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4:46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书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分类号]G2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的建设和飞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信息成为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也成为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征,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简称“三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从文献单元深入到信息单元,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转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邱均平教授是我国率先开展“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著名计量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文献计量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1988年,邱均平教授编著的《文献计量学》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首次从理论、方法和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文献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文献计量学经典著作之一,受到学术界同行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它不仅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核心教材,而且被引率至今一直名列前茅。之后,邱均平先生又开展了大量有关“三计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普及,给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文献计量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趋势和新课题,邱均平教授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2000年~2001年,邱均平教授以“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为题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造成了巨大反响,被引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必看的经典系列文章。2007年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邱均平教授的《信息计量学》一书。这是邱均平教授长期从事“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是反映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发展特征,面向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与研究现实需要的产物。该书是作者敏锐地站在时代和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国内外信息计量学发展动向,精心研究而成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三计学”问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综合集成之作,同时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信息管理类核心教材”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 《信息计量学》是时展和现实需要的产物

文献计量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与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高潮,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迭出。1969年,英国计算中心的普里查德(A.Pritchard)开创性地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一名词,文献计量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于是出现了以信息单元、情报单元和知识单元为计量对象的“信息计量学”或称“情报计量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数字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并出现了以网络信息和数据为计量对象的“网络信息计量学”或称“网络计量学”(Webmetrics)。

虽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文献计量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文献计量学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尚未得到有效更新,反映信息计量研究的、系统的、新的教材还没有,现有的几本文献计量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已经陈旧过时,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文献计量正在向信息计量方向发展,信息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规律。迫切需要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去解决、去寻求新的正确答案。信息计量学正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及时出版正是网络信息时代满足“三计学”研究、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应时之作,同时也是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全新的研究视角,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内容,广泛的应用实例,反映和集成了国内外信息计量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必将成为信息计量学发展中的新标志和新里程碑。该书重点突出了“信息、网络和应用”三大主题,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的主旋律。

2 《信息计量学》反映了“三计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科学学领域相继出现了三个类似的术语:Bibliomet―tics、Scientometrics和Informetrics,分别代表着3个十分相似的定量性的分支学科,即“三计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推动,“三计学”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进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但三者的起源相同,并且享有共同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因此学术界习惯于将它们统称为“三计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三门计量学的不断拓展,它们之间出现了合流的趋势,还产生了共同的国际学术组织――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国际学会(Intemational Society forSeientometries and Informetrics,ISSI)。但由于“三计学”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事实上的相互独立的研究状态,很少有学者出于共同的研究目的,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信息计量学》首次从“三计学”的共同研究基础出发,在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框架下,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反映了“三计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书中,作者从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目的等方面对“三计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详细论述其共同原理、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展示了“三计学”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这无疑是“三计学”研究中的一场精彩的演绎,展现了“三计学”的无穷魅力。

信息计量学跨越了学科的边界,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科学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一种研究方法。印度情报学家雷坚(Rajan)把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目的系统阐述为:为研究和发展;为决策和规划;为组织机构,科研项目、计划和各种活动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也认为: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奥的一个术语,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个全称术语。可见,在“信息计量学”这一统称术语和共同框架下整合“三计学”研究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正是这一趋势的真实反映,不仅在国内是首例,而且走在世界前列。

3 《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计量学发展的逻辑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书目计量学一文献计量学一科学计量学一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础,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拓展与延伸。《信息计量学》也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更新和扩展而成的,讨论的重点也主要是文献信息的计量问题。书中的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文献信息老化规律、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引文分析法和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等基础上保留了文献计量学经典定律和方法的原貌。但信息计量学不限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其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应用远远大于两者。《信息计量学》将文献、信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五个重要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发展与创新。从信息的计量单元来看,信息计量学已不仅仅停留在以篇、册、卷、本等为单位的文献单元的计量上,而是开始深入到文献的内部,对知识单元和文献的相关信息特征进行计量研究,如题名、著者、机构、主题词、关键词、词频、知识项、引文信息、出版者、日期、语言、格式、基金等信息单元。正因为如此,信息计量方法和复杂程度远远大于文献计量和科学计量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在飞速发展,包括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范围都在不断拓宽,并且出现了4个值得关注的趋势:①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合流趋势;③文献计量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成为重要发展方向;④日益重视文献计量学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技管理和决策等中的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因特网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文献计量学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网上信息计量学(Cybermetrics),或称网络信息计量学。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出现表明文献计量学又有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的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反映和吸收了国内外“三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对以上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重点论述和讨论。如该书的11、12、13、14章集中论述了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信息计量学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等新方法、新领域。这也正是该书对“三计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之处,同时也是《信息计量学》一书的亮点之一,令人耳目一新。

4 《信息计量学》是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

《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积累过程,是作者长期从事信息计量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作者就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三计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于1983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同时编著了同名教材《文献计量学》,于1988年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年来该书一直成为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专业争相采用的重要核心教材,被引率也一直高居前列,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著名情报学家杨沛霆如此评价该书,认为《文献计量学》一书“无疑是对我国情报学研究和情报学教育的积极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开设“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的基础上,作者又先后指导和培养了多名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增设了“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硕士生方向和“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博士生专业方向,并先后以“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网络计量学研究”和“网络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等为题主讲了多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在20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信息资料以及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为《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和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既是作者在文献计量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延续与扩展,也是发展与创新。没有多年来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不会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诞生。从1999年《信息计量学》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到今天《信息计量学》一书的面世,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5 《信息计量学》体现了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2篇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情报学发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1信息与情报

1.1“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6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3篇

1信息与情报

1.1“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

6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4篇

摘要:针对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以《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为例证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文化学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02-03

一门科学从萌芽状态到形成与发展,往往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从自在至自为的过程,即从经验描述至自觉探求其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而达到理论认识的过程,不断向更深更高、更反映本质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学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当它从各个环节工作经验的描述推进到从总体上进行理性认识的时候,人们自然要回过头来探求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6月出版了河南大学尹鸿博老师的图书馆学著作《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这个书名,初看上去不像严谨的学术专著的题目。然而,细细品读则不难发现其内容确实是一部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从篇章布局到内在结构,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关联与合理的编排。虽然涉及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的方方面面,却浑然一体,和谐统一,丝毫没有零碎杂乱的感觉,反而是精心构架、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的理论之作,反映出对系统性的自觉。

大凡是自成体系的理论著作,都应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被当做理论基础、又如何支撑起图书馆学的理论大厦?这正是本文需要阐明的问题。

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会清楚地感受到,文化学是这部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本书构筑起的图书馆学理论大厦的理论基础。

1文化与图书馆密不可分

此前很久以来,图书馆学界对于图书、版本、文献、目录,乃至信息、知识的研究,并没有超出文化的范畴。甚至正是围绕着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文献是正式的情报源,人类文化的积累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献的方式。图书馆是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人类文化的物化,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形式和传播形式。

