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5 15:53:52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1篇

在我院,传播学是针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所使用的是部级重点教材、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教材共有十五章,需要教师对这十五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第一章为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此六章均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按部就班地讲授。第五章为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微观层面的两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第六章为中观层面的两种类型——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第七章和第十三章为宏观层面上的大众传播和国际传播。这些传播类型可按照定义、特点、功能、发生机制来讲授。需要整合的是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分论部分,可以按照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把这些章节分别划入五大板块中,即第八章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化入控制研究;第三章的符号与意义属于内容研究,可不再续述;第八章第一节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可划入到媒介研究;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属于受众研究;第十一、十二章属于效果研究。经过整合后,全书的逻辑框架变得清晰明了,学生易于理解。

二、案例教学法是重点

针对传播学课程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应用性不足的课程特点,案例教学法是最为实用的可操作性方法。教师应当重视案例研究,建立传播学教学的案例库,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与时新性。例如,“魔弹论”的经典案例: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结果使成千上万的听众误以为真实的事件正在发生,造成极度的恐慌,显示了媒介强大的效果,而现今的电视对于世界杯直播所造成的万人空巷的媒介事件亦可以成为“魔弹论”的一个时新的注解。又如:非典时期广州抢购板蓝根和白醋事件、重庆万州事件可用来讲授群体传播中的集合行为及第三人效果理论,韩国影星崔真实等人的自杀事件、满文军吸毒事件、窦唯烧车事件可用来分析流言的负面影响及存在的合理性,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流言的存在;孙志刚事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舆论对民主政治的推动;美国《时代》周刊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可以用来理解“拟态环境”,《猫和老鼠》、韩剧的跨文化传播可以对“培养”理论作一注解;《大话西游》特殊的流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基模”理论。另一方面,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教师可结合当下的传媒现象和新闻热点问题讲授理论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形象的新闻事例或传媒现象来学习理论,应该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形成专业思维习惯,促进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今,新闻传播学的案例教学理念已被大部分高校承认,并进入到实践阶段。在《新闻传播学案例教学现状调查》这篇论文中,作者论述了案例教学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必要性,考察了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这一起建于2007年的最为完备、专业,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平台,并提出借鉴日、德等发达国家以案例为主的新闻传播课程授课方式。人大新闻学院也开发了国内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其成果见之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6本案例教材。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辅助案例教学

问题教学法则是引导学生发问或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提出方式看,一种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而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针对性。另一种是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与探究热情,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两种方式各有裨益,可依据讲授内容交替使用。问题教学法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鉴于传播学知识理论的抽象性,教师不能就知识论知识地为学生讲授,可以将知识、概念、理论等巧妙地寓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楚设问的目的。要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服务于整体教学的某一点。其次,问题在精不在多。课堂时间有限,过多过杂的问题会挤压教师总结指导及学生理解接受的时间。因而,教师课堂设问的次数要适度,做到少而精。这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2篇

一、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传播学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首先,教学深度难以把握。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要学什么?”。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课程的难度,逐步的深入,必要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面学了很多类似“概念、特点、分类、意义、功能等”这样的内容,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根本无法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学而无用”。面对这样的困惑,后面的章节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再次,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上个问题中已经提到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除了学生缺少实践联想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失去很多思考问题的条件,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很难有所探索。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往往仅陷于少数学者的范围内,而大量的传播学专业学生毫无科研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善加利用学生的科研成果,相信传播学专业会发展的更好。

二、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

鉴于目前传播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结合几年来传播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传播学本科教学应该坚持“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播学具体实务的联想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帮助那些在理论与科研方面有更深层次要求和更高潜质的学生,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法,启迪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一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可担当专业教学,可适应大众传媒要求,又可进行科研探索的复合型传播人才,适应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要求。

为配合上面提出的“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一个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在“渐进循环”模型中,传播学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2、相应案例的引入阶段。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01

这四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由课堂的理论教学开始,结合教师经验的案例分析承接,以学生亲身的专业实践配合,最后启迪学生思考并研究学术问题为步骤的逐渐教育过程。而这四部分之间的循环则体现在,经过学生亲身调研、设计实验,论证之后对传统、经典理论的验证、深入、乃至发展之上。这样的“渐进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学生逐步引入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解与研究过程中,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认为过难”的问题。而由学术研究到理论发展的“循环”又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大学生的新鲜血液,能有效的解决前面提到“传播学学科发展缓慢”的问题。下面分别解释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含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分步骤的逐一说明每个阶段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

理论教学是传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传播学教学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就是对传播学理论体系下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做深入的解析。这里所说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关于传播学的理论的讲解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适用范围、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做细致的归纳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传播学研究者,都编著了很多关于传播学概论性的著作,比如:麦奎尔的《McQuail’sMassCommunicationTheory》(2000);③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④虽然这些著作的编写思路不尽相同,但是不难看出传播学教学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传播的不同分类、人类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内容尤其丰富,包括了对传播者的控制研究、对传播内容的符号学思考、对受众角色的分析、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和对传播效果的深入论述。

在上述的每个研究领域中,都含盖了大量了概念、经典理论和模型,仅仅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例,在著名传播学研究学者麦奎威尔的传播学导论中,收录的关键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内“目前用这个理论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教师要讲解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议程设置”功能。首先,应该简述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一理论用来衡量一种媒介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公众脑海中的新闻事件、议题、或者人物的相关重要性,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次序或者显著性的影响)。⑤然后要逐一解释其中的关键点:议题和显著性。更重要的是,要重点交代这个理论的研究历史,交论中涉及到的媒介议程(mediaagenda)-公众议程(publicagenda)-政策议程(policyagenda)的关系。⑥

