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动漫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7 16:19:30

动漫类论文

动漫类论文第1篇

香港的漫画主要有三种,即武侠类漫画、老派漫画和小品式的漫画。武侠类漫画可谓是体现香港动漫文化最为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类漫画的出现与香港社会风气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欧美性解放的潮流对香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香港的本土文化夹杂其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气。可以说,这类漫画只有在香港的土地上才能茁壮成长。无论是黄玉郎的《天子传奇》,还是马荣成的《风云》,抑或永仁、蔡景东的《陆小凤》都跳不出这个圈子。这样一种类似写实、画面镜头感极强的画风同样影响到了历史题材漫画的创作,以至如今大家一提到香港漫画,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一种近写实、动作感极强的画风。在这样一个市场之中,香港漫画的发展也是走了一个集中化路子。基本上香港武侠漫画从产生一直到现在就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变化。无论是原创性质的,如黄玉郎的《神兵玄奇》,还是改编于小说的《天龙八部》,都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武侠文化,将“武”与“侠”的概念融会贯通于漫画之中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香港的武侠类漫画本身就是武侠小说的一种多元化延伸,无论是艺术手段还是叙事方法都同出一脉。而这类漫画的消费群体也是基于武侠爱好者而产生的,与传统武侠读者一脉相承。实际上,无论是武侠类作品还是武侠漫画,其最大的意义都在于提供给读者一个发泄囤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的管道,以纯粹的力量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因而,除了构建故事所必需的元素以外,这类漫画最强调的就是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在读者心中造成酣畅淋漓的阅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武侠漫画中出现打斗场面的频率如此之高了。小品类漫画其实与台湾的连环漫画颇多相似,但是所表现的内容要轻松许多,它更注重趣味性。前两年流传甚广的《麦兜》系列可以说是这类作品最好的代表。香港动画大体来说是漫画的延续。作品大多改编自当红的漫画,这里便不再多谈。

广东动漫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十多年,在技术、原创资源、市场成熟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各地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具备产业起飞的基础。

1、原创资源丰富:广东动漫原创综合实力全国最强,尤其漫画创作势力鼎盛。目前已形成如光通、爱威公司等优秀动漫品牌,如《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威威猫等,都已经在全国获得认可。广州盛美数码(水果部落)的动漫制作获得过国内外动画原创大奖,东虹移动(老鼠爱大米)网络音乐红极一时。广州冬日漫画社在全国漫画创作公司中排名第二;《漫友》是全国人气最旺的专业动漫杂志,已成为国内原创漫画出版第一品牌,发行量居全国之首,签约漫画家30多个。南方少儿台的原创文教节目也很有受众基础。

2、动漫播出渠道广泛:全省有少儿频道4家,其中南方少儿频道在省内中小学中的有效传播优势明显,为优秀动漫作品深入到全省各地少年儿童的生活和爱好提供了便利。还有众多网络运营商及服务提供商,包括“漫人网”、“南方网”动漫频道、“YACA动漫网”等优秀动漫门户网站形成了强大的播出体系。发育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得广东在产业运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展示体验广场、出版机构、网络等配套产业的发育日渐成熟。

3、国际资源充裕:广东毗邻港台,有丰富的华语原创资源可供引进借鉴,也使广东能够便利共享香港的动漫设计人才,很多港台投资者和原创作者来粤投资。许多漫画作家已在广州定居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广东动漫业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一是内容和创意上缺乏自己的风格和国际化品牌形象,而风格对动漫作品的差异化经营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播出平台有局限,相比于北京、上海、湖南都拥有自己的动画上星频道,目前广东还没有,播映体系受众资源远远落后了。三是全省数百家动漫制作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在主营业务上赢利,即使制作发行了有较大影响节目的一些企业也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倒是提供网络游戏的网站大都赢利颇丰。

动漫类论文第2篇

日本漫画对于中国年轻一代读者的影响非常大,《圣斗士》《七龙珠》《机器猫》《火影忍者》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因为文化相近,国内读者更容易和日漫产生共鸣。在年轻人中,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能在日漫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国内不少的漫画作者都受到了日漫的影响,日漫风格逐渐成为国内漫画创作的主流。在网上。以日漫为主题的网站非常多,找到一个适合您的并不困难。

Kuku动漫(www.kukudm.com)

“Kuku动漫”是一个综合的动漫网站。页面的排版和除了漫画阅读外的其他板块做得都很一般,还拿了在线小游戏之类的内容填充板块。但是“Kuku动漫”拥有一个不错的在线阅读板块。共有三个阅读漫画的服务器,阅读速度非常快。网站共收藏了大约500部漫画。大部分漫画质量都很清晰。略有不足的是,“KuKu动漫”在漫画阅读的时候并不提供快捷键翻页,需要用鼠标点击翻页。有时打开的漫画页面的大小不同,翻页按钮的位置也就跟着变化,让鼠标点击翻页变得有些麻烦。

“Kuku动漫”的另一个问题是,广告稍微有些多,无论是在网站主页面、漫画选择页面还是漫画阅读页面,都填充了不少广告,而且是类似于“百度主题推广”这样对页面浏览干扰比较大的广告。当然,在适应以后,这些广告也并不是那么碍眼,毕竟网站也是要生存的嘛!

在线动漫(www.zxmh.net)

一般的在线漫画网站都是按照漫画标题的首字母分类。“在线动漫”除了首字母分类以外,还按照漫画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对于没有明确阅读目的的玩家来说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在线动漫”拥有的漫画数量非常多。估计大约在5000部左右,而且漫画打开速度很理想。此外,“在线动漫”还提供动画的在线播放服务,大部分动画资源来自于优酷,这样既节约了网站的服务器容量,又保证了播放速度。

“在线动漫”的缺点是网站上广告实在是太多了。打开一本漫画的封面以后,如果漫画的章数很少。那么玩家看到的是半个屏幕的图片新闻广告。在这个页面中,最醒目的“在线观看”只是一排文字,而不是链接。旁边的“下载该漫画”打开的则是迅雷搜索。也就是说,这一排都是欺骗性的链接。用户必须在欺骗性链接和图片广告中找到非常不起眼的目录链接才能阅读漫画。不过在漫画阅读页面中,广告就容易接受得多了,习惯了以后。对浏览漫画的影响还是不大的。

内容全面是在线漫画网站的重要优点,庞大的漫画数量弥补了广告泛滥的缺点,想要寻找生僻漫画的朋友可以访问这个网站。

美漫

美漫以硬朗的画风著称,其故事的节奏比较快,更倾向于对暴力的直接描写。随着不少以美漫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的上映,国内读者对美漫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不过,国内网络上的美漫资源还比较少,想要找到优秀的网站需要花费比较大的精力。如果您的英语水平不错,可以直接访问境外的英文漫画网站。资源更加丰富,也不用等待国内的翻译版本。GaIaxyHero(www.galaxyhero.net)

这个网站的排版并不起眼。然而却是国内最权威的美漫网站之一。在网站的首页上点击“GalaxyHero论坛”,再进入“漫画下载”板块,里面有详细的漫画下载教程。只要有一点点浏览帖子的耐心,您就可以找到丰富的资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充分学习置顶和精华帖之后,可以在论坛上虚心提问,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得到详细的回答。

其实,在互联网上,优秀的论坛往往比网站拥有更新,更专业的内容。当然,想要找到专业的论坛并不容易,而且论坛的质量和活跃用户的素质关系紧密,因而并不稳定。“GalaxyHeto”拥有国内难得的欧美专业论坛,值得花时间浏览一番。

TFclub(www.tfclub.com)

一个以《变形金刚》为主题的中文网站。《变形金刚》是80年代少年共有的幻想,随着前两年好莱坞真人电影的推出,《变形金刚》的地位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TFclub”除了提供《变形金刚》的漫画下载外。还有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变形金刚玩具的评测和展示,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变形金刚》的漫画爱好者,还是玩具收藏家,都有东西可玩。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周边商品的广告。

此外,在网站的友情链接中,还可以找到大量以《变形金刚》为主题的中文论坛和网站,通过这些链接您可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港漫

港漫的风格和美漫比较类似,但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在一部分读者看来,港漫过于夸张,甚至有些幼稚。然而港漫直率的表现方式让作品更易于理解,读者可以快速放松心情。而且比其他类型的漫画,港漫更容易被华裔读者接受。

漫画图库(www.tuku.CC)

“漫画图库”的排版方式非常有特色,大部分在线漫画网站的排版格局都比较类似,多是以漫画标题首字母分类,每页显示十几本漫画的封面供用户选择。“漫画图库”则在首页第一屏的位置放上了大片的最新漫画更新列表,看上去好像是广告网站一般。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漫画图库”的版面设计非常有特色。除了漫画标题首字母外,“漫画图库”还按照漫画作者的地区、热门作者、漫画类型等方式对漫画分类,非常方便用户浏览。“漫画图库”收藏的漫画不到5000本,收藏了较多的港漫是它的特色。不过,我个人通过网通线路打开漫画的速度有些慢,不知道是网站的原因还是我本地网络的原因。

你的我的在线漫画(www.finaleden.com)

动漫类论文第3篇

这个问题似乎简单得无须专门讨论。引起我对它发生兴趣的是《东方》杂志第8期萧功秦先生的文章《一个法国青年的文化浪漫主义》(简称《浪》)。此前接触过作者一些作品,尽管我不同意他的新权威主义主张,但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立论谨慎的学者,他的观点很具挑战性,尤其在他对政治激进主义的批评中有些地方很值得不同观点的人认真思考,至少,包含其间的警示意义是不应忽视的。东方杂志上这篇文章的主题同样是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然而很遗憾,这篇文章缺乏了立论的严谨,一系列论点失之轻率,而这些论点恰恰又牵涉到不少重要的理论是非和界限。

文章从一位在我国刚开始拨乱反正时来华留学的法国左翼青年奥莱弗谈起。奥莱弗憎恶市场经济和由市场竞争带来的社会不公,向往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喜欢作为这个制度人格化代表的文学形象李双双;崇拜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张春桥,在他心目中,四人分别是妇女解放运动、革命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的代表。就由于他的左翼立场以及对中国现实完全颠倒的认识(文中也表述为"文化误读"),作者把他定位为一个文化浪漫主义者,并根据罗素的一段话,把通过挣脱对人性的种种束缚而"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描述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接着由此引出浪漫主义的派生涵义:主体通过自己理想和愿望向某个对象物的投射,获得冲破现实束缚的人生超越感。据此,又把另一特征归结到浪漫主义上,即:把一种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比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

