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34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1篇

[论文摘要]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秩序困境和信任危机,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诚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道德纽带,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因而诚信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题。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的现代化形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秩序困境和信任危机,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这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不完善性和不协调性,也反映了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以诚信为原则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滞后,是阻碍和谐社会目标进程的重要道德因素,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建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实现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特别是诚信道德的构建。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中至少有四个与道德建设密切相关。用道德支撑起来的社会一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而诚信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

一、诚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道德纽带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的追求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最基础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诚信是维系和谐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道德纽带。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诚信对于社会关系和谐的意义更大。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伦理中的诚信精神,并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创新,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所谓诚信友爱,就是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主要是指人与人相处应该诚实无欺、讲究信用、言行一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德的相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诚信被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意义上的诚信其内涵更加丰富,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交际中格守诺言、讲究信用、注重信誉。而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种社会关系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环境和系统,这个环境和系统的道德基础是诚信。现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组织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简单地说,社会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中最基础、最本质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往都取决于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程度,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诚信友爱基础上的,有了诚信友爱,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才会互信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人与自然间也会融洽相处。这些行为有助于达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和谐,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人的诚信。人人讲诚信友爱,整个社会才能诚信友爱,才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核心道德的支撑。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友爱的道德素养,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就不可能协调一致,社会生活就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友爱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人人讲诚信,我们的社会才能高度和谐。实现诚信友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很难想象社会还能称其为社会,而离开了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不可能称之为和谐社会。诚信友爱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核心性道德的 意义。

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最突出、最基础、最核心的课题是要建立诚信友爱的社会关系。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要求人们必须为人正直、讲究信用,诚实做人应成为所有人格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对人的一种“君子一言,}P9马难追”式的道德要求;那么,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则是与市场公平、社会公正、权利义务等息息相关并以“和谐”为终极诉求的社会道德基础。诚信的缺失伤害的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严重的是动摇了整个社会和谐运作的道德基础。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基础,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道德核心。人人都讲诚信,人际关系就和谐,社会关系就和谐,整个社会就和谐。一个人人都讲诚信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市场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在催生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形成,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和无序化,消解着现有社会中尚存的良好人际关系。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社会上“宰熟”、“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症,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信任等。贫富差距的拉大、行政执法的不规范、官员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造成的社会不公等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恶化。为此,以诚信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应当成为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突破点,进而推动和谐社会道德的全面提升。诚信既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诚实不欺、相互信任、信守承诺是每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发展和完善的前提条件。对于家庭而言,诚信是治家之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通过婚姻而建立的,互不相识的一对男女经过恋爱或其他途径结为夫妻、组建家庭,夫妻关系是家庭老小这个十字框架的中轴线,家庭要长久、和谐、稳定,则需要夫妻间的诚信来维持。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兴业之本。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不停地进行产品、资本、信息等交换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活动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组合,而这些契约、合同兑现的前提条件就是双方诚信。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能否取信于民,是关系到国家政权能否稳定乃至兴衰存亡的大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的管理者,政府的决策若朝令夕改,承诺不兑现,民对国不诚,国对民失信,民心思散,国家将难以安定,社会就谈不上和谐,更难言发展。没有诚信,家庭、企业和国家就难以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只是梦想。因此,诚信是维系和谐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核心。

