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震灾害的危害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3 15:54:43

地震灾害的危害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1篇

关键词: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城市复兴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5)01-0045-10

东京,日本首都,堪称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然而,这座城市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近代以来它曾经历过大地震的天灾和战争洗劫的“人祸”。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7.9级的地震,东京府①、神奈川县、千叶县、静冈县等一府六县受到影响,其中尤以人口密集的东京和横滨损失最为惨重。此次地震造成10万多人丧生,其中仅东京市遇难者就多达68 660人[1]。地震引发的城市大火,把东京市近3500公顷土地夷为废墟,东京和横滨的城市街区过火面积分别达到44%和90%以上[2]20。住宅的损毁也相当严重,东京市倒塌及烧毁房屋16.9万栋,房屋损毁率高达45.3%[3]。当时的报纸用“阿鼻叫唤的地狱”[4]形容东京和横滨的惨状。

关东大地震作为日本近代城市灾害史上的重大事件,无疑提供了一个人类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历史案例。然而,从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看,系统的专题成果鲜见①,研究亟待深入。文章拟从政策史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震后东京城市复兴的思路及其政策实施效果,以为他山之鉴。

一、 积重难返――灾前东京的城市问题

东京的前身江户,源于1457年关东武将修建的城郭。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此后江户成为日本政治统治中心,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快速增长,到18世纪中期已经达到100万人[5]。武家地和町人地的分离,构成了江户城人口居住格局的基本特征。1868年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定都江户并更名为“东京”。由此,东京开始了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艰难转型。明治初期,政府聘请外国技师修建银座砖石街等欧化建筑,竭力对外展示日本“文明开化”的成果。从1889年起,东京发起市区改造运动,按照新的标准,对道路及上水道进行了修缮。然而,这仅仅是“点”和“线”的改造,尚未形成近代城市规划的体系,而土地区划、功能分区、街区整合等系统性的近代城市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从客观上讲,日本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不足,国家财政匮乏,能用于城市建设的资源有限,因此东京的“城市病”也在所难免。

首先是交通问题。江户原本是作为武家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封建城市,建城伊始首要重视军事功能,其次才是居住和商业功能。武家地街道多折角和路障,下町地区的主干街道宽不过6~12米,居民区的小巷甚至只有0.9~1.8米,且沿街房屋房檐下堆放杂物[6]。道路很少铺设,每至雨天便泥泞不堪。据有关统计,直至关东大地震前,东京的道路率(道路面积与市区面积的比率)仅为11%,道路铺设率仅为9%,远低于同期工业化国家大城市的平均水平[7]46。明治维新以来,随着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及其交通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革,除了传统的马车、人力车外,“电信车以及马车铁道日益普及,既有的狭窄道路已经不能适应(交通需求)”[8]。水路交通同样存在种种问题。江户在隅田川入海口建城,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然而明治政府在河川疏浚和运河开凿事业上资金捉襟见肘,以致多条运河河道过于狭窄,河槽平浅,严重制约了船舶的通航。

其次是住宅问题。日本的传统民居是木质房屋,以平房为主,自然形成的宅基地原本就缺乏规划,房宅犬牙交错,户户相连带来了采光、通风和卫生等诸多问题。当时东京市15区①的人口密度是同时期欧美国家大城市的1.5倍、现在东京城市中心区的2倍。1920年,东京市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0平方米[9]6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东京的住房状况相当紧张,大量雇佣劳动者集中居住在龟户等下町地区,无序建筑的贫民窟举目皆是。

再次是公共卫生问题。工业社会以来,西欧城市采用近代技术,基本解决了城市清洁用水和垃圾处理问题。相比之下,明治前期,东京市还在沿用江户时期的上水系统,在自然水源取水然后通过木制管道配送给城市居民。由于水道系统年久失修,消毒措施跟不上,使得痢疾等大规模的传染病时有发生。1889年以后,东京开始兴建净水厂和供水厂,采用了加压水泵等新技术,同时计划以钢筋混凝土或铁管替换木制上下水管道。然而,这是一项既耗时费力又需要巨大投入的工程,因此直到地震发生前,东京市区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完成改造的工程死角。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当时是传统的人工收集办法,垃圾被搬运到深川区烧毁或者填埋,二次污染的隐患依然存在。

最后是灾害抵御能力低下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导致了城市整体建设标准不高。1919年《城市街区建筑物法》出台前,日本对建筑物的耐震标准没有统一规定。即使法律实施后,也只能对新建房屋进行规制,而不可能迅即实现既有建筑物耐震标准的升级。防火本应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东京市建筑物的不燃化率直到1920年仍停留在8.9%的低点上[9]59。据统计,1868至1923年,东京延烧面积超过三町的大火灾就高达34次,小规模的火灾更是数不胜数[10]。消防系统基本沿用江户时期的标准,加上设备老旧、街道狭窄,大型火灾发生时往往束手无策。再就是密集、无序的建筑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震前东京人均公园面积为1平方米,仅相当于伦敦的1/6[7]73,因此一旦发生灾害,疏散及避难就成了难题。

综上所述,地震前东京的城市化已遭遇到严重瓶颈,城市问题丛生。东京的城市定位为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担负着首都职能,而且是京滨工业带的领头羊。而以城下町为胚胎、以封建城市为原型的东京市发展举步维艰,显然难以适应这样的定位目标。修修补补的低水平城市改造已经无法解决积重难返的城市问题,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必然涉及土地区划、街区整合及居民搬迁等一系列问题,按照当时的发展趋势可能需要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在这种形势下,外力因素反倒成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某种机遇。不期而至的关东大地震固然把城市大部化为废墟,但也提供了城市重建的机会。然而灾后重建能否实现城市的升级改造,这取决于不同派别、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二、复旧抑或复兴――灾后重建的政策之争

关东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幸的是日本政府也遭遇“地震”―首相加藤友三郎突然去世,可谓祸不单行。山本权兵卫临危受命二次组阁。虽然山本抱有“举国一致”的雄心,但无奈政友会与会均拒绝入阁,于是网罗了后藤新平(任内务大臣)、田健治郎(任司法大臣)等官僚政治家组成“人才内阁”。这届内阁伴随着地震而发轫,在日本又有“震灾内阁”之称[11]。然而内阁缺少议会两大党派的支持,施政时易受掣肘。这在灾后重建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围绕着重建的目标和方针,政府内部分为复旧派和复兴派两大阵营。

复旧派的主张来自最大的政党政友会和军部。当时的政友会提倡紧缩型财政政策,总裁高桥是清认为:“伦敦英格兰银行左侧道路宽不足六米、右侧亦不过九米,此足矣。故(吾国)道路亦不必扩建,尽快复旧方为上策”[12]106。军部担心灾后城市重建资金投入过大会影响军费的增长,因此也是灾后实现“复旧”即可的立场,陆军大臣田中义一甚至特别提醒藏相说:“陆军的复旧也需要相当的经费”[12]220。

