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3 16:59:40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1篇

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

3月26日南通市正式启动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顾健人、徐建国、高润霖、项坤三、王红阳、程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贾伟平教授受聘担任“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南通市市长张国华为受聘专家代表颁发“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聘书。活动之前,市委书记丁大卫会见了受聘的院士专家。

参会的专家和学者指出,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卫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卫生理念,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行政监督等方面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打造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大智慧、大医疗、大卫生、大发展”宏伟目标;同时智慧卫生是由政府引导,专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一项惠及老百姓的系统工程,从城市建设整体构思出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智慧卫生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必将把智慧卫生系统打造成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智慧卫生代表着公共卫生服务在信息化时展的新趋势,不仅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实举措;当前南通市委、市政府将以智慧卫生为契机,加快推进区域卫生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形成信息高度集成,广泛覆盖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建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南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数字化、特色化、高效化。

夯实服务基础

南通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经覆盖全市80%以上的社区、乡镇和村卫生室,建立了560余万人的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和南通市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可在国内外随时查阅利用的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

南通的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已在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数字卫生、远程医疗建设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南通大学的医学信息学系和数字医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能够满足和推动南通市智慧卫生建设的人才培训、技术开发、科研攻关和决策支持服务。

明确服务建设目标

2014年,南通争取形成智慧卫生云计算产业基地,初步建立全市智慧卫生基础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南通全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之间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居民健康卡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医疗服务业务的协同管理,从而有效改善和缓解南通市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

在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安装各种生理数据传感器,实现全面的远程医疗与应急救助,深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从而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018年,力争形成完善的南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形成集共享、、调度、指挥、决策为一体的,全面、高效、便捷、快速的市级、区(县)级智慧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与共享服务。

实现智慧服务

对于医疗机构科学的辅助治疗和资源的优化及共享利用:通过对区域卫生信息的共享,方便医务人员跨机构快速掌握患者信息。结合医学专家知识库,应用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手段来辅助各类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最大化地减少医疗差错,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2篇

【关键词】 智能应用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一、引言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已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伴随着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需要通过科技化的力量来创新性给予解决。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陆续会出现一系列治理方面问题,包括:城市治安落后、交通拥堵、环保卫生差、教育发展滞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为解决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智慧城市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效管理、科学管理、智慧化管理,不断促进提升城市管理、城市治安、地方生活等整体水平。

二、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城市管理为核心,构建一整套从基础通信层到智能应用层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涵盖城市管理的诸多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城管等,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转,形成良性的智慧生态城市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三、智能应用规划的思考

(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控制化技术构建综合性一体化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包括移动GPS/GIS主控系统、企业用户子系统、移动服务门户、GPS车载终端、用户远程终端及移动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实现全城市内人员、车辆、道路的全方位、实时性、智慧化管理,有效疏导交通拥堵,提升道路运营效率,降低交通故障,减少单位资源能耗,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高效服务于市民交通出行和运输行业的广泛需求,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2)智能旅游系统。运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推动旅游业转变,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对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全过程实施信息化应用。建设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和无处不在的旅游体验服务;加快信息化改造,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实施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加快旅游定位服务系统和旅游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涉外旅游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大旅游产业数字化改造,构建网上体验旅游、影视基地旅游、特色自助旅游及旅游电商服务等智慧化旅游体系。

(3)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医疗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移动通信技术、位置定位服务、视频通信和传感技术,构建医疗信息化通用服务平台,搭建医院与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患者更方便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资讯和专家的出诊时间,并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围绕患者搭建了医疗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构建市民医疗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统一化管理城市医疗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共享医疗资源,服务于患者、医生、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等对象,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运营效益。

(4)智能教育系统。智能教育系统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统一整合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设备,通过校园全部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构建一个育、培训、科研、学习、实践、生活等校园活动为一体化的智慧化系统。通过构建统一的身份验证系统、数字化校园门户、移动教学服务系统等,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进而提升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构建高度信息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5)智能城管系统。智能城管系统是运用城市万米网格单元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城市部件配套管理,构建一套网络精细化管理、部件精准匹配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综合治理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资源数字化改造,实现资源整合管理,围绕城市管理的全流程各个环节,明确城市管理主体及目标的相互匹配,实现了管理流程化、流程数字化、资源精细化,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和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措施的效率,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束语: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深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运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围绕城镇化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搭建一批成熟的智能应用系统,促进城市智能应用水平提升、智能产业升级、智能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明显提高,城市管理配套的资源统一配置管理,城市管理能耗成本明@下降,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参 考 文 献

[1]王家耀,刘嵘,成毅.让城市更智慧[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3篇

智慧医疗概述

*何谓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一个建立在信息丰富完整的基础上、跨部门、面向患者的信息体系,它让一切有用的信息“活”起来,这样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医生也可以因此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医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药品及医疗耗材的供应商也能因实现及时和准确的配送而节省大量成本,保险公司更可因对患者情况的有效跟踪而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流程发展,使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智慧医疗的功能

