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10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汉画像 审美 美审

汉画像艺术作为华夏民族二千年前的一种艺术形态它表达的精神意涵和社会内容,虽然和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但就本质而言,这种差别只是一种外在的形而下的差别。华夏民族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却是无法改变的。汉画像艺术那雄浑古拙、深沉宏大、灵动飘盈的艺术风貌和美学精神不仅一代一代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性格。今天,当我们满怀信心,迎接人类崭新未来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追思和铭记我们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深遂的精神呢?

1961年4月,青年钢琴家傅聪游学国外,心情迷茫。此时,作为父亲和著名文学翻译家的傅雷先生为开导儿子,给他寄去了一些汉画像石拓片,并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所寄拓片“目的只是让你看到我们远祖雕刻艺术的些少样品。你在欧洲随处见到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我们古代的遗物既无照相,只有依赖拓片,而拓片是与原作等大,绝未缩小之复本。”除此之外,信中还介绍了汉画像石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以此来激发儿子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心愿。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真诚的艺术家对国家民族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可以看到汉画像艺术对于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关乎艺术,也关乎心灵。通过上述这个事例,我们似乎听到了一个老艺术家和儿子之间一次关于“爱国”的心灵对话。因此,也可以说这是汉画像艺术与人心灵沟通的一次成功尝试。“汉画像不像帛画那样,用毛笔在帛上细细地画,而是雕刻在石面上,就琳琅满目、生动灵透而言,从马王堆帛画也可以感受得到。但汉画像表现出来的一股力量却是帛画没有的。汉画像的力量和古拙主要从形体块面表现出来。注重形体,块面的必然结果是追求整体的视觉效果和对形体作变通的变形夸张,这又显示出汉画像特有的韵味。”

汉代时期画像石表现的题材之一是自然。这时期的艺人工匠师,按照历史的文字记载,明间故事。以及当时科学家对科学研究而得的资料 把对自然的热爱,向往,虔诚贯穿于画石象中。画像石中有“阳鸟图”,”星云图”,等自然景观的画面,这些都源于对太阳的崇拜。“坐观万景德天全,真气补人,境与神会”,反映这汉代人的宇宙观和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默契与顺应。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的自然素质?当学生了解了汉画像,自然也就对各个故事典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汉代时期画像石表现的题材之二是社会。汉代画像石中简约却又不失张扬的人物刻画证明,舞乐百戏已经渗透到了宫廷,明间的各类社会生活活动中。技师们把舞乐百戏的表演场面, 从事表演的艺人的命运以及自己的命运与表演艺人的命运之间的联系融入画像石中,从而传递了他们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这就是社会素质

汉代石表现的第三类题材是道德,他们通过对人面蛇首的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以及造物之神等形象的刻画,给人们传递着正义,勤劳,等道德思想。素质教育提倡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和效率,为提高学生综和素质 ,为中华民族之振兴提供了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汉代画像艺术崇美扬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汉代艺术是中国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舞蹈,天文,地理等多方艺术元素,给人们心理造成强烈的审美效果,起到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审美艺术自然的融合是多学生素质教育最佳的环境之一。

教育要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环境。《讲经图》刻画的就是教学场景,侃侃讲学的老师,毕恭毕敬的学子,在有序的空间中刻画了他们对深隽智慧的共同追求。艺术教育强调在大范围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汉代画像艺术审美倾向代表了汉代人各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让自然与文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汉代画像艺术那种发扬蹈厉、感物造端、慷慨雄放、广大宏伟的文化风貌,那种开拓的、扩张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代精神蕴含着理性的文化意识,以一种伦理化、功用化、世俗化的审美理念,全面的展现了素质教育中的贵真、崇实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傅雷. 傅雷家书.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审美体验;审美创造;审美欣赏

环境艺术设计就是通过对室内外环境重新组织,并结合文化,地域,时代等方面的特征将人们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属于艺术表现的范畴之内,但所表现的并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社会大众的集体情感。

1.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体验

艺术创作会造成较为独特的审美经验,它主要不是提供外部世界那万花筒般的表现,而是让人感受其实质。笔者认为,审美经验的形成,无论是无意识的被动感受还是有意识的主动索取,都属于实践生成的整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心理机构是社会历史的沉积,是人类创造外在文明的同时生成的内在文明。人们运用这个结构去感知,认识世界,同时又通过它获得各种不同水平和深度的审美经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于艺术的表现不仅仅是模仿和写实,而需要几何形态的抽象。这种抽象和几何形态满足了人类追求秩序,对称和谐等性质的内在需求,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真正深刻的审美经验,是那些符合人的知觉归类,又沉积着特定时代社会情感之主流的艺术表现造成的,换言之,造成深刻的审美经验,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意识形式高度适合审美主题之机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速度,节奏,强度和规律,其二,以一种简洁的符号,向人传达某种适合主体所在时代主流的社会内容。这两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形成深刻的审美体验。

2.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创造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的合规律、合目的相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设计创造着前所未有的合乎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的生活环境,这就是它的审美创造意义之所在。马克思说理解的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马克思这里说的“劳动”,不是重复的、机械的、“死”的劳动,而是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劳动,即经过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活”的劳动。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愈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它们的审美创造意义也就愈大。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意义,表现在它是一种汲汲于美的追求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是它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设计的生命。诚然,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流行性、公众性,必须顾及在公众中流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否则它的设计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必须重视独创性、前瞻性,要能预见公众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的发展趋势,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如意大利前卫设计集团“孟菲斯”的李特萨斯曾经指出:当查理・依姆斯设计出他的椅子之时,他其实并不只是设计一把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设计,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着工作、劳动、休憩、娱乐、交往、饮食、交通、居住等等一切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这是艺术设计对社会最重要的审美创造。

3.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欣赏

环境艺术设计与技术设计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审美观赏意义。所谓审美观赏,是指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鉴别、体验、玩味中获得审美愉快和审美享受。例如艺术设计的家居空间,已不再是一般的使用空间,而是生活的审美需要。人们在挑选家具时,不仅重视它的性能、功用,常常更重视它的款式、色彩、造型是否与居室谐调,是否时尚,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爱好,即更重视它的审美观赏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意义的大小,与人们对它在感觉上产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程度成正比。固然,对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一般要以功利价值作为基础;如果在技术上、使用上存在缺陷,那么它的外形就不会让人喜爱。但是,艺术设计之所以具有审美观赏意义,其直接原因却在于它的形式完善地表现了它的内容,人们的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是直接因为它的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产生的。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3篇

