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6 11:27:05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对应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引言

珠三角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全国三大GDP增长区域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意将其打造成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深入了解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规律及特点,本文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多项指标,运用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实现珠三角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一)研究方法

对应分析方法最先由Richardson和库德Kuder于1933年提出,后经法国统计学家Jean-Paul Benzecri和日本统计学家Hayashi Chikio进一步论证与完善。对应分析综合了R型和Q型因子分析的优点,从R型因子出发,直接获取Q型因子分析结果,克服了样本容量大时做Q型分析的计算困难。更重要的是,对应分析运用降维的思想,将R型和Q型分析中变量点和样本点的载荷反映在相同的公因子轴上,以直观简洁的低维图形描述变量和样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变量选取

为了全面反映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用了以下9项重要指标来研究:①人均GDP(X1 /万元);②产业结构(X2 /%),即第三产业比重;③消费结构(X3 /%),即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比;④分配结构(X4 /%),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⑤城市化水平(X5 /%),即城镇人口比例;⑥开放度水平(X6 /%),即对外贸易依存度;⑦投资水平(X7 /%),即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⑧创新能力(X8 /%),即R&D研究经费;⑨金融发展水平(X9 /%),即存贷款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SPSS 17.0 的输出结果,卡方检验值显著,表明行向量与列向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对应分析。从惯量贡献率来看,前两个公因子的贡献率百分比分别为91.5%和6.1%,累计贡献率高达97.5%,已能代表变量和样品中几乎全部的信息。

图1: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载荷图

从经济变量点和样本点的关系来看,可将珠三角内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进行如下排列:第一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广州、深圳、佛山。这三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在创新方面极为相似。2011年被评为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科技文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这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潜在增长点。以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建陶行业为主的佛山,2011年工业总产值高达178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在壮大实体经济的同时,佛山通过引入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并不断完善行业创新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二类(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这四个城市在人均GDP、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有类似之处。就经济总量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而言,四市处于中等水平,然而,从投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看,四市处于较高水平,甚至都超越了某些第一类别地市,可见这些方面仍有待发挥的潜在经济优势。第三类(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江门、肇庆。两市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指标上都排名较后,没有明显优势。

从经济指标的位置来看,除了开放度外,其他经济指标都较为集中。可见,开放度并不是影响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珠三角地区作为沿海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工贸易的发展壮大,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具有较为类似的进出口结构和开放度,因此,开放度对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

四、简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发展迅速的珠三角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广州、深圳和佛山较为领先,而江门和肇庆相对落后。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各地市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发展。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紧抓科技创新不放,除了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外,找准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培育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创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换。其次,中等水平的地市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力度,加大对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提高当地金融机构将本地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市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转型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以民生为重,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终,实现珠三角内部健康、平稳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242-263.

[2]广东年鉴编委会.广东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2篇

关键词:湖北民族地区;全局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批准号:BZY1202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4月4日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所在。湖北少数民族县市共10个,包括恩施州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县和五峰县,人口共计247万,国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的15.8%。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多数经济指标存在5~10年较大的差距。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的GDP为670亿元,仅占湖北的2.83%。因此,深入研究湖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情况,缓和发展失衡、协调区域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高新才等(2006)全面考察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重差距,认为多重差距的产生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低等导致。周民良(2008)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李美娟(2012)认为区位条件、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研究探讨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任维德(2005)认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从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切实可行的法律与政策、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着手,以及民族地区要从立足自身、认识差距、围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姚F(2009)分析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得出创新产业的特点非常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刘萍萍(2014)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模式,依据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刘坚等(2009)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了重庆东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冯建中等(2012)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得出经济发展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够很好的吻合。鹿晨昱等(2012)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得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拟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湖北10个民族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湖北省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决策参考。

二、指标设定、数据说明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湖北省少数民族县市经济动态发展为研究内容,建立县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2013年数据、湖北县域经济考核2003~2013年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指标设定和数据说明。指标设定: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涵盖经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等4个方面的11个指标,据此观察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数据说明: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2003~2013年经济发展的原始数据,构成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的数据表。本文以该数据表为分析对象,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二)分析方法

