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青少年训练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9 22:24:36

青少年训练

青少年训练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训练

所谓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素质+信念”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技术优先发展,辅助均衡的身体素质;在训练在注重各种练习的技术细节,即运动员在训练时,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注意实效;树立长远理想。

竞技训练的科学化是一个贯穿于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系统工程。训练实践证明,科学训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不仅需要根据训练客观情况的变化,如专项特点、运动员个体差异以及训练条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而且自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训练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在科学训练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了解和分析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科学训练的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的理论,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决策理论、行为原则和方法学理论等等。在训练实践中,只有遵循这些规律,贯彻这些规律才能取得满意的训练效果。在训练中要求的不同,实质是反映出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思路不同 。注重科学化训练的教练员在注意初、中级训练时的局部效益的同时,更要追求训练时间系统的整体效益。运动训练时间系统的制定,要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来确定。教练员必须清醒认识到运动训练时间系统各个时段的主要任务,注重时间系统的整体效益。

教练员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注意小、细、实的训练理念。选择运动员在比赛中未被揭示的潜在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应该紧紧围绕着实现预先确立的目标,有机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因此,要想使训练过程按预定的方式顺利进行,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这一阶段采用单周期训练安排比较理想,以长短期结合的训练计划为主,身体生长和发育应得到必要的监控。在基础阶段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将来竞赛性项目的成绩。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或忽略这个阶段,那么运动员不可能发挥出潜能。“人类潜能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青少年的训练也可以说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以科学化的理念进行田径青少年的训练,以科学发展观对待青少年的训练是长远之计。青少年田径科学化训练只作为问题的提出,希望有识之士对此问题共同探讨。上述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部分问题进行不太成熟的研究,应该肯定的是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水平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而训练存在中的一些问题会随着青少年田径教练员理念的转变而变化,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符号青少年的特点和规律,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将运动员的潜力充分的挖掘,打好训练基础,中国田径运动水平整体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世界级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的出现频率会加快,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实现。

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特点是:老、中、青教练结合的教练员队伍。30 岁以下的教练员占调查总人数20%;31-40 岁的教练员占调查总人数45%;41-50 岁的教练员人数占调查总人数30%。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学历方面结果显示:98%的青少年田径教练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教练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所承担的任务。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勤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组织能力”、“区别对待”方面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在对青少年特点的认识和训练安排方面,我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科学化训练水平;在训练方法选择方面,在常用训练方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重复训练方法;在不常用的训练方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模式训练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在从未使用的训练方法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程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这两种训练训练方法属于整体控制方法,要求教练员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

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特别注重力量训练并将其排在身体素质训练的首位;专项力量和技术训练特征研究揭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专项力量训练的比重呈递减趋势,这种现象是否适宜应进一步探讨。研究还进一步揭示,13-15 岁年龄阶段的专项技术训练比例为26%,与最大力量训练23%的比例非常接近,反映出在该年龄阶段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最大力量训练给予同样的重视。这种现象是否合理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青少年训练第2篇

关键词:篮球,青少年,训练

 

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篮球运动逐步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各级各类学校中也逐步建立起校篮球队。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使队员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由于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针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重点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其它教练员先进的训练方法,并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对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参考网。

1 明确训练目的,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青少年正处在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针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特征及生理、心理特征,明确训练目的,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训练水平。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要以培养团结奋斗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学习和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加强身体训练为目的。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设计新颖有趣的训练方法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青少年进行培养。

训练计划是进行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证。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论文参考网。在训练工作中,为保证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在多年规划的基础上,要定好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并具体安排课时计划,落实到每一节训练课中去。训练计划可以反映教练员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的重点方向,以及参加比赛的战略思想等。能否做到科学地制定计划,是教练员理论知识、技战术素养、决策思维和训练工作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它是教练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鉴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教练员在训练方法上要具有创新性,练习形式要具有趣味性。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以提高队员训练的积极性,保证训练质量。

2 以技术训练为基础

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练员在进行青少年基本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不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要求不够严格等问题,致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不够全面、准确。青少年的篮球训练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为其以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保证每个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青少年训练阶段,其技术动作正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以及从分化向动力定型转变的过程。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对每个技术动作常抓不懈,保证技术动作的正确性,避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发现基本技术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并不断强化,避免形成错误动作后再去纠正。在练习中要对学生讲明白每个技术动作的使用情况,要求学生的练习的时候要想象使用动作时的实际环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使用动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2.2 加强组合技术的学习

