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2 10:36:15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1篇

夹金山是我国四川省的重要革命老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不仅有着多彩的藏族风俗习惯,同时又因为其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因此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是我国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夹金山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很大的难度,对此也就要求夹金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合理措施来充分有效地开发自身具有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欣赏到来自夹金山的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实现夹金山地区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夹金山地区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就是关于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的分析。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与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所谓红色旅游,指的就是将我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伟大战绩所形成的标志物或者纪念地作为载体,利用这些载体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与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组织接待社会上的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与缅怀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将红色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旅游产业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可以培养时代精神与学习斗争革命精神的旅游方式。

(二)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中,加强革命老区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革命老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夹金山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革命根据点,其凭借着自身拥有的众多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整个红色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夹金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可以将其作为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是一个可以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二、宝兴当前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宝兴是我国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中转站,也是我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位于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是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长征精神与长征丰碑的见证地,这为宝兴人民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宝兴县将夹金山作为代表,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同时还重视打造品牌,而且在提出“旅游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并实施之后,使得其红色旅游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树立起了鲜明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三、夹金山的文化象征与内涵

夹金山是我国的部级森林公园,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夹金山有着非常茂密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十分壮美。其中,最独树一帜的是夹金山的红军遗迹,其作为我国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在长征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深深体现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革命内涵。这些都使得夹金山在整个红色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一直都得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四、如何开发体现长征精神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持续生产

夹金山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革命老区,拥有非常多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其中,红色旅游资源是夹金山最有特色的一类旅游资源,要将其作为载体来促进整个夹金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这就要求要对夹金山以红色长征文化为主要特点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将其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将夹金山拥有的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体现了长征精神的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一)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

开发旅游产品主要就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建设旅游资源,从而将其转化成一种能够让旅游者在精神与物质上获得满足感的旅游经历与旅游景点。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将实际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我国有很多革命老区,革命老区一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不少革命老区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只重视开发有形人文旅游资源,对于一些无形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开发一些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或者革命遗迹等。这些有形旅游资源虽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不够的,这种浅层次的开发很难有效实现旅游产品的持续生产。因此也就要求要在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文化内涵上下更多功夫,将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最宝贵、最本质精神品格充分挖掘出来,增强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共鸣。夹金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夹金山公园、红军石刻标语、红军长征纪念碑、誓师广场、拴马树、凉水井等,这些都是可以见证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有形文化红色旅游。对于这类有形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保护红军文物与修缮红军遗迹遗址等做法,将其包装并开发成一种可以进行长征革命精神教育的参观景点与基地。同时,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具有的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坚强乐观等精神才是整个红军长征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这作为一种无形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其加以大力弘扬能够进一步增强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内涵价值。

(二)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开发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采取立体开发的方法,将夹金山的红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等各种资源有机集合在一起,对夹金山的旅游景点加以合理规划,并且还要突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一方面使不同层次与目的旅游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实现当地旅游业发展规模效益的提高。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将当地的民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塑造一个突出了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实现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结合的过程中还要对夹金山当地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独特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将夹金山当地的藏族文化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到旅游产品中,让旅游者在体验到红军长征精神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藏乡民族风情,从而提高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与独特性,让更多的游客领会到夹金山拥有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从而为夹金山的红色旅游产品赢得更大的旅游市场[6]。

五、如何让本地群众获得长期的可持续旅游收入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当地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升高。为了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长期获得可持续收入,当地政府要发挥出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引导与规范作用,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加以明确,针对夹金山的旅游产业制定各种扶持政策,还可以设立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基金,加大对客源市场的开拓,让夹金山的红色旅游文化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持续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在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利益。

六、红色旅游文化的弘扬与红色旅游开发的结合

(一)对红色旅游资源加以整合,不断扩大客源市场

有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是增强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将夹金山的一些红色景点连成片或者线,让其相互之间进行补充,不断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

