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3 10:21:03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省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以及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这就对水利水电单位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所以如何通过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水利水电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预防财务风险以及严格财务纪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水电单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加强水利水电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水利水电单位走向市场,目前水利水电单位在财务的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如下:

1、财务管理体制

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指定财务资金专款专用和单纯核算的专用预算资金。对预算资金进行专门管理不但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且有利于专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体制的原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存在等靠现象。

2、财务监督考核机制不力

内部审核机构与财务部门平行且附属于执行机构其独立性与权威性不够;无法起到监督财务资金的使用在审计内容上对事业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很少。同时,行政水利水电单位形成了重考核而忽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与考核相挂钩的监督机制制度。

3、财务监管执行不深入

水利水电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职能中的弱项,要在具体的财务执行过程中各类工作指标和要求的达成不产生更多问题就要求十分科学有效地的进行财务预算的合理安排。而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不深入势必会导致水利水电单位对财务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不足。

4、票据财务管理

票据管理相对比较混乱其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的票据也有得单位自己印刷或自行购买票据,行政水利水电单位使用票据主要是用于往来方面的收款收据或非税收入方面的票据,在票据管理中存在相对比较普通性的混乱其主要表现在票据购买、票据的领取以及票据的核销制度中存在监督与管理方面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有机可乘对国家资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5、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

很多财务人员认为水利水电单位的财务工作简单易作,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低势必会造成财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业务资料无法如实反映财务信息。此外,水利水电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较大其构成结构不十分合理。造成了业务人员学习能力较弱,对于财务信息系统性或会计电算化缺乏专业的了解,致使水利水电单位出现了大量的非主观意识上的业务差错从而导致了信息大量错误。

三、水利水利水电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改进思路及应对措施

1、加强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是规范的财务行为的必要手段同时强化财务的管理规章制度建也是做好水利水电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的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特点,制定具体而详细、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应根据其实际工作更加深入的丰富并健全其财务管理内容。注重预算、收支、资产以及财务的分析制度,使财务的管理制度做到能够真正的指导实际的业务的财务行为。树立财务管理制度的一切按制度办事的权威性的良好风气同时领导干部更要带头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2、抓好预算管理

水利水电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基础是编制预算,但受财政资金紧张的影响水利水电单位往往对预算没有形成应有的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被动地接受财政拟定的指标,不能全面考虑单位发展要求,预算编制时间比较仓促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不能全面掌握预算编制的依据。另外,对实际需求了解不够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预算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水利水电单位往往将编制预算作为向上级申清经费的依据。所以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管理,对收费任务的完成情况、资金的申清与拨付等方面重点把好关,建立健全一个高效规范、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保障是加强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比如,有的单位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并且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内部的财务方面的各种管理制度,但流于形式也很不完整布置到位落实不力并且具体工作时执行也比较困难。水利水电单位的财务管理控制不能用一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明确自控重点找准失控环节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比如对于预算管理和资金的拨付与费用的支出、审批报销程序以及对错误的核算和支出的纠正方面,确定单位内部自控的重点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确定相关的管理职能与关系,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视能授权因事设人,责权对等责任到位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

四、结语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部门预算制度的建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内部财务管理上,各级水利水电单位必须按适应性、易操性以及合理性的原则制定出有利于本单位的业务的管理制度来科学有效的规范财务管理,从而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辉煌。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2篇

时值岁末,工作十分繁忙,水利部召开这次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试运行总结会,体现了部党组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高度重视。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再过三天,我们就要迈入新的一年。我参加这次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借这个机会来看望大家、感谢大家,向大家致以新年的问候;二是更多地了解水利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使水利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明年1月1日,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将正式运行,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大事。电子政务不但改变了公务员的日常办公方式,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还将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效能。刚才,顾浩同志通报了试运行的情况;刘宁同志宣读了对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应用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扬的通报;规计司、海委、水利信息中心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胡四一同志对推行电子政务,加快信息化建设,进行学习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行电子政务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行电子政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深刻阐明了信息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推进信息化,政府要先行。推行电子政务,带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是加快国家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这一要求,必须以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政府为目标,以政府行政工作为导向,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依托,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公共服务、改善工作质量、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机关运转更加规范有序、工作更加公正透明、办事更加高效便民。

第三,推行电子政务是加快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水利部党组以中央水利工作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水利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要求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以水利的信息化带动水利的现代化。水利信息化是创新和提升水利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强化水利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推行电子政务,对提高防汛抗旱保障能力,水资源的调控配置能力、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快水利的信息化,实现水利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充分肯定推行电子政务的显著成效

近几年,我部电子政务建设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基本建成了水利部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专网网站。水利部网站先后4次在政府网站评选中获奖。近两年来,部机关和各流域机构从无到有建成了政务内网,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完全物理隔离。目前,7大流域机构已经有5个流域机构与水利部实现了互联互通,另两个流域机构也在加快推进这项工作。水利部专网网站已经建成,为国务院和其他部门领导了解水利工作提供了新的窗口。

第二,电子政务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行政办公、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等重点领域得到了应用,部机关和各流域机构采用“统一开发、分别部署”的模式开发了综合办公系统。目前,部机关综合办公系统试运行工作已经结束,日常政务工作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处理。海委、淮委、珠委、松辽委和太湖局的试运行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公文运转基本实现了无纸化。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进展顺利,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网上审批和纪检监察系统的开发应用也已启动。

第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用平台已在部机关和各流域机构部署完成,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软硬件环境。身份认证系统已在部机关和部分流域机构进行了部署,网络安全体系初步建成。部机关政务内网与流域机构政务内网的加密传输方案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的审查。

三、切实解决推行电子政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电子政务既是对传统办公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我部在推行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分单位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有些司局和直属单位的领导对电子政务不够重视,没有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作进展明显滞后。有的单位政务内网部署范围小,影响了与部机关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办公。有的单位尚未充分认识政务内网的重要性,将配置较高、性能较好的计算机都用在了外网,且用在外网的计算机多,用在内网的计算机少,致使内网机器无法做到人手一台。据统计,部机关司局和接入内网的在京直属单位共发放了673个密钥,目前只有474台内网机器在使用。

第二,综合办公系统的应用程度不一。部机关部分司局领导干部不带头使用。有的司局的领导干部根本没有用过,有的司局领导自己不使用内网办公,让司秘代劳。还有个别司局,司长带头使用,但处长不用,让借调交流工作的人员代劳。

第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开发应用水平偏低。电子政务还没有覆盖到水利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向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刚刚起步,电子政务在水利业务领域的整体应用水平还比较低。

第四,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有的单位尚未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保密制度、措施和责任不落实,监督管理不到位,非法入侵还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防范。目前,计算机病毒较为猖獗,交叉感染频繁,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计算机病毒防御体系,切实提高病毒防范能力,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和计算机运行安全。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第五,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系统维护管理的任务重、要求高,目前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的人员少、力量弱,维护管理的制度规范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流域机构的运行维护经费,还没有纳入正常的财政渠道。财经司要积极做好工作,争取在2008年解决。

