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0:53:01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1篇

【关键词】电子学档;规范;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33―05

电子学档自 2002 年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后[1],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广泛认可。目前, 电子学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工具,配合电子学 档的各种教学模式也逐步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除 传统教育领域外,电子学档在个人职业规划、终身学习和职 业教育等多个教育门类的应用也方兴未艾,电子学档已经成 为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教学评价工具。

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学习成果的记录和作品展示, 电子学档有时需要在不同的学习项目、教学机构甚至是国家 间共享或转移,而且这种需要是终身的。电子学档应用之初, 在结构上以传统的文件夹为主,内容上采用静态网页和文档 为主,直到最近两年才开始使用业界流行的数据驱动的动态 网站形式。但是,在电子学档的存储和数据交换仍旧没有广 泛接受的标准,这给跨平台的学档数据共享以及学档工具和 其他平台的整合应用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电子学档的进 一步推广。

为了解决电子学档的互操作瓶颈,信息化教育领域内的 标准化组织 IMS制定了一个关于电子学档的规范,即 IMS ePortfolio(下文简称为 IMSEP)。该规范的 1.0 版本于 2005 年 7 月推出,即得到教育软件开发者的关注,目前在国外已 经有使用该规范的主流教学平台软件[2]。由于规范的内容比较 专业,而且原文用英文,在国内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 是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该规范对于我们设计和开发 电子学档系统、电子学档相关工具,以及制定我们国家自己 的电子学档互操作规范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作者希望 通过本文的介绍,解释这个规范的相关内容,帮助开发人员 和研究人员理解这个规范,并且促进该规范的实际应用。

一 电子学档的定义

电子学档的英文名称是 e-portfolio,国内也有人将此翻译 成为“电子档案袋”,在本文中作者采用“电子学档”这种 译法,一是比较简洁,二是将它和通用档案的电子形式相区 别。由于不同学者对电子学档的理解差异很大,IMS EP 对什 么是电子学档作出了明确的定义:电子学档是“真实的多种证 据的集合,从较大的(学习)结果中提取,用以向一个或多 个相关方就某种目的展现个人或机构的学习经历” [3]。对这个 定义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1)电子学档的内容是学习 证据的集合,来源于学习的成果。这些成果通常以某些特定 的形式展现学习、绩效反思、对学习结果的解释、证据等内 容。(2)电子学档的阅读对象可以包括教学评价机构、对工 作绩效以及学术水平感兴趣的潜在雇主和同事和学习者本身 等多种对象。(3)电子学档必须完整和可信。学档的内容不 仅仅来自学习者本身,还有第三方的提供的内容,因此内容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得到第三方认可。

IMS EP 对电子学档的定义具有较大的外延,试图描述实 践中最复杂、最完整的电子学档结构。其目的在于使得该规 范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学档,也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学档,这是 因为在制定标准和规范时要尽量照顾到所有可能的实践,而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需要这么完整的结构。有些学档仅包含 了学档所有者和相关机构允许使用的部分信息,有些学档没 有反思和评价信息,甚至有学档不包括如何显示内容的相关 数据和方法。

二 电子学档的类型和适用场景

在 IMS EP 的《实践指南》中列举了多种学档类型,有评价型学档、展示型学档、学习档案、个人发展档案、多人学 档和工作档案等[4]。档案信息通常不包括医疗记录,财务记录, 政府相关的犯罪记录和司法记录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在设计学档规范的时候 IMS 考虑了学档规范所适用的场 景,这些场景是开发规范的背景,以及检验规范的依据,在 IMS EP 的实践指南中列举了使用学档的四个场景[5]。

向外部的评估系统提交学档:例如,学员向评估系统 提交学档,然后评估系统再从学档中将学习的证据和评估要 求相对应,以判断学生是否合格。

和其他学档系统共享学档:例如,在大学的学档系统 和公司的学档系统间共享学员的学档案,而不是重复建立两 个同样的学档。

为获得反馈而共享学档:例如,学生将学档和咨询师 或教师共享,第三方使用学档系统阅读学档,并提出反馈。

在学档系统间转移学档:例如,学生转校时需要将学 档从一个教学机构完全转移到另一个教学机构。

三 电子学档规范的内容

IMS 电子学档规范的目标用户是电子学档工具的开发 者、需要整合学档工具到其他系统的开发者、为教学系统开 发电子学档相关功能的开发者和其它关注电子学档互操作的 相关方[6]。规范定义了学档的组成模型和词汇表,学档的元数 据描述方法、学档包装和交换的方法等主要内容,主要包含 在下面三个文档中:

信息模型文件(Information model):描述制定电子 学档规范使用的信息模型,从语义和逻辑上解释该规范的设 计思想:包括背景、适用领域、使用对象、原理、名称定义 和结构模型等部分。下文简称为《信息模型》。

XML 绑定指南(XML Binding Guide):从技术的角 度介绍如何使用 XML 语言来描述信息模型,也就是在实际应 用中如何使用该规范来描述一个现实的学档对象。XML 绑定 指南中介绍了学档各组成部分的描述方法、词汇表和注意事 项。它的主要阅读者是使用该规范的开发人员。下文简称为《绑定指南》。

最佳实 践和应用 指南( Bes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提供如何实现和使用该规范的补充信 息,一般是规范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例,以及对规范进行扩 展的方法。下文简称为《实践指南》。

除上面三个文档以外,IMS EP 还包括一个用于详细描述 量规的子规范,定义了对于量规的核心内容的标准描述,同 时还提供了量规的 XML 绑定文档和 XML 范例。

由于 IMSEP 是 IMS 标准族中的一员,为了“不重新发 明轮子”,学档规范中的某些部分是通过已有的其他 IMS 来定义和描述的。例如,该规范使用学习者信息包装规范 IMS Learner Information Package(LIP)描述和封装学习者信息, 通过元数据描述目标和活动,通过内容表现机制来表述多种 支持的媒体。内容包装规范 IMS Content Packaging (CP)则 在该规范中用于资源的描述和封装,使得资源能够在系统间 顺畅的迁移和共享。学档规范中对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者能力 的描述采用 了可复用的 能力和教育 目标定义规 范 IMS ReusableDefinitionofCompetencyorEducationalObjective(RDCEO)。而学档中的元数据则使用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IEEE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LOM)描述。

四 电子学档的包装方法

电子学档是通过一些数字资源来承载的,它的实质是用 于展示和交换的各种资源的集合,以及对资源和资源之间的 相互关系的描述。从这个角度看,学档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包, 因而 IMS 将学档看作是一个标准的 IMS 内容包,用包装规范 来描述学档和包装学档[7]。学档是由多种学档元件组合在一起 的内容包。

电子学档的绑定方法在《绑定指南》中说明,学档的所 有上下文信息,如表现方式、关系等都在 IMS 内容包中定义, 每一个学档元件都作为内容包的资源放置在包中[8]。内容包的 资源集合中包含了学档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作品、资格 证书等。IMS内容包甚至可以用以交换一个以上的学档。根 据 IMS CP 规范,内容包是可以嵌套的,我们可以将多个学档 放置在一个学档包内,并创建多个子 manifest 文件描述多个 子学档包。

五 电子学档的概念模型

IMS EP 在《信息模型》中对学档组成部分的做出描述和 解释:学档由多个离散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描述学档主体 的某个方面[9]。学档为一个主体(subject)所拥有,主体就是 学档的服务对象。例如我们说某个学档是关于小张的,那么 小张就是主体。为什么此处要使用主体这个概念?主要是因 为学档规范的开发者认为主体和所有者(owner)是有密切关 系但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体用于强调学档服务的对象, 所有者用于说明学档的所有权。当然一般情况下学档的主体 就是学档的所有者。

1基本模型

学档规范的基本概念模型是:一个“所有者”拥有零到多个“档案”;一个“档案”包含一到多个“部分”,并且 有零到多个“外观”(Presentation);“视图”(View)是学 档内容集合的一个子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 的学档。这些学档组成部分的关系用 UML 表述如下图。

是电子学档的主要部分,它包含了用以描述学档组成部分的“学档元件”和用以表述如何显示学档信息的“外观”组件。一个档案由一到多个“学档元件”组 成,具有零到多个“外观”。IMS EP 中定义了十几种“学档 元件”,将在本文的学档元件模型一节中介绍。

所有者(Owner)用于标识对学档拥有所有权的人。一个所有者可能拥有一个或多个学档。在《绑定指南》中使用 IMS LIP 规范的项来实现。该项通过和标签可以定义个人、多人和组织[10]。所有者是学档必 须拥有的组件,每个学档至少有一个所有者。

外观(Presentation)用于描述学档应该如何显示或呈现 的相关信息,包括学档组件的选择和其排列方式,以及它们 的构成要素和相关属性。学档通过自身包含的外观信息,告 诉学档系统或学档工具应该显示哪些学档内容以及如何显示 学档的内容。在《绑定指南》中规定,该组件通过学档内容 包中包含 xslt 和/或 css 的文件决定学档外观的显示方式。外 观不是学档所必需具有的组件,没有表现形式的学档也有其 存在的意义,可以通过系统默认的方式显示学档内容,或者 根本就不用于向学档的阅读者显示内容。

视图(View)用于表述需要根据特定的目的显示的学档 子集。视图的结构和学档相似,在逻辑上可以看作是另一个 学档[11]。学档中视图的用法如同不同版本的简历。应聘者在 制作简历的时候根据投简历的对象的不同而制作不同的版 本。如高校版、公司版等。高校版主要是展示学术能力,公 司版主要是展示工作能力和成果,虽然简历的内容基本相同, 但是其侧重点,或外观不同。在学档中,每个视图可能具有 其独自的外观,也可以多个视图共享一个外观。

2学档元件

“学档元件”(PortfolioPart)是用以表述学档组成部分的超集。一个学档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学档元件。学档元件本 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在信息模型中由很多不同类型的学档 元件实例来实现,这些元件包括活动、声明、类型等。通过 对这些元件的定义,我们区分了学档的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模型中对这些要素作出了解释,并以此构建了描述学档内容语义空间。《信息模型》中一共定义了18 个类型的学档元件(见图 2),主要包括:

(1) 活动(Activity):用于描述学习、训练、工作、服 务的记录和作品。在活动信息中包含了对课程描述和相应的评 价记录。每个学档可以包含多个活动,每项只记录一个活动。

(2) 声明(Assertion):存储与学习者相关的、与学档 元件相关的、或者是其它和学档相关的文本信息,但是不包 含后面将要提到的反思内容。声明的作者可以是包括档案的 所有者在内的任何人。声明的内容一般是证明文本,或是导 师、同事和他人的评价。一般情况下学档元件的 项可以用于文字描述,但是当需要记录一个学档元件的多项 信息时,学档元件本身的项就不够用了,这时我 们可以采用“声明”或“反思”记录这些信息[12]。声明的类 型可包括:“协定”、“注记”、“自我表述”、“内容定 义”、“优点”、“缺点”、“价值”、“内容定义”等。

(3) 能力(Competency):描述学档主体拥有的技能。 技能与正式或非正式的训练(通过活动描述)以及工作历史 相联系,可以用“资质”元件(通过记录正式的奖项)佐证。 每一项描述一种能力用。在《绑定指南》中用 IMSLIP 规范 来描述该项,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使用 IMSRDCEO 规范来描述。

(4) 目标(Goal):记录学档主体的目标和期望,包括 向着大目标前进的阶段性目标。该项可以用来描述主体的任 何目标,包括已经完成的目标。将目标和学习成果相比较判 断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是反馈和评价学档的一个重要依据。

IMS EP 将目标分为工作、教育、个人、发展、障碍、列 表等类型。目标和目标之间既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嵌套关系,即一个目标可以是某个目标的子目标。目标通过“关 系”元件和其它学档元件相联系,目标和活动间的关系一般 是活动“支持”目标,目标和能力、资质、成就间的关系一 般是目标是他们的“目的”。

(5) 兴趣(Interest):记录学档主体的爱好和其他休闲 活动信息。兴趣可以具有正式的奖项(在相关的“资质”中 描述),并可以用包括和兴趣相关的电子版的作品作为佐证。 兴趣和个人的动机以及创造力有关,因此可以用来促进对某 个人个性化特征的了解,是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项描述 一种兴趣,不可嵌套。

(6) 作品(Product):是学档所有者的创作成果,可以 包含电子化存储或索引的任何材料。作品的包装和存储需要 使用 IMS内容包装规范。

(7) 资质(Qualification):包含了资历、认证和对于学 习者的获奖情况证明,是对学习和工作的正式认可。本元件 中也可以包含颁发奖励的机构和奖励性质的相关信息,每项 定义一个资质、证书或奖项。

(8) 反思(Reflection):记录学档主体对某个学档元件 的反思,例如对某个学档元件的评论或解释。反思在教学过 程和个人职业发展中很重要,反思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因 此需要用专门的反思元件来记录,而不是使用学档元件的

项。反思可以通过关系部件和其他学档部件相联 系。反思的类型可以包括“内容定义”、“优点”、“缺点”、 “价值”、“预期”、“方面”、“回想”等。

下面是一个反思的范例(来自于《实践指南》)和对该范 例的解释

(9) 关系(Relationship):是连接两个学档元件的元件, 用来表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类型。通过关系,我们将不同 的学档元件联系起来,最后将学档组织成为有意义的网络, 就像概念地图。这些关系不仅是内容的粘合剂,也是我们查 询学档的线索和界面。《实践指南》用了较多的篇幅来介绍“关 系”元件,列举了不同的学档元件之间的关系类型,例如能力 和目标之间是“支持”关系,作品和能力间是“证明”关系,活动 和目标间是“支持”关系。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学档部件之间 的关系最好是一对一的。如果有一对多的关系,就需要将一 对多的关系化简为多个一对一的关系[13]。关系的类型包括: “包含”( IsPartOf )、“支 持”( Supports )、“证 明” (Evidences)、“目的”(AimsAt)、“展示”(Presents) 和“反思”(ReflectsOn)等。

(10) 量规(Rubric)和量规项目(RubricCell):量规 是一种用于评价的学档部件,它是一个二维表,一般纵轴为 评价的内容项,横轴为评价的分数等级。对于量规和量规项 目的精确描述是通过一个子规范定义的,并且提供了对学档 中其他部分评价的指导。量规二维表中的一格就是量规项目, 通常用于记录根据量规衡量的学习结果。

除此上述学档元件外,还有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从 属关系(Affiliation)、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其他(Other)、 安全键( SecurityKey )、成 绩单( Transcript )、参与者 (Participation)等学档元件,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本文一一介绍。这些术语大部分来自于 IMS 的另一个规范:IMS LIP,只有量规、量规项目、参与者、反思和证明几项是电子学档 规范中新添加的内容。在《信息模型》中很多项目只定义一 个概念,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实现的方法,因此在实现的时 候可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在《绑定指南》中,学档规范 的制定者使用 IMS 的相关标准进行描述。不过,这只是建议 的描述方式,开发者也可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技术实现, 但是会造成兼容性问题。通常在应用学档规范时,为了获得 较好的互操作性,除了要遵守信息模型外,还必须遵守《绑 定指南》中约定的 XML 视图。

六 学档规范的意义,不足和未来

IMS 学档规范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子学档的行业规 范,它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首先,IMS EP 对于电子学档作 了较为科学的定义,并且建立了概念模型,学档中的各组成 元素也做了较精确的定义。其次,IMS EP 可以自由使用,不 需要支付任何形式的付费,无需考虑专利授权。再次,IMS EP是一个开放的规范,它的制定过程是开放的,并且在全过程 广泛接受业界的反馈和建议[13]。以上这些优点均有利于该规 范的推广和应用。

IMS EP 是比较学术化的、研究性的规范。根据 IMS 规范 的流程,并没有规定 IMS 制定的规范必须经过实际的应 用实践测试,也没有要求规范必须建立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 因此规范的可用性还需要通过大量应用的来检验。缺乏应用 验证是 IMS EP 的最大的不足之处。在规范后,IMS 会对 规范进行修正和版本升级,如果规范有问题或是不妥当,将 有可能在高版本的规范得到修正。一般来说,1.0 版本规范的 实践指南都没有经过实际应用,仅相当于软件的 beta 测试。 等规范升级到 1.1.2 版本左右的时候基本上成熟,规范内容也 会有一些变化。由此看来,1.0 版本 IMS电子学档规范对于 我们来说意义大于实用,该规范还未成熟,仍旧有不少地方 需要修改,而 IMS 本身也希望通过早期版本的规范获得 业界的广泛反馈,特别是对绑定方法和相关的实现范例。

此外,笔者注意到,在《绑定指南》中,IMS EP 对很多 学档元件都采用了其他 IMS 规范,如 IMS LIP 等实现。随着 技术的发展,这些方案已经落后,语法复杂,难以使用,而 且在其它领域内并未广泛使用。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已 为 IT 行业所接受的通用标准:如对资源的聚合可使用 Atom, RSS 等协议或规范,对人员关系的描述可使用 FOAF 协议[14], 这些都是对 IMS EP 在实践应用中的尝试和改进。从标准制定 的角度看,对 IMS 规范的补充和修订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国内的研究者来说,现在是一个合适的进入时机,一方 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对标 准的修订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以此为参考建立我国自己 电子学档标准。对于国内教育软件的开发者来说,IMS EP 在

《信息指南》中向我们展现了清晰可用的学档结构,在《绑 定指南》和《实践指南》提供了学档的实现方法,这些都可以供我们在开发中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佑美.论网络环境下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 究,2002,(6):37-40.

[2] Jim Doherty.IMS e-portfolio standard implemented in new Sakaitool[EB/OL].

[3][6][7][9]IMSGlobalLearningConsortium,Inc.IMS ePortfolio Information Model-Version 1.0 Final Specification [EB/OL].

[4][5]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IMS ePortfolio

Best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 - Version 1.0 Final Specificatio[EB/OL].

[8]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IMS ePortfolio XML Binding-Version1.0FinalSpecification[EB/OL].

[10][12]ScottWilson.IntroducingIMSePortfolio, Part3: Binding[EB/OL].

[11]Scott Wilson.Introducing IMS ePortfolio, Part 1: Introduction[EB/OL].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2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结构体系;价值创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兴起,使得"商业模式"(busiIless model)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术语和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商业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内含定义和结构体系的具体构建仍然尚未达成一致观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o德鲁克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可见,商业模式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重新获取竞争优势和生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定义

美国学者TIMMERS于1998 年第一次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系统定义。他指出商业模式可以作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 是一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 其基本要素包括产品、服务、信息、商业参与者、价值以及收入来源等。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学者们各自所关注的视角不同,导致对商业模式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对此,Morris等(2003)在考察众多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 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Osterwalder等(2005)认为, 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 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 其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创造顾客价值建立内部结构, 以及与伙伴形成网络关系开拓市场、传递价值、创造关系资本、获得利润并维持现金流。概括地讲,商业模式即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基本原则(Osterwalder,2009)。类似地,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所使用的关于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以及价值获取机制的设计或者架构。

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核心界面包括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高闯等(2006)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可以由整条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组成--完全一体化(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也可以由产业价值链的片段组合而成。原磊(2007)指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 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 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上, 为股东及伙伴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王晓明等(2010)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从商业模式构建方法的视角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下,以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实现)为目标,围绕企业的商业活动(业务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的设计、安排或选择。而高峻峰等(2011)则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它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的模式,其决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内涵及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所阐述内容的关键信息都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这一核心逻辑以顾客价值主张作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作为过程,以财务数据作为运行结果。

二、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

"商业模式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其主要原因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搭建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就无法对现有企业或者预创立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描述、分析、评价以及改进和创新。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对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简单罗列阶段

