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8 10:21:50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诊的肠胃外科择期接受手术的患者200名,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20例以及女性患者80例,年龄20~60岁,平均(43±4)岁,全部患者都行开腹手术,并且已经排除患有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保证每组中包含100名患者,确保2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1.2方法: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性风险评估,阐述与手术有关的知识,手术前12h适当禁食,并且在围术期适当地调节患者饮食以及功能性锻炼。对实验组则行以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来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行以正常访视,讲解健康知识以及手术流程、手术器械、注意事项、进食等常识,令患者以及家属能够初步了解手术,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的情绪;②手术进行中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其体温正常,调节手术室的温度以及清洁,严格控制消毒规范,限制参观人员;③手术之后适当行以镇痛泵,令患者以及家属能够自控镇痛,手术之后1d,护理人员再次访视,协助患者尽快进行早期活动,结合患者的胃肠变化,可以在早期进行适当进食,按照患者的耐受能力渐渐加量。1.3临床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做以记录。衡量指标包括: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并发症概率和住院时长。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针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行以t检验;针对计数资料,则选择例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上、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时长上:试验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概率上,试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进行数据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可见表1。20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作情况:试验组:细菌感染1例,出血症状2例,溃疡症状1例,其他1例,总概率5%(5例);对照组:细菌感染9例,出血症状7例,溃疡症状1例,其他2例,总概率19%(1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P=0.002)。3讨论本研究针对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展开的探究当中,对2组患者行以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在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上、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时长上,试验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概率上,试验组(5%)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9%)。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大大地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研究和赵锦芬[3]的研究成果保持基本一致,证实可靠。根据国内及国外的研究报道调查,我们可以认为,灵活地使用快速且有效的康复外科理念相关理念,可以显著地在手术之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增添患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地降低患者在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还有学者认为,在开腹手术当中使用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能够充分地调动手术的效果。从总体上来看,在快速康复外科相关理念主要的内容包括麻醉方式和手术之后的镇痛方式改良、患者在手术之前接受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手术后在早期阶段的进食、不行以常规性应用的鼻肠管缓解压力、降低在术前进食花费的时间等很多方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通常不会主张在手术之前尽可能地禁食以及禁水,可以让患者在接受麻醉之前的2h左右适当给予流质食物的进食操作,在接受麻醉之前的6h可以适当地给予固体食物的进食。不过由于在传统的护理当中,常用的做法就是在手术之前禁止饮食、禁止饮水,因此这种情况会让患者产生一定的顾虑和担忧,在这种时候作为医护人员就需要在手术之前和患者进行积极且有效的沟通和联系,详细地向患者阐述专业性较强的手术之前的评估,令患者能够体会到护理人员充分的重视和关心,防止出现过于激烈的行为[4]。在快速康复外科的相关理念当中,基本不会提倡在手术之前行以常规性的肠道准备,这是由于对患者而言,常规性的肠道准备可能会形成比较强烈的损伤,很可能会令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通常来说,快速康复外科相关理念当中,主张的是在手术之后可以令患者进行适当的进食,并且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这是因为在手术之后,患者卧床的时间越长,就可能会令患者的肌肉强度逐渐降低,继而对患者的各项生理组织的氧化能力以及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5],甚至导致人体血液循环滞缓,因此在手术之后早期阶段,需要鼓励患者尽快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总的来说,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并非一种单一模式,它是由很多不同的模式进行合理的组合才能够实现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降低患者应急反应和不良情绪的产生,能够帮助患者在手术之后尽快康复。这一理念的实施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当中,其中各种不同的护理措施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在围术期阶段不会出现不良情绪。如今经济水平在飞速地发展,时代也在不断地进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必须要紧紧地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随时随地对自身的护理理念进行更新和完善,以便为手术患者提供非常优质且非常有效的护理工作服务。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大大地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更加广泛的使用。

作者:张亚利 单位: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单葵顺,邓晨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4):637-639.

[2]耿长辉,李鑫磊.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应用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107-108.

[3]赵锦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5(17):192-193.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2篇

关键词:河流 健康 价值 基准点 生态势

一、全面认识河流的价值

什么是河流的价值?在水资源规划者、开发者的目光中,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如果对于河流价值的理解仅限于此,这无异于把河流理解为可供人类驱使的工具,而河流的价值仅仅是人类能够利用的资源价值。

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如果人类能够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平等成员,客观地认识河流,就会发现河流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载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宝贵价值。按照生态系统价值的一般分类方法,河流的价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价值,一类是非利用价值。在利用价值中,又分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是可直接消费的产出和服务,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药品和工农业所需材料,也包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是指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支撑功能,也是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包括河流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水分的涵养与旱涝的缓解功能;对于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气候的稳定;各类废弃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养分的循环。此外,无论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还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心理依赖和审美需求。在历史长河中,河流自然遗产财富是几千年人类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另一大类是非利用价值,它不同于河流生态系统对于人们的服务功能,是独立于人以外的价值,分为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非利用价值是对于未来的直接或间接可能利用的价值,比如留给子孙后代的自然物种、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等。试想,如果在我们这一代里,像白暨豚这样的物种一个接一个变成濒危珍稀物种,在河流的生态的食物链中不断地缺失和断裂,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其河流价值的损失将难以预计,又不知对于子孙后代生存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在非利用价值中,“存在价值”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可能是人类现阶段尚未感知的但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的自然价值。

以上这些价值一部分是实物型的生态产品,比如食品、药品和材料,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流通中得到体现。另一部分是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环境、气候、水质、人文等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间接的、却又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商品社会中,有形的生态产品还能为人们所重视,而大量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往往被忽视,至于非利用价值则更不为人们所理解。可以说,只有建立起珍爱和尊重一切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态道德,建立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观,才有可能对于河流价值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争论

1.河流健康概念的缘起

当河流的管理者对于河流的价值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才会关注河流系统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物,才会关注河流生态系统的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开始了河流保护行动。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功能,还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功能。许多国家通过修改、制定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加强对于河流的环境评估。在传统意义上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依据某些技术指标体系进行的评估,其不足是忽略了对于生物栖息地质量的评估,包括水流条件对于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岸边植被的影响,以及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包括水文、水质、生物栖息地质量、生物指标等综合评估方法,相应出现了“河流健康”的概念。(Scrimgeour1996)[1]

2.什么是河流健康状态?

