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镇现代化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4 15:54:17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1篇

关键词:一体化;城镇规划;管理方式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4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2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2.0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贫困向富裕转变的必经阶段。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多人,其中有80%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与其相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却略显迟缓。

1.1 规划管理欠科学

一部分小城镇规划水平低、起点低,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甚至不少小城镇没有制订详细规划,可操作性弱。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存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混杂现象。

1.2 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小城镇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有的各自为政,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过多的耕地;有的基础设施不足,配套差、质量低。小城镇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配套。

1.3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小城镇人口流动较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回村居住,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把这些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放弃土地到小城镇去创业,其转让土地获得的补偿却很低,因此他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且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进城务工。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部分企业只注重走过场,实行的改革并不到位,政企划分也不明显,也没有真正突破地域性产权观念,而乡镇企业若要在城镇购买土地、雇佣劳动力比起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使用当地劳动力所花的代价要高得多,因此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不是普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

2.1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

小城镇的规划包括城镇网络体系的规划和分区布局规划,前者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而后者则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投资体制,鼓励集体、个人参与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建立以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投资为主,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不仅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也要通过定期安排小额贷款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的划分做法,逐步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居住地来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根据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2.4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农民不能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除了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进城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担忧。因此,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就需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将其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出来,其宅基地则可通过出让或是按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其居住、经营用地。

2.5 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改革产权制度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重组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档次、水平;提高农村土地占用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还要减免这些企业的城市配套费和相应的其他收费。

3 总结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结合实际加速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胡燕婕.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城镇规划;布局分区;区域整合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城市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形势下,实现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向生态文明城市(即生态城市)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发展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束缚和工业现代性的特征,步人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相对现代工业城市发展阶段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对工业城市自身存在错误的修正,促使其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阶段。从理论构成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等的结合,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在城市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维来重构现代工业城市系统,谋求城市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双赢”,以及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城市系统对自然的影响等。

二、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

(1)数量少,通行成本高。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统盘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的功能难以完善,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2)规模小且发展分散,辐射带动弱。城镇分散发展,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难以发挥产业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城镇带动乡村的格局,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3)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西北地区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镇群体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相邻的乡镇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多、互补性差。(4)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5)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是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损伤、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1)城镇规划应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2)城镇规划应该突出西部景观特色。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3)城镇规划应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城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如今不少城镇的乡镇工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规模较小还布局分散,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因此,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4)城镇规划应对西部现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天气较多,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同样,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实在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同时,它们也已经或将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洲,王继辰,张亮,曹亚乔.辽东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初探.辽宁经济.2012(1)

[2]王博生.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李忠华.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4]吴秀英,刘海燕.生态农业型城镇规划的思考.山西建筑.2011(9)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4篇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要: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反思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要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20-03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正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向现代化迈进。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让人们实现有尊严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全局。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江苏为例,已经形成苏锡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职业教育该如何有所作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笔者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力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既主动反思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工作落在实处,才能使新型化城镇成为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区、生态优化的宜居区。

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尽管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属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往往缺失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办学功能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自己的子女上普通高中并且考取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就低人一等;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办学体系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仍以学龄青少年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过分强调正规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没有建立切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的、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的终身教育网络,往往忽视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办学功能单一,重视正规的、有学历的职业教育,却忽视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单一,职业院校几乎都是长学制,大多存在学科本位现象,难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

服务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企业指导机制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服务意识,尚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质量还不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从总体看,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还不强,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很少开展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随波逐流,甚至是盲目照搬。

这些不足,不仅导致职业教育难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如何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使现代职教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第一,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建立开放灵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所构成的整体,既包括中高职协调发展、基本学制的衔接、教学制度的完善,也包括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完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主动架设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建立行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断改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机制。

我校地处苏中、苏北结合部,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力求做到“三个统筹”。首先,统筹整合制度设计,让接受普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能够在需要时转换学习轨道,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向县域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集聚。其次,统筹融合课程体系,在明晰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革新学籍制度、实行长短学制的基础上,形成一条“人人可学、人人能学、处处有学”的整齐链条,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具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再次,统筹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加强开设新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促进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对接教材、对接教学、对接实训,使招生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以逐步放宽年龄限制、实行免试入学或注册入学等宽进严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第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员的年龄不断推迟,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在善于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以及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既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又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如何去做?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经验,组建“职业教育创新团队”,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对策、意见和行动建议;也可以建立“改革创新工作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职业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机制的改进等方面,并针对新兴的、创新的和高科技的行业以及增长迅速的行业,更好地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