(二)结合多种红色旅游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和产业

将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夹金山的独特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夹金山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峰期[8]。同时还要加强与周围省市比如重庆、贵州之间的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精品红色文化线路游,构建一个以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的精品红色旅游带。

(三)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增加红色旅游产品附加值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一方面要建设与恢复革命活动遗迹的原貌原址,另一方面还要挖掘与整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精神或者故事。四川不仅是长征中的重要节点,又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因此可以结合长征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来对红色文化进行弘扬。同时,为了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附加值,还要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结合起来,包括观光旅游、藏羌文化旅游等,不断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与教育性。

七、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2篇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最重要的地域单元,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现代都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现代的建筑风貌、优越的购物环境、先进的娱乐设施等条件,对各层次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市旅游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内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全部要素的总称。城市旅游资源既包括传统意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也包括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影响、文化特色、环境状况、科技与信息的发达程度、娱乐设施保障等多种吸引要素。这些旅游吸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

2.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状况。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状况,而且取决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系统结构)和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输出条件(系统环境)。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和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这个层面上,表现为特定的结构,同时需要与其开发利用的条件相协同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统计表明,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据全国旅游总量的90%以上,而且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开始摆脱了以桂林、西安为代表的旅游城市和为风景名胜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两种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环境,依赖于城市旅游整体功能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依赖于在多种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必须摆脱单一的旅游资源要素评价的弊端,深入研究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多种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有效发挥其功能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优化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所作的分析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全部吸引要素进行详尽地分析,把握其固有特征,以揭示其个性旅游价值;其次要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结构特征,以揭示其整体旅游价值;最后还要对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分析,把握其环境特征,以揭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3.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3.1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及其个性旅游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或称旅游城市的吸引要素)所构成。这些旅游吸引要素内容相当宽泛,它们在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子系统的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受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环境特征的制约与支配;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旅游资源要素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不论旅游资源要素怎样组合,也不论其所处的环境和开发条件的优劣,这种独立性都不会改变。

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要素自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假定排除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旅游者需求这个层面上去研究各项资源的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其它旅游价值。城市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要从对其资源属性、状态、形成、演化的分析入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得出各自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是形成城市整体旅游特征的基础,多数旅游资源要素都是在自然界的长期作用与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深刻认识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质属性,注意挖掘和弥补其有用成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并结合对开发条件的认识,按照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原则,实现旅游功能的最大化。

3.2 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整体价值

城市内各项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不仅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身特征和价值,而且还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组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属性和整体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价值的评价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特征及其价值影响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因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旅游资源组合特征又可称之为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范围内全部旅游资源要素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等。类型组合是指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内(或包含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并形成体系,资源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上相互补充,则可称之为城市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体功能更强。如我国最著名的深圳华侨城旅游区,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功能互补、服务内容各异、巧妙配置组合,加上华侨城优美、舒适的周边环境,形成极佳的旅游效果,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照抄深圳人造景观的建设经验,缺乏合理规划,大兴人造景观热,相互雷同的旅游项目和设施近距离重复建设,教训则十分惨痛。

地域组合是指城市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如各旅游资源要素的空间集中性、分散性和同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表明: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分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组合价值更高;而内容与形式大体雷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各种现代人造景观)则宜在详尽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分散布局;同样条件下,靠近交通主干线或枢纽地带的各旅游资源要素具有相对空间配置优势。

级别配置关系是指城市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不同等级和消费档次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有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同作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特别是高等级、高消费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如世界遗产项目)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旅游形象,并以此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综合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各等级旅游资源要素联结成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城市整体旅游功能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对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的优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研究各细分市场的等级消费需要,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挖掘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实现功能最大化。

