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04 17:29:3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1篇

一、抓住本质,初步形成数的概念

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特点之一往往是:对某一概念的内涵不很清楚,也不全面,把非本质的特征作为本质的特征。而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在感觉和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教学数的概念,就要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中运用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加深对数的本质理解。

以认数1-5中4的认识为例。先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主题图,学生从整体看,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再仔细看,看到图中有白云、花朵和小动物等。点物数数:图中白云有4朵,同学有4个,小鸟有4只。这里白云、同学、小鸟是不同的物和人,但是他们的量数都是4,从而得到抽象的数4。数4一经抽象出来之后,它就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它不仅用来表示4朵云、4个同学、4只小鸟,还可以表示别的数量为4的物体。因此,我们叫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量是4的东西。学生说,教师的窗户上有4块玻璃,有的学生伸出4个手指等等。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回到具体,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序教学・看图数数

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往往是以具体的表现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的。他们的认数教学基本上都要结合看图,通过点数,抽象概括出每一个“数”。刚入学的儿童虽然都已会看图,但观察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对数序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地教会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利用具体的实物、图片和其他直观教具,来帮助学生形成数序的概念。

以“开学图”的教学为例:首先,让学生讲出这幅图的图意,并结合反映学校生活的画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图意,点数图中各种事物的个数。点数时,手指点一个物体,口里轻轻地念一个数。在老师的示范带领下,让学生人人动手,也学着每点数出一种物体的个数后,就从学具中取出表示这物体个数的数字卡片。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看到这幅图中可以点数的事物有许许多多,图中确实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在这基础上再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把整个画面按照数序,从1起逐一讲到10,并比较相邻数之间的区别。开学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数能代表人或物的个数;数数时,一个物体要和一个数对应,不能重复,不能遗漏;数到最后的一个数就是物体的个数。每次数的顺序就是数序。

三、分析数的组成,加强认数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2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下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好几年没有教授数学了,所以自己也教的很小心。知道学生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请教,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进行课前口算练习,给孩子养成课前口算的好习惯,为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接班伊始,我就开始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小课题 研究,持之以恒、措施得力,竟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为学习数学扫清了障碍。

( 2)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4)单元小结。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低年级孩子不喜欢看到自己的作业本上有差号,怎么才能既让孩子改正错误,有学习了知识呢?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我就进行课堂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现在马上要进入二年级了,还有学生用数手指头的方法做题,但是我从来没有轻视他们,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而且充分利用测试卷,使之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 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工作总结

3、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工作,及时将自己的所教、所感、所想写下来,并进行整理,为自己和同事将来的教学服务。

四、不足之处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下学期)

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备好电子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 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钱买到东西这等价交换的方法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图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习功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3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理解能力较低,更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入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数学知识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知识内容,最终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结合生活展开趣味性教学、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因此对于高效展开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特点

1.教学形式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从教学形式上来看,学生在幼儿园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获取知识,趣味性较强[1]。但是小学一年级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环境为主,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数学知识,教学形式具有单一化、枯燥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

2.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灵活的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同时可以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

1.结合生活展开趣味性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同时受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和自律性也相对较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吸引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环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并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

因此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应意识到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与此同时理解能力相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小学一年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堂,将其同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同时利用小学一年级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抽象性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色彩鲜明的事物这一特点,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即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颜色的粉笔来绘制黑板报,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准备了红粉笔4根、蓝粉笔5根、白粉笔2根、绿粉笔3根,学生可以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案,每个学生画板报时所使用的粉笔颜色和数量都不同,在完成板报绘制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绘制板报时使用了几根粉笔,还剩下几根粉笔等问题[4]。这种生活化的场景,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对于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得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在实际展开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最终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吸引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数学知识思考,同时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为了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的分配粉笔来完成板报绘制任务。学生为了能够完成板报绘制任务,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最终掌握整个活动中共使用了多少粉笔等知识[5]。这一问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情景模拟法的有效应用。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加减法知识学习中,一味地进行习题训练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一盒火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模拟消费的场景,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会对加减法进行有效的训练,由此可见,通过情境模拟法对于提升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入手,将其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通过结合生活展开趣味性教学、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促使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顾艳丽.激趣,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旋律”——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法探微[J].新课程·小学,2017(5):120. 

[2]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学报,2016,12(4):23-28,38. 

[3]孙旭花.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国际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整数教学”专题研讨会概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6):92-96. 

