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教育的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2 14:43:59

古代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1篇

关键词:演变;发展;古代社会;美术教育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美术文化历史更是悠久,从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利用图形和拟物方法作为记录,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象形文字、甲骨文等等用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后来发展成为上升为精神的寄托,这就是美术的雏形。

放眼世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我国的美术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时期,就逐渐出现了美术教育,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用美术来记事,美术就具有了实用的功能。后来,美术的实用功能与精神表达逐渐开始分离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美术的表达形式和方法也更加多种多样。

美术教育的发展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体现着自己独特风格,在古代更多的美术在为皇权阶级服务,是一种自我欣赏的阶段,直至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社会。慢慢的在美术创造和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自己的美术技艺进行传播,可以是群体的传播,也可以是一代人之间的传播,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依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非凡意义。

1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把老祖先的美术技艺很好的流传下来,美术知识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后人们也能够依据这些老祖先的经验进行后期的创新,使得美术文化不断的发展,古代美术教育是现代美术的根基。同时,美术教育也具有社会政治价值的,在古代,统治阶级大都利用美术教育进行统治。美术教育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文人雅士可以借助画作来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和高雅的情趣,后人可以借助老祖先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等艺术作品来缅怀先贤的高尚品德。当然美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审美和文娱价值,人们可以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领略不同的美,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即博雅教育,人们在绘画书写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情怀或者是审美水平的提高。[1]

从上述来看,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美术教育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美术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2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历程

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术在初始时期主要是具有实用功能,后来美术教育中人们逐渐对美术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美术后来多用于精神寄托,一大批的文人骚客也多借助美术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主要介绍秦汉时期、东汉后期、唐宋时期以及元代后的古代社会美术教育。一个时代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也间接的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文化程度。

2.1 秦汉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美术应该是与人类同步产生的,但是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可能并不能够成为艺术品,因为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是无意识的。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逐渐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然后进入奴隶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中,美术的实用价值逐渐的表现出来。后来,人类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美术的实用价值相对减弱了一些,美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被统治阶级们放大,越来越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比如:龙形图案象征着王权。秦汉时期是古代美术教育演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大统一的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更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王权的高度集中,统治者们需要借助美术教育来统治民众,比如:龙是皇帝的象征,借助这些来更好的统治家,统治者的支持也使得美术教育发展进行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迅速进行了了有效分类,可以分为博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指上层贵族,他们通过美术教育来进行娱乐和抒情。同时下层社会的人们也在接受美术教育,形成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能够进行精雕细刻,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汉美术教育的重要产物,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封建王朝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王朝的建立,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有沉重的赋税和刑罚,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要服从统治者的心意,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自由发展的,要受统治阶级的各种约束,因此,这些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东汉灭亡后期的古代美术教育

东汉建国初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一时期美术博雅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代表之一:鸿都门学,这里的学生都是由各个州县推举的平民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小说、书法、绘画等,盛极一时。东汉末年,社会逐渐开始动荡,群雄混战,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不断进行变革,自然经济开始发展,士族阀门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同时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的主题不再是过去的围绕统治阶级进行,更多的则是宣扬古代的圣贤人士,由于政治的动荡,统治阶级自顾不暇,对人们的约束变少,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加的自由,美术教育发展开始向艺术方向逐渐的发展,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美术大家,对于后世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2.3 唐宋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就是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统治者重视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开放程度比较大,我国美术教育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的促进文化教育的l展,建立了封建历史上最大的翰林院,为朝廷培养需要的人才,人们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绘画技艺和方法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同时,唐朝的开放性,使得国外的美术能够传到中国,再加上中外使者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中国的美术教育更加的自由和繁荣。唐宋时期,我国宗教文化兴盛,一系列的佛教壁画等逐渐形成,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宝。

同时,唐宋时期,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学院式的教育或者是“父传子”形式的教育,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师徒之间的教育,相比于父传子的教育形式,师徒教育可以选择天赋较高的徒弟,有利于美术的兴盛和发展。吴道子的“吴家样”的形成展示了古代美术师徒教育的鼎盛状态。宋朝宫廷中的绘画机构更加的完善,设置了一大批重要的岗位,以培养绘画人才,在这一时期成就了我国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绘画的方式不断发展,借助了西方的油画以及建筑规则,逐渐形成了新的绘画方式。[3]

2.4 元代后的社会美术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巴――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依然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但是在此基础上,绘画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学中有专门的画谱用作教学的内容。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绘画更加的注重写实,这种绘画方法在宫廷中用来给皇帝和后妃画像。同时,明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明朝南方经济高度的繁荣,这就使得文化发展更加的迅速,很多的文人雅士借助绘画了表现明朝经济的繁荣,美术的发展更加的自由。[4]