一、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

显然,现代主义艺术与审美在解救人们脱离日常生活的惯例化与庸俗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救赎路径是以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和对日常经验的否定为代价的。其间接后果便是割断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生活大众的传统联系,人们无法借助艺术获取与日常生活的有效对话,由此造成的现实经验的失效令人们日渐远离现代艺术,加之现代艺术家浓重的“文化精英主义”色彩,使得现代艺术愈发成为圈子化的形式游戏。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和审美无功利性观念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率先发难的便是标举“现成品艺术”的杜尚,他一反现代主义常态,将日常生活用品纳入艺术审美的对象,甚至直接以日常生活现成物来取代艺术品,并挑战艺术的博物馆与学院化体制,标榜艺术的日常性和任意性。杜尚革命性的艺术观念在后现代社会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景观艺术、装置艺术等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皆尝试跨越艺术与生活间的鸿沟,将艺术从高蹈的审美乌托邦王国重新拉回到真切的现实世界,寻求与生活对话的诸种可能性,并进一步将艺术市场化和商品化。由此,横亘于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界限便被不断的消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渐趋弥合,雅俗的距离也消失殆尽。恰如詹姆逊所言,“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重返生活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上述艺术流派的种种日常生活化的艺术创作实践,更体现在大众传媒作用之下,艺术自身与日常生活的无间融合以及对大众文化生产逻辑和市场运行法则的自觉认同。具体而言,艺术的创作方式、存在形态与传播渠道更加多元,使得普通民众接触、体验、欣赏甚或创作艺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艺术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或贵族的“家私”,而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常客”。而且,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宰之下,“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绘画进入了广告,建筑进入了工程技术,手工业品与雕塑成了工业美术,音乐与影视合成了MTV……“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所以说,艺术与生活的复合,一方面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逻辑对社会诸领域全面渗透与扩张的结果。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现实直接催生了审美体验方式与美学理论话语的转型。以审美无功利为理论内核的经典美学话语在后现代文化景观面前逐渐丧失了现实根基与言说能力,由于经典美学的原旨在于感性认识的完善,但因对理性的过度推崇,而将“感性”一直视为一种混乱和不成熟的限制性存在,而置于被理性规范、引导和改造的境地,韦尔施即指出:“古典美学的客观矛盾,存在于其对感性实施的暴政之中,因为它没有把感觉的多样性本身理解为智性的东西并加以尊重,而是错误地将其当作粗鄙之物了”,甚至发展为反感性的理性独断主义。显然,传统的理性一元主导论美学体系与当代社会注重感官体验、现世价值的世俗化文化现实格格不入,其合理性不断被当代文化艺术的商业性和感官化所消解便在情理之中了。可见,美学如若坚守其借助审美救赎通向人之自由解放的终极诉求,势必需要关涉人们的日常生活,正视构成人之日常生活及其生命意义的正当感求,只有将感性上升至关系生命质量的存在论高度,美学才能重获生命救赎的言说意义。唯其如此,美学需要摒弃理性霸权并突破纯艺术的界域而回归感性,在对感性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批判中实现理论话语重构。不难发现,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是人类艺术审美活动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二者基本上同时发生,又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促生并见证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

二、日常生活审美的表征之一:公共艺术的出场

当下随处可见可感的审美泛化现实证明,“日常生活审美化”正逐步凸显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性文化景观,并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织原则和表征当下文化艺术现实的通用言说媒介。“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最显在的表现彰显于都市生活空间的美化方面。除却政治、商业、历史和文化等固有因素之外,充满美感和艺术品格似乎是现代城市印象的题中应有之义,艺术审美观念被积极整合于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元素被应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安排之中。城市建筑的设计会参照审美的基本原则,街道两旁透明橱窗内的商品陈设会努力营造一种审美的效果,甚至城市本身也被视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艺术品,以至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8)。除了艺术观念、风格或美学元素的隐性融入,美化城市空间的最便捷手段即是诉诸于雕塑、壁画、建筑、园艺设计、景观艺术等具体的艺术品。由于这些艺术被置于城市公共的物理空间之中且参与了公众的艺术审美生活而被统称为“公共艺术”,并被形象地叫作“城市家具”。从概念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公共艺术”的出现是颇为晚近的事情。大多数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皆倾向于把此概念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实践出现的时间,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社会发生之时。如此一来,自然把后现代社会之前存在于公共物理空间中的艺术品排除在“公共艺术”的范畴之外,原因有二:其一,“公共艺术”产生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具备建基于社会政治及文化民主机制之上的真正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考察,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是18世纪之后市民社会的产物。“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当他们在非强制性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概言之,公共领域是由公众自发地针对公共利益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所以,公共艺术便是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关涉公共利益的艺术品形式。由此反观人类封建与专制统治时代的主流艺术,例如,帝王雕像、纪念碑、宫廷艺术、宗教建筑与壁画等,此类艺术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大多是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的救世主、圣人、帝王、英雄、政治家、神话故事或丰功伟绩等,而且普遍借助于掌权阶层的政治权威和权力话语创作,自上而下地推广至全体社会,并以法定的形式纳入社会文化生活和大众的文化心理之中,其表达的是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规范,丝毫不代表公众或公众的意愿。所以,这类艺术形式虽处于(或部分地处于)开放性的物理空间之中,但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自由平等意味的民主参与的文化内涵,在当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其二,尽管到了18世纪,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及市民社会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亦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场域,但现代主义时期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少数艺术精英基于艺术自律性观念极度个人化的艺术表达和对前现代艺术观念的反叛,不仅超脱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且经常独立于所在的空间环境,基本上与博物馆或美术馆中的其他各美其美的现代主义艺术毫无二致,因此也难以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一类。由上可见,正如公共领域的形成一样,尽管西方社会中的公共——私人界定早在素有西方古典民主政治源头的古希腊城邦中即已存在,但公共领域的真正实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中,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并能够在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和公共福利方面发挥积极效能之时,才真正以理想化的面貌出现。当代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正式出场并取得长足发展,不过是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时间,而这恰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进入中国并逐渐获得理论合法性与现实阐释力的时间基本同步。某种意义上,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出场即是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表征之一,而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程度的与日俱深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现实文化土壤。从宏观上看,二者的“深入人心”皆得益于21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进步的整体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变革,促进了国家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皆为“公共艺术”的引入和发展营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场域,也进一步加大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相互转化的力度和深度。

