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历史学科的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18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018―12

党的十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顺应实践需求和人民愿望,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十报告为指导,深入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抓住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首先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中。正如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①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精辟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体现。深刻指出:(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2)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3)因此,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4)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为达此目的,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1]533-534这些重要观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的精辟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地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544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3]337-338“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4]162一定的时代是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60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地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思想这一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相互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准备,没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无从谈起。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升华,这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和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不断深化了三大基本规律即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所谓基础性、架构性,即是说,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长远性的奠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架构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两大基本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意义与支撑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组成部分。所谓开创性,即是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面向新的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作用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价值目标、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直接关系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来自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创新

实践是产生科学理论的重要源泉,又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总结过去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一是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两个前所未有”的清醒判断,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代认识背景。当今时代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一个主题、一大潮流、四大趋势”。所谓“一个主题”,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并进一步深化;所谓“一大潮流”,即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变化的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多方位拓展。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变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对我们发展十分有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从政治方面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或多极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从经济方面说,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击全球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国际竞争更加剧烈,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科学判断国际环境新变化、科学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新变化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特点,可以用“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五大趋势”来加以概括。所谓“一个基础”,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推进各方面发展必须始终依据的基本国情和根本基础。所谓“一条主线”,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主线。所谓“五大趋势”,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样一种新特点和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因素,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实际,“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6]33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发展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

尤其要看到,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上述八个方面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面临诸多风险和困难的矛盾凸显期。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特殊性,以新的发展战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实践新发展,尤其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关键发展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根本依据,也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也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更加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特有的厚重的理论基础。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一种“集体智慧”,包括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

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谋求人民幸福和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和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之根本之“脉”。科学发展观深刻贯穿着这一“根本之脉”,它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是一脉相承的。在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当代中国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尤其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百废待兴、百业重建的历史条件下,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最初具有标志性的理论探索成果。在这篇重要著作中,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方面,初步探索和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重要的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出了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统一协调。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又一部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探索之作。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兼顾、统筹安排”的基本方针。在这些正确思想指导下,50年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和有关建设方针。在执政不久的条件下,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即对我国现代化发展作出如此重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可以说弥足珍贵,具有很强的理论胆略和很高的政治智慧;当然50年代后期直至“”,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重大失误,使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和深刻的教训。

历史经验包括教训是一笔宝贵遗产。正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胆略和实践气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基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其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主要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发展起点,“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现代化基本路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基本路径,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国际条件加快我国发展的现代化基本方针,等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把全面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他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考察,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这些重要思想,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深刻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面向21世纪,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探索与实践。1995年,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大关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等,进一步探索和提炼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21世纪初,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大价值,是把中国现代化发展放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新变化中加以认识和把握,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开拓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广阔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正是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支撑点是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这一“根本之脉”上,科学发展观凝聚着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正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7]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重要观点和基本要求表明,科学发展观高度凝练了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进一步深刻揭示

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与真理性,归根到底来自于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正确认识和规律的深刻揭示。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确,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这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以何为本,这是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经济社会,曾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8]107-108这三大发展阶段,集中体现在发展理念上,即形成了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三大发展形态。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以神为本,人们主要从虚幻的神灵中获取发展的价值与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广泛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物为本的阶段,人们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主要地通过商品交易表现出来,人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但人的本质掩盖在物的交换之中;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进入以人为本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超脱人对物的依赖,但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价值目标,决定了我们必然也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理念,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创造性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不是简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不是简单吸收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而是具有自己深刻的内涵,这就是,坚持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须臾动摇的原则和前提。

(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与状态,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遵循什么准则,保持什么状态,是发展是否科学和有价值的直接标志。片面的发展、单一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不仅难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且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层隐患,以至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灾难。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种关于发展的理论竞相涌现,先后产生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循环经济论、经济自由论、可持续发展论、新发展论等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这些发展理论,表明当代进步人类在坚持发展的过程中,愈益注重探索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效益的发展,由此各种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各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必须保持的状态。全面发展,着重强调发展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科学发展观将这三种发展理念与模式溶入一炉,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与前提中融为一体,实现了发展观的新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这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把握发展的价值目标,是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关键因素。价值目标远大而科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历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目标作用。马克思指出,未来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649《共产党宣言》明确强调:“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5]24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具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性质与目标,决定了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一切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

我们党在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所确立的基本方针,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的集中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延伸与展开。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具体化为实践过程,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只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牢牢把握住“五个统筹”,也就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条件,这就是坚持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明确提出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格局的有利条件,把对内发展与对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合作,这对我国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社会现代化十分有利。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外和平发展和对内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正如十报告所指出:“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突出体现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与发展。正如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而对于如何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来说,这个问题就是判断变革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过程是否有价值、结果是否有效益的根本标准。建党与执政,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建设与发展,也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求。同时,还要把人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使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的个性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依靠谁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118-119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1]5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1031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注重把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生事物,注重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中捕捉、把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契机,注重从本质上发现、保护、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上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和坚持了这个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且把这种积极因素与社会发展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力量,发展没有动力,科学发展更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要在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3]259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13]419一般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全面的,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更是全面的,否则,社会就不能进步,就要发生倾斜甚至冲突。辩证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坚持全面地发展、协调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而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形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而深刻地坚持了事物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把握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如何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的内在统一,蕴涵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之中。