2.相应案例引入阶段

在第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经典理论的体系与研究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根据上面的解析,选取大量典型的传播案例进行形象的分析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典型的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以此引导学生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些规律。

仍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要引入大量的新闻议程设置案例,同时分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当日〈新闻联播〉新闻议程的设置分析当天的重要事件;通过连续几日〈新闻联播〉新闻的议程设置分析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的〈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设置来分析近一段时间媒体新闻议程的变化等等。

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虽说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仍然需要做相应的指导。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之前拟订详尽的指导书,内容包括:说明实践的意义,列出实践的步骤,建议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做认真的总结,必要时要求学生上交亲身实践的作品进行讲评。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一个短期的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议程设置的功能。

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在开篇我们已经谈到过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其中谈到目前传播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传播学业的问题进行学术的探索,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事业,同时学生也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目前的传播学学术前沿问题,指导设计研究方法,提供适当的文献支持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不具备系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数据化。

以“议程设置”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研究一些对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或者决定的媒体宣传作用,比如“论两会报道中央视的重要角色”;对于研究公众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目前网络媒体中“BBS,Blog”等个人媒介的作用,分析“个人媒介议程对大众媒介议程的影响”。

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传播学教育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大众传播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46-02

大众传播学最初诞生在美国,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1982年访华后引入中国,最初是国内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系的专业基础课。但随着传播学学科的发展和深入,很多相关专业也开始开设这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虽然大多数专业是同一门课程,且普遍采用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但是由于传播学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学生学科背景的不尽相同,就加大了传播学课程讲授的难度。

一、建构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性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这一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取,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建构情境(相关社会文化背景)和其他人的帮助(老师和同学)获取学习资料,采用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由“情境”“环境”“意义建构”“会话”四大因素组成。“情境”是指学习的氛围必须有利于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是指小组成员之间在某一主题中沟通、合作;“会话”是商讨如何完成课程任务;“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和帮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1]。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主要起组织和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学习所需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彼此间合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既要把最新最权威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又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特性:建构性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大众传播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非常明显。

1.知识点多,理论抽象且纷繁复杂

传播学一直以来都是难教、难学。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缺乏动力。这种现象是由传播学自身的课程内容所决定的。自起源学说开始,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一系列传统研究型学科的概念引入即注定了传播学学科的纯理论性:众说纷纭的传播模式,多重视角的传播类型,艰涩深奥的媒介工具理论,各具特色、层出不穷的传播效果理论,这导致《大众传播学》课程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2.课程理论大多为指导性,与实际生活脱节

传播学的大部分理论都很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不同维度的传播模式高度抽象、高度凝练可以快速地厘清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有着“预言家”之称的麦克卢汉,他的“媒介即信息”“地球村”等一家之言在解释现实问题上惊世骇俗、令人茅塞顿开,但是理论仅仅止步于此,与媒介实践操作相距甚远,实际应用不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普遍认为学而无用。

3.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播学虽然偏重理论,但是归根结底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传播是无处不在的,传播学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实践。如何将这种无处不在的信息传递形式用实践的方式再现,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是无法做到。

长期以来,受传播学学科课程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众传播学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主,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对学生缺乏创新性、能动性的教育内容。在这种课堂模式下,课堂即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分析案例,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记、背”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传受角色固化、模式单一,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的“TalkShow”,学生无法与老师有效互动,缺乏反馈,这显然与传播学家长期探索的有效循环传播模式背道而驰。同时一成不变的传播技巧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效果又恰恰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最终环节和目的。

一方面纯粹的理论讲解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动画专业的学科特点促使学生更注重视觉听觉等具象感官,偏重实践。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笔者决定改革教学模式,以建构性教学为线索,串联起传播学课程的整体脉络。

三、建构性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大众传播学教学过程中,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相关的传播学理论,独立思考当下的各种文化传播现象,同时综合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播学教学过程中,建构性教学模式有利于树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动学习和分工合作,发挥其能动性,解决现实问题。

大众传播学课程起源于新闻学,与时事动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动画专业学生对这些毫无兴趣,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构性教学不仅需要借鉴探究性教学模式,更需要在案例选择、情境设置、主题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量身定制。

1.设立“主题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学科的补充,大传播学在动画专业是公共课,学科地位的边缘化导致了其教学方法和要求与专业课不同,它不需要复杂的理论讲解,教学内容也无需过难过深,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确立学生的本体地位。所以这门课的目的是打开视野、启迪心智,而重中之重是教会学生“学习能力”。打破知识界限,不再单独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整合的“主题式”课程。具体实施方法更接近现在的幼儿园,学生们分成小组,按课题完成任务,老师负责引导。例如,每次课结束时会针对第二次课的教学要求来给学生布置“主题”,让他们课后去搜素案例进行分析。在讲到人内和人际传播时会让一组学生例举关于人际传播的实例,在上课时进行讨论,学生课下的准备就是人内传播,团体内分工合作即是人际传播的最佳形式;在讲到大众传播时,让学生结合当下的大众传播形态,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学生大多数会以当下热门的网络和微信来举例,教师则是实时点评,新型的大众传播形态与传统的传播载体有何不同,不同环境下不同受众之间的传播形式和手段的区别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新型的媒体等;在讲解到传播效果时,让一组学生中每个人进行举例分析,结合专业,例子最好是动画作品,有的学生以《喜洋洋灰太狼》等国内知名动画为例,教师在课堂则进行引导衍生如“影片分级制度”和中西方文化内涵等多领域深化。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透彻的、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容易实现。

