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42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1篇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88-03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的互动。随着现代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往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往的范围也随着手机网络等介入而跨越时空的限制,交往的内容除了以交流感情、切磋知识为主外,还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方式吸收社会信息。[1]

一、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

主观原因分析及调适当代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些专家或是老师、同学主要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帮助。

1.认知方面

人际交往的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如过高地评价自我或是过低地评价自我。前者产生自傲心理,居高临下[2]: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恐惧交往失败。过度的自我中心化,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相处时,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情绪,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随意表露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利益而恶化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要获得这种尊重和关注必须先尊重别人,关注和帮助别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判断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或是认为人际交往相当于市场的交换,而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以友谊情感至上的原则与人交往,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成分是关系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作用,人际交往中若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则推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个人人际交往更积极主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个人表现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3]。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超越自卑、恐惧心理,调整自负怀疑心理,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觉及归因方面

社交知觉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及社会刻板影响影响到我们对别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社交知觉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它也影响着个人的人际交往,如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于环境不好、运气差、人际交往太复杂等复杂的外界因素,却很少考虑内在的因素,从而导致人际归因失误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问题,产生消极的人际知觉和情感而自我封闭退却,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以及性别性偏差。当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所以对学生应该进行归因的训练。

4.行为、能力方面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足够的阅人经验及交往经验,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不当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别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当代学生应该多看或是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达自我,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同时也要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别人。

5.自我意识及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并依靠这种认识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对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有很大预测作用,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即内在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人人际关系困扰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全面地评价自我,充分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特长,克服自卑自负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地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要素,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调动个人交往积极的动力,如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简单认为人心叵测,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应该积极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

二、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

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从主观上分析解决外,还应该从客观上采取具体措施,如:

(一)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优化人际交往氛围

利用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奋发进取、团结友善的校风、班风、学风,提高学生人际信任度,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团队的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体会到良好的人际交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去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得失。

(二) 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或是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应该做的

1.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踪及指导

很多新生因为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可能是人际适应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从而也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新入校学生要格外重视,无论是心理学的专家和老师,还是搞学生工作的一些人员都要重视这一点。

2.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并懂得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其他任何课堂上都 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传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确实表明那些学过心理学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情况更少[4]。对一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或人际交往知识的定期培训,如拓展训练,对于任何类型的成人或是学生都是适合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深刻体验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帮助的伟大作用,以达到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心理咨询方法的适当运用

学校可开展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从学生人际交往这条主线入手,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效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与基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训练学生交往技能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热情地待人,以及把每个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视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赞美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除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咨询和指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团体咨询的方法,以及朋辈的辅导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是专门为帮助那些有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5]。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团体咨询与辅导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点,利用团队精神去影响每一个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朋辈辅导是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之一,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辅导是指由一些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学生或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因为朋辈有更接近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4.加强家庭功能,亲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学生在恋爱上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恋或是恋爱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交流和沟通不良造成的。学生失去了家庭中亲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寻求同伴的交流,误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恋爱,甚至是一种可以走入家庭的恋爱。而实际上学生对恋爱的责任心及后果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温暖,培养孩子积极的责任心,是预防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总之,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方面,仅次于强迫症,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社会化的发展与成熟,应该值得重视。清楚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明确原因,并从主客观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利于当代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更顺利地被社会所接纳。

[参考文献][1]刘博雅.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2]张小玲.重视学生人际交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J].龙源学院学报,1999,(S1).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2篇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完善自身,完善他人,从而完善集体,完善社会,完善人类,使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有着积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1.它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交往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及社会规范,需要通过交往表现自己的意向以影响他人、改造客观世界,需要通过交往交流信息、传递情感、以满足双方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现实中由于没有正常的交往活动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导致大学生心理扭曲,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明显。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需要了解信息、利用信息,这需要通过交往获得,不论是通过现实的人际交往还是虚拟的网络交际。大学生通过与人交流获取信息,获得知识,从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及对别人的认识,对别人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从而实现自我完善。那些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学生乐于与别人交往,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友善、信任等)多于否定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憎恶等),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过分悦纳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客观地认识别人,从而接受别人、宽容别人,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这样的人际环境就使大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远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境地,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

2.它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时代,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危机日益突出,在格外强调合作精神与团体精神的今天,人际交往和沟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可见,现代社会善于与人交往、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人成长,左右其学习、工作、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泰戈尔所说:“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备受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而从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出现过人际交往障碍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的苦恼,有的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而直接影响了自身事业的发展。可见,一个没有开放的心理,不能很好与人交往的人,将难以通过人际交往获取信息和占有信息,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自然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交往具有当代青年交往的特点,因其独特的生活、学习环境也具有自身的特色:

