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气象灾害防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31

气象灾害防治

气象灾害防治第1篇

【关键词】:汛前;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s one of important signs. Improving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need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do well the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presented working target, and on this important prepar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o enha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引言

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做好汛期前气象服务准备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气象工作人员对气象服务工作应当准备充分,充分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气象灾害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后果。

一、做好汛前各项业务检查和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成立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值、带班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的值、守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应急值班工作制度;落实汛期气象服务各岗位的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要求全体员工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

(二)人员准备

一是业务骨干人员全部在汛期气象服务第一线上。二是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上来。三是遇重大过程,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去。

(三)物质准备

对宽带网、电话、计算机网络、区域自动站、电子显示屏等进行检测、维护,确保了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各种仪器、备份仪器、器材完备无缺,对超检仪器进行了清理;为了确保安全渡汛,照明电路得到了安全可靠地落实,各种后勤供给也已落到实处。

(四)技术准备

1、预报服务。针对重大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形势的特点进行交流学习,并对气候状况、产生降水的环流特点及影响系统进行查阅和收集,对汛期所用的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学习、演练,做到牢记气象灾害天气发生的背景和分布状况;为汛期决策服务打好基础。

2、监测。认真检查所有仪器的安装、性能、储备、鉴定情况,尤其是自动站采集器和区域站设备不能有带病现象存在,并把自动站设备巡视、区域站网页监视作为每个值班员常规工作内容固定下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解决,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强化提高测报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掌握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能力;

3.防雷检测。汛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精力对全市易燃易爆场所、企事业单位的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排查。建立健全防雷检测排查的长效机制,有力的保障安全渡过汛期万无一失。

二、汛期重点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高度负责,把决策服务放在首位

对防汛防旱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水库、河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旅游景区、海上运输等做为防汛工程的重点,因此,气象部门要安排周密,准备充分,能参善谋,做好及时主动向领导提供领导想要知道的天气问题。并将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做为汛期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二)遵章守纪,做好天气监测工作

汛期间,测报的发报种类和发报数量将明显增加,工作任务加重。因此,为切实做好汛期测报工作,首先要做好技术准备到位,测报人员要做好重要天气报、地面天气报、即使天气报的编发,充分掌握本地天气变化的特征现象,提高应变能力。

要切实加强自动站场地、仪器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编发报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要严守工作岗位,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保证记录的真实、有效,确保测报准确无误,坚决杜绝责任性错情和事故。

(三)加强气象信息传播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全体气象助理员和气象信息员的积极性,做好气象预报预警的传播和收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气象局和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灾情和气象情报的收集上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增强情报信息收集的敏锐性,凡观测到灾害性天气或雷达监测到所辖区域出现强回波,或其它任何信息反映有可能出现灾情,均应立即联想到灾情收集;二是要将观测和收集到的气象灾情、气象情报通过灾情直报系统、电话、传真、网络等渠道上报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分析。

(四)加强网络维护,确保信息畅通

实时对网络设备、各自动气象站、电视会商等系统设备及软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业务人员能迅速接收上级台站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上传数据、灾情,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工作决策提供保障。

(五)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是汛期气象服务中一项重要工作,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水利、农业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水情、旱情,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科学地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和防雹作业。

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人影工作制度,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作业方法;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确保人影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增强气象服务,防治气象灾害

(一)、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制定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

气象灾害防治第2篇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甘肃东乡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30-02

东乡族自治县处于青藏高原及西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临夏州东北部,甘肃省中部,东西长约51 km,南北宽约47 km,总面积1 510 km2,介于东径103°10′~103°44′,北纬35°30′~35°56′之间,境内地形复杂,海拔在1 694.0~2 577.7m之间,大部分地方以梁、峁、沟、壑等黄土地貌为主,植被稀少,自然环境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四季不明、日照丰富、雨热同季、温差大、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寒潮、霜冻、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 主要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1],是由于气象要素变异,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东乡县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危害范围广,影响深度大,几乎每年都造成巨大损失。统计表明,东乡县80%以上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2%~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为频繁,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因此,统计分析东乡县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1 干旱

干旱是指长时间降水偏少,造成土壤缺水、空气干燥、水源枯竭的现象[2]。干旱既是影响东乡经济建设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3]。依据照甘肃省河东地区气候标准,东乡县干旱按发生的时间和降水量划分,主要有冬旱、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东乡县干旱出现的频率高(65%),是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标(GB/T20481-2006),统计计算东乡县1980―2014年的干旱过程和干旱强度,结果显示:全县共出现各类干旱25次,其中春旱发生频率50%,春末夏初旱27.5%,伏旱20%。并容易出现连旱(占22.5%),其中有7年(占17.5%)出现春夏连旱,危害严重;秋旱多出现在晚秋,一般与冬季或初春相连。2002年9月13日至2003年4月27日共计227 d中,无一场好雨(雪)出现,秋旱、春旱、初夏旱连续发生,灾情十分严重。土壤干旱是东乡县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全县大部分地方干土层在12~25 cm,土壤含水量较常年偏低,致使全县1.87万 hm2夏作物无法下种。2009年6月的春末初夏旱造成全县24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达1.6 万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 476.8万元。2000年7月至8月初,东乡县遭受40年不遇的特大伏旱袭击,使秋季作物大面积减产,农业再次陷入发展困境,经济发展的速度被迫减缓。