在篮球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运用具有多个动作综合运用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教练员在训练中就要有意识地进行组合技术动作的训练,让学生们学会技术动作的变化,建立灵活运用技术的观念,为在攻守对抗情况下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打好基础。

2.3 科学合理的使用假动作

在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双方都有假动作,教练员要传授各种假动作的使用时机,以及假动作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2.4 提高实际运用技术的能力

所有技术的训练,最终都是要在比赛中去加以灵活运用。平时训练时,在掌握基本技术以后,要加强基本技术在对抗中的运用,教练员要逐步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动作的难度,人为的创造阻扰和制约,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达到及时、准确、合理地运用技术。

2.5 重视防守技术训练

防守技术的训练是所有基本技术训练中最乏味、最枯燥、最易疲劳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在青少年训练中,学生对防守训练不易产生兴趣。这样就需要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向学生耐心讲授防守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论文参考网。只有这样才能打下扎实的防守基本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3 重视基本战术训练,加强篮球意识培养

3.1要重视基础战术配合的训练

篮球的基础战术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地协调行为的方法。它包括进攻与防守两部分,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战术基本配合,才能使全队战术更加灵活、有效地发挥出来。在青少年训练中,教练员要使学生了解战术基本组合的方法,了解战术基本组合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注意的是,在青少年训练中,不易过早地进行整队的战术组合训练,要避免使青少年的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战术模式,否则必然会打击青少年的创造性。

3.2 加强篮球意识培养

3.2.1 提高综合素质

只有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才能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对技术战术的理解比较透彻,才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技战术。学生除了进行篮球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要加强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然是德才兼备的,所以在青少年时期,既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2.2 重视战术思维训练

要注意提高学生在球场上对各种情况的判断能力。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行动。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形成篮球意识的重要训练手段。

3.2.3 重视基本技战术在篮球意识培养方面的基础作用

篮球技战术是篮球意识的基础。因此在篮球技战术训练中,不能孤立地去练习,而因该渗透入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战术训练与篮球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在练习技战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3.2.4 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

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实际的比赛,以丰富临场经验,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除了让学生上场比赛以外,要注意安排学生的场下观摩,场下观摩是提高篮球意识的必要手段。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观摩自己代表队和优秀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分析训练和比赛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战术意识。

3.2.5 注重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各个方面,通过形象的、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明确在不同情况下不同位置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准确地指出并加以解决,通过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将篮球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每次训练课之中,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4 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

青少年正处在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针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各项素质提高的不同敏感期,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古先斌.浅谈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山西体育科技,2007.11

[2] 戎金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9

[3] 李希水.论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福建体育科技, 2004.10

[4] 李杨,白东波. 我国青少年篮球教练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9

青少年训练第3篇

儿童少年力量发展第一个阶段为7-9岁,此阶段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肌梭的长度和改善肌间内协调,而不会增粗肌纤维。由于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在17岁时就基本定型,此后肌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就只能通过使肌肉肥大的形式来实现。在18岁以前男女青少年运动员力量都是持续增长的,但并不平稳,男孩在13岁以后,力量指标逐年比女孩高。7--9岁要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10--13岁主要是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通过肌肉内协调的改善来发展力量。以动力练习为主,尽量少用静力练习。在15岁以前不宜进行单纯的力量练习,而应着重发展速度力量。此时把力量与速度训练结合起来,将为成年期进一步提高力量能力和速度能力提供最有利的前提。16-17岁是增加最大力量的较好时期,可用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促进肌肉横断面增大,为以后的进一步提高力量打下基础。13--16岁可不对专项中有决定意义的肌肉群做特殊重点的训练,16--18岁是就必须重视专项肌群的训练。