六、把握精神实质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精神实质即思想路线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在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新要求,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牢牢把握当前关键发展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首先,要牢牢把握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时代潮流的新走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如何顺应人类文明大趋势,既坚定不移地搞建设、谋发展,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又坚定不移把发展建立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拓宽世界视野,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在更加适应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的层面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牢牢把握国内改革和发展新趋势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当前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任务都十分艰巨而繁重,既有雄厚的改革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影响改革和发展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消除,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营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充分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又要努力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改革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既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又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民生民利、大众参与、核心价值等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造福于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贯彻落实科学观的新要求。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进一步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二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完善的体制保障

现实表明,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因素。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高度的自觉。二是体制因素。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因而在工作落实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现象。如何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体制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根本性课题;如何把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体制和制度加以科学规范,从制度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并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统筹各方、兼顾全局,仍然是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三是干部因素。一定的发展观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集中体现。人的主观世界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直接影响着乃至决定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改造世界观、端正价值观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任务还相当艰巨。一些领导干部尚未从“以官为本”、“以权为本”真正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缺乏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真正重视和根本利益的切实关注,因而很难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卓有成效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因而很难拿出制度化规范化的措施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浅尝辄止,因而很容易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抽象化、虚拟化。总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指导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不啻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观念不到位,必然严重影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又对领导干部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下工夫,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无疑,这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关键环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否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科学发展轨道,首要因素在于决策体制和机制是否完善。这就需要彻底改革“靠权力决策”、“靠经验决策”甚至“靠拍脑袋决策”等主观主义、的决策行为所依托的决策体制,真正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决策体制中,从制度上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依法性。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科学决策能否顺利执行并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执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和畅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嘴上一套、行动一套,凡此种种,都属于执行体制方面的问题,都是决策执行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畅顺造成的。因此,决策必须科学,执行必须有力,凡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事情,一旦决策,必须果断执行。求真务实、务求实效,是建立与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最基本要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切公权及公务行为都离不开监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力,能否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卓有实效,还决定于能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对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监督体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预防和惩治少数领导干部恃权腐败,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和保证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国家尽力、为社会尽责、为人民尽心;监督体制的任务不仅在于事后监督、结果监督,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从制度体制上促进和确保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事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

三是要继续推进思想解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当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尤其应当自觉地将解放思想贯彻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

从一般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解放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要进一步发挥解放思想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

从特殊意义上说,继续解放思想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结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任何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都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些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着种种误解和曲解,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思想僵化、认识凝滞,没有真正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比如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着力解决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者、决策者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模式以及“官本位”、“权本位”等精神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没有这样一种思想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各个方面,都无不这样迫切地把继续解放思想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

注释:

①1938年10月14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后来在编辑《选集》的时候,亲自把它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这两个概念实质一致,现在理论界一般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谈论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列宁全集:第3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2篇

一.初中历史学科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还在延续,许多学校还是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主要依据。所以,老师们也就不得不追求高分数。老师们比较关心考试试卷,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为了能让学生考出高分数,在历史课堂上,有些老师宁愿多留时间让学生复习历史知识,也不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贴标签、喊口号 有的老师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时,就告诉学生答题的“技巧”:如果让你回答__事件受到的启示,你就可以回答“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如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问题的启示,就再加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这种不管学生对问题理解不理解,就让学生按公式化的答案答题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贴标签、喊口号。

对于这种口号式的答案,如果出现在考试试卷上,老师们有时还真没辙。因为在老师们的思维中,就连“运动”“化运动”等党的历史上的错误,也能说出党的英明、伟大来,理由是党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却能纠正自身的错误;能纠正自身的错误,难道不能说明党的英明和伟大么?虽然这些“标签”“口号”式的答案有道理,但是很显然,这种教条的德育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是很难有什么触动的,也是必须纠正的。

二.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情境体验” 落实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还是菏泽市初中历史教研员张红霞老师提出的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情境体验”的方法最好。

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的主要方法有讲述历史故事,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历史图片,设计以史实为依据的模拟情境,参观历史遗址、遗物等。通过这些方法,再配上一些引导、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穿越时空”,神入历史,学生才能得到真切的体验,才能真切地感悟历史。请看下面的示例:

①时空隧道:假如你们学习小组的同学组成记者团,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万年前,对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进行了采访,请把你们采访到的情况向全班汇报一下吧!

②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精心设计一份讲稿。

③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秦朝的统治?

④假如你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谏官,你敢给唐太宗提意见吗?你会提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⑤假如你是北宋时汴京的一位市民,在汴京城内,你会看到什么?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3篇

【关 键 词】邓小平经济理论/科学价值/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

【 正 文 】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20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100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 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转贴于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80年代以来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8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20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8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1937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毛泽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45.5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7.8倍,农业增长了0.46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1∶17∶99。粮食产量1953年还比1913年减少了350吨[2]。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 用100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 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80多年。在这8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17年10月至5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30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1954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50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第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初步揭示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新形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地位、制度保证与目标、调节手段、外部条件、战略方针、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自始至终贯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涵盖社会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以及生产力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各个部分的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留给我们和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从形式上看,邓小平经济理论没有表现为大部头的专门著作,没有至玄至深的理论思辨,也缺乏一般学术专著中那种概念提出、转换和逻辑推演的系统过程,但它却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产生的、“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是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给以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的理论。 这样的理论才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需要的“真正的理论”。对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很好地学习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集体备课;学生;教师