1.2 冰雹

冰雹是指直径大于5 mm的固体降水物。东乡为冰雹易发区,主要是距雹云源地较近,加之辖区内山地较多,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发展。由于降雹时常伴有狂风暴雨,相对于东乡较脆弱的农业生产条件,常对农作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根据1980―2014年东乡气象站的记录,共出现冰雹118次,平均近4次/年(图1),这只是气象站单点记录,通过分析近10年雨情点的记录,实际发生在东乡县境内的冰雹次数至少在7次/年以上。从历年降雹资料统计来看,东乡雹季长度7个月,最早开始日期4月17日(1975年),最迟结束日期10月10日(2002年),主要集中在6―9月,主要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

根据东乡县民政局灾情资料统计,2007年7月21日龙泉等10个乡镇遭受雹灾,受灾面积4 466.67 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5 567万元;2010年9月6日,龙泉、董岭、北岭、沿岭、大树、达坂、锁南遭受雹灾,受灾面积2 133.33 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3 328万元。

1.3 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由短时或连续的降水引起地面径流并沿坡沟迅速下泻,形成突发性洪水,东乡县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出现机率为6年1次;其中1970年8月18日日降水量64.7 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暴雨过程。1993年7月24日河滩、柳树、百和、锁南、东塬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面积1 733.33 hm2,房屋倒塌35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4.3万元;1999年7月22日,达坂、沿岭、北岭、春台4个乡镇遭受洪暴灾害,受灾面积1 000 hm2,暴雨引发北岭、春台山体滑坡,造成150人无家可归。

1.4 寒潮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袭活动,24 h降温10 ℃以上或48 h降温12 ℃以上、最低气温低于5 ℃的天气过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具有影响范围广、致灾严重、降温幅度大等特点。东乡一般春季出现的多(3―5月),自1957年来共出现寒潮过程132次,平均1年3次,越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据统计自1957年来共出现寒潮过程132次,平均1年3次(图2);主要发生在3―5月,越迟发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如2010年5月17―18日的强降温过程造成农业经济损失3 901万元。

1.5 霜冻

春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引起温度骤降,有时伴有降雪、大风等天气,对作物造成严重影响[4]。东乡县霜冻出现的平均日期为9月30日,终霜冻为5月6日,每年均有发生,特别是4―5月正值蔬菜移栽定植及果树开花坐果,很容易遭受霜冻危害。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2004年5月2―4日东乡县大部分地方受强霜冻影响,致使24个乡209 549人受灾,受灾面积达2 979 hm2,直接经济损失2 815万元。此外花椒树(苗)成灾1 079 hm2,2 501万株、138.446万kg,经济损失764.48万元,其他经济林损失208.5万元,全县经济损失总计3 787.98万元。这次强霜冻是东乡县自1982年发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2004年东乡县最为重大的天气气候事件。

1.6 雷电

雷电常伴随暴雨、冰雹出现,灾情严重。据统计东乡县年平均雷暴日数30.2 d,最早初日3月16日(1990年),最晚终日10月24日(2001年);一年中雷暴主要集中在5―9月,雷暴日数最多年为49 d,出现在1987年。雷暴日数最少年为13 d,出现在1972年、2004年和2009年;从雷暴年际变化统计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乡县雷暴频次呈下降趋势。

1.7 大风

气象学上将风速≥17 m/s(8级以上)的风定义为大风,大风过境时,经常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有时摧毁电力、交通设施,造成房倒树拔、农作物倒伏等。年最大风速(10 min平均最大风速)一般是由强寒潮天气、冷锋过境形成的大风和雷暴天气大风两类造成。东乡年极大风速最大值为29.7 m/s,年平均大风日数9.8 d,分布在3―10月,其中6―8月占85%。从大风年际变化分析,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80年代,90年代以后大风天气明显减少。

2 灾害防御措施

2.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成立了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加快气象工作政府化的步伐,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大幅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2.2 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和预警信息时效

东乡县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和非工程措施。主要任务包括观测、预报预测与信息保障、预警服务3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完成县域内39个自动雨量站的建设任务,完善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流程和业务规范,不断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拓宽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以保证气象决策能够准确及时。

2.3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应加强气象宣传,对重点人群及重点区域进行防

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

2.4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倡发展节水农业

东乡县气象灾害频发,与当地自然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等有很大关系。应大力开发云水资源,提倡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和开展人工阵雨作业,以增加土壤持水量和有效降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发空中水资源缓解干旱、冰雹灾害影响,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专业气象保障[5-8]。

3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邵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 杨先荣,黄成秀,贾效忠.甘肃中部农业干旱灾害分析[J].甘肃农业,2004(9):54-55.

[3] 郭江勇.甘肃河东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J].干旱气象,2001(1):5-8 .

[4] 李栋梁,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5] 高晓空,王春乙,张继权,等.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J].中国农业科学,2014(24):4805-4820.

[6] 王春乙,张继权,霍志国,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学报,2015(1):1-19.

气象灾害防治第3篇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现状;气象条件;气象灾害;防治措施;广西天峨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47-02

龙滩珍珠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从当地八腊乡本地野生李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由于该果品自花结实,结果密集,颇为丰产,挂在枝条,且果型小,酷似串串珍珠,盛产在龙滩水电站所在地天峨县,故取名龙滩珍珠李。它具有晚熟、耐贮存、含糠量高等特点,因此被人们誉为“李族皇后”[1-2]。龙滩珍珠李适宜种植在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适应性强,抗病,耐干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在较贫瘠的地段生长结果良好,在山地、丘陵地区也可种植,成为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龙滩珍珠李的生长对气象各要素有所要求,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分析天峨县龙滩珍珠李的种植气象条件,并提出相应气象灾害的防治对策,对发展当地龙滩珍珠李产业意义重大。

