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30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1篇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流行文化 经济发展 文化经济

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提高和升级,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经济、市场、商业等原来只划分为经济学的词语,也伴随“经济学殖民主义的步子”慢慢的进入其他的学科范围。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知识经济”、“学术经济”、“精神经济”等名词变成了中国学术论坛上的最激烈的问题,同样也是频繁出现于各类的学科研究论文杂志上。

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本来属于文化的光环被渐渐隐去,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化、商业化特征逐步显现出来,流行文化的大众属性及经济功能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也走下圣坛,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来。而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浪潮中,流行文化同样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因素。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资料都对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影响作出了极为重要的提醒。还有,在纽约艺术联盟的相关报告《文化资本:纽约经济与社会保健的投资》显示,2000年,纽约艺术与文化非营利组织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是57亿美元。同年,商业盈利的艺术与文化组织(包括百老汇,拍卖会,画廊,影视产业等)的经济效益高达88亿美元。营利与非营利的纽约艺文组织共创造了14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只是重视流行文化的经济功能的众多条件中的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现代国际组织对流行文化的经济功能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其实。所谓的文化经济,简单来说就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汇融合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特点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与经济成为一体化。这两者其实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作为流行文化,其本质特征便是商业性,流行文化是经过商业运作而制造出来的商品,是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文化。英国学者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也认为,流行文化本身就是商业的文化,它是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他的成长意味着:“任何不能赚钱、不能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比如说,在浙江卫视主办的“中国好声音”就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有人评论说,整个节目从“最初的策划、开展过程到最后的销售终端整个过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好声音”故意设置了比赛循环的模式,拉长整场比赛时间及进程度,这不但在积累观众的注目度,也是在积累广告的效应。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亲情”、“友情”、“眼泪”等环节的设置,也淡化了主办方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在比赛的最后关键环节设置的观众短信投票方式,既保持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又成为了该节目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其实,一系列的流行文化产品,不仅能创造大量的直接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带动后续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状态。从某一产业领域来说,文化产品本身所带动的是整个后期所带来的一系列收入,形成了整个相关产业的产业链。而如果如国家的战略角度和对外贸易来说,流行文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并且带动了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流行文化产品的制造商来说,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从中衍生出的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如海报、玩具、广告等等,才是形成最大收益的主要部分。例如,在化妆品方面,随着电视剧《冬季恋歌》的播出上映,女主角崔智友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于是,爱屋及乌,大批观众开始接受《冬季恋歌》女主角所用过的化妆品,仅2005年上半年,韩国的化妆品在亚洲的出口数量就超过9394万美元,比以前增加了50%。还有,一部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播,韩国的膳食和医药产品开始热销。例如,在中国香港地区,冬虫夏草和人参比同期销量涨幅了10%—20%,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出来的资料表明,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我国仅占其中出口额的1亿美元左右,而韩国则达到了80%—9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与中药的销售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因此,大力发展流行文化,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乃至一国产品的整体发展,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广泛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生产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还可以缓解环境、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使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且随着人与自然的可协调发展,还使现代经济系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持久的变化。因此,大力发展流行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经济则具有更加强大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流行文化的一步步发展,还能潜移默化的增加接受者对某种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可及接纳,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形象,加强其他国家对本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信任感及亲近感,不断丰富本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使流行文化产品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和辐射效应,从而对改善一国整体形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通过各式各样的流行文化来进行经济效益收入的同时,不能无视流行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甚至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降低自己的欣赏趣味。我们应该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积极发展健康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从而才能实现流行文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文学院刘成学和金银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3 月。

[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3 月,

[4]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农业经济;全域旅游;关系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自然禀赋优势,并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下建构起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这样就与传统的工业反哺农业不同了。另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形态,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这样就使得在充分调动区域各项要素的情形下,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福祉,进而也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纲,也使得具有生态旅游属性的茶文化旅游应得到业界的足够重视。