把上述两点归结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后,文章回到特定的奥莱弗对中国的"文化误读",根据这一特定的误读得出普遍性结论:那些对本国文化与现实持批判立场的人"只有"在认为想象中的美好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异质文化就充当了想象中的美好事物,对异质文化"想当然的赞美"就由此而生。这里,浪漫主义(到此为止,"浪漫主义"基本上是作为"文化浪漫主义"的同义词使用的)在作者笔下已经几乎囊括了所有具理想主义气质的人和所有发生文化误读的人。根据这种涵义已经大大扩展了的文化浪漫主义(关于概念涵义的扩展,留待后面分析),作者断言:如果文化浪漫主义再向前迈一步,就成为政治激进主义者。接下来,全文核心论点就在"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还有"乌托邦"这几个概念的不断交替使用中出来了:"政治激进主义者"(或文化浪漫主义者)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他们往往心地十分良善,容不下现实中与真善美不符的东西而力求改造,但"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作者就此得出根本性结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因为恶人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挑战,从而对社会的破坏是有限度的;浪漫主义的好人则要对"人类在适应环境挑战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俗、思想文化、制度安排等等,所有这些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且好人相信自己动机纯洁,极少自我反省,加之被人们信赖,致使错误难以发现和纠正。

暂且不谈该文的观点、论据的真伪。在论证方法上,概念内涵无限扩大、论点大幅度跳跃、基本结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等等,都令人惊讶。至于文章观点,则相当多地方需要辨析,其中,究竟什么人对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什么人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此类问题亟待澄清;尤其是全文结论事实上关涉到对那些在20世纪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灾星的善恶判断,让人难以释然,觉得有必要就此表明看法。

一."文化误读"原因析

全文以"浪漫主义"为中心概念的一系列论点和最终结论据以建立的事实是法国青年奥莱弗的"文化误读"。文化误读正如作者承认的,乃常见现象。至于误读是否如作者暗示或明示的是浪漫主义所致,是那些对本国现实持批评立场的人为自己批判的合理性寻求异质文化支撑的愿望的产物,就得另当别论了。伏尔泰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理想化评价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文化误读,但显然不能把他的误读与浪漫主义挂钩。伏尔泰在生活上精神上的确很浪漫,但并不"主义"。作为"主义"出现的浪漫,是与对理性的反叛相联系的,所以,非理性甚至反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至于浪漫(或者说是一种想脱离平庸状态,追求生命的高峰体验的精神倾向),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没有从思想、情感到行为方式都彻底地功利化、物质化,都或多或少会有这一面。所以不能根据某人身上有浪漫倾向就将其归到浪漫主义旗帜下。就拿伏尔泰来说,在许多事情上很浪漫的伏尔泰,如果论其精神派别,他恰恰属于浪漫主义所反叛的理性主义。而文化误读的发生,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伏尔泰,浪漫气质、主观愿望的投射、认识上的先人为主等等,都可能是导致误读的原因,但受所掌握信息的限制也许是更直接的原因。至于他对于自己就法国现实所持批判立场之合理性的确信,也并不源自某种别处的什么样板。无论他实地考察过的在政治文化和制度上比法国开明、进步的英国,还是由于误读而被他美化了的中国,都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物而并不能承载支撑其批判立场的任务。他的批判立场及其对这立场的确信一如西方历史上其他许多具批判精神的杰出思想家一样,基于独立思考、基于西方的精神和思想资源以及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对自由的信念、还有对自然法传统的真诚信仰。

至于奥莱弗,不错,这是一个怀抱崇高理想,执着追求公正和平等而对市场经济持有异议的左翼青年。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使他把中国当成了体现这一追求的典范。但作者就此把他界定为文化浪漫主义者,却失之轻率,特别是根据奥莱弗的错误认识作出 "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是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一相情愿的主观愿望的基础上的" 这一带普遍性的结论,就更加轻率。就奥莱弗有真诚执着的理想追求而言,与其说是浪漫主义者,毋宁说是理想主义者更合适。说到这里有必要顺便指出,作者因奥莱弗对市场经济的异议就断言他"是市场经济竞争社会中的失意者",这过于武断。评判事物超脱于一己得失可以说是所有理想主义者却不一定是所有浪漫主义者的一个精神特征。所以,理想主义不等于浪漫主义。即使搁置二者差异,无论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都并不必然导致奥莱弗对中国的颠倒认识。真正导致这一颠倒认识的是作者作结论时忽略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的宣传。在过去二三十年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对外界来说,直接得自中国的有关中国状况的信息完全通过中国官方宣传而来。而那个时期彻头彻尾意识形态化的宣传,充满了掩盖真相、歪曲事实、甚至根本颠倒事实的欺骗性。无论是令奥莱弗心仪的人民公社制度还是文革及其作为文革化身的江青等人,在对内对外宣传中都是被极度美化了的,而且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加以美化。奥莱弗在接受这些信息时还是一个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在缺乏其他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根据这样的宣传来形成他对中国的认识从而发生错误,再自然不过了。其实,我国至今都还有人受文革宣传的愚弄,把那个苦难深重的时期当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要一个远在法国、而且还是少年的奥莱弗具有看透那些宣传伎俩的洞察力,实在太难为他了。事实上,不是他"浪漫地美化李双双时代的公社制度"和文革时期为祸中华的江青之流,而是他受了蓄意美化公社制度的作品《李双双小传》和蓄意美化文革、美化江青之流的欺骗性宣传的误导,是这些宣传影响和塑造了他对中国的认识。这与浪漫主义没什么关系,至少,将其说成浪漫主义所致是缺乏根据的。至于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或者说他因受颠倒的宣传而在心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的种种幻象,是可以破除的。《浪》文提到安徒生一则童话:一个不满现实环境而向往中世纪的人在穿上了一双魔鞋真的回到中世纪后,发现了中世纪才真正不可容忍。作者以此类比奥莱弗,并借此把中西文明交流中对西方文明抱好感的人批评为"文化浪漫主义"。这里没有言明但隐在字里行间的话是:

那些"把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照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的人总归要大失所望。这是在把向后和向前两种性质不同的秩序对照混为一谈。对作者所引童话,我认为可以作两层理解。就奥莱弗而言,倘若真有双魔鞋把他送到向往的地方,事实终归使他从梦中醒来。作者不也指出他在中国越来越感到不适吗?可惜却没有就此说些什么。然而,这种不适恰恰表明的是对过去认识的痛苦调整,这比他先前信什么不信什么更重要。就作者借这童话引申的不同文明交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上,我以为,"魔鞋"童话的普遍寓意在于使人得以在两种经验之间进行比较。它可以帮助打破幻象,但也可以起另一作用。既然魔鞋意味着可以把一个人送到心目中美好的地方,那就不光可以把人送回过往时代,而且也可以把人带往另一方向,比如从封闭社会带向开放社会,从专制国带到民主国。在那里,人同样能通过事实和体验来验证是否与自己此前置身其间的"现实阴暗面"恰成对照。就是说,它可以给人的认识以经验事实的支撑,这一认识可能被修正,但并不丧失其基本的客观性--我认为,这也是对开放的、民主的体制的向往不同于把落后、过时的制度理想化之处:这种向往也可能犯过于理想化的错误,但基本方面并不虚幻,更不根本颠倒。

二.需要加以节制的"浪漫主义"概念范围

现在该回到"浪漫主义"这一基本概念本身了。我前面曾提到作者在行文中有无限扩大"浪漫主义"内涵的倾向。那么,究竟浪漫主义指什么?诚然,浪漫主义如作者所说,它很难确切定义。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一些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而非别的什么主义的特定涵义和范围。

浪漫主义主要是作为对启蒙运动以来居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的反叛而兴起于18世纪西欧各国尤其德国、法国的精神、文化运动。无论是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广义浪漫主义还是作为文学艺术中反叛运动的狭义浪漫主义,一起始就以反传统、反权威、反一切清规戒律的姿态出现。它重视被理性主义忽视或排斥的人的主观感受、本能、情绪、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那些强烈激动人的心灵的事物抱有最大兴趣。在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者放纵想象力,把蔑视权威,冲破既有法则尤其是古典主义法则的藩篱视为特权。浪漫主义作品具有把幻想推向危险高峰的倾向,并通过打破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表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和令人不安的力量。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法则的突围以及对个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张扬给各门类的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从未有过的新题材,极大拓宽了艺术范围,扩展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开掘了人性的深度,产生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法国浪漫派便是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流派屹立于世界文学之巅的。

对于浪漫主义,思想史上的评论甚多。尽管在其功过是非上看法各异,但是在对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是相似的,都把反叛理性主义及其与之相关的反传统、反权威和基于个性而对种种束缚的敏感视为浪漫主义基本特征。《浪》文所引的罗素谓"浪漫主义者在推开对人性的种种束缚时,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前半句"推开束缚"表达的的确是公认的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征或行为倾向。后面所说由此而获得的种种感受,特别是萧功秦先生既在该文也在他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别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登仙般的飞扬感"却并非浪漫主义者必有的精神、心理特征,而只是可能的特征之一。而罗素对浪漫主义的评价也远比这段话所体现的要复杂得多,且前后期的评价并不那么一致,据我看,前期评论比后期严厉。上面所引"权能感""登仙般的飞扬感"的说法在十多年后根据《西方哲学史》改写《西方的智慧》时就没有再出现在对浪漫主义的评论中。但作者只抽取罗素前期评论的片断,并把这一片断中描述的一个可能的特征夸大为普遍性特征,再把异质文化之间常见的原因各异的"文化误读"与浪漫主义直接挂钩,就已经过度扩张了浪漫主义范围。而当其把罗素描述的"登仙般的飞扬感"这一可能的心态特征加诸于他所说的政治激进主义者身上,并把构筑乌托邦的、强制人们接受"完美新世界"的......好几类人统统谓之为政治激进主义者,而且行文中事实上也不仅将浪漫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等同,还把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与理想主义混同,这种无节制的概念扩张便使得此主义与彼主义了无分别,从而使概念也变得无意义。但这样的论证却服从了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些围绕政治激进主义所提出的一揽子批评性结论。这里暂且还是搁置结论,就作者以"登仙般的飞扬感"形容政治激进主义者的心态,我觉得有些话不能不说。首先,我认为作者没有给出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这就不能不具有主观臆断的强烈色彩。再则,我注意到作者在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文章中有着把清末以来的仁人志士(特别是其中主张走议会道路的人①)归入其中的意味,并以"登仙般的飞扬感"用来形容他们。然而如果考虑到这部分人所面对的全然不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可以恣意妄为的环境,考虑到这部分人所置身的时代的严酷性和他们随时可能人头落地的处境,用获得"登仙般的飞扬感"去臆断他们,是既不得当又太残酷。