1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种植现状

天峨县地处红水河上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6°04′~107°09′,北纬24°06′~25°08′。天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海拔高度600~1 000 m,年均降水量1 370.8 mm,年均气温20.6 ℃,年均日照时数159.4 h;各乡镇年平均无霜期在330~364 d。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适合龙滩珍珠李植物生长。自2001年9月从母株上采集接穗高接繁殖了5株,2002年开始结果,同年从第一代植株上采接穗嫁接了300多株繁殖第2代苗,2003年进行栽培,通过2004―2008年观察,株产连年上升,目前最高株产近100 kg,性状稳定。从2005年开始,天峨县在海拔350~750 m地区进行选择区域性栽培,政府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龙滩珍珠李作为一项特优品牌来加以推进。据统计,目前天峨县龙滩珍珠李种植面积超4 000 hm2,主要分布在八腊、六排、向阳、下老、纳直和坡结等6个乡镇,约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30%,年产量5 000 t,年产值2 500万元,年长期稳定增收的龙滩珍珠李产业初步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3]。

2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的气象条件分析

2.1 温度

温暖湿润的气候是龙滩珍珠李适宜气候条件,一般要求年均气温19.4~21.7 ℃,花期平均气温13.2~19.2 ℃,不能低于9 ℃,果实成熟期8月平均气温适宜在28 ℃以下。海拔高于500 m的山地和丘陵地区,要求春季湿润,夏无酷暑,四季无大风,冬季温度不过低。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花期推迟,花落。

近30年天峨县气象资料表明,该县3月平均气温为17.0 ℃,8月平均气温为27.2 ℃,历年平均气温为20.5 ℃,历年气温稳定通过12 ℃的平均初日是3月底,这样的温度气候条件有利于龙滩珍珠李的开花、萌芽、抽梢、展叶,从而为果实饱满打下坚实基础。4月以后,平均气温均可稳定在15 ℃以上,能满足龙滩珍珠李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

2.2 光照

龙滩珍珠李喜阴更好阳,喜阴是因为在阴处其长势喜人,但到结果时则要求充足的光照,要求年日照时数1 300 h以上,日照百分率35%以上。若阳光充足,果子产量高、品质好;若阳光不足,开花迟、结果少、果子品质差,龙滩珍珠李种植一般2~3年即结果。

天峨县日照百分率为26%,年均日照时数1 159.4 h,针对日照偏少的情况,在天峨县种植龙滩珍珠李必须选择阳光充足地段,避免低洼阴暗处,特别是地处峰峦重叠的山区,尤其要注意选择向阳坡面种植,这样才能满足龙滩珍珠李生长发育到果实成熟期间对光能的需求[4]。

2.3 降水

年降雨量1 200~2 000 mm,年平均湿度72%~85%是龙滩珍珠李生长发育比较适宜的水分条件花期避开集中降水时间段。

天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 370.8 mm;年初(1―3月)为234.0 mm,占全年总雨量的17%,正适宜花开时期;夏半年(4―9月)为1 144.0 mm,占全年总雨量的83%;其中5―7月平均雨量较多,而该时期正是龙滩珍珠李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要求雨量充沛、均匀,才有利于果实生长,提高果质水分含量;而8月之后雨日、平均雨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及采收上市[5-6]。

3 影响龙滩珍珠李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

3.1 冰雹

3―4月是天峨县冰雹的多发期,冰雹会导致龙滩珍珠李落花落果,对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条件的地区为减少冰雹对龙滩珍珠李的危害,可实施人工消雹作业,促进龙滩珍珠李高产稳产。

3.2 暴雨洪涝

天峨县暴雨洪涝多出现在5―6月,该时期正是龙滩珍珠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暴雨洪涝造成落果,同时平地或者低洼处积水,若积水时间太长,龙滩珍珠李树根水分过多,果子未等成熟提早变黄而脱落,影响产量。应及早了解天气变化趋势,要及时、彻底清理田块的厢沟、围沟和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减轻水渍对龙滩珍珠李的危害。同时,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期,及时进行开沟、起垄等工作,以保劳有所获,提高产量[7]。

3.3 干旱

龙滩珍珠李不仅要求总降雨量达到要求,而且要求降水的时空分布均匀。天峨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2―3月,春旱发生机率较高,春旱会造成龙滩珍珠李花朵奄落,花开无果;7―9月也会出现高温干旱现象,而该时期龙滩珍珠李进入成熟阶段,高温干旱现象会加快果实成熟,若未及时采收会很快溃烂,同时上市的果实品质较差。应及早抓防旱工作,在下雨结束后及时疏松珍珠李树根一定范围的土壤,把自然降水蓄积下来,疏松后最好进行树盘覆盖,以利抗旱保墒,降低土温和水土流失,以满足龙滩珍珠李在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要。也可因地制宜在果林山上修建蓄水窖、小水库等,以蓄存或拦截雨水,以便在干旱时采取引流、喷洒等适时方式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3.4 低温阴雨

龙滩珍珠李树1年1次开花结果,花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而2月下旬至3月,由于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冷暖变化大,易出现连续3 d或以上日平均气温≤12.0 ℃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会造成花期推迟、花开稀疏、已开的花朵凋谢,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花期到来之前要及时给龙滩珍珠李树施肥,主要施放农家肥或者使用生物有机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料,确保龙滩珍珠李最适花开时期,及早了解天气变化趋势,及早做好龙滩珍珠李树的护理工作,提高其抗寒能力。

3.5 霜冻冰雪

若在冬季出现霜冻冰雪天气,对长大成林的龙滩珍珠李树影响甚小,但对幼苗影响较大。天峨县八腊乡海拔较高,每年冬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冰雪灾害,其他乡镇出现的机率较小。要注意关注收看收听天气形势预报,在出现霜冻冰雪天气之前,可以对其进行喷水,提高土壤湿度,增加土壤热容量,或者在霜冻冰雪来临时,可在夜间熏烟,以减少地面辐射热的散发,驱除冷空气,烟粒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加热周围的空气,使周围环境增温,以减轻霜冻冰雪对果苗的危害。若遇持续冰冻时间长的严重灾害天气,要对幼苗采取地膜保暖措施。而对长大成林的龙滩珍珠李树不需做任何措施,反而冬季的霜冻冰雪天气起到杀虫作用,带来来年的丰收。

4 参考文献

[1] 陈香玲,韦发才,李标,等.晚熟李新品种――龙滩珍珠李[J].果农之友,2009(9):7.