1.1文化传承离不开图书馆

人类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被世代相传,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以文献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主要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对于文化的传播,是通过向读者提供阅读场所和图书资料的方式实现的。

用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分为两种方式: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书面方式有手稿和印刷品,被大量地保存在图书馆里。也就是说,图书馆保存着大量人类的文化符号。而图书馆对这些文化符号的保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人类对于前人文化的继承,一方面是通过口耳相传,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书面方式,通过看书学习。可见,图书馆对于文化继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文化记忆离不开图书馆

图书馆从其产生起,就是作为人类记忆的工具而存在的。图书馆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克服遗忘。

1.3文化创新离不开图书馆

正是图书馆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保证和加速了人类文化的累积。在这方面图书馆功不可没。

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外文原版图书和大量翻译作品。对于这些图书的利用,肯定有利于外来文化的借鉴。

既然图书馆对于文化累积和对外文化借鉴都有着巨大的作用,那就可以推导出,图书馆对于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

王瑞芬: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探析――以《艰难的跋涉》为例

1.4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是学习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主动地学习,也可以被动地感受到图书馆所营造的文化气息,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所以说,图书馆是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是举世公认的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以自身独特的方式,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资源和智力成果,为“文化人的塑造”贡献力量。

总之,文化的积累是图书馆的最基本的价值。图书馆所以能发挥各种职能和功能都是从这里开始,又落脚到这里。社会利用图书馆进行超越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又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知识成果为图书馆所收藏,进而投入新的交流,如此循环不息。从图书馆的发展史来看,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史。从社会发展来看,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缩影。

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必须从认识社会文化的规律开始。

2文化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整合成文化信息的概念

信息科学是在70年代末传入我国的,仅数年时间,就从学术界蔓延至社会各领域。图书馆学研究者从80年代初就对信息科学给予了极大关注,他们敏锐感觉到:信息科学的两大部分内容,即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必将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推动作用。而且事实发展证明,信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它的许多理论观点对图书馆学都发生了重要启示与引导作用,被图书馆学界引入本学科充当自己的理论基础。1984年,况能富发表文章建议图书馆学界关注并使用“文献信息”这一概念。此后,“文献信息”成为图书馆学论文中高频使用的词汇。1992年,黄宗忠、朱建亮分别出版了自己的学术专著《文献信息学》与《文献信息学引论》,两书都认为应该建立一门能够覆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图书发行学的综合性学科“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学”属于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文化信息”这一概念。

2.1文化信息的定义

文化信息是人类能够认识和把握,以及人类能够创造出来并广泛使用于横向交流和历史承接的,包含有知识内容的,借助于某种载体可以保存和传播的,人和人造的机器设备能够识别和利用的,并且可以用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物质及精神财富增长和繁荣的一种存在形式。

2.2文化信息是信息的一种类型

文化信息不同于自然信息。自然信息是不经人类加工制造的、纯天然的信息。而文化信息却是经过人类加工和制作,打上人类烙印的信息。

2.3文化信息的外延

文化信息包括各种图书期刊登载的内容,各种档案收录记载的内容,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展示的内容,各种技术标准,专利说明书,建筑、美术设计的图纸等。

2.4文化信息的研究对象

以文化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史学、文学、文化学、法学、新闻学、广告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哲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牵涉到文化信息的各个侧面。

2.5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文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图书馆的文化信息功能。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阻力、出现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图书馆在对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这才是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也是图书馆的特有矛盾。

3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对文化信息的保存与传播

3.1构成图书馆核心价值内部结构的元素有:①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②科学精神。③人文精神。④公共意识。⑤平等意识。⑥民主意识。⑦自由意识。⑧学习与探索精神。⑨责任意识。

3.2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四个基本点:①无私奉献,甘为人梯。②追求卓越,永不停步。③勤于收藏,兼容并包。④乐于传播,迅速及时。

3.3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关键点,或者一句话表述是: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以服务于文化创新为目的,对文化信息的保存与传播。

4文化学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中外图书馆学家,都是把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这就反映出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如陈源蒸所说: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柱石”。

4.1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历来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交流系统说”、“图书馆活动说”、“图书馆事业说”等。但不论多少种说法,最终脱离不了图书馆、图书馆活动及图书馆事业。归根结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图书馆。

本书中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图书馆的文化信息功能,是图书馆对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化信息的系统。

4.2图书馆学的定义。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图书馆文化信息功能的科学。

4.3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图书馆学分别隶属于文化学和信息学。

4.4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学可以分为:人文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和专门图书馆学(见图1)。

图1构建中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

值得强调的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属于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价值观属于图书馆世界观。图书馆世界观属于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哲学属于图书馆文化学。图书馆文化学属于人文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之一,包括一系列具有人文色彩的分支学科。

5文化学与图书馆学分支学科

5.1图书馆史本身就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5.2图书馆学史是学术史或者说是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而学术史、科学技术史同样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

5.3比较图书馆学隶属于比较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5.4图书馆文化学是由图书馆学和文化学交叉产生的一门学科。

5.5图书馆知识学是图书馆学与知识学交叉产生的一门学科,而知识恰恰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5.6读者学与馆员学同样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理应归属于人类学和文化学。

6文化学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共存

图书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馆内考察法”,是在文化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以文化学为理论基础建设图书馆学,使《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同时也创立了堪称图书馆学研究的文化学派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一经建立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今后有待我们“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尹鸿博.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2]尹鸿博.基于黑箱方法与思想实验的图书馆核心价值探索.[2011-4-28] hp://blog.省略/s/blog_5837c9380100n8vz.hml.

[3]尹鸿博.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学科归属探索.[2011-4-28] hp://blog.省略/s/blog_5837c9380100r56i.hml.