整合现有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进行整合。

启动建设卫生信息数据中心,构建省或市级卫生系统网络平台、办公业务和增值服务平台,功能包括区域内各类卫生数据库管理、数据交换、预警预报、医疗救治、实时监控、指挥调度、分析决策、远程视频诊疗会议、信息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互认”、信息共享、远程医疗、双向转诊。

以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健康档案的共享和居民健康服务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全市联网管理,重点做好健康档案的计算机动态管理,逐步实现“多档合一”,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与医疗保健信息无缝对接。与此同时,与发改委、劳动局、社会保障局协同实行“一卡通”,统一制卡、统一格式、统一票据等基础性工作,推进居民健康服务工作。

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重点做好疾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起标准统一、数据规范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系统,建立市、区县二级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指挥系统平台,实现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提高医疗救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

*智慧医疗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人口与健康被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针对慢性病的挑战,智慧医疗的主要策略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同时加强重点研究与开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监控、预防等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策略,改革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为医疗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未来的医院将会以“数字医院”和“智慧医院”为核心和方向。而未来发展的“泛在网”将通过各种基础网络,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按需获取、传递信息等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医疗的无线化和医疗的数字化,那时人类将会享有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的生活体验。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特征

智慧医院的特征可概括为“三无”、“四化”。 “三无”,即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化; “四化”,即建筑智能化、医疗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资源社会化。我们认为所谓智慧化就是智能化加信息化。

*智慧医院模式

智慧医院的模式是:生病不用住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器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医疗模式会更合理,使疾病变得可防可控。由此,未来医学模式也将由原来的“3P”模式,发展到更加注重公民和社会参与的“4P”模式,即 Predictive (预测性)、 Preventive (预防性)、 Personalized (个性化)和 Participatory (参与性)。未来数字卫生工程技术的趋势将更加向基层社区和个人参与方向发展,更加贴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个人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融合在家庭和工作岗位,在重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一种实时的健康促进将成为可能。

智慧医疗社区

*智慧医疗社区的任务和功能

慢性病的特点是治疗和康复周期长,单靠阶段性住院治疗往往花费大且效果不佳,必须辅以长期的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刚好填补了医院专业治疗与个人日常保健之间的空白,这就是智慧医疗社区的功能。智慧医疗社区的任务就是通过持续性教育和定期检查,实现慢性病的人群预防与疾病管理。

*智慧医疗社区的建设

目前,家庭医生制度和医疗社区为全程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深入千家万户的智慧医疗社区,将通过干预生活的方式,让居民从注重疾病治疗逐步转向预防发病,有效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建设个人健康数据库、个人电子病历手机一机通。

*医疗健康监护服务

该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区健康小屋。通过多种通信协议连接各种即时检测医疗设备,包括基于Continua标准的家用医疗设备。社区选取半专业/专业级设备,如心电仪、心脏超声、心血管系统功能分析仪等。

第二,人体局域网络。通过手机无线连接人体穿戴的或植入于人体的各种健康监测设备,如穿戴式脉冲血氧仪、腕表式血糖仪、腕表式睡眠品质测量仪等等。

智慧医疗应用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4篇

关键词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001-01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交汇点,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堵不堪、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挑战,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1 智慧城市建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协同推进,最终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推动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未来成熟的智慧城市体系将包含以下几种必要组成。

1)集多种技术为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发展为集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指挥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应用型产业,因其实时、准确、高效、绿色的特点,成为解决一些大型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实时互动的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医疗是以医疗信息化为基础,核心是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患者的身份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主索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约定的业务逻辑和网络协议,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数字化医院和远程医疗监护三个方面。未来智慧医疗产业将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智慧胶囊、智慧护腕、智慧健康检测产品等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慧手持终端和感测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3)坚强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高速通信网络,利用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具有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同时,由于具有强韧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因此在实现多种能源便捷接入的同时,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个性化智慧家庭。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平台,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家电控制等技术,将家庭电器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活。智慧家庭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将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机联系并融合起来。同时,智慧家庭可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和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单元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出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推动人文生活进步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安全、便利、舒适、节能、智能。智慧家庭产业融合了硬件升级、软件应用与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为芯片制造商、面板厂商、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及空间。

2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土壤。随着科技部在2013年10月将20个城市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数目已超过220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地先后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综合分析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水平、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

2)缺乏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或者是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没有深刻领悟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国家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

3)缺乏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环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一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3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加快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求解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1)要制定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联合推进,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要求,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2)要考虑各个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自身特色和需求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统一规划下考虑到每个城市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3)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配套措施和法制环境,建立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06).

[2]李峰.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J].国外公路,1999(01).

