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08:0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国民经济 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进入了结构性战略调整期。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曲折复苏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相对低迷的增长态势还将延续较长的时间。但应注意到,随着美国经济有所复苏、稳定程度加强,在外需不足中正表现出新的迹象。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的态势,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正呈产业链形式向我国转移,国内企业面临承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转移的新机遇。二是,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新能源、环保、信息技术等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当前,新一轮全球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取得突破,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可以借机实现后发赶超。

(二)国内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整体性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正进入经济转型与平稳增长期。为平稳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特别注意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应有效协调,并且要采取措施熨平意外波动对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产生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特别是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到十的十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一系列变革创新。从“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从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都给当今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将进一步激发各地创新和加快发展的热情,稳增长系列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

国家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施技术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也要靠创新驱动,从实践看发展好的县市都特别注重创新。创新是全方位的,是发生在经济与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变革。其目标是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实现资本再增值。实施创新驱动,就是要通过组织变革和技术革新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工业的现代化和竞争业的企业化。各县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性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国家重点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企业与重点产业聚集,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促进工业突破和经济跨越赶超。

(二)以重点企业为抓手,实现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

想问题,做事情,都要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企业规模化和要素聚集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方法。在资金供给、土地指标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十分有限,应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重点企业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聚集优势资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发达县市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发展和壮大企业家队伍

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的活力,而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企业家。因此,发展和壮大企业家队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要确立企业家是最重要、最稀缺的人力资源的理念,以更加崇敬的眼光看待企业家。要在全县弘扬和形成“创业光荣、办企业光荣、企业家光荣”的观念和氛围,创造最适宜企业家成长创业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工作环境,保护好、培育好、发展好、壮大好企业家资源。第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和行家到各县(市区)授课,或组织企业家外出参加高端论坛、培训和大型展会等措施,让企业家开阔视野、提升境界。第三,营造企业家传帮带氛围。要经常组织企业家聚会或者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加强与企业家之间的沟通,在企业之间形成竞相学习的氛围,促进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和互帮互助。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对于优秀企业家,不但要重视物质奖励,还要重视政治激励、事业激励与精神激励,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如,邹平组织企业家外出培训,送企业家子女去读MBA。龙口市公派企业家子女去海外学习,鼓励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入2000万元以上的补24万元等。

(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水平的协调共进。各县要做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就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科技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以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2篇

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和部署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切实推进我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等下县委*书记还要就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实行。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

*年*月*日至*日,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在南丹县召开,市四家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四家班子领导、市直、中直、区直驻河池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市长、*书记分别作了讲话*县、*市、*县等*个单位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会后,与会代表分别对*书记、*市长的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

会议明确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经过五年或更长时期的努力,实现七个明显变化: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框架基本建立;三是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特色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四是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多数县基本自给;五是群众收入明显增加,以龙头企业拉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六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变,一批文明小康示范村起到带动农村文明创建作用;七是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农村三大纠纷各种积案大幅度下降。

*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就业增加、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根本出路;是以“四联动”构建“一轴、两带、三区”通道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客观需要。要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民营企业的发展等三大重点,落实五项主要措施:一是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措施来抓;二是积极构建工业加工平台,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三是加快与珠三角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对接;四是要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措施来抓;五是用好用活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梁书记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结构优化升级、速度与效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全局发展与局部利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决策力”与“执行力”、使用政府资金与统筹使用社会资金、亲商、富商、安商与抑制腐败现象等关系,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牵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干的工作精神,尽快形成加快发展的热潮。

杨市长在会上,我市发展县域经济,要围绕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六种经济”:即加快发展资源型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做强做大特色农业经济,巩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县城经济大发展;切实抓好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城镇经济,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的大发展。*市长要求,要下大决心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创建全区“十佳县(市)”和“经济快速增长县(市)”,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到资源与项目、产业、品牌、市场、环境的对接,以产业大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要着眼长远,加大投资力度,做大经济总量,要瞄准东盟,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杨市长,各县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搞好服务,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杨市长同时还介绍江浙一带部分市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做法和经验,他们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集中体现在“五个新”:第一,解放思想观念新;第二,扩大开放思路新;第三,民营经济唱主角体制新;第四,龙头企业带动路子新;第五,城乡联动面貌新。这“五个新”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各乡镇、各部门要继续组织对这次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的学习,要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结合我县县乡实际,制定好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将规划变成行动,走出一条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二、关于我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决策和自治区的部署,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为突破口,广借外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施资源品牌型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和通道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

主线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资源品牌型特色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经过*-*个五年规划的努力,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均指标在全区处于中等水平,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从*年起,用*年左右的时间,使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或接近全区、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以工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框架基本建立;资源品牌型特色农牧业、林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发展壮大,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县各族人民稳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具备加速增长的条件。到*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亿元,年均增长*.*%;财政收入*.*亿元。

----经过*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个年产值*亿元和*个产值达*亿元的骨干企业。

----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部分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森林覆盖率达*%,比现在提高*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m*,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m*;所有村委会驻地和*人以上的*个屯通四级砂路。

