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风险的原因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4 15:56:18

财务风险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1篇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分析

 

正 文

企业在日常的各项经营中,受到客观环境和不可预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一段时期内、一定范围内获得的经济利益偏离预期目标,从而造成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叫做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中,企业可能随时发生任何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通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2、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风险成因,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决策者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方面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无法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的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5、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6、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8、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二)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变化

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风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2、税收法律规范变化

任何企业都有法定的纳税义务。税负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如果税收法律发生变化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3、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的利率的持续的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劵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的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的流动负债全部用于负责筹集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小部分的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负债筹集;而大部分的长期负债和全部的自有资本则用于筹集固定资产。这是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相对来说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类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盈余为红字,这表明了自有资金存在着一定的损失,在总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减少已经显现。这种情况表明了企业已经出现中度的财务风险,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第三类是企业不仅损失了全部的自有资金,还加重了负债。这时,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风险成因,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收益状况分析,可以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以及其他费用,所得数额为净收入,也可称为经营收益;第二层是净收入减去财务费用,所得为经常性收益;第三层是经常性收益加上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得到的数据是期间收益。

认真分析收入的三个层次,就不难判断出其隐含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为亏损时,表明了企业往往存在着负债过多,利息负担较重等问题,正处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状况下,存在着财务风险的隐患。

二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亏损的为期间收益时,则有可能出现了资产的损失,需要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和警惕,如果任由情况恶化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财务危机。

三是当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和期间收益均为亏损时,则表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存在并且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市场经济;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在当今理论界,对财务风险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观点,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这个定义是得到普通接受的。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人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的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四)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六)企业理财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和方法

(一)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设计如何应对方案,否则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超出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订单采购原材料,科学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负债结构要合理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进行必要的还款计提,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五)负债规模要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当企业资本收益率大于筹资资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利,但资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为筹资带来困难,对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越小。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六)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方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1 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例如,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时,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 回避法。即企业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的基础上,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选择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风险得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权性投资远大于债权性投资的风险。

3 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较大得到投资项目,避免因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一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以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企业对外投资多元化是将资金投资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3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风险 原因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也是可以预防和降低的。集团公司的发展是与风险相竞争的过程,要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集团公司界定

集团公司是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是集团公司的核心,必须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也可以是资本雄厚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不但拥有子公司在财务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拥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子公司的资产全部或部分地归母公司拥有,但经济上和法律上都相对母公司而独立。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多极产权主体的组织,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复杂的,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经营诱发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出路总的来说只有两个: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从理论上来说,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范围经济创造的价值、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等好处。但取得这些好处也是有其必要前提的。如果不具备条件盲目扩张,在多元化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而缺乏优势,或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财务控制主体对客体的信息拥有量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无限接近完全信息的趋势,但永远不能达到。尤其是在集团公司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集团公司存在层层的委托关系,委托者所掌握的信息永远小于者所拥有的信息量,一直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而者又不可能拥有其竞争对手、产品的消费者、材料的供应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全部信息,母公司难以全面了解所有的情况。

3.集团公司组织形式导致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主要采取的是母子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严格地说,这种制度有效地把子公司的经营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母公司不会因为子公司经营失误而遭受更多损失,更不会侵害到其他子公司的利益。但在实践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有诱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一旦某个链条出了问题,将给整个集团造成灾难性后果。

4.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带来的财务风险。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其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在整个集团的分工上,母公司主要将精力放在股权的投资管理上,致力于整个集团的资本经营和投资策划;子公司则在其董事会的领导下,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决策层次上,母公司除了生产经营决策外,主要负责宏观战略方面的决定;子公司董事会所做出的决策则较倾向于实务操作。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处于分离状况,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提高,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实现会计账面的“利润最大化”,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即内部人地位,最大限度地谋求内部控制利益。其结果必然会有损于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5.集团公司的监管漏洞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目前集团公司监管制度存在诸多漏洞,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下属子公司对母公司仍存在过度依赖和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现象;二是投资决策制度不科学,由于集团内部风险决策的权限不明确,或者完全放松对子公司投资决策权的控制,造成子公司权限过大,投资失控;三是财务报告披露和处理制度不健全;四是集团内部财务审计不健全,我国不少集团公司没有专设审计部门,即使有审计部门也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往往是等到子公司出现大的漏洞或严重问题以后,母公司才知道,结果已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损失。

