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法治学习感悟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30 15:10:58

法治学习感悟

法治学习感悟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我们迈进充满希望的21世纪最初几年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庄严命题,并将其写入宪法。这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心得感悟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实信用等属性,必然从客观上要求法治。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只有有了健全而且有效的实施市场经济法律,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否则,经济活动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倾向就会滋生蔓延,如投机倒把、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直至权钱交易,腐败现象猖獗。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要求按国际经贸和民商事领域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办事。而这些惯例和通行规则已成为各成员国制定经济贸易法律、法规的基础。因此中国的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法律还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这样才能平等地参与竞争,不至于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被判罚淘汰出局。

完全可以说,没有依法治国,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的增长。

二、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它和人民当家作主紧密相联,休戚相关。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按照法定程序把自己信任的人遴选进国家机关作公仆;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换那些不称职的公务人员;才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来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真正保证国家对重大问题的决定符合自己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在中国落实,都必须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缔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不能想象,社会主义不是文明的,是野蛮的;不是进步的,是落后的;不是发达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就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荡涤利己主义的浊水;培植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无序状态;繁荣催人奋进的文学艺术,扫除精神垃圾;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打击和取缔腐朽没落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活动,这一切都需要加强法治。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国家稳定,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别是今天,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形势是:在国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猖獗,他们在政治上对我们搞颠覆、渗透,经济上搞制裁封锁,意识形态上搞西化、分化;在国内,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会稳定,政局稳定,国家稳定尤其重要。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保持稳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为它最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变动而变动,不会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变化而变化;它最具有权威性,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改革开放以前,党和国家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这就使个人意志很容易左右党和国家的决策。一旦掌握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个人认识发生错误,就很容易演变成最高决策错误,整个国家也将走向误区。那时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听领导人的话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文化大革命就是在这种治国方式下发生的社会动乱和民族灾难。历史教训表明,没有法治,就难以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没有法治,就难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容易出现社会动乱。所以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另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挥领导者的个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只有好的制度、稳定的、连续的制度,才能使好人,使英明的领导人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我们当然不能排斥和低估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治国方面的作用,尤其要看到其中的佼佼者、杰出者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所带来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然而我们也不能据此把个人作用神圣化、绝对化、迷信化,夸大拔高到不适当的地步。要知道,在治国方面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作用毕竟是短暂的,即使是佼佼者和杰出者也不例外。

法治学习感悟第2篇

1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最关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注意紧扣时代脉搏,这样既能丰富、充实教材内容,使教材增添时代特色,又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因为,现在的一些政治课教师最致命的也就是这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避开他们认为的敏感问题,就是对现实的一些丑陋现象作过客式的讲解,而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掌握,是学生最希望了解的东西。政治课作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用来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虚幻的感觉。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和社会科学知识修养,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光喊口号是不行的,教师不但要有坚实的政治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政治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政治知识理解这些热点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那么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

3 教学方法上实现由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教育理论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传统教学只重视教法演示而轻视学法指导,占据了课堂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生动活泼的生命火花被种种规范和教条严格地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逐渐衰弱直至熄灭。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要实现由教法演示向学法指导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内在机制运转起来。

4 教学策略上实现由重视认识向重视感悟的转变

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成人和儿童是不一样的。成人习惯于由认识到现象的演绎推理,儿童则习惯于由现象到感悟再到认识的归纳和总结。认识是别人的经验性的东西,感悟则是自身与生俱有的本能。传统教学注重把别人的经验强加给学生,追求一步到位的正确和完善,课堂变成了研究式的演绎和推理。

政治课里有很多高度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条分缕析,追求尽善尽美的教学模式了。学生则云天雾低,面对艰涩玄奥的知识对自己都丧失信心了。认真分析一下,这样的教学除了对考试有用之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情操、道德品质等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大感悟,小认识”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和精神生命的提升最主要依靠人的感悟,而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别人无法取代。要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教师不要代替他们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因此,学哲学、学法律就要到生活中学习,学经济就要到市场中学习,学政治就要到社会中学习,学职业道德就要到工厂里面学习。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好政治课的重要途径。