1、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的原因。目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但又有其局限性,即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模型精度是难以控制的。由于本文采取较多的指标体系,且要保证模型的精度,故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其思想本质是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将多指标客观地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能够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本文建立11个具体指标分析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前提条件,即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

2、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全局主成分方法是有前提条件的,其需要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为原始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就无法提出包含原始变量间共同特征的几个综合指标。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需要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的检验一般转为KMO检验。KMO检验是Kaiser1974年提出的,它是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KMO>0.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KMO

3、全局主成分法分析的具体步骤。(1)确定分析目标,建立指标体系,收集数据;(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3)计算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4)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5)确定主成分个数,提取主成分;(6)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综合各主成分并计算评价目标综合得分。

三、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全局主成分分析

基于湖北省10个少数民族县市11项经济指标的原始评价数据,根据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首先,对这1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其检验结果为:KMO值为0.739,该值是大于0.5;巴列特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514.274;P值为0.000,该值是少于0.05,这些检验结果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基于SPSS软件,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的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表2)从表2可知,前面2个主因子F1、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25%,这说明这2个主因子的包含原始变量的信息量达到了76.325%。因此,可用这2个主因子F1、F2替代原来的11个指标。

随后,可得F1、F2的载荷矩阵,该矩阵是表示F1、F2与变量x1,x2,…,x11之间的相关系数,即这两个主因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这11个指标的信息。两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3。(表3)从表3可知,第一个主因子F1在原始指标x1、x3、x4、x6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因素和人均经济因素,因此,第一个主因子F1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和人均经济水平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原始指标x8、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因素,因此第二个主因子F2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因子。

之后,将这2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除以相应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可得这2个主因子的得分,如表4所示。(表4)基于这2个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这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F1=0.358x1+0.338x2+0.344x3+0.344x4+0.288x5+0.362x6+0.324x7+0.050x8+0.125x9+0.227x10+0.363x11

F2=0.012x1+0.134x2+0.085x3+0.160x4-0.201x5-0.037x6-0.193x7+0.514x8+0.620x9-0.470x10+0.010x11

其中,x1,x2,…,x11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基于上述公式,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的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见表5。(表5)表5所表示的湖北省10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但是这只是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不能综合地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对F1、F2两个主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以F1、F2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后得到一个衡量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F=0.653F1+0.110F2

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中10个县市的主因子F1、F2的得分,代入到上式中,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的综合得分,如表6所示。(表6)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较2013年、2009年、2003年数据,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显著提高,表明这10年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研究表明,2009~2013年的发展速度,比2003~2009年进一步加快。具体而言,2003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负数;2009年除了恩施市和长阳县,其他8个民族地区得分为负数,但每个县市得分得以提高;2013年各县市综合得分都为正数。

2、民族县市发展梯队特征已经显现。恩施市、长阳县在2003~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名列第一、第二,说明恩施、长阳在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摆尾,说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空间巨大,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措施。其余县市处于发展中游位置。

3、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表现较大差异。从模型结果来看,10个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近6倍,这与各县市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政策执行等方面均有较大联系,这与湖北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4、民族县市综合排名出现调整变化。比较2003年、2009年、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排名,恩施在2009年取代长阳后,保持第一位置;咸丰位次从末位上升为第7位,利川跻身前三甲,巴东稳定在3~4位之间,建始、来风位次一直在第5位、第8位。鹤峰从第3位下降至第6位。

(二)政策建议

1、依托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金字招牌,加快深化改革创新步伐。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涵括在武陵山试验区中,因此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依托武陵山试验区进行经济发展。首先,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与国家层面进行创新对接,积极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各项经济政策;其次,与大武陵圈进行创新对接,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与武陵山民族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在经济合作和交往中,实现规划衔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恶性竞争;最后,可与省级层面进行创新对接,促进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深入转型”,从“开发”转向“开放”,从“开山门”转向“开脑门”,从“打基础”步入“快富民”,从“工程项目大干快上”步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策输血”到“形成造血机制”。

