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可再生能源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10 16:37:10

可再生能源分析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1篇

节能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结合这种节能手段的落实而言,相应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可能再生能源的运用能够较好促使其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能耗控制效果,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具备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建筑设计;应用

1引言

随着现阶段社会的不断发展,其能耗越来越受到,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能源的供给效果已经很难满足于当前发展需求,这也就需要重点做好节能工作,环节当前存在的能源短缺压力。建筑行业可以说是能耗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较好促使建筑行业具备理想的节能表现也就需要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和探索,尤其是对于各类节能技术手段的运用而言,更是需要进行不断研究,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就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价值还是比较突出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特点分析

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来看,其之所以具备着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效果,主要就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能够较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限性特点。对于可再生能源而言,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可再生性”,也就是无限性,这种无限性也就表明相应可再生能源能够源源不断的出现,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应用而减少,进而也就体现出了极强的应用价值效果。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特点也就值得在各个方面重点探索其应用方式,最终提升其应用价值。

(2)普遍性。对于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而言,其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普遍性特点,这种普遍性主要就是指相应的可再生能源并非是集中存在,而是在各个区域都存在,进而也就能够方便后续应用过程中的就地取材,比如对于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都是广泛存在的各个方面,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应用的便捷性。

(3)清洁性。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效果上来看,其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清洁性特点,这种清洁性主要就是指相应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能够避免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污染问题,相对于传统煤炭以及石油的应用来看,其环保效果极为突出,进而也就能够较好适应于当前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的社会发展趋势,值得进行广泛运用。

(4)经济性。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应用而言,其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经济性效果,尤其是从长期的应用过程中,这种经济性优势更是极为明显,其仅仅需要在初期设计构建中投入相应费用,进而也就能够较好降低后续维护和运行的投资,从整体方面体现出了理想的经济性效果。此外,当前我国对于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还存在着较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进而同样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性效果。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实效性,建筑行业作为能耗较为突出的一个行业代表,其更是值得采取恰当的设计手段进行有效处理,促使可再生能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不断提升其应用水平。这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有以下几点:

(1)建筑设计中对于太阳能的应用。对于太阳能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应用来看,其应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而这种设计应用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就具备着较为明显的体现,比如我国很多传统房屋建筑都采用南北布局的方式进行构建,进而也就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太阳光应用效果,充分实现照明方面的应用需求。此外,对于太阳能热力方面的应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设计手段,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布置,在很多建筑物中都能够表现出理想的作用价值,降低了对于电力能源的依赖性。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太阳能可以在建筑物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也越来越丰富,比如从光伏发电方面来看,其发电效率越来越高,并且在建筑物的很多系统结构中都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运用,进而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电力资源的运用,达到节能优化效果。在太阳能发电中,主动式太阳能技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其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式发电,能够更好提升其发电效率,促使其在建筑物中表现更强的作用价值。

(2)建筑设计中对于风能的应用。在建筑物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风能同样也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节能优化效果,其设计方式首先表现在对于建筑物通风的有效布置上,根据当地风向以及相关强度,合理安装建筑物的外形以及通风口位置,进而也就能够有效保障其体现出较为理想的自然通风效果,不仅仅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应用舒适度,还能够有效提升其节能效果,降低对于机械通风的依赖性。另外,对于风力发电方面的探索同样也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取得理想的作用价值,尤其是在一些高度较为突出的建筑物中,这种风能发电的效率还是比较突出的,值得进行有效推广运用。

(3)建筑设计中对于地热能的应用。地热能同样也是分布较为广泛,并且极为丰富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针对这种地热能进行有效的建筑设计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在建筑物的暖通系统中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价值,进而也就能够降低电气设备方面的应用强度。结合这种地热能的实际应用设计而言,其需要切实把握好相应地热泵设备的安装和应用,针对该设备进行不断创新优化,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能量转化高效性,进而也就能够保障其较好实现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功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来看,其应用价值和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些优势也就值得相应建筑设计人员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促使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都能够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布置,最终发挥出节能环保效果。

作者:桑月红 陆坚 单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冯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研究[J].冶金丛刊,2016(4):73~74.

[2]倪昌剑.论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J].四川水泥,2015(6):135.

[3]曾毅.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4(7):238.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2篇

论文关键词:风电市场,可再生能源,投资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继石油燃料,化工燃料之后的核心能源,据专家统计,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只够人类用45年,天然气够用61年,煤炭够用230年,据中科院电工所某研究员测算,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也将在30年用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不再是石油、煤气和天然气,而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国际上一些能源专家预言,就能源而言,21世纪将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世纪。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1月底表示:美国应该对未来的能源进行投资,而不是过时能源;美国政府2012年预算将把投向清洁能源技术的资金增加1/3,至80亿美元左右。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30%至51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清洁能源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十大风能制造商两大在我国市场发展,因此我国风电市场发展机会很大。

1、我国风电发展概况

1.1我国风电在世界风电市场中的地位

1995~2002年,太阳能光电以高达30.9%的增长率位居第一,风力发电紧随其后,年增长率为30.7%,而煤电,水电,核电的年增长速度不到1%,石油、天然气仅为2%左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894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中国风能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在2009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0万千瓦,全球排名第一,累计装机容量2601万千瓦,全球第二。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年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料估计贡献率为1.7%的全球发电量,风能的装机总量增长了31%,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2009年已连续5年实现100%的增长。2010年中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

1.2根据《风力12》对我国风电发展进行分析

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签署了《风力12~关于2020年风电达到世界电力总量的12%的蓝图》报告,如表1-1《风电12》蓝图表:

表1-1《风电12》蓝图表

年份

装机容量增长率/%

年新增容量/MW

累计装机容量/MW

风电年电量(万亿kw.h)

世界电力需求/(万亿kw.h)

风电占世界电力的比例)

2008

25

27569

133764

262.9

19010

1.54

2009

20

33083

166829

365.4

19540

1.87

2010

20

39699

206528

452.5

20037

2.26

2011

20

47639

254167

556.6

20532

2.71

2012

20

57167

311333

763.6

21040

3.63

2013

20

68600

379933

931.9

21560

4.32

2014

20

82320

462253

1133.8

22093

5.13

2015

15

94668

556933

1366

22639

6.03

2016

15

108868

665790

1633

23198

7.04

2017

15

125199

790988

1940.1

23771

8.16

2018

10

137718

928707

2277.9

24359

9.35

2019

10

151490

1080197

2649.5

24961

10.61

2020

151490

1231687

3021.1

25578

11.81

2030

151490

2592424

6358.7

31524

20.17

2040

151490

3082167

8099.9

36585

22.14

注:2020年后,发展持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515亿KW,到2030年风电将占世界电力的20%以上。

由上表及数据分析:世界装机容量增长率2008年为25%,2009年为20%,2010年为20%。我国装机容量在2009年已连续5年实现100%的增长,2010年全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我国的装机容量增长率已远远超过《风力12》中预测的装机容量增长率。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风电总装机容量2010年500万千瓦,风电投资约1900亿元,目前也已远远超越该规划目标。

《风电12》的地区性分布预测如表1-2所示:

表1-2《风电12》地区分布表

地区

2020年12亿KW风电的分配/百万KW

2020年12亿KW风电的分配/%

2020年电力总产量

欧洲

230

19.2

4339

美国

310

25.8

6702

太平洋

90

7.5

2317

拉丁美洲

100

8.3

1566

东亚

70

5.8

1461

南亚

50

4.2

1505

中国

170

14.2

3461

中东

25

2.1

899

经济制度转型地区

130

10.8

2238

非洲

25

2.1

1091

世界

1200

100

25579

由表1-2可知,2020年风电的分配,美国占25.8%,中国占14.2%,截至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根据目前状况推测,截至2020年,中国和美国在全球风电市场中装机容量的比例将打破《风力12》中的预测局面。

1.3我国风电概况

1.3.1我国风电总体概况

我国是风能大国,缺电却不缺风,除新疆、内蒙外,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地区,不仅风能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进行风能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据有关科研机构估算,中国可开发风能资源相当于10亿千瓦左右,比之用于火电可少用10亿吨煤炭,比之于核电可相当于500座每座装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目前,中国的风电开发远远没有过剩,还有很大的空间。