1农业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1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这样几个要点:第一,农业经济在发展中不应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应追求可持续、可再生。第二,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考虑到代际之间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应节约使用各类资源。第三,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时,应关注该产业的区域植根性问题。可见,目前诸多农村地区所发展的采矿业、水泥业从经营形态上来看,其就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1.2强调产业的关联性

与“行业”这一概念不同,“产业”是指相互关联行业所形成的集合。因此,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产业的关联性,它应在纵向和横向能覆盖更多的行业。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所覆盖的行业较多,所以主导产业在发展中所惠及的企业、人群也就越多。不难理解,发展农业经济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也在于破解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强调产业的关联性便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

1.3发挥自然禀赋优势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需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禀赋优势。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在于:第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资金资源,且在资本的逐利性驱使下,向金融机构融资也将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第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所拥有生态资源,正是与城市环境相区别的自然优势,这也就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商机。事实表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则导向。从而,部分农村地区将茶文化导入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1.4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前面已经指出,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惠及周边农户,使得农户的劳动力资源和家庭经济能纳入到整个农业经济系统之中。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应考虑行业的进入门槛。这里的进入门槛包括:资金的进入门槛、人力资本的进入门槛。不难理解,这两样对于农户而言都是稀缺和不足的。

2二者的关系分析

结合以上的论述中,茶文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

我国农业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模仿城市经济形态的现象,即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下,大力推进“农户+企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逻辑上似乎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则经常出现企业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户,以及农户被企业所“绑架”而无法直面市场需求。茶文化旅游导入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中,就能使周边农户直接与旅游市场对接,并将家庭旅游服务业与茶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融合,从而就改变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市场弱势地位。

2.2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它的产业关联度,以及可持续程度。茶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类文化系统。其中,显性文化系统又包含: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消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茶道、功夫茶、盖碗茶等元素。隐性文化则较为晦涩,其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元素。但无论是怎样的文化系统,它都使得茶文化旅游能覆盖大量的行业,并使各个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就满足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要求。在全域旅游项目开发下,茶文化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

2.3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

无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茶文化都具有可再生、绿色、共生等可持续特征,所以茶文化旅游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建立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必然选择。茶文化旅游通过全产业链的全域开发,便能较好的实现以上三大效益目标。特别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以及传统乡镇企业在发展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时,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了。

2.4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若要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则需要为农户创建出可持续的增收途径,而不仅是通过雇佣农民来使他们获得工资收入。不难发现,茶文化旅游与全域旅游的要求相适应,从而就能将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旅游经济系统之中,最终为农户提供“当家作主”的增收模式。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在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动下,当地农户开办农家乐项目全面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若是做工是难以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

2.5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

茶文化旅游项目并不是在任何农村地区都能设立和开展的,它一定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共生。这就意味着,茶文化旅游项目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而这符合旅游项目开发的要求。

3茶文化旅游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构建:

3.1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

各地根据自然禀赋优势确定导入茶文化旅游,那么这就需要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即,是作为主导产业来给予培育,还是作为一个子项目来给予开发。对此,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从茶叶生长的自然属性来看,其一般存在于高寒和高山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区域条件的限制,以及资金瓶颈的限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培育,进而打造出专业化的全域旅游特色。

3.2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项目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偏好,根据调研可知,域外游客前来旅游的目的在于休闲、拓展视野、放松身心。那么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则可以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来实施。如,将茶叶种植纳入到生态观赏茶园的项目打造之中。再如,将茶叶生产纳入到游客个人体验之中。沿着产业链条向下仍可以打造出诸多旅游项目。在项目的打造中需要关注的便是,应重视将周边的民俗、民风融入到旅游项目中来展示给游客。

3.3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

茶文化旅游主要以显性成分展示给游客,所以这里需要规划和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而规划的重点便是生态观赏茶园项目。由于,在未打造茶文化旅游项目时,茶园尽管在布局上形成连片发展的格局,但从产权的角度都归属于不同的农户所有。因此,为了使得生态茶园的规模符合观赏的要求,当地村社应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将这些自然资源整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向游人开放。再者,对于山地景区也需要纳入到规划范畴之内。