在简单罗列阶段,研究者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对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要素进行了简单罗列。例如, 国外最早研究商业模式的学者之一Timmers采取简单罗列的方式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商业模式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结构, 包括对各种商业活动参与主体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描述; 二是对各种商业活动参与主体潜在利益的描述; 三是对收入来源的描述。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Timmers(1998):产品/ 服务/ 信息流结构、参与主体利益、收入来源;

Donath (1999):产品创新、顾客关系、基础设施管理、财务;

Chesbroug(2000):顾客理解、市场战术、公司管理、内部网络化能力、外部网络化能力;

Petrovic等(2001):价值模式、资源模式、生产模式、顾客关系模式、收入模式、资产模式、市场模式;

Betz(2002):资源、销售、利润、资产。

(二)细节描述阶段

在细节描述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商业模式应当涉及的因素进行细节描述, 使企业在了解商业模式应当包括哪些要素的同时, 还要明白这些要素的详细含义和在考虑这些因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与简单罗列阶段相比, 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深入, 也更能指导企业实践。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Hamel(2000):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顾客界面;

Afuah等(2001):顾客价值、范围、价格、收入、相关行为、实施能力、持续力;

Applegate (2001):概念、能力、价值;

Sthler (2002):价值主张、产品/ 服务、价值体系、收入模式;

Gartner (2003):市场提供物、能力、核心技术投资、概要。

(三)搭建结构体系阶段

在搭建结构体系阶段,也就是当前阶段,研究者在研究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时候, 不仅指出商业模式应当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而且还要研究这些构成要素的地位,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 商业模式研究已经超越了简单、孤立的描述, 试图打开企业这只"黑匣子", 通过考察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商业模式不同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 以及商业模式不同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Dubosson等(2001):产品、顾客关系、伙伴基础与网络、财务;

Amit等(2001):交易内容、交易结构、交易治理;

Osterwalder(2005):价值主张、目标顾客、分销渠道、顾客关系、价值结构、核心能力、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式;

原磊(2007):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

Johnson等(2008):客户价值主张、利润公式、核心资源、关键过程;

郑称德等(2011):动因层、目标层、情景层、基础层、行动层、结果层。

三、商业模式结构体系重塑

由于商业模式定义的多样性,导致了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的多样性。前人对此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罗列到细节描述再到体系搭建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结构体系构建。在第三阶段,以往学者们研究的共性是开始关注商业模式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即组成要素和各要素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这一核心逻辑以顾客价值主张作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作为过程,以财务数据作为运行结果,由此构建出的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包括三个阶段五个要素:

(一)起点

1. 客户细分:商业模式起点源于价值发现,即通过客户细分来定位目标市场,以此为基础定义顾客价值主张。

2.价值主张:顾客价值主张是指企业为特定细分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的系列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及外延可以概括为:新颖、性能、定制化、"把事情做好"、设计、品牌/身份地位、价格、成本削减、风险抑制、可达性、便利性/可用性等。

(二)过程

商业模式过程体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创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二是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资源是支撑,关键活动是实现路径。

1.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是保证企业商业模式有效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包括实体资产、知识资产、人力及金融货币资产等。

2.关键活动

关键活动是保证商业模式可行而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像研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特定的关键活动通常围绕特定的人力、物力、财务等多种核心资源之间的调度而展开,其效率和效果则由企业对资源的掌控和利用能力决定。

(三)结果

商业模式运行结果通过企业财务数据体现。财务数据不仅包含了企业各种资源和活动的成本及其构成,而且还涵盖了收入流的组成、利润率水平等重要的经营指标。因此,财务模块对于整个商业模式结构体现而言,是一种数字体现和验证,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小结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而又令传统行业大跌眼镜的公司。这些公司凭借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击败竞争对手的同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立于1987年的DELL公司,以其独特直销模式打败了竞争对手,成为了PC行业的巨头之一;亚马逊由杰夫・贝左斯于1995年创建,作为第一个采用B2C在线销售商业模式的公司,亚马逊通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成为目前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美元;凭借网络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公司,通过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网络广告收入模式,从1998成立时的车库公司发展成为目前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公司对传统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原本靠产品/服务创新为生存和发展基础的企业不得开始考虑其现有商业模式是否已过时。

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重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那么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商业模式,哪些要素构成了商业模式,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关键问题。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技术/产品/服务为中心的观点转变到更加全面系统的以商业模式为中心的观点,才能突出重围,找到一片新的蓝海。

参考文献:

[1]A.Osterwalder, Y.Pigneur. 商业模式新生代[M]. 王 帅,毛心宇,严 威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罗 珉.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述评 [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3]原 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 [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3篇

[关键词]生产力;概念;内涵;嬗变;扩展

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到当今出版的几乎各种《政治经济学》,给生产力的定义基本上是:“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历史和现实的归纳和反映,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现实正在发生着与原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不同的变化,经济学应当敏锐地洞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作为规范经济学,也应当对人们“应该是什么”进行正确的回答,生产力的概念自身应当包含“价值判断”。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4篇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5篇

【关键词】万维网;语义网

WWW已成为许多人口中“网络”的代名词,其全称是World Wide Web,中文名称“万维网”。信息的自由化和信息提供的简单化促进了万维网的繁荣,使之成为当今使用最为普遍的网络。然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更理想的网络,语义网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1.万维网简介

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1980年构建的ENQUIRE项目,是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尽管与现在的万维网大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1989年3月伯纳斯・李在《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一文中提及ENQUIRE并描述了一个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并于1990年11月13日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写了第一个网页以实现其文中想法。万维网从此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万维网上的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重复性、非结构化、非规范化的特点。因其信息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质量得不到保证。

2.HTML技术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技术在万维网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WWW的描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网上浏览到,无论使用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HTML的简易性使万维网得到迅猛发展。用户通过浏览器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方便地浏览各种来源的HTML文档,并可通过超链接技术将不同的资源和信息连接起来。现在的网络资源大都是以超链接的形式进行组织和联系的。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本身的语义模糊性和歧义性增加了机器分析的难度。目前万维网由大量HTML页面组成,其内容是人们可读、可理解的;但对于计算机而言是不可理解的,使得Web上的内容难以由计算机做有意义的自动处理。例如,人类在理解head这个单词时,会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它的含义是“领导”还是“头部”,但计算机却很难分辨。另外,网络自由宽松的环境便于人们利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信息,信息量的迅猛增长引发了“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等诸多问题。计算机在采集、分解和组合万维网中的信息时有些力不从心。这时,人们渴望出现更“聪明”的网络。

3.语义网的概念

为改善当代万维网信息不利于计算机自动处理的现状,万维网的创始人Tim Berners-Lee于1998年提出了有关下一代万维网的构想――语义万维网(Semantic Web)。语义万维网是一个梦想:期望Web上的数据通过另一种不同于现在的方式描述和链接,使这些数据不仅能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也能被不同的应用程序所自动处理、综合、重用,网页蕴含的语义信息能使计算机完成大部分的自动化处理工作,从当前“机器可阅读”的万维网扩展为“机器可理解”的语义万维网。

Tim Berners-Lee在和当代万维网的对比中,对语义万维网的描述如下[1]:语义万维网是对当前万维网的延伸和扩展,其信息具有定义良好的含义,计算机能根据概念的定义声明和逻辑推理规则发现资源对象的含义,使得机-机之间以及人-机之间都能够更有效地合作处理。在语义万维网中定义和链接的数据能被各种不同的应用以更为有效的方式查询、重用和集成。

语义网的信息具有充分的、完备的语义定义,能够在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语义上的理解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语义网是能够理解语义的万维网,它将成为未来的万维网。语义网,不仅可以描述现有网络中的媒体资源(如网页、图像等),还可以描述人、地点、组织和事件等对象。它不仅包括资源之间单纯的超链接关系,而且可以表示上面提到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关联。通过对领域知识的概念建模和数据语义的明确表达,语义网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

近年来,语义网的研究已在国内外掀起了阵阵热潮,并出现了一些应用性实例。在美国,语义网技术已被应用于医学界用于描述医学术语,美国国立虚拟天文台、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也都饶有兴趣地研究语义网技术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在欧洲,欧洲委员会投资创建了Ontoweb,该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把基于ontology的方法和语义网工具等方面结合起来,Ontoweb是不同兴趣小组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国内,语义网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医学、商业等各个领域,许多大商业公司、科研机构也纷纷参与到语义网的研究中。

在学术界,Tim Berners-Lee提出了语义网的层次架构,该架构由七个层次组成[2]:

第一层:统一字符编码(Unicode)和统一资源定位符(URI)。Unicode用于处理资源的编码,保证使用的是国际通用字符集,实现信息的统一编码。URI支持语义网上对象和资源的精细标识,为精确信息检索打下基础。

第二层:XML+域名空间(Name Space)

+XML模式(XML Schema)。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拓展标记语言)来源于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是标记语言的标准,XML省略了SGML中复杂和不常用的部分,是一个精简的SGML,它综合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XML允许用户创建属于自己的标签(tags),因此称为“可拓展”,XML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已经定义好的标签,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标准。利用这个标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定义一套标签,即一种新的标记语言。XML将资源信息的结构、内容与数据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离,确保语义网的定义。

第三层:RDF+RDF模式(RDF Schema)。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是用于表达资源的元数据信息,其基本思想是:用URI来标识事物;将一切可以在万维网上标识的事物(具体的或抽象的,存在的或不存在的)统称为“资源”;用属性(Property)和属性值描述资源。RDF使用主体、谓词和客体描述陈述。主体表示区别其它事物的部分,谓词表示主体所持有的各个属性,客体表示各个属性对应的属性值。通过对主体的属性填入相应的值,描述关于主体的元数据,一个这样的三元组可以描述关于主题的一个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RDF表述模型

