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微生物学导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4 15:56:19

微生物学导论

微生物学导论第1篇

关键词: 三本院校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 设计性实验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要用到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更离不开微生物学[1]。微生物学实验是与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展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加深理解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实践,谈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学时

微生物学实验是与微生物学理论相配套的基础实验课。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附属于理论课,实验课学时不多。一般的院校,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多在54~72学时,而实验教学则多数在28~36学时。这种课程设置暴露出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较低。而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这方面的问题更普遍也更严重。相对于重点高校,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以赵斌等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例,除绪论外全书有十章内容,分别为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等[1]。尽管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删减了部分章节的讲授,如侵染与免疫,但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点太多、不好记。相比而言,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浓,对实验课讲授的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微生物学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较多,有显微镜技术、灭菌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等,有限的学时导致针对每一项具体的基本技能最多只能开设一次实验,甚至把几项技能综合于一次实验中。老师在具体示范后学生当场基本都能掌握实验要点。但当再次涉及相关操作时,学生就会犯很多错误。如,无菌操作存在于多个实验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第一次教学生革兰氏染色的无菌操作要求后,多数学生在芽孢染色中仍然需要老师先做具体示范才能规范操作。学生普遍反映革兰氏染色当中涉及的操作较多,有灼烧接种环、无菌取样、固定、染色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先开设无菌操作技术或单染色法。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及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等特点提示有必要对微生物实验课给予重新认识,提高微生物实验课的地位,并对该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改变微生物学实验课的从属地位。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手段通常是板书加上老师的讲解,老师讲授吃力,且仅通过语言表述,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很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老师需要在板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能够讲授的知识有限且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易。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传递信息,使得讲授的知识具体形象,将一些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给了学生。同时由于老师提前制作教学课件,将大量知识信息集中整理,突出重点,传递信息量较大,便于学生掌握及理解,解决了教学内容多而学时相对较少的困难[3]。具体来看,如讲吲哚实验时,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不易理解,而在这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吲哚实验阳性的照片,学生对玫瑰吲哚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图片引出诸如“玫瑰吲哚为什么会集中在试管的顶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预习实验后续的操作。再比如在血球计数板构造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将计数室先找到,通过连接在显微镜上的摄像头转到投影屏幕上给学生看。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且更容易在计数时找到相应区域,既强化教学效果,又节约老师指导学生的时间。

三、尝试开展设计性实验

传统开展的微生物学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指导和板书完成实验,没有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特别是对于部分三本院校的学生,实验课只是简单地按照老师的步骤要求做,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而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从旁指导,这种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4]。因为受到实验室条件、课程学时和学生人数等的影响,我们仅在个别学期针对部分专业开展过综合性实验,如土壤中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虽然该实验的设计性不是很强,但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该实验的操作既加深了对理论课堂中关于微生物的形态、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生长及生态中相关的知识的理解,又巩固了多项实验技能,他们普遍希望能多开展这类实验。为此,今后可以尝试更多地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如以分离产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为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并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试剂及器材,实验完成后可对实验过程中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既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在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以往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是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更是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单位提供现代化教学仪器的设备的同时,合理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指导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优化微生物学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赵斌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熊元林.微生物学实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微生物学导论第2篇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4-02

传统的高职类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以学科课程设置为基础,偏重于传授和训练学生各项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通常是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分开教学,且各自由若干独立的内容单元组成,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缺乏整合各项微生物学知识技能,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对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进行工作过程导向性课程改革,按实际企业生产时不同岗位对微生物知识技能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完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衔接共同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以此代替传统的工业微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本文就其中一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介绍,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生产菌种分离鉴定及保藏的车间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一、工作内容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任务共需28学时,由6次课完成。具体分为4个子项目: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不但能够熟悉微生物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的鉴定等实验技能,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等理论知识;而且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安排

