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土地资源管理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6:07:45

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1篇

一、我市土地资源和开发利用概况

(一)资源概况

20*年末,全市辖区土地总面积56.98万公顷。其中,农用地45.24万公顷,建设用地为7.9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3.78万公顷。在农用地中,耕地19.20万公顷,园地5.97万公顷,林地11.14万公顷,其他农用地8.94万公顷;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5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354.8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8401.12公顷。

(二)建设用地情况

20*年,全年上报省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0051亩,其中省政府下达给威海市年度用地指标6800亩,额外争取到国家、省预留用地指标3605亩,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解决指标7668亩,占年度用地的38.2%。

20*年,全年报批建设用地22264亩,其中,省下达给威海市的用地指标6700亩,额外争取指标7*1亩,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解决指标6740亩,占年度用地的30.3%。

(三)当前用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用地需求逐年增加。20*年,报批各类建设用地20051亩,20*年,报批建设用地22264亩,成明显递增趋势,今年,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全市用地需求预计超过40000亩,供地压力很大。

2.上级下达指标逐年减少。20*、20*年,省下达我市的用地指标均为6800亩;20*年,经多方争取,在各地市指标大幅削减的情况下,我市保持基本持平,为6700亩,但仍呈现减少趋势;2009年省里实行“点供”政策后,指标将大幅度减少,单纯依靠用地指标解决用地瓶颈问题的道路越来越窄。

3.未利用地少,后备开垦资源不足。我市耕地可开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未利用土地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15,可开垦的荒草地不到未利用土地的1/3,其中又有4/5以上的荒草地坡度超过25°,只适宜改造成林地,不能开发成耕地;剩余可用于开发成耕地的荒草地,仅占全市未利用土地的4.77%,占土地总面积的0.32%,且因分布较为零散,面积较小,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依靠开发未利用土地换取用地空间的潜力非常有限。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破解用地瓶颈的最佳出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以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换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从当前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举足轻重。20*年,全市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解决用地指标7668亩,已经超过了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占当年用地指标的38%以上;20*年,解决用地指标6740亩,也超过了分配的用地指标,占年度用地指标的30%以上。

2.从长远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巨大。我市目前农村居民点总面积28138.82公顷(422*2.3亩,包括宅基地、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和空闲地面积),人均面积213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土地的潜力巨大。

3.从政策导向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深化,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改革与投入力度都在不断加大,农村土地政策转变成为推进农业改革、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20*年,国家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目前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市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推广。同时,面对保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促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双重挤压,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开拓新的用地空间,成为国家提倡的、解决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4.从社会效益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举多得。一是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20*年,我市异地购买的占补平衡面积已经达到了占用耕地总数的44%,今后,在国家和省严格限制异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要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和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有较大的难度,而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以集中复垦出大量的耕地,大大缓解我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二是能够提供充足的用地指标。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指标,可由当地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使用,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置换的土地应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但考虑到我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巨大潜力和并不旺盛的集体建设用地需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仍然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用地指标。同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提高农业、农村配套设施水平,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良载体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当前,由于农村居住人口、农业从业人口的双向减少,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和空心村问题日益显现。我局在20*年对文登市5个乡镇的45个村庄进行了抽样调查,被调查的45个村中,有19个村的空置面积超过居民点面积的25%,空心村比例占被调查村的40%以上。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逐渐失去生机,农村现有日益老龄化的居民对于村庄建设不再积极,单靠农村内部的发展与自我更新,很难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实行农村拆村并点,集中建设农民住宅,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出路。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村并点建设农民住宅楼,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空心现状,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耕作,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进而吸引居住和就业人口,防止人口和劳动力流失。在重庆、天津等地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拆村并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往周边镇村居住和就业的“人口逆向流动”,实现了农村活力再造,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四、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拆村并点的主要方式

一是实行“村并村”。即对地处偏僻、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的村庄进行合并组建大村或强村兼并弱村,集中建设中心村。重新规划布局土地资源,科学划分村庄建设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由镇政府或强村统一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并按成本价出售给合并后的村或被兼并村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合并或被兼并村原村庄土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经批准,归合并后的大村或实施兼并的强村所有,并根据规划合理利用。搬迁村民原有宅基地上的房屋,可由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适当补偿。

案例:文登市龙山办事处金岭屯村,地处城郊,交通不方便,经济发展滞后。全村共有81户250人,土地面积850亩,耕地面积556亩,人均耕地2亩。居民点面积51亩,其中宅基地103宗22.4亩,村内空闲地12.2亩,空置住宅1.3亩,闲置面积占居民点面积的26.5%,属空心村。村集体几乎无经济来源,村民生活水平不高,主要靠年轻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4000元。20*年9月经文登市政府批准,该村被其临近的经济发达的西楼村兼并。兼并后,西楼村本着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对两村的土地资源进行重新规划,以西楼村现村庄用地为基础,采取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将原金岭屯村村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到西楼村原村庄边上,集中建设新型农民公寓,合理安置原金岭屯村村民。原有村庄建设用地被复垦成农用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原有的集体资产和户籍也全部转入西楼社区,村民住房、医疗、养老等逐步享受与西楼村同等待遇。20*年,合并后的村经济收入达到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