清朝前期,由于满族统治者们急于与汉文化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进行相互碰撞和融合,美术教育不断的进行发展,中国绘画也逐渐出现了油画和写实派。但是,雍正乾隆时期,由于“文字狱”,广大的学者和文人雅士都投鼠忌器,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都人心惶惶,绘画和书法等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大都是悲观、消极的情绪,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一心为了逃避责罚,艺术水平也没有得到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一时期,宫廷内部同样设置了很多的职位,为皇帝和后妃绘画,或者是按照皇帝的要求进行绘画,绘画技术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传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美术教育的演变大都和这个时期的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紧密相关,同样也是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种风貌,更是让我国古代美术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的一种工具,与此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限制。但是我国美术教育也在波澜中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样也让美术这种形式变的更加的多样化,再有也让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由一开始的社会教育功能逐渐的向着艺术功能这个方向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我国还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美术教育的精华,从而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美术教育水平。但是,从现如今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来看,它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需要我们在后期的发展中进行不断的给予完善。[5]

参考文献

[1]唐明.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0):240.

[2]李娅.浅析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3):90-92.

[3]陈佳宵.中国传统工匠美术教育论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101-103.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2篇

一.读图有助于让学生更好领悟到诗歌的意象美

读图有利于让学生在进行诗歌意象美接受时候获得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意象感知。中国的古代诗词本身具有着诗歌和图画统一的特征,正如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时曾说过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在进行诗词审美教学的时候将图画和文字融为一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无疑将给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带来新的发展。

随着对于人文语文的重视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应有的意象美就成为众多教师思考的重点。但是古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际遇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无可跨越的距离以及学生群体所固有的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得他们与作品本身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在教授《蜀道难》这篇课文时,面对作者李白的再三疾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会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毕竟在作者李白所处的时代蜀道是难以逾越的天险,而到达现代社会之后人们入蜀已经不像唐代那样艰难,人们可以依靠火车飞机甚至汽车的跨越这道天险,学生无法理解李白的大声疾呼。这时候如果教师使用一些蜀道风光的图片进行教学,无疑更加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为直观的审美情境,让文字唤起的表象和想象与学生对接,实现对作品更好的理解。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如何让课堂充盈着学生生命的吟唱?有一个字很关键:‘化。’古诗词,因为一个‘古’字流逝的岁月不免会泛黄。那么就请教师小心地,轻轻地,拂去岁月的尘土,让生命一如当今的鲜活。简言之,教师要有‘化’的本领:化艰深为平易,化抽象为具象,化天涯为咫尺。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图片可以说在诗人学生以及教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了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意象的美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读图有助于让学生更贴近诗歌作者的感情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说道出了诗词创作的真谛,对于诗人来说,一切的意象的作用无外乎是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通过一些物象或是景物来进行宣泄,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移情。在教学情境中如何将学生带入诗人特有的情感空间,获得和千年之前的他(她)的平等对话,仅仅靠单调的诵读讲解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重文轻图的教学模式,开启图文并重的新的教学形式。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读图教育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超越时空,跨越地界,是人类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②

图片便于阅读的教学特性,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了理论与实例、理论与评价的时空,较好地处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形象、丰富多彩。③笔者进行《滕王阁序》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是诗人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却从未消失的创作情感,单纯的分析文本,不管是景物的描摹,还是作者借用大量典故的胸臆的抒发,学生似乎都无法完全的理解王勃当年失望与希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所以笔者借助了电影《王勃之死》的片段再现了当年王勃写作这篇课文的情景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其中“笔虽断,锋颖未残”之句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看完电影片段之后对于王勃怀才不遇的悲凉感和不甘于失败的上进心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远古的诗人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获得了情感的共鸣,甚至在于当他们遇到困境之时也会想起这句话。可以说借助于电影图像完成的《滕王阁序》这节课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知识的传递,而完成了情感的交融,改变了学生对于人生的理念和人生价值的探索,而语文教学,最大的意义也莫过与此了。所以说,利用图像对学生情感进行直观的形象的震撼无疑是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发展。

注释:

①胡建红.《古诗词教学的关键词:生命的唱和》[J].《小学语文教学》.2010第4期

②李培林.《读图时代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3篇

关键词:我国古代;私立成人教育;启示

一、我国古代私立成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私立成人教育产生于封建社会初期,它的发展由于历史变迁也经历了兴衰不定的发展阶段。

(一)战国时期一私立成人教育的初步繁荣

孔丘是儒家私学的首创者,是早期办理私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早期私立成人教育的创始者。与孔子同时或稍前的,还有邓析和少正卯等人。孔子招徒讲学,史称他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根据贵族养士的经验使私人讲学的形式组织化和定型化,后来,私人讲学蜂起,连绵不绝。孔子的门徒有各个阶层的出身,有手工业者、农民、商人,也有慕名而来的贵族。许多经常跟孔子周游列国,进行讲学。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中,更不乏以传授儒学而名世者。