3.3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条件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与其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的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对其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在于系统本身的状况,也在于系统所依存的环境特征。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应该是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特征、旅游资源组合特征、旅游资源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所构成的体系。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价值评价是指对存在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以外的,制约和影响对其开发利用的全部要素的分析过程。作为整体的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同其环境间有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等联系;作为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系统环境。因此,在城市旅游资源评价中不能缺少对其开发环境影响的评价。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环境条件极其复杂,这些条件主要有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讯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投资与施工条件、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等。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3篇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系统特征;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361-04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for Example

CAI Lei

(Department of Common Cours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reas around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were analyzed. 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as an exampl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source system fun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areas; leisure tour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Jinan city

随着城市人群对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以休闲、养生、健身为目的、以回归自然为导向的乡村休闲旅游逐步占据了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出现了民俗游、采摘游、登山游、垂钓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方式,逐步构建了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功能系统。依据美国学者Gun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理论(简称TFST[1],即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分析与研究了中国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及优化措施等,对于完善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休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较为活跃,与区域休闲旅游研究相关的主要有区域界定、资源含义、系统功能等。美国学者Gunn提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的模型,是划分都市旅游区位功能的重要研究成果[2]。中国学者对于城市周边功能区域划分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顾琛琛[3]提出城市边缘区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即城乡结合部说。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对城乡接合的地域称之为“城市边缘区”。200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将此地域确定为建设用地交错带。方修琦[4]提出城乡过渡带说,即此地域为城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与农业用地中间的地域实体。对于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5]。学者杨振之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一种单向吸引功能的系统。李华辰[6]借鉴TFST理论,发展性地把旅游系统细分为客源市场(需求)系统、目的地(供给)系统、出游系统和支持系统四要素。

2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特点

2.1 乡土性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各种行为排解心理压力,愉悦身心已成为现代人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技能,乡村休闲旅游的固有特征“乡土性”正是迎合了城市人群的这种需求。“乡土性”既是与各种旅游相关联的资源营造的氛围,同时也是在乡村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即具有历史文化特征,能够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进行休闲娱乐的特有资源特征。

2.2 广泛性与多样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是中国城市周边乡村地域的重要特征。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地域特征表现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各种自然地理条件都有所表现。同时,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以资源的传统观来看,有自然、民俗风情,人文,传统饮食,工艺品,都市、田园风光等;以资源的现代观来看,有观光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养生保健型等;以资源的基本属性来看,有自然、社会、人文等;以资源级别分类,既有按照“A”来定性的旅游景点级别,也有按照“一、二、三、四”级别划分的标准。

2.3 系统性

依据系统理论,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无论从其资源的组成、种类以及各资源的功能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乡村旅游资源既是系统的因子,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开放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等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同时也是自然与人文条件构成的旅游系统整体[7]。系统资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对于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某一因子发生变化就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甚至于出现运行障碍。

2.4 季节性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从其地域特征来看主要是在乡村这个特定的环境进行。因此,众多的旅游项目都要根据其季节性特点来进行,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气候条件的发展变化来确定。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以大自然风貌与农业生产规律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为主,而这些旅游项目要遵循季节变化的总体规律,要受到地域、地理纬度、气候变化等条件影响,季节性特征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

2.5 民族性

中国的乡村生活方式一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族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根据地,其中各种民间的习俗、特定的节日、重要时刻的人的行为规范、各种生产与生活的活动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泰山的东岳庙会、菏泽的牡丹花会、潍坊的风筝节、临淄齐文化旅游节、平阴玫瑰节等多项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3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特征分析

3.1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其位置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城市南部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山峰,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气温低,但无严寒。济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如龙山文化发祥地、齐长城遗址、四门塔、罗庄汉墓等众多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有五峰山、跑马岭、金象山、波罗峪、九如山、红叶谷等山地旅游资源。同时还有众多充满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长清万亩杏花园休闲观赏项目;商河县鼓乡神韵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历城区柳埠镇大樱桃采摘、乡村体验项目;民俗风情线项目(市区高家庄彩石三王峪山水风景园明水百脉泉锦屏山旅游度假区朱家峪)等。济南城市周边有黄河、小清河、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旅游资源系统结构分析