[3]王立谦,朱明清.浅谈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5篇

南京有2000多年建城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4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75处,拥有70多座各级各类博物馆、档案馆、陈列馆和纪念馆,历史和文化一直代表着南京的形象,这也为“智慧”二字成为南京未来发展形象和定位奠定了基础。

南京的“智慧”发展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南京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作为国内第一个提出着力发展智慧产业的城市,2003年南京组建了政务内网,随后第二年又建了政府的外网,这两个网络都是由信息中心建设主导的,外网衔接到社区,一直到农村的自然村。

2006年,南京市提出“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设想,于2009年正式提出“智慧南京”发展愿景。2010年,南京启动了“智能新城”工程建设。《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加快建设智慧创新、富裕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将打造“人文绿都、智慧南京”作为“十二五”期间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取向。

南京的信息化开始是以两卡一中心,到2012年的时候变成做两个中心两张卡,南京市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体、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干线传输网络,规模、容量、技术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截止2013年6月底,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8995件,同比增长4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959件,增长38.5%;发明专利授权2295件,增长5.2%。上半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5637件,同比增长29.8%。南京拥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南京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有50多所高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70多万科研人才、80多位两院院士。南京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拥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7家,数量居江苏省内第一。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和研究生人数均列全国第一。目前,南京人才总量突破了150万人,高端人才数量突破15万人,均列全国同类城市前三强,城市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国第七。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市外各类专门人才,鼓励大中型企业设立信息主管,为智慧南京的建设提供了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此外,南京市软件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作为全市软件产业“一体两翼”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已进入高速建设和成长期。2012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6%。1-5月,软件谷预计实现软件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30.2%,南京软件园完成业务收入150亿元。2013年1-7月南京软件业务收入占到全省50%。

南京的“智慧”亮点

南京本着坚持以人为本,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衡、优质、高效发展为中心,始终把民生项目作为智慧南京建设的重点,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列为智慧南京建设的重点工程,优先实施,使市民百姓感受到智慧南京建设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变成市民自觉参与。

南京市民卡是一个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市民卡是由南京市政府授权发放,用于办理个人社会事务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具有身份识别和支付功能的信息化工具。市民卡项目建设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为达到“一卡多用”的目标,实现市民卡各类信息跨行业、跨系统操作,初步实现了社区和人口基础信息共享。

为了推行市民卡,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市民卡项目建设的意见》、《南京市市民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2011年8月29日南京市市民卡公司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是江苏省第一家获取该资质的企业,也是全国市民卡公司中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

“智慧医疗”是一个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在信息丰富完整、跨服务部门基础之上,提升医院向患者服务水平的系统工程。南京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加快市民卡与就诊卡、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整合应用和“同城互认”、“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疾控预警”、“药品监管”等公共医疗服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市民持卡就诊时,市民卡的主要作用是标记患者身份,将患者挂号、化验、检查、诊断等信息传送到医院HIS系统,且可在允许范围内支付医疗费用,让市民获得更加便捷、快速的医疗服务。南京市已有28家医院和4个社区医院使用市民卡替代就诊卡,有90万张市民卡开通就诊卡功能。

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是智慧南京在教育方面的重点。南京政府大力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工作,加快建设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大众化、网络化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配置。在校园推行“校园一卡通”,每个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各一张校园卡,集身份卡、借书卡、消费卡、上机卡、医疗卡等于一体,代表持卡人的身份,实现门禁、考勤、学生医保、充值和消费等功能,在校园内做到服务师生、一卡通用。同时,逻辑一体、物理分离的校园卡与银行卡在银行各个网点通用,进行电子货币结算,做到各个银行互通。

南京以开放和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结合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以“智慧南京”建设为起点,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了新的先发优势,努力探索城市发展难题,确保了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

相关链接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6篇

总想找个机会好好说说智慧医疗这件事。但是众所周知,智慧医疗是件大事,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哪个角度切入确实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中国有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详细了解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附一医)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以及创业公司北京联想智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智慧医疗)的创业经历后,记者的思路豁然开朗。

终于等到了智慧医疗这个风口

联想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在医疗行业的战略布局。众所周知,联想的核心业务一直是PC,之后又涉足移动业务、企业级产品和解决方案等。其实,联想在初涉企业级业务时已经意识到,不仅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是一个机会,而且行业市场也潜力很大,只缺一个时机和突破口。

在中国,金融、电信、政府等这些大行业的信息化市场格局基本成熟,玩家相对固定,机会难觅。反观信息化比较发达的美国,从规模上看,医疗行业是第一大行业,这给了联想一个启示。医疗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而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与金融、电信等领先行业相比又远远落后,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行业变革势在必行。

联想智慧医疗首席执行官林林分析说:“中国的医院大部分是公立医院,由国家提供补贴,医院没有太多经营上的压力。这也导致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客户服务意识不强,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包括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体验不好等。”

2013年,一直关注医疗行业的联想终于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2010年开始加大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的温附一医,到2012年其信息化水平已经在国内医院中名列前茅。温州人口密集,而且是一个商业意识、创新服务意识非常浓厚的城市。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温附一医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人就诊,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并在全国脱颖而出呢?信息化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突破口。

如果能通过信息化建设,理顺医院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排队和等待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对患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经济方面考虑,温附一医也算了一笔账,给医院带来最多收入的其实并不是疑难杂症的治疗,而是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也就是说,通过信息化和医院业务的大胆变革,大大缩短常见病的治疗时间成本就可以改善患者体验,从而吸引看病人群。与此同时,医院的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收入也大幅增长。正是沿着这一思路,看病不用排队的温附一医不仅在温州当地声誉鹊起,甚至还吸引了大量温州以外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

