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发展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6 10:11:36

科学发展的意义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1篇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14-03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发展,即政治发展,“政治思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1]。

一、科学发展观阐明了政治发展的性质及主体

1.中国政治发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第一,它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2] 二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维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1]。另一方面,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它日益要求生产资料使用、占有和生产过程、产品等社会化,进而分别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而这正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三大特征,“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3];先进文化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维系或变革,具有深刻的影响”[2];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切都表明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三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1]。第二,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表明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以它为基础建立的科学发展观也必然为社会主义服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4]。二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4]。三是唯物史观既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又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三,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这表明其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

2.中国政治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是其成果的享有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体当然是全国各族人民”[5]、“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答应不答应。”[4]

二、科学发展观分析了政治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和领导核心

“政治发展……其推动的主导力量是代表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对此,科学发展观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和领导核心。

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看:一是它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能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领导和推动政治发展,“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6];二是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永葆先进性,有资格去主导、推动和领导政治发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掌握和运用政治文化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和促进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的嬗变必然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2];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成为领导核心,“共同利益……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1];三是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现阶段人民的最大愿望就是促进经济政治等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等生活需要,从而主导和推动政治发展。

从党的地位和职能看:它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夺权后,其主要职能是利益表达、协调和整合,是“整合的工具”、“整合导向型的党”[6],这就要求疏通、扩大和增加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使参与扩大,“政治发展就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2]。同时,要巩固执政地位,“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执政党……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6]。

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它以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中国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始终正确把握、运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规律,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断取得胜利,从而领导和推动政治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就有了科学指南。”[6]

从党的任务看:现阶段任务是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要求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而“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7];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包括政治解放在内的人类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政治潜能的全面发挥、提高和人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7],这要求推动政治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阐述了政治发展的动力和必要性

“一个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2] 对此: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要求政治发展。第一,提出它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要求政治发展。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就表明了中国政治体制不完善,且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推动经济等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1]。二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第二,提出它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这要求政治发展。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这要求变革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导致利益、权力和权利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1];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要求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政治发展;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协调发展取得成绩,但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差距依然存在,这要求缩小各种差距,导致利益、权力和权利等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8]。第三,它还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要求政治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要求政治发展。首先,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本身就包括政治发展。其次,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并包含政治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包括政治需要在内的多方面需要,这要求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而“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7]。二是以人为本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人权,而“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3]。再次,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要求并包含政治发展。一是“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4],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见,它包含并要求政治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这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9],而政府职能转变就是政治发展的内容之一,“在政治发展的内容中……也不能没有政府效率的提高”[7]。最后,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坚持统筹兼顾,将导致利益关系,进而导致权力和权利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而“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1];社会发展导致利益群体和社会结构分化,引起利益、权力和权利关系和结构的变革与调整,导致政治发展,“社会结构的生存、转型、变迁给政治发展提供丰厚的动力资源”[7]。

四、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政治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从政治关系的变革与调整看:一是发展“以物为中心”调整为“以人为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在反思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4];二是从只注重经济发展调整为注重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9];三是从不平衡、眼前和暂时发展调整为平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四是从人统治自然界调整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调整为满足各方面生活需要。

从政治结构的变革与调整看:一是增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级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二是成立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种社团;三是调整并扩大了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职能;四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各地纷纷疏通、增加和扩大了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并根据各地实情变革和调整了政治结构等。

对于政治发展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监督机制”等形式。

五、科学发展观论述了政治发展的实质和目标

1.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它提出的背景看:一是提出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既表明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表明正处于初级阶段,政治体制不完善,要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提出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而它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就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2]。

从其内容看:一是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包括政治发展,而中国的政治发展就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简要地说,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要……不断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 二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国家”[3];三是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要求要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对于目标,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要充分实现人民民主和人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9]

六、科学发展观阐明了政治发展的主要措施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素质、领导、工作和执政水平、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关键,“政党一经产生,便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力量……推动近现代政治发展。”[7]

2.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技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切入点、着眼点和中心,“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4]

3.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4]。

4.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七、科学发展观是政治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3篇

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特别是对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时代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背景环境。

20世纪四十年代,在饱受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之后,海外殖民扩张被世人抛弃,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开始盛行。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经济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的。

到1960年代末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这种发展思想是在1969-1973年间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足。