6.人员素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因其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对各类人员的素质要求应格外严格,尤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协作精神,因为人员素质不高,往往会使建立了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与其内部原因有关,而且也与其外部原因息息相关。从外部影响角度来看,影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风险一般表现为经济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和技术风险。

1.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是指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与经济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经济环境风险一般表现在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税收政策变化、经济政策变化、财政政策变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等方面。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环境因素,这些外在环境因素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这给集团公司控制经济环境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增加了难度。

2.市场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及相关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集团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影响集团公司财务收益甚至危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而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加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3.国际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相互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4.自然灾害性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影响集团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破坏性影响,给集团公司带来财产损失,如火灾、水灾、地震、天气灾害、环境污染等。虽然自然现象灾害性风险不能控制,但可能通过保险来降低灾害损失。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集团公司有可能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环境,导致技术落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最终导致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技术风险源于创新环境的变化、替代新技术的出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集团公司追求规模化经营,重视以收购、并购和控股等资本运营手段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其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集现金流不足,相互担保贷款的资金链条不断延伸,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集团公司技术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和竞争能力。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 风险管理 原因探析

真实有效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是企业持续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营存在风险亦存在,然而企业不可能为了潜在风险就停止企业的经营和可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如果企业不能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正确的财务风险决策,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由此可见,探寻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对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隐患

(一)资本结构控制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体现,反映的是指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时点的比例构成和相互关系。有些企业筹资模式单一,单纯依靠借贷等渠道,筹资综合效益较低,经营过程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比例失衡,结构不合理,过度的负债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偿付能力不足,“小马”怎能拉“大车”,财务风险显而易见。

(二)盲目投资

在企业经营允许范围内,涉及到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时,鉴于企业决策层面能力、观念和意识的差别,对投资项目缺乏全面的了解、科学地分析和不确定的预期市场收益估计,会出现教条决策和经验决策现象。投资行为一旦发生势必会有资金流出企业,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投资成本也可能无法收回,导致企业投资资金链断裂,如果企业资金实力不够雄厚,将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三)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不规范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资金的管理和分配上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业务事项的财务执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程序不明确,企业抗拒风险能力弱。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变幻莫测

外部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一是宏观经济因素,包含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一般企业是不可测,不可控的,只能主动适应。第二是微观经济因素,主要指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二次映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应对能力、决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等。微观经济因素具有一定的可测性和可控性。第三是自然与意外因素,主要指天气的变化及灾害的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往往不可测也不可控。第四是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如国际战争、经济制裁等,具有大部分不可测和不可控的特性。

(二)企业的资本结构类型变动趋势

资本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原则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40-60%为预警状态,原则上不应超过50%。企业的财务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流动资产均由流动负债购置,企业自有资本则用来购置固定资产;二是企业时点资产负债表利润显示为负数,即亏损,自有资本比率较低(自有资本比率=自有资本/ 总资本*100%),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三是企业赤字严重,资产负债表严重不平衡,企业的亏损不仅抵消了全部自有资本,也影响了负债。资本结构中如果债务比例过高,或者企业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到期债务本息无法偿还,严重的会出现破产危机。

