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品质教育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25

品质教育培训

品质教育培训第1篇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训品牌;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内涵解析

(一)对品牌及培训力的认识

关于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延续出来的,学术界没有定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品牌的概念,将其分为符号说、关系说、资源说和综合说四类。品牌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个名词、名称或符号,更多可能是他们的相互组合,是为了区别销售者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对特定销售者进行识别。

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属教育培训范畴,教育品牌是将品牌意识融入到教育行业中。教育培训品牌是指培训机构提供给学习者的课程内容及学习过程,其核心是内容、理念和服务。在教育培训中,将培训机构、或个人对受训个体、组织乃至社会的影响力称之为培训力。教育培训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培训力,培训力不强就会失去教育培训品牌的影响力。所以,在实施教育培训品牌建设中一定要重视培训力的提升。

(二)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的作用和价值

教育培训品牌可以增加无形资产、提高竞争力。包括教育品牌的名称、专用标志、声誉、教学特色、名师等,特别是教育培训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整体形象和办学品牌,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产生特殊的推动作用。

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是在长期培训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教育培训品牌具有群体凝聚功能。教育培训品牌形象会强化培训学员主人翁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起和谐、理解、信任、互助的群体关系,形成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凝结成极大的集合力量,使教育机构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另外,良好的教育培训品牌具有规范约束的功能,是一种强大的管理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教育培训效益。它以隐性的方式产生管理情景和氛围,使师生员工对教学目标、办学思想、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产生认同感,自觉地去学习和工作,从而对教育管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约束。

二、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大形势下职教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培训职业学校教师的使命,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品牌建设是职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职教师资教育培养培训基地是应对内外竞争的需要

1979年以来,许多地区纷纷建立培养、培训教师的基地,1999年教育部首批了20所学校成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到2007年建立了32所基地,截至目前已建立了百余所此类基地。近年来,国家对师资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培训学员有权利选择到适合自己培训需要的基地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更强。各省职教师资教育培训部门也在选择性地将教师送到知名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学习。

(三)大幅度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对知识和能力有着特定的要求。在职业教育教师日益专业化的今天,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师多数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经验型教师,其知识结构和能力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和素质的要求。经过调查了解,8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渴望能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到知名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学习。所以,必须尽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才能进一步适应职业学校教师学习成长的需要。通过职教师资培训品牌建设可以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的路径

(一)确定品牌市场定位

“定位”最初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尔·里斯(Al Rise)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定位就是“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把产品在目标市场的顾客心里定下位置。培训品牌定位是培训品牌市场化的方向,也是培训品牌策划的核心内容。

职教师资培训事业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上升期,因此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会出现竞争无序、规范缺失的状态。打造提升培训品牌,品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品牌定位首先要做好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是指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资源配置,把产品和服务准确定位于一个客户群体。确定目标客户群体是培训品牌定位的关键。

(二)拓展品牌战略定位

打造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必须注意培训产品的战略定位。职教师资培训在产品定位战略方面要注意打造精品培训项目、开发优质培训课程。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企业实践活动、分组研讨与教学演练等方面培训课程,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品牌是质量的象征。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训质量的提高,培训质量是培训发展的生命线。培训教学是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核心;培训管理是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基础。培训教育服务的质量同样也具有品牌性,服务是培训质量提升的保障;评估是培训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四)凝练培训特色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风格等。培训特色是培训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要,在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它机构独到的教育思想、独特的办学风格、灵活的办学机制、鲜明的教学手段。职教师资培训实践和研究都处于发展中,要提高影响力、打造品牌,在培训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凝练特色。只有提升、凝练出培训特色,才能加快推动培训品牌建设步伐。

(五)重视教育培训品牌文化引领和传播

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教育培训品牌传播是教育品牌塑造的重要环节,传播的规律是由教育品牌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品牌的公益性,决定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播的;在方法上,偏重隐性传播;在形式上,通过人际传播和公关传播,达到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在时间上,必须依靠日积月累的传播。以上因素决定教育培训品牌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任何急功近利、浮躁浅薄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它更需要艰苦经营、持之以恒,这是教育品牌不同于一般商品品牌的重要方面。

(六)提升培训品牌价值

品牌的价值是品牌的精髓,是客户对品牌的理解和概括。培训品牌建设的目的就是提升品牌价值,使培训者更多地了解、信任并忠诚于品牌主体。提升教育培训品牌价值需要培育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最终达到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李术蕊.规划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部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

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李彦亮.品牌文化背销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6,(4).

[3]徐莲.关于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途径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8).[4]余少娜.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8.

[5]张万灵.大连理工大学MBA教育品牌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品质教育培训第2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影响因素;构建策略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转型战略的推进,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开展教育培训较早的重点高校,近几年教育培训人次每年都超过十亿。与时同时,为了实现更有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教育培训品牌培育,希望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学员对自己教育培训品牌的信任,带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形成了多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包括各类学校、咨询机构、培训公司、行业协会等,教育培训机构总数已超过十万家。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品牌战略。1.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自我修炼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培训还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点只是在培训人数和培训产值上,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实施品牌战略,就意味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更加注重诚信、品牌形象以及专业化办学能力,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来进行自我审视、持续改进并追求卓越。2.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创建和维护品牌,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持续的创新,不仅要持续推动原有品牌的内涵、内容、特色和优势创新,留住老学员,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带动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发展。3.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品牌是无形资产,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一旦拥有了自己强势的教育培训品牌后,就会形成强大的品牌壁垒,提高准入门槛,通过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品牌信任,积极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享受品牌溢价,同时通过强势品牌竞争力,扩大竞争优势,有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信任的因素

