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7 10:04:05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1篇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1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Des1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1od4ers1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

(1)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

(2)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1ospat1alh1erarchy)上进行,即(1)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2)群落层次,(3)物种层次,(4)种群层次和(5)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1)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2)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3)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4)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5)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1)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2)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3)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

(1)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2)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3)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1ft1ngMosa1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5at1on1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

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发表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1slandB1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1pelago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1ple-useModel,简称MUMs)。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ofLandscapeCompensat4e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1)栖息地的消失;

(2)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

(3)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

(4)过度开发利用;

(5)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6)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1)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2)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3)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4)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5)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和MacArthur及W1lson(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Effect)和距离效应(D1stance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Res1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

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发表。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6ableM1n1mum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Zones)或过渡带(Trans1t1on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1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2)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3)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

(4)自然的本底: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

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1ng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1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1)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1calSecur1ty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2)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3.2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1alConf1gurat1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5olut1onaryDynam1cL1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迹来设计景观生态保护格局,才使生物保护更具有意义而应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Rer1stance)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2篇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

    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3篇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不同的保护哲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另一种是以景观元素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规划途径。前者首先确定物种,然后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来设计景观格局,后者则以各种尺度的景观元素作为保护对象,根据其空间位置和关系设计景观格局。五种空间战略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核心栖息地、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落实这些空间战略必须首先回答选择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设计上述景元素的问题。对此,目前尚没有很好的答案。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z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助性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

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quot;(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瓷杓凭肮凵;じ窬郑攀股锉;じ哂幸庖宥ψ魑颐墙窈笈φ姆较颉?/p>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4篇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不同的保护哲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另一种是以景观元素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规划途径。前者首先确定物种,然后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来设计景观格局,后者则以各种尺度的景观元素作为保护对象,根据其空间位置和关系设计景观格局。五种空间战略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核心栖息地、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落实这些空间战略必须首先回答选择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设计上述景元素的问题。对此,目前尚没有很好的答案。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z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

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quot;(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瓷杓凭肮凵??;じ窬郑?攀股?锉;じ?哂幸庖宥?ψ魑?颐墙窈笈?φ姆较颉?/p>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5篇

    1目标与办法

    1.1研讨目标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初度确诊为冠心病,正在承受住院医治的冠心病患者,无心肌梗死、左心衰竭等严峻并发症,住院时刻≥1周。排除标准:不愿意承受查询,或住院时刻不到l周,或许有心肌梗死、左心衰竭等严峻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

    1.2挑选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初次确诊为冠心病且住院承受药物医治的188例患者,将92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的研讨目标,运用临床途径形式进行保养。将其他96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的研讨目标,依照惯例整体保养形式进行保养。2组患者在年纪、性别、文化程度、血压、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3评估标准自行规划查询问卷,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查询。问卷内容包含:基本状况、遵医行动状况、疾病常识知晓状况、满意度等。患者的遵医行动以>9O%的时刻患者自动、严格地遵照医嘱履行,为“遵医行动好”,其他为通常,遵医行动状况以护士每日对患者进行保养时收集的材料记载为准,某些行动患者没有做到(服药),由护士提示后履行的算患者遵医行动通常。

    1.4统计学处置将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核实无误后,对材料进行x:查验。

    2成果

    2.12组患者的遵医行动对比。

    2.22组患者对冠心病有关常识的知晓状况对比。

    2.3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3评论

    3.1临床途径有利于标准保养办理临床途径是医疗/安康组织里的一组成员拟定的一种照护形式,让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形式来承受照护,该理念是当今安康效劳的趋势。在医疗效劳商场不断改变,充溢无穷挑战和竞赛的今日,临床途径作业形式为医院保养办理者带来了新的思路,怎么联系保养目标的实际状况,科学由进行临床保养作业途径规划,以最大限度地效劳于保养目标为准则,促使保养作业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是当今研讨的热门话题。采用临床途径形式可标准保养作业程序,削减或根绝作业中的疏忽与遗失,需求保养人员依照护患两边均知晓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作业,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进步了保养人员的效劳技巧和自动效劳的认识。