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是为集体备课。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作为中学一线的历史学科教师,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要在短短的高中三年之内,使学生掌握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历史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就必然需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教育教学任务、成就高素质教师的必要环节之一。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尤其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靠一本教参备课已基本能应付,甚至有人提出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上课,更谈不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了。这实际上是忽略了合作的力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实践层面看,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一、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再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再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不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了,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纲多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一纲多本”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解读不一,因此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同版本的表述差异很大。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可以删去?哪些又该适当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增删不宜,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或者课堂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完不成。显然,加强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驭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许集体备课的实效不一定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能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其备课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至少能起到增强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信心的作用。

二、集体备课是学生“减负”的需要

迄今为止,新课程的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大部分只给结论,有的甚至不给结论,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呢?它需要教师从课外收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加以补充,科学取舍,有针对性地遴选典型的素材并提交给学生,这样才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此外,除教案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还精心准备了课件。试想,如果每节课都如此,教师的负担明显就加重了。而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既分工又合作,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和效果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积聚教学资源和方法、减缓学生压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新课程教辅材料不配套,只有通过集体备课,精选习题,补充乡土教材资源,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集体备课是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除了外出学习,更多的是靠校本教研,而校本教研主要有三种形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矛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己。而课堂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再加上集体备课、交流反思等必要环节,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通过自身的理解、内化、反思和提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并不断呈现出新的跨越的态势。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呼唤集体备课。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历史教师的重思辨、重批判的思维特点,从客观上讲需要群体智慧的融合和协作。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当新课程理念在遭遇实践挑战时,教育理论家们、政策制定者们也显得爱莫能助。即便可行,面对着繁重的实施工作,我们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究竟谁能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专业引领?是我们的同事、同行,还是我们的学生?从新课程实践看,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架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明显不如中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他们是传统课程下的既得利益者,观念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更难,以至于有人认为新课程最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这一部分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教材的处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明显不如老教师。因此,实施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扩大交流,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也是当前课程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总之,集体备课是新课程实践的客观需要,是让学生减负、让课堂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5篇

不难看出,古今中外不同信仰的史家都认为,史学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评价。今天,论及历史认识要有价值判断似乎更不是什么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史学界有人提出“价值中立”,否则就是“玷污了科学的神圣”。这种论调的实质,是削弱以致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但因其披着“科学”、“客观”、“公正”的外衣,却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今天继续探究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价值认识到价值判断

历史认识是一种价值认识。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徒有认识的形式而没有灵魂,至少是不完整的历史认识,因为历史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内容。这一社会内容,不仅由历史认识客体自身的社会性所决定,而且也和历史认识主体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直接联系在一起。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生活在真空中的认识主体,无论是社会认识主体,还是历史认识主体都是这样。因此也可以说,所谓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是不存在的。其实,标榜“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也是一种价值认识,只不过它是另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而已。

价值认识是价值判断的基础,表明“认识”和“判断”的同一性,它贯穿于历史认识的始终。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科研中,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简而言之,有什么样的价值认识,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则是价值认识的深化、升华和结果。

在历史认识中,只有通过价值判断才能够使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发生密切的联系,在历史认识诸多的判断形式中,价值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或影响到历史认识的结果。尽管这一判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但它的指向却是愈加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理。价值判断首先是历史研究、历史学的价值判断,但它却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的价值判断。

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体现了认识主体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精神的判断,不仅有历史感,而且还有时代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美国史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两卷本《全球通史》出版后约30年,《全球通史》第7版在1999年问世。两种版本相比较,可以看出第7版的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他在回答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撰写新版本的《全球通史》时说,答案与出版第1版的理由是相同的,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20世纪90年代的新世界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科技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难以抗拒的影响令人信服地证明着它的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外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史学理论研究中确实也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不仅是史学理论研究脱离历史学研究的实践,而且历史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脱离社会发展的实践,忽视以至回避现实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这样,活泼的、生动的、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学和历史学理论,就成为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空泛的玄学。历史研究即是不停地提出问题和不停地回答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当代史学的主流也被称为“问题史学”,这在中外史坛已成共识。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是和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价值判断的历史研究,自然也就没有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必将导致脱离社会发展实际,自然也就受到社会的冷落。

二、历史价值判断的本质是社会价值判断

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以及它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它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直观地描述,而在于进行理论的阐述和概括,所以不能没有价值判断。在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是联结历史认识与现实的社会认识的纽带。正如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是密不可分的一样,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的特点,是历史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每一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是从他所生活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观察历史、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而观察、思考、认识的目的,不在于使自己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重演历史,而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更清醒地观察、思考、认识今天和未来。包括历史学家在内,任何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都属于一定社会历史范畴,印上鲜明的历史烙印。人是历史的人,既不可能超越历史,也不可能回避历史。

20世纪初,梁启超作为中国新史学思潮的旗手,以进化论、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他认为“史界革命”是时代的需要,中国史学的陈腐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不能立于世界之林。抗日战争期间,陈垣完成《通鉴胡注表微》计20篇,前10节言史法,后10节言史事,突出表现了他在敌占区的抗日精神。在《臣节篇》中,他通过南宋胡三省论臣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陈垣所强调的“考史”和“论史”,即历史认识和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将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历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的价值判断密切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作为的历史学家和有生命力的史学著作,总是在这些方面为人们做出榜样。