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实施品牌战略,不仅要采取有效途径来创建和维护品牌,还要树立学员对自己品牌的信心,形成品牌信任,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参与学习行为。通过综合以往研究和从事高校教育培训实际经验,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主要会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四个因素的影响。1.高校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的感知会转移到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感知,对高校的信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到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的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等都会影响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声誉好、学术地位高的学校更值得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产生信赖,培养出卓越人才的高校也会增加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2.品牌特征因素。品牌特征因素包括品牌声誉、履约能力、品牌竞争力、品牌心理效应。品牌声誉不仅反映品牌的专业能力,也会反映他人的信任特征,良好的品牌声誉会使学员快速建立起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信任。研究表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履约能力与品牌信任呈正相关,有能力履行承诺是学员产生信任的前提。品牌竞争力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强势品牌竞争力强,具有高知晓度和忠诚度,更容易获得学员的认可和信任。品牌心理效应指在学员认知中,教育培训机构所代表的个性、情感、品味等综合文化因素的总和,能满足学员情感需求和社会认可的品牌更能获得学员的信任。3.学员特征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受到学员特征的影响,包括品牌喜好、品牌经验、风险承受能力、个性需求等。学员选择教育培训机构会受到心中既有的品味和偏好的影响,品牌的独特偏好会影响他对教育培训机构品牌的信任,学员具有的品牌经验会影响其判断品牌的可靠性及可信赖性,不同风险偏好的学员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会有所不同,风险偏好程度高的学员更容易产生品牌信任。另外,学员的不同个性需求差异也会影响品牌信任,学员更容易对能满足自己情感、交往需求的教育培训品牌产生信任。4.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除了静态的高校、品牌、学员特征因素外,还会受到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牌体验、学员满意、培训后的持续服务等。品牌体验可以实现品牌对学员的体验性价值,给学员留下品牌印象,愉悦的体验会使学员加深对品牌的正面印象,提升品牌信任。满意度是对学员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自身及其性能的评价,学员满意程度越高,则学员会更信赖该教育培训机构,大量研究表明,学员对品牌的信任度会随着满意度的提高而增加。培训结束后,教育培训机构对学员的跟踪和增值服务,以及由此建立的品牌与学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也会增加学员的品牌信任。

三、高校教育培训品牌信任的构建策略

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应该着眼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增强学员的忠诚度和品牌选择行为。1.诚心营销,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品牌信任,必须长期坚持诚信营销。在招生营销时,不夸大其词,不许兑现不了的承诺,以事实和履约能力为依据进行适度宣传和推广。为谋取短期利益而进行虚假宣传来误导学员,会使学员对已有的品牌信任感知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的感知风险增加,消费后悔增强,必将会给高校教育培训品牌形象和声誉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2.精准定位,实施差异化定向服务。学员特征因素会影响品牌信任,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面向受训学员群体,开展差异化服务。明确市场细分,做好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据此开发个性化的教育培训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摒弃模板化的单一式培训,针对特定客户,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方式、实践基地、学员参与、增值服务等各个环节实施差异化的安排。3.修炼内功,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包含了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在资源、能力、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也是增强客户品牌信任的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从打造先进的硬件设备、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提升品牌竞争力。另外,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重视教育培训品牌文化引领和传播,高端论坛、专家推介、公益活动、媒体正面宣传、良好口碑传播等都是获取学员信任的重要砝码。4.真诚以待,形成良好的品牌关系管理。品牌关系是指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持续联结的强度和发展能力,它的形成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首先学员获得足够的信息充分了解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其次学员通过参加项目,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获取品牌正面形象,并建立起友谊关系,最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赢得学员的信任,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学员和品牌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的品牌关系会降低学员的风险感知,推动品牌信任的建立。5.超值服务,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品牌体验对品牌信任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针对培训学员和委托单位确定体验价值,分别从产品功能、服务流程和关系建设三个环节来实现体验价值。从培训项目功能上,要对接委托方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能解决受训方的实际问题;从服务流程上,要从吃、住、教与学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体现专业化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从关系建设上,要与学员培养感情,建立友谊关系,培训结束后,对委托单位进行追踪回访委托,提供后续服务,包括举办各类校友活动,不定期邀请学员参加各类活动,主动提供培训动态信息等。6.预案应对,开展品牌信任危机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客户群体和需求复杂多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会面临品牌信任危机。危机处理是否得当,会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导致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成败,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树立危机意识,制定应对预案,加强危机预防和管理。危机发生后,要把学员利益放在首位,以真诚、善意的态度,赢得学员的理解,努力把危机转为契机,展现积极品牌形象,重塑品牌信任。

作者:韩建立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晞,刘洁.培训机构的品牌战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0-32.

[2]袁登华.品牌信任研究脉络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434-437.

[3]陈延.基于生命周期理念的教育培训品牌维护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3,(35):102-105.

[4]汪月琴.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2014,(2):31-32.

[5]唐小飞.消费者品牌信任瓦解与重塑对策研究[J].预测,2010,(6):6-12.