三、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的民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所以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重视和认可,除因其与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社会文化语境颇为契合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为艺术审美的民主化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无疑,公共艺术在此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的出场,直接使得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传统的文化艺术场所,而扩展至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街心花园等公共文化空间。而且,如果说那些糅合了艺术风格和美学元素的消费商品和工艺设计仅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而与真正的艺术尚有距离的话,那么,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所给予公众的审美便利和对民众参与艺术的热情的调动是不言而喻的。与以往艺术形态不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第一本体规定性,此种公共性绝非宽泛意义上的把艺术品放置于开放性公共空间,而是包含着与现代民主紧密相关的深层意涵,具体表现在:第一,价值共享性。公共艺术是以假定其所表现的价值可以共享为逻辑前提的。任何理想公共艺术作品的创设,均不能仅是出于美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等简单的功利考量,而应以在为日常生活世界提供新型美学景观的同时为公众营造可以共享的城市文化空间和美学空间为旨归。纵观人类社会艺术发展史,被视为正统、主流艺术的总是标示和代表着该时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普遍审美规范,而且其审美阐释权也掌握在统治阶层、贵族、教会或少数文化艺术精英手中,公众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鉴于此,当代公共艺术对公共精神和民主意识的推崇,对于公众为社会公共事务平等对话和公共参与的倚重,恰巧意味着对以往少数人垄断文化话语权的否定和抗衡,代表了现代文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未来走向。第二,可参与性。如果说非公共艺术大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意志或文艺精英的个人审美旨趣的话,那么,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核心便在于倡导和体现公民社会之公共文化生活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言说。真正的公共艺术,从起初的策划、设计方案的商讨,到具体的创作,再到最终艺术品的落成与安置等整个过程,民众无不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以此实现公众审美需要的满足和与群体文化心理结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底蕴、风俗人情等多重因素)的契合。而且,公共艺术家不会像以往的精英艺术家那样以某种自上而下的启蒙姿态强加给观众某种单一的解释,更不会赋予某种比其他理解更特权化和权威性的理解,而是保持作品的自由流动与敞开的状态,将作品的诸种价值解读留给公众。所以,公共艺术可以说是现代民主精神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彰显与延伸,代表了一种基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公意’和‘公心’的指引下,在共同协作和广泛参与的过程中,聚集和利用好公共社会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来为公共社会的全体成员谋福利。”而这种社会福利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审美的民主。

四、审美民主化:任重而道远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 艺术美;弘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3-0053-04

弘扬“艺术美”在当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涵盖面多,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建筑园林艺术、设计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戏剧戏曲艺术、影视艺术、杂艺和新媒体艺术等等。但“艺术”与“美”并非一回事,“艺术美”并不是“艺术”与“美”的边缘或交叉学科,而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要根据美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所达到的境界。笔者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结合我国社会审美心理新发展,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艺创作大力弘扬艺术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艺术美得以弘扬的先进文化建设环境发生可喜变化

在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阶段,我们不但要认识先进文化规律的新发展,而且要懂得文艺应如何实践才能遵循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艺术”是关于文艺工作者职业的描述,艺术思维的基本方式是形象思维,[1]而“艺术美”则是文艺工作者对艺术境界的更高的追求。要真正使艺术富于美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新发展,使艺术符合我们时代、现实社会的审美要求,才能不断地提高艺术美的境界。

(一)我国经济发展催生了人民的审美需求,群众向善向美要求是文艺工作者追求艺术美的雄厚而深远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贫困是被动的纽带,它使人感觉到需要最大的财富即别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及美的创造,只有当人民摆脱了贫困之后才是可能的。[2]客观地说,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在实现了温饱型小康社会后就已经开始了。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审美愿望强烈的时代,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通过不断地强化以“内省”为核心的审美感受认识和把握“善”。当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强调表达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向善向美的愿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强烈的社会心理,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引起的精神文化变迁的主导方面。文艺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要使自己的艺术真正地、充分地体现和彰显艺术美,应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现实的审美需求,这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社会美的发展已经汇聚成了美的主流,这种新趋势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美好事物的涌现为显著标志

学术界普遍认为,美的事物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来看,自然美对于陶冶情操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震撼力。我国鲜活的、形象逼真的、富有震撼力的社会美好事物正在大量涌现。比如,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浙江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勇接从十楼坠下来的素不相识的女童妞妞,在国人的心目中掀起了美的波澜;山东见危知助的“最美姑娘”刁娜,同样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审美震撼力。在促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艺术美应以提炼社会美为主,文艺工作者要注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精神,要执着于描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进程中的美好事物,要善于将深邃的人生思考贯穿于对社会美好事物的艺术弘扬、创造中,这样会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众审美”新时代拒斥不良的、粗俗低下的娱乐倾向,这是文艺工作者在悉心培育艺术美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社会心理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了大众审美新时代,这种新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审美需求汇聚成了社会审美心理的主流,人们对社会美、时代美的追求成了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主导力量,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素质普遍地提高了,他们拒斥一切不良的、粗俗低下的娱乐倾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娱乐业的某些角落,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比如在一些地方,娱乐业不涉黄就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也有人用庸俗粗野的艺术垃圾来迎合少数人的迂腐心理,造成了某些所谓“边缘艺术”价值取向庸俗化和道德理想走低的严重后果。这些文化糟粕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阻碍力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这从反面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美的培育是何等重要。对社会上依然残存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文化的治理一直困扰着有识之士,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像一股春风为人民提出了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强有力的措施。当前,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艺术美,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艺术美视野里的广泛性要求,在目前其实也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先进性要求,因为艺术美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善向美的精神需求,不能拿任何粗俗低下的内容腐蚀群众,让群众厌烦乃至伤感,否则就使“艺术”失去美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美也就不复存在了。在当前,要真正实现艺术美,审美主体应充满活力,积极地进行精神和情感投入,还要注意与审美客体保持必要的心理距离,力求审美价值诉求的去狭隘功利性,实现直观性与情感性、继承性与超越性、建构性与创造性的和谐统一,这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当下发展艺术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措施