2.自由课堂:实操性和体验性相结合

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脱离了“精英主义”的色彩,进入到“公民教育”,既然是“公民教育”,实操技能培养则是重中之重。目前的大学价值将不再是提供知识,而是切切实实的“能力上身”,尤其是理、整合不同的信息并作出判断,这种弹性的能力,才是通往职场的路径。传统的课堂如何演绎实操性和体验性,自由课堂是一种尝试。“自由课堂”是一种由教师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由学生自己准备教案,组织课堂,自己当老师来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2]。

除了主题性的案例搜索之外,在整个的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挑选几个主题(例如综合性的传媒现象、网络事件、电视节目和电影等),让学生分组来完成每次“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给学生创造轻松的氛围、创立自由的“情境”,同时帮助他们审核、把关搜集的资料、准备的课件、甚至还有一些必要的彩排,学生可以通过组内分工:搜集资料(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甚至是广告、纪录片等多种形式)、撰写讲义、准备课件来完成一次“讲课”,讲课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游戏式、甚至是实验式。教师则是作为听众在台下进行点评和分析。例如针对美国持续了半年的总体大选,从9月开课之初,我就要求他们实时关注,到了11月总统大选结束时,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已经很全面了,于是给他们分成四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看待美国大选”,最终他们用准确的数据、全面的视角完成了四次讲课,这其中我一直在引导他们筛选资料、寻找视角、剔除论据、完善观点,通过这次“教学”,同学们对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有了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对媒介的传播形态等有了透彻的理解。

四、结 语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自觉的将自身的知识体系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现在的学生普遍都存在生活经历少、社会实践少、理论意识淡薄、与实践脱节等现象,而建构性教学法好像一座桥梁,它介于传统教学和媒体实践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意识,提升实践的能力,正如杜威曾言:“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3]”

这种尝试虽然不能应用于所有的理论性学科,但是对于传播学这样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来说,也许会大大地缩短“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和落差,我们的学生,也许不会再感叹:学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

参考文献:

[1] 李新宇.大众传播学建构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0(5).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4篇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信息传播环境日益开放,其已构成了人类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底色。“大众传播学”课程主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产业结构,通过丰富而有趣的案例展现大众媒介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分析大众媒介各领域的经济特征并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尤其对数字信息传播时代的大众传播图景变迁、格局变化、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把握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和规律,准确捕捉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大众媒介组织的经济特征和各种工作职位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为其将来的进一步学习与就业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信息支助。

2课程实践重难点及处理方法

2.1课程特点及教学目的的满足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国外原版引进,由全英文编写,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大量使用英语的课堂环境则要求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能力有较高标准,课后作业的完成则通常基于学生对英语写作技能的掌握。而与这些课程教学要求相矛盾的实际情况则在于教学对象英语基础较弱,程度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不协调好,学生上课将无法听懂、活动无法进行、作业无法完成,甚至造成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本课程教学重点及所面临的实际难点,要做到让学生想学,在教师启发下会学、学会,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2教学对象长期目标要求的满足

教学对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出国意愿,并有考过雅思出国进修的计划,而作为使用中英文双语授课的专业课,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同时也担负着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助其通过雅思考试,及提前适应国外大学学习方法的重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雅思技能训练及国际视野的开拓。虽然教学对象长期目标为通过雅思考试,进入国外大学学习,但专业课程中又不能过分强调雅思,或者完全成为英语语言课程,因此既要做到使针对雅思考试特点的活动贯穿课堂中,又不能使学生由于过分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掌握。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提雅思考试,但时时将雅思考试各项技能的训练融入其中。如讲授过程中进行大量的paraphrase(改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单词;注意控制中英文使用比例,提高其英语听力能力;布置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任务,课堂中让学生迅速在众多的课本内容中定位所讲重点或寻找所提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其英语阅读技能;课堂上采取英文问答、小组讨论、转述要点、英文演讲等方式来进行英语口语训练;课后则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使其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升。简言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大众传播领域相关专业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日常专业课程中就能为参加雅思考试做准备,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此外的英语课程和雅思培训,使学生减轻负担和压力。

2.3教学内容的取舍

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TheDynamicsofMassCommunica-tion是由美国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对大众传播领域内容覆盖较广,知识点、数据等更新较为及时,同时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较为实用,因此教学中应做到有效利用该教材内容。该教材涵盖面较广,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所有内容都涵盖。其次,全英文的撰写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产生障碍。再者,由于该教材由美国出版,书中大量使用来自美国的机构、事件、人物作为案例,具有较强的当地特色,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一些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困难。因此,在安排课堂活动时,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照单全收,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使用中国本地的案例,或增加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实例,令学生一方面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启示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5篇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