在现代西方史学中,历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的价值判断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提出“双元革命”(dualrevolution)这个概念时,是指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他说:“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其中心是大不列颠和法国这两个毗邻又互为竞争对手的国家”。霍布斯鲍姆还强调:“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霍布斯鲍姆的上述观点,即是他的“历史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并非仅仅是历史学的,同样也是社会的价值判断,因为从他所论述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和本质内容。

三、清醒认识后现代史学的挑战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否定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在所谓“客观主义”或“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下提出的,那么在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J.F.利奥塔等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后,否定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则更多地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史学联系在一起。

后现代主义力主一切都没有确定性,而只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无序和凌乱,以及断裂和倒错等,这一切在后现代史学中,都有直接的具体反映。如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的海登・怀特在其代表作《元史学》中提出,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着诗学本质,史与诗并不存在截然断裂的鸿沟。历史著作普遍存在着诗学本质,无科学性可谈。因此,人永远不能找到“历史”,只能找到关于历史的叙述,或找到被阐释和编织过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

后现代史学否认历史研究价值判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所谓的“讲故事”,即强调历史的内容不过是“故事的因素”;既然是故事就会有情节,于是历史学家写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编织情节”。至于编织什么样的情节,讲什么样的故事,则与历史学家个人文化背景、性情、嗜好等因素有关。既然历史和文学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那历史还有什么“事实” 可言呢?历史的真实性在“编织情节”的过程中,就已荡然无存了。怀特认为,历史叙事在本质上属于语言学,他用诗学的方法来解读历史文本,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与文学家的创作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史学与文学有区别,这区别就在于历史学家是在“发现”故事,而文学家则是在“创造”故事。

针对后现代史学“要解构历史科学”,一些史家提出“保卫历史学”。美国三位女史家乔伊斯・阿普尔比、林・亨特和玛格丽特・雅各布合著《历史的真相》,他们认为,后现代史学的理论使“历史学的科学性和文化基础业已动摇”,将导致“历史学的瓦解”。英国著名史家劳伦斯・斯通则认为:“历史可能正朝向一个变得会灭绝的学科的路上走”,因而,“我们应该与来自极端相对主义者――从怀特到德里达――的攻击,进行战斗;(历史学)这项专业知识是在19世纪晚期,从研究证据的过程中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我们应该为保持这一专门知识而战”。 大卫・哈兰认为,后现论使历史研究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认识论危机”。 因为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认识论无法弥补“过去”与“历史书写”之间的断裂。而这种断裂是本体论形成的,从而也否定了历史本体论,即关于一般历史过程性质和特点的理论,总之,历史是不可知的,历史学科正在走向终结,要求解历史的真理,不过是“一大幻想”。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意识;价值引领

审美意识是审美价值观念的表现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它主要发挥着意义规范和价值评判的重要功能。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价值的引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历史学科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培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价值功能。

一、历史研究中的审美意识存在

审美意识主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到的审美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个体的审美意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1]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既有历史学科的能力素养,又包含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历史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形成,使历史教育背离了其原初的本质,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和信仰危机需要历史教育予以弥合、规引,进而引领人走向充满意义与价值的自我完善之途。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资源,应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挖掘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以警示人不断加强人自身的完善和建设,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这是历史教育的使命。历史学科能力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还包括批判、反思、建构等综合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历史的时空观,掌握“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基本的历史认识评价视角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素养总是和人的主体观念分不开,受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会参与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过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三中专门安排了科技文化的专题板块供学生学习,但老师们对科技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挖掘得不够,不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认识科技文明,科技历史的学习变成了科技历史知识的记忆。科技的成果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寄托着人类理想,科学家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造福人类生活的理想去思考和发现的,科学家本身就是在审美意识的驱使下去认识自然的。因此,要理解科技史的真正价值离不开审美意识的参与,赋予科技以人文的理解视角,在“科技是人的需要满足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思想高度下理解科技文明的历史。再如,对工业革命历史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审美意识。席勒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美与非美的悖论。所谓“美”,即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生活的方便,舒适,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而“非美”则是指在人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贫乏,陷入低俗、焦虑和不安之中。吉登斯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业主义的危机。用他的话说:“工业主义魔术般地变出了燃煤与蒸汽动力,伴之以巨大而沉重的机器在污秽不堪的作坊和工厂里叮当作响的景象”。[3]工业革命在这样一个维度上失去了其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我们不能怀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认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历史的认识往往需要跳出主客体思维的视角,去寻求人与世界的融合,即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我们越来越需要以审美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否有比较健全的审美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美”与“非美”是对工业革命的辩证认识,体现了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的统一性。

(二)审美意识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研究者与过去的历史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对话,通过尽可能丰富地占有史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甄别、分析、批判、理解,更真切地了解客观的过去,带着研究者的价值追求将过去与今天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建构,获得我们对于当下与未来的启示。人认识历史的过程体现出人总是与过去之我和未来之我进行永无休止的纠缠,以未完成的状态投身到教育生活中。历史为人类提供一个宏大的叙事舞台,人所有的实践活动,总是根据人类对世界已有价值的认识,在“此在的世界”中规划着自己的可能性,在“身在何处”的思悟中规划着“走向何方”。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历史,这种认识过程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新的影响。一方面在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在发挥作用。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者总是带着主观的目的、情感和态度去认识历史。这种主观特征既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又有潜意识的主观准备。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得失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服务,这就是主观上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研究历史。而更多的时候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是潜在的历史意识发挥作用,人对价值的评价、对真善美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审美意识在发挥作用。如对“苏格拉底之死”所展现的精神之美、对殖民侵略的野蛮与罪恶都需要我们上升到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审美高度去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获得深刻的启示。可见,审美意识在历史认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深刻程度和价值方向,将历史认识引向审美境界,从而赋予历史研究更丰富的解释视角和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审美意识引领着历史认识的价值方向