事实上,不管是对于哪一种审美主体而言,艺术美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它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能动地关注和观察现实生活(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美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在科学先进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的指引下,对现实美进行深入的感受、体验、理解、加工、提炼、熔铸和升华,在此基础上展开艺术创造,才能不断地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一)要展示群众喜爱的艺术美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要充分展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美好事物,使文艺工作者的审美追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的审美新期待高度契合。通过展示艺术美,使人民群众爱美、求美的愿望转变成创美、立美的现实活动。第一,文艺工作者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将“艺术美”概念规范化、明晰化。文艺工作者必须注意,艺术美要求作品首先必须是艺术,然而“艺术”却并不一定都是美的。那些歪曲生活本质、思想内容消极颓废、甚至反动、艺术形式和手法粗糙低劣的作品,虽也名曰“艺术”,根本无美可言。第二,文艺工作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又要积极地进行艺术探索,要注意及时地、高效地解决艺术手段选择、表现上的某些困惑。要有坚定正确的责任伦理,又要注意培养真切的艺术感受,要进行严谨的学理分析,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发挥艺术美的智慧启迪功能,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通过艺术美的弘扬得以实现。第三,不管文艺工作者塑造的是历史人物形象还是当代人物形象,都要注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满足其审美新期待。艺术审美价值具有时代或地域等历史具体性,文艺工作者塑造的具体形象,有的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再现,有的则偏重于对现实人物的塑造,但它们都必须符合一条基本的审美标准: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歌颂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文艺工作者的主观努力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新期待,艺术美的新境界才会凸显出来。

(二)要把对艺术美的追求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对物质乃至社会领域审美的创造和超越,艺术美离不开艺术家的技巧,而艺术家的技巧也是伴随着生活而出现的。[3]社会生活的源流活水,是一句在学术界常讲的话,问题是,要做到常讲常新,就要着眼我国社会审美的新动向、新发展。第一,要着眼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新特点、新发展加强艺术美建设。如前所述,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在普遍意义上摆脱了贫穷,我国社会审美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一方面社会美好事物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迅速地增强了,这是我国艺术美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基础。要坚持艺术美来源于社会现实的生活中、艺术要与客观现实密切结合这一重要原则。文艺工作者在探讨艺术美的本质、寻求艺术美的客观根源时,必须坚持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当下审美新期待异常迫切这样的审美现实。第二,文艺工作者对社会美好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本质力量的深入研究和体认。艺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来显现的。社会生活的源流活水,在艺术美生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是那样深厚、那样有力和绵延不断。文艺工作者在目前充分认识和研究社会美好事物的基础上,能使艺术作品更具时代感。第三,要注意对现实的、富有震撼力的、直观形象的美好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现实社会的富有震撼力的美好事物对艺术工作者创造艺术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其重要性表现在它为文艺工作者的审美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这正是当代中国艺术美的真正的源流活水。第四,既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注意探索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对宏观规律及对微观差异的准确把握能够激发文艺工作者产生错位思考,激发创新潜能,这对发展艺术美是极为有利的。第五,既要注意观察和研究现实社会中美好事物的内容,又要注意探究其基本形式。在我国现实社会的审美活动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文艺工作者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各种美丽因素的融合,艺术美既包括它所再现的客体的美,也包括它所表现的文艺工作者的主观世界的美,即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情操、理想所构成的美,这些都需要从现实社会的美好事物中汲取营养。

(三)要把弘扬艺术美作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艺术美对文化产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源自于中国文化产业内容的先进性要求。艺术美追求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新期待的美,对群众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道德和情感教育,既体现了文化产业内容的先进性要求,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贡献了力量。第一,广大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对崭新的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求新之美。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没有了人民群众的欣赏,那艺术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更谈不上艺术美了。当前,我国艺术美的新意来自何方?笔者认为,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开拓富有重大内容创新的艺术美产品。第二,要使艺术品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一个艺术品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分环节的,这些环节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感化、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都属于展示文艺作品的重要环节。文艺工作者要追求艺术美,就要对所有这些环节予以重视,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倡导的精神,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要求新期待的美的创造贯穿其中。第三,文艺工作者要为群众的欣赏提供一流的服务。艺术审美的价值主要维系在对于人的生存现实的心理补偿可能性方面,[4]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美的展示要凭借意境的感染力、艺术环境的震撼力来使审美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得到审美愉悦,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第四,文艺工作者要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的高度展示艺术美。文艺工作者所创造的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它必须出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把艺术形象仅仅理解为人物形象,艺术形象必须是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精神境界的形象。文艺工作者创造的艺术是否美,还要交由群众去欣赏、去评价。影、视、剧需要人民群众去欣赏,至于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等,也都需要人民群众去观看、去评价的。艺术的魅力是吸引人民群众的瑰宝,这其实包含着艺术是否富于美感、是否具有震撼力的内容。可以说,“观”、“品”、“悟”是人民群众鉴别艺术是否具有美感的三个阶段。“观”和“品”以感性为主,到了“悟”的阶段,则转化为以理性为主,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是否具有美感,美的程度如何,自会有公允的评价了。

当前我国艺术美的革命性内容和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强烈的价值诉求,为艺术美的创造和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式,对保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内容的先进性、提升艺术作品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社会美的发展趋势,对现实人与社会的存在际遇和未来命运做深入的思考,致力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新期待,才能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才能使自己创造的文化产品在增强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既满足国内文化市场的需求,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中国艺术美研究,也是扩大文艺批评理论视野、论域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何林军.美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0-91.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5篇

【作者简介】李建盛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内容提要】美学问题在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哲学诠释学站在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体现了显著的“反传统美学”特征。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特殊理解方式、审美真理如何表现,以及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反美学”思想;然后在当代美学语境中比较性地论述了其基于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