[6]倪万玉.消费者品牌信任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

品质教育培训第3篇

关键词: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非学历教育与人才所从事社会的工作紧密联系,其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对发展中国人才需求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与层次比例越来越高的学历教育“两翼”齐飞,将是中国未来的教育形式。另外,非学历教育贯穿于工作后的各个阶段,教育重点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大转移,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学员组成和学员需求、教育培训运作方式都发生变化。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上看,学历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使我们拥有再学习的能力。而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更多的是需要通过一些非学历的教育与针对性的培训。学校也应改变原有的培训观念,将培训教育作为与学历教育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从终身教育角度看,非学历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由于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需要逐步扩大,因此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还存在影响其发展的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应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对在校学生的非学历培训教育。

一、高校非学历教育具有的优势

(一)结合社会需求可充分体现自身专业及生源优势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在逐步扩大,高校生源数量在培训项目的开发上占有绝对的优势。非学历教育的内容具有短期性培训性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可以针对某一个方向集中进行,但课程的设置应灵活,并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例如: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凡申请ISO9000、QS认证的食品企业,必须拥有2名以上持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食品企业化验员、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方能进行认证。该证书也是海关食品检验、机场配餐、食品企业质检部门等工作机构聘用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结合自身食品相关专业优势,利用业余时间每学期举办一期食品质量检验员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统一参加发证单位举行的考试并获得证书,学生毕业后可持此证上岗。从职业前景来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市场对食品质量检验人员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参加此项培训,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水平已成为高校食品专业毕业生职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高校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是培训的核心保障

高校培训项目开发的核心优势是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尤其是各个高校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这是社会培训机构望之莫及的宝贵资源。在高校培训部门面向社会寻求教育培训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好本校专业学院的优势学科,在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上才能够创出品牌项目。例如,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培训部门利用食品相关专业的师资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联合举办针对上海市食品相关企业食品质量检验员的培训,质监培训部门负责招生及管理,学校培训部门负责课程授课,目前已培训完成并取得证书人员约1,500多人。此培训项目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依托高校便于开发精品培训课程

随着全国非学历教育的高速发展,全国各个地域培训机构的总数逐年增加,培训课程的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精品培训课程应具备:高端化、国际化、综合化、个性化的特点。成熟的高校培训部门依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相对容易形成精品培训课程,以品牌优势确定在培训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有待创新,职责需进一步明晰

目前,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还未完全实行制度化管理,即建立完整的培训等级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质量是培训的生命,但培训的质量不局限在教学质量一个方面,而是包括培训产品的市场推广、教学支持、平台搭建、后续服务等市场与服务的方方面面。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行政机构中均设立了校企合作处,或是每个院系由于教学需要,一般都在和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办班主体混乱,与外界企业联系比较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口径,职责不清晰,容易造成很多管理上的疏漏,并影响学校的办学形象。

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登记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学员管理制度。首先,开发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和考务管理等功能。其次,实现组织机构的高效性。高效的培训教育管理机制应是既有自己的独立编制,又有庞大的兼职人员。这种管理机制既能够保证管理人员的精简又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加强横向协作的高效性。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开设各类课程班,协助学员完成学位课程培训。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培训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并力争形成一套包括完整的培新等级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新的培训管理制度。

(二)市场开拓途径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产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知识与信息相关的培训要求也逐步强烈。例如,在金融投资培训项目中,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抓住了细分市场中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分析师培训项目;在炙手可热的营养师培训项目中,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细分出了儿童营养师培训项目;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针对食品专业开始一系列的培训内容,如食品质量检验员、营养指导师、ISO22000/HACCP内审员等,在师资培训项目的细分市场中,不少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都开办了培训师培训项目等。目前,高校培训对象的主体大多以在校内学生为主,社会培训为辅;而就职业发展角度而言,社会从业人员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则需要强化某些方面的从业技能,这就需要培训机构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培训,而如何开拓社会市场也将是高校培训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高校培训绩效考核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教师在进行非学历教育工作的绩效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数量,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目前高校非学历教育教学工作量大多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即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主要从教学课时量和学生总人数两个方面考虑,客观上体现了教师工作数量的多少,以此作为发放教师薪酬的主要依据。

第二,教学工作质量是培训机构成立及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工作质量应主要从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应在培训期间不定期安排由专家组成的听课小组,随堂对主讲教师的课堂表现进综合、客观、全面地评定,确定授课教师教学水平是否达到学校规定标准要求。另外培训学生的成绩可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应综合考虑上述两种因素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确保高校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

第三,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其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之一,培训机构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授课教师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授课。

品质教育培训第4篇

关键词 教育培训 企业品牌 建设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教育培训企业在功能、质量和种类等方面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变大,因此对教育培训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想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则必须建立自身的品牌,树立企业特色,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教育培训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我国的教育培训企业得到了发展,已经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并且大多数的教育培训机构中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从而建立自身的企业品牌,获得较大的发展。但是,教育培训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品牌建设缺乏全面规划

虽然近年来大部分教育培训企业都开始逐渐开始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相关的研究不充分和缺少实践经验等,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低,并且受短期的利益影响严重,因此很难建立自身的特色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在建设企业品牌时,虽然有好的想法但是缺乏全面的规范,使得品牌建设思想过于片面,成为“有想法没办法”,在重要的环节和方向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难以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1]

(二)品牌建设的创意不足

企业建设品牌需要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从而实现占领或者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这将要求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需要具备带有自身特色的创意策划,并且积极进行市场调查,不能盲目跟风,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宣传方式进行企业的宣传,则会导致与其他企业雷同,不能进行良好的服务。因此应加强自身的策划创意,使得企业能够在充分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超越此行业的竞争对手。

