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农村建设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1 16:00:00

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1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严重背离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基于生态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一经济一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模式是以低技术含量和高能源投入、高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高生态破坏为特征的“一低四高”粗放型增长模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同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和发展生态型新农村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

一、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生态型新农村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乡村集聚地,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景观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资源的利用方式,探讨农村自然生态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在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经济、环境、文化、法治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2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特性。生态型新农村是以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的合理承栽为发展基础,同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以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2)以生态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等农村生态产业链,强调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以实现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3)以生态环境的优化为重点,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村容规划、乡镇企业发展、能源的循环利用上运用生态系统学、循环经济学、生态景观学、系统工程学,实现居住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居乡村。(4)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为目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型新农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强调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链的合理配套,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强调在生态机制、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进,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发展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唯经济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转向兼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

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就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生态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的建设,实现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具体来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就是把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经济理论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框架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乡镇工业和生态产业园区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根据“统一、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生态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在充分运用已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景观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达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观光旅游的目的。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因此,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观光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经营思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在有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农村发展生态工业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生态产业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生态工业国区。

2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模式是以农村、农民、农户庭院为依托,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为纽带,通过改厕、改圈、改房、改水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农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沼气池的使用,形成农户层面上的物质利用、能量转换和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农村庭院配置模式、村落整体规划、排污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设施管理技能、综合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卫生与环保知识的普及等,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制度模式。农村生态制度实际上是制度的全面生态化,是基于农村生态效益的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公共性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内部性矛盾,围绕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和污染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安排,主要包括:(1)农村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用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来协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乡镇机构、镇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医疗制度、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配套改革,进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农村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全面生态化。新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都要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模式。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

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环境行为按照生态型的原则进行规范,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提倡废旧物的二次回收循环利用,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三、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1在农村社会中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的实质是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农村必须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调整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型到“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

2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村建设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是生态人居环境的基础。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等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要循序渐进,既不可搞事事盲从的生搬硬套,也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要因地制宜定方案。坚持不懈抓落实,逐步完善村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建设小康生态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地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2篇

关键词: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17-03

一、农村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由依赖进出口转变为依靠拉动内需才是真正健康并使广大民众享受到福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农村有着八亿多人口,庞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强劲驱动力。实际上从“十一五”开始,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就空前重视,投人力度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解放,经过几年的发展,三农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局面。然而当前的农村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却面临许多难题,其中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日益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大批能够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投入和关注皆将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能力等方面,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投入持续不足。在农村中,相对于庞大人口基数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非常小,初中以下学历层次占绝对比重。大学毕业生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选择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非常有限,回到农村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通过升学途径考上大学的农村户口的孩子毕业后也多选择留在城市,无法实现智力回流。可以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不仅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一大批观念新、懂科学、有技术、会管理,能立足农村干事业的具有新思维和新视野的管理人才,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人力资源队伍,才能将庞大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深入持续,获得根本性改变,也才是破解中国农村发展瓶颈之道。

二、农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农村人才培养主要采用项目依托等非学历形式,由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学校组织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这些形式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目标的短视

过去的农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低,注重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和推广,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上,认识不足。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农产品进出口的国际化已成常态,农村这个曾经非常封闭的环境,越来越走向开放,很多农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当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必要求具有强烈经济意识、市场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农民。传统大老粗式的村干部显然已难以适应全新的挑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难以胜任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因此,农村人才培养的视野应放在整个开放系统下分析认识,通盘考虑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目标定位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对象的局限

当前,农村中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长期或阶段性地外出打工,少数年龄偏大的人留在了农村,构成实际上学习农业科技的“硬核”。他们年龄大、底子薄,思维和学习能力比较差,且形成了旧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对新事物、新科技的掌握、运用慢,收效有限。从长远来看,刚毕业不久的农村初高中生才更应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这部分人又多向往农村之外的世界,大多扮演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如何让他们接受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之后实现智力回流建设家乡,留在“希望的田野上”将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三)过程的迷茫

虽然农村人才培养的课程大都贴近实际,实用性强,且在教材编写中,删去了不必要的理论章节,强调应用与实践。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资源禀赋不一样,特色不一样,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计划过于统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地民众的真正需求。另外,采用远程教育形式开展的农村人才培养项目如“一村一”等还面临着网络建设跟不上、专业资源缺乏的问题。在有的农村现代通信设施落后,至今尚未开通网络,极大地影响了远程学习的开展;由于远程教育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学习内容和选择的多元化、使学习者拥有很大自主性,极易导致学习过程的松散性、不确定性和难控制性,从而影响教育质量。学习过程的难以监控给学习者增加了迷茫。

(四)形式的单一

目前农村人才培养,主要采用“一村一名大学生”等项目委托的形式,形式相对单一,而农村人才的培养理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层次,建立起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层次结构和办学体系,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和众多部门领域,因此需要确定目标、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创新方式。既要有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更要在宣传发动上下足工夫,提高人们的认识,只有从目标、内容、载体等多个方面进行体制及方式上的全面创新,才能进一步规范农村人才培养市场,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释放农业生产力,将新农村的建设、开发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创新培养目标