1.教学设计。第1次课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大致的工作方案。第2~5次课分别完成5个子项目,每次课开始时每组学生由负责该子项目的成员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总结总结汇报前次工作情况。然后由当天的子项目负责人领导执行当天的工作计划。最后一次课则撰写报告并进行分组总结汇报交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具体安排。第1次课以讨论为主,上课时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以3~5人为一个工作小组,阅读讨论学习材料及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大致拟出工作完成计划并分工,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作为一个子项目组的组长;该过程中学生可向教师提问反馈,师生交流。然后各个小组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工作计划及分工明细,全班讨论交流,并修正不完善的方案。此过程后学生会对目的性筛选鉴定菌株的工作过程有大致了解。

第2次课先由每组“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工作具体安排及分工,然后每组根据工作计划采集校园不同土壤样品,制成土壤悬浮液并向其中加入组内讨论决定添加的营养物质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本子项目完成后学生会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与生长控制知识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知。

第3次课先由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任务具体安排及分工。每组根据工作计划制作筛选培养基,对经过富集培养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接种培养。经此学生会了解无菌操作的要领与意义、微生物的代谢,并对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控制有深入认识。

第4次课的子项目是“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上一子项目汇报总结后,每组本子项目的负责人在讲解本次安排分工的同时,还要在本子项目完成时对本组的鉴定方法的合理性评估答辩。每组根据方案对上个子项目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产淀粉能力鉴定,选出高产菌种并长期保藏。结束后学生应懂得微生物的代谢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意义,并对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有所了解。

第5次课对上个子项目获得的高产淀粉酶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学生通过将菌落形态观察及显微形态观察结果与菌种手册对比初步得出分类结论。由于不同小组分离到的菌株不同,通过相互交流观察,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感性积累。完成最后一个子项目后各组总结讨论,写出总结报告。学生会学习显微技术,对四大类工业微生物的菌落与微观形态有整体认识,并理解这些形态观察结果与微生物分类鉴定之间的关系。

第6次课每组学生就总结报告汇报答辩,同时进行教师点评与组间互评。评价结果计入学业成绩。通过组间对比交流,学生会更全面地了解在目的菌筛选鉴定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与传统教学安排的不同点是:以前是由教师提供实验步骤与样品甚至结果分析,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学生缺乏主动性,更缺少与将实验结论上升至联系理论知识的途径。而在本次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若干实验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寓教于应用,不仅使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还可以使同学们理解这些知识技能在具体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讨论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旨在建立学习者与未来工作的直接联系;教学过程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3,4]。设计“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将原来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培养、纯化、染色、观察等传统的单个实验内容与技术整合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通过设计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还学会理解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样品由每组学生自行采集,与传统的实验课由教师提供少数菌种相比,不同组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材料,便于了解更多的微生物,拓宽视野。开展工作过程导向微生物教学,学生需要课下花较多的精力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培养微生物,由于调动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并没有因此产生怨言。学生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也对这种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表示欢迎。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3],与我国现今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有一定差别。因此如何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因时因地地改良授课方式,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教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伟,徐旭士,张茵,袁生.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鉴定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4):105-107.

[2]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62-64.

微生物学导论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论文摘要:针对教材的语音段学习,试从如何在课堂充分使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的光碟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从而与推广普通话,与普通话等级考试相结合;如何使用课堂即时口语发音检测,使学生体会辅音、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结合课堂口语检测与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的理论变化相结合;如何使用课堂口语发音贯彻音变、音位等一系列的语音理论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达到使用一切立体的、师生互动的、口语练习成为主线索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四版教材语音段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使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而,在上述问题上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一、基础能力培养 基础能力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就要让学生有目标,有兴趣,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1.上好绪论课,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 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首要问题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最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绪论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往往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绪论课教学,既是课程入门的向导,又是师生合作的开始。如果绪论课的教学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就等于抓住牛鼻子,后面的“戏”就好唱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第一堂课的作用。一是广泛收集材料,精心准备教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不轻易放过。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导出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如从日常生活中的衣物发霉、剩饭变酸现象,到生产中酿酒、做面包馒头、制酱、制腐乳、豆豉等等引出微生物概念。三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微生物的发展史、关键人物及其贡献。由荷兰一个小镇上的布商列文・虎克从小喜欢磨制透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透镜能将小东西放大,在这个基础上,研制出了显微镜,至此引出了微生物的发现;由当今誉满全球的法国白兰地、巴黎时装引出巴斯德解决酒变质、家蚕病害等贡献,导出微生物的发展。四是采用形象的比喻与生动的语言列举大量的数据和典型的事例说明微生物的特性。由空气、土壤、水体、人体表面、人体消化道、人民币纸币等携带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介绍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五是以充满激情和向往的语气介绍微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和热门话题。向学生展示微生物学研究的前缘领域如DNA芯片、微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定向药物、基因导入等,拉近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使学生知道本学科当前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及争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召力的教学中,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机会是给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从而对微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热切地希望跟随老师去探讨奥妙无穷的微生物世界。 2.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生物学是我校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有关微生物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如微生物的纯培养方法、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病毒等内容进行重点阐述,让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对资料性、一般演绎性的内容则“点讲”,即在介绍基本概念后,老师引导出章节内容主题和重点,留有更多的未知知识空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微生物多样性这一章学习时,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堂上,我们提出问题: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保方面的应用情况怎样?哪些微生物在这些领域有应用?微生物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前景怎样?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微生物资源?课堂外,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学生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分组(2~3人)讨论,通过查找资料,得出答案,每组确定一名代表公开作答,其他同学提问补充,教师讲评。由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是有限的,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无限的,这种方法的采用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了知识范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终生受益。

