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6 17:29:25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1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护理;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9-0124-04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of cultivating nursing students.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a new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is worked out, which is consist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mode, practice bases, practice instructors, practice management mode and second class, aiming to cultivat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nursing tal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Nursing; Construction

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1]是地方高校向新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辽东学院作为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关键是实践,即加强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3],实践性和社会性是护理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医学院护理学专业适应辽东学院“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了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品德优良,具有从事护理领域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护理及相关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加强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多年办学经验,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比较系统地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地方高校护理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受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在“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这一思想指导下,实践教学普遍被弱化[4]。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地融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1.2 培养模式单一[5]

以往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功能制护理的框架上,是以疾病为中心、以技术操作为分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单一的“基础-临床-实习”培养模式,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不能相适应。

1.3 教学方法单调

护理学专业以往的实践教学以校内培养为主,而这部分又主要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校外部分以临床实习为主,重点是培养临床操作技能。在这两方面的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这与护理职业岗位需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差距的。

1.4 评价方式单一

实践教学考核以往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职业态度、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没有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全面。

1.5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6]

单一的培养模式、单调的教学模式、不全面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能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2 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创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业界专家及用人单位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按照人才培养的进程,从护理专业特点出发,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创建了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均服务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表1)。这样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共同为培养目标服务,使实践教学的地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 设置实践学期

2.2.1 临床见习(实践学时:2周) 临床见习是以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到医院和社区见习,通过直接与护理人员、不同护理服务对象接触,使学生对护理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形成对职业和服务群体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适应的能力,为后期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见习,培养学生热爱护理、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独立观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护理程序知识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2 专业社会实践(实践学时:1周) 专业社会实践是学生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实地开展校外实习、社会调查、考察和研究的一项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本课程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护理工作有更明确的认识,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护理专业发展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使他们具有运用护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7]

在校内实训环节,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内容,可分别采用演示法[8]、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9]、角色扮演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10]等。这些方法的采用需要教师经过学习、研究、实践,灵活加以运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开设沟通能力训练课程(100学时)

沟通能力训练是以沟通理念学习为经,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交流技能的训练为纬,以演讲、人际交往、求职三大工作情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为宗旨,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及奉献精神,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及文字书写能力,如自我介绍、演讲与答辩、应对结构与压力面试等技术,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2.5 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11]

实践教学的考核采取全程考核;为提高就业率,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专业技能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完全按照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制订;除了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职业态度、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也进行考核评价;为保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也按一定比例纳入到考核结果中来。

2.6 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12]

2.6.1 建立校医共享的校内实践基地 近五年来,医学院与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学校-医院共享的校内实践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教学的同时,地方医疗管理部门和单位可利用校内基地进行技能考核和培训。这既可促进实验室建设,又加强了校医合作,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2.6.2 建立校医共享的校外实践基地 争取专项经费,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形式在教学医院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既可用于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也可作为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用于技能考核和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的技能操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2.6.3 建立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与当地社区、社区卫生院、养老院、县区的乡镇建立长久的合作,成立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地点和场所,使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2.6.4 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建立三十多个长期稳定的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医院是学生临床技能培养锻炼的场所,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2.7 建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计划[13]

为保证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达到“双师”要求,目前护理学专业教师“双师”率为100%;为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指导能力,要求专业青年教师保证每年到临床实践半年以上,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为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施外聘教师计划[14],每年定期聘请校外临床护理专家来校授课,指导临床技能操作,使校内实践教学与临床接轨,并让学生体会临床技术操作的要领和特点,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2.8 建立双控式、过程化实习管理模式[15]

双控式管理指学生在实习期间既全程接受学校的实习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也要全程接受实习医院规范的运作体系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习带教制度,要求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研究实习计划,认真执行和落实,在实习全程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监督和考核,保证实习质量。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院方的管理和安排。院方按双方签订的协议,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同时,认真按实习计划履行对实习学生的培养。

2.9 搭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16]