到19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出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与此同时,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出来,产生了“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等新的发展思想。综合起来看,相对于传统发展观,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对此,***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强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2、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国内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长期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历史任务就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苏联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面对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因此,***开始提出“以苏为鉴”,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任务。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要走“工业化道路”的想法。党的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提出的许多观点,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保护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等,后来被证实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此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等重要方针的提出,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弯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强调,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特别是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了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践中,我们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实践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必须注重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为什么我们党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催生剂是十六大以来的新的实践及其要求。梳理十六大以来的发展情况,至少有三个大的因素可以成为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原因。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首先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比如,XX年进入小康社会时确定的16项检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中,到XX年起码有三项没有达到:农民的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这三项指标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中,已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诸多基本要求,表现为,一是经济目标在“翻两番”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等全面的要求;二是提出了民主、法制、**等要求;三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四是将生态文明纳入目标体系之中。

2.XX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可以说直接刺激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中央也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由此可见,非典事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

3.关键时期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一个直接的客观原因。

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一个数据是,到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一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就在这个阶段出现过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综合来看,在当前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根本改变;三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十分突出;四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六是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七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八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要求更高;九是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十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利因素需要面对。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学发展观从实践中来,有着坚实的时代基础,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才会更加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创新融入到顺应时代要求这样的思路上来。

1、增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学习的过程,当做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们的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我们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出了严峻考验和要求。

2、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开展学习时间活动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这次集中学习,为我们进一步系统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机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切实努力使宣传工作更加贴近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统筹运用媒体,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振奋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3、加快步伐,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当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正面临着改革开发新的机遇。如何深入研究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富有亮点的文化载体,仍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另外,深入研究如何创造更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条件也很重要。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4篇

论文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作出重大的贡献。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化;和平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而且具有重大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本文试从三个不同侧面论述这一问题。

一、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很多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新发展,这里我们只是从科学社会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方面加以概括。

科学社会主义从最广义的意义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广义的意义上来说的。它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追求人的解放,是旨在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到足以消灭工农、城乡、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足以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从而使世界无产者和全人类都能免除繁重艰险的劳动,摆脱自然和社会任何形式的奴役,达到每个人都能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作是人类必将进入的一个更高级的文明阶段,而这个文明阶段的本质就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曾被一度扭曲过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纠正。本来,1871年诞生的作为第一个工人阶级国家政权的巴黎公社已经在实践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其一,主要官员由人民普选产生并且随时可以罢免;其二,官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恩格斯曾经指出:这是“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内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两个可靠的办法”。可是后来前苏联完全背离了巴黎公社的这两大原则,实行各级党政干部等级授职的任命制和高薪特权制。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表面上有民主选举,如选举苏维埃代表、党代表等,实际上从上到下严密控制选举,当选者大多是上级领导精心挑选的意中人,所以当选人大多衷心感激并且坚决服从党的领导人。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都是从上而下层层任命,所以只是仰承、投靠上级,不对下级和人民负责,并且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实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共产党就自我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特权官僚集团,仅从工资待遇来看,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约相差十倍,到30年代中期扩大到三十多倍,50年代中期又增至五十多倍,80年代初期猛增到一百多倍,因此,苏共实际上搞的是“以官为本”。虽然赫鲁晓夫执政时还高喊过“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但这种口头上标榜“以人为本”,实际上实行“以官为本”的过度集权社会主义、官僚特权社会主义,难以进行治本的自我改革,拖延到1991年,终于被广大人民完全识破,并且被广大人民抛弃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中国也在人的问题上犯过严重错误,主要表现为,忽视基本人性、人的需要,只要是与“人”有关的问题而一概视之为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甚至连我们党所一再强调的革命的人道主义都被抛在了一边,结果犯下了使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的严重错误。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错误,邓小平同志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已从价值目标上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因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更是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更加直接、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要求我们党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地去尊重人、体贴人、爱护人、关心人、帮助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已经开始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因而有着重大意义。

其次,“以人为本”主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马克思说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在现阶段,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最高宗旨,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形态的外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就是从这个阶段上的人出发。生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归宿。这就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就是为了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方面的需要。

第三,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人的解放。旧的社会体制束缚人性的发展,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只有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首创和革命精神。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如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当然还是要靠改革。改革,我们就必须要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等。这同样是由现阶段的人性所决定的,完全可以由人本主义原理加以说明。