对价值的认识和引领是历史教学目标的核心和根本。被誉为价值哲学之父的洛采曾提出,世界分为事实、价值和普遍规律三个领域,只有价值是目的,其他皆为手段。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究历史事实,获得价值引领,探究历史规律的过程,获得价值的启示是历史研究最终目标。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的审美意识表现为审美趣味的高低、认识历史的立场是否正确、个人的道德理想是否崇高等等,这些审美意识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历史认识中的发展方向。审美意识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人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审美判断和评价上的体现。[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及其概念的学习,把对知识与概念的识记和历史学科应试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方法上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历史学科的审美价值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对事实和规律层面的内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对历史教学价值层面的功能重视远远不够,这是审美意识缺失的结果。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非常丰富,历史教育本真的价值是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对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精神的丰富。历史教育的求真价值和向善价值是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它追求的是外在的事物对于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无论是历史智慧的总结还是生命意义的追问,亦或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本体思考,都会对今天我们如何生活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对美国9•11事件“大声叫好”,从根本上是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是人性的善恶美丑评价问题,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分析判断,认识到恐怖主义的罪恶和人类的休戚与共。布洛赫层说过,“从本质上看历史学的对象是人,还是让我们把它称为人类吧,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类的踪迹,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4]布洛赫的观点直言历史的终极价值在于人自身,这就为审美意识提供了历史认识的伦理基础,即人是审美的,追求美的,按照美的方向发展是人前进的正确方向,也是历史教育应该引领的方向。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一)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人以自己的存在去理解世界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人认识历史、理解过去的存在,总是带着某种意义自觉,赋予历史认识活动以憧憬和希冀。如果承认人对历史的认识活动,包括以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历史,寄托着此在的人对未来的假设,那这种假设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存在,一种无限美好愿景的存在。正是美好的存在或者愿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在主体的觉悟和省察中与历史进行交往和对话,历史认识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唤醒主体自身的意义自觉与价值追求,使人更接近美善的境界,不断超越过去。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是通过建构一个情感的审美王国使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中介。[5]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的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善恶美丑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丰富的历史气象蕴含着丰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美的眼光去对待历史事实,发现历史中所蕴含的美,引领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之美。人类因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断走向自身的完美,正是由于人对完美的渴望,赋予人涌动的精神力量。历史研究不是仅仅局限于描述某些客观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事实”本身,通过人类自身基于“此在和过往”交流、对话,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对抗,使人获得朝向有意义、令人向往的目标行动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热情和动力本身就是一种美,它在历史万千气象中孕育,在人类的理性和精神的世界中得以萌生,在指引人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意义。一方面历史是一个大舞台,人性美丑都在这个舞台上暴露无疑,孙中山、、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伟人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伟大人物的精神之美和人格之美;另一方面,历史也无情地以美的标准去审丑,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汉奸卖国的,日本至今不肯彻底承认战争罪行的虚妄与野蛮等等丑恶让人们认清其本质,更加珍惜美的价值,增加对美的认同。在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审美或审丑价值,就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美感,让学生在历史的体悟中增加对美的认同和渴求。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思想源泉。历史教学中应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因素,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这一专题内容的学习,如果上升到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格审美境界去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不会停留在对先秦思想家具体主张的记忆上了,而是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对话,理解其精髓,感受其价值,进而愉悦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历史事迹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格美的最好注脚。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智慧之美、思辨之美和内敛之美。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三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加强皇权的制度设计,展现的是平衡和谐之美,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以审美的视角去认识“三省六部制度”,超越了阶级评价的传统历史认识思维,“制约与平衡”从智慧和文明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近乎完美的展现。

(二)开发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主观的心理感受能力,是一种欣赏力和理解力,表现出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培养审美意识的关键。审美能力是在审美对象进入审美视野后所表现出来的对象化的体验和创造,审美意识是以审美能力为基础的。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以课程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审美体验。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历史学科内容为基础,对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加强学科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课程环境下学会欣赏、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生活。历史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课程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建立若干个体现审美素养要求的课程模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33年历史的江南名校,其前身是由左宗棠奠基、晚清宿儒江苏学政黄体芳于1882年创建的南菁书院。学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沈鹏、顾明远、邢秀华等著名校友捐赠设立的三座艺术馆,馆藏十分丰富,历代名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珍贵文物、手工艺精品上千件,为历史学科美育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依托校本资源和与历史学科内容的整合,学校开发出了考古、文物鉴赏、陶瓷艺术与文化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实践中增长认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案例:南菁高中《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课程方案(片段)课程内容:(1)瓷器的制作与鉴定(与化学组合作开发);(2)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研究。瓷器的美学特征与美学思想;中国陶瓷纹样及审美意识;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解读;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3)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生对中国陶瓷工艺与鉴定的知识有初步掌握,对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及美学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课程设计:依托沈鹏艺术馆等独特的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师生合作开发,分专题分层次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美学价值。分专题:将该课程分解为以朝代为单位的课程,如夏商周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取向研究、隋唐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研究、明清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选择。分层次:根据学生兴趣和鉴赏研究的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提供指导,鼓励部分学生形成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鉴赏为主的历史学科的综合美育课程,课程开发中既体现了特定领域(陶瓷)审美鉴赏的要求,又融合了历史学科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广博与精美。事实上,历史学科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资源,只有通过课程的整合与凝练,将文本的课程变成意义的课程,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三)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