3.4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

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茶文化旅游之中,成为了当地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但作为一个规范的旅游项目,在全域范围内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因此,这里需要统筹安排周边农户进行旅游培训。培训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的类型来确定,如针对农家乐类型的农户则需要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培训;针对开办茶社的农户,则需要向他们进行服务意识方面的培训。可见,这是将家庭经济纳入其中的重要环节。

3.5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本文在全域旅游范畴来看待茶文化旅游的导入问题,那么就需要当地政府建立高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监管的重点在于:(1)旅游服务价格;(2)旅游食品安全;(3)旅游服务欺诈;(4)接受游客的投诉。总之,这将保障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稳定。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并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产业,这样才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4小结

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本文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具体的实施措施为: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红.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5(7):225-226.

[2]张晓峰.新媒体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15(5):42-44.

[3]乔秋敏.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66-5467.

[4]鲍宁.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产业旅游———以北京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3(4):40-45.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4篇

按照学者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这一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群体文化被视为该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一套规则。这意味着,个人的行为是嵌入于群体文化当中的。群体中一个人的异举不一定能够改变群体文化,但是很多个人的异举则显示为群体文化的变迁,决定了群体文化的产生、复制、传承、选择和变迁。

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容易陷入文化决定论或者文化虚无主义两种极端观点。一个区域的文化与本地地理、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以及人的感知等因素有关,也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刺激和冲击等因素有关。一个区域内,一些文化不一定对经济发展有明显影响,另一些则有明显影响。即便存在明显影响,经济与文化之间不一定存在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的累积因果关系。

区域文化在一些条件下对地方经济发展可能发挥影响(比如在市场环境中),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可能不发挥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反过来,区域的经济发展(比如其经验和教训)也会影响到区域内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发展及其模式嵌入于地方存在的一部分文化,但不一定嵌入于地方存在的全部文化。而且,即便嵌入于地方存在的一部分文化,还存在强嵌入和弱嵌入问题。一些冲击因素(比如计划经济)还可能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及其模式,去嵌入于地方存在的文化。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共生演化框架还是不完全的,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有待检验的假说加以利用。这里我们试以温州和苏南地区为例来对之加以分析。

温州地区和苏南地区都有人多地少的特点,为什么前者走上了主要发展个私经济、后者走上了主要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此外,改革开放后,温州地区之外的浙江省其他地区总体也大搞乡镇集体企业,后来为什么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实施改制,走上主要以发展个私经济的“温州模式”之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温州在内的浙江和苏南地区两者有一点相同:两者都有着发展工商业的传统。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远离政治中心,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这种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迫使历代温州人需要依靠经商养家糊口,逐步形成强烈的重商文化、商业意识和商业头脑,这又反过来促进温州人的商业发展。

温州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永嘉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叶适。“永嘉学派”综合了儒家文化、周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要素发展而来,讲究实效,主张义利并举。而温州的本土文化属于“水文化”,这种基于海洋的“水文化”有一种冒险精神和开放精神,是一种“重商文化”,与历代温州人必须借重航海贸易的生活方式有关。温州被称为“瓯越”,“越”人被吴人视为“野蛮人”,“天高皇帝远”,有着一种反抗皇权专制的文化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控制,温州人的商业文化传统很难发挥其效用。不过,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就有人私下对抗“皇权”搞农户家庭承包制,有着相对较多的个体和私人经营成分。改革开放之后,温州人成为自组织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人经济的地方,还利用了“红帽子”企业这类假集体企业形式――温州人搞的股份合作制实质上也是数个私人大股东掌控的私人实体,而非真正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这种自组织发展在1980年代成就了名闻全国的“温州模式”。这里,温州的重商文化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共生演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累积因果效应关系。