第四,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深入发展,必定要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存在着一个社会承受限度的问题。如果忽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超越人们的承受能力,它必定是行不通的。当前,如何消除贫富过于悬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新发展,体现了人本关怀和文明进步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它表明,人的进步,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发展。这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将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都有可供借鉴之处。

二、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少数发展中国家走上“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以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摆脱了殖民统治独立后,仍然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进行社会改革的艰巨任务。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就第三世界整体说来,也达到了发展机构所设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5的指标。然而仅有经济增长并没有改善第三世界国家千百万人的生活状况,甚至经济增长还带来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不良结局和灾难性后果。这使人们对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开始了怀疑和反思。

然而,理论反思和阐述是一回事,在实践中能否很好地实现则又理当别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制度,特别在理论指导上缺乏全面性,在实践上又往往是顾此及彼,所以最终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最广大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为第一目标条件下,在政策与战略策略上更容易和实施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问题在于以往缺少正确的认识及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令。一旦明确了指导思想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后,很快就会在实践上产生积极效果。”所以,人们发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中国在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是处在当今世界前列甚至在行动上是超前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社会公正性,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防止两极分化,使改革成果为全体人民和广大的基层群众所拥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盲目地效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就是把私有化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理由是:一是搞市场经济必须明确产权,而明确产权必须实行私有化;二是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率。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其结果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在拉美(古巴除外),在东欧中亚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伴随着西方全球化的进程,一些发展中国家腐败成风,某些.权势阶层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成为第三世界中暴富起来的新贵。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社会的公正性,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使改革成果为普通人民和广大的基本群众所享有,在一定意义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这是因为,追求公平或平等是人类最普适的价值,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也正是社会的公平或公正问题。正如拉尔夫·米利班德指出的,社会主义的平等观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价值所在:“平等主义不是指完全的平等,那是一种误解,它指的是从根本上减少各个方面的不平等——收入、财富和生存机会,而这些方面的不平等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科学发展观为世界人民,尤其是为广大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榜样,使他们看到: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加快增强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改善人民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其他种种弊端,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对他们的吸引力。

其次,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超越只注重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般都是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要求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而往往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发展,因此,这些国家随之提出了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并要求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发展必须在社会建设和政府改革等方面都取得进展。事实上,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发展的全面性,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或者指导理论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全面发展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作为已经有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把这一科学理论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的中国共产党,突出了发展的全面性要求,因而它将为发展中国家规定和指引着发展是一个包括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系统的、综合的进步过程,而不是个别指数百分比的增长的方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就必须要有一个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处理人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警示意义。

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往往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环境急剧恶化。全世界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270万人中的90在第三世界,另外每年还有2500万人因农药中毒,500万人死于污水引起的疾病,相当多城市中的幼儿都患有对大脑有破坏作用的铅浓缩症。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选择一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更好的处理人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四,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自主创新性,超越那种单纯的引进式,跟踪式等发展模式,更加自觉的走向独立自主的创新式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往往采取的是单纯的引进式、跟踪式发展模式,一味地模仿、依赖外国特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结果造成了对西方的盲目依赖,因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上已经有不止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提出,要由片面依赖外国转而注重地区联合和依靠自己人民的力量,人们由此看到的不仅是政策上的某种调整,而且是在历史运动最深层发生决定性作用的人民意志的活跃。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无疑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要结合本国情况灵活借鉴,走本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模式。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不致重蹈西方现代化走过的弯路,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内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向世界发出的宣言和承诺。只有把这一思想推及到世界范围,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才能进一步彰显科学发展观的博大的思想基础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特别是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和谐为目标,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一,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第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搞军备竞赛,不搞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第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权理论意义 深远影响 国际人权合作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的伟大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科学发展观的人权内涵和人权思想,也是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权与人权进步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来的。它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国人权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发展这条主线,紧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在阐述发展的目的、发展的目标、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的根本方法、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成果分配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也回答了我国人权理论与人权进步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从我国人权的性质、目的、价值取向、制度保障、机制形成、主体与动力、基本要求与方法、内部各要素关系、与外部要素关系,以及同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人权观根本区别等方面,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构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理论体系。经过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加以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可以说,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理论体系已经以框架清晰、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寓意深邃的新姿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既有中国特色又饱含时代气息,其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都是我国人权史上前所未有的,达到了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推动人权进步事业取得伟大成就