(三)总体布局

按照我县资源分布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努力构建“一带两河三区四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带”即以*-田阳、*-东兰、*-凤山、*-平果“十”字形出县大通道沿线经济带为框架,依托右江河谷经济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建设通道文明示范带,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两河”即结合珠江流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形成盘阳河特色经济区和灵岐河特色经济区。盘阳河经济区以县城为中心,包括**和那社*个乡镇,县城重点发展工商业,*镇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业、渔业和旅游业,那社乡重点发展油茶、八角等特色林果业,*以山羊、麻鸡饲养和笋竹、核桃种植为主。灵岐河特色经济区包括*个乡,*重点发展林果、香猪等种养业,所略、局桑以发展油茶、八角等经济林果为主。

“三区”即练乡矿产品集中加工区、六兰长寿食品加工区和城西木材集中加工区。

“四特色”即培植形成资源品牌型特色农牧业、林果业、工矿业和旅游业。即以电矿结合为先导,发展资源品牌型硅、钛深加工业;以资源品牌型特色长寿食品加工业为核心,加快资源品牌型特色农牧渔业和资源品牌型特色林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长寿旅游资源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资源品牌型特色旅游业。

(四)工作措施

为加快富民兴*新跨越战略目标的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召开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发[*]*号),市里根据自治区的决定和部署,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年《*瑶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瑶族自治县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谋好经济发展这条路,竭尽全力,构建“一带两河三区四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资源品牌型特色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我县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长寿食品资源,要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走“依托资源、培植重点、提升品牌、加快发展”的工业强县路子。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壮大支柱产业。资源是优势,又是特色,有优势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经济。我县矿产开发和加工、小水电开发、长寿食品开发等项目已为商家看好,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为经济优势。①发展水电事业。我县已建好的盘中滩水电站、所略三级站以及在建的良湾电站、百雄山电站等小水电站,对县内水力资源的利用还不到三分之一,我们要继续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一批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我县*%以上的水力资源,建设百色至*、大化至**KV线路及其变配电系统,发展壮大水电事业,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②建立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家年产值超*亿元、*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家以上销售收入超*万元的企业,引导培育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增强县域工业发展活力。③壮大香猪加工企业。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强对香猪养殖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我县的香猪养殖已具有一定规模,已建立了*原林香猪公司、绿色长寿食品公司等一些较大的加工企业,从事以香猪为主的长寿食品生产和加工,要继续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发展壮大香猪加工业,形成“发展一个、带动全体”的香猪产业开发之路。④建立林产品加工企业。我县杉木、松树、竹子等林产品丰富,加上这两年通过退耕还林,种植了速丰桉、任豆树、马尾松等林木。我们要根据自治区禁止原木出县的有关规定,在我县建立起林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依托工业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占地*亩的工业区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有建邦公司等*家企业进驻工业区,我们要在加强宣传、政策扶持、做好服务的同时继续引进资金上马新的项目。根据我县工业发展状况,抓好练乡、六兰和城西工业加工区的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在工业区内聚集,发展壮大我县工业经济。

(*)继续开发优势资源,加强企业联合,实行优势互补。“长寿之乡”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我们要围绕这个优势,开发特色工业。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发一些新的长寿食品,抓“长寿”,抓“健康”,促发展。引导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强强联合,以形成支柱产业;强弱联合,以增强企业生命力;大小联合以促进企业共同发展。引导企业依托各自产品优势,加强横向联系和向纵深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利用长寿品牌发展农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工业强县,农业富民,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县在发展特色农牧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抓好以下工作:

(*)发挥“香猪之乡”的牌子,建立香猪养殖基地。现在全县已建起了两万多座沼气池,要充分利用这些沼气池,发展香猪养殖业。在全县范围内扶持养殖大户百户以上,培育养殖积极户千户以上,发展分散养殖户万户以上,形成规模养殖,促进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在二、三级公路沿线种植糖料蔗,构筑百里甘蔗长廊。二级公路即将建好,全县各乡镇已全部开通油路,我们要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这个条件,在全县二、三级公路沿线利用好田好地扩大糖料蔗种植面积,使全县糖蔗面积达*万亩以上。

(*)利用冬闲田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随着城镇开发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镇人口在不断增加,人流量越来越多,而我县的蔬菜供应尚未实现自给,大部分蔬菜从田阳等地“进口”,既增加运菜成本,又造成田地闲置不用。所略、局桑、甲篆、燕洞等乡的农民在秋冬菜种植方面有一定积极性和经验,我们要加强引导,改变群众“不求富、但求饱”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闲田闲地,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选择交通便利的这几个乡镇作为重点,建立蔬菜种植基地,使秋冬菜面积达一万亩,同时加强与外界沟通联系,争取订单,解除农民“有产品无销路”这一后顾之忧,实现县内蔬菜自给并打入县外蔬菜市场。

(*)利用库区水面,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我县库区水面宽广,盘阳河、灵岐河又流经甲篆乡、*镇、燕洞乡、那桃乡等乡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水面,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水产养殖,扩大水产养殖种类,同时研究甲篆油鱼生产环境及特点,加强油鱼的养殖保护工作,创造寿乡特色油鱼品牌,使水产品年产量在*吨以上。