微生物学导论第4篇

论文关键词:微生物学;能力培养;基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采取何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能力培养,是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一直努力的方向。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科学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已经渗透到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在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础能力培养

基础能力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就要让学生有目标,有兴趣,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1.上好绪论课,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

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首要问题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最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绪论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往往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绪论课教学,既是课程入门的向导,又是师生合作的开始。如果绪论课的教学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就等于抓住牛鼻子,后面的“戏”就好唱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第一堂课的作用。一是广泛收集材料,精心准备教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不轻易放过。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导出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如从日常生活中的衣物发霉、剩饭变酸现象,到生产中酿酒、做面包馒头、制酱、制腐乳、豆豉等等引出微生物概念。三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微生物的发展史、关键人物及其贡献。由荷兰一个小镇上的布商列文·虎克从小喜欢磨制透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透镜能将小东西放大,在这个基础上,研制出了显微镜,至此引出了微生物的发现;由当今誉满全球的法国白兰地、巴黎时装引出巴斯德解决酒变质、家蚕病害等贡献,导出微生物的发展。四是采用形象的比喻与生动的语言列举大量的数据和典型的事例说明微生物的特性。由空气、土壤、水体、人体表面、人体消化道、人民币纸币等携带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介绍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五是以充满激情和向往的语气介绍微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和热门话题。向学生展示微生物学研究的前缘领域如DNA芯片、微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定向药物、基因导入等,拉近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使学生知道本学科当前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及争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召力的教学中,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机会是给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从而对微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热切地希望跟随老师去探讨奥妙无穷的微生物世界。

2.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生物学是我校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有关微生物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如微生物的纯培养方法、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病毒等内容进行重点阐述,让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对资料性、一般演绎性的内容则“点讲”,即在介绍基本概念后,老师引导出章节内容主题和重点,留有更多的未知知识空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微生物多样性这一章学习时,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堂上,我们提出问题: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保方面的应用情况怎样?哪些微生物在这些领域有应用?微生物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前景怎样?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微生物资源?课堂外,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学生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分组(2~3人)讨论,通过查找资料,得出答案,每组确定一名代表公开作答,其他同学提问补充,教师讲评。由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是有限的,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无限的,这种方法的采用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了知识范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终生受益。

3.开设大型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搞好微生物实验教学对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将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对培养基的配制、常用的灭菌方法及无菌操作要点、微生物标本片制作、显微镜使用、细胞大小测定及细胞计数、十倍稀释法、平板活菌计数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后,开设大新综合实验,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实验内容大多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课题。如窖池窖泥的微生物检测及优势菌分析;不同大曲中微生物检测与鉴定及其糖化力、发酵力测定;发酵酸奶活性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及发酵酸奶的制备;常见食品卫生指标检测及食品卫生质量标准指定等等。实验期间,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教师提要求、理思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3~5人一组,利用业余时间,集体智慧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分工合作完成药品材料与仪器准备以及取样、接种、分离、灭菌、培养基配制等一系列工作,遇到困难,在教师启发下,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并予以解决。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操作不规范或小组成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均会导致前功尽弃。大型综合实验的开设,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与协作能力。

