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5 10:16:42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环保;重要性;紧迫性;意义;缺失;策略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空前的人类文明,但是在我们人类目睹了近几十年来的一些自然现象的恶化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制造的这种文明。社会学家可能会认为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是文明缺失的首要表现,而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说,我感到最重要的文明缺失应表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方面。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改良是我们环保工作者的分内工作,但是尽管在国家日益把环境保护提升到每日必参的高度的今天,我们仍能够时时看到各地由于环保的差错所酿成的生态危机的上演。本文拟结合自己的亲身认识,阐述环保的意义、缺失,以及对策。

当前,环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已为全世界所共识。然而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究竟怎样来保护环境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还得从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的现状说起。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古代,人们改良环境的力量还很薄弱,是以呈现在古代先民周遭的自然世界还保持着其处女面貌。然而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机器大工业时代也到来了,世界环境开始逐日恶化。《灭绝、进化与人类的终结》的作者迈克尔?博尔特在面对着一切时,曾经几乎绝望地叹息道:“事情的变化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控制……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使自己停下来。”面对人类越来越狂妄的自大和愚昧,面对人类越来越奢侈的生活,面对地球生态的日益恶化,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在许多地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为损害的迹象;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态平衡受到严重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人类由此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意识的确立还比较晚,最初的原因也是因为土地的沙漠化和水土的严重流失才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的。根据中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另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公里;风蚀191万平方公里。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可怕的生态危机啊!在民本思想和以粮为天的中国人的思想认识中,失去土地就以为着失去了最重要的生活资料,所以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环保问题才越来越被我国政府重视,并最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那么,在具体的环保工作中,我们还有哪些工作方面的缺失呢?又该如何去完善我们的环保工作并使之更加富有成效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认为应该把环保意识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树立起自觉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我们国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并非现在才有,我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朴素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要保护环境,我们在继承先人们所以留下来的宝贵思想的基础上,还应该在全社会掀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普及活动。不能否认,当前的媒体在环保的公益宣传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是,落实到真正的社会层面上,我们还能够看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大城市的街头变得越来越干净,而占中国人口和土地面积的大多数的乡镇和农村,我们不难看到白色垃圾满天飞,生活污水到处流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环保宣传也应该下到基层,深入民间,使环保意识无一遗漏地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那样的话,我们也许才能够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碧水蓝天。

其次,环保工作应该和生产力发展相结合,任何地方任何环节的脱钩都会给我们的环保事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众所周之:在今年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紫金矿业的泄露门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经济发展与环保意识脱钩所造成的恶劣局面。紫金矿业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有中国第一大金矿之称,位列全球500强。2010年7月3日,因为一场突发的山洪,使早已就在偷偷排放生产污水的紫金矿业的污染问题浮出了水面。事发后,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一个多月后,紫金山铜矿9100立方米污水泄入汀江,造成378万公斤鱼死亡。继而,受到污染的水沿福建汀江顺流而下,已经进入广东境内。福建、广东两省跨界河段的水质可能超过了渔业标准。这次泄露事故除了使紫金矿业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外,也给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事后,地方政府的水文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多个部门都坦陈错误。紫金矿业作为当前环境污染的个案,为我们暴露的是我们的地方政府在盲目追求GDP指数而导致的政府监管职能的缺失。

另外,对于弥补政府的监管的缺失,依法治污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应落到实处,才是保障环保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启示我们,健全法制是环保工作的保障。因为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命令,在整个环境保护执行体系中具有引导、规范和制约作用。我国在借鉴国外环保经验的基础上,也相继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保驾护航。自1982年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多项律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另外,全国各地政府还根据自身实际,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行政法规。譬如在今年9月27日,在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一次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就是目前最为严格的一部环保地方法规。这部地方法规的出台,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政府要搞好环保的决心。

总之,在我们一味地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环境恶化的代价。痛定思痛,我们认为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独立的行动,而要在继承古代环境保护思想的基础上,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全民行动,重视投入,依法治污,科学治污。我们应该懂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博尔特.《灭绝、进化与人类的终结》.中信出版社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2篇

近年来,城市污水给人民带来负面影响的现象不断增加,不少城市污水更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城市污水问题促进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但是不少城市仍旧达不到污水处理的相关要求,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继续快速平稳前进、保护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健康,污水处理问题不容忽视。而加强污水处理工作,就必须首先从对污水处理工作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开始,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对城市环境的意义,才能从根源上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1.1污水处理工作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城市的污水排放方式为地下管道运输,但建设地下管道的过程中不免会对沿途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建设地下管道需要首先挖通运输路径,这就难免损害沿途的生态植被;再如安放地下管道时会用到一些大型设施,这些设备在施工时会产生噪声污染等情况。其次,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中不仅会用到一些大型处理设施产生噪声,还会释放出污水中的废弃化学物质如硫和磷等,这些化学物质不仅气味刺鼻更有极大的毒性,不加处理地排放到城市中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水处理最后的步骤是对污水进行净化,需要对污水中的附带物进行分离和沉淀,这些物质大多是废弃的污染物,自身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和寄生虫,对它们的处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有可能威胁整个城市的所有居民的生命安全。由此,污水处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工作必然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1.2污水处理工作在城市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意义探讨

1.2.1能够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能力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污水处理工作不仅是对城市污水威胁的排除工作,更是对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再利用过程。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工作通过对污水中污染物或是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的处理防止了水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还包含着对污水的净化和提纯工作。排污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往往会进行污水的提纯工作,即将污水中剩余的可用水源或没有有害物的污泥和其他无害物质进行再利用,一般可以用在农作物的灌溉工作中。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利用能力,促进了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1.2.2贯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并实现健康发展,污水处理工作作为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大积极作用,贯彻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污水处理工作能够避免污水对城市的威胁,妥善处理好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能够维持城市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污水处理工作是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提取与再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更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的最大化,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污水处理工作完全贯彻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严格遵循了科学发展观中重视环境的要求,同时促进着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1.2.3促进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与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环境保护问题与城市经济问题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有着同样的重要地位,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作方面。污水处理工作基于其对城市生态和城市经济两方面同样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能力,也促进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污水处理工作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水平,污水处理工作能力高的,城市发展程度更为良好。另一方面,污水处理作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因其自身特点对城市的经济情况及发展与建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着城市经济与环境整体的发展。因此,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能够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

2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水质监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1、水质监测的意义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的主要监测项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锅 ,求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日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新的世纪中,而对洪水威胁、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我国的水质监测工作而临着崭新的内容

我国水资源分布小平衡,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跨流域调水工程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都对水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水质监测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水权交易、国家间的水事磋商等也都离小开水质监测数据日前我国而临的问题一是水质监测站点多以掌握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功能为主,缺乏对地卜水的监测和对大气降水水质监测一是水质监测站的总数少于水功能区的数量,小能反映全部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三是各级水质监测中心的采样能力小足,监测频率低,水质监测实验室的监测仪器设各老化,大型分析仪器配各小平衡四是机动监测能力小足,移动水质分析监测实验室配各数量太少,现场监测能力低五是自动水质监测站数量太少,缺乏自动测报能力.难以获得重点水功能区主要水质监测的实时数据。