在力量训练负荷安排方面,8--11岁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负荷一般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12--13岁期间力量训练的负荷一般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二。在8--13岁期间,力量练习要与发展柔韧性、灵活性结合起来。多做伸展肢体的练习和体操练习。13--15岁期间,由于是性发育的第一阶段,不宜采用较大的负荷练习,一般要求用最大速度完成40%-60%强度的练习。16--18岁期间,动力性力量练习和静力性练习之比可为3:1,力量练习的负荷可采用体重的50%-70%的重量进行。刚开始进行训练时,应多采用一些运动操练习,而不宜选择那些肌肉极限或次极限收缩力量和长时间做功的练习。力量练习中应强调动作速度,要求快速进行。女运动员可在青春期结束时开始进行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但必须注意逐步加大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注重一般力量训练,避免过度专项力量训练。

运动医学专家提示,青少年时期不宜进行大重量的杠铃练习,要特别注意保护脊柱,尤其是腰部脊椎,在长期的大重量负荷的压力刺激下,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脊柱的正常发育,使椎间盘产生营养不良性的病理变化,由此导致脊柱的缓冲作用下降,影响脊柱的弹性和灵活性。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要重视练习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如对于15岁的跳远运动员,他们不必用双脚完成负杠铃深膝蹲,负荷重量为自身体重的100%,可采用不负重量的单足快速深蹲起的练习,这样仍然可以取得同样的训练效果。伊・谢切洛夫和其他专家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研究发现,在下肢交替练习的过程中,一侧腿进行练习时,另一侧腿则进行积极性休息。练习中所产生的疲劳基本能消退。用双脚完成练习时,下肢对称肌肉会很快产生疲劳,而恢复的时间却比较长。在速度力量训练过程中,在积极性休息条件下,同样能够迅速及时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

2、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约在15岁和17岁分别达到较高的水平,15岁时达到水平最高。此后动作速度的提高主要通过提高肌肉力量来实现,14--15岁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成绩无法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下肢爆发力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最有利于发展动作速度和步频的年龄阶段在7-11岁。此阶段步频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动作速度的提高,而在13--15岁阶段步频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肌肉爆发力的提高。就短跑的最高速度的发展来说,7--13岁期间是提高的最佳时期,其中男孩在8--13岁增长最快,女孩在9--12岁增长最快,男孩在13--16岁后增长速度高于女孩。

在青少年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过程中,7--11岁训练的重点应发展动作速度和步频;13--15岁在力求稳定已获得的跑速和频率的前提下,可采用提高速度力量和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来发展速度;16岁以后就可采用类似成年人的训练手段和负荷,在最高频率、大力量负荷的条件下进行最高速度的训练。值得教练员们特别重视的是,在青少年时期少采用最高速度训练,避免导致“速度障碍”的出现。

在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13--15岁),速度训练经常采用的手段以活动性游戏(如球类)、短段落跑、接力跑、各种跳跃练习、体操技巧练习等为主。可采用多项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方法,如游戏及各种形式的比赛等。所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力不很大的动作发挥最大动作速度。在初级专项阶段(16--17岁)要求充分注意发展少年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发展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的练习,直接发展跑速的练习,各种跳跃性练习,提高、改进动作技术的练习等。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22岁),可采用成年人的各种专项训练手段,但要避免训练内容过窄的倾向。

3、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耐力素质是有机体在工作过程中克服疲劳的能力。运动项目的不同,对耐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即“专项耐力”。但对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专项耐力而言,都具有共同的基础,即“一般耐力”。循环系统和代谢系统的机能是决定少年儿童耐力的因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看,影响青少年耐力素质的生理因素主要有最大吸氧量、最大肺活量、血红蛋白和肌肉的组织成分等。

4、青少年运动员的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的特征是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灵敏的表现之一是在空间精确定向。对动作空间分化能力在5--6岁时明显增强,7--10岁增长最快,10--12岁比较稳定,14--15岁略有增长,到16--17岁达到成人水平,系统训练更有利于发展空间分化参数的能力。