1.交往的迫切性和主观性

迫切性表现在: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趋成熟,大学生交友的愿望强烈,学习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迫切需要结识新朋友和适应新环境,同时自主择业也使他们迫切想与人沟通,多方面获得信息。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评判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表现在择友和交际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认识和评价他人时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从而影响人际和谐。

2.情感性和非功利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具有某种互酬性。“酬”包括物质内容也包括精神、情感内容。即交往双方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大于失或至少得等于失。大学生往往是出于性格、习惯、观念乃至语言等方面的相似即志趣相投而结为朋友,没有特定的目的,相互之间注重的是情感上的价值,注重彼此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较少带有功利性。

3.理想性和现实性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思想较单纯,与人交往崇尚高雅,鄙视庸俗,崇尚真诚,特别渴望真诚纯洁的友谊。希望彼此之间的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趋于理想化。但是面对就业的压力,迫于社会现实,为了毕业后找工作或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他们也会进行一些功利性的交往,从而表现出交往的现实性。

4.开放性和时代性

大学生的交往随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表现出开放性。表现在交往对象由同班同学到异性同学,由老师到社会各类人员,交往范围由班级到宿舍到其他系、班、院校,有不同的交际圈;交往内容也随之丰富和多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交往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学生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聊天、交友等人际交往,反映出交往的时代性。

5.不平衡性

由于贫富差距、出生地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社交状况整体情况上比城镇的同学差一些,一些农村同学较敏感、自尊心强,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表现出交往被动,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加入学生社团组织的状况。

以上特点反映出大学生交往的时代特色。那么当代大学生怎样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三、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素质,同时多实践,在遵循交往的基本原则下,利用有利因素,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利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1.从学校层面看

第一,高校需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个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性,关系到做人,而且深刻影响着灵性,影响着创造性,影响着做事。高等教育只能是“育人”而非“制器”,不是制造“知识商品”,而是使人成为“人”。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乃是高校当前值得关注的主题,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

第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组建一些学生社团,建立丰富的社交场所,从而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同时通过群体活动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积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第三,开设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方面的选修课,组织一些人际交往的讲座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第四,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自我教育培养合作意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做到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通过自我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和理解,从而使人际关系和谐。

2.从学生层面看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认识他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指出“认识你自己”,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有自知之明,即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要摆正位置,既不自负清高,也不自卑自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才能悦纳自我,从而正确地对待别人。

第二,完善个性,把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那些具有诚实、正直、通情达理、忠实、耿直、热情、开朗、可信、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等性格特点的人往往具有一种人际吸引力,它能像磁石般使众人聚集在他的周围,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做到冷静、理智。不论是说话或行为或情感的表达都要注意恰到好处,把握分寸,符合一定的场合和自己的身份,既不恣意纵情也不无动于衷。

第三,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有的同学囿于交往方法的欠缺、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他想表达善意却又弄巧成拙,他帮助别人却又适得其反,想与别人交往却又不知如何去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要敢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目的的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在传情达意,不论是口语还是态势语,在交往中运用得好,就能增强交往效果,否则就弄巧成拙,得罪人,伤害人。所以必须加强语言的学习,尤其是交际语言,根据交往的目的、对象、场合及交往形式采用艺术的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还须学会善解人意,善于倾听。

第四,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大学生在交往中,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讲诚信,宽容人、理解人,求同存异,互助互利,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同,减少人际摩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注意个人形象。一个人衣着整洁、大方、美观、符合身份,举止文明,待人友善,谈吐自然,作风正派,恪守信用,就会折射出他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这样的人别人愿意与他交往。因此,大学生要注意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3篇

[关键词]认知;人际交往;障碍;调适

[作者简介]杨南,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204-03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家庭之间筑起一道屏障。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据一项调查显示:48.06%的大学生人际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患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有的甚至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而导致轻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方面表现出的无奈和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问题分析

认知是感知交往对象的行为,推知其心理状态,而后采取相应的交往方式的心理认识过程。非理性认知支配交往行为会严重地干扰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激化的矛盾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对方不理解或其他原因。有这种心理认知的学生在交往中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他人,别人做的和说的稍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就认为无法交往下去。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关注自我有余。关注他人不足

自我关注的实质是想受人关注,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之一。但是当自我关注这种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变得过度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我,在交往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过分注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变成了自我中心者,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中心是自我关注的必然结果,而在人际交往中,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想要别人成为满足自己的工具,其结果越会适得其反。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例较高,相当一些人难以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难以协调人际关系,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人际交往中自我的需要和形象;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被重视,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变得自卑;有一些大学生因为过分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过分挑剔和敏感,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表现自如,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旁人随时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变得十分紧张、不自在。这些人原本自我关注欲望很强,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或人际交往的挫折,变得害怕被他人关注,难以与人正常交往。