原来农民人才的培养对象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面向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农村青年,以普通农民和基层农村干部为主。随着时间的流逝,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悄然登场,已经开始并且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担当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因此,如何适应新生代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的农村人才培养必须顺应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证书”工程,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骨干力量。通过选择不同类型地域,实施专项科技计划,打造特色产业,建立农产品科技示范园作为实践基地。这样学习培训结束后学员可将新点子、新项目结合科技示范项目进行孵化,或者对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使其成为农村引进、运用、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的带头人,也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二)创新培养内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就要实现农村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化农村的建设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先进农业技术生产带头人,先进创业致富带头人,同时也是先进文化带头人。从教育的战略使命角度来说,教育不仅要让农民大学生们致富,对于现代文明在农村的传播,更是重任在肩。因此,要全面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就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还要提高其管理技能和文化理念,接受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培训者在授教中应该更多地融入人文精神和乡村关怀,在充分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公序良俗的同时提高其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切实关怀农村人的精神家园。

(三)创新培养方法

过往的农村人才培养侧重于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农民大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从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人手势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平台加模块的方式更能贴近实际,效果显著。平台包括公共平台、素质平台和技术平台,技术平台由种植、养殖、加工、管理等不同模块组成,以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采用多元化培养途径,如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政产结合、校校结合等)、示范教育、专题教育、特色教育、跟踪教育等。农村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实现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重向以工作实际为重的战略转变,从原来的以专业为基础,转向以学科为基础、注重以人为本。同时简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便于农民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精华、学得懂,会实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性大,各类培训要真正办到农民心坎上,只有贴近现实、灵活多样,提供个性化模块式专业课程设置,才能根本上引起农民兴趣和持续参与,这就要求各类培训机构提供丰富而适用的培训内容,各省、市、县广播电视大学灵活办学方式,努力获得专业设置、课程选择、管理和考核的自。

(四)创新培养载体

“三农”问题蕴藏着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前景,构成了远程教育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内在动力,也是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机构伸向农村、为“三农”服务的社会基础。在培养载体的创新方面,除了要充分发挥电大的网络优势、资源优势和远程教育优势,努力推进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构建遍布乡村、农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集成化、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环境,还要以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培养农民大学生,满足农村社会群体对享受个性化学习服务、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学历与技能培训的有效结合,使农民的实用技能和学历得到双重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提高农民培训层次和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组织以课题申报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优势,以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为主,市县电大为辅,形成一系列课题申报、奖励、推优的新办法、新举措,加强科研投人,注重农村实用课题科研立项的倾斜力度。以问题带动学习,充分发挥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创新培养质量观

高等教育中不同类型的教育应当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际准,评价标准应紧扣培养目标,不能用普通高校评价标准一刀切。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的农村人才培养属于非学历教育,与一般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显著不同,因此评价际准也直有所不同。要树立新的质量观,电大等从事非学历培训的教育机构就应摒弃精英教育的偏见,从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战略角度出发,立足实际。以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为例,目前来看,该项目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引导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健康发展,应该适时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估。从体制的角度来看,应该改革评估的体制,在政府和各级电大之间建立―个或者数个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估,这种中介由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或者委托建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制定评估体系,然后组织实施评估工作。同时评估方法和手段也有待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发挥各级电大自评的积极性,把评估纳入学校正常工作,实行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学校自我评估与政府委托评估相结合,把经常性评估作为工作常态,不断改进评估方法,体现评估导向作用,实现专家组评估和现代技术评估相结合,增强公正性,提高评估效果。

(六)创新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培训体系规模不一、层次参差不齐并且布局混乱,缺少统一规划,教学资源分散单一,缺少特色,实际运行中未能充分发挥功能。有的培训机构或教学点资源匮乏,无力开展相关课程,甚至成为虚设机构,门可罗雀。建立完善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是开发人力资源潜能,提高农村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培训体系,丰富的培训内容,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提高农村人才素质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按照平等、公开、竞争的原则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以劳动部门牵头,农林、教育、财政等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的领导体制。按照“制度、人员、经费、场地、机构、工作”六到位的标准和“信息、职业介绍、法律咨询、保费征缴、合同签订、仲裁受理”等功能对所在地区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以当地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县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各劳务输出定点机构和乡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骨干,延伸至基层的点面结合的劳务培训网络体系,并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将所有劳动力资源信息统一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农村人才档案和资源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只有形成层层落实、人人有责、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责任体系,才能将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开发落到实处。

三、结语

总之,农村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知识更新周期变短、信息网络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只有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路径来创新我国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推动我国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区域之问在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资源禀赋诸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东西部农村人才现状与开发水平显著不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应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人才培养的模式,分层次、有组织地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才能为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文学,张维新,农村人才需求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2]陈诗迭,陆海深,2009年浙江就业市场分析[J],浙江统计,2009,(1),