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

综合运用能力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使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通过介绍一些典型问题的探索过程和分析方法,启迪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如讲解病毒一章时,讲完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定义与特点后,老师介绍工业发酵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发酵现象——菌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没有生长;耗糖缓慢或停止,发酵缓慢,周期长;PH不降反而上升;有大量泡沫产生,发酵液粘度增加;产物积累少甚至不积累;发酵液逐渐变清,镜检时发现菌数显著减少,菌体不规则,有“云雾状”碎片等,从而使问题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在脑海中提出疑问:似乎菌细胞慢慢被吃掉,留下一些碎片,什么原因导致细胞裂解呢?教师适时导出:细胞裂解原因之一是细胞走向衰老凋亡,原因之二是遭受噬菌体感染。学生分析:根据生产菌生产周期和发酵时间,排出细胞自然衰老,细胞的裂解可能是遭受噬菌体感染。教师提问:如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见?学生得出:通过检测噬菌斑有无判断。教师提出:噬菌体是如何污染的(污染途径)?在发酵生产中如何防止噬菌体污染?学生纷纷利用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从污染途径着手,提出这样防止噬菌体污染的若干种方法,教师加以总结和完善。老师的循循善诱,为学生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求解未知领域,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高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是每个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这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共识。大学打基础阶段内涵是很丰富的,她强调全方位的基础建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科研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升。在教学中,我们不但将科研意识、思维方式和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融入教学中,还通过学生申报和参与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时,教师介绍知识点:碳在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约占50%,N在各类微生物细胞中含量差异较大,期中细菌、酵母含N较高,占7%~13%,霉菌含氮量较低,约占5%,因此细菌与酵母常作单细胞蛋白(scp)生产菌。教师由此拓展授课内容:利用微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重要意义、单细胞蛋白的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等,然后提问学生:如何大规模发酵生产单细胞饲料蛋白?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发酵生产菌的选择问题。必须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菌细胞,这样的菌细胞可以从自然界筛选,也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如果希望产量有所提高,可以通过诱变(选择合适诱变剂、诱变方法,对突变菌株进行粗筛、复筛等等)以筛选高产突变株用于发酵生产。二是原料问题。由于大规模发酵生产原料使用量大,要选择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原料,最好是微生物能分解利用的农副产品及其废料。三是发酵生产工艺优化问题。发酵生产中要控制好酸碱度、通气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获得最高产量。由此导出教师的科研课题——“微生物发酵再生曲酒丢糟的研究”选题思路及科研开展——教师如何选择菌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纯种发酵、双菌共酵、两步发酵、多菌种混合发酵、添加纤维素酶再发酵等生产单细胞蛋白。这种在继承、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将学生引进科学领域,学习科研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促进了“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方式,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微生物学导论第5篇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当前生命科学中极其活跃、生命力强大的学科。[1]如何让学生通过微生物学教学,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生产与管理、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是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使微生物学教学适应生物工程产业的需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与实践。

1.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思想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突出应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制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计划的关键是如何安排好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学时安排上,我们将理论课学时数与实验课学时数之比从原来的7∶3调整为6∶4。使学生不但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中掌握微生物学的应用技能,积累实践经验。[2]

面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总结以前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转变教学思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我们将教学大纲进行重新调整。具体做法是:(1)将教材中容易理解的内容,编写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并作适当的课后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对那些相互间既有联系又重复的章节,进行重新编排,合并讲解,既节约时间又更加清晰。(3)与实验课密切相关的内容,纳入实验课的教学中,丰富了实验课内容,减轻了理论课的压力。(4)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更观、生动和富有吸引力,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上述措施可以将原来的教学内容压缩1/3左右,就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微生物学教学任务。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表明,教学方法应将素质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的微生物学专业名词及抽象的理论硬“灌输”给学生,将会使他们产生厌倦的情绪,既不利于知识的获取,又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究微生物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是在如何产生的,让学生明白微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当学生了解了知识的“背景”后,便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毕业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在备课时,分别列出微生物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和学生自学章节的提纲,分别发给学生。在授课时,结合各章节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和归纳的方法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比较深刻的领会。例如生物类群形态结构时,可将各种微生物的类群和结构先作扼要介绍,如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菌落形态牲和繁殖方式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章节内容讲完后,再针对性地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供学生在课后复习之用。学生要完成思考题,必须在网上或图书馆查资料。这样不仅能拓宽、强化专业知识,而且能锻炼自学能力。