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容纳能力。首先,建设综合大交通。构建“两纵两横”大通道,“两纵”指安(安康)张(张家界)常(常德)铁路和安(安康)吉(吉首)高速公路。构筑“周边广辐射、城乡全覆盖、衔接大交通、快速集疏远”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干支相连、惠民便民”的农村公路网络;其次,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活民间资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实现项目、资金、资本的有效连接为目标,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最后,做好产业基础配套。加大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支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邮政、网络、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延伸。

3、发挥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着力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首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的摇篮。把民族地区作为鄂西圈旅游开发资金重点投向地区之一,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精品线路,实现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极;其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植物多达3,000余种,有药用植物达2,000余种,适宜各种山野菜生长的土壤、气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食、畜禽、水产、蔬菜、森林食品、茶叶、烟叶、油料、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最后,发展清洁能源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水能蕴藏量丰富,发展水电产业有其独一无二的条件。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会在建设期间加大移民规划、小城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拉动流域经济,还会在建成后改善生态环境,为流域内的航运、灌溉、养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73.

[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J].民族研究,2006.1.

[3]周民良.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民族研究,2008.4.

[4]姚F.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2010.3.

[5]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3.

[6]刘萍萍,唐新,付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3篇

关键词:三次产业 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变动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增长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选取了如下:人均GDP(元)[x1]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x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x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7],人均农产品占有量(亿元/万人) [x8],人均工业品占有量(亿元/万人)[x9],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亿元/万人)[x10],农业密度(亿元/万公顷)[x11],工业密度(亿元/万公顷)[x12],服务密度(亿元/万公顷)[x13],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x14],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x15],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16],人口密度(人/公顷)[x17],城市化率(%)[x18] 18个指标,来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有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版)。

二、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一)确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标准化后,先检验其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得到KMO取样适当度量及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参数估计值,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643,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分布值为1081.34,显著性小于0.01,表明拒绝单位相关的原假设,通过了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而且有相关系数矩阵也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指标数小于样本数,而且设公共因子F和特殊因子εi的相关系数为0,公共因子之间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特殊因子εi之间不相关。

(二)构造因子变量

借助 SPSS11.0for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首先计算出18个变量的相关矩阵,并得到碎石图,从碎石图中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大于后面的因子,所以提取前三个因子是比较合理的,然后进行方差最大化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主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及以载荷表,从中可知提取的主因子[F1]在[x1]、[x3]、 [x6]、[x9]、[x12]、[x16]和[x18]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二产业整体发展的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的水平,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中有33.553%是由因子[F1]影响的,称为第二产业因子;主因子[F2]在[x4]、[x14]、[x7]、[x10]、[x13]和[x17]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水平,代表了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重要信息,且经济发展水平中33.186%是由因子[F2]影响的,该因子称为第三产业因子;主因子[F3]在[x2]、[x5]、[x8]、[x11]和[x15] 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对水平,代表了第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重要信息,且经济发展水平中有17.767%的成分是由第一产业因子影响的。提取的三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4.506%,即这三个主因子累计解释了原数据所反映信息的84.506%。因此,认为这三个主因子[F1]、[F2]、[F3]能够科学地反映各地区三产业发展的水平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三)建立因子提取模型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要找出公共因子,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个公共因子的涵义解释,以便对实际背景做出科学的分析。

1.初始因子模型为:

设Xi(i=1,2,3…p)为p个变量 ,本文中p=18

[X1=a11F1+a12F2+…+a1mFm+ε1X2=a12F1+a22F2+…+a2mFm+ε2………………………………………Xp=ap1F1+ap2F2+…+apmFm+εp]

其中Fi表示公共因子, aim是因子载荷,[m]=3,εi表示特殊因子。

2.因子旋转模型为:

Xi=bi1F1+ bi2F2+ bi3F3+…+ bimFm+εi其中bim代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旋转后,bi应该向0和1分化。

3.因子得分模型为:

Fi=βi1X1+βi2X2+βi3X3+…+βipXp其中βip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通过此模型,带入数据可以算出2007年各个地区的公共因子得分。

4.综合评价模型为:

Wi=λi1F1+λi2F2+λi3F3+…+λimFm

其中[λi]代表权数,通过这个模型还我们可以算出其的综合得分。

(四)因子模型中各公共因子及综合得分的说明

各省的公共因子和综合得分,从总体上说明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1.在公因子[F1]上得分大于O的有13个省份,是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重庆、内蒙古,其取值较高的且大于0.5的有9个省份,是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河南,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带动的就业较好,且多数为东部地区;在公因子[F1]上得分较低(小于-0.5)的地区有 11个省份,是湖北、海南、黑龙江、湖南、贵州、、四川、新疆、甘肃、广西和云南,说明我国近三分之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其中大部分地区为西部地区。

2.在公因子[F2]上得分大于O的省份有13个,取值较高大于0.5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西和湖南共7个省份,说明这些地区在第三产业方面的发展较好;在公因子[F2]上得分小于0的地区包括青海、内蒙古、甘肃、山西、新疆、宁夏、陕西、贵州、广西、云南共10个省份,说明我国将近三分之一的省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在公因子[F3]上得分大于O的省份有11个,取值较高(大于0.5)的有9个,分别是:内蒙古、山东、广东、江苏、广西、山西、天津、河南和浙江,说明目前我国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农业增长活力较强;在公因子3上得分较低(小于-0.5)的省份有海南、新疆、云南、北京、贵州、江西、辽宁、四川、甘肃和宁夏10个省份,说明我国还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第一产业的贡献率较小。

4.综合因子得分上大于O的省份有16个,其中综合得分大于0.5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综合得分小于0的有安徽、海南、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南、江西、青海、贵州、、四川、广西、新疆、甘肃、云南共15个省份,说明我国近一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三、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根据综合得分,将31个地区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划分为五类:第一类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城市化进程快,很好地带动了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类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浙江、辽宁,它们的分数虽落后于前一个地区,但是均为正值,经济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第三类湖北、吉林、重庆、黑龙江、湖南、河北、海南、内蒙古,除重庆以外,均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第四类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新疆、陕西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条件限制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阻碍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五类广西、青海、宁夏、贵州、甘肃、云南,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极大制约第三产业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但呈现出微弱的收敛趋势。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也就是说,根据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可知,东部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领先于西部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则应该逐渐降低。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4篇

[关键词]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117-03

作者简介:张翠芳,中共韶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绩效评价。

一、前言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并通过这种两重属性与经济社会产生密切联系,现代系统理论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而人口、经济、社会等都是其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等人口系统的情况及其变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凭空判断。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的人口数据为例,评价分析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将韶关市看作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特殊系统,人口、经济、社会都可以看作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以韶关市2000—2010年人口、经济、社会指标为例计算评价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分析韶关市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及空间分布是否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协调性,全部数据来源于2011年韶关市统计年鉴。

二、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涵。2.实用性原则。合理地选择指标,指标数据应易于统计,统计数据能确保权威性。3.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能反映和测度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4.可行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那些在统计上无法量化、数据不易获得或相对不十分重要的指标可暂时不列入。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选取的指标如下:

三、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的原理及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整理基本数据,采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相关矩阵、特征根、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3.求主成分及其得分;4.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与其特征值的乘积和得到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本文利用SPSS软件处理上述数据,可自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计算主成分得分。

下面以人口子系统为例,简述系统评价过程:

第一步,收集原始数据,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所选变量的值见表1,将表1中的6个变量数据粘贴至SPSS软件中,利用数据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