[3]国万忠,袁艳平,周

燕,新型农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J],经济研究导刊,2000,(7),

[4]李军卿,等,创新新型农民培养途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

[5]方志刚,以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为载体为农村发展与变革提供人才支撑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4篇

从*年开始,江西省安远县将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以村带组”治理模式,整合自治单元,组建农村自然村落社区。在社区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下设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谐社会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管理中心“三中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安远县认识到,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实现乡、村、社区上下联动、有效对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推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治”农村党建新模式,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加快了和谐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与时俱进,创新模式,搭建农村党建工作新平台

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关键,一是要合理设置党组织,建立健全有效的党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要科学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道路。安远县“三级联治”模式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创新组织设置。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级联治”模式注重将乡(镇)、村、村民小组等基层党组织设置,由过去的“区域型”向“服务型、产业型、专业型”转变:在乡镇推行“一办三部”,即乡镇党委政府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党群共建部、新村建设部、公共服务部;村级推行“三委一中心”,即设置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社会化服务中心(下设“农业家政”服务队、和谐创建服务队、证件代办服务处等专业型、功能型服务组织);社区推行“一区两会三中心”,即组建自然村落社区或中心社区,在社区党小组领导下,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谐社区服务中心、公共资源管理中心。构建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功能型党员服务站——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领导体系,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空间,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

创新管理模式。在“三级联治”模式中,安远县注重明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制度上墙,向农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使工作开展和管理服务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区的自我管理服务功能与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有机结合、同步加强。如在乡镇“一办三部”中,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联系、服务和考核等工作,党群共建部负责党务、群团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新村建设部负责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公益事业兴办、农村经济管理等工作;公共服务部负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和谐创建等工作,为群众全方位服务。

分类实施,逐个突破,开辟农村党建工作新天地

在“三级联治”模式实施过程中,安远县注重提高针对性,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地采取对策,破解了乡村治理机制改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针对组小力弱办事难的问题,着力促进组织设置的下延,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以前,村民小组沿袭的时期的“生产小队”建制,在区域划分上比较简单,取消农业税之后,不少村民小组名存实亡,往往以小组长代替一级组织,势单力薄,很难有所作为。将若干个自然村落组建成一个村落社区,并组建与之相应的产业协会、村企联合党组织等专业型、功能型党组织,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针对集体事务参与难的问题,着力促进参与平台的搭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号召力。“三级联治”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由基层党员牵头成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谐社区服务中心、公共资源管理中心“三中心”,为农民参与民主管理、表达利益诉求搭建了一个新平台,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内在动力,形成了共建共享和谐农村的合力。

针对公共服务到位难的问题,着力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迫切要求各级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从过去的指令型向服务型转变。三百山镇各社区成立了“农业家政”服务队,为农民提供犁田、插秧、收割、果树修剪等服务。车头镇三排中心社区果树修剪队足迹遍及县内外,推动了全县脐橙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安远县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仅脐橙一项,全县种植面积28.7万亩,年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果农有20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果农总数的1/3,成为全国首个无公害脐橙生产和出口示范基地县。

针对民主管理落实难的问题,着力促进监督体系的健全,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级联治”模式在村一级新增监委会,在社区设立监事会、监督员,改变了长期村务监督缺位的状况,形成“乡镇纪委——村监委会——社区监事会——监督员”的新型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农村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拓宽农村党建工作新领域

班子强不强、队伍素质高不高、有没有长效运行机制,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三级联治”模式中,安远县从加强班子、队伍和长效机制建设入手,拓宽了党建工作的新领域。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5篇

〔关键词〕 新农村,农民,消费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其中应该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消费引导,推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做到新农村有新的消费观。

一、农民消费模式转变是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应有之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我们说,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这二十字实际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其中,生活宽裕就是要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使农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可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创造更好的农村消费条件,广开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启动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农民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在吃的方面,恩格尔系数有下降的趋势,主食消费下降,高能量、富有营养的副食消费上升;在穿的方面,农民对服装款式、花色的要求提高,高档服装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在用的方面,家用电器类消费快速增长;在住的方面,农村家庭对室内装潢用品的消费需求有增无减;在行的方面,农民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自行车,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小型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肯定,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农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农村整个消费领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否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农村消费升级做好分析、引导工作,能否使农民在开源增收的同时摒除消费陋习提高消费质量,能否帮助农村消费者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消费理念,都反映着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也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内涵的具体要求。

二、农民现有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低层次的消费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显露出了低层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比重很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内部结构的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说明食品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其中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虽属于小康型消费结构,但其总体消费结构层次仍低于城市居民。这种低层次集中反映在农村的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2)住房消费是农村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满足后的消费热点。农民在解决了吃穿问题之后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小农意识就显露无遗,很多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就不敢扩大再生产了,开始追求四平八稳的生活,不惜重金盖一所“有派头”的庭院成为他们消费生活中的重头戏。(3)服务消费比例较低。农村居民大多对服务消费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传统持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服务消费都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方式加以实现,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比如搬家业、钟点工、礼品速递等服务在农村还很少见。