(二)极度追求完美。难容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在用完美的尺度衡量交往中的自我和他人,从而总是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尴尬、被动甚至孤立的境地。过分追求完美的认知表现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就是不少大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一些大学生或因外貌、身材、家庭、专业等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因自己的某些能力和知识稍有欠缺而不敢与人交往;并因此贬低自我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萎萎缩缩或敏感多疑。笔者在对广西工学院24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中,80%的同学有过因为一次考试失败,或当众说错了一句话,就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感受。自我的不完美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踌躇不前,不敢尝试,陷入一种假想的失败困境之中。

过分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他人的认知态度上。在访谈中,当让24位同学写出最不喜欢交往的一位同学的缺点和优点时,所有的同学都列举出至少三个缺点,只有1个同学写出了一个优点,其他23位同学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这个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交往对象既挑剔又缺少宽容和理解。他们或者因对方的某些缺点而不愿与其交往,或者因对方的某些观点与自己不和而产生排斥心理。即使是很好的朋友,当对方的某一点失误不令人满意时,要么上纲上线,全盘否定,认为对方一无是处,不值得交往;要么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彼此之间变得冷漠疏远,关系僵化,人际交往中断。

(三)过分关注理想,忽视现实

理想化色彩较浓是青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理想化的人际交往认知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和用理想化的尺度来衡量现实。许多同学将心目中的大学校园描绘成一方净土、一方乐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化的憧憬包括了大学里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们赋予大学人际关系以理想、完美的色彩,这使得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产生了失望与不满的情绪。把本属于正常的矛盾视为异常,把自己交际能力的不足、处世的单纯所带来的人际不适也归因于人际关系的复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积压在心里,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其次,过分理想化的认知,也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人际交往顺利的时候,认为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周围都是好人,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很美好。而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把周围的人都看成了坏人,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险恶,尔虞我诈,不可信任,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若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定式后,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立。

二、障碍调适

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认知的基础上的,这种认知既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也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大学生认知偏差的调适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人际认知偏差的调适

对其他人的认知应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规律,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等综合判断手段来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内心状态。正确认知他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地评价人。一个人的语言通常反映了这个人的内心,但有时人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他所说的话不直接表露他内心所想。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听“弦外音”,真正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不要被对方“花言巧语”所蒙蔽。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控制力再强,其行为也总会有所反映,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综合他的一贯行为表现,不应当仅凭一两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现来判断人。

2.发展地看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人处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中也是会变化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而

不应当总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旧的思维定式来评价人。对于熟悉的人,我们要善于观察他的细微变化,不断改变交往的方式。比如,有位女大学生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自私的毛病,做事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当她感觉大家都在疏远她时,便觉得非常孤独和自卑。慢慢地,她在试图改变自己。如果这时我们发现了她的一些细微变化,友好地和她接近,就会改掉她的坏毛病,建立友谊;相反,如果我们仍然用“有色眼镜”看人,就会将她良好的愿望扼杀于萌芽状态。

3.客观地评价人。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喜欢凭自己的喜好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爱好强加于他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认知他人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成分:我们喜欢的人什么都好,不喜欢的人就什么都不好。可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人,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他人,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确定比较合适的交往方式,而是仅凭个人的喜好去与人交往,势必造成一定的交往障碍,无形中缩小了交际的范围。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调适

大学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想在人际交往中避免自我认知偏差,就必须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拓展交往空间,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我。

1.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心理和生理正在走向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积极关注的问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以及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都使大学生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我,原来那种对外界的注意和关心逐渐转向了对自身内在世界的关注。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使大学生将“现实我”与“理想我”进行合理的统一。

第一,自我比较。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人们在自我认知时,往往把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放在同一尺度面前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抑或是原地不动。这种纵向比较的方法,是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种简易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成长以及在成长道路上还存在的弱点和缺点,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正视这些不足,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第二,社会比较。自我认知不仅仅限于自己同自己的纵向比较,而更多采用的是自己与他人的横向比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这种比较称之为“社会比较过程”。社会比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值得注意的是,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某一次评价,主要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对自己的某些经常的稳定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认知的基础。二是通过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许多研究发现,人们与相比较的对象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在比较中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比较容易正确地评价自我。但是,我们不仅要引导大学生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相比,更要激励他们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2.塑造完美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只是健康人生的基础,完美的自我才是理想境界。塑造完美自我可通过如下途径:

第一,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首先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其次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实事求是地承认自身的价值,能够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自己的潜能。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人际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怀、信任与友谊,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过交往,化解心中的疑虑、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二)有助于大学生知识的获取

首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仅仅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其次,大学生学习环境单一,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看问题难免陷入僵局,而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畅所欲言、思维撞击,使自己茅塞顿开。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