3.2.1 空间结构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同时也会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以及规模效益的时空安排[8]。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地域分布特点。城市南部主要是依托以山地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主要的乡村休闲旅游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集山地、瀑布、植被、园林、峡谷等为一体的风景休闲旅游地域。城市的北部主要是依托黄河、小清河等水系发达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垂钓、水上娱乐、温泉等形式的旅游资源。城市的东部主要是依托历史文物形成的辅旅游资源,如龙山文化发祥地、罗庄汉墓等。城市的西部主要是依托农作物种植、花卉养殖形成的主题旅游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分析,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态势。南部山区旅游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旅游经营联合体形式。济南的东部、西部、北部与南部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经营联合体(表1)。

3.2.2 行业结构 旅游行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相关部门提供并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系统的行业结构特征,可将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行业结构划分为餐饮、旅馆、景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消费等行业。通过对济南市周边休闲旅游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济南市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结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更注重餐饮的乡土化、景点的自然化以及旅游娱乐与消费的特色服务,并非追求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星级服务;旅游交通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对旅游项目的推广与吸引众多旅游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旅行社作为旅游消费者与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重要桥梁与媒介,在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起到的旅游引导作用逐渐弱化(利益驱动),见表2。

3.2.3 市场结构 依据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的市场结构可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9],其特点是距离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距离越近则游客出游概率越大,客流量越大;距离越远则客流量越小,出游概率越低。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主体主要有当地的城市人群、附近地市的旅游消费人群、以济南为旅游目的地的外地旅游消费人群。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以当地旅游消费人群与附近地市消费人群为主,旅游出行的方式以自驾、公交为主,旅游出行的时间多在2日以内,属于短途短时间的休闲娱乐旅游模式。同时,旅游消费能力也是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市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产生副作用。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主要依据史密斯提出的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AR=■

把每个客源地在目的地客源中所占的份额作为权重,公式中结果AR为济南市的客源吸引半径,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比重, di为第i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n为客源地总数[10]。通过计算得出济南市周边客源目的地的吸引半径为173.52 km,可以辐射到泰安、德州、聊城、莱芜、济宁、淄博等地市。

3.3 旅游资源系统功能分析

依据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划分,可以将系统分为需求、供给、出游、支持四个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与产品市场。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有本地及周边的近距离客源需求市场(主导)以及国内远距离的旅游中转客源市场,同时还包括部分国际客源市场,其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乡村体验为主。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劳务、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大量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地方节日)、收获性主题活动(采摘等)、旅游服务、人造景观与娱乐中心项目等,是吸引旅游消费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原动力。出游系统是指旅游交通设施及相关措施;需求与供给两系统中间的交流媒介(市场营销);与出游相关的各种服务等。支持系统包含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保障、行政管理监督、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者层面(图1)。

4 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优化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要优化外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诸多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其复杂的系统性,监督与管理往往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某类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现象。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高效服务,就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使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多方面协调统一。要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成产品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既有空间结构,同时也有行业结构,还存在产品结构。因此,要合理地配置资源结构,要使旅游资源产生“正近邻效应”,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共同性协调统一,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以旅游项目为中心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布局合理。旅游的吸引力是以旅游项目来带动并发展的,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促进配套设施,以项目促进服务。

其次,从微观上要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要解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就要处理好农民个人、农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等各自的利益问题。要建立适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高效管理体制,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监督与管理的效率。要促进产业的内部重组,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乡村休闲旅游多以松散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存在规模小、项目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标准低等问题。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思路,促进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模式转变,使之走向联合经营、股份制经营模式,将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提高经营的效率,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统一。旅游资源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在进行旅游开发、项目构建时,要时刻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乡村旅游资源反映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就会对整个旅游资源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2):33-37.

[2] 魏 伟,周 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J].人文地理,2006,21(4):29-33.

