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碳发展的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1 15:59:59

低碳发展的措施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1篇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措施 发展低碳水利的必要性与实现低碳模式的途径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 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对策 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湖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浅谈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浅谈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内容与途径 构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发展低碳贸易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挑战分析 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地产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嘉峪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发展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15

[2]魏一鸣,傅小锋等.中国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5

[3]万军,张航.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武汉:公路运输,2010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推广绿色建材,发展低耗建筑、建设减排节约型社会、已是整个社会共识与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已经唱起了行业主旋律,体现了时代人们重视环保、健康生活的理念。因此,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在未来建筑材料中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有着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

一、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

发展低碳建筑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它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从建设施工、规划布局、土地获取等方面都加强了重视 ,同时住房建设部门等都是从新建节能、采暖改造以及建筑改造等都加强了监督管理,以期能够从源头上强化低碳效益,不断的加强对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材料的开发利用。在房地产商方面 ,很多房地产企业及企业家都在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改革 ,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企业及公众的低碳意识不断增加 ,绿色节能减排的理念正在深入到建筑中去 ,低碳环保建筑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在低碳建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 ,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 ,国家低碳建筑的政策法规及机制建设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发展速度。我国的低碳建筑在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的条件与机制还处于试点之中 ,政府对其发展政策与规划还没有做出具体部署 ,对于一些企业的碳排放量还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 ,行业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也没有针对一些节能企业所采取的优惠措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 ,对于建筑开发企业而言 ,低碳在其发展中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 ,没有真正的付诸到实践中去 ,甚至有一些开发商使低碳概念来炒做楼盘 ,真正建成低碳建筑的很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还是由于建设理念、建设材料及建设技术等因素的缺失造成的。

二、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能源的发展牵动着经济的发展。当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牵制。仅从建筑业方面来看,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再到建筑工地的施工、管理,最后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能源。因此,在建筑业中推广节能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1、建筑节能有利于环境保护。我国现在供热系统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造成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倡建筑节能可保持室内温度,减少煤炭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2 、建筑节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现代居室已不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同时也为人们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千差万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发展节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带动了相关建筑产品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高效保温材料、密封材料、保温管道、节能设备层出不穷,为节能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三、发展我国低碳建筑的对策与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制。在低碳建筑的建设方面 ,政府需要加紧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机制 ,在建筑的招标、设计、建设以及后续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在监督管理方面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 ,国际上使用的是德国的 DGNB 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我国可以根据德国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 ,制订出更加适宜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方法 ,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要建立自己的数据 ,对建筑所需材料进行有效的监管 ,对材料进行标识与追踪 ,使其能够真正的用于低碳建筑中去。要尽快完善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低碳建筑的使用与标准进行统一规范。

2、推广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材料取材易以及易回收的特性 ,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与推广意义。钢结构住宅与传凝土结构在使用面积上可以多出 5%,但其主要差别还是体现在碳排放量上 ,相关资料数据显示 ,使用钢结构的碳排放量在 500 公斤 / 平方米左右 ,而使用传统混凝土的碳排量在 7400 公斤 / 平方米 ,在房屋的节能及保暖效果上 ,使用钢结构建筑都充分的体现了其优越性 ,当前我国使用的钢结构建筑只占全部建筑的 10% 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钢结构建筑使用率超过了50%。此外,还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使用,通过新技术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真正达到绿色建筑、低碳建筑 ,真正建设美丽中国。

3、强化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的前提,这就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价时,应包括合理利用能源的专题论证,并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

4、增加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一直推行鼓励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新技术,同时,努力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并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增加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们应对能源消耗大的积极措施。

5、推进城市供热收费体制改革 ,制定合理的供热价格和收费办法。第一,有些地方供热采暖的费用由单位和国家财政补贴,这种包烧包供的体制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应把用在供热部分的福利计入工资,改革用热和收费体制。第二,有些地方供热收费制度是按建筑面积计算采暖费,多大面积交多少钱,使得白天不在家的人们也开着暖气,造成能源浪费。应把供暖收费改为计量收费,用户自行调控供暖量,用多少能源花多少钱,与利益挂钩,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结语: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对建筑节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潜力十分巨大。如能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将有助于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要使先进的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方便和效益,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建筑节能已经提出了标准,有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具体实施还要靠政府的管理。开发商和建筑师在项目策划设计时,要有社会责任感,以对社会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坚持国家标准,开发设计出节能的建筑。消费者提高对住宅建筑节能的认识,也是促进市场开发出高层次节能住宅的重要因素。我 们 相 信 只 要 市 场 参与,全社会普遍提高环保与节能意识,同心同力,我国建筑节能的水平一定能得到很快的发展。参考文献

[1]龙惟定.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建筑经济,2010(2).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辉南林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138-01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走“低碳经济”道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然而,虽然口号已经提出了很久,却一直未落到实处。近年来,低碳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是领域仅仅集中在工业和能源,林业已经被悄然忽略。殊不知,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极其关键的修复作用。借助林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巧妙利用林业资源,将会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低碳经济阐述

低碳经济最早是由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英国是第一个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并将低碳经济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的国家。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逐年升高,相信每个人已经感受到温室效应的存在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宗旨在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道路之一。