如今,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温附一医,担负着浙南闽东北地区近三千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和危重疑难病症救治任务。医院重视管理,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途径,全面开展预约、预存诊疗服务,并自主开发多功能自助服务机,积极改进流程便民、惠民,同时引进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创建质量监管信息实时监控平台,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温附一医业务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就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温附一医拥有一支60多人的信息化团队,其中40多人专注在软件开发,团队针对医院服务于客户的再造流程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2013年,虽然依靠独特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温附一医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但是远没到一个爆发点。同时,温附一医也在思考,40多人研发的软件平台如果只用于一家医院,成本高,不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随着医院业务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人员的缺口也非常大。那么,能否借助一个有影响力的专业厂商,一方面共同投入研发资源,加速医院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将软件产品化,为改变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做点贡献呢?

温附一医的想法与迫切希望进入行业市场的联想碰撞出了火花,林林当时亲自带队去温附一医考察,与院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很快双方合作的第一个成果――智慧医疗研究院成立,联想立刻投入40人的软件开发团队,与医院的信息化团队一起,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同时尝试将原有的软件进行产品化,走出温州,走向全国。

坚定地走上医疗信息化之路

联想走了一条行业发展的捷径。医疗是一个进入门槛较高的行业,与温附一医合作,联想大大缩短了学习过程,降低了学习成本,将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软件进行产品化,从在医疗行业“一穷二白”一下跃升到行业领先,抢占了有利的竞争位置。

2016年,联想智慧医疗正式成立。从2013年到2016年,联想做了哪些准备?林林介绍说:“首先,建立团队,也就是成立智慧研究院,将原来温附一医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从基础的软件架构、整体功能等角度出发重新分析和定位,将它变成定制软件产品,然后找了3家医院进行试点,反复验证和优化。同时,在行业中对温附一医的成功模式进行宣传和推广。”2015年,温附一医在媒体上频频曝光,并且上了央视的对话栏目。“联想智慧医疗温州模式”(以下简称温州模式)雏形初显。

如今,医院信息化的“温州模式”已成为一个行业标杆。据联想统计,仅2015年一年,国内由各医院的院长带队去温附一医参观信息化建设,总共6500人次。因为参观的人数太多,医院接待能力有限,现在这个参观已经变成了一个收费项目,即使这样参观的业内人士仍旧络绎不绝。

经历了“温州模式”的探索和建立,联想不仅成功进入医疗行业,而且摸准了中医疗信息化发展的脉搏。正是看到这个行业大有可为,所以2016年联想智慧医疗才应运而生。

联想智慧医疗的成立是一道分水岭。以前,联想在医疗领域只是在试水、摸索和积累经验,现在则要全力以赴大干一场。联想智慧医疗其实是从联想集团内部孵化出的一个项目,林林出任联想智慧医疗的首席执行官,相当于在联想集团内部创业,用创业的方式孵化新业务这是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联想集团提供资本支持,并给予新业务团队一部分股权激励,创业团队自身也要拿出真金白银。“基于我们对医疗行业信息化的理解和系统开发的经验,再加上灵活运用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我们致力于用最新的云计算开发体系重构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提供一整套医院核心系统,进而推动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变革。”林林表示。

虽然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许多行业先行者,比如东软、卫宁软件等,从市场份额上看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没有一个厂商能够占据市场统治地位,而大多数厂商的应用架构是十几年前的老架构,这对联想智慧医疗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2013年到2016年的3年间,林林和他的团队拜访了大量医院,很多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开始有了全面的规划和创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医院院长们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一场新一代医院的信息化之仗。这说明医院已经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冲击,而拥抱互联网,走全面云化的道路,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医疗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坚定地要走医疗信息化这条路的是主要原因。”林林表示。

医疗信息化领域的“X因子”

联想智慧医疗是一家纯粹的软件厂商,不做系统集成的事,主要为医院提供自主开发的云HIS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等。不过,联想智慧医疗的销售方式与一般软件公司有些不同,就是从为医院做整体的管理咨询开始,帮助医院一起建立信息化的团队,然后才是提供相关的软件产品。

经过3年在这个领域的摸爬滚打和研究实践,联想智慧医疗已经摸清了医院最核心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路数,基于云的架构开发一套全新的HIS系统的思路已经明确:向上在数据库层用PaaS进行封装,更好地支持多种应用;向下对硬件是透明的,不依赖于某种硬件,可以非常容易地M行切换。“我们的开发理念是以病人的健康管理、病人的诊疗服务为核心,用一套架构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享,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林林介绍说。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联想智慧医疗目前主要提供两款产品:一款是针对大型医院的基于云的核心业务系统;另一款专门用来实现“互联网+”改造,比如医院已经有了一套系统,不想轻易舍弃,那么可以借助联想智慧医疗的产品进行扩展,支持移动应用,实现大数据同步,改善医院现有的业务流程,也可以实现通过互联网挂号、看病、问诊等应用。联想智慧医疗希望在不断打磨产品的基础上,树立更多智慧医疗的新标杆。

与那些老资格的医疗行业软件公司相比,联想智慧医疗有哪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呢?