[3] 顾琛琛.城市边缘区旅游规划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4] 方修琦.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26(4):56-60.

[5] 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6] 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开封:河南大学,2008.

[7] 佟玉权. 区域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2):28-30.

[8] 王爱忠,何玲姬.昆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6(4)21-23.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4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

    

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年国内游客为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游客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5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6篇

关键词:原始村落;翁丁佤族;旅游开发;旅游管理

一、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基本特征

(一)自然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地处偏远的山区,离主要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并且进入民族村寨的交通条件很差,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和交通的影响,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可进入性普遍较差。翁丁村属山地地貌,海拔1200―1800米之间,距省会昆明市790公里,远远超过了城市居民出游半径。翁丁村内部道路主要为土石路,交通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

(二)人文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是单民族群居,也有少数村寨是多民族杂居,大多保存了原始的村寨、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因此,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是外国人探秘的地方,更是人类学家探索的基地。翁丁村全村共106户,506人,均为世居佤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翁丁佤族与境外的佤族同根同源,是萨尔温江以东、澜沧江以西怒山山脉南部“阿佤山区”最具典型性的佤族原始村落。

(三)经济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基础非常落后,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社会的痕迹,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经济的落后使得村寨自身的投资能力较弱,但却营造了淳朴的、非商业性的、亲和的旅游感应氛围。2005年,翁丁村经济总产值仅为30.97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612元,这些收入仅仅能维持居民的最基本生存需要。

(四)生态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开发迟缓的社会环境,使得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翁丁村位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内,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5%,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品种极为丰富和典型。

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结构与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千秋,但其资源结构总体上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旅游资源结构的和谐性

从资源类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以村寨布局、原始民居、民族风情、生产生活习俗等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与以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景观为背景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极强的观赏可游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组合形成了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景观,这凸现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多样统一的协调性特征。翁丁村地文景观以山岳型旅游景观、谷地型旅游景观和沟壑型景观为主。翁丁村的人文景观不仅保留有完好的原始佤族干栏式、落地式茅草屋顶民居建筑,寨中还保留有寨门、寨桩、火塘、人头桩、木鼓、剽牛场等原始传统建筑格局,以及反映风俗习惯、等的牛头、燕尾、木鱼等标志和象征物,还保留有佤族传统原始生活、生产方式和节庆活动等,是一个不论在外在形态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上都保存完好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是佤族原始群居生活的活化石。

(二)旅游资源结构的层次性

从微观地域分异规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是以村寨为核心景观圈层。围绕村寨的是田园水域景观圈层,而田园周边则主要是山野森林景观圈层。从村寨圈层过渡到森林圈层,蕴含了人―水―林的和谐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云南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层次性特征。翁丁村的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三大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则构成了内层原始村落景观圈层;村寨周边无数条小溪流哺育着佤山梯田,共同构成了错落有致的中层田园水域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为四周群山所环抱,遍布大片茂密原始林森林,构成翁丁村的外层森林景观圈层。

(三)旅游资源结构的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价值,使得其不仅具有人类学、原始宗教、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具有生态环境、民居建筑、生物多样性等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更具有民俗体验、风情感受、影视拍摄、观光游览等特殊的旅游价值。

由此可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体现在保存完整的民族村落形态、独特和谐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多彩的宗教文化、悠久多元的历史、非商业化的旅游氛围等等。这些资源具有较高的纯洁性和至高的人类精神体验价值。

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具有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村落、粗犷而野味十足的部落文化、活化石般的佤族村落建筑、具有节奏和韵律美感的佤山梯田、原始神秘的山野密林。

三、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特征和要求

1、特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类型景区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很不相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开发与经营具有“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的基本开发特征。所谓的“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主要是指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不属于大众型景区,它属于恢复保护型项目,需要持续动态的投入。它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它又不是新建型项目。项目吸引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挖掘包装,节事节庆的拉动,它更需要对项目的软策划和创意。