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

贴近学生,教学相长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49-02

传播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传入我国后,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新闻、文化、影视、广告等与传播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不少大学的新闻学、广电编导、广播电视学等本科专业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课程,而且基本都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背景下,当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面临诸多困难,亟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传播学发源于欧美,主要讲授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学科渊源非常复杂。尤其是教师给学生所列的课外参考书目中那些由国外学者撰写的传播学著作,内容可能更加艰深晦涩。在一个学期32课时至多48学时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要识记并且区分和弄懂这些不同的概念、模式、理论,难度较大,往往会有畏难情绪[1]。再加上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授课形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困难重重,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大多都是西方20世纪早期和中后期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虽然当时这些研究成果很经典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但是很多当代新媒体传播和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传播新现象、新方法和新技巧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及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便此前的经典理论有些也很难适应和解释现在新型的传播形态,但是有的老师却基本照本宣科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内容,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严重脱节,很难真正引起学生认真学习和钻研传播学理论的兴趣。

3.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与应用型大学设置的学生动手机会较多的实践实训类课程不同,《传播学概论》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重点介绍传播学奠基人、传播类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相关理论。由于《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性质是纯粹的理论课,没有安排实训实践课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讲授纯粹理论的时间很多,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实践分析的训练机会基本没有,从而造成学生自己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缺乏,很难真正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传播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授课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呢?结合多年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以及近年来在本门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灵活运用教材

目前各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都对传播学经典理论和案例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梳理,教材内容非常扎实丰富。但是,今天的传播环境和传媒生态已和多年前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传播学重点研究的都是大众传播,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微博、微信、QQ、自媒体……这些新的传播方式都广受年轻人的喜爱。教师如果对这些新的传播形态和传播媒介不了解不熟悉不使用,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自媒体存在“把关人”吗?“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有无失效的可能[2]?这些问题教材上也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和理论给予说明,甚至很少提及或者根本没有涉及,但学生却是每天都在面对和接触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因此,教师必须不拘泥于教材的既有内容,既忠实于教材又敢于有所突破,既结合教材中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又参考最新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下国内外热点的传播事件,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内容通俗易懂

传播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在消化吸收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传播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娱乐时代的来临,学生往往注重感性的乐趣而非理性的思考,认识问题容易流于表面或过于肤浅,所以,教师要灵活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度分析。比如,讲述大众传播理论内容时,可以尽量结合学生非常感兴趣又比较通俗易懂的影视作品和影视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既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又把基础理论、媒介分析、内容剖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知识,充分地向学生进行了传授,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热点传播事件的相关案例时,需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在关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要适当兼顾杂志、电影等的传播实践,以丰富案例的来源,讲授不同媒体的特性;二是增加新媒体传播案例,借以反思大众传播模式在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热荨⑹艽者、传播效果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深刻变化[3]。

3.突出专业特色

传播学教学的理论性强,实践性更强,对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对某条新闻或新闻栏目,运用传播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新闻中采访问题的设置、新闻受众群体分析、新闻传播的效果等问题,都会大量应用到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编导专业可把作品创作和传播学教学结合起来,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让学生们自己分析某部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断,学生就会深刻理解和领会到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方法和技巧、传播符号理论等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再根据传播理论结合视频作品对学生的分析给予中肯到位的点评和讲解,那么学生对于学习传播学的兴趣就会大大地增加。

4.借助多媒体教学

教师在进行传播学课程教学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传播学涉及到的现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并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思考和学习中。比如,借助互联网或智能手机,设置适当的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多种媒介的运用方式,让学生切身认识到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的不同、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方法的多元互动、媒体融合情况下受众心理的改变、“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何在网络时代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失效等。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作品直观生动视听兼备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比如,播放一段拍客上传到网络的精彩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传播效果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等,以此增强学生对传播理知识的认知和使用能力[4]。

5.调整开课学期

一些高校将《传播学概论》课程开设在一年级,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因为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思考和学习能力基础都比较薄弱,面对《传播学概论》这些枯燥艰深的理论类课程,不少学生感觉学习难度非常大,学期末挂科的同学比例偏多。笔者在早前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及时给学院建议,将《传播学概论》课程由一年级调整到了三年级。这样,经过前两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学习能力都已经得到加强,将传播学理论与本专业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也已基本具备。课堂上教师对于传播学理论的讲授和适时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就大大加强,觉得传播学有趣而有用的同学数量明显增多,自觉将课堂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教学效果和从前相比,得到极大的改善。期末考核时,挂科的同学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为零。

6.改革考核方式

不少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使用的都是传统的闭卷考试。笔者认为,闭卷考试应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尤其应加大实践考核分数的力度,教师可以把实践作业的分数加入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同时,将平时成绩计算在期末的综合评分中,平时成绩可以由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态度、课后作业比如读书笔记等的完成情况以及上课时的出勤率等构成。经过如此改革,课程的考核就能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总之,在期末考核时,教师应避免仅凭一份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死板而机械的作法,选择某种或几种方式结合的形式,把综合成绩作为学生《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期末成绩,这样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学生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

三、结 语

传播学是一个开放的、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强调实践应用的学术领地,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教学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在社会和传播学动态的发展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能增强教学实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车南林.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J].科技传播,2016(2).