(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饮食卫生、健康问题现在在农村已引起了足够的注意,但消费方式的“健康”问题远不止这些。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中还有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消费、封建迷信消费和人情消费等。(1)消费。一些地区成风,不管男女老幼都在忙里偷闲玩麻将,这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甚至出现人们开车去城里、镇上豪赌的场面。(2)封建迷信消费。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仍十分盛行。很多农民四处花钱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灾、算命看相、看风水等。这些愚昧消费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3)人情消费。人情消费主要指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的农户之间用于人情往来的礼仪性消费。这些年农村人情消费一直居高不下。以苏中地区为例,当前农民的每月支出中除日常生活必要开支外开销最大的前三项,有32.35%的人选择了人情支出,仅位于教育支出、抚养子女和老人支出之后。①人情消费的名目、种类繁多,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这种人情消费表面上看是礼尚往来、“人情储蓄”,实际上却造成了巨大浪费,也使部分农民不堪重负。

(三)非理性的消费观念。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频繁,农村居民也开始追求积极向上的消费时尚,但受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仍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1)过度节俭。一直以来,中国农民“贫”字当头,节俭被认为是消费第一原则,再加上实际生活中天灾人祸及生老病死等不确定情况的存在,以及子女的高等教育负担过重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农户的其他正常消费支出,强化了农户消费的谨慎性心理,某些农户消费就会出现过度节俭的特征。过度节俭的消费观念必然会降低农户生活水平,甚至是以健康作为代价,产生所谓“节俭悖论”。(2)炫耀攀比。“随大流”和盲目攀比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消费动机,至今影响仍很大。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是需要什么买什么,而是大家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因为不买大家都买的东西就会显得穷酸被人鄙视。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种炫耀攀比的心态就越严重。目前农村比较典型的消费攀比主要体现在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建房等消费上。虽然农民平时日常消费非常节俭,但一到过年过节或者家里办大事,往往迫于社会压力,大铺大摆,大吃大喝,高额消费。这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低收入的农户不堪重负,陷入贫困。(3)习惯于先储蓄再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很多农民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普遍认为“无债一身轻”,感到“寅吃卯粮”、借钱消费心理不踏实,基本上还是习惯于通过储蓄积累实现自己的消费需求。(4)重视消费中的物质因素,忽视消费中的精神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精神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物质消费中精神因素也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居民普遍对日常消费中的精神因素不加重视,如饮食很少讲究色、香、味,住房不注重装潢布置的品位和个性,文明和卫生状况也比较差。

三、建设新农村要推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由上可见,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处于一种缺乏科学引导的、传统向现代过渡但尚未成型的阶段,科学、文明、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与城市社会化程度高、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方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消费模式的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需求的增长,进而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奠定物质基础。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仍在45%~50%之间,特别是在粮食主产省和中西部地区该比重高达60%以上。②可见,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作好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为了增加农户的外延收入,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或者积极开展区域性劳务合作,规范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简化农民跨区就业和进城手续,妥善解决进城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创造客观条件。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上下水设施不配套,用水不便;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商业网点不通畅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农户家庭的大件耐用消费品中有12%处于闲置状态,尤以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严重。这种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民消费模式的演进,因此,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居民消费等同于城镇居民消费。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需求特点,生产开发出符合农民口味的经济实用、质量合格、售后服务规范的消费品,要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有力地保护农民消费者的利益。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夯实思想基础。最近有记者在宁夏南部山区采访一农户时看到: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大宅院,甚至比当地镇政府办公楼还气派,木制地板、红木家具、组合音响,装潢摆设之豪华考究让城里人都汗颜,更让人咂舌的是,不大的客厅里竟然有好几台大功率的空调在满负荷运转。户主竟然喜滋滋地称,这是在响应建设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种暴发户式的摆阔不仅与当前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相悖,更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相违。不少群众把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成盖高楼、建新房和豪华装修,这一方面说明农民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级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仅要注重设施环境的“硬件”建设,更要宣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是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政府应该通过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各种大众媒体也应加强宣传,让农民学会理性消费,树立科学消费和健康消费的思想意识,摒弃一些消费陋习。农户只有对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各种维权的法律、基本的消费技能等有所把握,才能树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模式。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覆盖城市范围,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统计数字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率仅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为22:1。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当务之急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户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状况。二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

注释:

①田 珍.苏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消费生活方式演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②张锦梅,方天 .政府在农户消费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③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光明日报,2006-02-01.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6篇

创建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安吉县委、县政府

【实施背景】

近年来,安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安吉的特色实践,在综合评估现有实力与发展潜力、借鉴吸纳上级指导与基层心声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慎重研究、反复调研论证,从2008年开始在全县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基本做法】

1、明确框架,完善实施体系。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基本定位,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