(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五年多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这个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等。尤其是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方面,在人民享有各种权利方面,其突出成就更是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这五年多我国人民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权状况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我国的人权进步事业完全可以用两个“全面”来概括:人民享有的人权内容越来越全面,涵盖了人权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人民享有人权的人数、阶层、群体、民族、性别等最为全面,凡是法律规定应该享有人权的公民都享有充分人权,具有普遍性。

(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五年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雄辩地证明它完全是正确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而且预示着它也是今后中国发展的重要指针和战略思想,一定能够实现党和国家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提供有力武器

当前国际政治领域并不太平,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各种政治冲突和军事争端连绵不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同西方这些“人权霸主”进行了长期的尖锐斗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话语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为我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取得更大胜利提供了有力武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不但打破了资产阶级过去独扛人权旗帜、企图在舆论上一统天下的旧局面,而且为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争取话语权、主动权开辟了新天地。资产阶级过去一直以人权的发明者、提出者自居,动辄就教训和指责别人;我们虽然也进行了反击,但不太得力、不太得法,原因之一是过去没有搞清楚人权理论。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回避财富由谁生产、由谁占有的问题,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才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其实质脱离不了人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只有剥削阶级才能享有“一切权利”,而被剥削阶级能够享受到的却几乎是“一切义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资产阶级确立了自由、平等、人权, 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得不到的。人权只是“资产阶级所有权”,“人权本身就是特权”,是资产阶级的特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争取自己的人权,只有通过斗争和努力,“上升为统治阶级”,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才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到了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由于实现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每个人才会享有最充分、最全面、最完美的人权。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讳言人、不讳言人权;他们批判过资产阶级学者避开阶级性、抽象谈人性的“经济人假设”等理论,但他们从来不反对谈论人,而且曾用很多篇章评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争取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

(二)科学发展观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真实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曾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口号的虚伪性、片面性,但也充分肯定它的历史进步作用和一定文化价值。马克思主义不但勇于彻底地“破”,而且也善于全面科学地“立”,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人权观和人类美好的人权构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最进步、最科学,资产阶级人权观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人权远景最公平、最美好,资产阶级人权观也根本无法企及。但是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人权的论述学习和研究得不够,特别是曲解了批判资产阶级抽象地谈人的原意和立场,误以为凡谈人都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从而讳谈人和人权,很少谈人和人权,结果造成了人权理论上的长期缺失和断档,也在人权斗争中处于被动状态和不利地位。

如今科学发展观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真面目,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公开地、坦然地宣布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但将人权内容写入宪法,而且写入党章,这在世界政治史、政党史、法律史上也很罕见。由于我们敢于扛起人权旗帜,并且越扛越高、越扛越自信,我国的人权旗帜已经在世界人权领域取得了胜利。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讲共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包括人权合作,将会更加广泛和密切。由于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有着相同的历史、相同的命运,今天又都有相同的任务、相同的利益,即保护发展权、在发展中强大自己、提高人民生活、保障人权,所以大家在发展的旗帜下很容易形成共识,进行合作。

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主题,符合世界潮流,富有时代特色,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意愿,也顺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心声,能够在大家之间引起共鸣,这将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包括人权问题上开展合作,奠定思想、认识、情感的基础,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在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切,我国可以从其他发展中国家那里学到不少发展的有益经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中国学到对他们有用的发展经验。而且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又一直走在前头,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还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尤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我们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也会对发展中国家起到借鉴警示作用。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包括人权在内的各方面合作将是广阔和美好的。

(二)科学发展观倡导国际人权合作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各大国既有相互竞争和制衡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的一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关系错综复杂、纵横交织,呈现多元化格局。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反映了我们的和平发展决心和诚意,明确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目标,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相统一的中国特色,也决定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不求私利、不谋霸权,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因此,我国与西方国家有人权斗争的一面,也有争取合作的一面。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6篇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精辟概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进步的根本原因,科学阐明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必须遵循的理论指南。认真学习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紧密联系我们党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理论贡献、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实践价值。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我们经受的磨砺很不平凡,既面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又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既面临非典疫情、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灾害和风险的严峻考验,又面对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事和喜事的能力检验。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大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有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新风貌和新形象,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恢宏答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深入领会它的理论贡献。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就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就在于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指明前进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全面贯彻它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7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伦理思想 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理论背景