(*)依托果园圈地养鸡,建立麻鸡养殖基地。我县麻鸡具有肉甜、味美等特点,是滋补佳品,市场销量一直很好。我们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麻鸡养殖业,可利用果园,地上种果,果下养鸡,年出笼麻鸡*万羽以上。

(*)利用库区和山地种草,发展绿色草食产品。我县山地丰富,要充分利用山地发展牧草种植,饲养黑山羊、肉牛、肉兔、特色鹅等草食动物,构筑以香猪为主的长寿系列绿色食品基地。

(*)推广蚕桑种植,全县种桑面积在*万亩以上。

*、结合退耕还林造林,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经济

两年来,我们利用宜林荒山荒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在全县种下速丰桉、马尾松、油茶、核桃、竹子、任豆、香椿等经济林果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经济林果木种植,大力发展林产经济,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为建立催熟林产加工企业奠定基础。

(*)在丘陵地区和公路沿线种植速丰桉,使其总面积达*万亩。

(*)在全县范围种植马尾松,总面积达*万亩。

(*)重点在所略、局桑、那社、*镇、燕洞等乡镇种植油茶,实施油茶低产改造,使总面积达*万亩以上。

(*)在*等石山乡镇种植竹子、核桃、任豆树等经济林果木,总面积达*万亩以上。

(*)在县城附近交通便利乡镇建立特色果基地,引进新品种种植碰柑、板栗等面积达*万亩以上。扩大西蕃莲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

*、依托长寿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业

我县是世界上第五个长寿之乡,*长寿旅游已列为*十大旅游精品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旅游关注的一个热点。附近的南丹风情、刘三姐故乡、乐业天坑、东兰革命遗址、凤山三门海等构成了*西北旅游圈,二级公路的建成使我县的旅游更具开发价值,我们要主动融入这个旅游圈子,自觉接受*林、柳州、百色等地的旅游市场辐射,建设“一河、两洞、三基地”,形成东巴凤特色旅游区。

(*)利用盘阳河开发建设长寿村寨,加强百鸟岩、百魔洞等景点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形成游、吃、住、购、乐一条龙服务,吸引游客体验寿乡风情,享受“长寿”生活。

(*)开发弄友原始森林,完善二十一师师部旧址建设,形成“参观原始森林,接受革命教育”旅游基地。

(*)建设赐福旅游度假村,建成集疗养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基地。

(*)建设长寿博物馆,展示长寿文化,形成长寿展览基地。

(*)加强长寿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绿色”、“长寿”旅游,加强旅游宣传与促销,完善旅游接待与服务,构筑特色鲜明的旅游区,逐年提高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

*、结合国企改革,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来培育,要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结合国有企业改制改革,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力争五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我县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左右。

(*)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实行“抓大看小”,既抓重点大户的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又照顾小户的生产,看经济效益。树立起“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有贡献,有税收,一律给予支持”的民营经济发展思想。

(*)加强引导和服务,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总量。要在两年内完成所有国有企业的改制,鼓励民营经济参加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打破我县民营经济仅在矿产开发等项目上投资的狭窄局面,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营经济扩大投资面,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敢于“冒险”。认真执行河池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对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实行保护的通知》(河纪[*]*号),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正当合法权益实行依法保护。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开放型经济

要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抢抓各种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正确认识招商引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破除封闭保守思想。投入是为了回报,让别人有更多的收益,别人才肯投入更多的资金,我们才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要想办法使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以回报加速投资,实现良性互动。

(*)继续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制与风险抵押制。将每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分配到乡镇、到单位、到个人,制定出奖罚措施,完善考核机制,特别是将资金引进到位及投产开业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最好的项目、最诚挚的态度去招商,用优势吸引客商、用诚意去感动客商,用服务去稳住客商。

(*)进一步创新招商机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各乡镇、各单位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拿出一定的人力、一定的财力、一定的时间去开展招商,要利用举办南博会等机会和区直、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强内引外联,让更多企业进入*,投入资金,建设项目,取得效益。

(*)切实优化政务环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六个制度,绝不允许出现卡商、损商、骗商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好外商投资和服务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外商的投诉案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实现进入一个,投资上项目一个,发展一个,见效益一个。

*、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我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县现有*.*万人在外务工,还有近*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要充分利用这些富余人力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发[*]*号)把劳务产业与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制定劳务输出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建立城镇劳动力市场。按城乡统筹原则,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

(*)加强沟通与信息传递,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发展空间。坚持外出劳务与就地打工相结合,充分发挥剩余劳务人员的一技之长。

(*)建立劳务人员监督服务体系,负责检查用工单位对外来劳务人员工资发放、子女入学、工伤医疗的实行情况,督促用工单位和个人按照政策规定及时给予落实。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我们在加快企业发展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要通过加快城镇建设,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城区面积来提高城镇化水平。

(*)抓好寿乡大道中路及其路网建设,建好二级公路与城区街道相连接的公路与桥梁,完善寿乡文化广场,建好客运新站、城东小区、教育小区、工贸小区、乡镇小区,加强城区垃圾和排污处理系统建设,完善供水供电网络,建成母鸡山公园,治理城区脏乱差现象,逐步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区内美化、绿化、亮化建设,实施引盘入城工程,不断完善县城服务功能,努力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继续盘活城区闲置土地,采取措施鼓励有能力的干部群众在城内购地建房,努力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抓好甲篆、那桃、燕洞、凤凰、西山、所略等乡的小城镇建设,实现撤乡建镇。