[2] 周少四.传播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今传媒,2015(9).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7篇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建构式学习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批准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教育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新闻教育的依附程度。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的关系,传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等众多问题的不明朗影响着传播学教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将简要叙述近几年传播学专业教学研究状况,概括本科传播学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本科传播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即传播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传播学教育大众传播化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播学教育的新闻化源于传播学与新闻学一直以来的界限不清晰,两者的胶着导致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并为新闻工作者所研究,而新闻学界对传播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大众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及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的理论支撑作用激发了新闻界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兴趣,这又促进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的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循环的过程推动了大众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大众传播学在高校和学界得以广泛快速的传播。

然而大众传播学的教育并不等同于传播学教育。在教学中,从专业名称的确定到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都面临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学的问题。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热议,而学界教育界对传播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仍尚待清晰。

学科认知影响着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重合的现象,对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传播学课程和新闻学进行差异化细分。在细化课程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科技、网络传播等丰富的课程。

对于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结构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海龙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传播学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进侧着大众传播理论;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大众传播教育只是传播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学生对传播学的认知狭隘化,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化指导思想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则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显著。急需引入新模式

在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中,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陈旧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在学界已形成了共识。

传播学教学基本是介绍欧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但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则无法还原给学生,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容易形成教师一人独讲的教学情状。由于传播学的理论知识面较宽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易演化成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从学科历史、学科人物、概念、概念区分到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等等,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则让学生疲于记忆。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无法了解传播理论的由来,也无暇透过社会的传播现象去理解理论。

学者们深谙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呼吁改进课堂教学和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改进课堂教学

传播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解释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些传播学理论较为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理解和运用,在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李薇认为,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传播学理论可以变换教授方式。通过举例法、阐释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搞懂理论内涵;注意深与浅结合;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在教学的操作方法上。陆桂生和黄丹主张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理论,形成传播学基础框架理论;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本土化出发批判思考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传播现象,学以致用。

张玲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将“经典理论解析”、“相应案例引入”、“传播实务实践”和“学术前沿启迪”作为以课堂教学为始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传播学本科教育而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传播理论的学习而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

2,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者们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开放动态的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模式、工作坊式教学。

(1)开放动态教学模式

开放动态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静态的教师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而言,学者徐协认为。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开放。传播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提问与解惑相结合,这是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也要开放: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要拓展第二课堂。

河南大学郭奇也论述并在教学中实践了相类似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2)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定;3)鼓励学生搜集传播案例,建立案例库,并在课堂上剖析;4)创设课堂对话情景;5)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2)建构性学习模式

建构性学习模式强调为了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意义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的建构而学到。

复旦大学谢静归纳出了建构式学习的两大程序:一是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教师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是重视个案研究,老师会提供很多个案。供学生课上讨论或课后分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

建构性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演变为自由课堂,这是一种由教师确定主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资料、制作教案、组织课堂充当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自由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 为引导和串联者。在自由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景,即自由的气氛;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充分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已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传播学教学所采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设计和评估体系,这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工作坊式教学

工作坊式教学是由高红玲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了教改试点。这打破了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和“行”的对接,加速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工作坊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科研项目带动;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即科研项目的策划、论证以及执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3)有明确的教学主题;4)参与项目的学生应该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有参加科研的理论准备;5)由多位不同方向的教师参与组成科研教学指导中心。教师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给学生带来立体的知识体系。

(4)科技汇流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祥认为,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科技汇流下亦面临了教学方法转向的冲击。如何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设计出具学习成效的数字媒体教材,并将数字教材融入新闻传播教学课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难题。

在WEB2,O的时代,如何应用数字多媒体教材于课堂教学以提升学习成效,也是特别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的角色要由教导者转化为指导者,教学方式由教导转换为互动与分享。即由老师决定每周的课程主题,提供研习素材供同学参考,再由负责该主题报告的小组针对主题搜集相关数据,制作成数字多媒体教材简报,并引导同学进行课堂讨论。

一方面,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典型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角色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多媒体教材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当然,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评鉴、反省和调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从传播学视角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几类教学模式为中国传播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我们认为有一个特殊的视角:知识的传授从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无论课堂传授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传播学教学来说,教学工作又增加了一层含义,即教学活动本身便是一种传播现象,教学工作者理应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并依此选取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变化了的传播要素影响着传播效果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一种传播行为会产生相应的传播效果,当评价传播教学这种特殊的传播行为时,必须以传播效果为标准检视之。

当前高校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显著带有5w特点的单向传播模式,大部分教学时间内教师是在传授知识,而学生或被动接收或选择不接收,传者与受者缺乏普遍的沟通。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扩招后,传者和受者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和十年前相比,传者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更多的受者,小班教学已成为奢望,这直接导致课堂向公众性质的转变。如果说十年前教师还可以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那么在如今的课堂中教师已无法做到这一点。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了,且一部分学生面对着专业调剂后对专业的排斥问题,而社会环境变化和信息多元化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课堂的排斥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传者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受者群。

由于在课堂中更多的学生因得不到互动机会而可能降低对课堂的归属感以及现实存在的学生专业兴趣的问题,“噪音”便在课堂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无疑这影响到了传播效果。在不改变传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者会比十年前面对更多的难题。如果传者无法通过自身的权威度、传播技巧、传播手段等化解这些难题。那么整个传播过程便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从上述传播理论中不难看出,由于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便在很大程度上由传者决定,然而传者却不得不去面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题,这与扩招前大不一样。于是从理论上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便显著降低,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会有差异性。

2 改良的课堂教学要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结合

解决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一方面在于改变目前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于规避“噪音”及条件环境变化给教学带来的难题。针对传播学教学改革,学者提出了两个方向:1)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如通过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2)借鉴国外建构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与同伴的写作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学习。