与之对应,复兴派的代表人物为后藤新平等官僚政治家。后藤向来标榜自己为科学的政治家,倡导“文明的生活”[13],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他在灾后第一时间起草了城市重建方案―《复兴根本策》:“反对迁都;采用西方最先进的技术,为日本营造新首都;对地主采取严厉措施以确保重建规划的顺利实施”[14]。在复兴派看来,灾害是“建设理想首都的绝好机会”[12]39,灾后重建的目标不应是仅仅恢复到受灾前的水准,还应当以此为契机,对东京进行升级改造。山本首相本人对此亦表示支持。

不管是复旧派还是复兴派,双方的共同主张都是灾后重建,只是在重建的力度和规模方面出现了较大分歧。在城市重建的某些方面,复旧是必要的阶段,例如地震中受损水道和管线的抢修、救灾公路的打通以及简易房屋的修建。然而从长远看,城市重建还应有更高的追求。因此,9月6日召开的内阁会议确立了灾后的施政方针―“第一救急,第二复旧,第三复兴”[12]48,表明政府灾后重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东京的城市复兴。9月12日皇太子颁布了《复兴诏书》:“东京为帝国首都,乃政治经济之枢纽,国民文化之源泉,民众瞻仰。然突遭天灾,旧态尽失,虽如此,未失吾国首都之地位。善后策勿仅复原旧态,乃要图谋将来之发展,街巷须为之一新”[7]3-4。这不仅彻底否定了迁都论,稳定了人心,更大的意义在于明确了灾后重建的目标:不止于复旧而要达到复兴。这样东京复兴事业取得了“大义名分”。然而复旧派并未因此而善罢甘休,继续在复兴机构、预算及方案等政策方面施加压力。

复兴事业的领导机构经历了从复兴院到复兴局的变更。9月27日设置的复兴院是与各省厅平级的机构,负责复兴事业的决策及执行。后藤自任总裁,此外复兴院下设总裁官房、规划局、经理局、物资供给局、土木局、建筑局、土地整理局等部门,成员大都来自内务省城市规划局和铁道院,是后藤培养的“智库”。复兴院的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事业费,对此政友会在议会预算中百般缩减。1924年2月,复兴院改为复兴局,成为内务省的外局,只负责复兴事业的执行,而规划职能则移交给新设置的特别都市规划委员会。好在复兴事业的各项规划已由复兴院确立下来,因此这次机构的缩减对复兴事业的影响有限。

在复兴预算方面,复兴派和复旧派经过反复争夺,最终使预算趋向合理化。1923年10月21日,复兴院提出7.3亿日元复兴预算方案,即政府原案。大藏大臣井上准之助从国家财政角度予以支持。然而时任枢密院院长的伊东巳代治认为7亿多日元的预算过于庞大,在灾后财政吃紧的局面下力所不逮。政友会亦步亦趋,于12月19日提出4.68亿日元的修正案,得到众议院批准。虽然此方案较之政府原案大为缩减,但复兴预算的出台为下一步复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能,复兴事业得以蹒跚起步。然而,在复兴事业执行过程中,预算不足的问题凸显,因此1924年加藤高明内阁不得不追加复兴预算1.26亿日元,并得到第49次议会的批准。这表明,复兴预算并非简单的一步到位,除了不同政治集团的角力外还需实践的检验。虽然复旧派对于复兴事业来说是一种政治障碍,但这种牵扯很有必要,因为复兴派多是“外来的憧憬者”[15],空有理想和抱负,却对灾后重建的紧迫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紧缩的预算固然阻碍了复兴事业的扩大,却使资金的使用更为合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对灾后重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复兴方案方面,复旧派也迫使复兴派做出较大调整。复兴方案和复兴预算息息相关,缩减的预算要求复兴规划必须务实。最终确定的复兴方案包括土地整理、道路桥梁、教育设施、上下水道、公园、卫生设施、垃圾场、中央批发市场、社会事业和电气事业。除了道路大幅缩减外,港口和地下埋设物等事业也遭到削减。复旧派要求地方自治体承担大部分复兴任务,因此复兴事业由国家、东京府和东京市分工完成。国家完成的项目包括干线道路及附属桥梁、河川运河、大公园,以及部分土地整理,其中“(宽度)22米以上的干线道路原则上由国家完成,不足22米的辅助道路由自治体完成”[16]。东京府主要负责国道和府道的整修,即东京市区以外的郊区部分。东京市作为地震和火灾的主要受灾地,复兴任务最为繁重。尤其是在土地区划整理方面,过火街区面积的80%由东京市整理,耗资近1亿日元。其他诸如上下水道、公园、垃圾场等事业亦由东京市独立完成。复兴方案的更改虽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却使东京市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之在随后的10余年内陷入了慢性萧条的困境[17]。

由此可见,灾后城市复兴的决策过程就是复旧派和复兴派的博弈过程,复兴事业的最终决定也是两派相互妥协的结果。正是由于复旧派的存在,城市复兴更加理性和节制,在灾后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能迅速启动。但另一方面,复旧派过分强调紧缩也导致了复兴事业在某些方面难以完成。

三、纲张目举―灾后城市复兴的土地整理政策

东京城市复兴事业经历了预算及方案等政策之争终于确定下来,但具体到道路、建筑、上下水道、公园等子项目的实施,仍需要出台适当的土地整理政策。土地是城市建设的载体。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必须依附于土地才能立足。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近代土地所有权,也由此带来了私人产权和公共事业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理顺土地产权关系是复兴决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土地整理方面,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大地主关心灾后土地的保值升值;灾前已遭遇“住房难”的中产阶级则希冀借此进行宅地整备,以改善住宅环境;而无产者没有房屋产权的利益纠葛,只希望尽快得到栖身之所。后藤曾提出“烧毁街区的土地由国家收买,待复兴事业完成后再出售”[12]42的一揽子计划,这引起大地主阶层的不满。伊东巳代治作为大地主在政府内部的代言人,提出“宪法保护所有权不可侵犯,强制收买土地乃违背宪法精神”[2]108的论调,言之凿凿,无可辩驳。复兴院不得不妥协,将土地方案改为区划整理,具体由土地利益相关者组成事业机构,费用由受益者负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到灾后复兴,从而扩大复兴事业的群众基础。

土地区划整理,是通过对土地的分割、合并、交换以及区划形状、用途的变更,从而对用地进行的规划整备。日本在早期城市化过程中即对土地整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名古屋、大阪等地组织利益相关者组成土地整理事业组合,以“让地”①的形式进行规划整备,通过资金交换和权利让渡解决所有权问题[18]。1919年引进德国的区划整理手法,并在《城市规划法》中加以规定。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总结了之前土地区划整理的经验,参照欧美国家的先进测量和区划技术,并结合灾后日本的国情,从而颁布了《特别城市规划法》,确定了灾后土地区划整理政策。