(三)受资源影响较大

我国目前的中小型教育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资源短缺,中小型企业一般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中常常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使得在进行企业品牌建设时受资源影响严重,感到力不从心。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大品牌都采取了多种手段,将自身的品牌信息进行高效准确的宣传。因此教育企业的规模也决定了自身目标客户的大小,如何对客户进行高效的宣传也成为了教育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重难点。

三、教育培训企业的品牌建设战略

(一)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

教育培训企业在品牌建设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目前对于教育培训企业来说最具有优势的品牌特色就是名师特色。同时,名师特色也是市场和客户比较看重的一点,发展名师特色的品牌定位能够充分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教育市场的潮流,从而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优势,教育企业建立自身品牌具有促进作用。[2]

(二)确立教育企业的核心理念

在教育培训企业的品牌建设战略中确立教育企业的核心理念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每一个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品牌都具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确立核心理念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巩固自身在激烈的市场当中的优势,使消费者产生心理认同感,并且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建设也具有指向性的作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教育企业进行品牌延伸是指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根据市场的潮流和客户的需求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品牌延伸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在新产品推出到市场之后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其中包括一体化延伸和专业化延伸。一体化延伸是指将品牌延伸至原有领域的上下游,使得品牌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专业化延伸是指新开发的领域与原有的领域之间具有相关性,在销售渠道和客户源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亩使新产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

四、教育培训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一)在企业品牌塑造方面

教育培训企业要想良好的进行企业品牌建设,在企业品牌的塑造方面主要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提升办学质量。办学质量是教育企业品牌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教育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办学质量对教育企业品牌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育企业必须要注重对办学质量的监管,用办学质量说话。第二,加强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直接影响,也与教育企业的品牌效益息息相关。因此教育机构在不断挖掘名师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原有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强化教学职工的品牌意识。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阶段,因此教育机构在保证自身办学质量和师资团队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教学职工的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对于教育企业发展的好处和意义,使全部的教学职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企业的品牌建设当中。[3]

(二)在企业品牌传播方面

建设完毕后需要进行品牌的传播,品牌的传播对品牌的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进行企业品牌传播的渠道有很多,主要有这样几种。第一,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个体之间进行的,通过企业对自身品牌的讲解使客户能够对企业有基本的认识,从而对企业进行判断。第二,口碑传播。当消费者无法亲身进行尝试和感受时,往往会通过其他信息来对产品进行了解后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趋同性,会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态度进行教育企业的选择。第三,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种主要的传播形式,通过媒体的报道产生舆论效应,目前大部分群众对于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广告,因此进行大众传播也是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

(三)在企业品牌维护方面

对于企业品牌的维护主要是从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在办学质量方面要保证师资力量的强大,同时还需要不断研发出新产品,以维护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针对企业教育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并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注重提高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快速的应对企业发展中的突发事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

五、结语

我国未来的教育企业竞争将侧重于品牌竞争,因此教育企业应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完善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培训企业的品牌建设,使教育企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科技培训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郎斌.中小型教育培训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

[2] 陈磊.新东方教育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

品质教育培训第5篇

关键词:ISO9000;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水平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1-0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领域已由制造业逐渐向服务行业扩展,在21世纪将有越来越多的各类服务型组织通过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服务行业的组织,诸如:电信、邮政、银行、医院、开发区、商场、酒店、政府机构等不断加入到实施ISO9000国际标准的行列,而其中教育培训机构采用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学形式更趋多样化,我国教育与国外教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会迅速扩大、同时也将面临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另外,如何确保教学的质量,培养满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5年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了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并突出强调了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在职业培训行业引入ISO9000族标准国际认证已成为职业培训界和广大质量认证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以培训机构的现状分析和ISO9000国际认证的实践人手,分析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的必要性、内容、思路和意义。希望更多的专家来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认证,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1 ISO及ISO9000简介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ISO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该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的国际性标准化机构。

ISO9000标准的要求是通用,适用于任何类型、规模和产品的组织。目前,全球已普遍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其应用范围已经由制造业扩展到政府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房地产部门、航空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等39个行业,其中教育排在第37个行业。在教育机构中通过引进、实施ISO9000管理体系,可以规范管理程序、强化管理过程,使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

2 lS09000在国内外教育培训行业的应用及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明确指出:“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1992年,英国的University of Wolvenhampton成为全球第一家进行ISO9000质量认证的大学。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兰开斯特学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标准进行管理的学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美国就已有22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和教育机构采用ISO9000标准。

在中国,目前已有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采用了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国内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其中,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首先将ISO9000标准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天津,2006年初连邦教育又进一步将ISO9000标准应用于职业培训行业。西安地区已有西安电力工业学校、陕西中医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陆续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将ISO9000国际标准移植到职业培训领域是完全可行的。

3 职业培训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必要性

品质源于对于细节的关注。对于一个培训机构来说,贯彻ISO9000意味着从教学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市场调研后的课程设置以及从学员咨询开始全过程的严格控制。当然,ISO9000提供的是一套先进、完善的管理体系,学习贯彻、彻底执行才能使培训机构真正受益,而不仅仅流于形式。