2 吉林省辉南林业发展低碳经济情况分析

2.1 辉南林业资源情况

辉南县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资源都相当丰富,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总类高达543种,野生动物有56种,较多都是珍贵药材,开发量尚且不到20%。辉南县总面积为227739ha,其中林业面积和非林业面积分别占60%和40%,由此可见辉南县的林业资源相当丰富。同时林业资源为辉南县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林副产品,如辉南县特产山核桃每年产量高达30万kg,水果总产量之和可达600万kg。

由于辉南林业资源的丰富,其自然风光也受到大自然的庇佑,可谓是有山有水,景色宜人。著名景点火山湖等水体资源和小金龙顶子等山体资源,每年都会受到游客的青睐,吸引游客数量可达80万人次。

辉南林业资源开发率尚低,如果可以充分调动辉南林业资源,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情况下,对旅游经济、林副产品经济和野生动植物经济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2.2 辉南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2.2.1 资源丰富

辉南县“七山半水二分半田”,辉南县林业局加上县内林业局的经营直径总和,森林覆盖率高达55%,活立木总面积为921万m2。如此丰富的森林资源除去向辉南县内木制品行业提供足量的木材,每年还能向外省输出大部分,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另外,受到林业的影响,养殖业、野生动植物、采集业和旅游业等资源也十分丰富。所有的资源都将为林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

2.2.2 交通发达

辉南县境北部有沈吉铁路,县境中部有团杉铁路。南北贯穿县境的公路有营抚线和营白线,总长115Km。县级公路2条,乡级公路9条,连村公路10条可谓是村连村,村通村。良好的交通条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辉南林业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2.3.1 林业科技含量低

目前,辉南林业甚至全国林业开发模式都是传统模式,产投比低,无法将辉南林业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只能以低效率的资源开发获取低额经济效益。如林间饲养猪、牛等动物仍然只是普通品种,采用普通的饲养方法。林间耕作,无法以科学的方法获取幼苗各个阶段所需营养值等。辉南林业的资源开发尚处于低阶段,由于科技含量的缺失,开发过程许多无形的、有行的资源都会大量浪费,所以,实施相关的优化方案迫在眉睫。

2.3.2 森林资源“幼龄化”现象严重

资源开发时,由于砍伐率远远高于种植率,导致现有的幼林数量占全县林业面积的30.9%左右,中龄树林衰退现象严重,人工培育幼林速度缓慢,导致二者无法正常衔接保证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3.3 林业教育发展滞后

据数据显示“森林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20年以上”,林业工作者的素质尚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

2.4 辉南林业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的措施对策

第一: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加强环保护林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环境意识,建立完善的林业思想体系,唤起公民的自觉性。这是保证林业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

第二:制定可行的政策。从林业的结构、资源出发,规划好资金的投入,保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是个长期、可循环的过程,需要多种经营模式,最好能连带一、二、三产业,实现经济共同繁荣。

第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依靠生态经济如水资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旅游风景区等类似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生态补偿费,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走“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的道路。

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口号日益强烈,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是日后社会的重中之重。而鉴于林业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角色,它将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祖良.低碳经济:林业发展的机遇与使命[J].现代园艺,2015(18):20-20.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4篇

高明花(1989-),女,朝族,吉林延吉市人,研究生,学校:延边大学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摘 要:迄今,我国延边地区存在着主要的能源结构,大多数是由于煤炭为主要能源供给,其中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这就使得能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充分的了解现如今的能源利用情况,掌握近几年的能源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而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找出一条适合低碳经济的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延边地区的竞争优势,才能使得其在以后的能源利用,经济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有关延边州发展低碳的经济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延边地区;能源消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1.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国的经济一直不断地进步,而延边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起来了。但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经济发展中,实践证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我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并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虽然延边地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延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要实行方案去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是未来日子中一种趋势化的必经之路。

2.延边地区能源消费格局分析

2.1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总量

从延边总体经济和能源上来看,延边地区GDP总量的增长趋势和当地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自从“十一五”以来,延边地区GDP逐年的开始增加[1]。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巨大,年均增长大概是23万吨标准煤,增长幅度高达百分之九点九。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我国在2011年延边地区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比2009年消费总量大的多,大约是2009年的2倍[2]。

2.2 人均能源消费量

延边地区的主要能源消费就是主要以煤炭为主,这些年以来,延边地区的生产总值一直都在急速地增加。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还包括能源消费量,而能源消费对其地区总值的快速增长也很关键,可以说这充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

2.3 能源消费强度

对于大量排放的SO2、CO2等这些污染性气体,是我国目前在进行能源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这自然而然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一般而言,能源的一系列的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强度、技术进步、节能政策等措施的实施,都会影响碳排放量的排放情况。

从目前我国的形势发展上可以看出:首先,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延边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与吉林省能源消费强度很接近,他们和全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可以说存在一致性,目前都是呈现出一种逐渐在下降的趋势特征。而从二零零一年起,二者的能源消费强度总体上要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同时对于两者来说,延边地区与吉林省在对能源利用上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同时又存在各自的能源变化特征,所以对于能源消费强度的问题我们也要重视起来[3]。