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改善目前教师、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意识,缓解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习惯。可喜的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建立了新闻与传播教学案例库,并在新闻编辑课堂上积累了成功的案例教学经验。作为此项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蔡雯认为探索情景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讲求应用性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来说可以产生一流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正是情景式教学下的一种有效方法。0如果仅仅将案例教学引入传统的课堂中而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对教师的依赖,那么这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改良,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人民大学新闻编辑课的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则带有明显的建构式学习色彩:学生为学习主体、团队合作、教师指引、情景构建。

而建构性学习模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将会遇到几个现实问题:1)建构式教学模式在美国主要为研究生教学所采用,而本科新生不具备研究生全面的基础知识,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做支撑;2)建构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较大,不仅事先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开展,在课前学生的准备中发挥指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作科学的评价,因此对教师的时间、精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加之目前大班教学的现状,显然无法整体推广建构式教学。

单一的建构式教学模式或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均不能完全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建议:以学期划分,将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即通过改进传播手段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传播现象来理解和学习理论,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和学习热情。第二阶段,引入建构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较之于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建构性实践教学。这里的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假期实践活动等有着根本的区别。建构性实践教学是正式的教学,同样依托于课堂开展教学工作,与课堂教学具有相同的地位,两者需要在学时上进行科学的划分。课堂教学在前,建构实践教学在后,学生在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中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协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由于本科生在不同的学年和学期所学的课程性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二年级时公共课、英语课与专业课并存,而专业课的教学更适合于采用课堂教学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每个学期的专业课均在一门以上,如传播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传播学概论与人际传播学两门专业课,那么第二阶段的建构式实践教学对以上两门专业课进行整合,包括对教师、学生和课时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如果在传播学概论和人际传播学两门课程中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由于班级学生过多而导致单个教师难以应付,因此整合两门课程成立导师组,共同协调开展建构式教学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教学模式做了调整就意味着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模式也要随之变化,如果保持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建构式实践教学则可能落于形式化。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理解:一切归根到底还是期末考试说了算。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8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评论教学;案例库

在以往的新闻评论教学研究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改变有所涉及而大多的讨论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框架。在当今的新闻评论课堂上,随着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变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哪方面素质,学生应该着重锻炼哪方面能力,如何突破传统媒介发展困局学习新闻评论等问题分析不够深入透彻,解决方案不够切实可行。本文着重加强应用型分析,跳出教师个人感受范畴,探究宏观教学规划以及可以普遍应用的教学改变。除了文献法以外,本文还采用了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发放240份问卷,面向本地新闻传播学本科在读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29份。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在不完全否认传统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建设和传播技术,强调各种媒介的功能一体化。新闻评论兼具权威性与大众性,既要建立一定的理性分析高度,又要贴近受众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讨论当下新闻教育及新闻评论现状更具现实意义。要探究如今新闻评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就要明白新闻评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顺着时间轴线去分析和看待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传统烙印

新闻媒介是新闻评论的物质依托。报纸曾是新闻评论的重要阵地,从新闻事业开始阶段的官方邸报到商业报刊时代,作为一种阅读习惯存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构建着价值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之前,新闻评论是报纸新闻体裁,它是现代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报纸适应社需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形成相对固定的体裁形式。对于“哪个媒介载体的新闻评论更可信”这个问题,问卷显示,排名第一的为报纸(占60.26%),第二为专业新闻网站及APP。作为传统媒介的典型代表,报纸仍然能让受众感觉到被传播的信息是否是主流的,是否是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并在议程设置上具有一定力量。

传统新闻评论模式和学生的距离感大,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大众,接触的电视、网络评论更加丰富。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由于环境制约及个人媒介使用习惯,问卷中显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资源的比例已经高达90%以上。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各种媒介载体的评论也以各自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丰富完善着评论的个性特征,然而新闻评论教学中对新闻评论的解读,包括案例的使用等,仍是带着明显的传统媒体烙印。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新特征

(一)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一个新词“infotainment”这是信息(inform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的结合,意为“信息娱乐化”或“在娱乐中接受信息”。新闻评论传播环境的显著变化, 使过去长期居于强势地位的传统评论(即编辑部评论)为主体的评论受到了巨大挑战与冲击。在各类新媒体的发展中,不断涌现了大量风格各异、体裁模糊的新型评论,获得了全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原本主流的偏时政的传统型,逐渐吸取涵盖了经济、文化、娱乐等领域。评论模式向多元化转变,注重问题探讨和服务型评论,轻松活泼、不拘一格的创新形式的评论也不断出现。

以《人民日报》为例,作为比较严肃的官方媒体,其微博新闻评论不失俏皮之感。《人民日报》账号在微博上整体风格比较活跃,拥有5074万粉丝(截至2017年3月7日),在各个官方微博账号中也是名列前茅,不仅拥有众多粉丝,还具有很好的用户互动性。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官微新闻评论尝试通过构建“协商式对话”来增加与受众的沟通。这一话语方式的转向,或者说传播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人民日报》新闻评论尊重多元表达,重视民间诉求渠道并致力于扩充公共言论空间的言论创新,取得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和传播效果。

除了遵循内容为重的规律,还需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了解其变化和新特征。这样,不论是新闻评论教学还是新闻评论写作,才能真正了解实践变化发展中的新闻评论。