[4]李明华.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J].图书馆界,1993(3).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服饰文化文献现状的调研,指出了目前服饰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了服饰文化信息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1.服饰文化文献研究的现状

我国服饰文化研究从开始迄今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得到一定的重视也就是近几年,虽然服饰文化的学科建设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着的问题也摆在我们的面前。笔者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下:

(1)服饰文化理论研究文献较少,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要数服饰产业,但对服饰文化理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像对服饰本身那样重视,与某些增长很快的研究领域相比,这一专业学科研究明显处于“冷门”状态,基础理论数量暖乏,缺乏系统研究成果,发表的成果自然也很少。理论研究与整个社会服饰产业兴旺发展的景象极不协调,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服饰产业自身的蓬勃发展。

通过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为“零”的结果来看,图书馆情报界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也间接地说明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在此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促进服饰文化学科的级别、完善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粗糙,比较性研究较少。在对服饰文化文献检索以及服饰文化研究主题内容的调研时发现,此学科研究领域的视野狭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粗糙,导致了大多数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都是对传统民族服饰形式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内容较单一,创新点不多。再就是,缺乏横向比较性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扩展和改进。

2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2.1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服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也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成为我国外汇创汇的主要产业。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1.1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服饰文化在中国有着5 000年的悠久历史,从人类原始生活开始就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服饰的产生最原始最基木的作用表现在御寒和审美方面,那时服饰的实用价值体现其真正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它以文化的方式传承于今的时候,当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中独立为一种门类的时候,它的意义不同反响。

服饰文化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心里的精神诉求,显现个人的审美情趣,还具有鲜明的文化表征,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时尚的不同追求,寄托着人们追随流行的情感动态。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不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国内到国外都是很大的。

2.1.2服饰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全球化

服饰的国际化是整个世界不争的事实,西方国际服饰设计师在作品中不断导人中国服饰文化元素,带有中国独特标志的设计理念开始受到推崇。最显现中国标志的就是“中国红”和中国各民族传统的刺绣,使中国元素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元素更深的魅力。而对应的是18世纪风靡欧洲的洛可可风格服饰,也对东方的服饰产业有着较大的冲击。由此表明,在现今信息传播迅猛的网络时代,服饰产业也正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2.2服饰文化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

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持,提高科研的效率就要学科信息资源的帮助。在服饰文化学科建设中,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服饰文化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能够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重点学科,关键就是看其是否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结构梯次合理、学术层次较高的学科队伍。我国科技论文产量很大,而获得公共信息资源的渠道口前并不是很畅通,从而影响了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学术科研水平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劣自然就成为衡量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1)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需要系统化。具有信息资源系统性,才能反映学科信息资源的历史、学科的发展状况、学科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保证所收集资源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数字信息资源应在图书馆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补充、长期积累,保持学科信息资源的连贯性、系统性,并研究这些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边缘交错、相互渗透情况,准确反映出这些学科间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客观规律,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

图书馆信息资源涵盖各个学科的内容,而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体化、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服饰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又、渗透促进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在《21世纪服饰文化研究》一文中,华梅提出如何研究服饰文化的问题,并再次重申“服饰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认为需要从历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民俗学、艺术学和美学的角度,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对服饰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思路无疑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利于人们更好地概括和探索服饰文化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关系,从更高层次把握服饰文化的研究方向。

2.3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

服饰文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信息资源的普遍特点,还有其鲜明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新颖性、时效性土。

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能够把图书馆特色馆藏推上新的高度。建设具有再创造性、新颖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高质量的服饰文化特色信息资源,不仅能丰富和突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而且能提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图书馆成为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中心,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增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

(1)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的工作。馆藏资源的丰富是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图书馆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馆藏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采访、收集工作,尤其是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这部分信息资料既补充了馆藏信息资源的不足,又蕴藏着丰富的服饰文化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信息资源。同时,努力做好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工作,与有相关服饰文化学科的高校或其他情报单位,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收集、收藏与使用的共建共享关系,建立完备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达到较高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使用率。

设立特色数据库,开发深层次信息资源服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传输网络化。此项举措不仅能突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馆藏,而且可以为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设立现代化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更便捷的、更多元的检索系统,充分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并为实现资源共享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网络环境下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弥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足,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资源的购置重复。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就是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注重收集和提供服饰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要及时主动地掌握产业的经济发展、学科科研最新动向、服饰潮流动态等信息,并借鉴其他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总量的急剧增加,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化,用户的信息需求量也处于迅猛增加的态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只靠自身的力量完整地收集各种知识信息载体。因此,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建设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还要通过使用网络环境,加强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情报机构资源共享,不仅是对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的有效补充,也是深化服务层次的重要前提。

(3)开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随时获取与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并具有科学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将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评述,使它转化为二次、三次文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二次、三次文献服务,可以解决好馆藏大量价值较高的专业文献无人问津与读者为查不到资料的焦虑而抱怨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服饰文化方面的图书、期刊价格昂贵,复本量少,加之此专业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常常需要粘贴图片,图书、期刊很易损坏,由此,就会出现“藏与用”的问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同时也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开发的人员应经常走访学科科研一线的骨干,及时把握学科的建设状况、学术队伍的构成状况、文献的需求状况以及本学科发展的特色与倾向,对学科发展做好学科信息资源的保障工作。另外,还要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使特色服务提升到一定得档次,如对服饰文化的图书可以做书目、索引、文摘、题录;也可以做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报告、学科总结报告等;也可编写工具书文献,如手册、指南、年鉴、百科等。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服饰文化文献现状的调研,指出了目前服饰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了服饰文化信息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1.服饰文化文献研究的现状

我国服饰文化研究从开始迄今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得到一定的重视也就是近几年,虽然服饰文化的学科建设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着的问题也摆在我们的面前。笔者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下:

(1)服饰文化理论研究文献较少,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要数服饰产业,但对服饰文化理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像对服饰本身那样重视,与某些增长很快的研究领域相比,这一专业学科研究明显处于“冷门”状态,基础理论数量暖乏,缺乏系统研究成果,发表的成果自然也很少。理论研究与整个社会服饰产业兴旺发展的景象极不协调,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服饰产业自身的蓬勃发展。

通过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为“零”的结果来看,图书馆情报界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也间接地说明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在此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促进服饰文化学科的级别、完善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粗糙,比较性研究较少。在对服饰文化文献检索以及服饰文化研究主题内容的调研时发现,此学科研究领域的视野狭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粗糙,导致了大多数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都是对传统民族服饰形式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内容较单一,创新点不多。再就是,缺乏横向比较性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扩展和改进。

2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2.1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服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也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成为我国外汇创汇的主要产业。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1.1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服饰文化在中国有着5 000年的悠久历史,从人类原始生活开始就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服饰的产生最原始最基木的作用表现在御寒和审美方面,那时服饰的实用价值体现其真正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它以文化的方式传承于今的时候,当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中独立为一种门类的时候,它的意义不同反响。

服饰文化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心里的精神诉求,显现个人的审美情趣,还具有鲜明的文化表征,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时尚的不同追求,寄托着人们追随流行的情感动态。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不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国内到国外都是很大的。

2.1.2服饰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全球化

服饰的国际化是整个世界不争的事实,西方国际服饰设计师在作品中不断导人中国服饰文化元素,带有中国独特标志的设计理念开始受到推崇。最显现中国标志的就是“中国红”和中国各民族传统的刺绣,使中国元素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元素更深的魅力。而对应的是18世纪风靡欧洲的洛可可风格服饰,也对东方的服饰产业有着较大的冲击。由此表明,在现今信息传播迅猛的网络时代,服饰产业也正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2.2服饰文化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