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比例达到15%,该指标在十一五期间为10%,实际完成为9.6%,是十一五规划中唯一未达标指标。“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太阳能与风电相比,风电排在前面,优先发展风电。

1.3.2近年我国风电发电量情况

中国风电2010年累积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kW,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机大国。但同时,风电的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我国目前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有待提高。

2010年1~8月我国主要发电量情况如图1-1所示: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3篇

论文摘要: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形势,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据预计可再生能源产业将为中国提供近百万个就业机会。从业人员素质通常需要具备设计、建筑、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具体需求会因城乡差别而不同。通常城市内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人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从业人员主要以运行、维护等方面技能为主。为了实现国家的规划目标,人力资源的培训非常重要。

论文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就业市场;人力资源

能源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削减贫困的重要资源,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宏观财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对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而且引起能源结构的变化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能源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全球每年消费的一次能源总量已超过4.02x10(18)j,其中化石燃料的消费占总量占79.6%(石油35.3%、煤炭23.1%、天然气占21.1%),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分别占13.9%和6.5%f1,且呈上升趋势。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l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全球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导致地球亿万年积存下的宝贵资源迅速耗竭,据预测,世界能源中石油将在40a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a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a。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得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各国纷纷实施能源计划和能源工程。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法律,为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提供支持。德国、西班牙为了鼓励风力发电,颁布了“购电法”以吸引投资;英国早期实施“非化石燃料公约”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障。其次,制定重大发展计划,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欧盟在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把可再生能源视为“提高能源竞争力.保证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量的12%的宏伟目标。

2001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量近20亿t标准煤,约占全球一次能源供应总量的13.5%.其中可燃生物质能约占l0.8%,水能占2.2%,其他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新技术等开发量合计占0.5%。在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发展最快,到2006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422万kw。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太阳能发电发展也很快,光伏发电制造能力超过56.0万kw,实际装机容量在220万kw左右。2005年底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4gw;生物液体燃料超过369亿l。同时,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都取得新的进展。显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由此可见.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持续高涨。

1.2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从2001~2005年我国的实际gdp增长了45%.而能源消费却增长57%.按照我国“十一五”的能源经济发展水平。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的既定战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有可能达到28亿~30亿t标准煤(据全国人大环资委数据)。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费,使我国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受资源限制.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人均量的l1.0%和4.0%。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效率较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可能比国外更迅速,致使我国将更早面临能源枯竭的威胁;其次,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对煤炭过度依赖。煤炭的大量使用使66%的城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和22%的城市二氧化硫含量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煤炭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重大环境问题。

此外。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矸石、腐蚀性水、煤泥、灰渣和飞灰等,已构成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成为制约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有限,只能通过增加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核废料的处理问题难以解决.致使我国核电只能保持适度规模发展;我国水电资源分布不均且受输电容量技术制约;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开发可再生能源是替代煤炭、弥补油、气供应不足、优化能源结构的一种重要选择。

我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大.能源安全问题已十分突出。可再生能源属于本地资源.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可转换为电力和其他形式的能源.如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氢燃料,将减轻对石油的依赖,为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做出贡献。另外。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60.9%的农村人口主要以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用能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资源,逐步实现农村用能的优质化和清洁化,既是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偏远地区居民用电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可靠方式。在农村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可以保护我国退耕还林的建设成果。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由此可见,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2.1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能自给自足。都在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方式和制定可行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近20年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开发利用量不断增加。已成为能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的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步骤。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总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目前.部分国家已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2004年.波兰、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总发电量的1%.4%.3%和14%: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l2.5%,10%和2l%网;到2020年将提高到20%以上: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o4年的3%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将达到20%。

2.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表1)。

我国正在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并通过增强相关设备制造和生产能力,建立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以及健全法规和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发展。我国计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耗费总量的l0%,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l6%。为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分以下两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2006~2010年),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配套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完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第2阶段(2011-2015年),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大部分产品实现商业化生产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

3可再生能源产业与就业市场

3.1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就业市场潜力

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该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关注的热点。200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总投资约为380亿美元,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可达25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同化石能源相比,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学者认为,投资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欧盟几个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也有类似观点。在欧洲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就业人口。以丹麦的风力发电制造业为例,1999年仅风机制造、维护、安装和咨询服务.为丹麦提供了1.2万~1.5万个就业机会:风机零部件的供应遍及全球,同时也创造了约6000个就业机会。据估计.到201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取得继续发展,届时风力发电达到约40gw、光伏发电约3gw、生物质能发电约10gw和太阳能集热器达到l亿m2时.总计可提供17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每年相关贸易出口可达170亿欧元.还可以提供约35万个潜在就业机会。德国仅2006年可再生能源的制造、运行和维护.直接增加了l7万个工作岗位,预计2020年全球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新增岗位约24~30万个。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就业潜力。仅以小水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为例,2000年我国小水电企业有2万多家,固定资产近3000亿元,从业职工52万人,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太阳能企业、风能企业、生物质能企业共计2100多家。如果每家企业按20人计,全国从业人员也在4万人以上。显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可能提供近百万个就业机会。

3.2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对人员要求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再生能源行业人员层次性很明显。

首先,可再生能源是一个综合行业。它的发展将拉动基本建设、设备运行、小型机组生产、分布式设施服务、物流运输、研究开发、管理、教育培训、咨询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或综合素质。由于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它的发展也需要行业技术人才(如研发人员、建筑师、安装人员),尤其需要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研发和管理人才。

此外.如前所述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场,同时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也符合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因此为了适应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侧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落后,因此在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应以应用技能为主。

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人力资源是保证未来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人力资源压力巨大,因此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非常重要。为了确保从事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就业人员具有相应的综合素质,政府和社会应当组织培训部门对将要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使之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持证上岗。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4篇

论文关键词:风电市场,可再生能源,投资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继石油燃料,化工燃料之后的核心能源,据专家统计,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只够人类用45年,天然气够用61年,煤炭够用230年,据中科院电工所某研究员测算,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也将在30年用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不再是石油、煤气和天然气,而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国际上一些能源专家预言,就能源而言,21世纪将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世纪。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1月底表示:美国应该对未来的能源进行投资,而不是过时能源;美国政府2012年预算将把投向清洁能源技术的资金增加1/3,至80亿美元左右。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30%至51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清洁能源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十大风能制造商两大在我国市场发展,因此我国风电市场发展机会很大。

1、我国风电发展概况

1.1我国风电在世界风电市场中的地位

1995~2002年,太阳能光电以高达30.9%的增长率位居第一,风力发电紧随其后,年增长率为30.7%,而煤电,水电,核电的年增长速度不到1%,石油、天然气仅为2%左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894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中国风能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在2009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0万千瓦,全球排名第一,累计装机容量2601万千瓦,全球第二。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年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料估计贡献率为1.7%的全球发电量,风能的装机总量增长了31%,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2009年已连续5年实现100%的增长。2010年中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

1.2根据《风力12》对我国风电发展进行分析

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签署了《风力12~关于2020年风电达到世界电力总量的12%的蓝图》报告,如表1-1《风电12》蓝图表:

表1-1《风电12》蓝图表

年份

装机容量增长率/%

年新增容量/MW

累计装机容量/MW

风电年电量(万亿kw.h)

世界电力需求/(万亿kw.h)

风电占世界电力的比例)

2008

25

27569

133764

262.9

19010

1.54

2009

20

33083

166829

365.4

19540

1.87

2010

20

39699

206528

452.5

20037

2.26

2011

20

47639

254167

556.6

20532

2.71

2012

20

57167

311333

763.6

21040

3.63

2013

20

68600

379933

931.9

21560

4.32

2014

20

82320

462253

1133.8

22093

5.13

2015

15

94668

556933

1366

22639

6.03

2016

15

108868

665790

1633

23198

7.04

2017

15

125199

790988

1940.1

23771

8.16

2018

10

137718

928707

2277.9

24359

9.35

2019

10

151490

1080197

2649.5

24961

10.61

2020

151490

1231687

3021.1

25578

11.81

2030

151490

2592424

6358.7

31524

20.17

2040

151490

3082167

8099.9

36585

22.14

注:2020年后,发展持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515亿KW,到2030年风电将占世界电力的20%以上。