关于浪漫主义,需要区别艺术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对文学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应该有更专业的评价,不属本文论域。至于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浪漫主义,不错,它有反理性倾向,但这对于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僭越也有某种矫正作用;它有作者强调的以审美标准代替功利考虑的倾向,但对于一个过于注重实利,功利考虑已经压倒一切的时代来说,未尝就毫无积极作用;它对工业文明的反抗诚然有美化农业文明的一面,但也有对工业文明危险后果(如分割人性,使人单一化、工具化,破坏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的敏感和预见;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倾向②,纵然这种倾向具有导致瓦解一切价值和规范的危险,但浪漫主义者也以其反常规的举动挑战了陈腐过时的清规戒律,罗素就认为浪漫主义者对清规戒律的挑战促进了时代的宽容......,如此等等。浪漫主义同别的许多事物一样,有它的多面性,不宜简单化。

浪漫主义运动在19世纪达到辉煌顶点后开始衰落。但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浪漫主义"辞条所指出的:"一旦面临任何机械体系限制人类经验发挥作用的威胁,浪漫主义的抗议就会继续出现"。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它构成了西方开放的精神、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需要具体分析的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

我是很赞同萧功秦先生对于浪漫主义渗入政治的警惕和告诫的。因为浪漫主义某些表现在文学艺术中行得通,在政治领域则不然。例如,文学艺术中可以把幻想推向极至,政治上这么干则易导致灾难;文学艺术可能在挑战和摆脱一切既有规范中获得突破,倘在社会、政治领域蔑视一切规范,就的确是在进攻人类集体经验了。不过这后一种"蔑视一切"正如罗素和其他许多思想家所指出的,在性质上是反社会的,付诸行动者不是无政府的叛逆者就是想征服一切的暴君。就是说,浪漫主义这一发展路径的结果是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这一藤两瓜,而并非作者指称的政治激进主义。政治激进主义要求对社会秩序进行广泛变革,但大多从已有的思想资源获取变革所依据的理念或原则,一般说来,并不具有"蔑视一切"而进攻人类集体经验的嗜好。诚然,政治激进主义也可能取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之类灾难性的极端形态,问题是萧先生批评的并非这些形态,恰恰相反,批评矛头主要针对着我国清末以来出现的议会民主政治理想。浪漫主义渗入政治,其走向还不止上面说的这些。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也是其可能的走向,但最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朝向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发展路径。对此,后面还将提及。

写到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即使政治浪漫主义,无论哪种走向,如前所说,都须区分个人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就是说,必须区分信奉者、表达者与实际操作者。不管多么糟的主义,如果仅仅作为个人政治信仰,对他人、对社会并不构成危险,构成危险的是那些掌握着相当的社会权力资源的政治领袖。当然,信奉者、表达者可能成为实际操作者,但这中间还隔着许多环节,而且每一环节之间的过渡也不是不需要条件的,其中,获得权力是关键性条件。就此来看,即便《浪》文对奥莱弗的界定是准确的,鉴于奥莱弗只是一个政界之外的普通青年,他的信仰只不过是多元信仰中的一种,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很正常。根据一个青年的个人信仰引出那么多政治性严重结论,前提就是虚幻的。其二,对浪漫主义渗入政治活动也应具体分析。事实上并非都那么糟糕,就必然走向灾难。例如,拜伦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浪漫主义既表现在他的诗里,也付诸于投身希腊解放事业的政治行动。但他怀抱崇高理想的政治行动除了使自己死于热病,没有给任何人带来灾难。对他,罗素如是说: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融合成十足浪漫派的一切要素--叛逆,满不在乎,藐视成规不顾一切和高尚的行为。他为了希腊式的自由而死于密索隆奇沼泽之中,始终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姿态。" ③在欧洲,像拜伦这样深刻介入政治活动的诗人并非个别,众多的浪漫主义诗人在19世纪欧洲政治生活中都曾活跃异常,法国尤其如此。这个文学艺术上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政治上也很浪漫了一下。其政治浪漫的程度,从勃兰兑斯谈1848年革命时的浪漫派可窥一斑。他说:1848年"是浪漫派胡闹的一年--这时掌握法国车轮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诗人和热心人;议会里流行的不是实际政治观念而是圣西门主义、新基督教观点......"。那么,在那一年掌握着法国车轮的浪漫派诗人们给法国带来了什么呢?在30年代后期就转向政治活动的浪漫派诗人拉马丁此前一直为工人境遇鸣不平。1848年二月革命后,这位担任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但实际上是政府灵魂的诗人对聚在市政厅前的民众作了最具浪漫色彩的表示:"我们将共同创作最美好的诗篇"。他没有食言。主要由于他的建议,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几天内就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废除了殖民地的奴隶制,废除了政治犯的死刑,废除了复辟时代遗留的民事拘禁,恢复了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不列颠百科全书高度评价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位勇敢而明智的战士"。还有雨果。

他既是法国浪漫派文学的领袖也是政治上的激进派,他以充溢的激情介入许多政治活动,但无论《浪》文关于"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认识论评价还是关于浪漫主义者政治后果的评价,搁在他身上都不合适。他在二月革命后担任议会代表,提出了全民教育和人民福利的理想并为之而斗争。尽管19世纪的法国政局不稳、政权形态频繁更替,但拉马丁和雨果们为之斗争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丧失;政局的变动既未动摇19世纪的法国特别是它的首都巴黎仍然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和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也不影响法国对各国政治流亡者的亲和力,事实上,19世纪的法国张开双臂接纳了许多流亡者。在我看来,19世纪法国的政治动荡被许多论者夸大了;而法国有过的政治动荡也不能算在浪漫主义者头上,至少,尚无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应由他们负责。

我举上述事例是反对在浪漫主义与巨大灾难之间建立联系,但这不意味着否认这种可能。前面提到的最值得警惕的浪漫主义政治走向就贻祸无穷。滥觞于19世纪的把民族、国家当成放大的部落神崇拜的民族主义是浪漫主义进入政治的主要通道。民族主义极易调动起民众激情,也最容易形成具规模的运动。事实上,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洲,对民族、国家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人们的想象力,并真正导致了无穷灾难。但批评浪漫主义的萧先生却对此未置一词。

四.评"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

这是《浪》文的根本结论。它依据以下论断而确立:文化浪漫主义者往往心地良善,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为了建立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他们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恶人作恶仅限于满足私欲,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性进攻;浪漫主义好人因相信自己动机纯洁而缺乏反省精神......。

然而无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的根本结论还是它所依据的这些论断,都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其次才是理论问题。所以,我认为第一步应该作事实判断。

说起人为灾难,法国革命中发生的屠杀难免被提及,但这场灾难很难说是"浪漫主义的好人"造成的。有史可考的事实是,实施报复、屠杀而使革命年代变成人人自危的恐怖时代的是并不浪漫的、很实际的暴民和同样不浪漫却很冷峻的罗伯斯庇尔们的"大手笔",而充当"革命车轮"碾压材料的倒恰恰是那些对"平等、自由博爱"抱着真诚信仰的浪漫主义的革命贵族。

比起因滥杀无辜而留下暗迹但毕竟传播了新的理念、清除了旧制度的根基、进行了建立共和制尝试的法国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我国的"文革"是一场货真价实的灾难。可是文革中豪情万丈的青年学生虽然很浪漫,但他们只是并不浪漫的政治领袖手中的棋子--老实说,我对那种视某些文辞浪漫但行动起来极端实用主义的政治权威为浪漫主义者的说法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些权威人物工于心计、精于谋算,恐怕与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点处于不相通的两极--,如果把造成这场全民灾难的帐算到青年学生的浪漫主义头上,是不公正的。关于文革灾难的程度,也许距离近了些,把它与本世纪其他灾难作比较的条件尚未成熟,还难以定论,然而,发生于二十世纪上半页的法西斯灾难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任何灾难都不能比拟的,受害者人数和所涉国籍之多,灾难所及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这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而法西斯政权,尤其德国纳粹政权和日本军国主义政权,不论是挑起反人类侵略战争,还是通过集中营、灭绝营、毒气室实施的种族灭绝计划或由细菌部队进行的细菌战、拿平民和战俘进行的活体实验......,无不是对一切公理、一切使人得以确立为人的道义准则(按《浪》文的表述即"人类集体经验")的根本性摧毁--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

如果关于法西斯灾难是人类经历过的最深重灾难这一事实判断是确凿无疑的,循着《浪》文"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之说,那么以下结论便不可逃避:发起这场"对人类集体经验的总攻击",④造成了人类空前劫难的元凶希特勒及其团伙是"浪漫主义的好人"。倘若此结论成立,人类判断力可真的是遭遇根本性挑战了。

到这里,《浪》文结论的荒谬已在不言之中。但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学养深厚的学者为什么会得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等一揽子观点?

我认为,《浪》文的问题既出在方法论也出在理论上。方法论误区在于:首先,作者的结论预定,过于急切地要证明政治激进主义的恶果,不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总结和论证,而是根据极有限且可有多种解释的个别事例--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引出一系列普遍性结论;其次,以假设代替事实,在并不存在逻辑联系的事物之间虚构逻辑联系,诸如浪漫主义者"只有在被视为美好的事物被他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他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之类轻率论断在文中并非个别。理论误区在于,作者的根本观点暗含着一个关于善恶判断之依据的前提,即:倾向于认可用目的为手段辩护、并根据某人声言的目的对其进行善恶判断。作者文中就提到怀抱"伟大目标"的"浪漫主义好人"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所谓"一切手段"其实就是"不择手段"。我当然不是说作者本人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问题是作者为了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便把如此行动着的政治人物判定为心地良善的浪漫主义者。在这里,那些人是不是浪漫主义者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凭那些为祸甚深的人所宣布要实现的目的就断言他们是"心地良善"的好人。然而目的并不能为手段辩护。在我看来,当目的确定后,目的对手段的选择起着制导作用,即:所选择目的的性质本身就规导着对手段的选择。可以说,手段的性质体现或者暴露目的的性质。其实无论政治领域或日常活动领域都不难发现,凡不能正大光明表达出来的目的往往需要一个"高尚的目的"作障眼物,而真实目的就在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背后。政治领域尤其如此。这就意味着:政治人物所宣称的目的有真伪之别。缺乏事实支持的口头宣言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包括所采取手段在内的可考察的经验事实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德国人对希特勒公开宣传的目标与实际追逐的目标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有深刻体验的。借用著名史学家梅尼克的比喻,这是摆满招徕顾客的诱人物品的橱窗与充斥着假冒伪劣品的货柜之间的反差。这种反差,我们领教得也不少。尽管政治领域内的云遮雾障使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或党派追求的真实目的的认识不那么容易,但至少以下几方面有助于判断。选择手段上有无限制,有没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是否言行一致(或者说公开声言的和实际奉行的是否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保持原则的一致性,是否将过去动员民众的口号付诸实践......这些都是试金石。它们与浪不浪漫无关,而与诚实与否、正义与否有关。如果从这三方面来判断,无论是根据《浪》文结论势必归入"浪漫主义好人"之列的希特勒,还是文章直接作为文化浪漫主义造成灾难的"生动标本"提出来的波尔布特,隐藏在他们的美妙言辞后面的真实目的和他们本人的真实面目都不难揭开。这二位之不择手段难分伯仲,两人都穷凶极恶地攻击一切人类准则,都专权、暴戾,都堪称大阴谋家,都视人命如草芥,都有可怕的报复心。说起视人命如草芥,一个用集中营、毒气室进行种族灭绝和清除异己的大屠杀,一个对受过教育的人进行有计划的诛灭;希特勒不声不响但无情地实施对一切动摇其权力的人的报复,波尔布特则以灭门暴行和灭门之后用卡车来回碾压尸体的灭绝人性手段对付所谓背叛他的人--其实这种一旦怀疑谁对自己至上地位有所不利便无情实施的报复,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们最在乎的是权力地位。顺便提一下,《浪》文举出波尔布特时,说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认为波尔布特对由他一手制造的、正在进行中的屠杀和灭门罪行"不曾意料到",说得过去吗?至于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这已经有足够的历史事实为证,用不着再论。这是两个把自己的强权欲望隐藏在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言辞中的伪善者。