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的小三角,即江浙沪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粮仓,也是各代官府重税之地。这种地方历来稳定压倒一切,官府控制较严,要求秩序稳定、百姓顺从。不过,即便是重税之地,税负在多数年份也会在官民博弈中倾向于达致一种平衡,使百姓值得努力劳作。当地内河水系发达,历史上形成的“吴文化”就是指这一带的地方文化。它也属于一种“水文化”,但这种“水文化”属于“内陆水文化”,不同于“海洋文化”,有利于商业运输,但没有多少冒险精神和开放精神。苏南地区临近代表“海派文化”的上海。而上海的市民“小传统”也受到“吴文化”的影响。相对于上海,苏南地区的“吴文化”是一种城乡混合文化,总体上有着勤劳、精巧、阴柔、秩序(顺从)等特点。

晚清以来,苏南地区就大力发展并拥有了较发达的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已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也便利了改革开放之后苏南发展乡镇集体企业。苏南地区与上海的关系比较密切,因为改革之初上海国有企业较多,社队企业的资金规模和人员规模也适合于与上海的国有企业的合作。苏南集体经济的发展显示出“吴文化”与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主的“苏南模式”也有一种强累积因果效应关系。

浙江的杭嘉湖地区距离吴文化区较近,受到吴文化的影响。而浙江的其他地区,比如宁波,就与温州类似,同属“海洋文化”,而且根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宁波与上海等地一起成为通商口岸。1949年后,由于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前线,资源贫乏,出于备战的需要,中央政府长期不在浙江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在浙江的人均投资只有420元,属于全国投入最少的省份。温州之外的浙江其他地区虽然也发展了大量乡镇集体企业,但是这些地区比省外其他地区政府职能转换和企业转制更早,总体上转向自组织经济。前述浙江区域文化无疑有助于这种转型。浙江省到20世纪90年代末,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说,浙江全省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有着一种强累积因果效应关系。

苏南地区的改制虽然落后于浙江,但毕竟进行了改制。这种改制与“吴文化”的某些要素发生了脱钩。市场因素的冲击和不同所有制结构效率的真实比较,也对当地的区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中的一些重视个私经济的文化和正式制度因素也为苏南地区所接受。由此看来,苏南地区的“吴文化”即便仍然成为“吴文化”,其内核已经出现了变迁。从苏南地区当前的高速发展来看,新的“吴文化”与苏南地区的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种强累积因果效应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和苏南地区,还都存在着集权文化和依附文化。集权文化的存在与我们的单一制政体和主流意识形态有关,也与中国的政治传统有关。有集权文化和集权体制的地方,就有依附文化。这种文化和其他文化(地方文化,儒教文化,西方文化)存在着竞争关系,它们之间的合力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5篇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形式山东文综卷•22(选)浙江文综卷•41(非选)

文化的社会作用山东文综卷•29(非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广东政治卷•31(选)江苏政治卷•18(选)福建文综卷•31(选)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4(选)江苏政治卷•20(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综合国力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均有涉及,尤其是通过主观题的形式,结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热点,进行跨模块综合考查。这类题目立意高、形式新、能力要求高,在备考中要注意综合掌握。

2.复习本专题时,要格外注意结合图表、数据、热点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综合国力的关系;结合时代精神如劳模精神、志愿者精神等,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考点指津】

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特有性。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实践性。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物质性。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③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简单地说,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从国内来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6.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大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考点拓展:

“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软实力”,是指精神性力量,如国家的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程度等。

“巧实力”(smart power)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9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美国将采取“巧实力”战略来处理国际关系。“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

【高考回眸】

1.(2008• 广东政治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解析:《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说明A是正确的。题中不能体现文化形式的“丰富”,故不选B。文化的发展虽由社会实践推动,但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并不一定与社会实践同步,故不选C。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的作用虽然重要,但他们也仅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不能以部分代替整体,故不选D。

2.(2009•福建文综卷•31)2008 年6 月18 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解析:题干揭示的是我国通过邮票这一文化载体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B正确。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文化软实力,不选C。