2、环境水质监测的概况

环境水质监测主要是定时或不定时的统一检测水中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态系统,并对水体中出现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变化趋势进行监视和测定,对水质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总之,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出水质的基本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查看水质指标是否已经达到了水质标准是环境水质监测检验的重点问题。我们所谓的水质指标是用来描述水质量的参数,一般用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来表示。水质指标的项目较多,并且它们的用途也不同。从名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水质指标所含的杂质成分,例如:汞、镉、硝酸根、氰化物、DTT等;有的水质指标充分反映了若干杂质成分的共同影响结果,如碱度、硬度等。

一般可以将水质监测指标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汞等。环境水质监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等,而国外最为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化学法。

3、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

3.1经典分析方法

3.1.1重量分析法

采用重量分析法就是先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直接分离或转化成具有一定组成的物质后与其他组分分离,分离后以分析天平所测得的该组分重量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以算出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重量分析法又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分离法和气化法。重量分析法一般不需要精密仪器,选择有分析天平的实验室就可以进行操作了,但是操作起来也比较繁琐。此方法多适用于测定中、高浓度组分,不适合用来测定微量元素。

1)酸碱滴定法

此方法是常见的一种,其理论基础为酸碱反应,分三种情况:一是强酸和强碱的反应;二是强碱和弱酸的反应;三是强酸和弱碱的反应,是一种利用强碱指示剂的变色来反应终点。

2)络合滴定法

这一分析方法是利用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反应制定出来的。络合滴定法主要是依据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大小来判定出络合反应的进行,并利用金属指示剂显色来判断出滴定终点。但是有一些络合剂会和其中的很多金属发生显色反应,所以也就导致了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因此,络合滴定法的关键点在于提高络合反应的选择性。

3)沉淀滴定法

此类分析法的基础是沉淀反应,同时也要求沉淀反应生成足够小的溶度积,同时也要求定量、迅速的反应,具备确定滴定终点的条件。从这些具体的要求来看,可以知道只有少数的反应才适合于使用沉淀滴定法,例如:银量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

这一方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机理来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机理比较复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副反应及反应条件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要充分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2仪器分析方法

3.2.1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

目前,比色分析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和已知含量的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来求得溶液中的物质含量。一般比色分析的基础为有色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比色分析选用分光光度来进行的被称之为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化学分析来说,分光光度计更为灵敏,操作也便捷,在环境水质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3.2.2原子分光光度法

原子分光光度法以朗伯比尔定律为基础,使用现代化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因原子吸收光谱的精度高,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方面。

3.2.3色谱分析法

此分析法是根据流动相的不同,划分为两类,即: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其中,气相色谱的流动相是气体;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则是液体。在水质分析中,色谱分析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当前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方向。 4、水质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1在环境标准制订中的作用

水质监测的工作主要以人体健康为基准,以生态基准为基础,运用各项监测技术保证环境标准的制订和执行能够客观、顺利。

3.2在处理污染问题中的作用

水质监测可以持续、稳定地监测污染严重的环境,通过研究和分析获得的监测数据及时治理污染问题。水质监测可以预防和维护污染源,控制环境的污染。此外,水质监测由于对企业的污染物有了一定的监督,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

3.3在环境评价中的作用

3.3.1环境评价以水质监测作为基础

环境评价的基础是水质监测,因为在进行环境评价时,首先要分析一些污染源、生态要素等对环境的影响和变化等,而这些问题都必须有水质监测的数据,因此,准确地水质监测数据,为环境的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利的数据基础,对环境评价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2水质监测对环境评价有监督作用

环境评价中可靠的数据源自于水质监测的科学数据,企业项目建成后的一系列污染、生态问题都由水质监测的数据来表明,因此,水质监测也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利用水质监测可以有效监控和监督企业,使其环境符合城建规划的要求。

3.4在城市环境的规划中的作用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水质监测可以给城市环境的规划工作提供具有正确性、合理性的发展策略,起到指导和监督城市环境规划的作用。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房屋面积的中国,也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我们测算,未来 10 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改造的规模将超过30 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个需求的市场化运转,不但必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改革主题之一,也将成为中国人民生活最流行的消费追求。

2.推动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建筑业大力发展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这种对能源过度消耗的建筑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绿色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能源与环境的问题。首先,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能源紧张的必须。能源是建筑发展的生命,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体系,许多高消能、高投入、低效率的建筑使得能源问题日益严竣。或许有人会说,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能源丰富,但死水怕瓢盛,再丰富的资源不加以合理规划利用,不走节能、再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终将面临能源枯竭,生态环境重度污染的困镜。事实上,我国的人均占有自然资源量相对于世界平均量是处在非常低的水平。面对严竣的时代考验,绿色建筑体系的价值赋予了其历史使命,是当前社会条件下,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必须途径。其次,是解决气候污染的重要措施。时下,气候异常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气候问题被提上日程。客观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建筑业的发展不仅造成能源紧张,也成为制造自然气候污染的重要元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大量的建筑,它对气候环境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需要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这也是建筑对气候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据统计, 50 %的全球能量消耗都是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造成的。气候污染,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绿色建筑以低能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切合节能减排主题,对解决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气候问题一大重要创举。因此,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人类生态平衡以及和谐共进,就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这种在倡导低碳环保,遵循自然生态原则的前提下的建设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关系到人类更加长远的未来。

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建议。

3.1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从进入人们视野到人们对其基本理念的认知,再到进入技术实践研究中,时间并不长。相对来说,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才正式列入国家科技优先发展规划之中。政府不断出台的相关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前提保障。截止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推崇,建设面积突破了预期目标,各地相继推出一批示范性项目。绿色建筑的政策制度、评价制度、创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立足长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更有待于我们解决。由于起步晚,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实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水平不均,建筑总体规模比较小,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绿色建筑理念应运与技术实践的研究相对落后、缓慢,形势尤为不乐观。虽然“绝色”理念已成为共识,但现实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多困难。

3.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合理建议。

直观当前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现状,总结问题,结合实际,当前我们首要任务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改进:①增强政府介入力度。追溯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政策的推动作用巨大。因此,我国政府部门也要增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政府作为发展的领头羊,实施诸多鼓励性和引导性政策,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②绿色建筑发展的法规保障有待完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制约和保障,绿色建筑也不例外。而我国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式来推广绿色建筑的国家,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上更具社会影响,应依据我国情,举全民之力加快完善绿色建筑统一标准和地方标准体系的编制,确保标准能够覆盖不同的气候区及不同类型的建筑。③需要更理论、更适用技术的支持。绿色建筑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把握,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统计。我们要大推广绿色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在国外先进理论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与创造适宜本土的绿色建筑技术,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使之再跟我们的理论结合起来,为绿色建筑了发展创造一个实实可实现空间.