(三)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

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个人和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从和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形象,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恰当的自我认知,既能使人避免狂妄自大,又能使人摆脱自卑感,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形成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才能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常见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 交往内容丰富化。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正处于获取知识与技能阶段。他们交往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学习、娱乐、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多维化立体化的特点。

2.交往对象层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与外界的广泛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和不同辈分、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物去交往,使其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超越亲情关系、地域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可以共同探讨人生,相互理解和帮助。

3.交往方式多样化。传统的交往方式如对话、书信、电话,如今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聚会、兼职等方式,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交往方式呈现多样化。此外大学生很还注重非语言交往形式,例如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声调、服饰等来交流思想情感。

4.交往动机功利性。以往交往选择是志同道合,重感情不重地位、金钱。如今,务实性和求利性导致交往呈现功利化。大学生一般选择对自己有益处、有帮助、有影响的交往对象。有用的才交,无用的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

5.交往形式自我化。大多数大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别人,他们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交往中心里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己与别人分隔开来,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或很难理解体谅他人。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和孤傲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感觉到自惭形秽,处处不如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在交往时过于拘谨,诚惶诚恐。在社交场合,不敢抛头露面,害怕当众出丑,使一些交往机会擦肩而过。有孤傲心理的人,自视甚高、自我感觉良好,自命不凡,在交往中易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架势,对别人吹毛求疵,十分挑剔,从而引起对方的厌倦和反感,使交往难以正常进行。

2.自私和自利心理。在交往中,部分大学生交往的目的不是为增进彼此的友谊或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而是为了私欲的满足、功利的追求。在交往时,过分地强调自我中心,不为他人的利益和处境着想,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交往时不择手段、拉关系,有时又贬低他人,甚至踩在他人肩膀上。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势必影响正常交往的进行。

3.猜疑和防御心理。多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对别人不信任,喜欢主观猜测,怀疑对方,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带着面具与人交往,或总是心存戒备、处处设防,不能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其结果是拉大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造成心理隔膜和情感上的疏离。

4.羞怯和闭锁心理。由于羞怯和缺乏自信,他们常常害怕在他人面前出错,特别在人多或有异性的场合下,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显得极度紧张,有的说话语无伦次、断断续续。因胆小、孤僻、害怕交往而产生的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影响大学生正常交往。

5.孤僻和冷漠心理。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动,它必须建立在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作用之中。而性格孤僻、冷漠的人,则认为人是自私的、不可信赖的.因而现实中与人总是保持一定距离,独来独往。所以这部分大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热情,不主动或很少参与学校组织的群体活动。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个人因素。人际交往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但一些大学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长的趋势,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更偏重于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做事、交友、学习都是以能否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利益为标准进行选择,把交往作为一种为自己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2.家庭环境因素。在校的大学生们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为伴,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关爱甚至是溺爱,容易使子女形成自私、偏激、不合群等不良性格。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给子女一定的心理压力, 一旦期望不能实现, 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另外,家长的知识素养、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影响子女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3.学校环境因素。大学里相对宽松的学习和管理氛围对大学生是一种考验,此外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际环境等也需要他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大学,实际上是一个融入社会的准备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应对全新的环境,然而正是这种“全新”, 有时会令他们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而这种失败又会使得一些同学把交往视为负担,心理障碍由此产生。而“素质教育”追求的也是“知识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结果就是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很有可能成为漠视生命、情感麻木,没有“感知他人痛苦能力”的高智商的人。

4.社会环境因素。在规定一对城市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优生和优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缺乏兄弟姐妹关系会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异化作用。之后,在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出现了把功利判断推向极至,用功利去泛化整个社会物质领域和人文精神领域的“泛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的蔓延,引起社会道德的明显滑坡和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这种现象加剧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与混乱。

(二)主观因素

1.理论知识不足。在较长时期的应试教育的氛围里,大学生自身很少对人际交往的理念给以系统的关注,进入大学,由于专业的限制也使得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少之又少, 以至于较难了解、把握人在交往中心理变化的原因、形式及过程, 进而难以在交往中形成有效互动,当交往过程出现滞涩、卡壳等问题时,不是首先查找自身原因, 而是责难对方,使人际关系难以维系。久之则易视交往为畏途,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2.认知观念有误。大学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由成长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 也难以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他人,把自己和他人作不切实际的比较等。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自傲或自卑、成功或挫败、乃至气馁、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3.交际技巧欠缺。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学生们的生活空间相对有限,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交往理念相对贫乏,交往实践相对不足,单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限制了大学生交往技巧的形成,在家庭和学校中,大学生要同长辈、领导、师长、同学接触,相互沟通,掌握交往技巧。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

(一)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尊重。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要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

2.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赤诚待人、襟怀坦荡。

3.互助互利。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遵循互助互利原则。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要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4.诚实可信。要“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胡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不信口开河。