该层为资源描述提供统一的通用框架和实现数据集成的元数据解决方案,RDF和RDFS用于对URI标识的对象进行陈述。

第四层:本体(Ontology)。用于在信息结构和信息内容分离之后对信息作完全形式化的描述,描述资源本身以及各个资源之间的语义信息。

第五层:逻辑(Logic)。用于提供公理和推理规则。

第六层:证明(Proof)。对逻辑层产生的规则进行证明,从而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第七层:信任(Trust)。用于保障信息交流安全可靠。

4.结束语

语义网的突出特点是对信息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它能够在隐藏的编码中明确指出每一项的具体含义,从而使计算机“理解”信息内容。它还能让计算机在“理解”信息之后,根据已有数据和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和自动处理。我们期待语义网技术早日成熟,使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炜,张铭.语义网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兴.基于语义网的网络管理服务处理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黎明.基于语义网的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4]黄果,周竹荣,周亭.基于语义网的信息检索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6篇

论文摘要: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给教学领域带来新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繁杂、分散、查询不便等一系列繁琐问题。本文利用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3.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来构建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

一、引言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则是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由于教学资源分散和结构性匾乏,教师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教学所需资源,直接导致教师备课时间大幅增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信息化进程。因此,组织和管理好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教学信息化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重心,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重点。面对现有的天量无序资源,只有充分应用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等现代化技术才可能使教师能在较少时间内找到合适资源,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3.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旨在为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高效管理做出有益探索。

二、本体定义和相关构建工具

(一)本体的概念

“本体”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描述事物存在的规律和本质。后来引入计算机界,人们便赋予它新的含义。从1991年Neches等提出的“一个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外延的规则”。此后,本体的概念逐渐深入知识工程界,并且和早先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众多定义中,被广大学者接受,在界内影响力最大的是Gruber于1993年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明确的规格说明”。

(二)本体的描述语言和构建工具

关于本体的描述语言有很多种,目前开发的本体语言主要是基于一阶逻辑和描述逻辑语言,以一阶逻辑语言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研究室开发的Ontolingua;Cyc系统的描述语言CycL;基于一阶谓词的高级编程语言Loom等。另外,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有马里兰大学开发的简单HTML本体扩展语言SHOE,美国SAR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开发的XOL,欧洲IST项目On-To-Knowledge开发的OIL}DARPA定义的本体描述语言DAML+OIL}W3C公布的Web本体语言推荐标准OWL等。

目前常用的本体创建和开发工具有以下几种: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开发的Ontoligua;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设计的Ontosauru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发的WebODE;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Protege;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的应用信息学和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所开发的KAON等。其中protege使用最为简便,且其源代码开放,模块划分清晰,提供API接口,扩展性强,方便用户学习和使用。用户可以在其工具站点—protege.stanford.edu/,免费下载最新版本、插件和相关文档资料,所以本文创建本体采用了Protege3.3.1。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的建构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分类标准

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的复杂多样性,为避免出现教育资源层次分类不清和属性标注混乱,教育部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其中对教育资源的媒体素材进行了分类。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根据规范现分五大类: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因此,其后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中基本以上述五类为依据。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过程

1.概念及关系的确定

笔者从媒体类型、学科、适用对象、媒体格式、使用语言和存放位置将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划为六大类。①媒体类型被《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分为五类,笔者在这五类下又划分出多个子类,如“文本”包含子类“人物说明”“教材文本”“教案”“历史资料”“习题”等。②学科类的划分参照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③适用对象类依据年级划分,包含“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其他”。④媒体格式按照媒体类型具体编排,包括“文本格式”“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⑤语言类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如英语、汉语等。⑥存放位置:考虑到添加多媒体资源各个属性后,资源所在的具置于之后也是重要的概念,因此位置类也作为重要概念列入。

2.定义属性

根据属性标注选定的内容,此次本体构建中教育资源属性标注分为两个部分:①采用LOM模型必须元数据中的内容;②另一部采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针对各类教育资源的特点而开发的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内容。

首先,必选元数据内容具体如下:(1)标识,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标号,在系统中应该唯一;(2)描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内容的文本描述;(3)关键字,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关键字;(4)语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使用语言”属性,连接语言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5)创建者,记录是谁创建了该资源;(6)创建时间,记录创建资源的具体时间;(7)格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技术上的数据类型,具体有“所用格式”属性连接格式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8)大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字节大小,如果经过压缩,指未压缩时的大小;(9)位置,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物理位置,具体有“所处位置”属性位置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0)持续时间,是指连续运行多媒体教学资源需要的时间;(I1)使用者,指使用该资源的主要用户,最重要的优先列出,具体有“适用对象”属性对象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2)难度,指学习者学习该资源的难易程度的界定,在此将难度分为非常简单、简单、中等、困难和非常困难五类;(13)评注,指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在使用方面评论的内容;(14)文献资料,对具体某个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补充,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资源。

其次,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按照素材类型分为不同又具有各自类型特色的属性,在此不再赘述。

3.添加实例

实例是本体领域中最精确、最小的概念,是实现本体最终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之前所有步骤,包括类的定义、属性的确立等,已经让本体初步成形;而实例的添加能使本体更充实饱满,也可以逐步建立领域知识框架。因此,在添加实例前要挑选和记录准确的个体,添加时,选择适当类别进行添加。以下简要描述如何对各类进行实例添加。

(1)媒体类型类的实例添加:按照自顶向下原则,先根据实例类型,纳入具体分类中,再根据主要内容进行更细的划分。如描述美国克林顿总统的视频,先归入“视频”类,界定出这个资源为人物描述,则再添入视频下的人物类。

(2)学科类的实例添加:学科下添加时可参考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具体不再赘述。

(3)对象类的实例添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适用对象分类在本文中已经确定,各年级的名称作为实例归入相应类下,如本科一年级作为实例添加到本科阶段类中,其他类中先不添加实例,可在之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添加子类。

(4)媒体格式类的实例添加:媒体格式包含的五个子类具体明晰,如:video/rmvb,image/gif,audio/midi等等,仅需填入对应类中即可。

(5)语言类的实例添加:语言类的实例为资源使用的语种,如汉语、英语、法语等,直接添入对应语言类下即可。

(6)位置类的实例添加:位置类实例依据多媒体教学资料存储空间的名称添加。

添加完实例后,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库就初步完成了。在使用这个本体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对该本体定义属性、添加实例等不断对本体进行修改、扩展、完善,这是本体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本体优化步骤。笔者使用protege3.3.1编辑后的多媒体

教学资源本体主界面如图to

4.本体检索

本体构建完成后,利用protege3.3.1自带的插件Queries可以实现多重语义检索。在Queries插件中,可以利用类的名称、属性和属性的约束条件等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查询。Queries插件提供的多条件限制使资源检索更为精确:查询结果必须符合多个限定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者每一个才会呈现出来,这种检索方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便捷。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7篇

论文摘要: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给教学领域带来新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繁杂、分散、查询不便等一系列繁琐问题。本文利用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 3. 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来构建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

一、引言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则是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由于教学资源分散和结构性匾乏,教师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教学所需资源,直接导致教师备课时间大幅增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信息化进程。因此,组织和管理好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教学信息化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重心,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重点。面对现有的天量无序资源,只有充分应用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等现代化技术才可能使教师能在较少时间内找到合适资源,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3.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旨在为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高效管理做出有益探索。

二、本体定义和相关构建工具

(一)本体的概念

“本体”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描述事物存在的规律和本质。后来引入计算机界,人们便赋予它新的含义。从1991年neches等提出的“一个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外延的规则”。此后,本体的概念逐渐深入知识工程界,并且和早先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众多定义中,被广大学者接受,在界内影响力最大的是gruber于1993年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明确的规格说明”。

(二)本体的描述语言和构建工具

关于本体的描述语言有很多种,目前开发的本体语言主要是基于一阶逻辑和描述逻辑语言,以一阶逻辑语言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研究室开发的ontolingua; cyc系统的描述语言cycl;基于一阶谓词的高级编程语言loom等。另外,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有马里兰大学开发的简单html本体扩展语言shoe,美国sar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开发的xol,欧洲ist项目on-to-knowledge开发的oil } darpa定义的本体描述语言daml+oil} w3c公布的web本体语言推荐标准owl等。

目前常用的本体创建和开发工具有以下几种: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开发的ontoligua;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设计的ontosauru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发的webode;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protege;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的应用信息学和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所开发的kaon等。其中protege使用最为简便,且其源代码开放,模块划分清晰,提供api接口,扩展性强,方便用户学习和使用。用户可以在其工具站点—protege.stanford.edu/,免费下载最新版本、插件和相关文档资料,所以本文创建本体采用了protege3.3.1。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的建构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分类标准

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的复杂多样性,为避免出现教育资源层次分类不清和属性标注混乱,教育部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其中对教育资源的媒体素材进行了分类。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根据规范现分五大类: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因此,其后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中基本以上述五类为依据。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过程

1.概念及关系的确定

笔者从媒体类型、学科、适用对象、媒体格式、使用语言和存放位置将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划为六大类。①媒体类型被《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分为五类,笔者在这五类下又划分出多个子类,如“文本”包含子类“人物说明”“教材文本”“教案”“历史资料”“习题”等。②学科类的划分参照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③适用对象类依据年级划分,包含“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其他”。④媒体格式按照媒体类型具体编排,包括“文本格式”“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⑤语言类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如英语、汉语等。⑥存放位置:考虑到添加多媒体资源各个属性后,资源所在的具置于之后也是重要的概念,因此位置类也作为重要概念列入。

2.定义属性

根据属性标注选定的内容,此次本体构建中教育资源属性标注分为两个部分:①采用lom模型必须元数据中的内容;②另一部采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针对各类教育资源的特点而开发的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内容。