从现在起,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服务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闲散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积极打造“升级版”。(2)服务农村学生,为有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学生提供专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3)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局,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等社会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开展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4)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并进行城市基本生活常识教育,使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也可回乡创业,推进“人”的城镇化。

第三,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新加坡建设“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做法,建立学历文凭与培训证书之间互认体系的同时,做好三件事:(1)不另设专门的招生考试,而是以课程成绩或证书考试成绩为依据,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多次跨越、层层提升,学制衔接方式基于所学课程,不从各学制起点对接。(2)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相融通,规定“什么等级、培训多长年限的技能证书”相当于哪个级别的学历证书。(3)将职业培训融入职业教育大系统,技术工人获得技术员文凭后可进入高一层次的职业学校或机构,继续攻读技师文凭,或申请进入技术本科深造。这样,就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同步进行,并在同步进行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及就业培训力度,又要根据一些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还要着手兴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园区,使之成为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基地,从而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将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在加快建立市场导向、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的前提下,依据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用市场化的方法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既与自谋职业的技能培训相关,又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技能培训相关,更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相关。(2)建立培训账户。不仅对应该参加培训或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登记造册,而且按参加培训者的需求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希望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3)做到重心下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又对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既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又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4)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培训与就业组织,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架桥铺路,起到衔接、协调的结合作用,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与调节,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既以市场为导向,又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关注留守农民、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着力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为此,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大局,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管理水平,重构核心价值,优化专业设置,实施名优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并积极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这样,才能使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但必须强调:同步绝不是坐等或滞后,而是要用创新精神去追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参考文献:

[1]汪欢,唐林修.直面问题:“后危机”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对策[J].职教通讯,2010(5):36-40.

[2]吴胜尧,陈金元.“区域合作”:苏州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新模式[J].职教通讯,2010(1):60-63.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5篇

近年来,农场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部署,本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推进农场城镇化向生态化迈进。农场城镇化率达99%,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26平方米,场区绿化覆盖率38%。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管理更加人性化,就业逐步增多的好局面。

多年来,农场加大了对“十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改善力度,幼儿园开园、医疗水平提升、供热和饮水质量提高,道路条件完善,参保人员实现应保尽保,扶低帮困、低保救助工作实现全覆盖,呈现农场的生产生活整体向好的景象。

2014年,实现粮豆总产33.39万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亿元,实现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万元:在全场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一)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年投资800余万元,完成水利桥涵、清淤、排涝等工程。投资2080万元,建设侵种催芽基地一处;投资1182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000亩;投资750万元,完成千亿斤田间工程建设。加大了农机更新投入力度,投资1500万元,引进各型号农机具500余台,套,发放农机具补贴130余万元。二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场57万亩水田实现种子包衣、统供芽种、三膜覆盖、大棚卷帘器通风、微喷浇水等10项新技术应用率100%,全场共完成了88万亩水田的防病航化作业。同时,开展了高产高效、节水控灌、侧深施肥、水稻适口性等新技术科学示范和推广,效果显著。三是“绿满红卫”工程持续建设。投资180余万元,完成植树造林1400亩,栽植树木12万株;四足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养猪基地一处、养牛基地一处、生态养殖基地两处。

(二)工业与自营经济增长情况

2014年,以米业加工为主的民营工业保持稳步增长,实现了水稻加工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25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78万元,实现利润921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自营经济产值27027万元,利润10172万元,户均收入4.2万元。

(三)小城镇建设和服务情况

全年,农场投资801万元,建设48#楼教师周转宿舍,解决大学生住宿难题。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绿色城堡30%工程。投资17万元,完善休闲广场亮化工程。同时,加大了场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做到了整洁干净无死角、并保持常态化。

(四)经营管理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严格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包满种严,土地承包费100%收缴到位。全年协调多家金融机构为农户贷款3.6亿元,并协助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贷款100%按时偿还;按时足额完成了3090户3350万元支农惠农资金的发放;规范经费管理制度,实现了公用经费压缩10%,三公经费压缩15%的目标。持续加大清欠力度,盘活资产。全年共收回各类欠款1535万元,其中陈欠35万元,房屋欠款1500万元。二足体制创新改革逐步深化。农场体制改革实行人才兴场战略,继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引进和生源地大学生的安置力度,共公开引进本科毕业生13人,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工勤人员32人;公开招聘实地看护员(协警)、征税员电工、维修工等9人,提高了全场就业增长率。