自然河流经历了数万以至数百万年的演变过程,受到自然界本身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对于自然界的重大干扰,比如地壳变化、气候变化、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河流系统的反应或是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滑移到另外一种状态,寻找新的动态平衡,逐步走入良性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河流系统一般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能。而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一、二百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大规模经济活动,包括水资源过渡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污染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系统自身难以恢复的,严重的干扰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当然,还存在着自然界干扰与人类干扰相互作用以至叠加的可能性。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损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在人类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前的自然河流,可以定义为是原始状态。原始状态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较为完善的功能,处于一种自然演进的健康状态。概括讲,普遍承认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系统优于人工系统;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状态优于干扰后的状况。

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学者指出“生态健康是一种生态系统的首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未受到损害,系统处于沉睡的、原始的和基准的状态。”(Karr1996)[2]也有学者认为生态健康就是生态的完整性,“在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性之间没有实际的差别。”(WhileRegier1993)

这些学者们指出,由于生态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和模糊,过于学术化,需要提出“河流健康”这种通俗概念既可以在科学家、官员和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也容易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另外,如何兼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保护二者的关系?这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利益,如果针对特定河流建立某种河流健康的评估准则,有可能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一种被社会公众接受的、在河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间取得折衷的评估方案。赞成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个工具。

3.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质疑

近年来,围绕河流健康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对于河流健康概念提出质疑,其主要观点如下。

1)无法确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

既然河流健康概念引用了对于人类和生物才使用的“健康”这样的词汇,健康应存在着具体的判别标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提出来:人类的体温为37摄氏度,当然还有许多医学的生物化学指标,都是客观的健康判别标准。那么,河流健康的客观基准点是什么呢?如上述,普遍认为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原始的河流状况是首选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但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与经济发展,包括人口急剧增长,历史上发生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于河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面貌。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一部民族治河史。现在除了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河流以外,很难找到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自然河流。如果用保存至今极少的历史资料来推断原始自然河流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学者还指出,即使建立起了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河流基准点,并且人们以此作为健康标准尽最大的努力进行修复,但是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河流系统也永远不可能返回到原始的健康状况。

2)河流健康的概念在科学意义上是主观的、模糊的

有的学者认为,“健康是针对生物而言,不能简单应用于生态系统,因此,健康一词不具有明显的生态性质”。(Ryder1990)有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不具备客观性,其判别准则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其结果是增加了任意性的机会。“具体的某些人会偏爱河流健康的某一种状态,而生态系统是不会偏爱自身的某一种状态的”(Jamieson,1995)。既然河流健康是由人们主观提出的判别准则,那么,在权衡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利弊得失方面,“健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所以,Kapusta(1998)进一步指出,“作为政策目标的生态健康概念的滥用会有潜在的风险。”

3)河流健康是无法度量的

一些学者认为,“因为‘河流健康’并不是河流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所以河流健康无法用科学意义上的技术方法进行度量。”(WicklumandDavies,1995)也就是说,即不能像水文测验或水化学分析方法去获得反映河流固有特征的相应参数。

4.河流健康概念的完善

提倡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河流健康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它是河流管理的一种工具。“出于河流管理的目的,重点考虑在河流及流域上建立起一种基准状态,由这个基准出发,评估河流出现的长期变化,判断在河流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影响。”(LadsonandWhite,2000)[3]这种管理工具的作用还在于,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在河流的开发者、保护者及社会公众之间达成健康标准的共识,平衡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讨论的深入,河流健康概念又有完善及新的概念被提出。这主要是“生态势”的概念和“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

1)生态势

既然河流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难以确立的,索性就不再追求首选的健康状态的目标,而试图建立一种相对的健康基准,于是引用了“生态势”(ecologicalpotential)的概念。生态势是一种可以管理的也是所期望的生态状态,这种状态得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赞同,遵循这种准则,河流生态状况将获得改善。生态势概念面对现实,承认人们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但要确定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开发的限度。生态势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在这种概念框架下,生态健康就可以用相关的任意基准点进行评估。基准的建立涉及到判断值的选取,而选取的基本原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化,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稳定河道优于非稳定河道,本地物种优先于外来物种等。

2)健康工作河流

“健康工作的河流”(healthworkingriver)的概念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墨累河(RiverMurray)的环境流评估工作。(MDBC,2003)与此类似的概念是“工作的生命河流”(livingworkingriver)。

“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是河流管理工作的工具,它提供一种社会认同的、在河流生态现状与水资源利用现状之间的进行折衷的标准,力图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健康工作河流”概念的关键点是,被管理的河流是在一种合适的工作水平上,又处在一种合适的健康状态。所谓“工作”是指供水、发电、航运及旅游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功能,“工作水平”是可以用水文及水质参数定量规定的,如防洪安全水位,供水及灌溉安全,河道侵蚀或淤积程度,水库蓄水量等。而生态健康的指标除像鱼类产卵所需水温等个别指标可直接定义外,多数依赖于指标体系。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河流低于健康工作水平就会给管理者一种预警信息。

3)4种类型基准点

近年来发展了若干河流健康基准点方法,择其要者有以下4种。第一种是河流生态得到完全恢复的理想状态。由于它脱离实际社会经济状况,也违背生态系统自身的演进规律,所以较少采用。第二种是样板河段比照法。指参照未受到干扰或轻微干扰的河段,如果监测河段与其参照河流状态偏离越远,则其健康状况越坏。第三种是建立以水质指标为主的准则。对于每一种水质指标都规定某种变化范围,不同区域根据当地条件放宽或修改,作为地方标准。第四种是流域状况综合模型,采用对于流域物理、化学和生态状况的综合描述的墨累河健康模型。另外,在河流健康调查评估内容方面,主要进行4类评估,即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评估。转贴于 三、我国河流管理中如何应用河流健康概念

在我国河流管理工作中提出河流健康的概念具有前瞻性。河流管理者不仅是水资源的开发者,也将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者,这是管理理念的重大进步。由于河流健康概念对于我国水利界还是一个新概念,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准确把握这个概念,促进河流生态建设,似有若干问题需要探讨。