二、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

经济组织间的和谐、经济关系的和谐、市场活动的有序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诚信在市场秩序、经济关系等方面的道德规范作用,表明其在和谐社会道德构建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从经济群体和组织的角度来讲,诚信是各种经济行为有序和谐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诚信通过经济行为反映出来,从各经济群体和组织的角度来看,表现为是否等价交换、货真价实、童雯无欺等。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规范问题在本质上反映了行为者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一个道德水平高的企业必然是一个运转成本低、效率高而又充满人情味的企业组织,这正是强制规范所办不到的,而行为者的诚信选择和决策中的诚信含量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组织的诚信行为。各经济群体和组织的诚信行为有利于增强对外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竞争能力,扩大信誉度,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反之,如果各经济群体和组织经常陷人一些非诚信行为所造成的难堪境地,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声誉,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经营效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并在更大范围内损害了社会和谐。在竞争环境中,各经济群体和组织必须将竞争能力提升到适当水平,这需要大力培植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的生存环境中,各经济群体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与诚信经营紧密相联,诚信经营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在经济活动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等,无不体现着诚信的内在要求。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诚信经济活动就会阻力重重。而充满矛盾和摩擦的经济组织、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不仅导致了市场活动的无序和混乱,而且破坏和消解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从事市场活动的法宝。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需要良好的信用支撑,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诚信为本,具有重承诺、守信用、讲信誉等良好德性。“诚信为本,童史无欺”过去一直作为中国商业文化的精髓为世人所称颂,古时商家有“诚招天客,誉从信中来”之说。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信用,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观念已深人人心。诚信作为经济组织的一种高尚精神和无形资产,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一个诚实守信的经济组织,不仅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而且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组织行为道德,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而不讲诚信道德,不按市场规则办事,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经济组织,不仅是失去市场,更为严重的是破坏市场秩序、经济关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诚信是经济组织的生命,没有诚信的经济组织将无法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生存和立足。因此,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道德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当之利。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信誉。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所以,诚信和失信的道德冲突,是和谐社会道德建构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核心要求。

三、政府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基石,诚信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灵魂。政府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社会正义与公平,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的诚信,政府诚信通过对社会诚信的导向作用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诚信是政府推动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政府失信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为此,应当把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重要内容。政府诚信不仅是实现政府与社会和谐的首要因素,也是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谐的示范与引导。诚信包括商业诚信、个人诚信、政府诚信等,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由这些诚信共同作用而成的。而政府诚信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实现政府与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政府应当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其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诚信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政府诚信引导着行业诚信、商业诚信和个人诚信等,是整个社会诚信的保证。政府失信,则会破坏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与协作关系,动摇法治政府的根基,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没有诚信的政府,就不可能有诚信的职能部门和诚信的组织成员,也不可能有诚信的经济组织、诚信的个人,当然也就不会有诚信的社会。政府失信是全社会失信中最具破坏力的因素,将直接导致全社会的信用失常。因此,诚信道德的构建,首先要有诚信的政府。政府如果不做守法诚信的典范,社会的诚信就难有作为。政府如果在管理行政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以及各项工作时,不遵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不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不自觉维护和实现国家宪法的尊严,法律在调节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将削弱,社会和谐就会受到严重的消解。政府出台的政策等,如果不能贯彻,或者随意更改,甚至出尔反尔,政府权力运行的权威性、严肃性就不复存在,政策的制定如果不能得到落实,对政府诚信的破坏可能还不如没有这项政策。政府诚信的降低甚至丧失,将成为整个社会诚信道德滑坡的根本因素。因此,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政府诚信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实现政府诚信,必须强调政务透明化和行政法治化。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24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具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

价值观是反映人们内在诉求及深层信念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作为社会公示、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展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顺应时展的新形势、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要问题,首次用24个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表述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本质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核心中的核心。

十报告采用“三个倡导”的形式,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对“富强”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价值,又有传统意义。“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既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处世风格,又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自由”是以人为本的本质,是所有人追求的最高价值。“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不平等的自由是特权。同时,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离不开“公正法治”。没有“法治”,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没有“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概括了公民道德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公民政治道德的集中体现,“敬业”是公民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诚信”和“友善”体现了个人德性和品格,是其他一切道德之本。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与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政治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个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 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指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背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偏差,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改革只有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才能保证改革的每一项措施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规定,确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政治体制改革失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经济基础。