四、着力做好推行电子政务的各项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电子政务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负全责,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大力度,狠抓落实。部机关全体公务员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工作。部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科学决策,加强协调,深入研究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

第二,要高度重视和着力做好电子政务工作。要加大对电子政务工作的投入,重点保障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和资源整合的资金投入。各流域机构要尽快按照部里统一规划,加快政务内网建设,尽早与部机关政务内网互联互通;政务内网建成以后,要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应用,并与部机关实现协同办公。关于内外网机器配备不合理的问题,各有关单位要立即进行整改,优先保证内网的使用。机器数量确实不够的,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每个公务员人手一台内网机器。包括那些老化的机器,该更新的要更新。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公用平台和综合办公系统。要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试运行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设计,完善功能,创新管理,使政务内网内容更加丰富,操作更加便捷,运转更加高效。要继续深入推进部机关和各流域机构政务内网互联互通的应用,尽快实现电子公文交换、远程办公。总之,一定要把政务内网和综合办公系统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更新好,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要大力推动各项电子政务的应用。全体公务员要把综合办公系统作为基本的办公平台。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网上办公,并积极推动本单位网上办公。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带头推行网上办公与干部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搞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公开,规范信息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内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可用性和时效性,使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要加快完善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等管理信息系统。农村水利司等业务司局任务量大面广,必须加快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水利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推动水利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五,要切实加强水利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软硬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把技术手段、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依靠技术、管理、人才、制度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系统和病毒防护系统,增强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要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网络。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周密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和防范的能力。要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经费。部信息中心要继续发挥技术支撑保障作用,履行好网络安全维护职责,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3篇

15.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针对农村水电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融资能力、投资能力、竞争能力不强,国有资产出资人长期缺位等问题,全国水利系统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先后组建了四川、重庆、吉林、广西、湖南、新疆、浙江、云南、青海、湖北、河南、广东、贵州、福建、山西、辽宁、陕西、安徽、河北等19家以资产为纽带的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由于农村水电资产包括实物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两个方面,后者涉及防洪、抗旱、灌溉、发电、供水、通航、生态,关系河流健康生命,因此1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都经省级政府授权或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作为农村水电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行使相应职责。

(1)普遍行使电气化建设项目法人职责。

1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普遍行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法人职责,对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配套补助资金进行投放和监管。在国有资本的引导下,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不仅保障了水利水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而且通过多种形式协助电气化县融资引资,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整合了各方资金,对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投资中(不含国家对农村电网、县城电网改造的计划投资),中央补助资金占2.3%,地方配套补助资金占3.1%,合计国家补助资金占5.4%。不计算银行贷款,1元国家补助资金拉动社会资本(包括国资、民资、内资、外资以及少量的农村集体与农民用土地、“相关补偿”、劳力、材料、现金投资)8-9元。

根据农村水电的属性、特点和农村电气化的目标任务,显然中央和地方补助资金的投入比例过低,按照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要求,国家补助资金比例应有必要提高,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股权参与股份制办电亟应加强。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回顾过去、面对现在还是展望未来,由于实行了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走股份制集团化道路,确实更充分地发挥了中央和省级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更有效地调动了国资、民资、内资、外资以及农村集体和农民开发农村水电、建设农村电气化的积极性,更实在地防止了“要、分、了”和水利水电国有资产的上划、代管、平调和流失,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2)在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上作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

在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的基础上,“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变政府运作为政府调节、部门指导、行业监管、业主实施;变指挥部体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变行政指挥建设为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五制”建设管理,建立和完善“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规划、论证、开工、建设、验收全过程监管,在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上作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

(3)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负责地方水利系统农网改造。

四川、重庆、广西、吉林、云南、湖南、青海、湖北、广东等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还作为地方上的农网改造资金的承贷主体,负责本省(区、市)水利系统的农网改造,有的还继续作为水利系统城网改造资金承贷主体负责城网改造。他们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与农网城网改造紧密结合进行,减轻了电网建设的资金压力,推进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十五”四川60个、广西27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在无电网补助资金的情况下,紧密结合农网城网改造进行电气化建设,分别完成了电网投资43.75亿元和20.01亿元,使这些电气化县基本形成了能满足安全、经济、可靠供电的电网布局。目前,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公司(水电产业集团的母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50亿元,湖南水电集团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00亿元,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直管资产 100亿元,其他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有的也拥有权益资产上10亿元、数十亿元。

(4)有代表性的几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

----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公司由省政府授权经营的范围为:全省水利系统农网改造投入,以及县城电网改造、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省级投入和其他省级投入形成的国有资产。省政府明确规定:省国资委是水电集团公司的出资人,省水利厅是水电集团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注册资本24.41亿元。在保障市、州、县应有权益的基础上,授权总资产130亿元,首期实施授权经营资产81亿元,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50亿元。推动大小电网和谐协调发展,处理好输配电关系,实现互补双赢。

----重庆水电产业集团公司于1998年7月创立,经过5年运营,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委下达的水利系统一、二期农网改造总投资39.8亿元的任务,包括农网改造资金在内,可控可涉资产规模90亿元。但2003-2004年,将近40亿元的全部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资金资产却被转移给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带来许多不应有的负面影响。笔者等曾有专文提出质疑和建议。

----广西水利电业公司现已拥有40家控股的县级电力公司,注册资本9.44亿元,直接管理的资产100亿元,年供电量70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5亿元,在巩固发展县级地方独立配电公司的同时,也形成了省级地方独立配电公司。

----湖南水电集团公司于2001年12月注册成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水电集团公司的组建,为实行农网资金统贷统还,推动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5月下发了湘政办函[2002]55号文件,授权省水电集团公司作为农网改造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目前,已有40家市、县电力企业参加省水电集团。全省农村水电总资产300亿元,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

----吉林地方水电有限公司拥有7家控股的县市农村水电企业,注册资本1.43亿元,直管资产10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元,年创利8000万元以上。现正进一步朝着激活存量、扩大总量、集团运作、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更好为“三农”服务的方向迈进。

----湖北通过农村水电资产重组,组建了省、市、县三级水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现拥有省级资产2.5亿元,已向现代汉江水利有限公司注入资本金近5000万元,对汉江流域两座共装机40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实行滚动开发,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夯实农村水电基础,提升农村水电行业实力和创新力。

(5)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已有16家上市公司。

全国还组建了70多家跨县的地区性水电集团公司和水电公司。截至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已有新疆“汇通水利”,四川“乐山电力”、“明星电力”、“岷江水电”、“西昌电力”、“广安爱众”,重庆“三峡水利”、“乌江电力”、“涪陵水电”,福建“闽东电力”,浙江“钱江水利”,广西“桂东水电”,湖南“郴电”,河南“世纪光华”,安徽水利,云南文山共16家公司实现了上市,在我国股市上形成了中小水电板块,搭建了再融资平台。当然,这16家上市公司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除股市上的共性问题外,有的有违当年开发中小水电服务地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的上市初衷,有的与行业越来越脱节,等等,值得关注、研究。