负责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培训机构的质量体系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培训机构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培训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培训机构外部来说,当学员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培训机构是能够稳定地进行教学,并且教学质量是有保证的。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因此,在职业培训机构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3.1 建立ISO质量认证体系是职业培训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

职业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一套被各国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在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内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有不被国外认可的可能性,如果将ISO标准广泛应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国培训业将会呈现出新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出国人员在国际上求职、求学的竞争力。

3.2 实行ISO认证有利于规范我国职业培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培训教育的评价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的规范来约束服务、保证质量,管理欠规范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采用ISO标准对培训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可以确认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从而值得社会和消费者予以信赖。

3.3 实行ISO认证有利于强化职业培训的教学质量保证意识

随着社会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拥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社会的青睐。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对学员的学习质量负责。而且,职业培训机构多为民办机构,NI"]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创名牌、树形象、争效益,也必须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产品”。ISO则为职业培训的质量意识确立了国际标准。

3.4 有利于维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由于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机制非常灵活,仅就西安培训行业来说就有近300家,他们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教育行业产品的无形性以及后续性等特点,普通消费者很难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来判断培训机构对教育质量的保证能力。因此,除了培训机构品牌外,提供更为具体和客观的依据来保证其质量是培训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国际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不但能够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套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评判依据。

4 职业培训机构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的内容和思路

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服务质量体系是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所必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任何一个职业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服务质量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并制定文件化的教育程序,完善培训网络,有效地配置师资、设施等资源。这些文件的编制是借鉴国际办学经验,使教育质量管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ISO9000质量认证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调查、培训与体系策划;(2)编写和审定质量体系文件、培训内部审核员;(3)体系运行;(4)内部审核;(5)申办认证。

教育机构质量体系一般可由以下四个层次的文件所构成:

4.1 教学质量手册

教育质量手册中所对应的教学要素包括:管理职责,质量体系,资源管理,教学服务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开办新专业程序,采购,教学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其中包括招生,入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编制,教学文件和资料控制,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产品防护),顾客满意度测量,教学服务质量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教学服务结果的控制,数据分析控制,改进控制等程序。

4.2 教学管理文件

职业培训机构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各类教学管理文件,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可包括以下内容:(1)开办新专业方案;(2)招生计划;(3)学员学籍管理办法;(4)关于排课、停课等的规定等。

4.3 工作与学习规范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可以编制教师岗位工作规范和学生行为规范。如:(1)教师工作规范;(2)兼职教师管理办法;(3)学生行为规范;(4)学员违纪处分条例;(5)学员考勤管理制度等。

4.4 教学质量记录

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教学质量记录有:(1)教学服务要求评审表;(2)报名表;(3)教学质量反馈表;(4)开办新专业输入清单;(5)开办新专业评审报告;(6)课堂质量评估表;(7)教师评价反馈表;(8)教师签到表;(9)代课记录;(10)顾客满意度测量表等。

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服务质量体系的运行,首先要充分听取学生和员工的反映,实事求是地对体系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职业培训行业的自身规律,切不可盲目照搬,检验培训质量体系的唯一标准是“产品”的质量。

5 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的战略意义

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来“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给顾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教育培训领域引入ISO9000的核心意义在于增强顾客的满意度,以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5.1 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维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S09000标准强调质量管理8项原则,原则的第一条“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要求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职业培训机构的顾客就是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通消费者很难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来判断职业培训机构对教育质量的保证能力。因此,为广大顾客提供更为具体和客观的依据来保证其质量是职业培训市场发展的需要。

5.2 以规范化的模式实施管理

由于ISO9000标准强调建立正规系统的文件化管理体系,把文件作为必须强制性执行的“法规”,文件对每一项质量活动“做什么”、“谁来做”、“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怎样去做”都规定得很清楚,这种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文件,使职业培训机构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一种“法治”状态。

品质教育培训第6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82-03“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伊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培训机构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构建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而加快自身建设。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专业化趋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是机构自身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专业化社会学家布朗德认为:专业是个正式的职业,为了/,k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主要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主要强调:专业是一个全日制的正式职业;专业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iY..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专业应该向他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专业强调从业人员的责任感、社会服务精神和工作的创造性。

弗德逊指出: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强调普通职业群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中的“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培养教育和训练,掌握了教师教育培训的专门知识和管理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活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师教育,促进社会和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包括组织机构专业化、管理者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

二、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基础教育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构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提升教师培训的必由之路

教师为适应时展、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教师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习、要参加培训。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x,-J-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进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

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针x-,l-性地优化教师培训环境以及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和培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领悟能力,促进教师真正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培-0iI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时展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新挑战。

2.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N-\'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历程~-,j-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使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随着教师培训实践的深入发展,教师培训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促进区域教师发展,服务区域教育。’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工作意见指出,将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对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和资格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要结合ISOIO015国际培训标准和国家认证条件,加快机构自身专业化建设,提升机构核t2,能力,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

3.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调整加快,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寻求竞争优势。同样,教师教育的发展\"dz要紧跟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使其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竞争的优势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国家将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选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培训途径、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性。这表明教师培训机构不再具有唯一性。同时,教师教育的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教师培训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显现,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专业化建设来寻求竞争优势,这是必然的选择。

4.提升品牌的需要

品牌的概念众说纷纭,科特勒认为,品牌是由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企业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提高和车富,品牌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选择品牌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自觉行为。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同样迈人品牌化阶段,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的需求。教师培训机构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这也是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全方位服务于教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质量信誉,打造品牌培训机构。