除孔子之外,墨家学派在私立成人教育的发展中也很有建树。墨家私学的学徒大多为“匹夫徒步之士”,为小工业者。其组织极为严密,颇具宗教社团的气息。他们刻苦耐劳,祟尚科技并有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除儒、墨之外,其他诸学也存在着成人教学。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现象,使当时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这一时期私立成人教育的特点有:

1.发展快,影响远。孔子所办学校是在最初的办学中规模最大、贡献最多、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因而也最具有代表性。

2.各家各派私学的教学内容、形式均有不同,其总,体特征是异彩纷成。而各家私学几乎无固定的校址、校舍。孔子晚年的教学场所,才比较稳定。从孔、墨、孟、苟的“周游”来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旅行修学”形式,似具有普遍的意义。“寻师访友”为求学的普通方式。若论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松散的自学辅导式或可概括。除宗师主讲、提问外,师友间的质疑问难也当经常采用。

(二)秦汉时期――私立成人教育的废兴时期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进行官学、私学俱废的文化蒙昧主义。李斯认为:“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各以其学议之,如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秦始皇本纪》)。显而易见,在法学看来,私学是动乱的策,源地,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始皇从强化专制统治着想,断然下令禁废私学。私立的成人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土壤。

由于汉初黄老之术的采用和无为而治方略的实施,政策出现了宽松的局面,再加上自汉开国以后的70年,官学一直处于不兴的状况,还有吏治的要求,都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汉代私家教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识字和习字为目的地蒙学性质的私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一种是为更高的学习阶段做准备的私学,统称为经馆,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第三种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一般称之为精舍或精庐,执教者为名师大儒,多为研讨性质,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成人教育。这种汉代的私人讲学之风再度盛行,是继战国之后第二个春天。

这时期的成人教育的特点有:

1.推学有专精者作为宗师,促进了不同学派的发展,形成了发达的专经教育,如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分野。

2.教学内容较太学更加广泛,井偶露多元化的苗头。采用次相授业的方法。所谓次相授业法,又称高足弟子代授法。其操作过程为,教师只对少数学业优秀的学生面授,再由这些学生向一般学生讲授,它与传统艺徒制中的大徒弟、小徒弟法大致相通。此法在孔子的教学中已露端倪。在权代名儒讲学中被广为采用。它创始于私学;后来官学大都借鉴其法。这是我国古代最有特色的教学法之一;将学生分为“著录”和“及门”两类。“著录弟子”指登记在册,认可其师生关系,但不来聆听教益的学生。“及门弟子”也称授业弟子,即不仅登记注册,也到校受业的学生,这有利于扩大私学的影响。

3.尤重优良的学风和刚宜气节的培养。这与当时统治阶层加强思想控制,以此来维护国家统一的局势是分不开的。

(三)魏晋南北朝――私立成人教育相对炽盛

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朝代的频繁更替、国家的残破不堪、政治的朝令夕改、官学的时兴时废,使统治者不可能像秦王朝那样严禁私学。“国家不幸诗家幸”,各种思潮乘虚而人,使“百家”私学再度繁荣。这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各门各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主张。如玄学,玄学是“老庄之学”在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表现形态,它直接承袭先秦道家的“自然”、“无为”等观念,并在兼摄各家中得以发展,其中有王弼提出的“名教出于自然”、“得意忘象”的教学主张和“自保守道”的养生修性观;嵇康的教育“非自然之所出也”、“人性以从欲为欢”、“《六经》为污秽”以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方法等。同时还出现了排佛斥玄的入学教育思潮等。儒家、道家、佛家的私学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同时出现了具有综合性质的私学,表征着诸家互相吸纳、取长补短的学术发展路向,也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倡的民主、开放的学术之风。

(四)隋唐时期――私立成人教育的繁荣

隋唐时期,私学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唐代由于国力雄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私学的存在和发展有了安定的政治环境和富裕的经济后盾,因而能于官学共存共荣,一反过去私学存在与发展与国运不济、社会动乱的常规;再加上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宽容、人们对文化教育的渴求、科举考试的刺激,私学本身办学方式的灵活,如私学仿科举明经、明史诸科教授生徒,并主动的适应科举考试而采用贴经、诗赋等方法,使登科人仕者日渐增多,使人们对它刮目相看。

这时期私立成人教育的特点:

1.种类繁多。当时私立的成人教育有很多种类,包括经学性质的私学,道、玄性质的私学,诗赋性质的私学,记忆科技性质的私学。

2.以科举功名为主要目的。除了科技性质的私学,其他的成人教育大都是为了科举的需要,比如诗赋性质的私学,唐代科考在录取过程中,经学成绩仅为基础,诗赋出色方可授官,刘太真“涉学,善屑文。少师事词人萧颖士,天宝末,举进士”(《旧唐书・刘太真传》)。当时对科举功名的追求人们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许多的读书人为了一纸功名都熬成了白发。