[2] 黄雪松,周惠文,黄梅丽,等.广西近50年来气温,降水气候变化[J].广西气象,2006,26(4):9-11.

[3] 林振敏,姚才,郑宏翔,等.广西6―8月分级降水的气候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36-41.

[4] 罗汉民,阎秉耀,吴诗敦.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

[5] 李可让,张丕远.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58-79.

气象灾害防治第4篇

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周密安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开发区)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要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新局面。

二、协调联动,全面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

(一)建立事故灾害预警信息机制。各镇(街道、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及时向气象部门传送相关气象灾害信息,气象部门接到信息经核实无误后,按照预定流程,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进行。

(二)建立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联合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重大责任性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以电话、传真、短信等方式,向各镇(街道、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主要包括气象灾情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各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职责分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行动,尽全力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直至警报解除。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气象部门要为事故抢险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应急保障。

(四)建立气象灾害调查分析及灾情评估制度。气象灾害出现后,各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分析、灾情评估工作。仔细查找应急处置工作和应急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处置能力。

三、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明确责任分工。为切实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各项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交换与共享,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

国土局:负责提供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情况和由气象灾害引发的灾情信息。

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受灾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上报和工作。

水务局:负责提供全市重点防汛部位水文资料,地下水文变化和气象灾害引发的灾情信息。

气象局:负责向各部门提供天气预报、预警、森林火险预报、地质灾害预报等各类气象信息。

安监局:负责提供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关情况。

气象灾害防治第5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巩留县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47-02

一、伊犁巩留县预警管理基本情况

(一)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情况

巩留县加大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1.巩留县气象观测台站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巩留县加大气象观测台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气候观测站、地面天气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气象资料获取平台,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对当地气候状况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获取。巩留县还出台了保护气象观测台站观测环境的若干规定,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

气象观测站:是一个自动化的气象站,普遍采取干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功耗较低,能够通过GPRS无线远传,便于对偏远山区进行气象观测。目前,巩留县建立了基准气候站、基本气候站、一般气候站。

地面天气观测站:主要是通过气压表、温度计和雨量表等被动式传感器对大气压力、气温、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测量,获取相关资料。地面天气观测站担负着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向气象部门进行实时发报的任务,提供给天气分析预报使用。

农业气象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气象监测的任务,主要承担收集大气压力、雨量、太阳辐射、土壤湿度和空气中CO2 含量的测定等任务,主要由农业气象试验站、基本农业气象站和一般农业气象站组成。

2.气象应急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

互联网:巩留县依托伊犁州气象局专用气象网络,及时上传气象监测、预报相关信息,公众通过浏览网页便能准确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依据气象部门的提醒建议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具有简单、直接、快捷的特点,巩留县气象部门建立了气象信息短信平台,一旦遇到突发气象灾害,该平台便会及时向手机用户发送手机短信。巩留县近年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具有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巩留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在县领导、气象部门的指导下,巩留县广播电视网络制作了气象信息宣传节目,每天定时进行气象播报,基本实现了全县16万人的覆盖。

(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情况

作为县域范围内气象信息观测、收集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的主体,近年来,巩留县气象局不断健全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灾后服务机制。巩留县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基层气象信息员立即向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汇报相关气象灾害情况,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和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工作。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做出灾情监测和气象灾害预警的工作安排,并对获取的气象灾害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达到气象灾害预警启动等级的,责令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并上报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委员会。气象灾害预警分为4个等级,即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分别由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代表预警信号级别,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为最高等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和救灾准备工作。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执行救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灾害发生后,巩留县气象局将气象灾害情况上报伊犁州气象部门,再上报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由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并向国家气象局汇报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同时,巩留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设置灾民临时安置点,并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物资的接收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县卫生部门开始灾害发生地区的消毒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县统计局及时调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对灾区受灾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并将统计结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公布。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县气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气象灾害的成因、整个救灾过程进行总结,为以后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二、伊犁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

加快巩留县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洪水等衍生、次生灾害的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巩留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突发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构建相关部门互通协作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高效监测,为巩留县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报信息。加强巩留县冰雹、暴雨、大风等多发气象灾害的监测,着重加强10—100km范围内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建立健全巩留县气象应急服务体系,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气象灾害预报。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巩留县频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霜冻灾害等,县政府应当制定对应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高效、快速反应的气象灾害预警组织体系,参照国家气象部门灾害预警等级的设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相关气象灾害的预警等级。综合气象卫星、雷达、气象观测台站收集的相关气象信息,对潜在气象灾害信息的整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启动标准,由政府部门启动相关气象灾害预警。同时,积极开展与广电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合作,拓宽信息途径,确保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除此之外,强化气象部门与农业局、林业局、电力局、水利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机制,为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组织保障。广泛开展部门间的气象灾害观测预报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全县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科学、完整的应急预案能为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照依据。不断完善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巩留县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针对当前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容易衍生次生灾害的特点,巩留县政府应该在《巩留县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单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对多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给予界定,对多灾种并发的重大气象灾害防治提供指导。巩留县政府还应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配套制度,同时,还应加大预案执行中的检查力度和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演练。