三、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路径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这对于培训专业化提出了强劲的要求,加强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是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1.提高专业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都设立在高等学校,要纠正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能当好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转变自身观念,克服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重工作经验、轻研究等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

2.专业化的组织机构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根据系统组织理论,任何组织结构变革都是内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中其内部结构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另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会促使组织机构发生变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教师培训机构在办学理念、培训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变革。‘大多数教师培训是由各类高等学校承担的,其组织机构一般沿用大学的组织机构形式,基本采用职能式的科层制机构,管理层级多,机构僵化缺乏灵活性。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tg是未来发展方向,扁平化可以减少组织层次,更加灵活富有创造性。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机构内部的自我整合,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动组织机构的变革,实施项目牵动策略,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项目运行的工作机制,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以项目为单元,统筹各方资源,集中优势,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3.专业化的管理者

教师培训是专业,是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活动。

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2t2程,在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I的运行管理以及培训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其科学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教师培训管理者具备专业道德、专业智能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教师培训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管理者依托专业组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形成一定的培训管理理念及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培训管理者的成长过程。

当前,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化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进程。

表现为:一是缺乏良好的专业精神,具体为专业认同感、责任感不足,持续服务精神不够;二是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历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缺乏自我83意识和能力,特别欠缺的是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能力结构的偏弱,如科研能力不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管理者专业化的资格认定没有建立,专业地位不高,导致管理队伍质素参差不齐,缺乏准入制度使得管理者的地位不能被认同;五是管理者专业化教育机构和培-i)JJ课程极度欠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即没有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培训。

面对存在的问题,培训机构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带动管理者专业化的进程。第一,要提高对培训管理者专业化的认识。纠正只要有学科知识背景就能当好培训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想成为优秀的培训管理者,管理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管理者要强化自身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并使其成为一种长期的、自觉的行为。第二,完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业标准,逐步向专业化过渡。科学设置岗位及其标准,是管理者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管理者培养、培训和聘用的依据。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岗位专业化的要求有更明晰的认同,增强其岗位专业化的责任感。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其专业化、常规化,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智能和素养。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其进修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机构要为管理者参加进修和培训提供机会和途径,关心管理者的成长,并尽可能地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者学习和培训活动,如:聘请专家讲学;地区或校际交流;参加专业组织的培训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培养富有经验的专业化管理者。

4.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现代教师的职业被视为专门性职业,教师的权威性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上,应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当前,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种组成。专职师资队伍中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数量有限,教师专业分布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需求;二是专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能力不足,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中职教师培训时,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分布广,专业要求高,专职教师显得有心无力,造成师资相对“过剩”。

兼职教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力量,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著名校长等优秀教师组成。这些兼职教师在提高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机制;二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不能保证聘请到满意的兼职教师;三是过分依赖兼职教师,使得一些培训计划不能按时进行;四是名师名家聘请成本高,培训经费有限,每个培训项目不能大量聘请他们参与。

教师培训机构要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一是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其聘任和评价制度;加大其教学监控和效能的测评。优胜劣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专职教师研修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提升专职教师的学历及其学术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5.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工作

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应该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任务。我国开展教师培训212作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和机构建设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都需要组织力量开展专门的研

究,以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和引领教师培训。

现在,大部分教师培训机构多忙于培训中的事务性工作,较少开展关于教师培训的专门研究,研究力量也严重不足。结合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把“研究”和“培训”结合起来,是培训专业化的必经之路。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采取设立科研立项和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借助培训的组织优势,与参与培训的学校或教师一起合作,成立教学研究团队;借助研究成果寻求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中小学校变革发展的途径等等,利用研究成果为决策提供支撑,提高机构决策科学化程度。

品质教育培训第7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伊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培训机构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构建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而加快自身建设。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专业化趋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是机构自身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关于专业化

社会学家布朗德认为:专业是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主要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主要强调:专业是一个全日制的正式职业;专业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专业应该向他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专业强调从业人员的责任感、社会服务精神和工作的创造性。

弗德逊指出: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强调普通职业群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中的“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培养教育和训练,掌握了教师教育培训的专门知识和管理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活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师教育,促进社会和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包括组织机构专业化、管理者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

二、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构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提升教师培训的必由之路

教师为适应时展、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教师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习、要参加培训。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进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

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师培训环境以及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和培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领悟能力,促进教师真正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培训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时展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新挑战。

2.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使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随管教师培训实践的深入发展,教师培训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促进区域教师发展,服务区域教育。

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工作意见指出,将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对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和资格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要结合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和国家认证条件,加快机构自身专业化建设,提升机构核心能力,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

3.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调整加快,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寻求竞争优势。同样,教师教育的发展也要紧跟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使其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竞争的优势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国家将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选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培训途径、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性。这表明教师培训机构不再具有唯一性。同时,教师教育的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教师培训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显现,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专业化建设来寻求竞争优势,这是必然的选择。

4.提升品牌的需要

品牌的概念众说纷纭,科特勒认为,品牌是由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企业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提高和丰富,品牌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选择品牌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自觉行为。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同样迈入品牌化阶段,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的需求。教师培训机构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这也是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全方位服务于教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质量信誉,打造品牌培训机构。

三、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路径

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这对于培训专业化提出了强劲的要求,加强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是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专业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都设立在高等学校,要纠正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能当好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转变自身观念,克服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重工作经验、轻研究等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