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持,提高科研的效率就要学科信息资源的帮助。在服饰文化学科建设中,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服饰文化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能够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重点学科,关键就是看其是否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结构梯次合理、学术层次较高的学科队伍。我国科技论文产量很大,而获得公共信息资源的渠道口前并不是很畅通,从而影响了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学术科研水平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劣自然就成为衡量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1)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需要系统化。具有信息资源系统性,才能反映学科信息资源的历史、学科的发展状况、学科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保证所收集资源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数字信息资源应在图书馆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补充、长期积累,保持学科信息资源的连贯性、系统性,并研究这些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边缘交错、相互渗透情况,准确反映出这些学科间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客观规律,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

图书馆信息资源涵盖各个学科的内容,而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体化、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服饰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又、渗透促进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在《21世纪服饰文化研究》一文中,华梅提出如何研究服饰文化的问题,并再次重申“服饰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认为需要从历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民俗学、艺术学和美学的角度,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对服饰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思路无疑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利于人们更好地概括和探索服饰文化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关系,从更高层次把握服饰文化的研究方向。

2.3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

服饰文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信息资源的普遍特点,还有其鲜明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新颖性、时效性土。

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能够把图书馆特色馆藏推上新的高度。建设具有再创造性、新颖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高质量的服饰文化特色信息资源,不仅能丰富和突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而且能提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图书馆成为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中心,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增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

(1)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的工作。馆藏资源的丰富是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图书馆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馆藏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采访、收集工作,尤其是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这部分信息资料既补充了馆藏信息资源的不足,又蕴藏着丰富的服饰文化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信息资源。同时,努力做好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工作,与有相关服饰文化学科的高校或其他情报单位,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收集、收藏与使用的共建共享关系,建立完备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达到较高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使用率。

设立特色数据库,开发深层次信息资源服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传输网络化。此项举措不仅能突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馆藏,而且可以为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设立现代化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更便捷的、更多元的检索系统,充分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并为实现资源共享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网络环境下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弥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足,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资源的购置重复。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就是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注重收集和提供服饰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要及时主动地掌握产业的经济发展、学科科研最新动向、服饰潮流动态等信息,并借鉴其他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总量的急剧增加,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化,用户的信息需求量也处于迅猛增加的态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只靠自身的力量完整地收集各种知识信息载体。因此,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建设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还要通过使用网络环境,加强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情报机构资源共享,不仅是对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的有效补充,也是深化服务层次的重要前提。

(3)开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随时获取与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并具有科学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将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评述,使它转化为二次、三次文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二次、三次文献服务,可以解决好馆藏大量价值较高的专业文献无人问津与读者为查不到资料的焦虑而抱怨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服饰文化方面的图书、期刊价格昂贵,复本量少,加之此专业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常常需要粘贴图片,图书、期刊很易损坏,由此,就会出现“藏与用”的问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同时也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开发的人员应经常走访学科科研一线的骨干,及时把握学科的建设状况、学术队伍的构成状况、文献的需求状况以及本学科发展的特色与倾向,对学科发展做好学科信息资源的保障工作。另外,还要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使特色服务提升到一定得档次,如对服饰文化的图书可以做书目、索引、文摘、题录;也可以做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报告、学科总结报告等;也可编写工具书文献,如手册、指南、年鉴、百科等。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哲学:科学与人文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40-04

作者简介:马兰(1975-),女,广东台山人,哲学博士,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当代科学研究有一个新动向,就是越来越重视对生命世界及意识问题的探索,原来只在哲学范围内对意识、行为、知识和规范的探讨,逐步纳入到科学的研究领域内,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可能。尤其是上世纪末启动的人类脑计划项目加强了对人类大脑的理解,将大脑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探索人的情感、认知、记忆、甚至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其中的核心技术便是脑成像及脑-计算机接口技术。对脑图像信息提取、处理、识别、解码计算读取凸显了以计算思维为特征,以生命网络、社会网络、神经网络为研究目标的计算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尤其是生物信息学和整个计算机革命等方面的巨大成功。而这些科学的核心概念便是信息,信息理论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这种范式的转换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需要,正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文化与生活。

一、信息化生存与信息哲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20世纪90年代,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极具诱惑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世界。现在,这一切已经几乎全部成为现实,并且以超出他想象的速度前进。

信息化生存被看成是现代社会区别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如果说农业革命带给人们的是丰富的食物,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是充足的商品,那么现代的信息革命带来的则是大量的信息和畅通的交流。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并不亚于任何人类的伟大发明,电脑网络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把人从现实世界带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海量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被收集、存储和分析。互联网使我们能够随时看到文化动态、公众舆论、政治事件、商务消息,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人们正在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交通、医疗、金融、教育领域中的众多技术要依赖于微处理器来进行操作,众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所需的基础设施也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技术已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经济而又高效的解决许多复杂社会问题的方法,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社区管理、电子健康医疗等。今天的现代文明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的生存方式独领,迅猛发展,“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与信息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一个工件,或是视为人类实现其目标和成果的工具。信息技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侵入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当人们要实现某种目的,信息技术就会实现某种影响力,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和方式方法。美国科学院列出的21世纪的重大挑战的工程——医疗信息科学、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脑研究工程,几乎都是信息科学与其它领域的交叉学科。在整个21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将与生物、纳米、认知等科学技术交织在一起,向各个行业渗透,能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要素。不仅如此,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成为不同组织和个人争夺聚集的对象,脱颖而出的信息网络成为权力、财富和智慧的象征。技术决定论观点认为,互联网的开放式和非层次结构或多或少也可以导致运用它的社会变得更开放,人的自由度无限增大,以致在网络世界里“你想怎样就怎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但依赖计算机延伸了自己的脑力,使人类生存能力得到了飞跃,并且创造了虚拟生存的方式。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电脑,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信息社会的权力话语为当今世界产生了弥漫性的影响。海德格尔早就将技术作为批判的对象,阿尔伯特伯格曼认为技术是一种表现的态度,现象学家认为技术体现的是与人类关系的现象。但是。作为人类实现其成果与目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不应当只被塑造成为实现权力话语的工具,这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不利于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有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的机会和权力。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是人们具有获得信息、思想和知识的自由与能力,消除获取经济、社会、政治、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信息方面存在的障碍,加强公用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所有人均能有平等的机会普遍获取科技知识、创造和传播科技信息。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宣言》中指出,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要使个体、社区和所有阶层人们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社会范围内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使其成为人人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工具。包容性信息社会使信息技术成为21世纪现实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有力的工具,信息科学技术会成为满足人们生活与文化需求的主业。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将先在的生存态度转向了现存的世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更具智慧更理想的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一旦技术上允许,世界就会以特别的方式呈现,作为人存在的意义与行为的表征。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成分、一个成员、一个要素,或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中一个要素的改变尤其是一个重要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中,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制造业是主导产业,大量生产耐用品,现代工厂作为物质生产的中心,是整个工业社会结构中的象征。而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人的脑力,以知识产业为主导,大量生产知识和信息,信息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基本结构和象征,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渗透式的,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服务全社会为价值目标,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今天,我们把智能手机挂在腰间,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上网冲浪成为社会生活中常态,甚至我们的大脑也可以被扫描成图像信息交给技术去处理,这种围绕信息而进行的技术革命,根本性的影响了我们的出生、学习、工作、生产、消费、梦想甚至死亡的方式。通常人们没有考虑到这项技术产生的复杂因素,而当今的社会已然处于信息开发和设计的复杂进程中。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似乎有很多其他选择可以排除这种技术的出现。比如文化、政治或是经济因素。如人文主义者以侵犯人的自由为理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技术,对现代技术进行反思与批判。但这些批判并没有考虑到技术本身已是复杂和微妙的社会进程的成果,不单是某种文化或是政治力量完全能主宰的,而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一种方式,信息化生存已将信息技术深刻镶嵌入社会结构体系中,作为一种无法退去的浪潮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