由上表及数据分析:世界装机容量增长率2008年为25%,2009年为20%,2010年为20%。我国装机容量在2009年已连续5年实现100%的增长,2010年全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我国的装机容量增长率已远远超过《风力12》中预测的装机容量增长率。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风电总装机容量2010年500万千瓦,风电投资约1900亿元,目前也已远远超越该规划目标。

《风电12》的地区性分布预测如表1-2所示:

表1-2《风电12》地区分布表

地区

2020年12亿KW风电的分配/百万KW

2020年12亿KW风电的分配/%

2020年电力总产量

欧洲

230

19.2

4339

美国

310

25.8

6702

太平洋

90

7.5

2317

拉丁美洲

100

8.3

1566

东亚

70

5.8

1461

南亚

50

4.2

1505

中国

170

14.2

3461

中东

25

2.1

899

经济制度转型地区

130

10.8

2238

非洲

25

2.1

1091

世界

1200

100

25579

由表1-2可知,2020年风电的分配,美国占25.8%,中国占14.2%,截至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根据目前状况推测,截至2020年,中国和美国在全球风电市场中装机容量的比例将打破《风力12》中的预测局面。

1.3我国风电概况

1.3.1我国风电总体概况

我国是风能大国,缺电却不缺风,除新疆、内蒙外,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地区,不仅风能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进行风能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据有关科研机构估算,中国可开发风能资源相当于10亿千瓦左右,比之用于火电可少用10亿吨煤炭,比之于核电可相当于500座每座装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目前,中国的风电开发远远没有过剩,还有很大的空间。

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比例达到15%,该指标在十一五期间为10%,实际完成为9.6%,是十一五规划中唯一未达标指标。“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太阳能与风电相比,风电排在前面,优先发展风电。

1.3.2近年我国风电发电量情况

中国风电2010年累积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kW,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机大国。但同时,风电的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我国目前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有待提高。

2010年1~8月我国主要发电量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2010年1~8月份发电量比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由图1-1可知:2010年1~8月份风力发电量占我国总发电量比例为:293/(22211+4239+462+293)=1%,核电发电量所占比例为:462/(22211+4239+462+293)=1.7%,国际上许多国家风能发电贡献率比较高,例如丹麦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其电力需求的22%,作为新能源,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发电量相对较低,目前应尽快提高风电的使用效率,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风能强国。

2、投资风电市场可以缓解我国能源危机

2.1石油消耗增加

海关总署的“2010年1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中国当期进口原油2086万吨,全年累计进口2.39亿吨,较2009年同期增长17.5%。而当期进口耗资127.11亿美元,全年累计耗资1351.51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大幅增长51.4%。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耗能第一大国。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发达国家运输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4~1/3。石油是交通运输耗用的主要能源,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使用将大量减少成品油消耗,而风力发电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来源。

2.2我国煤炭资源问题突出

煤炭做为我国发电企业主要原料,2009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6.51亿千瓦(其中煤电5.99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4.49%,201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7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为73.68%,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需求逐年增加,火电装机比重自2002年持续7年提高。

2.2.1煤炭价格近年增幅大

随着国际原油的价格大幅上涨,国际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特别是2008年,出口均价达到115.4美元/吨,较2007年上涨了86.1%,进口均价达到87%,较2007年上涨了83.3%;2009年煤炭进出口仍维持较高价格,出口均价106.1%美元/吨,进口均价84美元/吨。

随着煤价的上涨,近年来,煤电企业各自坚持自己的价格不相让步,谈判争端不断,电力企业只能通过进口方式解决煤炭缺口。

由上可知,近年煤炭价格的上涨对我国发电企业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

2.2.2煤炭可使用年限对发电造成限制

我国现有煤炭有效储量约3000亿吨,预计到2025年煤炭产量达到50亿吨的顶峰.我国现有储量足够挖60年。我国尚未探明的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约4.55万亿吨,地质资源总量(探明+预测)5.57万亿吨,假设我国最终能探明煤炭资源总量的70%,则我国还能找到2.88万亿吨的地质储量,约合8500亿吨的有效储量,可以延长开采170年,我国煤炭资源将在230年后彻底枯竭。

由上可知,我国发电需要的主要原料~煤炭面临着未来资源短缺的危机。

2.2.3煤炭污染高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SO,CO,CO和烟尘,造成我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不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3、投资我国风电行业的优势

3.1我国风电资源丰富

我国缺电却不缺风,风能资源丰富,在世界上排名位居前列,风电的发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截止2010年,全国陆上已探明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开发量约23.8亿千瓦,近海5~25米水深区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装机容量为2亿千瓦。7个千瓦级风电基地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18.5亿千瓦,可装机容量5.7亿千瓦。

3.2风电电价下降空间大

国际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成熟,风电电价为5~7美分/KMh,基本上接近火电电价。我国风电的价格比火电高出逾1倍左右。不过,风力发电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到每千瓦/时0.5~0.6元,这是风电的全部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与火力发电相比,风电的最大优势是其环境效益。目前火力发电的不完全成本已经达到每千瓦/时0.2~0.3元,不包括所排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如果算入环境污染等其他成本,风电要便宜得多。而且,火力发电还受到化石能源价格浮动的影响,风能没有原料成本。

3.3投资成本下降空间大

随着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上升,风力发电的投资成本下降幅度明显。由于大量国产机组生产,目前我国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成本已经下降到6000元/KW,未来还有进一步的下降空间,到2030年可能降到5500元/KW。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价格上涨幅度很大,未来仍有可能上涨。

3.4我国风电市场不断成熟

2010年底风电中标价格低于4000元/千瓦,较2009年下降约25%,加之我国配套的相关政策近年来不断完善,风电技术与国际风电企业逐步接近,截至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等等,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风电行业不断走向成熟。

3.5政府扶持

3.5.1税收优惠

除了目前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风力发电企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50%,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以及购买设备可抵扣等方面的税收优惠。2010年12月,财政部等三部门通过环境税征收方案,此次方案主要对二氧化硫和废水两个税目征收,由于对碳的环境技术鉴定还未成熟,未涉及碳税。但在国家低碳的大环境下,征收碳税是一个趋势,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征了碳税,比如丹麦。

3.5.2补贴及优惠

我国风电企业享受国内、国际的相关补贴,有力地促进了风电行业的发展,举例如下:

(1)可享受国际CDM项目的补贴;

(2)2010年底美国可再生能源现金返还补贴政策(1603)条款延期一年,已被参众两院通过,对于中国风电设备商而言,现金返还政策大大降低了中国风电设备商与开发商进入美国的门槛。

(3)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要求:“电网企业应按照与发电企业购售电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月结算电费和补贴”等。

3.5.3其他政策支持

近年来,政府对风电行业的发展一直持积极态度,从税收,融资,贷款,补贴等方面都给予了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并不断完善相应配套政策,例如2009年7月,发改委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进行了完善,对陆上风电采用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给风电投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预期回报,鼓励风电投资企业优先开发优质风能资源。

未来政府仍将对风电的发展采取积极扶持态度,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发展“新能源”等相关措施。

3.6解决西部及偏远地区用电问题

“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的模式难以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分散性的用电需求,开发风力发电,可以较好地满足该地区发展的用电需求,也可以解决我国目前未联上电网的农村的用电需求。

4、投资风电面临的问题

4.1国内风电企业能否继续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得补贴资金有很大不确定性

欧盟等缔约方希望2013年之后CDM可以继续运行,但也有缔约方提出反对意见,因此CDM在2013年之后将如何运行尚无明确答案。而CDM资金补偿,对风电企业盈利造成重大影响,华能新能源在上市过程中就被质疑是否能获得CDM,该项目是投资风电能否获利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风电企业很多是靠补贴维持发展。

4.2集体上市融资,扩张速度过快

风电行业是典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匮乏成为风电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也是各企业竞相谋求上市的动力之源。2010年10月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指出:到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3亿千瓦,总发电量可以达到4649亿千瓦时。在此利好消息下,普遍背负高负债率的风电企业纷纷欲求通过上市的渠道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近两年来风电企业大量上市融资现象,具体如表4-1:

表4-1风电企业上市一览表

上市时间

上市企业名称

2011年1月

华锐风电(H股)

2010年12月

大唐新能源(H股)

2010年10月

金风科技(H股)

2010年10月

泰胜风能(A股)

2010年10月

华能新能源(H股未成,准备继续上市)

2010年10月

明阳风电(N股)

2009年12月

龙源电力(H股)

由表4-1分析如下:

(1)从设备制造到运营,风电企业的批量上市将对整个风电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2)目前风电企业存在快速扩张的问题,集体上市融资,将导致行业面临更为激励的竞争态势。

(3)在我国风电行业内,由于上游配套厂商多,作为主机厂家和风厂业主选择余地就会大。由于行业标准滞后,上游配套厂商就会被动。加上风机企业上市多,会在产业链里形成寡头垄断情形,对上游配套供应商的发展更为不利。

(4)华能新能源此次IPO未果,意味着热炒多年的风电行业出现冷却,大唐新能源上市首日便以6.01%跌幅破价发售价格,金风科技等风电企业股价一路下跌,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国风电股疲态与企业前景的担忧。

(5)除此之外,高昂的发电成本、脆弱的盈利能力、并网难题等都被看作是风电企业面临的困境,而这些也是影响投资者对上市风电企业投资决策因素。

4.3国内外政策的不稳定性对投资风电企业的影响重大

(1)发改委强调“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该政策给本土风电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改善了以前国产化程度低,降低了风电场设备的投资和造价。但国外政府认为上述规定有碍于国外企业在中国风电产业的公平竞争。2010年1月,发改委又取消了此项规定,该政策的不断变化对我国的国产风电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目前与国外先进的风电企业相比,我国风电企业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还较高,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完善且很多政策未落到实处。如:相关政府要求电网公司全部接收风电场的发电量,但并无处罚措施,电网公司则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采购,影响了风电企业的效益。

(3)自2011年1月1日起包括风力发电和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在内的企业自用设备进口将一律征收进口税收,具体见财关税〔2009〕55号文件附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暂行规定》。意味着进口国际先进风电技术设备将要承担更大的成本。

而之前财关税[2007]1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可对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的进口税收实行先征后退政策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包括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其中包含有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4)2010年12月22日,美国对中国风电制造商的补贴向WTO提出起诉,引起外界对中国风电市场的担忧,在美国提出起诉的第二天,国内新能源企业股价均出现明显下跌态势。

4.4运输距离远,稳定性差

许多风电企业远离负荷中心,输电线路长,负荷小,支撑电源少,网架结构薄弱,安全风险大,为了保证电能及时送出,部分风电企业自建送出工程,电网长距离输送电能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输送“瓶颈”。而且,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电存在上网冲突,冬季为保证供暖必须保证热电机组运行,夏季汛期风电弃风和水电弃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限制了风电足额上网。

4.5风电开发和电网建设不能有机结合

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风电装机速度这一客观事实,严重影响了风电行业的发展,电网未来发展应解决的目标是实现并网装机容量,实现“质”和“量”的并进。我国内的智能电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严重地影响风电行业发展,虽然部分风电已实现电网接入,但被限制发电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风电场损失电量高达30%。据统计,2009年有10%的风能发电量遭损失。此外,部分风电场被迫延期并网。

一些地方审批的风电场建设,电网并不清楚,无法进行配套建设,而电网建设项目审批一定要到主管部门,比如220千伏的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出具审计意见后经省里核准,330千伏以上的都要到国家能源局核准,且电网程序复杂。

4.6投资及放贷不稳,负债率高,盈利率低

目前,我国风电市场已全面进入竞争,无论是价格还是设备的竞争都已相当激烈。价格竞争使行业利润一降再降,由于国企有较强的资金支持,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亏损局面或者被收购。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五大风力发电集团只有华能和国电两家盈利,其他3家亏损。5家集团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都高于80%。

目前来看无论投资还是放贷给风电企业,都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2010年下半年多家银行加大了新能源行业的贷款力度,仅华锐风电一家企业就获得了工行100亿元融资额度。而在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清洁技术领域吸引的投资中,太阳能公司占投资总量的41%,生物燃料公司占了15%,智能电网应用领域占到13%,风能只占很小比例。尽管风电装机容量上涨势头仍强劲,但对风电企业的投资热潮显然已经褪去。而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太阳能与风电相比,风电排在前面,优先发展风电。

4.7近年我国风电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及效率却相对较低

中国风电行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用5年时间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近30年的发展进程,在产业不断进步、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及效率却相对落后。例如: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包括设备完好率、发电能力等还有待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风电2010年累积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kW,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机大国。但同时,风电的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并网容量也只有吊装容量的30%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严重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5、解决措施

5.1政府应继续加强扶持力度

5.1.1国际上风电发展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措施

德国一直引领世界风电市场的发展,德国政府对风力发电投资进行直接补贴,通过其经济部对单机450KM-2MW的风力发电投资进行直接补贴,每台风力机的最大补贴为60800美元,单个风电场的补贴不得超过121600美元。德国政府通过其“开发复兴银行”对风力发电的开发商提供优惠的低息贷款,利息低于市场利率1~2个百分点。要求电网收购并消化风力发电的差价。

西班牙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要求电力公司保证为绿色环保电力按补贴价格支付,运作方式与德国强制购电法类似,风电生产者每生产千瓦时电,可以得到相当于零售电价80%~90%的电价,这使发展风电变成一项颇具吸引力的投资。政府为促进本地风电事业,要求有意发展地区风电的公司,要保证其投资会有助于本地经济,并尽量在本地制造商中购买所需的硬件。

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风电的经济激励由投资抵税变为发电量抵税,开辟“绿色电价,鼓励

用户自觉多交电费,多交部分用于支持风力发电,对风力发电技术出口提供与竞争对手同样的优惠条件,对其国内制造业进行补贴,提高美国风力发电装备的国际竞争力。至2006年开始翻了一番,美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风电新领袖。

丹麦:丹麦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其电力需求的22%,是世界上风电贡献最高的国家。投资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可以免交碳税,提供投资补贴等。

5.1.2加强风电行业的强制性政策

(1)加强风电补贴落实的强制性政策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要求:“电网企业应按照与发电企业购售电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月结算电费和补贴。”“电价配额交易每月进行一次,省级电网企业根据配额交易方案,在配额方案下达后10日内完成配额交易,在配额交易完成后5日内结清补贴。”但是在实际交易中,风电企业很难及时结清上述补贴,使企业现金流不能正常维持,影响了风电企业的发展。

(2)加强风电采购强制性政策

电监会令第25号《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规定:“电网企业应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但并未规定相关的处罚条款,由于风电自身的不稳定性及成本相对高的问题,电网企业一般对采购风电的积极性并不高。稳定的销售对风电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全额销售政策及处罚条例对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是很必要的。

5.1.3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应继续加强

(1)2008年底,增值税税制改革,风电企业原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改为即征即退50%,在当期无法收回退还的50%,相应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全额征收,不再减半征收。

(2)风电企业自取得第一笔收入起,1~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4~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风电企业建设周期长,回收慢,因此后续无法享受此项优惠。

(3)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和补贴收入划为企业所得税中的“其他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使风电企业实质性补贴减少。

从风电行业目前情况来看,整体盈利情况并不看好,许多大型风电企业仍然面临亏损的局面,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五大发电集团只有华能和国电两家盈利,其他3家亏损,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更是堪忧,目前风电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关配套政策相对落后,并未实现平稳有序的发展状态,因此还需要国家税收方面的继续扶持,而不是减弱,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风电行业的平稳发展。

5.2提高我国风电企业技术水平

截止2010年,我国国内风电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某些方面已与国际水平已比较接近,但还存在一定距离,以风电产业最为核心的风机为例,大型风机设计制造技术已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中国引进机型主要集中在中小风机上,中国风机的研发能力及风机质量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发改委强调“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但在2010年1月,发改委又取消了此项规定,国内的风电设备企业面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由于风力发电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高,为所有成本的85%,是影响风电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所以国内风电设备企业应在技术更新上尽快赶上且超过国外。从长远来看,风电企业必将逐渐摆脱国家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依靠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发展,才是在国际市场中生存的硬道理。