首先,必选元数据内容具体如下:(1)标识,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标号,在系统中应该唯一;(2)描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内容的文本描述;(3)关键字,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关键字;(4)语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使用语言”属性,连接语言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5)创建者,记录是谁创建了该资源;(6)创建时间,记录创建资源的具体时间;(7)格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技术上的数据类型,具体有“所用格式”属性连接格式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8)大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字节大小,如果经过压缩,指未压缩时的大小;(9)位置,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物理位置,具体有“所处位置”属性位置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0)持续时间,是指连续运行多媒体教学资源需要的时间;(i1)使用者,指使用该资源的主要用户,最重要的优先列出,具体有“适用对象”属性对象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2)难度,指学习者学习该资源的难易程度的界定,在此将难度分为非常简单、简单、中等、困难和非常困难五类;(13)评注,指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在使用方面评论的内容;(14)文献资料,对具体某个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补充,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资源。

其次,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按照素材类型分为不同又具有各自类型特色的属性,在此不再赘述。

3.添加实例

实例是本体领域中最精确、最小的概念,是实现本体最终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之前所有步骤,包括类的定义、属性的确立等,已经让本体初步成形;而实例的添加能使本体更充实饱满,也可以逐步建立领域知识框架。因此,在添加实例前要挑选和记录准确的个体,添加时,选择适当类别进行添加。以下简要描述如何对各类进行实例添加。

(1)媒体类型类的实例添加:按照自顶向下原则,先根据实例类型,纳入具体分类中,再根据主要内容进行更细的划分。如描述美国克林顿总统的视频,先归入“视频”类,界定出这个资源为人物描述,则再添入视频下的人物类。

(2)学科类的实例添加:学科下添加时可参考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具体不再赘述。

(3)对象类的实例添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适用对象分类在本文中已经确定,各年级的名称作为实例归入相应类下,如本科一年级作为实例添加到本科阶段类中,其他类中先不添加实例,可在之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添加子类。

(4)媒体格式类的实例添加:媒体格式包含的五个子类具体明晰,如:video/rmvb, image/gif,audio/midi等等,仅需填入对应类中即可。

(5)语言类的实例添加:语言类的实例为资源使用的语种,如汉语、英语、法语等,直接添入对应语言类下即可。

(6)位置类的实例添加:位置类实例依据多媒体教学资料存储空间的名称添加。

添加完实例后,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库就初步完成了。在使用这个本体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对该本体定义属性、添加实例等不断对本体进行修改、扩展、完善,这是本体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本体优化步骤。笔者使用protege 3.3.1编辑后的多媒体

教学资源本体主界面如图to

4.本体检索

本体构建完成后,利用protege3.3.1自带的插件queries可以实现多重语义检索。在queries插件中,可以利用类的名称、属性和属性的约束条件等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查询。queries插件提供的多条件限制使资源检索更为精确:查询结果必须符合多个限定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者每一个才会呈现出来,这种检索方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便捷。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8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简洁定义;研究重心;支援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20-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04

一.从日本教育工学谈起

日本教育技术学,又名“教育工学”,英译一为Educational Engineering,含有培养教育工程技术人员的含义:一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含有培养教育相关技术人员的含义。二战之后兴起的日本教育工学跟随、模仿美国教育技术学,将工程学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活动之中。在坂元昂(1928-2012)、清水康敬(1940-)等学界泰斗的开拓与引领之下,日本教育工学在学习认知、学习媒介、计算机辅助教育、数据分析、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个别方向上逐渐超越美国教育技术学,在学术理论体系上逐渐趋于完备、规范。1971年,日本教育工学界出版了一套学科理论丛书,如《教育经营与教育工艺学》、《教学系统》、《利用机器的教育工艺学》、《教育信息工程学》、《教育设施与环境规划》、《产业中的教育工艺学》等。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日本教育工学一系列理论,并称之为教育工艺学。“教育工艺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可操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性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坂元昂,1979)教育工艺学关系教育的所有操作因素,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具、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授方法、教育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师生编组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由于这门学科基于实验科学形成实证方法论,相对基于教育原理而言,更能形成完备的学术理论体系,也更能产生强烈的影响。

时过境迁,坂元昂教授对学科定义的归纳悄然地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2009年,他接受中国《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采访,再次作出与时俱进的界定――“教育工学就是教育中的工程学性质的学问,它不单纯是工学和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是教育学性质的学问,它是对应用ICT等媒体开展教育整体进行设计、实施、评价、改善的技术学。”他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学科理论模型图。从中可见,教育工学是支援主体通过支援学习资源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学科。

二.教育技术学理论模型与简洁定义

教育工学理论模型图囊括了学科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勾勒了教育工学的时年现状与未来愿景。模型图中各种关系一旦被置于时空中,将呈现更清晰的含义――与空间相对应的实在物是学习者、学习资源、支援主体,与时间相对应的非实在物是学习过程、支援活动;学习者、学习资源、支援主体具有空间并存性的特点,学习过程、支援活动具有时间继起性的特点。学习过程、支援活动是两条贯穿学习资源的曲线。学习过程体现了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支援活动则体现了支援主体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鉴于“主体”一词在国内教育论文、论著中被泛滥套用,本文拟以“学习资源支援机构与支援者(learning-resources aiding agency and staff)”替代“支援主体”。在中国,学习资源支援机构主要指电教馆、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e-Education相关部门,“学习资源支援者”主要指电教工作者、教育技术工作者(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ETs)等e-Education相关人员。支援工作终究是人做出来的,为了行文简洁,以下统一用“ETs”指代“学习资源支援者”。将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支援机构与支援者的关系描绘成图2,即教育技术圆柱体。内、中、外三环分别是学习者(learner)、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s)、学习资源支援机构与支援者。学习资源包括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学习伙伴(learning companions)、学习媒体(learning media)和学习内容(learning materials)。在教育技术圆柱体中,水平实线指代“空间”,竖直实线指代“时间”,指代“学习资源”,盘旋状的虚线指代“学习过程”。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在时间轴上延伸并发生汇合,构成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一条穿梭于空间中学习资源的曲线。换句话说,学习过程是随时间推移,学习者时而采撷、时而点缀资源的过程。教育技术圆柱体简明扼要地描述各研究方向共同关注的人与物及其关系,适宜作为教育技术学自有的理论模型。

近年来,“支援”一词被有些论坛所接纳,譬如,第十三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专门开辟了“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主题研究群。关于“支援”的称谓与理解,致力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赤堀侃司教授与坂元昂教授彼此默契,即学习媒体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还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作为学习伙伴的教师,是在与学习者相互学习、相互教授中帮助学习者的。如图3所示,学习者在进行学科学习时,不管参与个别学习,还是参与协同学习,ETs的工作目标均是为了使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94、04定义问世之后,国内研究者要么视之为系统周密的,要么视之为不合国情的。试图从添加备注以完善定义,却大多停留在增加“教”以弥补“学”,结果反而化简为繁。因此,有必要书写“一语中的”的学科定义,既体现严谨科学、言简意赅的特点,又体现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一脉相承的特点。本文尝试跳出“技术”等相关字眼,在“支援”、“资源”上做文章。根据教育技术学自有的理论模型,概括学科较为简洁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支援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庄惠刚,2012)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aiding resources for learning.

从满足需求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学是支援学习资源以满足学习者需求的理论与实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iding resources for learning tO meet thelearners’demand.)

AECT04定义出炉之后,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前主席唐纳德・P・伊利质疑道:以AECT04定义“研究”(study)取代AECT94定义“理论”(theory),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技术含义的游移不定,对澄清领域内一些问题并没有提供任何帮助。(The entire“definition”is not a definition at all since it refers only to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nd not tO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field as elaborated in the 1994 AECT definition.)顾及伊利先生的质疑,本文的简洁定义不采纳“研究与实践(study and practice)”,而采纳“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坚持AECT94定义的这一提法,还为了避免重复镶嵌“应用”之义。study源自古法语的estudier以及拉丁语的studium,除了有“研究”之义,还有“应用”之义。theory源自后期拉丁语的theoria以及古希腊语的theoria,没有“应用”之义,纯粹只有“沉思”、“冥想”之义。既然practice已有“实践”、“应用”之义,就不宜再次叠加study以致重复镶嵌“应用”之义。

简洁定义着重发挥“支援”恰到好处的妙用,因为中、日两国词典对“支援”的解释均具备双重含义。一方面,“支援”具有“协助人”的意思,即辅助、帮助、协助、救助、牵引、调度、增援、引导之义:另一方面,具有“准备物”的意思,即支持、支撑、维持、提供之义。这两个字的独到之处,不仅统摄94定义与04定义的研究范畴,还统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63定义)、“设计、实施与评价”(70定义)、“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管理”(72定义)、“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77定义)。于是,针对诸如排斥定义甲、认同定义乙的部分ETs而言,“支援”一词有利于老、中、青三代工作者选择所钟爱的陈年定义,明确值得致力的研究范畴。

三.简洁定义不提及“支援学习过程”

在简洁定义中,为何不提及“支援学习过程”?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费较多笔墨来描述“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学习资源”,说明相对于“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五大研究范畴既比较明确,又比较重要。可惜,定义不仅没有简明扼要地阐述“学习过程”的正义,还堆砌了一大堆概念来解释它,导致国内同行的接连猜测与争论。94定义作者是这样堆砌概念的,即将“教学策略”、“学习类型与学习媒体的关系”、“传递系统(如远程会议)”、“教学类型(如独立学习)”、“教的模式(如演绎法)”以及“教学开发模式(如教学系统化设计)”当成“过程”的例子。如此含糊的例证衬托出94定义作者尚未将“过程”这块硬石研磨成粉。这也与持续多年的术语纠纷如出一辙,即国内学者对“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的关系问题争执不下、难解难分。本文不采用这些抽象的概念,而是反思这场争论,彻底地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视为“学习资源”中的人力资源之一,视为便于学习者释疑解惑的资源。既然教师是围绕学习者以备用的资源,“学习过程”并非随时随地地受到干预,ETs也就不可能随时随地地干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ETs服从教师所撰写的教案,辅助制作“程序化”的学习资源,只不过间接地将教师预测的、可能的“学习过程”凝固在学习资源上。凝固在资源上的“程序化”,只不过在遵从教师预设的学习内容编排次序。ETs没必要直接地掌控或决定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教师自拟一套教学设计方案,ETs只宜辅助润色、协助从事认知分层或制作课件等工作,不宣另立新案。即使是IDT从业人员培训教师,充其量只会建议教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绝不会代替教师而直接面对学习者。