2.专业化的组织机构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根据系统组织理论,任何组织结构变革都是内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中其内部结构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另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会促使组织机构发生变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教师培训机构在办学理念、培训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变革。

大多数教师培训是由各类高等学校承担的,其组织机构一般沿用大学的组织机构形式,基本采用职能式的科层制机构,管理层级多,机构僵化缺乏灵活性。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扁平化可以减少组织层次,更加灵活富有创造性。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机构内部的自我整合,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动组织机构的变革,实施项目牵动策略,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训‘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项目运行的工作机制,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以项目为单元,统筹各方资源,集中优势,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3.专业化的管理者

教师培训是专业,是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活动。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的运行管理以及培训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其科学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教师培训管理者具备专业道德、专业智能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教师培训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管理者依托专业组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形成一定的培训管理理念及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培训管理者的成长过程。

当前,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化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进程。表现为:一是缺乏良好的专业精神,具体为专业认同感、责任感不足,持续服务精神不够;二是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历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欠缺的是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能力结构的偏弱,如科研能力不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管理者专业化的资格认定没有建立,专业地位不高,导致管理队伍质索参差不齐,缺乏准入制度使得管理者的地位不能被认同;五是管理者专业化教育机构和培训课程极度欠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即没有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培训。

面对存在的问题,培训机构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带动管理者专业化的进程。第一,要提高对培训管理者专业化的认识。纠正只要有学科知识背景就能当好培训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想成为优秀的培训管理者,管理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管理者要强化自身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并使其成为一种长期的、自觉的行为。第二,完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业标准,逐步向专业化过渡。科学设置岗位及其标准,是管理者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管理者培养、培训和聘用的依据。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岗位专业化的要求有更明晰的认同,增强其岗位专业化的责任感。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其专业化、常规化,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智能和素养。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其进修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机构要为管理者参加进修和培训提供机会和途径,关心管理者的成长,并尽可能地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者学习和培训活动,如:聘请专家讲学;地区或校际交流;参加专业组织的培训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培养富有经验的专业化管理者。

4.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现代教师的职业被视为专门性职业,教师的权威性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上,应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当前,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种组成。专职师资队伍中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数量有限,教师专业分布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需求;二是专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能力不足,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中职教师培训时,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分布广,专业要求高,专职教师显得有心无力,造成师资相对“过剩”。

兼职教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力量,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著名校长等优秀教师组成。这些兼职教师在提高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机制;二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不能保证聘请到满意的兼职教师;三是过分依赖兼职教师,使得一些培训计划不能按时进行;四是名师名家聘请成本高,培训经费有限,每个培训项目不能大量聘请他们参与。

教师培训机构要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一是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其聘任和评价制度;加大其教学监控和效能的测评,优胜劣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专职教师研修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提升专职教师的学历及其学术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5.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工作

品质教育培训第8篇

一、以高校为依托 为继续教育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整合便成为很自然的现象。以美国为例:美国培训业的营业额每年高达400亿元,美国的许多名校都被知名企业聘为专业项目培训机构。继续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创造品牌不仅要重视文化的相同与整合,还要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无法复制,只有文化才能创造出永远的差异。我国众多的高校,为继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续教育可以依托大学的各种优越条件,并把它发挥出最佳效应的同时,也自觉地把继续教育工作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灵活开放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高校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兼收并蓄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实践中,根据成功学校的经验,可以重点整合课程、师资和学员这三大资源。依靠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各类人才。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在社会上创建具有良好声誉的教育培训品牌,成为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作为一个重要窗口向社会展示了高校形象。

二、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满足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

继续教育的定位首先要个性清晰,具有独特的核心价值,鲜明的个性。同时,在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业务时,要时刻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考虑国家的人才需求,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需要。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在职人员。学员是教育培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是学院的源头活水。市场需求决定了学院对教育培训的选择。继续教育以学员为本,建立多层次、多环节、个性化的学员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一次获得学员的认可。继续教育为学员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交流服务平台;为学员建立一个增值型持续学习服务体系;还可以建立一个终身学习俱乐部,为他们后续进修和了解信息提供服务。

三、以质量为生命线 打造继续教育诚信品质

质量是教育培训的生命,是形成教育培训品牌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以这种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质量来衡量,努力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精品。深受学员欢迎的教育培训都具备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合理的价格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这就是品牌。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教育机构必然有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公平,正直的品格,这就是诚信。教育培训机构之树的常青离不开诚信。

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是诚和信。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的最高评价,所以才会有“义薄云天”、“以诚待人”。古人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一个单位立足市场的根本,也是消费者对该机构的殷切期盼。所以,继续教育要做到两点:一是进行质量最优的精品培训,二是对培训学员诚实守信、服务到底。就是要做到谨守忠诚,信守承诺,信守合同。我们也一样认真承诺,务实做到并且做到最好。要强化行政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些是诚信品牌建设的必备内容。

四、以科技为先导 引领时展潮流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时代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正在变革着20世纪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作为教育培训机构自身要及时做到创新,赶领世界潮流,因此,必须引进培训机构的智力支持,整合、重构管理秩序,再造业务流程,使受训学员能够及时站在时代的前沿。

品质教育培训第9篇

一、建立培训市场的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培训定义为:为达到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熟练程度,而计划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是一种运行机制或调节手段,市场的本质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培训活动中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培训活动是否具有产业性质是能否形成培训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