如果说希特勒和波尔布特这两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生动标本"证明了不能依据某人公开

宣称的目的来判断其善恶,那么本文曾提到过的诗人拉马丁则是可以担当反驳《浪》文作者用以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的重要论据之一的"好人缺乏反省"的"生动标本"。据路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一书所述,这位真正抱着纯洁动机投身政治、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好人的诗人对他过去视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给人类带来吉祥的看法作了如下反省,他说:"为罪恶开脱,为残忍寻找虚妄托词的史学家,在无意识中为将来的狂热者效仿这些罪恶铺平了道路......这是我自己也曾经犯过的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样献殷勤,我为自己感到耻辱。"可见,一个人是否是动机纯洁的浪漫主义好人与其有无反省精神没有关系。

写到这里,本文可以就此打住了。总之,在我看来,由于《浪》文十分令人遗憾的理论误区和方法论误区,它的基本论断也十分令人遗憾地变得可疑。

注释:

①应该看到,许多政治主张都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使"政治激进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固定在某些主张上。例如,在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或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那些主张成年男子普选权的人在政治上是激进主义的,但是倘若这两个国家如今还有人把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作为目标,恐怕就要归入保守主义麾下了。同样,我国清末那些主张议会民主的人,可以说他们在政治上是激进的;然而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变化的一百多年后,当政治权威由于其产生途径暧昧而使合法性问题变得突出,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又早已成为全社会公害,如何确立政治权威、如何管束权力的问题已然不可回避,此时还视议会民主之类主张为激进主义就大成问题了。

②必须指出,尽管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精神倾向和行为倾向,但并非所有要摆脱一切束缚的人都是浪漫主义者,否则,那些蔑视人类价值的毫无顾忌的最彻底的罪犯就个个可以冠之以"浪漫主义者"称号了。这里还有一个重大区别:浪漫主义者看重个体价值、看重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充分表现,他们的"摆脱一切"(包括挑战现存价值)是与其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解相联系的。而这正是反人类的罪犯所蔑视的

动漫类论文第4篇

在学科方面,由于国家对教育学科目录做了重新调整,艺术已经从之前的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门类,成为教育学科中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在艺术门类下,分为与艺术学科相关的五大一级学科,其中新增的“艺术学”学科门类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和舞蹈学、戏剧和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五个一级学科。由此也就引发了有关动画与动漫学科定位的思考。从目前的一级学科划分来看,动画教育理应归属于戏剧和影视学类别之下,这是不会有异议,但是动漫教育应该划分到艺术门类的哪一级学科之下就成了可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动漫的概念和涉及范畴要大于动画,如果把动漫教育和学科设置在动画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显然是本末倒置,并不合适。二方面,动漫与艺术门类下的五个学科,甚至与艺术学科以外的学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如做单一的学科设置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下面就从动漫与五个一级学科间及相关联的方面来探讨动漫学科定位的问题。

动漫与戏剧和影视学

在动画的学科定位方面,我们已经明确动画是归属在一级学科戏剧和电影、电视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动画”二字,会让我们联想起一部部通过逐格绘制、拍摄和制作的动画影片,想到播放的电影或电视片,如脍炙人口的《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大闹天宫》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丰富多彩的动画片。一部动画电影完成后在电影院中播放,一部或一套动画电视片在电视台播出,这是顺理成章的程序,把动画看成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也是十分合理恰当的。其实,我们今天所遇到的所谓“动漫”的概念也是起源动画,应该说没有动画,就没有动漫的产生;我们今天所创作的、所应用的和所讨论的动漫其实是在动画的引领、诱发下萌生出来的一个新生的另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动画在其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中的独特经历。从主体中衍生出另类,对于动画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已经把动画由英文直译的“卡通片”衍生为“美术片”或“美术电影”,并且建立了中国当时最大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美术片”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得以终结,并从民间起改称为动画片或动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波波文化、经济浪潮,让人们的思想解放。一系列新鲜的观点、建议和见解纷纷得以表达。由于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第一次看到了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日本的阿童木和一休等形象———一系列的跨越文化、跨越时空的动画片时,显然对于当时“美术片”这个名称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新的看法。二是科技的原因,由于新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工业化及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入了从创意到制作到发行的动画全部领域,也促使加快美术片向动画片的过渡。在短短的几年内,“美术片”这个概念已经基本被停用,取而代之的是动画或动画片的概念。但由于文化和技术的缘故,人们发现美术片的名称被废掉之后,所谓的动画也还是不能完全的囊括人们所要表现的手段和理念,于是,顺理成章地衍生出了动漫概念。因为“动漫”这个词既是一个新的概念,又是一种基本可以覆盖电影、电视等艺术与产品和漫画及衍生产品流行的和时尚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现象。

我们可以从卡通片到动画到动漫的演变过程中,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动画与动漫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动画还是动画,动画的学科定位归属于一级学科的戏剧与影视学是理所当然,但是动漫是动漫,动漫不能等同于动画。因此动漫的学科定位是应该有所不同。

动漫与设计学

艺术门类下一个重要的一级学科是设计学。每当我们看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与动漫相关联的文具、玩具、服装、图书、广告、网络媒体等产品时,总是会将动漫与设计的概念糅合到一起,认识上是模糊和互换的。究其原因实在很简单,这是因为当今社会里在某些领域中,设计与动漫已被融于一体。现实生活是如此,就势必会影响到教学以及学科的设置。

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一般会开设动画的前期设计和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教学。就目前规范的学科设置来看,这些与动画、漫画相关联的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应该属于设计学的范畴之内。的确,动画影片的前期形象、场景设定和艺术风格的设计等的工作理应归类于艺术设计。就以动漫的衍生产品设计为例,其涵盖的概念设计、外形设计和功能设计都是在大的设计学的范畴之内。其实,设计学的原理和设计的方法始终独立贯穿在动漫产品的创意、制作和营销的全过程中。

因此,就能看到动漫与设计在一些领域里被糅合被重叠。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前所述,动漫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四个主要的方面,自然有与设计相交叉的成分并且十分重要,但是如实地分析,动漫类的设计只是设计学学科的一部分,它有很大一部分是游离于设计学的范围。动漫与设计学中多媒体学科的关系也值得探讨。这里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在新兴技术下所产生的媒体现象,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全息和激光技术媒体等等,动漫总是一次次的成为新一代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实验者和生力军。以手机媒体为例,近十年来,其技术经过了多次改革和提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诞生之日起,手机媒体与动漫就产生姻缘,迄今为止,手机媒体中的主打内容基本是动画短片和漫画图片。何为这样?其第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的原因,其次也有人们的审美喜好原因。再说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发展一路走来,也与动漫有着不离不弃的关系。就以Flash这种软件为例,它是专为动漫与网络媒体结合而创造出的链接通道和工具。这种Flas在如今已经不再专属于网络媒体了,它已经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迈向了影院和电视台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新一代媒体,如3D、4D、全息影像等等,无一不是以动漫作为第一载体来到广大观众面前。因此,往往会给人一个印象:动漫就是多媒体,多媒体就是动漫。但是当我们稍加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多媒体与设计学的其他学科一样,与动漫的关系都是有所关联和交叉,但却不能重叠和覆盖。

动漫与美术学

美术学也是艺术门类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级学科。但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提起美术和看到美术作品时,尤其是看到许多展览中所展出的现代艺术作品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美术所面临的、来自现代时尚文化的巨大冲击。当我们欣赏日本现代艺术大师村上隆含有大量日本动漫元素,并且价格昂贵的作品时,自然会想到动漫与美术的结合,尤其当动漫与现代影像艺术相结合并成为现代美术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动漫作为美术的一分子早有渊源,如动画片的前身就是“美术片”。我们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早就发现了美术,特别是从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在动画影片中加以运用非常重要,闻名于中外动画行业中的“中国学派”的光辉也是拜美术所赐。从动画片创作的本身来分析,无论是二维、三维,还是定格、剪纸、沙画,这些形式事实上都与美术分不开的。从影片的艺术风格、人物刻画和背景的设计,从原画、动画的绘制和后期合成、校色等等,都离不开美术。这也证明了“动画”中的“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动画是动漫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与美术的外部联系来看,动漫与美术的结合目前出现在几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作为展览、展示的动漫创意艺术作品。我们在一些大型的美术展览中,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北京美术双年展和上海美术双年展,都可以看到以动漫影像为媒介的各式作品,艺术家们利用动漫的手法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创意。二是拍卖或收藏在动漫制作中绘制的画作手稿。以迪斯尼的作品为例,一些40年代迪斯尼出品的动画影片的单帧赛璐珞片画作手稿已经卖到了30万美元一张。还有一些现代的动画和漫画作品的画作手稿也都成为了某些美术收藏家们的最爱。三是动漫中的漫画部分也是与美术相交叉的作品。有许多活跃在这两个领域的画家、漫画家,同时他们也是动画艺术家,像已故的动画大师特伟、阿达等。虽说动漫是与美术学有着不解之缘,但是它们双方还是各自独立的,而不能相互覆盖。

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

如果说动漫与戏剧和影视学、设计学和美术学等有关,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把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这些舞台艺术视为一体,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生活的现实已经证明动漫与音乐、舞蹈,甚至与戏剧表演等的结合是可观可听的。首先,动漫中的动画影片和多媒体的制作就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另外,由于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与时尚需求的提高,有愈来愈多的音乐舞蹈的创意和演出需要加入动漫影像。

