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8 17:07:0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 人文教育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163-01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的整体素质,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这是由于当今的人才只拥有够硬的知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整体的身心素质也成为要考虑的内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身心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人文项目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新途径。

1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内涵

把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即为人文教育,它是我国如今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教育中得到提升,让他们领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关怀,让他们从中学会关心体贴他人,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才。

以人文本的理论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即把学生看作是整个体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个体的潜能与个性得到发展。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要以人为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教师设定授课内容时,要重视对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教学的方法上,更要强调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选择适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而言之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就是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在安排人文主义的健康课程时,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选择教学的内容、学习环境及教学方法等。只有才使高职体育教学更好的体现出人文主义教学的价值观。

2 高职体育教学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体现

2.1 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主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核心精华,它是人类价值观中和谐、科学以及仁爱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2 树立起具有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主义教育,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的引导下,根据不同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法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根据自身特点,选定学习方法,并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

3 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加强对人文教育的培养

3.1 落实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

在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就是要求按照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学习的环境、教学的手段以及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观念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从而人本思想的具体价值高职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高职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中心与主体,教师通过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体育技能,对于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进行掌握。要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构建出人文主义教育的环境,这需要学校改进相关的制度、物质以及评价,这是使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得到实现与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3.2 设置丰富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

要是人文教学在种植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渗透,教师需要通过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体育技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起始能力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阶段,来加强入文主义教育的教学。进行体育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对于体育人文主义的相关内涵和价值方面内容已经有所了解,这就是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但是学生本身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及对于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掌握理解,与实际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的角度构建好体育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更利于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3.3 尊重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人文主义就是要求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对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人文主义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想使的学生们的人文主义素养得到提高,就必须尊重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们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人文主义价值观念。

3.4 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的实施应当从各个方面做起

要想让学生能及时深刻地领会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这就要求教师给做好对学生的积极的引导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充分的掌握所学到的体育方面的文化知识,通过健康体育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生存的本领,通过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开拓创新、集体意识等方面的人文主义教育,能够把人文主义教育教学的观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高职体育教学的开展更有有计划性和有针对性,也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4 结语

总之,要想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渗透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去,需要学高职院校及授课教师为体育教学的创造出各种有利的条件。要想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在人文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关怀,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意志、情感以及个性得到充分的关注。如果能切实做好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这对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这也有利于对具整体素质够强的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中武.湖南省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3):425-426.

[2] 李蕾.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6(1):149.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2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德国文化教育学;哲学倾向;战后政治教育

一、作为教育哲学的德国文化教育学

德国是一个盛产学术思想的国家,拥有一大批对人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哲人。如果就其与教育发展的关系而言,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潮有两种:一是德国精神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以狄尔泰和伽达默尔的现代诠释理论和施普朗格的文化哲学为主要代表;二是法兰克福批判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以阿多诺、霍克海姆和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几乎主宰了德国教育学的走向,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教育学发展。博尔诺夫曾说:“这种新教育学教席的代表人物大部分属于W・狄尔泰(1833―1911)学派,或者至少接近这一学派。”这个学派的几代代表人物狄尔泰、李特、斯普朗格、诺尔、福利特纳、维尼格、博尔诺夫等在西方教育学界都享有盛誉,可以说是长盛不衰。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德国文化教育学是一种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独特的哲学思考的产物,它大致说来分为两种类型。美国1956年春季卷的《哈佛教育评论》开辟了“教育哲学:目的与内容”的论坛,将教育哲学的研究区分为“教育过程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和“教育学科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ion)”。有人还进一步把“教育过程的哲学”叫做“规范的教育哲学”、“传统的教育哲学”,把“教育学科的哲学”叫做“分析的教育哲学”、“现代的教育哲学”。显然,德国文化教育学属于一种规范教育哲学,它从“应然”的视角考察教育问题,并对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提供指导。

每一种教育哲学理论都有自己基本的理论倾向,这种理论倾向决定了理论的独特价值,也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局限性。而要发现教育哲学理论独特的倾向性,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研究路径,来对各种理论的特质进行比较。

当今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有着多种路径。通常的做法是从某一种哲学体系,如实用主义的角度,提出基本的哲学假设,然后在这些哲学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它们对于教育的目的、本质、内容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意义。而另一种路径则集中讨论教育目的、课程及评价等主题和问题,而不是从哲学观出发来对每一主题加以探讨。还有一种路径,是“将教育哲学置于教育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也就是将教育哲学的基本倾向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教育保守主义,一种是自由主义。而看一种教育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基本倾向,需要在对九个方面的基本教育问题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进行判别。这九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是:人是什么?我们如何认知?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善?学校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价学生?通过分析教育理论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解答,可以清晰地看出它在教育哲学上的基本倾向,从而把握其理论特质。