2.4 工业碳排放总量

影响区域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工业的碳排放总量,不仅如此,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大体的碳排放情况。通过分析能源消费的数据,对延边地区工业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可以采用这样的公式:即C=e×f。其中它们各自代表的意义为:e表示能源的消费量,C表示碳排放量,而f表示该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不同的科研机构对碳排放系数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就是通过采取综合各研究结果的平均方法来实现。延边地区工业的碳排放总量的一直在逐年增加,这是从1995年开始的,主要是对能源消费总量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而且还是主要采用的是煤炭为主要的能源结构,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得出当地的碳排放情况,结果就是2008年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长很快,大约是2005年的1.47倍,也就是说平均增长了47个百分点[3]。

3.延边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1 能源消费需求旺盛,短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迅速转变

当前延边州经济还在不断发展,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不管是从工业化上讲还是从城市化上说,都是在加速发展的时候。工业化在不断的推进,与此同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继续发展前进,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都对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系列的发展都需要能源的供给。重化工业产品已经变成了最大的需求,进而转化成了对能源消费的最大化需求。据相关调查了解到,当地的或租用能源结构就是煤炭,即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有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它占有比重大的特点,通过使用煤为主要能源消费结构的情况,这样在短期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去改变,这样在以后的发展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势必会导致CO2的高度排放,严重破坏环境[4]。所以,延边州既需要很好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这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是一个个的巨大挑战,对于延边地区的发展形式不容乐观。

3.2 技术研发及推广能力有限,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很关键,特别是在进行发展低碳经济的时期,可以说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和核心。如今,延边州低碳技术研发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形式,对于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合理的推广方面,都缺乏很合理科学的规划,同时还缺少高效的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各界还没有认同和支持他们,对于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概念等还是需要一步步的去加强理解和消化。

4.合理改变能源结构

4.1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应用

延边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现在的一些设备都出现老化、陈旧。要做到节能降耗,就要做到大力的发展,改革技术,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提高效率。要努力去实现固定资产的应用,加强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产业的规模化。

对于能源结构调整是一个具有普遍的问题。可以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加强综合措施的采取,可以从经济手段,化石能源降低这些消费需求改进,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应用。

4.2发展低碳产业,加强碳交易合作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低碳产业体系,同时,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集中体现。我们需要积极调整高碳产业的结构特征,努力的降低高碳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很关键。对一些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很关键,尤其是太阳能、风能等都存在很大的开发价值[5]。

5.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在经济总量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因此,对于能源的需求利用方面也在不断地扩大。而我国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为了使延边州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这就必须大力发展新技术,加强优化能源结构,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加强人民对能源节约重要性的认识,共同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 宋雅杰.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 特区经济,2010,04:237-238.

[2] 李海东. 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 特区经济,2010,06:20-22.

[3] 张文华.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J]. 对外经贸,2011,12:103-104.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5篇

节能减排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以宪法为法律准则,来对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进行完善是不容忽视的。就我国目前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来看,制定的内容大多都是针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原则规定,而很少涉及对工作开展的指导,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作为依据,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情况。

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首先,要根据国家目前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扩大法律法规中所涵盖的范围,对现有的法律框架进行完善,从而确保相关制度的开展能够符合当下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目标。其次,要对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中所涉及到的规定和细则进行不断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天然气法》以及《石油法》等。

2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环境

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环境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市场机制。自从我国实行低碳经济发展以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推进,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这种成果却只是单方面的,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的产业层次较低和产品档次低的根本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产业机构,首先要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使产品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其次,要努力引进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市场机制来进行完善,这一部分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是要对碳交易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这不仅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而且还能够对目前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进行市场化定价。这是最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成本以及供求关系的方式,只有将资源性产品进行市场化定价,才能够使能源的收费达到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治理,降低能源消耗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社会环境

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加大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尽可能实现使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其次,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确保节能减排政策能够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够得到宣传,从而使节能减排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能够作为宣传平台的东西也有很多,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之外,又加入了网络这一传播途径。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4结语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68-02 英国、美国、日本的碳总排放量自2008年起一直趋于下降,而中国则迅速上升(如表1所示)。2012年中国碳总排放量已超过100亿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上花了800亿美元,相当于欧盟(460亿美元)加美国(340亿美元)投入的总和,碳排放量相比2013年下降了2%,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英国在2014年的碳总排放量相比2013年下降了8.7%,政府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一、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大力高度推行低碳经济

近年来,英国不断致力于在国际上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英国政府认为,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推行低碳经济,给予其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2003年英国首次向全世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并把低碳经济看做本国能源战略最为重要的任务。2009年,英国通过《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报告,再一次呼吁全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同年7月,《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被正式公布,报告提出2020年英国碳总排放量相比于1990年将下降34%的目标。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商业和交通的配套改革方案,包括《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低碳交通战略》和《英国低碳工业战略》等,此后低碳经济进入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全新层面。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已经把推行低碳经济放在了国家的战略高度上。