灾后的土地整理政策有三个特点:设置土地区划整理委员会和补偿审查会,指定“换地预定地”以及规定“一成让地”。土地区划整理委员会是受灾地土地整理事业的领导机构,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在吸引公众参与的同时也便于政府进行指导和管控。补偿委员会则负责土地价值的评估和核算,以保障私人权利。“换地预定地”使得原先的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不必等到复兴事业全部完成,即可临时借用指定的土地[7]25。由于复兴住宅建成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灾民可以在“换地预定地”搭建简易房屋,从而解决了普通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了复兴事业的阻力。“一成让地”原则上要求所有地主无偿提供十分之一的土地,以解决复兴资金不足的问题。东京市预料到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反对运动,因此提前宣传和疏导,发行了《区划整理速览》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册,普及区划整理的理念。通过宣传和科普,东京市约两千名大地主对整理后地价上升表示欢迎,并积极参加区划整理委员会,中小地主也随之加入。由此可见,只有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复兴事业才能顺利进行。

土地区划整理的顺利实施为复兴事业的执行扫清障碍。土地产权问题的解决为街区整备、功能分区等大规模、系统性的城市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道路、建筑、防灾等城市复兴子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浴火重生―灾后东京城建水平的整体提升

1930年3月,历时7年的东京复兴事业终于完成。日本政府举行了复兴祭,昭和天皇亲临现场庆祝。如表1所示,复兴事业使全部过火街区约3000公顷土地得到整理,形成了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分离的功能分区格局,在交通、住宅、公共卫生、防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规划实现了质的飞越。

复兴事业使东京市交通状况大为改善,“道路率提高到25%,与伦敦和巴黎的水平相当”[19],不仅解决了震前的交通问题,也为以后的城市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家建造的干线大道路面宽阔、车道明晰,配有绿化带和路灯,路面预留了电车轨道专线,路面以下也为地铁的建设预留了充足空间,体现出城市复兴的超前预见性。干线大道基本完成了路面铺设,还加强了道路与停车场、仓库、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高效的交通系统。东京府完成的放射状和环状道路,奠定了东京道路交通网的骨架,加强了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郊区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心城区过分拥挤的问题。东京市实施的辅助道路系统也取得极大的成就,无论从宽度、延长还是总面积上都比震前有了飞速的提升。水运事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复兴河道最宽处达55米,水深平均在1.8~2.1米[7]69-70,通航能力比起震前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日后东京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表1 东京城市复兴的主要项目 事业名称 国家实施 东京市实施

土地区划整理 570公顷 2400公顷

道路 干线52条119公里 辅助线122条139公里

河川运河 改修11条,新凿1条 一

上水道设施 ― 复旧及扩张(和田堀净水池,山口贮水池等)

下水道设施 ― 复旧及过火街区全铺设

垃圾处理设施 ― 处理所27处,处理工厂4所

公园 隅田、滨町、锦系(共22公顷) 51所小公园(共15.5公顷)

小学 ― 钢筋混凝土小学112所

资料来源:团d局「团d事I概Q复兴事业概观,明筇茫1928:45-87.

复兴事业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前的住宅问题。复兴住宅建设和社区的恢复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东京市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引导下,1924年成立了财团法人机构同润会,以提供“卫生的、优质的、不燃的”住宅为目标,建成了16处钢筋混凝土住宅区,其中有两处沿用至今[6]173。同润会的房型较为合理、地理位置优越且舒适卫生,受到中产阶级的欢迎。

在公共卫生方面,上下水道和垃圾处理设施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新修了贮水池和净水厂,增加了配水管道,使供水能力从之前的每日每人4立方尺提高到6立方尺[7]83。如表1所示,下水道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亦成果斐然,基本解决了城市的卫生顽疾。

经过复兴事业的改造,东京的城市防灾能力有了提高。复兴建筑严格执行了《城市街区建筑物法》规定的抗震标准,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同时实现了城市的不燃化。新建筑的层数普遍提升,在单位面积内可以建造更多住宅。因此下町地区建筑密度过大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整治,由1920年的每公顷110~165栋下降到1935年的每公顷70~120栋[9]66。政府还吸取震前缺少隔离带和公共避难场所的教训,大力兴建公园和广场。东京市建造的51所小公园都在小学附近,形成了一个惠及小学生和附近居民的防灾体系。

除此之外,复兴事业还兴建了职业介绍所、托儿所、医院、公共食堂等社会福利事业设施,以及中央批发市场等经济设施。这表明灾后的城市复兴不仅是公共基础设施等物质上的提升,更是社会事业的进步。总之,相比于明治维新以来的历次城市改造,震后的东京复兴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实现了城市的升级。复兴事业不仅给东京带来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还为东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复兴。

五、结语

关东大地震后的东京城市复兴在灾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政府在灾后颁布一系列政策,在交通、住宅、公共卫生、防灾等方面进行了凤凰涅式的改造,使东京市摆脱了近世封建城市遗留的羁绊,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表明,灾害虽然使城市陷入发展危机,但灾后重建如果把握得当,灾害危机也可以转化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灾后城市重建并非一帆风顺,复旧和复兴之争贯穿始终。复旧派虽然给城市复兴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也促使复兴派的政策制定更加务实。此外,为了协调各方利益,扩大复兴的群众基础,城市复兴的土地政策也经过调整和创新,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震后的土地整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公共让地的正当化推动了“职住分离”的郊区化运动,缓解了中心城区的土地压力,成为城市规划的新潮流。

东京在随后的发展中还遭遇到战争洗劫的“人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空袭。这次灾害乃日本咎由自取。在战败后的城市复兴中借鉴了许多关东大地震后城市复兴的政策。例如仿照震后的“一成让地”,战后日本的受灾城市多采用“一成五让地”,从而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实现了城市的再次复兴。

不论自然灾害抑或人为灾害,人类目前尚无制止其发生的能力,唯有不断提高防灾及抗灾水平。关东大地震后的东京城市复兴提供了一种灾害应对模式,其经验和教训不仅属于日本,也属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 警. 大正大震火恼I[M]. |京: 博文^印刷所, 1925: 4.

[2] |京市役所. 团d区画整理I(第一)[M]. |京:川口印刷所,1932.

[3] s史地震研究会. 地恧艘るv|大震[M]. |京: 日本地恁互螗咯`,2008: 64.

[4] あび叫兢|京市[N]. 大阪朝日新.1923-9-3.

[5] 津川康雄. 江酩らと今日へ 大都市|京はいかにしてつくられたか[M] .|京:gI日本社, 2011: 42-44.