(6)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己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为促进农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筑了运作平台,创新了运作机制,提供了体制保障。对于保障农村水电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推进大小电网并举共存、和谐协调发展,发挥农村水电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带动力、整合力,推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己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今后,在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和促进与保障农民增收等工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的投融资载体和体制保障作用。中央扶持资金和地方配套扶持资金(包括国有农村水电资源产权,下同)是国有资本,属国家所有。一可依照法定程序,授权委托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将国家扶持资金的使用权通过签订协议量化给贫困农户农民作为长期股权,并融资引资,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实施建设和运营。二可依照法定程序,由政府代表、农民股权行使者代表和其他投资者代表进入监事会,对企业进行监督。三可依照法定程序,由几方代表,再加上用户代表,业主(即项目法人)共建管委或协会,对收益分配、发电、上网、购电、用电等事宜进行协调和监管。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保障可靠廉价供电和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长效体制与机制。

16.《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的中流砥柱作用

(1)冲破了前所未有的波折与困难。

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电力垄断体制的严重影响和水利部门所谓不再管理水电的误导下,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受到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正是由于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施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四川、重庆、吉林、广西、湖南等省(区、市)率先组建了相当规模的省一级水电集团公司,赢得了农村电网改造资金“一省两贷”,方才为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继续推进改革与发展,走出了新路子;方才为水利系统参与对《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送审稿)的修改,促进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出台,提供了新鲜的实践探索和依据,从而使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冲破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波折与困难。

(2)一份可资鉴证的电话记录。

在国务院出台国发[1999]2号文件前,有一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正是由于水利系统落实施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组建了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方才使全面理解134号文件精神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和防止片面理解执行134号文件规定,错误地上划、代管自发自管县电力公司。

下面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关系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改革发展、可资鉴证的电话纪录:

“1998年10月13日上午8时15分,水利部程回洲同志,就对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的有关理解问题,请示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司长宋密同志,电话记录如下:

程: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以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实现同网同价为目标,进一步部署了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下面就文件第5页中的一段,即‘(一)理顺地方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的关系。为切实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对趸售县和自供自管县的电力公司,原则上应上划由省级电力公司直接管理;暂时不能上划的,可以在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省级电力公司代管,或者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逐步改组为由省级电力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的理解问题,想听听您的全面准确的解释。

宋:9月30日,吴邦国副总理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请示》,会上对于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自供自管县的管理体制问题,我们特别提出,这一块是多年来各地结合治水办电,建设农村电气化县形成的,比较完整,可以仍由地方水利系统管理。邦国副总理表示同意,计委包叙定副主任、国家电力公司汪恕诚副总经理以及其他与会成员都表示同意。因此,这一段中对于自供自管县电力公司的上划、代管和控股参股中所指省级电力公司应理解为包括地方省级水利水电公司。

程:清楚了,我们将以适当方式传达下去。

宋:可以,我们也注意做好解释。水利系统要按这个精神,与计委配合协调,作好自供自管县的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城乡用电同价工作。”

在国务院[1999]2号文件出台前,各地就是靠这份《电话记录》,去抵制电力垄断体制强势作用下的所谓农村水电企业“电水分开”,“发供分开”,“上划、代管”农村水电电网、供区、资产,以扩大和营造输配一体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的有害主张和做法。

17.国务院[1999]2号文件和贯彻实施

(1)朱镕基总理亲自审改签发的2号文件的精神实质。

在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地方、水利系统意见的基础上,1999年1月4日朱镕基总理亲自审改签发了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务院2号文件是指导全国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的中央文件。2号文件的宗旨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国内需求。强调要处理好中央电力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的利益关系;强调不同的利益主体要以资产为纽带搞好股份制改革;强调自供自管县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改革; 强调自供自管县的承贷主体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2号文件赋予了各级水利部门在农电体制改革、农网建设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中的职责。

紧接着1999年1月5日,朱镕基总理对刚上任的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讲“你们水利还有很大一块水电”, 要求抓好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

(2)汪恕诚同志阐述电力工业改革方向。

为贯彻国务院2号文件和朱镕基总理讲话精神,1月13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专门就水利系统水电、农村水电问题讲了重要意见,特别是深刻地阐述了电力工业改革方向。汪恕诚指出,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方向是把现在的电力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电端,建立独立发电厂或独立发电公司,独立发电厂(发电公司)可有若干个,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它与电网是买卖电关系;二是配电端,原则上以县为单位组织配电公司,几个县在地区形成小电网也可以组织地区配电公司,县、地级配电公司有自身的电源;三是省级高压输电网,每个省(区、市)有一个省级高压输电网公司。省级水电公司,是与县、地级配电公司和发电企业有资产联系的公司,其性质属于配电公司,可以作为省级承贷单位。

(3)全国水利系统召开农电体制改革会议。

1999年2月5-6日,水利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体制改革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研究部署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两改一同价”、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电管理工作。会议由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筹备组组长程回洲主持,与会同志收看了汪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录像,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作了大会报告和总结讲话。会议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坚持电力工业改革方向、对水利系统农电改革准确定位、认真实施农村水电自供自管县“两改一同价” 工作、结合“两改一同价” 工作加快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加强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作了工作部署。 1999年3月17日水利部以水办[1999]115号文件向各省(区、市)水利(水电)厅(局)下发了关于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4)新一届水利部领导班子建立后,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接着成立。

新一届水利部领导班子建立后,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和国务院2号文件规定与赋予水利部的职责,经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准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中编办字[1999]73号文件批复水利部成立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以下简称水电局)。6月30日水利部以水人教[1999]349号文件通知各地。这是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采取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水利系统世纪之交的一件大事, 对于在21世纪继续推进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水电局成立前后,筹备组和局委托全国水利地电企协举办了4期全国水利系统贯彻国务院2号文件的高级研讨班;组织了6个调研组对全国18个省(区、市)的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两改一同价” 工作、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召开了武汉、南宁、长沙、北京座谈会7次,对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还组织了专家组对赣、闽、湘、黔等省农村水电体制改革作了深入调查,提出了一批有份量的调查报告,有的得到国务院领导重视并批转有关方面。这期间针对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中违背电力工业改革方向的作法,汪恕诚同志多次写信、批示、讲话、报告,阐述坚持电力工业改革方向、支持小水电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他部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体制改革会议、水利系统农电“两改一同价”现场会议,听反映,谈经验,说问题,讲形势,话发展……。以上等等,对于促进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加紧进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继续推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4篇

15.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针对农村水电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融资能力、投资能力、竞争能力不强,国有资产出资人长期缺位等问题,全国水利系统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先后组建了四川、重庆、吉林、广西、湖南、新疆、浙江、云南、青海、湖北、河南、广东、贵州、福建、山西、辽宁、陕西、安徽、河北等19家以资产为纽带的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由于农村水电资产包括实物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两个方面,后者涉及防洪、抗旱、灌溉、发电、供水、通航、生态,关系河流健康生命,因此1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都经省级政府授权或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作为农村水电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行使相应职责。