1.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

综上述,河流健康概念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意义上的管理评估工具。其目的是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河流演进的长期过程中河流健康状态的变化,进而通过管理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因为寻找河流原始的健康状态建立评估基准点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寻求一种相对的评估基准点,从这个基准点出发,研究长期的河流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2.建立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时应该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流域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河流生态修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到流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投资能力的制约。所以,制定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既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也不可能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应因地制宜地经过调查、论证,制定符合流域、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健康评估准则。

3.水污染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2002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仅29.1%的断面符合Ⅲ类以上水质标准,30.0%的断面属于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仅可用于工农业的Ⅳ、Ⅴ类水质,40.9%的断面属于完全丧失水环境功能的劣Ⅴ类水质;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过地面水水质标准,在东部和西南地区被调查的200多湖泊中,有80%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由此,我国现阶段维持河流健康的首要任务是水污染治理与控制,在治理策略方面,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转变。

4.遵循河流保护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4]

制定我国河流环境保护战略,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河流保护的经验教训,特别需要研究其河流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二战后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以水质恢复为中心的河流保护战略行动。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初河流污染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开始了以河流生态修复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包括生物栖息地建设,恢复河流的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其目标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西方国家的发展阶段看,综合污染防治在先,河流生态建设在后,治污是河流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河流生态建设提高了河流系统的自净能力,反过来又增强了治污效果。

总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河流保护方面的差距至少有50年。这是因为我国江河湖库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河流保护工作总体处于水质改善阶段,在治污方面还要走很长的路,全面进入河流生态恢复建设尚待时日。

近年来,水利系统通过紧急调水解决一些河湖的生态退化问题,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有些流域机构和省份正规划兴建大规模调水工程解决河湖生态健康问题。必须指出,依靠增加水量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条件的。这种方法对于绿洲生态系统和自然湿地效果较为明显,而对于工业污染严重、人口密集地区效果不显著,或者带有暂时性。总之,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根本措施是治污,超越治污阶段试图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努力难以奏效。

尽管河流保护的各个阶段难以跨越,但是水利系统在维护和改善河流健康状况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动态评估,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趋势,制定河流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对于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论证与管理,减少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于湖泊水库和河口的湿地保护;综合考虑河流植被和鱼类等动物的生态需求,合理调度水库;开展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5]

5.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协调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片面强调开发或单纯保护生态都不足取。河流健康概念应包含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承认。河流的管理既应满足人类需求,也应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健康河流的目标既是一条“工作”的河流,又是一条“健康”的河流。评估准则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建立评估准则,应该提倡跨部门、跨行业的积极参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及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形成共识。还应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2005-1-4)

参考文献

[1]Scrimgeour,G.J.andWicklum,D.1996.Aquaticecosystemhealthandintegrity:

problemandpotentialsolution.JournalofNorthAmericanBenthlogicalSociety15(2)

:254-261

[2]Karr,J.R.1996.Ecologicalintegrity,andecologicalhealtharenotsame.

InSchulzeP.C.(ed),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EngineeringWithinEcologicalConstraints.

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pp.97-109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3篇

1.1理论框架

《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一致签署协议认可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出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3个部分评价残障人员的功能状况,并且强调社区环境对残障人员健康的重要影响。ICF认为,在考虑个体健康状况时需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与个体活动及参与。个体自身功能是指机体生理心理功能,而个体结构是指机体的器官肢体等组成。这个层面的具体功能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肌力等。个体活动及参与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及应用知识、完成基本任务和指令、沟通、移动、自我照顾、日常生活、与外界沟通互动、社区社会生活。第二个层面是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情境,包括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涉及从家庭成员到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个层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ICF具体分类中不作考虑。ICF认为,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状况和背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强调使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人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得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ICF摈弃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对康复的认识,而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指出在实施康复活动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描述个体生活背景的环境因素,适合作为指导康复工作的理论框架。社区康复强调医学、社会及权利的综合体现,是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比较ICF理论及社区康复内涵,不难看出,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及其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残障人士参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运用ICF作为理论框架指导高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构建可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1.2教学目标

在ICF理论指导下,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该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方面: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能阐述社区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识别常见残障类型并提供早期康复干预指导,应用康复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护理对象身体功能状况,应用社区康复理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家庭训练及护理要点);在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康复技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并适宜应用于残障人士,创造促进护理对象康复的情境;在情意领域具备对社区残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1.3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知识及康复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考虑《社区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同一时间段开课,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社区护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对社区康复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4.1内容设置依据ICF认为,对个体健康状态的评定,应考虑到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个体自身活动及社会参与情况,而这些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康复护理》课程中强调突出在对个体自身功能及结构了解(康复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考虑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社区康复环境构建),开展适合于促进个体自身功能改善的活动及社会参与(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1.4.2课程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授课及实践两大部分。基于对ICF的理解,理论授课着重于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及理论,包括ICF理论概念,社区康复核心概念,及社区康复护理发展等。第二部分为康复功能评定,具体授课内容包括常见残障种类、康复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等。该部分内容与传统康复专业课程类似。第三部分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参考ICF中的活动与参与,即进食、入厕、穿衣、沟通、行走等,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疾病康复要点、康复技术(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及家庭训练。该课程在讲授康复专业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突出社区康复护理的特色,如营养问题、排泄问题、膀胱功能训练、皮肤完整性、心理问题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第四部分社区康复环境构建,ICF中强调充分考虑社区环境中家庭、健康工作者、康复政策等对残障人员的影响。授课内容上通过分析讨论现有国内外康复政策及服务,分享国内外社区康复的成功案例,在与残障人士及家庭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及居住环境的改造,并为残障人士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涉及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学生汇报、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社区康复实践是《社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康复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实践,以解决残障人士的实际康复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校内实验及社区生产实习两部分。校内实验用于促进学生功能评定能力及康复技能的掌握。生产实习在教学社区完成,6~8人为1个实习小组。由于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及家庭社区环境各有不同,因此,采用以患者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实习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特点及需求制定并实施具体康复计划,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对残障人士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及干预,并通过对社区环境、健康服务及健康政策的了解,促进残障人士回归社会。