下面试从德国文化教育学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解答,来判定德国文化教育学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以及它所具有的特殊意涵,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一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

二、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基本哲学倾向及理论特质

如前所述,教育哲学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基本的倾向。而一种教育理论属于何种倾向,取决于它对上述九个基本的教育问题的解答。

总体说来,教育保守主义是对以智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的维护,这种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各种教育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如它在回答“人是什么”时认为,“理性是人和动物界的唯一区分,教育合理而合法的依据就是发展人的理性力量”;在回答“如何认知”时认为,“但(教师)最终还是希望学生能够脱离感觉经验,运用理性能力来掌握普遍的原则性的知识”;在回答“什么是真理”时认为,应“首先专注于传承那些被认为是永恒的真理”;在回答“什么是善”时认为,“所有的价值都是绝对和终极的”;在回答“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时认为,“就是智力和理性,其他的机构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去祈祷、缝纫、烹调甚至施肥”;在回答“应该教什么”时认为,应该“依照发展和完善智力的要求来限制课程内容”;在回答“如何教”时认为,“所有这些方法都以教师为中心……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讲授”;在回答“如何评价学生”时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而评价相应也就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掌握程度”;在回答“如何协调自由和纪律”时认为,“希望学生不仅仅限于对校方权威的尊崇,学校还必须培养每个学生理解、敬畏和服从上帝的戒律和人类的基本规范”。概言之,他们的观点源于一种主张有必要尊敬和服从权威的等级权威观,源于对规则、规范的信念,源于对各种违反规则者进行必要惩罚和对遵从者进行奖赏的观念。

教育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之相反,它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全面突破。它在回答“人是什么”时认为,应“摒弃身心二元论”、“学生应被看作是一个进化的有机体”;在回答“我们如何认知”时认为,“人类最确定的学习方式是以个人经验和在科学活动中高度精细的经验形式为基础”;在回答“什么是真理”时“强调真理的动态性”、“学生不应抱有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实、原则、法则和理论的幻想”;在回答“什么是善”时认为,“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建立在否定任何终极或绝对价值之上……价值的真正存在依赖于发生在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种事件”;在回答“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单纯的智力发展”;在回答“应该教什么”时认为,应该“把课程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在学校指导和控制下进行的活动”,“必须提供许多不同的科目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在回答“如何教”时认为,“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他们更重视学生的活动。一些自由主义教育家经常提到的口号“从做中学”,也许最能体现这种方法的特点。在回答“如何评价学生”时认为,“自由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其评价对象将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术水平”;在回答“如何协调自由和纪律”时,“抛弃了保守派教师权威式的态度和做法,而推崇学生自由行事和自由选择”。

从上述对教育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倾向的阐述中容易看出,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具体来说,它是19、20世纪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文化教育学正是在反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它对教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上与自由主义的回答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反对赫尔巴特过多在教育中注入自然科学的因果控制的机械方法,使教育过程简化为‘目的一手段关系’,反对单线条的灌输式教育,而强调教师与学生良性开放的互动关系,反对理智至上的狭隘教育(赫尔巴特在偏重德育的背景下仍把智育作为首要的教育过程),主张尊重人的整个完整生命,包括非理性因素,反对从一般的人的教育结果中导出的抽象的教育原理而强调活生生的变化的独特的个人。”狄尔泰及其他代表人物都对传统教育中以知识和智力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及对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感到非常不满,认为那是一种“扼杀人的生命的教育”。他们进而要求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生活体验过程,使单一的“知的教育”变成知、情、意各方面具备的完整教育,从而形成理想的“总体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德国文化教育学彻底告别了传统教育模式,走向“生成”与“唤醒”的全人教育模式。很显然,德国文化教育学主张尊重人“知、情、意”全面发展的完整生命形态,强调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反对以知识和智力发展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反对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教育自由主义观点。它对各种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与其他教育自由主义思想是相同或者相似的,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它属于一种自由主义的教育流派。这是它在教育哲学上的基本倾向。