(1)普遍行使电气化建设项目法人职责。

1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普遍行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法人职责,对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配套补助资金进行投放和监管。在国有资本的引导下,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不仅保障了水利水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而且通过多种形式协助电气化县融资引资,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整合了各方资金,对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投资中(不含国家对农村电网、县城电网改造的计划投资),中央补助资金占2.3%,地方配套补助资金占3.1%,合计国家补助资金占5.4%。不计算银行贷款,1元国家补助资金拉动社会资本(包括国资、民资、内资、外资以及少量的农村集体与农民用土地、“相关补偿”、劳力、材料、现金投资)8-9元。

根据农村水电的属性、特点和农村电气化的目标任务,显然中央和地方补助资金的投入比例过低,按照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要求,国家补助资金比例应有必要提高,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股权参与股份制办电亟应加强。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回顾过去、面对现在还是展望未来,由于实行了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走股份制集团化道路,确实更充分地发挥了中央和省级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更有效地调动了国资、民资、内资、外资以及农村集体和农民开发农村水电、建设农村电气化的积极性,更实在地防止了“要、分、了”和水利水电国有资产的上划、代管、平调和流失,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2)在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上作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

在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的基础上,“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变政府运作为政府调节、部门指导、行业监管、业主实施;变指挥部体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变行政指挥建设为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五制”建设管理,建立和完善“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规划、论证、开工、建设、验收全过程监管,在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上作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

(3)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负责地方水利系统农网改造。

四川、重庆、广西、吉林、云南、湖南、青海、湖北、广东等9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还作为地方上的农网改造资金的承贷主体,负责本省(区、市)水利系统的农网改造,有的还继续作为水利系统城网改造资金承贷主体负责城网改造。他们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与农网城网改造紧密结合进行,减轻了电网建设的资金压力,推进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十五”四川60个、广西27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在无电网补助资金的情况下,紧密结合农网城网改造进行电气化建设,分别完成了电网投资43.75亿元和20.01亿元,使这些电气化县基本形成了能满足安全、经济、可靠供电的电网布局。目前,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公司(水电产业集团的母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50亿元,湖南水电集团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00亿元,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直管资产 100亿元,其他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有的也拥有权益资产上10亿元、数十亿元。

(4)有代表性的几家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

----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公司由省政府授权经营的范围为:全省水利系统农网改造投入,以及县城电网改造、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省级投入和其他省级投入形成的国有资产。省政府明确规定:省国资委是水电集团公司的出资人,省水利厅是水电集团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注册资本24.41亿元。在保障市、州、县应有权益的基础上,授权总资产130亿元,首期实施授权经营资产81亿元,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50亿元。推动大小电网和谐协调发展,处理好输配电关系,实现互补双赢。

----重庆水电产业集团公司于1998年7月创立,经过5年运营,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委下达的水利系统一、二期农网改造总投资39.8亿元的任务,包括农网改造资金在内,可控可涉资产规模90亿元。但2003-2004年,将近40亿元的全部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资金资产却被转移给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带来许多不应有的负面影响。笔者等曾有专文提出质疑和建议。

----广西水利电业公司现已拥有40家控股的县级电力公司,注册资本9.44亿元,直接管理的资产100亿元,年供电量70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5亿元,在巩固发展县级地方独立配电公司的同时,也形成了省级地方独立配电公司。

----湖南水电集团公司于2001年12月注册成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水电集团公司的组建,为实行农网资金统贷统还,推动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5月下发了湘政办函[2002]55号文件,授权省水电集团公司作为农网改造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目前,已有40家市、县电力企业参加省水电集团。全省农村水电总资产300亿元,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可控可涉资产规模2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水电电网建设改造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

----吉林地方水电有限公司拥有7家控股的县市农村水电企业,注册资本1.43亿元,直管资产10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元,年创利8000万元以上。现正进一步朝着激活存量、扩大总量、集团运作、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更好为“三农”服务的方向迈进。

----湖北通过农村水电资产重组,组建了省、市、县三级水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现拥有省级资产2.5亿元,已向现代汉江水利有限公司注入资本金近5000万元,对汉江流域两座共装机40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实行滚动开发,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夯实农村水电基础,提升农村水电行业实力和创新力。

(5)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已有16家上市公司。

全国还组建了70多家跨县的地区性水电集团公司和水电公司。截至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已有新疆“汇通水利”,四川“乐山电力”、“明星电力”、“岷江水电”、“西昌电力”、“广安爱众”,重庆“三峡水利”、“乌江电力”、“涪陵水电”,福建“闽东电力”,浙江“钱江水利”,广西“桂东水电”,湖南“郴电”,河南“世纪光华”,安徽水利,云南文山共16家公司实现了上市,在我国股市上形成了中小水电板块,搭建了再融资平台。当然,这16家上市公司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除股市上的共性问题外,有的有违当年开发中小水电服务地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的上市初衷,有的与行业越来越脱节,等等,值得关注、研究。

(6)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己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为促进农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筑了运作平台,创新了运作机制,提供了体制保障。对于保障农村水电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推进大小电网并举共存、和谐协调发展,发挥农村水电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带动力、整合力,推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己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今后,在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和促进与保障农民增收等工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的投融资载体和体制保障作用。中央扶持资金和地方配套扶持资金(包括国有农村水电资源产权,下同)是国有资本,属国家所有。一可依照法定程序,授权委托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将国家扶持资金的使用权通过签订协议量化给贫困农户农民作为长期股权,并融资引资,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实施建设和运营。二可依照法定程序,由政府代表、农民股权行使者代表和其他投资者代表进入监事会,对企业进行监督。三可依照法定程序,由几方代表,再加上用户代表,业主(即项目法人)共建管委或协会,对收益分配、发电、上网、购电、用电等事宜进行协调和监管。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保障可靠廉价供电和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长效体制与机制。

16.《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的中流砥柱作用

(1)冲破了前所未有的波折与困难。

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电力垄断体制的严重影响和水利部门所谓不再管理水电的误导下,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受到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正是由于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施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实行农村水电资产战略性重组,四川、重庆、吉林、广西、湖南等省(区、市)率先组建了相当规模的省一级水电集团公司,赢得了农村电网改造资金“一省两贷”,方才为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继续推进改革与发展,走出了新路子;方才为水利系统参与对《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送审稿)的修改,促进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出台,提供了新鲜的实践探索和依据,从而使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冲破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波折与困难。

(2)一份可资鉴证的电话记录。

在国务院出台国发[1999]2号文件前,有一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正是由于水利系统落实施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组建了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和省级水电公司,方才使全面理解134号文件精神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和防止片面理解执行134号文件规定,错误地上划、代管自发自管县电力公司。

下面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关系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改革发展、可资鉴证的电话纪录:

“1998年10月13日上午8时15分,水利部程回洲同志,就对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的有关理解问题,请示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司长宋密同志,电话记录如下:

程: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以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实现同网同价为目标,进一步部署了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下面就文件第5页中的一段,即‘(一)理顺地方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的关系。为切实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对趸售县和自供自管县的电力公司,原则上应上划由省级电力公司直接管理;暂时不能上划的,可以在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省级电力公司代管,或者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逐步改组为由省级电力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的理解问题,想听听您的全面准确的解释。

宋:9月30日,吴邦国副总理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请示》,会上对于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自供自管县的管理体制问题,我们特别提出,这一块是多年来各地结合治水办电,建设农村电气化县形成的,比较完整,可以仍由地方水利系统管理。邦国副总理表示同意,计委包叙定副主任、国家电力公司汪恕诚副总经理以及其他与会成员都表示同意。因此,这一段中对于自供自管县电力公司的上划、代管和控股参股中所指省级电力公司应理解为包括地方省级水利水电公司。

程:清楚了,我们将以适当方式传达下去。

宋:可以,我们也注意做好解释。水利系统要按这个精神,与计委配合协调,作好自供自管县的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城乡用电同价工作。”

在国务院[1999]2号文件出台前,各地就是靠这份《电话记录》,去抵制电力垄断体制强势作用下的所谓农村水电企业“电水分开”,“发供分开”,“上划、代管”农村水电电网、供区、资产,以扩大和营造输配一体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的有害主张和做法。

17.国务院[1999]2号文件和贯彻实施

(1)朱镕基总理亲自审改签发的2号文件的精神实质。

在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地方、水利系统意见的基础上,1999年1月4日朱镕基总理亲自审改签发了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务院2号文件是指导全国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的中央文件。2号文件的宗旨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国内需求。强调要处理好中央电力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的利益关系;强调不同的利益主体要以资产为纽带搞好股份制改革;强调自供自管县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改革; 强调自供自管县的承贷主体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2号文件赋予了各级水利部门在农电体制改革、农网建设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中的职责。

紧接着1999年1月5日,朱镕基总理对刚上任的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讲“你们水利还有很大一块水电”, 要求抓好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

(2)汪恕诚同志阐述电力工业改革方向。

为贯彻国务院2号文件和朱镕基总理讲话精神,1月13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专门就水利系统水电、农村水电问题讲了重要意见,特别是深刻地阐述了电力工业改革方向。汪恕诚指出,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方向是把现在的电力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电端,建立独立发电厂或独立发电公司,独立发电厂(发电公司)可有若干个,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它与电网是买卖电关系;二是配电端,原则上以县为单位组织配电公司,几个县在地区形成小电网也可以组织地区配电公司,县、地级配电公司有自身的电源;三是省级高压输电网,每个省(区、市)有一个省级高压输电网公司。省级水电公司,是与县、地级配电公司和发电企业有资产联系的公司,其性质属于配电公司,可以作为省级承贷单位。

(3)全国水利系统召开农电体制改革会议。

1999年2月5-6日,水利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体制改革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研究部署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两改一同价”、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电管理工作。会议由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筹备组组长程回洲主持,与会同志收看了汪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录像,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作了大会报告和总结讲话。会议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坚持电力工业改革方向、对水利系统农电改革准确定位、认真实施农村水电自供自管县“两改一同价” 工作、结合“两改一同价” 工作加快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加强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作了工作部署。 1999年3月17日水利部以水办[1999]115号文件向各省(区、市)水利(水电)厅(局)下发了关于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4)新一届水利部领导班子建立后,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接着成立。

新一届水利部领导班子建立后,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和国务院2号文件规定与赋予水利部的职责,经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准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中编办字[1999]73号文件批复水利部成立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以下简称水电局)。6月30日水利部以水人教[1999]349号文件通知各地。这是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采取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水利系统世纪之交的一件大事, 对于在21世纪继续推进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水电局成立前后,筹备组和局委托全国水利地电企协举办了4期全国水利系统贯彻国务院2号文件的高级研讨班;组织了6个调研组对全国18个省(区、市)的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两改一同价” 工作、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召开了武汉、南宁、长沙、北京座谈会7次,对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还组织了专家组对赣、闽、湘、黔等省农村水电体制改革作了深入调查,提出了一批有份量的调查报告,有的得到国务院领导重视并批转有关方面。这期间针对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中违背电力工业改革方向的作法,汪恕诚同志多次写信、批示、讲话、报告,阐述坚持电力工业改革方向、支持小水电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他部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国水利系统农电体制改革会议、水利系统农电“两改一同价”现场会议,听反映,谈经验,说问题,讲形势,话发展……。以上等等,对于促进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加紧进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继续推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做好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一,正确把握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产生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是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是现代化水利水电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财富。这些看似五花八门,不同专业互相交叉,而实际上它是围绕着一个工作项目勘测设计进行的,所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之间既以不同的工作阶段相区别,又以总体程序和内容紧密衔接 反映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的垒过程,各个设计阶段、各专业互相渗透,缺一不可。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在勘测设计过程中,这种有规律的自然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具有一定的成套性。我们要在“立足档案,面向社会,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服务”方针的指导下,结合水利水电生产、科研活动的特点,加大对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宣传力度。一是构建宣传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平台,开展信息咨询、编制专刊、举办讲座、科普画廊等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网站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二是把档案宣传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更新观念,强化意识,用现代水利水电思想、现代管理思想武装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工作,大力宣传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形成领导重视、大家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真正把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利用工作摆到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将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在现代水利水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 加快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

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要做到收集完整、整理有序、甄别正确、保管有方,都需要严格的档案管理,同时要使每一个工程的档案资料在今后的利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着力做好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

(一)夯实基础,提高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

收集、归档、整编、保存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提高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实施科学的“流程控制”方法,对科技档案进行收集、整编。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将整个水利活动统筹起来,使档案管理在设计过程之初就反映在设计文件和每一张设计图纸上(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二是采用科学规范的标准,严把档案归档的质量关。档案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载体材料,保证文字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三是纸质文档要根据《科技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整理(gb\t1182-2000),图纸按照《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10609/3-1989)要求统一折叠。四是竣工工程图必须加盖竣工图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也必须加盖其专用章再归档。五是优化硬件设备,提升档案库房的保管环境。为提供先进的档案保管环境,应注重加强档案室硬件建设,配备必须的设备,延长库房存放期,防止档案过早老化,泛黄、变脆、发霉,确保档案处在最佳环境而保证档案不受损害。

(二)与时俱进,加快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

作为水利工程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必然趋势。一是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系统,实现档案系统内部的连接与地区网、国内网和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形成高效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系统,达到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二是积极推进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通过对纸质、录音、录像、照片或其他类型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使档案资料更加便于研究和利用,提高档案检索、内容查询功能的实用性、快捷性、多样性,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海量化。三是严格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 8 894-2002)和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全面收集、安垒管理、有效利用水利档案,使档案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完善制度,加强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