3.(2011•天津文综卷•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解析:B表述错误,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文化创新;C表述也错误,错在“总能推动”,文化对经济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D强调的是经济的基础作用,与题意无关;A正确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关系。

4.(2010•北京文综卷•25)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为B。

5.(2011•江苏政治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启迪我们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故选①③。题干中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和跨国公司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6.(2011•安徽文综卷•37)2011年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解析:本题已经明确了答题的切入点是“文化作用”,调动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等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创新设计】

1.“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2. 2011年5月7日,重庆市委书记在会见“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一行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重庆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具有永恒性,其内涵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实践产生的文化完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往往反映和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精彩的文化活动呈现于中国各地的舞台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大餐。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既创造文化,也享受文化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的精神产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6.“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这则《悟空故里》的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A.地方名人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文化要与经济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7.总理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上述观点表明

①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②文化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③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2011年4 月14日,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1)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短腿”的现象说明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总理的讲话,分析说明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意义。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部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上海》自2011年8月1日开始,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二号楼的黄金位置。外滩、陆家嘴、新天地、苏州河等上海的地标性场景和上海市民意气风发的笑脸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交替出现。这说明上海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努力提升国际形象,中国城市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材料二:2011年6月24日,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保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等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元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面对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大潮,有人认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游客多多益善”;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必须适当控制游客的数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上海》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B 提示:题干体现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D不选。C说法错误。

2.C 提示:文化的内涵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④观点错误。

3.B 提示:注意本题是要对题干中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并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消失,这与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违背,故排除③,①②④应选。

4.A 提示: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故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错误。

5.A 提示:材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正确,B中文化“决定政治的发展”说法错误应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6.B 提示:漫画讽刺的是一种错误的文化开发活动,故选B。

7.B 提示:①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8.(1)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文化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仍然是一条短腿,说明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物质富有的同时精神也富有,这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59-01

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文化产业,实现增比进位,剑河县可抓住州委、州政府把剑河温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纳入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该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多样性,按照组团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抓紧实施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

一、文化产业及其投融资市场化

(一)建设文化强县、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资本的支持与推动

单纯依靠政府的投资是不够的(当然政府的投资应该占领主导和引导作用),需要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资本市场,吸引和开拓民间资本与境外资本,实现投融资社会化和市场化,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二)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拓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市场化

一是整合温泉沐浴与民族村寨各类资源,着力做精温泉中心区开发建设,把剑河温泉打造成。国际水准、国内一流、西南第一的现代温泉旅游度假圣地。二是开工建设剑河县城清水江大桥,打通温泉隧道,将温泉水引到寨章一带开发温泉城,把城东片区建设成高档房产别墅区、康体疗养区和休闲度假区,加快县城景观湖工程建设,做好展架至五河一带水上旅游综合开发,做足水文章,打造剑河映象旅游名片,积极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是对温泉附近的平塘坡溶洞群进行勘探开发,打造高山休闲度假产业园。

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相对独立性

1、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资本的投入、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的格局。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相对独立发展的许多事例,我国古代的大诗人、书法大家、绘画大家,今天是否有人能比得上或能有几人比得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璨烂,开展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解放前经济落后的旧中国可以出鲁迅、郭沫若、巴金、华罗庚、齐白石这类文化泰斗,经济发展了的新中国有没有或有几人比得上?

2、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远远超越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还落后,特别是农村,有些穷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我国大、中学校的入学率也较低。

3、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则需要有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情况表现在某些新兴的大中城县,如温州,近年来经济的崛起是令世人瞩目的,但其前期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未带来文化的繁荣,企业文化几乎是空白,为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曾大量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毁损了温州产品乃至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现在,温州人逐渐形成了品牌意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些品质优良的名牌产品已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企业文化形象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4、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定是均衡协调地推进。从历史上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均衡的,有的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三、建设文化强县需要整体推进