信息化生存将人的意识、情感和道德信息化。从信息的角度考察人的认识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主流,当然这也得益于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认为能发现与人的意志、情感、品质、道德等相关的大脑物质的态度不再停留在哲学层面的争论。实证的突破性的科学成果不断涌现。获得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磁共振成像以及以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吸收并整合了信息技术在内的不同技术,在获取、编译、传输、变换、存取、加工、创造、控制图像信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科学家通过脑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人体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图像信息,对人的情感、意识和道德决策进行更全面的人工机器的模拟和计算,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在实践层面上,神经科学家已经能够做到用脑扫描的方式进行心理检查、提高人的注意力、增强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发展到用大脑器官、肢体来交流意义,实行大脑对话,而只能借助感觉器官、肢体来交流大脑劳动的结果。于是,人脑的内部信息必须由外部表达才能被感知,因此作为信息化存在的人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口]通过信息理解人的意识、情感甚至道德与大脑物质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生存通过编织一种共同的信息符号描述、模拟、控制人的认知状态,趋向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代替人的脑力,成了一种迫切的文化需要。

二、信息哲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哲学

信息哲学是在反思信息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一方面以人文学者对技术的批判为路径,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批判,认为技术遮蔽人的自由,会给人类带来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科学领域内建设性的发展,以人工智能、逻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等意向性科学的发展提出的哲学问题而向前推进。

信息哲学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目前对它的称谓还没有统一的专门术语,信息哲学、计算机哲学、网络哲学、数字哲学、人工智能哲学、计算机伦理、计算机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定义实际上具有同等层次的意义。总的来说,“计算机哲学”和“信息哲学”使用得更广泛,“信息”术语倾向于信息系统,“计算机”与“计算”一词涵义相同,计算机科学是作为交叉科学出现的最常用的术语,它应用了数学及3D建模可视化和计算机模拟方式,高效处理大型数据集。但数据并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的源泉。

从目前学界的术语使用情况看,信息哲学似乎涉及到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科学方面,有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信息哲学与当代新兴的生命哲学、工程哲学一样,有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只谈论本体论与认识论要素的特点,还包涵着价值论的研究,如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等应用伦理学方面的内容。信息哲学已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信息哲学在本体论方面关注的是“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即追问信息的基础性地位,探讨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信息?这个问题在不同的领域和时期答案不尽相同。在20世纪初维纳较早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把信息比作负熵,这种实用主义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科学的方法,供人们在经验层面理解信息。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操作存储数字实现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的问题首先得到探讨,20世纪50年代,生命科学中的信息证明了遗传特性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数字代码生成的。信息代表着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一词是从可以测量的科学知识中转化来的代名词,如在物理学、生物学中可以认为,信息是对行为的通知,从发出到接收通知的接收器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并确定信息。现代通信理论则是决定信息如何传递与接受的数学式的量化通讯。当从哲学上谈论信息的本质时,维纳强调了信息不同于物质的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也给哲学家提出了新的命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开始得到哲学界的承认,“信息”逐渐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特话题,其核心思想通常是来自哲学家达米特(Duramett)的观点。达米特认为信息是比知识更基础的概念,知识代表所有人类保存的信息创造,包括人类头脑中的信息与各种书籍及网络提供的信息。我国较早对信息哲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邬煜教授认为。从信息的存在方式来看,信息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层次上。信息被视作为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是世界的本质和说明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超出了物质或意识的本体。

信息哲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哲学。根据西方信息哲学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家F.弗洛里迪(Floridi)的定义,信息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学科,涉及到信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包括它的计算和流程,以及信息理论的应用和计算机方法中的哲学问题。佛洛里迪的定义十分广泛,包括了信息理论与哲学问题。2002年,佛罗里迪在《什么是信息哲学?》一书中以人工智能哲学命名了还不成熟的信息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人和机器中基本智能的计算原则,发展以信息和数据作为计算的基础,与人沟通、感知并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刘刚认为,信息的科学研究不仅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还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论证,形成了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引导并规范着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信息哲学将信息的某种形式或关联现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力求探索其在人类文化和一切领域中的极限功能,以及穷尽其认识论、价值论甚至本体论意义,由此导致的是一种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使得以信息作为本体出现时。可能引起我们眼中世界图景的巨大变化,甚至导致一个物质的世界完全变成了一个信息的世界。美国学者亚当斯(Fred Adams)和瑞典学者斯莫克维奇(Gordana Dodig-Cmkovic)指出了科学哲学的范式正走向信息哲学。邬煜教授认为,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的哲学理论的层次,是对信息问题的哲学方面的考察,是对信息概念和信息原理的哲学层次的概括,诸如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信息的质和量的哲学表述,以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的一般性理论等等,都是信息哲学所应考察的方面。信息哲学本身又可以包括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方法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等诸多哲学领域方面,并且这些领域方面还可以再包括若干个子项分支哲学学科。

在认识论层面,信息哲学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对机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与意义概念的探讨。如:机器能思考吗?机器有自我意识吗?机器有灵魂吗?研究以主客体关系为主线,运用信息的观点和方法对回答基本上是针锋相对的,对问题的解答形成了各种争论,争论在很多形式上具有启发性,并揭示了问题的重要性。大量数理逻辑的结果显示机器的能力还是有限度的,著名的哥德尔理论表明了在任何充分有力的逻辑系统中确切阐述的陈述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除非系统本身不一致。哥德尔定理证明了任何特殊机器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它只是说明了应用于人类智力的限制作为规则既不完备也不一致。此外,还有更多实用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诸如,机器的设计通过图灵测试了吗?机器能创造专家承认的天才式的人工作品吗?如作曲美妙的音乐、写诗、文学评论。通过机器推理能证明理论吗?能具有某个领域中最顶尖的知识吗?能扮演为专家系统吗?例如,医生的准确诊断等。我们是否需要类似人的特点的机器?也就是说普通人一般行为的表现与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能够完成实现人类理想的抱负是有区别的,显然后者更能指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计算机中一个稳步增长的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发现了用机器进行模式识别、学习、解决问题、证明理论、打游戏、归纳与概括、语言处理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肯定,各种人工智能程序不能等同于人类意识,因为人类意识揭示的每个领域都非常的专业。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寻找到任何唯一令人向往的“一元化理论”或是某种未知的“基本原则”,正如20世纪初对经典物理学构建一元化的机械式理论的失望。