二是实行“镇并村”。即把镇驻地附近的村庄纳入中心镇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小区。打破村界,按规划将农民住宅小区需占用的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镇集体所有土地,由镇政府统一建设“一楼多户”的住宅楼,并按建设成本价出售给本镇需要建房且符合条件的村民,办理分户、分摊面积的宅基地审批手续。对过去已经拥有住房现拟到集中区购买楼房的农民,允许其在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并拆除地上建筑物的前提下购买,其原宅基地上的房屋,仍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合理补偿,挂钩增减整理出的土地,仍分配给原村农民进行耕种。

三是实行“城并村”。即将原有的城郊村纳入城市规划,以单个或多个村为单位,进行整体改造和综合开发,统一建设住宅小区,逐步与城市融为一体,同时将原有建设用地视情况复垦为城市规划区内的耕地,如有需要可依法征为国有。新整理的耕地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被占用完毕后,再对新产生的城郊村开展新一轮的增减挂钩与拆村并点,以“村地统筹渐进”的模式,取代“征地弃村”的模式,避免产生新的“城中村”,避免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阻力和高额拆迁负担。

四是实行“企并村”(好当家模式)。即一些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为拓宽发展空间的需要,兼并周边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村,重新规划整合土地资源,统一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合理安排农民生产、生活,以强带弱,实现双赢。打破村界,由强企统一规划建设农民住宅小区,有计划地集中拆除原有宅基地,对农民实施拆迁安置,原有宅基地上的房屋,由强企给予合理补偿。被兼并村原有的土地产权仍为被兼并村所有,但使用权可交付村民继续耕种,亦可由强企根据规划和发展的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利用。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配套措施

(一)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论证

首先,应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资源、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用地。其次,要本着量力而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扎实稳步地进行改造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杜绝急功近利、追求形式、盲目推行、大拆大建等现象。第三,对在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农民公寓式住宅和农民普通住宅,应严格控制户型和面积,可参照经济适用房的户型和面积,坚决制止建设大户型和豪华型公寓;同时还应严格控制供应条件和范围,严禁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完全市场化销售,以谋取不合法利益。第四,在实施过程中,应按照民主协商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特别是对村庄合并、兼并、拆迁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应及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在未通过前,不得强并强拆强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应立足现有法律框架,制定地方性政策和实施意见,逐步推行试点和创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种新的土地统筹利用和管理模式,其主要法律依据是20*年10月21日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天津等五省(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第一批试点的批复》。虽然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法律空白。例如“镇并村”需将土地“村集体所有”变为“镇集体所有”,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妥当,目前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所建房屋对全镇范围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出售,是否完全按宅基地管理,对于*、*等城市化程度很高的镇,其他无房人员是否亦可购买,也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强企、强村兼并弱村”,强企作为经济实体,是否能代表和行使被兼并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否需要新建村庄;已“转非”强村,土地为国家所有,被兼并的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转非村”是否能代表和行使被兼并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等等,都是法律的空白,也是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在具体的推进工作中,我们应以现有法律法规为框架,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农民自愿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优化农业布局、拓展建设空间为目标,小圈试点,大胆创新,争取走出一条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村庄改造的新路。

(三)程序公开,效果公平,分配公正

在增减挂钩工作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相对农民而言,又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保证公权不被滥用,防止暴力拆迁,防止非法、过度汲取农民利益”,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天津等地的试点,虽然也是以此为宣传,但实际上仍然受到一些农民和媒体的质疑和反对,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做到其宣传的“政府不盈利”,使农民和媒体质疑其“为了新农村建设”只是一个幌子。按照天津华明镇的操作模式,置换土地的1/3用于安置农民,1/3出让给开发商,换取农民安置资金,其余1/3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这样一来,政府虽然没有资金入账,但实际上获得了土地,仍然相当于获得了相当多的利益。因此,“能否真正平衡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是能否破局的关键,这一点在具体操作中应尤为谨慎。同时,在农民分配内部,也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并要尽量遵从农民生产、生活意愿和习惯,既不搞“分配特殊化”,又不搞“上楼一刀切”,防止“上楼致贫”现象的发生。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2篇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

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

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1.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公共管理学院下开设。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的“三无”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没有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建立实习基地”,仅以课堂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部环节[1]。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及教学经费不足,以及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导致不得不重理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除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了校内测量实习外,甚至没有开设有专业比较重要的实习,如土地调查、不动产估价等;一些专业重要软件如Mapgis、Mapinfor、Arcgis也未能在相应学年向学生开设。