(四)强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部门间协作

建立健全以巩留县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有助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进行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巩留县政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灾害的防治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工作总结;建立相关部门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部门间交流互动,不断完善气象局、水利局、电力局等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和救助机制,不断增强多部门协同抵御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现行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建议我国政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约束和指导,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待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后,巩留县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防范气象灾害的总体和专项条例及实施细则,着力构建多部门协作的灾害防治体制。

(六)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培训

广大社会公众是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巩留县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相对淡薄。

1.建立培训制度:对巩留县中小学学生进行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教育,从小学开始,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由巩留县气象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手册,每个月均开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对县域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气象灾害防灾救灾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全县公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2.加大气象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应面向社会,普及气象灾害防治知识。

3.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宣传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简单,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

参考文献:

气象灾害防治第6篇

为切实做好我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我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区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属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区。年,在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经省地质勘查局332地质队专家调查核定,我区现存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56处,高陡边坡隐患点43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为崩塌与滑坡,也有少量泥石流灾害。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湖周边移民后靠村庄,多为切坡建房所致,其次为修建公路、水电站、集镇建设切坡等引发。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范围 ㈠山区农村。全区300多个灾害隐患点中,85%的灾害点分布在山区和农村,威胁人口达5260余人。 ㈡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国道、省道和省道部分路段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生率较高。 ㈢中小学校。乌石镇清溪村俞家学校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师生80余人,其他部分山区学校也存在高切坡崩塌地质灾害威胁。 三、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预测 ㈠气象预测:降雨量直接影响到灾害的规模和成灾范围,80%的地质灾害发生与气象有关。根据区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今年我区汛期降雨量偏多,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㈡地质灾害预测:今年地质灾害发生仍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并伴有一定数量的泥石流,重点防范时间为5—8月,特别是6月中下旬,极易出现大暴雨天气,存在诱发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㈢崩塌:主要发生在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切坡地段。 ㈣滑坡:主要分布在湖沿岸切坡建房和边远山区广大农村。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主要措施是: ㈠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及时调整充实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提高统筹协调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各乡镇要完善相应机构,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及时掌握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并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居)委会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分片包干,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负责领导、指导和协调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在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救助工作。区发改委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计划审批,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纳入生态区建设规划;对于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区国土局(区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凡未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的,不得批准使用土地。区规划局负责按照国家标准补充、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容,审批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用地条件,以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区住建委负责依法对工程勘察建设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地质灾害防治规范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交通干线,特别是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预案编制工作,及时抢修中断的道路,保障道路畅通。区水利局负责加强对病险水库、堤防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岸及附属设施的监控、防御。区林业局负责加强对山区泥石流等引发地质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区经信委、商务局负责指导相关企业编制因生产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按照预案指导、监督防灾抢险工作。区教育局负责编制列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中小学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积极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区卫生局负责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队伍开展灾区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区气象局负责制定气象发展规划(包含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内容),做好强降雨气象预报,提供抢险现场气象服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区环保局负责在抢险救灾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内容。区地震办负责重大工程地震灾害评价管理,参与重大地质灾害综合论证,提供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 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应迅速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日常监测,落实巡查、值班、速报、督查制度。主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各乡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加强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巡回检查,并在主汛期到来前将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群测群防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做到早知道、早预防,确保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㈡加强群测群防,完善预警预报。主汛期到来前,各乡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加强灾害监测人员基础知识培训,制定灾害点监测标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及时准确提供信息,为指导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㈢加大知识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各乡镇政府和区直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涵义、危害及其发生的前兆和防范措施,提高防灾避灾意识和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能力。 #p#分页标题#e# ㈣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应急机制。各乡镇政府、区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层层负责制度、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乡镇政府和区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教育局等部门要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领导机构,成立应急抢险小分队。各项制度和应急预案、领导机构要于4月25日前报区国土资源局(区防治地质灾害领导组办公室)。 ㈤切实提高认识,严肃追究责任。各乡镇政府和区直有关部门要以对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认真落实防灾减灾要求,切实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紧抓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因措施不力、、把关不严、违章生产建设等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气象灾害防治第7篇

部分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原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本质区别。甚至有专家提出,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会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脱责”等问题,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

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则认为,霾虽是天气现象,但其造成的危害已可定义为气象灾害的一种。他表示,霾的发生、发展既有自然因素(适宜的气象条件),也有人为的影响(污染物),自然因素是内因,人为影响是外因,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互为作用,人为影响加剧了霾的危害与影响,使其形成重污染天气。霾是一种天气现象,自古就有,气象部门一直承担着监测、预报、预警职责。工业革命前,影响霾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是土壤、沙尘、火山灰、岩石、海盐等自然粒子和各种燃烧灰烬物质。现阶段,霾是复杂的气象条件加人为污染造成的。

徐祥德告诉我们,气象灾害由气象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三方面构成。气象因素如雾霾等是灾害的触发因素,孕灾环境主要指经纬度、地形地貌等,承灾体主要指人和人造设施,三者共同作用才构成气象灾害。风雨、雪霜、雾霾等天气现象不能等同于气象灾害本身。

徐祥德认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依据《气象法》和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气象灾害种类定为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和霾等造成人身财产、社会功能、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严重事件,是科学合理的。

霾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气象灾害,有其历史渊源,并得到国际气象部门及我国法律政策的认可。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气象文献类书籍都有对霾观测、预报的记载,如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版的《测候须知》(1929年)、《气象测推》(1947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1954年)等文献中都对霾的定义和标准等进行了记载。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气象组织(WMO)及各国和地区的气象机构都将霾列入天气现象。从法律政策上来看,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二条中对大雾、霾等提出了明确的防御或防止措施。