(二)实施促进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

1.财政政策。英国政府为了达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计划,颁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例如,2008年颁布的《能源法案》,政府将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2010年英国推行“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收购补助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供暖补贴”政策,成为全世界首例以补贴电价的方式激励民众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政策规定,政府将对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的家庭补贴1 000英镑。2011年,英国政府在本国成立了碳基金,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征收的气候变化税、垃圾填埋税等,以帮助企业开发低碳技术从而降低碳排放。

2.税收政策。英国是第一个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国家,仅针对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提供能源产品的供应商征收,对于提供生物能源、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则实行税收减免。气候变化税自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征收,政府的目的并不在于扩大税源筹措财政资金,而是希望能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并使得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推广。类似的税种还有燃料税、车辆行驶税和航空乘客税等。

(三)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以保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顺利进行。例如,2008年国家出台了《能源法案》,规定对于可再生能源及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政府每年将给予900英镑的资金补贴。同年,政府颁布《气候变化法案》并建立起相关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使英国成为全球首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9年政府公布了碳预算。碳预算作为《气候变化法案》中的核心条款,在第一阶段制定了3个执行周期,每个执行周期为5年,每一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都设有上限,以此确立了本国2020及2050年的排放目标,为英国的低碳经济转型设计出可靠且长期的框架。

(四)引导社会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近年来,英国的碳减排目标计划(CERT)、暖风计划、社区能源计划等政策,使当地广大住户从中受益,刺激了英国的低碳市场需求,促进了低碳产品市场的成功转型,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始终致力于向社会群众倡导低碳行为,除此之外,一些非政府绿色组织也在促进社会节能习惯养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多种方式提供和传播低碳经济的信息和知识,引导人们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英国的公益广告有不少都是关于低碳经济的,如“充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每年能节约30镑、换个节能灯每年能省60镑”等。英国政府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民众逐渐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低碳消费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公众参与主要是通过法律赋予公众的环境参与权和监督权来实现。

(五)大力发展新能源

新能源的开发是保证低碳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近年来,英国根据本国天然的风力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风能。2000年英国政府开始建设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相关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扶持,目前英国是全世界拥有风力发电站最多的国家,预计2020年英国风力发电总容量将达到330亿千瓦,将占到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50%。为此,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投入1.2亿英镑全面开发海上风能。此外,对于核能地热等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及推广,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采用补贴方式鼓励每户家庭在家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2014年,英国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已至24.2GW,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为19.2%,有史以来首次超越核电所占的19%,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取得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二、英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一)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碳排放权也随之逐渐变为一种金融资产。发达国家普遍已形成了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基金、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碳交易将会占有很高的地位。我国应积极推行碳交易,并选择在适合的地方建立碳交易所。

(二)扩大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支持

我国政府应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扶持力度,大力推广新型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各级财政应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企业研发应用新能源,以降低煤和石油等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施行相关的激励措施来促进节能减排。

(三)促成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在低碳经济时代,最具备竞争力的技术便是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如果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市场领先地位,必须在这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国政府必须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广泛参与国际低碳技术领域的交流,吸收有用信息,结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加快创新低碳技术。

(四)引导公众消费观念转变

政府可以选择从那些与公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低碳生活方式入手,如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等,制作一些低碳政策宣传节目,以扩大政策的普及率,帮助公众提高低碳意识。同时,政府也应当对社会性的环保团体组织给予大力的支持,以此号召广大居民群众共同行动。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学生的低碳行为教育,可以与学校建立起相应的合作,例如定期在校园内举办低碳知识讲座等,增强学生对低碳行为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14,(4).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危机;生态保护;社会生活;政治

一、我们面临着怎样的生态环境危机

全球变暖、森林砍伐、酸雨、物种减少、臭氧层空洞、农药毒害和转基因食品等,这些是激活20世纪后半页政治生活的议题,而且将在21世纪仍将如此。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而且以非同寻常快的速度发生。甚至在三十年前,一个围绕着这些议题的政治运动的发展还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人类对于它们比如农药毒害的知识依然局限于少数科学家和更小范围的社会评论家,而对于其他问题比如全球变暖则是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在发达国家已很难找到还有人从未听说过上述环境问题,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很可能更难找到任何人会拒绝这一点,即环境退化是它们社会、政治和经济困难的原因或表征。基于这一认识,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运动已经在北方和南方世界组织起来,而且它已经在公民社会和更规范化的议会政治舞台上称为一种有影响的力量。

“生态环境问题”是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讲的。自然界并非因为人类的出现、存在而存在,它是本来就有的,它的存在就是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没有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物质的自然界再怎样变迁,它都是自然的,合规律的,本身不存在什么问题。自然界有灾害发生,那是相对于人的生存,才称之为灾害。没有人,地震、洪水、干旱,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退,从来就没有问题发生。因此,“生态环境问题”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属人性。它实际上是指“不利于或有害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此而言,有一类生态环境问题,并非因人类的活动而产生,而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力的自然作用引起的,比如,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比较大,但内陆山地、高原的比例占到三分之二,生态脆弱区(高、寒、干、荒、风、沙、陡)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历史上,我国就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风调雨顺的年份远远少于各种灾害频发的年份。高寒地带在雨雪时节,经常出现雪灾、塌方和泥石流;干旱、半干旱地带经常刮大风、产生风沙扬尘和旱灾;众多水系下游的洪涝灾害频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经常有强度不同的地震发生。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曾遭遇过环境危机。