3.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微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之上的一门科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实验既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又是教学工作的手段。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知识,使基本技能得到训练,还可以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因此,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能开出的实验,如糖发酵实验、理化因素的诱变效应和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等都尽力开出。对于不易开出的实验,如动物病毒鸡胚培养法、昆虫病毒的培养和吞噬作用等,利用放碟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要求教师将科研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成立课外研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搞科研,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我院2006级学生黄葆文、潘江等同学完成的“水牛奶酒的研制”项目,获得了2009年国家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三等奖,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还有“桑椹饮料酒的酿制”项目、“黑米、黑芝麻婴儿营养食品的研制”项目等也获得了学校的科研奖励,并发表了科研论文。

4.培养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法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我们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会学生逆向思维,大胆想象;充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努力进取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4]考核不应仅仅停留在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水平上,而应将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即重点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在试题的命题上作了改革,即将试题分为固定答案型和非固定答案型两大类。如在非固定答案中,给定所需的材料、仪器或设备,怎样确定一种微生物属于某种营养型等问题,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5.重视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微生物学教师,仅有微生物学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无科研工作的教师,许多知识仅停留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抓好课堂教学外,还要抓好科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或主持科研课题,这样能既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能活跃学术气氛,还能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教学过程中能对深奥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言之有物,使学生为教师的知识所佩服,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兰时乐,林元山,邓林伟等.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168-169.

[2]王芳.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实验室科学,2009,(4):49-50.

[3]苏文金,周常义,苏国成等.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8,9,(1):55-58.

微生物学导论第6篇

关键词 半导体物理学 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01-01

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子信息学科的各个领域,电子、通信、控制等诸多学科都融合了微电子科学的基础知识。《半导体物理学》是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但是,《半导体物理学》具有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更新慢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微电子专业的《半导体物理学》课程进行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重庆邮电大学采用的教材为电子工业出版社刘恩科主编的《半导体物理学》,该教材具有知识体系完善、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推导复杂、学科交叉性强等特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以及数学物理方法等多门前置学科的基础知识。另外,我们开设的学生对象为微电子相近专业的学生,因而在课程内容设置时有必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及其知识结构等问题。虽然微电子学相近专业开设了大学物理等课程,但是大部分专业未开设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及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前置课程,学生缺少相应的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在《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将部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及统计物理学等相关知识融合贯穿在教学中,避免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跳跃。

从内容上,依据课程大纲《半导体物理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介绍半导体的电子状态及对应的能带结构,电子有效质量、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与非平衡载流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费米能级、迁移率、非平衡载流子寿命等基本概念;后半部分对典型的半导体元器件及其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半导体物理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推导与结论同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半导体物理学》中涉及的理论及模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特点,在传统黑板板书基础上,充分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实物模型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模拟微观过程,使教学信息具体化,逻辑思维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特点,对考核方式作如下尝试:(1)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的某些重点知识点,设计几个小题目,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增强学生上课积极性及独立思考能力;(2)学期末提交针对课程总结的课程论文,使学生在对课程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半导体物理学》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要实现《半导体物理学》这门课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乃云.微电子专业“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微生物学导论第7篇

【关键词】

绪论;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方法

Excellent introduction teaching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pharmaceutical Microbiology

CAI Rui, LI Shan, TAN Zhou-jin,et al.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TCM University of Hunan,Hunan Changsha 410208,China

【Abstract】 Microbiology is one of important subjects in life sciences. Introduction lesson is the beginning of Microbiolog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niversity with Microbiology, excellent introduction lesson can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microbiolog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Introduction; Pharmacy specialty; Microbiology; Teaching methods