肌肉用力的分化能力在5--10岁重复指定用力的准确性较小,15--17岁是肌肉用力的最完善阶段。因此,在13--14岁通过训练来发展灵敏素质可以取得大效果。

青少年训练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业余;体能训练

【分类号】G82

一、身体功能训练概述

1、身体功能训练的内涵

身 体 功 能 训 练(FunctionalTraining)历史悠久,如古欧洲的医疗体操、中国古代的导引术等,其主要功能是医学康复治疗和健身。现代身体功能训练主要起源于美国等欧美体育发达国家,是一种全新的体能训练理念、理论。由于当代欧美等国的职业体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影响,及其在职业体育市场化的蓬勃发展和密集赛制的大背景下,对职业运动员伤病、康复、竞技状态保持及职业寿命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功能训练得到迅速发展。广义的身体功能训练是以促进人体特定功能恢复为目的,提升身体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的专门设计的一种身体练习,通过各种健身方法手段来提高人体的功能能力。目前这种身体练习方法手段,在国外大众健身和军队训练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各健身俱乐部中也被积极采用。在竞技体育训练领域中运动训练也概括在其“活动表现”的身体练习中。有关专家和学者认为:功能训练是一种注重身体基本姿势和人体动作模式,整合各项素质用于优化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对动作模式、脊柱力量、运动链、恢复与再生等环节系统性优化,达到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

2、身体功能训练的理念

根据美国著名康复专家格雷 .库克“训练动作能够完善肌肉,而训练肌肉不能改善动作”的观点,在身体功能训练中注重动作而不是肌肉;稳定性和灵活性是功能训练的基础,在功能训练中着重解决的是身体的不对称、不平衡、不协调;稳定性和灵活性也是人体动作模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功能训练强调构建正确“动作模式”的控制力和精确性练习,强调训练中本体感受器的参与,在负荷与速度的变化的过程中完成动作;功能训练同样注重机体的主动恢复和再生训练,认为休息和训练同样重要。

3、身w功能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特点

身体功能训练方法手段在训练中的运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训练中更强调躯干核心肌群、拮抗肌和大肌肉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强调某一具体动作中的四肢肌肉力量的过分发展;强调脊柱力量的控制、平衡和稳定性;强调能量在动力链上的有序传递,注重多关节肌群的协调和均衡,使全身肌群参与一体化;强调在外载负重的力量训练前用自身的力量进行训练;在训练关节灵活性前训练关节完整性;在训练主要肌群前训练协同肌;在训练力量耐力前训练绝对力量;在训练速度耐力前训练速度本身;在强调各种功能器材的应用,而不拘泥于单关节的力量组合器械;强调训练后及时的恢复放松和进行再生训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我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为研究对象, 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在网上查找与之相关的期刊、杂志、硕博论文等,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新闻等时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并做好分类, 全面了解当前亲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状况。

2、访谈法

对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走访,了解训练中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为论文提供现实的资料支持。

3、逻辑分析法

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分类,结合走访调查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资金支持的影响

经费是物质保障,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资金支持是弥补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的重要支撑, 积极倡导田径业余训练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对家庭的健康科学生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宣传社会资金的融入。 现代化的田径训练是科学的训练,是科技的挑战,是资金支持的体现。 此外对教练员的工作强度、工作的成绩应有相应的资金对应,解决教练员的家庭经济来源,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2、现代化科技的影响

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相互制约, 相互发展,共同促进。 在具体的训练中,积极吸取外界的精华,将田径运动的新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运用到训练中。 打破原有的传统的训练模式,靠感觉、靠经验,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严重的影响着训练效果的实施。 要有先进的科技训练器作为训练辅助手段,进行科学的技术诊断,避免出现损伤和疲劳。 学会用科技来训练,向科技要成绩。

3、后备人才的影响

田径业余训练在当今社会处于少年与青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衔接不起来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它的快速发展。 不断挖掘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潜能, 把提升后备力量的培养放在了很重要的国家战略发展上,青少年田径后备力量的不断壮大,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提高的程度,现代化的科学训练是各个国家所向往的。

4、环境因素的影响

4.1 训练环境的影响

在具体的训练中会出现器材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器材更新慢。 走访得知,有的起跑器根本就不能用,每次训练使用时,都要提前维修,以保障训练的正常进行;有的上力量的杠铃杆两头的固定是坏的,每次上力量都得多人保护,严重影响着训练的效率和训练的成果。

4.2 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是运动员永远的港湾,一定程度上是运动员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家庭的大力支持,家庭的和睦相处,是运动员认真投入训练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时刻影响着田径运动的发展,从而影响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成果,国家要给予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法规、宣传等等。