    3.2临床途径有利于进步保养质量冠心病患者病况改变快,需求详尽的查询,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向患者供给自动、接连的保养。有了临床途径保养表格,护士对患者住院时刻每个时刻段的保养作业均一目了然,避免了因为作业繁忙或自己水平、才能的不同而对患者的保养遗失或疏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可使保养人员及早发现患者的病况改变,尽快采纳保养措施,有效地削减了保养差错。临床途径的展开,增强了保养人员的责任心,标准了保养作业内容,确保了将安康教学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时刻均得到保养人员热情的效劳、精心的保养,还掌握了疾病的防止、保健、自我保养等常识,自动地改变了一些不良的行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了医疗保养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有利于进步保养质量。

    3.3临床途径有利于进步患者的满意度临床途径对每一项医疗、保养作业都进行了详细的标准规划,从简略的保养使命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医治、保养都让患者知道,有利于真实履行“以人为本”的效劳理念,真实做到“以人的安康为重点”。临床途径的保养记载简略易行,采用标准、一致的表格,削减了书写程序,节省了护士的时刻,并保持了记载的接连性,可动态知道患者的病况发展,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据报道,日本的保养人员在施行临床途径后,保养记载占用每天作业的时刻由10%降低到了7%以下。此外,在医疗保养活动中,许多医疗纠纷都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常常被保养人员疏忽的重要内容,应用冠心病临床保养作业途径,就需求保养人员有必要自意向患者解说有关疾病的常识,知道患者的遵医行动及对安康常识的知晓状况,亲近了护患联系,进步护士的本身价值,提升了护士及医院的形象,进步了患者对保养作业的满意度。

    4小结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6篇

2、 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3、 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

4、 开展资源监测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的必要步骤;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7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02-03

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中,提到为病人实施最佳护理,不仅单纯指病人康复,而是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列为一个重要内容,临床护理路径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工具[1]。20世纪年代中期,美国护士Karen Zander和她的助手们运用护理程序与路径的概念,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路径服务计划,将路径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笔者通过对糖尿病(Diabetes meltitus,DM)护理知识循证,制定出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取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1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0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0例,其中男48岁,女性42例,年龄38~78岁,平均(45.6±9.4)岁,体重指数(20.3±6.3)kg/m2,空腹血糖(14.3±3.3)mmol/L;对照组90例,其中男49岁,女性41例,年龄37~80岁,平均(43.7±9.8)岁,体重指数(21.2±5.9)kg/m2,空腹血糖(13.7±4.2)mmol/L。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按照《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干预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入院后1月随访患者,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测评患者对DM相关知识的了解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2.2 查阅文献,循证护理,寻找最佳护理证据制定DM临床最佳护理路径。首先提出糖尿病护理常见的问题: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DM并发症防治、心理治疗、自我管理。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共查询DM相关文献68篇。通过对文献对比分析并邀请科室业务骨干讨论,制定以下临床护理路径。

1.2.3 糖尿病最佳护理路径。入院时干预内容:病情评估,介绍科室环境、制度,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介绍相关检查目的,讲解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入院第2天干预内容:DM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体征、慢性并发症、DM对身体各器官的危害及治疗进展,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发放资料;入院后第3天:DM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原则,个体评估总热量需求,制定饮食方案,指导DM患者能吃的食物,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入院第4天:DM常用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详细介绍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发放资料;入院后第5天:介绍胰岛素的使用指征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胰岛素笔及胰岛素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入院后第6天:DM运动治疗的重要性,运动前应监测的项目、运动前准备事项及运动要达到的指标,详细讲解哪些情况不适宜运动,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发放资料;入院后第7天:DM的自我保健方法:皮肤、足部、眼睛、口腔的护理,干预途径:个别宣教;出院前2天:第1~7天DM宣教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加强印象,DM的自我监测,嘱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四样;每2~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干预途径:个别及集体宣教,观看DM防治多媒体。

1.2.4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DM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1月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干预组较对照组住院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明显降低(P<0.01)见表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源于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使护理标准化,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期间每天的成效护理为标准值,其功能是运用图表形式提供有效性和时间性的有效照顾[3]。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病人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往往需要终身治疗,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会并发各种慢性并发症,医疗花费巨大。由于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防治工作需要在家中执行,因此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确诊糖尿病的人群中有2/3的病人得不到理想的管理[4]。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如何以最通俗、直观的方式教会病人自我管理,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将直接关系到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延缓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花费。

本研究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玉环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入院到出院持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反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并不断反复评估,直至达到最佳护理目标,保证了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从最后结果来看,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

综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糖尿病患者,融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使临床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临床护理路径是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解决百姓“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磨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70~171.