马克思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依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而人的审美体验又是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深度推进历史课堂生态变革,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丰富的主体体验中完善自我,提高审美意识。历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索人生与人类社会的历史问题,敬畏历史,以历史的视野认识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智慧。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相遇和融合。教育者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作为一个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主体以使所创设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所运用的教育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解,并逐渐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理解视野的扩大,本身的可能性不断扩大,自身的可能性不断实现,从而生成和发展出一个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人的世界。历史的审美和审美的历史赋予了历史教学更高的要求,在艺术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树立大历史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审美规律特点,创造自由的氛围。“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人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应获得充分的自由与自决……这些结论或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他们都是研究者智慧的结晶和本性的自然流露,凝聚着研究者的心血”[6]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是外部强加的,是其在知识基础、情感水平、人格倾向、理想信念的综合作用下内化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必须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无限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遨游,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是神圣而迷人的,它不单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灵魂,更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类的一切积极的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而向自由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历史行程中,却充满了重重障碍。”[7]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未必一帆风顺,有时需要长期的体验和培养,其审美境界和知识视野、道德信仰密不可分,只有在生活的世界中不断淘洗和凝练,人才能不断走向理性和审美的王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历史学习“唯有当主观价值之善同客观事实之真达成历史统一,既合于主观需要又合于客观史实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才会创造出生命美学和生活艺术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生体验和美善世界。”[8]历史教育的功能不仅包括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包含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剧创作、参观历史纪念馆、主办历史纪念日主题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历史意识、历史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追求。2014年12月的“南京公祭”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升华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道德信仰,热爱国家、渴望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取向。历史教育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中增加了庄严感和崇高感,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响应时代需要,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审美理想。

(四)重视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马克思对历史价值有过这样的概括:“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9]马丁•路德曾说过,“国家的前途不仅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全民的文明素养”。人创造历史,历史因人而存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最终应体现在对人生的价值引领上。如果说历史的工具性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那么历史的人文性则回答人类存在的价值理由和可能。历史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知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历史教育只有给现代人提供全面的生命关怀,更多地关心现代人的心灵需求,才能更好地获得大众的精神共鸣。历史学习不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历史学科是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为研究对象,特别需要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充分掌握历史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历史教育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10]。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主要目标,处处渗透着生命审美追求。历史是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体现着人的价值和追求。史书和史料是没有精神和思想的,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和判断,赋予其新的生命,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历史研究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运用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又进行富有意义的价值引领。历史以有限的存在呈现,但又展现出其无限的意蕴,人在与历史的融合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也成就了审美的人生。“面对这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有限的个人总是从自己现有的地位出发,向着有限性以外张望,不断地超越自身,向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而献身,这中间包含着人对人的责任感。超越自身,舍弃自身,为他人尽责,实际上也就是使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整体中,参与到无限的整体中,以实现自我。”[11]这里的“出发”“张望”“融合”正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因“张望”而获得无限可能,因“融合”而获得无限,成就了人生的完满。这就是生命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至高的美善境界。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记忆。“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角度)。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2]作为现代公民的最突出特质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教育不能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让人成为精神高尚和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教育仍然只能停留在技术和认知层面,背离了它的本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命运攸关的全球化时代,个人社会责任的归属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教育必须倡导包容、和平、合作的理念,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关心人类未来的胸怀。历史教学的审美意识培育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具有全球意识和以共同价值为内容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1.

[3]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4]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3.

[5]曽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6]刘亚敏.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14,(2).

[7]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J].南开学报,2001,(4).

[8]凃艳国.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1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4.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目标 价值选择 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31-02

中学历史教育目标是对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历史教育目标不仅对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统摄作用,也对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等问题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学历史教育目标定位的探讨中,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盘根错节。在教育追求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倡导人的解放的当下,系统地梳理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相关论述,厘清中学历史教育目标应有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明确中学历史学科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理路,既是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实践需要,也是当前的历史教育发展的理性追求。

1.历史教育目标定位的沿革探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以来,历史科以独立的学科门类出现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受世界趋势的发展、时代主题的变换、意识形态的变迁、史学研究的深入、教育思潮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育目标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话语表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历史学科被赋予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唤醒其在中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的重任,并从一开始就延续了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新中国建国之初,中学历史科作为普及历史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渠道,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确立共产主义信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校教育的恢复,历史教育逐渐恢复正常,及至本世纪初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望新世纪历史教育的发展愿景。众多学者重新审视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其定位问题,引领历史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有关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探讨与历史课程目标的研究混杂在一起,众多历史教育工作者从认识、理解和研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从历史教育的本源出发,对中学历史教育和课程目标提出见解。有专家认为,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科学的历史观。有学者提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目标有三:一是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二是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三是训练科学的方法论。也有学者通过近三十年世界历史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认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认识从差异走向趋同,历史教育目标逐渐显现出了以下世界性发展趋势:注意健全人格的发展;强调学会学习(历史)、学会做人;关注人文精神的塑造。从十年来有关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论者从历史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人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将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纳入其中,理性地思考新的历史时期中学历史学科承担的教育使命。

