,无从下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内容阐释的缺失,才把课程内容确定的重任推到了语文教师的头上,语文教师掌握了教学内容确定的主动权。但为什么很多语文教师面对同样的教材文本,设计的教学内容却是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这是由于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不同,正如王荣生所言:“课程与教学内容与其说是选文(定篇),不如说是对选文的阐释,包括阐释的方式和态度。”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是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因此,为了使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适宜、合理,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文本解读必须立足文本,挖掘教材内容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是新课改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虽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阐释各不相同,但对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文本的看法还是一致的,如曹明海老师所言:“尊重教材文本,着眼于‘教教材’,切实把握教材文本资源,发掘教材文本资源构成的教学内容,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④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必须立足教材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挖掘教材文本的教学资源,使之教学化,生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文本内的,需要语文教师深入解读挖掘。在解读教材具体文本时要考虑文本特性,根据文本特性做适宜的解读。文本特性主要体现在文本体式上,不同题材的文本对其教学内容的开掘是有差异的。比如解读《雨巷》,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不得不考虑其诗歌体式,“诗歌是一种精致的艺术,抒情是其本质特征,读诗注重体悟情感,体味其心灵世界的个性风采,关注抒情所采用的独特艺术技巧。”⑤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就不能仅仅流于表面的几个意象分析与朗诵指导,而是让学生体味诗歌所创造的审美意境,感悟诗人所散发出来的对一个理想由希望到幻灭的变化历程,同时关注诗歌的一唱三叹的韵律与节奏,欣赏这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二、文本解读必须关注学情,妥当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取舍的起点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为了有效适宜地确定教学内容,就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知道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主要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前提便是师生对文本感受理解的差异,而对话的目的也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让学生进入自己之前没有进入的层面,提高理解鉴赏水平,因此选择适宜的对话层面就成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师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⑥比如教师在确定《过秦论》的教学内容时,考虑到高中学生语文知识和素养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就不应再像以前初中那样带着学生通篇翻译,逐字逐句地理解,而应该把重心转向学习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以史为鉴”结合现实的精神,讨论评价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教学效率才高,不然,该教的、学生不理解的不教,学生懂的、理解的、不用教的却大教特教,学生拿漠视、冷淡、消极来回报教师也是必然的。

三、文本解读必须考虑课堂变量,注重动态生成

我们只有真正完成了课堂教学,才能具体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只是把隐藏在教材文本中零碎的、散乱的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具体化为教学性知识,形成教学内容的主体轮廓,也就是预设,但是这种预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实际的解读过程中,课堂上来自教师、学生以及外界的各种变量都会使教学内容生成路径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某些内容,在动态生成中完成教学内容的构建,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内容都是动态生成的。它的生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前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分析,生成“预设的内容”;第二个阶段是在课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在课前教师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生成的内容”。所以说“‘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确定’与‘不确定’的和谐统一。我们应该在确定中创设不确定,在不确定中达到更高的确定。”⑦比如在《再别康桥》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后认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可这个时候有学生站出来说是爱情诗,写的是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剑桥的一段爱情往事,如此,便使师生的目光发生转向,投向新的视野,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总之,语文教学内容的模糊与随意、虚无与陈旧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合理地确定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便成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与突破口,而在众多的影响教学内容确定的因素中,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挖掘开发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丰满、精彩而有厚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注释】

①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载于《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第7页。

②杨全红:《文本特性是创生合宜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载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第16页。

③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期。

④曹明海、赵宏亮:《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载于《语文建设》,2008年第10期,第4页。

⑤杨全红:《文本特性是创生合宜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载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第15页。

⑥李山林、李超:《语文教学内容理据例谈》,载于《语文建设》,2009年第3期,第12页。

⑦曹忠华:《寻求“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内容――也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不确定”》,载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12期,第39页。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6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体分类;课堂对话;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96-01

一、文学理论依据: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是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的关于文学四要素的观点。文学就是一种活动,文本解读亦如此。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作家是文学生产的主体,是以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作品是显示世界的载体,它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的接受对象。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它们围绕着作品这一中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关注文体进行解读

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它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规定性,教师在选择教法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课文呈现出的价值与语言文字魅力,才能给学生传授正确的语文知识,没有文体, 阅读、写作无章可循, 阅读、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关注到文体的分类,文本解读自然能事半功倍。

1、文学类

文学类作品大体来说可以分为四类: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以诗歌为例,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教材中必不可少的文本内容,我们在欣赏与解读诗歌时要充分发现它的形式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用自己的情绪去体验美、感受美、品读美,将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诗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自己漫步在诗意的海洋里。