——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确保全国第一,力争全国唯一。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前两年抓点成线打出品牌,中间三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五年完善提升全国领先。力争把安吉打造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坚持四美原则。①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避免不伦不类。②侧重现代美。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③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不同类别,进行适当分类,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④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环境提升工程。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巩固扩大成果,综合改善质量,全面提高品位。二是产业提升工程。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素质提升工程。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四是服务提升工程。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2、健全组织,落实推进机制。成立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组,分别由县分管领导牵头,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村分别成立对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实施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村结对创业共建制度。聘请省市有关专家担任建设“中国美丽乡村”顾问,成立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专家指导组。加强工作督查和考核,出台乡镇、部门工作考核办法,使各项建设工作的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

3、规划在先,明晰目标任务。2008年,全县共投入规划资金711万元,分别对县、乡镇、村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进行三级专项规划。在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下发《关于2008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基础上,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了《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各创建乡镇(开发区)、村对照行动纲要、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有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创建任务。

4、落实政策,激励内在动力。大力整合支农项目,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给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采取了“5+X”的办法清理整合建设项目,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实行财政以奖代补,在建立200万元专项考核奖励基金基础上,对经考核验收达到标准的乡镇、村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实行以奖代补,2008年县乡镇两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7000万元,带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其中带动各类金融资本投入3607万元,带动村集体投入9582万元,带动农户个人投入3762万元,带动社会工商资本投入1.1亿元。

5、合作共建,形成浓厚氛围。对内发动到底,对外宣传到位。全县召开推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万人动员大会,15个重点经济部门与乡镇、61个机关部门与创建村开展结对创业活动,179家企业结对169个行政村,累计各项支援捐助3186万元。各创建乡镇、村和重点职能部门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筹办“中国美丽乡村”论坛、实施“美丽乡村文化繁荣”工程,引起《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内参和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的关注。

【成效评估】

按照总体部署,“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现已完成各类建设项目投资2.74亿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逐步凸显。

1、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初步显现。围绕“四大提升工程”的实施,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道路联网工程、“十万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两双”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和现代家庭工业、农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和提升。多数创建村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中国美丽乡村品牌初步打响。着眼对内增实力、对外打品牌,通过举办2008安吉·中国美丽乡村节、“中国美丽乡村”论坛、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安吉行”外宣活动、实施“美丽乡村文化繁荣”工程,创建工作影响日益扩大,引起《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内参和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关注,扩大了“中国美丽乡村”品牌的对外美誉度。

3、示范带动的效应初步凸现。基本建成“开发区—皈山—孝丰—报福—章村”示范带,景观大道、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河道整治建设和沿线违章建筑拆除、房屋立面改造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线美、点亮的精品示范带已初步显现,一批经典村庄脱颖而出。

【创新亮点】

1、最鲜明的特征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安吉是国家林业总局在全国唯一设立的新农村合作共建示范县,也是国家环保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地区之一,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示范意义。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7篇

目前我国主要现行的乡村财务管理模式大概有四种,“村财村管”、“村财乡或镇代管”、“村财双代管”和“村级会计委托”。现行乡村财务管理运用较多的模式是“村财村管”,而国家较为推行的是“村级会计委托”,这四种模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适合在不同的地区实施。

二、现行乡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现行乡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

各地乡村普遍只有一到两个会计人员,处理的工作也较少,对于会计政策的执行力度也不够,使得乡村会计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财务管理的模式选择存在很大问题。此外,财务管理也不够规范,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处理简单,很多方面例如原始凭证以及各类单据的填写签章不完整不规范、记账凭证填制错误,甚至漏记的情况等等。

2.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乡村管理模式一般较简单,普遍人员较少,监管也较疏散。一个村委会计人员独自处理所有的财务工作,没有财务部门以及审计人员监督,一般账务的收支情况也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这就明显会导致对财务的监管不力,出现无交账、无记账、无结账的现象,财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3.财务公开信息存在于形式化等问题。

一般乡村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都不完善,很多乡村都过于形式化的将信息随意总结并对外发表,乡村领导对于财务信息也没有过多的重视,乡村群众们也很少关注乡村的财务信息,普遍看不出问题,但就算看出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或者提出来领导也不会重视并解决。

(二)现行乡村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的原因

1.组织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村级干部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员,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是很高,随意聘任会计人员,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现象。其次,村级干部在思想上不重视,对于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也不予以整改解决,对财务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进行惩处,使出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制约乡村经济发展。

2.村民参与财务管理监督的职能减弱。

乡村的各类事项管理与决策一般是由村支部与村委会共同决策,虽然每年都有村民代表大会,但一般只是走过场,形式化,根本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与价值。从这个问题上来看,村领导层基本不受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这就容易造成村支部集权领导,财务人员腐败现象滋生。

三、解决我国乡村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决定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的保证,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保障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解决会计基础薄弱的问题,促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加强村级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体制,首先要从村领导层开始做起,财务人员恪尽职守,认真高效的完成乡村财务工作,村支书等领导从思想上端正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态度,肩负起监督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努力完善迅疾财务管理监督体系,落实好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每一个点。