5.宽容大度。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

(二)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

第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人要有自知之明,即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要摆正位置,既不自负清高,也不自卑自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才能悦纳自我,从而正确地对待别人。

第二,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把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那些具有诚实、正直、热情、开朗、可信等性格特点的人往往具有一种人际吸引力,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做到冷静、理智。不论是说话或行为或情感的表达都要注意符合一定的场合和身份。

第三,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有的同学由于交往方法的欠缺、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他想表达善意却又弄巧成拙,他帮助别人却又适得其反,想与别人交往却又不知如何去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要敢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在传情达意,在交往中运用得好,就能增强交往效果,。所以必须加强交际语言的学习,采用艺术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热情主动交往,表现真实自我。交往双方总有一方处于主动地

位,如首先与人打招呼,主动与人说话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有人常常因为不习惯、不好意思去做,而丧失了许多交往机会。主动交往会使人感到你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如果总希望别人主动接近自己,别人就会认为你妄自尊大、盛气凌人而不愿与之交往。在与人交往中要感情真挚,不虚情假意,敢于承认错误,就会给人留下真诚的印象。

第五,加强彼此沟通,建立密切联系。人际关系是以情感联系为基础的,经常性的交往是维持和增进感情的纽带。同学、朋友之间经常用写信、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互致问候或经常相互走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感情。而不是需要朋友帮忙时才联系,这样久而久之会使感情疏远,失去真正友谊。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等.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际交往;原因分析;调适;培养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课题组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进行研究,找出他们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调试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对交往本身的认知。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意志,而错误的认知则会导致消极的情感、心理与不良行为。错误的认知称为认知偏差。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效应是指初次对人的知觉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最鲜明、最牢固,并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及人际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方式容易使人陷入人际交往的误区,应尽量避免。

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印象对人以后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后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动态的、历史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人际交往,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在认知他人时,对他的某一突出特征特别重视,将其夸大,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也就是从已知的特征推及未知特征。

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特征。受投射效应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主观臆断、妄想猜测,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误会和矛盾。

5.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某些固定化认识,影响着对人的认知和评价。当这种印象形成后,会使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偏见,成见,甚至错觉,影响到正常的交往。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调适

1.自卑心理的调适。高职学生产生社交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缺乏自我认识,经验不足,缺乏特长,畏惧挫折等。严重的自卑感会给学习和精神带来精神负担,应注意调适。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第二,尽可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第四,及时从社交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2.嫉妒心理的调适。社交嫉妒感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嫉妒心理只会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痛苦,这种心理必须加以调节。要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能力和长处;善于调整目标;善于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是把目光盯着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竞争代替嫉妒。

3.猜疑心理的调适。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带着猜疑心理,人际交往中很难避免猜疑,但如果猜疑心理过重,则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消除猜疑心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主观臆断,要学会识别信息;要客观了解他人;加强沟通,多调查研究。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是通过心理干预和自身调节,纠正自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缺陷问题,培养学生主动交往与沟通的意识。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纠正人际交往的偏差认识态度,树立一个正确和全面的人际交往观点和理念。

二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端正生活态度。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开始,此外,我们高职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积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全面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开设必要的课程,强化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学校应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或者专题讲座,如《交际与口才》、《人际交往技巧》等课程,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

四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优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聘请具有资深经验的心理专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预约专家为自己进行心理辅导,遇到令其困惑的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网页来进行咨询,还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解答交流会。

五是利用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出善于为人、善于处世、善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处世态度与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我们可以借助体育运动平台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等资源,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6篇

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健全的心理,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也缺少了作为一个人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生存能力。而一个交往能力的发展情况与她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儿童时代抓起。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下阐述了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希望能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

建构主义;儿童;人际交往

对孩子来讲,人际交往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基本需要。从幼年时起,孩子就会强烈的想要寻找伙伴、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只有孩子与他生活的群体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满足孩子在个性、智力和情感方面的需求。通过交往,儿童会将自身与伙伴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等得到进一步发展。交往可以给儿童提供良好的彼此促进、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辨别是非;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从而释放天性,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商和情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重要代表人及奠基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其核心内容起源于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建构理论者认为,知识不应该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应该是学习者身处一定的情境,通过他人帮助,并利用适当的学习资料,最后通过意义构建的形式获得的“。协作、情境、会话、意义构建”组成建构主义的四大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知识中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辅导者而非提供和灌输知识的人。学生才是对信息加工的主体,这是一个主动的角色,而不是仅仅接受传授和灌输的被动者。教学的意义在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承前启后,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有些教育工作者完全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味的把外部知识拿来对学生进行灌输,渐渐造成学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因此,学习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知识传递的过程。应该彻底改变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教学观念。