4、如何节能环保

4.1 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

1)开展标准化 、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设计 ,为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

2)在建筑体系上 ,要加快以承重结构为主线 ,包括围护结构、隔断、厨卫、门窗、管线等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符合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完整建筑节能体系。

3)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使用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门窗应向节能、高档、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减少使用能源,卫生间上下水管设计和使用 U 型管,避免外溢返臭和冬天防寒。

4)使用建筑节能部品体系 ,包括护 、厨卫 、设备 、智能化、小区配套等六大部品体系,要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颖、环保、防腐、隔音、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材料。

5)在住宅中设计储放再生水的固定容器,充分利用再生水,要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

4.2 工业固体废渣在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

以粉煤灰为例: 据有关资料统计 2005 年产量已达到11677 万吨,综合利用 5592 吨,排入河海 176 万吨。 主要用来生产粉煤灰水泥、加气混凝土、蒸养粉煤灰砖、烧结粉煤灰砖、粉煤灰砌块。 而煤矸石建筑行业每年用来制砖就是 2000多万吨,年产砖 30 亿块。 由此可见,建筑工业为工业固体废渣的综合利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据计算 2005 年工业固体废渣的平均利用率是 39.7%,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结语

实施绿色建筑要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外,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只有把两者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现绿色建筑, 除了干好本国的事业外, 还特别强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对世界人民的影响,虽然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还没受到京都议定书的制约,但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在世界面前显示出大国的义务、大国的责任、大国的风范,在世人面前,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佚名《浅淡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网》 2009年09期

[2] 薛敏《绿色建筑对环境安全的保护意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双 《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14期

[4] 华夏 张擘《探讨绿色建筑实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15期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洪灾;减灾;意识

0.引言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由暴雨或者径流所造成的洪水暴发现象极为严重。为了人们的生活安全,并且维持正常的生产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自然灾害进行控制,尤其是洪水灾害。而控制洪水灾害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全民都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工作,才能够的有效的减少防洪减灾预防工作投入。

1.环境保护与洪灾的定义

从灾害发生的根源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将环境保护与自然洪涝灾害完全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来对自然环境灾害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而环境保护工作指的就是通过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科技技术上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不会受到进一步破坏及污染;同时,还必须要根据人类的需要,在保持环境健康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使得自然环境能够更有利于人民的自然劳动,方便人民的生活,减少不利于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或者对生存不利的情况出现。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必须要在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提高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机体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下出现非正常变异情况的出现;第二问题则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避免人类人工合成的对环境有极大污染的化工产品流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保持自然健康性,以此来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能够在人类汲取的过程中不断恢复并且扩大,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河流水位暴涨而导致的一种自然灾害,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暴雨季节所导致的上涨。出现这种超常规的水位蔓延时,会对河流下游的建筑、作物等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甚至造成淹没灾害。当一个地方被河水、海水或雨水淹盖时,这个地方就是遇上了洪灾。从科学上划分,前者属“环境学”,后者属“灾害学”。

2.洪灾的形成

近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准,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等。今天,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演变为自然灾害。尽管这种干扰进程很慢,但累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显现出后果。

3.洪水的主要危害

3.1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中,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

在水灾发生时,原来安全的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人们被迫利用地表水做为饮用水源。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以及被破坏的建筑中的污染物所污染。据水文部门对水环境监测,洪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往往比平水期污染更为严重。洪水期间,泥沙成为水流污染物的载体,附着在泥沙上污染物,滞留和堆积在水体内,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形成新的污染源;随着洪水的冲刷,大量的有机质和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从而导致污染物总量增加,并且紊动冲刷可能导致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形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低洼内涝地区,灾民被洪水较长时间围困,更易引起水源性的爆发流行。孟加拉国水灾时曾因此而造成大量人群死亡。

3.2生态环境的破坏

伴随着洪水的发生,将造成土地的水力侵蚀,使松散的土壤受到洪水冲击而解体,进而被猛烈的迳流和洪水挟带流入河流之中,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贫瘠化和沙化,并使河道淤塞,水害不断。灾害的发生一方面使得土壤蓄水能力、渗透率、营养价值、有机质含量等表层土壤指标降低;另一方面,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河道沉积于河床,造成大多数河流河床有淤积抬高趋势,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并可能造成改道。严重的洪水会冲毁植被,居民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农田(村)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流域野生动物被迫逃逸或被淹死,公路、铁路被冲毁,交通、信息受到阻隔,社会生态经济受到破坏。

3.3自然生物的破坏

洪水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的栖息地环境,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如陆地的岸坡再造,水体的水量水质的激变,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淹没、冲击、压盖直接造成动植物体的死亡或生存威胁,影响了动植物群数量与种的多样性。而且,洪水的发生使得浅滩区和洪泛区的湿地重建,从而保护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纽带。

4.环境保护意识对防水减灾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暴雨洪水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特别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这虽然和自然因素有关,但是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就可以将植被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点,保证基本的生态平衡。

对于我国来说,保护河流植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是森林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为的过度砍伐,植被遭到了破坏,涵养土壤的能力差,一旦遭遇了洪灾,就可能无限制的抬高水位,造成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极坏影响,而且局部的破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退化,人和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一些灾害事件中,环境保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这是利益的趋势,却给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大力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给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发展整体的经济布局。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宣传和指导,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全面的减灾意识,人人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拥有保护生态的责任感。为了保证环境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坏的影响,我们更应该爱好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珍惜现有的资源,落实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保持着人多水少,水资源季节性、区域性特点明显分布不均,水资源缺乏,水环境遭到污染,水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已经慢慢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展开关于水域保护的研究,强化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以争取获得良好的解决策略,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势在必行。

一、水资源的基本涵义

水资源泛指在目前的规划的基础上,有着一定规模的,具备承洪能力的地表淡水的区域性水源,这是一个总称。其具体的含义涉及到五个方面。

1、水资源,是指承洪地表淡水水体的一定区域。海洋水是不包括在这范围的;

2、一定规模是指有着一定的承洪能力;

3、水资源的属性是没有限定的,不仅仅包括自然形成的水资源,也同时涉及到人工制造的人工水资源;

4、承洪能力,是指水资源在承载洪水和宣泄洪水方面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5、所谓的规划基础,是指在政府的批示下,说明其地表淡水区域的范围,比如常常说的规划水库等。

二、现阶段我国水资源保护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1、生活需求难以被水资源资源所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于水资源资源的需求量,以及质量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有限的水资源,低水平的水资源质量难以满足其需求。

2、经济与人口带来的压力加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作为河南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在截至2010年11 月 1 日,其常住人口达到了9402万。在这样的新的形势下,经济总量和人口密度都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防洪防涝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水资源的需求上有着更大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水资源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点上,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此客观的经济和人口压力,只有积极去应对,才能够总结出适宜的策略。

3、工业污染对于水资源的破坏现象严重

此处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水资源范围内往往分布了很多的造纸,制药,化工,建筑装饰的矿山企业,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实情况是,企业产生的废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任意的排放到水资源,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 2011 年对于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水库进行了一系列的取样调查,发现其水质严重恶化,水质溶解的氧气含量很低,导致死鱼事件的频频发生。追究到底,还是工业污染带来的水资源破坏。这样的情况在河南地区表现的很明显。

4、水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很严重

现阶段,很多的城市其污水管网的基础建设和污水处理的相关设备都做得不到位,常常出现管理失误,处理效率低,以及污水在不处理的状态下进行排放等操作。再加上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水土流失等,使得水体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加强水质污染技术研发,深化流域内污水治理

1.1、继续做好做好全流域重点排污检查,展开流域内工业污水排放监督检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依法通报排污不合格的工业生产者,并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勒令其整改。 相关政府还需要严格管理纳污红线, 对于流域内的排污口设定审批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流域内排污口的纳污量监测工作,做好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做到排污信息的公开化、真实化,积极推进全民水污染防治工作。