19世纪,伦敦被称为雾都,污染最严重,1873年,伦敦出现杀人烟雾,煤烟中毒比前一年多死260人,1880年、1892年又夺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英国的格拉斯哥、曼切斯特烟雾也造成1000多人死亡。

1885年,日本足尾铜矿乱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剧毒物质砷化物的蔓延,加上1890年的洪水泛滥,致使群马、茨城等四县10几万人流离失所。20世纪60年代,日本被称为“公害列岛”。

在美国,1945年,汽车尾气等造成洛杉矶上空出现持续几个月的浅兰色光雾,一些动植物死亡,人们感到头痛、呼吸困难,一些人死亡。美国在“肮脏的30年代”,南部曾经沙尘暴频繁,直到50、60年代还有扬尘。

人们都知道,近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绩卓著。去年据美国伯克利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了17%,甲烷排放量减少了2.2%。但我们同时也发现,虽然我国开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但还是有不少地方滥砍滥伐,甚至有些地方还把刚刚栽种的小树砍来当柴烧;尽管政府出台了各项举措控制环境污染,但还是有的城市不愿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因为那意味着工人的下岗;虽然许多大城市都建造了漂亮的垃圾分类箱,但还是有不少人依旧乱丢垃圾……

那么,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快速增长之路还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是“我爱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还是学会负责任地生活呢?

如果人类继续像现在这样盲目追随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走下去,世界人口和消费增长的曲线,同全球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降的曲线,迟早要交汇,从而引发全球性生态灾变。这绝非危言耸听。

二、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危机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长时期内仍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革开放之后,政府虽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但由于体制、制度的原因,环境恶化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扭转过来――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复建设的小企业遍地开花;草场无人维护,过度放牧,内蒙古等地的载畜量是草场承受能力的1~3倍,导致大部分草场退化,1/4的草场荒废;一些地方盲目开垦,盗林毁林严重,近几年呼伦贝尔又出现了新的开荒热;一些企业仍然肆意排放着“三废”,黄土高原上私营企业在乱钻油井,导致水土流失;一些西部省区仍然在发展小造纸、小煤窑、小钢铁;中国的生存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

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一些地区可以说是黄沙漫天,黄土遍地,河流浑浊,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江湖干涸,森林倒地,草原退化,而且,一切还在恶化之中――中国的沙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相当于每年一个中等大的县被沙漠化,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以上。目前,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2%。因水土流失,每年冲走肥土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平均削去1厘米厚的土层,由此每年造成化肥流失4000万吨,接近全国的化肥产量。

目前,我国70%的河流、50%的地下水被污染,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滇池等水域污水横流,水量大为缩减,洞庭湖、鄱阳湖的湖面损失了一大半,其蓄水功能大大下降。

中国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我们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日本的6倍。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的3-10倍;企业的高消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高污染。我国钢铁每年多耗煤6000万吨,多产生90万顿SO2,60万吨烟尘;火力发电,每年多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多产生140万吨SO2,1500万吨烟尘。

我国的环保投入占GNP仅为1.01%,而按九五规划至2000年末应为1.6%。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体制缺陷,导致环境恶性事件屡有发生。

目前,我国还有一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人为的活动有关由于人口数量的恶性膨胀以及人性无限攫取的贪婪,人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当改造、利用以及向生态圈大量排放废弃物主要是滥垦、滥牧、滥伐(林木)、滥采(药材和矿藏)、滥围、滥填、滥用水资源、滥施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灭绝性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致使古老的生物链条被人为绞断。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实验室毒性重金属和氰化物、生活污水与垃圾的巨量排放及随意堆弃,所有这些都打乱了自然界固有的美丽宁静和伟大平衡,破坏了自然界固有的和谐状态,引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水荒、湿地减少、土壤沙化和荒漠化、盐碱化、植被枯死、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退化、恶化和危机。

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10000年前开始)、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200年前开始)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

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我们的价值观应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征服自然”(笛卡儿、培根、牛顿的遗产)――发展为“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而应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

西方人有战胜自然、天人相分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有两个来源: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人遵奉二元主义――灵肉分离,人与世界分裂;希伯来人主张神人分离,法律与犯人对立,人与大自然对立。这种天人分离的思想后来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到近代则走向了极端人类主义――如尼采称“上帝死了”,提出“超人哲学”,推崇生命力的扩张。尼采在一首诗中号召:“夺取吧,只管去夺取!”它正代表了人类意志的盲目膨胀。

现实迫使人类开始怀疑自高自大、战胜自然的二元理性:康德不相信理性的作用,主张不可知的“物自体”;歌德尔提出循环论证的理性不完备定律;西蒙提出“有限理性”说;存在主义陷入责任与自由相矛盾的理性文明的困境。海德格尔早就预言生态的危机,写出《人诗意地栖居》,他抨击技术理性,认为技术正变成“一种邪恶的力量”,提出“拯救地球”,“由拯救地球而更新世界”。海德格尔哲学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托夫勒说: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征服自然、无限资源、利益递增的基础上的,所以,应当变革文明。上述说明,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到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在征服、改造和利用物质自然界,不断索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污染、退化和恶化等一系列不利于人、有害于人甚至有可能毁灭人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大自然走着自己的路,在没有人类介入和干扰的情况下,它本身不存在问题不问题,现在说它有问题,实际上还是人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的问题的环境表现。