5.3提高电网吸纳风电的能力

现行的水、火、风电机组上网电价中,水电最低,火电居中,风电相对较高,电网企业必须先行支付风电上网的部分电费,大量购进风电,势必抬高平均购电单价,增加电网企业的购电成本。

风电上网难,要解决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责任和奖惩制度,合理进行并网成本分配,运用价格杠杆,提高风电在输出,并网,调度,储能及网建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由于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较高,加之目前我国风电的上网电价还是普遍高于火电的上网电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风电的发展。电网企业对于接受风电的积极性并不高,也是风电并网的主观因素,风电规模越大,电网接受风电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增加的服务成本就越大,因此电网企业在接受风电时承担的成本比之煤电要高的多,为了鼓励电网企业接受风电,促进风电并网,应给予一定补贴。

国家在风电建设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尽早明确跨区风电输送的电力市场,制定相应的输电规划;同时实现风电就地转化利用,拓展风电就地消纳途径,降低相应的输送成本,提高利用率。

5.4稳步投资陆上风电,加强海上风电投资

陆上风电投资前一段出现过热,目前热度又相对较低,其配套技术和政策相对滞后,不能实现稳定配套发展,应根据风电技术设备和配套政策的发展速度合理投资陆上风电。

2010年2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海上风电建设,而海上风电投资却未大规模展开。应该加强海上风电投资力度。

由荷兰风能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初,世界海上风力发电各国分布情况如图5-1所示:

图5-1国际海上风力发电各个国家对比(来源:中国风力发电信息网)

由图5-1可知:目前国际海上风力发电资源领先的国家为:英国,丹麦,德国等,英国风能协会的一份报告称,英国海上风力发电潜能巨大,未来可满足该国超过25%的电力需求。我国海上风力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目前开发很少。

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需要更精密的技术,需要装机容量及风机更大、抗腐蚀性更强等。目前,全球仅有少数主要的风机供应商生产海上风机,价格相对陆上较高,目前我国尚未就海上风电项目制定完善的定价机制。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5篇

关键词:不可再生能源;制约因素;企业意识和能力;财务绩效;市场因素;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人口激增、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社会发展以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使两者处于此长彼消的关系,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陷入梅多斯“增长的极限”的困境。工信部(2011)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55.2%)首次超越美国(53.5%),权威数据表明自1993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10年之间对外原油依存度增长了9倍。随着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体的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日趋匮乏,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识别出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会对企业提升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1.相关研究综述

Birol等运用价格理论说明提高能源价格能够改善能源效率并降低能源强度,Cornillie等认为能源价格及企业重组是影响中、东欧地区经济转型国家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Cho等的研究发现韩国工业行业的能源结构与要素间替代关系之间存在反馈效应,Fisher等对我国2500家高能耗大中型企业的研究结果发现能源价格、研发支出、所有者形式和产业结构是企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魏楚等认为省域能源效率不同程度地受到第三产业、财政支出、进出口等因素的影响,葛世龙等在储量不确定条件下理论上验证了当前提高回采率政策的有效性对能源耗竭路径的影响,熊妍婷等认为我国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参与水平与工业能源技术效率正相关,滕玉华研究发现工业行业的R&D资本投入对提高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武春友等采用DEA模型以能源投入、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人力成本投入、GDP指标、废物处理、环境负荷等为指标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了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评价模型,曹明等认为技术进步是提升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以往国内外学者对能源效率的研究方法以计量模型回归分析为主,研究角度主要是集中在国家、区域、行业、产业等宏观层面,而从企业微观角度的研究比较少;数据来源主要是时间序列的面板数据,而针对企业问卷量表的研究几乎没有。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借助武春友等学者对不可再生能源效率评价的工具从微观角度利用量表工具实证检验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制约因素,为企业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并以期完善Fisher等的研究成果。

2.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制约因素的识别

2.1问卷设计与样本

问卷基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提升不可再生能源的效率须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次,若企业有效地提升不可再生能源效率,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比如: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环境等。因此,本文设计21个影响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因素,具体包括企业意识和能力、财务绩效、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等4个方面。对于每个因素,按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法,依次设定根本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5个等级。考虑到有的企业对问卷题项相对陌生的情况,在问卷前面部分设计了提高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实践题项,涉及能源采购、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市场环境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的规定,高耗能行业具体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结合问卷发放和收集的可行性,在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和福建选定这些行业中代表性的企业对问卷的可靠性进行了预测试,在每个行业中选出1家企业进行访谈调研,访谈时间为3-4小时,访谈对象为经理、生产主管、财会人员和营销人员,主要是检验问卷题项的内容是否易懂、合理、不足和重叠,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了少数有问题的题项。

问卷发放的途径有3种:①通过管理咨询公司向企业客户发放问卷;②对电力、热能、冶金、MBA、化工、建材专业学位的学生发放问卷;③对项目洽谈会的参会企业代表发放问卷。答卷对象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为主,并填写了企业自然信息,对于一个企业获得的多份问卷。通过比较分析的出现偏差,进行了进一步的核实,因此问卷获取的结果比较可靠。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3月,一共发出问卷370份,收回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为61.4%,其中化工/石化行业39份、建材行业47份、冶炼行业51份、电力热力行业54份、其他行业36份。

2.2因子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做因子分析,识别影响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因素,题项的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值为0.891,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强,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因子,通过方差最大法做正交旋转,按照Kaiser标准进行特征根测试,提取了对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的4个因子,提取的信息分别为18.0%、21.8%、19.5%和9.7%,累积解释率达到69%,这与预测试的结果基本相符。不可再生能源效率制约因素的旋转因子负荷矩阵,如表1所示。

对企业意识和能力、财务绩效、市场因素、政策法规等4个因子信度分析的结果显示,4个因子的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0.92、0.77和0.82,分别大于0.70的标准,结果说明以上因子都具有相当的信度。

3.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制约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制约因素及各个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以上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显示,影响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因子值处在3.50~4.00区间内,说明企业对这些因子缺少足够的重视。政策法规方面的因子均值最大(3.86),其中“环境排放法规执法不严”均值达到了3.93,说明执法不严是影响企业不重视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最大因素。

关联分析显示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制约因素之间相关性很强,再生能源的生产技术不成熟导致新能源的供给价格高企,进而会提高企业的制造成本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执法不严降低了企业的违约成本,而政策激励的不足则不能刺激企业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意识。

3.2贡献率分析

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制约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对表3中的指标权重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替代能源(再生能源)的采购成本高、替代能源(再生能源)的稳定性不足、节能减排政策的激励不足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生产工艺的改造成本高、环境排放物的处置成本高和环境排放法规执法不严,以上因素对企业提高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综合影响力比较大。

对4个一阶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做标准化处理,结果分别为18.0%、21.8%、19.5%和9.7%,标准化后的系数分别为:0.226、0.313、0.284和0.177。其中二阶因子最终的权重系数等于其对应于一阶因子标准化的系数与一阶标准化系数的乘积。假设所分析4个因子分别为X1、X2、X3、和X4,则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Y与因子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λ+0.226X1+0.313X2+0.284X3+0.177X4+ε。其中:λ为常数项,ε为残值。

4.结论与启示

将上述结论与Fisher等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了能源价格,环境排放物的处置成本、生产工艺的改造成本等财务指标对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次,市场因素和政策法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能力对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影响力并不够大。这些结论从某种意义上修正和完善了Fisher等人的研究成果。

总体来看,财务绩效对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影响力最大,实践中新能源的成本不低于传统能源,加上生产工艺改造升级成本,在经营压力客观存在和环境压力软约束的情况下,企业提升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短期收益不明显。因此,虽然企业从意识层面感知到了能源及环境的问题,但多数企业在还处于追求经济效益目标的行为层面上。

能源市场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开发技术的不成熟和制造成本高企都是企业摆脱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的阻力,这些因素对企业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影响力比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供给方的技术能力还不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超前的能源使用模式会给企业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不是成本的节约,如减少能耗投入、环境排放的罚款等。未来随着进一步的技术发明和工艺创新,新能源最终会突破壁垒,带来企业的能耗模式的改变。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6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建筑能耗;潜力分析;情景分析法