[4]熊妍茜,张辉蓉.数学与艺术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途径探析——基于《艺术与数学》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88-9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4篇

【关键词】试析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

1.前言

小学一年级属于学生的好动期,尽管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好,思维也相对敏捷,但其自制能力却非常差,加之这些孩子身上还保存着浓厚的幼儿园气息,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既感到好奇,又会觉得一无所知。针对这个学习阶段的学生,教师必须加强重视与引导,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使之能够尽快适应自身小学生的身份以及小学生活。

2.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具体实践策略

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当中的一种基本原则,强调以最合理的速度与最佳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技能、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学习中,在整合与协调其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等三维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与社会在教育价值方面的需求[1]。在具体实践环节,教师应将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作为其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投入有限的物力、人力、时间和精力,力求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具体实践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实现。

2.1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情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情。以学生的实际情感因素以及其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通过深入揣摩课本中的教学意图,再将自己定位为课堂引导者,引导着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以游戏作为主要方法,通过创设问题,再借由各种多媒体教具,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体验到的真实情感,准确掌握教学内涵以及教学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促使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信心,并引起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鸣。

例如,小学生大多比较喜欢听歌、做游戏和看动画片,如果能够在教学环节引入动画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吸引其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态、直观的感受中学习数学。鉴于此,教师在讲解《连加连减》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利用投影仪,再结合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当中的动画形象,以喜羊羊摘瓜与美羊羊送瓜的画面展现教学内容,并邀请两个孩子对内容进行解说,将其录音之后,再以相关计算机技术将二者进行融合,最后便可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数学课堂变为动画世界,能很快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其注意力。但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较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更加丰富教学课件的内容。

2.2加强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性探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责任意识,再由这种责任感督促其积极探索知识,并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的模式为主,在合作、讨论环节,学生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了解、相互质疑以及假设、推论等,共同探寻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2]。此外,在经历过讨论与交流之后,学生还能客观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与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提升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在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不同观点、不同讨论结果进行客观指导,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钻研、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进行“进位加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9加几”作为基本形式,设置几个数学题目,再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以下内容:一只小白兔去卖胡萝卜,篮子里装着9个胡萝卜,篮子外面有4个。小猴子问小白兔:“你总的有多少个胡萝卜?”小白兔盯着胡萝卜看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此时,教师提问:“你们能够帮助一下小白兔吗?”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涨,都会找出自己的学具进行计算,但是在独立计算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学生已经得到了答案,还有部分学生眉头紧锁。此时,教师再说:“各小组的学生可以合作学习,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学生听过之后,又会变得更加活跃,开始各自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讨论十分激烈。持续讨论几分钟之后,教师终止讨论,并安排各小组的组长陈述其讨论结果,部分小组认为小白兔共有12个胡萝卜,有的认为有13个胡萝卜,有的认为有14个胡萝卜。此时,教师需进行准确引导,指点学生拿出其学具,再根据题目内容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至计算的过程中,从而计算出正确答案。

2.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学习离不开生活,是对生活客观存在的具体反映。实行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能再局限于课本内容以及传统教学方式,防止学生成为计算工具和记忆工具。而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开发其智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找寻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数学知识均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充分应用于现实生活[3]。因此,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其身边,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至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0的认识》这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小兔子,然后介绍说:“小兔子非常爱学习,所以它的妈妈奖励了它三个胡萝卜。”与此同时,在小兔子前画上三个胡萝卜。“小兔子非常开心,它要开始吃胡萝卜了。”接着,教师擦掉一个胡萝卜,再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小兔子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请用数字表示。”学生回答:“小兔子还剩下两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2表示。”教师又将剩下的两个胡萝卜擦掉,提问:“小兔子又吃了两个胡萝卜,还剩下几个呢?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回答:“小兔子已经没有胡萝卜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在这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趣味,同时还学到了与“0”相关的知识。

3.结束语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直接的帮助。因此,学校及教师需要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情、加强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性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从而实现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冬梅.把握有效内涵追求和谐课堂--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家教世界,2013,9(9):143.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5篇

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高兴地教孩子数数。孩子也喜欢学,觉得很好玩的,特别受到大人的表扬后,更觉有趣,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新课标下的一年级数学课本从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学习的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或一幅图把它表达出来。比以前的课本灵活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已的想像空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能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小学一年级数学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刚踏进校园的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很多数,因此,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每个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同而已,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我先让学生想想家里面有几个人,再让他们看看教室有多少个小朋友,最后让他们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有几个门等,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好感,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激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了自已愿意进一步地去了解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玩得高兴呢?我在备课时,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和故事,比如:在教学1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将家里的玉米籽或者小棒带来,结合实际教学,让他们先一颗一颗地数,数出5颗,再慢慢地数出6颗、7颗、8颗、9颗、10颗,循序渐进,孩子们在数玉米籽或小棒的过程中,认识了1至10这10个数,直观地感觉到了数的由来,同时又亲自感觉到了数学,在玩中学,学中玩,不断地接受了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增加了对数学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先培养他们的直观思维能力,再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时,我就提问: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换成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换法?”有的学生说用10张1角的换;有的学生说用两张五角的换;有的学生说用五张两角的换;还有的学生说还可以用三张两角和四张一角的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虽然他们没有一次把答案说完,但我心里特别高兴,我没想到他们那么的细心,我用小本子作奖励,表扬了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其他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都积极举手回答我后面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只要用心去上好一堂课,我相信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是有潜力可掘的。