(五)宋元明清时期――私立成人教育的相对稳定

宋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稳定局势之需,发展经济是大事,无暇顾及教育。与此同时,政府对官吏的需求增加,士人求学只有进入私学,故私学应运而兴盛起来。三次兴学期间,中央官学的扩充和地方官学的普设,抑制了中、高级私学的发展,但是一部分为成人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置的研究学问或为应考做准备的私学却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南渡”以后,官学一蹶不振,科举也日趋腐败。南宋的蒙学即中小学依然兴旺,而且精社、精庐等高级私学又再次的复兴,如朱熹办理的;‘沧州精舍”,陆九渊所办理的“应天山精舍”影响颇大。总之,甫宋是私家成人教学的又一高潮时期。

到了元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朝代;其官学徒有其名,不仅规模小,且办理不善;而普遍相学的传统社会心理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转变,因而私学的办理呈现兴旺、活跃的局面。从私学的性质来看,当时的成人教育仍以汉语、汉文教授儒家经籍的私学为主体。佛、道家的私学虽也有记载,但数量极少,且很少有正规学校的特征。

明代的私学始终未曾停止。大体而言,在明初官学教育兴盛之时,它表现的相对消沉。当明代中后期官学教育衰败之时,它却表现的相对活跃。若就总体而言,明代的私学成人教育肯定远盛于元代。,明代的私家的成人教育是程度较高的给成人讲授经书或指导练习科举文字的高级私学,可分为结庐授徒、授徒讲学和官余教学三种形式。结庐授徒主要招收民间学有所成者。授徒讲学主要招收多为告老或离职归乡者,如蔡清曾进士及第,后乞假归乡讲学。官余教学是指边为官边给远道而来的请业者讲学。其教学内容与教材以儒家经籍为主。尽管也受科考内容的制约,但相对于官学而言,内容却广博。教学方法上,私立的蒙学即小学教育比较死板,但成人教学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相对灵活,注重答问和讨论。

到了清代,私立的成人教育出现了层次较高的两所专习经史和朴学的私学。

这一时期,私人设立的教学形式的书院是我国私学教育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关于书院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研究学者认为它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或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有的学者认为书院名产生于唐代,但是名实相符的书院产生于宋初,但可以肯定的是书院发展、兴盛于宋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和当时佛教禅林教学制度都对书院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书院自身的适应性与灵活性等特点都符合了当时时展需求。

起初的书院有两类,一类是官方所设的主要功能是收藏、校勘、整理图书,另一类是私人设立的供隐居读书和个人治学为主。私人设立的教学形式的书院是我国私学教育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各个朝代,各个书院大都招徒讲学,鼓励自由讲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扬民主的学风。随着书院的发展,宋初逐渐形成了一批在当时及后代有很大影响的代表性书院;石鼓书院、白露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岳麓书院等。宋代的统治者对著名书院采取扶植和资助的态度,其目的就是想引书院于官方教育的系统之中,最终达到“变塾而为痒”即私学转化为官学。到了南宋时期,书院的各个学派和学说逐渐兴盛,孕育着学派性的书院和自由讲学的书院群。元朝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并举的政策。明文规定:“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元史・选举志一》),从而大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据有的学者研究,“元朝书院计有408所,其中新建134所,再建59所”。但是在宋元明时期,各个朝代因为当政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纷纷对书院采取压制或鼓励,将其成为自己的统治工具,书院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一般来说,书院一般是在官学之外的,与官学相对立的,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压制,它有时由于官学相差无几,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到了清朝初年,统治者唯恐私学的。讲学活动会导致反清复明,故不予提倡,反而予以限制。后来清朝统治者见到私学屡禁不止,便改变了政策,提倡兴办私学及各种书院。但是,在提倡书院的同时,通过掌握书院的经费、控制书院师长的聘用以及书院的招生;学生的考核等措施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从而使书院官学化倾向更趋严重。

二、私立成人教育发展对当代的启示

我国古代私立成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时兴时废、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经济发展、政治形态以及意识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对发展我国的私立成人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终身化教育理念

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首先要普及“终身教育”思想,促进教育的变革。在我国,成人教育还远远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成人教育都不以为然,认为其随着普通教育的普及化、普通高等学校大众化的趋势,成人教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只认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对其他的非政府组织的教育、非正规教育总是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私立教育是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就必然要求打破以前传统的封闭观念,大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把各种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式都纳入到教育体制中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顺应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

(二)政府应将宏观指导与适度放权相结合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同年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1997年国务院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件》。鼓励《民办教育法》的出台,为私立学校的设置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包办学校”的局面。