首先,“温州模式”是行业的一个标杆,过去三四年中有数千人付费参观和学习,利用口碑营销,迅速赢得了目标客户的信任。其次,联想智慧医疗在理念上创新,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再次,云HIS的推出和应用推广为医院的全面云化提供了落地的支撑。最后,虽然以前没有根基,但是联想智慧医疗敢于啃硬骨头,先从最难做的HIS和大型三甲医院入手,在树立了成功的行业样板客户后,迅速铺开业务,自上而下,扩展到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医院和诊所,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联想智慧医疗未来计划以其核心医院管理系统为平台,不断增加新的接口,与医保、药物、健康等细分业务进行对接,丰富平台应用,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需求。

“医疗行业是一个万亿元级的大市场。信息化与医疗服务的智能结合是一个新的趋势,比如,可穿戴式设备与医疗服务的结合。联想研究院即将一款智能心脏监护运动背心,它使用联想的专利技术,通过衣服内嵌的智能传感技术收集心脏的数据,并预置大数据服务功能,进行健康监测,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远端连接医疗专家系统。这就是一项典型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林林表示,“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很可能在需要多年积累的行业,只因为一个‘X因子’的出现而实现颠覆性的变革,打破行业壁垒。我们希望成为医院信息化领域的那个‘X因子’,迅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改变这个行业。”

并不急于扩张

目前,国家正在稳步推进医疗改革,医保报销、分级诊疗等,都要依靠信息化的手段来推动实施。通过密切接触,林林发现,目前大部分医院的院长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先建立信息化的医院业务支撑平台,然后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的技术水平,只有把信息化平台做得足够好,才能在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这意味着,医院要先拥有一个信息化的平台,这也正是联想智慧医疗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林林预测,未来一两年中,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会出现一个爆发点,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将经历一次更新换代的热潮。

虽然遇到了发展的好时候,但是林林好像并不急于扩张。“我们不希望一开始就将业务摊子铺得很大,而是秉承合作一家就做到极致的原则,形成快速而有效的产品迭代,让产品变得更加成熟、完善。”林林表示,“我们将与几家有魄力、有决心、有实力的医院合作,在一些业务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再造几个‘温州模式’出来。”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把手”工程,必须由上而下推动,只有发挥全院的力量,而不只是医院信息科的力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联想智慧医疗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院长与云南省卫计委的相关领导,以及全院的中层干部都参加了系统上线前的动员会,这种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只有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这样全员动员、全员充分参与,才能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助医院业务起飞的翅膀。林林再次重申:“扩张并不是当前公司最迫切的需求。我们希望在未来一到两年里,每年打造2~3个智慧医院的样板,让所有人看到一个完整的智慧医院是什么样子。如果能够先达到这一‘小目标’,那么以后业务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

真正深入医疗行业后,你才会发现,这个行业其实并不缺少客户。温附一医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了40亿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年收入也有20亿元左右,而信息化的投入只占医院收入很小的比例。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而是意识的问题,即医院的领导是否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对医院业务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还是那句话,医疗行业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行业,要想全面了解医院的业务,没有5年时间很难办到。举例来说,银行业务系统的内在逻辑性很强,而医院的业务系统,仅社保这一块,国内有多少个省,就需要多少个接口,而且每个接口都包含几十项内容,涉及的相关设备接口不计其数。联想智慧医疗通过温州模式的探索和建立,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快速发展,其成功模式很难复制。

保持创业的激情和热忱

成立刚刚一年的联想智慧医疗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软件研发人员。联想智慧医疗目前最大的短板并不是客户资源,因为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的。“研发和项目实施资源瓶颈是我们目前亟待改善的地方。将一套全新的基于云的HIS架构完善起来并投入使用,并不断推出新的业务亮点,这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地方。”林林表示。

作为联想智慧医疗的操盘手,几年的创业经历让林林深有感触:“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在联想集团内部的一个部门工作,对我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现在,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周六周日经常加班。既然出来创业,我总希望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能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

作为联想集团孵化的一个项目,联想智慧医疗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联想集团提供的平台资源和基础架构资源,这是一般创业企业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创业的团队,联想智慧医疗还要具有独立而清醒的意识,全身心投入,以创业者的激情和热忱专心致志做好医疗信息化这件事。

在业务有了快速发展之后,联想智慧医疗也开始了资本市场的运作,希望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目前,联想智慧医疗正在启动A轮融资,并得到了很多战略投资人的积极反馈。

智慧医疗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医院建设一套核心业务系统,项目的投入是千万元级别的,同时还会带动相关软硬件设备的采购,比如医疗影像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整体投入非常可观。IDC曾预测,2013年到201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4.5%。当前,我国约47%的医院已经制定了全面信息化规划。智慧医疗的前景如何?看看那些跨界而来的新厂商,也许可以从中一窥端倪。