(三)企业资金管理控制不规范

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循环和周转过程,具体表现为,企业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通过销售又实现资金的货币化。就企业的生产流程而言,存在原材料、产成品等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销售稍一滞后就会出现超储积压存货。同时,在销售环节,一些企业急于急于实现成品资金的转化,过度滥用购买方商业信用,账面出现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不仅没有通过销售实现货币化,反而成为呆账坏账,造成企业的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四)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脱节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为适应企业总体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企业内部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对企业实行有效的财务战略目标管理,是企业组织或处理重大而复杂财务活动或财务关系的重要方法,然而现实中,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在考虑企业发展战略时过多的描绘企业发展的蓝图,从企业规模、市场拓展等方面设计,容易忽略财务战略目标,导致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脱节,财务管理系统无法适应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五)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企业财务风险制度建设、财务风险文化建设滞后,企业管理决策者和财务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宏观管控意识淡薄,缺乏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对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决策时采用的方法不当、资源不足,满足于记账、做账和管账,片面追求高收益,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严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化解的途径选择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可以预测和进行防范化解的:一是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指标的偏离差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更准确、及时的为企业提供有效资金流预警信息;三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执行,明确职责,降低财务风险。四是积极培育和积淀企业财务风险文化,强化企业内部主体和个体的忧患意识,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五是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协调性和相容性,增强风险控制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 风险 预防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70-02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盈利分配风险,具体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据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在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的有52家,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晕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问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1.42万亿元,占流动资金的36%。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50%的有37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分析国有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国有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国有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国有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4.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任何系统的运行。会计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国有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在更大程度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辨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

(2)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①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②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③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④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2.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1)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2)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

(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

(4)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6篇

    续和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通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2、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风险成因,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决策者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方面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无法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的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5、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6、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8、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站大全。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二)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变化

    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风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2、税收法律规范变化

    任何企业都有法定的纳税义务。税负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 理财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如果税收法律发生变化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3、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

    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的利率的持续的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劵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的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的流动负债全部用于负责筹集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小部分的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负债筹集;而大部分的长期负债和全部的自有资本则用于筹集固定资产。这是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相对来说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类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盈余为红字,这表明了自有资金存在着一定的损失,在总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减少已经显现。这种情况表明了企业已经出现中度的财务风险,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第三类是企业不仅损失了全部的自有资金,还加重了负债。这时,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风险成因,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收益状况分析,可以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以及其他费用,所得数额为净收入,也可称为经营收益;第二层是净收入减去财务费用,所得为经常性收益;第三层是经常性收益加上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得到的数据是期间收益。

    认真分析收入的三个层次,就不难判断出其隐含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为亏损时,表明了企业往往存在着负债过多,利息负担较重等问题,正处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状况下,存在着财务风险的隐患。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7篇

企业提早发现、防范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企业财务人员要善于从日常财务核算中发现财务风险的早期信号,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调整经营策略。1.市场利率的变动通常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反映。利率是资金借贷成本的直接反映,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及时发现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利于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市场利率降低,表明资金充裕,居民消费可能增加,股票市场趋于活跃,企业筹资成本降低,投入增加;相反,市场利率提高,股票遭到抛售,房地产行业萎缩,物价上涨。这些变化都应引起企业重视。2.投资收益的骤然变化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及时分析经济效益与预期差距的大小及原因,如果投资收益发生骤减,说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要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投资战略,将风险降到最低。3.观察销售业绩与应收账款的收账周期变动趋势。企业产品销量的持续下降,会引起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现金流会因销量的下降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企业可能无资金周转。另外,企业一般会对信用客户提供赊销以扩大销售,应收账款收账期的延长会“吸掉”企业经营资金,发现这一问题时必须及早解决。4.警惕贷款规模的持续增长。贷款规模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旺盛,有时也意味着企业资金周转失去控制或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支付能力下降。世界著名连锁店日本八佰伴和中国的巨人集团、秦池酒业等就是因为扩张太快,企业现金流断裂而倒闭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在企业“繁华”的表面发现风险,防范于未然。5.关注企业客户的财务能力,发现来自客户方的的危机信号。企业处在市场经济中,要特别关注客户的经济状况。客户的财务状况往往比自己的销售额更重要、更关键。因为销售出去的产品只有转化为现金,才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现实意义。所以,企业一定要对客户发生的财务危机提高警惕。