必须要指出的是,德国文化教育学的自由主义与传统教育自由主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将重心由个人自由转向群体和集体的自由,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Bollnow在《狄尔泰全集》第九卷前言中指出其教育学思想的四个基本倾向:“首先是面对伟大的德国教育家中流行的个人主义,他强调教育学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这种教育学的任务源自它在民族力量的管理中的功能,针对一切分解的倾向它是维持统一与团结的力量,从而提升国民整体。”从中可以看出,德国文化教育学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教育流派,可以说是19、20世纪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尽管同属教育新自由主义阵营,德国文化教育学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解答还有着特殊的意涵,与其他一些新自由主义教育流派有着很大的区别。狄尔泰在批判传统教育学派别(如赫尔巴特学派)同时,也对一些新自由主义教育学派,如以斯宾塞为代表的英式教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将人类行为的功利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它们本来只是表达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斯宾塞等人却把它意想成为超越时空的普遍概念,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狄尔泰认为:“对历史之深处及关联盲然无知,不知道事物曾是怎样……并陷入功利主义者的空洞理想与主观的伦理风尚;但历史学派却能告诉我们:从对存在物的认识出发如何产生关于应该存在之物之规则。”再如,在“我们如何认知”这一问题上,狄尔泰不像叔本华、尼采等其他生命哲学家那样彻底否定整个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而是也承认理性的重要性,提出人是有着知、情、意的统一的人,以人的经验整体来对抗人性的分裂状态,这样他在如何看待理性的作用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文化教育学与其他一些自由主义流派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基本哲学倾向以及在教育哲学谱系中的位置。德国文化教育学应属于20世纪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其他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着特殊的意涵。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德国文化教育学的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对20世纪德国、特别是二战后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新自由主义倾向及理论特质对二战后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为一个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德国文化教育学对于政治教育、特别是战后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政治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学界向来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政治教育活动是特殊的教育活动,政治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部分。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它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这两种认识都有其合理之处,对于政治教育的研究来说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德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语境中,政治教育从学科属性上来说应该属于教育学的范围。它属于应用教育学理论,是理论教育学(或一般教育学)在特定领域(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尽管政治教育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它毕竟也是教育,政治教育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例证在于,战后德国从事政治教育研究的著名学者几乎都是教育学家,他们往往把政治教育研究看着是整体教育研究的一部分,通常是先构建关于教育的基础理论,再从这个理论出发来研究政治教育活动。

既然政治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政治教育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那么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必然要受到主流的教育哲学――文化教育学的强烈影响。可以说,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的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烙上了深深的文化教育学的烙印。

首先,在二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有影响力的政治教育理论基本上是文化教育学者提出的。在这个时期,斯普朗格、李特等人出版一系列著作,如《关于国民教育的思考》(Gedanken staatsbtirgerlichenErziehung)、《德意志民族的政治自我教育》(Die politische Selbsterziehung des deutschen Volkes)等,这些著作集中地对德国的政治教育活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有着广泛的影响。斯普朗格等人将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思想和精神科学思想运用于教育研究中,提出了陶冶、理解、唤醒等一系列重要范畴,并提出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协调发展主体自身的各种政治能力,使之臻于完善。这些范畴和理念大大拓宽了政治教育研究的视野。

其次,在二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文化教育学派的政治教育理论是官方进行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德国官方进行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机构是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初期称为联邦乡土服务中心),它虽然不能给各州政府的教育机构发出指令,进行强制性的要求,但它所的指南和编写的《联邦乡土服务中心系列丛书》等指导性的文件,一般被认为是官方在政治教育方面的立场。在这些指导性意见中,文化教育学派的理论常常居于主导的地位,如《联邦乡土服务中心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书就是李特所著《德国人民的政治自我教育》,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德国盛行的民主观,这种民主观被视为战后政治教育的经典思想。

最后,在文化教育学派的影响下,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了自己明显的特色,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理论有较大的差别。关于这一点,1915年斯普朗格就写信给凯兴斯坦纳指出:“您是裴斯泰洛齐的真正继承者,这我毫不怀疑。因此,同样我也希望您离杜威的实用主义更远一点。经济的一技术的方面,并不能会穷尽德国教育的全部。德国的国家观念和德国的科学观念要更加丰富。”斯普朗格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只是从经济、技术等层面对教育进行关注,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德国文化教育学则通过自身特有的教化功能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因而更加完善。这不仅仅只是斯普朗格个人的看法。在美国占领当局对于战后德国的再教育(Re―education)政策出台后不久,福利特纳批判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再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指出文化教育学在政治教育基本问题,如权威与自由、青年人格形成等方面与实用主义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考。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只有从文化教育学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战后的德国政治教育活动。