1.5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社区康复护理》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评价学生康复护理理论及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强调在实际社区情境中知识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在教师评价基础上,融入学生的自评及他评,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评价方式上包括理论考核、课堂讨论、小组汇报、康复问题的综述文章、实验室模拟康复技能考试、社区康复计划撰写及实施、社区实习反思日记等。

2小结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4篇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72

快速康复外科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外科护理理论, 它将外科围手术期间的多学科医疗措施给予综合, 以通过选择最优的护理干预路径, 促进患者术后早运动、早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1]。本文通过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胆囊切除术患者, 通过比较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 评价该方案对患者术后康复和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胆囊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 根据入院病历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奇数组)与观察组(偶数组), 各21例。对照组年龄35~54岁, 平均年龄(42.2±6.1)岁;男17例、女4例。观察组年龄37~52岁, 平均年龄(41.3±5.4)岁;男18例、女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入院诊断为胆囊内结石, 具有临床手术切除指征, 病程不限, 不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年龄18~60岁;所有患者均了解病情并同意治疗方案;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1. 3 排除标准 患者不能按照预期研究方案完成护理内容。

1. 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临床常规护理内容给予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禁食>6 h、禁饮>2 h。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方案及处理预防。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对手术产生的负面不良情绪, 并在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护理工作。②术后护理:术后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 保持病房干净卫生、通风良好, 温湿度适宜, 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工作, 密切观察引流量和导尿量。术后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适当给予疼痛药物干预。常规鼓励患者于术后12 h后进行床上适度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根据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给予相应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不再常规给予患者术前肠道准备, 保持术前患者胃肠道的水喝电解质的平衡状态。②不绝对要求患者禁食、禁饮的时间。但应以易消化或高能饮料为主, 避免食物的胃肠道残留。③不再强调排气后再进食, 术后第1天可以以少量清流质性食物开始进食, 如胃肠道条件允许可在术后第4天以后开始改进半流质饮食, 尽量减少静脉营养液体的输入。④尽量减少术中常规放置的导管留置时间。⑤强调对术后疼痛的持续止痛。可预防性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 不必等待患者对疼痛无法忍受后再给予止痛措施干预。

1. 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排气时间, 同时记录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 对照组下床时间(14.2±4.2)h, 排气时间(38.1±6.6)h;观察组下床时间(5.7±4.2)h, 排气时间(22.4±5.7)h。两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皮下气肿、胆漏、术后出血等), 两组术后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概念是在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首次提出的[2]。近年来, 快速康复外科概念在欧美一些国家受到了极力的推广与应用。且国内也能看见较多报道。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降低手术应激, 是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 同时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3]。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现行的医疗措施应用的不当, 造成了快速康复外科在外科围手术期间应用的局限性[4], 使得快读康复外科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快速康复外科要求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 加速患者康复为目的, 通过一系列措施协同完成围手术期的医护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宣教、选择最优麻醉方式和给药途径、强调术后止痛减少术后应激反应, 强化术后患者康复。快速康复外科的有效实施, 不但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快速康复理念有充分的认识, 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协同完成具体治疗内容。

本文将快速康复外科概念引入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方案。通过比较分析认为, 在常规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配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内容, 并在护理实施过程中注重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理念, 提倡早活动、早康复的快速康复理念, 结果显示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较, 该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疗效, 且该方案的临床安全性与传统护理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该方案具有安全性, 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志伟, 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的临床路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1):12-13.

[2] Kehlet H, Wilmore DW.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 Am J Surg, 2002, 183(6):630-641.

[3] 张小红, 何红燕, 何红, 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4):18-21.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5篇

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健康服务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WHO:“健康服务涉及疾病诊断和治疗、预防、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与康复的所有服务,包括针对个体和非个体的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相关支撑产业”。(2013国务院40号文)

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相互关系

健康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域。

健康服务业具有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是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服务业态。

我国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与需求

国家层面:健康服务业具有扩大内需、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围绕健康的产业布局与调整,是现阶段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

社会层面:依据国务院40号文件布局要求,加快发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服务,是深化医改、走出“怪圈”的必由之路。

国民层面:国外实践证明,发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服务,是提高国民自身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国健康服务业的现状与挑战

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医疗服务:一支独大,多元化办医格局正在形成;

健康管理:起步晚,发展快,服务单一,急需融合与提升;

健康保险:规模小,发展慢,前景看好,政策支持是关键;

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机遇

国民健康需求持续增长的牵引;

国家目标和配套政策的保障;

科研与技术进步的支撑;

医学目的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导向。

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卫生总费用GDP占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健康服务业发展规模及水平不平衡;

对发展健康服务业认识和行动不统一;

健康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

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服务业中惠及民生面最广、吸纳就业量最大、稳增长效益最持久的支柱体系,是健康服务业增量的主体。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初具规模、相关产业链逐步建立,为健康管理学科及其服务业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康管理创新理论与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统一了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健康管理的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健康管理学是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兴医学学科;是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健康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代医学的重要创新;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健康管理学科范畴:健康管理学是在健康医学理论指导下,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重点研究健康的概念与内涵,健康测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检测与评估、监测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实施路径;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等。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概念及要素: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是在健康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健康服务。服务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培训并取得资质者;服务的客体是健康、亚健康、慢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服务的重点是通过“零级预防”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手段对健康人群及慢性病高风险因素人群实施检测、评估和有效干预,对慢性病实施规范管理和控制。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健康管理信息技术和相关适宜技术及产品的集成运用。

摘自:《健康管理概念和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09》

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架构

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架构,包括健康管理学科基础、健康管理基本概念、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健康管理方法学、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健康管理职业技能等。

健康管理服务范围与服务提供

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

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从业人员运用健康管理理论、技术和资源,为健康人群和慢病早期以及疾病康复期人群提供旨在维护和增进其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按服务属性:可分为医学服务和非医学服务,其中医学服务,又可分为基本医学服务和非基本医学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提供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提供: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体检与评估、慢性病风险筛查与干预、慢性病康复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心理咨询、健康监测与医学物联网等服务。

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提供:主要包括养生保健、运动健身、生活美容与按摩、营养指导、健康旅游、养老与健康照护等服务。