在中医药院校西医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学方法因课程内容、教师、授课对象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讲授阶段调整教学方法也是相当必要的。适时地选择一种恰当的教学方法,能高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消化和吸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一直以来,在中医药院校,本课程面临着内容多(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而课时较少(我校有60理论课时和42理论课时两个层次)的窘境。因此,合理安排与取舍教学内容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每门课程教学的第一章即为绪论,有的教师认为绪论中没有实质内容[1],而且看上去浅显易懂,因此,为了赶进度,绪论往往不会被重视,只是一带而过,甚至只让学生课后自学[2]。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能否吸引学生对新课程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给学生呈上精彩的第一课-绪论。绪论课讲授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绪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绪论在课程教学中的第一印象作用

绪论是一门课的开端,也是第一节课的开始。它包括该学科的定义、内容及任务,并介绍其发展简史,学习目的及方法等。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微生物学”,“为什么要学微生物学”以及“怎样学好微生物学”。绪论课是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好比我们认识一个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绪论课教学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具有吸引力,能提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门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一个教师上绪论课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语言和内容上不能吸引学生,这无疑将使学生丧失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和动力[3]。因此,绪论部分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后续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绪论对课程内容的概括作用

绪论是一门课的缩影。教材的绪论是本门学科的综述,通常是对课程内容的概括性的介绍,它的任务是表明课程的性质、学科的研究方向、大致的内容结构,以及对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作一个概述,起统领全教材和整个课程教学的作用。绪论课是各门课程正式教学开始前的前言课、简介课、概论课、导入课,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同时,初步了解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学习方法和教学的总体安排,为以后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与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3]。

2 药学微生物学绪论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2.1 药学微生物学的内涵

在绪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让学生知道“药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区别,虽然“药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同样属于应用微生物学的范畴,但是,“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讲授微生物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及其防控措施,而“药学微生物学”应该主要讲授微生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微生物学基本原理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药品质量控制的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药用微生物资源及其产品的开发,等。

我们知道,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微生物学是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微生物学采用微生物作为研究材料,往往会加速生物学基本问题研究的进展,进而使之与药学息息相关,在抗生素、维生素、酶制剂、有机酸、生物制品生产以及药物的微生物学控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构成了现代药物生产、检验技术的基础,还在基因工程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但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中,本课程一直以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内容为主,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部分极少。这一现象已经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药学专业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也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之中。

2.2 药学微生物学绪论教学中要突出的内容

绪论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介绍本课程的大致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药学微生物学绪论教学中就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微生物学,也就是学习微生物学后,在药学专业中有些什么用。但由于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临床相关知识涉及不深,在举例介绍病原微生物时应淡化其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的内容,而突出强调其与药学有关的内容,从侧面引导学生寻找抗微生物药物研究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绪论讲授中还应突出微生物学在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如微生物的药用资源、微生物对药物的污染与控制、微生物在制药工程中的作用、药物的微生物检验及抗微生物作用的检测方法等,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将微生物学的知识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自觉学习的推动力,并且带着目的来学习这门课程。另外,恰当地补充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是相当必要的。

绪论教学的最后,老师要为自己在后续内容的备课和讲解中注重理论联系专业实践设好蓝图,应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目的,向学生们提出要求,通过微生物学的学习,药学类专业学生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1)利用微生物学基本原理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原理;2)药品质量控制的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要求学生熟悉药品质量控制的微生物学指标、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掌握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基本技术;3)药用微生物资源及其产品的开发: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药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微生物在新药开发与改造中的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微生物学的方向和目的。

3 结语

绪论教学是引导学生步入新课程的关键一步,处理得当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授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仅要告诉学生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情况,还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出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过程是由多环节和内容,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合理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5]。

参 考 文 献

[1] 贾淑平.浅谈绪论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113-1114.

[2] 于艳红.浅谈“绪论”教学的重要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157.

[3] 蔡立红.关于绪论课教学的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87-88.