[2]周保利.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8篇

(中共福建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建设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就必须在加强自然生态资源补偿与税收法制化以及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法制化的同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银行制度、保护地役权制度、碳汇交易制度、生态产品认证制度,从而全面协调地推进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自然生态资源;制度建设;法制化;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7-0053-04

收稿日期:2015-06-15

作者简介:陈彩棉(1966-),女,福建泉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保护。

自然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与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正是出于对自然生态资源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生态建设,制度先行;因而,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深刻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实践问题。

1 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现状

就总量而言,我国是个资源大国,然而,若从人均的视角看,我国自然生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5%;我国人均拥有草地不足5亩,仅为世界人均草地的大约一半;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20亿亩,位居世界第2,但人均则排在世界第67位,而且还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危害较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46%[1]。尤为严重的是,这些自然生态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还分布极端不均衡,从而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后果。面对这种状况,为了形成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所面临任务的艰巨程度而言,这些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体系内部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可以归结于法制化建设的不足与市场化途径的缺乏两个方面。

1.1 法制化建设不足

1.1.1 未能真正完全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不可否认,在国家层面上的相关法律基本上能够秉持并彰显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零净损失的理念。然而,基于各地方具体和实际的地方性立法并未能完全融入这些生态理念。在具体立法中,往往从本地方的利益出发,既没有设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践行,也未能在重要资源上深入贯彻零净损失理念。就此而论,大多地方性立法在生态理念上停留在字面和口头。

1.1.2 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目前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大多规定了各个市场主体和个人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强制性义务,但未能规定与之相应的生态权利,致使在履行生态义务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时,大多市场主体和个人倾向于漠视生态责任,以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而且,在规定行政强制性义务时,大多罚则规定过于笼统,不足以对违犯法律者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1.1.3 体系化程度不高

虽然目前我国在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生态补偿制度,但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尤其是缺乏对生态补偿制而言至关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导致了在生态恢复实践中因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而缺乏现实可操作性。此外,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中,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激励法律制度,以至于资源型企业在具体资源开发中缺乏践行生态理念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得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归于无效。

1.2 市场化途径缺乏

1.2.1 生态补偿市场化手段相对滞后

以作为当前最为重要保护措施的生态补偿为例,目前大多地方现有法规和条例严重滞后于生态补偿方式的发展。当前,国外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手段已普遍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向,并发展出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湿地银行、一对一交易等市场途径。然而,我国目前这些市场途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法律法规中对这些新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的法律支持还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1.2.2 自然生态资源用途限定市场化手段乏力

目前,我国自然生态资源用途限定主要是通过物权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水法等单行自然资源法来进行调整和规范的。这些法律规范借助于国家强制性规定明确了自然资源权利人的生态义务,从而具有鲜明的公法性质。实践证明,这种公法手段在众多环节和方面并非是充分有效的。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在这一方面相较于公法手段更为高效的是付诸市场化途径,主要包括地役权合同、碳汇交易、排放权交易、生态产品认证、私人补偿、湿地银行等。目前,这些市场化途径尽管为相关法律所确认,但并没有过多地强加强制性义务,因而属于私法手段的范畴。然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中,缺乏相应的市场化途径据以实现的规范和规定。

鉴于目前我国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不健全现象,要推进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化,就必须在法制化和市场化两个层面上协调并进与均衡发展。

2推进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法制化进程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管理,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无疑首先适用于公法领域。因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首先应体现于公法途径和公法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匮乏,我国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大力推进自然生态资源法律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上,主要包括《森林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自然资源法律。在地方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有《黑龙江省草原条例》、《云南省森林条例》、《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在森林、草原、矿产等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条例、办法等也可圈可点。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种类齐全、法条完备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然而,要切实保障这些法律法规效力的发挥,还必须进一步推进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化,大力加强自然生态资源补偿、生态税收、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公法手段的法制化。

2.1 推进自然生态资源补偿法制化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不力的关键原因在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不完善。鉴于现有各类自然生态资源补偿机制过度重视政府作用的现象,要完善自然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就必须改变过度倚重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做法,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扩展保护资金的筹集途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激励保护生态资源的积极性[2]。