1. 序言

根据2008年3月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分析,中国的人平均煤炭量只有世界平均煤炭量的32.8%,清楚展示了我国能源的紧张状态。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建筑能耗在过去十年的剧增,中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据了中国主要能源消费总量的27.6%。尽管《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12》,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建筑能耗仅为美国全国人均建筑能耗的1/5,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总建筑能耗量非常大。

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水力能、风能、潮汐能、海浪能和地热能。目前的开发技术,能将建筑设计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起来的可再生能源有以下几种技术类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物质能沼气利用等。

2.1 太阳能

2.1.1 太阳能光热

太阳能光热技术作为当今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由集热器来分,太阳能供热系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平板型集热器,一种是真空管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常常采用倾斜式的安装,从而更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其加热的温度最高能达到35℃,能作为住宅热水器的热水预热。真空管集热器加热的温度比平板式集热器的高,可以不需要辅助加热,直接供应建筑热水系统或是连接到蓄热系统,用夏天的热量补充冬天的供热需求。太阳能光热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的生活热水系统和采暖制冷系统,现今我国在农村和城镇大力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

2.1.2 太阳能光电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也广泛应用。我国的光伏发电制造产业已具有相对的国际竞争力,大大缓解了这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的用电紧张状况。光伏发电工程形式之一,在偏远的地区建设较大规模的太阳能热发电电站和太阳能光伏电站,或者是在公共设施配套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置,储备好能量,供应于建筑需求。与独立发电站不同的是,屋顶光伏发电是建筑用电自供自给的体现,该光伏发电系统直接连入建筑的变电所,发电量优先自给,多余量还可以连入公共电网并网发电。有效利用屋顶,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壤资源。系统在阳光照射下发电,并储能起来用于舒缓建筑的用电高峰期。系统运作噪声少,无污染,是一种“绿色”发电项目。

2.2 浅层地热能

地热能的开发成本较低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也不受制约于日昼和季节的变化,其产能利用率更达90%,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热能得以采取和利用。

地源热泵是一项相对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技术,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大地像一个天然的“能源库”,通过热泵系统可以开发地热能对建筑物进行预热或预冷,对建筑物供热(冷)时,地下管循环水从大地抽取热(冷)量,大大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夏季,地源埋管系统抽取得到的冷量供应冷却水,建筑用能高峰时加入辅助冷却塔共同供应;冬季,地源埋管运送的热能与太阳能系统共同承担建筑的生活热水热负荷。

其次,地下水源热泵也是很好地利用地下水的能量,为建筑物供能。夏季时,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水带走或者利用地下水预冷、冷却。冬季时,与锅炉供热比较,节能率达60%以上。再者,空气源热泵也变得越来越有效率。以空气作为室外能源资源,在制冷时,空气吸收建筑室内的热量,然后被吹送到有制冷剂蒸发的盘管中带走热量,得到凉爽的空气再次吹到建筑室内。在供暖时,室内的盘管相当于冷凝器;室外的是蒸发器,从室外的空气抽取热量。

2.3 生物质能

与建筑一体化的生物质能利用主要代表是以沼气供应燃气,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为建筑物建设完善的沼气供气管网体系,以满足建筑物的生活、取暖、炊事的供能需求。特别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农村秸秆、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发酵提炼沼气,沼气经处理后用于输气管网,推动沼气工程的件数。

3.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节能潜力预测分析

3.1 2010-2030年建筑能耗情景预测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08》,了从2000年~2010年的建筑能源消耗量的具体数据,整理数据(如表1)。中国的建筑能耗逐年递增,按照已统计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从2001~2010年间中国建筑能耗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64%,这是近几年现实的建筑能耗增长状态。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12》提及到,按照我国能源的中长期规划,2020年全国总能耗量应控制在42亿tce以内,建筑能耗大约可维持在全国总能耗的20%~25%,也就是8~10亿。若按照2020年建筑能耗约达10亿吨标煤来计算2010~2030年间的建筑能耗年增长率,得出值为0.9%,这是一种理想的建筑能耗增长状态。

随着社会机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010~2030年期间,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大力度控制公共建筑面积;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建筑设备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社会上形成了成熟的节约型能源消费生活方式等因素,使得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有所缓慢,年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综合考虑以上影响,设定年平均增长率为4.00%,预测到2010~2030年建筑能耗发展的情景(见表2)。

3.2 2010~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可替代量计算(以此作为基准情景)

根据已的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可替代量,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20年计划达到的开发利用主要指标,计算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可替代量增长趋势,预测2010~2030年的可替代量数据。由于这个情景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得到的数据预测出来的,所以这个情景是与中国经济、政治、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匹配的,以此为基准情景是合理的。运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改变假设条件,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情景,并与基准情景作比较分析。

3.2.1 2010年可替代量

在过去的“十一五”时期(2005~2010年),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体系不断完善,重大工程示范项目的快速建设起来,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中的得以规模化、快速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到2010年底,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到16800万平方米,年替代化石能源约2000万吨标准煤;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达44亿千瓦时,折算为年替代量为142万吨标准煤;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达到1.4亿平方米,地热等年替代能源量为460万吨标准煤;2010年沼气利用量约140亿立方米,年替代能源量为1114万吨标准煤。合计2010年可再生能源年替代量为3716万吨标准煤(如表3),占建筑能耗的4.44%。

3.2.2 2010~2030年可替代量预测

在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面积是16800万平方米,到2020年,计划面积为80000万平方米。参考2010~2020年间的可再生能源产量的增长速度,计算获得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按照此增长率计算,从而预测到2015年和2030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年替代量。同理,按照此计算方法,分别对屋顶光伏发电、浅层地热能、沼气预测其在2010~2030年的可替代量,并将相关数据换算成统一单位:万吨标煤/年,计算结果如表4。由表可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展规划进行,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可以节省达50289万吨标煤,是2010年的13.5倍,占当年建筑总能耗的22.18%。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减少常规能源在建筑中的消耗量,大大缓和了常规能源用能紧缺的状况,使常规能源用于更多的其他领域上,促进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3.3 2010~2030年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可替代量分析

情景设计: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的制约因素,本文设定了三个层面情景,包括认识层面,政策法规体系层面,技术体系层面。认识层面主要是考虑政府,建筑行业以及人民群众对可再生能源建筑本身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深入程度;政策法规体系层面主要是考虑有关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标准体系以及激励政策完善程度;技术体系层面主要是调查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制造业是否成熟,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施工成本是否过高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投资回收期是否过长等因素。

根据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对于2010~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年替代量进行3个步骤的分析:首先,分别考虑三个因素单独作用下的年替代量情景;其次,分别考虑三个因素两两作用下的年替代量情景;最后,综合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佳情景(如表5)。

到2030年,当人们的认识深入,有关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标准体系以及激励政策较为完善,且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很成熟,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普及利用,即最佳情景,其可替代量高达62861万吨标煤,占建筑能耗的27.72%,比基准情景的多12572万吨标煤。

2030年不同情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可替代量

4.结论

本研究以2010年为基准年,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潜力分析,并且使用了情景分析法,预测在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年替代量。从而使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后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节能方向和重点领域,提高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的技术,完善一体化的设计规范,规模化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12[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M].北京: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北京出版社,2011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7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影响因素 前景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053-02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是相当充裕的,经过对可再生能源实行发电,应具备较为明显的社会优良效益与环境卫生效益,不过当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还只是处在初始发展时期,无论是发展相关技术、研究所需费用或者是投资建设层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约束。基于这种情况,该文通过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政治政策这4个领域来这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实际影响做出相应的分析,而且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有关分析。

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因素

1.1 自然因素

可再生能源里面所属的太阳能有关能源重点散布的地方便包含有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市,我国的青藏高原区域所处的太阳能能源比较而言还是相当富饶的,再者来说此区域气候条件相对云量很少、干燥少雨、地势海拔比较高,所以,在我国全境内可再生资源里面其太阳能资源最为充裕。而我国西南区域各省份水能能源相当富饶,其占据到我国全部水能资源总量的70%。此外在我国西南各个山区所属的农区、东部所属的农区、三北区域较为宽泛的散布着许多生物种类的能源,在这当中,油料林以及薯类农作物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各个山农地区,工业生产有机型垃圾、畜禽产生的类便与生活环境、甜高粱农作物与其作物稻杆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国东部各个农区,边境所属的土地木质树林、能源生产农作物、农林业剩下作物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国的三北区域。