(*)在二三级公路沿线抓好*个生态小康文明示范村(屯)建设,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治理盘阳河、灵岐河、*河、巴平河,加大吨粮田建设,实施“稳粮壮县”工程。

(*)完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建完善城乡卫生业务用房,加强学校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办好*高级中学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完成“普九”和“普实”工作任务,建好县乡村电视输送网络,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九)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方案的顺利实施,自治县成立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为分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成员由有关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正职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县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公路建设、特色旅游业开发、特色工业开发、特色农牧业开发、特色林果业开发、小城镇开发等*个项目建设协调组,具体负责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和协调指导工作。

(十)建章立制,明确责任

*、进一步明确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个项目建设协调组、重点建设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以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实行自治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乡镇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制。联系乡镇的自治县四家班子领导负责按照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指导、帮助所联系乡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完成所联系乡镇各项规划建设任务,具体联系一个行政村和一个自然屯,确保所联系村、屯各项建设有序实施,在全乡镇起标榜示范作用。

*、实行县直部门和乡镇直单位挂钩联系行政村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制。联系行政村的县直部门和乡镇直单位,负责按照所联系乡镇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参与组织实施联系村基础设施项目和完成经济建设各项指标任务,确保联系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变化,切实改变联系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实行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涉及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关的县直部门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与乡镇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签订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状。各乡镇党委、政府必须认真对照《*瑶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本乡镇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实行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全程督查制。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进行全面监控,成立由县委办、县府办督查室人员以及县直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进展及质量、效益进行不定期督查,将实际督查结果在全县内公布。

*、实行风险抵押金制,严格奖罚。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实行风险抵押金制,联系乡镇的自治县四家班子成员、县直部门、乡镇直单位领导都要按要求交纳风险抵押金。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评优表彰每年一次,对完成年度县域经济工作任务指标的乡镇、县直部门,结合三个文明建设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完成年度县域经济工作指标任务的县四家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按对应所交纳风险抵押金的基数给予适当奖励;对于不完成年度县域经济发展任务指标的县四家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其所交风险抵押金不得退回,并在全县内予以通报。

三、*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可比价,下同),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第一产业**万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万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万元,同比增长*.*%。

*、农林牧渔业保持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农业总产值*万元,同比下降*.*%;林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畜牧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渔业总产值*万元,同比下降*.*%。

*、工业发展迅速

上半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的全面建设,推动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年度计划的*.*%。

*、市场销售稳中趋活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国有企业增长*.*%,股份制企业增长*.*%,集体企业增长*.*%,个体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截至*月*日止,财政收入(含上划中央收入)*.*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其中:上划中央收入*.*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

全社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同比增长*.*%。全社会金融贷款余额**万元,同比下降*.*%。

*、城镇居民、农民现金收入有所增加

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总额*.*万元,职工平均工资*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初步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月底止全县实现招商引资项目*项,引进项目合同资金**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同比增长*.*%。引进境外到位资金*万美元,占任务的*.*%,同比增长*.*%。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业方面:(*)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制约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我县工业企业特别是矿产品加工企业所用的燃料均从外地调进,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外销,对交通运输依赖性较大。同时,随着全国交通“制超”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紧张,运价相对提高,销售费用相对增加,且购进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县工业产品外销有所影响,有时甚至出现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的情况,严重地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够大,许多项目尚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林业大宗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和形成规模效益,牧业特色产品规模档次上不去,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的难度还较大。

*、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虽然多,但总体上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效益还不明显。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

*、全力以赴抓好大会战扫尾和验收工作

至*月*日止,我县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累计开工项目**个,项目开工率为*%,累计竣工项目**个,项目竣工率为*.*%。其中交通项目的东巴、凤巴、巴田三条二级公路和弄练三级公路已全线动工,工程进展顺利,*条通乡油路已全部竣工并已通过市级验收,乡镇卫生院、计生所、宣传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村屯人饮工程、乡镇供水工程、乡镇敬老院、乡镇通程电话、乡镇农贸市场、地头水柜等项目都已竣工,其余项目有的已经完成*%的工程量,进展较慢的县委党校等项目也经完成*%的工程量。按照区市大会战指挥部要求,除大会战二级公路和退耕还林项目外,其他项目都要在*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抓好大会战未竣工项目的扫尾工作

从我县大会战的进度来看,县高中、乡镇中心校、县委党委、县城防洪工程、村委办公用房、通村四级砂路和政法项目等还有*%—*%的工程量未完成,这些未竣工项目的业主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协调督促工作,克服困难,加强管理,严格质量,确保所有项目*月底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抓好已竣工项目的质量检查工作

这次大会战的建设项目,质量问题事关重大。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利益,更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声誉。特别是沼气池、地头水柜、退耕还林等项目,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成千上万农民的利益。我们要把对竣工项目的核查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对涉农项目逐户逐个检查,一查个数是否真实,严禁弄虚作假,以旧代新,二查质量是否过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严格做好已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为使竣工项目尽快交付使用,发挥效益,要组织力量对大会战已竣工项目进行验收,严格验收条件,竣工一项验收一项,在验收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整改后再验收。在项目竣工验收的同时要抓好报账和审计工作。