三、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随着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强化其独特性、排它性、自我发展的逻辑性,独立走自己的道路,科学与人文的分离趋势明显,自然科学取代宗教成为思想生活的重心。自然科学对现象分类和普遍法则感兴趣,追求纯粹的客观性,主张科学价值中立,要求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性、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可预言性,依赖于理想式的近似和概括的方法。而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转向研究存在者的意义,对人类生命的各种感受、体验进行解释,具有独特性、个体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根本不可能价值中立。在事实与人工制品、过程与程序中都有价值的体现。所有事实都是理论负载,并且所有的理论是价值负载的,即使没有明确的给出价值系统。史蒂芬?温伯格甚至认为:“性别歧视、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或资本主义不仅充斥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甚至会影响科学结论。”

人文学的本质是探索、维护意义并为价值辩论,这是文学、戏剧、美术以及哲学、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道德、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目的,科学家很少反思科学活动对道德、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怀特海这样定义了事实与价值分离的现代世界:“17世纪产生了由数学描述的科学思想图景,是出于数学家的功利。科学的巨大成功一方面收益于物质,一方面是意识、感觉、承受、推理,科学是最具体的对事实的扭曲。因此,现代哲学遭到了毁灭,表现为三种极端的复杂方式,一种是将物质与意识作为相等同的二元论,另两种是对立的一元唯物论和一元唯心论。但这种欺诈的抽象性从未能克服固有的混乱,是17世纪科学谋划的结果。”在怀特海看来,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恶化了对科学技术自身的培育,使它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问题。

信息哲学成为科学与哲学对话的新领域。20世纪纯科学的研究进展乏力,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科学家开始审视规范与价值领域,把真理与意义带入科学范围内,形而上学的观点被修改。传统中属于哲学或宗教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自由意志?意义是什么?与意义有关的问题——真理、证据、符号操作、形式以及如何使符号获得意义等,现在都纳入到了科学领域内。计算机以其令人感兴趣的方法和技术为澄清与洞察以上问题成为可能,并扩展了科学与哲学的对话领域。另一方面,哲学家对与信息本身没有直接关联的新问题发生了兴趣,例如,什么是互联网?它对个人隐私产生何种影响?用处理器写字与传统的笔纸书写的区别?如何用移动电话通信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怎样实现一个符合大众福祉的包容性信息社会?这些新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与伦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围绕着构建的信息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从物质对象为主体的技术化生存到以创造负载主体命令的信息与计算机机器合一的信息化生存的转变,以哲学关怀的方式审视科学技术的影响。

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信息哲学的兴起不但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相关,也取决于哲学家关注点与视界的转变。无论是技术悲观主义者还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当信息化生存已成为人的生存常态时,有助于掀起多元化的讨论。不管如何定义信息。其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功能已是大多数信息哲学研究者的共识。作为实现在世界各地瞬时传输信息可能的计算机加强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储存、组织和信息操作的活动。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和把握且有一定的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目的、手段、方法和活动,信息又具有社会属性与人文属性。计算机作为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和学者新的工具和工作交流的新方式,更加以人为核心,为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工程达到一种新综合成为可能。计算机本身是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工制品,思想的物化试图使知识结构化、信息化,包括对计算机本身的信息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人为核心的理想创造了新的环境。信息技术兼具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及与此相关的将信息视为超出物质和意识的本体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同时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特征。因此,在将信息技术视作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交叉领域的意义上,关于信息的哲学思考可能而且必会同时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视角展开,这就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主义的研究建立在信息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基础上,追求对信息的精确、客观乃至定量的表达为其重要的特征;人文主义则将信息视为一种人文现象,从信息的角度丰富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在突出信息的作用时并不舍弃人是中心的理念,从内在方面展开对信息的分析,以阐明信息技术本身的概念、方法论程度、认知结构以及客观的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把人的信息化生存方式看作是了解各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反映的是技术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这就是说,信息哲学的发展有一个从自然到社会化的过程,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越来越明显地将信息技术与社会文化相整合。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评价信息技术是一种挑战,信息哲学正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美]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肖峰,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刘刚,当代信息哲学的背景、内容与研究纲领[J],哲学动态,2002,(9).

[5]Dummett,M The Origin of Analytic Philosophy,London

Duckworth,1993.

[6]Floridi.L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Meuphilosophy,2002,(33).

[7]Dodig-Crnkovic,G.Shifting the Paradigm of Philosophv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d a New Renaissance[J],Minds and Machines,2003,(13):521-536.

[8]邬妮,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8篇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依赖的核心资源有所不同。在信息社会,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字化革命将使信息资源成为至关重要的国家财富,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战略价值,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凸显重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念、调整资源战略、大规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节约物质资源和能源,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IRM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产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就IRM理论的起因而言,一则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信息系统的推广;二则归因于信息资源总量急剧增长所造成的信息供求矛盾的激化,人们急需一种理论来解决信息实践中的种种问题,IRM理论最初萌芽于工商管理和政府部门这两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引入了IRM理论,并与欧洲学者有相似之处,即在引入理论的同时大量地植入了情报学等学科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IRM理论。现在IRM主要应用于政府、企业、图书情报及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1]。

一门学科的制度化,即形成稳定的学科规则和模式,应包括以下内容:学科职业的制度化、学习和训练的制度化、研究的制度化、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及评价和奖励机制的建立[2]。虽然IRM出现时间短,但在20多年中,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不仅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期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地区IRM中心(北京和大连IRM中心等);而且成立了专门的IRM协会和研究基地(国家IRM北京和南京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IRM会议和论坛(如2004年人民大学IRM学院举办的“2004年中国IRM论坛”和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信息化与IRM”学术研讨会),有了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尤其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发展:最先是一些相关专业开设IRM课程,后来一些研究生专业开设IRM专业方向,发展到设立IRM硕士和博士专业,而本科专业的设置,在2003年浙江大学、2004年四川大学批准开设IRM专业(由档案学、图书馆学合并调整)后,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也被获批准增设IRM专业,在此期间也有一些院系改名为IRM学院(系)。