2.2、对于已经过度污染的流域,要做好治污工作。 要深化加强污染治理的科技技术手段研发, 提高污水治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并定期展开流域内的污染源风险评估,分析污染危害,并提出防治应对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 不断提高流域机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流域机构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做到水污染事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理,最大程度减轻水污染危害,促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2、讲究法制,不断强化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监督力度

对于水资源保护工作,除了预防,宣传之外,我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基础来保证其顺利的开展。由此在健全的法律体制下,对于违法占用水资源资源的行为,予以严格的审查,惩罚,充分发挥出法律监督的作用。由此,需要相关部门在水资源保护上做到,定时的检查水资源的质量和环境,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查原因,对于期间出现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格的查处。对于一些没有经过审批就开始占用水资源资源的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查处,要求做到停止或者恢复原始水资源环境的操作;还要注意对于已经审批过多建设项目,要明确水资源和建设之间的界限,避免建设过程出现对于水资源的占用。上述的几项工作都是需要我们开展监督工作的,这需要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

3、优化服务,提高部门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上的效率

各级人民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出台的政策和规定,按照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开展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尤其是在对于水资源项目的审批上,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最少的水资源占用或者是不出现水资源占领的前提下,去实现建设项目的运行;在此环节需要重视服务的质量,强化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断优化程序步骤,实现效率的提高,争取将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和项目的开发做到和谐统一,将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4、强化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的认识水平

对于水资源的保护,首先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资源的认识水平。所谓的水资源,不仅仅在防洪,排涝,储水,用水,灌溉,水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生态方面,文化建设方面以及景观构造上也表现出独特的功效,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也是一种公共环境,在水资源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的思考,将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强化宣传,不断激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水资源资源利用上的科学认识,从而促使其参与到水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去。

5、完善机制,不断实现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长久性

不断健全占用水资源的审批制度,在此环节注意奖罚分明,对于那些不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的水资源占用,坚决追求其责任,从而保证行政许可相对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在步骤上明确其主体的程序,时间限制和审批的流程;基于这样的机制,开展全面的水域监控工作,使得水资源的保护进入健康,有序,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开展保护工作,使得其可以持续有效的运行下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域资源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方面的漏洞, 因此,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在深层次、大范围、高水平的推广适应节约水资源以及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系统科学地解决水的问题,从而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发展,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 静.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循环水务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J].北京水务,2011(06).

[2]王 ,窦 明,张润庆,汤 勇,张远东.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滨海区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06).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7篇

Abstract: In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th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ites have become a sensitive topic. The thesis tries to comment on the industrial buildings which are re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thesis tries to propose the framework of the following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 type, scale and intangible factors.

关键词:产业建筑; 产业地段; 创意产业园

Key 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sites; creative industry park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242-01

1相关背景

1.1 国外产业建筑改造概况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起,开始从工业时代走向后工业时代,城市功能改变,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并取代了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传统工业逐渐衰落,原有的厂房、仓库等建筑设施失去原有的功能而被大量的闲置。工业景观已不再是西方国家国力的象征或城市的骄傲。不少的传统工业基地,颓败势不可挡,甚至成为污染和罪恶的象征。

对于产业类建筑和地段的再利用,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了相关的探索,然而,直到80年代后期才真正掀起了以功能置换等灵活方式进行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热潮,改造的对象多为工业时代大量兴建的工业厂房。改造后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办公楼、公寓、商店、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改造的实践活动也由单一的单体建筑的改造扩展到整个产业地段的更新和改造。衰落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创意产业、公共休闲和艺术活动场所。最近30余年来,国际上,对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美国,1985年的所有建筑施工中,大约有一半属于改建和复原工程。当代美国建筑师70%的工作都涉及老建筑改造。大规模对旧建筑的再利用成为一个关键的主题。

1.2 我国产业建筑改造的实践

我国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早期由于经济、技术及价值观念等问题,在城市的开发过程中依然多采取铲平式开发。21世纪初,国内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已经初露端倪,随着上海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和北京“798”大山子艺术区在商业及影响上的巨大成功,产业类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得到政府部门、建筑界甚至时尚界的高度重视。近年,中国开始大量出现改造和利用工业建筑的现象,特别是旧厂房改造为文化空间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其特殊性已几近成为一种设计类型,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去思考它的现实意义。但是,让这鼓舞人心的蓝图变成现实,决非“1+1”那么简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国外资本工业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遗产,它们构成了中国工业遗产的主体,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时代的特征,也成为城市肌理和文脉的一个缩影。

今天,中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下一轮的以更新开发为主的建设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大量产业类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产业建筑遗存既非古建筑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阔斧”地推倒、拆平,迅速地退出城市生活的空间舞台。因此,在这一形势下,是否应该对产业建筑、产业遗址、产业地段进行保护,已经不应再成为讨论的话题。而如何保护、怎样更新才是更应该去关注的。

3研究内容与范围

产业建筑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代表,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角度来看,特定的产业建筑和地段类型在更新过程中有不同的功能用途。(2)从产业建筑和地段的规模、尺度来看,更新和再利用中有着不同的开发策略。(3)从建筑和建筑环境的认识主体来看,有政府、开发商、设计者、使用者,他们在产业建筑的保护更新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4)从物质文化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相互的关系来看,人文历史景观是城市极具活力的景观视觉要素,是构成历史地段可识别性的内在和灵魂,反过来说,产业建筑和地段也是工业文化特色最直接、亲切的展现舞台。在保护产业旧址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对于那些曾经是特定年代的特定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要素,在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考虑使其生命力延续。

4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自1970年代以后,人们便开始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城市中各类产业空间的恢复与利用。在设计实践方面,国内外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的尝试,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港口区再建计划;美国巴尔的莫内港更新等等。国内方面有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一系列创意产业园区、土人景观的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近年来,在理论总结与研究方面,也曾出版了许多内容广泛的研究著作,如以同济大学陆地的博士论文――《建筑的生与死》,以东南大学王建国,戎俊强的《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等。另外,出现的相关文章由此开始受到重视,其中绝大部分以介绍国内外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与经验为主,把人们关注的目光慢慢引向了旧建筑改造的新领域――产业建筑。

5尝试性研究框架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设计案例,对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保护和再利用,本文在一体化的背景下,以规划、景观、建筑、室内等全方位的思考为研究系统的。以这种研究系统约束现今单一的设计行为,从而避免对产业遗迹造成不可逆的破坏。(2)在全方位的研究过程中,对于产业类建筑遗产的改造后类型、用途也做相应的研究和论证。希望对国内一拥而上的利用旧厂房改造创意产业园的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3)针对建成环境意义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思考,这其中对于认识主体和非物质形态的研究可能会对这场热潮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更积极的意义。

全文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个尝试性系列研究的框架。并将在框架下研究的结果用于反思现今的设计行为。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8篇

【关键词】植树造林;森林资源;环境保护植树

造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 、调 节气候、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等多种功能。除此之外,还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如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更来 自林木。据科学家测定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剥人类的贡献价16.97万美元。其中产生氧气的价值是3.1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是6.5万美元,防止土地侵蚀、增加肥力的价值是0.312万美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价值是3.75万美元,为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25万美元,还不包括木材本身的价值 因此,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1.缓解温室效应