(三)认真落实财务管理公开制度

乡村财务管理公开面很广,关乎于村民的切身利益,需要村部各部门各干部的高度配合,必须严格按照《村务公开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各干部的职责,及时、透明、准确的公开乡村财务管理信息。调动村民对于了解财务管理信息的积极性,公开积极的采纳村民的意见,必须注重发挥村党支部和农民群众的作用,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四、我国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通过以前各位学者的研究探讨发现,第一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很落后,推行“村财村管”的模式较为合适,它能减少行政支出,也让各村准确了解本村的财务状况。第二会计委托制模式的实施,它能有效的解决乡村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工作处理不当的问题,极大地加强了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解决了村级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第三会计委派制模式,它能有效的解决,乡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处理简单,很多方面例如原始凭证以及各类单据的填写签章不完整不规范、记账凭证填制错误,甚至漏记等问题,它是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的最好选择,也必然成为未来乡村财务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我国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1.如若希望财务管理模式更好的实施

会计人员是重要决定部分,提高会计人员的全面素质和道德建设是最重要的,那么提高会计人员的薪酬福利就能快速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将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项捆绑,就能强有力的保障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2.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大力在农村推行会计电算化,这能促使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简单化,它能更快捷方便的登记会计信息,减少会计的工作量,提高会计工作信息的及时性和会计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公开化,使了解会计信息的方式更简单快捷,更利于各阶层对财务信息的监督。

3.为了解决乡村“村财村管”监督不力的问题

可以实施审计委托制度,聘任一位审计人员或者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定期来乡村对财务进行审计,这样就能很强有力的对财务人员以及财务工作进行监管,也能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五、结语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8篇

石龙寨“组管委”――

新农村建设探索

石龙寨是龙场镇平寨村的一个村民组,位于凯施公路旁。全寨共有60户262人,全部是西家,有党员13人,耕地面积370亩。2006年“五一”节前,州、市主要领导到石龙寨调研后,决定建立组管委试点,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尝试。

2006年6月,石龙寨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了村民组管理委员会,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成员6名,石龙寨组管委正式成立,实现了从“村官治理”向“组民自治”的转变,全新的农村组级管理模式由此产生。同年7月18日,《石龙寨组管委管理办法》正式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村民组管理委员会是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领导下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组管委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管委下设公共事业发展小组、综治维稳小组、计生与妇女小组、科技文化活动小组、环境卫生小组、农业生产发展小组、旅游发展小组和远程教育小组。组管委成员分别担任各小组的组长。组管委和下属的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组管委”模式:

让村民自己作主

一是通过“组管委”模式,石龙寨实现由“村官治理”向“组民自治”转变的全新农村组级管理。

“组管委”成立后,将原来1人担当的组长工作分别由现在的22个同志来分担,加强了组级工作力量,做到事事有人抓、有人管,解决了有人办事、按章理事的问题,改变了过去有事无人管、村民组长轮流坐庄或抓阄当组长的局面。例如,环境卫生小组每天安排村民轮流打扫村寨的公共卫生,再也见不到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的现象,整个寨子干净整洁。

“组管委”每星期召开一次组民大会,反馈上周工作情况、商议全组下周处理事宜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适用技术知识等,集体讨论组里重大事务。例如,2007年1月,根据农技专家的建议,石龙寨要栽种50亩优质核桃,但村民曾有栽种果树不挂果的教训,担心栽种的核桃见不到效益,许多村民都持反对意见。对此,“组管委”没有粗暴否定,而是再一次把此事交给全组村民讨论。讨论后,虽然有顾虑的村民少了,但仍达不到栽种面积要求,“组管委”成员商议后一致认为:事关村民切身利益,要让村民自己作主。于是,“组管委”又组织召开了第三次村民大会,通过再次讨论,大家的积极性高涨,村民踊跃报名,登记栽种面积达61亩。栽种完毕后,经专家验收成活率达95%以上。又如,“组管委”通过征求组民的意见后,成立了龙场镇第一个组级教育基金,“组管委”成员带头集资,每户每年集资20元以上,用于解决面临辍学学子的经济困难。

“组管委”的成员都代表着全体组民的利益,坚持“监督从我做起,吃亏从我做起”的原则,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调整和细化组务公开内容,及时公开农户最关注的农村社会热点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的好评。

二是“组管委”模式激发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村民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共同富裕。2007年7月,市委组织部帮助石龙寨建起了远程教育信息站,将石龙寨列为我市“一户一技能”学用转化示范村寨。“组管委”还根据群众所需和石龙寨的发展规划,对农户进行定期培训,开展党员“一户一技能”帮扶活动,要求党员在抓好自家致富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对其他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帮助其他贫困户提高种养殖的技术,带动村民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在帮扶活动中,有8名党员与9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如党员罗有义帮扶罗瑞文、文应华两户贫困户,指导其开展辣椒种植等,使这两户2007年平均收入增加1100元。又如,党员罗瑞富帮扶罗有坤两兄弟,使其2007年收入增加2000元。通过开展党员“一户一技能”帮扶活动,有6户贫困户通过帮扶学到了种养殖技术,摘掉了贫困帽子。通过党员的带动,激发了其他农户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34户种养殖能手成为了“一户一技能”示范户。如今,全组60户均掌握了一门以上种养殖技术。2008年,仅林下养鸡项目,出栏20000余只,纯收入达18万元,15户养鸡户每户净收入10000元以上。