第二步,分析软件输出的公因子方差见表2,表2给出了提取公因子后前后各变量的共同度,它刻画了全部公共因子对于变量Xi的总方差所作的贡献,说明了全部公共因子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例如,提取公共因子后,变量X1的共同度为0.980,即提取的公共因子对变量X1的方差做出了98.0%的贡献。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共同度都比较大,说明变量空间转化为因子空间时,保留了比较多的信息,因此因子分子的效果是显著的。

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韶关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以前是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人口系统水平又变回负值,2010年水平与2000年相差不大,说明人口方面2005年以前是不断进步的,2005年之后水平呈现逐年退步趋势;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2007年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与韶关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与日俱增的进步密切相关。

四、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韶关市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呈现出不同趋势,其中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变化趋势相同,而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在2005年出现下降趋势,如果韶关市人口水平继续沿此下降趋势发展,人口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韶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导致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出现先升后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韶关市人口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尽管韶关市户籍人口每年都以低速增长,但常住人口数量自2005年292.26万人以后不断减少,2010年人口数量降至282.66万人,这主要是由韶关市劳动力流出数量大于流入所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于缓解资源压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转移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本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转移对本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韶关市本地有多所技校,但是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少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从而不利于韶关市工业发展。

其次,在校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尽管韶关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人数在2000—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多年来人口只维持低水平增长率,小学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338916万人降至2010年的207299万人,在校生总人数自200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韶关市当前人口结构的不合理现象。

第三,城镇化水平无显著提高。在人口指标体系中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的比例自2005年之后一直下降,2000—2010年间韶关市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因此,韶关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苏海红.青海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5(1).

[2]田成诗,盖美.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3]赵德滋.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5篇

一、前言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并通过这种两重属性与经济社会产生密切联系,现代系统理论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而人口、经济、社会等都是其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等人口系统的情况及其变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凭空判断。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的人口数据为例,评价分析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将韶关市看作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特殊系统,人口、经济、社会都可以看作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以韶关市2000—2010年人口、经济、社会指标为例计算评价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分析韶关市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及空间分布是否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协调性,全部数据来源于2011年韶关市统计年鉴。

二、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涵。2.实用性原则。合理地选择指标,指标数据应易于统计,统计数据能确保权威性。3.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能反映和测度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4.可行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那些在统计上无法量化、数据不易获得或相对不十分重要的指标可暂时不列入。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选取的指标如下:

三、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的原理及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整理基本数据,采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相关矩阵、特征根、本文由收集整理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3.求主成分及其得分;4.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与其特征值的乘积和得到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本文利用spss软件处理上述数据,可自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计算主成分得分。

下面以人口子系统为例,简述系统评价过程:

第一步,收集原始数据,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所选变量的值见表1,将表1中的6个变量数据粘贴至spss软件中,利用数据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

第二步,分析软件输出的公因子方差见表2,表2给出了提取公因子后前后各变量的共同度,它刻画了全部公共因子对于变量xi的总方差所作的贡献,说明了全部公共因子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例如,提取公共因子后,变量x1的共同度为0.980,即提取的公共因子对变量x1的方差做出了98.0%的贡献。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共同度都比较大,说明变量空间转化为因子空间时,保留了比较多的信息,因此因子分子的效果是显著的。

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韶关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以前是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人口系统水平又变回负值,2010年水平与2000年相差不大,说明人口方面2005年以前是不断进步的,2005年之后水平呈现逐年退步趋势;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2007年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与韶关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与日俱增的进步密切相关。

四、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韶关市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呈现出不同趋势,其中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变化趋势相同,而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在2005年出现下降趋势,如果韶关市人口水平继续沿此下降趋势发展,人口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韶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导致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出现先升后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韶关市人口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尽管韶关市户籍人口每年都以低速增长,但常住人口数量自2005年292.26万人以后不断减少,2010年人口数量降至282.66万人,这主要是由韶关市劳动力流出数量大于流入所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于缓解资源压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转移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本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转移对本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韶关市本地有多所技校,但是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少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从而不利于韶关市工业发展。