(五)强化民生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

农场投资20.9万元,对供暖设施和供热管道进行了检修;投资34万元,铺设扩宽道路150平方米。投资17万元,安装幼儿园东侧路路灯18盏,保证了幼儿及家长安全通行。投资134万元,修缮休闲广场主体工程。投资600万元,建设生猪养殖基地一处。全年新增参保缴费55人,接续社会保险20人,享受就业优惠政策378人。农场投入无息扶低资金200万元,扶持136个低收入户。同时,农场加强了工作稳控力度,加大了综合治理和打防力度,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较上年明显减少,安全事故零发生,农场显现整体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层组织建设

近年来,额敏县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对构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围绕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设置社区联合党工委9个,下设社区直属党总支9个,设立机关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商企之家等建制性党组织。将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联合党工委管理。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置32个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400余个功能型党小组。建立“一证一牌一薄两表”管理机制,7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已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并参与志愿服务。指定89个县直单位(部门)、13名县委常委联系帮扶9个社区,确保力量均衡、帮扶全覆盖。二是创新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科学设置农牧区社区党总支,下设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生产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新农村发展党支部等。将辖区内村队、“两新”组织、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等纳入统一管理,构建以农牧区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队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农牧区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以1-2公里服务半径和1500-3000人口集聚规模为标准,推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促进城乡均等化。三是巩固和推进机关、学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县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抓党建、促作风转变、促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主题创建活动,科学设置13项工作任务,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促机关党建走前列、做表率。依托社区区域化大党建,将非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社区联合党工委下设的商企之家党支部统一管理,选派社区区域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派员7名。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扎实开展军(警)地基层党组织“三互”活动。研究修定《关于额敏县基层党组织与驻县军(警)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的通知》,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与军(警)驻县基层党组织间深入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累计有3个城镇社区、1个农村社区、4个村队与8个驻县军(警)基层党组织签订《“三互”活动协议书》,94名公安、边防干警、武装干事到村(社)任职。二是扎实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落实县级领导“5个联系点+10户群众”和科级干部“3个联系点+4户群众”的工作职责,41名县级领导、81个帮联部门、985名赴基层联乡、包村、入户,在“用三心解三难实现三促进”的过程中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保稳定、谋发展,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623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3件,争取项目58个到位资金1.1亿元,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构建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把“数字城乡”、“民情流水线”工程、“五百服务”、“三化建设”等与以往社区管理服务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进行总结,认真落实坐班制、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结对帮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建立民情流水线、落实“一证二图三卡四告知”服务机制等措施,累计完成服务及告知事项186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3%。

(三)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额敏县基层党(工)委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将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8项重点任务,29项重点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七个起来(组织强起来、阵地活起来、经费多起来、干劲鼓起来、机制顺起来、民心聚起来、村子富起来)有机结合,制定《额敏县年度乡镇场党委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将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把抓分工范围内和联系点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抓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性考核制度。每季度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每半年开展重点工作推进会,经常性对乡(镇)场党委、村队(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督查,针对工作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复查验收。累计对全县各乡(镇)场及所属村(社)党组织开展检查4-6次,随机督促抽查20次以上。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评、上级党委审核的程序,核定全县好等次村队党组织85个,较好等次村队党组织71个,一般等次村队党组织14个,较差等次村队党组织8个,选派65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115名科级正职兼任“第一书记”,累计整顿后进村队党组织8个,转化升级14个。四是提高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实行村干部工资季度发放,保证村干部平均工资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增加500元以上。建立社区财补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聘用干部在社区的工作年限,按照每年20元的标准增加月工资报酬。公开选拔2名村队党支部书记走上乡场领导岗位,解决1名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公务员身份。高配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正科级,5名副科级。定期安排179个村队主要负责人定期体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随着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逐渐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区或小城镇集中等趋势,基层仍然以村(社)为单位组建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党组织在引领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与新时期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年龄大的多、文化低的多、缺少一技之长的多的“三多”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能人、年轻人离开了农村,后继乏人趋势愈见明显,与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些村党支部发展经济无思路,成为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的软班子。

(三)农村经济结构转变速度与新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根据自治区关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要求,农村村队全面进入村改社的高峰时段,但是,也给村级经济提出了以下难题:在明确村队财产所有权不变和农牧民原有土地、社会保障待遇不变的原则下,农村经济结构从单纯土地资产运作经营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化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如村级经济发展“无资源”、无渠道,创办企业所需土地、资金如何解决,经营管理人才如何引进等。