对建立防范财务风险有效机制的探讨

既然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而无法避免,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机制,尽可能提前发现风险,做好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把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2]。可以采取的手段大致包括:1.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企业要重点抓好投资决策,保证企业按市场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科学研判市场变化,采取主动策略推动现金周转。避免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市场走向的调研,及时总结差异,切实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2.加强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适应性。企业生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宏观经济变化没有话语权,只能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考虑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提前做好准备。3.落实财务预警防范体制。企业管理者要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落实财务风险预警体制,财务人员风险也要从管理角度出发,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所揭示的问题加以分析,对早期出现的风险信号要及时反馈,制定量化指标,使风险在早期就得以控制。4.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来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损失率等指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运营能力;通过销售净现率、总资产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设计,设置边界值,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向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8篇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风险 原因 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基层的金融组织机构,在三农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农村商业银行往往会淡化财务风险,这就使本就处于高风险银行行业的农村商业银行更加处于危险之地。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深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商业银行。

一、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银行自身粗放式管理带来的风险。

管理层的理念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与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多是由原农村信用合作联系改制而来的,其管理层和员工均来自原企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少且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再者,在改制后,管理层的思想并未能及时转变,依然停留在旧的管理理念上,这就必然导致企业文化的不开放,难以贯彻学习先进思想和技术成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财务风险的产生埋下伏笔。

2.地方小镇信息流通不畅带来的风险。

在现代社会,信息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金融业这种时效性很强的行业,信息的流通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多处地方小镇,交通和信息的不通畅,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对经济环境的认知和预测不够敏锐,对经济信息的掌握也不够完善。作为一个主要面向和服务于“三农”的银行企业,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有关“三农”的市场信息,必然会给其他财务状况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3.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差带来的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改制时间不长,对市场把脉不准,还没有良好的控制相关财务风险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贷款过程中注重放贷速度,而忽略贷款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控制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信贷操作流程本身存在一定风险,通常是银行为完成收息任务,采取纸上作业的方式,以贷收息,致使借款户借款余额逐年累增,潜在风险逐年加大。此外,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发放贷款时,只注重追求速度,却忽略贷款质量。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失衡,导致筹资负债规模过大,产权比率过高。对于还处于改制初期的农商行来说,资本结构失衡是硬伤,筹资负债规模过大,产权比率过高,资本相对于周转显得不那么富足,都是资本结构失衡的表现。而资本结构一旦失衡,信贷支付不足的风险就会陡然增加。

4.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靠天吃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重,如旱涝情况、自然灾害等都是影响农业收益的重要因素,这在客观上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性。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面向和服务的对象是农业经济,所以,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必然会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不可控风险。如果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农民无法按期返还贷款,甚至需要贷款以解决灾害带来的影响,这就造成大量信贷资金的沉淀。

5.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带来的风险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为了在任期内政绩显著,大搞短期行为,盲目地搞市场风险大的行业发展和超过承受能力的基本建设,强令银行发放贷款,不可避免地存在“政府点菜、银行买单”的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事在人为,人员素质提升上去了,办事水平自然高了。对于人才教育,培养银行员工对财务风险的危机意识,学习国外先进的风险量化机制,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管理层人员素质,引进专业型人才,将粗放的管理变得有理有序。加强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真正贯彻管理层的理念。

2.加强信息交流,找准市场定位。

加强对金融环境的研究,研究金融市场和竞争对手。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中找准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并依据定位推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拓展中间业务,在资金充足率和银行效益方面有很大帮助。

3.强化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一是注意以不良资产为主要表现的信贷风险。对于以前不良资产进行清查盘算回收,将任务分配到个人,明确职责,将个人收益与责任挂钩,促进不良资产的回收。规范授信业务程序和信贷操作规程,在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的业务程序,以抵押物贷款,对担保人要进行调查,确定其资信状况,避免一人多担的现象。二是不断调整资本结构。银行资本结构如果好的话,那么其盈利能力也会上升。考虑资本充足率时,既要想到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又不能忽略财务杠杆的作用。在融资手段上,从负债、自体盈利转为资本等老手段转为多向外部融资。

4.积极拓展其他银行服务。

在拓展服务方面,可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加强。在深度上,拓宽支农领域,除对常规农业发放贷款外,对农民的生产、建房、消费等其他合理资金需求也需予以支持。在广度上,拓展业务对象,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作为拓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农村商业银行新的信贷增长点。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原因第9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特点;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38—02