一个市场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为是否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交换关系。

从培训活动的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

 首先,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是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活动中,受训者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培训费,从而使资金流向培训机构,同时也使受训者获取了参加培训的权力。经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交换关系。

其次,培训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通过自己智能和体能的消耗,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服务,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

再次,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通过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行或举办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培训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开展的培训。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综合国力。国家既是培训活动的投资者,也是培训利益的获得者。

可见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中国家、社会、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供需交换和价值交换,为完成这种交换必然存在一个市场,通过市场,使社会、教育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和供需交换。

此外,教育交换与物质交换相比,教育交换更为复杂,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首先,教育培训活动与一般商品活动的目的不同,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还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目的。第二,教育培训交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才并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品,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训者不属于培训机构所有,培训部门也不能把受训者作为自己的产品拿到劳务市场去出卖。

 总之,培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必然与社会其它系统发生交换关系,这种供需和价值交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培训市场就是完成这种交换的场所。

(二)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

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

1资源的消耗性。

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费、时间与空间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培训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2生产性和服务性。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经过培训的人,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增长,一旦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便会创造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培训的人比未受训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3可经营性。

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绝大部分办学机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培训机构的生产和经营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发展壮大自己。

承认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并不是把学校当企业办,并不是只强调经济规律,而不顾教育规律。它的实质在于明确教育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交换关系,社会上的任何部门要想得到教育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培训机构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壮大,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择,培训机构要有经营意识,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既然教育培训是产业,就得进入市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培训市场的概念界定

市场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专门市场组成的,培训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和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市场的特征。只是由于我们没从本质上去认识它,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一种运行机制,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对培训市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目前很多问题正在争议之中,给培训市场下一个定义确实比较困难。从一般的表面概念上界定它,培训市场是以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提供和需要为交换内容的市场。从深层次界定它,是指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或运作形式,是围绕着培训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总合。

培训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它是由培训信息市场、培训教材市场、培训生源市场、培训师资市场等构成。

培训市场既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市场,又可以作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三、培训市场的本质

揭示目前业已形成的培训市场的本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地说,现阶段培训市场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品--市场"层面

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凝固着人们的一般劳动,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使用价值来看,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从交换方式来看,知识与技能进入市场后,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以"货币"为手段进行交换。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得交费参加某一培训机构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了知识与技能等教育产品已具有"商品货币"性质了。

(二)"不完全"--"不成熟"层面

在一般市场中,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在培训市场,有时却不能执行,有些类型培训的学费并不反映教育成本,也不反映教育价值和效用大小,学费并不完全成为调节教育供需均衡的杠杆。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市场的最基本特征。然而在培训活动中,国家为了全社会共同利益对某些培训项目进行某种程度必要的垄断和干预;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垄断性,使培训市场中的竞争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内。

培训市场从萌芽、发育到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培训市场的认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事实证明,现阶段的培训市场不论从性质作用意义上,还是从程度范围上看,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培" 训市场的界定不明确,发育不平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得力,一些培训机构收费不合理,个别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甚至还有以学经商的现象存在。上述种种原因表明,目前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不成熟、不完善。

四、建立培训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的变革,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现实背景,是培训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体制总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旦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深化。这一重大变化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也对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成人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紧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运作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成人教育科技市场、成人教育生源市场、成人教育人才市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等一批成人教育市场,是成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才能使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同时也使社会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这是培训市场得以形成的动力与源泉。

其二,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为培训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变化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往那种国家包分配,用工终身制等劳动用工制度必将被聘任制、合同制所代替。企业有权选择职工,职工也有权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需要学习,要求培训已成为职工获取新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职务晋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种培训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在经济学上称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当个人经过投资,而获得了收益成为可能,个人才会到培训市场寻找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所以说,只有职工真正拥有了选择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自主权时,职工培训市场才能形成。

其三,建立培训市场是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奉命办学、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规划和设计成人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下放权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建立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优化结果为目的的运行机制(市场体制),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必然,它的出现可以使成人教育按市场的需求办学,使市场调节成为管理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北京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主客体

(二)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所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即文化补习类、外语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

文化补习类的主要对象是准备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如高考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外语类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艺术类主要包括书法美术绘画、器乐声乐、舞蹈体操健美;职业技术类主要以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剪裁、装璜设计、计算机操作、家政、家电维修、财会和汽车驾驶等。

当前,北京市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明显加强,除文化补习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外,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培训方向明显呈现以下特征:

(1)职业培训的专业多为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

(2)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

六、关于促进北京市培训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建立培训市场的基础工作

1认真搞好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前提。必须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或由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联合举办"的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合作办学或单独办学。

2落实培训机构的法人地位,保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自主权,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内在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办学实体,使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自主办学。就目前而言,培训机构应享有招生自主权、设置专业自主权、制定收费标准的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和对外交流权。

(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市场体系

1加快筹建我市培训信息市场。目前北京市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其中培训信息市场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加紧筹办,发挥其培训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为中介,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培训信息网,把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咨询服务,使之逐步完善。

2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培训市场开放的范围,目前首先应开放政府计划调节之外的培训领域--即社会培训领域。其次是系统内、企业内部培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步使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3在培训市场的组织方式上。组织与筹建培训市场时,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无形市场为主的原则。在交换过程中应由目前的相互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使在培训市场中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三)加强对培训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应当转变职能,由传统的行政指令性管理转为制定政策,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行的调控体制,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