诸如日本著名动画家宫崎骏和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联合举办的动漫音乐会,浙江工业大学小和山动漫研究中心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动漫交响音乐会,这些音乐会都把动漫作品与音乐作品、故事情节与舞台氛围、音乐元素与声光电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现在舞台上,使观众在得到听觉愉悦的同时也得到视觉的享受。这些成功的动漫音乐会也充分地证明市场需求多媒体和多元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新演出形式,而它们所彰显的强大的时尚性和观赏性正是当今观众的需求增长点;近些年,动漫儿童剧和动漫戏曲演出也逐渐成为时尚。显然,视与听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

不过动画诞生不久,有人就把它搬上舞台与真人共舞,动漫与舞台艺术的结合由来已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动漫技术提升和制作成本的降低,令愈来愈多的艺术家、动画家、漫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和戏剧家都加入到展示多元艺术相辅相成的实验和探索的队伍中。现今,在艺术和商业两个方面都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虽然结合愈来愈紧密,但是它们之间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和独立性。

动漫与艺术理论学

艺术门类中的唯一的一个理论类的一级学科就是艺术理论学。动漫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其自身也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艺术理论体系。在本质上动漫的理论体系应是艺术理论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与艺术理论学有着许多的共性方面;但是在个性方面,动漫的理论体系又有自身的特点。

以动画理论研究为例,动画中的创意理论属于艺术理论学的范畴,但是动画的技术理论大都属于工科和科技理论的范畴。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动漫理论体系可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动漫的艺术理论部分;二是动漫的技术理论部分;三是动漫的其他相关理论部分。

动漫的艺术理论部分涉及艺术创意理论、影视理论、美术与设计理论、传媒理论、表演理论、配音配乐理论,等等。这些均属于艺术理论学研究的范畴。动漫的技术理论部分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智能互动理论、视听传输技术理论和云计算及储存技术理论等都是与工科的科技理论有关联。动漫的其他相关理论部分中的传媒营销理论、会展经济理论、网络传播管理理论等等是与商业、经济和管理学科理论有关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漫的理论体系与艺术理论学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甚至相互重叠。但它们都拥有相互独立的特性。

动漫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动漫艺术与动漫技术是一对孪生姐妹,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与动漫的关系最为紧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本身也是一级学科,但是它不在艺术门类之下。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在动漫中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二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动漫体系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广大的动漫产业和研究团队中,我们总是需要并发现在科研和技术的岗位上发挥着他们独特的技术作用的一批人。他们的努力使动漫成为在艺术门类中艺术与技术结合最为紧密完好的种类形式。很久前,曾经有人说过,在世间的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中,有两种艺术形式是最需要体力劳动,一种是芭蕾舞,另一种就是动画。如今,芭蕾舞依旧如故,但是动画已经大不相同,改换门庭了。究其原因,正是这些科学技术方面的专才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使得在动画制作程序方面彻底结束了赛璐珞片动画时期所需付出的高成本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推进动画迈入了现代动漫的新纪元。在上世纪80年代科技专才们发明了三维动画软件和技术,产生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这种技术完全能把计算机图形、图像建立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之中,也使动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之后,科技专才们所发明的新技术不胜枚举,各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我们在每年一度的国际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博览会上都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新时态。可以说,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参与不但使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也赋予动漫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性格。

动漫与高等教育

在艺术类和一般高校中,动漫教育一般分为动画教育、漫画教育、数字媒体教育和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教育四大板块。虽然,动漫这个词汇在中国从出现到流行还不足三十年,但是其教育和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却十分惊人,就动漫教育这一方面来看,在2002年时,全国高校中开设的动画专业者不足10所,但是到了2010年,据中国动画学会2011年初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动漫教育的高职以上院校已经达到1000所以上,迄今学习动漫的在校学生从十年前的不足1000人猛增近30多万人,居于设计学各类学科学生数的前茅。其发展之势迅猛。但是事物总是存在两个方面,有得有失。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眼前发生的现状,笔者以为,从建立到成长还在十年左右的动漫学院和专业,若与发展百年以上的其他艺术学科做比较,动漫教育在许多方面还处在事物的幼年成长期,有着许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亟需解决,其中就有学科定位的问题需要厘清。目前在国内的大多数动漫教育(或者称之为动画教育)单位中,由于就业和发展、师资和设备等种种原因,基本上采用动画和漫画及衍生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动漫教育体系。可以说,国内纯粹的动画教育已经不存在,即使是在一些国内知名的专业动画系或动画学院内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动画教育与动漫教育混为一谈。

动漫类论文第5篇

关 键 词:高端动漫人才 生源选择 文化知识

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2012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2012年我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95部达222938分钟。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扶持下,我国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动漫热”。动漫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动漫教育的迅速发展:大量高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社会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但是,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我国没有自己的动漫大师,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在麦可思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被列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等方面。“动漫人才空有数量,缺乏质量”——不能解决人才的问题,势必影响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高校生源选择的角度对我国动漫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提供一点思路。

一、强烈的兴趣、坚定的毅力和丰富渊博的知识是成为高端动漫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日本动漫在世界动漫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动漫大师莫过于手冢治虫和宫崎骏了。手冢治虫,创造性地将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开创了日本“新漫画”的形式,17岁时观看动画《海神兵桃太郎》后立志要做动画家,18岁时以四格漫画《小马的日记》出道,大学主修医学,曾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留下的漫画作品多达百种,内容涉及儿童生活、科幻、侦探、恐怖、自然、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医学、宗教、音乐、哲学等各个领域,被称为日本“漫画之神”。宫崎骏,高三时在观看动画片《白蛇传》后立志要当一名漫画家,进入大学后主修政治经济学,大学期间便创作了大量的漫画,其动画作品题材广泛,主题多样,作品以厚重思想主题和人文精神著称,被称为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当今全球动漫界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

从对这两位日本动漫大师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共同点:他们很早就开始对动漫产生强烈的兴趣,在青年时期年便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进行动漫创作实践,并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坚持下去,其作品都具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特点。可以看出,强烈的兴趣、坚定的毅力以及丰富渊博的知识对高端动漫人才成长非常重要。相对而言,是否在高校中接受过动漫的专业训练,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反而是次要的,这两位动漫大师,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看起来都与动漫甚至与艺术完全无关,手冢治虫大学主修医学,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宫崎骏在大学时主修的则是政治经济学。

两位动漫大师的成长经历是否仅仅是个别现象呢?强烈的兴趣、坚定的毅力、丰富渊博的知识对动漫人才的成长究竟有多大作用?这就要从动漫艺术的特征谈起,动漫是一门集文学创作、美术创作、影视创作、计算机技术操作和创意策划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目前,动漫专业往往被归为美术类专业,那么,相对于其他美术类专业,动漫对创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无疑更高。显而易见,一个高端动漫人才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是深厚的文、史、哲知识, 这些知识是进行动漫创作的基础,只有头脑中拥有丰富的知识,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拥有思想和灵魂,才能打动和感染人;再者,从事动漫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因其涉及的领域广,所要面临和克服的困难也特别多,对动漫没有兴趣、没有坚定的毅力是很难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下去的。可见,要成为一名动漫高端人才,就必须对动漫抱有强烈的兴趣、拥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丰富渊博的知识。

二、我国高校动漫生源选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就接受了高校动漫教育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的人才而言,其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生源选择、高校教育和工作培养。因个人知识范围有限,本文仅就生源选择环节进行论述。

我国有句俗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而师资、教学条件等等只是起促进或者延缓其发展作用的外因。生源选择是高校教育和工作培养这两个培养环节的基础,直接影响整个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前面我们已经论证过,强烈的兴趣、坚定的毅力和行动力以及丰富渊博的知识是成为一个高端动漫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对个人毅力的判断相对比较困难,不过,根据著名的“棉花糖实验”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那些中学时综合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毅力相对较强。综上所述,生源选择这一环节的目标任务和可操作方案是:选择那些既对动漫有较大兴趣,综合成绩也比较好、知识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那么,我国高校在动漫生源选择方面的现状如何呢?

在我国,承担生源选择这一任务的是高考制度。我国高校的动漫生源主要来源于参加高考的美术类特招生,录取的学生高考文化成绩普遍不高,大大低于同批次文理科高考分数线。以2012年浙江省高考的文理科一批次的录取线来看,2012浙江高考一本线,文科606分,理科593分,艺术类(美术类)第一批的文化线,分别是352分和341分,分别是同批次文理科线的58%和57.5%,其他省份的情况也差不多,艺术类(美术类)文化分数线约为同批次文理科分数线的60%左右。正是因为对文化成绩要求较低,在中学,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许多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发动转化成为美术生(因为体育、音乐类专业对学生身体、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短时间难以培养),许多高中也纷纷成立了“美术班”,同时,这些文化成绩薄弱的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也冲着这一点,经过为期不长(大部分为1年多,有的甚至仅有半年)的美术专业课程培训就匆匆上阵参加艺考,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不是因为对美术有兴趣而选择学习美术,而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不得已”将学习美术当成了他们进入大学的一条“捷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长期以来,动漫专业乃至整个美术类专业考试的标准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重美术基础,轻综合素质”的误区,即过于强调考生的“绘画能力”,即考生的素描、色彩、速写的水平,将“画画”的水平,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标准,文化知识则退而居其次。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既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也造成动漫乃至整个美术类专业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的现状。许多学生在中学时就养成了学习热情不高、做事情毅力不足,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不良习惯,进入大学后,不少人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自己的学业,再加上大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宽松,相对中学而言,老师对学生的管束、要求也少了,这些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其怠学情况非常严重。并且,这些学生在中学时就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再加上用较低的高考文化分就能进入高校,客观上也助长了这些学生相对重视艺术专业课程,不重视文化知识学习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动漫专业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经过我国美术高考制度筛选出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绘画水平相对比较突出,个人兴趣爱好被忽视,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和做事情的毅力相对不足。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离生源选择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三、对提高我国动漫生源质量的建议。

1、提高对美术考生文化成绩的录取分数线。提高高考文化分数线是提高生源质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美术考生的文化分数线可以略低于同批次文理科分数线,但分数线过低对高校美术教育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利。幸运的是,提高艺术考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2012年12月31日《齐鲁晚报》有报道称:在2012年11月24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校长高峰论坛会议开幕式上,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提到,教育部已经就艺术类招生模式改革开过多次研究会议,并且会出台文件,主要解决目前艺术类考试结构的问题。艺术类招生改革主要是加大文化课分数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也就是说改革后的艺考,会提高艺术生文化课的分数线。