5 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记忆效果

法治学习感悟第3篇

心理学对“悟”的一般解释是:“悟”是豁然明朗的一瞬感受,是思维思索到一定高度的质的飞跃。而苏联心理学家卢柯则认为“悟”是“一种逻辑中断和思维上的飞跃。”“领悟”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对立统一的过程。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说法,便含有“顿悟”的意思。可见“悟”是瞬间突然明白的感受。“领悟”却要经一个思索过程而后达到“悟”。 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领悟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

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常常会发出“噢,明白了”的感叹,应当说这是学生苦苦思索后的结果,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愉快体验,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领悟。教师在教学中,应珍惜学生的这种体验。因为它不但给学生带来愉悦感,而且形成内报偿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更旺盛。同时,学生由领悟而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他们真正理解了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同于机械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机械学习获得的知识,一般仍然游离于原知识结构之外,不能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时间一久便容易遗忘。领悟而得到的知识,是与原知识结构中相应部分产生同化后,变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使原知识结构产生扩大或改组,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更大的磁力,成为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增强和发展学生的领悟能力。 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思维飞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方法很多,且富有灵活性、机智性,有时往往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暗示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领悟,真可谓其妙无穷。

二、领悟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情景,定向领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景,通过文字材料、故事、笑话、音乐、漫画、表演小品、电影故事、现代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营造一种由此而发出来的主观情境。但在创设情景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由静态到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不同角度或更深层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分析经济、政治、哲学问题,借助情景使之成为新问题的“停靠点”,并对照思索产生定向领悟,即思维由已知目标而定向。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法治学习感悟第4篇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导向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说到底还是“ 人”的问题。工具理性主义下的“ 目标异化”已经在新课改的号角里烟消云散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照基本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诚如孟子所言“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

1 从“ 巴班斯基理论”看政治课堂的价值归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是中外教育工作者推崇的教导之一。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衡量学科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有两个:首先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 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其次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 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用“ 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由此,思想政治课的最优化即“ 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途径;从另一层面讲“,填鸭”或者“ 强制”的教学过程都是背道而驰的。新课改下政治课的基点应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把教学方法看成发展学生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方法。作者以为,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价值归宿问题就是“ 真正还原学生与知识的血肉联系及亲切感”的问题。

2 从参与到“ 体验”: 朝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相互协调方向迈进赞科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改下的中学政治教育,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全人培养的“ 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扎根实践的“ 生活教育”,更是一种涵濡情感的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不能把学生仅看作接受知识的主体,更应把学生看作生命的主体,让学生“ 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长的喜悦;二是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引入: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把小情感与大理论整合起来,把小细节与大体验衔接起来。“ 体验”的课堂是充满生活活水的课堂,其载体就是丰盈而可爱的实践。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显现出一种生动的真实的有缺憾的美:譬如“ 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能力与认知,通过体验丰富情感世界,通过表现获得前进的动力“,体验”是过程,教师在过程控制中需要善意引导、有效引导,更要注意宽容“ 体验”的偏差与负效应( 比如“ 体验”中的“ 模糊感受”“、说不清、说不准感受”等)、并要自觉融入“ 体验”的始终。由此,新政治课堂对中学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体验空间”成了政治教师不容推卸的义务。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看高中新政治教材的初衷“:整个高中教材都是讲人生、讲生活的⋯⋯”,我们不难发现“:传道、授业、解惑”式的基本要求已经满足不了本课程新的教学主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的新理念日益凸现———而实现这些的途径,仅仅靠“ 认知”是不够的,更得在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让其充分地自由舒展地“ 体验”。

3 从体验到“ 感悟”: 向自我升华与自我实现的目标和谐方向发展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行为目标来看:认真学习政治常识,对党、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并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把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个人成长联系起为,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素质,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这个宏观目标本身也只有“ 内化”才能达成,而“ 内化”的最后一座桥梁无疑就是“ 感悟”。其实“,感悟”是理性与感性“、渐修”与“ 顿悟”的结合,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经验是“ 悟”的前提,正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我们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宗明义谈思想的时候,如果省略了学生的“ 感悟”“, 参与”与“ 体验”就很可能沦为无意义的“ 形式主义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实际上是动力、定向、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譬如我们在“ 智能教育”向“ 人格教育”嬗变的追求中,对“ 感悟”的关注就落脚到“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各种问题的兴趣的方法研究”,甚至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边际效应。赫·斯宾塞在《教育论》里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所引起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相较于以单一政治知识传授的“ 刚性”课堂“,感悟”的课堂是一种“ 柔性”的课堂,更尊重个体的“ 潜能效应”,更注意学科知识、边缘知识渗透和美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 点睛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政治课忽略“ 感悟”,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理论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譬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但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退缩躲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 “ 感悟”是实现政治课主旨的最后一步,只有当教学主体相互认识、配合默契、合作和谐时,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时“,感悟”才能正确而充满温情———由此“,感悟”的过程表现为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的教学民主性和升华的自主性:即师生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和拓展:比如,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出通过学习获得的收获,通过探究获得的启示;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在此基础上能产生什么样的新认识,如何带着收获和启示走进新的生活⋯⋯“ 感悟”就是思想政治知识对人性的尊重和信任,是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主义光彩