一、引言

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和深化,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外部竞争使得各个企业面临了更大的生存风险,特别是在我国引进了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法后,很多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当脆弱。因此研究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的控制方法,对我国企业提升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的。

二、财务风险的相关概述

在研究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前,首先要弄清究竟什么是财务风险,从查阅的参考文献来看,目前对于财务风险普遍接受的定义是: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使企业存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由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的财务性活动,财务性活动是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存在着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可能使得企业在未来时期内的收益无法达到企业当初预期的水平,这种情况下会对企业现有和未来的经营生产产生无法预计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企业所遭受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发生在企业的每个时间点。财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财务风险事实存在,不会因为经营方式和其他的认为方式的变化而消失,经营者在任何时间都无法回避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表现在财务风险的广泛性,广泛性指的是财务风险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而是覆盖企业每一个方面,包括企业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企业投资以及资金的聚集;另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可预测性指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一定内外部条件下,可能发生风险也可能不发生风险;最后风险具有两面性,即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伴随着企业的财务收益,表现为风险的高低和企业财务收益的高低呈现正例的关系。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财务管理目标指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况。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实现企业总的经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就更应该明确和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4]。财务风险按照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可以分为: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拢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经营方式的改变或经营决策的失误等所产生的风险。在目前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变化剧烈,如果企业的产品固定单一而且附加值较低且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那么企业需要承受市场和消费者偏爱变化的巨大风险,特别是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从企业日常的决策活动来说,企业做出的每一项决策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别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认识和决策的偏差,企业将遭受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双重风险。

2.筹资风险

企业要想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的时候需要筹集相应数量的资金进而改变自身的投资或者经营的方向。目前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需要向国家的金融部门进行融资,国家颁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和偿还产生影响。这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一旦国家的政策变化,企业会增加自身不确定的风险。

3.投资风险

投资是企业获得收益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通过审视自身的情况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方向,但是投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风险,首先是资金的投入能力不足而使得新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其次是虽然完成了整个投资过程,但是市场需求又发生变化而使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第三是企业虽然通过投资获利,但是获利的能力低于企业需要偿还的利息的水平。

4.资金回笼风险

企业在融资和投资其他项目之后,就要进行日常的生产运营,企业运营生产的目的在于通过产品的售卖获得相应的收益以便回笼资金,这时候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应收账款以及产品库存上。我国大部分企业传统上采取赊销挂账的形式,但是赊销的应收款项收回的时间以及保障性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很多企业的财务问题正是源于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回收;同时企业的产品库存也是影响资金回笼的主要方面,一旦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必须承受大量的产品库存,而这些产品库存无法转化为企业的收益而使得资金出现问题。

5.收益分配风险

决策分配风险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或者决策人员制定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当,而这种收益分配的方式可能对企业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甚至严重到影响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和外界对企业的信心,这些问题在长期看来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四、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导致财务风险的社会经济风险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财务风险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偏离的可能性。因此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应该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个过程和每位员工的潜意识,企业要从上自下重视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在企业进行相关的投资或者筹资的时候,应该事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相关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措施。相应的应急预案应该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断进行调整,进而提升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2.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的资金筹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获得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地执行企业战略规划的方向,单一的资金来源会使企业的资金链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资金来源地出现问题,企业的资金链会存在断裂的危险。因此,每个企业应该扩宽自身筹集资金的途径,保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将资金紧缺的风险进行分散,使得企业在出现资金困境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要警惕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化的潜在危险。

3.加强企业产品的销售管理,加强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企业的筹资和融资是为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而产品的销售自然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资金的收益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分散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加强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首先要对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行预测,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来了解现有和潜在消费人群的偏好,生产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产品库存管理,将企业的库存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既能保证产品的正常供应和紧急出货,同时也能降低产品库存占用企业资金的比例,减少不必要的存货管理成本。

4.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不敏感,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该招聘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制定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强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未来预期内的财务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关注国家颁布的各种经济政策,通过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了解来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

[参考文献]

[1]王丽姝.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2]石新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科技资讯,2007(25).

[3]张智勇.浅议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J].时代经贸,2007(5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