2建构视角下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方法

2.1建构和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认知在儿童的人际交往认知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首先帮助儿童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目的,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友爱互助、平等以及合作等原则,能够在交往中对自身和他人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来说,就是让儿童学会了解他人的外部和内在特征,善于观察人的性格、爱好、情绪、动机等,认识到自我与群体的关系状况。认知是儿童人际交往的基础前提。儿童在交往中可能存在理解不够、能力不足或认知偏差,教育者对此也提出了可鉴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做建构游戏、讲故事让儿童切身感受交往的重要性;阅读经典故事让儿童认识交往的原则和意义;通过观看电影以及讨论的方式促使儿童理解和思考人的行为特征。这些都是从建构视角下引导儿童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理解。

2.2引导并促进儿童交往的情感体验情感是影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人与人之间产生交往的愿望,才能驱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因为产生喜欢或好感,才能建立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反之,拒绝、厌恶、对立等负面情感会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倾向也会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人们交往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程度,通常被隐喻为人际交往认知与交往行为之间的“遥控器”。如,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能使儿童在交往中更受欢迎,而麻木,冷漠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排斥。缺少了情感体验,儿童对人际交往教育中强调的关心他人,轮流,分享等行为就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即使会去分享等也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因此,建构视角下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重视儿童的情感因素,将其置于创设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去,让儿童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具体可以通过创造体验环境,阅读绘本,角色扮演,谈话法等,这样能有效的引导和促进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

2.3落实和指导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方法人际交往中,认知和体验最终都会落到人的行为上。进一步说,人首先要经过交往认知的指导,以语言、动作、表情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从而建立、促进、发展和完善人际关系,达到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指导人际交往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则,一是就地取材,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育者针对儿童的言行随时随地指导儿童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特别要利用儿童与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机会培养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创设情境,有目的的模拟现实,角色扮演或是让儿童参与建构游戏,使儿童在换位思考和团结合作中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走出家庭和校园,让儿童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当中,真正去感受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如何进行更为恰当的人际交往。

3结语

总而言之,从小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重视儿童已有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儿童兴趣进而主动体验探究等对改变目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中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所以,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探索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张前,焦元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唐斌,唐延延,李志勤.论“以画对话”培养儿童的人际商[J].现代教学.2014(10).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7篇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成因;排除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

(一)认识引起的交往障碍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到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易带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按照交往规律,第一次交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尤其交往时间不长,更注重外表、表情、口才,这是人的素质很少一部分,但由于大学生认识问题片面化,从表面的东西推论其他。

2.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比如有些大学生都会认为北方人豪爽、大方,南方人委婉、小气,某同学来自某地方,就有某地方的特征,来自南方的同学就都小气;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常常阻碍了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

(二)情绪引起的交往障碍

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情绪化。情感的喜怒哀乐、某种情感心理决定了彼此今后的交往,而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常会出现忽冷忽热,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这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尤其上名牌大学,这类学生在原来的高中非常优秀,自我优越感强,但一旦到了大学里,发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如果能坦然面对,积极地竞争及合作;如果心理不平衡,害怕别人超过,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采取不正当地方式竞争,必然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困难。

2.恐惧。恐惧是指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大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及父母,对外面的世界即好奇又恐惧,尤其到了大学的陌生环境,对待同学又想信任又不敢信任,即想跟同学交往又不知如何交往,导致其处于焦虑状态,长期下去,会带来人际交往的障碍。如: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害怕得罪人,与他人交往小心翼翼,甚至害怕自己一句话、一个眼神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常常患得患失,

二、在人际交往中心理障碍的排除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认知、情绪、人格是统一的整体,认知决定了情感、人格,在人际交往中,首先纠正错误的认知,才能表现良好的情绪及人格,同时注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遵循尊重原、真诚原则、宽容原则、自信原则,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克服社会认知、情感、人格引起的误区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为一句话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某同学对另一同学说“你真好啊!”,不同同学不同的认识,会在人际关际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夸我,表现出高兴;有的同学会认为在讽刺我,表现出敌意;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安慰我,表现出伤心。大学生首先解决认知的问题。可以运用艾利斯的ABC理论,又叫合理情绪疗法,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诱发事件,B是对此事的认知,C是心理行为结果。从此分析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B即认知的修正,主要同不合理的认知的辩论,依照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论,从而使自我认知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类似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大学生常会出现的不合理认知有糟糕可怕化、不能忍受、包罗一切或过度概括、贬低自我价值。从不合理认知导出谬论。

(二)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掌握实践技巧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实践中常常因为缺乏技巧,常会出现好心让人误会或想跟某人交往却不知如何开始,甚至有的大学生选择不交往,独来独往。人际交往需要一些交往技巧。善于换位思考。大学生常常把同情心和同理心混淆,同情心,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及感受;同理心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和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成长经历各异,没有两个同学能完全相同的观点及感受,大学生更应同理心的心态,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在行为上换位思考,分辨对方的内心感受,将此辩识反馈对方,能积极反应。