生态环境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密切关的,并对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有着实际影响和巨大作用的一切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在这一位置之上的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矿藏、植物、动物、大气环流、臭氧层、电离层等内外层空间甚至整个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中的位置、运行状况和相邻关系等。或者说,它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生态状况和资源状况等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生态环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它的存在、延续和发展不能离开物质的自然界这一无比巨大的生态之网。人类进化的历史以及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在没有人类和社会之时,地球早就存在了,是先有外部自然界,后有人类和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就特定的社会或特定的国家、民族而言,其存在和发展也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即它的存在有着相对确定的地理位置,而它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则取自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人类各种“演出活动”的“舞台场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并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从事创造生活和历史的活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所获取的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最终都来自于物质的自然界。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速度起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限制、阻碍社会的发展。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社会发展就会快一些;相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社会的发展就比较慢。与此同时,人们建立在生活质量基础上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会大相径庭。不同的生态环境,如矿产资源的质和地区生产发展的潜力、前景以及各种经济部门的结构和布局,是造成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仍然是某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应对环境危机,我们应当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8篇

一、低碳旅游概述

低碳旅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指旅游业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低碳的手段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是指旅游者的角度,在进行旅游的过程中,以环保、低碳为原则进行旅游消费。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低碳旅游的相关文献较少,至今仍没有对低碳旅游给出较为官方的定义。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寿龙及其学生对于低碳旅游的定义普遍为社会所接受:在给予旅游者满意的条件下,改善旅游耗能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从对象层面分析,可以分为旅游业主体、旅游者客体以及旅游环体,其中旅游环体包括景区、消费品、旅游目的地,在构建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这三个层面必须同时发力,才能够使旅游业更加环保,低碳旅游才会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这不仅是对旅游开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游客提出了更高的出行要求。可以说,低碳旅游业的立体构建,既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考察,也是对公民社会道德素质的一次考察。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表现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成果。

二、低碳旅游的问题分析

1.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

所谓低碳旅游,是减少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而在我国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一些开发商都是以高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旅游开发的无序化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自然环境以及旅游业本身。如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这些有毒有害气体还通常伴随一些粉尘,形成PM2.5,对周边的环境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还有的旅游开发项目排放大量的废水,影响当地地下水系统,给当地人民的饮水带来健康隐患。这些都是与低碳旅游的目标相背离的。

2.缺乏对低碳旅游的引导

各地政府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一套系统成型的方案,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引导,我国各个地方政府一般是通过旅游局以及园林部门对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监督与检查,而没有环保部门进行参与,即使旅游项目出现了危害公共环境的行为,由于其有利于地方财政的增加,所以环保部门也往往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对待旅游项目开发。最终的结果导致在一些旅游景区的周边,出现资源匮乏、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等现象。另外有的旅游景区不考虑接待人数,每到旅游旺季,景区就会出现人满为患的问题,而景区却没有相应的接待能力,导致在旅游结束后,旅游者没有圆满的完成旅行计划,景区方面也要花费巨大的资金进行景区设施的修缮与维护,没有达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3.相关法规不完善

低碳旅游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套相对成型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托,我国在2008年底颁布了《旅游局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若干意见》,但没有对低碳旅游的相关经营模式做出具体的指导,也没有出台相关的违规标准,并且在《意见》中规定了排放指标等数据,在实际中都很难得到量化。因此,没有具体的法规作为保证,低碳旅游事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4.宣传工作不到位

消费者对于低碳旅游的了解较少。人民大学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中显示,从“去哪网”会员中随机抽取3502名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旅游主力军中,了解低碳旅游的占11%,有些认识的占40%,不了解的占49%。调查说明,在我国经常旅游或是关注旅游的人群,尚有将近一半的人对低碳旅游的了解几乎为零,可见关于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低碳、节约、简单的旅游方式没有被国人认可,传统的攀比、从众消费依然为大多数人所热衷。

5.旅游产品不配套

市场中低碳旅游产品较少,笔者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般是由两方面原因产生的。一方面,在旅行社或是旅游景点,通常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制定价位较高、利润较高的旅游产品,消费者很难在市场看到低碳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一些旅行社,如中国青旅曾经制定过一套低碳、低价的旅游线路,但是由于地点较为偏僻,知名度不高,并且旅游的整体过程缺乏舒适度,导致成团率很低,最后青旅无奈取消了该产品。

三、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议

1.重视政府引导

低碳旅游事业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对低碳旅游的支持和引导,是各个地方政府不能够回避的责任。政府要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为旅游开发事业提供更多的便利与服务。可以通过经济鼓励的方式,给予一些使用新型环保能源的旅游企业以财政上的宽松政策,如减免税收等。