一是作为水利水电科技单位应该根据国家《档案法》、《水法》、《保密法》、水利部的《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为准绳,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科技档案借阅制度》、《科技档案保密制度》、《科技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对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立档、管理、利用、安全保密等方面都作严格的规定,明确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严格按照执行,使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从产生和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它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负责。二是建立科技档案统计台帐,做到帐实相符;建立查阅、借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做到查阅、借阅有登记,利用效果有记载。三是规范档案业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档案分类大纲、整编规范、保管期限,使档案业务工作井然有序。

三、重点突破资源,服务和人才瓶颈

档案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无论是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是保管、检索,这些管理都只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利用才是根本目的,如果不充分利用档案,任其沉睡百年,其结果只是一文不值,所以我们应在利用上做文章,为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

(一)整合信息资源,激发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活力

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开发利用档案的重要部分,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目前信息资源的“孤岛”现象已经很难满足服务的需要了,整合资源为一体,是今后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是加强规划。通过完善各科室、各部门、各单位的分工协作,积极组织他们参与此项工作。二是优化整合。针对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是水利活动真实、完整、准确记载的规律性,根据每个主题要求,收 集整理工程资料,归纳分析,积极挖掘档案内在价值,总结规律或借鉴相关材料、技术等,编辑多专题、多形式的编研成果,对档案进行提炼,使档案信息不断增值,使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整合。三是将整合的资源信息与电子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方式,以确保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后,能够以有效手段为本单位、本系统和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提高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服务效能

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服务是立业之本,是发展之源,档案工作的重心已经由重“保管”向重“服务”方向转变,所以在工作中只有提高档案的服务意识,把服务放在首位,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一是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加大催归档力度,加快归档速度,提高归档率,及时、准确入库,以最快、最好、最垒的档案资料为使用者提供查看、借阅,同时改变以前检索工具简单、不统一、不配套等的不足,充分利用图档管理系统,建立现代的检索手段和电子数据库,形成一个形式统一、内容稳定、功能齐全的检索体系,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二是在服务机制上,档案管理人员要告别“坐等上门”、“看摊守库” 的旧观念和旧习惯,提高主动服务性的理念,本着为使用者着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跟踪服务,现场咨询、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人员有关活动,尽力保持科技档案信息随机供应的态势,为各项工作提供翔实的档案信息。三是建立不同层次的数据库,严格限定利用者的使用权限,并实行档案身份认证和密级双重控制机制,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和利用的安全。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6篇

关键词:水电财务;优化配置;管理资金;服务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14-02

当前,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为主体的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财务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三项制度改革,提高了相关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水电建设与流通资金规范管理,也为水电企业做到了快、灵、稳的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水电财务部门的监督服务内容质量、手段方法的调整和变化,对水电财务的监管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水电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按照需求优化并使用配置各类资金资源,合理利用好资金,尽最大可能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使用效益,服务好水电企业并保证国家发展建设为最大目标,突出重点,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依法规范各类水电资金管理和服务

1.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及不同类型水电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同时,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但以为相关企业做好服务为规范保障前提,保证各项财务活动依法办理,按规矩办理,坚决清理小金库,规范各类水电资金的管理。

2.进一步完善水电资金各流转环节的监督管理机制。要从单位的银行账户人手,切实加强对银行账户管理,彻底清理、整顿、归并银行账户,坚决杜绝一切制度外收支和小金库的存在。要健全资金的申请拨付制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资金的拨付手续。强化对工程项目的审查验收,确保资金按计划批复的项目及用途使用。水电项目要切实做到事前有预算,拨付有依据,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验收,强化对水电资金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

3.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对水电资金的监督检查。水电财务管理部门在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审计检查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做好对各类水电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即:资金使用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工程项目上;资金使用与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资金使用与资金使用者的责任相结合,增强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感;资金使用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确保资金拨付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到哪里。要建立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两套资金使用监管体系,对基层单位水电资金的检查监督,做到资金监管重心下移。对以前年度水电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资金监管关口前移。要将定期财务检查和单位自查经常化,专项财务检查专题化,汇报财务管理情况制度化。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强化对水电资金的监管。

二、用足、用活增加水电投资的既有政策

1.要抓住主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对水电的投入。通过编制年度预算,向各级财政部门讲清楚水电工作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效益如何,有理、有据、有力地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保证各级财政部门对水电的投入不低于同级财政年度的增长比例,使水电建设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2.加大各项规费的征收力度。有政策不会用,有制度不敢用,拿着金碗找饭吃,这是目前水电财务管理部门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水电财务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加大水电各项规费征收力度,抓好水资源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收费的征收工作,强化经营性收费管理,切实把水费收缴到位。

3.采取多种形式筹措水电资金。充分利用水电单位的水、土资源及设备、技术优势,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筹集水电资金。对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水电项目,可积极利用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只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水电发展实际,有利于增加水电投入,就应进行改革尝试。

4.切实落实配套资金。项目实施前,由地方财政部门出具匹配资金承诺书或保证书。地方财政(政府)出具了正式匹配资金承诺函后,主管部门再批复工程计划,下达工程建设资金,从而保证中央与省级的重点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5.支持民间水电发展,吸引民间资金。国家近期已经开始了民营资本向电力电讯,银行交通的国家垄断企业试点工作并开始进行了相关改革。要认真研究有关经济政策,积极扶持民办民营水电,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大局发展的新形势,在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待遇上与国办水电一视同仁,为民办水电创造良好的环境。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7篇

关键词:农村水电 历史 改革发展

(一)农村水电管理体制(2)

4.发展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

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下,国务院决定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依靠地方、群众的力量,积极开发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并分别以国发(1983)190号、国发(1991)17号、国办通(1996)2号文件部署“七五”建设100个、“八五”建设200个、“九五”建设300个共6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由水利部负责、会同国家计委商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超额完成了国务院部署的任务。这653个县涉及人口2.52亿,面积274万平方公里,82%以上位于中西部地区,252个县是少数民族县,100多个县位于祖国边陲。这些县虽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但通过初级电气化建设,都基本上实现了人均用电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翻一番”、“10年翻两番”。 发展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为加快贫困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调整,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指出: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国务院批准“十五”期间全国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由水利部负责组织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是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基础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建立五年一个台阶滚动发展的机制,建设不断充实内容、扩大范围、提高水平的农村电气化。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85%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2亿人口,200万平方公里。400个县中有近20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162个少数民族县,有103个县位于祖国边陲。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00个县达标验收,预计到年底将全面完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任务。到2004年底,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经过4年建设,农村水电以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健康发展,解决了近2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大幅度地提高了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的用电水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全国平均递增率1.25倍的速度增长,20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开辟了把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扶持转化农村水电生产力,量化为农民的股权,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7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4亿千瓦时。农村水电发电量占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38%,占我国绿色电能的99%。农村水电为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电力支撑和保障,是这些地区实现电力普遍服务、直接惠及“三农”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全国电力供给,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5.对水利系统水电体制形式和管理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1)有关文件规定:

四川在中央的支持下,以川府发[1976]72号文件对水利系统水电体制形式和管理体制作了明确规定:凡隶属关系属地、县及以下各级举办的电站,以及相应的送变电工程,统一由省水利厅领导和管理;凡结合灌溉、防洪等水利工程或主要为灌溉服务兴办的电站,由水利部门投资建设并管理。并明确提出:地方、群众办电坚持谁办、谁有、谁用,各地举办的电站电网都不准上收,过去上收了的一律尽快划转回来。

国务院国发[1983]190号文件规定:“小水电供电的县,建立县一级‘发、供、用’统一管理实体,全面负责电气化工作。”“以小水电为主的县小电网和供电区由县统一管理。”

国务院国阅[1988]72号文件规定:“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的水电站由水利部负责建设和管理。农村水电站及其供电区由水利部实行归口管理。”

国务院国发[1991]17号文件规定:“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建立发、供、用统一的管理体制。”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水利部颁发的《地方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印发的《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达标县管理若干规定》指出:“地方中小水电及其电网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由各级水利(水电)部门的农电机构归口实行行业管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达标县应继续坚持农村水电站(含配套火电)及其电网归口水利部门管理的体制。”

1999年水利部以水办[1999]115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突出强调自发自供自管县或地区的电力企业,是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参加配电端的改革;省级水电公司要作为省(区、市)水利系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项目法人;丹江、三门峡、陆水、潘家口等部属水电站作为独立发电厂或独立发电公司可参与竞价上网,条件成熟时也可以竞价选择用户。要结合“两改一同价”工作,加快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各级水利(水电)部门,要按照国务院[1999]2号文件明确规定的职责,切实抓好水利系统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

2004年水利部以水电[2004]214号文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电工作的通知》,并在成都、海口连续举办了全国农村水电行业高级研讨班。要求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路,正确地认识农村水电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地把握机遇,切实地转变观念,把农村水电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要由人定胜天,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转变,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由忽视水力资源管理,向加强水力资源管理转变,做好水力资源普查、规划,建立开发利用许可制度和使用权管理制度,搞好市场化配置和管理;由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向现代行业管理方式转变,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科学制订规划,搞好设计市场、设备市场、建设市场、产品市场的监管,强化发供电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菅销管理和需求侧管理。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水电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建成一批农村水电基地、农村水电大县、农村水电强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发展农村水电,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电人口光明工程、配套电网建改工程、农村水电现代化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把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扶持转化为农村水电生产力,量化为农民的股权,建立农民开发利用农村水电资源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坚持农村水电独立配电公司方向,加强农村水电国有资产监管和战略性重组,推进电力体制主辅分离、输配分开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公正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

(2)国家领导人批示、讲话:

李鹏同志1982年8月16日对《关于四川省都江堰灌区发展小水电的问题》的批示:“为了扶植小水电的发展,各网局、省局可根据地方要求,对一些不适合的供电范围进行必要的调整,过去上收不合适的应予以退还。”1982年11月29日对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载的《浙江省小水电建设出现下降趋势》的批示:“对浙江的办法(指大小电供电联营)要总结一下,如不适合,应及早纠正,早纠正比晚纠正好。浙江办法不合乎三原则(指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

1989年国务院领导田纪云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发展水电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方案明确规定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等综合利用的大中型水电站、农村水电站及其相应的地方电网,由水利部归口开发和管理。关于农电体制,国务院、原水电部过去已作过明确规定,今后仍应继续执行。”

1999年1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示水利部领导“你们水利还有很大一块水电”, 要求抓好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

2001年11月19日国务院领导温家宝致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信中指出:“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到2000年底,农村水电已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1/4的人口,使3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有了水电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农村水电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把农村水电建设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6.对大小电网关系的规定和要求

国务院国发[1983]190号文件规定:“小水电和大电网相联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凡是有条件联网的都要提倡联网。”“各级水利和电力部门都要根据水利电力部和四川省政符联合制定的[82]水电农电字第21号文件有关规定处理好大小电网的矛盾,以加快小水电的发展。”

国务院国发[1991]17号文件规定:“提倡县与县之间联网,并与大电网联结,联结后与大电网是送电与受电的关系。”“国家电网不要上收和变相上收由地方建设管理的农村水电电网及其供电区。”

1982年水利电力部和四川省政府(82)水电农电字21号文件规定,大电网要积极扶持小水电,对有条件的小站小网,大电网要给予并网运行。大小电网并网后,其电量交换实行互供或趸售。小电网全年发电能力持续六个月大于用电负荷,可向大电网供电者,视为互供,执行进出一个价。小电网全年有六个月以上需要大电网供电,按季互抵后,执行不同的电价,小电网送大电网执行上网电价,大电网送小电网执行综合电价打七折的趸售电价。大电网除国防军工重大用户外,不要在小电网内发展直供用户。谁供电,谁对用户负责。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8篇

【关键词】科技档案;共享应用;对策分析

1 前言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电子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也在不断地发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推陈出新。科技档案如何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水电工程中的共享应用,便成为了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笔者试就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谈些粗浅的认识。

2 为什么要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信息资源共享

2.1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加强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是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满足业界人士和社会所需的客观需要。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重要历史记录,科技档案是按照一定规范标准整合在网络系统或者数据库中,档案资源利用者可以很便捷、高效地查询检索的工程信息,不仅是已完工程项目的有力证据资料,同时还能够提供给未完工或者拟开工项目研究和决策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价值,从而顺利地实现了科技档案与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是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客观需要。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登记、整理、归档、检索、等基础性工作。随着水利水电事业和科技档案管理的逐步发展,现有的管理人员、技术支撑、工作理念等仍然运用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严重地影响了科技档案资料的高效、科学、合理使用。因此,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促进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也是加强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载体。

2.2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国家档案局和水利部很早就要求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部门,相继适应网络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形势,逐步推广了水利水电工程档案存储、传输、查阅的网络化管理,为顺利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地方都建设了诸如档案数据库、信息网、目录中心、大型文献中心等水利水电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重要实践依据。

3 如何顺利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信息资源共享

3.1 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的组织领导是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负责对档案工程信息资源共享的统一领导,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确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思路、发展计划和管理标准,落实基层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约制度,研究协调工程建设和档案管理中遇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跟踪监督和规范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日常维护、设备更新、资源利用、收费标准等项工作,解决共享体系建设中的人、财、物需求,以充分保障顺利建设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数据资料共享。

3.2 明确标准,保证共享效果

要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真正与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确定科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是关键因素。近年来,面对档案管理日益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飞速发展的趋势,档案管理行业为了加强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相继研究出台了《档案著录规则》和《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等行业管理技术标准,但也只是宏观性地对档案资源的基础管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做好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粗糙套用。由于目前尚未有针对专业档案特别是工程类档案资源细化管理的行业标准和业务操作规范,导致水利水电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科技档案的管理“政出多门”、“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体系,甚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电子数据交换格式与档案资源信息检索目录数据库结构千差万别,造成了传递利用、检索查询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不同档案管理机构兼容困难,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制约资源共享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电子化共享信息资源的统一标准,便被提上了重要管理日程。