在对私立成人教育的管理上,就像我们目前对企业的管理,要把私人办成教的自交给经营者个人,比如教材的选用,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校办学资金的筹划、分配情况,都应下放。但是,政府放权并不意味着对私立成人教育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相反,政府应该在宏观上调控上加强监控,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法规政策,规范其沿着法制化的道路前进。包括对学校管理者的监管,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对学校实施状况提供建设性意见等。

(三)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补充与保持自身的优势相结合

我国普通教育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成为我国传统、被普遍认可的教育制度,历史遗留下来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私立教育应该借鉴、吸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指导教学实践。普通教育学者也应该转变观念,摈弃那种认为自己是正统、他人是杂家的观念,以开放的眼光与胸怀容纳、学习他人。与此同时,私立成人教育自身发展的灵活性、能动性,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由于学校是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私立成人教育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自身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的教育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实际上,私立成人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应当仅仅认为是其有益的补充。

(四)私立成人教育创办者要有历史的眼光和超前的时代责任感

私立成人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创办的组织、个人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同时又具有大干一番的决心和魄力以及灵活的头脑,在办学思路上,首先应突出其私立、成人的特点,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借鉴各种办学经验,采用适合自身的办学模式、手段。或进行远程教学,或函授,或学工结合等各种方式;同时,利用各种方式争取、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多聘请一些有名望的专家或教师来壮大本校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的质量,创出自己的品牌。在师资方面,可以采用古时的“次相授业法”。可以利用在学校学有所成,学习优良、学有专长的学生担当任课教师,这样既节约了社会资金,又分担了社会就业的压力,一举两得。在教学内容上,私立的成人教育更应以市场为准绳,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市场服务,为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或补充知识的成人服务。应举办与社会职业需求相一致的课程,确定自身的办学思路,使学有所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真正使成人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五)加强成人教育的国际交流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4篇

【关键词】中医;教育思想

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参照,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医的特有规律,需要进一步革新与发展。作为独具民族传统特色的中医教育,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只有“古为今用”,方能“洋为中用”。中医教育思想的改革、更新,虽然决非是传统思想的自然延伸,但一味照搬外来文化与文明成果,而不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与中医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独特教育思想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首先要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中医教育,汲取传统中医教育中合理的具有生存价值的内核,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以指导现代化中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目前中医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和总结,进一步认清中医教育的自身规律,针对当前中医教育的种种争议,本着“以史为鉴”“以史励志”“以史启智”的目的,汲取历代中医教育思想中那些值得现代中医教育加以吸收的观点、内容和方法,以服务于当代,这对端正中医办学思想、推动中医教育的发展不无裨益。

1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分析

古代中医教育研究是广义医学史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然历来关注较多者是古代医学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医教育改革的兴起和深化,理念层面的问题日益突显,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但时至今日,这方面的专门著作仍寥寥无几,尤其是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理论层面较为深入的挖掘尚属欠缺,是亟待开掘的一个学术领域。虽然目前国内有些中医药院校也在积极开展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但总体来看,研究力量比较薄弱,而且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有实力的学术团队,学术积累也不是很深厚。

古代中医教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成为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继承与发展留下了许多历史课题。但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古代中医教育主要是民间家学师承,虽然唐宋以来也有官办中医教育,但入学条件和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贵族,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由小生产方式形成的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缺乏在系统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概括上升为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总体来看,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和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将分散的、不系统和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总结概括上升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但综观目前国内中医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对原始文献的挖掘和整理尚未完备,在理论的提升和深化上就更显欠缺和不足。

综上所述,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存在许多空白点和盲区,学术研究的任务比较繁重,亟待得到中医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2对开展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2.1准确定位,认清目标,重视中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医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至今尚未谋得自己的学科位置,更谈不上课程建设。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医教育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目前国内中医院校极少招收中医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少数院校招收也是挂靠在其他学科之下的一个研究方向。