地方政府还要对低碳旅游的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规范,由于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家不便出台“一刀切”式的低碳旅游管理规定,只能制定相对宏观的规定,地方政府要以国家的宏观规定为依据,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于当地的低碳旅游指导性意见,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2.升级开发方式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旅游资源的主体进行低碳式发展,对于宾馆、饭店、运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要进行相应的低碳标准规范。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新型环保的建材,并采用先进、低碳的施工工艺进行开发,形成一整套低碳经济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既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努力做到科学合理施工、减少温室气体、服务社会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对于景区内部,可以采用再循环生物能利用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染、净化环境,并能够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第二,可以在景区中建设生态停车场,推荐在景区内使用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脚踏车等;第三,通过新能源为景区供电,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等,并可以根据景区的特点,将一部分发电设施的表面制作成镂空样式,便于旅游者进行观察,借此普及相关绿色能源常识;第四,使用环保材料建筑宾馆、饭店等周边设施。

3.加大宣传力度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要对低碳旅游进行积极的宣传,使低碳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有助于低碳旅游的推广。宣传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种低碳旅游的标志性特征。第一,旅游的过程尽量以徒步、公交车、自行车等为主,少使用私家车、航空运输、轮渡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积极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污染;第三,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尽量自带水壶,垃圾袋等,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4.推出低碳产品

旅行社和相关单位,在制定旅游产品时,要考虑到中国百姓的接受能力,尽量多的推出低碳旅游产品,可以在宣传中以“绿色出行”、“构建生态文明”等来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体会到低碳旅游所带来的享受。一些旅游网站,也可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将数据汇总分析,从旅行者的实际出发,推出有实际意义的低碳产品,增加低碳旅游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低碳发展的措施第9篇

【关键词】英国;低碳经济;现状;经验借鉴

2003年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以来,迅速为世界各国所采纳,成为了世界各国追求的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英国在低碳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超前,已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英国模式,为发展低碳经济英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一、英国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低碳政策

英国发展的低碳路径图是现今为止低碳经济发展上比较先进的技术,它依据社会不同部门对二氧化碳的具体排放量大小进行分类,不同行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低碳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各部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一)能源部门

能源部门的低碳化是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英国在能源低碳化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措施很有借鉴意义和利用价值。主要有发展新能源、核能和还有尚未被证明的碳能源替代物等等。虽然这些措施备受学者及其他国家的质疑,新能源、核能等如今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唯一选择和全新的发展路径[1]。纵观英国政府在能源部门发展低碳方面的表现主要有:1.实施碳税或严格的排放交易方案来干预碳排放价格对气候变化的外部性;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市场失灵技术的发展;3.确保备用能源的更新投资。

(二)交通部门

英国地面交通是继能源部门第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头。小汽车占主要排放量。英国交通部门提出的低碳策略主要有两方面:短期内减少传统汽车的碳排放强度,通过技术改进和鼓励驾驶员更换高效的汽车;中期内改进交通运输效率,开发新技术;如电池电动汽车、插入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2]。这些目标一旦实现将影响国家续加燃料的基础设施和电力需求。相对于技术层面而言,温和的需求策略不足以扭转高排量汽车销售量持续上升的势头,但人类出行方式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显著地影响。

英国交通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意在鼓励人们转变出行方式,最有力的政策措施:燃油税—它是英国最重要的间接税收入来源之一。燃油税有助于纠正运输的外部形态和车辆有关的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等,它可以通过碳效率的高低而区分开来。

(三)房地产部门

建筑业和工业联合占据了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左右,降低住宅业和工业排放量的关键就是提高能源效率,但是在低经济成本甚至零经济成本下,是否存在着提高可利用的能源效率措施仍存在很大争议。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预计,英国能源效率提高1%,英国将于2020年工业和住宅业的非电力能源使用与2007年相比会下降23%,电力能源的使用也会下降大约13%左右[3]。中期来看,建筑业低碳发展的焦点会从降低能源效率转换到发展可再生热能。

英国房地产建筑部门的政策风向让人难以捉摸,存在很多的政策措施、市场和行为方面的障碍。除了建筑业外,英国没有其他部门的低碳议程可以看见如此多的政策试验,包括:1.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自愿气候变化协议来避免气候变化税的负担;2.在可再生热能源利用方面,运用可再生热奖励机制;3.服务业CRC能源效率计划,主要依靠名誉效应—即通过性能排名表和价格激励相结合的作用得以实施;4.住宅能源效率。这一系列的措施在提高住宅业和工业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混合使用已发挥最大效率。

(四)农业部门

农业在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大约10%左右,其中大多数以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形式存在,农业的碳排放与能源部门碳排放相比鲜为人知。同样地,农业的低温室气体选择也不像其他部门脱碳那样被很好的理解。而且在供应方面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引起有悖伦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4]。例如动物克隆和转基因食物等。需求方面可以改变饮食习惯,虽然上述措施难以避免引起各界争议。但是农业减排在越来越紧的低碳任务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英国农业是本国监管最严格的部门之一,其脱碳的政策也主要依赖于志愿行为。但英国通过对现有减排政策的调整为农业减排创造机会。比如欧盟硝酸盐指令和共同农业等政策。因此,农业减排主要来源于政策的发展。比如高价格和高规格引起的化肥使用量的显著减少。废物处理中激进的垃圾掩埋税造成甲烷排放量的大幅下降等现象。