[6] 石田m房.日本近代都市画の百年[M]. |京: 自治体出版社, 1987.

[7] 团d局. 团d事I概Q[M]. |京:|京市政{嘶幔 1928.

[8] 藤森照信. 明治の|京画[M]. |京: 岩波店, 1982: 127.

[9] 田中. 团dと生活空g[M]. |京: |京大学出版会,2006.

[10] 佐野利器. 不燃都市の建Oと团d建B社会[J]. 都市公, 1925, (1): 6-7.

[11] 林茂, y清明. 日本内w史h[M]. |京: 第一法出版社, 1981: 420.

[12] 越g明. 後藤新平: 大震膜鹊鄱团d[M]. |京: 筑摩房, 2011.

[13] 信夫清三郎. 後藤新平: 科学政治家の生涯[M]. |京: 博文^, 1941: 347.

[14] Qvo. 後藤新平(第4)[M]. |京:劲草房,1967:587.

[15] 胡以志. 灾后重建规划与理论实践: 以新奥尔良重建为例― 兼论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借鉴[J]. 国外城市规划, 2008(4): 67.

[16] 团d事站. 团d事II[M]. |京:|京印刷株氏会社,1931: 43.

[17] 持田信. 都市政の研究[M]. |京:|京大学出版会, 1993: 158.

[18] |彦. 暮团dと区画整理の制度・技gのk_[J]. 区画整理, 2011(8).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2篇

1.1研究区概况

川滇黔接壤地区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和川南地区(宜宾市、泸州市和乐山市的马边县),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昆明市的东川区、禄劝县和曲靖市的会泽县、宣威市、富源县,楚雄州的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丽江市的华坪县)和贵州省西北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共75个县(区、市),面积19.36万km2,总人口3840.31万人,GDP总量3793.90亿元。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大西南的中心区位,成昆、贵昆铁路和长江—金沙江水道在此交汇,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联合开发的核心区和纽带。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和历史因素等影响,该区发展仍十分落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52%,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平均水平的83.00%。同时,该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震,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分布广且发生频率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西部众多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8个特困连片区扶贫开发区之一(乌蒙山区),研究其自然灾害综合特征,对于开发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研究区自然灾害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冰雹灾害、低温冷害等广泛发育。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对该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与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座谈,获得了该区域详实的自然灾害资料,为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奠定了基础。

1.2.1地震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带东缘附近,地壳抬升幅度大,活动断裂带密集,破坏性地震频繁。历史上,该区域共发生震级7级以上地震11次,震级5级以上地震非常活跃。其中以康滇地轴东缘中南部安宁河深大断裂与甘洛—小江深大断裂附近地震灾害最为严重,地震烈度在Ⅷ度以上,冕宁—西昌—普格和巧家—东川—寻甸一线地震烈度超过Ⅸ度,成为中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2.2滑坡、泥石流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不稳定岩土体广泛分布,脆弱的地质环境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该地区降雨集中分布,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时有发生,高强度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加之区内人口密度大,陡坡垦殖、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地形强烈扰动,造成天然植被减少,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活动。据统计,川滇黔接壤地区共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22万个,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总人数高达100.37万人。其中,区内的小江流域号称“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在138km2河流长度内分布着140条泥石流沟,蒋家沟泥石流平均每年爆发10次左右,最高达28次,堪称世界之最。

1.2.3洪涝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区内植被覆盖度较低,水源涵养能力弱,在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发生时,坡面迅速产流,极易发生历时短、强度大的山洪灾害。2010年7月13日,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山洪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另外,区内的金沙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安宁河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流域性洪水,严重威胁河流两岸的城镇、厂矿和村庄。

1.2.4干旱灾害受季风气候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率大,春旱、夏旱、伏旱、冬旱时有发生。由于春季干燥少雨,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川滇黔接壤地区春旱尤为严重。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2011年西南地区春旱,2011云贵高原伏旱和2012年云南、四川春旱,川滇黔接壤地区都是重灾区。

1.2.5冰雹灾害冰雹灾害是川滇黔接壤地区破坏性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但发生频繁,而且影响范围广,损害程度十分严重。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和凉山州西北部的木里、冕宁等地是冰雹灾害重灾区。以毕节地区为例,其年平均冰雹次数可达1.7次,年最多冰雹次数在7次以上。

1.2.6低温冷害在川滇黔接壤地区二半山区(1800~2500m)和高山区(>2500m)气温变异大,经常受到低温、霜冻、冻雨等灾害,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自然灾害。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以及川南的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冻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年平均冻雨日数10~30d,年最多冻雨日数可达50d以上。贵州省威宁县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年均冻雨日数达48.4d,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2月是冻雨的高发季节。

2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方法

2.1危险度评价方法

自然灾害危险度是一个概率概念,只能在[0,1]闭区间内取值。在实际评价操作中,这种概率很难进行估算,特别是针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评价。因此,一般从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出发,设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开展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获得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Ik为第k种灾害的危险度指数;I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W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k为第k种灾害的权重;n为评价指标个数;m为灾害种类。本研究选择川滇黔接壤地区比较严重的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2.2评价指标及权重

根据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共选择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灾种进行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针对每个灾种,考虑其孕灾环境特征,选择评价指标,如泥石流灾害就从地质、地形、气象和地表覆被特征选择岩石风化程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9个评价指标。全部7个灾种共选择42个评价指标(表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层次总排序、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因子以及各个灾种的权重(表1)。

2.3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标准

中国学者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一般将评价结果分为5级或6级,表示自然灾害由弱到强的趋势。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为低度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5级。自然灾害危险度的分级标准一直是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作者认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应以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并参照研究区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和政府、公众对自然灾害感受理解进行综合考量,藉此确定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研究区的实地调查和灾害数据分析,东川、巧家、宁南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高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极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ax;泸县、南溪、龙马潭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低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低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in。其余县(区、市)与上述6个县(区)比较,确定危险度分级。定义分级指数P,其计算公式如下:

2.4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单元

在区域自然灾害综合评价中,一般选择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进行评价。GIS工具的大量使用使得以栅格单元进行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本研究选择100m×100m栅格单元进行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

3结果分析

3.1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据表1,首先构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评价指标数据库。主要数据来源如下:断裂带、地层岩性数据来源于1∶50万四川省地质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地震动参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形数据由1∶5万数字地形图生成DEM;气象参数通过研究区内的气象数据统计获得,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冰雹和低温冷害数据来源于《中国气候资源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土壤侵蚀强度数据为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四川、云南、贵州土壤侵蚀强度图。然后将各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到0-1之间,得到评价因子,进而计算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依据式(3)计算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级指数,并划分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