2、文言文

文言文涉及各种文体,主要从认读开始,了解把握相关知识。解读文言文这种文体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在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对整篇文章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掌握文言大意,达到与古人对话的目的,才能算真正的解读好文言文本。要达到此目的,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细细品读、感受文言内在美。如王安石的《伤仲永》、刘禹锡的《陋室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这些文章表达清晰,铿锵有力,非常适合朗读、品味,同时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在细细的品读文言作品时,要读出情感,读出历史故事,读出人情世故,读出社会百态。在品味中,架起古人与今人思想情感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文本和学生中介的教师要作好引导、示范作用。品味主要靠各种形式的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语调,品味语言,感知作者的人格魅力。

深入挖掘、领悟文化意蕴美。中国古典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文化修养的展现,人格人品的折射。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要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以古典文化的熏陶。此外,论述类文章、应用文文体在教学中也需要留意,在此就不作细说。

三、师生对话消除差异

文本解读效果不佳,除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高之外,还在于课堂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没有完全的被学生吸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存在差异,教师没有讲出符合学生心理的知识传授,学生不能完全的理解老师的话。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困境,并在课堂上用生动丰富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实现解与读的搭配,消除师生的对话差异。

1、静态的对话:备课的解

“解”的过程指的是教师面对教材文本和学生进行理解的过程,即是备课的过程。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是知识的储备,这个环节是教师与课本之间静态的对话过程。

钱梦龙老师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图 1),然后说:“你们先不要看课文,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大拱和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钱老师按照学生说的位置关系来画图。

在学生“心有所思,口不能言”的“愤悱”状态下,钱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原文“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各有”与“肩”字的使用:“你们看,这个‘肩’字用得多么准确呀!不是顶上,也不是两端,而是两肩。还有一个字很重要,是哪个?”学生回答:“各。”钱老师:“可见说明事物要说得明白,有一点十分重要,哪一点?”学生:“用词准确。”这与那种仅仅依靠教师讲解,把静态的语言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教学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异。钱梦龙先生,将自己妙悟之得转化为妙教,将备课之得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之上。

2、动态的对话:课堂的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多视角;解读

文本的解读是做好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解读正确、到位,教学时学生更容易理解,反之亦然。如果仅仅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解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从多个视角进行解读,能够更加全方位地了解文本,更加有利于对文本进行正确地阅读和理解。

一、立足作者角度进行解读,明确创作意图

作品是反映作者写作本意的载体,从作者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能够更加准确地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本意。这样十分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确定解读的重点。例如《生命生命》一文,作者通过三个小故事,将生命的意义展示了出来:在有限的生命里,可以让生命的价值变得无限。从表面上看,文本只是说几个小小的故事,其实,通过解读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进行理解,将自己当作作者,可以这么想: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样就能够更加把握到文本的本来意义。

二、考虑编者视角进行解读,揣摩编排目的

仅仅从作者的视角进行解读时不够的,还应该摸清编者的意图,从编者的视角出发,对文本进行解读。特别是在导读、自学提示、课后思考题等地方是编者意图体现的地方。

一是根据导语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每个单元的导语是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读语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例如《挑山工》一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的编排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要多一倍的情况下,反而先到达山顶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读感悟,充分体验句子蕴含的深刻含义,以达到课文编排的根本目的。

二是根据课后习题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课后习题编者意图集中体现的主要部分,它将教学的关键都集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根据课后练习来揣摩编者的意图。同样以《挑山工》为例,从课后习题设计了可以看出。这些习题主要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语文能力训练,能读会背,积累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二是学会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属于重、难点。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编排,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从学生视角进行解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文本的解读必须站在学生视角进行考虑。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应该摸清学生的知识现状,明白哪些是已经掌握了的,哪些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必须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教师都应该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课文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出现了4次,学生在学习时,只要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三篇课文,就能够正确地理解了。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而不需要进行过多过细地解读;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点和难点。在文本中,有一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中高段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解读《自然之道》一文时,体会“向导”心情变化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采用抓重点词句、对比等方法,体会“向导”的思想感情变化。因此,教师在解读时应该心中将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的视角进行考虑。

四、从语文视角,找准文本的教学价值

语文课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特定的学习对象,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的学科。因而在文本解读中,必须致力于有重点选择、组织语文知识。例如:教学《丰碑》时,课文快学完了,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丰碑”表面指的是什么?实际指的是什么?将军为什么没有说一句话,如果给课文题目加上标点,你会怎么加?为什么?学生围绕课题,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语言训练。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本解读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相同的文本在不同人的解读下其结果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从多个视角进行文本解读,从作者视角解读,体会文本本来的意义,从编者视角解读,确定教学目标,从学生视角解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语文视角,找准文本的教学价值,只有这样从多个视角考虑,才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解文本。