2、要求。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需要“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的基本开发与经营要求。所谓的“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主要是指村寨类项目几乎没有横向拓展空间的潜力,开发经营者只能纵向挖掘其发展的潜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其做深、做专、做精,并且不容任何污染和破坏,利用营销、管理和服务提高和增加其附加值,实现民族村寨的整体增值。就翁丁村而言,利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翁丁村游客日容量为448人次,年容量为12万人次。整个村寨的投资上限高达80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修复保护性项目。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战略,高起点、宽视野地整合和挖掘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原生态的民族村寨形态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项目设计上采取理念引领项目、项目支撑理念的方式,注重理念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可操作性。

2、原则。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主要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社区生产与旅游发展兼具、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区域相协调四大基本原则。在这四大原则中,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生产可以大大降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风险,文化是村寨旅游开发的灵魂,个性塑造村寨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三)旅游开发战略

1、参与式开发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可谓是活的民族博物馆,它与自然性以及人造性景区的最大不同是村寨即为社区。社区是民族村寨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实施参与式发展战略。建立当地政府、社区居民、专家学者、外来投资者等共同参与开发和建设的模式,形成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心和协作扶持的机制,使旅游开发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原生态开发战略。原生态是民族村寨形成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实施原生态开发是保持民族村寨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求。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以牺牲原生态的文化为代价,而是以促进原始生态社区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将其建设成具有深厚文化沉积和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保护展示区。

3、精品建设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具有较高的环境容量要求,不属于大众型旅游景区,这要求我们必须实施极品化建设战略,塑造高品位的村寨品牌,打造精品景区,采用“高门槛,低密度、高价格、低消耗”式的精品理念。

就翁丁原始村落而言,其开发时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古老、神秘、生态、和谐的部落历史、部落空间、部落生活、部落文化,和以佤山、佤水、佤寨、佤人等为符号特征的原生态佤文化,使游客游览翁丁村就能探访到原始村落的部落之源、文化之根。深度挖掘和整合人文、自然资源和其它各种资源,实行产业间联合和区域联动。科学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施保护性的控制开发,避免因开发而导致保护失效。

四、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后管理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由于自身的经济落后,居民缺乏市场开发意识,又缺乏行政组织资源,它的建设与管理在宏观上应该要纳入到更上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之中,获得更高的开发和运作平台。在微观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实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的原则,采用股份制形式组建现代化企业实体,实体中兼顾上级管理机构、村寨居民、外部投资者三方的利益平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翁丁村按照实行“以市为主,市县共管”的管理体制,组建翁丁村旅游股份公司,主要股东成员为翁丁村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翁丁村、外部投资者,股权结构为1:1:1,其中国有和集体股权占80%,而个人或民营股权占20%,目的是使该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权能够在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同时又能积极调动和吸纳外部资本。

1、翁丁村顾问委员会。为旅游区的咨询顾问、政策支持、配套支持和上层协调的机构,主要由沧源县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2、沧源县旅游局。是翁丁村管委会的上级行政机构,为旅游区的行政主管机构,主要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场营销。

3、翁丁村管委会。是旅游局的下属机构,主要以土地和部分资金入股,同时具体实施对旅游区的保护、建设、组织、管理和营销等。因此,它既是旅游区建设的发动者,又是旅游区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还是旅游股份公司的股东之一。

4、村民委员会。主要以村寨入股,承担民居和村寨维护、家庭旅游接待、民俗活动展演等为主的旅游资源建设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旅游区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角。其管理主要由村民委员会承担,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村里有关旅游的一切事务,分工负责每一项具体工作。资金管理、收费、分配、施工、制订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均须集体讨论,最后由村民大会通过。分配方案由村委员会讨论拿出,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原则是通过集体对资源的管理,实现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体现多劳多得,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打下基础。

5、外部投资者。主要以资金入股,其对象可以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公司、民营企业等,主要负责旅游者的招徕、旅游住宿设施的兴建等。

参考文献:

1、田里.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旅游区总体规划[M].云南大学出版社,沧源县政府,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2006.