3.2自然灾害总体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图2、图3)。第一条线自滇东北至凉山州的东川—巧家—宁南—普格—喜德—冕宁一线,与安宁河深大断裂和甘洛—小江深大断裂的走向一致,这是一条以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和滑坡灾害为主的极度危险区。第二条线自会理县起始,沿金沙江一直延伸到雷波县,形成一条带状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这主要是由于金沙江深切河谷地貌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高强度的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是导致该区域自然灾害危险度高的主要原因。而乌蒙山区(毕节西部、六盘水、昭通、曲靖等地)则形成一片集中分布的自然灾害中、高危险度区域,该区域自然灾害是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低温冷害等多种灾害共同造成的,特别是干旱灾害、冰雹灾害和低温冷害在该区域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自然灾害“两线一区”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了川滇黔接地区自然灾害发育和危害特点,同时也对整个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如2012年发生的四川宁南“62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凉山州锦屏“830”群发性地质灾害、“97”昭通市彝良县地震等。结合区域地质和DEM等资料可以看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控制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高度危险区和极度危险区的基本格局,它不仅对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起决定作用,而且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了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的分布格局。按式(3)给出的方法对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的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划分(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数量分别为14个、26个、16个、6个和13个,分别占18.67%、34.67%、21.33%、8.00%和17.33%,其中极度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县(区、市)就达40个,占53.33%。这说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普遍比较高,特别是“两线一区”经过的区域。结合图2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只有东北部的宜宾、泸州、遵义市北部、毕节市东部自然灾害危险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低,以丘陵为主,地质构造比较稳定,这也进一步说明宏观地质灾害构造和地貌形态是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安宁河谷、盐源盆地、龙川江河谷、昭阳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也相对较低,从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3自然灾害危害分析

使用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的总人口、GDP总量等指标(表4)。表4显示川滇黔接壤地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的国土面积达11.83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09%;总人口数量达1933.15万人,占研究区总人口的50.34%;GDP总量达3793.90亿元,占研究区GDP总量的51.42%。由此可见,川滇黔接壤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相互叠加,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巨大。以位于东川、会泽间的小江流域为例,仅泥石流沟就多达140条,泥石流沟流域面积1878.58km2,占小江流域总面积的61.73%。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经常堵塞小江,仅蒋家沟自1919-1968年50年间堵江10d以上就多达7次,最长达6个月。再以乌蒙山区腹地的威宁县例,这里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威宁县志》记载:“黔为漏天,乌撒尤漏”,“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这是对黔西北地区冻雨灾害最生动的描述。表4还显示出随着危险度升高,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第一是自然灾害危险度越高,生态环境越脆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越匮乏,在漫长的迁徙、繁衍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如东川大桥河泥石流沟原有良田5040亩,5个村落135户农舍,经历几次大规模泥石流后变成荒坝沙滩;第二是川滇黔接壤地区多数县属部级贫困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该地区的开发扶贫力度,但是由于频发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返贫率很高,如凉山州高山区(海拔>2500m范围,多数属于高度危险以上等级)贫困发生率达到96%,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该地带脱贫人口稳定情况很差,每年返贫率高达20%以上。扶贫—返贫恶性循环造成该地区贫困深度大,农民稳定增收十分困难。当然,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下降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自然灾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人均GDP受自然灾害影响则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有若干县(区、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当地GDP贡献巨大。人均GDP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比结果也显示出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敏感。因此,在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时,特别是在推进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开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加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力度,促进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对川滇黔接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从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和GDP总量来看,自然灾害已经成为该区域资源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

4结论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 危机管理 地震灾害 应急预案

[分类号]G251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具有频度小、突发性与破坏性大的特点。2008年5月12日发生四川省汶川地区的里氏8.0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遇难人员将近七万人,由此而产生的间接损失以及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伤害更是难以计量。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图书馆同样未能逃脱厄运。“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图书馆受到了巨大损失。其中,在四川省,北川、汶川、青川、茂县等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整体坍塌;26个县级馆受到严重破坏;损毁设备1.3万台(套);损失图书182.24万册。在甘肃、陕西、重庆等地,各级公共图书馆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给全国公共图书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处于地震带上的高校图书馆同样未能幸免于难。

1 建立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必要性与意义

我国政府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于2006年1月8日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一系列相配套的预案,其中就包括《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出台是为了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重大地震灾害所导致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灾害所及,即使是对于一个为社会文化、教育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也难以幸免。汶川大地震中,处于重灾区的北川、绵阳等市县的图书馆遭受了重大损失,馆员遇难失踪、馆舍倒塌、文献被毁等。事实提醒我们,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如何以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值得引起重视。因此在《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的特点,建立专门针对图书馆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1.1降低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所需

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包括两种:一是人身安全隐患;二是建筑安全隐患。首先,图书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机构,人员比较集中,读者流动性较大。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外,还要对读者负责,不能让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检索文献、获取信息中受到任何伤害。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如果没有有序、协调的疏散与抢救措施,读者甚至是馆内的工作人员势必会因为逃生而产生混乱,由此引发甚至比地震本身更大的损失。其次,图书馆内所藏文献资料,多是纸质文献,属于易燃物品,由地震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等会将馆内的文献资料毁于一旦。第三,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与质量没有国家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在1999年颁布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中,都没有提到图书馆抗震的建筑要求,这说明在过去图书馆建筑抗震这一功能要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着先天的抗震缺陷。周锡元教授认为,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存在着先天缺陷,如房间大、窗户大、走廊设计使得学校抗震功能比较弱。类似的,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也是大房间、大玻璃窗,甚至有些图书馆为了采光效果采用玻璃墙的设计,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建筑抗震功能的发挥。

1.2地震灾害对图书馆特殊破坏作用的要求

强烈性地震灾害虽然发生的概率较小,但其一旦发生,造成的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了人员伤亡外,四川地震灾区的文化场馆及设施损毁严重。据统计,北川、汶川、青川、茂县的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在地震中全部被夷为平地,绵竹、什邡、安县、平武、江油、汉源等县(市)的文化设施绝大部分已成危房,当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3.3亿元。甘肃省被毁的图书馆有17个。在倒塌的图书馆建筑废墟中,不仅仅是残砖断瓦,更多的是图书馆保存的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珍贵文化古籍,这些文献资源有的可以通过再次购买等方式重建,有的则永远无法恢复、再现。珍贵文献的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

1.3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重要使命

图书馆危机是对图书馆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需要图书馆人立即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危机管理有两大基本要素,即危机预警和危机处理。危机处理是在危机爆发后处理危机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其目的是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危机预警则包括在危机爆发前所进行的一切预测和报告工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将危机损失降为零。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是针对有可能对图书馆造成威胁的重大地震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它是在分析、评估图书馆潜在的危险性、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可以说,图书馆地震应急预案的建立,对图书馆危机管理的这两大要素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