就一个县来说,建设文化强县,是从文化整体着眼的,不能只从文化的某个方面单项考虑。建设文化强县是否一定以经济强县为前提?自然,经济强县可以建设文化强县,但经济强县也可能是文化弱县。文化具有其特定的独立性。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固然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但自然文化资源的存在是自古形成的,并不依存于特定的经济条件;人文文化的发展是以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的存在与发展为基础的,不完全依存于特定的经济条件。

建设文化强县,不是文化领域的单项操作与推进,而是整体操作与推进,包括诸如教育、科技、出版、影视、图书、报刊、文学艺术、戏曲、旅游、展览、博物馆、文化自然资源与历史资源的开发、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等,就需要有资本的投入,需要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有文化产业资本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建设文化强县,不是仅仅从文化方面讲的,而是要通过强化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产业不仅自身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新兴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它是联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能够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文化因素 作用

随着国际和区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入,区域文化力也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区域文化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培育并弘扬先进文化,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阶段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

从上述角度来看,早在六七千年前河湟先民创造的石器时代文化,再加上民和喇家遗址和地处西宁市西郊杨家寨的南凉“虎台遗址”、唃厮啰政权的“青唐城”遗址等古遗址文化,历史上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等诸多民族的先民,在共同发展河湟地区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繁衍,形成了现今青海6大世居民族既共融共通、相互交融又别具一格、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河湟多元多样民族文化。

河湟地区不仅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齐全共存的宗教圣地,而且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教文化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等河湟现代文化,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文化建筑的实证。河湟地区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河湟文化新类型的孕育和诞生乃至繁荣昌盛。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21世纪,经济和文化出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关于商业活动文化背景的阐释,如关于齐国的“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关于邹鲁的“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好礼,地小人众,俭啬”等。可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当时已经比较明显了。另外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文化为补充的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推动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也对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必须对传统区域文化进行扬弃,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鉴于此,大力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河湟地区当下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开发、利用好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就为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所以,河湟区域文化与河湟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市场的开放性同文化的包容性在本质上是可以融合的,在此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推陈出新,又能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产品量的增加与质的升级。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根据青海省的统计,青海旅游业近几年增长十分迅猛,1995—2000年5年内旅游收入从1914万元猛增至10个多亿,年均增长约122.92%。旅游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1995年为0.16%,2001年达到4.47%。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0.3%,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26.6%。再从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所占比重来看,青海省同全国一样,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增长较快。城市住户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1995年为7.9%,2000年达到11.8%,2005年为12.9%,2009年为10.1%。农村住户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支出,1995年为33.70元,比重为3.7%;2001年增至79.38元,比重增长至6.52%。2008年为148.9元,比重为5.0%,2009年为173.8元,占消费支出比重为5.4%。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文化的繁荣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表现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融通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省份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省份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省份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

青海省民族成分复杂,为各民族文化融通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伴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政策,青海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已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其必然增进各民族的了解与团结,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河湟地区农耕文化发达,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地区居民保守有余但进取开放意识不足,通过与中东部省份的文化交流,其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必然增强。所以,河湟地区的文化只有通过省内省际文化融通政策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着力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青洽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唐卡艺术和文化遗产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提升青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化同海外和省外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同时加强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快捷的市场信息和经营机制与青海的文化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的密切结合,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

其次,加强扶持引导。河湟地区应在拓宽融资渠道、广泛招揽人才方面下功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大力扶持具有河湟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等,为河湟文化走出河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好铺垫。另外对有发展潜力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重点旅游景区等要争取多方支持,重点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目前,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重要机遇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影响力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只要结合好区域文化,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正确处理不同民族文化类型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即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①马清华. 关于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思考[J].攀登,2011(5)

②段继业. 河湟多元文化的起源、价值与现实[J].青海社会科学,2002(5)

③景晖.青海研究报告,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精品版2005:344—345

④马兴胜. 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8篇

关键词:黑土地 文化 经济 发展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

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食品与健康,2000.6

5.理论与观察,2005.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市经济;结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 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 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 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 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 ――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4] 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