法治学习感悟第5篇

关键词:学为中心; 为学而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61-001

“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悟”在先,教师“随”着学生的想法、学况、感受和差异而“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学”指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主动性的模仿,在课余时间加以自身领悟的学习;“导”是指学生在悟的基础上,教师从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纠错。当学生竭力思考,而问题又未能得到解决的关键时刻,教师才给予指点和提示,使之豁然开朗,帮助学生达到他们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学业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第三册第16课《大禹治水》一课来谈一下如何构建“学为中心”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特色。

一、为学而教,重视整体感知,理解文本

从《大禹治水》的课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篇属于“谁干什么”的课文,那么在总结学生以往学习过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课文内容结构就是由“原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成的,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就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这样做一方面是使得自己接下来的教学更具条理性,其实,另一方面要让低年级学生初步学习围绕“原因、经过、结果”写一件事的方法,我个人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能否在打好“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的基础上,适当运用一些为学而教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写好一件事的基本要求,以便为中年级的作文打下基础。因此,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也请“学生自己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段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以及最后学习完全文后,让学生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也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二三衔接的时候发现,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低年级教学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凑,有脱节现象,这也是我自己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的,虽然是低年级,但教师的关注点、站位点并不能停留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要深入浅出,教而无痕,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处,重视语文双基的训练。

二、学为中心,引导找关键词,感悟内涵

“学为中心,互动共享”的教学方法就是不断优化互动共享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悟”在先,教师“随”着学生的想法、学况、感受和差异而“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精读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自己来找关键词,如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我就让学生自己通过找重要的词语“无家可归”,来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以及体会洪水的凶猛,并让学生用书上的句子来理解关键词;有了第一段寻找关键词的教学指导之后,在教学第二段,我则“放”的更多,尝试让学生自己来找大禹治水行动中的关键词“察看”和“引导”,并交流围绕“察看”大禹他是怎么做的?围绕“引导”大禹他又是怎么做的?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通过“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适当的进行说话拓展练习;透过“挖通”和“劈开”,明白大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水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由找关键词入手,进一步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总之,我力求在朗读中展开生与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实现学生的自主感悟,体现我校课题理念“学为中心,互动共享”。

三、实效朗读,说话练习,落到实处

法治学习感悟第6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理结合;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81-1

一、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思辨训练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类似这些问题的设计在传统课堂普遍出现,表面上看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实际上长期一问一答,或者自问自答的授课模式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和分析而展开教学的,教师尽心尽力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一味牵强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所谓“标准答案”,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新颖的思考角度并不能成为理想解答,很难被认可,最后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结果,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

中学政治教材的重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见解,欣赏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例如:“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国家大事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件怎样理解?”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想法,多角度探究。在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交锋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关键知识点会自然呈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扎实的训练,比死记硬背的要牢固实效。

二、弘扬人文精神,体验课堂理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知识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政及社会新闻,对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新兴词汇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超过教师。如果教师继续循规蹈矩地预设课堂教学过程,那么,他们反而会成为学生的笑点。

例如,类似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学生们都有较多的兴趣和讨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认识提高。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学习的体现。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促动下自主感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当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共同搭建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空间时,师生交流,展开辩论,分享精彩,情理结合的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奔向知识的海洋。

三、关注学生情感,感受人性的品质

在初中政治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教师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事件发现自身的品格优点,从而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学生从这些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活学、活用政治的良好意识。

四、关注平常生活,开展课堂实践

在中学政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课堂实践的思维积极性,增强学生品德情理行合一的动力。

法治学习感悟第7篇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生活情境

一、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理念:“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新课程的教材编写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新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部分把知识和生活紧紧捆绑在一起呈现出来,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无不显示着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