通过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各方面才艺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丰富文化活动,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技能、团队精神等都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2.9.1 “5.12护士节”活动 “5.12护士节”活动是我院护理学专业开办以来逐渐形成的专业特色活动。在“5.12护士节”活动中,通过护士授帽仪式、烛光传递、护理礼仪表演、医学生宣誓等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树立爱患者意识,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参加表演的学生得到自我展示和锻炼机会,观看表演的学生受到教育和激励,对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9.2 各级护理技能大赛 每年定期举办校级、院级护理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护理技能。院级竞赛有护理技能竞赛,校级竞赛有基础医学知识竞赛和基础护理学技能竞赛。从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部级护理技能大赛,以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发现不足,使实践训练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2.9.3 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开展义工活动,慰问看望老人,和院里老人聊天,为老人提供服务,了解老人需求和老年护理方面的知识;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为社会献爱心;开展社区走访活动,宣传卫生保健常识,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常识了解情况和临床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帮助社区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2.9.4 开办天使学报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具体负责天使学报的相关业务。天使学报院内定期出版,至今已连续开办九年。在天使学报的出版发行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9.5 校园文体活动 每年定期开展的院校两级的文体活动包括读书活动、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学生各展所长,从中培养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本校实施实践体系构建,实践课程3周,发放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96%。其中学校教师41人(34.2 %)、临床护理专家42人(35.0%)、在校学生37人(30.8%)。护理教师对实践体系构建项目总体认可度为98%(40/41)。护理专家组对实践体系构建项目认可度为95%(40/42),在校学生对实践体系构建项目认可度为95%(35/37),三组对实践体系构建项目的认可均较高,三组对实践课程安排的认可状况分别为35(85%)、40(95%)、30(81%),三组人群对实践课程安排的认可度均比较高。

综上所述,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是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该体系涉及多个环节,它的完善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实践,以不断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杨洋.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2] 沈玉洁,邹春晴,丁元林.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58-59,82.

[3] 程琳,张培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81-82.

[4] 刘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7):160-162.

[5] 钟秉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1):71-76.

[6] 王莹. 加强专业建设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3,(2):59-60.

[7] 荆淑杰. 淡谈医学院校护理临床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276-277.

[8] 刘芸,刘雪凤. 演示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J].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1):85.

[9] 王兴华,刘成霞,李丹.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育环境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52-55.

[10] 施月仙,田金徽,杨克虎,等.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91-95.

[11] 王连红,江智霞,曾芬莲,等. 形成性评价在《成人护理学》课程考核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9):3321-3323.

[12] 欧阳丽.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4.

[13] 姜倩,丛壮,王超. 高校“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35-36.

[14] 邢亚楠. 论地方本科院校外聘教师管理及其制度建设――以H高校为例[D]. 湖北大学,2014.

[15] 宋泳红,刘伦,莫玉琼,等. 构建护理临床实习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 护理进修杂志,2009,24(22):2076-2077.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2篇

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向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而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是医疗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近几年,尽管我国护士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医疗活动中大量的具体工作要由护士来承担。因此,行业内有“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十二五”提出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2]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满意度情况,有针对的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护理教育改革、促进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要求

作者作为民办高校护理就业办老师,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每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对学院教学提出建议,进一步掌握护理专业市场用人需求,这样对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2011、2012届专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普遍反应护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达标,实践能力差,基本功掌握不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人文素质不全面,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学院教学方面重点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与医院教学脱节,应加强院校合作,学院教学要紧密结合临床,这样他们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工作。

2 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1 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弊端

我国护理教育总体上仍沿用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护理人才与护理实践各个领域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时间少、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机会少,致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局限,难以适应综合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3]在首届全国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参赛者的表现仍反映出护理知识理论与具体临床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

2.2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中提到:社会的全方面进步和经济的转型时我国当前的主题任务和目标,新的产业、新的服务和新的事业在社会上不断的涌现,使得各行各业对应用性人才,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4]。因此,对护理院校来说,应找准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级护理人才培养向适应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转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这既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5]

2.3 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思路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护理专业特点,作者将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着重放在以下几点。

2.3.1 树立护理人才培养新理念,加强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

在护理教育中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护理教育的整体性,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比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修养。重视对护理人才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责任感、准确而持久的记忆、热情稳定的情绪及敏锐的观察力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3.2 加强校院合作,强化护理实践教学,加强校院合作,开展双对接教学,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