(*)认真做好大会战项目的效益分析和宣传工作

大会战得民心、顺民意,群众得实惠。各单位、各乡镇要对大会战竣工后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效益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用典型事例、具体数据来说明项目产生的效益。加大对项目效益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会战知情度、知名度。

(*)认真抓好大会战项目成果的推广使用

对大会战项目,建成一个就要推广使用一个,特别是涉农项目,力争发挥每一个地头水柜、沼气池的作用。各单位、各乡镇要以大会战结束为契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认真做好大会战实施以来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一件历史大事,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大会战实施以来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完成好我县大会战的“两个一”工作,即一本书画合集、一个专题片的制作工作。

自治区定在今年*月份召开总结表彰会,区表彰会后,市县也要召开表彰会。从现在开始,要着手抓好总结表彰的各项工作,总结好的典型,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各部门要做好分管项目的总结工作,将书面材料报送县市指挥部。

*、下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胜利实施,切实改变了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改善了投资环境。上半年招商引资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们要在此基础,加大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严格责任与奖罚,切实按年初制定的分配任务抓好落实,努力实现或超过市委、市人民政府下达我县招商引资任务。

*、以国企改革为重点抓好工业生产工作

今年内要完成全县*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县里已成立了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粮食系统的改制工作已经逐步实施,其余的广厦公司等*家企业已在逐步进行清产核资工作,全县企业改制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通过抓好企业改制改革工作,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实现资产重组,增加企业活力,促进工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

*、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实施,改变了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面貌,城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寿乡大道及路网建设、完善文化广场、建设教育小区,实施旧城改造,建设垃圾场,建设母鸡山公园,重点抓好甲篆、那桃、凤凰、燕洞、西山、所略*个小城镇建设,扩大居住人口。

*、群策群力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抓好秋冬菜种植工作。我县所略、局桑、燕洞等乡在秋冬菜种植上有一定的经验和积极性,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利用各闲田闲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一旦错过时机,不仅田地闲置未能充分利用,也给农民带来相应的损失。

(*)抓好好秋粮生产。目前已进入双抢季节,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要组织引导群众,抢抓双抢黄金季节做好春粮抢收和秋粮下种工作,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的储备,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农民朋友出了力要有收获,实现稳粮壮县。

(*)抓好以香猪为主的养殖业。利用大会战建设的两万多座的沼气池和三千多个地头水柜,抓好香猪养殖,建设养殖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形成香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同时搞好山羊、麻鸡、肉牛的养殖工作,引进新品种,扩大养殖面。在抓好养殖生产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出栏率的不断提高。

*、精心组织抓好财税工作

一要抓财源建设,把下半年财政收入进一步细化、量化,落实到企业、到单位、到纳税人,确保按时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二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根据收入情况做好分析工作。三要精打细算,盘活资金,确保重点支出。四要充分发挥财会中心作用,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

*、结合国债项目抓好旅游业建设

我县实施的旅游国债项目建设资金共*万元,到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征地工作,与工队全部签定了施工合同,部分标段已开始施工,坡月至百魔洞、巴盘至龙劳、民乐桥至百马油路正在建设之中,松屯、百马等*条步行道已开工,景区内的长寿村寨标志性等建筑正在建设。力争在*月底前完成所有国债项目建设任务。督促南宁凯图旅游项目策划有限公司做好我县旅游项目策划工作,并争取引进*个以上商家在我县投资旅游项目,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好第二期旅游国债项目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做好“十一”旅游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紧紧围绕南博会,重点对疗养度假项目和长寿博览园进行宣传策划,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逐步壮大。

*、扎实抓好计生工作

今年全县计生工作将提前在*月份进行检查和验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好计生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加大相关计生法律宣传力度,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加强对计生的督查检查工作,打开我县计生工作的新局面。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要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大执法检查,重点是对矿山、道路、学校、娱乐场所和大会战项目等的安全检查,做到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经济建设,确保社会稳定。

*、统筹兼顾,做好群众的生活安排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3篇

贫困旗县是制约一个地区提升整体经济实力的瓶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贫困旗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0个为贫困旗县,其中31个为部级贫困旗县,29个为自治区级贫困旗县。2003年,贫困旗(县、市、区)所辖土地面积为71.1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60.12%;人口为1444.7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71%;生产总值为1011.0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7.02%;地方财政收入为44.90亿元,占全区的27.59%。可见,贫困旗(县、市、区)涉及地域广、人口多,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在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内蒙古,加快贫困旗(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发展速度较快的部级贫困县--固阳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达到对其他贫困旗县予以启示的目的。