健康管理(体检)医学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以健康体检为主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据2013年估计,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数量已由2005年的约两千家增加至一万家以上,从业人员近50万人,年体检人次超过4亿。

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健康管理非医学机构逾60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

当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缺位;

健康管理服务人力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提供单一、质量参差不齐;

健康管理服务信息标准化和网络化建设严重滞后;

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与产品开发及集成应用明显不足;

规范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和路径尚未建立;

健康管理服务付费机制不健全。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促进我国健康管理创新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真正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必须始终秉承“学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推动学术进步”方针;必须致力于形成“产、学、研、用”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朝着2020年健康管理“学科大发展,服务业大繁荣”的宏伟目标迈进。

进一步完善促进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加强健康管理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健康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6篇

1资料来源

从开设专科护理教育(associatedegreeinnurs-ing,ADN)的美国5所院校的官方网站中获得课程相关的详细资料。选取的5所院校包括东部的北艾塞克斯社区学院(NorthernEssexCommunityCollege)、西部的圣巴巴拉城市学院(SantaBarbaraCityCollege)、南部的阿尔文社区学院(AlvinCommunityCollege)、北部的麦洛米尼民族学院(CollegeOfMenomineeNa-tion)、中部的圣查尔斯社区学院(SaintCharlesCom-munityCollege)。从院校的描述中可知该5所院校提供了较高质量的ADN教育和培养高质量毕业护生的课程,注册考试通过率高于国家及所在州的平均水平,有良好的声望。

2美国护理学高职教育核心课程现状

2.1核心课程设置

2.1.1核心课程类型核心课程是根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美国的护理课程(nursingcourse)即专业课程,5所院校护理课程设置自主、灵活,类型差别较大,名称各异,故将各院校的护理课程均作为核心课程。护理课程为5门~14门,非常重视相关课程的整合、合并,多数院校没有独立的护理心理及各专科方向护理课程,而是将这些内容都整合到基础护理、各临床护理课程中。课程设置反映现代护理理念,包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课程,如健康概念、健康改变、护理中的健康促进及家庭护理、生命过程照护[6-8]。多数院校均开设了精神卫生护理。此外,课程专业特色明显,开设了专业发展及护理职业指导课程,如专业护理中的问题、护理临床转变[6,9]。几乎所有的护理课程都有相应的临床实习,与理论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或单独开设。5所院校实践学时均多于理论学时,其中有3所院校两者之比大于3∶1。2.1.2核心课程理念美国的护理核心课程以了解及满足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护理理念、核心概念及护理核心价值引领课程设置,内容体系依据护理的实质(护理理念)、专业核心概念内涵、专业价值[6-8],此外,课程还整合已经建立的专业标准、指南、州的胜任力标准,帮助护生取得规定的学习结果[10]。课程类型及内容设计反映现代护理理念,强调护理对象的广泛性,包括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的护理,强调包括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护理,突出“以家庭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等理念。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持续评价与更新,以保证课程内容准确,与当前的护理实践及最新知识一致。2013年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AccreditationCommis-sionforEducationinNursing,ACEN)在ADN护理教育评估标准[10]中提到,教师应定期审查课程,以保证内容准确性、与时俱进。2.1.3核心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均贯穿护理程序,贯穿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生命周期及健康-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组织,培养护生持续性照护理念。护理实践包括对经历身体、心理、精神等各种健康问题病人的照护,包括对慢性疾病或普通的、常见的健康问题病人的照护,对非紧急的、中等复杂病情病人的处理,对复杂的各个系统健康改变、高危的、紧急的状况的处理,并关注对阿尔茨海默氏病、艾滋病等特殊疾病群体的照护。课程内容包括家庭护理,强调疾病预防、潜在健康危机处理及健康促进与维持,强调针对护理对象的包括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整体)评估与护理,重点评估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识别功能、行为、健康的改变及具体的健康需求,目标是促进文化适应、精神及社会康复,恢复健康至最佳水平。课程内容涉及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如种族、文化、社会差异的概念,及对发展中家庭、病人家属及相关关系的他人的护理。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水平。专业知识强调护理与社会、跨学科团队、家庭及护理对象本人的多元化共同协作,突出符合伦理与法律的护理实践。课程内容还包括信息技术及循证实践、护理领导及协调、护理程序应用及病人结局的评价、护理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持续评价和更新,课程提供了最新护理概念、准则、流程及技能、知识[10],反映不断变化的卫生保健和护理服务,并增加了对社会因素的关注。美国核心课程中介绍的特色内容有很多,这些内容在国内课程中未涉及或涉及很少,如:文化评估与护理;评判性思维、循证护理及护理理论在具体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包括艾滋病病人、种族差异的个体和群体、家属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群的照护[7,11];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不同卫生保健场所如护理院、卫生保健中心中的护理照护;护士的实践标准、专业界限及ADN护士角色范围内的领导及任命;在护理对象健康恢复中护理对象、跨专业医疗团队、家庭、社会的角色及与护理的共同协作;持续性照护;反思性评判护理程序的应用及多学科合作评价病人结局;专业发展及护理职业指导,如评判性地审视影响护理实践的当前及历史问题、护生向新毕业护士转变、继续教育准备。

2.2教学实施

2.2.1教学理念教学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是一个有导向的、有目的的、持续互动的过程,“教”与“学”双方合作、互动。以具体的课程目标引导教学。强调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突出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护生为学习负首要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护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角色示范者、信息资源提供者,非常鼓励学生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支持,运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学习。可见,美国非常注重培养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责任感及发现学习需求的能力、学习能力。提倡根据护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个体化、多样化教学策略。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护理程序应用、评估、干预等实际职业技能,此外,教学活动还重视对护生多种综合能力及更高层次、更复杂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等高层次认知技能,及有效沟通与合作、领导及协调管理、终身学习等多种通用能力,此外还融入了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2.2.2教学形式及方法美国在教学中小组教学应用非常广泛。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以护生为中心,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以小组合作式教学、讨论法应用最广泛,此外,护生汇报、读书指导、情景模拟教学、视听材料展示、作业法、网络教学应用也较多。非常重视护生的课前准备,通过安排多种课前学习任务如指定材料阅读、资料查询等让护生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注重通过多种方法引导护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如病人访谈、社区内服务性学习)、论文撰写、讨论报告及案例分析报告书写应用广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让护生在课余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发现学习需求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及视野。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强化课堂与临床实际的结合,除了病例分析外,情景模拟、研讨会、实习作业法应用也较多。在临床教学中,最常采用经验学习法、目标教学法、临床实习讨论会、研讨会。