其次,在校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尽管韶关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人数在2000—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多年来人口只维持低水平增长率,小学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338916万人降至2010年的207299万人,在校生总人数自200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韶关市当前人口结构的不合理现象。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6篇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国家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受到地域差别,资源禀赋有别,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在加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十多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给西部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下,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沉重代价,因此,对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系统反映,分析其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共性和差异,引导和强化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进一步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且这一系统是由若干多元参量组成。可以将反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解成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多元性的指标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a.经济总量指标

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主要描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b.结构变动指标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其中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以乡村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消费结构的变动,该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客观反映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以及富裕程度。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外贸结构。

c.城镇化水平

即城镇化率,它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工业经济结构水平指标

a.工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

b.主要反映工业化水平。

c.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主要反映规模结构。

d.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主要反映工业技术进步水平。

(3) 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指标

a.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12÷累计月数

b.成本费用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c.总资产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

d.流动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既反映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e.产品销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100%。

(4)发展潜力指标

a.科技进步水平

科技进步水平指标主要包括R&D研究人员数、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以及新产品产值率。其中R&D研究人员和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均反映西部地区科技实力和基础,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主要用人均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公式为:专业申请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新产品产值率指标,是一定报告期内新产品产值占企业产品总产值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科技产出及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b.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都用于反映西部地区教育实力和基础,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

(5)生态环境水平指标:

a.万元GDP综合能耗

该指标是一定时期标准能源消耗与GDP之比,以能源消耗强度来反映资源利用率。

b.环境保护指标

主要从环境治理水平、环保投资水平等角度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因此,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固体环境质量等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值废气排放量。该指标反映大气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单值废水排放量。该指标反映水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固体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千克/元)。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反映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100%

c.其他指标

主要包括:治理工业污染项目投资额占GDP比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公式核心问题,因此选择适当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评判法等。考虑到认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综合评测的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原始变量,表示为X1,…,Xp。这P个变量构成的N维随机向量为X=(X1,…,XP)。对X进行线性变化,考虑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Z1=l11X1+l12X2+l1pXp

Z2=l21X1+l22X2+l2pXp

……

Zp=lp1X1+lp2X2+lppXp

主成分是不相关的线性组合Z1,…,Zp,并且Z1是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p是与Z1,Z2,…Zp-1都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2)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设原始矩阵为X=(Xij)n×p,其中Xij表示西部地区中第i个省市区的第j项指标数据。为了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在量纲化和数量级上的差别,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

步骤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

r11r12…r1p

r21r22…r2p

……

rp1rp2…rpp

其中rij(i,j=1,2,…,p)为原变量xi和xj的相关系数,rij=rji,其计算公式为:

rij=∑nk=1(xki-xi)(xkj-xj)∑nk=1(xki-xi)2∑nk=1(xkj-xj)2

步骤三: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特征方程|λI-R|=0,求出特征值λi,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λ1≥λ2≥……,≥λp≥0;并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ei(i=1,2,…p),并要求||ei||=1。

步骤四: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λi/∑pk=1λi(i=1,2…,p),累计贡献率为∑ik=1λi/∑pk=1λi(i=1,2,…,p)。根据选取主成分个数的原则,特征值要求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2,…,λp所对应的的1,2,……,m(m≤p),其中整数m就是抽取的前m个主成分,即Z1,Z2,…Zm。

步骤五:计算主成分荷载:

主成分荷载是反映主成分Zi与原变量xj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原始变量xj(j=1,2,…,p)在诸主成分Zi(i=1,2,…,m)上的荷载lij(i=1,2,…,m;j=1,2,…,p)。

lij=p(zi,xj)=λieij(i=1,2,…,p)

步骤六:计算主成分得分:

Fm=W1Z1+W2Z2+…WiZi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测算

(1)样本选取 本项目拟选取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市区(除)2010年至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西部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均来自西部各地区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测算结果