不少人担心,将霾列入气象灾害是否会出现《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与《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条款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徐祥德认为,两者之间既不矛盾,也不冲突。霾与重污染天气既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有外在的实质性差别,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当前“重污染天气”是霾的特例或者人为影响加剧的结果。在具备霾产生的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人为影响已转化为主要因素,这时突出强调的是污染,是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规范的内容。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表示,北京的立法意图是为了强化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健全本市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城市治理能力。将霾列入气象灾害范畴,不改变“政府统筹、部门各负其责”现有治理的工作格局。

中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表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从气象部门做好霾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予以规范,提供科学支撑,并未突破《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职责。她认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将环保、气象部门以往分工合作机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予以固化,有利于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气象灾害防治第8篇

一、基本概况

我市是山洪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设区市之一,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山洪地质灾害。导致山洪地质灾害的的主要因素:一是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全市山地、丘陵、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9.5%,山丘区依山建房较多。二是降雨因素。全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高达1444.6毫米,暴雨集中强度大,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8.9毫米,最大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降雨量分别达172.5毫米、246.5毫米、321.6毫米、511.8毫米。三是人类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剧,开山修路、切坡建房,临河建房,人类活动导致山洪地质灾害的影响加大。

山洪地质灾害每年都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人员伤亡。据我市~年灾情统计资料,全市因洪灾死亡24人,其中,山洪地质灾害死亡20人,山洪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占洪灾死亡人数的83.3%。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府发〔〕9号),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面积约16960.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9%,涉及全市16个县(市、区、山),154个乡、镇。按照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社会经济情况划分,全市重点防治区涉及12个县(市、区、山),面积4460.1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次重点防治区及一般防治区涉及16个县(市、区、山),面积12500.7万平方公里、人口155万人。

自年开始,省防总组织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至年,在全市9个县(市、区、山)初步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新建自动雨量站185处,自动水位站11个。气象部门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大部分区域的综合监测网,建成了由12个部级自动气象站和183个加密自动气象站组成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建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初步建立了市、县逐级指导的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以及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和暴雨型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成立市、县二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17个,所有县(市、区、山)每年均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年度防灾预案,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并由当地政府,极大地提高了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同时与市气象局联合了《市气象—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指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分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台已形成联动机制,暴雨来临,气象与国土部门共同以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传播形式向社会防灾信息,保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快速传递到县、乡、村、组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监测员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手中。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总指挥的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日报制度,建立了市、县、乡、村、组五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险情重、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了警示牌,标示了警戒线,落实了专人监测措施,制定临灾处置方法。对所有受地质灾害危胁的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告知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灾安置地点等有关事项,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制,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灾工作督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县(市、区、山)防汛指挥部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县、乡普遍编制了防御预案,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加强了防御知识宣传;气象部门建立了暴雨型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初步构建了全市一体化的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服务体系,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苏荣书记提出的“两个最大限度”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确保一旦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工作思路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巡)查,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坚持提前转移群众制度,以及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防灾意识等措施,全力做好今年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同时,抓紧开展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力争早日发挥作用。推进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力争全市所有山区县(市、区)“十有县”建设全部达标,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村农民切坡建房的管理,使新建房屋不再受山洪地质灾害的影响。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所有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

四、组织体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御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责任制,健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工作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对本地的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负总责,落实政府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和部门负责制,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体系。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重心在基层,各地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要严格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要重点落实村干部、村民小组长为主的联户防范责任制,健全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三是加强基层防御队伍建设。要加强乡镇防办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固定人员。积极整合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基层防御队伍资源,实现水库安全管理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气象信息员等“多员合一、一人多责、多部门共享”,并加大培训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在加强水库安全巡查的同时,发现山洪地质灾害迹象,立即报告乡镇防办。国土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员的管理,确保每个隐患点都有监测人员,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气象部门要加强基层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中的作用。

五、部门分工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向本级防指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实时暴雨信息,及时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督促指导基层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防御工作。

水利部门做好实时雨情监测和江河洪水及山洪预测预报,做好水库、山塘、堤防等水利工程安全的监督与管理,督促指导基层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巡查,确保安全度汛。

当地政府负责做好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市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认真落实部门责任制,密切配合,形成防灾抗灾合力,构建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六、防御措施

(一)加雨洪水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

已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9个县(市、区、山)要加强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加雨洪水监测。气象部门要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和暴雨监测,及时向防汛指挥部报告并暴雨预报和监测信息。水文部门要加雨洪水监测和山洪预报,有关信息及时报告当地防汛指挥部。国土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当地防汛指挥部,并立即采取处置措施,组织转移群众。

(二)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

根据近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特别是年发生的多处地质灾害不在原重点区域,或隐患点。各县国土部门要在原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市国土部门的统一部署再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建立台帐,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汛期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

(三)发放安全转移明白卡。县(市、区、山)防汛指挥部根据掌握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要逐户发放安全转移明白卡,明确转移联系人、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让危险区群众做到心中有数。

(四)及时预警

1.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县(市、区、山)防汛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及时完成防御预案修订、预警平台的维护,根据换届到位情况及时更新有关责任人、联系人信息。当监测到暴雨洪水或接到气象、国土部门暴雨和地质灾害险情报告,达到转移条件时,及时转移预警。

2.手段

一是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公众。

二是利用手机短信和传真、电话通知等多种方式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向有关责任人、联系人、群测群防监测员、气象信息员预警信息。

三是利用山洪末端预警广播、电子显示屏、铜锣、警报器等各种方式向可能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预警。

(五)响应措施

各级防汛指挥部汛期要坚持24小时值班,加强实时雨水情监测。当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时,要密切监视和掌握雨水情。当辖区内雨水情达到预警指标时,要及时启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预警,有关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