2.3教学评价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均突出过程评价,重视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采用全程测定、多元化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全程、综合、动态的考评护生的学习表现。过程评价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常规的阶段性测试外,研究性文章及论文写作、案例分析报告书写、讨论参与、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小组汇报等)也常作为考核方法。评价主体除教师外,同样重视护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护生质量的评价。

3思考与启示

3.1引进先进课程理念,灵活设置核心课程

目前,国内核心课程设计依据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对知识系统的教学,强调理论内容的“实用性”“必需”“够用”,侧重对护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点在“护理岗位”,缺乏从护理对象出发的服务理念、现代护理理念的渗透。此外,核心课程类型高度一致。国内可借鉴美国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以护理理念、核心概念及护理核心价值引领课程设置,内容体系依据护理的实质(护理理念)、专业核心概念内涵、专业价值设计,增加现代护理理念的渗透,改变过去以“病人为中心”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指导下设置,突出“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理念。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除了重视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强调多种综合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更高层次、更复杂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保证与最新的护理进展一致。此外,国内各院校可依据现代护理理念及自身的办学理念,灵活的设置核心课程。

3.2优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国内护理高职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多而全。各学期专业课程、各门专业课程间相互独立,开设顺序上也无明显逻辑关系。建议按照生命周期设置课程,核心临床护理课程划分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将心理学、伦理学等护理人文知识与专业课程整合,提高人文课程的专业贴合度与实践性,培养护生整体护理能力。将多门专业课程进行多种综合,如内外科护理整合成以病种、以系统为单位的一门课程,专科方向护理课程与核心临床护理课程整合,如传染病护理、口腔护理、五官科护理、康复护理等整合到各核心临床护理课程中,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课程的开设顺序也按照生命发展过程。此外,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

3.3丰富课程内容体系

国内核心课程内容仍以“疾病为中心”的相关知识为主。对评判性思维、护理理论等知识停留在理论性、概念性的介绍,未与专业知识融合。课程内容未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全部内涵,侧重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及护理,弱化了对文化、精神、社会方面的评估及护理。健康促进与维持、家庭护理内容介绍较少,未涉及文化差异护理。为促进与国际护理教育的接轨,国内课程应填补与美国课程相比缺如的内容,融入护理对象的广泛性,包括对个人、家庭、社区、群体、社会的护理,关注护理对象具体的健康需求,增加对护理对象文化的评估及护理,将评判性思维、循证实践、护理理论融入具体的临床情境,拓展相应护理知识、技能的循证指南或相关研究,增加家庭护理内容,介绍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维持的策略,介绍国外文化及先进的伦理知识,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护理实践范围、实践标准、专业界限,突出护理质量与安全。

3.4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7篇

关键词:复原力;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

复原力(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Anthony(1974)在研究中介绍了“心理免疫儿童”的概念,意指面临挫折、挑战却能够良好发展的儿童。其后许多研究探讨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危机环境中却有良好适应的问题,引发了保护因子的概念。Rutter(1987)认为“研究这些人为什么和如何使个人活得有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而不只是去了解什么原因使个人放弃希望”会更有意义。这些促使人们开始探讨和研究复原力的概念。

一、复原力的概念界定

对于复原力的定义,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传统的复原力的界定可划分为三种取向:特质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特质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Werner,1995);过程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强调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Luthar等,2000);结果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当面对严重威胁时,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强调完成性的结果(Masten,2001)。

学界对于单一的三种定义取向均有所批判,从实际研究的需要来看三者也的确各有局限,因此,学界产生两种新的定义趋向,一种是将复原力理解为能力和过程的结合,如Masten(1990)等提出复原力是调节压力、高危情境与消极结果之间关系的保护因子或保护过程;另一种趋向是将能力和过程区分开,即分为复原、复原力以及自我复原力。其中,自我复原力指个体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自我、人格和认知的因素;复原力则指个体拥有的所有的个人资源,包括代表内部的自我复原力,也包括其他外部资源,如家庭、朋友、社区等的支持;而复原则用来指代动态的过程,指个体在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保持良好适应和健康成长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复原力又有新的认识。香港“成长的天空计划”的研究者们认为,复原力是人天生的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境的适应、内在的改变、自我校正及复原的一股动力。Richardson(2002)将复原力定义为“每个人内在的一种动力,它促使人追求自我实现、利他主义、智慧、和谐的自我奋斗,并与个体的精神资源的相协调。”美国的“加州心理弹性动态模

型”(2003)也认同复原力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天赋潜能。

二、复原力的保护因素

有关复原力的结构,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复原力的保护因素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保护性因素可以被定义为复原过程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或是情境(Dyer&McGuiness,1996),是与危险因素相互作用,降低或改变由高危因素可能导致的消极结果的因素。保护因素又包括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其中,内在保护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特性和能力,外在保护因素则指来自家庭、社区等个体外部环境的保护和支持。

笔者以“resilien*”+“protective factor”为检索式在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英文文献,得到被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文献45篇;同时,在CNKI平台中以“resilience”的各种中文翻译(复原力、抗逆力、心理弹性等)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及各类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中文文献35篇作为补充。通过对这些文献阅读和整理,笔者将文章中提及的复原力保护因素提取并做频次统计,剔除只出现一次的因素后,最后得到几个排序在前的保护因素,包括:自信、社会支持、清晰目标感、稳定性(情绪)、问题解决能力、积极自我意识、积极认知模式、合作交流、学术学业成就。这一结果对后续复原力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复原力研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

目前,在复原力研究领域还有一些争议,不过在某些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如:复原力现象发生的两个判断标准,即确实存在的逆境或可能将面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发展的结果;人人身上都有复原的潜能,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一定会获得良好适应结果;个体所具有的复原力保护因素越多,其面对风险和挑战而获得良好适应结果的可能就更大等等。另外,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群体由于年龄和文化等的差异,其保护因素可能并不相同。