结束语

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内容之一,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要求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又有田径运动专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提高田径运动成绩,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必须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循序渐进的运动训练,使各系统的机能能力及身体素质获得明显发展和提高,以适应田径运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婧. 潍坊体校青少年中长跑项目训练安排特点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2]王长浩. 河北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预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青少年训练第5篇

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使自己有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样使自己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误区”,怎样才能使自己多些欢快幸福,少些烦恼忧愁,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时时面临而又必须经常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心理纠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与训练的方法及策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l心理成长问题

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2心理缺陷问题

个体已知自己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有某些缺陷,并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已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采用某些相应的正确行为策略和矫正方式,以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情绪和行为。3心理障碍问题

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4挖掘心理潜力问题

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因此,经常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四,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心理学方法,包括心理训练方法的更新。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移植其他不同学科而形成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1物理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强调运用物理学的语言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强调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强调环境以及环境调控对人的影响作用。为了增强心理训练的效果,训练活动中,个体应自觉遵循心理物理学的原理,注意调控环境力度与自身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地投入周围客观环境之中,注重主动接受和承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等素养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2生物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重在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揭示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机理,在身心统一不可分的原理指导下,致力于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生理素质,进而达到改变和改善人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心理训练中应高度重视和积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高度重视科学进食、体育锻炼,以及食物治疗、药物治疗等等,都是自我改变生理状态,强化生理功能,进而优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这些自我活动,如果能遵循科学原理,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具有显著的“激发性”,不仅是引起积极活动的原因,而且是引起行为抑制的原因。不断地训练和强化,能够显著地增强人的心理功能,使人的某些优良心理素质得到稳固的提高与发展,不良心理品质得以逐步“淡化”和消除。3信息加工方法

青少年训练第6篇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使自己有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样使自己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误区”,怎样才能使自己多些欢快幸福,少些烦恼忧愁,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时时面临而又必须经常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心理纠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与训练的方法及策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成长问题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挖掘心理潜力问题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四,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心理学方法,包括心理训练方法的更新。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移植其他不同学科而形成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物理-心理法。

青少年训练第7篇

【关键词】跨栏路;青少年;速度;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72-01

一、加强速度训练方法培养

(一)速度技术训练

在跨栏项目中,速度是占首要地位的。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高强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为原则。在速度训练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训练方法。

1、用常规方法训练运动员的跑速度

在全年训练中,我始终贯穿短跑训练,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每一个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在平跑速度训练过程中,特别注重"高重心、快频率"的跨栏跑速度技术训练。练习方法有:(1)短距离跑30~60米;(2)坡度为30~60度的下坡跑;(3)带有标志物的快速高抬腿跑;此外,我也采用了长短距离反复跑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也就是"30米+20米+30米"模式,替代了传统教法中采用的"30米+20米+50米"的训练方法。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后,运动员不仅较好地克服了"越往后跑距离越长"对运动员心理造成的压力,而且避免了运动员在反复跑训练中存在的前松后紧的现象,同时还能使他们在每次跑中都能按教练的要求达到最大强度,迅速提高了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从而取得明显的训练效果。

2、结合专项特点,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

具有高跑速的短跑运动员并不一定能跑出好的跨栏成绩,实践证明,只有把已获得的平跑速度和跨栏技术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练习方法有:(1)降低难度的跨栏跑,如缩短栏距等。(2)变换栏间节奏的跨栏跑,重点放在3步节奏上,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距离感和节奏感,如5步+3步+3步+5步;5步+3步+5步+3步等。(3)变换栏高的跨栏跑,重点是变换第一栏和第二栏,如第一栏高0.762米,第二栏高0.840米;第一栏0.840米,第二栏高0.840米。第一种方案的效果是提高了起跑至第一栏的成功率,增强了运动员的信心,使全程跑顺利完成;第二种方案的作用是加强了学生对"跑栏"技术特点的深入理解,可有效地纠正运动员"跳栏"的错误。(4)跨栏追逐跑,让运动员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其中一人采用平跑,让距差使运动员在起跑后能同时抵达练习终点为准则。

(二)专项技术训练

1、运用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访问有关田径运动教学的网站,通过直观法,对跨栏技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加深运动员对技术的理解。跨栏技术的核心是跨栏步,它决定了跨栏成绩的好坏。跨栏步是由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过栏和下栏着地组成。通过反复地观摩和分析,加强并提高了运动员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