万达集团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地产商了,它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当然还有医疗。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公开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做连锁医院,这也被外界看作是万达集团全面进军医疗健康领域打响的“第一枪”。2016年初,万达集团与英国国际医院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万达集团计划投资150亿元,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由英国国际医院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另外,像万科、恒大集团等地产商也都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投资。

中文财经网站金融界在2016年初曾经做过一项粗略统计,自2015年开始,涉足大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超过百家,来自商贸、公用事业、房地产、农林牧渔、机械设备、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彻底转型的,也有借助跨界形式实现主业延伸或双主业运营的。继影视文化、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之后,大健康产业成了A股上市公司跨界投资和并购的“香饽饽”。

4月27日,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公司以国有资本为主体,成员单位包括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融资平台。

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平台公司,将与此前筹备成立的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起,根据国家要求,集聚优势资源,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联合创新、共建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发展。

除了投资热潮以外,智慧医疗领域的另一大看点就是先进技术的引入将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给医生、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底纸】狄搅破教将供应链、财务运营、人才管理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患者更快速地完成健康检查,还能获得更精准的诊断建议与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同时对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也起到了支撑作用,真正做到医疗资源下沉。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还可以辅助诊断,提高诊断质量。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秘书长张礼立指出,当前,智能医疗还处于萌芽阶段,“AI+医疗影像”才刚刚开始,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大数据在医学领域的逐渐普及和应用,“AI+医疗”的未来就在不远处。人工智能将成为提高医疗服务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7篇

“服务”角度成就智慧明天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而“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有力抓手。“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要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

从民生的角度考虑,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服务,同样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服务的依托,尤其是“智慧”的服务。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持续努力,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以及智慧交通等行业服务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倡导智慧教育服务,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未来的教学将不会受到区域、时间以及文本的限制,而是智能化的数字互动课堂。近几年,“数字互动教室”、“感知教育”、“电子白板”等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将有力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而经过智慧技术改造的校园也将变得更加绿色、环保和“聪明”,未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智慧医疗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服务领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和物联网的融合,信息化使得社会服务越来越便利,大众梦想中的无障碍医疗服务也将成为现实。在今天的各大智慧城市建设示范点,看病将不会出现以前那种排长龙的中国式场景。相反,挂号服务自助,缴费流程便捷,医疗档案全部电子化……在医疗行业中加入更多的智慧元素,将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推动医疗服务事业的加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新医改的推动下,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马上就可以实现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一样,智慧交通服务也是“智慧城市”改善民生需求的重要领域。“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提出了用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目标,实施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3G、4G远程通信技术等为交通领域带来的改变令人欣喜。信号灯随车流量大小而改变,公交车、出租车、公路客运车等车辆位置实时感知,公交电子站牌的画面随时监控,施工道路的位置一览无余,停车场的空余车位即时通报……智慧交通将全面改变传统交通出行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创建一种泛在、可视、可信的智能交通体系,使得交通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产生了革新性的进步,让人、交通和社会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服务做到位,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引发战略投资,并吸引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企业入驻,进入良性循环。在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生活发展的同时,公民社会保障服务、城市生态、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耗、区域平衡、信息化进程等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这将直接有利于整个智慧城市的健康有效运转和持续发展。

新技术带动下的智慧城市产业创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智慧城市可以理解为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能够促进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等作用外,还能够直接带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间接推动城市的企业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能模式对新技术的需求将衍生出更符合城市的智慧主题,同时催生跨领域的新兴产业。

技术产业的创新是物质、能源、信息、基因等“使用价值”的新发现、再重组与新应用的过程。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新型变化将带来新兴市场的产生,但同时也带来挑战。因此,政府将在战略、定位、研发、产品和组织上做出改变和创新以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变化。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8篇

非易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靠单打独斗实现。因此,要摒弃以往狭隘的部门利益观,以更兼容、平等、共赢的理念去谋篇布局、分工落实,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来统筹办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且各方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共建共享,实质上是一个对各参与方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它包含“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两方面的内容。“共同建设”是前提,是对涉及多部门、多系统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应用、业务应用平台、数据信息资源等方面实现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和集约化建设;“共同享有”是目的,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通俗点说,这个共赢策略就是大家一块出资源、一块建设、一块交换并一块从中获得好处。

因“迫切需求”而存在

在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缺乏前瞻规划,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不能高效地为市民服务。按照利益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大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要求,是更好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合作共赢的需要。