三、建议措施

(一)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全方位覆盖基层的组织网络。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体系。推行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形成县委牵头,以镇、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为网格单元,以党建工作带动社区建设的新模式。在按地域、按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在产业链、专业协会、社区楼宇建立党组织的模式。二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推动“两新”组织重组与整合,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发展党员、推荐输送党员骨干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各领域建立党组织工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逐步消灭“空白点”,实现全方位覆盖。三是整合其他基层组织力量。加强对工、青、妇等基层群众组织和基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中的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的十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形成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大党建格局。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引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手段,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就河南而言,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包括五个层次,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郑州、洛阳)、地区中心城市(省辖市所在地)、中小城市(一般指县城和新型的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既是国家的方针战略,也是河南立足基本省情,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破解新老“四难”问题的客观要求。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单个的城市单元,追求的是单纯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土地等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功能的完善。而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完整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加注重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等新理念;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借助、相互促进。在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带动”,使不同层级的城市带动各自周边地区发展;通过“轴带发展”,用交通道路把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城市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借重,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对接周边”,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以及要素互换,促进毗邻地区融合、联动发展。

2.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促进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因此,新型城镇化将更加突出县域城镇的承载承接作用,在依托原有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上,以县城和中心镇区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平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为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创造条件,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集聚发展。产业的集聚必然带来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增加,对城镇公共产品产生新的需求,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集聚发展;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深化产业分工,扩充产业规模,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并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3.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可以带动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可以促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持续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重要支持;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充足的剩余农产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资源和更大空间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并且新型城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互为支撑。

二、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城镇载体和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而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对教育、金融等生产业的依赖大大增强,工业化动力越来越多的来自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进而对城镇的要求更高,这是必须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的深层原因。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新要求。2011年,河南三次产业比重为12.9:58.3:28.8,最突出的问题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多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低端,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业比较弱,河南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城镇化水平低造成的集聚度不高已经成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40.6%,全国平均水平是51.3%,河南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造成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能源和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用新型城镇化引领来带动生活业和生产业大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而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河南省情的要求。现代农业要求以一定的土地集中为基础,这与我们人多地少保粮任务重的基本省情相冲突。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节约、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既可以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又可以减少农村人口,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创新,只有人口集聚了,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农民的收入来源才能从田地里转出来,农民才能改变过去的生活状态,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多措并举

1.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绘制城镇发展蓝图。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必须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立足建设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全局这个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相互衔接,以规划为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领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镇社区居民的价值需求。在规划落实时,坚持规划的刚性约束,提高规划调控能力;制订并推行规划核实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变更管理办法,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党性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为民、服务惠民的自觉性,为规划工作的科学实践落实提供保障。

2.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按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要求,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推进产业集聚、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实施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融合。推进中心城区团式发展,加强组团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城际交通连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二是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强化规划统筹指导,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宜居水平。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心编制新型社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搞好村镇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无缝衔接、精准对接。调动基层和群众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按照“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工业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把产业积聚区作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载体,突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心地位,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先配置生产要素,扶持龙头企业,对接配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放大融资规模,最大限度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到位服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集聚区道路、水、电、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公交等基础设施配套,并积极主动与城区对接,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探索城镇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整合并盘活城镇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带动各种投资主体加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努力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有关规定,并使土地收益向农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工作,把城市建设中的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并积极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建立分类有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

5.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加速转移的趋势,满足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需要,创新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镇综合管理与科学考评,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城镇化管理,加强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新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建立集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治安防控与一体的现代城镇综合治理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镇管理手段,加快城镇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城镇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政府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8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必要性;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57-01

一、城镇化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在过去200年工业历史上,世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路,城镇化也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概念,人口在区域间分布、调整的概念,而且是整个社会价值观趋向彻底变革的过程,是制度和思想文明进度的一个过程。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发展阶段:从一个有着几千年男耕女织、自耕自足的小农经济历史的社会,踏上了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是以城市化、城镇化为引擎带来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的现代化强国,要想让老百姓分享发展进步的成果,要想从根本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要想克服自然资源对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要想实现协调发展,要解决这些重大的战略性难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城市化和城镇化。