1.3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建设滞后,校地合作甚少,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条件。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发挥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本科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甚至没有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很多实验课和课带实验课程都只是借助别的学院的实验室完成,严重发阻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2]。

1.4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考核体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条件,因此,完全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仅以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编制情况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系。

1.5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系中,虽然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且实验人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实践教学水平滞后,造成教师不得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6缺乏实践教学创新精神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未理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不完善更加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一些教师总体设计和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欠缺,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加上由于长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引起的由于教学倦怠等等这些主管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创新能力,这将会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理论性与实践并重、各学科交叉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改 革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措施。

2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1调整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突出“技术+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测量、制图、规划、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房地产经营管理,能胜任管理、科研、工程和教学等工作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积极开展了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内教学实验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构建了包括课内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包括一、二年级的课内实验和实践,三年级的软件应用实习,四年级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基于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完善学科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不同学年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分阶段培养:在这个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下,明确各阶段的学习方向及任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达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2.3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俱进,有针对的培养国家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基本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加之我们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发展仍然以环境为代价,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必须分析国际形势,有针对的培养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注重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种模式并进共同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4结合实际,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方式,共创三赢模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各高校应按照“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维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将各项实习与地方政府或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公司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报酬。实习中学生技能学以致用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其实习的动力,可以促成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2.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团队

坚持“理论教学为基、实践教学为要、科研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和实践教学团队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优良、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较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4]。

2.6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管理长效机制

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各高校应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秉着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全过程实践教学”为主,将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5]。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6],我校应本着“基础+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专业技术型专业定位和社会急需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办学方向,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的广泛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制定了最优的实践教学方案,遵循合理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本科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去。学校也将继续努力探索,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对土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培养一代代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中友,汤惠君.新形势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

[2]张惜伟,张裕凤,郝润梅,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165-167.

[3]王承武,马瑛,周长江.“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08-209.

[4]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38.

[5]王承武,马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66-69..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03-02

伴随经济模式信息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培养方案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满足社会对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1-2]。采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资源评价理论和资源遥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区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进行调查、评价与管理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3]。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结合教学进程,一年级可以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二年级进行野外土地资源调查教学实习,三年级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四年级进行毕业设计实习。其中二年级的野外土地资源调查实习环节是强化学生对土地科学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

一、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土地资源调查野外教学实践应选择在固定的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便于对实习基地进行长期建设和学生的安全管理;时间选择在“地质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前导理论和技术支撑课程结束后,实习时长以4—6周为宜。

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构建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地质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壤学”、“环境科学”等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资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等技术为支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特性,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自然质量调查、地籍调查为主要内容,路线调查、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区域土地利用填图、地籍测量为主要教学环节,外业土地资源调查与室内教学实践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信息化教学辅助数据库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集成遥感影像、基础地质、土壤、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和DEM高程等数据,为学生教学路线调查、区域遥感解译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填图建立信息基础,辅助学生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野外观察和调查。

(二)教学路线的调查设计

根据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前导理论课程和野外教学基地的资源条件,基于社会生产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与后继课程、专业实践的衔接,确定符合本学科发展特点的教学路线。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路线。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路线。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三个部分[5]。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和航空或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在图上标绘现状要素,填写相应调查表格。其中,权属调查:选取典型宗地,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进行调查;地类调查: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按照实地土地利用现状对地类及其界线进行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调查已划定的基本农田范围内的地类、位置、面积和分布[6]。

2.土地质量调查路线。土地质量调查路线的教学任务包括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和土地自然质量要素调查两部分。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首先记录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等,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钢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录各层的形态特征。

土地自然质量要素调查,主要是对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剖面土体构型、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排水条件、地形坡度、岩石露头度等因素进行观察和实验,填写土地质量调查表格。

3.土地利用与规划调查路线。可以依据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条件调研设定,包括地形地貌及植被覆盖、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与规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设计、城乡交错区土地利用、滨海综合开发和改造、地质灾害调查等观察和调查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前导课的理论且要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

4.城市地籍调查路线。选择标准城市宗地(如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数据和地籍调查图,标绘图幅号、地籍号、街坊号、宗地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点号、建筑类型、建筑层数等宗地信息,填写地籍调查表格。

教学路线的设计需要在前期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分析之后确定。将每一条教学路线的空间布置和教学点的空间位置录入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并配置相应的地形图、遥感影像图、地质图、土壤图、DEM数据等背景图层,便于对实习路线进行检索定位和辅助教学实习;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提示等进行详细设定,路线教学按照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路线可以是独立内容的教学路线,如土地质量教学路线,包括土壤类型的调查、土地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土壤剖面的挖掘与观察等一系列相近的教学内容;或是综合性内容的教学路线,如地形地貌—植被分布调查点、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点、小流域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调查点集成的路线,但路线应尽量考虑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路线。教学路线的设计在考虑交通用车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安排。