在当前伦理学研究中,出现了重思维逻辑演绎、轻生活逻辑分析现象,“不讲我们应当把什么尊为好事,却考究道德陈述中通常使用的‘好’字的意义是什么。它不讲在道德危机关头我们应当做出什么决断,倒要考察道德论点的性质如何”。不注重对人类发展的广阔实践领域进行道德的思考,结果在远离人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演绎着抽象的逻辑。

除了伦理学自身脱离发展实践外,经济学等与发展相关的应用学科也日益失去其应具有的伦理学规范。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说:“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伦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被严重淡化了。被称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还忽视了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而这些伦理考虑是能够影响人类实际行为的。”阿马蒂亚·森所指出的现象在当前伦理学研究中依然存在:要么拘泥于抽象原则,使伦理学遁入理性的天国演绎空洞的逻辑思维,要么在介入发展实践时价值和德性的日益丧失和必要形而上学思维的经常缺乏。上述两种研究偏向使得伦理学要么成为发展实践后亦步亦趋的“后来诸葛”,要么使伦理学成为脱离发展实践的“天国的霓裳”,其实“伦理学研究并不是某种超出科学之外的东西,而是与之相同的,它仅仅是科学中的一种。”

于是在人类发展实践上出现了“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的价值与伦理的缺失现象。“价值和伦理的缺失导致的是手段的疯狂(科学也疯狂、技术也疯狂、经济也疯狂),而手段的疯狂又导致了人类乘坐的开往死亡之谷的列车的加速狂奔。”“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达到这样一个时刻:人类种族的绵亘已经开始取决于人类能够学到的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的程度。”

二、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何以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适应中国这样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应运而生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思路出发对伦理学的研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即以关注特定社会制度安排的正当性这个‘实质性问题’取代了伦理学研究中脱离实际的‘形式化问题’。”

马克思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既定性和选择性做了辩证的论述:“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南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因此,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都不是与以往发展毫无关联的白发过程,发展作为人类改造世界和自身的活动既要在以往发展基础上进行,更要为以后更好发展从而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断提供物质基础和价值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史观,为理解和实现理想的‘应当’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首先在制度上确保了发展伦理可能的选择路径。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地上历经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实践,古老的中华民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人战略思想。”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改变世界”,而且特别强调“改变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旨归,认为发展是自在形式与白为形式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结合,是为了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从本质上说不仅具有“真”(合规律性)与否的问题,而且还具有了“善”(合目的性)与否的问题。换言之,“社会发展不仅是受利益驱动规律作用的纯‘自然历史过程’,而且是内含着道德价值意蕴的‘社会历史进程’。”对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也有相似论述:“发展是应该被看成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科学的、文化的它必须具有一种综合的特点,即包括社会生活的多种表现形式,并符合根植于各国人民的历史财富的道德的和文化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伦理观。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思想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道德反思和价值前瞻,冈为“伦理学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与价值就在于反思那个时代的价值合理性根据,进而提供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依据。”对此汉斯·昆曾说过,“伦理学应该借助总是估计更严重的可能性的危机来为预防危机服务。今天,有名望的伦理学家一致认为:我们需要一种预防性伦理学,而这种预防性伦理学不应在工业品上市才开始运用,而应在那些(原子技术与遗传学中后果极其重大的)试验上即予以运用,甚至在科学地反馈它的优先权时就开始运用。”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种“预防性伦理学”,它通过对过去实践的分析达到对现存事实的道德审查,实现对未来的价值预瞻,从而以可期望的伦理愿景实现对实践主体在发展实践中的实践方式的道德规束。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价值维度是全方位的,它的核心和精髓是以人为本,并具有“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多维的属性。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转贴于

三、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是对发展的应当性和正当性的哲学呼应和伦理折射,是对发展伦理的实践批判和理论重构。探寻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伦理思想,有助于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思想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下资本奴役无产阶级绝对恶的无情揭露的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相对善。列宁娴熟地将辩证法理论运用的发展实践中,他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学习——利用——消灭”的处理方法说明他已经透彻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善恶问题的论述并成功付诸实践。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对待资本主义的辩证态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求“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基于这样的发展伦理观,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广阔视域,将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奠定在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

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上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对人的关切放在首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的人本情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创造性和利益主体的受惠性统一起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全球化宏伟背景下,我党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新概括,是发展观演变史上的一场时代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和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既不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彻底颠覆,也不是关于发展的理论终结,科学发展观是以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内涵嬗变与价值扬弃的方式实现了发展观的历史超越和时代确证。”这种“内涵嬗变与价值扬弃”就是在翔实的发展实践蓝本和丰富的发展问题领域的基础上赋予发展理论以深刻的伦理意蕴。