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简要说来,就是如何建立一种适应或满足某种政治体制(如民主政治)要求的教育体系。这种政治的要求可能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等。具体到德国的政治教育理论,就是要研究在战后德国怎样建立一种适应新的民主制度的教育方式。在这些问题上,德国文化教育学对于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而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政治教育的目标方面,李特等人强调联邦德国民主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民主性”,对当时的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他们所阐述的“民主性”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观点有很大的区别。20世纪50年代,弗雷德里希・欧廷格(Friedrich Oetinger)发表了论著《政治教育的转折点》(Wende―punkt der Politischen Erziehung,Partnerschaft als Piidagogische Aufgabe,Stuttgart,1951),引起较大的关注。该书正是在杜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战后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消极、冷漠与“不合作”,提出要用“社会责任”、“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等来教育引导民众。但他的一些主要观点受到了文化教育学者的批评。1961年,特奥多・李特(Theodor Litt)出版了《德意志民族的政治自我教育》(DiePolitische Selbsterziehung des Deutschen Volkes,Bonn 1961)一书,指出欧廷格对德国政治教育历史的分析“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忽视了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政治从本质上讲与斗争是不可分割的,为了和平、合作的原则而贬低政治斗争,只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劣质的差使’”。李特认为,否定了政治斗争的内涵也就否定了民主的生活方式,这个观点对后来的政治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学校在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问题,文化教育学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进行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它在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所以经常成为辩论的焦点。20世纪的德国教育界曾经在学校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在政治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产生了激烈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它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应该完全按照现实生活的准则来进行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学校有着自身的理想,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社会和生活的期望,因此应该与社会、与时代潮流保持距离。李特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首先,青年一代不具备理解现有文化总体形态的能力,他们的教养不能完全通过“日常生活”来进行,应该让他们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因此,这种教育在一定的阶段必须在特别的公共机构――学校中进行。学校是“以符合青年人精神状态的形式,把青年与超出青年或不同于青年的事物,即‘客观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学校以教学论上简化和条理化的模式,把青年即将涉足的文化现实介绍给他们。因此,学校所谓的‘脱离’生活,实际上正是为同生活结合作准备。”对于第二种观点,李特指出,学校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在青年心中预设未来文化的形态,否则他们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便会受到压制。当然,“学校应当在一定高度上寻找文化生活的价值。这一高度应超越日常的忧虑和需求以及一时的谋略”,“在教学和生活中给青年人在人的价值追求方面树立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与问题集中凸显的同时,价值多元、文化多元及思想多元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党的十报告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升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以高度概括、凝练、简洁的形式,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而且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共同信念、具体内容及行为规范。这就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多重的契合点,甚至是一致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厘定

1.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应“弱化”而且应“强化”政治教育

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摆脱不了特定意识形态的潜入,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内容合理、方式恰当、途径有效的保障,而不是“党化教育”。为此,党在每一个时期都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涵盖“政治教育”。

2.强调“公民教育”实质是以“普世价值”取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和“舶来品”的日益涌现,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渐盛,使其成为攻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把“利剑”,试图以此弱化政治教育。但必须认识到,公民教育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以培养一般社会公民为目标的价值教育,而不是注重集体主义、阶级属性和政党属性。这种以公民教育取代我国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实质上是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奉为全人类价值的谬误,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系的模式与对普世价值的盲从。公民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构成之一,也是我国政治迈向现代化的需要。但我国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中不仅包含了公民教育,而且又超越公民教育的“公民”,表现出“独有”的政治取向。

3.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照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综合性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即教育的目标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层面上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社会层面上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在国家层面上是要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有包含对个体培养的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又包含社会需要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还包括国家政治需要的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所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公民教育,也不是单一的德育教育,而是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格教育。这一定位既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既使得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使得教育客体能够接受稳定的、连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1.社会背景的契合:多元价值的侵蚀与干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培育与践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似,都是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严重侵蚀的大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受重创。时至今日,我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面临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价值信仰问题的针对性反馈,目的在于凝聚共识,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命线,是统一思想、攻坚克难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基础,从而解答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可见,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都来源于我国转型期特殊国情的驱动,都是在当前社会问题倒逼之下的回应,目标都是为了塑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观。