(三)遥感地类解译与区域土地利用调绘填图

选择土地利用调查区域,对区域进行地类遥感解译,形成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图幅,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调绘填图。

遥感地类解译以正射影像图(DOM)的纸介质或像纸作为外业所用的调绘标准分幅底图,根据影像的色彩与色调、地物的几何特征、阴影、相互关系等解译特征,建立农村土地调查地类的解译标志。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参照以往调查的土地利用图件成果、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相关部门资料(如农业、林业、牧业部门的地类分布,交通部门的公路分布,水利部门的河流分布、湖泊分布资料等),在室内将解译出来的地类名称、界线、相关属性等信息预先标绘在调查底图上,以便到实地逐一核实、修改、补充调绘与确认[7]。

土地利用调绘填图主要是基于形成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图幅,对图幅内的土地权属、遥感影像辨识不清的线状地物和地类图斑进行实地调查和验证,并填写农村土地调查权属界线调查记录表、农村土地线状地物调绘记录表、农村土地图斑调绘记录表等调查表格。

(四)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实习总结

路线调查和填图调查实习后,对路线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对土地利用调绘填图草图进行整饰,编写土地调查报告。如果外业条件具备,可以对调查图幅进行矢量化、投影等处理,形成权属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等土地利用因素图层,并将土地利用各调查表的记录与相应的地类要素匹配形成要素属性,完成区域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

三、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成绩的评定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式,国家对土地制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国土资源部陆续制定和执行了数十部技术规程、条例、法规与政策,以持续地增强自身的土地管理能力。为了有效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形势,应该持续地调整和优化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稳步增加教学效果。

1整合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要按照“促进全面发展、拓宽知识领域,适应发展形势”的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在保持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强化工程管理、经济学、资源科学、管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的内容整合。而且要结合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持续地开设新的专业课程,添加房地产策划与土地整理工程等新的专题内容。要持续拓展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增加就业率,不断丰富选修课程,提供更合理的授课内容,设计选修教学模块。比如土地信息技术模块涵盖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摄影测量等多门选修课;房地产模块重点涵盖了工程概预算、建筑学概论、房地产管理与经营等选修课。如此以来可以兼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确保专业知识和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要,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改革教学方法和策略

应该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密切结合起来,多媒体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授课容量,可以直观地创新相关讲授内容,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线路图、图片和用于展现相关内容。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与探索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策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被动听课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在一起,强化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再次,要打造产学教研相融合的新型培养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同学们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力度。在实践过程中,为他们分配明确清晰的实习任务,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与动手实践意识,以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让他们综合性地认识、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更好地投入到实践中,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持续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动土地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要打造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水平高超、结构合理的学科教学队伍。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要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深厚的学术造诣,可以带动与团结学术梯队进行科研与教学。详细来讲,首先是用好选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带头人;其次是为他们教师提供诸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契机,以便他们持续地更新知识,吸收与了解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再次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到相关企业、公司、部门定期挂职锻炼;第四,要聘请理论水平高超、实践能力较强的知名高校学者或者教授,担任本校的兼职教授,为教师定期开设学术讲座,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而且要强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研究,比如土地生态、不动产估价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4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教师必须持续地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优化教学丰富,提升讲授技能,为同学们安排适当数量的实践课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力度。如一些高职院校业的实验课程或者专业实习较为丰富,涵盖了制图学基础、地籍测量、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地质学以及地籍管理等。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应该提高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如地质地貌、地籍测量分别达到了2.8∶1和5∶2;地图学基础与遥感概论都达到了3∶2;不动产估价为4∶1;土地利用规划为4∶1;土地信息系统为4∶2。加大建设实验基地与实验室的力度,之前的大部分实验工具都是模型、挂图、标本与手工实验。如今不少高职院校采购了相当多的电脑、多媒体、扫描仪与大型绘图机等多种实验器材,扩增了实验室面积。比如,本校与XX市城市规划局与国土资源局等,共同建设了针对性的实习实践基地;丰富了实践办学的指导策略,强化了横向联合的办学力度,增强了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他们实验或者实习中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问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再学习意识,可以更有效地把握和内化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理论,,逐步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实践辅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基础;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破解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完善和补充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5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就理论+实验+实习课程的情况而言,要重视相应的实习、实验教学环节。比如“地质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等,都重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自学、综合判断与独立思考能力。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组织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针对性的课程调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或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用型论文。通过撰写这些论文,稳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其调查能力,丰富他们的课程实践经历。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理论结合实际的意识,应该持续地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形成更科学的课程知识结构,采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好地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5篇

一、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隐患 

(一)工业、城市,耕地三者之间问题重重。工业化污染土地资源,城市化破坏土地资源,耕地保护问题更是眼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世界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固有的城镇产业结构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脚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两大局势[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势必要占用一部分的土地资源。那么,如何制止和预防土地滥用、树立保护耕地资源的强烈意识迫在眉睫。 