2 建立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目的

建立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灾害;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2.1减少直接灾害

直接灾害是指地震发生时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强烈地震产生的巨大震波,造成房屋、桥梁、水坝等各种建筑物崩塌,人畜伤亡,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强烈地震带来的直接灾害对图书馆来说则是馆舍倒塌,馆员读者伤亡、失踪,文献资料丢失、损毁,图书馆各种正常的服务中断等。直接灾害是对图书馆的破坏最严重的。如果在强烈地震来临时,图书馆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能够有序、协调地处理地震紧急事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到来的直接损失。

2.2预防次生灾害

强烈性地震带来的损失往往很大,次生灾害的发生更是雪上加霜,带来的损失有时比地震造成的还大。次生灾害则指地震破坏后诱发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如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品泄漏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冻害、瘟疫流行以及震时人员蜂

拥外逃或跳楼造成的挤、踩、摔等伤亡,地震后或地震谣传、误传出现的停工停产……。地震给图书馆带来的次生灾害包括火灾、人员踩踏伤亡等以及震后读者产生的来馆恐惧心理。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甚至会大于直接灾害的损失,因此图书馆预防震后次生灾害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3 图书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3.1第一原则

“生命高于一切”是世界各国处理公共危机的根本原则。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地震灾害发生时,图书馆必须将读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保障放在首位,确保其生命和身体不受损伤,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

3.2重要任务

图书馆功能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文献资料的收藏与保护。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图书馆在确保第一原则的基础上,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本馆馆藏文献。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及时清理废墟、清点馆藏;对于已破坏的重要文献,文献保护人员尽量予以恢复。

3.3建立长期的图书馆地震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机制

图书馆地震灾害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及时发现图书馆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最大限度避免其差生,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图书馆地震灾害预警机制的动态管理流程包括:地震信息收集检测灾害诊断地震预报。在图书馆构建地震灾害预警系统时,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3.3.1地震知识普及地震知识普及的对象包括图书馆馆员和读者,其目的是帮助馆员和读者克服恐惧心理,知道在破坏性地震中求生的措施和技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宣传。地震知识普及的途径包括:定期请专家开展地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地震灾害仿真模拟,即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在地震作用下的物理破坏模型分析,以及地面振动特征、地基失效和次生灾害的模拟。

3.3.2地震预防常态化危机管理不是危机爆发时才存在,它是一种对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实践。所以真正有效的危机管理,在危机没有爆发时,是一种常态化管理。常态化的危机管理要求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要将危机管理融入日常管理中,要有对危机的前因后果进行管理的敏感以及建立科学的应对策略。因此,图书馆,尤其是位于地震带的图书馆,应该把地震预防常态化。所谓地震预防常态化就要求图书馆制定好危机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科学的预防和应急预案,适当进行应急处理的预演。这种常态化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地震来临时科学预防,尽量避免仓促应对,而成效就是要实现地震灾害爆发时快速反应,杜绝拖拉敷衍。其中反应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地震灾害常态化管理的成败。

3.3.3地震相关信息搜集 图书馆在灾害发生之前,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工作,重点收集灾害可能发生的范围、程度、影响本地的时间等信息,尤其需要重视通过正规渠道的消息和通知;全面而客观地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状况,对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或危害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充分、有效、结合本馆和本地实际的原则,选择或制定应急预案,主要应包括人员疏散方案、馆舍财产的保护方案、电力供应方案、交通方案、医疗方案等。将所采取的应急方案以尽可能快捷和广泛的方式进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对所有工作人员、读者及其它有关人员进行告知,以协调一致地行动。

3.3.4异地备份重要馆藏对于珍贵文献、古籍等这些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的重要馆藏,图书馆尤其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图书馆,平时应异地备份。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图书馆所收藏的北川历史文化资料和羌族发展历史资料等珍贵文献损失殆尽。因此图书馆对于此类珍贵文献应备份电子文档,建立数据库。同时,还要建立电子文献异地备份制度。电子文件、重要纸质档案的缩微件或数字化文本都要实施备份管理,以防重大灾害对档案史料造成毁灭性损失。

3.3.5重视馆舍建筑质量

地震是难以准确预测而又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从根本上说,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抵挡地震灾害的馆舍是图书馆应对地震的最根本屏障。在防震、防火、防水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最大程度地提高馆舍建筑的安全性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保护措施。在新建馆舍或改建老馆舍时,根据不同的需求,突出不同的特点,对抗震、排水、消防、疏散等相关的要求应及时向主管职能部门或承建单位提出,处于地震带上的图书馆,最好能够避免一些降低馆舍抗震功能实现的设计,如大开间、大玻璃墙的设计。一个完全达到国家抗震标准强度的图书馆馆舍,是有能力抵抗或减轻地震灾害破坏的。

3.4做好善后处理

图书馆对地震造成的损害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首先应该及时作出准确、科学的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向上级报告地震的处理情况,请求领导帮助解决因地震灾害造成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使馆员尽快恢复正常工作;要科学、有据地信息,求得读者的支持和理解,增强图书馆的公信力。震后的善后处理,具体来说包括检查与检修,首先应对馆舍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受损区域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馆舍墙体是否有开裂、渗漏等问题;检查供水供电系统,检查设备和网络,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等。须确认是否具备全面或局部正常开放的条件,务必在危险解除以后才能投入使用。良好的善后处理工作对于减轻地震给图书馆带来的损失有重大作用,对于克服读者震后来馆恐惧的心理有很大帮助。

地震灾害善后处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信息公开,切忌封锁消息。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图书馆的责任。馆舍遭受破坏程度信息、馆员和读者伤亡情况、馆藏文献资料损害信息等,此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开与上报对帮助作出科学、果断的决策有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在震后的善后处理中信息的公开,可以使公众对图书馆的行为有一个合理预期与估测,也可以避免人为的混乱。

4 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手册

哈佛大学图书馆防灾计划手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手册;二是哈佛大学图书馆防飓风计划。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一个部分。

当突发事件威胁到图书馆时时,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突发事件来临时,图书馆采取恰当措施保护介入其中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可通过美国红色通道网站搜索有关安全保护的信息。

第二步:通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有关各方。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向政府指定的应急反应机构,如火警处、警察局等寻求帮助。同时,通知以下部门:图书馆行政部门、图书馆设备管理部门、图书馆地方应急反应小组、哈佛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料应急小组

第三步:对突发事件状况作出迅速评估。如有可能,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威胁藏品安全的来源及受损范围迅速作出评估。