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意义。同时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形式,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可以从复原力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理健康课程目标设定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心理健康课程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设定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参考复原力研究的成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着重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里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幽默感、乐观信念、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感等。而在目标设定方面,则应该有对复原力研究中所总结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复原力保护因素的涉及,以切实保证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也反映了目前积极心理学关注优势和资源的积极取向的要求。

2.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课程目标的设定相符。复原力保护因素的研究结果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复原力的干预研究中也不乏成熟的课程干预内容。笔者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研究发现,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问题解决能力,社交技能是目前青少年复原力干预中最集中的干预主题。另外,上文提到的诸多复原力保护因素也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主题。

3.对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启示

笔者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克服困难、发展自我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在课程实施方面应该考虑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发展和促进这些潜能发挥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丰富的复原力干预研究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精心选择的主题和内容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体验活动的应用,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此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认知行为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并习得积极的应对策略和问题解决技术;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家长、学科教师、学校以及社区的资源引入心理健康课的实施当中,以此全面促进学生内外保护因素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复原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周贤.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87-89.

[2]邵蕾蕾.心理复原力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3):18-20.

[3]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314-318.

[5]徐慊,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424-427.

[6]钟宇慧.香港抗逆力辅导工作及其启示:以“成长的天空”计划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77):29-35.

[7]Luthar S S,Cicchetti D& 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

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8]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8篇

目的了解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需求程度,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构成及培训要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56例康复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内容包括:①患者基本资料。②护士核心能力要素: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18个二级条目。结果康复患者认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二级条目中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程度前5位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221例次(86.33%)、尊重爱护康复患者192例次(75.00%)、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188例次(73.44%)、心理辅导能力173例次(67.58%)、病区管理能力154例次(60.16%)。结论康复患者认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重要程度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尊重爱护康复患者、康复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技巧、病区管理能力;军人康复患者对专科护士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均高于地方康复患者;年龄越高对护士交流能力、心理护理技巧要求也高;高层次文化程度(本科以上)康复患者选择病区管理、法律知识与伦理次数高于低层次文化程度康复患者。

【关键词】

康复患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期望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在康复团队中的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了解康复患者对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及期望程度,对完善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体系,培训康复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3-10—2014-12在我院康复中心开展了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及期望度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6岁,住院康复2周以上,意识清楚,能独立或通过研究者帮助填写问卷,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80岁,有语言及沟通障碍,认知异常,意识不清。共调查256例,其中男196例,女60例;年龄16~79岁;军人34例,地方人员222例;来自城市172例,来自农村84例;生活自理(ADL)程度:部分自理104例(2级、3级),不能自理152例(4级)。

1.2方法

1.2.1调查表设计①基本资料包括身份、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包括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18个子项目。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质性研究[1]的基础上,拟定创伤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问卷一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调查表,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维度按很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统计得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需求程度越高;问卷二为子项目调查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维度包括热爱康复护理事业、尊重爱护康复患者、服务意识及责任心3个子项目;理论水平包括康复护理理论、康复专科知识拓展2个子项目;技术水平包括康复护理实践考核、康复治疗前护理评估、康复治疗后护理干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带教能力、心理辅导能力6个子项目;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应急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法律知识与伦理、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子项目;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患者满意度、临床科研能力2个子项目。18个子项目由患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可以多选,结果统计每个子项目被选的总人次数。

1.2.2调查方法由人力资源部成员发放问卷,如有疑问,由发放问卷人员当场解释,问卷当场回收,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认知情况(表1)康复患者对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康复患者对康复护士核心能力各项期望程度的选择情况(表2)

2.3其他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性别、地域、ADL自理能力患者对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期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身份患者对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军人高于地方患者(F=5.68,P=0.02;F=4.09,P=0.03;F=5.70,P=0.02);不同年龄患者对协调沟通和尊重爱护患者能力的重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P=0.03;F=3.46,P=0.0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病区管理能力、法律知识与伦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P=0.02;F=3.50,P=0.02)。

3讨论

3.1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期望程度差异性分析本调查显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5个维度,18个子项目中,协调沟通能力选择最多为221例次,占86.33%,说明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患者高度需求,也是融洽护患关系、创造良好康复氛围的基础,而且沟通中的互动使护患之间互补、互谅,减少护患纠纷,后续治疗护理得以顺利进行[2]。这与兰美娟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对尊重爱护康复患者选择占75.00%,对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选择占73.44%。分析认为住院康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自理能力受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对康复效果期望值高,护士的尊重与关爱,可建立患者康复自信心。对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需求程度,说明专业技能是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康复治疗前的身心准备及治疗后出现的问题解决,是减轻患者痛苦、最好发挥康复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康复护理研究对推动康复护理学科发展,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徐少波等对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评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分析、综合、解释、归纳、演绎、推理、创新等[5]。本体系专业发展能力子项目中,纳入了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本调查结果显示,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选择次数为最低,分别为23.83%和17.58%。分析原因,从患者角度看,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概念比较抽象,与患者康复没有直接关系;尤其科研选择,与专家意见差异较大,说明专家更多重视的是专科护士特有的分析、推理、创新等能力对患者的影响,而患者关注的是康复护理效果,通过直觉作出选择,两者差异并不冲突。患者对科研选择多于评判性思维,可能是由于康复中心最近几年科研意识较强,成果较多,又被评为“全军研究型科室”,各项宣传报道、接待参观学习团队较多,且科室浓厚的学习氛围、病例讨论与会诊查房等行为对患者有直接的影响。