贫困旗县的共同特点是,地处老、少、边区,自然条件恶劣,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县级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经济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增长的徘徊状态。固阳县原来就是一个上述特点基本都具备的部级贫困县,但是,固阳人没有因此而放弃或消极对待发展。2002年到2003年初,固阳县委、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周边旗县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面对年仅三四千万元县级财政收入的现实,对过去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对未来进行了积极的谋划。他们在全方位解放思想的同时,大胆构筑发展目标,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全县工作的中心来抓,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全面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三年的时间,终于创出了一番天地,使一个部级贫困县旧貌换了新颜。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1.86亿元,较2002年增加了9.66亿元,增长了79.18%;财政收入达到了1.82亿元,较2002年增加了1.41亿元,增长了3.4倍,从2001年全区101个旗县的第83位,跃升为第3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20元,较2002年增加了3350元,增长了86.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57元,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751元,较2002年增加了1552元,增长了85.98%。2003年,曾因发展速度快,一举进入了第三届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市)行列。

那么,固阳县何以能够从众多贫困旗县中脱颖而出,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奥秘何在?笔者带者这个问题深入到该县进行了广泛调查,得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于贫困旗县而言,只有思想上的大胆突破,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主动攀登更大、更强、更远的目标,才会有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以来,固阳县委、政府把解放思想,大胆构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全县各级干部中深入实施“换脑子”工程,明确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位,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总体思路。教育各级干部破除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破除等靠要思想和无条件发展论,树立只争朝夕的机遇意识;破除缩手缩脚、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破除各自为政、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并把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转变、工作是否能打开局面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实践表明,这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干部干好本职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思路的大开阔,县委、政府立足县情,把握大局,审时度势,顺应形势,依托优势大力推进思路创新,2002年首次提出了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心,立足优势资源,上项目、搞开发、求突破的发展思路。2004年又在科学总结前两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壮大选矿业、冶炼业、药材业、养殖业、建材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思路对头,事半功倍,正确的思路使固阳县经济步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之路。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发展思路确定后,干部队伍就是决定因素。一个地区要想有大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整合干部队伍力量,形成团结奋进求发展,齐心协力抓经济的战斗集体。其次要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固阳县委、政府认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要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意志和步调,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此,县委、政府坚持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和任人唯贤的工作路线,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建设干事创业的班子。一是为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有激情、能干成事的干部撑腰、壮胆、打气,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二是旗帜鲜明地重用提拔懂专业、会管理的干部,撤换不称职的干部,使干部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三是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主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基层,始终处在跑、报、批和抓落实的第一线,全方位服务于经济建设。三年来,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跑项目、跑资金、抓落实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意识超前、作风扎实、勇于拼搏的优秀干部,为全县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打造“经济洼地”。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生产力,一个地区能否抓住发达地区企业二次创业时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吸引大批的外来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关键取决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否形成了“经济洼地”。固阳县委、政府从实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加快自身“硬环境”建设,努力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土壤,相继建成了忽鸡沟、卜塔亥等工业发展区。同时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投资3.14亿元,用于城镇道路拓宽改造、景观综合治理、房地产开发等。并采取国家投资和BOT融资方式,投资1.15亿元修建柏油路142公里,结束了有6个乡镇不通油路的历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二是注重自身“软环境”建设,用硬手段改善软环境,狠抓机关作风整顿,严肃工作纪律,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严惩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三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行“一站式”服务,发挥经济“110”举报投诉中心的作用,打恶惩刁,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环境的改善,集聚了人气,营造了商机,洼地效应明显显现。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4篇

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经济不够发达的落后县区,越来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但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现就如何破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

一、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一方面,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目前我国的百强县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区域中,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另一方面,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都同样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县乡财政困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县乡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突出:一是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县乡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发工资问题;二是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三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严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

(三)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主导的产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目前只有年龄大的和能力比较差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对务农的兴趣不大,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四)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不够。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迟缓,国家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的供给不足。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不够。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在发展思路上受决策者的影响很大,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干预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不是去培植市场,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是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去创造所谓的“洼地效应”,这种发展自然不会稳定更不会持久。第二,发展县域经济切忌“大拼盘”。发展县域经济要围绕支柱产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把支柱产业变成主导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集群产业,把孤悬的点状企业变成链条产业。第三,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具有普遍性。对绝大多数县来说,他们的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脚踏实地,切忌不顾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提过高的指标,盲目地实行赶超战略,盲目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县域经济具体思路及建议

(一)县域经济应当不倚不靠,自谋发展出路。县域经济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应当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县域地区要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突出特色,积极主动抢占先机,引进更多的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其二,把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县域经济。其三,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突出自身特色,做到劣中选优。

(二)财政应当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而“三农”又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财政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着手,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予以支持。

(三)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政府财政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

1.做大县域财政经济蛋糕。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为县域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更加规范、公平、开放的外部环境,在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基础上,逐步增强县域财政实力。一是加大县域技改贴息资金的投入,重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倾斜,培育和涵养县域基础财源。二是实行省对县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奖励政策、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政策和县(市)财源建设工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三是支持县域和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5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文章作者:名扬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2:5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作者:名扬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

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自春秋战国开启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截至2004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个,县域国土面积***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县域经济gdp为*.**万亿,占全国gdp的**.**%,其中,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达**.*%;最小的是上海市,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中央决策层以及专家学者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做好壮大县域经济的工作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他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共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工业化、经济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是较高的地区。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依托县域经济载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两大难题。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年代末到**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比较活跃,在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县域财政困难重重,全国多数县市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1、实施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是产业定位面向国际化。应深入分析各县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对产业发展战略有个准确定位,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先机。准确把握国际城市经济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功夫,从而将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体系中。二是走区域联合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联合发展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