学习者会在听课时记录或删除教师陈述的既定想法,在自修时记录或删除即刻萌生的未定念头,并转变诸多想法与念头为学习资源。那么,该如何解释“学习过程”向上盘旋时所引发的资源数量之变化呢?其实,这一变化并不妨碍资源于空间、过程于时间的规定。一方面,学习者泛起并接受既定的资源,展开自由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在自由的学习过程中,滋生、总结即兴的念头,凝固、沉淀为新的资源。不管是泛起既定的资源,还是沉淀崭新的资源,学习过程只对应于两条脉络――重干预学习过程(learning processes with intervention)的脉络、非干预学习过程(1earning processes without intervention)的脉络。这两条脉络相异有因。如上所述,罗伯特・瑞泽将“教学技术(教育技术)”释为“教学设计与技术(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简称为IDT)”,精辟至极。他相信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包含两方面的实践――运用教学系统化设计过程、为教学目的而利用媒体。本文从中体悟到教学系统化设计过程干预(“教学设计”先入为主的支援)而成的脉络,以及无教学系统化设计干预(“技术”先入为主的支援)而成的脉络。在重干预学习过程的脉络下,ETs通过支援教师,协助教师完成“支援学习过程”,间接地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过程。在非干预学习过程的脉络下,学习过程是非线性的、交互的,没有“程序化”可言,过程全由学习者主动掌控。这意味着即使在重干预学习过程的脉络下实现资源数量的变化,也只代表ETs支援“程序化”的学习资源,支援教师猜想的、学习者可能经历的学习过程的资源。在“重干预”的脉络外,还有一条倡导自学辅导主义的“非干预”脉络,教师理应怀着“原谅”、“援助”学习者的态度,共同策划合作,以期“过程”成功。

综上所述,秉着“化繁为简”的原则,本文的简洁定义不提及ETs“支援学习过程”。对学科定义做减法、不做加法,把支援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角色留给教师,从而让ETs专注“支援学习资源”,即支援“预设学习过程”的学习资源抑或“不预设学习过程”的学习资源。

四.促成学科研究重心的转移

本文的简洁定义除了解答“教育技术学是什么”的同时,还解答了“教育技术学不是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不是支援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利用上述的理论模型与简洁定义,反思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偏离与迷茫,从而促成学科研究重心的转移。

1.转移之一:从关注教师的培养到关注ETs的培养

有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杨开城教授的博客里匿名留言:“我们研究的大部分论文自我感觉自己有多牛,可是我们的学生呢?四年结束有多少人埋怨与怨恨这个学科。好多学校都开始停招了,我们现在还培训什么所谓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迎来一个电器化的教育技术时代,就好比现在我们不需要培训也会使用冰箱,到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技术,也会使用教学软件或者使用多媒体教学。教育技术实在是太杂了。”昔日的研究重心侧重关注教师的培养,即关注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未来的研究重心将转移至关注ETs的培养,即关注如何提升ETs的学习资源支援能力。过去三十年内,由于颠倒主次,教育技术能力俨然成为教师的看家本领。规定教师修炼教育技术能力,且不仅仅满足于制作课件的能力。于是,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依次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三级(初级、中级、高级)测试以蕴含“内功”,却忽略了教师的主职是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师范研修。严格区分ETs与教师,明确各自担负的不同职责一一前者支援含教师在内的学习资源,后者支援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司其职有助于扭转教师旁骛之心,从而将精力转移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的传道与解惑上。

另外,昔日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的设置过度强调心理学、教育原理与方法、教学系统化设计等文科素养,忽视了计算机编程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工科素养,于是,毕业生在支援从硬件至软件、数据的全程工作时,面临较大困难,倍感力不从心。“支援”所企及的学习资源大舞台决定着教育技术学是门“杂”学――庞杂程度遍及学习资源的各个细节。面对纷繁众多有待支援的资源,单靠理念是行不通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学技术却期待从容地行走于学科大江湖,注定是无奈的、奢望的。教育技术学高校教师大多亮出的是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背景牌”,在信息技术应用前沿上较为薄弱,培养的本科生乃至于硕士生、博士生绝大部分擅长原理与方法的清谈或简易型应用软件的操作。所掌握的常见技术在一线教师眼里,“不过尔尔”。反思有些毕业生“后悔读错了专业”、“误入教育技术学”等消极言辞,笔者认为就业压力的剧增逼迫着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及早地实现重心的转移,即不要在“姓电姓教”上纠缠,而应架设“电”、“教”之间的桥梁,在传授、提升本专业在校生的资源支援本领上做足工夫,不要让他们一毕业就失业,刚就业就转业。

2.转移之二:从主攻认知心理学到博采脑科学、行为科学、体育科学等

昔日的研究依托于各种阐述动物灵魂如何认知的主义,绝大多数集中论述人类大脑如何建构知识。与其他学科一样,教育技术学对认知的实验研究,倾向总结基于某一理论、方法或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经验,变动不迂却焦躁不安。“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实验,这个教育的解体所形成的是种种无关宏旨的可能性。人们为自身努力争得的自由正在消散而成空洞无效的自由。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与教师一样,ETs对学习者需求视而不见或力不从心,忘记了塑造、辅助学习者之用意。惟独记住的难道只剩下“为研究而研究”,在标榜“促进学习绩效”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吗?

学习者不仅只有大脑,大脑也不仅只有“认知”这一用途!举手投足之间,学习者都在思索,并非惟独启动意识的功能。意识之外,还有意志、情感与动作技能。美国、加拿大心理学家关于非智力因素、动作记忆等研究成果兴许有助于推动研究重心向意志、情感、动作技能等领域转移。运用《教育工学新视点》(坂元昂《新教育工学视点》)罗列的新技术(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化学习技术、移动技术、3D技术等),以及其余有待根植教育的新技术,兴许有助于ETs在支援资源时,顾及复杂人际关系的意志、情感、动作技能,顾及学习者的五育并举。从脑科学为心理学提供科学依据出发,探索一套解释相关学习现象的蓝本。另外,有待博采的行为科学涉及个体以及群体的需求、动机等。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的行为科学含有心理学的成分,并额外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从行为科学返观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发挥新技术优势的同时,探索克服技术弊端的应用策略。在导游实训、客房服务、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会展管理、空中乘务、海洋运输轮机操纵等不同专业或方向上,交叉应用行为科学研究成果,并在资源支援工作中整理扬长避短之策。体育科学对动作技能学习(motor skill learning)的研究底蕴较为深厚。近年来,篮球、体操、攀岩、高尔夫等专项训练愈加离不开矫正技能、监视违规的技术,譬如在网球公开赛时采用“鹰眼”系统。引进体育科学并介入教育技术学,为户外拓展、赛前集训、竞技运动增添独特的视角,从而促使教育技术学往纵深方向发展。

3.转移之三:从脉络彼此倾轧到脉络彼此切换

昔日的学科研究,要么指谪传统课堂的形式弊端,要么搬出翻转教室(又名“颠覆课堂”)等流行思潮,从而向“机械式灌输+标准化考试”为特征、扼杀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宣战。未来的学科研究,有望妥善地处理教师传道授业与学习者寻求解惑的平衡,即将传统课堂与自由课堂分别对应于重干预学习过程、非干预学习过程。在两条平行的脉络中,看到的不是攻击与倾轧,而是互补与共存。在从事支援工作时,ETs只有恰当地辨明、处理两条平行脉络对应的工作差异,才能让学习者自主地切换于脉络之间――接受传统课堂的教化有所启发,参与自由课堂的讨论有所收获。

离则两伤,合则两利。对待两条平行脉络,未来的支援工作有待走出“鹬蚌相争”的局面,走向“同舟共济”的局面。为了使两条脉络达到共生共存,必须在学习时间上实现均衡。几十年来横行的应试教育指挥棒恰如悬在学习者头上的达魔利斯之剑。沉醉“学习乐趣”并萌生“创造”的幸福与快乐,对学习者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这不是传统课堂之过,而是“评价先于需求、功效胜于需求”之过!倘若变革现行的人才选拔方式,让那些在某一专业、方向具有特殊能力的学习者从多种渠道脱颖而出,则非干预学习过程势必与重干预学习过程一样大行其道。学习者想听课就听课,想自学就自学,选择喜闻乐见的课程,自主地切换于两条平行脉络。于是,未来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不再左倾右倒,而是分别总结平行脉络下的不同支援策略,任学习者选择其一,勾勒随时间推移且自动生长的学习轨迹。

4.转移之四:从媒体先行、课件为王到平台先行、互动为王

从事多年的学习资源支援工作,ETs明显感到技术“门庭若市”带来的麻烦,即过多的格式(扩展名)、插件导致不同软件制作而成的课件不相兼容抑或文件不相转换。在一系列制作软件的周边,围绕着许多转换软件。为了兼容课件、转换文件以通用于各种设备型号、各种软件版本、各种阅读环境,ETs时常付出费时、费力的代价。另外,课件只有服务于某个教师的个性,没有服务于所有教师的共性,即使以积件形式呈现知识,也因缺乏在大平台直接嵌套不同格式文件的技术,最后显得支离破碎、零散不一,难以周全地满足一线教师的愿望。课件、积件的零散分布现状,迫切需要汇总并嵌套多格式文件的虚拟学习平台。缺乏统一平台,势必停留于小打小闹,所总结的局部经验难以获得效仿与推广。