2、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发展

图书馆、情报、档案学科同宗同源,图书馆和档案馆最初是合二为一的,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三门学科进行了分流,经过各自独立的发展阶段,又各自为政地形成了三个系统。19世纪初出现了图书馆学,19世纪末档案学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文献学,20世纪中期诞生了情报学。这四门学科最初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图书馆学研究的是图书资料,档案学研究文书档案,文献学研究期刊论文,情报学研究科学文献情报的机械检索。由于出发点不同,并且从产生之时就朝着建立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方向迈进(特别是情报学),因而它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呈现出强烈的“离心化”发展趋势。可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图书馆、档案、文献和情报工作的对象逐渐出现了趋同趋势——它们都要处理图书、期刊及其他各种数字文献。由于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文献,只是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在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当代它们之间出现了“集成化”趋势。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老化周期愈来愈短,现代科学日益向微观方面纵深发展,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方法也在向整体化发展,这标志着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综合阶段,“大信息观”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现象。

三个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在20世纪50年代已露端倪。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图书馆组及书目、情报工作与科学名词委员会”改名为“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档案部”。1974年9月,该组织又在巴黎召开了全面规划国家文献、图书馆、档案馆基础结构的世界科技情报服务系统大会,提出了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TLB)的计划。许多国家据此采取了推动图书情报档案综合发展的相应措施。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研究的对象不论是机构、工作流程,还是资源和事业都有共性,所以它们的一体化自然顺理成章。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问题的出现,三个学科更是错综复杂,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对象的同一化;②研究人员的一体化;③专业教育的融合;④专业期刊的交叉。叶继元教授甚至认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基本重合,作为过渡性名称,可以称为“图情学”[3]。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机构进行了三者的一体化,从其表现形式分: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档案集中到某个部门管理,实现全部的一体化,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图书、手稿档案(包括23位美国总统的手稿)和科技报告等,所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既是图书馆,又是档案馆,还是情报研究机构;另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和档案相互交叉地保管在一个部门,实行部分的一体化,例如,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实现一体化,这种模式比较普遍,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等;也有的将图书馆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的,如玻利维亚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柬埔寨国家档案图书馆。但在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将是失败的实践。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分别指导着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然而,那种追求自我完善的学科建设现状是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的。目前,少数图书、情报和档案单位进行了一定的一体化实践,但其中大部分仅仅是三个机构合在一起,挂一块牌子,而内部仍然是各行其是,其实是有名无实;而另一些单位则把档案、图书、情报资料无条件地合到一个地方去管理,这又属于一种混合。这些做法与一体化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随着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日趋加剧,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加强横向联系的趋势也日趋明显,而作为这种相互惨透、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是将出现一门研究它们的共同规律,以指导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几种理论,代表性的有文献交流学、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管理学及后来的IRM学等,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都没有很好地应用。

2.2 宏观管理无力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情报和档案三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协作,组成全国统一网络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才能使三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下,建成统一的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宏观管理的一体化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协调咨询性质的机构和系列的规章制度。目前,三个系统从上到下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缺乏横向联系。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而情报系统则主要由国家科技部管理。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情、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2.3 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对信息资源类学科的专业设置经历了一段混乱局面,这种混乱主要表现为:学科的名称不规范而且不稳定;多种分类标准并行,学科设置交叉重复;对学科的归属缺乏长远、一致的考虑,没有一个合适的学科名来统一三个学科的上级一类学科。例如,在历史上,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学科性质无一定论,经历了好几次的学科属性变更。在1998年教育部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虽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把情报学删除,而图书馆学、档案学和新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及土地资源管理等共属于管理学门类,很显然,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关系与其他管理学门类中的学科关系更密切。而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指南和1992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把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博物馆学及图书情报文献学其他学科等学科作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取名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这种取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现在,社会需要新型知识结构的信息人才,这些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是综合性人才,他们在宏观上能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在微观上能精通某方面的业务工作,并能够推动信息综合管理的发展。在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中,这三个学科各自为政、独树一帜,大多数学校这三专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是过于专业化,适应面不广;要么对一些知识仅学到了一点过于广而泛的皮毛,显得空洞。这迫切需要三个学科求同存异、协调发展。

转贴于

3、在IRM体系框架中三学科的一体化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三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统一的IRM学科体系框架,探索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途径,已是一件迫切的任务。

3.1 在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的理由

钱学森在《论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4]:“情报、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信息是三者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都属于知识信息;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均属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工作;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在三学科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国内众多的关于IRM论著的了解,从其发展历程、定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过程来看,IRM作为三学科的上一类学科是合适的。

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①IRM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理论,1993年,卢泰宏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中,指出[5]:“IRM是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IRM的内容构架,认为:“尽管关于IRM的阐释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众所一致的,即IRM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化管理。”可通过IRM理论来指导一体化工作。②可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全国性和各地区性的IRM中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以及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有关于IRM科学、完备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统一的宏观管理。③在学科的设置上,可把IRM 作为三个学科的上一类学科。为适应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课程设置遵循“淡化专业、强化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原则。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专业可实施按系招生,按“2+1+1”或“1+1+2”方案组织教学,把这三个学科统一按IRM学科招生和培养,把大学四年分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统一进行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和科学文化基础课综合教学,第二部分共同实施IRM专业课教学,第三部分依照学生自愿分专业,按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专业实施各自专业教学,组织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遵照上述原则,在统一的IRM学科下,再细分专业和方向。

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信息技术在三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的整合作用。这三个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及其载体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及利用。IRM学科在包含三个学科的基础上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咨询学、编辑出版发行学等其他多个学科理论。IRM学科是这些学科在更高层次的集合和发展,这非常有助于促使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持。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科整合的同时还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共同进步。对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若干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产生,例如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生态问题、信息法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是本学科体系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发生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其一体化提供了积极因素。

总之,用IRM来统一它们可谓名正言顺。当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都有各自特色,一体化并不是要取消和瓦解这三门学科,而是要在IRM这个统一的框架中促其协调、系统地发展;统一于IRM体系框架中,也可扩展和深化三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使它们得到新的发展。

3.2 IRM体系框架的构建

现在,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创设IRM学为一级学科,并将相关学科统一列入到该学科之下,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群。信息类学科可以从宏观上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基础理论研究范畴,属于探索未知,主要研究信息的本质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物内部的信息机理问题,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和由这些学科以及其他各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信息理论研究学科;第二类属技术科学范畴,重点是为信息工作研制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通常称它们为信息技术;第三类属应用科学范畴,主要是运用第一类学科的理论和第二类学科的手段来解决具体的信息问题,这类学科中的以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就是IRM学,其中主要包括图书馆、情报、档案学,也包括一些新兴学科。