1.2 经济因素

1.2.1 经济发展水平

当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相关投资实际效益并不是特别明显,依据应该政府做出大量物质财政方面的扶持。我国实际发展能力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做出的物质财政援助是否相当充裕起到了决定性形式的效果。在我国经济并不是良好的状况时,若H仅运用有限度的金融物资实行扶持,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便较为不值得,但是若经济相对较好,那么便可以确保我国具备相当充裕的物资财力扶持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关于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的有效进展,这些来激发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相应的科学技术不断稳定前进,还能经过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而将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企业竞争走向有所提升,进而实现利用财政补贴激发的政策来促使能源开发的高效发展指标。不只是这样,投资者所属的投资水平同时也有一定层次,将通过经济相关的发展程度,进而起到决定作用,一般于经济发展能力比较好的阶段才会存在非常充裕的产业资金实行相应的投资活动,由此可知,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有关项目的水平也同样会受到来自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方面的影响。

1.2.2 融资渠道

资金实现融合路径多种形式化会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大力发展带来比较好的强化效果。随着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市场开发工作不断变强,单单只是依据政府所给予的扶持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同时很难对投资要求有所满足,资金融合路径将会促使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带来的大层次运用。外国关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突入资金其详细来源便较为宽泛了,包含有国际金融组织、政府机构、风险投资公司、跨国公司、民间资本企业等。不过我国由于匮乏行之有效的投资资金源头以及融资路径相对比较少,相应的投资资金便会受到非常大的约束效应。除此之外,鉴于我国当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国家项目的投资实际效益可靠性较差、投资资金实现回收的时间相对很长,贷款(尤其是关于中长期方面的贷款)比较难。资金匮乏将会引发实质性的开发能力出现停滞于隐藏性可开发能力的结果。

1.3 社会因素

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有所影响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社会普遍充分认知的层次,而所属认知的关键组成重点包含有我国各大融资组织集团、电网营业公司、各个开发商等。对融资组织集团而言,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了解层次,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详细项目的风险预估最终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因素,这里面了解层次假如很低,那么便会引起其评估项目风险性与其现实对比而言较高,进而引起项目进行融资受到阻碍。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而言,真正地了解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进而处理好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而且网络比较难方面的困扰。对开发商而言,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层次若是比较高,则针对企业公司实行相对适宜的辨别,而且金融投资决策便会更加具备效益,特别是部分社会责任感比较强,事实上对可再生能源所属的进展工作项目实行金融投资。

2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景分析

《可再生能源法》发表之后,中国关于可再生能源已然得到了迅猛快速前进,各个种类的可再生能源开始逐渐增加,水力进行发电的年装机总容量第一次打破1 000万kW电量,总计装机所属总容量超过了12 500万kW,占到全体技术可开发总量的25%;风力进行发电在2006年末期装机总容量超过133.2万kW,要多于过往20年的产量总和,与2005年所属的同时期作比较,其实际增长速率达到270%;太阳能光伏进行发电形成的能力首次超过了30万kW,对比于上年总量加大了15万kW,比世界总生产电量能力的10%还多;关于开发运用生物质能的方面,同时也有很大进展,这里面关于用户沼气池便超过了1 900多万口,大中种类的沼气设施总量达到2 000多处,沼气运用量达到90多亿m3。为深层次推行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有关行业进展工作,已然定制了《可再生能源关于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确切表明了要在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所属的年使用总量需要超过6亿吨形式的标准煤,占据到能源消耗总量中的15%。

除此之外,通过改进能源组织构造、维护生态自然环境、建设经济社会稳定持续性发展政策方面的实行开发,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实行发展的趋势相对较好,于21世纪前期将会存在巨大的进展,到了21世纪中叶便将会可能渐渐进展形成我国关键性的取代资源。重点因素包含有下面这几个层次。

(1)我国拥有较为富饶的可再生能源物质资源能供应发展与运用。当前小水电类型的资源仅仅开发了大概1/3;太阳能所属的开发运用量更是不及可进行开发总量的1%。风能有关资源的实际开发运用总量也只是全部可进行开发物质资源总量的9/10 000;当代化生物质能实现开发的数量仅仅只存在331万吨形式的标准煤,只是占据到我国可进行开发应用物质资源总量的0.6%;地热能以及海洋能方面的已然进行开发的运用量,对比于总资源量而言便更加少了。

(2)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求总量还是相当大,其市场也比较广泛。我国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发展型国家,人口基数比较多,工业化所属的任务依旧未能实现。国民总体经济开发方面还需不断进行,人民实际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社会层次的每一项事业均得到发展,一定会对能源所属的要求需要较多、较高的需求。各个层次的预测发现,在21世纪中期,可再生能源便会当作是我国能源提供的重点种类。我国工程院所进行主持的“我国可持续稳定发展能源战略相关研究”课题预估,到2020年以及2050年,可再生能源所供应的总能量将会分别实现4.75亿吨形式的标准煤以及6.19亿吨形式的标准煤,两者分别占据到一次能源要求总量相应的18%以及23.1%。20世纪末我国计委能源研究所完成的“中国中长期能源相关战略研究”表示,到达2020年以及2030年,可再生能源方面将开始渐渐发展变成我国关键性的取代能源。

可再生能源其发展势态较为迅速,再者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展所属未来趋势较为广阔,所以,能想得到可再生能源将会于不久后便会具备更为普遍性的使用,进而给我国关于现代化经济建设不断强化。

3 结语

近几年,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于的发展势态较为迅猛,不过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对于整体组织结构层次依旧占据着相对较低的比例。关于如此,政府有关部门尽管做出了对应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还是受到来自我国社会层次、经济层次、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基于这样,该文详细地解析了此类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针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未来趋势做出了相应分析。

参考文献

[1] 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95-96.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8篇

关键词 :建筑 应用技术 可再生能源 现状 发展前景

一、前言

目前,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建筑行业中对常规能源建筑有了一定数量的替代,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很大的支持与创新作用。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相关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不断做强做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得到高速的发展,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实现建筑供能已经得到阶段性的成功。因此对相关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也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

可再生能源,一般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势能、海洋能以及生物质能等等。从理论上来讲,其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可以重复利用以及可以自由索取的一种初级能源。与一次能源相比,其属于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源依靠。而对于建筑行业,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属于低碳节能建筑未来发展的利用方向。

目前在我国民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成熟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与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相对来说,三者在利用上稳定性较高,在市场竞争层面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因此下面主要基于三者进行分析与探讨。

1、太阳能光热在建筑上的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热,主要指的是利用物理原理把太阳能量进行直接转化,从而为建筑提供热能。其中,我国常见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就属于一种较为成熟与经典的应用范例,一般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能对水进行加热,从而为建筑生活提供热水。该系统属于一种低密度与低品位能的直接利用方式,能源转换环节较少,有利于降低能源损失,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在其技术利用上较为成熟,并得到商业化利用。相对来说,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循环泵、电控柜以及相关管道等。其运行模式多种多样,例如常见的有强制循环式、定温放水式等等。

2、太阳能光电在建筑上的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指的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把接收太阳光所辐射的能量进行直接转换,从而形成电能,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发电系统。其结构一般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测试仪表、计算机监控设备以及蓄电池等。运行方式既有独立进行,又有并网利用,而独立运行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模式。而由于其在运行时噪音较小、无污染、不需要额外燃料以及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已经得到规模化的应用。

3、地源热泵在建筑上的应用技术

地源热泵,主要指的是通过对于地下浅层地热能源进行利用,为建筑物供热能和制冷功能的一种高效空调系统,当然目前在地源热泵的利用上已经不再局限于此。在冬季时,其把外部环境热能进行提取,从而为建筑内部供暖;而到了夏季,则把建筑内部的热能释放到低于建筑外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能中。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包括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室内末端和控制等系统组成。其分为地埋管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和地表水热泵系统三种。目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更为广泛。