(1)实施1、2年级“校院循环教学”。

学院建立以附属医院为核心,以三级医院为骨干,以二级医院为主体的实习教学基地体系。1、2年级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临床见习时间,实施“校院循环教学”。让学生直接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实施3年级“校院共管实践教学”。

学生临床实践实施专人专管,学校配备专门的实习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即专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到医院检查指导,校院共管即学校在医院的建议下编制《毕业实习手册》,涵盖实习大纲、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规范、文明、安全、快乐的实习。学校派老师送实习生到实习医院,与护理部交接,学校与医院进行合作带教,合作管理及考核,合作评选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及优秀实习生,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合作指导就业、创业。

2.3.3 开展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工作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资格”是医疗卫生单位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鉴定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6]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参加辅导,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增强学生的社会择业竞争力和抓住机遇的条件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2.3.4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看,学生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就业指导投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明确当前社会下的就业形势及政策,掌握护理专业的特点,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需求不断完善就业机制,从组织、制度、硬件、人员等方面保障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3篇

1.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估的核心。

1.2专业学位硕士

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术性硕士而言,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强调实践能力为主,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李沐等[6]在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中显示,专业学位的特性简单地概括为实践性、职业性、复合性。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国家提出的培养目标从总体层面上比较笼统,不够细化,没有明确能力要求以及所具备的核心能力。

2培养目标

2.1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相关精神,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而奉献,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采用理论课学习及护理学专业相关方向的临床实践为主的培养方式[7]。山西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目标一致。

2.2国外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美国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培养拥有专家才能、在某一专科或专病方面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及护士指导者[8]。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就开始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级护理实践护士,包括开业护士、临床护理专家、认定的护士助产士、认定的注册麻醉护士和高级个案管理护士等5类专门人才[9]。高级实践护士实践的特点为: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判断能力,能熟练地进行自我创造性的护理以及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10]。目前,美国已经形成护理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由研究生必修课程、高级护理实践核心课程、专科课程3个板块构成,涉及卫生保健政策、伦理学、经济学、基础医学新进展、专科高级护理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内容[11]。英国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能力以及专科护理专家。护理研究的基础课程包括健康照顾研究、循证医学等。具有专科化的护理硕士研究领域包括保健护士、小区精神护理、职业健康护理、助产护理、小区服务和学习障碍者护理等[12]。日本的护理硕士教育以研究能力培养为主,包括研究方法的学习、科研动态的把握以及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的养成[13]。泰国主要致力于培养各专业高级护理实践者,以提高护理、保健及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群。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护士可根据临床发展需要和研究方向选择专业化的硕士课程[14]。

2.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主要是面向医院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层次临床医生,要求具备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的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同济大学、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培养临床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的。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或高年住院医师水平。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3护理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现存的问题

①没有明确能力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在培养期间需要掌握的能力要求在培养目标中都有体现。而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明确需要掌握哪些能力要求及核心能力。

②课程设置没体现护理专业性特色,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不同方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差异不大,层面上比较笼统,不够细化,甚至部分高校护理学研究生的公共课,选修课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同堂完成。

③没有将培养目标细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围绕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细化分解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标准,对护理研究生培养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④各专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没有界定,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家学位委员会只制定了总的培养目标,但各专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没有界定。如临床护理学的方向很广,这与国际护理教育专科化发展的趋势是背离的,同时也导致我国护理学各个专科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达到共识的原因。

⑤缺少个性化专业培养特色,导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随意性较大,培养的规格不统一,也限制了护理学人才的进一步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的个性化培养特色鲜明,专业院校的个性化培养百花齐放如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的个性化教育创造了一种职业与市场高度融合的产学研培养模式[15]。