2.指导思想的契合: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被已经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国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武器。在理论继承与探索创新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成为活的理论,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在发展中不断指导实践。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但没有“终结”,反而表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即讲授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认识各种问题,去分辨和澄清是非与困惑。②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守,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

可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处于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内容又是指导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思想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3.直接目标的契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对接了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它将“五爱教育”“四有新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囊括进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提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凝练,在个人层面上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这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尺度,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最新表述。“爱国”要求热爱国家、自觉报效祖国,维护统一、促进民族和谐;“敬业”要求发扬忠于职守、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诚信”要求继承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传统美德;“友善”要求坚守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发力点,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蕴含了丰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内涵。

由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贯穿人的一生,二者有着共同的使命。

4.最高价值的契合:把我国建成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既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信,排除了“老路”与“邪路”的干扰;又涵盖了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憧憬,是人民认可和追求的共同梦想。党的十报告更是鲜明地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写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之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激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动力。大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化为自觉奋斗的目标,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努力实现“中国梦”。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理想信念构成的重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从培养目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虽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的,但最终目标却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现实中华民族的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将其定位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将其细化、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共同的最高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5篇

因此,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1、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校长、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领导小组为中心,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

2、要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每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3、要建立表彰制度,增强德育队伍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二、按照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同德育课程的有机结合

1、把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中心内容。

学校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向学生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久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回答学生普通关心的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要改进考试方法,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序和实际接受情况。

2、将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中去。

(1)要进一步落实音、体、美课程,并开设艺术选修课,以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和娱乐活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2)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要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

三、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形成由浅入深的稳定的教育序列,并开设时事政策课或讲座,以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现实的国情教育。

2、要对学生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深入进行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逐步确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3、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明确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4、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在人民革命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典范结合起来,并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提出有中华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溶入教育中,反复教育,长期熏陶。

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

学校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并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做好德育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6篇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3-284.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7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 方法论 教育研究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特点;意义

公民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条件,以促进公民的社会化、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其次,公民教育通过对公民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公民的以人为本意识与文化的归属意识。再次,公民教育学又是一个研究公民社会行为的科学,必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心理领域等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并成为学科知识支撑。

1 公民教育学的特点

公民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

1.1 全民性

公民教育学与其它教育学科不同,它具有全民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目的特殊性共同决定的。首先,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没有身份差别,更无性别、年龄、职业或是知识层次的差别,任何人都不应游离于公民教育之外。公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得这种教育带有普遍性和全民性的特点。其次,全体公民也是公民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的主体,都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再次,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完全的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2 终身性

公民作为自然人一生的身份与资格,要求公民终其一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公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使得它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公民教育学的终身性的特点表现在公民作为公民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终身的。公民教育贯穿于一个公民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使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公民教育体系。

1.3 开放性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首先,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开放;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其次,与国际接轨。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世界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为现代中国的公民教育服务,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之路,社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1.4 平等性

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地位平等。作为公民教育主体的公民,他们在社会中分属不同的层级,但是现代意义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全体公民的教育,因此它又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保证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基本条件。其次,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权是保证教育平等的基本点,然而这种起点的平等只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就迫使公民教育重新审视、校正自己,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公民。

2 加强公民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既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加强公民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1.1 有助于确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由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对象具有全民性,即不分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均是公民教育的客体,他们地位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所以,公民教育又具有平等性。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权责统一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对一个公民必然的、内在的要求。加强公民权利平等教育和责任平等教育为人与人平等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2 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公民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是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点而影响人的行为、社会关系,进而实现现代国家的良性运转。

2.1.3 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的一种价值目标,是公民教育的着力点,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内容,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人人都在权利、机会方面得到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各方面的关系,使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加强公民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将可能的、不发达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2.2 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2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加强公民教育,势必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

2.2.3 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教育的发展。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才能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民主政治的提倡成为公民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要有效解决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慎明.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光明日报,2003(05)

2 蒋笃运,秦树理,王东等主编.公民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第9篇

关键词:加强 高职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高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书记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报效祖国理念。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源泉,它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与动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表现为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的竞争。

一、理论教学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关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内容的教学课程和专题讲座,更要发挥各自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坚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

二、通过建立爱国主义基地,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要建立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形成以革命人物、事迹等爱国主义宣传基地。一个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就是一段历史、一部教材、一处课堂,它是一座蕴藏着真善美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宝库。通过对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参观,可以引导他们从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参观学习,以增强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始终围绕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教育根本主旨,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教育,进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有着明晰的目标导向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