(二)土地利用阴霾不断。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城市中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困难重重,同时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村宅基地大量空置等问题的出现也再次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蒙上阴影。 

(三)农民权益急如星火。在城市项目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成国家和企业对公共利益的需求,导致出现了现行征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很容易出现大量耕地被占用以及农民失去大量土地等问题。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权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最终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埋下隐患。 

(四)粮食安全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粮食产量已经出现了大幅度减弱的趋势,但是依然没有撼动我国粮食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粮食安全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国家粮食局的相关人员提出,近几年粮食持续减产,国家储备起来的粮食以及农民手中的粮食都不多,粮食结构已经出现了短暂性的缺乏局面。 

(五)城乡发展水远山长。土地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保障,在现有的制度体制发展下,这部分资源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愈演愈烈。当下,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仍处于尝试阶段,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走向仍旧充满迷茫与未知。 

(六)违规隐患深埋隐忧。世界粮农组织曾经做出过精准的测算,如果按百分之九十五的粮食自给作为一个基本目标,那么我们国家就需要十八亿亩的耕地作为红线。然而,关于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的问题,不断受到重重阻碍,其中也包括个别地方政府办的阻碍。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二、运用管理学原理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一)管理系统理论。管理系统理论是在美籍生物学家创立的普遍系统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主要内容为,“管理应该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方面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相关要求,从整理的角度来把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规定,对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提前最初分析应对,实现系统化,并且根据组织活动和社会环境转变,及时对组织系统的运行做出调整和控制,最终达到自身的组织目标。”系统管理的主要观点有:综合性的观点,开放性的观点,以及整体性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对掌握和利用管理系统原理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2]。 

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然而,在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还需要有效调节规划用地和科学用地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一定要考虑到目前经济建设方面的有关要求,做好保护耕地方面的有关工作,不能为了发展城市化而忽视耕地保护问题,一定要做到保护耕地和城市化建设并肩而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管理的系统理念。 

(二)实现整分合理化。对于整分合理这一理念,从原则上就是实现整体规划的明确分工,并在分工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地綜合,这需要对整体做出详尽的了解,探究其中的现状和规律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的是科学分析,也就是理论上所提及到的分工明确。最后就是协调组织和综合之间的管理,使各个方面的环节都能得到平衡发展。 

根据城市的自身规模和所属性质,多方面结合在用地方面的具体条件,像是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是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从而进一步确定城市的整体容量。改用空间垂直利用替换之前的空间平面利用,提高土地在空间上的利用价值,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利平稳运行。 

(三)动力原理。管理动力原理需要管理时自身具有强大的动力。当然,要正确的利用这种动力,才可以保证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运行,物质动力和信息动力是当今管理中最为普遍的动力模式。 

(四)弹性管理。所谓的弹性管理,就是要求保持管理原理的可伸缩和可调节,灵活适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进行动态管理。管理学在大多时候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无法保证确定性,管理就无法达到预期中出现的期望值。由此可见,弹性管理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做到耕地保护,就要农民和城市问题调节好,在保证农民能够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收益的同时,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缺问题。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3]。 

总结:任何一条管理原理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各个管理原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单个原理若想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在互相的配合与牵制下,才能激发其本身的最大作用。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各种有效原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牛牧. 浅谈管理学原理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1,03:164.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6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 理论 土地资源 调配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领土大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较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资源十分的匮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各地地价不断上涨,更可见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宝贵性,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的调配工作迫在眉睫。

二、土地资源的简介

1、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资源,即指可以供农、林、牧或其他等利用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资源往往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并且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采取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以使其满足人类特定的要求。

2、现阶段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逐渐凸现出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还涌现出了一些问题。

(1)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矛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中做好决策,既防止耕地被盲目占用,又能最大程度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历年耕地面积图

(2)土地利用违规现象

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违规利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发生,工业企业违规占用土地进行生产,政府违规拍卖土地,导致我国很多土地资源流失,没有得到合法的利用,未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

我国历年违规占用土地面积图

(3)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势必要占用部分农民土地进行生产建设,而土地作为农民的根本,失去土地对农民的权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力与潜在威胁,如何做好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愈发重要。

三、工商管理学理论用于土地资源的调配

1、管理系统原理理论

管理系统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观点、开放式观点、动态性观点、综合性观点以及环境适应性观点这五点,而这五点也是把握利用管理系统原理的关键。土地资源的调配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对整体进行统筹兼顾,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土地资源使用的科学性与集约性,既不能只片面地保护耕地,阻碍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也不能只单纯地重视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而忽视对耕地的保护,而是应该运用管理系统原理理论,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做到保护耕地与城市化发展并行。

2、管理人本原理理论

管理人本原理理论即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对于土地资源的调配,也是需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调配,尤其是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更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在进行土地资源的调配时,还应该运用管理人本原理理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其工作积极主动性,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以提出更好调配方案。