值得强调的是,生态资源补偿机制不完善不仅体现于机制本身,而且还在于缺乏据以施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弥补现有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国家应尽快颁布并实施统一的适用于全国层面和范围的“生态补偿法”,制定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标准和补偿标准,对自然生态资源补偿中的补偿主体、补偿程序、补偿方法、补偿手段等一系列问题予以明确详尽地界定,从而为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提供科学而明确的法律依据,由此增强自然生态资源补偿制度的可操作性。

2.2 增强自然资源生态税收法制化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管理者和守护者,无疑是森林、草原、湿地以及矿产等公共自然资源及其所产生生态效益的主要购买者。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因而单纯依靠政府购买远远不能完全补偿产生自然资源生态效益的生态成本和经济投入。为此,国家必须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税收法律法规,将我国境内所有的受益于自然资源生态效益的单位和个人都纳入生态税征收的对象范围,并根据各种资源的具体特性来确定生态税收的征收主体、征收额度、征收方式等。通过这种生态税的有效征收,来补偿生产自然资源生态效益所耗费的成本,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2.3 加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法制化

生态公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同代人之间的生态公平又是生态公平的重要方面。从国外的先进经验看,同时代不同地区生态责任与生态义务的对等性主要是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的。借由横向转移支付,使自然资源生态效益的受益地区向供给地区提供生态补偿。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实行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进行生态利益调节,但大多仍停留在单纯的“输血式”补偿的阶段上,主要是将补偿金额直接发放给生态供给地区的个体住户。这种补偿方式不仅不利于闲散资金的集中,而且也不利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鉴于这一现状,国家就应站在社会公平守护者的高度上,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上规定财政转移额度,强力推行提供技术支持等“造血式”补偿途径,借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3创新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市场化途径

如前所述,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制度的缺陷不仅在于法制化建设方面,而且还在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手段和途径。因而,切实保障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就必须在完善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公法途径的同时,创新并完善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市场化途径和手段。这就是要求构建旨在保障自然生态资源公益价值最大化的公益性私权。在这里,自然生态资源领域的公益性私权不仅仅表达个人生态利益和诉求,而且还承载着社会整体的公共生态利益,是生态公益性公权在生态效益发挥、生态利益分配、生态正义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增效剂”和“调节器”,是有效解决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公权性与开发利用私权性之间冲突的法律保障机制[1]。

3.1 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银行制度

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银行制度是美国在1993年首先启用的一项湿地保护制度,是指在预期开发行为可能造成某个湿地的损失之前,先购置土(湿)地建造或恢复新的湿地,来满足水源保护区或生态区域内的补偿需求。一旦这些湿地建立以后,补偿银行可以提供补偿存款(mitigation credit)用来做异地补偿(off-site compensation),这些存款可以由建立银行的人使用。在美国,通过生态补偿银行的实施,目前已基本达到了湿地零净损失的目标[3]。作为一种事前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比事后补偿有着更大的前瞻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

鉴于这种补偿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很多地区纷纷效仿,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湿地保护条例》,其后又将保护对象扩及草地、森林、矿产等其他自然生态资源。其中最为紧迫的当属一些地区的矿产开发对草地造成破坏的生态补偿。在这些地区实施生态补偿银行制度,就是要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禁止破坏湿地义务等制度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提高矿产开发启动门槛,强制性要求在采矿企业尚未对草原产生破坏前,将先行购买补偿草地作为赔偿确立为获得采矿许可的必要条件,并引入市场机制和途径来弥补公共管理滞后性、公权灵活性不够以及政府资金不足等缺陷。

3.2 健全碳汇交易制度

碳汇交易制度是一种在国际范围内新兴的以排放许可为交易对象的环保制度,属于受私法调整的市场途径。通过碳汇交易,可以极大地拓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融资途径。目前,国际上碳汇交易制度主要应用于森林资源保护上。在我国,要完善碳汇交易制度,首先必须拓展这一制度适用范围,将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都纳入制度设计保护的对象。事实上,与森林相比,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有着更低的固碳成本。据测算,1 hm2草原的固碳能力就达1.65 t之巨。鉴于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固碳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应在碳汇储量高的地区大力建设碳汇基地和综合性自然资源碳汇交易市场。