2、强调"摆动腿"

运动员在起跨腿踏上起跨点开始的一刹那,摆动腿就进入了攻栏摆动阶段,一直到摆动腿落地才完成摆动腿的使命。摆动腿攻栏是台充分积极,落地是否快速都直接影响着跨栏步,故多做动腿的练习是提高跨栏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说,没有充分积极的摆动腿攻栏就没有快速的栏间跑。

(三)心理素质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技术的提高,水平的发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在训练中,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培养运动员的自控力。

二、 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去安排速度的训练,即冬训期、春训期、比赛期

冬训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增加跑的负荷量上,以便增加机体的负担能力,为下阶段速度训练打下好基础,速度训练可选择些低难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多练习些徒手或负重的快速力量、快摆腿、高抬腿、快速前后摆橡皮筋、跑类似栏间三步距离的海绵格、下坡跑等等。专项训练可多进行栏的专门练习,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对不用运动员改进跨栏技术有较大相关意义的跨栏专门练习,认真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教学,以便完善跨栏技术,这样可把专项训练的强度降至最低,而又能保持较好的专项训练效果。

春训期:速度和跨栏技术训练强度增大。在这时速度的训练一定要安排在身体机能和精力最佳时问才去练习,目的就是要提高绝对速度。所以这一时期速度训练手段应选择较短段落的反复跑(如150、110、60、30米等等),每周保持两课次强度相对较大速度训练。经过冬训期的改善基础技术动作外,逐渐过渡到栏上和栏间三步与过栏时速率。训练方法可选择一些速度较快的栏专门练习(如过一步一栏过前后腿、高抬腿垫步过栏、缩短栏距过小三步栏等等)。

比赛期的速度训练主要目的应该是着重提高速度能力,所以在手段上选用最理想的150~60米之间的较短反复跑,负荷量应小而精,突出强度强化要求。在时间安排上尽可能把速度训练与专项训练安排在同一天训练课进行,因为两者都需要达到最好强度,必须安排在最佳体力、精力的时候进行训练。如果过长段落的栏,则安排短段落速度练习,如果过短段落栏时,可安排较长段落的反复快跑,这样集中的安排能使赛后的恢复有较充裕的时间。

青少年训练第8篇

关键词:SAQ训练法;足球运动员;综合能力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间歇性,高强度的反复冲刺跑以及在剧烈的拼抢中频繁进行攻防转换的混合型运动项目。足球比赛中的高强度激烈对抗,在快节奏中完成技、战术的要求,在稍纵即逝中完成射门得分的结果,均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快速往返跑冲刺能力、争夺制空权的弹跳能力、凶猛逼抢冲撞能力,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足球运动员的的跑动距离和次数对比赛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能力是以运动员的灵敏、协调以及柔韧性为基础的。可见,抓好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和柔韧性训练十分重要。本文浅析国外目前正在兴起的SAQ训练法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意义。

speed(速度);agility(灵敏性);quickness(灵活性,快速反应,爆发性反应)用3个字母前第一个字母组成了SAQ训练,SAQ的基本内容⑴速度,SAQ在速度上强调的主要是位移速度。⑵灵敏,SAQ认为,灵敏是指在不破环身体平衡、力量和控制力的情况下改变方向的能力。⑶快速起动,SAQ所指的快速起动,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爆发力。

青少年时期运动员崇拜明星、热爱足球、急于创新、渴望冒险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征,此阶段孩子身体协调性较好,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求知欲强,愿意进行较长时间训练。他们虽然较容易学到技术,并通过模仿偶像提高技术,但总的来说,孩子们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最好让少儿在训练中尽可能创造一些简单、即兴的训练和竞赛来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理解技术及培养相关的足球意识。此阶段训练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并充满趣味 ,目的是让孩子们体验多变的足球运动。同时青少年时期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时间,也是发展和提高协调性的最佳阶段,应该在训练过程,针对孩子们身体发育不同时期,安排其训练内容。强度和方式,进行科学训练和指导,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能。