4结合实际提出有效整改对策

黄涛等[16]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中认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立足卫生行业,培养掌握护理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凸显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教学、科研能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科型、高层次护理专门人才。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郭桂芳在2012年9月2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办的现代护理论坛上呼吁,护理硕士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应进一步明确,今后,要进一步明确护理硕士生核心知识需求并组建核心课程,探索满足不同专业方向护理硕士研究生需求的课程,并将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同时认为,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应以临床实践为主,注意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和科室轮转顺序,探讨有效的护理带教方法,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达到掌握最新临床知识和技术。陈琰晗等[17]研究的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之比较与启示认为,借鉴国际先进模式,建立五大目标能力模块包括护理专业操作能力、系统支持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领导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模块包括健康评估能力、护理诊疗能力、专业知识咨询的能力。系统支持能力模块包括参与制订专业标准、程序、相关政策和提高护理质量的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模块包括病人教育、学生实践指导、培训其他护士的能力。科研能力模块包括数据收集利用、科研调查及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专业领导能力模块包括组织护理实践、护理改革和评价他人专业工作的能力。李峰等[18]研究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态势分析中强调,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当突出护理专业实践性特色,充分体现新的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理念,体现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及相关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社区护理等。培养从事护理某一特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素质,强化实践环节,着眼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护理实践技能。

5启示及展望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4篇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过一定的素质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并不完全和彻底,大多数学生仍然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至今的。因而,大多数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其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待提高。另外,长期的课程分科设置,使学科相对独立,联系较少,不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而社区护理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走进社区、接触社会,运用所学知识为居民健康服务,促进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和职业自信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我院对社区护理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并且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队,由护理系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有2009级、2010级180余名同学,共分6个队,每队下设3个组,各队、各组设队长、组长各1名。工作方式与内容如下:节假日开展相应的街头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定期举办社区义诊,每周分组下到各居委会,为弱势人群做健康服务,建立居民档案,调查居民护理需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对本科护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护理本科教育中的缺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护理系2009级、2010级两个年级所有参加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成员180名,年龄19~23岁。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见表1、表2、表3、表4,采用无记名方式,发出问卷调查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问卷合格率99.4%。 2结果 2.1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护生专业思想和明确专业目标的情况 见表1。由表中可以得知,86.7%的护生反映社区护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或比较能提高对专业目标的认识,88.6%的护生认为能或比较能巩固专业思想。 2.2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况 见表2。由表可见有85.0%的护生认为社区护理实践活动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93.9%的同学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81.7%的护生认为能够很好或较好地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85%的护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 2.3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情况 见表3。由表可见,83.9%的护生认为社区护理实践活动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96.1%的护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使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94.4%的护生认为该活动能培养团队精神,98.3%的护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4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于进行个性化发展教育的情况 见表4。由表可见,84.5%的护生认为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建立自信,83.9%的护生认为该活动能挖掘自身潜力,75.6%的护生认为该活动有利于展现个人才华,82.2%的护生认为该活动能够加深自己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83.8%的护生认为该活动能培养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 3讨论 3.1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专业思想和明确专业目标 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虽已近20年,但高等护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学科建设不成熟,在生源、师资、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存在师资缺乏、方法僵硬、针对性不强等缺陷。再加之社会偏见,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护理人才流失的问题在目前仍然很严重。所以,为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和稳定护理专业队伍,必须将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摆在高等护理教育的首位[2]。定期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使护理系本科生们逐步认清自身的专业趋向,通过表1的情况并与每个年级的同学交流和探讨,了解到高年级的同学对专业的认识普遍比较乐观。这一结果说明,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稳定本科护生的专业思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渐进性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逐步形成对专业思想的认识,加深理解,拓宽职业接触面,这样一来,护生们开阔了眼界,专业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形成和巩固,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服务意识。 3.2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证的过程,社区护理服务实践活动就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转变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的现状,自我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和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3.3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让她们早期接触社会,在实践中,使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3]。从表3的结果来看,护生们对护理工作有了良好的认识,社区护理实践活动能使同学们早期了解临床工作内容,认识培养自身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在实践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语言艺术修养训练,人际关系修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的修养,传统文化修养等的重要性、迫切性,使她们时时刻刻能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修养[4]。 3.4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有助于进行个性化发展教育 #p#分页标题#e# 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在本科护生个性化发展上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较早地开展相关社区服务活动,使护生们了解专业内容和指向性,提早做出发展计划和发展方向,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社区护理活动满足了护生的发展需要,突出了她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增加了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同学们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社区护理相关实践活动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并突出了护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助于培养护生专业思想,确立专业目标,为本科护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使护生得到实践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5篇