3、管理整分合原理理论

管理整分合原理理论即为在整体的规划部署下,进行明确的分工工作,并对分工进行有效地整合。既要了解好整体的目的和规划,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还应该合理地进行组织与协作,并加强组织管理,以确保分工的各个环节能协调一致地工作。土地资源的调配是一项较为庞大的工程,需要在整体上把握好城市的现状与性质,结合实际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经济发展现状等因素,做好整体上的统筹与规划,之后分别对城市的建筑、绿化、工业等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土地资源。另外在调配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每一项用途的审核以及管理,确保能够完成整体的目的与规划。

4、管理弹性原理理论

管理弹性原理理论就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以确保能够适应实际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由于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管理弹性对于管理的实际效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调配的时候,也需要运用管理弹性原理理论,在保证耕地红线以及城市化建设用地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地,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变动,确保土地资源调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必将不断深化,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的调配迫在眉睫,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工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用于土地资源的调配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调配工作的进行,相信随着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土地资源的调配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普华 浅析节约集约用地 资源网,2009

2、 王静等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通报,2009

3、 钱海滨等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中国土地科学,2010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7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3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导致土地资源和人口发展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的和谐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预见性有待提高。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能够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以便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灵活分配;实用性有待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土地资源的完整性。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理念上和管理上的引导,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实用性;管理措施的落实。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要求政府能够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策略,还要求部门人员能够将这些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

2.1 创新土地资源管理观念

新时期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创新观念理念,转变过去的管理思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各管理人员及部门领导能够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配合和管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不少地区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学性和严谨性严重不足,管理者的眼光不够长远,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从长期效益进行考虑和分析,导致土地资源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当地经济、环境的长远发展。对于这些观念,土地资源部门人员必须要坚决摒弃,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要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能够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要统筹好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综合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人口增长速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统筹兼顾,重视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实现统筹发展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能够实现统筹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不均衡,城市的土地征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农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更好发展,是我国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统筹人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即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能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结语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和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人与土地的发展,并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泽瑞.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126-128.

[2]李刚.创新国土资源管理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J].环境与科学,2015(11):68-70.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8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和创造力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积极研究和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文章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原因,并系统地探讨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创造力;土地资源管理;大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专业涉及自然、经济、管理、技术、法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地理学、土壤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技术、测量学等多个学科。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时常会有课堂教学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对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关系呈现动态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动态变化。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实践工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创造力,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满足专业市场需求的能力。

一、当前制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因素

(一)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大环境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注重创新的社会环境、鼓励发展个性的校园环境和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创造力的形成。我国自古遵循孔孟之道,提倡做人应从中庸之道,不主张标新立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人民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人们思想得到解放,近几年又提出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新口号,逐步开始形成注重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社会活动各方面的影响还不够强。我国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而高考的压力也使广大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考高分,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性格塑造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老师和长辈都喜欢听话的“乖孩子”,导致中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很严重的依赖心理,对周围的事物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人云亦云,被舆论左右,思维缺乏个性。另外,我国的教育还存在“权威至上”的风气,学生从来不会质疑书本和权威,认为权威的东西一定是正确的。这些大环境的影响贯穿学生的成长塑造期甚至一生,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1. 现行教育教学体制方面的阻碍

部分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国高校教育仍旧延续应试教育体制,课堂也是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环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身份。部分高校的考核方式仍采取单一的闭卷考试,使得学生只能课堂做笔记,考试前不加思考地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使学生只懂得被动的解决问题,却不懂得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学校和教师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习时间非常有限,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技术类,需要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而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共性,而缺乏独创性,阻碍了大学生的个性及人才多样性的发展,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2.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完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开设较晚,是在相关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来源于农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地理学和测绘学等,不同高校该专业开设的基础不同,侧重点不同,本科开设的课程也有各自的特色,但是,近几年市场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占很大比重,“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土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我们本科教学对于技术类课程也局限于课堂教学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文史类院校对于实验课程不够重视。学生上课所用的教材常常只有基础理论而不与实际联系,而且本科生只有极少数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接触本专业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前沿的机会很少,导致学习与生产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就不可能探索出新的出路。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灌输式,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缺乏自我组织、应用和加工。社会调查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课程完全没有土地政策、土地制度和土地法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只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如:遥感、测量等工程技术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学科多,范围广,各学科综合有机结合构成具有拓扑关系的完整有序的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往往是分别开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掌握每一门课的基本方法,却不能将所学融汇贯通,在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各门课的技术和方法。

(三)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很多高校在自己学校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由学科带头人和一些对专业感兴趣的老师一起参与开设了该专业的学士、硕士或博士点,对该专业的教师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目前每年毕业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博士研究生,有一部分继续从事科研、一部分从政,真正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的人才很稀缺。而且很多老师都是博士毕业直接任教,缺乏与社会接触的经验,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无法将实践经验传授于学生。有些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过于注重自己的科研事业,放在教学上的精力有限,上课只是走形式,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自身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