3.2康复患者一般资料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期望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中患者基本资料包括身份、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期望有差异。不同身份患者对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期望有差异,军人患者高于地方患者,分析认为一是该项目描述比较抽象,二是二者对条目内涵的理解和关注程度不同,地方患者更多关注的是技术、费用等真实体验,而军人患者除了目前康复效果的需求,还会考虑专科治疗护理效果的间接、长远影响,对军队康复学科发展及护士综合水平有一定的评判能力。对于协调沟通和尊重爱护患者能力,兰美娟等[3]研究认为,老年患者有更多的与医务人员交流期望,且年龄越大期望值越高。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对护士的沟通交流和尊重爱护期望越高;这可能与这部分患者长期住院,缺少信息来源、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弱,对关爱、尊重以及康复医学知识的需求更迫切有关系。良好的护理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6]。在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认为法律和伦理实践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5]。创伤康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残疾,残疾者往往会有自卑感,所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力显得格外重要[4]。专科护士的伦理道德、法律观念以及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可促使康复患者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体现生命价值。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对专科护士法律知识与伦理要求也高,认为这与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患者对护士病区管理能力的选择排序(第5位)与专家意见(第18位)差异较大,分析认为二者关注角度不同,康复患者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均在3个月以上,除了对康复治疗护理需求外,对住院舒适度、生活方便度、住院环境等要求较多;而专家关注的是护士在康复环境安全中的作用。

4小结

目前,国际上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上没有统一概念,但都关注了核心能力的多元性,在重点关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态度、自我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求,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强调关爱、伦理、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对护士的重要性,认为法律和伦理实践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我国于2003年,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护理界也存在不同见解,专家大多倾向于从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来界定护士的核心能力[6]。本研究调查的核心能力项目,是由我院康复中心依据国内外康复护理实践和专业发展情况构建,通过函询我国军队和地方康复机构管理者和相关学术专家形成的核心能力体系标准,不等于康复患者对护士的能力期望。通过对住院康复患者调查得出结论,康复患者认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重要程度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尊重爱护康复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及责任心、应急处置能力、热爱康复护理事业、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实践考核、患者满意度、康复治疗前后护理评估、康复专科知识拓展、康复护理理论、法律知识与伦理、带教能力、临床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建议将患者的需求作为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的加强要素,从而提升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康复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康复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静,薛蓓蕾,马修堂,等.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11):29-31.

[2]冯佳,俞申妹.流程化沟通方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696-698.

[3]兰美娟,孟羽飞,王淑卿.患者对护士执业能力期望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78-880.

[4]郑彩云,李秀云.实用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74.

[5]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康复护理学的概念第9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理论 护理学基础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41-02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传统的身体健康仅仅指生理上的身体健康,而新时代定义的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三部分。对一个病人而言,在医院中可以享受到舒适的护理,将有利于病人尽早达到身体健康的状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习了解护理学的概念,初步培养他们在日后护理工作中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引入舒适护理理念,有利于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理想,为日后实践、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病人在住院以后的舒适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速度。所以,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 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加强舒适护理理论的教学,使其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所有环节,通过护理工作者准确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在生理上帮助病人尽快康复,更能体现出护理工作者的人性化服务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职业认同感。传统观念通常认为,护士与医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往往认为护士的地位比医生低,只是医生的助手而已。但在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中,医生一般只负责病人的生理疾病诊断及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是治疗方法的具体实施者。而且,护士并不仅仅承担着生理疾病的治疗工作,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抚慰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照料工作等等。所以,护士的工作模式及对病人的关切程度通常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康复速度。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引入舒适护理理论,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了解护理学基础的实践内容,还能了解舒适护理理论中有关病人心理、日常生活、个人感受等各个层面的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舒适护理的特殊需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护理学基础的内容及知识,还应该对心理学、人体构造理论、人体舒适理论等课程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主动学习、互相沟通交流、协作学习等优良习惯。综上所述,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引入舒适护理理论,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符合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发展需求

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卫生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依靠的还是从事该行业的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的责任,需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使命,培养出造福社会、真正在卫生事业中发挥实效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以医治百病,更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病人在患病医治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病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乐观积极的心理则可以使病人尽快康复。医院在诊治病人生理疾病的同时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况,这是当下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发展需求。

二 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

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当下,护士角色的定位问题、护士工作的独立性问题、护士体制不成熟等都是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舒适护理理论强调的是病人作为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住院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照顾,而且在心理、入院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得到照顾。所以,将病人舒适作为护理的最终目标是当下护理学基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明确了这个目标,对传统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比如,护理工作并不应该止步于传统的护理工作目标,而应该将病人舒适程度作为更高目标,通过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工作。把病人的舒适护理理论运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进行肌肉注射工作时,传统的注射(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与改良之后的(侧卧、上腿弯曲、下腿伸直)进行舒适程度测评,发现两者在肌肉疼痛度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从病人的舒适程度来说,后者明显提高。

2.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舒适护理概念的认知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是当下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病人往往是因为生理方面的疾病住院,但在住院之后又因为角色转换、生活环境很难适应等问题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会比较敏感。在进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强调护士应该热情地对待病人,详细地为病人介绍个人病情、医院情况、病房情况、规章制度等,从而帮助病人尽快地融入新环境,适应自身病人的身份。主动地递一杯开水、亲切地问候一声、真诚地面对病人都会让他们减少紧张感,缩短护理工作者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多倾听病人的意见及建议,尽量让病人感觉舒适。

3.用实训课促进舒适护理教学

实训课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开始接触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的基础课程,通过实训课能够初步了解与学习护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实训课也是改变学生护理工作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吸痰术是实训课中的经典课程之一。在这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授吸痰术主要学习内容及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强调如何尽可能地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恐惧及不安,能够熟练运用护理手法进行吸痰术工作的同时让病人感觉到舒适。此外,教师授课时还应该充分利用视频、见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吸痰术工作的重点部分,了解吸痰术会刺激到病人的呼吸道,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除了需要规范自己的操作步骤之外,还应该在操作之前清晰地为病人解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并重点强调病人需要配合协作的要点,尽可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最后再进行吸痰术操作。

4.突出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重点与难点工作之一。护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要积极与医院合作进行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根据当下医院实际岗位的任职情况和任职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修订。这要求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拓宽教学范围,使学生分别体会到照顾病人的工作者、病情咨询者、病患管理者、关系协调者、病人利益维护者、护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当护理工作者真正进入社会工作以后,自然就承担着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角色,但是角色的多重性并不代表其工作的变化,应该对多而不精的情况加以防范。减轻病人痛楚、维护病人权益、维持病人健康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突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护理质量。

从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用实训课促进舒适护理教学、突出专业素质培养和提高护理质量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敏、马青华.舒适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