运用所选取的样本以及所构建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得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西部是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在2010至2011年的两年内,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从总体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区市只有重庆、四川、陕西、广西四省区市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为正值,而其他七个省区均为负值,形势不容乐观。按指标值来排名,重庆最高,达到1.5031分值,宁夏最低,为-0.8514,排名如下:重庆、四川、陕西、广西贵州、内蒙、新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第二,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局部波动,如重庆和四川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分别上升了1.1653和0.0455,陕西、内蒙古以及广西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则分别上升了0.6574、0.7210以及0.2962,其余省市区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的波动性反映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西部各地区由于选取的发展战略不同以及根据资源禀赋选取相应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从而可能成为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点上出现局部波动的原因之一。

第三,从纵向维度来看,贵州、甘肃由2010年的正值变为2011年的负值,广西则由负值转为正值。并且,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2010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9379-1.0290之间;2011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8514-1.5031之间,地区性差异显著,这也验证了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现状。我国西部各省市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工业基础水平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并有可能使得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进一步拉大西部各省市区内部差距以及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KRICHELDOFH R.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lactides[J].Chemosphere,2001,43: 49-54.

[2]汪晓昀,吴纪宁.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122-124.

[3]李同宁.我国及各省市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分析[J].软科学,2006(2):40-42.

[4]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6):819-823.

[5]任保平.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工业化及其创新支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21-24.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7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资源丰裕度;资源诅咒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从资源分布情况上来看,我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以及能源的主要集中地。理论上来说,丰裕的自然资源储备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带动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存在资源陷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并不及资源相对贫瘠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现实情况,从主观上也说明了在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成正相关关系,也初步的说明了我国的确存在“资源诅咒”理论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为了探讨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裕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本部分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为本次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为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理论解释。

一、自然资源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中国区域的发展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的重要特征,自然资源是相对于丰裕的中西部的地区而方,这其中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于增长速度大大不如资源匮乏的东部的一部分地区。深入的来分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自然资源制约着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类的传导机制,是离不开投资、创新、人力资本、腐败等这四类重要的渠道的。

是以自然资源做为主要的经济结构导致投资水平的下降问题。对于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丰裕的地区而言,资源开采以及于加工行业都占有着比较大的一部的份额。严重的依赖于自然资源阻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于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的提高。

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的相关的制度是不合理,更加容易滋生腐败的现象。在国内,矿产资源的全部的所有权并未得到优化的重要保障,资源采掘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地方政府以及于各级资源管理部门行使事实上的所有权,这样更加容易引发出地方政府官员以及于资源开采方进行勾结,滋生出一部分的腐败的个人行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也形成了的以初级部门为主的产业的相关结构,无法进行充分的发挥着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不能够提供比较良好的创新性的环境,因此,这样也不能够吸引、培养出比较高层次的人才以及于企业家。

二、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模型实证结果扩散型自然资源和集中型自然资源两个变量,可以看出集中型自然资源的系数为-0.15025,虽然不显著,但也能说明扩散型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着遏制作用。而扩赛型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究其原因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西部地区中大部分地区主要依靠一产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所以森林,土地和水资源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集中型自然资源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可能是因为像煤炭、石油等集中型自然资源更容易产生寻租行为。二是像煤炭资源,自从九三年以来,我国逐步的放开了除电煤之外的所有的煤炭的价格的管制,并且实行随行就市、企业自主的协商定价的煤价相关政策以来,虽然还是存在着短暂的下跌的情况,但是总体而言煤炭的价格上涨势头也是比较明显的。