第四步:保护图书资料免遭进一步危害。

第五步:稳定环境。

第六步:对藏品受损情况作综合评估。鉴定资料受损类型,并估算数量。

第七步:寻求有关抢救受损物的专业建议。

第八步:决定是否需要外部商业性应急服务。图书馆行政部门与哈佛大学图书资料应急小组共同磋商决定,是否受损图书资料的种类或数量已超越图书馆应对能力。

第九步:若需外部服务,安排购买服务。图书馆行政部门联系:金融服务部门、保险机构等。

第十步:无需外部服务,履行抢救行动。

第十一步:保存详细记录。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4篇

【关键词】 地震 心理危机干预 介入

Exploration of Intervening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Earthquake

DAI Bing,ZHANG Hui*

(School of Humanities,Information & Management,Chengd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Research Cen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Chengdu 61008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science evidence of the intervening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earthquake.Method:The experience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Sichuan 5.12 Earthquake were analyzed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Conclusions:The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earthquake will get good effect which it intervenes in acute stress stage.The intervening place and people are what we have to think about.The place should be sanctuary and the people should be whose lives are safe and whose basic needs have been satisfied.There are four measures in the intervening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earthquake.They are psychological supporting and company,ralaxation therapy,psychological catharsis and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Key words:earthquake;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intervening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发生建国以来最强烈的8.0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是一种重大的灾难事件,由于它的突发和不可预知性,会让个体产生不可抵御的感觉,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如恐惧、焦虑、沮丧等[1]。因此有必要对地震后的个体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2]。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如何能够顺利地介入到经历地震灾难的个体和群体中?作者于2008年5月15日到达四川省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特别是干预的介入作了深入思考,总结以供进一步探讨。

1 地震受害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特点分析

地震灾难发生以后,为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有必要对大量的地震受害者进行群体的划分。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在地震灾后的一到两周,受害者处于急性应激阶段;几周后到一两个月以内,处于慢性应激阶段;地震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受害者处于恢复重建阶段。

从地点这个维度来看,在地震的直接受害区域,受害者出现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可以称之为直接受害者;在地震的周边区域,受害者主要出现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如恐惧、焦虑,担心受到灾难的袭击,称之为次级受害者;在远离地震的区域,受害者出现普遍的恐慌情绪,称之为社会大众。

结合时间和地点这两个维度,可以提出第三个维度——人群。地震受害者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人群:第一,没有脱离危险需要救助的人群;第二,得到救助或者脱离危险后集中安置的人群;第三,得到救助或者脱离危险后投亲靠友的人群。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有类似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制订的《5.12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救灾综合方案(讨论稿)》,也提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地震受害者的心理状况,认为地震受害者可以分为震央地区的直接受害者、周边地区的次级受害者和社会大众,灾后的心理发展阶段可分为灾后一两周之内的急性应激阶段、几周到一两个月之内的慢性应激阶段和几个月到几年的恢复重建阶段[3]。

2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地震受害者的心理状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准备需要考虑到三个重要的因素:时间、地点和人群。

2.1 确定介入时间

关于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时间,学者们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作者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介入地震受害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包括稳定情绪、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宣泄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次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证明,在地震灾难后的急性应激阶段介入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是心理学工作者在灾难后的重要责任。

当然,强调在地震灾难后的急性应激阶段介入心理危机干预的同时,作者并不否认可以在其他时间阶段介入心理危机干预。不同时间阶段的介入需要不同的危机干预的技巧和方法。

2.2 确定介入地点

在这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始之前,工作组成员经过深入思考和充分论证,最终决定选择地震灾难的相对后方作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介入的地点。怎么来理解这个相对后方呢?既不是高危险度的前线,也不是高安全度的大后方,前线抢救出来的受害者第一时间安置在这里,后方抢险人员及物资第一时间聚集在这里。如此次地震,四川省北川县是受灾严重的前线,四川省绵阳市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相对后方。

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选择相对后方有这样几个理由:第一,地震受害者生命安全得到保证,产生心理需要;第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环境得到保障;第三,不干扰前线抢救生命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2.3 确定介入人群

除了时间和地点,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还必须选择相应的介入人群。最需要干预的人群肯定是震央地区的直接受害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地震直接受害者都适合心理危机干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方面的需要肯定在满足生理需要后才会产生。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一些急切的需要如期待获得亲人的消息等得到满足的人群作为我们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人群。

这次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介入主要选择了得到救助或者脱离危险后集中安置的人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部分人群的特点是从对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恐惧向广泛的焦虑转化,表现为应激反应、神经衰弱、恐惧、抑郁,少数个体有精神病反应,急需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3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措施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主要措施有心理支持和陪护、放松技术、心理宣泄、严重事件晤谈等,目的在于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促进个体或群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4]。

3.1 心理支持和陪护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无条件的支持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地震灾难后,大量地震受害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崩溃,形成负性应激源。心理支持和陪护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心理支持和陪护,体现来自于社会的关爱,建立临时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尽力帮助地震受害者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都能起到平复心理创伤的作用。

3.2 放松技术

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所使用的放松技术主要用于减轻地震受害者们体验到的恐惧和焦虑,通常有四种放松训练方法:渐进性肌肉松弛法、腹式呼吸法、注意集中训练法和行为放松训练法[5]。

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中,让被干预者遵循由四肢到躯干、由上到下的系统顺序,紧张并松弛躯体的每组主要肌肉群。紧张并松弛肌肉可以使它们保持比先前更松弛的状态,达到放松的目的。

腹式呼吸也称深呼吸或放松呼吸,是被干预者以一种慢节律方式的深呼吸。每一次吸气,被干预者都用膈肌把氧气深深吸入肺内。因为焦虑最常出现浅而快的呼吸,腹式呼吸以一种更放松的方式取代了这种浅快的呼吸方式,因而减轻了焦虑。

注意集中训练是由于被干预者把注意指向一个中性的或愉快的刺激,而离开了他对产生焦虑刺激的注意。方法包括让被干预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视觉刺激、听觉刺激或运动知觉刺激上,或者让被干预者想象愉快的情景或影像等。注意集中训练常常结合其他放松技术一起使用。

行为放松训练往往让被干预者坐在一张靠椅中,让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得到椅子的支撑,干预者指导被干预者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做出正确的姿势,同时,让被干预者注重肌肉紧张、正确呼吸、注意力集中,让身体通过正确的姿势得到放松。

3.3 心理宣泄

这里所谈的心理宣泄,专指干预者主动倾听地震灾民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以此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并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经历地震灾难后,个体需要专业的危机干预者提供一个通道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解脱。在进行宣泄时,干预者要对经历地震灾难的个体采取关怀、耐心的态度,让他们畅所欲言而无所顾忌,使得他们由于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而感到由衷的舒畅,进而强化他们战胜地震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需要指出的是,经历地震灾难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宣泄内容不一定与地震有关,只要能够达到心理宣泄的目的,内容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心理危机干预者要保证保守秘密,并在心理宣泄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温和的正确指导。

3.4 严重事件晤谈

严重事件晤谈是一种通过系统地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心理服务,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正常人。

严重事件是任何使人体验异常强烈情绪反应的情境,可潜在影响人的正常功能。严重事件造成应激是因为事故处理者的应对能力因该事件而受损,个体出现适应性不良,如紧张、焦虑、恐惧甚至冷漠、敌对等等,严重事件晤谈的目标是通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观察和讨论他人及自己的反应,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消化创伤体验,获得应对危机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事件晤谈不适宜处在极度悲伤期的地震受害者,晤谈时机不好,可能会干扰其认知过程,引发精神错乱。

4 小结

总之,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地震灾难后的急性应激阶段介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需要考虑相对后方的介入地点和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介入人群。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措施很多,相对重要的或者说使用得较多的是心理支持和陪护、放松技术、心理宣泄以及严重事件晤谈。

【参考文献】

[1]张本,王学义.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心身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17-19.