中国软件全球营销论坛(CSGS 2012)总结:近年来,软件营销市场渐渐萎缩的趋势伴随着虚拟平台市场渐渐壮大的趋势。因此,教育技术学界亟待走出媒体先行、课件为王的制作旧道路,并迈向平台先行、互动为王的建设新道路。利用虚拟平台、互动角色,让在校学习者分年龄段,积极地参与课程学习,鼓励教师群体分享干预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经验,促进“重干预学习过程”脉络下的教学教革。譬如Moodle、VMware Cloud Foundry等平台已逐渐迈开了汉化开源、嵌套资源的步伐,改变了课件、积件零落分散的局面。未来的研究重心有望从制作课件转移至搭建平台。ETs不妨先从某些支持汉化开源、嵌套资源的云平台做起,添加课程模块、学习互动、作业考试等属性。倡导广大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一条所有参与者获得共赢的道路。一旦实践效果比各自为政、小打小闹来得好,再考虑合并、统一成大平台,进行内部力量的挖掘与推广。

5.转移之五:从孤独支援到联合支援

从孤独支援到联合支援,意味着摒弃理论、方法、技术间的斗争思维,转向为了解释学习现象或解决学习问题而开启的联合思维,即在一致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理论、方法、技术的鼎立共存。近十多年来,学科研究一度附和“对立”的思维惯性,将内外的新、旧力量视为新陈代谢的不同范式,或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矛盾。譬如,“与客观主义比较对立的是建构主义。……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系统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近迁移’,并且因其采取直接传递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系统比较适合于‘劣构’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发散’的,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远迁移’,并且因其大多采取发现式和讨论式教学形式,一般说来耗时较多,其意义重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貌似用这种力量相互比拼的方法,才能发现力量问的差异,从而揭示旧力量丑陋、残缺的面目,展示新力量完美、可爱的脸色。貌似用坐标的正、负方向,才能置旧力量于死地,擎新力量于苍穹,从而坚定地采用新力量而摒弃旧力量。秉承令学科内外的新、旧力量相互比拼之态度,势必造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于是,要么一味地追求新潮,要么一味地崇尚复古。这不仅无益于互补有无,也不利于开拓视野。一味地追逐新媒体、新概念,以为只有“新的”才是“好的”。习惯以“比拼”的眼光看待新、旧力量,忽视“联合”,忽视吸纳与沉淀。只懂得不费劲地批判“崇洋”,却没有下苦功夫总结联合新、旧力量的标准,忽视系统性的总结。整个学科研究局面不仅变得自娱自乐,还变得浮躁不堪。教育技术学令人值得毕生坚定的信念究竟是什么?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还是“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呢?

有些ETs冲着申请课题而往,冲着“毕其功于一役”而归。一旦课题结项,就不再发挥学习平台、自制课件之功用。一度苦心经营的资源被废弃一旁,不受关注。关注的目标常常转移到外部更加新颖或更加奇特的力量。而外部力量是颗硬核桃,不好嗑。缺乏“创造性转化”的功力,便开始断章取义,截取部分片段,与内部力量相逢于表格对照之间,时常烧出一锅夹生饭。内部问题尚未研磨透彻,又遭遇外部杂症。内忧外患之间,顿时迷失在研究的海洋里,并做出越俎代庖、本末倒置之事。不仅夺教师教学系统化设计的饭碗不成而被生疑,甚至连本学科所应致力的目标也变得模糊了。如此尴尬现状,难道还要一直持续下去吗?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第9篇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 知识库 政府信息分类 信息检索 非结构化数据

一、概述

从简单消息传递到信息处理,再到20世纪90年代Karl-Erik Sveiby博士提出的知识管理概念,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和资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类的信息包括结构化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两大类:结构化信息是指经过人工标注、整理、加工过的按特定格式排列的信息;非结构化信息是指存储格式各异,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整理过的信息,如:邮件、文本文件、视频等。从《诗经》、《史记》到《圣经》、《荷马史诗》等记载人类文明的信息都可以归入非结构化信息的行列,而结构化信息的出现,则是最近几十年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增多的。在政府信息当中,文件、报告、通知、函件、法规等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占据主导,Gartner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所存储的数据中,有85%以上是非结构化信息;每过三个月,其周围的非结构化信息就会增加一倍。非结构化信息构成了政府知识的主体,因此对政府领域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对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

起初政府的信息是分散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的,而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当要寻找某些知识的时候,往往无法在浩瀚的文海中找到所想要的知识,于是人们发现这些非结构化的信息作为知识的载体需要进行管理,由此出现了图书馆目录索引体系,而后出现了信息系统、OA办公系统、文件管理系统,为知识的积累和查询提供方便。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在无限的信息化系统,无限的信息孤岛中,人们寻找需要的知识的时候,可能再一次陷入迷茫的困境,人们会再一次发现找不到其所想要的知识。每当信息的载体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增加,知识就会再次淹没在浩瀚的载体之中。因此,对于知识载体建立整合机制,建立政府资源领域知识整合的标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二、建立基于Ontology的领域知识库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中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进行智能活动的基础。知识描述是现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知识描述的技术和理论经历了快速的变化和发展。Ontology最早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后被人工智能研究者引入计算机领域中,使用Ontology描述知识的内容。

⒈Ontology的概述

⑴Ontology的定义

由斯坦福大学的Gruber给出的Ontology的定义被普遍接受。Fensel等人对此定义进行深入分析,认为Ontology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包含4层含义: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明确(Explicit)、形式化(Formal)和共享(Share)[1]。

――概念化:通过抽象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所表现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

――明确:指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含义,以避免对同一概念的模糊的二义性的理解;

――形式化:指Ontology是计算机可识别的,能被计算机处理的;

――共享:指Ontology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即Ontology针对的是团体而非个体的共识,不是对私有的特殊知识的理解和表述。

尽管人们对于Ontology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通过以上这些定义可以看出Ontology的一些基本特征[2]:

――Ontology是用来描述特定领域的;

――该领域中的术语以及术语间的关系被明确的定义出来;

――使用一定机制(通常情况下是层次结构,使用Is-a,Has-a等类型关系)来组织这些术语;

――Ontology的使用者对领域中术语的含义存在一种共识。

⑵Ontology的组成

Ontology设计中,Ontology模型通过一系列基本要素来描述客观现实的世界,对领域进行建模,实现领域体系的明确描述。根据Perez分类法组织思想,并结合领域建模结构的特征,认为Ontology模型中应该包含类概念/类(Concept/Class)、属性(Attribute)、关系(Relations)、实例(Instance)等基本要素。

――概念:在Ontology中对概念明确的、格式化的描述,称为类(Class)。概念的含义很广泛,可以指任何的事物,如工作描述、功能、行为、策略和推理过程等。概念表示的是实例对象的抽象集合。

――属性:对于每个概念所具有的特性或者特征的描述称为属性。对于一个概念的属性特征有很多,在描述概念的时候,我们只采用那些和使用目的有关的属性,即有用的属性。同时按照属性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固有属性(仅属于一个概念的属性)和公共属性(属于多个概念的属性)。

――关系: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关系代表了领域中概念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联系,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除了子类关系(subclass-of)、部分关系(part-of)、实例关系(instance-of)、属性关系(attribute-of)等基本关系以外。同描述属性选取一样,我们在刻画领域模型的时候,只选取那些和使用目的相关的关系类型来刻画领域。关系形式上可以定义为n维笛卡尔(Descartes)乘积的子集。

――规则:每个属性所应当遵循的限制称为规则。举例来说,对于概念水,具有属性温度、质量等,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将变为水蒸气,所以,对于水的温度属性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规则。

――实例:从语义上分析,概念类表示的是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的集合,实例表示的是概念所描述的一个具体对象,一个概念的实例必须具备该概念所有的属性和属性值。实例也可以具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属性值。某个领域是由具体实例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组成的,Ontology模型只是实际应用领域在Ontology设计人员头脑中理解景象。

⑶Ontology的表示

Ontology主要用于描述领域知识包含的内容、属性。如果希望领域Ontology能够方便的建立,实现领域知识的描述和利用,就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表示方式,使Ontology的表示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实用性。知识的一些表示方法如逻辑语言、框架、语义网络等都可以用来表示Ontology。

①一阶逻辑谓词表示法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是最早和使用最为广泛的知识表示方法。知识用事实和规则来表示,事实和规则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谓词。谓词由谓词名和一个参数表构成,每个参数可以是常量、变量或函数。

Cycl和KIF(Knowledge Interchange Format)[3]是一阶谓词逻辑语言的代表。Cycl和KIF都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同时还具有部分的二阶谓词逻辑特性。Cycl是Cyc系统的表示语言,它是一种体系庞大而非常灵活的知识表示语言。该语言在一阶谓词演算的基础上,扩充了等价推理、缺省推理等功能,在该语言的环境中配有功能很强的可进行逻辑推理的推理机。KIF是为不同计算机系统交换知识而设计的知识描述语言。KIF试图建立与不同格式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知识表述格式的转换和系统间的交互。

②描述逻辑

在知识表示的研究中,描述逻辑(Description Logic,DL)[4]是基于对象的知识表示的形式化工具,它是一阶谓词逻辑的可判定子集,能够提供可判定的推理服务,并且继承了语义网络的研究成果,定义了一种可操作的形式化语义,以支持知识描述的无二义性和推导算法的可跟踪性。DL基于逻辑的表示机制,根据概念和概念之间的二元关系描述术语学的知识,二元关系可以用来根据必要和充分条件定义一个概念术语,概念的所有实例必须满足这些条件。DL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可以根据描述定义概念(类),描述确定对象必须满足的属性,表达描述的语言允许构造复合描述,包括对对象之间二元关系的约束。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之后,描述逻辑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并走向应用,它是知识表示的形式化工具,实现的系统有BACK、CLASSIC、LOOM等。由DARPA组织提出的DAML+OIL(DARPA Agent Markup Language,Ontology Inference Layer)这种本体语言即是在描述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描述逻辑主要还只能处理静态的知识,在对动态世界的表示与推理上却无能为力,尤其是对智能主体的内部知识库的表示显得乏力,也不能对服务的动态性与交互性进行刻画。