要创新社会管理,很重要的内容就要更科学、更精准、更智慧地实现对人的管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多部门共建共享实有人口数据库就是基础中的基础。目前,省公安厅已建有常住(户籍)人口(约4747万条数据)、流动人口(约2215万条数据)、旅馆业3个人口相关数据库;省统计局有8000多万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计生委有6416万条全员人口数据;人社厅掌握着全省2000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和270万享受待遇人员信息、1300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和584万享受待遇人员信息、1514万职工医疗保险信息、730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和290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员信息。上述这些沉淀在各个部门的人口相关信息,尚未实现很好地跨部门共享和利用。同时,数据采集和更新基本依靠本部门的力量完成,对同一公民信息,存在多个部门重复采集且在多个部门登记不一致的现象。这种部门各自为政的现状如不改变,就有可能产生人死亡后因社保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公安部门人员死亡情况,还在发放养老金;计生部门因为不能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信息,不能有效管理超生人员等情况。为此,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和阻碍,遵循部门联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保障安全的共建共享原则,发挥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最大效能。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用户是群众。要让群众得益,就要我们多发展“一键通”、“一卡通”、“一号通”等应用,而实现这些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好共建共享。没有共建共享的理念,没有共建共享的后台支撑,不可能实现“一键通”、“一卡通”、“一号通”。以杭州市民卡项目为例,它包括“一卡、一库、一网”:“一卡”指发到市民手中的多功能IC卡;“一库”指通过新建、改造、整合各类与市民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成全市市民基础信息数据库;“一网”指覆盖全市、面向市民的市民卡服务和应用网络。目前,杭州市民卡已覆盖主城区九成以上市民,不仅为广大市民在出行、就医、付费等方面的使用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不仅政府需要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来建设智慧城市,网络传输商、网络服务商、IT企业等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合作企业,也要按照利益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办理。以“入户最后一公里”为例,网络“入户最后一公里”接入不用三大运营商和广电等部门分别去铺设网络,完全可以组建一个联合公司开展建设,共建共享,既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便利,联合建设单位也能获得各自的经济效益,还能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另外,一切按照利益共建共享原则来办理,也是跨区域多省市智慧城市建设合作的需要。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共建共享可以更好地推进高速公路ETC与交通违规处理信息联网,合作建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及服务网络,推进长三角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等。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高愿景是: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实时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捷、实时协同的高效、和谐健康的绿色和可感可视的安全。为让这个愿望早日实现,我省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公众需求,以惠及百姓、以人为本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健康医疗、交通、安居、城管等方面的智慧应用,加快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惠及人人的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政府部门通过自身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完善医疗、交通、住房、社保、教育、就业等社会信息服务体系,打造高效、便捷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从而提高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智慧医疗”建设,通过整合专家信息、在线预约、远程挂号、远程医疗、医疗急救等医疗服务,完善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协同机制,可以实现大医院与中小医院医疗信息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大范围应用;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探索建设“健康云”,可以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医疗信息数据中心和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医疗诊断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能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更好地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工作效能提高,政府、市民、企业各自满足相应的利益需求。以丽水的智慧政务试点建设为例:一方面,通过“智慧政务”试点建设,按照按需配置、按需共享的原则,大力开展电子政务云计算工程,将全市电子政务容灾备份中心、机房集中建设和其他全市性应用系统作进一步的延伸、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电子政务云计算基础设施,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集中统一,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构建应急决策、城市、企业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四平台),整合原有信息资源系统,逐步形成基于智慧应用和智慧管理的城市发展形态,让市民和企业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话、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获取政务服务,满足市民和企业的需求,实现“信息强政”。

智慧城市建设还能更好地协助解决城市拥堵、安全、环境等城市病问题。以杭州市“梯联网”建设为例,谈如何有效解决前阶段电梯事故频繁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近年来,杭州市电梯数量增长迅猛,但是电梯维保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长,电梯维保对人员要求相对较高,并且电梯维保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熟练的维保工人非常匮乏。所以,改变电梯行业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发展方式,通过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电梯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杭州市开展“智慧安监”试点建设,准备率先开展1000—3000台规模的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示范工程,配置电梯运行安全数据采集装置和音视频采集暨媒体装置,电梯安全数据通过网络向杭州市特种设备处置中心实时传输,并分发给电梯维保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从而达到“第一时间掌握电梯困人信息、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第一时间实施救援”的总目标,有效提高政府对电梯应急处置的效率。

为产业转升插上翅膀

我省智慧城市建设遵循“坚持应用驱动,拉动产业发展的原则”,始终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开拓新兴市场,这也是我省智慧城市建设区别于全国其他地方的鲜明特点。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关键是技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将促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浙江建立研发基地,并有利于传统产业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比如,通过“智慧电网”的共建共享建设,广泛吸引企业参与,将促进我省智能电表、智能发电设备、智能输配电设备等一批智慧电网技术研发,并带动机械制造和电气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转型。又比如,通过“智慧医疗”的共建共享,华为公司在宁波设立“智慧健康”研究院,使宁波一跃成为国内医疗信息化研究的高地。台州通过“智慧水务”试点建设,将智慧水务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技术,与涉水制造业如水泵(温岭水泵业)、智慧水表、水管(伟星)、智慧电饭煲(苏泊尔)、智慧热水器、智慧喷雾浇灌设施等结合,提升产品智能化,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当然,“智慧城市”建设派生和改造提升的制造业产业链远不止这些,需要结合实践不断研究、挖掘和细化。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第9篇

为尽快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民政部将投入数千亿元来支持养老服务市场,且将养老服务信息化作为养老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部决定,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还可以对血液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治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电子监管,对问题药品实现快速跟踪和定位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都有相应的条款提到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2013年8月《全国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规范》,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截止2013年底,我国已批准筹建的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有15家,全国老龄智慧科技产业园1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国内各省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实践逐步展开。