IRM学的学科性质是其基本理论之一,从其形成背景及研究对象来看,IRM具有交叉学科、管理学科、应用学科的性质。IRM横跨信息科学、资源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领域,是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性质应为综合性学科。

IRM的学科体系结构,有众多学者在相关IRM专著和论文有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霍国庆和谢阳群提出的体系[6]。在新的环境下,结合已有的体系,按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本文提出了有图书情报特色的统一的IRM学科框架(如图1),较具体的适用的学科体系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作为一门学科的IRM应归属到管理学门类下。在理论研究中,一般理论研究主要是对IRM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它也是该学科确立的基本条件;专门理论则是指导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特色理论,除图书馆、情报、档案学外,主要还有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等。在应用研究中,IRM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作为信息需求分析到信息服务的系列过程,IRM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IRM活动也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一般通过行政和法制来规范,IRM法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包括一些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信息采集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公开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其他相关政策和法律;IRM活动还是一种技术行为,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IRM本身的专业技术来实现其目标;IRM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可以渗透许多领域,对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

一门学科兴衰的内在规律,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新的足够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供研究。作为新兴学科,IRM也存在很多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面对信息化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是IRM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其框架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也必然会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7—98

[2] 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76—87

[3] 叶继元.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11—23

[4] 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7—98

[5] 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7—139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第9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公共信息就是公共领域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是知识单元应获得性的社会符号体系。公共信息管理就是人类借助于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公共信息进行引导、指挥、控制、协调,以提高公共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信息效用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近些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大量的研究工作关注描述和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集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的过程,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舆论传播,就是社会公众对他们所关切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在社会群体和大众媒介中的公开表达,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性和强烈性的共同社会意识,以及发挥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既包括舆论形成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也包括舆论形成后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

 

舆论传播最早隶属于新闻传播学科的舆论学研究,之前的研究范畴也多限于此,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多是新闻传播和党政宣传领域,但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终端的日益普及,舆论传播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情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世界已经进入了突发危机时代,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则给突发危机的实时、全面呈现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公共话语权由相对集中向相对扩散发展,由此,由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引发的集聚突发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给社会系统与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其中也蕴含了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舆论传播原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是基于逻辑分析与定性推导,而当前的舆论传播已逐渐过渡到公共信息管理的研究范畴之内,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演进成为多学科多领域多种理论方法多种技术工具交叉集成的研究方向,吸引了众多学科领域大量的研究注意力资源,呈现出蓬勃迅猛的发展态势。

 

虽然之前已有部分专家学者对舆论传播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过探讨和分析,但由于近些年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其研究对象的依存、演化的环境与条件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在新情况、新问题、新背景下已不能较为全面、真实、详尽地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应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方向。受到文献的启发与帮助,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视角出发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舆论传播的最新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论文为依据,以此科学客观地了解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探索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景,并从舆论传播的角度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视角出发对2001~2011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舆论传播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由于各种因素,本文实施的这次检索一定会遗漏部分相关论文,但可以视为一种大规模抽样统计,是能够较大程度反映该领域状况的。从本次检索结果看,2001年只有67篇论文,但2002年文章总数达到了104篇,数据增幅55.2%,在随后的几年里,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的研究持续得到发展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此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体现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根据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著者的公式为:m?艿0.749×■(式中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著者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统计得到核心著者已达到60多名。由此可见,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已具有相当数量的一批核心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资助力度最大,资助文献达到了78篇和75篇,居各种资助来源之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紧随其后。其他部级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也给予了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较大支持,近几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快速发展受益于这些基金项目的资助,而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仍需要各大基金项目更大力度的支持。

 

三、讨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共信息管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其涵盖信息管理、公共管理、通信传播、党政宣传等众多学科领域,成交叉化集成化发展,在当前高速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其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巨大。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则在当前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焕发出新的光芒,尤其是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现,而网络则成为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发挥出令人惊讶的能量,给众多学科领域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年载文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研究文献量每年的总量持续高走,并且近几年更呈现出区别与前些年的高速率增长,这正是一个研究方向蓬勃发展、日益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具体表现,当然也反映出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相关研究者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与关注,从当前的数据可以判断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一个研究热点,其在公共信息管理的视域下更具包容性与交叉性,势必引发更多的学科领域以及研究人员与机构的介入,其蓬勃之势可以想见,而且根据知识管理与计量分析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大量研究资源的进入之后,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也会由渐高而变得渐大,有可能从舆论传播或舆情传播这一单一论题而逐渐扩展,从多个角度层次对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与刻画。而发文著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方面做出较多工作的个人,同时也反映出这些人员在该研究方向上的重视与实力,是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主要力量的代表。

 

另外,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舆论传播从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研究方向进而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逐渐成为众多其他学科领域关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更彰显出其巨大的研究潜力和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理论、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和细致,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共享互通的舆论场,而公共信息管理也把舆论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超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的研究场域,众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在这里碰撞交汇、互补协进,势必带动整个学科领域的飞跃发展与质变突进。

 

但从中我们也发现,相当数量的文献结论具有相似性和表面性,且多为定性主观判断,尚缺少相关的数据支持与仿真呈现,这应该是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偏移,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综合集成的研究态势,既不泛泛而谈,也不囿于技术工具,定性与定量研究两者协同共进,促进该研究方向的良好发展。研究资助来源分析体现当前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的来自科研领域的主要推动力与支持者,现在的丰硕成果得益于这些资助,而今后更大的发展仍需要相关项目课题的进一步支持。我们的数据计量是以科研文献为对象,科研文献的资助来源多为纵向项目,资助者多以各级政府或事业团体为主,从资助来源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各级政府与事业团体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的重视与关注。但应看到,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在坊间,尤其是应用方面的发展也同样蓬勃迅猛,舆情监测软件和舆论公关公司近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些机构或个人也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他们的工作未必能较为明显的反映在科研文献上,但他们的工作和成果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对公共事务与自身权益的关注与表达诉求愿望的日益提高,都使得公共信息管理这一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公共信息,管理好公共信息,使得公共信息的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过公共信息管理促进社会系统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都是需要我们研究与考虑的问题,公共信息管理关系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因而其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实时的大信息化环境、大信息系统、大信息网络中做到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似乎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可以看成复杂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的扩散与传播,其中夹杂着社会各界的诉求与愿景,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构建的共享交互信息场域中或汇流成巨或相互消抵,将网下态势反映为网上情景,将想法、情感成具为信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从舆论传播的引导与管理出发对公共信息管理进行优化,即对公共信息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管理,减少公共信息的沟通障碍,减少和对冲有害公共信息波涌的形成,增进良性公共信息的交流融合,促进公共信息的合理有序流动,使公共信息如同我们社会肌体的血液一般,以和谐有序的流动带走危害与损失,带来发展与共赢,终而实现公共信息生态的良好构建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