有关责任人接到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将预警信息通知有关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责任人和联户防范责任人。联户防范责任人接到预警后,及时通知所联系的群众转移。

发生重大山洪地质灾害,县(市、区、山)防汛指挥部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援工作。

(六)宣传培训与演练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关键在防,要加强对群众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防灾避灾意识,提高民众的避灾自救能力。

换届到位后,所有县级防指要及时对新参加防汛工作的乡级防指领导及防办负责人进行岗位培训,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县(市、区、山)要对山区群众编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公益短信,不断提高防御能力。

国土部门要在某一山洪地质灾害重点县开展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队伍协调、技术装备配置,使基层干部群众熟悉预案,明确安全区、危险区的范围,明确预警信号的传递,明确安全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

气象灾害防治第9篇

关键词节气;生物灾害;防治历;精确管理;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25-04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依据,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为内容的一种自然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生物灾害的灾害源和承灾体都是生物,它们的生活史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并通过时间变量,建立了节气(时间)与成长、地域、气候关系模型。利用这一关系,编制生物灾害防治历,对生物灾害实施时间管理,阻止生物灾害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生物灾害防治历编制原理与方法,并据此编制了通用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节气历、季节历和潜山县板栗园生物灾害防治历等。

1生物灾害精确管理与生物灾害时间管理

1.1生物灾害精确管理

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找出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采取先进的生态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生物灾害精确管理措施包括生物管理、时间管理、空间管理、精确治理、精密监测、精准施药等。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健康理论,精确管理策略是GCSP管理,其管理原理包括精密监测原理、精确治理原理和生物管理原理。

精确治理就是利用精准预报结果,通过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模型),建立人工干扰模型,尽量使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精确治理措施包括时间管理、空间管理、生理调控、生态调控和精准施药等措施[1-13]。

1.2生物灾害时间管理

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就是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特性(时间性),加强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的培育与保护,提高承灾体的健康水平和抗性,加强对灾害源(有害生物)实施调控,将其对承灾体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

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关键是开展生物灾害精密监测,准确找出防治关键期,在防治关键期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快速增殖,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1]。生物灾害最常见的时间管理措施就是研制防治历,按照防治历实施生物灾害管理。

1.3工作历

工作历就是根据工作对象的时间性、按照时间排定的工作顺序序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工作历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了的工作流程,通过工作历,推广新的工作技术和管理技术,并为工作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按照工作对象的时间决策策略不同,分为不同的工作历:①按时间流程,即工作日程安排,分为工作日程、工作月历、年历;②按工作对象的活动周期安排的工作历为周期历,如作物管理周期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周期历、灾害管理周期等。

2节气

2.1节气渊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4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1节,每月1个“中气”和1个“节气”,全年分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则是反映物候的节气[14-41]。

2.2节气与物候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依据,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为内容的一种自然历。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霜冻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14-41]。

2.3气候变化与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确切、不科学,但对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如果一味地机械照搬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安排农业生产,显然是行不通的。

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与CO2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并伴随着干旱化、沙漠化的加剧,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化更加复杂,旱涝灾害濒繁,气候变化对物候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加复杂,进行预测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郁珍艳等[42]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599个观测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我国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季开始日期在全国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春、夏季提早,秋季、冬季推迟,其中以夏季的变化最为明显,且在显著增温的21 世纪初最为明显。这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北方比南方明显,东部比西部明显。东北最北部、华南最南部以及新疆局部区域春季推迟,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最北部的小范围地区夏季推迟,华南及西南局部地区冬季提早。

2.4 我国的区域气候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高差显著,各地冷热差异甚大,自然季节也大不相同。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6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空间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对于四季的划分,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以阳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另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5 d为1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 ℃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 ℃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 ℃以下稳定上升到10 ℃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 ℃以上稳定下降到22 ℃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43]。

2.5节气的农业意义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联。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就开始观察自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并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到了秦汉时代,农业已相当发达,和这种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中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时和季节的运用。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为决定农时的依据。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趋向丰富,而且因各地区气候变化不同,农事活动也有所不同[44-45]。

2.6节气与生物灾害管理

生活史又叫生活周期,是指生物在全生育期中所经历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反映了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例如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一年中只生殖1次的和多次的,有休眠的和无休眠的,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各个阶段的完全变态昆虫,有多寄生和复杂生活史的寄生虫,有改变栖息地的候鸟等,彼此间生活史的差别极为明显。

比较各个物种的生活史特征,揭示其相似性和不同性,进而联系其栖息地环境条件,探讨其适应性,联系物种的分类地位,探讨各种类型和亚类型生活史在生存竞争中的意义。根据各物种的生活史,对生态系统实施有效地调控或保护,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时空角度看,节气实质是一年内气候周期性变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在某一具体空间上,是一个时间序列。生活史则是生物全生育期中的成长变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对某一具体生物个体或种群而言,这种表现也是一个时间序列。生物的生活史通过“时间”这个变量,同节气联系起来,建立了生物成长与地域、气候、时间的关系模型,也就是该物种在某一具体地域上的成长模型,或者说是生活史模型。显而易见,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其表现是不同的。

3生物灾害防治历

生物灾害防治历属于工作历。防治历就是根据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等)或灾害源(有害生物)的发育、发生、发展的时间性,利用现有技术,按照时间序列,安排防治措施,控制生物灾害发生。