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国家的发展存在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和负面作用,及其给人们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市场机制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差距悬殊及其他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存在偏差,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盛行;弄虚作假、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现象依然存在;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建立良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筑牢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团结全体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凸显,利益格局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上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认识既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又产生了空前冲击。困此,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建构一个共同的、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至关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又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潜能,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坚实堡垒,抵御西方文化攻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包括社会公平和社会管理,社会公平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财富收入的分配及其合理性。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社会管理是社会向心力的整合,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基础离不开公平、正义和法治,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突出,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凸显,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使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只有形成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为人民所遵守和奉行,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价值诉求,才能凝聚十三亿中国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和精神纽带,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它既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重大进展,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作价值体系作了深刻阐述,这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对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及其形成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任何人的言行都自觉不自觉地受某种价值观的引导。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利益关系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是,任何社会都必定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共同的导向,否则社会不能存在和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为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但这种价值体系不能自发地形成,需要精心建设。以什么思想和理论来建设,成为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诸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阶段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曾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明确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我国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进的向导。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要长期起作用,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和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把亮剑。多少年来,学校稳定,尤其是高校稳定工作一直被看作是头等大事,大学生思想变化一直是现实社会的晴雨表,高校教师的思想倾向一直被视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应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文化精髓,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包容性。只有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塑造和谐心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要贯穿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入耳入脑,并能贯彻到行动中去。

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第一个层面是必须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个层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

再次,要不断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首先要处理好代表先进文化与引领多元文化的关系。学校既承担着孕育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同时又承担着对广大青年学生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学校既要以执政党的远见科学判断校园内多元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善于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引领多元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代表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又要以执政党的胸怀正视校园文化“激情燃烧”的实际,以自信的心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以宽容的气度鼓励和支持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多元文化的竞争,做到在创新中体现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竞争中凸显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还必须处理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与促进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认同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强大功能。因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坚决抵制意识形态指导多元化的倾向。同时,要尊重和理解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坚持与时俱进,循序渐进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为广大师生的实践,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在校园中倡导和弘扬合理、正确的主流意识,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统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最后,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上,体现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一是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营造和谐发展格局。作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职教大发展的过程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解决和谐校园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环境。学校要从师生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改革与发展、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教学的成果。尤其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素质状况,以法规、道德、纪律和舆论的力量,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谐。三是要持之以恒,不断倡导和谐理念。俗话说:“铁打的军营流动的兵。”学生的不断流动性和学生教育工作的反复性,决定了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不断地加强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教育,努力营造和谐舆论氛围,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5篇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我们国

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制度工程,更是一个感情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一句话,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

不难看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时时处处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在情感上尊重理解体谅人民群众,在行动上为人民群众谋利、谋富、谋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通过身边事、手头事、眼前事体现出来,要让老百姓从自身生活中听得见,摸得着,看得到。现在我们提倡服务型政府,就是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服务,群众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应该成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群众路线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一句话,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要工作一遇到阻力,就把什么问题都归咎于老百姓,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6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

1.1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由其体系、内容以及功能的科学性决定的。从体系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同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从内容上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从功能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

1.2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提出了现实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引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具有创新性特质。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发展动力,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1.3具有主导性和包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性和包容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不是要否定社会思潮的多样性,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所难免。意识形态越复杂,越需要核心价值来进行主导,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地位,又要积极面对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方向,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改革实践,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3有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执政党要保证长期的执政地位,不能仅靠强制力来维持,还必须依靠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对执政党的忠诚、信仰、服从提供依据、引导和精神动力。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促进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军、崔志胜.四个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点再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7卷,第1期,41页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37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7篇

[关键词] 和谐社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F27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25-03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及其教育、引导研究”前期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刘俊和,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张金榜,河北省交通厅京沪高速公路管理处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河北 沧州 061300)