在研究力量薄弱,不足以形成学术团队的情况下,挂靠在其他学科之下是开展中医教育研究实际可行的有效措施。但从长远来看,中医教育学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领地。当然,从目前全国中医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这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2有效整合研究力量,形成学术团队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学术领域,因为中医本身是文化性与科技性的融合,在古代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古代中医教育负载了特定的政治、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医长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离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就难以真正深入认识与了解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精髓。因此,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研究必须要整合教育学、中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如此,方能真正理清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探清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2.3立“今”鉴“古”,明确研究方向任何对“古”的研究都是立足于“今”之上,对于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研究,首先是要找准立足点:一,研究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是为现代中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如此,方能在繁杂的资料面前把握研究的总体方向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二,研究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绝不是史料的堆积和梳理,也绝不仅仅是思想的还原和展现,而是要以当代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中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这就不仅需要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进行梳理,更需要以现代教育理论的视角和高度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进行体系性的构建。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当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的困惑,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总结出中医教育中具有规律性的经典原理,以期借古鉴今,用来指导现代中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2.4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内容基于上述考虑,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研究应该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2.4.1当代中医教育思想中争论焦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当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以现代学校教育为主体进行构建的,由于中医的传统性、民族性,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学的碰撞和交融中出现了许多争论与困惑,这些争论与困惑不解决,就很难引导中医教育的健康发展。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明确的目的就是:向古代寻求中医教育思想的理论资源,以期对解决当前的争论与困惑提供理论指导。这就需要开展对当代中医教育思想中争论焦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2.4.2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资料的收集、整理任何回顾性的学术研究,资料是第一位的,必须要争取做到“涸泽而渔”,在穷尽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较为扎实的文献学知识。目前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资料全面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做得很不够,许多有意义和价值的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没有被很好的发掘和阐明。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古籍资源,组织科研力量,潜下心来,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相关资料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这是进行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的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作,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2.4.3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脉络的研究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理清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古代中医教育思想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是一个动态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历史发展脉络的理清对于认清中医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目前中医教育的建设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理清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脉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背景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影响研究。中医学及中医教育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教育的发展演变,当然要受到这一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研究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就需要将其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去考察,这样才有可能揭示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本质特点。

2.4.4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现代人去研究古代中医教育思想,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现代人的眼光,站在现代的历史高度,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考察和探索,不是为“古”而“古”,而是为“今”而“古”。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还原和展现,而是要以宏观的视角和理论的高度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进行体系性的构建。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古为今用”“借古鉴今”的研究目的。这就需要研究者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较强的理论提炼和概括能力。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专科学校;职官教育;艺徒制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影响深远,其兴盛和发展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科技的发达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1.1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萌芽产生时期

1.1.1 我国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的萌芽和先民们最早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教民以猎”、“教民以渔”、“教民以耕”等职业教育活动十分活跃,还有我国手工工艺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也已达到了职业教育的高峰。

1.1.2 我国奴隶社会的职业教育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使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而手工业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使大批奴隶被驱人手工作坊,商周奴隶社会中出现“百工”的记载。发达的手工业生产要求对手工业奴隶进行强制性的技术培训,因此出现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职业性教育形式。

1.1.3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职业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时期科学技术呈现空前繁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为细密化,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1.2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鼎峰兴盛时期

1.2.1 教育形式的丰富

首先,先秦时期家业父传的职业教育形式通过官府加以推广。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都是继承父业从事历史著述的。其次,出现了设官教民的职业教育形式。唐朝设有“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这两监的职能之一就是培训艺徒。

1.2.2 职官教育的转变

在我国先秦时期,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往往都是通过父传子受的方式传递这些专业性科学技能。从畴人之学到宦学则是我国职官教育的一大创举,开职业教育之先河。

1.3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缓慢发展时期

1.3.1 传统私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加强

在传统私学教育中出现了研讨和传播自然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新风气。如元朝朱世杰,他是研究和传授数学的职业数学教育家,天文、律历和地理学家刘秉忠聚徒讲学,共同研讨天算学术,其学生包括张文谦、王恂、郭守敬等,这些都是元代《授时历》的研制人物。

1.3.2 官营作坊中的艺徒制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历代朝廷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系统,这些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艺徒制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来,代表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这极大地提高和推广了当时各行业的职业技术水平。

1.3.3 职业专门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职业性专门学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科增多,规模扩大,管理日趋完善。社学的创建对组织农民及劝课农桑起到一定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建立的一种兼有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比欧洲国家1723年在英格兰建立的农业知识改进会要早400多年。

2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

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性是非常明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2.1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行为的强制性

我国古代职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增加国家收入,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职业教育。因此,推行职业教育便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总结推广来自民间的创造、发明和职业教育经验,使得职业教育技术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2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职业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历代历朝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我国在封建社会里就办成了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才得以办成的职业教育,但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处于“治术教育”的附庸地位,只是“实效”之学而已,难以真正形成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2.3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天文历算、冶炼铸造、纺织造豁、农医兵器等无所不有。当然,我国还有其它门类的职业教育专著数千种,如《夏书》、《墨经》、《考工记》等,它们同样在我国漫长的职业教育历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同的是它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极大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古代中国之所以能为人类社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跟我国古代社会重视对生产实践者进行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这说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不可分割联系。相信中国未来的教育会更加灿烂美好。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

[2]谢广山.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闭[J].职教论坛,2004(10上):63-64.

[3]袁学琦.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史话[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5(3):44-45.