1、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1.1高级护理专业的课程应该符合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减、融合、重组、增设,打破学科体系,构造新的综合课程,并注意加强教材建设,鼓励学院教师自己动手编写适应我们需求的教材。这就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环节,突破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线,突破原课程框架,建立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而改革后的课程应该能体现这样的特点:突出护理、注重人文、服务社区。这就需要加大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以加强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训练以及人文科学知识的积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采用渐进式使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开始接触护理专业并尽早进入临床,改变基础课一医学基础课一临床课的“老三段”教学模式,即基础、专业课渐次推进,实验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教学模式。这样的课程安排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提前进入护士角色,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又能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早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各学科应相互渗透,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要努力实现“满足需要、够用”这个原则。医学基础课应树立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和删减;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注重应用;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应护理临床实践的需要,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相应课时安排应根据以上要求,经充分论证、检验后,合理设置,满足“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对口,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

1.2改进教学方法,因人施教,突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应根据护理专业特点,结合理论、概念、模式、规范和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利用现代高科技知识手段教学并及时增添本专业前沿领域的应用科学和技术。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改革护理实验课教学方式:其原则是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与护理有关的综合性实验。将示教、模仿、练习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也因人而异,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因材施教,调动学习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护理专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突出应用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人才市场多样性及多变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6篇

关键词:精英;应用型;护理;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73-03

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的迅速发展,老龄化社会对护理的刚性需求,人们对护理品质的期望,社会急需高品德、高智能水平、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而这些正是精英化人才的重要特征。中国本科护理教育自1983年得到恢复,至今已有30年,护理本科毕业生数量已得到了大量补充,而护理研究生数量有限,他们大多成为护理教学的师资,因此在护理实践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可见当下在第一批护理本科院校中开展精英化教育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原因分析

当前,护理本科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体系陈旧僵化:我国招收第一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校大多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专业,并且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师资和教学模式上几乎是完全重叠的,这种在临床医学框架下开展的护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尤其是早期没有体现护理特色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作为一级学科的护理学学科发展,培养体系落伍于“全人护理”的现代护理理念,因而导致了护理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优势不显著,达不到精英化人才的要求。第二,护理毕业生大量流失:高考后进入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护理生大多为专业调剂生,因此专业思想极度不稳定,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1],家人对专业的认识不足等等,使得她们的专业认同度低,因此毕业后很多学生通过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或者通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等方式,达到改变未来职业门类的目的,最终导致了护理毕业生的大量流失。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将这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在工作中发挥其领军性人才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以人为本”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即以“以人文本”为灵魂开展教育改革[2]。“以人为本”必先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同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高要求,即以学生的素质、需求为基础,针对市场中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设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对未来职业价值的认可,使他们未来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成为护理骨干。

三、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所谓的有用教育就是不仅教授学生现在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授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之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健全的人格。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教育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给予他们人性的关爱,关注护生的身心发展,认识护理职业价值,感悟“恪尽职守、关爱、奉献”――护理专业情意。构建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融合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社会活动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平台建设,师资的一体化建设。

(一)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幅度

打破传统的基础-专业-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及实践环节的联系。早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专业主体意识的萌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后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强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专业知识能力循序发展中,同时经历专业认知、专业认同、热爱专业的思想历程。

1.优化整合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凸显护理特色。通过基础医学和相关护理专业课程的整合,增强基础知识的有用性[3]。将解剖学和护理学基础进行部分整合,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护理理论,将生理活动与整体护理概念相结合,并和护理学基础、健康教育部分课程内容整合,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活动与内容[4]。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专业认知、对职业价值的认可。

2.建立综合实验实践课程群,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情意。从1―4年中,在每门课程开设的综合实验或综合实践课基础上,开设高度综合的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5],以及临床护理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创新思维训练、护理人文社会素养等综合实践课程。机能学实验紧紧围绕护理专业能力与专业情意教育特点设计实验,形成生命体征的评估与生命活动、肝、肾损伤及治疗、急救与护理等专题。综合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依托,在学校、医院、社区中开展社会服务、护理实践、护理研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最大程度激发了学习、研究、创造、主动实践的潜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知识、能力、情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精英化培养。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为手段,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PBL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社会活动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优化学习过程[6],促使学生内在知识的建构,以成就感促进专业认同感及专业热爱的培养。另外,通过节点教育和课堂人文环境的塑造,切身感受人性的关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和态度。科学地评价教育结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肯定并鼓励他们的付出与学习结果,采用多形式的考核方式:科普小论文、知识竞赛、学生讲课等。在学年综合测评分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外的学习成果,如、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形成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见图2)。