以上基本原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指导意义。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在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基本理论,更为重要在实践中本着真诚的原则摸索适合自己的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

[1] 钞秋玲,王刚.主编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静.青年必备能力培养全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际交往 不良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19-02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表现

1.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指人们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自卑心理在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认知上的偏差产生的心理失衡,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多疑、敏感、恐惧、焦虑的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羞怯、退让、被动,过多地在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常交往过程中不能坦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诸如此类问题,在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成绩偏下或家庭贫困的高职学生中较为常见。

2.孤独及封闭心理

高职学生孤独心理是指他们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致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心理会使高职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严重者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厌世情绪,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健康成长。长期的孤独心理会使他们感到孤独无援,将自己封闭起来,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古怪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不愿意和别人主动交往,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和社团组织,交往的对象和范围相当狭窄,常表现为独来独往,单纯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3.功利性心理

部分高职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在交往中无视他人存在,如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不高兴时,郁郁寡欢或任性、胡乱发脾气。

4.心理角色冲突

高职院校现在普遍实行“2+1”工学交替模式(2年在校+1年实习)。定岗实习学生在身份上有两种角色,他们同时扮演学生和员工的角色,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在新的环境和人际交往面前会出现心理冲突和不适,这种双重角色使他们在为人处事时表现得与众不同――无所适从或固步自封,这种不同成为影响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5.宿舍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室友关系最难处,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不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最大。”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二、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表现成因探讨

1.高职学生自身因素

(1)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包括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认知。这种认识能力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使得行为主题在行动和心理上出现各种异常的反应。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他人和环境正确积极的认知有利于人际交往。不良认知是影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引起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或妄自菲薄、低人一等的不屑交往、不敢交往;对自己、他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造成的不平等交往场景,对交往本身的错误认知,觉得交往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忽视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引发的交往不畅甚至中断。

(2)交往能力的欠缺。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造成他们人际交往不良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学时,迫于升学压力,埋头苦学,忽视与别人的交往、沟通。一旦进入大学,随着学习压力的解除,生活、交往对象多样化,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怎样才能让同学喜欢我?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我对他们挺好的,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们,为什么他们对我还是不理不睬?”许多高职生在咨询时常问到这些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群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无所适从或直接选择回避退缩,加之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经常会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3)性格缺点。有的高职生性格外向,有什么说什么,但不注意方式方法,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导致正面冲突;有的高职生性格内向,有什么话憋在心里,既不和老师说,也没有朋友可倾诉,独来独往,自我封闭。

2.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是造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之一。“那些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经常聚餐、出手阔绰”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小刘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如说起流行品牌和时尚,自己无法插上嘴,只能把自己“藏”在图书馆啃书本,这让他越来越压抑。

目前许多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小家庭中的“自我中心”,加之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有些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养过分纵容和娇惯,处处顺从、迁就,使部分人树立了“一切皆为我”的中心观念,不会替别人着想。一旦脱离父母的襁褓,面对集体生活,他们尚未做好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沿袭他们以前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如,有的学生晚上睡得很晚,弄出很大声响影响别人休息,但如果别人影响到他睡觉却不行;有的学生戴着耳机却把电脑弄出很大声音;有的同学在半夜三更接听和拨打手机;有些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室友的反感却浑然不知等,待老师提醒时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3.学校环境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职院校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管理相对宽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分数不再是每个学生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思考的内容更为广阔和丰富,尤其对人际交往中的细节较为注重。加之高职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便会产生矛盾。

应试教育被认为是导致高职生人际关系堪忧的另一个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94%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小学要上市重点,中学要上省重点,大学要上国家重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是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都一手包办,这种过度保护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素质不全面。另外,在这种背景下,高中阶段学生、家长、老师更多的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关心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其中要素之一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它是社会人必备素质。一旦进入高职院校,随着环境的改变,大学的智商、小学的情商,这些都直接使高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时不知所措,体现了我国人才素质教育的一种缺失和匮乏。

三、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的对策

1.自身提高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在实践中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接受和理解,这种需要在大学期间尤为迫切。因此,学会与人相处十分重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是可改变的。通过有目的练习和训练,他们可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高职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改善除了有赖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在个人心态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人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并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这种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人生,才是人际交往的内涵所在。

(1)学会客观、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与他人,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地评价自己,避免自负或自卑心理的产生。

(2)不断调整自己的不合理的认知偏差,纠正不合理的认知理念,取而代之以科学理性的认知理念,消除人际交往中观念上的障碍,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