三是“组管委”模式有利于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和发展集体经济。在“组管委”的统一领导和带动下,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站促进石龙寨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术,围绕旅游业、特色农业做文章,种植经果林150余亩,其中核桃61亩、科技杨梅10亩、艳红桃20亩、杏子15亩、葡萄10亩、黑树莓5亩,烤烟88亩、生姜65亩、辣椒105亩和常年蔬菜5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林下养殖茶花土鸡基地,现有养鸡户12户,年出栏近20000只。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08年,全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89元,比2007年2759元增长了47%,比2006年2190元增长78%,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年增长水平。

四是“组管委”模式还有利于团结村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组管委”的统一领导和带动下,全体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建设家园,使石龙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了独具浓郁西家民族风格的寨门,完成了进寨水泥公路改造、庭院的硬化绿化美化、“三小暨烟水”配套工程、旅游观光道路、荷花池、芦笙堂及其消防通道等工程的建设,全寨60户人家都建成了集改厕、改灶、改圈为一体的沼气工程,都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完成了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农户都可以收听收看有线广播电视。

石龙寨“组管委”模式探索试验引起了黔东南日报、贵州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还得到了州委、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视。2007年12月中旬,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亲临石龙寨进行调研,对“组管委”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1月12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专门在石龙寨召开全州村民自治管理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凯里市石龙寨“组管委”试点经验。2008年4月29日,全省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会议确定把凯里市石龙寨“组管委”模式作为全省11个农村改革试验试点课题之一。石龙寨还被命名为贵州省农村党员短期培训实践基地。2009年,凯里市加大投入,将石龙寨组与麻塘组进行连片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打造西家风情和革家风情旅游景区。

石龙寨“组管委”

试验的几点启示

石龙寨实行“组管委”的试验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向组延伸,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民小组无人管事的问题。“组管委”自治模式,改变了过去村治方式,从“村官治理”向“组民自治”转变,促进村治职能从“行政事务管理”向“农村公共服务管理”转变,从“事后矛盾调解”向“事前自主化解”转变。实践证明,“组管委”自治模式符合我市的实际,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小组这一最基层组织管理缺失或不到位的难题,使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通过组级民主自治管理激发了普通村民作为建设新农村主人翁的热情,通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改变了过去党委、政府习惯“大包大揽”,想做的事却做不好、做不到位的现象。“组管委”自治模式,是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其次,新农村建设通过从民主管理抓起,促进了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其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首先从抓民主管理入手,以此来促进生产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石龙寨村务公开已形成制度,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社会治安良好。同时,村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也得到提高,遵纪守法户、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户、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100%。现在,石龙寨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治安良好,全组家庭邻里关系和睦,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石龙寨的巨大变化,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有4对在外打工的年轻夫妇返乡参与家乡建设。

新农村建设模式第9篇

金华市自2003年实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工程、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新五保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库保安、绿色通道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小”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以来,特别是2006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实施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生活宽裕富民行动、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村容整洁推进行动、管理民主构建行动等“五大”行动,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有力、部门单位协力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合力共建的新格局,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8.27亿元,比2002年增长29.42%;乡镇工业总产值2517亿元,出货值584.79亿元,实现利润123.9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9.79%、193.27%和97.28%。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91%,实行连锁配送的村级店达1015个以上,覆盖面达到27.11%以上;全年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8.24亿元,比2002年的69.46亿元增长45.84%。全市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557个,经营农户36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达14575人,共接待游客649.9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5.1亿元,是2005年的2倍多。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137元,比2002年的2476元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0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完成创建市级以上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18个,其中省级示范村89个;全市共有2623个村开展了环境整治,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4.88%,其中2006年新启动整治建设的有797个村,累计完成环境整治的有1952个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3.39%,整治工程受益人口达到130多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0%。农村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义乌市这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