2、增加对动漫专业考生的面试环节,了解他们选择学习动漫的动机,向他们简要介绍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以及动漫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并为他们提供进行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现在,由于社会上掀起的“动漫热”,许多考生在对动漫、对我国动漫产业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仅仅因为道听途说“学动漫以后好找工作”、“学动漫收入高”之类的传言,便盲目选择了动漫专业。而事实上,近年来动漫专业毕业生不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动漫工作者也不是有的人想象中的高收入,相反不少动漫工作者工作非常辛苦,收入也很有限。一些对动漫既没有兴趣爱好,也没有了解的学生进入这个专业,不仅浪费了高校教育资源,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不利。

3、开放部分名额,让没有参加美术高考的普通考生也能报考动漫专业。动漫作为美术类专业,只有参加了美术高考的学生才有资格报名进入,这种制度无形中剥夺了许多可能“美术造型能力”一般,但可能对动漫有着强烈的兴趣,文化知识较丰富、综合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在动漫领域极富潜质的考生进入动漫行业的资格。前面我们已经论证过,动漫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形式,要求的不只是美术能力,更多的还是对动漫的热爱、做事情的毅力以及综合知识基础。因此,开放部分名额给予这些没有参加美术高考的非艺术考生,在对其进行面试或者额外加试后,可以挖掘出部分既爱好动漫,又富有潜力的学生进入动漫领域。

注释

[1]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舍尔上世纪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工作时设计的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毅力的实验。测试人员把四、五岁的孩子分别带进一个房间,桌上放着一颗棉花糖。测试人员告诉孩子,如果能等测试人员回到这个房间再吃糖,他可以吃两颗,否则只能吃一颗。多数孩子等了大约30秒就吃掉棉花糖,只有1/3孩子等到测试人员15分钟返回后才吃。米舍尔和同事后来跟踪这些孩子的成长情况,发现那些坚持到底的孩子更能集中精力做事,更能承受压力,学业成绩更好。

参考文献

[1] 路盛章.关于我国原创动漫艺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美术观察,2012.1.

[2] 孙立军、张启忠.动漫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性[J].当代电影,2010.6.

[3] 刘田.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美术学生素质的分析与对策[J].美术向导,2008.2.

动漫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动漫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意

中国分类号:G718.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视,各地区动漫节、动漫创意产业园、动漫专业越来越热。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动漫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提升动漫产品表现能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完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条,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地方院校紧随大势,开设动漫课程,招收动漫专业学生,正式将培养动漫人才纳入学院的人才发展规划中。

以我院为例,我院艺术学院2010年开始开设动漫专业,首次招生100名,情况比较乐观,2011年招生人次33人,2012年招生7人次,2013年招生6人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就业情况不甚乐观。动漫产业专业人员的紧缺与学院招生及就业率低之间矛盾,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专业建设上的缺陷与问题,面对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招不到学生、招到学生得不到就业的尴尬处境,我们尝试分析存在的四个问题:

(一) 动漫观念陈旧,认知存在误区

在中国,普通大众对于动漫的定义就是动画片,对于动画片的定义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小短片,这样的动漫作品做出来的毫无新意,说教倾向过于明显,内容幼稚。这种认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受众群体范围过小、固化,十年如一日的中国动画片也接受了作为小孩子娱乐时间的消遣,固步不前。我们有一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认知上也存在这样的认识,成为限制他们理解动漫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动漫环境闭塞,基础薄弱

安阳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整个动漫环境落后,没有良好的动漫氛围,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动漫文化欠缺,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企业稀少,动漫产业链条不完整,虽然有大量的动漫产品消费,却没有完整的动漫文化产业链条,导致动漫文化基础薄弱。

(三)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我们高职院校的更多的强调技术的竞争,所以我们学院的课程向学生在电脑制图技术上倾斜,大部分的课程是与美术、制图、技术等相关的技术类学习,这样的定位符合技术类院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缺乏理论基础的技术,并不能推陈出新,使学生缺少了不断创新的能力。

(四) 师资力量不足

这是困扰高职院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最重要的限制之一。动漫作为一种高度凝合智力、财力、时间的劳动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障。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懂技术创作的优秀人才是我院在动漫人才引进中急需解决的;先进的设备是制作动漫作品的工具,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设备是完成动漫作品制作的基本保障。

(五) 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高职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在短时间内完成技艺的学习,但由于本地的动漫文化基础薄弱,专门从事动漫作品制作的企业极少,同学能够实践的机会也很少。职业院校毕业没有毕业作品的硬性要求,所以学生即使掌握熟练的电脑技术,实践能力却依然欠缺。

如何能够走出目前动漫专业这种培养人才的困境,我们可以有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培养正确的动漫意识

转变学生对于动漫的认知误区。动漫不只属于孩子,也属于成年人,制作精良的日本动漫在全球拥有相当数量的成人受众;不只是说教,也有传承文化、大众娱乐等功能。动漫观念的培养与纠正,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动漫作品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动漫选择题材。纵观美国动漫作品,因为受众的分级与定位清晰,使动漫作品能有深刻的内容与广泛的选材。

(二)创造良好的动漫环境

良好的动漫环境是长期发展动漫产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动漫文化基础薄弱、环境闭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也不是一个学院能够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走出去,亲自去看看大城市的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或者带回来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丰富学生们的见识,在小范围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爱上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能够体会动漫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三)加深专业理论学习

加强专业理论完整与深入学习,深厚的理论能够完整的表达动漫作品的内容,能够拓展动漫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动漫作品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动漫作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系统完整的动漫理论学习不只是动漫技能的理论,还包括世界各地动漫发展史、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动漫内容创意产业等内容的学习,动漫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动漫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增强师资力量

增强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发展我院动漫专业的重要途径。不断的引进优秀的动漫人才,在理论、技能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学院派人才与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实战派人才都是我院发展动漫专业急需的;加强与专业院校的教师交流交换,能够学习先进院校的先进教育经验;引进客座教授等社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动漫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漫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深刻的诠释了动漫的核心价值所在,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将传统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形式与作品内容,吸引广大的受众。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不断的与国际文化相结合;注重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刻意的将传统故事颠覆,换成新的讲故事形式;注重生活小细节的观察,培养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通过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年的冷门专业中动漫专业名列其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作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专业,它的困境是暂时的,通过学院不断的加强学科建设,通过改革与创新,相信我们的动漫专业一定可以走的更长远,为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动漫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婧.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动漫类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手机动漫 产品形态 内容汇聚 营销模式

一、手机动漫的发展现状

2004年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对动漫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9年整个动漫产业的规模超过129亿,到了2010年则迅速增长至208亿。“十一五”期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从2005年的4万分钟增长到2010年的22万分钟;动画电影的年生产量从7部增长至16部;漫画期刊年发行量从4000万册增长到1亿多册。

国家在2006年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动漫产业”的策略。因此,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动漫”的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目前正是大力发展数字化动漫的良好时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动漫在手机上的无限衍生成为可能。

二、手机动漫的产品形态分析

手机动漫的产品,内容浏览和数字衍生品并行,目前主要的几种发展方向如下。

1.动漫彩信

动漫彩信将动漫和彩信业务完美结合,形成了动漫的前线业务包装,其常常采用四格漫画,短篇漫画等精炼的形式将动漫推送给定值用户,常用的格式包括JPEG、GIF,甚至是3GP的动画格式。中国移动运营商就依托其庞大用户规模,截至目前,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共解决用户终端8650多种机型,手机屏幕尺寸2000多款的图形展示适配,提供“每日一笑”、“漫话天下”、“时事天下”、“日韩动漫”等多个业务。

Figure 1动漫彩信展示

2.WAP手机动漫、漫画

智能手机不断发展,手机wap成了漫话、动画的最佳载体和平台,用户通过直接访问wap站点,可以更加方便地选择、搜索、甚至通过各种维度的排名选择自己喜欢的漫话、动画,同时,用户还可以选择在线收看或者是下载收看,为用户提供了便捷性、个性化的使用方式选择。在wap的产品形态下,常常以漫画、动画连载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同时绝大部分的wap站点还会以Flash格式向用户展现,其格式一般包括H264、FLASH等。

Figure 2 WAP手机动漫展示

3.手机动漫客户端

手机动漫客户端是为用户提供动漫作品观赏和互动的手机终端软件。它集合了动漫视听浏览下载、潮流资讯、趣味动漫衍生品(主题、彩漫、彩像、桌面秀)、漫友互动等内容和功能,专注于“好玩、好用、个性、互动”的闪酷使用体验。客户端的形式同样包括漫画、动画连载的形式,还包括长篇漫画、动漫,也增加了rmvb、mp4等多媒体格式。

Figure 3 手机动漫客户端展示

4.手机动漫衍生品

手机动漫的衍生品包括动漫功能型产品和动漫应用型产品两大类,其中,动漫功能型产品包括彩像、彩漫、卡通包、桌面秀等形式,动漫应用型产品包括动漫主题、图文字、漫友社区等。

(1)主题

以手机动漫卡通形象为基础,通过内容转换平台对手机桌面背景、图标、颜色等因素进行设计、搭配、组合,最终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终端适配UI全套解决方案。

(2)彩漫

以某一系列卡通形象为基础,通过短信、WAP、WEB、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将用户发送的文字内容,加以丰富的背景、图标、背景声音和彩字等风格化修饰,丰富传统信息沟通内涵。

(3)桌面秀

用户选择喜爱的卡通形象及形象所具备的增值业务享受手机桌面的乐趣和便捷。桌面秀包括针对各类手机事件的卡通人物动作及由卡通人物为用户提供的各类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

4)彩像

动漫彩像是以某一卡通形象的动画为表现形式,实现在呼叫过程中向对方展示指定的动画内容的新型通讯业务。

三、手机动漫内容聚合分析

手机动漫的内容主要源于以下几个群体:

1.专业学生

该类人群来自校园推广、动感体验店等,因为集中因此乐于传播,对动漫资讯、动漫产品、培训、活动聚会感兴趣。

2.动漫从业人员

该类人群来自培训机构、专业论坛,对动漫资讯、技能培训、交流聚会感兴趣,往往以企业或者工作室的形式创作内容。

3.手机发烧友

该类人群来自手机专业论坛,对手机游戏、应用软件感兴趣。

4.社会动漫爱好者

该类人群来自论坛,传统媒体广告,对动漫资讯、动漫产品、培训感兴趣。

四、手机动漫内容营销推广分析

1.传统营销推广模式

(1)校园推广模式

结合高校动漫社团,以招募社团的模式,将高校动漫社团成员转换为俱乐部会员。

通过兼职学生团队一对一推荐、宣传品发放等方式进行会员招募。

(2)活动推广模式

贯彻“每月一亮点”活动宗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会员,增进会员之间的联系。

创办会员周刊,特色版块和内容深受会员喜欢。

(3)其他推广模式

与MCP合作,通过链接、网络互动营销活动等方式,扩大俱乐部影响力,吸引会员。

2.交叉营销推广

(1)节日营销

利用如春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大众关心的节日,推送与节日相关的祝福及整蛊类彩信,提高用户的APRU值,并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2)专题营销