许多学生对创造力的认识不正确,认为创造力是极少数“聪明人”才有的,普通人没有创造力。一方面有想要在学习上有所创新,但由于知识面欠缺、能力不足等在创造的道路上出现拦路虎,失去信心。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渐渐失去了主体意识,渐渐磨灭了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进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少疑问,不主动思考,对专业课程的前沿问题也缺乏兴趣,只有少部分学生参加科研。除了上述的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采取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在生活、社团等活动方面仍有许多规章制度要学生遵守,学生的行为和活动受到限制。在这种呆板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缺乏主题意识直接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创造力培养的对策

(一)营造自由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也沾染了集体主义,侧重群体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违背了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和繁荣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和教师打破这种禁锢,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发挥创造力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探索,尊重创新、支持创新,创设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其次,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遇到挫折时,要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创造和探索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学会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教训。一个优秀的创造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创造精神。

(二)开设创造学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1. 开设创造学课程

高校应当开设创造学课程系列,设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可让学生的对创造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创造的过程和规律,进而使自己能够从事创造活动。创造型人才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方向上讲,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其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从发散思维的独特、流畅、变通三个特征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各个角度探究问题,才能发现或发明处理问题的新方法。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刚毅的性格都是创造性人格不可或缺的几个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要注意从这五个方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另外,应不定时的请专家在学校做关于创造力的报告和讲座,能够启发学生的想法。

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首先,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据此合理调整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同时尽量多开展学术报告和专家讲座,对专业从不同的角度增加认识,提升学生对本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

其次,要改革课程设置。大学一年级是基础阶段,第一学期除全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等以外,开设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开始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如:土地的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开设GPS原理与应用、城市地理、矿产资源导论等为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扩展专业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拓展构建牢固的平台和基础。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将理论、技术和应用结合,全面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大学二年级开始专业技术和软件的重点学习,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或者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对软件技术进行熟练操作,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第三学年为强化阶段,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素质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创造需要建立在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思维之上,通过前两年打下的基础,在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素质之上,才能够实现质的飞跃,实现新的成果和突破。认识起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因此,每学期都至少要有一门课安排校外实习的时间,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第四学年应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科研创新型和创业创新型。有一部分计划考研的学生可将毕业实习的时间稍作调整;计划工作的同学第四学年全年都可以作为毕业实习时间,老师应当指导学生认真选择实习单位,毕业以后可以考虑正式入职的。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还必须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建立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

最后,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记忆力考核和开卷思维能力的考核如给出某一论题由学生完成论文,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践课成绩,平时成绩的比例也可以合理增加。

(三)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修养。真正对学生负起责任,用心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思考教学的新形势,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真投入专业课题研究,不断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和学生分享,放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耳濡目染,学生渐渐地就会自己主动思考和发挥创造性思维。学校要构建一支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教学素养和科研素质的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结构合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领学科专业团队不断开拓进取,认真负责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学科不断发展,使专业的学生享受进步成果,跟随老师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

学校要开展各种实践创新活动,科学竞赛、兴趣小组等各种形式,允许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团体,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思考,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学生自身,应当对自己负责,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探索适合自身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道路。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讲座和各种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以保证进入社会工作中,能尽职完成自身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出自己的新方法,实现工作上的突破和思维上的开拓。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迫切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切实负责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自身积极主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骞.论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 2012(1):23-24.

[2] 闵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2013(4):66-67.

[3] 林彬,毛德华,刘青.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3(3):62-63.

[4] 谢黎旭,冷护基.论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29(1):133-134.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9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8-03

从1980年国家科委制订遥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遥感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家决策、土地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全国从事遥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势头迅猛,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科研及工程应用类项目日益增多,各级测绘、土地、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于遥感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等人才结构与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增长。目前遥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5年本科应届生的就业率达到91.74%。此外,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的农学类、地理科学类、测绘类、土地资源管理类等专业均设置了与遥感相关的课程。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技术与综合水平,也不断要求遥感技术人员需熟练掌握常用软件信息处理技术(如Erdas,Envi、PCI及Matlab等),同时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高校遥感课程向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方向改革,以便满足国家各个领域对于遥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遥感课程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与处理技术,熟练掌握图像解译与计算机分析的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与专业学科发展相融合、学生基础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目前,各高校沿用的理论教材中,陈述彭、赵英时及孙家m主编的教材适合遥感专业,梅安新的遥感导论适合在非遥感专业中普及。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借助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在全球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耕地保护、农村居民点演变、宅基地退出机制、新型城镇化、生态响应机制等科研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在应用方面的介绍尚没有纳入近年来的相关热点与研究成果,沿用教材与本专业特色之间缺少衔接。