【参考文献】

[1]冯奕静.谈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8篇

关键词:文学文本 解读 语言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09-03

一、问题的缘起

自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多元化的文学文本解读已成为语文教育界最时髦最流行的术语,它直接改变着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销声匿迹,讨论、对话、探究、建构风起云涌,语文课堂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然而,在文本解读注重多元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脱离文本语言、放纵个性、过度阐释的问题,把多元解读错误地理解为抛弃文本的自由联想,结果导致文本解读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审判鲁达违背了人权;上《背影》,就控告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了交通法规;读《桃花源记》,就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读《三吏》《三别》,就以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文本解读的多元化被滥用、被歪曲,阅读教学走向了异化,语文课被异化成为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地理课、物理课等,文本自身的语言形式被淡化,甚至被悬置。

二、文学文本解读应该多元化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文学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已经被《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采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文本,用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来阐发文本,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文本,从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

其实,就文学理论而言,文学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文本和阐释(解读)。一方面,文本的不确定性、空白是文学文本多元化解读的前提。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于,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而文学文本则是一种想象和虚构,所描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具有确定的现实对象性,同时,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描写性或表现性的,它充满着意义的不确定性、未定点与空白。这种由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的、能召唤读者参与的文学文本的结构机制,就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伊瑟尔所说的“召唤结构”,它是推动和激励读者参与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并且为读者预留了种种有利的位置,邀请读者去确定、去填补,在想象性的再创造中把潜在的文本转换成为现实的作品。解构主义更是主张任何文本都是未完成的、不稳定的,都是能指无限变换的游戏。巴特认为,语词的意义是无限延宕的,文本没有什么稳定的结构,没有什么确指的内容,文本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不断编织的过程,文本不像一个核桃,拨开外壳就能发现核桃仁;文本更像一颗洋葱,层层剥离,没有一个中心。德里达认为,文本语词意义既有空间上的差异又有时间上的延迟,意义处于无限延异之中,我们所把握的只有意义的播撒过程,所能看到的只是意义延异留下的踪迹,因此,对于文本不能获得稳定与确指的意义。德勒兹认为,传统的文学文本好似农业文化,它有一个固定的区域中心,夏种秋收,有始有终;现代文学文本更似游牧文化,天苍苍、野茫茫,居无定所,四处飘游。

另一方面,阐释总是具有历史性。根据解释学,此在的时间性决定了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即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都受到特定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及其方法的运用总是浸透着历史的印迹,带有某种理解的“前结构”或“期待视野”,这便决定了阐释总是历史性的和有限性的。从历时性角度比较,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由于文化知识、生活视野、审美经验等的不同,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可能存在着差异;从共时性考察,即使同一个地域、同一个环境中的不同个人,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任何文本阐释都是在历史之内进行的,阐释永远无法逃脱历史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阐释永远是不同的理解,阐释的过程永远不可能最终完成。

总之,无论是文本的不确定性、空白,还是阐释的历史性、未完成性,都说明文学文本解读不可能追求纯客观的、终极的意义,不存在对文本规范性的、权威性的答案,解读实际上就是意义在历史中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对文学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启发学生在解读的碰撞和磨合中生成多样化的理解。

三、语言,文学文本理论的立足点

尽管文学文本的解读应该个性化、多元化,但是文本并不是任人摆弄、随意生成的东西,文本语言存在的客观性顽强地抵抗着对它的胡思乱想。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是构成文学的本体,文学文本就是一个由各类词语按照一定组合规律编织而成的多层次的语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本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文本。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由能指(声音或字形)和所指(概念或意义)构成,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像传统语言学所认为的那样是透明的、清晰的、一一对应的,其意义产生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区别与差异。也就是说,语言是独立于人的主观认识的符号体系,它有自己的构成规则和规律,是一个自主自足的世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构成了人的存在,是存在的家园。另一位持存在主义思想的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展开方式。