【摘 要 题】阐释与真理

【关 键 词】哲学诠释学/人文科学/反美学/审美真理/理解和解释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3)01-0065-08 J·格龙丹谈到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时写道:“《真理与方法》开始部分的核心是‘对审美意识抽象的批判’。《真理与方法》从美学开始似乎采取的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路径。因为《真理与方法》所提供的所有关于艺术的肯定性观点,开头几章提出的不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反美学。因此,一种自律美学的创造只不过是一种抽象,对我们来说,为了更好地理解出现在人文科学中的认识方式,这种抽象必须摧毁或相对化。”(注:J.Grondin.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Yale university,1994.P110.)那么,相对于以往的美学来说,加达默尔的美学理论在哪些方面是一种“反美学”呢?格龙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做出深入论述。本文力图通过哲学诠释学对传统美学方法论的批判、艺术审美真理的表现方式和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的探讨,论述加达默尔的“反美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美学中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一、反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美学理论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美学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论立场,就是反对传统美学对艺术和审美问题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理解,并坚持认为艺术和审美经验作为人文科学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认识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并力图把艺术、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等问题置于真正的人文科学的理论视域中来理解和诠释。哲学诠释学的这种双重美学任务意味着,加达默尔既要批判那种认为美学中不存在认识和真理的自然科学方法立场和认识论观点,又要坚持艺术和审美经验中存在认识和真理的人文科学立场。

在以往的美学和艺术哲学中,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往往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理解人类的艺术和审美经验。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一直支配着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认识论成为一种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基础。这种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同样深刻地影响了美学对艺术审美经验的理解。我们一直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经验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运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和使方法科学化才能解答美学的所有问题。这一点也严重地存在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认为,这是一种忽视了人文科学特殊表现方式和理解方式的自然科学天真,实际上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无法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中的复杂问题。例如我们如何能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呢?这个作品仅仅是一种知觉相等物的错觉吗?我们能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去认识和确定恩斯特《家庭的天使》或米罗的《绳子与人》等等现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吗?用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的方法所理解的东西,真能符合我们的实际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吗?仅仅根据作品所再现和反映的存在物,根据作者的意图和艺术作品的文本结构,并依照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根据作品自身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真实经验,我们能真正通达艺术作品的真理吗? 在这里,向哲学诠释学美学提出的问题是,对艺术和审美经验这些美学问题的理解,没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做基础,是否能够揭示其中的认识和真理呢?康德以来的美学都以自然科学认识论为方法论,并认为只有以这种方法论为基础才能揭示真理,哲学诠释学美学否定了这种认识真理的科学方法,人们还能够认识和确证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吗?加达默尔对此的答复是肯定的。加达默尔恰恰提出美学中特殊真理问题:“在艺术中不存在认识吗?在艺术的经验中不存在一种确实不同于科学的、不从属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吗?艺术中确实不存在着真理吗?而且,美学的任务不就是要确定艺术经验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方式,一种确实不同于为建构自然知识而为科学提供最终数据的感性认识,确实不同于所有道德理性认识以及不同于所有概念认识,但又仍然是认识如传输真理的认识方式吗?”(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97-98.)无可否认,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经验显然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经验,它有着自身特殊的意义和真理表现方式。加达默尔反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在人文科学的统治,就是为了反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美学否定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存在的自然科学观点,以重新恢复、重视和捍卫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问题。

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和审美经验问题并不简单的是一种关于趣味的美学,它同样是一种人类自我认识的方式,艺术也显然不只是简单的趣味问题,也是我们得以认识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我们不仅仅理解作为对象性的艺术作品,同时通过艺术作品所展开的意义世界和真理世界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在加达默尔看来,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实证方法不仅没有解释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反而是对真理的遮蔽。因此,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审美真理问题,并不是一种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只有通过作为历史性和时间性的我们的理解和解释,艺术作品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才能得到理解,审美真理也只有在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和发生,美学也才能谈论和把握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换言之,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和真理,只有在作为此在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人的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没有作为历史性和时间性的我们的参与和经验,审美真理就不可能存在。

这显然是一种反传统美学的观点,传统美学把艺术和审美经验作为一种可以像自然科学对象一样得到确证和证实的对象性存在,而哲学诠释学美学从艺术和审美真理经验的特殊性出发,把审美与艺术经验变成了一种既是此在的、时间性的、有限性和历史性的,同时也是真理性的存在。因而,美学问题便不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美学的任务和目的不是去确证某种已然存在的对象性存在,而是在理解和解释事件中敞开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真理,这才是人文科学把握艺术和审美真理的重要方式。