(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认为,“发展必须被视为是一个既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又包括社会结构、国民观念和国家制度等这些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基本生活需求、自尊和自由。它们代表了所有个人和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

一句话,“发展就是提升一切人和一切社会的全面人性。”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的一切发展实践或由于理论的囿限或由于阶级的立场或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没有真正实现“提升一切人和一切社会的全面人性”这一目标。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开展了亘古未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践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提供了理论试验的场地和价值提炼的熔炉。在此基础上,智慧的中国人又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的中庸与和谐思维不断地从这一丰富多彩彪炳千古的当代中国伟大发展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增添真理的颗粒和价值的光彩。

(三)实现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伦理指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指出:“不仅被尊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曾经是格拉斯哥(一个充满实用主义的城市)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被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重视伦理学对于人类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总是用一种欣喜而又忧虑的深邃目光对人类的发展进行过程审视和远景前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的负面现象的道德批判和对人类发展美好未来的伦理憧憬使我们当代的一些短视的畸形的发展理念自惭形秽。科学发展观承继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关注现实的理论品性,实现了对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之间鸿沟的卓越跨越。探讨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有助于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提供价值支撑和伦理指引。

四、结语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8篇

相关材料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关材料2: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材料3: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相关材料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科学发展的意义第9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意义

科学发展观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理论意义。从本质上说,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社会学发展至今,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脉络是结构功能主义和与之相对应的冲突论。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每个社会子系统在社会中都分别承担着各自的社会功能,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均衡。而且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社会的每个子系统的构成部分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部分都以某种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其他构成部分,又影响着社会整体。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帕森斯认为,社会的中心特点是稳定和均衡,一旦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受到破坏,社会就必须尽快重新构建另一种新的稳定和均衡状态。

与功能主义理论相比,社会冲突理论更强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冲突的一面。他们认为,只有冲突才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而社会的变迁本身是社会冲突的结果。

事实上,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社会发展本身具有两面性。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论都只强调其中的一面(冲突功能论则试图把两者综合起来):前者看到的是社会稳定、均衡的一面(也包括社会和谐的含义),而后者则强调社会冲突与斗争的一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均衡与冲突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是共生共存、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共同体。科学发展观就是提示我们,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综合权衡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可片面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这样才能够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整体均衡发展,否则的话,将可能引发社会的冲突和动荡,最终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过,任何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体。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取向,同时也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再者,和谐社会本身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这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纵观人类整个发展历史,关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传统发展观、旧现展观和新现展观三个阶段。每种发展观都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在前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一种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靠天吃饭”使得人在和自然进行博弈时处于下风,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被人类“神话”。人类在崇拜甚至迷信自然力量的同时,畏惧自然而遵守自然法则,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之保持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和谐状态。在中国历史上,“和谐”、“和合”的思想一直主宰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发展观是一种朴素的发展观,虽然称不上是“科学”,但却维护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十六世纪之后,以西方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随之大为增强,由此产生的“科学至上”的发展观就是旧现展观。这种发展观崇拜人类自身的智力,迷信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科学”则似乎是万能的,相信人类依靠科学的力量可以战胜甚至超越自然,其结果是人类对物质财富的片面追求导致社会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由此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则反过来开始“报复”人类社会,社会的福祉也因之受到极大的损害。这种旧现展观对世界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令人欣慰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人类重新意识到,旧现展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也危害了人类自身。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成为一种全球共识,而科学发展观即新现展观也应时代而生。旧现展观把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的发展,甚至只是经济的增长,事实却表明这种发展观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所有现实问题。

如今,人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破除旧现展观,树立新现展观。这种发展观应该是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发展观。人们越来越省悟到,过去工业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掳掠和人类的自相奴役,是与人类的自我解放不相容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手段;科学技术之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取决于它能够服务于人的完善、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解放目标的实现,否则,它的任何成就都是可疑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

既然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提出了科学(可持续)发展观,为何时至今日,我国才提出这种社会发展思想?这点则与当前我国所处的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关。应该说,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对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仅起步较晚,而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被动回应。为了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选择了“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急功近利,片面甚至极端强调经济增长,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反而在社会和环境保护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不说与我国仍然坚持旧现展观有很直接的关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