三、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现状

1、应用面积高速提升

自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广工作日程不断提升,其应用技术的示范工作得到迅速的增长,特别是在太阳能光伏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层面。从统计信息上可以看出,在2000年前,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太阳能光伏的装机量总计在30Mwp左右,而到了2010年,仅一年的新增容量就达到430Mwp;另外对于地源热泵技术运用,其同样取得长足的增长,其中预计到2020年,有望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面积上达到9000万平方米,增长幅度达到30%。

2、技术类型多元化

目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上。其中在太阳能应用层面,由简单的太阳能热水供给、太阳能灶等形式发展到太阳能供暖、生活照明以及光伏发电等,还可以和地源热泵应用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天-地”系统等服务多样化的应用形式。与此同时,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上,已经突破以往浅层枷锁的应用,对条件成熟的土壤源、江河湖海以及地下水源等利用的基础上,对于工业废热、生活废水等也有选择性的利用到建设项目上。例如,沈阳于洪区吉力湖街的阳光100国际新城,二期总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该小区利用毗邻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管线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采用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来提供供暖,将城市原生污水中的低品位热能进行回收,转换为高品位热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污水源热泵技术供暖小区。仅一个采暖期就可节约燃煤3万吨,实现PM2.5零排放。

3、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江苏、河北、山东以及广东等地,其太阳能光伏行业呈现出大聚集的布局形式。例如,在江苏省就超过百余家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的企业落户。而山东省,由于其在太阳能开发与利用上较早,在近年来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在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层面,其生产与利用水平已经渐为成熟,并先后产生了皇明、力诺以及桑乐等一大批著名企业与品牌。另外,在地热热泵技术层面,其产业主要聚集在北京、山东、天津以及上海等地。其中就北京一地,其聚集的26家高新企业所生产的40余项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4、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应用与示范性工程项目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及时地的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对太阳能光热、光电以及地源热泵等技术层面的设计教程、技术导则以及相应标准等进行制定与完善。例如,在2009年,由国家统一制定与修订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等就有7项。而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新增标准与工法等多达40余项。其中,太阳能利用层面超过25项,地源热泵15项左右。

5、示范带动初现成效

近些年,就我们山东而言,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省建设厅2008年印发了《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08-2012)》的通知,2010年下发了《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认定实施细则》,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推行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青岛、德州、东营、烟台、潍坊、威海等城市入选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更有即墨、胶州、海阳、诸城、安丘、垦利以及烟台辖区的龙口、莱州等7县市连片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县)成功,为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再生能源建筑在我国发展市场广阔,属于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可再生建筑应用的政策、资金支持,相关建设开发企业也要提高重视力度,不断创新技术应用与规范完善,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分析第9篇

关键词: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解决策略

一、引言

海洋资源以其可再生性、环保性、总量大等特点相比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更具有发展潜力,我国大部分海洋可再生能源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以牺牲生态的粗放型的方式实现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存在巨大风险,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型的集约经济模式转变。

二、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种类丰富、可再生等优势,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储量比较丰富,大大有助于我国当前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开发。下文将重点介绍我国部分海洋能源的发展现状。

(一)潮汐能

潮汐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一项能源,中国潮汐能资源(不含台湾)总蕴藏量约190GW,可开发装机容量200KW以上,潮汐能源的总装机量为21.8GW左右。我国共建成潮汐发电站76座,但只剩浙江温岭的江厦站、浙江玉环海山站和山东乳山白沙口站3座,其中浙江温岭的江厦站成为世界第三大潮汐电站。虽然在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相对比较先进,较为成熟,但目前我国潮汐能开发资源占比非常低,还不足1%,属于新能源尚未开发的领域,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二)波浪能

波浪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中发展第二快的能源。我国对波浪能的开发利用已初步实现商业化,可以说开发潜力巨大,国家也在积极启动相关项目,准备研建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上的多功能互补独立示范电站,以实现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

(三)温差能

温差能,是由于海水的温差而产生的能量。我国南海和东海的部分海域,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所以其蕴含能量十分可观。虽然我国在掌握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的时间要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在技术上却并不落后,甚至赶超,美国朗肯循环的发电效率为3%,日本上原循环发电效率为4.9%,而我国研究的国海循环发电效率为5.1%,但仍需进一步发展。

(四)盐差能

目前国际上对盐差能的利用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实用性的盐差能发电站还未真正建立和应用。由于盐差能发电相关技术效率较低,成本高昂,并且我国盐差能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受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盐差能的利用还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五)潮流能

我国在定海摘箬山岛建了一座长25米,宽20米,吃水深度1.2米的海流能发电实验平台,是目前国内累计发电量最大,也是唯一长时间高效发电的海流能机组,且不需要建坝,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不会产生建坝所带来的淤泥影响鱼类洄游等问题,属于生态友好型发电。

综上,我国的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效率也有待提升,但相信海洋可再生能源必然能为我国的能源短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开辟新道路。

三、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起步晚,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研发人员匮乏,加之我国海洋能自身的一些特点,我国的海洋能产业至今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具体而言,我国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一)体制障碍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仍存在繁杂的审批工作,既易产生腐败,出现寻租,使资源难以实现最优化配置;又存在时滞,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而我国的海洋能存在多头管理、跨部门监管,对海洋能的研发管理、项目审批、电价制定等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这种分散式的管理势必会引来权责不明、政监混淆等后果。

(二)技术障碍

我国对海洋能的研发力量非常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所高等院校,且相对分散,创新性不足,且由于海洋能自身特点而形成并网障碍。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且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各方面原因,使大规模发电并网非常困难。

(三)融资障碍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复杂且投资周期达到10年甚至15年,长期投资加上风险较大导致海洋能产业吸引风投资金融资困难。再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属高新的技术产业,在技术人才资源的培养上的投入资金也不足。

(四)市场障碍

海洋能的市场障碍主要在于价格偏高,使其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竞争力较差。我国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成本一般在0.3―0.5元每千瓦时,但波浪能发电平准化电力成本0.28―1.04美元每千瓦时,潮汐能发电平准化电力成本0.26―0.84美元每千瓦时,且就目前来看,除了潮汐能利用技术基本成熟能够实现商业化之外,波浪能、潮流能还处于小型示范的起步阶段,温差能还在试验探究阶段,都未真正实现商业化。

(五)地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海洋能地域差异非常大,潮汐能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分布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潮流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浙江,占全国的70%以上;波浪能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海南;盐差能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福建。从空间上来看,我国的海洋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而在北部沿海不论是在海洋能的储量上还是开发利用程度上都要低于南部地区,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

四、解决对策

在海洋可再生能源纲要(2013――2016年)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海洋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以及整体规划,可以说为海洋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战略规划,协调管理

海洋能涉及部门众多,存在交叉管理,立足于本国国情,应建立垂直管理机构,且应该对该机构的行政管理有所倾斜,以消除政策障碍,此外,要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缩小权利寻租,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建立海洋创新体系,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新能源企业共同作用相互配合。可借鉴英国的经验,建立科研机构、企业、高校三位一体联合开发体制,科研机构负责研发,企业确保投入,加速商业化,高校负责人才培养,政府则进行协调和监督。

(三)拓宽融资渠道,多元融资

由于海洋能产业自身的一些特点,融资渠道一般是通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融资租赁以及上市融资等。此外,还有PPP筹资、政府担保等新型融资方式,也可通过资源互换、入股、优惠政策等吸引国外资金注入我国海洋能产业中。

(四)完善市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我国应积极借鉴英国经验,促进财力雄厚的大企业与创新型小企业的优势合作,同时也重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合作,促进海洋能产业的发展、创新和成熟的同时有利于竞争性能源市场的建设。除完善市场,建设合理的市场结构外,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比如实行配额制和强制上网电价政策,且海洋能的配额制可以和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结合。

(五)统筹发展,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对跨区域的能源实行垂直管理,并制定和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发展规划,高度重视空间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产业结构相同造成的恶性竞争、浪费资源或破坏环境等后果,才能使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序和有效进行,才能既开发了资源又不破坏生态。

尽管海洋能产业优势无可比拟,但我们不能因为发展而不惜向生态借贷,不能忽视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海洋能开发的生态影响,对项目的审批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增加透明度,让技术学者、沿海居民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富铀,王传,杨字联.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C].第二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论文集[A],64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