3.1防治历的种类

防治历按照编制的对象分为承灾体生物灾害防治历和灾害源(有害生物)防治历。某一具体的承灾体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周期中,有不同的生物灾害危害。承灾体生物灾害防治历,就是根据其危害特点编制的防治历,如小麦生物灾害防治历、板栗园生物灾害防治历等。灾害源防治历则是根据有害生物生活史编制的防治历,根据有害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防治历还可以根据时间管理策略进行划分。按时间流程,分为防治月历、防治年历等,如二十四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表1)、马尾松毛虫防治节气历(月历)。按照防治对象的活动周期安排的防治工作流程的为防治周期历,如马尾松毛虫防治周期历、生物灾害分期管理(表2)等。

3.2防治历的编制原理

防治历的编制原理就是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原理。生物灾害的灾害源和承灾体都是生物,它们的生长都与其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同样,它们的生活史也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并通过时间变量,与节气建立了成长与地域、气候、时间的关系模型。利用这一关系,对生物灾害实施时间管理,编制生物灾害防治历,通过改善承灾体生长环境,促进承灾体生长发育,提高承灾体健康水平,增强其抵抗生物灾害的能力。通过一定措施,恶化有害生物生存环境,抑制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或者直接控制其种群数量至安全水平,阻止生物灾害的发生。

3.3防治历的编制方法

防治历的编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选题与搜集资料。选定需要编制防治历的对象,确定所要编制防治历的适用地区,搜集该地区气象资料和该对象的生活史资料。②补全生活史资料。如果生活史资料不全,就需要进行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补全生活史资料。③收集防治技术资料。搜集有关防治措施资料,查阅相关监测、防治技术标准。④确定防治历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历类型,如果编制对象是承灾体,则以承灾体的生活史或经营管理周期为时间序列进行编制;如果编制对象是某一种有害生物,则以该有害生物生活史为时间序列进行编制。如果生产需要,也可以按照自然时间序列(日历、节气)来编制。⑤防治历编写。由于防治历的使用者多是农民,不是专业人员,防治历编写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专业术语,以便于推广使用。⑥专家审核。防治历编写完成后,要递交专家审核,修改。⑦推广应用。⑧反馈修改。在应用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修改。⑨技术更新。随着防治技术的发展,防治药剂、设备的升级,要及时对防治历中相关内容进行更新,保持防治历的技术先进性。

4潜山县板栗园生物灾害防治节气历

对安徽省潜山县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检索分析,潜山县板栗主要害虫有345种,其中,中等发生的害虫20种,局部严重发生的害虫14种。

根据潜山县气象资料和板栗生长发育规律与管理周期,以及相关害虫生活史资料,编制潜山县板栗园主要害虫防治节气历(海拔300 m),如表3所示[5]。

5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综述[EB/OL].[2010-11-27]..

[9] 张国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研究[EB/OL].[2008-03-2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937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0] 张国庆,赵文琴.论林业生物灾害精准预报――以潜山县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为例[C].//李典漠,武春生,伍一军,等.昆虫学研究动态――中国昆虫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1] 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12]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6.

[13] 张国庆.再论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EB/OL].[2010-11-22].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221.

[14] 郭文孝.“自然历”与农时预报[J].陕西气象,1990(6):49-50.

[15] 唐国利,林学椿.1921―1990年我国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J].气象,1992,18(7):3-6.

[16] 朴世龙,方精云.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J].地理学报,2003,58(1):119-125.

[17] 翟通毅.独特的二十四节气[J].当代农机,2010(5):67-68.

[18] 赵士维.二十四节气集解[J].科技潮,2003(1):43-44.

[19] 高宽宏.二十四节气循环图与农业生产时间计算表[J].农业科技通讯,1975(1):32-33.

[20] 刘炳林.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候[J].陕西气象,1981(3):24-26.

[21] 宛敏渭.二十四气与七十二候考[J].气象杂志,1935(1):24-34.

[22] 宛敏渭.二十四气与七十二候考(续)[J].气象杂志,1935(3):119-131.

[23] 房若愚.哈萨克族节气的牧业特点及比较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4):83-88.

[24] 李秀萍,罗勇,郭品文.近20多年来季节可预报性的研究进展[C].//国家气象中心.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31-134.

[25]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26] 瀛云萍.自然历――对现行历法改革的设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27(4):118-123.

[27] 张晶晶,陈爽,赵昕奕.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6.

[28] 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17-727.

[29 ]屠其璞.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周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4(2):151-162.

[30] 王绍武.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J].气象,1990,16(2):11-15.

[31] 刘莉红,郑祖光.近百余年我国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3):378-383.

[32] 李克让,林贤超,王维强.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1990,9(4):26-37.

[33] 张丕远.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学报,1979, 34(3):238-247.

[34] 张明庆,刘桂莲.我国近40年气温变化地域类型的研究[J].气象,1999,25(4):10-14.

[35] 辛若桂,屠其璞.我国气温长期变化的区域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20(1):54-63.

[36] 陈文海,柳艳香,马柱国.中国1951―1997年气候变化趋势的季节特征[J].高原气象,2002,21(3):251-257.

[37] 江霞.中国的节气与气候[J].华夏文化,2003(2):61-63.

[38] 韩超,丁德平,李讯.中国物候季节时空分布规律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分会场论文集.北京:北京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2008:15-21.

[39] 何福林,孙伟华,张明坤.自然物侯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J].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94-95.

[40] 石惠恩.刍议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湖北植保,1999(2):26-27.

[41] 陈丹.二十四节气在现代农业应用中须注意的问题[J].广西气象,2001,22(2):63-64.

[42] 郁珍艳,范广洲,华维,等.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四季开始时间的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1):73-82.

[43] 林之光,张家诚.中国气候[M].上海:上海科学技出版社,1985:26-33.

[44] 廖宏,朱懿旦.全球碳循环与中国百年气候变化[J].第四纪研究,2010,30(3):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