陈建国,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

创建和谐社会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在整个社会中,广大青年学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许多旧的东西被打碎,而新的东西尚未确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导致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和国家的治国策略与指导方针有所调整,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概念的提出和被广泛地贯彻表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对资源、环境持续可发展利用战略的号召,对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号召,对文化等软环境的重视等一系列新的理念陆续出台,和谐二字深入人心。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也从总体上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坚定鲜明,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和发展态势、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同时,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理想、价值等概念退居幕后,呈隐性状态,理想目标世俗化;主体上热爱祖国和人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强烈,但社会公德意识、行为不容乐观,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择业观上主动性增强,努力将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存在利益至上、个人中心的不良倾向较严重;人际交往环境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促进当代大学生交往便捷性的同时,也造就很多后遗症,减弱了大学生实际交往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等。上述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坚持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成果,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和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大学生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高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理论框架、新的理论面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经过近现代的曲折徘徊与浴血奋战,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能有效发挥本国优势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共同为之奋斗,能够最大限度地统一社会意志、集中社会智慧、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如果说共产主义启蒙时期形成理想信念需要思想上的睿智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的话,目前已经积累的辉煌的历史成就使新的一代人更容易形成更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新的一代人又是没有苦难记忆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所以主旋律的高扬更显的必要,尤其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有助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与积累的矛盾,并树立解决矛盾的信心。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充分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体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使他们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使大学生真正懂得:只有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自觉运用社会主义的道德和纪律来约束自己;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理想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结合起来,从现实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不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振奋大学生精神、鼓舞大学生进取,激励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3.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拼搏奋进、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既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弥足珍贵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应有之义,一种理想信念,如果不能体现为某种精神,如果不能表现为某种状态,就不能发挥推动力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全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建立在非常广泛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自豪感、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和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等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历史以及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都足以培育这种自豪感。高等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平台,包括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各种方式传播这些成就,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占有校园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排除民族怀疑、民族自卑等不良情绪和思潮的干扰,不断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育则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新一代年轻人在意识上大都具有较好的潜质,关键在于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分析与归纳,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方法与视野,归纳的高度则建立在分析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积极帮助大力学生克服狭隘学科视野的限制,留出时间、创造环境,为大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创造优良的土壤。

4.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就其内涵而言,荣辱观即价值观。“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在当代的体现和发展,是为应对商品时代社会成员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迷失而提出的道德和价值理念导向,它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价值标准,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倡导了高尚的思想情操,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与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延续了几千年,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绝对的优势话语权,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近代和现代社会,中国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持续面对西方道德与价值观念的深刻质疑与挑战,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广泛文化交流大背景下商品化基础上的多元社会也使得道德与价值观念的界限更加模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事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败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方法、渠道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使其从对社会主义道德与核心价值观念标语口号层面上的抽象诠释变为大学生内心衡量是非黑白的具体尺度,自觉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实际分析与价值判断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道德支撑与价值引导作用,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动力、把握人生航向的行动指南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侵袭的强大盾牌。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社会共同理想,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价值理想整合与精神激励作用,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工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8篇

[论文摘 要]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 市场 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此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论述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矛盾。其实,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因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实现由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

无论是 马克思主义 理论还是西方 经济学 ,都揭示出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他认为人类 历史 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此,“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利益主体“现实人”的利益,而他们自己的创造活动不过是实现其利益的途径和手段。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因此,“社会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的”。由于受自身条件及所处自然 环境 的制约,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应,它构成了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

西方经济学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研究稀缺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最优配置问题,即研究在资源稀缺这一约束条件下,经济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问题。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决定了追求自利的“经济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人们因追逐利益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之中,并且这种冲突还会进一步扩展为对利益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争夺,尤其是对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争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其实都反映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追求自利与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是相互对立的。休谟在论及顺利合作的障碍时对这种对立的利益关系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说,“如果一切东西都以同样充足的数量供应给人们,或人人对人人相予相爱一如对待自己,则人类将不知公正或不公正为何物。”因此,“公正只能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的供应相对于人的需要有所欠缺的状况。为防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避免社会陷入“霍布斯丛林”状态,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彼此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进行自觉地、有意识地协调,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确定的社会关系,由此导致制度的产生。可见,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以实现利益关系的协调。