二、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碳排放量的定价机制

英国对碳排放进行定价有两种通用的方式:征税和排污权交易。这两种方式在英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碳税政策的强制实施对限制碳排放量起到明显作用,也备受英国各界政党的欢迎。碳税理论上对于减少碳排放量起到显著作用,然而政策实施起来却有很大困难。然而,排污权交易相对碳税实施过程中更加容易,它可以被用来规范和限制工业、农业等部门的碳排量水平[5]。英国实施的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做法主要是对碳排放进行定量管理,通过发放有限许可证的办法,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碳排放量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之外,英国政策制定者将碳税和能源税相结合以满足政策的多样化目的和应对各个行业的压力。

(二)促进低碳创新

脱碳技术是低碳战略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政策改革的关键。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科研补助、创新奖、专利和税收抵免等,这样有利于激励低碳改革者不断进行低碳创新。低碳创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还是碳价格组合与研发经济支持的调整。Aghion(2011)表示有必要加强政府部门限制碳排量,他发现汽车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的依赖证据,这使得对传统高碳的研究比低碳创新更容易。高新技术公司发现他们很难获得融资,因为他们主要关注新工艺的的生产而不是新产品本身。

(三)克服行为障碍

关于节能理论和低碳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已经被多次提及,主要有知识代沟、信息不对称、隐藏交易成本、管理问题、有限理性等,消除这些差异的政策具有多样性,往往先于对低碳经济的关注。英国几十年发展的低碳处理措施主要有:价格激励、标准规制、信息通道、服务和专门技能通道和对能源公司供应义务等[6]。英国公司对声誉激励机制的使用通过对每个参与的企业都会有一个对环境保护贡献大小的公开排名,以激励企业对碳排量进行限制。特别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企业,他们就像关心成本一样关心他们的声誉。

(四)加强政策协调

低碳创新和克服政策效率障碍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增强有时互相抵销,政策组合通常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方式。然而,可再生能源促进了低碳投资措施的实行、降低了价格、促进了有效的碳排放交易方案的实施,强迫可再生能源进入减排活动以影响碳价格。

三、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总结

本文主要借鉴英国经验,分析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经验,探讨有关法律的先决条件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的挑战。虽然我们初步的研究不能作为详细的政策分析的替代品,但我们的研究结果仍然可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低碳政策提供有用的见解,具体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坚实的法律基础

鉴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期性和脱碳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政府虽然试图推迟实施具有困难的措施,然而在经济低迷时期,英国还是提出一个明确的长期承诺和短期目标,建议和监视独立机构,提出英国2023年至2027年将在商业界和金融界执行严格的碳预算法。

(二)低碳经济的高度电气化

几乎所有的脱碳策略的核心都落脚于低碳电力部门,电力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很大一部分,干净的电力是减少经济其他部分成本效益的最好方式。同时,它也是挑选低碳经济赢家最有风险的技术,英国主要关注于电力的低碳化,通过技术创新、电力脱碳从而减少电力部门的碳排量。

(三)低碳转型是一场革命

调整脱碳需求和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行为将刺激低碳政策在重要的部门间广泛实施,低碳技术将成为低碳转型的主导因素,人类行为的改变将对低碳经济转型起到重要的互补作用,低碳化将是未来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是推动经济乃至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四、对我国的启示及采取的措施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远远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中国未来的发展需求表明,中国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这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条件。基于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制定相关法律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非一蹴而就,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节能减排不能单靠中央的行政性指导和命令,而要依照法律法规办事,违法的有法律处置而不是行政撤职处分。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自觉、守法、有序的节能减排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与贸易结构升级

我国现在经济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发展路后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从而导致了高碳排放量。为此,我国有必要向发达国家寻求高新技术和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国也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改革出口结构,以逐渐减少污染物和碳的排放。

(三)提高公众低碳意识

我国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全民参与节能减排是必然的选择。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就是源于民众低碳意识相对较强,英国人民的减排意识不仅涉及到日常生活、交通还包括办公等等。我国应广泛宣传低碳、加强人民低碳意识,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让低碳走入千家万户。

(四)建设低碳城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应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和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研究和制定中国未来城市人均建筑拥有面积的限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结构紧凑型城市。各级政府也要对新建项目严格审批,控制开工总量。尽快实施物业税,通过市场机制减少市场对建筑的非理性需求。

参考文献:

[1]傅学良,刘淑华,王晓田.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选择[J].党政论坛,2010(11):2-4

[2]胡雪萍,周润.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9):135-139.

[3]陈柳钦.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1):46-52.

[4]姜崧.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08):241-244.

[5]B METZ,O R DAVIDSON,P R BOSCH,R DAVE,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J].Climate Change(2007)58:365-369.

[6]F URBAN·R.M.J.BENDERS·H.C.MOLL,Renewable and low-carbon energies as mitigation o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China[J].Climatic Change(2009)94:16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