[2]李磊琼.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26-528.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5.12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救灾综合方案(讨论稿).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5篇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6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尺度效应;青川

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受到外国地质学者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地保护部首先对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滑坡等十种自然灾害进行了灾害风险的评估,对洪水、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建立了一整套预测模型,出台了各种减灾政策。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种类繁多,是世界上地质灾害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系统科学记录地质灾害最早的国家,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地质灾害的宝贵历史记录悉数失传。我国对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和预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的研究对象集中与灾害分布规律的研究,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和灾害预警等方面,研究的地质种类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地质灾害研究的投入增加,GIS的发展,我国地质灾害研究逐渐打破成规,评价预警水平日益提高。

1 尺度效应的研究现状

尺度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量度,是自然过程存在的时空或者地域上的特征量度,能够逻辑客观的对人们所观察事物进行详细描述。区域直至灾害的诱发因素包罗万象,包括景观学、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向,但针对地质灾害的尺度效应研究,国内外还暂时出于贫瘠状态,特别在地质灾害评价的工作精度进行定性的划分上,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大小单元归类整合经验等方面只是略有涉及。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利,地质灾害监测资料的长期积累为地质灾害评价储备了数据库,丰富的数据资源与GIS技术的结合,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理论技术被运用到地质灾害评定的尺度效应研究中。尺度效应的研究,对分析地质灾害的数据选择提供了指南和原则,完善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理论体系,提高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结果精度。

2 尺度效应的表征探讨

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是根据区域地址条件的背景、诱发灾害的自然因素和诱发灾害的人类活动,在一定的时空内,对该区域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的规模、持续时长、所造成影响等方面做出预期推断与分析。地质灾害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收到影响的诱发因素千变万化,大到当地地质、水文、气候环境,小到一场暴雨、一座危崖、一棵枯树,并且地质灾害的演变缓慢而长久,因此对地质灾害评定的客观尺度认识相对浅显。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加重,地下水的过度抽取造成地下水层枯竭,破坏了地下层压力造成地下层坍塌,地下矿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抽取造成底层段的断裂,导致地面出现“天坑”和地上水位下降,危害地质稳定。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盲目垦荒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逆自然行为造成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极端自然事件的加快和触成也成为尺度效应研究的必要要求和可行手段。

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媒介,主要依托于一定比例尺的地图图层,图层在空间上的形态特征一般表现为地形地貌、岩性和地质结构等。在充分考虑当前比例尺下相应图层的信息的同时,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对评价结果精确度的干扰应当重视起来,这是研究尺度效应的重要内容。

3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分析

诱发地质灾害的自然条件包括特殊的地区地质构造、当地地形地貌、植被覆盖面积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与触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因果联系。诱发地质灾害的外在因素越复杂,带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信息的监测数据就越不不确定,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就相应变短。如果评价时建立各个因素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模式,分清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准确把握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划分,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周期就会相对变长。

突发性自然事件会完全打破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周期,对于这类区域地质灾害的有效周期,应以突发性自然时间为界限,重新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工作。突发的自然事件包括地震、暴雨、台风等,这类事件会直接改变区域地质灾害的进程,改变地质构成的空间格局,加大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率。以汶川地震作为典型突发性自然事件为例,地震后明显改变了青川县滑坡危险性区划的空间格局,加大了青川县滑坡危险区的面积。采取对青川县滑坡危险区的土地、坡度、断层、地层岩性、降水五个因素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对震前震后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价并且划分等级。震前的滑坡危险区包括凉水、楼子、七佛、苏河等乡镇,震后增加了白家、关庄、红光、马鹿、建峰等乡镇地区。

区域地质灾害的演变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尺度效应分析,通过不同时空尺度的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模拟统计,建立统计模型,就可以相对提高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性。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提升,以及人类活动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率愈发频繁,以至于影响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的演变过程迅速加快;同时,随着地质灾害数据资料的统计和预警模式的建立,我国对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德,陈州丰,邵长生,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区区域地质与地质灾害[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14-28.

[2]高庆华,刘惠敏,李晓丽,等.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44-58.

[3]马寅生.黄河上游新构造活动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33-57.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7篇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我区卫生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反应速度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减少灾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试行)》、《徐州市救灾防病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区境内,由地震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以及核和辐射等其它突发事件时,按照我局下发的相关预案执行。

其他地质灾害危及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基本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抢救生命和保护健康为第一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伤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其他社会危害。

1.4.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做到常抓不懈。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建立完善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技术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做到快速应对,依法、高效、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卫生局在区人民政府或地震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要求,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履行起卫生部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

1.4.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区卫生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检查,以加强监督管理。

1.4.5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区卫生局与交通、通信、环保、军队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科研工作,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提供科技保障。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指挥人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要大力普及地震灾害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8篇

【关键词】地理;灾害;教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的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的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那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呢?本人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1.1 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1.2 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 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2.1 防灾减灾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2.2 灾害的危害程度: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地震灾害的危害第9篇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抗灾减灾效益估计方法探讨

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水平评估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灾害学

地质环境与人身健康研究

甘肃临夏地区人工降雨气候背景分析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因素与人为因素

美国企业备灾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旱涝灾害的分形研究方法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灾害学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城市地质灾害及对策肖和平

洞庭湖区’99洪涝灾害后减灾战略的思考

簰洲湾’98决堤情况典型调查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欧洲危机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情况及危机研究进展

美国学术机构之国土安全研究及概念发展

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演进及趋势

风险登记:提升我国社区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末端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决策论证与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化解

危机情景下政府危机信息的释放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评估之比较研究

从灾难中学习:我国事故调查的反思与改进

国外农民抗争研究:学术传统及其争论

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的内生风险及治理

灾害与群体:基于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国外研究述评

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架路桥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前瞻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

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模式研究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

基于均生函数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

志愿失灵、灾后志愿者身份建构和人际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