金华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金华市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够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作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的背景下取得一些突破,关键在于金华市委、市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党委领导发动、政府主导推动、农民主体行动、部门服务联动、社会参与助动、市场龙头带动“六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第一,不断加大党委领导发动的力度。金华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市、县党委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抓新农村建设,乡镇党委、政府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构建和谐金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认识;率先意识,就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努力走在全省前列;责任意识,就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党委责无旁贷。同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体系和党委农村工作综合机构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全市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参加的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每季召开一次市、县党委副书记参加的工作现场会,率先建立了全市性的新农村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把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挂钩,并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不断加大政府主导推动的力度。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主要体现在投入和工作指导上。据统计,2006年,金华市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新农村各类资金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市本级(不含区)投入1.65亿元,增长27.6%。全市各县(市、区)都认真组织编制了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了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依据。义乌市从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到2003年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再到2006年出台《新农村建设二十条》,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从2003年开始,义乌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每年都在1个亿以上。磐安县是金华市的欠发达地区,该县从本地实际出发,2006年初在新渥镇开展试点,明确了新农村建设“改水、改路、改厕(栏圈)、改环境”四改建设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出台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第三,不断提高农民主体行动的积极性。金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把加强宣传、统一思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道工序。市农办会同有关部门及各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开展“魅力村庄”、“魅力村官”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百个专栏服务‘三农’,千名记者深入农村”活动。2006年,市级报纸共发表“三农”报道3000多篇,推出专版100多个,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推出许多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精品栏目,播发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的新闻报道。同时,5000多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当中,宣讲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让农民的心热起来,劲鼓起来,自觉投身其中。其次,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如在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中,明确要求整治规划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还村民一个决策权;规划确定后,要张榜公开,还村民一个知情权。第三,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第四,不断增强部门服务联动的主动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金华市党委政府各部门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2003年,金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村庄整治建设到哪里,部门配套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在建设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自觉做到向农村倾斜。2006年,全市部署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服务年”活动。33名市领导和全市260多名县级领导带领1240多家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与全市的1240多个村结成联系对子,指导联系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市农办组织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28家成员单位,在《金华日报》上向全市人民作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郑重承诺。市机关各部门都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实实在在地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五,不断扩大社会共建助动的参与面。金华市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努力构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和农业互促发展、城市和农村互动共荣,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机制。2006年,全市组织非公企业开展“千企联千村,建设新农村”活动,有1284家民营企业以不同的形式与1301个村结对,安置农村劳动力2万多个,公益性捐款7981万元。近三年来,东阳市广泛组织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共4亿多元,2006年该市农村基层组织共收到各界人士捐款8000多万元,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有35人。许多行政村通过聘请素质好、见识广的当地企业家担任“新农村建设顾问”,拓宽了发展思路,完善了发展规划,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水平。全市逐步形成了社会各界各方面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六,不断发挥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金华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市场,繁荣兴旺的商品市场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至2006年底,全市已有各类市场392个,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达974.3亿元,其中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就有13个。首先是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统计,2006年全市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达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增长速度居各类市场之首。农副产品市场不仅在提品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而且在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农产品品牌宣传等方面发挥了服务平台的作用。同时,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市场带动了来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截止2006年底,全市从事来料加工的有19.6万户,39.6万人(其中妇女24.8万人),来料加工费达10亿元,平均每个加工者一年可获加工费收入3000多元。

完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

金华市“六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上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下符合金华的实际,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深刻变革的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攻坚破难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为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理清思路,以完善新农村建设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目标与过程的关系,坚持循序渐进求发展,切不可操之过急。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基础的阶段,也是最艰难的阶段,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据市统计局《金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2005年金华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58.4%,落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在全省11个市中,金华市处于第9位,与第1位的宁波市相比,金华市的实现程度落后了21.4个百分点。金华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着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环境资源保护压力加大、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四大难点和重点问题。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围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循序渐进,努力攻坚破难,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迈进,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治“穷”与治“脏”的关系,坚持两者都要“治”,在治“穷”的同时切实加大治“脏”的力度。从金华市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扩大趋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1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9:1。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1。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但是“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农村是农业和农民的载体,农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绝大部分居住于村庄之中,而绝大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都十分落后。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对农村居民点实施有效的整治,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普遍享受现代文明。为此,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在村庄建设规划、资金投放、技术指导、设施配套等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农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在当前的重点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最为迫切的是三件大事:“喝”――卫生的饮水;“行”――雨雪无阻通到家门口的道路;“洁”――整洁的环境(垃圾和污水的治理、河塘水体的净化)。同时,应该看到,农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对于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自2003年以来,金华市持之以恒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不仅对农村面貌,而且对农民精神面貌和干群关系都带来了巨大变化。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坚持“两手”都要抓,特别要加强软件建设。所谓“硬件”建设,主要是指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这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没有以政府财政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方面支持的大量资金的投入,农村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就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农村的面貌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当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人,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最终目标。因此,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包括农业技术、转移就业、岗位技术和后备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事业、文化事业以及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农民的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为能够适应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力军。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特别要加大行政管理改革的力度。要全面调整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领导精力要更多地放在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上。在乡镇综合改革中,调整政府职能结构,把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二要深化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以确保城乡居民、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大致平等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三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财力为农民办大事,办实事。四要深化农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可以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合而为一,改变农村基层组织的双层结构,把村民自治与村级服务性经济活动结合起来。要建立和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行政村的权力机关,而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则成为具体的执行机构,从而真正实行民主管理。五要加快农村产业组织的创新。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等农村产业组织,努力在市场竞争、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塑造品牌、人才培训、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联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实现农民或中小企业的联合自治、自我服务、自我保护,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