林业具有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由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许多地区和岛屿有可能被淹没,并加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温室效应。据科学家测定:一百多年来,温室效应已使得地面大气的温度升高了0.5-0.7℃。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0%,其中有30%~50%是森林的急剧减少而造成的,因为森林是陆地体系中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库,每平方公里阔叶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It左右,同时释放氧气0.7t,每公顷森林平均每生产1t干物质即需消耗1.6t二氧化碳。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是控制二氧化碳增加,治理大气污染最为有效的办法,也是防止地球变暖的有效措施。

2.减落噪音

人如果经常处于80~90dB 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但是树木确能够减落噪音.因为稠密的树叶能够使通过它的声音产生多道散射和反射,从而达到消耗声能,减落噪音的效果。据监测,30 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音10~15dB.绿化5~7米宽的林带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10dB。

3.净化大气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大气的污染越来越为严重,已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树木具有净化大气的作用,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保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些高等植物还能够吸收、积累环境中污染物,例如:垂柳、臭椿山楂、夹竹桃、丁香等就具有吸收SO2、积累较多硫化物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30~60kg、氟化氢3~20kg、二氧化碳11-30t。大气污染除有毒气体外粉尘也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全球每年排放的粉尘量达1x109kg~3.7x1019kg。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树木的这些功能对大气的净化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4.防风固沙

土地荒漠化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影响到我们当代,更祸及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我国是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近1/3的国土面积受到风沙威胁,进入80年代,我国沙漠化面积年平均扩大2100km(相当于1个中等县),使得我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更加突出。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而植被具有阻挡、分割及摩擦,消耗部分气流功能,降低风速的作用。因此,大力植树造林组成的防护林带能够减弱风力 ,改变风向,从而使森林起到防风固沙,防治沙漠化危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农田的林网内,可以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4~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 %可使农作物 增产10%~20%。

5.杀灭细菌

在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真菌与及原生生物,这些物质都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许多植物的芽、叶、花所分泌的挥发性物质确能够将这些细菌、真菌等杀死。如松、柏、柠檬、茉莉等芳香味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痢疾等病菌。具调查统计lkm2松树一昼夜能分泌30kg杀菌素。闹市区空气中的细菌一般要比绿化区多10倍,有的高达100多倍,林区空气的细菌仅为城市的十万分之一,可见森林的杀菌作用是非常强的。

6.制造氧气及负离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释放出的氧一部分是以分子的状态存在,令一部分则是以离子的状态存在。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氧被称为负离子,它对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十分有益。因此某地环境质量的优劣则往往看此处负离子含量的高低。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有人试验,在植物生长季节1km2的树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kg,放出氧气730kg,lkm2草地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900kg2,放出氧气645kg 。一个成年人每天耗氧气0.75kg,排出二氧化碳约lkg。如果每人拥有25m的绿地,就能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氧气。没有植物来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人类的生存就难以想象。

7.防止水土流失

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的泥沙被冲到河里,把河床填高,农田遭毁坏,人海口被阻塞,危害极大。植树造林则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具统计,一亩树林能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

8.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给我们的母亲一地球带来沉重的压力,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植树造林已是成本最低 ,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加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认识森林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恢复森林植被,对我国的环境问题的改善 ,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心连心,为创造美好绿色家园而共同努力奋斗。 [科]

【参考文献】

[1]短舜山,彭少麟,张杜尧.绿地植物的环境功能与作用[J].生态科学.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9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主义环境史市民运动政府决策

“环境革命”发生在1970年左右,三四十年之后,环境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了历史学的一章。起初,环境保护主义还带有诸多新兴运动的特点,但是今天,至少在德国与美国等国家里,环境保护主义有时更多地已经是年轻一代嘲笑老一代所具有的特征之一了,就像最近一部非常成功的德国电影《鲍勃·艾文死亡之日》所表现的那样,在一个被母亲强迫去参加反对核能团体的男孩的眼里,那是一场拙劣的模仿反对核能的运动。在悲观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乐观的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眼中,整个环境保护主义似乎已经呈现出就像是一种过去的现象了(在中国也是如此么?)。

但是,什么是环境保护主义?它的今天、未来以及在西方以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它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政治?还是仅仅是不断扩展的官僚作风的一种策略?今天,存在着不同的环境保护主义历史,有欧洲的、美国的和第三世界的,在不同的地区,它的历史或长或短,有时它是流行运动的历史,有时是政治的和行政策略的历史。

给出一个让所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都认同的关于环境保护主义的精确定义几乎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冒险。今天,喜爱自然、关注环境已经十分普遍。同时,也依然存在着许多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不同形式和多样的感情和态度,甚至于有一些观点是相互冲突的。在德国,热爱自然者经常与环境保护主义者争战,环境保护主义者关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而在自然保护倡导者的眼中,这些风能站和水能站则破坏了风景及地区动物的生活习性。

弗兰克·奥古特(FrankUekotter)和我在康士坦茨湖(Constance)附近建立了一个研究“环境保护主义危机”的学院,并且带着学生访问了迈纽岛(Mainau)。作为漂亮的鲜花之岛,迈纽岛在德国已经十分有名,同时,它也因为1961年的《迈纽岛绿色宣言》而闻名。《迈纽岛绿色宣言》是德国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第一份宣言,它是在一次环境保护主义者会议上产生的。同时,迈纽岛已经成为康士坦茨湖地区的主要旅游中心。在花园里,吸引游客的主要是那些富有异国情调的奇花异草,而不是岛上的本来的自然风景。营造这种完全人造的自然风光需要60个园丁。因此,迈纽岛成了周围地区热爱纯自然的人们的首要敌人,这些人痛恨旅游业,热爱未被人类改造过的荒野。在迈纽岛上,我们遇到了一位环境委员,他告诉我们,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克服当地人对于迈纽岛的这种坏印象。

这种冲突似乎已经十分典型。热爱自然有着矛盾的形式和想法。在当代德国,一个十分受人喜爱的主题是“花园与荒野”,或者称之为一方面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少利用自然。我的观点是,环境史的实际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些不同的冲突观点进行仲裁,正如德国一位处于领导地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最近所抱怨的那样,因为直到今天环境保护主义还因为这些内部的争斗耗费他们大部分的精力。

从其他学科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和过去的环境保护主义是什么呢?不同的学科产生不同的环境保护主义概念。社会学家通常认为环境保护主义是一场社会运动,因此作为社会运动的环境保护主义就成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德国,1970年代和1980年代所谓的“新社会运动”非常流行,其中包含有女权运动、和平运动、环境保护主义和许多其它不同的公民运动,所有这些都有新的类型——后物质主义,它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产生,也与特定的社会阶层无关,并且反对利用任何政党及分等级的组织作为武器。

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德国的绿党将毫无发展的机会,并且,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环境保护主义政党也毫无意义并且很快会消失。绿党成立于1979年,并且在其成立之初,社会学家就一再宣称这个政党没有前途。但是,直到今天,这个预言可以说被证明是错误的。绿党的历史印证了德国的一句谚语“被预言将要死的人活的更长”。这种情况在将来是否会继续持续下去,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等待两个星期后德国联邦的选举结果吧。如果以上理论是正确的,环境保护主义的危机几乎在环境保护主义产生时就出现了。