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训练中身体训练的比例所占的较小,其中主要原因是教练在教学训练中不太注重对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而且身体训练大多数依然是沿用过去基本训练模式,容易引起足球运动员对身体训练的厌烦心理,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运动员认为现阶段的训练方法陈旧,感觉枯燥,只有12%的运动员喜欢现有的训练方法。这说明我们在足球中的身体训练方法需要更新。被调查的运动员反映:希望身体训练中能涉及灵活性,快速反应身体素质训练,这样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跑和跳。足球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十分密切, 足球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快速变向、变速跑、急停和转身等)和专项身体训练(运球、停球、传球、抢截铲球、射门倒钩、头球、运球突破等)。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的统一关系。在发展某一素质的同时,另一素质也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变化。身体训练中只重视一般身体训练,忽视专项身体训练,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只进行专项身体训练,不重视一般身体训练,运动员就很难得到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

艾伦・皮尔逊(Allen・Pearson)指出, SAQ计划将速度分解为速度、灵敏和快速起动3个方面。尽管这3个方面十分相似,但在如何训练、发展和结合比赛却非常不同。将这些技术成功组合,并配以专门的SAQ练习器械,就会为教练员提供训练一名出色队员的工具。所以说, SAQ就是指以提高运动员速度、敏捷和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或者说SAQ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速度、敏捷和快速反应能力所实施的训练总称。

SAQ的训练方法和种类有很多,大多数训练都是在玩耍和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它能提高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兴奋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另外它还可以提高青少年儿童的速度力量及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此外它还可以提高身体直线、侧向和多方向移动的灵活性,并且提高身体反应时间。速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一个统一体,即某个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有多快。SAQ主张改进跑动中的姿势;以4种不同的理解来训练灵敏,分别是:平衡、协调、程序化灵敏和随机灵敏,快速方面非常提倡对爆发力的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运动员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最终使得足球专门性的多方位爆发力(不同方向)和速度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下面介绍几种SAQ的训练方法

SAQ的跑动技术训练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手臂动作、抬腿动作、身体姿势、减速动作、跳跃技术。

SAQ足球跑动形式训练的器械比较简单,主要是大小型栏架和一些锥形物或者用软梯。多数练习采用6-8个栏架,栏架中间间隔2步,在栏架两端各放一个锥形物,以标明练习的终点和起点或在软梯空格处进行1小步跑快速通过。2高抬腿快速通过。3侧向交叉步快速通过。4背对前进方向交叉步快速通过。5双腿跳跃快速通过。6单腿跳跃快速通过。7侧方向小步跑+高抬腿快速通过等等。在练习的组数和次数上,通常采用3组×6次,间歇1分钟的方式。

SAQ爆发力训练主要有无阻力、抗阻力两种形式。无阻力训练是运动员观察教练员给出视觉信号利用各种跑动形式通过大小栏架或者软梯。抗阻力训练是通过使用牵拉皮带或者阻力伞来发展队员的起跳能力和多方位加速跑动能力。手臂动作通过利用实心球和牵拉皮带,进行练习发展摆臂速度。

根据足球运动特点我们可以模拟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所做一系列动作,设计具有连续性、综合的SAQ训练。例如:直线跑-跨越障碍-绕杆跑-侧向跑-后退跑-冲刺跑(无球);直线运球-“之”字形运球-虚晃变相运球-快速运球射门;直线跑-侧向交叉步-蛇形跑-快速高抬腿过低障碍-冲刺(无球); 单腿跨栏跑-依次进行快速跑动云梯-蛇形短距离突然转向-双脚并拢跳跃通过云梯- “之”子形跑动-长距离突然转向跑-侧步通过云梯-双脚并拢跳跃栏架-倒退跑回起点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SAQ训练理念,对运动员的速度-灵敏-快速起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在一定范围、短时间和高强度下的综合运动能力,同时也激发了运动员的兴趣。

SAQ练习是做为基础练习部分来考虑的。它己经成为训练运动员的一个普遍手段,任何一名队员都可以通过速度、灵敏、快速反应训练得到益处。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得少年儿童在他们的幼年成长时期就缺少在自然界中的游戏的机会,从而丧失了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灵敏、平衡、柔韧、互动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SAQ的出现正好替代了这一阶段的自然训练,它以合理的跑动、正确的跳跃动作、依靠人类本身运动的训练姿势,促成了人与运动之间的和谐。

SAQ训练法在国外己经相当普及了,它适合于任何年龄、级别的运动员。但在国内这种训练方法很少被运动队所运用,其重要原因还是SAQ这种训练理念尚未被广大青少年教练员所认识和掌握,。本研究认为,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及专项能力训练中,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在基本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引入SAQ训练理念, SAQ训练可弥补传统训练中对跳跃、转身和“之”形跑动速度重视不够的缺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值得在我国足球训练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SAQ训练联盟.日本陆上体育竞技部.