2.历史教育目标的价值选择

历史教育目标的本质是从本源上追寻“为什么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科学理性的支配。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方面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同时科学知识也逐步成为所有知识门类的典范,科学的发展满足了人类驾驭自然的需要,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工具合理性,同时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观和人类对待知识的态度。故而,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具有价值?”的疑问,关照人的精神成长的人文社会科学,也身不由己地参照自然科学领域的价值标准判定自己的功能和价值。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发展人的生存智慧的中学历史科,其价值饱受质疑,甚至被当作一门无用的学科来对待。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教育到底有什么价值的时候,依然受到了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价值判断标准的困扰。历史教育目标的价值选择必须摆脱实用主义技术模式的思考逻辑,从历史教育的本源或者原点上思考历史教育目标问题。

首先,从我国百年来历史教育的历程看,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教育目标,体现出历史教育在价值选择上社会本位、学科本位以及学生本位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近代中国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召唤之下,学校历史教育自确立之日起便赋予历史科唤起国民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上的自觉。同时受教育学术研究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的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倾向非常明显。新中国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历史教育作为普及大众的历史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历史教育不论从目标还是内容上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都占据了历史教育的制高点。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随着教育事业逐渐走向正常并获得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随之兴起。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任务指导着历史教学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持久渴望使得学科知识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学科本位得到空前加强。从学科内容的角度来说,这一时期的以通史系列组织的历史课程内容系统严谨,教科书中的历史概念庞杂,知识体系逻辑严密;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讲述、板书、念课文和抄笔记成为历史课堂内的主要活动,学生主要记诵繁杂历史知识点,中学历史科与其他学科一样,人与学科的对立局面凸显,知识中心以及随之衍生而来的教科书中心、教师中心独霸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丧失。

面对学习者自由受到压制、精神扭曲的局面,要求改变学习者境遇的课程改革的呼声鹊起。本世纪之初启动的课程改革,也为历史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中学历史新课程大胆吸收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历史哲学理论,构建起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体系,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重构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注入了活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中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建自身的课程目标。同三大任务相比,三维目标更为全面、系统,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时期历史教育目标的价值选择。

中学历史科隶属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地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制约,也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使命,更何况教育本身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传播着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群体记忆中传达出对本族群和国家的认同。正是在这种历史教育价值选择的基础上,诸多国家的历史教育,都将爱国主义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关注和强化民族精神的培养,比如美国尤其强调对国家的忠诚,这正是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但历史教育的这一功能和价值并不是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历史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扼杀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借口,否则,历史教育会被当作制造狂热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工具,丧失其最基本的教养功能。

学科教育目标是学科教育在教育中的位置、功能和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和全球化语境下的基本假设,包含着学科教育工作者对历史学科教育的基本价值判断和理性追求。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者们对于学科本位的学科教育进行猛烈批判,也对一味强调学科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教育方式进行挞伐。在当下工具理性遮蔽人性、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呐喊成为这个时代教育领域的最强音。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丰富个体的知识结构,养精神,提升生命价值,从而促进其健全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人的发展置于历史教育目标的首位,成为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3.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认知理路

中学历史教育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目标群。在明确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价值选择的基础上,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理清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认知理路:

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处理好学校教育目标和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历史教育目标具有独立性和统领性,与其他学科教育目标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目标有众多的术语进行表征,如教育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教育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学科教学目标等,这些目标之间构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逻辑关系,处在最上位的是国家教育总目标,以下依次是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教育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在这一层级关系中,历史教育目标与历史课程目标同处于目标体系的中观层次,但历史教育目标高于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目标是历史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相对于历史课程目标,历史教育目标更为抽象,它不必像学科教学目标那样具有可测性,也不是用来评价历史教育的标准。但这并不代表历史教育目标的虚无,它所思考和回答的是历史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历史这类本源性的问题,也是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通常隐含在了历史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师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中。

其次,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视野下认识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体系。

历史教育目标是一个系统,有其核心目标和的一般目标。核心目标由历史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一般目标则是学校教育共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学科都必须担当的教育目标。从历史教育的属性上来说,“中学历史教育属于常识教育,不同于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学习。而通识的历史教育,其公众兴趣有三:一是文化传承、个人定位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二是文化修养,三是作为理解社会现实的一种途径。”因此,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制定必然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的普遍教育意义,高中历史教育目标,其核心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宽容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等这些目标则属于一般教育目标。

再次,从初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的衔接上看待历史教育目标体系。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8篇

摘 要: 陈默先生所著的《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一书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需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的检测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通过阅x这本书,作者对口述历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多学科与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多学科 教学价值

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至今日,无论是历史还是档案专业的研究学者都将口述史材料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或档案。随着口述历史逐步得到重视及口述史实践逐渐增多,一批与口述历史项目相关的成果相继出版,包括陈默老师在2013年根据自己参与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所编写的《口述历史门径》。这类成果更像一本口述史的工具书,指导读者“可以这样做”,偏重于方法指导。而两年后陈默老师的这本《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则与前者不同,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须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检测与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在经验与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口述史学的学科专业理论,使口述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辅助工具,抑或某个学科的附庸。