政治学一般将环境保护主义看作是一种政治,因此它成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实际上,在撰写政府政绩的报告上,非常容易进行研究环境保护主义政治,而不是研究环境保护主义运动。但是,一种更加政治的对待环境保护主义的态度或者做法似乎还不是十分充分。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真正有效的环境保护主义政治需要来自外部的推动力,尤其是来自底层的、来自批判性的公众观点、来自公民运动和公民产生的推动力。

环境保护主义政治没有任何来自外面的推动力,没有来自公众的批判通常会使环境保护主义成为一种“符号政治”:拥有庄严的宣言而没有实际行动的政治。“符号政治”似乎成为了环境保护主义政治的一个特征,并且远较其他政治领域明显。今天,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都会惊讶地发现大量关于环境保护的好法律,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显得不足。但是可以确信的是,符号政治一定不仅仅是一种欺骗,不是每个案例都是骗局,因为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符号政治也可能变成实际有效的政治。然而,这似乎只能是在强有力而且持续的政治压力之下才可能发生。

对于信息科学而言,环境保护主义是“信息时代”(现代通讯技术、大众媒体、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遍的互联网)一种典型的现象。可以确信,这种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如我们所知,没有现代的大众媒体,环境保护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众媒体一直在寻找感情、灾难、警醒事件,这些与大众媒体及环境保护主义紧密相关,至少环境保护主义的一个形式就是高呼警觉。我的一个同事皮特·威格特(PeterWeingart),他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家,领导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研究项目,致力于研究在最近的惊醒呼声中气候研究与大众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他发现了交替出现的两种现象:科学家以一种警告性的方式阐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这正符合了大众媒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大众媒体通过他们的公众性的警告为科学家争取更多的研究资金。

整体而言,同时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主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而是一种网络的网络:即它是新的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历史现象。有时,有人甚至怀疑“环境运动”是否如大众媒体所想象的那样存在,与社会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或宗教运动相比,它是否是一场真正的运动。但是,令人怀疑的是,大众媒体是否可以独自创造历史推动力。因为这些媒体永远在寻求着新的主题,即使是十分重要的主题,在一段时间之后,大众媒体也会将它忽视,因为大众已经厌烦它了。此时“空气污染”十分时髦,彼时“气候灾难”或核危机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尽管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这些话题又都被大众媒体忽视了,甚至是遗忘了。

此外,在德国及其他几个国家,作为环境保护主义催化剂的反对核能运动开始反对大众媒体的主流。实际上,环境保护主义有非常重要的草根起源。一个正在俄罗斯做环境保护主义者教育的俄罗斯女研究生告诉我,俄罗斯的环境保护主义并没有真正的力量,因为它缺乏草根基础,它仅仅是由几个庄严的宣言组成的,而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我的一个工作于非洲发展援助组织的朋友抱怨说,植树有时仅仅是政府做给媒体看的,以获取更多的发展基金(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会议决定将这大笔的发展援助资金用于保护环境),而没有得到当地人的更多的支持,此后不久这些当地人就让山羊把这些刚种植的小树都吃掉了。森林史似乎证明,有效的造林活动通常至少要得到当地大部分知识份子的支持。在德国,直到18世纪,护林员是农民痛恨的人物之一,但是在19世纪,随着林地浪漫主义的出现,护林员开始成为德国较受欢迎的职业,一个更大规模的造林运动才实际可行。

近20年来,构成主义在世界各大学里非常流行,从加利福尼亚到俄罗斯,到澳大利亚,而且它越来越多地影响了环境史。奥里查·贝克(OlrichBeck)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拥有最多读者的德国社会学家,他在1994年预言,总有一天某人会致力于证实,在任何时代环境危机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今天,在许多学术会议上我们会听到一些研究“discoursehistory”(指包括一般的文献中的历史、口述史、新闻报纸上的历史、其他形式记载的历史等——译者按)的论文,以福柯的追随者为代表(但是,我不能确定这些人是否真的理解福柯!)。从这一点出发,环境保护主义主要反映了环境保护主义者自己创造的问题。从构成主义的观点出发,在我们脑海中的并不是真正的现实,而仅仅是对现实的想象。在伟大的哲学家康德(ImanuelKant)之前两百多年前已经形成了同样的思想,虽然其对于现实更加重视一些。

在当今的西方世界,构成主义似乎是近代以来对环境保护主义的最大的挑战,也许这是由于在西欧和美国,利用你的感觉,如眼睛、皮肤和鼻子,不再能够觉察到环境污染的存在。那里没有化学工厂里冒出的浓烟,没有被化学工业污染的黑红色的河流,湖里也没有被毒死的鱼发出的恶臭。

可以确信,构成主义有利于环境史学家来批判性地处理他们的材料。环境保护主义者喜欢在公众中高呼“警觉”。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呼吁都是公正的。弗兰克·奥古特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错误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警言的文集。我自己在20多年前将构成主义介绍到森林史的研究中,证明了18世纪许多德国文献中确切记载的大规模的林地灾难至少在许多地区并没有真正地存在过。然而,环境史学家们应该警惕构成主义,今天,构成主义者经常走得太远了。并不是每一个污染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并不是每一个森林退化都是想象的。我想,为了更好地感知现实,构成主义应该有所改变。历史学家不应该忘记,他们的独特责任就是明确地区分文字和行动。今天,构成主义者冒险去更多地关注文字,而不是现实。

然而,所有这些环境保护主义的概念都有一些是对的。历史总是有机会去整合这些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环境保护主义在某个时期更多地是国家管理的一种策略,但是在另外一个时期它又成为反对国家政治的一个流行的运动。正如弗兰克·奥古特在他大部头的博士论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在与空气污染做斗争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早期,在美国和德国存在着非常不同的政治风格。在美国,他们拥有公民社会的优良传统,在很长时间内,公民的参与在争取清洁空气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德国,它具有很强的普鲁士行政传统,从一开始环境保护就是国家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德国,20世纪初的自然保护运动也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兴起的。从某方面来说,纳粹时期1935年的《国家自然保护法》意味着环境保护的一个高峰,今天,它是德国环境史上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弗兰克最近写了一本关于美国国家社会主义和自然保护的书。同一时代,即1930年代,在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总统领导的“新政”意味着第一个所谓的“保护”政治的高峰,尤其是土壤保护。同时,新政在美国国家官僚机构的兴起中是一个关键事件。从这一点讲,美国已经越来越“欧洲化”了。但是,一代人以后,面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新的挑战,建立在与工业合作基础之上的传统的政府政治发挥不了作用了。无论是面对空气污染还是面对核危机带来的新问题,这里需要一种批判性的公众意见和公众压力。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条普遍规则和历史经验,即没有来自外部压力的官僚机构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走向瘫痪。1960年代,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环境保护主义在先进的工业国家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抗议运动。