高的经济区域中去。三是必须突出区域特色概念。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培育特色经济,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2、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要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外向化、生态型”农业。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三是培创农业品牌,加快“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 3、实施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的两大使命,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一要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围绕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立城镇规划布局,把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完善城镇网络功能。要抓紧调整域内交通网络规划,加快推进各镇等级公路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区域联动,促进经济发展。三要解决好城市化建设投入机制。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走多元化投融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开放、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实施民营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 5、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战略。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十二·五”期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区域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

县域经济是作为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我国人均耕地量很少,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繁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当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到了城市,但是城市发展可吸纳的农民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就能够增强县域范围内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实现农民就地转移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此举也将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大中型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县域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来源的主要基地

县域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资源的基石。首先,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县域资源中,比如水土、森林、矿藏等,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其次,食品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新兴产业等的生产原料对于县域资料的依赖性也很强。再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劳动力方面为部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县域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县域经济是促进国内消费的推进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明显,据统计,广大县域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得到提高,市场容量将会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定会更强。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

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作为我国对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实行的最主要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及其自主性都比较小,导致城镇化率较低,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小城镇吸引附人口的凝聚力不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县域发展基础薄弱,除了县城之外,多数乡镇的基础建设一直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功能不全,发展没有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客观上还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存在很多薄弱的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相对比较多等现象。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农业中,科技含量不高,传统农业比重仍较大;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其产品的附加值却表现得比较欠缺。其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县域工业在支持农业及其他的产业上还存在着不足,县域农副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卖原始的或者是初级的产品,对于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还处在起步阶段。再次,在县域层面上各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千县一品”,各城都热衷于“热门产业”,而忽视了当地地域、资源特色,追求“大一统”模式,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问题,遗留至今,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三)体制性政策影响明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减少,但从绝对量上看,仍有6.7亿农民。据统计,新世纪前10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数量上看每年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事实上,财政支出总的比重却很长时间都处在10%以下,因此,不能满足7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另外,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的重点区域来看,大项目、大产业、大建设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受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严重缺乏国家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导致中国广大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正确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谋划出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措施,不断地发展外向经济

推动县域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实施开放活县发展战略。首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优化县域的发展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投资决策已经由以往的注重投资政策转向了现在的注重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成为吸引企业资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发展自身环境,才能赢得县域发展的主动权。其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产业资本的流动规律,扩大开放领域,选准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境外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7篇

1 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3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4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指以人口稀疏分散并且比较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大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对应特征的城镇经济的变化过程。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因此,一是要增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识。农村城镇化是消除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力度。要加强县城及村镇规划工作,这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通过规划可以使城镇建设科学、布局合理、发展协调。规划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协调性、特色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必须增强规划实施力度。全面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建设不求规模,而要在“精”上下功夫。特别要加大对核心城镇(县城)以下一般集镇(中心集镇)及社区的建设,因为一般集镇在村镇网络体系中是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层次,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结合部。

5 坚持改革稳定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政策和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抓紧向上衔接做好扩权强县落实工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探索财政建设资金的资本化运作模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切实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各类用工岗位,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引导鼓励城乡居民转变观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民工就业工作。其次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完善城镇职工、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制度。

6 切实加强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领导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8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予少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强县富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县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有较大幅度增长,开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突出解决给排水、清洁能源、道路、通讯、电力、住房建设等实际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平安县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认真搞好“百乡千村”试点,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各级政府和帮建单位要在制定规划、项目融资、促进增收、乡村建设等方面帮助基层办实事、做好事。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切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广泛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实行集约化生产,不断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培育一批种植业大县和畜牧业大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安全优质农产品基地。坚持粮牧主辅换位,继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生产,全面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集中力量把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强县,把工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发展格局。依托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粮豆薯、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矿产采掘和加工制造业。依托生物质能和风力、水力资源优势,发展绿色能源工业。依托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加工业。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整合品牌资源,引导县域企业依托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发展。积极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辐射和扩散,发展配套产业,尽快在大中城市周边建成一批工业卫星城。加强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产业合作,搞好规划衔接,避免恶性竞争。防止工业污染,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完善城镇载体功能。支持区位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镇。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大力发展旅游、物流、运输、商服、文化、信息、中介等第三产业,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整合城镇优势资源,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反哺农村和农业的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源地保护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五)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构建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搞好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增强乡村服务功能。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和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营销组织,鼓励合作经济组织多样化发展,不断壮大农民企业家和经纪人队伍。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投资环境。积极扩大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招商引资升级。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进行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发展进出口贸易。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放宽准入领域,精简审批项目,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行集约化经营。支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健全和完善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和培训,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财政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保持地方和民族特色,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2010年,全省所有乡镇和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或沥青路。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农民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彻底消除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危房,确保农村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县域卫生保健能力,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改善通讯、供电、供水设施,切实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防洪、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消险能力。继续扩大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的普及率,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加快城市辖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统筹县、县级市、城市辖区、垦区、森工林区等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辖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城市辖区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搞好规划。根据城市的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辖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功能,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区旅游业。支持社区经济和家庭经济发展,为扩大劳动力就业安置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城市功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各市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调动城市辖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九)大力推进县与垦区、森工林区、油田、矿区合作共建。要充分发挥县、县级市、城市辖区、垦区、森工林区、油田、矿区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县与各方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合作共建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行政推动为辅,合理调整各方的利益关系,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带动、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合作共建的组织协调机构,建立“规划相互衔接、信息相互沟通、工作相互信任、发展相互支持”的长效合作机制。省里对合作共建项目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原需县审核、市审批或管理的,一律改为县审批、抄报市;原需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一律改为县审核、报省审批,同时抄报市。由省管理的项目,可采取授权或委托方式交由市或县管理,向省有关部门备案。县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送计划,直接审批原来由市审批的政策性税收减免,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请利用国家和省资金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属于省有关部门发放的证照,由县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批、核准,抄报市。省直部门要依法进行行政审批,公开办事程序,规定办结时限,提高办事透明度。