[4]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中国农学通报,2005(9):410-413.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6篇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 文化生态分析 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我们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伦理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重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意义,情理成为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集中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伦理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伦理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必须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古代母语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同样与古代传统教育的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相通的。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自然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学说还渗透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如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其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的文学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即便是古代科技文化,也是先“正德”后“利用、厚生”。

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古代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中国伦理型文化具有超越创化生命、超越自我的理想品性,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心养性的后天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而母语作为最普及而基础的教育,自然成为道德涵养和培养人格的途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育传统中的目标设定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也会引发人格修养上的平等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的冲突,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造成人的自我贬抑与约束,甚至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导致了教育传统的异化,良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的人格追求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的丧失,对于人的生命的提升变成了对于生命的戕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传统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和古代传统教育缺乏学科独立性而服务于伦理和政治,其所提倡的“成人”并不是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只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单面人。

“入仕”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教育大家孔子认为母语教育的核心目的“入仕”,然后才能治人。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将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的教育大家;综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孔子的“入仕”思想统治阶级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有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佐证。几乎在整个中国古代,求学几乎是百姓们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考试等途径他们才能获得一官半职。

“入仕”说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产生;第二,使读书能做官、走进上层社会,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使古代的读书人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精神信念,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入仕”说的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从其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态、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形态三者结合融入的产物,满足了时代环境下人的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需求以及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统治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有十分现实性、世俗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特色使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充满伦理道德色彩,中国文化的入世意向使中国人的世俗文化充满功利主义,加上中国文化的所具有的倾向现实政治色彩,教育入仕的目的得以张扬。而在科举考试等制度的推动下,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目的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然,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入仕”目的,与积极进取、勇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亦不无关系。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深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热心政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结构中,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入仕”为官,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报复,为民造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是如此。

通揽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倾向现实政治和入世意向,涵养出古代传统教育中学用一致的作风,但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赖,使古代传统教育显示出浓重的功利色彩,甚至失去古代传统教育的独立性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探索,还有其他的诸如“为道”说、“化民成俗”说等,这些学说的产生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烙印,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浓重的伦理政治色彩笼罩下的独特产物。

关于当代传统教育性质问题的思考

伴随现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传统的合理内核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估。认识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一面。教育传统受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发展的,但教育传统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甚至落后于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有着相区别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如:现代教育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观念是开放、动态的,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超前意识,而教育传统则倾向于被动调节,教育观念是自我封闭和墨守陈规的,强调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滞后性。但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凭空想象和割裂传统的,教育传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渊源,因此在当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传统教育,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理论,打开传统教育的新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古代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赋予其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界定是模糊的甚至是依附的。单独设科的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者对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过种种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只存在唯一效能,即:它的唯一本质是作为语言交际训练的工具而存在;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古代传统教育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教育。

第二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即:集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于一体;这一观点强调古代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人文思想派。

第三类观点肯定第二类观点中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同时由略微有所区别,他们赞同“文以交际”的观点,且在交际中侧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交流,同时反对古代传统教育带有人文性的观点,倡导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正是由于对古代传统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庞杂而混淆,导致了令人忧虑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因此,广大传统教育工作者提出“走出误区,探索革新之路”的建议,对传统教育教学“自身”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传统教育的性质、任务,呼唤传统教育教学“个性”的回归。因此对中国传统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作为交际工具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承载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面,看到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结

应该说,古代传统教育与我们人类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想成;首先,它的核心是语言,是人类用以沟通、交际的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其次,拥有了语言的人,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典型标志;所以,对古代的传统教育认知,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教育,意义深远。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角色,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并指向是人的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7篇

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二、结语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8篇

关键词:积极性;现代化元素;改革创新

音乐属于艺术课程的范畴,不仅可以培养人的情操和鉴赏

力,还可以提高其思维和记忆,有利于人的工作和学习状态的提升。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种,但这两种音乐从不同时期发展而来,具有时代特征的差别,但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共性。所以,如何实现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古典音乐跟现代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对大学音乐教育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未来音乐事业的发展。

一、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特征

李岚清在《李岚清音乐笔谈》中提到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启发创意,有利于自我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喜欢和热爱音乐,可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现代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大门类。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主要是指规模宏大、影响深厚、结构复杂,具有持久性效应的音乐,而现代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主要是指广为流传、通俗易懂、活泼的音乐,两者表面看似存在很大

区别,但其本质上存在一定的通性,所以,并不存在真正的矛盾和

冲突。

现代音乐创造中,可以实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很多古典音乐家将古典的音乐转变成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例如:理查德・克莱德曼采用流行音乐的元素来诠释和演绎古典的钢琴曲,在大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应情动人”的方式来表达。所以,现代大学音乐中,如果将现代流行音乐跟古典音乐相结合,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音乐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实现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会使古典音乐更“平易近人”,同时也会让流行音乐的档次更高,意义更深远。

二、如何实现古典音乐跟现代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需要满足的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素质教育融入现代大学音乐的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大学音乐课程教育的目标、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关系等内容,同时要注重教学环境,构建符合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其次,针对大学音乐教学中的情趣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来构建符合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最后,在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实现课堂跟课外实践教学。