③基于框架的表示法

框架(Frame)是Minsky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概念,是一种组织和表示知识的数据结构,用它来表示有关事物的知识的时候既可以表示出事物各方面的属性,又可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它由框架名和一组用于描述框架各方面具体属性的槽(slot)组成。每个槽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个“侧面”。一个槽用于描述所论对象某一个方面的属性,一个侧面用于描述相应属性的一个方面。在比较复杂的框架中,侧面还可以是子框架调用,作为对槽的进一步说明。槽和侧面所具有的属性值分别称为槽值和侧面值。在一个框架表示知识的系统中,一般都含有多个框架,为了指称和区分不同的框架以及一个框架内的不同的槽,需要分别给它们赋予不同的名字,分别称为框架名、槽名和侧面名。无论对于框架,还是槽和侧面,都可以附加一些约束条件,对于所赋值给予限制。

框架表示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它善于表示结构性的知识,能够把知识的内部结构和知识间的联系表示出来,同时与计算机程序所说的结构相似,便于计算机表达和处理。适合表示典型的概念、事件和行为,能够很好的体现概念间的层次结构关系,但是框架表是方法的推理能力有限,不适合表示大量推理性知识。

⑷Ontology的作用

①自然语言理解方面

自然语言的理解就是把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受限世界,变换为计算机的表示法描述的一个世界模型。领域Ontology本身作为知识实体是系统的知识库,它由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构成,是对领域知识的概念化的描述。它可用来进行自然语言的消歧,和进行简单的文本推理。例如,对领域词典的应用,就是可以在对自然语言文本分词的时候,标明特殊的领域词汇的词性,消除词汇在特殊环境下的歧义,在以下的语法和语义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文本推理就可以利用Ontology中的缺省的知识填充空缺的意义,或者通过Ontology中概念之间的转换关系找出句子的转义。

②知识工程方面

――知识共享和重用。领域Ontology是实现领域知识共享和重用的基础,它为需要实现共享领域知识的使用者提供了公共的可共享的领域概念。开发领域Ontology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人们和软件智能体之间对信息结构的理解提供一种可共享的、共同的理解机制,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共享和交互。通过维护、扩充领域Ontology,使得面向领域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不必从头开始,大大缩短了开发的周期,节省了开发的费用。知识的重用是将知识利用在应用层中的过程,知识检索是知识重用的一个重要方面,Ontology提供的术语使精确的检索成为可能。

――知识获取。一直以来知识获取都是知识工程的一个公认的瓶颈问题,因此知识获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5]。知识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学科专家处获得专业知识,二是从文本或数据库中直接获取。但是,由于专家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精力的局限,很难给出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且据统计90%以上的知识可以从文本中直接获取,因此对从事大规模知识获取的人员来说,从文本中直接获取知识无疑是一种更为可取的办法。但是,由于文本都是以自然语言组织而成的,而自然语言的理解在现在阶段仍然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难题,所以想要由计算机自动获取基本上很难实现,因此,需要采用人工干预的半自动的知识获取办法。

――知识存储。Ontology概念的层次关系为知识的存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中用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格存放固定关系的概念,对于不断精化的Ontology则设计为树型结构,知识结构清晰,便于查询和利用。

――知识标准化。Ontology为人们描述目标世界提供了一组通用的词汇,而这种词汇正是实现知识系统化的基础。通用词汇和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标准化。

⒉面向政府信息资源领域Ontology的建立

⑴需求分析

我们建立Ontology的目的,就是将人们在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按照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方式进行表示,并输入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中。并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帮助系统建立政府资源信息库,并为后期对数据的检索利用和信息挖掘打下基础。

确定Ontology所包含的范围的方法之一就是列出基于Ontology的政府知识库所涉及的信息资源信息(Competency question)作为基本素材。通过资料可以得到对这个Ontology是否包含这些类型问题的足够的信息、答案或解释,是否需要特定层次的详细信息或特定专业领域的表达法等。在本系统中,我们所涉及的术语和概念都来自政府信息资源领域,收集的面向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库,并归纳出一些知识类型,将这些信息所涵盖的范围作为判定政府信息资源Ontology的范围的依据。

具体实现时,我们在宁波市政府信息中心资料库和Internet上寻找关于政府知识领域的相关资料,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出大量政府信息资料的素材,建立如下的模型实例,由于政府信息资源广阔,无法穷举和全面,我们为说明问题,根据重要程度,主要归纳出如下这些问题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问题类型和概念类及其属性

⑵确定Ontology的表现形式

根据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的特点,本系统中的Ontology以框架结构表示作为领域本体的表示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Ontology表示形式

概念的属性可以是多个,属性的描述形式包括属性名,属性取值的类型,以及侧面和注释。侧面用于对属性的含义进行约束,如时间、范围等,用于说明属性的取值约束条件,是可选项。本文中概念的属性类型,可以是数值、字符串等,也可以是概念类型,甚至是一个本体类型。注释的作用是附加说明属性的含义,也是可选项。

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形式和属性描述形式相似,也是包括关系名,关系取值的类型,关系的侧面和注释。

⑶定义Ontology中概念类及其属性和属性侧面

我们再通过考察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知识,以及该领域的问题库,来定义这些概念类以及它们的属性。目前我们暂时定义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这两个概念类,用经济差距、经济理论、经济体制、经济行业、商业与市场、财政与货币政策、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增长与储蓄来刻画经济领域这个概念类,用社会分析、社会评估、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心理类等属性来刻画社会领域这个概念类(如表1所示),每种问题类型对应于这两个概念类及其相关属性。可以说,问题类型和概念类及它们的属性是相互对应、相互影响的。

属性可以用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属性的值,如:值的类型、取值范围、可取值的个数和值的其他限制条件。属性的赋值类型(slot-value type)有:字符串(String slots)、数字型(Number slots)包括浮点数(Float)和整数(Integer)、时间型(Time slots)、布尔型(Boolean slots)、枚举型(Enumerated slots)、实例型(Instance slots)。对于类的每个属性,我们还要限制其取值的范围,称之为属性的域(Domain)。

⑷创建Ontology中的实体

当定义好了Ontology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和属性的侧面,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采用一些抽取方法和手段来抽取对应的实体。

我们通过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抽取方法从Web上和政府数据资源库里抽取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这两个概念类的实体。

⑸列出政府数据资源库领域Ontology中的重要术语,建立领域词汇表

列举描述或解释要定义的领域Ontology中的术语,得到一个全面的术语列表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对自然语言文本的起标示领域词汇、消除概念歧义等作用,而且也为知识共享奠定了基础。

在本文中建立的领域Ontology中包含一个领域词典,其中包含了政府数据资源库领域的领域词汇,如经济体制、货币政策、社会问题等,以下是我们如何建立该领域词典的:根据问题的集中关注程度,对概念类的各个属性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建立词典;需要建立词典的,会采用自动方式对该属性的内容进行抽词处理,并计算每个词的权重,权重大的则表示该词对该属性比较重要,可以作为该属性的词典,而最后是否放到领域词典中则需要经过领域专家的判定,以兼顾术语收集的效率与准确率;将每个属性的词典表明相应的词性,如经济体制的词可以标为jjtz,然后加入到分词系统ICTCLAS的词典中,以后分词的时候可以用来表明特定的领域词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属性词典的建立情况

⑹定义Ontology中的关系

Ontology中存在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除了包括子类关系(subclass-of)、部分关系(part-of)、实例关系(instance-of)、属性关系(attribute-of)等基本关系以外,还有领域中所特有的各类关系。

领域中概念实体的层次关系,是领域特有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领域中概念实体的层次关系就表示成概念实体树的形式,概念实体树建立领域概念实体的父子关系。概念实体树在信息检索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对信息实体进行分类、聚类,以及进行相关性检索等。政府信息资源多维概念实体树是在对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对领域内部的“经济”和“社会”等概念及它们的实体建立关系。图2建立的是一棵关于政府信息资源库的多维概念实体树。树中的叶节点,“体制改革”、“社会福利”、“和谐稳定”、“环境保护”和“财政税收”均是政府信息资源库的实体。对于这些实体,系统采用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如“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等,这构成了一棵多维概念实体树。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基本基于复杂的政府资源信息,用Ontology的方法,建立起政府资源领域知识库的模型,包括:信息的概念分类、概念的属性、领域词汇表和多维概念实体树。

对于将来其他的政府信息资源,我们都可以依据这个模型进行知识构建,不断完善政府信息的概念分类和领域词汇体系。政府资源领域知识库的建立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为知识的检索和挖掘打下基础。

三、政府领域知识库构建的意义和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根据Ontology和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的特点,我们从概念定义、模型组成、分类和表示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基于Ontology技术的政府资源领域知识库进行介绍和研究,并阐述了如何组织和建立领域Ontology的过程,并说明基于Ontology进行领域知识描述的重要作用。

基于Ontology技术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库体系,使得政府信息的搜索和加工建立了底层构架基础。只有当我们按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健全了这一构架体系,政府知识管理、知识积累和知识挖掘才变得有可能。

我们采用Ontology的思想进行政府领域知识的组建,包括政府领域词典的建立,以及Ontology中概念、属性、关系等的建立,组织和建立好领域知识库是政府知识工程中的关键,它决定着政府领域知识使用的效果和效率。当然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将来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Ontology的半自动建立。Ontology的建立过程中的很多工作由人工手动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容易出现出差错,特别是Ontology中词语的类型标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研究切实可行的、用以提高系统自身学习能力的办法,使得在Ontology的建立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2)Ontology的扩充和更新。本文目前Ontology中的知识包含的还不够多,如概念类只有举例对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两种,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充,使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能够处理更多的用户问题。同时,由于领域中的知识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因此,需要对已有的Ontology随之进行适度的更新和修改,以保证系统处理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邓志鸿,唐世渭.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

[2]Maria Auxilio Medina Nieto.An overview of ontologies[EB/OL].(2003-03-01)[2008-02-1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