(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核算到县、结算到市”的财政管理体制。从2007年起,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政策外,继续实行省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额度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各县增收的财力全部归县支配,政策性以外增支因素由各县消化。继续实施提高税收返还比例政策。从2006年起,对各县上划财政收入比上年增收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返还比例。从2006年起,对县(哈尔滨市所辖县除外)实行上划省级营业税超基数返还政策。从2006年起,对新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省与县分成;对改扩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增值税留成部分,以上年为基数,超基数部分实行省与县分成。认真落实国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政策,除国家给予的“三奖一补”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分配到县外,省财政也要加大对县的支持力度。按照“性质不改、渠道不变、突出重点、综合投入”原则,有关部门要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外贸发展、旅游、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农业开发、中小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和信用担保资金等,加大对骨干财源项目的支持。采取前期费用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县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外贸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和区域性中心市场建设。

(三)改进建设用地管理。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改革用地报批管理,确保县域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优先保证县城及中心镇、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农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县域内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不足的,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预留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优先调剂解决。工业项目建设占用耕地,所在县政府和建设用地单位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不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可由所在县政府采取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的方式,申请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省内易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并依据规模和效益对重点项目的用地价格给予优惠。允许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采取出让、转让、作价入股等形式有序流转,原建设用地转为耕地的,可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使用通过置换取得建设用地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履行用地审批程序。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大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力度,特殊重大项目可以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加以解决,支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四)加强金融服务。加强诚信安全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扩充资本规模,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供给能力。各级财政要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统一法人社。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合理调整信贷周期。科学谋划项目,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投放搭建安全、高效的运转平台。支持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发挥民间融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鼓励和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银行机构。进一步增强省、市政策性担保实力,鼓励有条件的县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农信担保机构,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担保能力。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县域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积极推进县域保险业发展,扩大农业相互制保险试点范围,支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做强做大。

(五)继续实行帮扶弱县政策。在继续执行原有扶持弱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凡需报请国家批准的建设用地,在报批阶段,经省国土资源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可先行用地。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在农村水利、县乡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重点倾斜。实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四位一体”帮扶弱县。继续支持社会各界以“光彩事业”等方式参与帮扶弱县。对于弱县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万元、具有可持续创税能力的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奖励县级政府。退出弱县的县,原扶持政策三年内稳定不变。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六)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县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增加县本级科技投入,改善基层科技基础条件。全面实施院、校、所(站)与县开展科技共建,并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县域企业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组织实施好“星火富民”、“粮食丰产”和“科技入户”工程,办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示范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继续实行“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落实好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的优惠政策。扩大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县域内的定向招生规模,每年选送一批基层科技人员到省内院校培训。县以下的职业技术教育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新增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实施县乡实用人才工程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设立县域优秀人才奖励资金,重点奖励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一线优秀人才。鼓励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兼职、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基层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切实落实收益分成、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分配政策。

三、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

各级地方党委要切实把县域经济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研究新情况,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抓好推进落实。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选配好县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并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各级县域经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设,扩大其在制定规划、管理项目、整合资金、强化服务方面的职能权限。积极支持基层在改革发展中的探索和创新,帮助总结经验,保护好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县域经济实绩的考核,对连续三年考核综合排序跃入十强县、退出弱县及位次前移的县、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的县给予奖励。对任职时间较长的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加大选拔力度,在晋升职级方面予以倾斜。对工作不力,连续两年不能完成责任目标的主要领导,视情况予以调整。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

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而城镇化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进程,从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现实途径,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1)城镇化与工作化相互作用,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只有实现城镇化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聚集大批企业和商贸市场,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吸纳更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力入城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2)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国范围看,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农村近3个人的消费只相当于城镇1个人的消费。因此,扩大县内有效需求,除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外,推进城镇化则是一个有效途径。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城建房或购房定居,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供水等许多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会促进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3)推进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对于缓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对于提高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小康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规划尚欠科学。在全县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在有些城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

(2)支撑力量不强。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目前,全县的主导产业并无强大优势,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甚少,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城镇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3)配套政策尚不完备。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涉及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备,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县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一,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城市新区建设;二是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提升县城发展水平;三是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第二,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一是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