二、艺术作品本体论与审美真理的表现方式

艺术是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也是美学的重要对象,因而艺术也就成了哲学诠释学探讨人文科学特殊表现方式和理解方式的对象,为什么艺术和审美经验等人文科学对象不能用自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理解和解释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象的特殊的表现方式。我们知道,哲学诠释学的艺术作品真理理论,是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事实性诠释学为基础的,加达默尔正是在海德格尔事实性诠释学基础上提出他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的。“如果我们想知道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是什么,我们就必须以海德格尔向形而上学提出问题和我们对审美意识已经提出问题一样的方式,对人文科学的整个程序提出哲学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人文科学的自我理解,而是必须对什么是真理的理解方式提问。尤其是艺术真理的问题有助于为更广泛的问题开辟道路,因为艺术作品的经验包含着理解,其本身就表现一种诠释学现象——但这根本不是科学方法意义上的。毋宁说,理解从属于与艺术作品本身的遭遇,因此,这种从属只有在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说明。”(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110.)正是艺术作品特殊的本体论存在方式,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真理不同于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经验对象,由此,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以及真理表现方式,也就与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经验对象有着根本的区别。那么,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美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阐述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在《真理与方法》和《美的现实与其他论文》等著作中,加达默尔从游戏、象征和节庆三个方面,阐释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形式:通过游戏的表现性阐述了艺术的表现性特征,通过象征的自身意义性阐述了艺术作品的真理性维度,通过节庆的时间性阐述了艺术作品的时间结构,而所有艺术本体论层面和真理表现方式,都是从作为具有此在历史性和时间性的存在方式来阐述的。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和《美的现实性》中,都非常突出地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性。西方哲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中的许多理论家都探讨过游戏这个概念,如席勒、斯宾塞、谷鲁斯、斯汤达,苏珊·朗格等,都把游戏作为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加达默尔的诠释学更是赋予了这一概念以哲学和美学的崇高地位。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作品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能够超越创作者本身和创作活动本身进入理解者的理解事件中,并与作品所表现的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并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建构艺术作品的意义世界。艺术的存在不能被规定为某种审美意识的对象,因为正好相反,审美行为远比审美意识对自身的了解要多,审美行为是表现活动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在以往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中,往往去设定作为审美活动和阅读活动的对象性客体,如对象的形式结构、对象所体现的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去分解构成艺术的各个要素,去分析审美意识中的各种因素。这固然可以看作是美学研究和艺术批评中重要内容。然而实际上,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的审美,才应当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真正核心内容。 如果说,加达默尔对游戏的重新阐释和理解把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理解为一种参与性的事件,那么,他对象征的阐释和理解则旨在揭示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表现问题。美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意义和真理,不是指某种简单的可以被我们直接看到的东西,不是某种一旦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可以理解的东西,也不是一种比喻和替代,而是一种充满了意义的象征,一种人类经验和存在真理的昭示。“如果我们真的想思考艺术经验的话,我们就可以,而且必须沿着这些路线来思考:艺术作品不只是指示某种东西,因为它所指示的东西已经存在在那里了。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意味着存在的一种拓展。”(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32.)因此,艺术作品与可复制的产品不同,它是不可替代的,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一种象征,一种可以认识事物和认识我们自身的独特的形式。因此,艺术的象征是那种“我了悟全整体而被寻找的始终是作为生命的片段的另一部分。……美的经验,特别是艺术的美的经验,是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的一种对潜在的整体和永恒的事物秩序的召唤。”(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32.)因此,艺术就不仅仅是以往的美学所认为的是一种客观性的形式结构,也不是简单的摹写和反映,也不只是创作主体的意图实现。在加达默尔这里,象征并不只局限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种经由我们的艺术经验扩大了的人类经验,艺术的象征既体现和证实着艺术作品的存在自身,也开启着人类经验和审美真理的诠释学空间。

艺术作为类似于游戏的表现事件,艺术作为一种象征,都表达着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真理,都不是如以往的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中立的、客观的、无时间性的。恰恰相反,艺术的和审美的真理只有在时间性的理解和解释中才能出现,一句话,艺术的真理表现是一种时间性的结构和过程存在。正是这种时间性结构使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解与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区分开来。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存在要求理解者采取一种中立的审美态度,哲学诠释学认为艺术作品则要求理解者参与到艺术作品表现事件中,艺术作品的存在必须像参加节日庆典一样的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表现事件中。我们对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艺术经验,并不是由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决定的,也不是单纯由这个作品的色彩、形式和结构决定的,而是由于我们参与到这个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之中,并对这个作品进行对话性的理解和解释,艺术中的审美真理也只有在这种参与性的理解事件中才有可能,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都是与我们的经验世界相联系,与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解释相关联的。“美学必须被并入诠释学中。这个表达不仅只是指问题的范围,而且从根本上也是精确的。反过来,诠释学必须这样得到规定,即它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公正地对待艺术经验。理解必须被看作是意义得以出现的事件的一部分,在理解事件中,所有陈述的意义——艺术的陈述和所有其各种传统陈述的意义—才能形成和实现。”(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164-165.)因此,在艺术和审美的真理问题上,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过程、审美意识对象和文本本身决定着其意义世界,而是在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时间性地展现其意义世界。

可以看出,哲学诠释学的这一美学思想无疑是反传统美学的,在加达默尔看来,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还是艺术作品的真理表现,抑或是艺术作品的真理发生,都必须在人类经验性的理解和解释事件中才能出现。这种反传统美学的思想,不仅质疑和挑战了以往那种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或意图,艺术作品的客观的形式结构,美学理论的抽象概念去理解和解释艺术和审美真理的传统美学观点,而且在此在历史性和时间性的理解事件中阐发了其独特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和真理表现方式。

三、诠释学的理解途径与审美真理的可能性

从诠释学的立场出发,艺术作品文本只是一种半成品(注:Gadamer,"Text and Interpretation",In Hermeneutics and Modern Philosophy.Ed.,Brice R.Wachterhaus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6.P389.)。这无疑是一种反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本体论观点,是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反美学”。“艺术理论提出的问题必须面向全部,必须既在艺术理解自身作为艺术之前,同样艺术也在艺术不再理解自身作为艺术之后把艺术作为艺术来对待。是什么东西使得绘画、雕塑、建筑、歌曲、文本或舞蹈表现为美的,而假如‘不再美了’,仍然作为艺术?……真正说来,美规定艺术之为艺术,即作为从所有按照某种目的建立并使用的事物中脱颍而出的事物。事实上,美只是将人邀请入直观的请柬,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作品’。”(注:加达默尔:《生动与直观》,见《加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页。)也就是说,只有在理解事件中,审美真理才具有可能性,这是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可以说,审美真理理解的有限性观点是加达默尔始终坚持的思想,他把有限性的观念运用到经验的分析中,并认为我们的对艺术的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始终是一种有限的经验。因此,在加达默尔看来,我们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的历史的理解,以及对于艺术意义和审美真理的理解,都是在一种具有特定历史境遇规定性中用某种已然具有的思想、情感、洞见,去观看、理解和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东西。因此,要获得唯一的、最终的、客观正确地解释是不可能的,理解始终是此在历史性的一种运动方式,艺术作品文本的理解只能是有限地理解。正是艺术作品和审美真理地理解的此在规定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真理地理解始终是历史性和开放性的。这正是哲学诠释学的美学理论与传统的意义和真理重建论具有本质性区别的地方。

加达默尔试图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地探讨,来回答审美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第一、根据我们历史性的存在,什么东西被带进了艺术地理解事件中?第二、作为具有自身有限性和历史性的理解者,我们如何能够理解同样具有历史性的艺术作品?第三、在作为理解者的我们与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之间所发生的理解所产生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理解过程所导致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启蒙运动以来发展的理性意识认为我们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理解某一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克服我们自身所具有的种种偏见,达到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客观认识。加达默尔坚决拒斥这种观点,他认为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在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中,“解释者无需丢弃他内心所已有的前见解而直接地接触文本,而是只要明确地考察他内心所有的前见解的正当性,也就是说,考察其根源和有效性。”(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344.)理解是一种不断地向未来筹划的过程,我们总是在这种筹划中联系着艺术作品文本和我们自己,并在这种筹划中实现艺术理解的可能性和意义的可能性。以往的历史主义诠释学还认为,虽然作为理解者的我们与所要理解的历史上的艺术作品对象之间存在着时间的距离,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克服这种距离达到对艺术作品的完全理解。而哲学诠释学坚持认为,正如前理解在理解运动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一样,时间距离也在人类的艺术经验和审美理解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时间距离不仅不是为了获得正确的、客观的理解所必须克服的障碍,恰恰相反,是一种艺术作品文本意义和真理建构的积极因素,是一种开放性的事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理解的真偏见与误解的假偏见区分开来,从而使我们的理解具有有效性呢?