微生物学导论第8篇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安排,忽略了学生的探索和互动,即由教师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的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安排进行实验。改革后的做法是注重学生的自主、独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中,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听课,变为经过质疑、分析、判断、概括等认知活动获得结论。

(一)应用为主,理论必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强调应用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应用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微生物检验技能实践,让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理论融入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项目技能训练中。以国家食品检验职业标准为依据组合内容,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为明线,以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为暗线,将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融入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各项操作之中。在教师示范指导下,通过“理论知识预习教师讲解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动手实验老师检查和纠错”的段螺旋式反复强化训练,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二)多媒体教学提高微生物检验教学质量

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多媒体,可显著提高学生微生物检验感性认识。微生物学检验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微生物形态学,如菌落形态、显微镜下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形象、直观、高效地让学生掌握上述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关键实验步骤以及学生容易犯的检验操作错误拍成录像演示给学生看,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典型错误。我们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杀菌锅的使用和无菌接种技术进行示范,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快。

(三)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分析和探讨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我们通过收集、整理过往教学、实际生产检验工作、互联网的微生物相关检测的实际案例和视频资料,并组织学生对关键或错误的操作环节进行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感及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考核方案改革

微生物学导论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物制药;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是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并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生物与医药类等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发展壮大。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并能从事药物的研发、药物的生产、药物的质量及安全检验、药理分析、药物的经营和销售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及教学目标分析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建立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所显现的优势将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微生物制药在整个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理、工、农、医、师范院校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此可见,微生物课程也必然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分布、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理论与实验操作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其后续课程包括发酵工程概论、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药品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事管理与基因工程技术概论等多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微生物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关微生物生产的必要基本技能操作,并掌握应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微生物学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适量实验课。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方法常常是课上勤笔记少思考、课下不复习少作业,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璧归赵”。为了提高微生物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于2008年申报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并与全省其他高职院校的同仁一道对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的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主要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学院优越的教学条件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院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电视显微镜设备组织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标本与即时的实验操作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制药企业的联系,与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共同探讨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依据高职类学生文化基础、思维特征,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选择采取了项目教学法及案例导入法等多种“教学做合一”的形式开展教学,从而实现了将过去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形式向以实验室工作过程为中心和“边教、边学、边做”形式的过渡。例如,将基础知识部分组织成多个承前启后的项目,微生物应用部分(如微生物与发酵、食用菌栽培与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等)采用案例法组织教学。通过启发与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供适量学时,鼓励有积极性的学生自选教学内容,采取合作或独立查阅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的形式实现了师生主体角色的转换,从而使学习以形成综合能力为目的而非单纯的知识摄取。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微生物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在有了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基础上,我们认为利用适当的幽默或英文等教学技巧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策。比如在要求学生列举已知的病毒时“特意提醒”不要自作聪明地制造“人瘟病毒”。在课堂中偶尔适时地穿插一个英语单词或简单的句子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往往能让喜欢或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激发兴趣。 

(二)认真整合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007年下半年,在长期从事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共同参与下,我们编写出了一本较为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理念的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及其应用》并获2009年湖北省高职高专优秀规划教材奖。本教材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湖北省示范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要求建立课程教学标准与内容,按照“教学做合一”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融合。在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思维习惯,适当降低了理论知识部分的深度,强化了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将课程内容按照微生物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重新组合,首先使学生通过显微镜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最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渐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顺其自然地完成对整个微生物课程内容由感知到认知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过程。 

教学组织与实践 为了较好地落实高职教育所推崇的“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我们采取的是理论与相应实践操作(单元实验)相互融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和“知识与能力运用”两大模块,其中包含了“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分布与生长控制技术”及“微生物应用与检测技术”三个单元与七个项目来实施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并在教学中认真践行“边做边学,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较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 

重视第一次课设计 第一次课是一门课程的序曲,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课程魅力的最佳向导。本课程的第一次课是通过“一个富有创造和启迪性的故事(列文虎克)”、“多幅彩色动静态图片的展示”和“一系列惊人的数字”等具有鲜明特色和感性认识的内容逐步展开的,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产生了对微生物的浓厚兴趣,进而较好地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心理,当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与考核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满足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微生物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将理论知识与有关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理论学时,相应增加了实验操作学时,使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将近1∶1。将课程的实验分为平时的单元实验、期末整周的综合实训、培养兴趣的自主实验(如对口腔、霉变水果中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等)几项,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技能和微生物实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