2.课程实践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遥感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较快地培养起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学时所限,目前多数高校的遥感课程设置45学时,其中实践课程15学时左右;理论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内容的两倍,实践教学也以常规上机操作为主。遥感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同时包括上机操作和野外实地考察。通过一定课时的野外实践,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明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地物类别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遥感课程缺少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及实践案例的讲解与练习,使得学生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理解知识点,即便学会了简单的上机操作,也难以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案例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验所用的遥感图像数据不够丰富,加大了实践教学中图像对比、融合及变化等分析的难度。部分高校购买了多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建立了影像数据库。然而仍有一些学校的地学类专业缺少实验科目所需要的遥感影像数据,大部分依旧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USGS等网站的免费数据,这些免费遥感影像数据的精度达不到足够的标准,难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影像数据的特点及用途,不利于学生对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的掌握。

综上所述,遥感图像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案例,从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使课本知识与实操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们适当学习相关的软件二次开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自主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遥感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教材建设,更新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遥感应用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更新教材,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开展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改革的讨论和研究,编写出版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教材。教材可从绪论、理论基础、应用技术及实际应用这四个部分编写。绪论部分,在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领域、方向、经验及成果展开叙述,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学生掌握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趋势。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地物波谱原理;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数据的本质区别)以及平台概述与传感器原理的介绍,通过问题引导及应用举例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地物电磁波谱特性并了解成像原理。应用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及融合)、图像目视解译(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认识图像识别特征、遥感像片判读)、图像的计算机解译(模式识别原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多种特征提取常用方法)及变化检测四大部分,实习设计部分包括ENVI/ERDAS软件在b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遥感与GIS、RS集成应用等内容。编写教材时,应注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等,强调掌握技术原理和方法及软件实现手段。最后再将目前国内外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案例放进遥感应用章节中。

2.实施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的交叉使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并构建起一种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与指导。在理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氛围,提供生动而具体的材料,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可以给学生小组一定的时间就某个有价值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有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在积极与他人互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活动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为遇到难点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建议。教改应倡导一种“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理想化的学生参与课程流程应是“在预习中提出疑问―在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教师讲解中反馈问题―在得出结论后重新消化知识”。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解决土建,从而让整个教学体系趋于完整,教学过程有的放矢。

3.增加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环节,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为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实践课程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遥感课程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课时的上机操作与野外实践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涉及的原理和算法很多,因此上机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教学中的软件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功能。需要与课题讲授的内容相穿插的实践操作部分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矫正、图像增强处理、目视解译、计算机分类以及图像变化检测。实验课通常使用Erdas或ENVI软件作为平台,并采用AVHRR、MODIS、TM、SPOT、QuickBird等多种分辨率的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应不同的理论模块逐一进行各项实验内容的演示与操作,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并及时收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为下一轮实验教学总结经验。实践表明,学生们参与上机操作的意愿较高,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效果良好。这种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互交叉、反馈式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们对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水平。

野外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的原理,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形地貌等内容的综合考察流程与方法,满足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土壤地理学课程、地貌学课程等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与科研需要。

在制订野外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遥感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有机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野外实践教学计划,编写野外实践教学大纲,切实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改进教学环境资源,加大软硬件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遥感专业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课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环境的更新建设将是教学改革的新重点,也会成为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具体来看,教学环境的改革应主要集中在加大软硬件的投资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条件的好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设施与环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及重视程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遥感图像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以及Erdas、ENVI、Arcgis、PCI等专业处理软件,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少遥感精品课程,可以通过尽快组织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课件资料、教师队伍、遥感数据、科研成果、实际案例及硬件设施等各项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推广发展网络学习,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对任何课程来说,师资队伍关系着教学改革成败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一线教师应达到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授课方面不枯燥乏味,授课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对实践课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等基本条件。学校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为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期拓展教师培训渠道,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提高本课程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团队。除此以外,可以继续加强教研教改的研究,通过教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使学生以小组团队方式共同研究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达到以项目促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三、总结

遥感图像处理是当前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发展与应用带来了难得的黄金阶段,遥感业务所服务的对象也因此不断得到扩展。遥感课程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各大高校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致力于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遥感专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高校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常年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结合院校的专业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我们应对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教学方式予以改进,通过课堂教学、上机操作与野外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及时反馈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采用教学传授与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的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与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程序开发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遥感课程的教学将不断予以调整与完善,丰富教学手段,适应遥感学科的发展,并能够基于当前社会与市场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达到标准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庆红.“卫星遥感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1):133-134.

[2]周旭.创新型遥感应用人才培养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05):141-144,168.

[3]周云,符思涛.遥感图像色彩增强处理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04):153-156.

[4]王B颖.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8):143.

[5]张毅.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06):109.

[6]梅安新,彭望f,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常庆瑞.遥感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孙德勇,徐永明,陈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遥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9(6):148-149.

[9]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10]黄秋燕.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8,(05):74-76,92.

[11]邓磊,赵文吉,胡德勇.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教改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136-13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