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处于全面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利益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中国经济 转型最显著的结果是传统的单一国有制经济关系的分化,与国家所有制并存的非国家所有制结构被创造出来,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以及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新的格局下,除国家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也成为分配主体;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2.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进行,我国初步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分配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与此相适应,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分配格局,开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可获得 投资 收入、经营收入等其他形式的收入,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主体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使得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同一所有制的不同经济单位之间、同一经济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相互之间,在利益状态、利益实现等方面呈现巨大差别,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

3.利益实现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利益主体和利益形式的单一性和同质化,个人利益主要由国家计划直接掌握与调控,利益的实现是通过计划手段达成的。这种由国家计划掌控的物质利益分配制度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特点,因此社会利益格局具有简单化和一致性的特点,收入差距并不突出。在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实现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化走向了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秉持要素贡献原则,即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或利益群体来说,其收入获得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国家计划分配的结果,而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结果,并且这种市场交易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主体的初始资源禀赋、市场状况和市场能力,这样,利益的实现越来越通过市场关系表现出来,利益实现机制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

三、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

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是在“机会”或“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系统中利益对立的各方争夺自身利益所导致的结果。冲突是一种斗争,这种斗争发生在不相容的需要、愿望、想法、利益之间,而且是冲突各方无法同时获得满足的时候。因此,冲突各方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状态。利益冲突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因此,利益冲突源于利益矛盾,而利益矛盾又源于利益差异。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利益上所产生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程度不同的矛盾便广泛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在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又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

1.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励,社会经济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经济增长的 成本 和代价,造成环境危机,为短期利益牺牲了长远利益。

3.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所有制结构转变,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个体、私营及外资等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由于不同所有制职工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也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7.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 社会 阶层结构课题组”根据劳动分工、权威等级、生产关系、制度分割等四项指标及其所决定的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成员进行了划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 管理 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 工商 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 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由于所拥有和支配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 文化 资源的不同,形成了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利益群体和拥有大量 人口 为特征的弱势利益群体。强势利益群体凭借所掌控的各种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左右 政治 决策和 公共政策 ,以公共利益之名行利己之实。而弱势群体由于“权利贫困”,在经济转型中处于不利地位,既无法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收益,又不得不承担改革的 成本 。这种权力分配格局使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转型呈现出“改革效益强势化”和“改革成本弱势化”的特征,加剧了强势利益群体与弱势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

四、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的途径

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正确认识利益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妥善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

1.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实现的前提是利益的充分表达,因此应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有表达的渠道和途径。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决策听证制度及政务公开制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建立科学的反映社会利益格局的信息指标体系,科学及时地反映社会利益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增强公共政策对利益格局变动的反应敏感度和调节的针对性。二是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发挥国家的利益宏观调节作用,通过 法律 的、制度的、政策的措施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利益主体参与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 税收 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各类收入的税收调节,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公共开支,促进城乡、区域发展,提高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此过程中,部分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向利益受损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利益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分担社会转型成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利益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维护及协调利益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由冲突走向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完善利益和谐的制度基础。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有助于限制并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制度是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尤其是权力公平和机会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实质上是权力和机会的分配,而权力公平、机会均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分配原则的基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和机会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必须做到“穷人能与富人、权贵共享权力和规则”,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权利和机会。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稳定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制度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年老、失业、生病、残疾等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群众是最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对这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予以特别的关注,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第9篇

关键词: 孔孟之道 核心价值观 和谐社会构建

孔孟之道对国人的思想意识和为人处世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孔孟之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在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实践中。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深入研究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顺利通过《中国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词语。在规定第三部分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第一次把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纳入全面提高自身执政的五大能力范畴中,并且在该规定中的第七部分指出要始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生化,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归纳起来,和谐社会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民主法治,即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2)公平正义,即要妥善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群众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真正维护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3)友爱诚信,通俗易懂地讲就是我国所有的同胞要守信诚实、彼此关爱及互相帮助,各民族之间应平等友爱,融洽和谐;(4)富有生命力,即要充分尊重一切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给予各类创造活动高度支持,以此充分激发社会的创造力,肯定创造成果;(5)社会和谐安定,即要实现社会组织机制的健全,妥善处理好各类社会管理,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群众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的安定;(6)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技术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