1.课外个性化培养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设计,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特色方向。通过开设国际护理的全英文课程,邀请美国注册护士授课,为有志于国际护理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开展职业道德、前沿护理理论和技术、老年护理、长期照护、麻醉护理等专科护理课程的系列讲座;通过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港澳台校际间活动,上述措施为学生成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培养平台,并且拓展了学生对护理的认识,提升了专业认同感,更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健康校园活动和校内开放实验室制度。针对群体人口健康,倡导健康促进校园,开展校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参加市级各项与健康有关的公益活动;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借助教学标本,通过每年“5.12”国际护士节进行健康宣教、优生优育宣传活动。课余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场所。学以致用,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情意,而且专业价值得以体现,提升了护生的成就感。

3.搭建学生实践、科技创新的平台。服务社会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周边社区合作,搭建以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慢性病护理为特色的社区服务、社区实践平台;借助教学、实习医院的病源、病种资源,搭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平台。以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毕业论文为导向,鼓励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在临床实践的教学管理中,采用实践任务管理模式,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相互补充的实施策略,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创新的空间和时间,提高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有在基础医学师资和护理专业师资在护理教育整体观、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树立精英化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精英化应用型培养体系实现预设的培养目标。

1.师资队伍的融合。打破基础医学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间的学科界限,同进共退,组建相互渗透的教学团队,护理专业教师早期就参与如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活动,基础医学教师在后期也参与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这种共同参与基础医学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教师间取长补短,得到了共同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相互衔接、延续性及课程整合。

2.科技创新导师制、毕业论文导师制、课程课外训练导师制。①毕业论文导师制:国内大部分护理专业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10年前我们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纳入了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年进入临床实习时就配备论文指导老师,实习中期确立论文内容,实习结束后进行论文交流和评比,优秀论文推荐发表。②课外课程训练导师制:学生通过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③科技创新导师制:根据1~4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了不同级别的创新活动(见图2),而且创新活动的难度呈阶梯式提高,创新活动的原则是提升专业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了学生间的循环接力运行流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专业实践中形成自主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以具有护理特色的项目为载体,组建以高年级为主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创新团队成员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开展与项目相关的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设计和兴趣。周而复始。

四、结语

高质量人才培养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者构建的培养体系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获得了社会、学生共同认可的培养体系才有存在的价值,只要让护生在我们构建的体系中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让社会得到真正需要的护理“人”,才能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护理人才流失的分析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8).

[2]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2013,(01).

[3]杨艳艳,杨桂染,闫瑞霞,赵文涛.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

[4]邱丽颖.通过解释生命现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5]李英.开发医学综合实验对护理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6]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7篇

1.能力本位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1.1能力本位教育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逐渐推广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90年代初经加拿大引入中国[2]。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3]。 

1.2护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与护理学术学位硕士有所不同,其目标是培养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以强调实践能力为主,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4]。 

2.能力本位对护理专业硕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 

2.1基本临床护理能力培养 

学院在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主要以临床实践为主,强调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内容包括通科轮转和专科实践两个阶段,其中通科轮转实践52周,专科轮转实践28周。要求参加临床护理实践的时间从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为临床实践时间,共80周,其中所攻读专业不少于24个月。通科轮转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急危重症(ICU)。专科轮转科室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危重症科室、临床科室。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每位导师每月与临床带教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实习表现情况,核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完成学生实习全程的跟踪评定工作。为学生熟悉临床、适应临床环境提供充分保障。 

除临床科室外,增设了社区实习和教学查房,在每个轮转科室完成护理业务查房、小讲课及读书报告各1次,在所选专科领域完成护理完整病历书写2份。 

2.2初步教学能力培养 

第三学期,组织研究生进行试讲。试讲通过的学生,进行2-4学时的讲课任务,锻炼学生的讲授能力,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3科研能力培养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熟悉科学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并将研究结果用于临床工作中。在课程中开设护理统计学、护理研究、SPSS使用等课程,并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 