(二)判断新闻事实更加不易

新闻评论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而当下新闻环境中,“真相”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曹林提出,对于新闻事实,评论写作者“要比读者知道的更多”,相比成熟的评论撰稿人拥有较多的“内幕消息”。而在当今信息源丰富繁杂的环境中,对新闻评论学习者来说,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准确判断新闻事实是更现实的挑战。

现在,每天每分钟都有数以千计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出来,信息的爆炸是一把双刃剑,在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当中,虚假新闻泛滥,并且极具隐蔽性地藏匿于新闻事实中间。很多社会新闻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曝光进而引发舆论,这是新闻评论最主要的跟进时间,但评论写作者,常常会在新闻事实的核实上陷入困局,或者出现由于新闻事实没有再次落实,而发出一些有失偏颇的评论文章或话语。

两家著名社交媒体,Facebook和 Twitter就加入了一个“反假新闻联盟” ――First Draft Coalition。它由超过 30 家的新闻和科技公司组成,主要是打击假新闻和提高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质量。

(三)时效性要求更高

随着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仅仅是对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类的意见性体裁的时效性也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真实性基础上做到较好的时效性,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现在,微信公众号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平台,专业的新闻评论公众号如“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对于一些社会热议新闻的评论发表大致在2天之内。比如说,3月28日下午开始在自媒体上开始传播的“护士怒斥医护”事件,“吐槽青年”的评论发表在3月30日,基本同步于专业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跟进速度,普遍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报道。

三、新背景、新特征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变措施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论是新闻评论载体还是新闻评论本身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如果脱离了现实的新闻评论接收阅读环境去讨论或者开展新闻评论教学,就是把新闻评论架空到理想状态去教学,是脱离了实际。结合当今媒介环境现状,新闻评论的教学应该有所改变。

(一)案例使用及案例库建设

不仅仅是从新闻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学习,更需要结合当代案例。

评论本身就十分忌讳从概念到概念,没有逻辑推演,没有贴合时事,言之无物的写作方式。马少华也推崇案例教学,他在2005年出版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系列教材《新闻评论》不到一年后,出版配套教材《新闻评论案例――思维训练与实战分析》,是新闻评论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但在这一点上普遍做得还不够。从问卷上可以看到,在新闻评论的学习过程中,有49.78%的学生更适应案例教学,44.54%的学生选择交互式教学,3.93%的人适应传统式教学,适应自学的人占1.75%。由此可见,学生们的选择还是更倾向于案例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教材由于其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案例陈旧,虽然评论本身经典,具有可分析性,但却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学指导意义不够。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包括新闻学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界普遍开始采用西方较为成熟的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近几年信息快速、爆炸式传播,成熟、经典又不失时效性的新闻评论案例库缺失,导致教学案例使用随意化,表面化现象比较严重,案例教学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新闻评论课程建设电子化、云储存,更具时效性的案例库需求不断增加。

(二)多学科、多课程交叉开展新闻评论教学

新闻评论是基于一定的通识基础的教学,也就是说除了基本新闻理论知识和技巧上的写作手法之外,学生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知识积累。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开设新闻评论课程,要关切新闻评论写作所需的一系列C合能力。通过多学科、多课程的交叉融合、相互提高来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教学。

多学科交叉:大数据分析、新媒体技术、数字出版等课程。大数据分析课程培养更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在信息时代这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出版课程,可以丰富新闻评论的展现方式,新闻评论在不断发展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具体展现方式的多样化,媒介的多样化、同一媒介的表现方式多样化,这是新闻内容与新闻表现技术结合的很好契机。近年来,以H5或数字出版软件展示的新闻评论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多课程交叉:媒介素养、媒介伦理、传播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融合教学,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新闻评论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对整体新闻评论传播可以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看问题更加深刻,在了解受众了解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做一名全面的、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评论人才。

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教学应该从大传播的角度入手,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提炼和斟酌。通过全方位交叉融合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评论写作的深度,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培养理性富有逻辑的思辨能力,更是对当今学子有重要意义。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写作评论的习惯

“克服写评论的心理障碍的方法就是写评论本身”,在学生之前的印象中,新闻评论是新闻写作中较为严肃、严谨的文体,作为新闻文体中为数不多可以表达自身观点的文体之一,新闻评论却让大多数新闻学子敬而远之。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变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此“评论”非彼“评论”。新闻专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在课堂的系统学习和课后的练习、完善后,对社会事件等发表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立意新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

我们一般的评论教学,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除了要了解熟悉课本中的评论写作“技术”之外,还需要有三种非技术准备:一多读书,二多写作,三多看新闻。曹林还曾提到,可以多在微博上进行讨论,演练自己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表意见、逻辑思考、逐渐成文的能力。

(四)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新闻评论教学的重视

马少华曾表示,他始终把新闻评论教学看作是帮助他人提高表达观点的能力。一方面,新闻评论课程本身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在近几年有部分院校取消或削减课程设置,或将新闻评论课程与新闻写作课程合二为一。新闻评论教学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新闻评论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自身观点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对新闻事件没有态度,或者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持什么观点。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及大量的案例了解,加深思考问题的深度、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完善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新环境更适于观点的与交流。新闻评论在媒介融合环境中,已经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介文化,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实现受众与传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传播活动真正建立在人们彼此交流的基础之上。

新闻评论需要培养写作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通识素养及基本的逻辑性等方面,不仅要通过新闻评论课堂培养,更是融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任何新闻评论课堂都无法快速将学生培养成评论写作大师,但在学校及教师能够有作为的范围内,应结合新形式、运用新思想展开教学。培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学生特长、兴趣领域,发展为具有kol(key opinion leader)潜力的新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曾建雄.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的拓展与内容形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2(12).