国内投资以及于教育对于经济增长都有着比较显著的正向的促进性的作用。比较符合在现阶段的固定资产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的事实。而人力资本更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加入这两个变量时,集中型自然资源资源仍然呈现负向不显著,扩散型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模型中创新与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都呈现出正向不显著关系。由于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对外贸易方面一直较为落后。同时可能因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的结构比较单一、科技进步水平也比较低,因而破坏性的开采的操作行为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生态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可见投资坏境不尽如人意。将这两个变量加入到模型中,集中型自然资源仍然对经济增长负向不显著,扩散型自然资源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通过将西部地区2003-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证明了前面的分析:扩散型自然资源有助于第一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的产业仍是做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性的源泉,但是集中型的自然资源未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宏.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比较[J].经济问题.2013(09)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8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对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逐渐形成联系紧密、互联互通的经济合作区域的过程中,其中有很多要素受其影响并促进其发展,首当其冲便是交通物流的基础保障。在2014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其中政策沟通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保证,设施联通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间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要素的互联互通。完善的物流体系有利于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吸引企业入驻以加速形成产业生态链。

现在我国物流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向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这样才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的支撑。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北五省纷纷确立了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并且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陕西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此陕西省大力支持交通物流体系建设,陕西省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础是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道路相通”可以为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提供重要支撑,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陕西利用“母子公司资金协同、金融产品创新突破”的综合融资模式已经累计向陕西公路网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486亿元,期望打造自己成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进程中提出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人文等优势建设包括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等内容“五个中心”,其中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更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另外,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步伐中,青海省利用正式运营的首家“国际保税仓库”,期望打造自己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口岸”;甘肃省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进道路互联互通。期望充分发挥甘肃省向西开放的区位和通道优势,把甘肃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宁夏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提出包括交通物流体系在内的五大战略措施。据此可以看出,建设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制约各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运用对应分析找出西北五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物流发展水平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

以上学者均运用不同的方法测算了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但学者们都没有在分析物流的各因素的基础上对区域间的物流差异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对应分析分析影响西北五省物流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提高西部地区各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建议。 三、实证分析

(二)对应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研究经济发展水平时,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但是以上分析方法将对指标的分析和对样品的分析分开,以致不能反映属性变量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属性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对应分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对应分析,也称相应分析,它是在R型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已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它通过对数据表中行和列的处理以寻求低维图形表示数据表中行和列的关系,利用对应分析可以在一张二维表上同时画出属相变量不同取值的情况,以简洁的形式描述属性变量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属相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9篇

关键词:地方经济;制度特征;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观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致力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造成区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

一、地方经济不平衡性分析

固然,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环境、地理资源等都存在着不同,这些也使造成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原因。我国地方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平衡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自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中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样的国家体制导致国家政权有很强的力量,因此在地方政府的强势引导下,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由于不同地方政府的引导方式不同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不同。

另外,虽然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然而汉民族在很长的时期内掌握国家政权,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华夷之辨”等思想的影响,汉民族政权对汉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力度要远远大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从而造成了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2.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交通环境不完善,一些处在偏远山区的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十分不便,因此使得这些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阻碍了这些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不管是在封建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只属于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例如,在古代川蜀地区的蜀锦、江淮地区的海盐、淞沪地区的粮食都是专属于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因此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进而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现代,由于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丰富煤炭石油资源的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特色的能源经济产业,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

3.我国经济制度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不同地区由于政府政策或者工作要求的不同,地区内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制度特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经济制度是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衡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对制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还不得而知,因此接下来我们针对这一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具体来说制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1)制度影响着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众所周知,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不同的生产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制度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规则依据,因此不同的制度特征会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如:资本投资对于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资本投资取决于投资人的主观决定。投资人在投资前往往会对投资地区的经济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然而,不同地区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同时制定合理的金融制度。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制度和政策,因此我们发现地方制度可以影响市场中资本的投入与使用,从而影响到地区内经济的发展。

另外,制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增长与分配,影响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从而影响到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通过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2)制度影响着经济交易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成为提高各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现实中,经济交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区域间经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一些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经济之间的交易,督促人们进行公平交易,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区之间交易的积极性,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制度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体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利益经常与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此时个体会倾向与满足个人需求,从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我们通过制度化将个人努力与社会报酬挂钩,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了个体的利益,从而使得个体利益逐渐向社会利益靠拢。个体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就是在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会极大的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桐.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