这本书由一系列专题论文组成,但作者在研究开始时便已形成一个大致的整体构想,随后按照各个专题去做,最后才集结成书。因此整本书的脉络比较清晰,分为口述历史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七个章节,与书名中“多学科视角”相呼应,令人一目了然。同时,这本书的各章节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研究与讨论,使整本书既不偏离主题,又使作者拥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每个章节,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笔者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对口述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的新理解

读这本书之前,口述历史的概念在笔者心中一直是模糊的,它到底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抑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引言便从口述历史的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价值潜力等三个方面澄清有关口述史学的概念误解,并且认为口述史学是一门研究口述历史本身的独立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学科。

首先,作者认为口述历史实践活动广泛分布在社会学、文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而口述历史实践也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或者学者。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之前参与的口述历史项目中,笔者发现仅仅依靠档案专业的老师与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仅以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口述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后期整理就非常吃力,即使完成了任务也很难保证较高的质量。因此,在口述史项目中,我们需要一个拥有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口述史项目的效率与质量。

其次,作者对若在大学里开设口述史学专业学科,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进行了设想。例如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档案馆的编目与保管方法等。笔者认为作者对口述史学学科理论的设想与设计,虽然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需要多种学术研究典范案例的验证,但实质上这种设想是从实践出发,紧密结合口述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需求,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可行性的。

最后,作者还对口述历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口述历史除了历史学价值以外,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和人学等价值。的确,现在大多口述历史项目的实践目的是收集新史料,弥补传统档案史料的空白、残缺和不足,例如笔者所参与的“昆山之路”口述历史项目是出于地方编史修志的目的。其实口述历史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价值,例如口述历史中令历史学家头痛的不真实信息,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学价值。因为无论是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形成的还是由于个人“角色扮演”造成的不真实记忆或表述都是一种社会心理信息,都具有社会信息价值,值得社会学家研究。

二、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的新认识

历史学科的价值第9篇

历史教学对历史价值教育的根本性追问不够,对人的本体需要和人类未来缺失关怀,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单纯的应试准备。在实践中,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缺少深刻的价值追问。这是由于,“过于关注一般的、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忽略个性的、理论层面的认识问题;过于关注以学科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本本主义教授原则(以主观性、技术性和工具性为基本特征),忽略学科教育理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原则〔2〕”。通过这样的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虽然增长了历史知识,但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得到同步成长,这就弱化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二、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阐释

高中历史学科以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哪些历史现象或历史史实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选择那些对于今天人类发展最有启示意义或对于人类智慧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内容、思考其规律、探究其价值。而事实上,高中历史学科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指向人最核心、最本质的需要,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和创造有价值的生命,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高中历史学习不应当只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高中历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研究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和反思,揭示历史的规律,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使其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求真的过程。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挖掘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善与美、彰显民族精神、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进取精神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品性。

(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以现代视角诠释历史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离不开时代所提供的舞台。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时代先锋,书写了壮丽的人生价值篇章。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要结合起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总之,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在追求学生生命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的同时,还应包括基于现代性思考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以及历史使命等内容,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三)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尊重各国文化,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历史教育是通过了解过去、认识过去来获得认识和感悟的,难免会面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价值与本土价值的冲突问题,这就需要历史学习者具备全球背景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的能力,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具体而言,高中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该具有初步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人类共同的情感认同,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历史,关心人类环境、能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反对战争和霸权,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等等。上述三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内在维度,是终极的指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外在维度,是人生境界的外化;全球意识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辅助维度,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延伸和拓展。高中历史教学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关照人生,应当是人文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表现为以人文精神涵养生命、以对过去的理解和对话构筑教育与生命和现实的相融,实现教育促进生命全面成长的目标。

三、基于核心目标的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实践策略

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应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哲学思维和史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挖掘历史学科的价值资源,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应以现代性的视角去探索教育的价值立意,为人类当下的美好生活服务;应以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态度寻找历史价值教育的方向,引领人类生活走向美好未来。

(一)运用唯物史观的思维和方法,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价值认识的能力

一个人的价值认识能力既包括价值认识的意识,也包括价值发现、价值判断、价值感悟和价值创造的素养。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分析与认识历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养成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和不断超越的学科精神,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是培养学生价值认识能力的根本途径。从历史学科特点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史学方法和治史态度,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义,这些史学方法或治史态度既是学术精神,亦是人生态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笔者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新的设计,提出了两个问题供学生研究探讨:一是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二是“苏格拉底之死”的多重解读。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触及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核心问题,这种问题的探讨过程既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过程,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二)以现代性的视角审视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进学生德性养成,帮助学生构建和丰富意义世界

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的现代精神的彰显,是对工业化时代教育工具性价值和统一性规范的超越。教育现代性视角下的历史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丰富和生命幸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比如,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学生既要认识到中国顺应历史潮流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更要透过历史大幕看到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邓小平等时代伟人抓住机遇、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勇气和智慧,从而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再如,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价值使命,以“教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培养学生主体内在的道德能力、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为教学的最高追求,让学生具有坚定的真、善、美的信念。

(三)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引领学生以全球眼光和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视角思考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