同时,要建立健全与碳汇交易制度相匹配的一些基础性制度。首先是低碳信用卡制度,根据持卡者的碳排放情况,消除自己的碳足迹,也可通过个人购碳平台购买经过认证的减排量,以支持减排项目的实施;其次是初始碳信用免费分配制度,对碳信用进行免费初始分配;再次是碳信用市场准入制度,将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碳信用作为判定其能否进入该行业的一个指标重要指标[4]。

3.3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

所谓地役权,就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就必须切实做到确立国家、地方政府、非政府公益组织、企业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化主体;建立国家、地方政府财政、国债、生态补偿税等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确保生态补偿基金的充足与调配;主体在通过向供役地人支付报酬获得自然资源上的保护地役权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保护地役权人严格行使对供役地人的经营管理自然资源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的权利,供役地人切实履行对自然资源进行严格保护的义务。这样,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在发挥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功能[1]。

3.4 实施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所谓生态产品认证制度,就是指在符合绿色环保、资源节约、低碳节能等方面认证标准的自然生态产品上贴上证明性图形标志,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根据这些标识而确认这些产品的生态性,进而能够为购买这些产品而付出比一般的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借由这种机制,自然生态产品的购买者便通过付出高价格来向自然资源权利人进行生态付费,既体现了生态公平,又实现了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在具体的生态产品认证制度建设过程中,应着力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重点认证符合各项生态标准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包括原产地标记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产品、生物物种起源产品、具有历史传承的名、优、特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等。大力鼓励一切具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和特色精品企业——积极申请保护评定。

参考文献

1唐孝辉.建设美丽中国的法律制度回应——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J].理论与现代化,2013,(4):12-16.

2杨华.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何处着力[J].环境保护,2010,(6):32-34.

3赵云峰,侯铁珊,徐大伟.生态补偿银行制度的分析: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2,(6):172-175.

保护动物的有效途径第9篇

水网地区寄生虫病的流行十分普遍,有效控制和预防寄生虫病,对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寄生虫病传播的环节中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促使人们自觉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健康教育最适于在群体人群中开展,这正好和有些寄生虫易于在某些人群中传播相一致。因此,在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围绕寄生虫病传播的各个环节,开展不同内容的群体健康教育,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将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快消灭寄生虫病的步伐。

寄生虫病的传播和其他传染病类似,也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对每一环节中人的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将会提高人们对寄生虫传播过程的认识,从而使人们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阻断寄生虫的传播过程,对寄生虫病防治将收到较好的效果。

1 对传染源的健康教育

传染源是指携带有寄生虫的人或动物。在寄生虫病的防治中,首先是确定传染源。对于动物传染源,人们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限制圈养动物的行动,杀死动物以消灭传染源等。但对人这个传染源就不能采取以上措施了。以药物治疗控制传染源是一个方面,但更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传染源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才能使人们意识到传染源在寄生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最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通过报纸、广播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张贴宣传画,散发有关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单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传染源人群的卫生意识,使其自觉地限制其行为。寄生虫病的传播与传染源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针对传染源的健康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如通过粪口传播的土源性寄生虫病,就要求不要随地大小便,少去甚至不去公共场所,以免传给更多的人。而对某些血液传播的寄生虫病(如疟疾等),就要求患者防虫叮咬和不要献血。加强作为传染源人群的健康教育,在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2 对传播途径的健康教育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非常多,通常经过食物、水、土壤、接触等途径传播。而寄生虫直接进入人体则需要经口、皮肤、昆虫媒介的直接接触。针对这一环节,应该加强对寄生虫传播途径知识的教育。不仅要让人们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如何切断传播途径,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如土源性寄生虫病就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多由于不卫生习惯,食入含感染性虫卵的食物而被感染。钩虫病则是由于赤脚下地干活而被感染。血吸虫病是由于接触疫水而感染。疟疾和丝虫病是由蚊子传播的。囊虫病则是由于吃入含囊尾蚴的“米猪肉”而感染的。对土源性寄生虫病应向人们进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饮生水、不生食食物,不赤脚下地干活,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对血吸虫病,应向人们介绍少接触或不接触疫水。对疟疾和丝虫病,则应指导人们做好灭蚊工作,加强自我防护,如使用纹帐,安装防蚊纱门纱窗等。对于囊虫病,应向人们宣传生熟砧板分开,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米猪肉”等。如能针对以上传播途径,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将会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防病自觉性,提高人们对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将对寄生虫病传播起到较大的作用,可大大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

3 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