3.完善临床实践评价体系 

在临床实践结束后,对临床实践及独立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将所有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项目进行分类,组成综合性实践操作项目,并制成题签。由导师团队组成考评小组,按照操作项目的评价标准要求给出考核成绩。 

考核将围绕实践内容及培训目标进行。包括过程考核和终末考核。过程考核在每个轮转科室出科前,根据研究生在科室的临床实践完成情况评定;终末考核为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总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是制定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体系的基础,学院以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充分考虑护理实践者所具备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高级临床护理实践者所应具备的能力,更好的实现学校与工作岗位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李火把,金莉.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20-121 

[2]蒋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8):60-61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8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2-0099-02

护理界公认21世纪护理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核心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对于高职护理教育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以湖北省护理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行业、医院调研,明确护理岗位职业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为了科学定位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护理学院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深入行业、医院调研,明确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以此为依据,确定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护理功底、娴熟的专科护理技巧、规范的综合护理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胜任一般护理岗位的职业能力。

二、构建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强调“硬实践”,也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更强调知识运用,临床思维、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软实践”活动。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总目标,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与素质目标,与行业专家一道构建五个模块、三个平台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总体框架。

1.五模块包括职业素养模块、基本护理技能模块、专科护理技能模块、综合护理技能模块、岗位职业能力模块

模块一:职业素养模块。护士的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医学软科学课程设置来培养的,为此,我们增加了人文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护理导论”“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护理人际沟通”等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实训与社会实践,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积极的职业情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及伦理法律意识。

模块二:基本护理技能模块,包括基础护理、基础医学、健康评估等课程实训。通过该模块的实训,促进学生理解医学基础知识,初步建立理论联系实际及整体护理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直观思维及基本操作技能。

模块三:专科护理技能模块,包括急救护理,内、外、妇、儿、精神科护理等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根据各专科护理岗位特点,以工作任务或案例为载体,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完成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熟练掌握常用的专科护理技术,获得过程性知识,进一步强化职业素质。

模块四:综合护理技能模块,包括10个综合实训项目。项目以案例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内容,案例由简单到复杂,由小综合到大综合。在学生学完了前期课程,顶岗实习前,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内模拟病房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首先小组讨论,分析案例,找出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然后制订护理措施,运用前期学习的单项护理技术,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单项护理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及形成整体护理的观念,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块五:岗位职业能力模块,即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36周。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明确各科室实习目标、时数、内容、考核要点。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形成岗位职业能力,实现由护生到护士的过渡。

2.三平台包括校内实训、教学见习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

校内实训平台:按照“环境真实性、设备先进性、功能多样性、资源共享性、使用开放性”的原则,依据真实医院环境建成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五大实训区。购置一批先进教学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配备有危重病人监护急救仿真系统。除了加强实训平台硬件建设之外,还注重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在实训室墙壁悬挂护理职业道德名言名句、南丁格尔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事迹介绍、护士文明用语、护士服务忌语、护士行为礼仪守则、护理操作规程等宣传牌,以营造职业氛围,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模块一、二、三、四均能在校内实训平台完成。

教学见习平台:根据“三早一重”即“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别于第二学期与第三学期分别安排1周的集中见习。通过见习使学生了解医院文化、护理工作任务、工作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专业知识,熟悉常见病的症状、护理常规。

校外实训平台:实习医院的等级越高,相对而言临床带教能力、操作的规范程度及提供的实习岗位等综合能力越高。目前,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等30家三级甲等医院签订了实习协议,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的临床顶岗实践和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

三、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内容选取方面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以服务专业课程为目标,整合医学基础实训项目。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联合教研,明确基础医学与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技能衔接点,按护理专业教学要求优化基础医学实训项目。二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训项目。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集团,对集团内24所医疗机构近3年护理操作的使用频次进行调研分析,删除过时的实训项目,引入临床新业务、新技术,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同时还根据临床设备及耗材的更新,不断优化操作流程。三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中心,开发综合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以案例为基础,融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急救护理等专科护理内容于一体。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184个实训项目,2周临床见习和36周顶岗实习组成。逐步形成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实现了护理能力的逐级提升,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四级、三方、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四级、三方、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四级”即:一级考核是课程学习中,每项操作学完后由小组长进行单项技能考核;二级考核是课程结业时由任课教师组织的小综合技能考核;三级考核是实习前培训后,由护理学院组织的综合技能考核;四级考核是实习结束毕业时由医院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三方”即学生、学校、医院;“多元”指评价内容多元,包括知识、技能、安全、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及人文关怀理念等素质。