西方20世纪文学文本理论正是抓住语言这一文学本体并适应现代语言论转向而形成的,这种文本理论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文学研究要有客观依据,这个依据就是陌生化的语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声音、节奏、音步、韵脚等文学构成要素,都应该具有陌生、反常、疏离的效果,文学的区别性特征“文学性”就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与变形。英美新批评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背景或作者生平,不是作者心灵或读者反映,而应该是作品本身;文学研究的方法就是“细读法”。所谓细读法,就是耐心揣摩、仔细推敲文本的语言、修辞、结构、语境等因素,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其具体做法是,严格分析格律、音步、语法、语调、语义、隐喻、意象、语境,品味探究含混、反讽、悖论、复义、张力,揭示文本的内部有机结构和内在意蕴。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把文学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客体,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根据一定的组合规则调节和转换,构成文学的内在结构;文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释一部作品或对其作出某种价值评判,而是从形形的语言和形式中找寻“深层结构”及其转换规律。在结构主义者看来,语言是文学的原点,语言化的分析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功。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质疑和反拨,针对结构主义将文学作品视作具有明确意义的封闭实体,认为文本并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结构,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可穷尽的意义解读过程,主宰文学的不是它的作者而是语言,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和差异扩延的无限性正是文学魅力之所在,它使文学的意义空前延伸,并始终处于自由播散和无限生成的过程中;文学研究的方法重又采用新批评的“细读”,将文本分割、分解为不同种类的词群,改写为不同的话语,揭示文本含义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从而使文学成为批评可在其中自由游戏的空间。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学文本理论产生的立足点,离开语言,就没有文本理论,更没有文学文本解读。所谓“文本理论”,就是对文学现象的分析应该以文本为主,文本的语言存在是进行各种阐释的基础和前提。这样,文学研究就摆脱了作者对作品的控制和垄断,作者意图与创作背景就不再是文本分析的重点和文本意义之源泉。语言是文本的本体存在,文本是一个语言存在物,语言被赋予极高的地位,词语辨别、修辞分析、结构探究和意义重构在文本研究中被广泛运用,文学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重视作者转向关注文本本身,文本分析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倡导以语言为立足点的多元文本解读方法

语言是文本存在的载体,更是文本安身立命的本体存在,对文本的阐释与解读也应该是对语言的阐释与解读。语文课程就是以语言作为手段、作为凭借、作为目标的课程,因而,语言不仅是语文的工具,而且是语言的内容,更是语文的目标。语言是文本与语文课程共同的核心。正因为这样,语文课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就应该以语言作为立足点,作为根本,把对语言的感悟与体验、分析与拓展、锤炼与提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就曾经特别强调:“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要尽心尽力地与语言打交道,一定要紧扣文本,立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和情感;文本的内涵还没有掌握,就拓展,就延伸,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1] (PP.5-7 )因此,必须立足语言进行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亲近文本、细读文本、沉入文本,特别是对于那些陌生化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要仔细咀嚼、反复揣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才能对文本的语言形式有透彻的把握,对文本丰富的内涵有全面的了解,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才真正具有“语文味”。

同时,由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变形性,文本故意留下的未定点、空白,这就为具有各种不同“期待视野”的学生带来了广袤的想象空间,提供了多样化解释的自由。文学文本绝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意义,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读出的种种不同的意义,文本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学生解读之中。因此,语文课文学文本解读就应该追求多元化,不要迷信专家和权威的意见,不要受到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盲从他人的理解,要通过仔细地研读文本,联系语境,参照互文,大胆地联想和想象,读出他人心中所无的东西。

因此,我们倡导以语言为立足点的多元化的文学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中一些句子的含义或是人物形象的理解等重点、难点,是教师很难讲清、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一旦把握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就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避重就轻、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一些学生也是看到需要理解和思考的难点题目就放弃,只是了解了课文的生字词和写作背景、大概的故事情节、简单的说明对象特征或是知道了论点论据就以为学完了,对记叙文中的句子含义、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等没有深入探究,只学到了表面,没有深入到课文的内涵,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改变这一学习状态,集中精力和时间去了解、解决重点问题,促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文本,进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一、善于设疑,抓住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疑提问,在启发学生思维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突破文章中的难点。例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时,教师要把握作者所运用的个性化语言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和通过对“奥楚蔑洛夫”的分析,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巧设疑问:“作者契诃夫是怎样通过奥楚蔑洛夫对待‘小狗咬人’事件的几个判断变化,描绘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呢?”这样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学习和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分析与探究时,教师可以提出“文中狗的主人是谁?”“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变来变去?”“文中对警官穿、脱大衣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是什么原因造就奥楚蔑洛夫的善变?”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达到突破文章重点的目的。

二、深入分析,突出重点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还应利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从时代背景、作者心理特征、叙述顺序等方面分析文章,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首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看云识天气”的方法。教师在讲到“方法”时,应适当地做深入分析,从云的形态上看:比较轻、薄的云,说明天气是晴朗的,低而厚的云,说明是阴天;从光彩角度上分析:“晕”、“华”、“虹”、“霞”代表是晴天。这样在进行简单概述和深入分析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并掌握看云识天气的方法,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三、要避轻就重,抓住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避轻就重,抓住文章的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外,尽可能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量,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教师要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了解重点、难点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这三部分进行分层次地讲解,如在“山野对歌”中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唱歌人”,在“山路漫歌”中主要描写了“唱歌的环境”,在“村寨传歌”中重点描写的是“唱歌的场面”,这样把文章归纳为三部分,让学生清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分层次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进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恰当启发,紧扣难点

教师还可以紧扣课本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在分析文章重、难点:分析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作用。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从而理解“孔乙己”的人物性格特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给予学习启发和点拨,如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形态造就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这样适当地启发学生,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涵义,进而促使其突破学习难点。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