现代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古典音乐的欣赏面比较狭窄;缺乏对古典音乐作品的认识和了解,感觉古典音乐较为古板。所以要想实现古典跟流行的有机结合就需要在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热爱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同时要将古典的元素和内容等融入现代流行音乐中。

1.消除学生内心深处对古典音乐的漠视和恐惧

很多时候学生都会听见一些门铃、洒水车、手机铃声等,但都不晓得这些音乐出自何处,所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那些熟悉的乐曲进行录音,在录音中设置古典音乐,认真地分析古典音乐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按门铃时,我们设置一首乐曲《致爱丽丝》,这是贝多芬的钢琴曲。而当洒水车出现时,设置一首《婚礼交响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音乐学习富有情趣等。只有消除学生心中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偏差,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2.积极地探索古典跟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元素

古典音乐中可以添加一些流行性的元素,很多古典音乐已经开始慢慢地现代化了。在古典名曲《命运》中表现了浓厚的感情,贝多芬的作品让学生感悟到真正的价值所在。但欣赏了理查德改编的《命运》后,才发现《命运》也具有时代特征,于是恍然大悟。所以,要想将古典音乐在大学中普及和推广,需要激发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例如,可以采用精美的电子小提琴古曲和女子十二乐坊的经典名曲,利用现代化的演绎节奏,提高学生的兴趣。

3.加强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生动形象的古典音乐特色展现在学生的眼前;(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和进步,音乐形式逐渐发生了改变,但在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只有优化教学模式,将古典融入现代音乐教学中,才会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利.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20):153-154.

古代教育的发展第9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一、通识教育视角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以通识教育为视角有助于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目前国际领域诸多大学都在推崇通识教育的议题,同时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取得广泛共识,在国际教育领域获得话语权,需要重视通识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而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音乐教育思想及理念中,能够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提供前提条件,促进教育方法的不断完善[1]。(二)应用通识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通识教育可以视作为具有给个性化特征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学活动不仅关注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关注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美学素养以及综合实践素养等内容,在学科知识学习从基础上,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在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自主选课、自觉完善,以促进素质教育综合教育目标的实现。(三)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教育体系、教育经验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外的通识教育已经拓展形成全人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自由教育等模式。中国教育领域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到中国教育领域,在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将多元教育理念整合,契合中国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即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同时又具有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

二、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功利性特征。原始社会时期音乐作为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工具,应用乐舞为主要表现形式,音乐教育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音乐教育存在宗教色彩,但是能够明显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祈福、祭祀等活动都能够体现其中存在的功利性。虽然中国历史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从先秦直至明清,以祈福和祭祀为主要形式的乐舞活动一直存在,为满足各种活动的乐舞活动需要,音乐教育的功利性特征也一直被保留和延续。(二)审美性特征。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音乐教育也经历巅峰发展时期,受到封建文化礼制的约束和制约,礼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体,以西周时期为主要代表[2]。修海林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强调“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性质”,音乐教育形式主要体现为个体行为方式,融合个人教育观念,内在心理、观念意识、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能够体现其中的艺术文化内涵。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体现本体作用,在体现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表现出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性特征,以实现音乐教育对于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特点

(一)自然化特点。音乐教育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发挥教育作用,古代音乐教育活动为自然性活动,歌舞形式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而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也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因而体现音乐教育的自然化特点。(二)社会化特点。古代音乐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为途径陶冶教育对象的情操,社会的发展促进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也愈加明显[3]。遵循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要引导学生能够契合社会需要进行知识与技能学习,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为主要学习目标,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通识教育视角下古代音乐教育体现的主要思想特点。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内涵

(一)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古代音乐教育将教育对象作为关注点,教育对象自身的音乐形式应用领域存在差异,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存在差异,音乐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性化特征,通过音乐内容表达情感,利用音乐表演诠释情感和学习体验,由于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展现,音乐教育也可以实现个人情感的传递,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为主要特征,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基础,以体现教育内容的适用性与有效性。音乐教育活动可以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表演环节深化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通过教学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教学效率[4]。(二)重视学生知识向综合素质的转化。音乐教育活动传授学生音乐知识,而学生将知识的内化则是实现通识教育价值的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也是学生学习意识与思维的引导者,学生如何能够尽快实现音乐知识的自我转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的。(三)通过音乐教育实现“知情合一”。教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具有个人思维与情感意识,通过音乐艺术对人思想的感染作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意识层面实现理性意识与感性意识的结合。音乐教育活动中需要表现其主导思想,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其存在的功利性和审美性特征,有助于学生以功利性为导向理解音乐内容,以审美性为导向体会音乐文化内涵[5]。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实践于音乐教育领域,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知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