二、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最早见于《管子》一书,我国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这个特色是自西周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纵观各国古代文明,共同点为以神为本,在商之前我国也是以神为本,但是自周公封于鲁后,便由以神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西周时期,最早有一种思想,认为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而存在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思想,主要是因为当时有了人的祭祀,才有了神的存在,相反,若失去了人的祭祀,那么神就不复存在,如此便证实了人才是神的根本所在。并且这种思想在西周得到了快速发展,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提倡“仁者爱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德为本

以德为本其实跟当前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比较相似。假如说“以人为本”是在同“以神为本”的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理念、价值观通常都是通过理想或者某些不同事物比较和取舍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其价值偏好和怎样选择,这便是其价值观。因此,“以德为本”便是针对政教提出来的,后者重视刑罚和政令,忽视道德的重要性。该看法遭到了孔子的强烈反对,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回顾我国古代主流治国理政思想中,孔子的以德为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常常被称为民本思想,在《尚书》中便有了“民为邦本”一说,这里“邦”指的便是国家。孟子也有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即从三者的比较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价值选择。虽然孟子曾经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但是君王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其表达的政治理念中,依然认为无论君王还是王朝,均没有人民重要。

(四)以合为本

以合楸局械摹昂稀逼涫抵傅氖峭骋恍裕即国家是统一且不能被分割的,国家的最高表现便是天人合一及任何自然的和谐统一。党十报告着重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换而言之,即我们在追求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观点同我国古老的思想资源有机结合,其实是指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合,但是不倾向于分。人和自然的统一便是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统一,同样如此,若我国从政治和质量再提升一个层次,便叫作天人之学或者天人之际[2]。

三、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重义轻利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儒家一直提倡仁义为上,孔子认为“正其道不谋其利”这种行为属于道德,乃君子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因此在最高价值面前,就算对自己没有丝毫利益也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一切物质价值在孔老夫子强调的道义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另外,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便能逐渐形成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优良品质及自爱、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孔孟之道的这种思想鼓舞着无数文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前赴后继。但是因为孔孟之道这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民族过于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以至于群众的一些基本权益被破坏,最终导致中华民族失去经济意识和利益意识,无法满足商品社会的要求。

(二)自强不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孟之道提倡奋发向上、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人只有不断拼搏、努力向上才能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出来。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和不断拼搏的精神指导下,中华民族无论面临怎样挫折和困难时,依然不后退、不气馁、不消沉,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当面临强敌入侵时,每一位中华儿女均奋力反抗,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团结。

(三)忠孝爱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具有很强的宗族本位意识,并因此出现了相应父为子纲的家庭理念,即凡事均听从家长的命令。这种关系在宗法制度下不断得到推广,逐步形成以君为核心的君民关系,这便是“君为臣纲”。这是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在家服从家长,在外忠于君王的忠孝品质。然而这种价值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双重的性格。其一便是实现了忠君和爱国有机结合,当自己的民族被入侵或者出现内部矛盾时,绝大部分人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背叛国家,这是历史上涌现出一批批爱国志士(如:文天祥、岳飞、邓世昌等)的主要原因,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乃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偶像,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除此之外,从古至今孝顺父母和长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无可置疑。其二便是忠孝爱国带来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个别家庭中,围绕长辈为核心,长辈属于一言堂,而在社会中则是围绕君王为核心,缺乏自身的主观判断,这便是典型的愚忠愚孝,这些道德观念不仅扭曲了人性,还影响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孟子之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结语

孔孟之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应该全面并深入地分析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孔孟之道丰富的思想资源,改造并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