1.1国内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

1.1.1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化北京“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采用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实现移动生活护理和医护保健。

1.1.2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杭州桐庐“智慧医疗”,通过两个数据仪器、一个手腕式监护仪、一张SIM卡,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身体数据监测、远程会诊、健康远程检查、急救定位等服务。

1.1.3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化山东济南“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可靠及时全面的健康测评,并据此为居家老人制定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动态管理。

1.1.4社区养老服务慢性病监测智慧化南京市秦淮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远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南京市鼓楼区“智慧养老试点”,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始使用智慧养老系统。厦门思明区“中华社区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发了慢性病远程管理系统,并搭建“健康小屋”采集数据。

1.1.5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化天津联通河北分公司整合网络、技术资源等综合优势,和有关部门合作共同为居家老人提供了定制终端、远程服务、紧急求救等一揽子信息化服务,实现了与老年人需求的有效对接。

1.2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在养老服务智慧化方面除了国内以上探索和实践,国外在这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

1.2.1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有4.9万家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用于改善服务,其中75%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弗吉尼亚州家庭慢性病患者的监护费用每年为1900美元,而家庭护理费用则高达77000美元。远程医疗既为这些患者节约了护理费用,又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1.2.2社区养老生活服务智慧化英国从2012年起,在社区医院和家庭普及使用机器人护士。这种机器人与网络连接,其头部安装有多台激光和热成像摄像机,在声音识别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完成日常护理的功能。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1.2.3社区养老辅助设备智慧化日本筑波大学研制的专为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机器外套”已成功在日本推广,使老年人的行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2宁波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策略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立足宁波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明确建设原则,把握建设步骤,全面规划建设涵盖内容。

2.1建设原则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立足市场需求,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高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总体水平,促进宁波社区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2.1.1立足市场市场需求美国“远程医疗”网络建设遵循市场原则,通过节约医疗成本促使个人和机构共同趋向养老服务智慧化。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促使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提升,避免违背价值规律。

2.1.2完善制度为基础完善制度是保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手段。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个人医疗信、家庭等隐私信息,也关系到社区安全监管,关系到卫生医疗、民政、居委会等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建设过程确保老年人信息绝对安全。

2.1.3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为保障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南京、厦门都地区都有政府职和医疗机构的参与。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建设的方法,越来越重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工作。民政部门扮有牵头、服务、协作、监督的角色,其他机构协同参与。

2.1.4人才建设为抓手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是一项专业性工作,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信息化知识技术。宁波应通过政策驱动,引导科技人才投入社区养老服务技术、产品的智慧化研发工作。

2.2建设步骤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最终要实现老年人、设备和服务协同自主化运作,这项系统工程与智慧城市建设同理,需要分三步走。

2.2.1建立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与社区养老运行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针对的老年人分布在各自家庭或是社区照料中心,要实现智慧化首先是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计的所有事物进行智能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对传统工具进行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的硬件基础。

2.2.2服务流程再造与系统协同化促使社区养老服务的人与智能化的物互补互促、互存互动,即使用智能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最终让社区养老服务达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构建人机结合的智能网络,不断推进部门内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各个部门、行业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水平。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按照系统优化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内和跨系统业务的整合协同。

2.2.3社区养老服务系统运行的智慧化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医疗、社区安全监管、交通、民政、居委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推动其智慧化多行业应用、跨部门资源共享建设,通过打造多行业、跨区域、云平台、跨部门、全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运行体系。

2.3建设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其建设应包含以下七种智慧化服务内容。因老年人身体、财力、喜好等方便的不同,服务项目需求会各有侧重,但是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规划应该尽量做到全面,以期满足服务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2.3.1生活照料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是智慧化指向老人个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照护的过程实现智能化。通过研发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以及护理人员智慧,逐步实现生活照料服务的智慧化。

2.3.2膳食服务老年人膳食均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膳食服务智慧化指运用医疗健康设备,对老年人饮食提出要求,并根据营养学知识和老年人需要合理搭配食谱。在这个过程中以智能设备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运算系统,完成服务。

2.3.3居室和环境卫生服务老年人住所的电器设备实现智慧化运转,环境卫生有智能设备自主清洁,老年人不需要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2.3.4安全保护服务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安全隐患增多,从日常行走,到居家生活,多有交通、水电、燃气等安全隐患,因此智慧化求救装置,水电安全报警器,燃气监控等智能化设备必不可少,也是安全保护服务智慧化的基础。

2.3.5医疗/康复护理服务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题人群,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智慧化指通过智慧化设备为老人提供基本的、连续的、综合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护理等卫生照料的过程。

2.3.6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心态和精神的消沉,同时心态和精神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身体健康,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不可以忽视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这项内容,即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使老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增强适应性,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例如使用可视电话、网络电话、移动设备等帮助老年人与亲属、朋友等沟通交流,丰富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

2.3.7文化娱乐服务老有所乐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文化娱乐服务智慧化指运用智能设备手段向老人开展各种类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的活动。例如为老年人提供电子报刊,数字化家庭影院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