二、湖北难题如何破解:小城镇依托县域经济发展

过去10年,由于特殊的发展需要,比如北京开奥运会、上海开世博会,我国城镇化资源的重心集中在沿海的特大城市周围。城建认为,今后十年,城镇化建设的重心将转移到二、三线城市。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市建设正在有序展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难题。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一定要抓住这个时代机遇,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住到城市里、城镇里,这是中国城市化的国情所在,也是湖北城镇化中最有意义的地方。湖北有1800多个小城镇建设依托县域经济发展,这是个优势,为湖北加速城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希望湖北能够给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城乡协调发展重要历史使命

有人担心,一哄而起的城镇化建设会不会损害农民利益,甚至影响到湖北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 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凭主观意愿,不能做表面文章。我们的城镇化是以现代化为支撑的,以综合面为基础的,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集约化的过程。湖北种地的人会减少,但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不会改变。

湖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要学皮毛。北京有天安门,我也建一个天安门?这样的城市化,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湖北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对当地老百姓生活改善也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英雄的湖北人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已有卓有成效的努力,积累了不少经验。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部分发展反差大,并不可怕,这是催人奋进的机会,也是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开始。

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现代化建设第9篇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依托,土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是人口集聚都必须通过土地调整来实现。而目前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是河北省当前的迫切任务。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协调统一的城镇用地规划,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2012年河北的城镇化率仅为46.80%,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线54.68%。2012年河北省有建制镇为2232个,但是大多城镇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实质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形式发展。截止2012年底,河北省土地总面积为282650791.2亩,其中未利用地为59500473.7亩,占总面积的21.05%。但是由于河北省城镇总体规模偏小,致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难以提高,造成城镇土地资源浪费和集约利用率低。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致使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偏离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河北省土地规划是省委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土地的利用效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对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估计不足,因此城镇土地规划使得工业和居民住宅用地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道路交通及绿化用地所在的比例较少,大量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的用地结构也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均衡发展原则。因此,河北省需调整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否则将会影响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及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进行,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与2000年相比,2012年河北省城镇建设用地累计增加93190公顷,即139.8万亩。假设增加的土地中耕地占7成,则需要占用耕地60573.5公顷,即90.8万亩。然而根据河北省建设用地指标规定,各类建设占用土地为10万亩/年。但是通过指标统计可知这样的用地要求只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而河北省的工业、交通及城镇建设的其他配套设施的用地指标就不能满足,所以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

1. 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程度偏低,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规模较小。河北省应该抑制城镇建设发展速度,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河北省在十三年间城镇数量增加了2.3倍,虽然城镇发展速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对土地集约利用认识不全面的盲目扩张,我们应统筹管理。为了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率,河北省可以全面了解城镇规模,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中心城镇,将一些发展后劲较低的小城镇规划到中心城镇,形成“城镇群”。这样既可以扩大城镇规模又有利于城镇的整体规划。如将资本可以有目的的投入到中心城镇,在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本前提下,壮大中心城镇,带动周围城镇发展,实现“辐射式”城镇发展。另一方面,将城镇规模做大,整体增强城镇的经济发展实力,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向中心城镇转移,从而可以实现劳动密集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2. 调整城镇化建设中的用地结构

河北省要全面有效的调整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结构,就需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足够的前瞻性,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结构。改革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其符合现代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城镇土地存量的管理并积极改造之前因认识不足而建成的不利规划的旧城区。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新型城镇的内涵,实现益民宜居。河北省应时刻严格遵守新《土地管理法》,城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在进行城镇建设之前应该对河北省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可行性规划研究,保证城镇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并且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降低工业及居民住宅用地,合理增加交通、绿化用地。在编制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时,首先根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及对城镇发展的预测,确定城镇建的规模,合理划定城镇建设留用地,合理分解和落实各项规划主要指标,切实做好用地结构平衡工作,使城镇建设能够健康持续进行下去。

3. 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

据统计,河北省2010年比2000年城镇建设需要增加900多平方公里(约140万亩)土地,然而河北省总体规划指出城镇化建设用土地为4500多公顷(即70万亩)土地,城镇建设用地缺口接近70万亩。因此河北省需极力寻求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为了尽量弥补这接近70万亩建设用地的缺口,河北省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调整土地利用总规划,使之在保证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情况下,缓解用地压力。同时政府还应要求各级单位完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比例,实现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从宏观上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促进城镇合理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外,各地方仍需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率,将城镇建设由向外扩张发展转向内涵挖掘。并通过编制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规范,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用土地。

四、结论

城镇化是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通过调整土地结构及布局,通过河北省政府宏观调控及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难等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301121。

参考文献

[1]阎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2]李昌明,张向东,李丽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