2、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5.

3、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7篇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 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 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 [J]. 价格月刊,2009(6)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8篇

[摘 要] 社会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类型,但对其定义和范畴一直争议颇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理论发展。本文 提出以“产生时间的当代性”和“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作为辨析社会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通过与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 的比较分析,归纳了社会旅游资源具有状态的变动性、表现的隐蔽性、范畴的广泛性和载体的人类性四大基本特征,并 以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等指标构建其内容体系。本文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 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

[关键词] 旅游资源范畴;社会旅游资源;分类指标体系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变化、发展。受传统的旅游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工业产品的开发方式用于旅游产品,将旅游资源专门化、物化、景观化。其实,当代大量的社会事象(事物和现象)、社会活动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其较为隐性、多变和缺乏预见而常常被忽视。WwW.lw881.com而这部分资源恰恰是与人类社会和人的旅游需求同步发展的,是旅游资源中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部分。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特征、范畴和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

自王立纲(1983)在我国最早使用了社会旅游资源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二是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并列和两者交融为人文社会旅游资源[2]三种观点。

研究方法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现象的枚举去解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活动”这一相当宽泛的内涵。对于什么是社会旅游资源这个核心问题,缺乏明确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由此造成在学术研究上,相关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概念混用、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不清;在指导实践上,泛化了人文旅游资源,弱化甚至忽视了对大量社会旅游资源的及时挖掘和充分利用。

二、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1.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社会”、“旅游”、“旅游资源”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人文资源”在社会学和旅游学领域中都是范畴广、争议大的一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3];王克起(1998)强调社会旅游资源是“特定区域的人群”[4];郑小琦(2000)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社会创造的”[5]。丁季华(1999)认为“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会议、商务和城市景观”[6];其他的还有,马晓冬等(2004)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为主体[7];王文才等(1994)认为“与社会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具有长效性、永续性价值的各种建筑物”[8],等等。

作者认为:(1)社会旅游资源的内涵“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物和活动”过于宽泛,必须用明确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不能并列。(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变化、发展的,用枚举法去定义难免“刻舟求剑”、“以偏概全”。(4)将“有旅游吸引力的人群”归入社会旅游资源,契合了“社会”的人类特征,但“人类”必须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5)用时间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创新,但“现代社会创造的”范围还是过大。且缺乏分类原因的说明,分类意义不够明显。

对于社会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人文属性、功能体现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深化分析:首先,从人文属性的视角。社会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和分布以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人文资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社会资源侧重于人和与人相关的事象及活动,人文资源侧重于人的创造物,他们都具有人文属性。但无论何种资源,只有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从概念上分析,社会资源的人类本身不能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只有与一定的空间、事象和活动相结合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同时,与人相关的自然资源一旦被人类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属性。所以,从旅游资源属性上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应该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其次,从时间尺度的视角。社会资源具有地域性、种群性和历史性。认识社会资源,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时间尺度。许多西方学者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源的,1980年法国皮埃尔·布迪诺(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9]。可见,历史的社会旅游资源已经可以归入人文旅游资源,把握社会旅游资源的时间尺度应该是当代的。最后,从功能体现的视角。社会旅游资源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主体功能是什么?”。社会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主体社会功能,比如:现代工程、现代建筑、会展活动、赛事活动等,只是因其同时具有了体验性和景观性而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就是满足人的旅游需求的旅游功能。

作者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人文旅游资源共同组成人文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归纳如下(见下图):

2.社会旅游资源的特征。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时间当代性将其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主体功能的社会性将其与主体功能为旅游的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表1)。