令人惊奇的是,在1970年前后“环境”突然成为世界各地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部分归因于筹备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大会。在环境保护主义的诸多故事中,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遇到1970年这个时间,这一年前后是环境史的转折点,在反对康斯坦茨水污染史中也是如此(在康斯坦茨,弗兰克和我的夏季大学就建立在那里)。1970年4月22日,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壮观的胜利第一次庆祝了地球日。那时,美国还由于越南战争而处在极度的分裂之中,现在似乎由于对环境的共同关注而又重新团结起来了。同样是在1970年,美国的环境保护机构(EPC)成立了。同时,上层的、底层的以及由政府组织的环境保护主义开始了,抗议运动也开始了。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在加拿大的范库费尔(Vancouver)成立,在绿色和平的旗帜下,在大众媒体的眼中,环境保护主义成了一场英雄式的战斗和一场戏剧性的景象,在原子能时代,军事英雄已经落伍了,绿色和平组织创造了当今新的形式的非暴力英雄主义。

也许1969年8月举行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嬉皮士会议在环境保护主义历史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花朵般的儿童”在一种柔和的生活方式中长大,他们与自然关系亲密。马克斯·韦伯说,那些新的生活方式远较新的思想重要。如果马克斯·韦伯所言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来关注一下嬉皮士们,他们至今被环境史学家们完全忽略了,除了李·怀特(LynnWhite)之外,他是美国环境史的创立之父,他在1966年的圣诞节演讲《我们环境危机的历史起源》中赞扬了嬉皮士。

1970年,西德新的内务部财政大臣汉斯德里斯·根斯切尔(Hans—DeitrichGenscher)第一次创立了“环境政治”这个概念,这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领域以引起更广泛的政治一致与赞同。然而,1974年之后,反对核能站的运动迅速发展,从而出现了“环境保护”这个相反的口号来反对政府。这是我们在环境保护主义发展过程中会反复遇到的具有讽刺意义的历史。

故事并没有结束。在德国,环境保护主义最近已经变成了“从运动到行政”。许多抵抗运动的成员,如哲哈德·斯哥特(GerhardSchroder)或者约斯卡·福斯克(JoschkaFischer)选择了政治作为职业,并且一直升到了行政的顶层。起初,许多环境保护主义者反对欧盟的,因为他们把一些标准强加进去,甚至强加到香蕉上(《供应布鲁塞尔的香蕉》是非政府组织(EURONATUR)的领导者们反对欧盟而撰写的一部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书)。但是,现在欧盟已经发现了环境政治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许多绿色组织对欧盟及其FFH(植物、动物、生境)行动都抱有极大的热情。FFH已经成为了自然保护反对农民抵抗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环境保护主义者组织甚至已经变成了由欧盟资助的组织了。

然而,关于环境保护主义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即使是再坚强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官僚体制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也会有面临瘫痪的危险。我想,在这方面,马克斯·韦伯是正确的。在自然保护和农民之间不断增长的敌意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主义中最坏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德国。在墨西哥制度革命党(PRI)的统治之下,环境保护已经被做成了一种官僚战略,同时,环境保护也受到萨帕特主义者的抵抗运动的反对。受到官僚规则诱惑的环境保护主义永远不应该忘记,在民主政治中,需要一个广泛而受欢迎的合法化过程。即使是在非政府组织中,我们也能观察到时间推移过程中官僚化的进程。

我们不应该被“环境”这个词汇以及过多的“全球”视角所欺骗,从近处着眼,世界各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主义,认识到这种多样性非常重要。在一个地区,水保护是议事日程中的头等大事,而在另外一个地区却是土壤保护,在第三个地区是鸟类保护,在其他情况下有可能是反对空气污染。一百年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与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建立之父约翰·缪尔(JohnMuir)一起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theYosemiteNationalPark,美国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里散步,罗斯福惊奇地发现,约翰·缪尔仅仅对那些大树和高大的山脉感兴趣,而对罗斯福喜爱的小鸟毫无兴趣。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主义建立之母理查·卡逊(RachelCarson)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1962,很长时间以来这本书是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一书中描写了一幅悲哀的未来春天的景象,没有了到处唱歌的鸟儿,它们都被DDT杀死了。1982年,西方报纸被一则消息震惊了,消息说在中国,鸟儿被有计划地消灭,因为它们吃了谷种。这则消息是真实的么?在德国,自五百年来就存在着鸟儿对农业是有害还是有利的争论,有利是因为它们吃掉许多害虫。热爱鸟儿的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后来在他的一本小册子中强调了“鸟儿的抱怨”!

欧洲大陆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们惊奇地发现,核能已经不是今天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讨论的议题,尽管在1960年代是这样的,但是1970年代,当美国的能源工业由于财政原因而从核能转移开的时候,原子能就不再是抵抗运动的目标了。另一方面,美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也惊奇地发现,今天许多欧洲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甚至不知道理查·卡逊。直到今天,我们都不能够精确地知道到底谁是环境保护主义史上真正重要的人物,尽管这些人在其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对于美国的环境发展历史学家朱迪斯·莎普罗(JudithShapiro)来说,时代的中国,主张控制人口的马寅初,反对建造三门峡大坝的黄万里,都是中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者。这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还是仅仅是美国人的理解?(一个中国新闻记者告诉我说,马寅初是众所周知的,而黄万里则被遗忘了。是这样的么?)

对于研究德国绿党的美国历史学家查林·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Spretnak)而言,皮特·凯琳(PetraKelly)是德国绿党中最重要的人物。确实,皮特·凯琳是受人欢迎的绿党政治家,她在世界各地旅行,多次到过美国,但是在德国绿党内部,她越来越孤立,1994年她与男友巴斯顿(Bastian)(绿党成员,同时也是前将军)一起神秘地死亡,据推测可能是由于极度的孤立和挫折所致,也像是谋杀和自杀一起所致。琼斯卡·富斯克(JoschkaFischer)在最近的十年里已经成为德国绿党中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但是在他的内心中他是一个真正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么?德国环境保护主义的真正的历史仍然正在被书写着,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动力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也皆如此。

此外,我们经常会在其他的政治和社会倾向中遇到环境保护主义,如1970年代的德国环境保护主义和新左翼结成了联盟,1980年代的台湾反对核能运动与反对独裁统治的民主化运动结成了联盟。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保护主义并不仅仅是环境保护主义,它经常与其他的社会力量和目标结合在一起。然而,对我来说,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环境保护主义不再为某个政党或某个精英力量所垄断。即使是为了它的行动而需要敌人的绿色和平组织多年来也不再将单一的敌人作为他们关注的目标了。

对于强硬的“基础环境保护主义者”来说,“真正的”环境保护主义就是无私地为自然服务,其他所有的职业的“环境”运动都仅仅是环境保护主义的赝品。然而,我认为这种严格的定义并不是由历史的观点产生的。所有重要的历史运动都是在人类利益的驱动下发生的,这一点对于环境保护主义也同样正确。

还是在德国,人们似乎对这样的标注十分感兴趣,即在早期,“绿色”的动机经常是相当保守的思想者的特征。1945年以后,对于许多左翼者来说,“绿色”的动机有时呈现出“红褐色”的特征,就像纳粹主义的残余。马丁·海德格尔(MatinHeidegger,纳粹时期的哲学明星)展开了对技术的批判,他住在黑森林里,喜爱林地。伊斯特·琼格尔(ErnstJunger)写了一部关于一战的著名小说(InStahlgewittern),后来他成了理查·卡逊的崇拜者。奥地利的林务官、前纳粹古色尔·斯格万伯(GuntherSchwab,“世界保护生命组织”的建立者)第一次尖锐地公开批评了核能。而哲学家伊斯特·伯劳斯(ErnstBloch,前共产主义者,也是鲁迪·度斯克(RudiDutschke)的老师)领导了1968年学生发动的一场暴动,攻击资本主义并没有充分发展核能(现在,许多德国左翼主义者几乎不能相信这些事实了)。