(3)遵守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尊重原则、真诚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4)加强实践,多与同学、同伴交流,在交往中提高交际能力,培养交往技巧。

(5)心理相容,接纳欣赏对方,在交往过程中互利互助,真诚大度,豁达开朗。

2.学校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1)开展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解决人际交往困惑。如:在新生班级中,为了增强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组织开展“滚雪球”团体心理活动,为了增强对人的信任与接纳,可开展“信任之旅”团体心理活动。通过活动参与体验及分享,产生思想上的认同感和共鸣,解决人际交往困惑。

(2)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培养的。学校通过各种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对高职学生完善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在活动中加强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从孤独狭窄的个人圈子里脱离出来,参与到高尚的活动中来,活动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人际交往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必要技巧。基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渴望与人交往又不敢主动交往,建议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条件欠缺的高职院校,积极创设条件开设《人际交流》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开设,系统讲授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4)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搭建沟通平台。高职学生宿舍中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可以说,寝室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学生从入校到离校,在寝室度过的时光,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将会对他的大学生活,对他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巨大影响。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是理顺学生工作的最基本脉络,寝室的和谐不仅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空间,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高职院校可以寝室为单位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情景剧汇演及各项体育活动,如通过宿舍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宿舍生活的种种矛盾,然后通过寝室同学间的默契配合来完成各个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寝室同学的凝聚力。在欢声笑语中,寝室同学的心贴得更近了。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搭建沟通平台,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矛盾和摩擦的化解,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渴望能被社会和他人接纳和认同,渴求和谐健康友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意识,这不仅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高职学生应克服和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度过美好的三年高职生涯。

参考文献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第9篇

一、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就业表现

(一) 人际圈小

对于大学生来讲,能够获取就业信息便是成功就业的首要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朋友多,各类信息的流通性强,为成功就业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圈小,不能主动获取就业信息,只能通过公告或通知来接收就业信息,这将导致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窄,就业的信息少,机会也因此较少。

(二) 缺乏自信

对自己有自信的学生能够跟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就业过程中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展现自我,把握好的工作,积极应聘理想工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自信,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人,对自我要求降低,选择没有挑战或竞争力小的岗位,对要求高的企业不敢应聘,放弃很多优秀的就业机会。

(三) 表达能力弱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社会交际也十分广泛,结交的朋友众多,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应聘时能够张弛有度的表达自己。对于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交往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在面试时出现紧张、拘谨,表达不清,条理不顺等,给应聘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非常容易丧失上岗机会[1]。

(四) 交往能力差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能够在上岗后短时间内融入到新环境中,与新同事能够迅速打好关系。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在应聘的新岗位中,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不强等原因,容易被同事看作“懦弱、退缩、不善言辞”,在试用期间无法与新同事顺利交往,因而在试用期内便可能会被解聘。

二、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缺乏,导致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而自信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表现出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例如,面试了几个用人单位后,仍然无法顺利就业,则对自我抱有否定态度,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

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交流中通常都是被动的角色,不会主动与人交流,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主动与人交流是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这明显阻碍了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另外,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心理开放程度上较低,这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谈时紧张,或者不敢表达自我,对方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流,因此,获取的信息少,影响人际关系[2]。

(二) 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通常是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大学生所接触的人都是校园环境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没有真确理解“朋友”与“人际”的关系,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才能共同交往。而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缺点、毛病,则会对其特别失望,从而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掺杂利益关系,认为好的人际交往便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观念容易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斤斤计较、功利性强,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开展。

三、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目标

(一) 提升自信心

加强自我认知,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认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对自我进行全面的了解,形成鲜明的自我个性,明确适合自我的就业岗位及要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自我肯定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获得自信,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得到积极的自我体验,产生成就感,获得自信心[3]。

(二)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在与其他人相比较,认识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后,改变人际交往的观念,对“朋友”和“人际”关系更好的区分,养成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的习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倾听、表达、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倾听、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轻松应对,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具体方案

1.认知自我。自我认知分为公开、盲目、隐秘和未知四个领域。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需要通过这四个领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馈认真填写表格,并与大家分享[4]。分享后,教师针对“盲目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学生加强教育,其他学生将会快速发现自身优点与缺点,提高自身自信心,并将缺点改进。

2.探讨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师通过家庭图表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的信息、关系等表示出来,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图表进行阐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与家庭氛围有无关系?父母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的压力?对于以往的错误或失败,现在应该做什么?

(二) 人际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1.明确自己的交往模式。团体辅导教师让学生列出五个“我喜欢与这类人交往、我不喜欢和这类人交往”的句子。在团体中与人分享,总结出喜欢与不喜欢类型的占比,团体辅导教师引导:人们的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与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与不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种辅导方式,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于与喜欢的人交往,扩大自身的交际范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