四、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运用数学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6篇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基础 一年级 游戏

很多执教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上一节课,教一个知识点,只不过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而批改学生的作业却往往要花上多得多的时间。作业中的错误刚刚在课堂上集体分析过,可还有一部分学生改正不了。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作业的正确率,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提前认字,读懂题意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语文,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认识上百个字,而大多数学生还只认识“一、二、三、大、小……”等十分简单的汉字。很多习题学生其实是会做的,可是就因为看不懂题目意思而做错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业时,必须先帮助学生读懂题意,明白这道题是让他们干什么、该怎么做。这样,学生面对作业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更不会胡乱下手了。那么,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读懂题意呢?教师把作业中经常出现的“一共有、从左往右、数一数、最长、最短”一类的词语集中起来制成生字卡片,让学生在课内或者利用早自修、中午等时间认读,久而久之学生看到这些字就认识了。

二、形式多样,指导解题

一年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许多题型对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碰到。所以学生即使读懂了题意,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还是只能凭着自己对数学凌乱的、模糊的、不成体系的认识去解答。因此,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时,应教给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法。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就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稳定。在指导一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教师如果能把单一、枯燥的作业内容游戏化,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例如,一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第27页有这样两道题:(1)在( )里写出大于5但小于9的数;(2)在( )里写出小于8但大于5的数。指导学生时,我没有直接出示题目,而是告诉学生,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数字宝宝的游戏。学生的兴致很高,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急切地想知道游戏的内容。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0~1 0的数字卡片分给11个小朋友,然后请拿到卡片的学生来当数字宝宝,在讲台前按顺序排成一队。游戏开始了,第一次我先请大于7的数字宝宝蹲下,结果拿着卡片8、9、10的小朋友蹲下7。再请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让他们说说另外的数字宝宝为什么不用蹲下。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游戏……当学生对只有一个条件的游戏很熟练后,我就顺势提出,接下来要玩有两个规定条件的游戏了:请大于6小于9的数字宝宝举起双手,结果6、7、8的数字宝宝都举手了。下面的学生看见了纷纷指出数字宝宝6错了,一个学生指出6小于9但是不大于6,没有同时符合两个规定条件因此不能举手。再继续游戏时,那些数字宝宝们就仔细多了,出错的也少了。等游戏结束后,我再出示以上习题,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了。

游戏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密切师生间的关系,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妨适当采取一些具有游戏因素的练习,如:投篮比赛、夺红旗、小鸟回家、对号入座、乘汽车、数字排队等游戏,更能吸引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效果也会更好。

三、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而培养良好的习惯却必须从关注细节开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7篇

一、提前认字

处于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学习的认知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当中,部分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但是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识字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能够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但是却因为识字能力的不足,时常出现答题错误的现象。教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抓紧学生认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题目中汉字的意思,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解题时才不会胡乱答题。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归纳数学题目中最常出现的几个词语,如最、多、少、小、大、短、长、一共等,然后将其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识和记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二、形式多样

由于小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思维练习,在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特别是第一次遇到不同类型的作业时,总是在解题时因为没有教师的指导,靠着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解答题目,题目的形式过于复杂,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影响,继而出现答错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指导,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的解题方式,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解答,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喜爱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将学生的家庭作业与游戏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保持极高的参与兴趣,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关注细节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8篇

譬如,我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八章第十课时“求未知加数”中巧妙地运用了获得高效的“土”方法。在讲本节课的时候,我按教材上的方法给学生讲解:8+( )=10。

1.让学生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 )里可填2。

2.让学生讨论交流,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3.用减法做,10-8=2。

这三种方法,我费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的很透。在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进行了课前测试,结果我大吃一惊,大部分孩子一脸茫然,无法独立完成,有的甚至随意填写。我在跟学生的交谈中,才发现他们虽然会摆学具,但具体到做题中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虽然他们知道10可以分成8和2,但变成一个算式出现的时候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更不用说用减法去完成题目(他们根本搞不明白等号后面的10现在怎么跑到前面来了)。农村小学,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陪伴他们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进行家庭辅导,学生的学习任务都要在学校完成,家庭辅导跟不上,学生对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很难理解,虽然我下了很大功夫去讲解,但学生依然无法理解和接受。

通过这几年的农村教学,我寻找了一些打破常规的方法,虽然方法“土”了些,但是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同样是在讲这节课时,我就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出发,采用学生易理解的、简单的土方法做了尝试。

在做8+( )=10中,因为前面的加数是8,后面的和是10,就让学生在( )的上面画小棒,从8后面开始一边数数一边画小棒,由8开始边往后边数数边画小棒,数到等于号后边的数字10就停下来,看看( )上面是画了几根小棒,就在( )里就填上几,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记得很熟练,出错率大大降低。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第9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