生活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是僵死的条纹和抽象的原则,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趋势。

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引导学生紧紧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应该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做到“源于学生生活”、“立足学生活动”和“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

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学目标社会化、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三是教学方法生活化。

三、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我在新课程改革中努力探索“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要把教学活动“生活化”:“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接下来是“到生活中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起点是生活,从贴近生活的实际出发,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领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作到读书明理;然后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驾驭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教育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1.教学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从生活中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导入,或以社会热点话题铺垫,或以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烘托,引领学生领悟生活,进入社会,感受现实,导入新课,引发思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受感染,激发心灵震撼。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教学内容: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到生活中去)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讲价值观的内容时,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精英作为典型人物,与学生的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就很难产生共鸣。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用身边的实例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的说在家要委父母亲人着想,在学校要为老师同学着想,在社会上要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体悟生活、提升思维。

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向学生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或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

3.教学目标: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

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通过“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懂得生活。要实现上面的教学目标,关键还需要我们的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以活动展现理论的魅力,以活动展现生活的多彩,在活动中锻炼生活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活动前,教师必须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采取贴近生活的活动形式,在进行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切忌 “满堂问”,甚至“满堂闹”;活动结束,教师必须把课堂从“散”的状态收回来,而不是大家嘻哈玩笑活动完就结束,必须做好小结归纳,把各项教学任务进一步深化落实,真正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法治学习感悟第8篇

学习 顿悟 疑问 原型事件 检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落实这一课程标准要求,以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为指导,我校进行了一个《高中政治课基于“顿悟”的学习指导策略研究》省级重点课题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高中政治‘疑、悟、升’学习指导策略”。

一、情境问题,因“疑”而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含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五个要素,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问题”。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探究,导致收集论据和阐释问题现象。

高中政治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问题、疑惑、困境是课程学习的起点。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顿悟,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顿悟依赖于情境。解决问题往往会遇到一个障碍、困境、疑惑,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有时会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顿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情绪性和或然性。政治课要把学科理论体系化解为一个个情境问题,诱导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和课程情境产生的经验审视、探究、重组知觉经验,从而产生顿悟。

设置情境问题,情境是载体,问题是中心。问题要有整体性、障碍性、目的性、针对性、现实性,有宽度、深度、向度、精度、难度,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如果情境本身已经带有老师具有倾向性的提示,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是不可取的。

二、原型启发,为“悟”而导

顿悟是在思考过程中逐步获取更多的启发信息,直到在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中突然获得关键性的启发信息,最终的顿悟就发生了。

关于解释顿悟发生,有表征转变理论、进程监控理论和原型事件激活理论。原型事件激活理论认为,对解决当前顿悟问题最具有决定性和指导性的是关键性启发信息。关键性启发信息是原型事件中所包含的对于解决当前问题最具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信息(突然意识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是将关键性启发信息与当前问题形成联系,使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原型启发包括原型事件激活和其中启发信息的控制加工。

根据原型事件激活理论,政治课要引导学生顿悟就要实施原型启发。首先要明确情境问题的“原型事件”和“关键启发信息”。“原型事件”,是指能对目前的顿悟问题解决起到启发作用的认知事件。它可能是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原型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表征,也可能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还可能是学生在解决当前顿悟问题过程中发现的有启发作用的线索。由于原型中所包含的信息很多,并不一定对当前顿悟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启发作用,因此,原型事件中所包含的对于解决当前顿悟问题最具决定性和指导性的启发信息才是解决顿悟问题的关键,我们把它称为“关键启发信息”。如探讨“货币的产生和本质”,其原型就可以是人民币、港币、美元,可以是金币银元,可以是商品及其交换,可以是“交换媒介”、“等价物”,也可以是“食品的来源和本质”。其次是善于“激活”和“启发”。“激活”是指在解决当前问题时想到了原型。而“启发”,则是指将原型事件的关键性启发信息用以指引当前问题空间的启发式搜索,从而促使当前顿悟问题的顺利解决。探讨货币产生和本质中,“交换媒介”、“等价物”是关键启发信息。实施原型启发,就是政治教学教师指导的核心任务。实施原型启发,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问题的答案由他人直接呈现在眼前并被学生所理解,这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顿悟过程,而是一种领悟。