加达默尔是通过视域融合中产生的“效果历史意识”(consciousness of effective history)来回答这一问题的。理解的有效性和开放性就是由这种效果历史事件(historically effected event)来实现的,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经验的真理也同样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所谓效果历史意识,首先意味着对自己的诠释学处境的意识。我们的存在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理解者自身的历史性。这种效果历史意识决定了效果历史本身的有限性和开放性的真正意义,这也就进一步地决定了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的理解活动中的效果历史意识是一种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历史事件。“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中,通过这种事件意义的东西才表现自身。因此,这便证明了诠释学现象所使用的游戏概念,正如美的经验所运用的概念一样。当我们理解一个文本时,吸引我们的意义丰富的东西正如美对我们的吸引一样。当我们理解某一个文本时,文本中富有意义的东西对我们的吸引就如美对我们的吸引一样。在我们意识到自身并站在某一立场证明文本向我们提出的意义要求之前,文本就已经确证自身和已经把我们吸引着了。我们在美的经验和传统意义的理解中,所遭遇的确实具有某种像游戏的真理一样的东西。在理解中,我们进入了一种真理事件,假如我们想知道我们所要确信的东西,这种真理的获得似乎已经为时已晚。”(注:Hans-Georg.Gada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1989.P494.)在对艺术作品文本的理解过程中,理解者是从具有根本意义的历史距离去理解历史上的文本,这种历史距离正是历史的艺术作品文本得以理解的诠释学处境,它所形成的诠释学语境对于理解来说就是一种理解视域,效果历史意识通过不断地提问的恰当视域来实现。正是由于我们在与传统文本的理解中获得了一种恰当的问题视域,这样才有可能不断修正自己的前理解、前见解和前把握,在新的提问与回答中达到新的视域融合,并不断地使审美真理成为可能。

艺术经验中的审美真理是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事件与理解者的历史性事件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实现的。艺术作品以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存在着,并需要我们去对它做出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和解释也努力地去接近我们所要理解的事物。这既是艺术经验、审美真理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真正发生的过程,艺术作品的经验和审美真理也只有在这种紧张关系过程中才能得以展开和建构。在审美真理的理解事件中,我们总是以自我已有的经验进入理解事件中,正是这种参与性的理解才扩大和丰富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和延续了人类的艺术。由此,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所理解的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真理问题,就不是一种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所认为的可证实的问题,也不是客观结构形式论所认为的仅仅存在于作品本身的问题,不是审美意识抽象论所认为的那样与我们的具体经验没有关系的问题,同时也不是作者意图论所认为的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动机进行重建的问题。

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哲学诠释学的反传统美学思想,即它反传统美学所标举的艺术经验、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的纯粹性思想。正如维斯海默所指出的:“审美纯粹主义的抛弃意味着艺术是与非艺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关系的古典术语是‘模仿’,加达默尔用它解释理解问题。艺术‘理解着’非艺术,所有的理解都包含着把某种东西作为某种东西的理解。‘作为’在这里意味着理解总是这样的发生:既‘是’又‘不是’。”(注:Joel.Weinsheimer,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Literary Theory.New Haven & London,1991.P77.)以往的美学认为,我们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经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抽象去理解审美真理的,而哲学诠释学则否定了这种纯粹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抽象,它把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视为一种历史性和时间性的理解事件,因而把艺术经验和审美真理的有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辩证地统一在同样具有有限性、历史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人类理解经验的效果历史事件之中。

四、哲学诠释学“反美学”的当论意义

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理论所面对的问题是当代美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传统的美学理论确实无法回答当代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美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另一方面,激进的后现论彻底地否定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问题,而艺术和审美中的真理问题又确实是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主题,因此如何理解和诠释人类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便成为了当代美学的重大难题。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诠释学美学坚持了艺术和审美真理可能性,但很明显,这种审美真理立场显然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真理立场。这种不同,不仅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艺术自律性与意识形态问题,哲学诠释学不怎么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这一点受到了当代一些理论家的批评,如伊格尔顿和哈贝马斯等;这种不同而且在于,哲学诠释学的审美真理立场主张审美真理并不是某种完全自律于艺术作品本身的,而是需要理解者和解释者参与的游戏事件,艺术作品文本是一个自律性半成品,其意义和真理必须由理解和解释者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才能得以实现,因而,意义和真理都是差异性的和多元化的,审美真理的任何一种理解都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确定性永远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审美真理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立场,加达默尔的效果历史理论被著名文艺理论家赫斯视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但是,由于加达默尔的审美理论仍然坚持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真理的可能性问题,又被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如德里达视为传统的保守主义。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美学理论认为,正是作为一种严肃的人类游戏的艺术,真理性地见证着我们人类生存的差异性秩序结构。在《艺术的游戏》中,加达默尔写道:“我们在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中所遭遇的东西,不只是某种奇思怪想的自由或本质的盲目的肤浅丰富性,艺术作品的游戏能够跨越所有的阶级、种族和所有的文化层面洞悉我们所有的社会生活维度。因为这些属于我们的游戏的形式就是我们自由的形式。”(注:Hans-Georg.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P130.)无论是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还是现代的非再现性艺术,只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形式都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扩展,一种秩序的象征,一种审美真理的严肃游戏,一种可以在其中“逗留”的审美经验世界,一种如“在家”(Einhausung)一般的充满了差异性自由的和谐。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6篇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观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它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而这种相遇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主体还需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一种_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消失,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当主体与世界相遇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意象产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而当艺术家的意象孕育成熟,其自身就有加以表达的内在趋向,这时就进入了艺术意象的生产阶段。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而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识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识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它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关。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答:第一种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第二种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莱辛的分类方法:第三种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答:艺术接受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但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引导重建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答: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答:(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2)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所谓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陶情怡性、意志感发、心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所谓间接效果,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3)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所谓独特性,就是指审美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独具的本质属性,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确定审美教育内涵的根本依据。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7篇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观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它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而这种相遇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主体还需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一种_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消失,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当主体与世界相遇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意象产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而当艺术家的意象孕育成熟,其自身就有加以表达的内在趋向,这时就进入了艺术意象的生产阶段。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而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识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识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它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关。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答:第一种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第二种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莱辛的分类方法:第三种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答:艺术接受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但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引导重建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答: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答:(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2)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所谓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陶情怡性、意志感发、心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所谓间接效果,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3)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所谓独特性,就是指审美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独具的本质属性,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确定审美教育内涵的根本依据。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8篇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观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它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而这种相遇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主体还需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一种_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消失,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当主体与世界相遇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意象产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而当艺术家的意象孕育成熟,其自身就有加以表达的内在趋向,这时就进入了艺术意象的生产阶段。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而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识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识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它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关。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答:第一种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第二种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莱辛的分类方法:第三种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答:艺术接受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但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引导重建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答: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答:(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2)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所谓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陶情怡性、意志感发、心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所谓间接效果,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3)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所谓独特性,就是指审美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独具的本质属性,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确定审美教育内涵的根本依据。