整合优秀MCP的资源,以特辑形式推送给用户。吸引用户点播及转发,增强用户对于动漫类业务的黏性。

3.运营商自由资源营销推广

(1)传统媒体渠道

通过报广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手机动漫业务,提高业务的品牌价值及知名度,同时以品牌促进业务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2)互联网渠道

通过网络营销,如电子杂志、互动游戏、动漫大赛等提高门户网站访问量;整合大型动漫网站,采用手机动漫业务收费同步的策略,达到双赢的效果。

(3)动漫实体渠道

与国内外大型漫画出版商、漫画版权机构合作,借用其网络漫画书进行捆绑销售;与具有实体店铺的MCP如迪斯尼进行互动,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赢。

(4)终端销售渠道

定制终端中预置手机动漫的书签,方便用户直接访问WAP门户;非定制终端中预装WAP门户的链接地址和体验产品,引导用户体验和使用业务。

(5)社团活动渠道

与自有实体渠道相结合,在高校社团开设动漫体验专区,提供线下服务。以生动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进会员发展,同时加深用户对于动漫业务的认知程度。

五、手机动漫未来发展展望

1.通过区域文化的发展带动手机动漫产业

(1)统一管理

为各省区提供与业产品设计,建立统一运营平台,对创意、作品、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2)分类服务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挖掘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产品,使用户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3)共同营销

各地整合自有渠道,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对当地区域文化动漫作品进行重点推广;结合各地的运营商,利用已有渠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当地区域文化动漫作品。

(4)本地生产

以本地特色文化元素作为内容产品素材,聚合当地有实力、有潜质的动漫产业共同进行动漫创作和研发。

2.打造中国特色、风格的手机漫画

(1)文化传承

通过知名动漫作品的塑造帮助区域文化走出本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通过文化传播打造城市名片、提高知名度。

(2)政府沟通

为当地政府提供展现本地文化建设成果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享受、感知到本地历史、景观、民俗、民风等建设成果。

(3)产业对接

手机动漫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众多相关联企业的发展,中国的运营商动漫基地与业产品设计、统一品牌包装及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将使区域文化类企业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有助于实现其长远发展。

(4)用户需求

提供更多的优质动漫作品,满足用户碎片时间内的文化娱乐需求,使民众获得愉悦。提供辅助教育功能,将校园延展到校外,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解读博大的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3.精细化、低碳发展

(1)形象

创意元素价值最大化,主题、飞信、图文字等嵌入形象,通过形象授权实现收入分成。

(2)精细

通过数字化实现精细化营销,实现低成本化运作,好的作品也可以通过纸媒,或通过实物衍生品呈现。

手机动漫将动漫文化带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消费生活中,推动了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付玉辉.拓展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传播学的研究领域——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09,1.

[2]李智.应重视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舆论引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

[3]徐芳琳.浅论报纸媒体如何应对媒介融合中的生存挑战.中国商界,2009,7.

[4]郑亚楠.新媒介融合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新闻传播,2009,1.

[5]苑二刚.媒介融合趋势的报业转型全面提速.中国报业,2009,7.

[6]林如鹏,顾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探析.暨南学报,2009,1.

[7]陆小华.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8]吴起.移动媒体运营概论.

动漫类论文第8篇

动漫包括了漫画和动画。动漫形式灵活生动,被民众赋予了再现社会、再现生活的有效手段。动漫作品受众群体超越年龄界限,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高职院校建设动漫特色馆,培养动漫人才很有必要。 一、动漫特色馆建设的意义 1.动漫人才的储备库。广东省东莞市的动漫产业基础雄厚,相关企业达5000余家。强劲的发展势头催生出东莞学生对动漫的偏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东莞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为培养更多的创新意识强,专业技能过硬的动漫设计人才,于2010年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特色馆能运用纸质文献、电子资源、媒体文献、实物样品等激发高职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将学生塑造成动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也成了动漫人才的储备库。 2.动漫专业创精品的资料库。图书馆馆藏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器。目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尚处于初建阶段,但得力于东莞动漫产业得天独厚的影响力,将其建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品专业指日可待。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特色馆将走联合、引进的道路,采集海量具有研究价值的动漫资源,使动漫专业以特色馆为中介,步入信息化发展轨道,加快动漫专业精品化进程,动漫特色馆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科建设的服务功能。成为动漫专业创精品课的资料库。 二、动漫特色馆的资源建设 1.动漫特色馆的资源建设目标。构建动漫文献服务平台。高品质的动漫建设和服务是图书馆建设追求的目标。动漫特色馆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采集、分编动漫资源,形成质量过硬、参考价值高的动漫文献,建成动漫文献服务平台。动漫文献服务平台主要实施分享动漫资源、交流动漫信息、实现即时沟通等职能,提供链接服务,实现动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动漫特色馆的资源采集。 一是动漫资源的采集类别。动漫纸质资源。主要包括动漫作品和动漫理论;动漫作品包括原创、画页、草稿;动漫理论包括动漫技法、动漫机构、动漫法规、动漫工作者、动漫介绍等。其中,用于教学和研究的主要以动漫研究、动漫技法、动漫评论文献为主;满足学生娱乐、提升学生需求主要以动漫作品、动漫手稿、动漫介绍、动漫人物文献为主。动漫电子资源。以数据库为集合,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需求,也可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动漫特色馆数据库;动漫索引数据库。为动漫特色馆藏资源编制目录,提供上网链接,方便师生快捷查找所需文献;推荐数据库。推荐精品动漫数据库,节约读者时间;动漫参考咨询数据库。发挥作为交流答疑平台的功能,由专家集中回答师生问题,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动漫周边资源。包括动漫报纸期刊、动漫视听资料、动漫模型。作为动漫纸质、电子资源的补充,动漫周边资源总量不大,但作用不可替代。动漫报纸、期刊集中了动漫界最新资讯,时效性强,参考价值大,引用较多;动漫视听资料能展现动漫魅力,较受学生喜爱;动漫模型是提升馆藏质量、增强特色馆生动性的点睛之举,增强了动漫馆特色。 二是动漫资源的采集途径。动漫纸质资源采集。在当今图书馆市场中动漫资源在流通中不占主流,采集点较少,国内只有少数几家漫画期刊。高校动漫特色馆要求文献的研究价值要高,理论性要强,因此,采集不仅要广撒网,也要精挑选。可与动漫图书发行商直接联系,将读者需求和发行商已有资源对接。另外,动漫资源分散在各类艺术院校、动漫类社团中,这就需要在需求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其它院校、社会团体的动漫资源实行“拿来主义”,直接照单采集,为我所用,为动漫特色馆纸质资源采集开拓捷径。动漫电子资源采集。主要从两方面采集,一方面购买使用率高的综合型数据库,有我国期刊全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万方、读秀知识库等,同时购买动漫大风堂、中华动漫数据库等动漫领域专用数据库。另一方面自主开发符合本单位动漫专业设置特点的自建数据库。对于分散于网络中的动漫资源应建构统一的检索平台,能依照专题、时间顺序等规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标引等,实现动漫电子资源有序集合,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动漫周边资源采集。动漫周边资源中价值最高的为动漫期刊。动漫期刊中,非邮发期刊资源信息更新较快,因此,动漫特色馆要加大非邮发期刊的购买力度,同时加强和动漫杂志社的联系,及时补充本馆的动漫期刊。采购时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购买的动漫期刊,另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动漫期刊,然后从其创刊年、本馆收藏情况、回溯期刊等一一详细记录,尽量保证动漫期刊系统的完整。 3.动漫特色馆资源的放置。类别放置法。按照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周边资源三大板块式放置。每大板块内部可细分放置。动漫纸质资源基本为图书,可依据《中国图书法》放置;动漫电子资源可依描述分类,放置于电子阅览室;动漫周边资源中的期刊可依邮发代号放置,实物模型作为经典馆藏,单独保存。专题放置法。实施专题放置法须对学校动漫专业设置深入研究,在专业教师的参与下,按研究专题或授课内容放置动漫资源。 三、动漫特色馆的服务 1.动漫特色馆的服务目标。动漫特色馆通过优质服务努力打造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爱好者的天堂、动漫教学科研的助推器。实现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的完美统一。一是动漫爱好者的天堂。高职院校动漫爱好者分为两类,一类为普通动漫发烧友,看重动漫特色馆能提供高质量的动漫作品,能开展COSPLAY、动漫展等活动,零距离领略动漫魅力。另一类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动漫学习者,多着眼理论研究层面,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钻研动漫理论、技法、发展规律等知识。这类动漫爱好者多为动漫教师和动漫专业的学生,他们要求在实现专业文献查阅的同时,还可享受动漫课题跟踪服务、动漫学习效果评估、动漫咨询等拓展项目。因此,动漫特色馆的服务应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注重馆舍设计,以活泼明快又不失严谨庄重的风格吸引读者,同时要突出动漫馆的特色。二是动漫教学科研的助推器。动漫专业教学要走向精品化,不仅需要动漫特色馆提供海量资源,还需要特色馆馆员在深入了解动漫专业的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教学风格、学习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供精确的资源整合服务。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将资源转化成教学材料,反馈给任课教师,形成动漫教学资源,供任课教师使用。在专业研究上,动漫特色馆馆员可协助科研者将动漫资源整理成满足课题需要的材料,为科研者提供质量高的文献资源。#p#分页标题#e# 2.动漫特色馆的服务条件。动漫特色馆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动漫资源。动漫特色馆开展的专题学科服务、文娱服务等个性化服务项目更需要建立在涉及范围广、研究价值高的动漫资源上。这就要求动漫特色馆需坚持对馆藏资源优化和服务质量深化两手抓,以动漫资源的质量保证服务的后备来源;以发展的眼光为动漫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标准,提高动漫资源采集的针对性,实现动漫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动漫特色馆的服务要强调专业性、个性化。注重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开设多项服务内容,并能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服务需求。 3.经常保持与动漫专业教师的沟通。邀请教师结合课程学习,对动漫电子资源分类筛选,参与动漫资源教学数据库建设。健全任课教师与动漫学科馆员的沟通渠道,保证动漫学科馆员高效率地为动漫任课教师提供动漫教学资源。协助动漫科研者开展专项课题深加工研究。在立项阶段,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查找出来,提供给研究人员;开题后,定期提供对口的文献信息;进入成果鉴定时,要积极查找有价值的评价动漫专业课的依据。