因此,1970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部分是由于它是欧洲的自然保护年,此时,环境保护主义失去了它的“红褐色”嗜好,并且被一种新鲜的国际主义和欧洲一体而代替。1975年2月28日,怀尔(Wyhl)地区的农民占领了计划建立核能站的地点,并且试图与警察对抗以保护这一地区。许多左翼主义者自然地被这些反核斗士鼓舞地充满热情,尽管起初他们从理论上来判断这种新的热情还有些困难(当时德国左翼主义者的知识界迫切需要这种理论)。

我是1968年代的德国知识份子,因此我自己也感到了对理论的需要,这种理论不一定十分复杂,也不一定都能适应任何情况。如你所知,我试图在马克斯·韦伯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一个新的方法来揭示环境保护主义历史。韦伯教给我们的哪些东西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用的?我想,他告诉了我们:关注任何地方的环境保护主义的精英们(无论是在中的还是在民众运动中的),关注强烈的情感,关注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关注有特点的人群及其生活方式,关注精神的和宗教的因素,同时也要关注合理化的进程以及与经济趋向一致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环境保护主义仅仅是利益的工具)。我想,遵循着这样的策略,我们也许可以写出一部全新的、比今天现有的更好的环境保护主义历史。

实际上,我们发现在许多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中都有一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个人,但是他们的魅力存在的时间一般很短,而且仅在一个小圈子中有影响(但是这可以确切地说是韦伯魅力的特点么?),尤其是在早期,环境保护主义经常使人们想起宗教运动的某种形式,尽管它的目标是科学“生态的”基础(但是,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在时间的过程中,即使是宗教也通常都追求着这样或那样的合理性)。在我的朋友当中,环境保护主义经常与佛教的同情心联系在一起,佛教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宗教(这一点有些令人怀疑)。

很明显,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已经成为新的知识份子精英们的要素之一(在中国也是如此么?)。我和弗兰克在夏季学校里招收的学生们都是经过德国国家奖学金(theDeutscheStudientiftung)选的尖子生,他们有时候表现出环境保护主义精英的意识,例如他们因关心世界的未来而节约能源,并且十分小心地管理垃圾。这一点与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即使节约能源也不会想得太多。起初,在环境保护主义者中间,“生态与经济”对立的观点十分流行,在德国和美国就是如此,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接受经济和生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种观点了。

1970年左右的环境保护主义真的全新了么?从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在许多方面都不是这样的:在那时,几乎所有环境保护主义的要素都有很长的历史,即使不能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也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森林保护,无论是政府的还是地方社会的森林保护在德国都具有较长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现代社会的早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从18世纪德国的森林科学中衍生出来的。起初,“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经济学的而不是生态学的概念。1970年以后的新环境保护主义的真正流行是在1980年以后,那时德国的林地——“濒临死亡的树木”——正受到威胁。

“水资源保护”在19世纪末由于恐惧霍乱而达到了第一个高峰。1900年左右,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城市展开了反抗烟雾的战斗。“鸟类保护”最初是19世纪末在英国形成的一个狂热的运动,动物保护也是如此。随着反对医药研究中活体解剖的斗争,动物保护成为一个具有进攻性的元素进入早期的环境保护主义中。在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许多赞赏者将其视为音乐教父)投入了反对活体解剖的运动中,并且赞赏对动物保持兄弟般的感情。同样,“自然保护(保护“自然的”景观)”约于1900年在几个国家同时开始。“技术安全”在蒸汽时代就已经是人们讨论的主题了。反对不健康食品的“消费者保护”也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在德国尤其重要,在美国也是如此。1900年前后,物理疗法运动带着它的信条进入了“自然康复力”之中。所有这些倾向在1970年之后都成为新环境保护主义的要素。今天,人们遗忘了这个悠久的历史。

问题还是:新环境保护主义到底新在哪里?这里有三个答案:(1)所有这些单一的和孤立的要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如1900年左右,“技术安全”与“动物保护”完全无关;(2)在全球视角下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联系,这一方面归因于1960年代太空旅行和航空照片的影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太空旅行不仅打开了对太空的观察,而且更多地是打开了对我们的地球的视野),另一方面归因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推动;(3)大众运动和更加广泛的对环境主题的关注给环境保护主义赋予了一种政治力量,这种力量直到那时才被意识到。

然而,实际上,原先的那些单一的要素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的生命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如此。流行的运动喜欢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然而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之中,森林保护、水保护、反对空气污染等通常都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的,它们有时相互冲突。在德国,自然保护的追随者们与新能源的追随者们发生冲突,前者认为后者安装的利用风能和水能的设备破坏了自然的一切。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来讨论这些冲突的观点。近来,德国出现了原来的单一要素从环境保护主义中分解出来的倾向,然而在美国,被布什的行政击败的环境保护主义被激怒了,你似乎又可以看到新的力量正在集中的趋势。

这似乎是当代环境保护主义的中心问题:即在你的脑海中可能将自然视为一个整体,但是实际的行动却需要限定一定的目标。目前,似乎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只能一步一步地解决。也许,环境史能对解决这一问题发挥一点作用——环境政治需要历史的意识,一个历史经验的知识。我的老朋友理查德·伍伯郝斯特(ReinhardUeberhorst)是1979/1980年德国联邦议院“未来能源政策”咨询委员会的领导,他一次又一次地解释说,为了赢得环境政策的胜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政治风格。德国前总理威利·白瑞德(WillyBrandt)在他的《创造民主》一书中写道,我们需要创造政策制定的新程序,而不是那种有着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对立界限、固定的朋友和敌人概念的旧政策。

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环境意识的早期版本:环境保护主义之前的环境保护主义。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几乎全世界都出现了对土壤侵蚀的恐惧和土壤保护运动,在美国部分是对沙尘暴现象的反映。今天,这种类型的环境保护主义几乎被遗忘了,至少在西方是如此(俄罗斯与此不同)。但是在将来,土壤退化也许会再一次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史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不能预测未来,因此我们不得不保持谨慎。人类史与自然史一样充满惊奇,我想这是历史中最重要的一课。

在特殊的时刻和地点,环境意识与工业利益经常发生冲突,但是长远来讲,经济和生态是没有矛盾的,这就是历史学家的任务,即从长时间的历史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历史证明,那些经济强大的国家,无论是15世纪的威尼斯还是19世纪的日本或近代以来的一些西方国家,都以较大的精力来保护他们的自然资源。整体来讲,正确地理解历史教训对环境保护主义来说似乎是令人鼓舞的。环境史并不仅仅是一个失败的历史,它还是一个具有很多胜利的历史(正如弗兰克·奥古特反复指出的那样),尽管目前仍然没有最终的解决办法。我想,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谨慎地、明智地并且始终保持小心地来学习新的教训的话,我们并不会被责难为衰败和腐朽。

EnvironmentalismWorldwide:BetweenCivicMovementsandBureaucraticStrategies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