[4]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9).

[5]杨新敏.新闻评论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6]丁法章.新闻评论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第9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现实社会非理性舆论构筑了新的传媒环境,谣言和非理性的舆论逐渐形成了媒介审判。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网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对某些网络事件所起的作用和网民的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媒介审判 网络媒体 媒介素养

1933 年,在英国学者富兰克林·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媒介素养这个议题中,传播者并不是例外者,或者说传播者并不是因为其工作是从事传播而不需要新时代的媒介素养,相反,传播者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媒介素养的高低,往往成为这个时代判别其称职与否的尺度之一。①不同时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出自于不同的背景,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对于“媒介素养”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定义。我国学者张志安、沈国麟将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②

在西方世界中,关注媒介素养的大众媒体,主要注意力放在大众传媒的副作用上,使得精英文化被低俗文化消化,少数利益集团干扰群众视听,误导了社会和公众。西方的大众传媒是基于自由主义媒体理论和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为了抑制传播媒介的副作用,不仅要靠传播的另一端的识别、预防、抵御能力,更要靠受众的媒介素养。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加强对传者的管理和控制来解决大众传播媒介的副作用,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网络和其他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发展,这种控制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因此媒介素养也就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以网络媒介为例,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网民对个人隐私空间的侵蚀、网络色情的泛滥、网络非理性舆论、策划新闻等等。由于网络传播有着迅速、及时、传播面广等独特优势,加上网络媒体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追求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性,追求点击率,一般的网络媒体又没有自己的采编队伍,因此无法对新闻信息进行认真核实,甚至不顾新闻的真实与否,言论恰当与否,只要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就照单全发。网络媒介缺乏“把关人”,当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由于网络媒介覆盖面之广、操作方式之便捷、传播之迅速,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这对网民的媒介素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有了必要性。

媒介审判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在信息时代,网络媒介审判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网络媒介情绪失控,语言呈现煽情化,对当事人或者有关部门进行辱骂、侮辱,内容低俗暴力化、恶俗化。第二,网友们的人肉搜索,对当事人的个人空间的侵蚀。第三,网络媒介审判一般都是分步骤实现的,从关注到宣传炒作再到高涨形成舆论压力,使得一些重大案件在网络中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事件”。从杭州飙车案到邓玉娇案,从“我爸是李刚”案到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这一件件的刑事案件在网民的介入下,在网民的激情推动下,迅速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以药家鑫案为例,在药家鑫案审理过程中,网络媒介和网民一直对其进行高调的宣传和报道,大家甚至在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取证的情况下,给药家鑫冠以“富二代”“官二代”等头衔,利用人们的仇富心理、仇官心理,来引起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整个事件经历了“激情杀人论”、“钢琴杀人说”、高晓松微博声称“音乐界不接受西安音乐学院学生”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每一部分都牵动着网民的神经,吸引着广大受众的关注,网民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无疑对这一案件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在无意之中催化了公众的愤怒之情,而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也更加深刻的影响着受众、互联网用户,影响了正常的司法审判。

又如李某某案,2013 年3 月7 日,李某某因涉嫌强奸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确定为未成年人,称可减刑处理。又称李某某或改判3 到10 年,原因是第一个与被害人发生关系。而网友却对李某某产生了一系列的质疑,例如怀疑李某某的年龄造假,怀疑法院审判不公,怀疑此案会不了了之等,其母聘律师斥责部分媒体和网民对本案的不实报道和传播,呼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声明中还强调“相关人员不应对李某进行舆论审判!”引发网友的激烈反应。很多网友参与围观,大多数网友对这个“星二代”表现出的态度更多的是不解与讥讽。

从以上种种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民媒介素养低下所带来的弊端,不论是药家鑫案还是李某某案,网民们通过网络媒介参与围观与讨论,根据网络沉默螺旋的特点,以及传播学研究中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网民们在网络媒介中通过大量的舆论渲染,发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言论,缺乏理性与客观性,使得非理性化的情绪得以夸大,在网络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给司法审判带来了舆论压力,导致司法审判的过程中不得不去顾虑这些压力,顾忌人们的情绪。这已经对司法机关权利的行驶带来了干扰。因此对网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有了极大的必要性。对网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网民社会化的需求,也是网民现代化的需求,更是信息化的需求。

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网络热点问题,迎合网民的心理需求,急网民之所急,教网民之所求。通过舆论的正面引导,更好的教育网民正确利用网络,将网民们从舆论的副作用中拉出来。在教育的形式上可以更多的尝试使用流行的新媒体形式,开展显性或者隐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如通过微博、微电影、手机媒体等,结合当下热点问题,吸引网民的注意;及时监督各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引导网民的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网民们用正确的态度去理性分析、客观公正的对待各类公共事件。引导网民正确的辨识和分析信息,力求还原信息的真实面目,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避免对司法工作的干扰,真正发挥网民的舆论监督作用,正确的行使网民的话语权。

网民自身也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保持冷静与客观,理性的分析与选择,并且能够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判断与评估。还要正确的使用大众媒介,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理顺它们的立场与媒体的位置。正确认识各种媒体的使用范围,珍惜话语权,以构建起一座社会与司法机构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促进网络舆论与司法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①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9-226

②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 新闻记者》,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