艺术与审美的意义第9篇

关键词: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符号;表现形式

1 艺术审美符号

艺术审美符号作为艺术审美的抽象艺术语言,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是由传达艺术形式、情感、思想等要素借以传达艺术美。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而“所指”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西方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所涉及的“意象”的范畴,传统艺术中“意”与“象”的有机结合。

2 陶瓷艺术中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

审美符号作为一种体验美感存在的形式,“它既区别于一般概念符号的标志,也区别于艺术符号的呈示。”[1]在陶瓷艺术中艺术符号通过器物造型、纹样、釉色美感的不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从而产生美的体验,通过这一过程,艺术符号在传达艺术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成为审美符号为人所认识。因此,陶瓷艺术的审美符号融合了表象的艺术符号以及对于符号的内涵暗示产生的美感体验。

2.1 表象的审美符号

“表象的审美符号”是指具体的宗教观念、礼俗思想借助于具体的物质形式成为表象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例如,如龙山文化时期的白陶h,是这一时期典型器物,由于当时的东夷族以鸟作为图腾,白陶h以表象的方式在造型上充分展现了这一鸟形的艺术符号,人们通过象形的创作手法,遵循一定的规律或形式法则,从而产生符合一定时代精神需求的艺术品。除了民族图腾的符号外,民族习俗、宗教艺术的符号也同样以此手法转述到陶瓷器物上,借助于抽象的符号寄托创作者的情感与观念,成为表象的审美符号。

2.2 表意的审美符号

表意的审美符号是指艺术符号能够充分展现美感,并且不仅限于艺术形式。从本质来看,表意的审美符号寄托了思维与情感,追求象外的虚空。正如胡雪冈指出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内容与形式往往被惯称为 “意象”,“‘意象’”即‘意’与‘象’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意象’是情景交融、托物寄情的一种艺术表现。[2]从中国陶瓷艺术史发展的纵向来看,由早期的原始陶瓷明显的象形符号,逐渐发展到魏晋青瓷、唐三彩等艺术形式,直至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的宋代瓷器艺术,在文人艺术风尚的引领下,温润的艺术风格成为这一时期艺术追求的范式。可以发现,由表象的艺术符号逐渐转变为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寻求器物形象之外的意义。从而,表意的审美符号突破了有限的象的形式,塑造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艺术意味。

2.3 陶瓷艺术中审美符号的特征

传统陶瓷器物中的审美符号,因人们价值观念与情感的差异,对于审美符号的体验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艺术审美符号特定的、具体的含义日趋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审美符号在理念上的延伸性。从审美符号的表现方式“象”与“意”两种手法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器物的具体形象附加了社会文化或时代的艺术语言内涵,因而审美符号的意义逐渐被延伸,构成多样化的理解方式。其次,审美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体现的价值意义不尽相同。当今的快餐文化异于传统的礼制社会,符号在器物的形式与内涵上异于纲常礼教的束缚与限制,因此对设计的功能符号、形式符号与视觉艺术符号的表达也产生了多样的阐释。第三,审美符号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透过形式结构,也遵循着艺术审美的相关原则。

3 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形式

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形式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与方法,但审美符号不固定于外在形式意义,具有一定的开发性。在现代陶瓷设计中,这种开放性具体通过器物的功能性符号、视觉艺术符号等将一个完整的涵义诉说清楚,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意象。

具体来说,功能性审美符号主要侧重于器物的实用性,如(图1)的大耳有福的餐具,将佛像的平面造型转化成立体,佛像的面部与耳朵被设计成餐盘与餐盘的端拿部位。在民间也有关于佛耳大有福的说法,餐盘的设计不仅暗含了传统的吉祥寓意,又与餐具的功能性相契合,展现器物最大的功能性目的。

此外,明确的几何符号语言可以通过组合排列的方式形成秩序感或节奏感。如(图2)马克・赛库拉(英国)设计的礼仪用具,整体形态均有几何形态的明显特征。壶嘴顺着壶体顶部弧线侧伸出来,与三角形的长直角边方向一致,壶把手则是与三角形的短边方向相同。所以这些,给人以良好的设计秩序感[3]这些功能性、几何性的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作为美感体验的媒介,不仅富有视觉艺术特色,而且更能展现时代性特征。

4 结语

审美符号是人的审美认识与体验的一种媒介,不同时期审美符号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环境下人的审美体验造成的。因此,审美符号在当代已经变得更加的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然而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审美符号又同样以表象与表意两种方式的融合来展示器物的美的本质,并用艺术功能性、几何性等视觉艺术符号展现器物的艺术意味。

参考文献:

[1] 吴炫.论审美符号[J].广西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2] 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