三、系统整理,以“升”为向

顿悟具有或然性,不可能每一节课每一个问题都实现顿悟;有了顿悟,也不一定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全部。在学生达到顿悟后,也必须引导学生在知识上由点到面,结构化、系统化,使其符合知识逻辑。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很混乱、无序、低效。高中政治课程模块的建构,要做到“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顿悟是一种复杂的直觉和灵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火种。顿悟依赖于知识累积、深思熟虑、苦思冥想时受到的原型启发,它带来的是一种思路和假设。由顿悟到科学思维必须有一个思维过程的整理和提升,整个思维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引、调控和验证。由直觉思维而产生的顿悟,尽管能对事物之间的复杂、隐蔽关系(内隐关系)做出快速的综合判断,但不能保证这种判断必定正确,而且基于直觉思维或形象思维所做出的这种整体综合判断,在需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的场合也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顿悟的结果,通常还要通过逻辑思维来加以论证或检验。爱因斯坦所说的创造性思维的第二阶段,就是强调逻辑思维在这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生实现了顿悟之后,必须按照逻辑思维规律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整理提升。

在追求知识和思维的系统整理中,元认知策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元认知就是学生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切实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高峰,刘恩山.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教育科学,2009(5).

[2] 邓铸,余嘉元.问题解决中对问题的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心理学动态,2001(3).

[3] 张庆林,邱江.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科学,2005(1).

[4] 吴真真.顿悟过程的原型启发机制.西南大学,2010.

法治学习感悟第9篇

    “探究感悟”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三:在探究中构建知识结构;在新情境中体验或再现知识结构所反映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体验或再现与探究中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其关系构成了如下“探究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图:

    1.知识结构的构建环节 本环节包括导入新课、出示和解释课堂学习目标、引导构建知识结构等小环节,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探究,构建知识结构是本环节的中心内容。本环节的中心任务是揭示历史知识问的联系,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方式是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作为调控、引导自学的自学目标,最好以试题的形式推出;抓手是能够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呈现方式是板书或多媒体屏幕显示等。如:

    ①唐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开国皇帝是_______、都城是________________。

    ②“贞观”是_________(皇帝)的年号,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史称“贞观之治”,政治上是_____________,经济上是______________。

    ③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_,她的国号是____________,如何评价她的统治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引导探究的试题可变为:

    ①唐太宗的哪些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

    ②如何评价唐太宗的功绩;

    最后探究问题可设计为:

    本课有几个子国,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或本课内容间的联系如何,怎样揭示本课内容间的知识结构?

    可见,学生通过探究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实际经验相匹配的渐进发展过程,其通过探究构建知识结构所用的时间与实施“探究感悟”式教学的时间成反比,这样随着“探究感悟”式教学的深入实施,学生通过探究构建知识结构的时间基本固定在10~15分钟之内,而学生其他学习活动所用的时间将逐渐增多至20分钟左右。

    2.感受历史发展变化环节 本环节主要包括创设

    新情境、学生根据情境的提示和要求体验或再现历史发展变化等具体环节,其中学生在新情境中体验或再现历史发展变化是主要环节。新情境的创设依据是学生活动方式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新情境的内容主要有:

    ①角色定位和扮演目标,如:假如你生活在1925~1945年的美国,你将看到美国历史发展的哪些变化?

    ②制作要求和目标,如: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文化时期的陕西西安地区,需要制作一些能够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你将如何探索并制出新器具?

    ③材料分析和运用要求,如:下列是有关当前知识经济的表述(具体材料略),仔细阅读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④历史场景设计要求和目标,如:如果让你创设一个反映五四运动的场景,你将创设哪些内容以反映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爱国学生的壮举?

    相应的学生体验的方式主要有:制作体验、角色体验、整理历史材料体验、历史考察体验;学生再现历史发展的方式主要有设计历史场景、初步编制历史剧本的主要内容等。学生体验或再现的内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发展过程、主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作为等主要历史事物。

    3.感悟历史发展真谛环节 本环节紧承上一环

    节,是学生体验或再现的总结和升华。一般通过设计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逐渐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问题链是对学生体验或再现过程的反思,应充分运用教材的图表资料等,如在学生体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运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参加会议的三位代表人物的肖像,设计的问题链为:

    ①从中国共产党党纲和党的中心任务看,这三人有何共同点?

    ②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