在此基础上,社会旅游资源还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状态的变动性。随着旅游需求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具有体验性和景观性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等社会旅游资源不断涌现。但其状态往往是变动的,存在挖掘、消亡和转化三种情况。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最初只是一个交通设施,但由于它的独特性、景观性等特征,使它具有了旅游吸引性并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交通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成了社会旅游资源(这是挖掘);随着条件和人们旅游观的改变,原有的特性被覆盖、取代,它的旅游吸引性下降,逐渐退出了旅游资源范畴(这是消亡);假如,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交通设施的主体功能退化或者不存在了,但它还具有特殊的旅游价值,可以服务于旅游业,这时就可以将其主体功能转化为旅游,成为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此外,还有一种转化可能,即由于它在特定时期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可以转化成未来的遗存类人文旅游资源(这是转化)。

(2)表现的隐蔽性。一方面,社会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来的,表现为相对隐性、间接。许多当代的建筑、设施,往往在建成之后和使用过程中,其旅游价值才被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属于社会旅游资源的人物、事件和活动都具有短暂性和时效性,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周密的策划和巧妙的运作才能被挖掘利用。最后,社会旅游资源是外延不断扩展的概念,它与人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多样、多元的旅游需求和人类社会大量的复杂事象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复杂性和发展性,表现较为隐蔽。

(3)范畴的广泛性。社会旅游资源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同步发展。主观上,旅游需求的发展要求我们扩大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客观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既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有单一的又有综合的。此外,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大量的旅游吸引因子。这些吸引因子既可以转化为独立吸引物,也可以整合成综合吸引物,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同时,大量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的人本化、个性化彰显,新的旅游需求、旅游方式不断涌现,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旅游的影响已经并不断超越经济范畴而走向更深远的社会层面[10-11]。这一时期,旅游社会属性的基础地位和引领趋势明显上升,当代大量的科技、体育、文化等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不断地被开发出旅游功能,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12]。

(4)载体的人类性。社会和人文既是现象也是过程。从现象的视角看,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是一种大型的、长存的、自足的自我持续的群体,它由相互作用的人们组成,而这些人分享和共通一定的价值与信念[13]。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由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人类能力与习惯组成的综合系统[14]。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是这样的人类:他们共享着文化,创造着人文。社会旅游资源的载体既包括人类(个人或者人群),也包括人的活动和与其相关的要素(环境、设施等)。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主要是人类的各种创造。社会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当代的人类,与一定地域空间结合的人类,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活动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三、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对社会旅游资源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以郭来喜先生等(2000)对旅游资源分类为参考(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遗产、现代人文、抽象人文和其他四类[15]),将其“现代人文”中旅游功能非主体性部分和“抽象人文”中现代部分抽取,并从以人为本和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将其外延扩大,社会旅游资源可分为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和其他六类(见表2)。

四、结语

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问题是旅游学的基础问题,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时间的当代性、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是界定其概念的关键,也是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所在。廓清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可以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类别关系。同时,能够引导人们更多的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社会功能的视角以及社会和谐的视角去深刻认识社会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旅游资源观。重视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并推进社会资源旅游化,是促进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2]郭为.景点景区规划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j].旅游学刊,2001,(4).

[3]彭一万.重视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 [n].中国旅游报,1991-03-07.

[4]王克起.浅论社会旅游资源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8,(4).

[5]郑小琦.为开发旅游资源觅良策 [j].瞭望新闻周刊,2000,(29).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为例 [j].人文地理,2001,(6).

[8]王文才.成都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j].四川地质学报,1994,(2).

[9]eric l.lesser.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c].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2000,322

[10] r. w. butler.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developmen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4,2(2):100-111.

[11] michael romeril.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ac-cord or discord[j]. tourism management,1989,3(10):204-208.

[12] peter e. murphy. tourism as a community industry:an ecological mod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j]. tourism man-agement,1983,3(4):180-193.

[13]徐友渔.民间社会与文化问题[j].上海文学,1996,(10).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第9篇

摘要:本文以延边州为例,通过对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认知水平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 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 [J]. 价格月刊,2009(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