3.3 创新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既然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要想与科技档案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充分利用已完成项目的工程资料档案,在档案管理已经实现数字化、电子化的前提下,就必须得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来实现档案资源的检索、查阅。因此,伴随着当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普及率的空前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隐患也日益成为档案管理和使用者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源收集、整理、录入、存储、传递、利用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改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信息加密、权限认证、口令鉴别、备份存储、存取控制、数字签名、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等核心技术,切实堵塞安全漏洞,防止网络黑客、数据窃贼、电脑病毒等侵袭计算机,恶意攻击、破坏、更改或者泄露电子工程科技档案数据,避免计算机网络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出现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保证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

3.4 完善机制,培养专业人才

人力资源是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一方面,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日趋发展和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档案管理者的年龄结构、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与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却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果不及时吸纳讲政治、精业务、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规范和管理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不仅有悖于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需要,也会影响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数据顺利对接,一定程度上阻碍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分批次地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档案管理者能够基本掌握科技档案信息数据的整理、录入、检索、查询、输出等网络操作技能,推进档案管理与电子工程信息资源共享进程。

3.5 更新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要教育引导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服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信息资源利用者是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将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给水电工程项目使用者,

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确保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机构要通过科普宣传、印发资料、平台展示、论坛讲座、典型介绍等形式,加大共享机制宣传推广力度,使业界人士和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示范和引导水电工程项目单位自觉咨询、查阅、浏览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资料,增强科技档案在水电工程中的科学、合理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实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水电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利用,是确保档案资料科学、高效、合理使用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敏.史那.水利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9(4).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第9篇

根据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启动的十二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

水利电子政务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建立起以各种水利业务管理应用为基础、综合信息处理为纽带的政务工作平台,提高水利部机关、流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对外宣传门户的构建,实现政务公开,促进社会监督。基于统一技术架构、技术标准,统筹组织建设良好的政务工作环境,实现水利部与七个流域机构之间、不同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目标,为水行政管理、公众服务、辅助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加快实现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和决策科学化。

访谈专家

现代水利周刊:水利系统与其他行业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相比,有哪些区别,哪些特点?

蔡阳:水利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考虑到现有条件和技术积累,在本期建设任务中重点安排了综合办公、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4个部机关与流域机构共有业务的应用开发,相对其他金字号工程更多涉及业务建设的情况,水利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本期建设内容仍属通用业务内容的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建设范围同时覆盖部机关和七个流域机构。

基于8个分别批复的小型基建投资项目,为确保“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目标的实现,有效降低项目建设风险,部机关和各流域机构以“1+7”模式,采用“应用集中委托开发、系统分别部署、内容个性化定制”的开发技术路线。

确立了基于共用平台的应用开发原则,首次大规模采用中间件技术,“1+7”按照“平台同构搭建、单项业务应用基于统一环境开发”的技术策略。

进行了部、流域机构项目法人牵头,相关司局、业务部门协同配合,总体组、专题组相结合的项目建设组织模式,系统软硬件、公用平台和综合办公、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四大单项业务应用均采用“统一招标,合同分签”的方式组织实施。其中总体组侧重负责软硬件的统一采购、公共平台的选型与搭建、统一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和CA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三类门户网站(即政务外网门户、政务内网门户、国办专网门户)和应用整合策略等整体技术策略的把握,各专题组分工负责相应单项业务应用的需求调研、功能梳理和开发定制的协调配合工作。

为确保项目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了“平台建设先行、合理控制规模、保障共、有序整体推进”的技术步骤。通过运行环境、公用平台和业务应用的同构搭建,为实现水利部与七个流域机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平台建设先行是指各种水利单项业务应用必须在水利电子政务公用平台的支撑下基于平台统一标准进行开发;合理控制规模是为了合理划分应用范围,避免应用间不合理的交叉和重复;保障共是指在进行单项业务应用开发时,充分广泛进行水利部机关和流域机构需求调研工作,通过集中进行共的集中开发,保障其核心功能实现的一致性,并尽可能通过差异化内容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序整体推进是指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选择适宜的体系架构和应用支撑系统软件在完成平台先行搭建的前提下,各部分同时整体推进。在平台开发初期,主要是选择适宜的体系架构和应用支撑系统软件,由总集成商负责制定平台相关的开发技术标准,同时,开展各单项业务应用需求的细化,并提出其他开发商不同的应用需求,在平台上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单项业务应用的开发部署。

现代水利周刊:如今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进展如何?

蔡阳:项目建设于2004年底正式启动,在水利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项目法人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在水利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总体组、各专题应用工作组的共同努力和各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项目建设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采用“统一招标,合同分签”方式组织实施的1个公用平台和4个单项业务应用已全部完成任务委托并已取得部分阶段成果。软硬件产品的采购和安装基本完成,公用平台开发已完成首个版本,并已完成在部机关和六个流域的安装部署;综合办公应用已在部机关全面试运行并进入流域部署定制阶段;人才培训网管理系统正在进行二级部署模块的集成测试,首期的培训课件也已完成开发,正在进行调试;规划计划业务管理、人事劳动教育业务管理、国际合作与科技业务管理三个单项业务应用已完成部机关和流域范围内需求调研,正在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梳理。

现代水利周刊:水利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需注意哪些问题?

蔡阳:水利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三要表现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低,业务应用相互分割的情况依然存在,面向公共服务、协同监管和决策支持的应用水平仍旧不高,绩效评价机制亟待建立,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等。

“十一五”是水利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下一步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在强化纵向业务间的互联互通的同时,推动横向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从部门分散建设向整体协同建设转变;强化电子政务系统对各部门核心职能的支撑能力;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重点从提高办公效率向提升政务效能转变;推进电子政务系统跨密级、跨安全等级的应用;重点加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系统建设;推动各部门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按需协同互动。

现代水利周刊:今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将要达到什么标准,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蔡阳: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着力提高政府监管和提供公众服务的能力。

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下,通过对水利业务需求和功能的系统梳理,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和环境,进行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整合与开发,实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各类业务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办公和政务公开,全面支撑水利行政事务的处理,提高水利业务工作效率,提升水利政务信息化整体水平。

链接

水利电子政务内涵

狭义上的电子政务就是平常所说的政务工作电子化,即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广义上的电子政务既包括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以及其他公共部门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各级党委党务工作的信息化。

水利电子政务实际上是水利信息化的具体实现。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事业各项活动的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而水利电子政务就是水利信息的平台,同样利用数据库的网络共享和后台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解释、汛期预警等功能。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可以在3个方面对水利行业公共服务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水利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有利于建立水利部门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可让公众迅速了解水利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其次,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利行政部门对外提供服务的效率,克服等弊端。第三,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真正做到一视同仁,通过信息反馈,更好地听取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采纳合理建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