通过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实训项目的认真实施和系统的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有较大的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杨运秀

参考文献: 

[1] 陈燕.护理综合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张静,张小芳.应用型护理高等职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6,30(10):3795-3798. 

[3]  刘雪琴,孔卫丰.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81. 

[4] 田玉风,陈泽新.从课程设置中看中美护士人文素质的差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75-76.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第9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艺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6-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12 年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卓越农艺师的培养”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围绕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北农业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211 学校,率先把培养卓越农艺师及建立符合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的重点任务。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以及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项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是植物生产类的主干专业,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着手,积极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年建校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集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作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多年来为植物保护领域的各个部门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对新时代卓越农艺师的要求,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共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20人具有博士学位,每年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人数大约有300人左右,生师比基本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4:1-18:1的要求范围。尽管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但是目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及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大多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进行教材立项、教育课题及精品课建设等大多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要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卓越农艺师培养的一个要素。植物保护专业多数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过程,而多数青年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培训,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所以缺乏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通常不能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在实践课程方面,由于授课内容烦琐、教师待遇低等原因使得目前承担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能协调统一。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要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要能胜任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工作,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代表了四种类型的能力。但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在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而实际上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则导致学生共性较多,没有个性,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相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致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能起到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复合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1)校级公共课、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校级公共课、基础课及专业课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公共课和基础课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选修课的设置理论上是弥补公共课的不足,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综合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启迪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在真正操作时,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挑选剩下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学过程、内容及结果评价基本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确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涵盖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全部实践能力培养范围,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基地建设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跟不上当代农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内没有教学实习基地。农业科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1.实验室条件落后。经费不足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造成人均仪器设备拥有量较低,更新速度较慢或多年没有更新,仪器设备老化且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分组的要求,只能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过程,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少,创新性实验匮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2.实习基地偏少偏小,实习经费不足。校内实习基地面积小,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配套服务不健全,根本不能展示现代农业的整体状况,学生实习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少,或者档次水平低,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人数和质量的需求;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费用还是执行多年前的标准,导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不得不压缩。

二、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设想及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本科教学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

制。学校和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教学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气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在全校范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师资动态管理体制,形成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正在逐步通过提高教师为本科授课待遇、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晋级中所占比重等方法,使从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投身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中。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历练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3.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外,在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下,必须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机会;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建立学校与农业生产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派出多名植物生产类专业青年教师到黑龙江省的多个县、乡镇挂职锻炼,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

(二)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培养卓越农艺师,就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植物保护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课、公共课平台。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设置符合实际需要,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具体方法如下。

1.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体的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订时需要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征求包括用人单位、同行专家、毕业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地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融入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东北农业大学在启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体,明确了制订主体的任务内容。

2.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国内外现有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历史和现状对这些培养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外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符合国内外本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符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卓越人才的具体要求,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程序: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征求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其他院校同行专家、毕业生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完善 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校审批方案执行。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时,东北农业大学已在学校、学院和各个专业层面统一明确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为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系统的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

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2],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分两个部分: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向农业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靠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设置三个具体的目标,即知识获得目标、技能训练目标、素质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在知识获得目标体系中应了解国情、省情、农情,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在技能训练目标中培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应包括以实验课为主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实习系列;以专业劳动为主的劳动课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系列。在实验教学系列中,实验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特点,体现目标体系的各个要点,并紧密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多样化,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在实习系列中着重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培养学生面对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系列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内容,为确立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奠定基础[3]。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实现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知识与训练的培养思路,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等多角度、多方位和多视野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条件的保障[4]。

一方面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卓越农艺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在进行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根据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等.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贡福海,范守信.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素质教育的契合[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赵奎军等.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周骥平等.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收稿日期:2013-10-3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