[2]艾伦.皮尔逊.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杨一民等.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青少年训练第9篇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研究方法

中国足球的重构与发展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其中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础,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足球的训练对于球员本身的未来以及中国足球的未来都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青少年足球训练时,要采取相对科学化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在我国青少年足球的训练中,重技术轻理念的行为依然存在。在进行有效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时,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科学、可持续化发展的训练理念。训练理念的提出,有助于青少年足球的长期发展,有助于培养更加全面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球员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通过研究相关的训练方法与文献资料,将足球训练与教育和文化等有关方面结合起来,构建了青少年足球的训练理念。现在将详细的研究报告如下:

一、研究方法

1.临场观察法

通过观察青少年足球的比赛以及青少年足球的实际训练情况,了解到现在国内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足球的训练提出改善方法。

2.综合资料法

通过研究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测资料、运动能力评估,与其他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相比较,在查询训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训练方法。在资料研究的过程中,就青少年的训练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且就训练方法进行实践性验证。

3.访谈研究法

对相关的足球专家进行访谈,对他们提出的有关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理论以及建议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制订出适应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训练理念。在访谈的过程中,将我国的相关规定以及已有的训练方法进行综合,形成一整套关于训练的理念。

二、结果

通过上述的方法,从不同层面上对我国青少年的训练进行研究,将青少年教育和我国的文化发展与训练相联系,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理念。

三、分析

1.训练理念的概念

足球的训练理念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的构建,是立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础,长期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青少年足球训练时,要充分尊重青少年发展的规律以及现实的训练情况,从而制订出适合青少年的训练理念。青少年训练理念是在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概括的理性产物,包括对训练主体的认识以及对训练规律的掌握。

2.训练理念构建

(1)训练的现实困境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主要以“高强度训练,早出结果”为主,结果忽视了青少年发展的规律,导致青少年厌恶训练,甚至有些青少年球员因为高强度、不科学的训练方式造成身体损害。现行的训练体系,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成绩,但是不利于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训练理念,既能够在保护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上促进提高,也有利于中国足球环境的改善。

(2)注重足球思维的训练

足球比赛场上,思维是决定青少年球员技战术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因此在进行训练理念构建时,必须要注重青少年心智的开发以及思维的训练。

在国外的青少年训练理念中,思维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方式。在思维的训练中,包括快乐训练以及创新训练。通过快乐训练使球员们能够了解到足球的魅力,充满足球学习的兴趣;创新训练能够使球员们开发创造能力,提升足球训练的水平。我国现代青少年足球训练重实践轻思维,造成了球员们思维僵化,在比赛中不能够形成有效的决策。采用现代足球的细微训练,使球员们能够保持训练的主动性、对足球的兴趣,也能够促进球员们的思维决策,从而实现球场上的全面提升。

(3)学训结合,全面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现代足球的训练中,要将文化素质与智力开发加入到训练中去,这样能够促进球员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水平的学习,能够促进运动员理解技战术,并且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将学校的教育与足球场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在足球训练的同时学习到必要的知识,从而提升球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球员的发展以及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多种方法促进日常训练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最主要方式是基本功的训练,将足球的技术放在首位,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对基本功的熟练掌握。但是这种基本功训练缺乏实战的指导,在实战中会显得相对僵化。因此,在进行基本的训练中,要将实战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使球员在对抗与实战中发展。在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保持实战可以提升球员的竞争意识和球员的技术。

在日常训练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球员们产生对足球的强烈兴趣,促使球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同时,在日常训练时,要对球员的年龄以及技战术进行认识,加强分组对抗的形式,使球员们能够整体提高。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将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与现代足球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构建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能够促进球员的综合素养,也能够使中国足球的训练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特点,有利于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

[2]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