动漫类论文第9篇

记者:您是如何评价本届动漫游戏博览会的展览和论坛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

贝兆健:本届展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馆举办的首个规模宏大、专业化突出、国际化显著的部级高规格展会。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本届展会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从展示面积参观人次、票房收入、交易总额来看,本届展会与前六届相比均创下了多项历史之最,引领了中国动漫游戏类展会的发展方向。本届展会的主会场总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展会总参观人次达35万,其中主会场观众14万人次,各分会场活动及专业论坛会议观众21万人次;海内外参展商280家,其中海外展商的展出面积达到37%;展会期间交易总额达到43.03亿元,其中场内交易金额达8.13亿元,场外意向交易金额共34.9亿元;五天总票房突破600万元。

其次,本届展会集聚了国内外一流的动漫游戏展商及金融、法律、保险等中介机构,这在国内动漫游戏展会中实属首创。本届展会的展商覆盖了动漫游戏全产业链,共设动画、漫画、基地园区、动漫授权、网络游戏、游艺机、桌面游戏等十大展区,大大丰富了“动漫”的内涵,促进了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的融合,符合目前业内所倡导的“大动漫”的发展趋势。此外展会还首次引入了金融、法律、保险等机构,通过现场咨询,产品推荐、项目对接、合作签约、参加论坛等各种形式,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为跨界合作对接搭建起良好平台,成为CCG EXPO推进动漫产业跨界融合,提供行业保障支持、推进服务创新的一大突破。

第三,展会范围从中国馆内延伸到全上海市,成功营造了“全城动漫嘉年华”的氛围,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欣赏动漫、参与动漫的热情。今年的动漫展首创了“1+5”的大空间展示结构,除了主展馆以外,还设置了东方明珠广场、徐家汇绿地公园、宝山大场动漫街、张江动漫博物馆和苏州论坛五大分会场,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打造全城动漫嘉年华。分会场活动从7月2日起拉开帷幕,10天共接待了20万人次的观众。此外,海外优秀动画电影和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展映活动分别在世博影城和全市五家影院同时举行,展映《追逐繁星的孩子》等五部首次在国内放映的海外经典动漫电影及《喜羊羊和灰太狼》、《梦回金沙城》等数部国产优秀电影。以上这些措施发挥了强大的同城效应,极大地增强了上海市民参与动漫的热情,提高了国内外各类动漫形象和作品在群众中的知晓度,为动漫游戏产业在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展会的专业论坛为动漫游戏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CCG不仅致力于为普通市民打造一场动漫盛宴,同时也为动漫游戏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本次展会共开设论坛,涉及产业链各个环节,聚焦当下动漫产业领域热点话题,包括:中国动漫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中国动画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动漫体验发展论坛;中国手机新媒体(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暨投融资高峰论坛;中国立体动画影视业发展论坛;中国动漫衍生产业高峰论坛等。论坛嘉宾共发表主题演讲数十场,特邀主讲嘉宾79人,其中海外嘉宾20人,专业听众总数达到3762人次,是历年来论坛规模最大、质量最高、专业观众参与人次最多的一届。比如分会场之一的苏州动漫影视创意投资大会邀请到当今国际动漫业界权威和重量级嘉宾前来为中国动漫作品“走出去”“把脉”。嘉宾包括3D版《蓝精灵》的总监丹•罗贝尔、电视动画《功夫熊猫》的导演兰迪•拉莫斯等。据参与论坛的嘉宾和听众反馈,论坛话题引领当下热点,视野高端,现场互动活跃。无论是话题设置、嘉宾邀请还是专业观众的参与度,都体现出了高规格、专业性和国际化。

第七届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不仅是展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国内外动漫游戏企业实现合作与交易的良好平台,更是推动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开发上海“后世博”时期文化创意资源的重要体现。作为文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点打造的一个动漫游戏展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与平台搭建服务功能日益显著,产业发展集聚与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开始发展为我国动漫游戏行业展会的示范与标杆。我局将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本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原则,继续办好今后的展会,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动漫游戏盛会。

记者: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您认为上海应该如何在打造动漫产业上下功夫?市文广影视局在十二五期间有哪些针对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贝兆健:按照市文广影视局制定的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上海动漫产业的发展目标是:继续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振兴,使动漫产业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全国动漫年产值最大的省市。进一步优化动漫产值分布结构,争取原创动漫产品产值占总产值30%以上。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完成以下五大任务:

一、构建积极宽松的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大力扶持原创动漫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如推进动漫企业认定以及原创动漫优秀项目扶持工作;加大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力度,在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扶持基础上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动漫产业的合力。

二、积极搭建产业交流、交易、制作平台,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和智力资源。如继续办好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继续发挥上海动漫产业促进会的服务作用,使其成为上海动漫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进一步发挥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提升上海制作动漫产品的技术含量,拉动整个行业技术制作水准的提高。

三、充分运用“世博效应”和“迪士尼效应 ”,推动“十二五”期间动漫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如打造“世博概念”,开发与世博相关的动漫原创作品及衍生品;参与世博场馆开发利用,开展各类动漫会展、交易、节庆活动;利用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契机,学习外国先进动漫理念、动漫文化和经营模式,推动上海动漫产业的跳跃式发展。

四、完善动漫投融资、产权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如发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加快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将各类金融资本引入动漫产业,帮助一到两家重点企业实现挂牌上市。

五、打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动漫走廊,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浙江,江苏为两翼的动漫产业带。组建长三角动漫产业联盟,整合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动漫发展资源,加强市场消费引导;保护原创动漫作品知识产权,切实保障动漫制作机构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将其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上海,在长三角地区设立制作开发分支机构。

记者:您认为政府在组织动漫展览方面应扮演什么角色?上海以后每年会有哪几个重大的动漫类博览会?

贝兆健:回顾七年来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的筹办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在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动这一方兴未艾的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要综合运用政策引领、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多种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仅就组织动漫展览而言,可以用这样三个词来概括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引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是文化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级展会,是政府部门在动漫产业发展之初主动搭建的重要平台,但从展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还是要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道路。在这一阶段,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引领,这包括在办展理念、办展规格、办展模式等方面的引领,也包括对动漫游戏产业企业支持和参与动漫博览会筹办工作的引领,还包括协调和吸纳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博览会平台共同支持产业发展的引领等,如2010年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与卡通总动员合并举办,实现了两大品牌的资源整合,也更好地兼顾了专业展商与普通观众的参展和观展需求。同时推动成立了博览会的专业协办公司上海炫动汇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展会建立良性循环的内在造血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多届,但与国际同类展会相比,在行业覆盖面、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政府主管部门及时看到了这一差距,并主动采取措施以提升办展水准。如支持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展会迁址中国馆,不仅使展会面积翻了一番,同时借助中国馆的品牌形象以及“后世博效应”,大大提升了展会的知晓率和吸引力;支持美国、韩国、日本等海外知名动漫企业参展,如迪士尼、韩国文化振兴院组织的联合展团等,海外展商参展面积占总面积37%,基本达到了国际知名展会的标准,而巨人、盛大、九城、腾讯等国内龙头游戏企业的参展,极大提升了展会的品牌形象。此外,支持展会扩大会展面积,第七届展会推出“1+5”大空间架构,除中国国家馆主会场外,还在上海动漫博物馆、东方明珠零米广场、徐家汇绿地公园、宝山动漫衍生品产业园区以及苏州设立5个分会场,形成了巨大的同城效应。

管理:加强监管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展会筹办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指导展会协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章加强展示内容的甄别,同时建立相应监管力量加强展会举办期间的现场监管,确保展示内容的规范健康。此外,还要指导展会协办单位做好突发事件以及大客流等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确保观众在参加动漫展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目前,上海地区以动漫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重大博览会只有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为了办好这一展会,上海也在加紧制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新五年规划》,我们有信心将其办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动漫游戏类博览会。

记者:您认为,未来我们与国外动漫机构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政府对于本土动画电影有哪些扶持政策?

贝兆健:我认为中外动漫机构的交流可通过以下渠道得以实现:

一、积极参加国外重要动漫展会、节庆,与国内外优秀动漫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此,市文广影视局曾组织包括上海美影厂、炫动传播在内的动漫企业代表团赴法参加2011安纳西国际动画展,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沪上企业与海外展商就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发行等达成了意向。同时,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迪士尼、孩之宝等著名国际展商的参展,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向海外企业学习的大好机会。

二、主动与国际知名的动漫机构合作拍摄动画电影,学习借鉴外国最新拍摄技术,全面提升本土动漫的制作水平。

三、加强与海外公司的合作,推动中国作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四、广泛开展与海外动漫院校、优秀动漫企业的人才交流,在推荐优秀动漫人才赴海外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条件引进外国优秀动漫人才充实本土团队。

在本土动画电影的扶持方面,我局近期公布的《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有如下规定,即:上映一年内票房在500万以上及获得国际知名动画节展或国际A类电影节主要奖项的动画电影作品,将予以相应的奖励。

采访后记

思考一:“分钟考量”不是衡量动漫产量的唯一依据

以电视动画为例,据官方数据统计,上海2010年的电视动画产量为1300多分钟,较全国来看,产量偏低。于是,很多人就片面认为上海的动漫产量很低下,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实,在编者看来,真实情况未必如此。首先,电视动画只是动漫产业的一部分内容。动漫产业还包括漫画、动漫原创、动画电影、动漫衍生品等。其次,电视动画发展的优劣,也并不仅仅是用“分钟数”就能衡量出来的。“以分钟计”只是考量电视动画发展的指标之一,还有一些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比如,制作出的电视动画作品究竟有多少被公共传播渠道播放出来,它的知名度究竟有多少,它到底产生了多少经济与社会效益等,这些都需要纳入电视动画发展的考核范围。虽然,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如今电视动画的“唯分钟论”已经成为产业考核的唯一因素,它所产生的诸多弊端还没有引起业内人士足够的关注。产业考核应该被量化、被标准化,但这个庞大的参照体系,还需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

思考二:丰厚的政府财政补贴是“重产量不重质量”的根源

从全国范围来看,如今的电视动画的整体状况是:许多地方政府对电视动画给予相当数量的财政补贴。比如,动画企业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动画作品,就能得到一部分补贴;如果制作的这些动画片能在地方电视台播放,就能得到另外一部分补贴;如果此动画作品在央视频道被播放出来,那就能得到更大的奖励。这种财政支持的强大背景让很多企业更加卖力地创造自己的动画总产量。于是,才出现了2011年全国电视动画的产量为280000分钟的高数据、大成绩。但在这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人、花了多少时间来真正考虑电视动画的质量问题,这都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